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岗位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开展监督工作的有效做法
(一)责任制是有力保证。
国有企业以关键岗位工作责任制为形式,将各项监督要求分解到岗、落实到人。通过建立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认真检查考核,强化责任追究,保证了关键岗位人员从业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制的要求,基本形成责任清楚、相互制约的监督体系,使存在的履职不当,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二)关口前移是重要举措。
1、制定预防方案。
通过调查分析,准确掌握企业重大业务活动流程,所涉及的资金、岗位、人员等基本情况,摸清易于产生职务犯罪行为的主要环节,了解职务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重点,制定预案,有针对性的强化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2、实行公开招聘。
采用群众推荐、票决制、任前公示等方法,坚持公平竞争、能上能下、任人为贤的原则,在考察应聘者业务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应聘者价值观的判断,明确应聘者业绩历史是否清白,从而选拔具有高度责任感、强烈事业心、工作能力强、在群众中有较高声望的优秀人才任职关键岗位。把好招聘关口,提高了关键岗位人才的录用准确率,使心术不正者丧失投机钻营的机会,规避用人风险。
3、定期岗位轮换。
按照有关规定,依据关键岗位人员工作情况,结合干部人事调整、机构设置调整,将思想端正、作风严谨、业务熟练的人员交流到关键岗位任职。定期轮岗作为企业经常性管理工作,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培养复合人才,消除弊端隐患。
4、坚持同步预防。
在重大业务、重点工程进行的同时,业务双方或多方共同制订预防方案,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避免违纪违法现象发生;与关键岗位人员签订廉政协议,约束其履职行为,杜绝职务犯罪的可能。
5、规范招标投标。
招投标是经营活动过程重要环节,是易发职务犯罪领域之一。企业从积极预防的角度出发,建章立制,对招投标过程实行全程监控。通过审查项目立项和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程序及相关资质是否规范合格,及时制止违规操作,从而保证招投标的公正、公开、公平,保证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6、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机制的有效运作,是企业加强监督的重要方面。借助审计,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效益性、合法性,及时发现问题,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关键岗位人员经营管理活动各个方面进行客观独立的审计评价,审计评价结果作为对关键岗位人员实施奖惩的重要指标参数。
7、重视举报。
职工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坚决维护企业利益是职工共有心态。通过加大举报力度,畅通案件线索来源,拓展与延伸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在对举报信内容分析研究、判断甄别过程中,查找制度上的缺陷和各项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腐败的环节,积极加以完善与防范。
(三)民主管理是广阔平台。
1、推进厂务公开。
厂务公开内容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重大决策方案、财务工作、人事工作、大额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有关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等内容。厂务公开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关键岗位人员行使权力的内容、过程、结果公开化,增强权力运作透明度,降低“暗箱操作”,发生权钱交易行为的概率。
2、开展民主评议。
职工代表、民管会成员按制度、程序对关键岗位人员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是依靠群众抓好对关键岗位人员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评议结果是考核关键岗位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通过民主评议,有力促进关键岗位人员队伍建设。
3、强化群众监督。
扩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途径,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如规定企业重大决策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必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组织职工代表就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对策建议;以民主接待日形式,加强领导层与职工的沟通交流;以各种方式广开言路,倾听职工对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职工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对重要岗位人员监督工作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模糊和行为上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偏重经营业绩。
注重完成经营指标,对加强监督,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各类监督检查和管理机制不尽完善,对关键岗位人员有失察、失控现象。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企业的考核也存在注重经营业绩,对关键岗位人员廉洁自律状况和队伍建设缺乏关注和监督的情况。
2、制度建设滞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原有制度已经难以与之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不及时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既不利于经营管理,客观上也为职务犯罪的产生创造可能、提供条件。一些关键岗位人员就是利用制度不完备形成的漏洞,采用各种手法实施犯罪行为。
3、监督形同虚设。
虽然制定了开展监督工作的相关制度规定,但在具体落实上缺乏力度,使监督形同虚设。另外,真正让监督者敢说话,说真话,是有效监督的关键。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企业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诸多方面受制于被监督者,缺乏相对独立性,弱化了监督本身具有的强制性,形成对有“复杂背景”问题监督难现象。
4、责任追究乏力。
