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8 14:26:4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逆境出人才的事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

篇(1)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意思是说,人只有经过逆境,才能成才。

人应该在逆境中得到锻炼,学会成才,走向成功。卡讷基自小穷困潦倒,常常在小店铺里当童工,十分艰苦,但他不断学习,掌握各种手艺,在最底层摸爬滚打,终于成为了一位大企业家。他说过:“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度过难关。”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逆境,是说不出这样的话的。逆境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人。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人,他的英勇与果断令千代人折服。可他不是从小养尊处优的阔少爷,而是失去双亲的放牛娃,无依无靠,甚至还当过乞丐,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依旧不懈努力地学文习武,了元朝,成为天下景仰的大明天子。如果不是逆境造就了他的个性,他是不会成才的。

逆境是支撑成功果实的高大树干,想要果实,就得努力爬;逆境是挡在绿洲前的沙漠,想要甘露,就得不停奔跑;逆境是通往世外桃源的森林,想要幸福,就得穿过荆棘,成功不是轻松得来的,逆境是帮助你的最好帮手。

没有人可以不经历逆境直接成功,没有磨练,结果只会是悔恨。李世民去世前为儿子铺好了一切道路,斩除了所有祸根,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李治舒舒服服当皇帝的时候,朝中大乱,他只得在病痛中郁郁而死。人没有逆境是不行的,没有经历过逆境,遇事就会无经验可寻,无方法可查,失败是注定的。

逆境与成功是相依相存的,不经历逆境,是无法像雄鹰一样在天空中翱翔的,是无法像劲松一样坚韧顽强的,是无法像江河一样尽情奔腾的。逆境永远是成功的奠基石,人只有经历逆境才能成功,人应学会在逆境中成才。

关于逆境与成才为话题议论文2

逆境是否有利于人的成长?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

逆境虽是不顺的境地,是困难和挫折,但逆境亦是一面镜子,它能使我们清楚全面地认识到自己,并针对自己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使得我们成长,为下次成功助力。马克思曾说过:“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每一次逆境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它势必会教会我们一些道理,是一次成功的机会,有利于我们成长,有利于塑造好的未来。

俗话说:“逆境出人才。”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没有一个不在逆境中成长。刘邦与项羽相争时,虽多次失败,但他心中的那口气,那股劲一直在。正是因为逆境,他才能找到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一次次爬起来再战,一点点地走向胜利,最终一统天下。华罗庚因为家境贫困,从小就担起家庭重担。19岁那年得了伤寒,病好了腿却残了。

可是他在追求数学真理的路上却埋头苦干。这不是寒门出贵子吗?海伦凯勒小时候患病,重病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视力。但她身残志坚,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顽强地突破逆境,最终成了全世界的榜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早已诠释了逆境的意义。

作为学生,某次考试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固然难过,但仔细想想,从另一方面讲,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失败乃成功之母,惟有身处逆境,才能有所压力,从而化为动力。正因为有不足,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去查漏补缺,总结经验,不断进步。这不就是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吗?

“生活就像一张心电图,一帆风顺你就挂了。”人的一生总会经历逆境,不可能顺顺利利。但正是因为逆境,才让我们的生活波澜起伏,充满挑战。也正是因为逆境,才让我们成长。

关于逆境与成才为话题议论文3

有时候,毁灭一个人的不一定是挫折而是平坦。有时候,失败的原因不一定是困难而是丝毫无阻。这取决于你面对困境或逆境的心态如何。

在上半学期的时候,我的成绩比较差,次次考试都不尽人意。心里免不了沮丧和失望,但我默默告诉自己要更加努力才行。可最后总无济于事,平时感觉知识点巩固的挺牢固,练习也做了不少,但成绩一出总大失所望。我很不甘心,也不想就此放弃,于是我付出的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学习。终于,在我接近绝望的时候,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的心情非常的愉快。之后一段时间成绩稳步提升,和之前相比可以说很好很好了。

一段时间后,不知道是因为找到了自信还是找对了学习方法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我突然发现之前做着很费力的习题,现在看来很简单了。之前需要很长时间来巩固的知识点,现在很短时间就能记牢了。我沾沾自喜了好久。

从此,我不在像之前那样刻苦努力的学习了,但成绩没有下滑的趋势。这让我更为之骄傲了,心想:我现在根本不用多努力就可以考出很好的成绩。于是开始放纵自己,不那么努力的学习了。这种心理一直维持着,终于,某一次,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再次跌落的原先的水平。我心里非常的懊悔,突然怀念起了从前的那个我。

我默默的反省着:之前那时候,我一次次面对失败可都还在继续努力着,可现在一两次成功就冲昏了我的头脑。果然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挫折可能会成为人们努力的动力,成功也可能成为人们失足下滑的原因。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全面的认识顺境和逆境,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或失败而改变自己的决心。

关于逆境与成才为话题议论文4

人们常说:“人生路上,一帆风顺:那么一帆风顺是否就是真的好呢?古代的方仲永年少时就才思敏捷,天赋过人他就是在许多人的表扬和赞赏中成长起来的,可结果呢?成年后的方仲永江郎才尽也是因为他小时候没受过挫折,生活太顺畅。所以在我看来,顺境并不是一味的好,逆境才有利于成长。

逆境能磨炼人的毅力。大量事例表明,一个人如果处于逆境之中,他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后,他就会越来越坚强,变得比常人更有毅力。美国的海伦·凯勒,她幼年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在成长过程中更是遇到了诸多障碍,但她并没有没被困难所击败,而是在一次次挫折后变得更顽强坚定,最终考上了女子哈佛学院,创作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众所周知的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逆境能使人增长经验。俗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纵观古今中外的大多数名人,他们的成功都不是简简单单地做一次或是做两次,他们成功的背后往往都会有一段逆境时期,当他们处于那时,他们会从一次次失败中汲取经验,最后总结起来取得成功。

曾经有个实验是这样的,把一只白鼠放入纷乱复杂的迷宫里,并在终点放上一些食物,白鼠会寻着气味往那走,但在去的过程中白鼠往往会走向错误的路口,找很久才能找到终点。科学家每过一会儿便让白鼠走一次,而每次用时都会缩短。

最后白鼠竟能畅通无阻地到达终点,这说明了白鼠每进入一次迷宫都从之前的失败中汲取了经验。同样的道理放在人的身上,如果一个人在同一件事上失误过多次,那他最终还会失误吗?我想是不同了,所以经验、教训都几乎都是从逆境中得来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当我们从逆境中汲取经验,在逆境中磨炼意志,逆境也会促进我们的成长。

