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机械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凸现金融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建立跨区域的金融市场已是势在必行而如何立足于开放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使金融机构根据区域间要素禀赋合理分工,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是当前中央银行发展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跨区域金融服务需求及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现状
(一)在金融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的业务对象以经济圈的形式聚集,其客户的业务范围结算方式关联企业均依存于特定的区域经济市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小股份制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从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城市甚至内地的经营策略顺应了当前的区域市场经济需要,其对行政区域划分色彩分明的国有银行经营格局形成了冲击和挑战由于市场没有行政区域的概念,故传统的行政政地域概念实际上是将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的循环切断,这将提高银行的发展成本行政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在金融服务的问题上逐渐形成了对撞围绕客户需求规模化集约化趋势跨区域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凸现在中央银行和各国有商业银行面前
(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与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服务机制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快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我国依托中西部发展东部,发展东部带动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国中西部地区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加速期,各种市场要素急需由东部向中西部流动而日前,由于机制的缺失,金融资源的配置反其道而行之,各种金融资源正加速由西向东流动,形成东部金融资源过剩而西部金融资源不足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效应
(三)在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程中,区域金融服务市场的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幅员辽阔,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区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经济金融格局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优劣势差异明显具有互补性,建立有效的市场配置机制可以实现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从区域经济理论上来说,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而目前,我国区域国有银行间在金融服务上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与合作区域间金融机构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关系,行政壁垒业务壁垒和政策壁垒较大程度存在着,即使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也是单一项目上的低层次合作,能够促使跨区域金融资源有效流动的市场机制远末建立因此,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实现跨区域的金融服务,以体现效率的同时,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
(四)行政区域内金融服务尚未建立有力的监管协调机制
人民银行银监会分设后,对金融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责一直未有明确规定,这一点上,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既存在着职能交叉又存在着管理真空,导致一定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工作缺乏外部协调机制的有效制约,各金融机构间的统筹配合不够,服务效率和水平难以提高比如,在人民币管理征信建设反洗钱等服务工作上,各行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工作合力不足
二制约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域分工的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目前,国有银行网点机构是接照省级行政区划被划分,每个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被严格限制在行政区划之内,这一局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有银行的跨区域服务能力相对而言,外资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的地域幅射性较强,一些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其经营范围也覆盖到华东,在财务管理集中化的要求之下,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站式服务而国有银行,在涉及到全国时,需要总行出面解决,决策路线长,协调难度大,服务效率就难免下降在解决跨区域金融服务问题上,国有商业银行在近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如果不改变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由一些分行自发进行合作就只能在较低层次和一些零星项目上展开,而无法在整体上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
(二)服务技术平台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国有银行跨区域服务的瓶颈
多年来,分散的经营管理导致国有银行的技术平台不统一,基本的全国范围内的通存通兑都没有完全解决,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各金融机构分行间的考核竞争加剧了业务整合的难度,这也是最近几年工农中建各大行都抓紧建设IT中心的根本原因现在工行中行等都在上海建立了地区数据中心,跨区域服务的技术问题正得到解决,但与外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服务资源的做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不但在搭建高质量的服务技术平台上做的不够,而且对现有技术平台的利用也不充分,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中央银行建成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标志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后,各国有商业银行仍坚持发展系统内的资金汇划系统,导致大小额支付系统负载不足资源闲置,形成服务设施的部门分割和资源浪费,降低了区域资金运转的效率
(三)行政干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经济区域的形成是以市场为联系纽带的,跨越了行政建制和区划设置然而由于体制原因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在税收投资及其它经济政策上存在分岐,人为地对区域经济形成了割裂,对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造成了影响表现为:一是待遇不平等各地政府在金融服务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存在重地方性金融机构,轻跨区域金融机构的问题二是发展不平衡比如,在银行卡等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上,各地方政府在用卡环境的搭建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面认识不同投入不一,使区域间结算环境差异较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融合特别是在反洗钱征信建设等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建设上,地方政府的态度不一三是区域间金融开放程序不够各地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对区域间的金融竞争存在片面认识,特别是对异地金融机构进入辖区发展高端业务持消极态度,地缘观念较浓,在预算单位账户开立高端客户的争取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协调机制在利益分配面前软化,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三完善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途径
(一)中央银行要强力打造一个高效快捷的资金运转体系