对于发生的关键岗位人员履职不当、等现象,在依纪追究责任时往往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处理时轻描淡写,采用批评、提醒、警示的方法较多,而违规者应当受到的撤职、罢免等“严厉”处罚使用较少。这种执纪不当,一方面削弱了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使职务犯罪者的蜕变过程,或者正在实施的犯罪过程得不到及时终止,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5、存在监督盲区。在对关键岗位人员加强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长期以来较为重视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监督预防工作,理论研究充分,监督制约制度和廉洁自律规定较多较全。而对没有但任领导职务的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预防,存在关注程度不够、投入力量较小,覆盖面不广、产生监督盲区的问题。此外,重视对职务犯罪中贪污、挪用公款等“谋利”行为的防范监督,对渎职、失职行为的防范监督强调较少。
6、分配方式落后。
薪酬制度是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薪酬制度是重要的激励和制约手段。部分国有企业受各种因素影响,传统平均主义的分配理念方式仍发挥着相当作用,关键岗位人员价值未能得到有效体现。业绩与薪酬的失衡,影响监督效果。
四、完善监督工作的途径
1、落实《实施纲要》。
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对于健全预防职务犯罪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应结合企业实际,确定重点领域,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依据,监督“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情况,在涉及现金收支、资金流动的业务与管理中健全防范职务犯罪制度体系;把握重点环节,规范和优化业务流程,堵塞与纠正程序上的疏漏、错位和越位,夯实管理基础,提升内部控制和基础管理水平;管好重要人员,增强关键岗位人员廉洁从业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2、建设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从根基上摧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观念。通过建设企业廉洁文化,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牢固树立廉洁理念。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确行使权力、诚信守法教育,形成企业以廉为荣、风清气正的氛围,营造良好监督环境。
3、形成监督体系。
监督主体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机制创新为核心,权力制衡为手段,程序监督为重点,着重抓好党内监督与“三重一大”决策机制;预算、审计和财务监控机制;招投标与比质比价采购机制;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建设,形成多层面、全方位的监督系统,实现无缝隙覆盖,是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提高监督水平的基础。
4、开展效能监察。
效能监察是加强监督,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载体。效能监察紧贴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工作,注重业务风险分析、评估,注重过程中的控制、管理。效能监察通过对执行规章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维护企业正常秩序;吸收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促进企业基础管理的完善和优化;使用监察手段,随时纠正偏差,堵塞漏洞,保证企业和职工从业行为规范合法。
5、加大惩治力度。
惩治是一种特殊的监督预防形式。对关键岗位人员从业行为中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与地方纪检、检察、公安、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查办案件合力,克服困难、一查到底。通过查办案件,明确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监督措施,完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效果。通过惩治的威慑作用,维护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一、*镇残疾人专职委员现状
*镇按照县残联的要求,经过公开选聘,在符合条件的两个村设立了残疾人专职委员。通过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残疾人专职委员作用的发挥进行了调研。总的来说自去年12月,县残联发文,要求辖区内持证残疾人数达到50名的村(社区),公开选聘1名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残疾人作为专职委员,协助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一年来,通过“残疾人管理残疾人”这一工作模式,残疾人专职委员在反馈残疾人的建议、要求和呼声、上情下达、下情上递,做好政府、残联组织与残疾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县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必竟才一年左右时间,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所以残疾人专职委员的成效还不是很明显,和各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在下阶段的工作中,我们要着重提高专职委员的业务水准、加强工作引导、提升服务质量,让专职委员更好地服务残疾人。
二、*镇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通过一年来实践,我们感到我镇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的形势是喜忧参半、任重道远。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存在的不足。从一年来工作开展的情况看,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文化素质不够。按要求选聘为专职委员的农村必须初中(含)以上、城镇为高中以上文化,但残疾人专职委员涉及的工作面很多,如上级关于残疾人方面的政策宣传、走访慰问、组织残疾人活动、扶贫帮困、维权调解、登记建档等,初中文化已远远满足不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岗位的需要。
2、业务素质不高。在座谈中了解到两个村的残疾人专职委员普遍对业务的开展不是很清楚,觉得无从下手,检查《嘉善县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记录》的登记情况,都不知道怎么填写。
3、敬业精神不强。残疾人专职委员走访残疾人,全面掌握所属残疾人的情况是最基础性的工作,但我们发现他们对所属残疾人情况掌握不多,因此必须要加强敬业精神,切实发挥好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职责。
4、村、协会督导不力。残疾人专职委员是在村两委的直接领导下和协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但村两委对此力度不够,没有很好的重视起来。
三、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配备社区(村)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残疾人根本利益,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做好社区(村)残疾人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党、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