关于逆境与成才为话题议论文5

逆境,不顺利的境遇。当我们在一定的环境中无论是维持生存还是成就事业,总感到困难重重时,我们说,这样的环境是逆境。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一帆风顺是无稽之谈。但笑对逆境我们就可以把消极的心态变为奋斗的动力,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笑对逆境,就可以使自己变得豁达、伟大。

小平爷爷在泽东时期不被受用,但他用乐观的心态,乐观的面对每一天。当主席请他回去时问了邓爷爷最近都在干什么?邓爷爷说:思考乐观主义,等待。这就是伟人的风范。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将被历史留名。一个人的心态影响着整个人,只要调整好心态就会走向成功彼岸。

笑对逆境,就可以使山穷水尽的失意者斗志昂扬。

篇(2)

生2:胶鬲原来是贩卖鱼和盐的,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生3:孙叔敖在水利方面很有才能,但是他居住在偏僻的海滨,楚庄王任用他做了重臣。

生4:舜原来是个农夫,以孝出名,被尧重用后做了他的接班人。

生5:管仲被称为“天下奇才”。原来是齐国公子纠的大臣,公子纠和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后,管仲作为罪人却被齐桓公任用为丞相。

生6:百里奚原来是春秋时期虞国的大夫,虞亡后四处流亡,被卖为奴隶。秦穆公听说他很贤智,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任用为大夫。

师:通过六位同学的介绍,大家觉得这六个人有些什么共同之处?

生1:都很有才能。

生2: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生3:但是都是吃了很多的苦,或者说是历经坎坷和磨难。

生4:有的甚至差一点失去自己的生命。

生5:最后都成为国家的重臣,名垂青史。

师:你用词准确、凝练,真棒!

师:刚才同学们概括得很正确、全面。确实,课文第一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这几位由落魄、潦倒到施展才华、被委以重任的贤人。联系这几个人的经历,咱们探究一下,这一段中的“发”和“举”这两个动词如何理解?有学者认为这是作者为了避免用词重复,意义相同。你们认为呢?

生1:我比较舜和傅说的奋斗历程,感觉好像“发”带有一种被上级相中、选拔的意思,和我们所熟知的“禅让制”本身的操作过程相吻合;“举”带有一种被同事、朋友、下级举荐、推举的意思。感觉上,好像“发”是自上而下的多一些,“举”是自下而上的多一些。

生2:我赞同他的看法。尤其是舜。

师:你们的说法让我想起了“举孝廉”“举人”等词语。似乎有些道理。

生3:我不这么认为。这几个人都是在当时以贤明、博学、有才能著称,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名人,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别人举荐才被任用。比如说管仲,他出身官宦世家,很早就做了公子纠的老师了。所以我认为这两个词作者用来表示同一种意思。

师: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这几个人的事例都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齐声)逆境出人才!

生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生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3: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众鼓掌)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正如文中所说,故天将~

生(齐):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师:所以――

生(接上):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师:孟子认为,上天要下大的任务给以上这类人,具体要经受哪些苦难呢?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呢!

生1:内心很痛苦,身体很劳累,肚子很饥饿,手上很紧,做事很不顺。(教师板书)

师:用了排比句,理解比较准确。看看有没有提请同学们特别注意的词。

生:我看了书下的解释,“苦”“劳”“饿”“空乏”“乱”,好像还有接下去的“动”“忍”,这儿都是使动用法,要注意。

师:这个同学学习特别认真、细致,找出了一个重要的语法点,值得夸奖。

师:经历了所有的磨难后,人的才能就会增加了。所以,我们不如把“逆境出人才”改成――

生:(齐声):“磨难造人才”(也有学生说“出”,“成”等词语)

师:那么,这段中的“不能”和我们现在的表述意义不同,应该是“没有的才能”。

师:我们把这几个组比较整齐的句子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师:请大家再齐读刚才那位同学翻译的也是比较整齐的一组句子。

生:(齐读)内心很痛苦,身体很劳累,肚子很饥饿,手上很紧,做事很不顺。

师:请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两组句子后的感受。

生1:我觉得翻译后的文字通俗易懂,也好理解。

生2:我觉得翻译后的句子太直白,还是古文有种含蓄的美。

生3:应该是比较有内涵,意蕴深刻。(学生鼓掌)

生4:古文似乎还可以唱着读,很好听。(学生纷纷让他试一试)

生4:(模仿电视中古人吟唱的声调,摇头晃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师:这位同学很有表演的天赋,那么就请你用刚才的音调把黑板上的译文也唱一下。

生4:(也模仿电视中古人吟唱的声调,摇头晃脑)内心很痛苦,身体很劳累,肚子很饥饿,手上很紧,做事很不顺。

(学生们都笑了起来)

生4:(有些不好意思)读后面这一段我觉得自己像周星驰,有点滑稽。

师:的确,我们的古文具有一种可贵的特性:音韵美。凝练、含蓄、音韵美是我们中国古代语言长盛不衰的原因,作为21世纪的现代中学生,我们为之自豪,应该热爱她,并且传承发扬光大。让我们再次朗读这段千古名句。

师、生:(齐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清明盛世,也会经受一些挫折,甚至是磨难。比如……

生1:考得不好。

生2: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

生3:被人莫名其妙地骂了一顿。

生4:我曾经骑车摔了下来,骨折了。

师:(伴随着《夜曲》,教师用幻灯片打出了几幅图片:非洲儿童乞讨图,山西某煤矿工人井下采煤图,西部山区老农蹲在干旱至裂的田头图,金融危机中一个美国人街头待聘图。接着播放两段报道:山东某集团年轻的董事长因为企业倒闭而跳楼自杀,四川民政部门最新统计出的地震后孤儿和孤老的令人惊心的数字)

师:面对这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我们遭受的痛苦显得那么渺小。但是,老师想问问,遭受不顺利的时候,你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生1:痛哭了一场。

生2:心里郁闷了好几天。

生3:我也是。

生4:疼得我大喊大叫。

师:用课文中的四个三字短语来说就是: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

生1:太准确了,凝练、含蓄、音韵美。

生:(齐读)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

师:这组句中的“于”怎么理解?

生1:我觉得好像理解成“在”比较通顺。我来说说这组句子的意思,大家给我判断一下。在内心困惑,在思维上堵塞,在脸色上,在脸上表现,在声音中这种痛苦发出来。

生2:我赞同他的理解。就是最后一句可以说成“嘴里发出痛苦的声音”,这样才通顺。

师:非常好。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就是:信,达,雅。不但要准确,还要通顺、雅致。

师:根据这个要求,结合课文下的注释,我们来看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怎么翻译?

生1:国内没有有法度的和能辅佐君主的贤臣,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成为外部的危险,国家要灭亡。

生2:“恒”可以说成“经常”,我们好像以前学过的。

师:这位同学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迁移。课内外知识的迁移,前后所学相关知识的迁移,古今的迁移,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成语好多都保留着古汉语的意思,这对我们学习文言文很有帮助。希望同学们学会迁移。

师:这位同学还有一个词语没有说清楚,就是“则”在这儿怎么理解?

