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全11篇

时间:2022-09-11 02:41:4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钢筋混凝土结构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钢筋混凝土结构

篇(1)

Abstract: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under impact loading in explosion dynamic response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of the experiment was relatively small. Most scholars is through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but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related theory of development, for exampl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explosion, material and structure of the shock wave interaction theory, reinforced the bond-slip theory, and material plastic damage theory and so 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n the explosion load of dynamic response and failure mode of the related theory, and presents some problems of the further solution.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Explosion load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 言

由于恐怖袭击(汽车炸弹,等)或者是生活、生产中的疏忽和意外,爆炸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比如近些年,阿富汗、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等许多国家都发生过影响巨大的恐怖爆炸事件。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爆炸波与结构相互作用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应力波的传播规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而得出的诸多经验公式,为实验设计、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W.E.Baker等基于大量实验研究提出了不同冲击波形式下的入射波压力与时间关系曲线中的正压力部分的描述方程。美国防护设计手册TM5-1300,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压力峰值、正压力持续时间等冲击波参数与折合距离的关系曲线图表,同时也给出了在自由空气爆炸作用下的反射波压力与入射波压力峰值的关系曲线。J.Henrych等]学者通过数值模拟给出自由空气爆炸作用下的压力峰值、预测压力、质点速度峰值、质点加速度峰值和持续时间的拟合公式。贾光辉、王志军、张国伟等]人通过对爆炸过程的分析,运用质量和动量守恒原理,导出了爆炸过程中应力波传播规律。该规律表明随着介质质点距装药中心距离的增大,应力波幅值在衰减,应力波波形在变化,其传播速度也在减小。都浩、李忠献、郝洪应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分析软件建立了建筑物外部爆炸超压荷载的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网格划分尺寸的大小对爆炸超压荷载计算结果的影响,模拟了建筑物外部的刚性地面上发生爆炸的过程,研究了爆炸冲击波在建筑外部空间中的传播与衰减规律,以及作用在建筑物外表面的爆炸超压荷载的特性,模拟了邻近建筑物对爆炸冲击波的反射和阻挡作用,同时研究了邻近建筑物的几何尺寸和位置等因素对作用在目标建筑物上的爆炸超压荷载的影响。

2、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破坏的理论分析

(1)钢筋的动态响应

Rohr I等使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高强钢筋在大应变率下的动力性能。林峰等采用静力和高应变率试验系统,研究了等级为HPB235、HRB335和HRB400的建筑钢筋在静载以及应变率为2~80/s下的力学性能,并经过回归分析,给出了以钢筋力学性能特征值为基础的建筑钢筋动态本构模型和Johnson-Cook模型中的参数。由于钢筋材料的静态本构模型较成熟,大多数钢筋材料的动态本构模型是基于已有的静态本构模型,通过引入应变率参数修正得到,比如欧洲国际混凝土委员会(CEB)提出的高应变率下钢筋材料屈服强度的提高系数。林峰等提出的修正三折线钢筋动态本构模型,弹塑性随动强化模型和广泛使用的Johnson-Cook模型等。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对钢筋材料的动态本构模型的试验研究工作相对较少,需要更多的试验研究。

(2)混凝土的动态响应

混凝土在动态荷载作用下,其动态特性和损伤特性与静态情况下相差很大。混凝土的动态损伤模型有:1.粘弹性模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粘弹性模型有Maxwell模型和Kelvin模型;2.粘弹性—弹塑性模型:该模型将荷载等效为在较大的静荷载的基础上叠加一个较小的循环动载。3.粘塑性模型,具有代表性的有根据Malvern和Perzyna的基本理论建立的一维过应力模型,及在其基础上发展的三维Perzynall模型及拟线性模型;4.塑性损伤模型:该模型用损伤变量来定义和描述材料的损伤程度和状态,用经典塑性理论来处理材料的不可逆变形。Lee和Fenves基于混凝土的断裂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的塑性损伤模型,对于材料的不同损伤状态,分别用受拉和受压损伤两个变量来描述。屈服函数用多个损伤硬化变量来进行修正。

(3)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滑移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的粘结滑移不能忽略。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因素有:钢筋表面情况、埋长、变形肋的尺寸和位置、混凝土的密实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间净距等。T.D.Mylreal 和Mains提出了沿钢筋长度上的粘结应力的分布规律。S.Sorotz,Hamad等通过试验研究了变形钢筋肋的尺寸和形状对粘结应力的影响。L.A.Lutz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握裹层混凝土的应力状态及相应变形。R.Tepferst应用有限元方法重点分析了钢筋横肋附近混凝土咬合齿的应力状态Kemp和Wilhelm对配置箍筋的试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配置箍筋构件的劈裂粘结应力和极限粘结应力,Darwin等学者根据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给出了粘结力的计算公式。Esfahani和Rangan在R.Tepfers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结果给出了普通混凝土和高强度混凝土的劈裂粘结应力计算公式。

(4)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损伤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动态响应(尤其是破坏模式)的计算与分析是当前抗爆结构等领域重要研究课题。国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在从事着结构及构件的动态响应方面的研究工作,做了很多相关的试验与理论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可能发生弯曲破坏、剪切破坏或弯剪破坏。弯曲破坏通常表现为钢筋的屈服、拉断以及受压区混凝土的压碎;剪切破坏通常表现为支座处发生直剪破坏或剪跨区发生斜剪破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以上三种破坏模式均有可能发生。

压力—冲量曲线,即P-I曲线,常用来对结构构件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损伤进行评估。国内外对于结构构件的P-I曲线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P-I曲线能够简单的通过爆炸荷载的超压峰值和爆炸荷载的冲量大小来确定结构构件的损伤程度。不同的文献对损伤程度的划分不一样,大致分为:未破坏、轻微破坏、严重破坏、彻底破坏。目前常用的破坏准则有结构中最大位移、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和剩余承载力。以上破坏准则都有其局限性,例如最大位移,不同的破坏模式,相同的最大位移所对应的破坏程度相差较大,所以如何确定一个能够全面、准确的反应破坏程度的破坏准则至关重要。

目前,绘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P-I曲线有试验方法,数值方法,和解析方法。在解析方法中[27-29],通常将结构构件简化为单自由度体系,但单自由度体系仅能代表结构某阶模态的响应,因此,简化为单自由度体系对于分析爆炸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动力行为可能并不合适。试验方法是通过试验得到结构构件在一系列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将各个损伤程度对应的爆炸荷载点绘制到P-I空间中,然后根据这些点通过曲线拟合方法得到某一特定损伤程度对应的结构构件的P-I曲线。试验法是得到结构构件P-I曲线的精确方法。但实验法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实验经费巨大。数值方法与试验方法相比有着经济、高效、可重复性高等优点,缺点则是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受到材料模型及破坏理论的限制。同时,数值方法同样需要很大量的数据点,虽然不需耗资巨大,但需要较多的计算时间和复杂的计算。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尽管近年来,学者们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爆及加固方法有了较多的研究,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理论分析中都是单独考虑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其实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材料特性不同于裸筋的单轴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关系[64],结构的延性对承载力的影响、钢筋的粘结滑移、混凝土的剥落、钢筋对混凝土整体性的影响考虑的相对较少;而且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研究主要基于混凝土单轴动态损伤特性,有些损伤模型的推导是建立在静态损伤模型的基础上,缺乏足够的试验验证;大多数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都是混凝土在一次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率效应损伤演化问题,没有考虑动态荷载历史及动态周期荷载作用下疲劳累积损伤演化问题。因此,要建立合理的动态损伤演化方程和损伤本构模型,既要考虑动态荷载的应变率效应损伤问题,也要考虑周期性荷载的疲劳累积损伤问题。