1、选好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对符合设立条件的村(社区)要重点选聘好残疾人专职委员,对残疾人数较少的村(社区)要开展几个村(社区)联合设立残疾人专职委员试点,要在选人用人上狠下功夫,把热爱残疾人工作,有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愿望和奉献精神,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残疾人选聘为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
2、加大村(社区)组织对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领导力度。村(社区)组织特别是党(总)支部要把专职委员工作放大重要议程上,要尽力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使他们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常用办公用品,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关心,在上级对专职委员补贴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村经济实力及其工作表现另外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经济补助。
3、加强日常管理和业务培训,提升专职委员队伍综合素质。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一支过硬的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既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保证。
日常管理方面,要以村、协会为主,县镇残联为辅,村、协会要由专门人员具体指导专职委员开展工作,特别是每年当中专属于残疾人节日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来,要指导好“嘉善县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记录”的登记及各种相关台帐材料的完善工作。县镇残联要定期对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
业务培训方面,要以县镇残联为主,县残联每年应安排不少于2次的业务培训,镇残联每年应安排不少于4次的业务培训,重点在残疾人政策、专业知识等方面加强培训。县镇残联还可以单独或联合举办一些残疾人专职委员座谈会,交流彼此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经验和具体做法,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精心劲力为残疾人服务。
随着公益岗位的扩大和下岗失业人员对岗位的需求增加,在人员管理和资金落实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按照省人社厅、财政厅安排,我市对公益岗位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承德市公益性岗位的基本情况
承德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国有企业改制分流和破产后出现下岗职工9.4万人,每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3万多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万多人,就业压力非常大。公益性岗位成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的主要办法之一。
(一)开况:从2003到2011年,累计开发20多类公益性岗位安置27033人。
(二)人员情况:承德市公益性岗位主要集中在“三保”行业和社区巡逻岗位。即保安、保洁、保绿协理员和公安系统协管员岗位,两类合计占总人数超过60%。
1、总体情况。27033个岗位具体分布为: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1664个,占总岗位的6.1%;社区其他工作协理员岗位1832个,占6.8%;交通系统协理员岗位713个,占2.63%;公安系统协管员岗位5288个,占19.6%;保安、保洁、保绿协理员岗位11915个,占44.07%、其他公益性岗位3237个,占12%;企业吸纳困难人员2384人,占8.8%。
2、现有情况。截止2011年底,全市实有公益性岗位11914个,其中: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905个,占总岗位的7.6%;社区其他工作协理员岗位618个,占5.2%;交通系统协理员岗位302个,占2.5%;公安系统协管员岗位2538个,占21.3%;保安、保洁、保绿协理员岗位4699个,占39.4%、其他公益性岗位1623个,占13.6%;企业吸纳困难人员1229人,占10.4%。
3、分类情况。截止2011年底,全市实有享受公益岗位补贴及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人员11914人,其中大龄就业困难人员5106人,占总人数的42.8%;低保家庭人员1201人,占10.08%;长期失业者3199人,占26.8%;残疾人260人,占2.2%;符合困难人员条件的高校毕业生852人,占7.2%;其他困难人员1034人,占8.7%。
4、退出情况。2003年以来, 按人员构成分类,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退出6158人;低保家庭人员退出1989人;长期失业者退出3921人;残疾人退出386人;符合困难人员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退出992人;其他困难人员退出1673人。
(三)工作成效:
1、兜底安置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确保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增加了公益岗位家庭的收人,切实解决了部分家庭生活困难,起到了维护稳定的积极作用。
2、帮助企业加快破产改制进程。公益岗位的设置解决了职工安置难题,使国有企业可以轻装上阵,重新焕发活力。
3、极大缓解了公益性职能人员不足矛盾,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社会公益服务需要。
4、公益岗位人员帮助完成了大量紧急性的工作任务。
二、公益岗位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虽然我市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管理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公益性岗位发挥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益性岗位支出占就业资金比重过大,促进性就业支出不足:对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给予的社保补贴也统计在公益性岗位里,但其中总量很小。由于就业资金总量近两年没有增长,所以支撑公益性岗位资金不足。
(二)下岗失业人员岗位依赖心理严重,公益岗位需求较大:由于承德经济欠发达,私营企业发展滞后,吸纳就业能力较弱。特别是社会保险缴费额逐年提高,下岗失业人员不胜压力,纷纷要求上公益岗位,以求解决社保缴费问题。
(三)公益岗位动态管理不健全,缺少硬性退出机制:一是公益性岗位缺乏考核与评价机制,无法实现岗位人员“有进有出、能聘能退”的动态管理;二是缺乏激励机制,滋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现象。
(四)公益性岗位没有提供可持续发展,庞大的群体成为今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公益性岗位不是稳定性就业,没有实际拉动经济,开发的岗位技能性的少,只起到了保障,对于稳定性素质性就业在影响,甚至延误了一部分人的创业机会。