生1:我来迁移一下(学生笑),“则”一般理解为“那么,就”,但是放在这句里好像不通顺。放在最后一句里就说得通了,是不是课本印错了?(学生大笑)

生2:这三句说的只是一种假设的情况,并不是特指哪件事,哪个国家。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个字在这儿说成“假如,如果”好像更贴切些。(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师:那么这三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1:贤臣和敌对国的重要性。

师:贤臣我们很好理解,可是有哪一个国家不希望自己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呢?联合国总部花园内有一座雕塑,名字就叫“打结的手枪”。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可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这又怎么理解呢?矛盾吗?

生2:我觉得不矛盾。站在这篇课文的角度延伸,磨难和不顺利对人有益,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有益。

生3:这样的例子实际上也很多。比如说清政府因为夜郎自大,以“天国”自称,以为全世界没有能够与之抗衡的国家,因而让西方国家用鸦片和大炮迅速敲开了国门。

生4:我说一个正面的。据我所知,唐朝很繁盛,但也是连年征战,边蕃少数民族总是想到富庶的中原捞点什么。所以据统计,唐朝也是发动战争最多的朝代之一。现在看看这三句话,唐朝的鼎盛是不是也和敌对国多有某种必然的联系。

生5:我说一个大自然中的现象,虽然不是讲国家的,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挪威人喜欢吃新鲜的沙丁鱼片,但是这种鱼捕捞后不易存活。有人在往船舱中的沙丁鱼群中扔了几条鲶鱼,结果沙丁鱼四处惊慌游动,存活率大大提高,人们就能如愿吃到新鲜的沙丁鱼片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渴望和平是人心所向,但是国与国之间必要的冲突更能增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样才更具有发展力。这是矛盾的辩证统一性。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磨难造强国。

师:课文从个人讲到国家,深刻而透彻地论证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1:磨难、挫折造就人才和强国。

师: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哪一句?

生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师:刚才同学们列举的对比事例就是充分说明了这两句话。这儿的“于”理解为“因为”更好些。那结合全文,你们觉得这两句中的“生”和“死”有些什么内涵?

生1:活着,死去。

生2:因为课文中还提到了国家,所以还可以理解为:存在,灭亡

师:同学们怎么还忘记了自己了呢?

生3:对我们来说,可以理解为:进步,退步。

生4:应该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师:短短8个字涵盖了这个世界上所有存活着的生物的生命法则,精辟而富有哲理,值得我们玩味。让我们记住这个法则。

师、生:(齐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3)

一、要注重联想和想象,罗列相关材料

要想成功塑造一个人物,需要我们把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事情联系起来,通过联想回忆过去发生的故事,体验当时的情感及现在的情感。有的事情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而通过他人得知的,就需要我们去想象当时的情境。如:写我的母亲,要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诸多事情,有的事情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的事情是通过母亲告诉自己的,还有的事情是通过他人了解的。只要把这些材料详略得当地安排好,文章就会内容丰富。

二、要选择同一性质的不同材料

写作时,对某一性格特点应从不同的方面去体现,而不是就其一点大肆渲染。如:表现母亲的“善良”的材料,可以从母亲对家人的包容,母亲对左邻右舍的谦让,母亲对不相识的弱势的人的同情,还可以从母亲以德报怨的事情,甚至可以从母亲和众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等方面来表现。这些材料都是从不同方面表现出母亲的善良的。

三、红线串珠,组合材料

把文章分为许多小片段,每一个小片段写一个内容,这些内容像一颗颗精彩的珠子,而暗里又有一根相连的红线,串起来就可以表达鲜明的主题。如写我的老师,我们可以写与老师相关的事件,有校内的校外的,课内的课外的,平时的假期的。把这些事情串联起来的一根红线是老师对“我”的关心、爱护之情,“我”对老师的敬佩之意。

对于议论文而言,要做到材料丰富,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用排比句铺排材料,使文章充实

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用排比的句式列举大量的材料,这样既显得材料丰富,又富有气势。排比的内容必须是反映论点的不同事例。比如:有谁能够忘记,新年那场大雪中那些自发铲雪的人们?有谁能够忘记,奥运圣火传递受阻时,那片默默护送的红色海洋?有谁能够忘记,刺耳的汽笛拉响时,那些排成长龙来献血的人们?这个排比句列举的都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事例。

二、用诗文名句,使文章充实

恰当的引用,不仅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能显示作者的文化修养。如:“临行密密缝”,缝的是浓浓的亲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的是深深的友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连的是浓浓的爱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的是爱国之情……充满真的世界才是美好的!这几句通过引用,材料丰富,论证了观点――“充满真的世界才是美好的”。

三、用正反对比来论证

证明一个观点,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论证。对“诚信”这一观点的论证,可以从正面论证讲诚信的例子,如:曾子杀猪,立木为信,“诚信业主”赵书兵等。这些讲诚信的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也可以从反面举例如“问题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绝育黄瓜”“染色馒头”“问题胶囊”,等等。这些商人因为个人贪欲而置人民利益于不顾,虽然暂时获得利益,但最终只能是身败名裂,前功尽弃。所以,我们要讲诚信,这才是做人之道。正反论证增强说服力。

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要想材料丰富,我们都要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

1.广泛积累,丰富素材。养成观察、积累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养成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尽可能多地拥有材料。

2.开阔思维,联想丰富。丰富的内容,可以通过联想从记忆中提取。联想,就是把与题目相关的、相近的、相反的、类似的事例尽量联系起来。

【思考练习】

1.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逆境出人才”的事例的一项是( )

A.司马迁遭受宫刑,发愤写《史记》。

B.孟母三迁使孟子最终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亚圣。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史铁生身残志坚,写出优秀作品,成为著名作家。

E.海伦・凯勒挑战生命极限――丧失视力和听力,成为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2.请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使文句前后贯通。

信念能克服重重困难。常言道:“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苏武能忍得住塞外的饥寒交迫,孤独寂寞,是因为他有着“苏武节,骨铮铮;为国辱,重亦轻”的坚定信念; 。

3.请仿写下面的句子。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攀登知识之峰。

答:

4.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表现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请你选写三个材料表现这一主题。

答:

【范文精评】

诚信是金

韩 睿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说到诚信,我们的脑海中便会涌出许多关于诚信的名句,如:“言必信,行必果”“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人背信,则名不达”,等等。诚信是人在社会上立足之本。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连最基本的诚信都遗失了,那岂不是成了一个“孤家寡人”?(用经典名句来作为诚信的佐证,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诚信在古代就一直被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回望历史的长河,有不计其数的历史人物散发着诚信的光辉。