建立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提高结算资金使用效率,是推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大力推广同城票据清算系统,抓紧建设现代化文付清算系统,为推进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资金清算服务另一方面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为金融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基础公共网络,加快以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创新金融产品为代表的电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同时,适应要素跨区流动要求创新服务手段,推动跨区域票据结算合作,适应客户群在跨区,提供包括信贷咨询和清算等在内的综合性融资服务
(二)突破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建立国有银行跨区域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在客户需求推动下,区内各分行加强业务合作与协调,通过策略合作或在总行牵头下为重点客户提供全面服务,通过加快业务的合作与协调来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二是逐步实现业务处理平台的区域集中跨区域的金融服务需要统一的技术平台未支撑,从数据的物理集中到客户信息的逻辑集中,跨区域金融业务平台是跨区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三是对传统的行政划分布局进行战略调整,严格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区划限制来配置银行的服务资源,建立起引导资源流动的区域性的银行经营管理架构
(三)大力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金融资源在区域金融服务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要把促进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一是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之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三是要加快推动城商行城信社改革发展的步伐,以不良资产处置为突破口,把增资扩股作为切入点,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在资产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城商行城信社实现业务联合与资本联合,充分调动整合利用中西部地方金融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打造区域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联合体,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支持中西部地方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四)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影响区域金融的政策障碍
内容摘要: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分形理论是现代重要的非线性科学理论之一,其主要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存在的非规则而具有自相似特性的几何形态。本文对分形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分形理论与有效市场理论的区别做了简单介绍,对分形理论的研究现状做了系统归纳,并对分形理论应用于资本市场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分形理论 线性科学 非线性科学 资本市场
引言
如何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一直是哲学研究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早期的哲学思想具有静态、抽象等显著特征,比如认为整体由部分组成,人们可以通过认识部分来认识整体。其在哲学方法上表现为典型的机械论、还原论和形式逻辑。
随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逐渐深入,发现早期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日益显示出局限性。仍以整体与部分这对古老的哲学范畴为例,线性叠加原理显然忽视了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随便堆放在一起的材料并不必然构成一所房子”(亚里士多德,1990)。可见,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视,世界并非是线性叠加的。要深刻认识现实世界的非线性特征,有必要借助新的哲学思维和方法。分形理论的产生正好为现代哲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产生20世纪70年代,其与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s)、混沌理论(Chaos theory)一起被认为是该时期科学史上的三大重要发现。分形理论最初被应用于水文观测、海岸线勘测等自然科学领域,其后逐渐延伸到数理化、生物医学、地质与地理学、天文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近年来已渗入到经济学、金融学、绘画、电影等社会科学领域。美国著名科学家约翰·惠勒指出:“可以相信,明天谁不熟悉分形,谁就不能被认为是科学上的文化人”。
本文首先介绍了古代哲学中的还原论观点,指出线性科学的局限与不足;其次介绍了分形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并用实例来展示分形几何的魅力;然后详细介绍了分形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最后阐述了分形理论在资本市场研究方面的若干成果。
还原论与线性科学
(一)还原论的产生及意义
1951年,奎因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首次使用了还原论(Reductionism)一词。以科学哲学方法来定义,还原论是一种旨在将复杂性分解为更为简单的组成部分以研究其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复杂性的方法。此后,牛顿进一步发展了还原论思想。牛顿力学拆整为零的做法,对整个古典科学起了示范作用,也使还原论成为近代科学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原则。
还原论在科学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以线性叠加原理为基础,将复杂的、整体的系统还原为简单的、部分的子系统来研究,通过分析部分的性质、规律来认识整体的性质、规律。不仅如此,还原论还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物质可分性的理解,如古希腊的原子论、印度的“四因说”、中国的“五行说”。即使是结构主义的理论也能隐见还原论的影子。
(二)线性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也奠定了线性科学发展的基础。
线性科学研究的主要是线性的、可解析表达的、平衡态的、规则的、确定的、可逆的、可用逻辑分析的对象。在方法论上,往往把一些复杂系统分解为几个简单化的子系统,分门别类地去研究。从哲学思想上说,线性科学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问题处理方法。牛顿第二定律认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唯一原因,加速度是力作用的结果,因果关系一目了然。
线性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几百年的历史中,一直左右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新的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出现,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看法才发生了新的变化。
20世纪40年代后期,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先后产生;20世纪70年代,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和耗散理论相继问世。当代科学逐渐从简单转向复杂,从线性转向非线性。科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分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分形理论的产生
美籍法国数学家B.B.Mandelbrot于1967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的著名论文,标志着分形学科正式诞生。1977年,Mandelbrot发表了《分形:形、机遇和维数》的专著,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分形几何的思想、内容、意义和方法,将分形理论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Mandelbrot又出版了另一部专著《自然界的分形几何学》,分形理论至此初步成形。
Mandelbrot将分形定义为局部和整体按某种方式相似的集合,这是目前关于分形定义普遍被接受的说法。然而,该定义并不明确。一般认为,某集合F是分形集,一般要求具有以下性质:F具有精细的结构,即在任意小的尺度下,它总是有复杂的结构;F是不规整的,其整体与局部都无法用传统的欧氏几何来描述;F通常有自相似性,这种自相似可以是形状上或统计意义上的;一般地,F的某种定义之下的分形维数大于它的拓扑维数;在大多数情形下,F可能由迭代过程产生。