三、对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最好出台统一办法:承德市虽然于2010年出台了公益性岗位管理暂行办法,但在动态管理和激励机制上规定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建议省级出台统一的管理意见,这样在审计和纪检检查中可执行的文件方面更有说服力。
(二)加强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和督查:一是统一事权财权。下到街镇社区工作的岗位,尽量实现属地管理;二是管理与监督分离。用人单位负责实施管理,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要对公益性岗位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三是进行动态管理。各用人单位建立上岗基本情况、履职情况电子档案与台帐。四是要加强检查督查。完善资金管理责任监督和追究机制。
(三)加大就业资金的总体投入:各级政府要按预算要求合理筹措本级资金,保证公益性岗位补贴随着最低工资标准增长而逐步有所提高。鼓励用人单位在岗位补贴的基础上,合理为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提高工资待遇。
(四)加大对公益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破解下岗失业人员的“无年龄优势、无技能优势、无文化优势”的三无现象,鼓励他们提高技能,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开发力度,加强业务培训,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人员情况。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分别聘请了一批公益性就业岗位从业人员,共计1257人,其中治安巡防员497名,城市协管员232名,“两保”工作人员268名,文明交通劝导员200名,人民调解员20名,合同制消防员40名。以上几类人员中,治安巡防员、城市协管员、文明交通劝导员中分别有79.67%、86.63%、54.5%为零就业家庭成员、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和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员;“两保”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进行选拔,相对其他几大员而言,年龄结构偏低、人员素质较高。
(二)资金投入。治安巡防员、城市协管员、文明交通劝导员、合同制消防员的工资为800元/月,人民调解员的工资为850元/月、“两保”工作人员的工资为1000元/月。除城市协管员外,其他几大员均已购买了五项保险(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但只有交通劝导员的保险费已落实到个人帐户。以上几大员人员工作经费总计1719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58万元,区级财政1361万元。总经费中工资总额为1175万元,服装、装备费为__万元,业务经费为72万元,交通劝导员的保险经费66万元全部在再就业资金中支出。
(三)管理形式。治安巡防员、城市协管员、“两保”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分别下到街道、社区,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业务指导,街道对其进行日常管理,经费由财政局下拨到职能部门,除“两保”工作人员经费由该局按人员编制切块到各街镇外,其余几大员的经费都由职能部门负责经费的开支以及工资的发放。文明交通劝导员、合同制消防员分别由区交警大队、区消防大队进行统管,经费由财政局直接拔到两个职能部门。
(四)工作成效。几大员上岗后,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发挥了较好作用,城区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社区两保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全区可防性案件降为全市最低,社会公众安全感大幅提高,几大员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居民群众的多方好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虽然我区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管理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公益性岗位发挥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一是缺乏牵头部门。目前几大员的招聘、录用主要是各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负责,有的则由用人单位负责,没有一个牵头主管部门;二是事权财权分离。现几大员的工作岗位大多在街镇、社区(村),而经费则由区财政局拔至职能部门,街镇、社区没有任何的财权,无法落实奖优罚劣措施,导致部分从业人员只听职能部门的指挥,对街道、社区的工作安排讲价钱、打折扣,管理难以到位。
(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是缺乏考核与评价机制,对几大员没有实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与考核,无法实现岗位人员“有进有出、能聘能退”的动态管理;二是缺乏激励机制,滋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现象。目前几大员基本按足额工资标准发放,市级规定的200元浮动工资只是流于形式,虽然有个别公益性岗位实行了处罚措施,但由于没有奖励资金,奖惩机制仍难以建立,导致几大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
(三)岗位定位不太明确。一是岗位人员身份定位不明确。几大员就业岗位属于长期性岗位,还是阶段性岗位,都没有定论,人员身份非常尴尬,长此久往,这个庞大的群体势必成为今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二是社区“两保”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合同制消防员从事的工作是政府工作的延伸,具有实质性、不可替代的职能职责,必须由素质较高、有一定业务技能的人群来承担,因此不应该归类于公益性岗位;三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几大员一岗多用、调派到别的岗位等现象严重;四是基于几大员职能不明确、缺乏执法主体地位或者不被居民群众认同等原因,几大员在执勤过程中被群众误解,甚至被辱骂、挨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四)工资待遇不太规范。一是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何时能涨工资、涨多少都没有一个预期;二是几大员之间待遇不平衡。几大员之间存在着经费安排不平衡、福利待遇 不平衡、服装装备不平衡、工作时间长短不平衡等问题,有的购买了保险、有的则没有,购买的险种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个别岗位一直未签定劳动合同,由于待遇的不平衡,又没有充分的解释与依据,导致几大员之间相互攀比现象严重。
(五)工作经费不够充足。一是市级财政经费未到位。两保人员的市级财政经费缺口为117万元,文明交通劝导员市级应拨经费全部都未到位;二是市级财政经费拨付滞后。城市协管员由于每月五个区都要向市城管局报人员清单,由市城管局核准后才能拨款,由于工作量大、报送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市级财政经费发放不及时,造成了工资支付滞后等问题;三是中央再就业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区只有交通劝导员的保险66万元在再就业资金中支出,其余几大员可以在再就业资金(来源:文秘站 )中列支的保险还未办理;四是办公经费缺乏。几大员普遍存在无办公场所、无办公设备、办公经费短缺、服装和器械增补资金缺乏等问题,给工作造成一定困扰;五是未安排人员的福利待遇资金,过年过节的慰问费、防暑防寒费、加班工资、工伤事故费用等都无着落。