孔子在东游的时候,看到两个小孩正在激烈的争论。其中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日出的时候离人最近,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正午的时候离人最近。两个小孩辩论不出什么结果,就让孔子给他们评理。孔子实事求是地告诉他们,自己解决不了这个难题。他还教导自己的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正是这种诚信的态度,才让孔子在人们心中具有了神圣的地位。(运用“两小儿辩日”的例子来论证诚信使人尊重。)

孟子说过,人生一共有三大乐事,其中有一乐便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足以体现从古至今诚信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商鞅的立木取信,使秦国完成了变法。季札挂剑了却了国君心愿,被传为千古佳话。这无疑是人们对诚信的肯定与支持。(运用简练语言举出例子说明诚信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可是诚信这一美德,在21世纪的今天却被渐渐遗失和淡忘了。(承上启下,说明当下社会诚信的缺失。)

为了牟取暴利,商家采用各种各样我们所意想不到的手段。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可是食品事故却频频发生:首先是“问题奶粉”,紧接着是“瘦肉精”,继而“地沟油”,后来又有“绝育黄瓜”“染色馒头”。我们生病时会打针吃药,现在连药品也让我们不放心了。最近又出现的“问题胶囊”,竟然打着“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广告的斯达舒也在欺骗消费者。这些层出不穷的食品隐患,这些谋夺生命的急救药品,让我们惶恐不安,心惊胆战。我们还敢吃东西吗?我们还敢吃药吗?这些昧良心的商家,夺走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在善良人们的无奈背后,社会诚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列材料论证不讲诚信的可怕后果。)

看到这些,难道我们还不应该做些什么吗?诚信这两个字写起来很简单,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要讲诚信。可现在,有多少人能做到事事讲诚信呢?大家可能会说,做大事的时候我们就会讲诚信。殊不知,高尚品德总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溅起整个海洋;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葱茏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星空。(运用排比句能增强文章气势,说明诚信的作用。)

篇(4)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健康心理素质,能使人产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选向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健康的心理,就会产生不良的性格,虽具有一定的能力,也不可能为社会服务。因此,我们要重视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对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重视分数,忽视青少年健全人格养成的现象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应正确看待学生的分数,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否则,很可能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学生竟然在人格上是有缺陷的。而人格缺陷的人只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麻烦。

一、家庭、学校、社会都要重视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首先是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其次才是知识的传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乎社会规范,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合格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传统教育也历来主张学生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国学经典启蒙书《三字经》概括为:“首孝弟,次见闻”。现代教育方针和传统教育都把培养健全人格放在教育的首位。这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作为家长,不仅要过问孩子的成绩,更要多关心孩子的人格形成;作为社会,评价和选择人才不要仅看学历,更要看重人格品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影响人格养成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除先天遗传、传统观念等的影响外,更多的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是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三大重要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都要认识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强则国家强,民族强;青少年有希望则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希望,把抓好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当做份内大事,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互动。家庭要重视人生启蒙教育;学校要做好培养引导;社会要为青少年人格发展创造积极环境,防止消极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把关爱青少年成长作为一种共同的责任,家校携手,社会共建,形成合力。这样一定会培养出人格健全的青年。

二、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要方法科学

抓好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要注意方法科学。方法科学就是要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在整体上有层次性,在个体上有针对性。

就整体上的层次性讲,青少年在不同的成长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同,教育的方法也应该有不同。教育的内容要适合青少年各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智力等情况。针对青少年的不同年龄特点、身心特征等,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感性到理性,分层次地进行教育。儿童及小学时期是自我意识启蒙期,主要的教育方式是在关爱中进行教育灌输,让其在温馨的环境中感受到爱,懂得爱,养成开朗的阳光型性格。这一时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较差,教育以灌输为主,即用具体、直观、形象的事例来引导他们分善恶,辨是非,明方向,知行为。中学时期,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独立分析判断能力,主要的方式应在尊重其独立性中进行教育引导,使其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分清对错,认识到什么是弘扬的、禁止的、倡导的、反对的,自觉地选择正确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产生逆反心理。大学时期的学生独立人格基本形成,普遍对社会有了自已的看法。他们对是非、好坏的判断,不仅看理论是如何说的,更要看实际是如何行的,但是其人生观还不稳定,对自己又多缺乏正确认识,忽而心志过高,忽而情绪低落,此时期的人格培养重在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认识社会,正确对待顺境,乐观对待逆境,有效的教育不是停留在道理的阐述上,而是重点在帮助他们对现实存在的正确分析和认识上,引导他们完善和坚定其正确的人生观。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02-02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要改革,教学要创新,是高校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教学改革是教学实践的创新,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比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好。深化改革,就是要打破常规,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兴趣是创新先导,有兴趣,学习才能积极主动。

教学要创新,教学要有法,教学无定法,各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优点,但又有局限性,各种方法依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扬长避短,相辅相成,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激励学生奋发上进,求知、求智、求能,把个人的学习与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笔者在教学改革方法方面作了以下探索:

一、 案例教学法

案例都来自于实际的职业活动,是与职业和德育教育有密切联系的材料,在课堂上对案例加以剖析评判,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此法通过案例分析,可以锻炼同学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由过去的启而不发,不敢说,不爱说,不会说到现在大胆发言,言之有理,语言准确,思路清晰,同时学会了取长补短,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同学自己去分析,比较,概括,得出正确结论。激发学生踊跃发言,陈述己见,开拓思路,活跃课堂。更重要的是通过正面案例的学习,学生知道自己该学习别人的先进事例,激发自己奋发向上;以及通过反面教材,吸取教训,不致走弯路和斜路。

二、 以诗暗示拨动心弦

教师在讲“自尊自信”时引用了一首诗《欣赏自己》:“很自卑的你,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你不必这样,欣赏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总是很糟。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道风景,也有阳光,也有风景……”。

一首诗蕴含深刻的哲理;一首诗,是一条涓涓的小溪,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是一股暖暖的春风,能融化学生心灵的坚冰,使学生知道怎样才是自尊自信。

三、 趣味教学法

此法是指所举事例应该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适应学生接受水平。教学要以教材为依据,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需要不断的充实新知识、新信息,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开拓新境,能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发表自己独立见解。

认真钻研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听取学生对讲课内容和方法的建议,总结出:“以新取胜,温故知新,以疑解惑,纵讲横联,融会贯通”的启发式。其中以新取胜是指了解学科发展新动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温故知新是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以疑解惑是指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组织教学内容;纵讲横联是指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实现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歌词广告语引导法

