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学结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刚毕业不能报在职研究生?
国家政策规定的是想要读统招的在职研究生需要满足时间条件,本科毕业需要3年以上,专科毕业需要5年以后,研究生博士需要两年以上。今年政策下来,取消对年限的要求,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参加统招的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研修不止一种,同等学力申硕也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尤其是刚毕业的同学可以先读书后考试,研修研究生课程以后,到满足年限然后申请硕士学位。因为在职人员申硕,不是传统的学历教育,所以最终毕业拿到的是单证的证书,也就是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结业证书。在职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与其他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证书是完全相同的,这对以后工作的晋升、加薪等都是有很大帮助。
在职研究生考试为通过制,毕业相对简单
在职研究生指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同时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参加研究生课程班不需入学考试,学分修满者,可获得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满足申硕条件者,通过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分数只要达到60分即为合格,所以只要不是太贪玩,考试之前复习一下,通过考试还是相当轻松的。并通过学术论文答辩后,同样获得硕士学位。
社科院等院校保留终身学籍,方便申硕
本人兴趣广泛,尤其爱好音乐,读书,喜欢钻研。性格偏内向、不擅言谈。但为人诚实,做事认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积极进取。具备从事精细工作的耐心。乐于帮助他人,朋友不多但个个真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愿意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评价
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和证券业,属于经营货币和资本业务的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具有较好变现能力和流动性,属于高人民币资产的行业,人民币升值将吸引国际资金大量流入,对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各个研究机构也从行业中观角度阐述了看好行业的发展前景。
三、职业的选择
金融学专业,就业面比较广。较主要的有三个类型:从商、从政、学术。对我个人而言,我选择从事商业经营的职业方向。将来就业可以是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非金融企业(主要是作财务和投融资分析)。
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案:
大学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规划:
1,总的规划:通过大学的学习,努力学好自身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经营管理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寒暑假期间参加短期社会工作,至少赚够自己的生活所须。积累自己的人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企业领导能力。总结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创业方向。
2,具体规划方案:
年-2010学年第二学期:
1,四月份: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2,六月份:考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证书。
2010-2010学年第一学期:
1,十二月份:考取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2010-2010学年第二学期:
1,考取金融专业英语资格证书。
2,复习备战明年的研究生考试。
2010-2010学年:
1,全力备考,心无旁骛。
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案:
2010-2013年:攻读研究生学位。
2013年-2018年五年规划:
这五年主要是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领导能力,资金储备。
职务目标:从企业的一般职员到企业部门经理(理想中是外资或合资企业)。
能力目标: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并且积累自己的人脉、金脉、知脉。
经济目标:五年年薪平均5万以上。
2018年以后规划:
职务目标:创业。
能力目标: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相关公司决策层有一定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经济目标:年薪10万以上。
五、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一个人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目标,经过了努力奋斗,有了正面的收获,就是成功。
每个阶段中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都会自我的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我也不会觉得失败,至少自己努力过、尽力过、拼搏过,我不会给自己后悔的理由。
成功之路有许多条,成功的定义也有许多种,只要在理想的指引下,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一种成功,就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和快乐。
本人兴趣广泛,尤其爱好音乐,读书,喜欢钻研。性格偏内向、不擅言谈。但为人诚实,做事认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积极进取。具备从事精细工作的耐心。乐于帮助他人,朋友不多但个个真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愿意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评价
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和证券业,属于经营货币和资本业务的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具有较好变现能力和流动性,属于高人民币资产的行业,人民币升值将吸引国际资金大量流入,对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各个研究机构也从行业中观角度阐述了看好行业的发展前景。
三、职业的选择
金融学专业,就业面比较广。较主要的有三个类型:从商、从政、学术。对我个人而言,我选择从事商业经营的职业方向。将来就业可以是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非金融企业(主要是作财务和投融资分析)。