篇(2)

近年来,我国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有了巨大的进步,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日益提高,结构形式日趋复杂,在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领域,结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而且也有日趋增多的趋势,是建筑工程的一大技术难题。

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钢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有如下主要影响因素:

1载荷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受荷后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结构长期承受着静载、动载和变形荷载等作用,都有可能产生裂缝。第一类由外荷载(包括静载和动载)的直接作用和结构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其几率约为20%;另一类是由变形荷载(包括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湿度变异、膨胀、收缩、徐变等变形因素)引起的裂缝,其几率约为80%,同时两类载荷裂缝又是互相影响的,外荷载为主要原因产生的裂缝通常会伴有变形的影响,而变形引发的裂缝往往与外荷载的作用有关系[1]。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承受了30~40%的设计荷载时,就可能出现裂缝,肉眼一般不易察觉,而构件的极限破坏荷载往往是在设计荷载的 1.5倍以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允许带裂缝工作的。一般地,肉眼可以看见的裂缝为0.02mm-0.05mm,从工程有害影响最小的界限判断,裂缝不能大于0.05mm。对那些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裂缝以及不允许出现的裂缝,则需加以认真分析,慎重处理。2 钢筋腐蚀引起的裂缝

钢筋腐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混凝土保护层过薄,密实程度不够时,混凝土碳化到钢筋部位,钢筋失去钝化膜的保护将会生锈,钢筋生锈后的体积会膨胀,对周围混凝土挤压,从而引起了混凝土沿钢筋裂开,这种裂缝叫“先锈后裂”,同时混凝土出现开裂反过来又会促进钢结构更快的锈蚀,当环境湿度较大或周围存在有害介质是,这种恶性循环的速度变加快[2]。因此,这种钢筋腐蚀引起的裂缝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裂缝特征是裂缝沿钢筋分布,裂缝周围混凝土发酥,高出原有的混凝土表面,并有褐色锈渍渗出。

3 外界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温度是由浇注温度、水泥水化热和结构的散热等各种温度叠加组成的。浇筑温度与环境温度直接相关,外界的气温越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当外界的环境温度降低时,则会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外形成温度梯度,而且如果外界得环境温度的下降很快,则会在结构上形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3]。而且当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建筑材料热胀冷缩,建筑物的各部分结构将产生不同的变形,从而引起彼此制约的应力,如果建筑物顶部和墙体之间的构造处理不适当,顶部和墙体的膨胀系数不一样,也会产生温差裂缝。另外环境的湿度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 防止裂缝产生的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危害程度却是可以控制的,结构裂缝控制的主要方法可以通过设计、施工、材料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措施将裂缝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1 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量,而且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化释放的热量越高,结构内部形成的温度梯度越大,相应的内外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材上应尽量使用低热或者中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尽量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粒大、质优的石子,一方面可以减少用水量,另一方面也可以相应减少水泥用量;另外为了降低用水量,适量掺加干燥收缩小、减水率高的外加料和外加剂是非常必要的,如在原料中加入粉煤灰,可以显著的减低混凝土结构的水化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可以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延缓水化热释放的速度[4];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质量对于结构的收缩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与配筋率的高低有关,,对连续式梁板不宜采用分离式配筋,孔洞处配加强,对混凝土腰部增配构造钢筋,构造钢筋的直径由8mm~14mm,间距100mm~200mm,视情况而定,构造钢筋细一点密一点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2施工控制

施工单位应在混凝土浇注前组织详细的混凝土浇灌施工工艺设计,并协调设计监理、设计等管理部门组成浇筑领导小组,对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及坍落度控制作出技术方案,并严格执行,特别是对坍落度的控制必须严格且得到搅拌站的同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也有要求和控制,首先混凝土搅拌的时间要适当,过短、过长都会造成拌合物均匀性变坏而增大沉陷,在高温情况下施工,搅拌过程中可向混凝土中添加冰水,施工现场的露天沙石可加覆盖,并在浇筑前用冷水降温。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下料时不宜过快,防止物料堆积,而且一次浇筑的结构不可过高、过厚,要保证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的均匀,振捣要充分,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可以进行二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结构因渗水而形成空隙,提高结构的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5]。

3 养护工艺

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是施工中一项关键的程序,主要是让浇注好的混凝土结构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便减小混凝土结构内外的温差,维持结构的正常,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所以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毕后,要在其表面及时加上覆盖,而且覆盖要严密并且保湿效果好。养护条件对混凝土的收缩影响很大,如养护14天的结构收缩率比养护3天的结构收缩率越能降低20%,保温保湿养护时间应当不低于半个月,重大工程就应低于一个月[6]。如果环境相对湿度越低,风速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则收缩越大,特别是高空浇灌容易引起开裂,如高架桥梁及桥墩,而在潮湿条件下,结构内外温差稳定,水泥的水化充分、完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在工程结构领域中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一直是该领域探讨的重点,对于混凝土裂缝,应以预防为主,在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及加强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会使施工质量得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异,周兆桐.混凝土手册(第一分册) [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潘立. 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思考[J].工业建筑, 2000,(05) .

篇(3)

Abstract: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rack the problem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quality problem,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caused a great influence, this problem has been let construction units have a headache.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pump concrete products widely used after, concrete homogeneous improve a lot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iculty of crack control technology greatly increased. This paper from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racks on the cause, mainly expounds the control of cracks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al cracks in the civil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and put forward the contro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al cracks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crack processing

Keywords: civil; Reinforced concrete; crack

中图分类号:TU528.5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很可能造成安全隐患,裂缝将会给整个建筑结构的持久性和承重能力造成影响,引起相关业主的投诉和纠纷。所以在进行相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该有针对性的了解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避免或减少相关裂缝的产生,提高工民建的质量,为广大的使用者提供合格的工民建筑。建筑工程项目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较为普遍,裂缝的类型也很多,但按其行成原因可归结为由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动荷载、静荷载引起的裂缝和变形,包括湿度变形、不均匀沉降、温度等引起的裂缝。其中由温度变形和混凝土收缩共同引起的温度缝比较常见,一旦发生这类裂缝,则发展非常之快。在施工中基岩基础不均匀,实际工程中最常见的裂缝是强度较高的收缩裂缝,在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当混凝土抗拉强度小于拉应力时即产生裂缝。

下面从设计施工方面分析裂缝的成因和解决方案。

1.设计阶段产生裂缝的原因

引起设计阶段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实际受力与结构受力假设不符;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系数远远偏低;结构设计时不考虑具体实际施工的可通性,结构刚度不够;钢筋设置量偏少等。而且,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由于结构物的实际工作形式同一般的计算有参差或计算不考虑,在某些位置则会引起次应力导致结构开裂。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现实施工中的情况,尽量使计算模型与实际相符,并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制定相应的结构措施,从而保证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符合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

2设计阶段采用的措施方法

在设计阶段可以采用下面的措施方法:(1)在进行建筑平面造型的设计时,除了要满足相关的使用要求外,应该尽量设计的简单合理,因为复杂的平面布置很容易产生其他一些应力,从而造成裂缝的产生。(2)对建筑物的长高比例进行科学设计,通常这一比例越小,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就会越大,若自身调节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就会越强,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避免裂缝的产生。(3)在进行设计时,工程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受力承重应该尽量均匀平衡,从而避免因受力不均匀造成裂缝的产生。(4)在进行基础部分设计时,应该对基础的埋置深度进行调整。对待地基计算强度不同的基础,应该采取不同的垫层厚度,从而有效的避免地基部分的不均匀变形和沉降,另外还应该对基础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加固处理。