教师可结合教材讲幽默故事,让学生多笑一笑,易于活跃课堂气氛;穿插学生熟悉的歌曲、歌词,易于接近学生,引起共鸣;恰到好处地运用自然亲切的俗语民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运用深入人心的广告语,易于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例如,在讲授农村的意义时,可以把歌词和广告语有机地结合起来:“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山水依旧,人依旧。但承包前后的对比,“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哦”。这样讲解,语言就显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灵活多变。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兴奋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五、创新思维法

此法可摆脱陈规旧习的束缚,开创新的探索方向,具有新颖性、开创性的特点。

(一)创新思维举例砖头的用途:教师在讲到个人在社会建设中好比一块砖瓦的作用时引出砖头的用途。

要求:突破砖头作为建材的范围,用途举得越多越好。如有的同学举例砖头可以盖楼房、砌墙、修桥、铺路等,这样的用途举得再多也无新意。有的同学举例砖头可以雕刻图案;可以掩住车轮防止车子向前进或后退;可以摆成“多米诺骨牌”的阵容;可以填海造陆;可以作为书写的工具和对象;可以用作武器或行凶器等,所有这些,无论你的设想多么大胆,新奇,只要合理可行的,都是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

(二)举例与“热”有关的现象或事物

同学发言:热的现象如火炉、太阳、电器等,它们都产生热;人发烧、喝酒、吃辣椒、害羞、会感到热;穿名牌、追明星、养宠物,在社会生活中赶时髦也是热;冰山融化,海平上升~全球气候变暖也是热。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总结很好,很有创新,把思路打开吧,让灵感不断闪烁吧!

六、名人榜样激励法

介绍名人或优秀毕业生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敬业精种。例如:我校营销专业96年毕业的李欣同学。他在校期间课堂积极发言,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开拓思维。毕业后,大胆实践,不断提高,短短几年就拥有自己的公司以及千万元资产,成了一个企业家。身边的事例更能启发学生:“他能行,我也能行,我也要成为企业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七、猜迷参与法

(一)如逛超市――打消费者的权利,谜底:自主选择权;

(二)此耳换彼耳――打消费者权利,谜底:公平交易。

八、启发思维法

此法可以挖掘学生思维潜力,让他们充满自信。教师可启发学生:“鲁班被苣草划破了手,触发灵感,发明了锯子;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瓦特受水壶冒气冲动壶盖的启发发明了蒸气机等。因此应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多提供一些新知识,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或情真意切,或意远理蕴,或思趣美感,并就此展开分析探,挖掘学生创新潜力和发挥其创新能力提供良好外部环境,用导语激发学生情感。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支配下自觉完成由“让我学,逼我学到我要学,渴望学的转变,挖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九、小结归纳法

课堂小结是画龙点睛的关键,目的是归纳重点,难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纠正偏差。注重小结的同时力求精练而不贫乏;充实而不繁杂,活跃而不零散。

课堂小结时,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故意留下,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钻研。这此做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至始至终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十、辩论法、演讲法和模拟训练法

在教学中教师用论题“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金钱也万万不能”,让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学生热情高涨,情绪激昂,通过辩论找出的论据,使学生对金钱有了正确的认识。

半期考试采用让学生演讲,题目是“逆境出人才”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材料,自己整理。他们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娓娓道来。此法可以锻炼胆量,口才等综合能力。同学反映效果不错,使他们获得了提高,得到锻炼,在学校就业办组织的模拟应聘中,他们反映教学给了其很大帮助,效果良好。

总之以上各种教学方法中尽可能贯穿三动(动口,动手,动脑);三论(讨论,争论,辫论);三允许(允许标新立异,允许七嘴八舌,允许保留不同意见);抓六点(兴趣点,关注点,兴奋点,活跃点,沟通点,碰撞点);三创(创见能力,创造思维,创新意识);达成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一堂好课,吸引学生,需要教师倾注心血,不但精彩夺人,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留下思念,埋下伏笔,前后呼应,扣人心弦,让学生有“欲知后事”的强烈愿望。

一堂好课,“说不尽,道不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思想道德修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篇(6)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082-02

近年来,许多高校积极探索符合本校教育实际、贴近时展的先进典型宣传工作的新路子,各高校先进典型宣传工作发生了量与质的变化,在宣传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均有突破性的进展,为建设教育强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文试析高校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工作的新途径。

一、“典型”和“典型宣传”的涵义

“典型”,一是指有代表性的;二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三是指文学艺术作品中用艺术概括的手法,表现出人的某种社会特征的艺术形象,它既表现了人的一定的阶级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典型要可亲、可敬、可立、可学,才能在一定范围进行推广和运用。“典型宣传”是对现实生活中既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代表性人物和典型性事例进行积极的、突出报道的一种宣传报道方式。通常所说的典型宣传指的是正面典型,即先进典型。宣传典型的目的就是弘扬一种精神、推广一个经验、指导一方工作。做好典型宣传,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有利于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和谐舆论氛围至关重要。

二、高校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意义

树立先进典型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热情颂扬时代的典型,借助榜样的力量,把精神的感召变成具体的行动,对于振奋精神,促进高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现阶段,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抓好典型、树好榜样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个成功的先进典型给师生的感觉是直观而真实的,释放的正面效应强烈而持久,其积极意义体现在:一是凝聚人心。例如,全国模范教师郭力华(海南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剑(南京大学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徐英杰;八桂名师雷务武(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董金凤、陈永刚等先进典型,他们是高校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高等教育事业这块热土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凝聚了千万师生的心,鼓舞了一代年轻人。二是教化效应。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大力树立和推广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要求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强化其教化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三是名牌效应。如今先进典型已经成为展示自我的窗口,许多高校都在不遗余力地将抓典型当做树形象的重要手段。像郭力华、郭英剑、徐英杰、雷务武、董金凤、陈永刚等等这些先进典型,为高校树立了良好的师生形象。

三、高校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工作的作用

(一)旗帜作用。旗帜是标杆、是方向。在高校中,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代表着师生们努力奋斗的方向。例如,广西“八桂名师”雷务武教授,出色地领导和组织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责任制班—工作室制—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实体改革,在教学、科研、教改及创作上硕果累累;2010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之一,复旦大学5023寝室成员,由电子工程系2008级徐健、卢元达、张侃、王新宇四名学生组成,他们积极实践、发展兴趣爱好,始终秉持学以致用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先后创作出包括“5023大讲堂”、“单词随意背”软件、寝室智能监控系统、复旦大学世博志愿者表彰大会灯箱在内的一系列科技创新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师生树立了一面旗帜。