(六)从业队伍不够优化。一是人员素质偏低。由于就业困难群众自身年龄偏高、并且缺乏工作技能,导致几大员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工作形象较差;二是工作积极性不太高。主要表现在:有些从业人员空岗、上班扎堆、迟到、早退现象较为严重,上班打麻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些出勤不出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些认为公益性岗位反正是一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只是为了安置他们,做不做事无所谓;三是队伍不够稳定。有些从业人员上岗后,全家的低保都取消,家庭收入比上岗前没有增加,认为还不如在家吃低保;有些素质较高、有专业特长的从业人员,因为工资待遇太低,工作不安心,跳槽现象多。
三、建议与对策
我区几大员队伍非常庞大,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并且目前仍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如何进一步规范我区公益性岗位,使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使有限的财力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建议要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管理督查、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工资待遇、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理顺管理体制。一是要成立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区长任组长,区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相关有公益性岗位任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统一领导、分线管理”的领导体制。领导小组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总结布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工作归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进行管理,该中心要配备2-3名专干,以加强公共就业管理工作;二是区政府要尽快出台《关于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与管理办法》的文件,规范公益性的岗位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程序及有关要求。文件中要明确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的统筹规划、审批岗位数量、审核从业条件、统一招聘解聘、统一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统一确定工资标准与福利待遇、统一制定合同范本、建立困难就业群众台帐以及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台帐、开展检查与督查等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明确界定岗位职责、根据合同范本确定劳动合同、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开展业务培训、考核验收工作。各用人单位负责日常的管理、考勤、考核、实施奖惩、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反馈人员的使用情况、提出人员进出建议等工作。区财政局负责合理筹集和调度专项资金,根据经费安排将资金全部切块到用人单位,并对用人单位使用资金的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二)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人员进出机制。要规范岗位的招聘条件和审核程序,严把入口关,按照属地就近录用的原则,根据“本人申请、社区公示、公开招聘、严格把关”的程序,由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与用人单位联合招考,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在与从业人员签订劳资合同的同时,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委派合同,由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实行劳务派遣。在符合岗位工作需要的前提下,要确保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无技术特长且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得到优先帮扶。用人单位要对从业人员的履职情况予以客观的评价,对不能履行职能职责的要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提出解聘建议,由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予以解聘。二是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从业人员上岗前,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工作形象、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各职能部门要对其进行业务技能、岗位职责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使从业人员能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具备良好的工作心态,从而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三是要建立考核机制。各用人单位应根据各岗位的工作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 度,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日常的管理与考核工作,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实施惩优罚劣、严把人员的进退关提供依据;四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各职能部门、各用人单位要筹措奖励资金,对在岗位上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个人,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资奖励,充分调动几大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有编制的岗位,要实行择优纳编,建立正常的良性竞争机制。