3施工阶段产生裂缝的原因

施工人员对于工程原理的不熟悉,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私自改变结构施工顺序,不对钢筋结构作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检验等,而且温度变化也会引起的钢筋混凝土裂缝。

由于钢筋混凝土具有一种热胀冷缩的特性,其线性膨胀系数一般为6×10℃~12×10℃,当外界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出现温度变形,由此会产生外部附加应力。当这种外界应力大于钢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结构体就会产生裂缝。比如大体积、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就是由于钢筋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化导致的,当周围环境或内部结构温度发生变化时,钢筋混凝土将立刻发生变形。如果变形会遭到约束,则将在结构内产生应力。如果混凝土抗拉强度小于当应力时,即会产生温度裂缝。而且在某些大跨度房屋的屋面结构中,由于温差大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其他裂缝区别于温度裂缝最主要的特征是将随温度的变化而扩张。引起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如下:

降温:冷空气侵袭、日落、突降大雨等都有可能导致施工结构外表面温度突然下降,但由于内部温度变化比较缓慢而产生了温度梯度,从而出现裂缝。

水化热: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体积的混凝土(厚度超过2.1m)浇筑之后由于水泥自身水化放热,致使内部温度变高,内外温差相差太大,表面出现裂缝的现象。

4干湿变形引起的裂缝

篇(4)

中图分类号: TU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常出现裂缝。混凝土裂缝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

一、产生裂缝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随之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各种类型的建筑中。但是随之而来的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也逐渐严重,裂缝问题绝对不能忽视,它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轻则产生细小裂缝,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出现漏水渗水的问题,重则可能会发展成为大的裂缝,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坍塌。

引起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主要有:

(一)由温度原因产生的裂缝

物质普遍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尤其是在混凝土结构中,热胀冷缩表现的尤为明显。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结构会产生变形。这是因为混凝土中有多种物质,每种物质随着温度变化的程度也不一样。这个变形就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一种作用力,当这种作用力的强度大于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抗拉强度时,就会挣脱混凝土的拉力,产生裂缝。在建筑工程中,这种裂缝是比较常见的。这种裂缝的特点大多出现在建筑表面,因为在表面的温度变化是最大的。相应的,这种裂缝就比较浅,只发生在建筑表面,很少会出现在建筑体的深处。

(二)由沉陷原因产生的裂缝

近年来,经常会听到地基变形或者塌陷引起的建筑事故。一方面是存在工程问题,即在设计施工时就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地下水的严重被透支以及环境恶化造成的影响。其实,地基沉陷引起的大的建筑事故被人们注意到了,更多的时候,地基引起的是严重的裂缝。

当地基出现沉陷(尤其是沉陷不均匀的时候),建筑的结构被强迫产生变形,导致结构物中部件与部件之间产生相互的作用力,从而使结构构件之间开裂。并且,更严重的是,地基的沉陷会不断发展,这就导致裂缝会进一步扩大。由于地基沉陷产生的变形一般比较严重,作用力也比较大,此时产生的裂缝宽度都比较大,一般是45度。并且,出现裂缝就经常会具有贯穿性。

(三)由材料原因所引起的裂缝

1.在选取骨料时,骨料的颗粒越小,那针片的含量就越大。混凝土结构中,灰所占的比重越大,就会增多水的含量,那么热胀冷缩引起的收缩量就越大,越容易引起裂缝。

2.含泥量的增大,也会造成混凝土的收缩量的增大。粗细料的大小差别太大,就会引起颗粒集配不良好,这样也容易增大混凝土的热胀冷缩,产生裂缝。

3.一些添加剂,掺合料的选择不恰当,或者添加的量不恰当,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4. 水泥的品种原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常见的水泥品种主要有矿渣硅酸水泥、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矾土水泥、快硬水泥等。这些水泥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结构成分物质含量的不同。这就要求工程师在设计时,根据不同的具体建筑、外景环境、承担压力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

5.水泥的等级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会对是否产生裂缝带来影响。水泥等级、细度对混凝土裂缝影响很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就越脆,越容易开裂,出现缝隙。

二、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设缝设计方法研究

为了保证使用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应当出现裂缝,对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设缝设计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案:预应力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本文就这两个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较。

(一)补偿收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在不设缝设计中的应用

以前通常使用后浇带的方式来预防裂缝。即混凝土结构建成之后,再在容易产生裂缝的地方浇上一些特殊材质防止开裂。这种方法有着先天的弊病:例如无法避免渗水问题、延长工期,增加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微膨胀混凝土技术就被提了出来。

基于微膨胀混凝土的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设缝设计可以减小冷缩和干缩对结构的影响,提高了结构的性能。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微膨胀混凝土各配料的比例要严格计算,施工时要对混凝土进行保养,结构混凝土在3~14d内膨胀性能可以得到有效发挥。在温度降低时,混凝土就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开始收缩。

(二)预应力混凝土在不设缝设计中的应用

微膨胀混凝土的应用可以抵消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有效的减少了出现裂缝的可能。但是,在后期温度稳定后再出现裂缝的情况,微膨胀混凝土就无计可施了。在这种情况下,在不设缝的设计中就考虑到了预应力混凝土。

三、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设缝设计的工程实例

某公司一期项目办公大楼的纵向长度为100米,横向长度为50米,其柱网的规格为10×10米。该建筑物的主体为两层,局部建筑为3层,整栋建筑物的楼面荷载为4.0kN/m2,屋面的荷载为2.0 kN/m2,纵向梁之间的间距为2.5米,纵向梁的截面尺寸为750×300毫米,其简易计算图如图1所示。

图1 纵向梁的简易计算图

A=100×2200+750×300=4.45×105mm2

Y=(700×100×2200+375×750×300)/ 4.45×105=535.7mm

Y的最终取值为535 mm

本建筑中的预应力筋总长度L为100、50毫米,它表现为两端开拉,混凝土的强度为C40。利用ψj15的松弛度较低强度较高的钢铰线,其fptk为1860兆帕,摩擦系数k为0.004,u为0.12,张拉的控制应力为0.7,fptk为1300N/mm2,弹性模量Eps为1.95x105 N/mm2,Ap为139.98mm2。

(1)钢筋内缩引起的损失以及张拉端锚具变形为19.4N/mm2。

(2)孔道壁与预应力筋之间的摩擦损失为236.8N/mm2。

(3)预应力钢筋中的松弛应力损失为32.5N/mm2。

(4)建筑结构的总损失值为975.4 N/mm2,平均损失值为1.2273N/mm2。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边梁的截面面积相对较小,因此最好选择3―ψj15的松弛度较低,强度较高的钢铰线。

四、总结

本文探讨了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设缝设计的两种方法,从分析的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微膨胀的混凝土可以对温差引起的拉压力以及早期收缩进行补偿。随着工程师们的研究不断深入,必定会有更多新方法被不断提出。

参考文献:

篇(5)

人类在与地震的长期抗争中,逐渐加强了对建筑的抗震设计,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抗震设计的关键部分就是对结构的概念设计。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抗震设计的现状

1、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快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很复杂,目前对于其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研究发展还比较缓慢,所以很难完全满足建筑工程中对于抗震设计的应用要求。