(二)导向作用。先进典型既积累过去的成功经验,又昭示着未来发展的趋势,为广大师生引导思想、指引方向、规范行为。特别是学校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典型,强调他们的超前性,使典型事迹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给师生提供前进的方向。例如,2010年 广西“八桂名师”称号获得者之一,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谢小薰教授,以“我的事业在广西”,谢绝了德国著名高等学府的高薪挽留,把自己所学奉献给祖国和家乡,并积极投身探索教学课程改革,将发达国家“重实用研究”的教学思路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科研讲座引入本科基础课教育,缩短理论授课学时,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课时就有机会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行动,影响了学校广大教师,启发学生对许多医学前沿问题的思考。

篇(7)

[关键词]智能化;课堂教学;教师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智能化教学的深度研究还相对滞后,他们大多数都将其归类到“互联网+教育”或“教育+互联网”的主张之下,但对“+”的内容、具体目标、形式、途径、策略等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从严格意义上说,智能化教学的定义或概念还都没有约定俗成,而目前的现实是,专家谈得多,指导性成果少;不了解智能化教学的老师多,教学得心应手的少,作为一名处于教学探索和实践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获得智能化教学的一些思考和观点,推动和牵引着思想政治教学的变革和发展,理应做好充分准备。

一、顺应时代潮流,具备智能化教学的基本思维

教师应与时俱进,具备智能化教学的基本思维:一是教师善于转换视角,突破传统的、业已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充分利用智能化资源,将思想政治教学推向新的深度和宽度;二是辩证分析、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割裂与对抗,教学过程既要维系政治知识的本质规律,又要衔接发展性的教学内容;三是善于研究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创新与整合,思考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及其作用,解决传统政治教学禁锢。例如,在教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智能化教学思维,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展开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的优势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课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图片,我国经济制度的由来及其发展历程等信息;课中则重点通过播放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信息片断,结合教师讲解与评价,指导学生探究公有制经济体制的地位,我国国有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以及在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下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课后指导学生制作课件,定期在班级讲述自己最关心的经济问题。

二、从严要求自我,提升智能化教学素养

“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就等同于他的核心竞争力。”智能化日益发展,教师如何有效整合与梳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如何构建合理的学科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智能化素养。教师智能化素养的提升,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关注教师素养结构的更新。这是因为,当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核心取向时,学生素养得到了重视,而教师的素养却被忽视。二是重视智能化素养培养平台的搭建。智能化环境直接利于教师信息知识和技术的培养,尤其是云储存的广阔空间,为教学资源、工具以及方法以集成数据输出的形式运用于课堂形成助力,教师开阔了眼界,觉察到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可能性。三是开放课程体系。智能化发展需要职前教师的课程更加开放,应以“互联网+”的课程认知和实践为朝向,注重教师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拓展,以便于教师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践行智能化教学

三、立足课堂实践,寻找智能化教学方法

只有把思想与观念落实于课堂实践,智能化教学才能着实实现。政治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充实教学语言、视图或文字,让课堂有血有肉,充满生机与活力;善于运用各种网络平台、搜索引擎、空中课堂等补充和优化课堂;善于对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操作,学会课件制作并有效运用于课堂,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简化为容易理解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知识。比如,在“实现人生的价值”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选用了“史上最牛助学老人”———王锦辉的感人事例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我首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有关王锦辉老人的信息资料,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视频剪辑技术将《辉叔十年助学之路》的视频片段融合相关照片等原信息材料播放出来,将学生带入充满价值思考的学习情境。随后,我选取了网络上一些评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网友“昨日星辰”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实现人生价值的,辉叔是经济条件许可;焦裕禄是因为国家把他派到兰考那个艰苦的地方;而我的条件有限,很难实现人生价值。”网友“阿华”则反驳说:“屈原放逐完成《离骚》,乞讨老人排队捐款助学,难道他们的条件优越?自古逆境出人才。”请大家作为一名网友进行探讨,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各抒己见,,在合作与探究中不断吸取彼此的观点,再加上教师多维归一的点评,知识体系被构建,思维被激活,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在信息素养的获得中学会学习。

篇(8)

人们通常有一种误解,认为优秀学生的学习无需老师费心,因为这是他们被称为优秀学生最基本的理由。不少优秀学生恰恰是班级里学习比较轻松的一群,他们听课效果好,作业正确率高,学习速度快。针对这样的一群学生,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对于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根本不能吃饱。也因此,有些自觉的孩子会自己看一些课外书,有些孩子则放任自由。老师也常常不作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的学习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其他孩子的要求。但事实上对于有些优秀学生来说,则是没有受到合适的教育,他们的心智没有得到较大地促进发展。中央教科所王书荃教授认为,保守估计,超常儿童在人群中的比例大约占1%~3%。依此算来,我国超常儿童的绝对数量是很大的,但是,因为现实的原因,绝大多数超常儿童并没有得到特殊的教育。她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考虑扩大教育的规模,让更多的超常儿童得以“因材施教”,这也符合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但是,在现阶段班级授课制教育下,教师教学设计往往是根据班级中等生的学习要求来设计的,抓中间促两头是基本的操作策略,事实上抓中间是扎扎实实地做了,至于“促两头”在落实上常常很难到位,对于后进生教师有时还常常多些照顾,担心他拖后腿拉下平均分,至于优秀学生则一般不额外考虑,事实上那些优秀学生成了被教师遗忘的一群,不自觉地放置于思考的角落,尽管他们表象上仍是老师眼里的红人,经常被表扬。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学有余力本是好事,但是不加利用则会浪费时间而错失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从现代教育公平理念来说,教育的公平不仅仅是形式上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更应该是教育个体本身得到的发展机会的公平。一个优秀的学生虽然跟同龄的其他孩子比,学习成绩要高,然而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来说,却仅仅是开发了很小一部分的资源,促进了一小步,事实上他完全可以跨越出更大的步子。这实际上就是没有达到因材施教的要求。我们最近经常谈到钱学森之问,谈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问题,其实,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常常是那些各行业的领军人物。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小学中学开始就缺乏对优秀学生的适性教育,任由其自由地发展,缺少教育的积极作为,我认为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对此,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对优秀学生进行专门性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之余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或者以奖励的形式多布置一些拔高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这样有目标有任务,又被老师笼上奖励的外衣,优秀学生便会乐此不疲,勤于钻研。当然,如果学校和教师还能提供更多的活动、竞赛、展示等舞台,给予这些优秀学生以展示和褒扬的机会,那么他们将更加乐此不疲,孜孜以求。如果能在连续多年的这种教育氛围中学习成长,这样的学生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说我们社会上最大的浪费是人力资源的浪费,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学习能力资源的浪费。

二、情感心态上,缺乏成长的常态环境和氛围

就像明星失去了常人的生活一样,作为学生中的小明星,优秀学生也常常失去了正常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氛围,成长的压力比较大。不但平时的学习任务要完成得好,不能出差错,免得被批评出笑话,而且学习的速度还要快,因为承担了老师加给的小助手工作,这说起来是荣誉,其实也是扎扎实实的活儿,需要认真负责完成。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常常被别人监督,“哦,大班长扔纸屑咯”“某某班干部带头踩草坪哦”“班委都留长发,为什么来管我呢”诸如此类的言论,每个班干部一定不会陌生。这些从积极的角度说,能促进班干部加强自律,但是也显然,班干部失去了平常学生的那份悠闲淡定和从容心态。