(三)加强管理督查。一是要统一事权财权。下到街镇社区工作的岗位,要尽量实现属地管理,要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调配经费”的工作模式来加强管理,做到事权责的高度统一;二是管理与监督要分离。各职能部门要对几大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发现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应及时将情况反馈到用人单位,要求其认真整改,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工作效能;三是要整合资源。城市协管员由于没有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工作难以到位,建议由城管执法大队对城市协管员进行统管,在工作中由一名执法队员带领1-2名协管员开展工作,根据街道、社区的区域大小以及繁华程度来配备人员,通过整合达到加强执法力量、强化管理的目的;四是要进行动态管理。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指导各街镇建立就业困难群众基本情况电子档案与台帐;要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履职情况档案与台帐,作为公益性岗位统筹规划与管理的依据;五是要加强检查督查。公益性岗位领导小组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要鼓励居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管理的监督,并形成监督合力,促进公益性岗位管理的规范化。
(四)加大资金投入。一是要积极呼吁市级资金足额按时拨付到位,要按预算要求合理筹措区级资金,及时将资金切块到用人单位,并对用人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二是要用足再就业资金政策,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对几大员的身份进行核定,对符合再就业资金使用条件的人员,其保险费用应按程序由再就业资金帐户予以支付;三是为确保几大员工作的正常开展,各职能部门、各街镇要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福利经费和奖励资金;四是要从市级财政、区级财政、用人单位、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等层面筹集互助资金,以用于处理大病、事故等突发事件。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Position Deman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JI Mingxiang, TIAN Wenfu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he overall goal. To achieve this overall objective, we must first identify the graduates of professional positions, determining occupational status on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bility requirements, the ability to establish and professional positions matching curriculum. Through corporate research, to determine the "Materials Engineering" (cement, concrete direction) professional major course requirement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position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curriculum
为了能够更好的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院的要求,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对本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量化的调研。一是横向的,对不同的企业进行调研;二是纵向的,调研了同一企业不同级别的人员。调研的形式有大家座谈、企业技术人员问卷调查、毕业生问卷调查等。
横向调研的单位有:伊春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哈尔滨北方水泥有限公司、佳木斯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双鸭山水泥有限公司等水泥生产企业及黑龙江宇辉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哈尔滨六合桂园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混凝土生产企业。纵向调研的人员级别有:水泥生产企业:主管生产的企业副总经理,技术外负责人、化验室主任、各车间主任,各岗位技术员;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主管生产的总工,化验室主任,质检员、试验员、内业人员等。通过座谈、填表等形式的调研,梳理出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及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如下:
1 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
1.1 水泥生产企业
(1)工作岗位。学生到水泥生产企业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①中控操作员,②生产车间技术员,③化验室,④技术处,⑤设备巡检,⑥销售部等。
(2)岗位工作任务。①中控操作员:该岗位的工作任务包括熟料煅烧、生料制备、水泥制成、原料预均化等操作任务。要求操作人员通过中央控制室的电脑控制操作现场各设备的开启、停车、喂料、加压、收尘等,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及产品质量。②生产车间技术员:工作任务是负责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三大车间的生产工艺技术。解决现场各设备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常现象。③化验室:工作任务包括生产控制检验,原料及熟料全分析,出厂水泥的化学成分全分析及物理性能检测。原材料品种、熟料的煅烧情况、水泥的细度、出厂温度等方面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影响。④技术处:工作任务有全厂各车间的技术改造、水泥生产的工艺配料,对各车间进行技术管理,制定抢修、检修的计划及工作方案,布置、完善各车间的操作规程等。⑤设备巡检:工作任务是负责所管辖范围的日常巡检工作,并做好当班记录,说明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配合中控室进行现场检查和处理工艺问题等。⑥销售部:工作任务就是销售水泥。所以要掌握水泥的品种、细度、成分、强度等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及不同混凝土对水泥性能的要求等。