2、人为因素产生的影响

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从业人员如果没有严格谨慎地遵守相关的规定和章程,只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经验来进行设计,甚至是没有依据地胡乱设计,就会极大的影响到工程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另外,从业人员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都应该要具备,无论缺少了其中的哪一项,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3、监督和管理不到位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因此从抗震设计的的研究、设计到工程实施、验收,都应该有全面而到位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目前有关方面并没有切实地做到位,研究设计基本由从业人员完成,没有对建筑方案进行严格的研究和论证;工程实施和验收中甚至会因为一些纰漏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抗震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抗震设计的目标是要使建筑物在其使用期内,对于发生的不管是大震,中震还是小震等各个等级地震都具有抵抗能力,这在国内外的要求都是如此。这一目标也是我国关于抗震设计的规范里的要求。目标要求在受到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的影响时,建筑可以受到损坏但是人民是生活和生产不能受到影响,也就是生活和生产的设备还可以继续使用;在低于设防烈度要求的地震影响是,建筑物不受影响或是受到较小的影响;在高于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倒塌,人民的生命和生产生活没有受到巨大威胁。这些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抗震设计的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抗震设计理念

在建筑的抗震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该建筑结构中的延性。因此首先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使建筑物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延性,在发生地震时,建筑发生足够的变形,但是并没有影响其承载力,也就不会发生因为建筑承载力下降而建筑毁坏和倒塌的事故。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抗震设计理念,归纳起来就是结构在受到来自地震的冲击后在塑性变形状态下仍然能够承受竖向荷载和抗水平能力。在抗震设计中应该采用能力设计法,该方法在抗震设计当中对地震力的取值会偏低,因此结构的延性能力就会更强一些。再通过合理的具体设计,保证建筑的延性,形成合理的倒塌机构,从而对抗各种等级的地震。

四、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抗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增强建筑结构中的构件延性

延性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结构在超出了弹性变形之后能够继续变形。那些拥有较好的延性的建筑结构能够在发生地震时大量吸收由于地震所产生的能量,减小地震的破坏能力。所以,结构的延性和承载力对于建筑来说有一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延性,在建筑的建造过程当中,应该尽量避免出现锚固失败、剪切破坏和混凝土压碎等一系列的脆性破坏的情况。在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当中,应对各类钢筋的性能及具体使用情况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不使用会造成结构延性下降的高强度钢筋。对于具体的增强结构构件延性一般有两个做法:一是做到强柱弱梁。在发生强震时,构件会产生塑性变形,以此来耗散掉地震产生的部分能量。因此要让柱具有更强的抗弯能力,形成具有更多塑性铰的梁铰结构。二是强剪弱弯。通过增大剪力系数来避免在建筑中结构中的脆性剪切破坏的出现。在钢筋混凝土中,抗剪能力包括了纵筋销栓力、裂缝面骨料咬合力、箍筋拉力和混凝土本身的抗剪能力这四个方面。因此要加强抗剪力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2、建筑物的结构尽量对称

对称的建筑平衡性和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比较强。建筑物的平面一般来说应多采用那些规整对称的几何图形。在发生地震时,对称构造建筑受力比较均匀,整体的协调性也较好,能起到比较好的抗震效果。另外,结构的抗侧力构件也应该尽量在布置上做到对称。在建筑物的里面上要力求规整,避免局部的突出。因为在立面上,建筑物在高度上的质量和刚度一般是不变的,如果立面上有局部的突出构件,突出部分在地震时发生严重破坏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容易造成建筑物整体的大损坏和人员的伤亡。

3、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

对建筑物场地的选择时建筑实施的第一步。在建筑场地的选择上,应该依据地质地貌的了解和历史资料的研究作为原则,在进行了充分的考察和论证的情况下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作为建筑用地。

有利于抗震的地段,一般是说当地的地壳活动不频繁,一段时期内地质构造比较稳定,没有出现断裂的情况,并且土层密实,有完整的岩体。不利抗震的地段就是那些地质构造复杂,地壳活动频繁土层不稳固的地方。在选择建筑场地的时候,还应注意不选择那些陡坡,山丘、河岸和那些比较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危险地段。对于建筑场地的选择还涉及到了地基及基础的设计问题。在地基及基础的设计中,一般要求相同的建筑单元要设置在相同的地基上并采用相同类型的基础;相同的建筑单元的基础埋置在相同的标高上。

4、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地震已经给人们的生活生产产生了最直接的灾害,在钢筋混凝土架构的抗震设计中,一定要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次生灾害是指由地震间接引发的灾害,如地震时油气泄漏引起的火灾,水利工程被破坏引起的水灾和房屋建造过密造成的交通和人口堵塞等等。这些次生灾害虽然不是地震直接引起的,但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可能比地震更为严重。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对于各种类型的抗震设计都要做到科学合理,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坚决实行,防止在发生地震时出现次生灾害。

5、选择合适的抗震结构体系

抗震结构体系应该把场地条件、建筑材料、建筑高度和设防烈度等一系列条件作为根据,把技术和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抗震结构体系应该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简图的的具体内容要科学可行;要有多道抗震的防线,地震时在出现部分构件失效的情况下,能保证整个体系仍然具有抗震功能;要有优良的变形能力、耗能作用和一定程度的强度,整个体系要真正起到抗震的作用。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实际具体的刚度和强度,在整体上进行布置和管理,避免出现局部的薄弱而影响了整个抗震体系的抗震作用的发挥。

五、结 语

地震的破坏能力是惊人的,近年来,我国为了预防地震和减轻因地震而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加强了对地震的预报和工程抗震能力的关注程度,同时也推出了相应的一些措施,工程抗震就是其中的一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抗震设计的越来越发展和完善,为建筑物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也为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琼, 陈达. 自密实混凝土结构节点抗震性能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篇(6)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087-01

钢筋腐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钢筋腐蚀 是世界土木工程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高速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跨江海隧道、跨江海大桥等大型工程的建设速度和建设规模不断增大。钢筋混凝土是建筑这些大型工程的最主要的材料,一定要严格把关质量。钢筋混凝土的持久耐用决定着建筑工程寿命的长短,也对社会的发展和工程的经济利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1 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

1.1 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中的钢筋发生锈蚀,就会产生钢筋胀力,混领土的抗拉强度低于钢筋胀力引起的拉应力就会产生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检测中,混凝土强度是非常重要的参数[1]。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包括:回弹超声综合法、超声脉冲法、回弹法、钻芯法和拔出法。

1.2 检测裂缝的宽度

钢筋锈蚀的膨胀会造成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程度和裂缝宽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钢筋锈蚀裂缝的裂缝位置总是沿着钢筋的位置伸展。裂缝的宽度就是与裂缝方向相垂直的、从混凝土表面量测的宽度。检测裂缝的宽度一般采用印刷不同宽度线条的裂缝标准宽度板和裂缝进行对比,还可以采用由游标刻度与光学透镜等组成的读数显微镜,最小刻度保持在0.05 mm之内。裂缝太宽的时候,就要采取不同标准厚度的塞尺来进行插试,刚好能够插入的塞尺就是裂缝的宽度。在裂缝上抹石灰膏是检测裂缝发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过几天发现石灰膏有裂缝,就表明裂缝在继续生长,宽度正在继续增大。也可以在裂缝两端最好记号,把裂缝的宽度、长度和位置记录下来。隔段时间再去观测记号是否发生变化。

1.3 检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

氯离子会腐蚀钢筋,使钢筋表面钝化,导致锈蚀。其中氯离子的含量可以采取硫氰酸钾溶液滴定法和硝酸银滴定法去确定。

(1)硫氰酸钾溶液滴定法。

采取5 g的硫氰酸钾溶液试样,滴入三角烧瓶中,在缓慢加入0.5N的硝酸溶液200 mL。在电炉上加热直到微沸,在加热过程中要注意盖上瓶塞,避免蒸发。冷却到正常温度时,就利用定性滤纸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取用20 mL的滤液,加入20 mL0.02N的硝酸银溶液,通过硫氰酸钾进行滴定。轻晃溶液,直到溶液呈现出淡紫色,并且这种紫色没有褪去的迹象为止。