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案:
大学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规划:
1,总的规划:通过大学的学习,努力学好自身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经营管理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寒暑假期间参加短期社会工作,至少赚够自己的生活所须。积累自己的人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企业领导能力。总结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创业方向。
2,具体规划方案:
XX年-2010学年第二学期:
1,四月份: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2,六月份:考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证书。
2010-2010学年第一学期:
1,十二月份:考取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2010-2010学年第二学期:
1,考取金融专业英语资格证书。
2,复习备战明年的研究生考试。
2010-2010学年:
1,全力备考,心无旁骛。
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案:
2010-2013年:攻读研究生学位。
2013年-2019年五年规划:
这五年主要是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领导能力,资金储备。
职务目标:从企业的一般职员到企业部门经理(理想中是外资或合资企业)。
·能力目标: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并且积累自己的人脉、金脉、知脉。
·经济目标:五年年薪平均5万以上。
2019年以后规划:
职务目标:创业。
能力目标: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相关公司决策层有一定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经济目标:年薪10万以上。
五、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一个人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目标,经过了努力奋斗,有了正面的收获,就是成功。
每个阶段中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都会自我的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我也不会觉得失败,至少自己努力过、尽力过、拼搏过,我不会给自己后悔的理由。
成功之路有许多条,成功的定义也有许多种,只要在理想的指引下,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一种成功,就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和快乐。
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该校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6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5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8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校自196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截止目前,每年接受48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在校长期留学生人数占全日制学生总数的10%。该校长期留学生来自99个国家和地区,秋季在学长期留学生近2000人,其中学历生占74%。2009年北师大长期留学生人数是1400多人。为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该校从2011年开始在教育学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环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四个学院启动国际硕士学位项目,招收优秀留学生。这些项目所有课程为英语授课,旨在培养既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又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高层次国际专业人才。学校还为申请国际硕士学位项目的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还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加拿大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项目的合作;并分别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加拿大谢布克大学和道森学院合作建立了6所孔子学院。
抢眼专业
目前高校开展国际教育有两种形式双语教学,一种是与国外2+2或1+3的课程衔接、培养学生适应国际升学的国内课程的体系;另一种是招收国外的交流生到中国学习。第一种情况,主要以汉语为第一语言、英语为第二语言。第二种,只有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无论外国学生来自哪个国家。本文研究的情况是第一种情况下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开始,并非从国际教育课程开始的。早在2001年8月,教育部就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时,就"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的问题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可见,象广东金融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设双语教学,不但是教育部的要求,也是向国际接轨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院校纷纷在双语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了国际教育课程。本文探讨的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双语教学的特点、问题和改进建议。
一、国际教育的双语师资力量仍是薄弱环节
国际教育课程中的双语教学开展,师资力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而且双语教学课程教师的备课、组织教学、批改学生习作的工作量常常大于普通中文教学的课程的同类工作量,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因此,这项工作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国际教育课程中,主要由两类教师承担着双语教学的任务。一类教师是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位,对相关学科开展过相关研究工作的"海归"教师。他们显然非常适合双语教学的工作,但这祥的教师在国际教育中显得数量不足,将远不能满足国际教育双语课程的需求。另一类教师虽然没有在英语类国家学习和工作均经历,但他们能够站在自己的专业学科前沿的同时具备较高的英语表达能力,在双语教学中也能扮演重要角色。