(3)工作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分析。根据对企业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到水泥生产企业就业,毕业生应具有下列专业能力:①掌握水泥生产工艺知识,了解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预均化工艺流程、生料制备工艺流程、熟料煅烧工艺流程、水泥制成工艺流程),并了解中控室的自动控制原理。能够通过电脑按照流程开、停设备,合理控制设备的喂料、加压及通风,从而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及生产出合格产品。②掌握水泥生产设备的相关知识,了解各生产设备的原理及构造,设备的及维护。能够解决现场各设备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常现象。③掌握一定的水泥生产管理知识。能够对车间进行技术管理,制定抢修、检修计划及工作方案,布置、完善车间操作规程等。④掌握一定的CAD制图知识。能够用CAD绘制设备、工艺改造的图。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能够熟练的应用各种办公软件,制作电子表格等。⑤水泥的性能及原材料的品种等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及在工程中的应用。⑥掌握一定的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的知识。具备下列能力:A.能按照规程规范地进行样品采集及制备;B.能针对不同样品和实验室条件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并制订合理科学的检验方案;C.能完成具体样品的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并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准确表述分析结果,能对实验数据作出科学的评价,编写正确的检验报告;D.能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正、审核,并能正确处理检验结果中出现的可疑值,分析一般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对所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E.能对不同类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能初步了解和编写产品的质量管理文件;F.能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和资料归档。
1.2 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
(1)工作岗位。学生到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①质检员,②试验员,③内业员,④控制室操作员,⑤化验室主任等。
(2)岗位工作任务。①质检员:该岗位的工作任务是检验搅拌好的混凝土的质量。包括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能等。②试验员:工作任务是检验原材料(水泥、粉煤灰、矿粉、砂子、石子、外加剂)的性能;水泥与外加剂相溶性试验,配合比设计的试配试验等。③内业员:工作任务是进行各种试验数据的统计,出厂混凝土的配合比,所用原材料的性能记录等。④控制室操作员:工作任务是进行混凝土搅拌,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选择投料方法及确定搅拌时间。⑤化验室主任:工作任务是负责根据工程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根据不同的水泥质量及原材料的品种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对各化验室进行技术管理,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现象,布置、完善各岗位的操作规程。
(3)工作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分析。根据对企业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到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就业,毕业生应具有下列专业能力:
①掌握商品混凝土试配及性能检测相关知识。能对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坍落度、强度、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等检测,保证出厂混凝土合格。②掌握混凝土生产设备的相关知识,了解各生产设备的原理及构造,设备的及维护。能够解决现场各设备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常现象。③掌握一定的化学分析的知识。能按照规程规范地进行样品采集及制备;能完成具体样品的化学分析,并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准确表述分析结果,能对实验数据作出科学的评价,编写正确的检验报告;能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正、审核,并能正确处理检验结果中出现的可疑值,分析一般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对所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④掌握混凝土搅拌的相关知识。了解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储存、计量、上料的工艺流程等),并了解中控室的自动控制原理。能够通过电脑按照流程开、停设备,合理控制设备的给料、搅拌及卸料流程及时间,从而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及生产出合格产品。⑤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及CAD制图知识。能够熟练的应用各种办公软件,用CAD绘制设备、工艺改造的图。⑥掌握一定的商品混凝土生产管理知识。能够对混凝土生产进行技术管理,能对不同类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能初步了解和编写产品的质量管理文件;能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和资料归档。
年末冶金行业钢材产销率98.39%,比去年同期下降0.98个百分点;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年末库存钢材498万吨,实物产销率98.9%,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年企业联合重组取得新进展。鞍钢、本钢的联合重组,武钢与鄂钢、柳钢的跨地区联合,首钢入股水钢,河北六家钢铁企业整合为南北两大钢铁集团等等。钢铁行业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调整,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投资过快增长带来的风险逐步显现,导致钢铁供需形势发生了变化。
在产能加快释放的同时,针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限制的政策也开始实施,钢铁行业新增资源大量转向国内市场。截至**年末,新增钢的资源流向国际市场的比例持续减少到20.3%,也就意味着全年增钢6888万吨中有5500万吨左右的新增资源投向国内市场,比上年增加了近一倍。国内钢材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使供大于求的状况加剧。
(二)利润空间缩小,亏损企业增加。**年由于铁矿石大幅度涨价以及煤电油运价格的上涨增加了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二季度以来钢材价格的深度下跌,一些品种跌进成本区,不少企业当期的生产经营出现亏损。钢铁行业和重点企业实现利润呈逐月下降趋势,3月份当月全行业实现利润151亿元,重点企业93亿元,从9月份开始,全行业利润负增长,亏损企业随之增加。全行业亏损企业个数增长34.58%,亏损额增加1.54倍。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额增长1.85倍。
(三)板材价格跌幅高于长材,加剧结构调整困难。近几年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有了长足进步,板材的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加,增长幅度一直大于长材,板管比不断提高,尤其是宏观调控以来,企业新增能力多为板带材,而长材的生产能力的增长则低于板带材。从发展角度看,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板材的消费水平肯定将要提高。但目前我国所处的阶段,对板材的消费需求也呈阶段性特点,今年国内钢材市场板材的跌幅大大高于长材也是这种消费需求的反映。相对于市场调节能力较强的长材,板材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也为下一步结构调整增加了难度。