(2)硝酸银滴定法。

取用20 g的硝酸银试样,同样放入三角烧瓶中,加入200 mL的蒸馏水,跟上述的不同,硝酸银滴定法需要剧烈的摇晃三角烧瓶,时间需要1~2 min。要换之后,就进行28 h的浸泡或者浸泡在90 ℃的水浴锅中3 h。采用定性滤纸进行过滤,如果提取液的pH值有一定的偏离,就可以采用碳酸氢钠来调整碱度,利用硝酸溶液来调整酸度,争取将提取液的pH值控制在7~8之间。最后加入10~12滴的5%酸钾指示剂[2]。采用0.02N的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一遍摇晃一遍滴,直到出现橙红色且橙红色不消失为止。

1.4 检测混凝土碳化的深度

钢筋锈蚀也可能是有钢筋表面钝化引起的,钢筋表面钝化是因为混凝土发生了碳化。评估大气环境下对混凝土结构锈裂损伤时,碳化深度是很重要的一个参数。检测碳化深度的方法有:用1 g的酚酞溶解50 mL的酒精。再加水,稀释到100 mL,作指示液。取少量滴在孔洞内壁边缘处。未碳化和已碳化清除之后,利用钢卷尺或游标卡尺等深度测量工具去测量混凝土表面到未碳化和已碳化混凝土的交界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求取平均值,该距离就是混凝土碳化的深度值。

2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的相关建议

2.1 电化学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分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和牺牲阳极保护法。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是用钢筋和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接,难溶性电极和正极相连接,提供保护电流,把握好电位不发生腐蚀现象。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暴露在大气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牺牲阳极保护法不需要额外的电源、不用经常的维护、简单方便。牺牲阳极保护法主要应用在受盐污染的混凝土结构。

2.2 提升混凝土表层的渗水性

混凝土表层是阻拦氯离子进入的重要防线,处理好混凝土的表层和提高混凝土的基本性能不仅方便,简单有效[3]。目前有三汇总方式来改善混凝土表层的特性。第一种是侵入型涂料,第二种是混凝土表层脱水处理,第三种是混凝土涂层。

2.3 巧妙使用钢筋阻锈剂

阻锈剂就是延缓或者阻止混凝土中的钢筋发生腐蚀的缓蚀剂。处在恶劣环境中的钢筋想要预防和控制腐蚀,就要在混凝土拌合的时候加入适量的阻锈剂,阻锈剂是预防钢筋腐蚀的有效方法。阻锈剂是通过控制钢筋界面发生阴极和阳极反应,来达到钢筋免受腐蚀的主要目的。

3 结语

钢筋腐蚀是影响混凝土耐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想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就需要开展钢筋锈蚀的技术研究和相关理论去探索凝土性能劣化和钢筋腐蚀的基本机理,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预防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计划[4]。在实际工作中,从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选择上开始抓紧,涉及到混凝土的生产、养护、施工;配合比设计;钢筋的保护措施等多个方面去考虑。对正在使用的建筑要定期对钢筋进行检测,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整体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袁雪霞,金伟良,陈天民.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研究[J].工业建筑,2011,10(5):541-550.

篇(7)

Abstract: Concrete structure building framework,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good or ba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building structure, so in the constru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construc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points

中图分类号U215.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搭脚手架支撑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砼初凝后拆除侧模砼强度达到90%(14-21天)后拆除底模及脚手架。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

2.1支模模板根据其材料可以分为木模和钢模。

(1)支设木模时,应在支设前充分湿润木模,以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吸收混凝土水分。

(2)支设钢模时,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粘住模板,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抹一定的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且应用水冲洗干净,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4)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要求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5)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 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

(6)支模时,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漏浆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4m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安装墙、柱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

2.2 绑扎钢筋

(1)要求所绑扎的钢筋须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在绑扎钢筋时,要求梁、柱节头处的钢筋较密,核心箍筋不允许遗漏。绑扎困难的地方,应将箍筋制成两个半开口式,待绑扎就位后,按搭接10d焊接成封闭箍。

(4)在绑扎板面层支座负筋时,应先埋设好预应力钢筋套管及水电管线后再绑扎,且绑扎时应加设Φ10钢筋铁马凳,纵横间距均为1.0m,严禁在绑扎好的支座负筋上踩踏。

(5)主、次梁或次梁与次梁相交处,除按设计加吊筋外,没有标明特殊的说明外,应全部在两侧各加四道加密箍筋,直接同两条梁中箍筋搭着。

(6)梁的纵向主筋采用直螺纹、焊接及搭接焊接长,梁的受拉钢筋接头位置宜在跨中区(跨中1/3处)受压钢筋宜在支座处,同一截面内接头的钢筋面积不超过25%。

2.3浇筑混凝土

(1)应选用水化热或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量;应选用Ⅱ区砂,石子应连续粒级,要求砂石均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检验。当混凝土等级为C30时,要求砂的含泥量不大于3%,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添加性能优良的外加剂(如微膨胀剂、缓凝刺),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2)混凝土结构一般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剪力墙,第二次浇筑梁、板。在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时,应分段浇筑,在底部可以先筑入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然后浇筑混凝土,以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3)浇筑混凝土时应同时浇筑,大尺寸的可单浇梁板混凝土浇筑,在柱、墙浇完歇1-1.5h后再进行。 (4)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否则应用串筒、溜槽。

(5)混凝土应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300-500mm厚分层浇筑。振捣时,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布置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应遗漏,移动间距一般不超过30-40mm。

(6)混凝士应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混凝土应振捣至气泡全部排除为止。 (7)泵送混凝土时,应根据浇筑速度配备足够的振捣级别和人员,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20cm厚)以上,以免吸入空气造成混凝土逆流形成堵塞。

(8)在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9)在施工缝浇筑混凝土,要求其浇筑强度不应小于1.2MPa;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浆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首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2.4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进行养护,让混凝土试件表面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避免出现裂缝。养护有自然养护和蒸气养护这两种方式。

(1)自然养护,即将建筑物构件置于大气中,每隔一定时间给构件浇水,并且这个时间应符合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最小时间,还有一定的防止水分蒸发的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结构表面湿润。

(2)蒸气养护是指在预制构件厂生产试件时采用的一种养护方式,其是把构件送入蒸气室,让构件在湿润环境下养护。

(3)柱、墙拆模后浇水养护,楼板要保证在浇筑后7昼夜内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防手混凝土土湿润养护14昼夜。

3 施工中注意的事项

3.1钢筋绑扎施工中注意问题

(1) 柱子、墙体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组织专门的人员对箍筋弯钩进行调校,务必保证弯钩是135°弯钩,墙体筋、箍筋的拉钩必须同时钩住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

(2)梁筋的二排筋因为箍筋弯钩的135°影响,有可能提不到位,那么在绑扎完成后,也必须排专人来提起二排钢筋,以保证其就位的准确性。

(3)竖向钢筋的偏位是钢筋工程中一个常常遇到的通病,其解决办法是在每楼层的梁板钢筋绑扎完成后,校准竖向钢筋的位置,然后在竖向钢筋底部加装一个箍筋,用电焊点焊在梁筋上,同时在竖向钢筋的上部另行绑扎几个箍筋,将竖向筋的间距调整均匀,绑扎牢靠,以防止竖向钢筋的移位。

(4)梁筋的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为方便吊装与绑扎,焊接长度不宜超过27米。3.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

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分两种:

(1)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现场架设模板,配置钢筋,浇捣混凝土而筑成;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3.3 在构思框架结构方案时应作的考虑