身为优秀学生,他们享受到的表扬和尊崇是令人羡慕的。这种快乐体验和荣誉来自于自身学习的成功。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有关观点分析,一方面学习成功带来了源于个人自我实现的快乐,另一方面则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艳羡,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都可以归结为爱和尊重。每一个人,包括孩童,都有着被人肯定、尊重和爱的需要,这是表扬之所以被教师当作教育的重要手段的根本原因。当然,客观来说,学生因为处于未成年的状态,心智发展未成熟,承受表扬的能力和承受批评的能力一样都比较弱,教师的及时表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但过多的表扬也可能使得他们中有些意志薄弱者洋洋自得,沉醉于这种被夸奖的状态,进而滋生出一些自傲的心态。日久便会产生对表扬的依赖心理,有的学生将老师的表扬当作上进的动力,从而更加发奋读书,有的则可能产生自负心理,觉得自己真的了不起,失去平常的心态,甚至会产生霸占独享的心理,老师表扬别人没有表扬自己,心中就产生嫉妒,排斥别人,埋怨老师。有些时候,老师过度的表扬某个同学也会导致其他学生的嫉妒,有可能造成对他的疏远和孤立,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不合适的。正是基于很多学生先成功后失败的事实,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常常在表扬过后就会提醒他不要骄傲,告诉他翘尾巴可能会导致思想放松、学习失败。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优秀同学的成功,强调他们为之付出的劳动,以此确定表扬的标准和原则,让同学们知道是标准在表扬他们,谁达到了这样的标准,谁付出了这样的辛劳,也同样会得到表扬奖励。从这个角度说,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角色的特殊性,认识到自己的言行谈吐其实都是在教育,表扬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含义和艺术性,表扬虽好也要慎用。

三、人际交往上,竞争多朋友少高处不胜寒

曾经做过一个初中学生朋友圈的问卷调查,其中发现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优秀学生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受人追捧,反倒是朋友较少的一群,朋友数常常在1~4个;其次是成绩排在后几名的学生,都会有几个处境相似的朋友;最得人缘的是成绩在10~20名之间的学生,他们在班级里普遍很活跃,朋友多,交游广,他们列出来的朋友多,他们自己也常常被别人认作朋友。这种现象颇令人费解。虽然影响朋友交往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优秀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数据严重偏离人们的期望值,自然应当引起为师者的反思。

事后留心观察,发现优秀学生课间活动的范围狭窄,一般主要是附近的同学,或者是很要好的朋友,活动项目单一,谈话为主,很少有创新的游戏项目。谈论的话题也多集中在学习和共同感兴趣的事物上,没有其他同学接触的范围广,项目多。其他同学与他们主动交往也很少而且单一,基本都是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才会找他们,余则很少与他们交往。相反,一些性格开朗不拘小节者则周围常常聚集着不少朋友,哪怕只有几分钟的课间也会聊得热火朝天。

细究起来优秀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薄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据分析,一方面由于优秀学生心思比较集中于学习,兴趣爱好单一,在信息的搜集和交流等方面不及普通学生。另一方面因为竞争激烈,学习的比拼使得他们专注于学习,而无暇关注那些貌似无用的闲谈交流。此外,调查中也有不少学生反映,优秀学生太高傲,总是一副自以为是的姿态,不可接近,因此对他们也就敬而远之。当然,还会有其他因素影响,这些都使得优秀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处于劣势。

但客观说,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的素质,不只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更是人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人不善于交往,遗世独立,将会被社会所抛弃。此外,过于孤僻的人很容易出现许多心理问题。这些都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应该正视这种现象,积极教育引导优秀学生多走近同学,加强交流,同时应该通过各种活动搭建平台,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另外,要加强教育的公平化,在激励表扬方面要有意兼顾到中游甚至下游学生,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维护每位同学的尊严和形象,使得优秀同学能正确认识到人格上的平等,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互信。除此之外,可能的情况下降低学习竞争的惨烈,而多引导他们从学习中寻找到快乐,这样会减少优秀学生相互之间的猜忌和争斗,增加互信互助,成为学习共同体。

四、心理脆弱,缺乏挫折教育和逆境磨砺的体验

优秀学生有一个普遍的弱点就是心理脆弱,一句批评一次挫折常常使他们沮丧烦恼,挥之不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习惯了被表扬,习惯了被宠爱赞美,太少受到批评打击,一旦遭遇挫折常一蹶不振。这种情形是危险的,许多中学生大学生因为父母老师甚至同学的一两句话而大发雷霆发生冲突,或者负气出走,严重的自杀也有。正因此,国家教育部专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还积极推进落实中小学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这充分说明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重大而紧迫,刻不容缓。

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对待优秀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呢?笔者以为,一方面要适当改变教育的方式,尤其是改变以往一味表扬的做法,要在多肯定多激励的基础上,不时指出其存在的薄弱,使其明白自己前进的路上存在着不足与薄弱之处,自己并非尽善尽美。这种教育落实在平时,藏匿于无形,比较隐蔽自然,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要顺应优秀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一些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要求,有的教师尝试用分层学习分层要求的方式,让班级里相对优秀的同学明白,学习永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从而更加踏实学习,从学习本身寻找乐趣,从而淡化对外在的表扬荣誉的关注。

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践行多元智能理念,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活动,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不同角度的成功,比如运动会让运动协调智能见长的学生成功,绘画比赛让空间思维能力见长的学生成功,各种语言类竞赛让语言智能见长的学生成功,数学竞赛让思维逻辑见长的学生成功,等等。通过这样丰富的活动,既让每个学生寻找到自身智能的优势,享受到超越自我的愉悦,同时,也以鲜活的实际事例告诉每个同学包括那些所谓的优秀学生,自己只是在文化学习上存在优势,在其他方面如音乐、体育、绘画、交往、组织管理等等方面,还只是一个后进者,这样有利于他们摆正心态,正确面对得失成败,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正确面对人生。