在国际教育的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的数量及质量取决于师资力量,因此师资配置成为许多大学推进国际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正如广州某"二本"高校在对这类准备开展双语课程的师资培训时,发现这些教师虽然申报了双语课程教学任务,但是自身的英文表达能力非常欠缺,即便是师资培训顺利结业,结业证书也发下去了,但是如果真的让这样的教师上双语课程的讲台,而校方又没有更加有效的评核机制的话,则会造成国际教育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出现问题。一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教育部门的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不一定能指出国际教育师资的质量问题,也就是不太可能依赖学生评教来界定师资质量。即便是学生有所反映,按照现行的反馈制度,国际教育课程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也未必能很好地监控双语教学的质量。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软肋。
诚然,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促进国际教育课程师资水平的提高,在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双语任课教师出国研修,提高基础课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外语水平和授课能力,比如广东地区的东莞理工学院就每年都选派师出国培训。作为国际教育师资的职业再培训安排,学校在外派培训人员的选拔上,应该严格把关,对原先双语课程开展得较有成绩的教师进行培养;真正做到提高其英语教学的语言能力,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和技巧,回国后继续推动国际教育课程。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双语课程教材的选用仍尴尬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较为雷同地采用(主要是美国)的原版教材的国内翻印版。大多数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认为,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外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没有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教师们普遍认为美国的教材行文叙述严谨规范,出版周期短,知识更新快,反映了学科前沿动态。更重要的是,教师在使用原版教材时,可以从中借鉴国外现代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能较为容易与国际接轨。不过,目前国内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原版教材的影印本,虽然书价大大降低,但其黑白印刷也减弱了彩色图片的立体效果,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
另外,为数不多的双语教师则认为,不论是原版还是国内翻印本,美国教材的英语程度远远超出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基础。不能指望过分拔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还要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如果让其英语程度要求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那么国际教育课程中,为了2+2与国外大学衔接的时候,可能学生的知识就会出现断层,国际教育的初衷就无法达到,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教学效果。因而,没有合适的教本,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国际教育双语课程的第二个软肋。
三、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对双语课程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在国际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有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生从听英语授课,以英语回答问题,逐步进入英语课堂讨论,课外收集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最后用英语完成课业。不过,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学生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双语教学可能需要区别具有较好英文基础的以及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进行分班学习,分班配置师资。
参加双语教学课程学习的学生最好,最好加强英语技能培训。从一些院校的实践来看,达到CET-4级的学生,只要认真学习与钻研,就基本上能够顺利成学科学习的语言要求。如果进一步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刁,那么,就更加可以解决上课时专业词汇不足带来的学习困难,也是提高学救率的有效方法。任课教师们通过几年双语教学的实践,认识到要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就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层次的困难。
四丶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教育双语教学的改进意见
首先,要解决好教材问题。尽量采用英语程度比较接近国内大学英语四级骗掣下水平的教材,例如,许多英国的教材明显比美国教材在语言上显得浅显,英国的许多教材能够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去解释、说明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例如,英国BPP出版社的出版的教材,就在文字上较为浅显易懂。选用国外教材毕竟与我们传统的教材有很大差距,因而在挑选外文原版教材时,要辅以其他的参考资料做比较,尤其应该与国外衔接的高校的课程进行比较。
其次,合理解决学生的课程成绩考核的问题。通常开课的班级,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可以考虑采用分班教学,打破自然班的界限,重新整[合教学班的组成。对外语水平好的同学组成的班尽量多地采用外语进行教学。英语水平稍次的学生,另外组成的教学班,可以前半程使用中文解释或者交叉使用中英文教学,后半程逐渐过渡到尽量使用外语教学,以求在期末考核时达到最终考卷同样用英文答题,两个班学生的成绩能够基本持平的效果。期末考核的方式,未必非要采用我们国内传统的期末的方式,而是向国外衔接高校学习、取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多种多样的考核体系。