(1)从力学观点看,在民用和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应当尽量使柱网按开间等跨和进深等距(或近似于等距)布置,这样可以相应减少边跨柱距,也可以充分利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以减少结构中的弯距,可以使各跨梁截面趋于一致,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2)结构的传力路线应简捷明了。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传力路线越短、越直接,结构的工作效能越高,所耗费的建材也就越少。

篇(8)

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大量各类钢筋混凝士结构建筑物不断涌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屡见不鲜。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一旦产生裂缝,对本身会产生安全上及使用上的影响。外部环境的有害成分侵入,会使裂缝部分持续扩大化,造成使用性能的降低,而导致使用寿命的缩短,甚至会影响结构物的安全性。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而繁多,如温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不均匀性,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水灰比过大,基础不均匀沉降和模板变形,养护不及时等等。以下就其产生的原因,大致讲述几个方面。

1、材料质量。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拌和水及外加剂组成。配置混凝土所采用材料质量不合格,可导致结构出现裂缝。水泥安定性不良,过期受潮,含碱量较高;骨料粒径超标、级配不良、杂质含量超标等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使混凝土收缩加大;采用氯化物等杂质含量较高的拌和水及含碱的外加剂等均可能影响结构出现裂缝。

2、构件受力、变形。

包括中心受拉、中心受压、受弯、受剪、受冲切、梁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板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构件多次受冰冻—溶解循环作用,使混凝土中产生内应力,促进已有裂缝发展,结构疏松,表面龟裂,表层剥落或整体崩溃。

4、施工不当。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制作、拆模、运输、吊装等过程中,若施工不规范,工艺不合理,容易产生裂缝。比较常见的如: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或踩塌已绑扎的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加厚,而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空洞,导致钢筋锈蚀或其他荷载裂缝的起源点;支架预压不够,或模板刚度不够,或拆模过早等使结构产生裂缝;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塌落度过低,或加大水灰比,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混凝土初期养护不到位,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施工控制

1、原材料及配比的控制

1)水泥品种的选用和水泥用量的控制

选择低水化热水泥和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是有效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出现裂缝的有效途径。比如选择矿渣硅酸盐、普通硅酸盐等低水化热水泥。

2)掺合料和外加剂

粉煤灰具有减水、作用,能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和流动性,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收缩。大量研究实践表明,在泵送混凝土中掺入适量高等级的粉煤灰能替代部分水泥。选用具有减水、增强和缓凝的外加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及泵送性能。实践表明,采用高效减水剂能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降低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温度裂缝。

3)骨料的选择

增大粗骨料的比例并保证粗骨料有良好的级配,减少骨料的孔隙率,可以减少胶结材料数量,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以保证板面混凝土的整体性,防止裂缝出现。

4)水灰比的控制

由于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为便于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往往会增大用水量,造成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过大,引起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产生干缩裂缝和沉陷裂缝,因此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是解决混凝土裂缝最有效途径之一。

2、合理设置后浇带 。

对于大型混凝土建筑物,合理的设置后浇带有利于控制施工期的温差与收缩应力,减少裂缝。后浇带设置时,要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则。后浇带一般间距为30~50m,并应贯穿整个底板断面。后浇带内填筑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强度应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3、控制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捣工作。

在满足混凝土运输和布放要求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小入模坍落度。混凝土入模后,要及时振捣,并做到不漏振,不过振。对重点部位可在混凝土振捣界限以前给予二次振捣,再次排除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握裹力,并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混凝土表面多次抹压,防止因混凝土的表面收缩而出现的细微裂缝,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裂强度。 

4、 避免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 

首先,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且不应大于25℃,使混凝土凝固时,其内部在较低的温度起升点升温,从而避免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其次,采取延长拆模时间和外保温等措施,使内外温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降低水化热降温引起的拉应力,减少温度裂缝。

 5、 加强混凝土养护。

篇(9)

本文针对不同民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形式及特点,分析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的抗震特性,供设计人员参考。

1.地震对建筑结构的作用

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扩散,地震波到达地面后引起地面运动,使地面上原来处于静止的建筑物受到动力作用而产生强迫振动。在振动过程中,作用在建筑物的惯性力就是地震作用。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与一般静载荷的作用不同,它取决于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如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等,因此,地震对不同的建筑结构的作用不同。

2.我国多高层民用建筑结构形式及特点

本文主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分析其抗震性能及特点,我国多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其典型布置图如如图1所示。

(a)框架结构(b)剪力墙结构

(c)框架剪力墙 (d)筒体

图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典型布置图

2.1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构成,既承受竖向荷载,也承受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适用于多层建筑,其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是但由于高层框架侧向刚度较小,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相对位移较大,使得非结构构件(如建筑装饰、管道设备等)在地震时破坏较严重,限制了框架结构的高度。

2.2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利用建筑物墙体承受竖向与水平荷载,并作为建筑物的围护及房间分隔构件的结构体系。剪力墙在抗震结构中也称抗震墙。它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大、强度高、整体性好,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抗震性能较强。因此,剪力墙结构在非地震区或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15-30层建筑结构均采用这种结构。剪力墙结构的缺点是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够灵活,且剪力墙的自重较大。

2.3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所组成的结构体系。由于框架结构具有侧向刚度差,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大,抵抗水平荷载能力较低的缺点,但又具有平面布置较灵活、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立面处理易于变化的优点;剪力墙结构则具有强度和刚度大,水平位移小的优点与使用空间受到限制的缺点。将这两种体系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可形成一种受力特性较好的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主要特征:1)在受力状态方面,框架承受的水平剪力减少及沿高度方向比较均匀,框架各层的梁、柱弯矩值降低,沿高度方向各层梁、柱弯矩的差距减少,在数值上趋于接近;2)在变形状态方面,单独的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以弯曲变形为主,位移曲线呈弯曲型;而单独的框架以剪切变形为主,位移曲线呈剪切型;当两者处于同一体系,通过楼板协同工作,共同抵抗水平荷载,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变形曲线一般呈弯剪型。

2.4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为空间受力体系。筒体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实腹筒、框筒及桁架筒。用剪力墙围成的筒体称为实腹筒。在实腹筒的墙体上开出许多规则的窗洞所形成的开孔筒体称为框筒,它实际上是由密排柱和刚度很大的窗裙梁形成的密柱深梁框架围成的筒体。筒体最主要的受力特点是它的空间受力性能。无论哪一种筒体,在水平力作用下都可以看成固定于基础上的箱形悬臂构件,它比单片平面结构具有更大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并具有很好的抗扭刚度。因此,该种体系广泛应用于多功能、多用途,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中。

3.民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要求

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根据我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提出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民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可从地基选择、减少地震输入量、消减地震反应、合理的结构布置、选择恰当的结构材料、抗侧力体系的优化等方面来满足抗震要求。

4.结语

本文给出了常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形式及特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要求,结合不同民用建筑结构的形式及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

参考文献

[1] 常业军,柳炳康. 建筑结构地震灾害中结构型式优化的研究[J]. 工程抗震,2001(4):39-43.