五、思想道德上,漠视规则看淡人情惟我独尊

有些家长很困惑,“孩子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可一到家里就成了小霸王了”。这种现象在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耳中一定不会陌生。不少学生在老师同学面前积极上进,乐善好施,可是到了家里,却常常蛮横霸道、自私自我。有的学生当着老师面一套,温情礼貌——“老师,您好”,可是老师一走过,就立即判若两人——“好,好个屁”。可见,学生的双重表现在一定比例的学生身上呈现。这种双重表现如果偶尔为之,尚不足为虑,也许只是调皮顽劣使然,但若是经常如此,则显然深入内心,日复一日则会形成可怕的双重人格,令人担忧。有个最著名的例子,有个人在学生时期成绩优良,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不吸烟,偶尔喝点酒,但大都只是喝一点啤酒,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谁会把他跟战犯联系在一起呢?但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是他和他的盟友,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的生命,他就是法西斯恶魔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的例子虽然极端,但教训却是深刻。有一位曾经在纳粹集中营生活过、出来后从事教育的学者感慨地说:“我们目睹了许多人杀人的科技武器,我们得要反思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在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学校生活里,学生成绩优秀便可以“一好遮百丑”,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即便身上有些毛病缺点,教师也常常看不到或者不当一回事。其实,这些所谓优秀学生的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并不是想象中的单纯和完美。诸如缺乏同情心和爱心,漠视残疾人或生病同学,虐待生灵,自认为高人一等而鄙视劳动者,漠视规则缺乏诚信,自恃聪明认为自己可以逍遥法外等等,这些丑陋的现象跟优秀学生联系在一起,让人扼腕兴叹。有些教师被学生的成绩迷惑双眼,或者因为一己偏私而有意无意地包容宠爱,使得一些优秀孩子只关注自身的优点,麻痹或者藏匿了他们自身的缺陷,这样看起来是在爱护他们,其实是在害他们,任由他们在危险的道路上滑向更远,不良的思想、道德或者行为可能深埋于内心而不自知,如同怀揣着定时炸弹,时时可能引爆。无数惨痛的事实证明,这枚炸弹一旦爆炸,不仅粉碎了自己,更祸害到社会及他人。

篇(9)

随着中国社会整体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活动不断出现新变化,产生新问题。以大学生的住宿方式为例,“校方如何安排和管理才合适”就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校方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方式主要有两种:要么按同一班级人住,而不考虑学生及其家庭之间的经济差异;要么打破院系和班级编制,按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选择不同收费档次的公寓或宿舍。这类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如马斯诺所谓的“最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推而广之,实际上关涉大学管理者如何理性决策,而其关键在于大学管理者如何把握公共决策中的公共性维度问题。

就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来说,管理决策至少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一、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

为什么会产生大学生到底按班级住宿还是按经济能力安排的纷争,这里首先涉及大学生的身份认定问题,即管理对象的属性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性质不同,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既带有教育性质,又带有服务行业商品化的性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就是这种商品化服务、经济性质的体现。我们通常在探讨教育的基本属性时,会说教育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但它的本质属性还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基于此,大学生相应地就具有双重身份属性—既是大学的客户,又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和产品,是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对于大学生的这种双重身份,视角和侧重点不同,相应的价值观和采取行动的抉择也不同。

二、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

对于大学生身份属性的不同认定,由此也引导出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的矛盾对立。

教育平等和民主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我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平等的含义,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教育平等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平等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教育平等的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含义;第二,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理想,任何人都不受限制地享受高等教育的各种权力和资源,任何人为的障碍(个人的经济收人和社会地位的差异)都是不合理的,人们甚至还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进人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二)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三)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结果平等。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所追求的是绝对平等。然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平等”只是相对的,不平等则是绝对的。目前,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未能实现理想的平等,高等教育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的事实:城乡之间的不平等、贫富家庭之间的不平等,等等。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平等”的实现程度可以不断提升,但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绝对的平等。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增长,使得高等教育平等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教育平等主张每个人不受外部条件限制平等地享受教育权利(包括人学机会、各种教育资源等),而教育效率又涉及到投人和回报的比例关系,教育效率它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求投人与回报的利益最大化。显然这两种价值取向总是处在相互矛盾之中。把大学生当作客户,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效率;把大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平等。是高平等低效率,还是低平等高效率?面对这种矛盾,到底是更注重其一还是兼顾两者,如此,抉择就需要依据。

三、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

上述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就管理对象的公众性、管理目标的社会性特征,无疑使对其管理成为一个公共决策的过程。英国政治哲学家戴维·米勒在《社会正义原则》一书中谈到了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问题。他按组织、社区、群体和共同体的结合紧密程度,划分如下三种“公共性维度”:第一种是团结型社区(家庭、宗教团体、职业协会等紧密结合的小团体),其正义原则是按需分配;第二种是工具性联合体,如公司、社区等经济性关系,其正义的标准和原则是“应得”—所得与贡献相等;第三种是公民身份的联合体,如国家、民族等,其正义原则是“平等”,特别是“法律上的平等”,对应的主体是“公民的主体。”

戴维·米勒的理论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公共性维度”是进行“公共决策”首先要考虑的前提条件。根据这个“公共决策”的原理来看大学,大学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公共性维度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既有“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又具有“公民身份的联合体”的特征。相应地,大学在对学生的住宿安排和收费方式等问题上,是更注重“应得”地效率原则还是教育平等原则,取决于该大学的“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如何。

我们知道,国有大学和私立民办大学在“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由大学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有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社会的投人,更多地反映为社会公众的共有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在创立之初主要依靠私人资本的注人,并依赖于办学维系其滚动发展,社会公众性较低;其二,尽管两者的培养对象都是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具有“工具性联合体”的一致性,但国有大学的工具目地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其“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实际很大程度上具有公众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因其生存、发展的需要,比较偏重于办学的工具性效益。而当大学的工具性特征比重偏高时,其“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就会相应降低。

由此可见,大学的公共性维度不同,进行公共管理的抉择和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国有大学来说,应注重高等教育平等的考量,特别是精英大学,它的“公共性维度”的瞩目性及其自身作为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强化了高等教育平等的要求,一则是社会公共资源的倾斜要求公正、平等地分享国有精英大学的高等教育机会;二则是作为社会教化的重镇,也理应将公正、平等的理念落实于平常的管理活动中,熏陶现在的学子,未来的公民。而不能按家庭出生背景、经济条件等将尖子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于私立民办大学,它更加注重对高等教育效率的追求来获得紧缺的办学资源,这也无可厚非。 转贴于

四、管理决策的现实考最

然而,理性的决策离不开对现实的考量。决策的过程关键是达到一种合理与现实折中的平衡。对两种相互矛盾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抉择时,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还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要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办学实力等具体国情而定:其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都还相当落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而国际竞争又相当激烈,这些都必须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从而实现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二,要正视高等教育过程中各种不平等的现实,兼顾“平等与效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最大可能的平等: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因而对于不平等的地方,则只能用现实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而高校收费制度(住宿费只是其中一项)可以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因此,现实选择与总的趋势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这也是大学作为一种复合体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其“工具性联合体”的效用要求偏重于其公民身份联合体平等诉求的妥协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