还有,按照学校原意,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是本学科的骨干教师,并且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他们的教学究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是否取得预期效果,都涉及到教学质量评估的问题。如何评估双语教学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是否英语水平有欠缺?英语水平高的教师或许学科水平又逊一筹?专业老师可能达不到语言要求,而语言老师老师有可能达不到专业知识要求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目前急需在国际教育课程体系的质量考核中,引进客观准确的评估方法。这是本论文的后续研究。
五、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为国际教育带来新局面(代结语)
在教学意义方而,国际教育中的双语教学,包含着教学双方的文化传递,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思维方式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又是任课教师与国外教学思想理念交汇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把正确的态度和精神传给学生,使他们在中西方教育理念不一样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宽广、公正的胸怀,既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盲目排外。
在知识传递方面,学生对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学生接受国际教育课程应该获得的起码的收获。更为理想的状态是,利用双语教学学到的知识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中文授课的知识量。
在知识接受方面,经过双语教学训练的学生还能提高英英文水平,具有与国际学者交流的"共同语言",这可以称之为表象收获。但这也是很重要的实际收获。我们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时候,加强对国外先进教育方法的借鉴。
展望今后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教育的开展,双语教学是其中的重点环节和必然手段。通过形式上的双语教学,我们追求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模式等多方面的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
[3]唐广阳;张丽.新形势下双语教育发展思路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3-19
只有了解用户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认知需要和期望,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信息服务的提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4]因而,了解数字图书馆用户对电子文献的需求特征及其规律,对于构建以用户为导向的数字图书馆,对于改进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以下简称“网上人大”)的远程学员为调查对象,开展了数字图书馆用户的电子文献需求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共收到调查数据127条,其中有效数据125条,有效率98.4%。在125条有效样本中,在籍生115人、毕业生9人、结业生1人;男生64人(占51.2%),女生61人(占48.8%);平均年龄31.5岁,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50岁;学生入学批次涉及200203、200709、200803、200809、200903、200909、201009、201103、201109、201203、201209、201303、201309批次共计13个;专业涉及财务管理、传播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会计学、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市场营销等共12个;学历层次涉及单科选修、本科第二学历、高中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32人)、专科起点本科(69人)等共5个;样本分布在全国范围的59个教学站。本次调查利用SPSS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访问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访问数字图书馆带有明确的目的,只有16.3%的学生是“随便看看”。在五种主要目的中,“完成课程作业和考试”的比例最高、有66.7%的学生怀有这种目的;其次为“撰写论文”、占58.5%,“业余爱好”占56.9%,都超过了半数。以“休闲娱乐”、“科研创新”为目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分别占29.3%、22.8%。
由此可见,学生访问数字图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业,其次为业余爱好。由于他们的学历层次所限,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休闲娱乐他们也有更合适的地方,怀有这两种目的的学生较少来到这里。因而,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最主要的显然是学科专业的学术性资源建设。
表1 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目的
2.影响访问数字图书馆的因素
在影响学生访问数字图书馆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不了解数字图书馆”,比例占到了55.2%,超过了半数。可见,对数字图书馆的宣传推广,以及文献检索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十分迫切。其次,“馆藏资源不够全面”、“资源更新速度慢”成了影响学生访问数字图书馆的较重要因素,比例分别占到38.4%、36%。因而,保证数字资源的丰富全面、及时更新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后,学生对检索过程和结果的不适应、对传统图书馆的倾向性等因素也对学生访问数字图书馆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表2 影响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的因素
3.数字图书馆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对于目前的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包括Apabi电子图书、万方数据两个资源库,约有半数(57.6%)的学生认为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他们认为这些资源基本满足、或者大部分满足了他们的需要。但是,依然有16.8%的学生认为,这些资源不能满足其需求,即大部分不满足或基本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除此之外,尚有24.8%的学生没有使用过数字图书馆,他们对资源的满足程度不清晰。可见,有近一半(占41.6%)的学生需要进一步挖掘或者明确其需求,给予充分的文献信息支持。