篇(10)

2.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330)

【摘要】疲劳对士木工程结构,特别是被广泛应用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具有严重危害,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钢筋混凝结构的疲劳效应问题,预测其剩余寿命,对于保障在役结构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弯疲劳性能和损伤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研究现状,并通过总结分析了目前已有研究中的不足,并针对当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疲劳性能;混凝土;强度

【中图分类号】TU375; TU528.0

【文献标志码】A

1. 前言

(1)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像桥梁、吊车梁和海洋平台等结构承受着反复荷载的作用,这些特殊而重要的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将承受反复变化的应力和应变作用,促使这些结构的力学损伤不断累积,当损伤累积超过一定量后将会使这些承载结构发生低于静载强度的脆性破坏或破损,即结构发生疲劳破坏。但疲劳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混凝土结构的疲劳变成不可忽视的问题。

(2)本文从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弯疲劳性能和损伤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等三个方面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疲劳性能的研究现状。

2. 混凝土材料疲劳性能研究

2.1混凝土抗拉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从评定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对开裂的敏感性的角度来看,混凝土在纯拉状态下的疲劳性能非常重要。

Tepfers[2]采用数字模拟的方法对立方体劈裂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出在受拉应力状态下可采用与受压应力状态下较为相似的方程来表示:

式中 fcsplm -混凝土静力劈拉强度平均值;

β -材料常数,可取为0.0685。

Saito和Imai等[3]进行了纯拉疲劳试验,采用4Hz的加载频率,试验中最小应力和静载抗拉强度 fctm的比值约为0.08,得出破坏概率p=0.5的S-N关系线的试验结果可用下式表示:

2.2混凝土抗压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抗压性能是混凝土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多,研究成果也较多。

(1) 混凝土单轴受压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Graf和Brenne等[4]通过混凝土的疲劳试验研究了最小应力和应力范围对其的疲劳强度的影响,同时给出了Goodman图;Brenne和Muir等[5]利用立方体高强混凝土构件研究了高强混凝土的疲劳强度以及其退化规律;Holmen等[6]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出混凝土的疲劳特性和其疲劳寿命的概率分布。

Matsushita[7]利用混凝土圆柱构件进行了大量的疲劳试验,得出了混凝土疲劳寿命的概率分布,并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出了考虑最小应力水平的S-N曲线关系式:

lgN=17[(1-Smax)/(1-Smin)]+0.23

(2)混凝土双轴受压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Lan等[8]通疲劳试验研究了板式混凝土构件在不同应力比下完全卸载和部分卸载两种情况的疲劳双轴受压疲劳性能,得出两种卸载方式下混凝土的疲劳性能相似,且与应力大小无关。

大连理工大学[9]进行定侧压双轴受压疲劳试验,定侧压比分别为0.25和0.50,试验结果表明:定侧压的约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疲劳强度,纵向最大应变和最小应变的发展和单轴受压情况下相似,也符合三阶段规律,并综合分析(考虑了侧压影响)出了统一的疲劳破坏准则方程:

Smax=α-β(1-R)lgN

其中:

α=1+0.8304(δ2/fc) ,β=0.0638+0.115(δ2/fc) ; (0?δ2?fc?0.5)

(3)混凝土三轴受压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关于混凝土三轴受压疲劳试验国内外研究资料较少,曹伟等[10]进行了定向侧压约束下三轴受压疲劳试验,试验中试件的静载破坏现象与疲劳破坏形态一样,都是沿着纵向加载方向出现数条裂纹,符合三阶段规律,但变形模量逐渐减小,得出了混凝土多轴受压疲劳S-N统一方程,然而混凝土的三轴疲劳试验操作复杂,试验结果很难得出,结果的有效性难以得到确认,故现有的数据与资料只能作为参考。

2.3混凝土压-拉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由于在压拉循环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疲劳试验对试验仪器等要求较高等原因,因此目前对压拉反复状态下混凝土的疲劳试验研究较少。

Cornelissen[11]对混凝土试件进行了疲劳试验,频率为6Hz,结果表明最小压应力的水平高时,疲劳寿命明显降低,同时分别给出了引起受拉和受压破坏的拉压应力状态下的S-N方程:

(1) 受拉破坏:

(2) 受压破坏:

大连理工大学的吕培印等[12]也进行了一些压-拉疲劳试验,在综合考虑了最小、最大应力水平对疲劳的影响下,通过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法得到压-拉情况下的S-N方程:

lgN=12.02-10.64Smax-4.39Smin(Smin=0.1-0.2)

其中:

复相关系数为0.932,Smax 、 Smin对 lgN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0.839,回归误差为0.046。

3. 钢筋混凝土梁受弯疲劳性能研究

3.1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同时离散性又很大,所以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疲劳性能的研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课题,但一直以来还是有许多学者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疲劳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3.2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都放在了等幅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挠度、疲劳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疲劳寿命的预测上。

3.3H.A.马达洛夫在文献[13]中详细介绍了在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疲劳性能的两类问题:(1)钢筋构造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强度、裂缝形成和刚度的影响;(2)钢筋混凝土结构疲劳计算理论的若干问题。

3.4沈忠斌[14]和朱晓东[15]通过对11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了其裂缝宽度和挠度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建立了疲劳荷载作用下裂缝宽度和挠度的计算模式,同时给出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下裂缝宽度和挠度的计算公式。

3.51990年,石小平等[16]进行了混凝土梁弯曲疲劳试验,通过对所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概率分布基本符合两参数Weibull分布,并同时分析了应力比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疲劳方程;

3.61991年,Byung[17]通过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试验得出S-N曲线并得出疲劳强度方程,并验证了在给定的应力水平下疲劳寿命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同时研究了混凝土在变幅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累积理论。

4. 损伤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研究

(1)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钢筋混凝土梁桥都已服役相当长的时间,主要承重构件均有着各种各样的损伤(锈蚀、腐蚀)情况,所以对损伤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国内外对此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2)同济大学的李士彬[18]利用13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等幅疲劳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认为在等幅荷载作用下,锈蚀梁的疲劳寿命比未锈蚀梁的疲劳寿命有明显降低,同时在相同的荷载的水平下,锈蚀梁的疲劳寿命随锈蚀率呈指数函数下降。锈蚀钢筋混凝土梁锈蚀率越高,刚度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衰减的速率越大。

(3)华侨大学的宋小雷[19]利用18根锈蚀程度不同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静力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梁的锈蚀率越高,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就越短,同时还得出了促使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降低的重要原因是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下降和因锈蚀而导致钢筋表面形成的锈坑和疲劳应力之间的耦合作用。

(4)桂林理工大学的虞爱平[20]利用9根锈蚀程度不同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疲劳性能以及疲劳后剩余承载力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锈蚀率越高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耐久性越差、疲劳性能越低。

(5)浙江大学的徐冲[21]利用四组不同(正常构件、正常加固、锈蚀损伤加固和超载损伤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静力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说明钢筋混凝土梁的整体刚度的重要指标是动挠度,且影响这一指标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加固形式和加固前的损伤情况。

(6)大连理工大学的王海超等[22]利用8根腐蚀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腐蚀后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力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水平的腐蚀对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力性能影响很小,但对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大。

(7)中南大学的赵亚敏[23]利用ANSYS等软件,以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和拱桥为模型研究了其在超载情况下的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超载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和拱桥的疲劳性能影响非常大,在一般情况下,超载的荷载增加一倍,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损伤增加将近10倍。

5. 结束语

目前虽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疲劳试验影响因素多,离散性较大,而试验构件数量往往有限,无法从不同截面尺寸、不同配筋率、不同应力水平、不同应力比等方面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疲劳分析和试验研究;

(2)由于在实际结构中,构件承受的都是变幅荷载和随机荷载,因此还需要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在变幅疲劳荷载和随机荷载作用下的性能研究,疲劳破坏机理,疲劳累积损伤发展规律;

(3)钢筋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千差万别无法统一,还没有形成一个符合实际且易于操作的框架体系;

(4)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锈蚀后的疲劳问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使用也尤为重要,目前对锈蚀钢筋混凝十结构的疲劳承载力、粘结滑移退化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陈肇元.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Tepfers R,and Kutti T. Fatigue strength of plain,ordinary and lightweight concrete. ACI

J.,May 1979:635-652.