(二)分形理论特征及实例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基本要点是:以生态思维进行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总体设计,使经济活动像生态系统那样,自我调节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做到综合、反复利用资源,由以往末端治理污染转变为源头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产生最大社会效益。因此,要想实现煤炭企业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滞后,导致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低及废弃物综合利用不经济
我国目前在某些煤炭洁净化领域已经具有很成熟的煤炭加工技术,如洗选、动力配煤、型煤及水煤浆等。煤炭通过加工可以显著提高煤炭质量,降低煤炭使用过程中的负外部性,提高利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减少检修时间和降低煤炭运输费用等,但在煤炭电化、液化、气化和废弃物资源化方面,我国对资源的低成本、高效利用方面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难以达到国家在排放方面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无法保证煤炭企业在延伸产业链时有足够的赢利空间。如对废水、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处理技术滞后,使得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的再生成本比购买新资源的价格相对更高,由此增加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难度。
(二)煤炭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指标中缺失循环经济成分
经营者是企业的掌舵人,企业向何处去是由经营者策划和落实的。有一定实力的国有煤炭企业,将是未来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力军。目前,以企业利润、资产保值增值、上缴税金等指标构成了国有煤炭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指标考核体系,这些指标完全可以借助近年来煤价高涨机遇,非常容易地实现,毕竟进行大规模煤炭产业链延伸需要为将来投资,即期是无法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煤炭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指标中没有循环经济的成分,无助于优势企业进行煤炭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不利于煤炭企业经营者将资金用到煤矸石、废水、瓦斯等废弃物的资源化上来。
(三)庞大的投资需求限制了煤炭企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
近年来,煤炭行业形势产销两旺,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企业虽然盈利情况有所好转,但不少煤炭企业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生产技术落后、安全投入不足、职工渴望提高收入等现实困难,因此,这些企业将许多盈利部分用于解决上述现实问题。这也是面向未来竞争的明智之举。但煤炭企业要真正将煤炭就地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突破目前绝大多数煤炭企业销售煤炭初级产品的困局,在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需要投入庞大的资本,来完成面向未来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这种投资需求单单依靠煤炭企业自身的积累无法完成煤炭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布局,直接抑制了许多煤炭企业非常好的项目上马。
三、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走渐进性技术创新与原创性技术创新之路,突破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
原创性技术创新是指将原来没有的技术,自主将它创造出来,是一种原创性的创新。渐进性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大量渐进的改良性创新附着其上或和它互补最终实现根本性的技术突破。对大多数煤炭企业而言,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破除在煤炭电化、液化、气化和废弃物资源化方面的技术约束,是不现实的,靠引进受到引进成本、适应性制约也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现实可行的办法是在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短期、中期和长期有重点地走渐进性技术创新与原创性技术创新之路,在体制、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上下工夫,实现技术突破。
(二)建立和完善统计、评价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业绩指标体系,鼓励和引导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之路
一方面,在我国建立起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研究建立起综合反映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指标体系,并纳入对政府干部政绩的考核,以扭转一些地方和行业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错误做法,使经济发展走上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另一方面,在煤炭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循环经济的成分,例如,煤炭产业链延伸情况、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等循环利用率、单位产值的废弃物排放指标等,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完善考评指标体系,从深层次上扭转只注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指标、效率指标的不良倾向。
(三)应该尽快建立起煤炭行业配套的政策与法律体系
一方面,政府应该从基本税收制度体系改革切入,确立合理的煤炭企业税赋水平,切实改革传统的国家集中组织煤炭订货分配方式,推动电煤价格的真正市场化,实现由供需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协商定价,倡导和鼓励煤矿与用户签订中长期合同。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填补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法律真空问题,借助法律和政策手段强行杜绝短期行为,合理引导企业的行为。这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如,《循环经济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废弃物再生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支持政策、关于区域环境保护补偿政策等等。
(四)加大优势煤炭企业基地内小煤矿的整治力度,使后备煤炭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小煤矿屡禁不止的现象既有管理上的漏洞,也有各种制度的不完善,针对这种现状,短期内可以对基地内小煤矿采取收购、重组、联合等方式进行集中管理,并结合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关掉一批质量低劣、技术落后、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的小煤矿。长期内可以通过将探矿权和采矿权以招标、拍卖等市场竞争方式确立勘察、开采主体,杜绝违法乱纪现象滋生,同时,加速推进煤炭资源税按煤炭资源储量计征办法的实施,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从深层次抬高该行业进入门槛,使煤炭资源向强势企业集中。
(五)通过利用政策引导和企业项目规范运作,解决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迫切的投资需求
在政策方面,首先是投资政策,国家可针对煤炭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税收上减税、财政上贴息等优惠政策,吸引资本向煤炭行业流入。鼓励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国外资本进入优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项目。其次,在消费政策上,政府采购应起表率作用,在同样的条件下,优先使用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项目产品,例如废弃物资源化产品、煤炭液化产品、煤炭化工产品等,以此来增加煤炭循环经济项目的吸引力,使得投资政策与消费政策相互促进,引导更多的资本向煤炭行业流入。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不但需要企业观念的转变和发展思路的调整,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多层次上支持,只有如此,循环经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煤炭企业才能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牛桂敏.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5(7).
[2] 戴桂林,步娜.循环经济运行模式[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 黎雪林.我国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评价与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