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群体,数字图书馆满足他们需求的程度存在差异,男生的满足程度较高于女生。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这种差异是显著的。可以看出,女生相对而言对数字资源的要求更高,她们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有待于更好地满足。对于高中起点专科、专科起点本科两个层次的学生群体,高中起点学生群体的满足程度更高,专科起点学生由于知识和能力基础较高,相应的对资源的期望也更高,因而满足程度低。但是,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这种差异不显著。对不同年龄组的学生进行满足程度的差异比较,方差齐性时采用Scheffe法、非齐性时采用Tamhane's T2(M)法。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文献资源的满足程度随之降低(36-40岁年龄组除外)。相比较而言,19-25岁、36-40岁两个年龄组的学生满足程度最高,31-35岁、41-50岁两个组别的学生满足程度最低。但是,经过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这些差异不显著。
因而,从整体上看,学生对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满足程度一般,对于女生、专科起点学生,以及31-35岁、41-50岁年龄段的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满足程度较低,其需求需要进一步挖掘。
5.用户需要的文献服务项目
对学生而言,他们认为,他们最需要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是专题下载、新书上架、培训与指导服务等三项,需求比例均超过了半数。其次为在线参考咨询服务、专业主题资源聚类、读者荐购等,需求比例分布在38.4-44.8%。移动阅读的需求程度相对较低,需求比例为30.4%。
图2 用户需要的文献服务项目
6.用户获取数字图书馆服务信息的渠道
在获取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渠道上,学生 最倾向的是手机短信、电子邮箱两个渠道,比例分别占68.5%、66.1%。其次为数字图书馆首页公告,比例为56.5%。上述三项需求比例均超过半数。QQ群消息通知所占比例为37.9%,微博、电话通知的需求程度不高,分别占20.2%、14.5%。MSN的需求程度最低、占2.4%。
可见,在传播数字图书馆服务信息时,手机短信、电子邮箱、数字图书馆首页公告等三种渠道是最为重要的,其他渠道可作为补充。
三、讨论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在“网上人大”已经有较大比例的远程学员开始使用了数字图书馆。但是,他们在访问数字图书馆时面临了一系列阻碍因素,他们在需求的文献资源及功能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在网络教育中的文献支持和参考咨询作用,数字图书馆需要以用户需求导向,向网络学员提供便捷、全面、准确的文献信息服务。
1.文献资源的补充与更新
当前我院数字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只有万方数据和Apabi电子图书两个资源库,种类较为单薄,尤其是电子图书馆藏只有16000多册,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而,亟待补充更多的电子文献,以丰富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根据用户反馈,最需要引进的是中国知网、新东方多媒体资源库等两个质量相对较高的资源库。
学院也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教辅、教参资源库,将日常教学中使用的各种教材、教辅文献、历年试卷、优秀毕业论文等资料数字化,经过分类、标引后提交到数字图书馆以供学生查询阅读。
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用之于网络教学中也是有必要的。但是,需要在杂乱的网络信息中利用专业软件(如InfoRadar)采集有价值的信息,挖掘、整理出学科专业信息,建立分类目录式的网络资源体系,为学生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航服务。[5]
在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中,要重点考虑到这些电子文献的学术性,使之能便利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又能应用于学生的工作实践中。除此之外,文献资源的建设兼顾其趣味性和生活化也是有必要的。
2.完善电子文献服务功能
数字图书馆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建立个性化的图书馆(My library),通过个性化数字图书馆开展丰富多样的文献服务项目,如新书推荐、信息推送、参考咨询、专题文献、个性化定制服务等。[6]信息推送要以手机短信、邮件列表、或QQ即时信息为主。个性化定制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功能的生动体现,通过个性定制服务用户可以便捷的查阅到最适合自己的数字文献资源。开展参考咨询服务可以按照专业或课程分类,聘请馆内外以及各领域专家在线进行资源使用和知识方面的指导。在实践中,可以借助FAQ、或e-mail、QQ、MSN等通讯工具开展同步或异步的参考咨询服务。[7]
图3 个性化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
3.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根据调查结果,网络学员的信息素养迫切需要得到提高。数字图书馆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资源的内容及其检索方式、方法,提升他们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他们具备信息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并能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整理,实现知识的重组与创新。[8]
数字图书馆为高等网络院校的在线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文献资源基础,并开始在个别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但是,数字图书馆还不能充分满足网络学员的需要,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及其服务的推广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付胜军,文丽.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0-131.
[2] 单永刚.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服务数字图书馆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0:2.
[3]晏磊.面向远程学习需求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功能延伸策略[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1,(3):68-71,99.
[4]乔冬敏,于丽萍.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0,(4):91-99.
[5] [8]郭连生,徐晓明.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需求调查分析:以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读者为例[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2):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