[3]Satio M,and Imai S. Direct tensile fatigue of concrete by the use of friction grips. Journal of

the ACI,Proc,1983,80(5):431-438.

[4]Graf O.,and Brenner. Experiments for investigating the resistance of concrete under often

repeated compression loads.1.Bulletin,Deutscher Ausschuss fur Stahlbeton,Berlin,1934,

1(76):17-25.

[5]Bennett E.W.,and Muir S. E. J.,Some fatigue tests on high-strength concrete in axial

Compression.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1967,19(59):113-117.

[6]Jan Ove Holmen.Fatigue of Concrete by Constant and Variable Amplitude Loading[C].In:

Fatigue of Concrete Structure,SP-75,ACI,1982:71-110.

[7]Matsushita H,Tokumitsu Y. A Study on Compressive Fatigue Strength of Concrete

Considered Survival Probability[J]. Proceeding of JSCE,1972,198(2):127-138.

[8]Lan Shengrui,Guo Zhenhai. Biaxial Compression Behavior of Concrete Under Repeated

Loading[J].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1999,11(2):105-114.

[9]朱劲松. 混凝土双轴疲劳试验与破坏预测理论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3,9.

[10]曹伟,胡建周. 混凝土多轴受压疲劳强度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8):31~35.

[11]Cornelissen H A W.Constant amplitude tests on plain concrete in uniaxial tension and tension

compression.Stevion report SR-50,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an.1984:79.

[12]吕培印. 混凝土单轴、双轴动态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J].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1,

11.

[13]H.A.马达洛夫著,谢君斐译.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重复荷载下的性能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64.

[14]沈忠斌. 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使用性能的试验研究[D]. 东南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1989.

[15]朱晓东. 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刚度的试验研究[D].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

生学位论文,1989.

[16]石小平,姚祖康,李华等. 水泥混凝土的弯曲疲劳特性[J]. 土木工程学报.1990,23(3):

11-22.

[17]Byung Hwan Oh.Fatigue Analysis of Plain Concrete in Flexure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neering,1986,112(2):273-288.

[18]李士彬.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和寿命预测[D].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

论文,2007.

[19]宋小雷.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静力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 华侨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

文,2008.

[20]虞爱平. 不同锈蚀程度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及疲劳后承载力研究[D]. 桂林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

[21]徐冲. 超载下既有桥梁加固后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11.

[22]王海超,贡金鑫,曲秀华. 钢筋混凝土梁腐蚀后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05,38(11):32~38.

篇(11)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在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各结构工程的工艺过程、技术环节严格把关,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1.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

1.1施工工序的复杂性

钢筋混凝上结构施工,通常包括以下工序流程:准备工作―测量与放样、模板架立―钢筋架立―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这些工序工作面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给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带来困难。

1.2施工工序产品的过程性

工序产品的过程性是指工序产品不直接构成建筑最终产品,工序产品可能仅是为制造建筑产品的临时支架,如建筑模板支撑系统,或虽进入最终产品,如混凝土,钢筋等,但必须与其它工序产品融合构成新的筑产品,并由此造成工序产品的不可替换性。

1.3施工工序产品的易损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产品的易损性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前道工序产品作为后道工序产品施工作业的平台和支架,受后续工序施工作业影响,其品质会遭受破坏。而且,前道工序成果在后道工序实施后,通常会变成隐蔽工程,其缺陷不能及时识别:即使未隐蔽,也会因混凝土的硬化成型,使缺陷的处理异常困难,由此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开裂质量问题,严重的发生倒塌事故。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

2.1支模模板根据其材料可以分为木模和钢模。

1)支设木模时,应在支设前充分湿润木模,以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吸收混凝土水分。

2)支设钢模时,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粘住模板,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抹一定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且应用水冲洗干净,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要求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4)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 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支模时,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漏浆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4m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安装墙、柱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

2.2绑扎钢筋

1)要求所绑扎的钢筋须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在绑扎钢筋时,要求梁、柱节头处的钢筋较密,核心箍筋不允许遗漏。绑扎困难的地方,应将箍筋制成两个半开口式,待绑扎就位后,按搭接10d焊接成封闭箍。在绑扎板面层支座负筋时,应先埋设好预应力钢筋套管及水电管线后再绑扎,且绑扎时应加设Φ10钢筋铁马凳,纵横间距均为1.0m,严禁在绑扎好的支座负筋上踩踏。

3)主、次梁或次梁与次梁相交处,除按设计加吊筋外,没有标明特殊的说明外,应全部在两侧加密箍筋,直接同两条梁中箍筋搭着。梁的纵向主筋采用机械连接、焊接、搭接等方式,梁的受拉钢筋接头位置宜在跨中区(跨中1/3处)受压钢筋宜在支座处,同一截面内接头的钢筋面积不超过25%。

2.3浇筑混凝土

1)应选用水化热或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量;应选用Ⅱ区砂,石子应连续粒级,要求砂石均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检验。当混凝土等级为C30时,要求砂的含泥量不大于3%,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添加性能优良的外加剂(如微膨胀剂、缓凝刺),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2)混凝土结构一般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剪力墙,第二次浇筑梁、板。在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时,应分段浇筑,在底部可以先筑入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混凝土,以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3)浇筑混凝土时应同时浇筑,大尺寸的可单浇梁板混凝土浇筑,在柱、墙浇完歇1-1.5h后再进行。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否则应用串筒、溜槽。混凝土应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300-500mm厚分层浇筑。

4)混凝士应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混凝土应振捣至气泡全部排除为止。泵送混凝土时,应根据浇筑速度配备足够的振捣级别和人员,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20cm厚)以上,以免吸入空气造成混凝土逆流形成堵塞。

5)在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在施工缝浇筑混凝土,要求其浇筑强度不应小于1.2MPa;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浆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首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4养护

养护根据其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养护和蒸气养护两种方式。自然养护就是将建筑物置于大气中,通过人工浇水以保证其所需的湿度,经过一定时间,使构件逐渐建立强度,而最终达到预定的强度要求。蒸气养护是指在预制构件厂生产试件时采用的一种养护方式,这种构件能够在更适合的环境中建立强度,但这是仅限于预制构件厂采用的一种形式,现在大部分工地均采用自然养护,每隔一定时间给构件浇水,并且这个时间应符合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最小时间,还有一定的防止水分蒸发的措施。

3施工中注意的事项

3.1钢筋绑扎施工中注意问题

柱子、墙体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组织专门的人员对箍筋弯钩进行调校,务必保证弯钩是135°弯钩,墙体筋、箍筋的拉钩必须同时钩住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梁筋的二排筋因为箍筋弯钩的135°影响,有可能提不到位,那么在绑扎完成后,也必须排专人来提起二排钢筋,以保证其就位的准确性。竖向钢筋的偏位是钢筋工程中一个常常遇到的通病,其解决办法是在每楼层的梁板钢筋绑扎完成后,校准竖向钢筋的位置,然后在竖向钢筋底部加装一个箍筋,用电焊点焊在梁筋上,同时在竖向钢筋的上部另行绑扎几个箍筋,将竖向筋的间距调整均匀,绑扎牢靠,以防止竖向钢筋的移位。梁筋的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为方便吊装与绑扎,焊接长度不宜超过27米。

3.2在构思框架结构方案时应作的考虑

1)从力学观点看,在民用和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应当尽量使柱网按开间等跨和进深等距(或近似于等距)布置,这样可以相应减少边跨柱距,也可以充分利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以减少结构中的弯距,可以使各跨梁截面趋于一致,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