三、**年钢铁行业趋势预测
**年作为"**"开局之年,预计钢材需求将稳定增长。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阶段,也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大规模的展开,投资需求将持续扩大,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收入的不断增长,将推动住宅、汽车等消费的持续扩大。可以预料国内对钢材需求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钢材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同时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往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可能持久。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国内对钢材的需求将由前两年的高速增长转为平稳较快增长。
同时,历经几年高速发展,钢铁产能快速扩张,供需形势发生变化,产能的增长快于需求的增长,供大于求的压力不断加大,今年钢铁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二、职业调研报告写作前的准备
首先,根据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作品确定的目标行业、目标单位、目标职业,有选择性地联系1-3家(或以上)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沟通,出具职业实践介绍信,争取进入相关岗位见习。
其次,应利用见习契机,体验工作氛围,揣摩工作方法,掌握工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分析思考,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了解目标行业、目标职业、目标岗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线路,包括人员素质、薪酬水平、升迁路径、培训教育、工作范畴等。
2、挖掘自己的职业特性以及优缺点,评估个人职业能力与现有岗位的契合程度,分析背后原因。
3、整理自己的工作体会,做好每天写工作日志,将点滴感想提炼为职场观察。另外,重点与单位的负责人、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经理、同事等沟通访谈,从职业人那里获取全面客观的职业描述。
三、职业体验调研报告的调查方法:
1、访问调查法,包括个别调查,既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地直接交谈、询问和开调查会,既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它所访问的对象不是单独的,而是同时访问若干个被调查者。
2、问卷调查,是调查者根据调研内容,通过设计,制成问卷式调查表,给调查对象填写,用以收集材料、掌握情况。
3、统计调查,运用统计原理和方法,收集目标行业和岗位各方面的数据资料,并进行数量分析,研究目标职业发展的规律、趋势,验证自己的职业规划假设。
4、抽样调查法,把调查对象当作总体,从总体中按照随机或非随机的原则,抽出一定的数量进行分析,推断出调查研究的总体的状况、特征、性质等情况。
四、职业体验调研报告的写作格式
写法可以多种多样,写作上大致包括三部分:
1、标题。(1)概括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如《汇丰公司外贸业务员职业体验报告》。(2)公文式标题。多数调查报告的标题,用两因素公文标题法,即由事项和文种组成,如:《关于佛山市行政文秘职业的调研报告》。(3)提问式的标题。把调查对象和内容概括为问题作为标题,如《做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素质?》。(4)正副题结合式的标题。正题揭示主题或主要观点;副题指明调查的地点、内容或范围,如:《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禅城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形象调研》。
2、正文。一般由前言、主体和结尾组成。
(1)前言,简明扼要地写明以下问题 ① 职业体验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② 职业体验的主要内容,以及职业调研的方式方法,调研对象的职位、业绩或年龄、薪酬状况等;③ 提炼职业体验调研报告的意义等。
(2)主体,这是职业调研报告的核心部分。首先,主要写职业体验的前因后果、工作过程、具体做法等;其次,概述职业调研的事实材料,并从中提炼目标行业、目标职业、目标岗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线路,包括人员素质、薪酬水平、升迁路径、培训教育、工作范畴等。最后,挖掘自己的职业特性以及优缺点,评估个人职业能力与现有岗位的契合程度,分析背后原因,调适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主体部分的结构布局有以下几种:
① 横式结构:是把体验调研的材料和要表达的观点,分为几个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侧面去体现全文的中心内容。
② 纵式结构:在遵循内在规律的原则下,根据体验调研的目的要求,按客观事物发展顺序把材料分成几个结段,一层层地分析说明事物。
③ 因果式结构:一是先把体验调研的内容写出来,然后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二是先把体验调研的结果写出来,然后再阐述形成的原因。
④ 标题式结构:这种结构往往是比较大型的调查而采用的形式。具体写法是以若干小标题作为全篇报告的构架。
翻译硕士(mti)学位论文要求
翻译专业硕士教育旨在培养能胜任各种形式翻译活动的应用型、实践性、专业化、职业化的翻译行业从业人员,因此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应和翻译行业的实践操作模式相结合,论文也应结合翻译行业的特点,真正反映出学生对翻译职业、专业翻译、行业发展的熟悉程度。
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汉字计算):
1、翻译实践类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
2确定调研内容
在明确专业方向的基础上,针对室内装潢与展示设计、广告设计、网页与杂志等媒体的美术设计等企业,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调研:a.目前吉林省该行业市场人才需要情况;b.企业用人渠道及从业人员薪酬情况;c.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d.企业对人才的技能、素质及理论知识的要求情况;e.目前以及2~3年后岗位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
3组织开展调研工作
明确了调研工作任务、调研对象、调研方式及具体的调研内容之后,进行调研工作分工,形成调研工作日程表,并按日程逐一落实。要求调研工作要落到实处,所调查到的数据准确性要高,要客观,不弄虚作假,对调研数据要做认真的分析,形成调研工作报告,并针对调研报告的内容提出专业建设的建议。
4做好调研情况分析
4.1做好本省、市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以此确定本校该专业每年招生的数量。
4.2做好各相关企业职业岗位分析。对平面设计师、包装设计师、VI设计师、印前设计师、书籍报刊设计师、影楼设计师、图文设计师、网页设计师、家装设计师等岗位所做的主要工作任务、技能要求、职业资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定位。
4.3做好平面设计行业人才规格分析。
4.3.1确定该专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文化基础知识、美术基础知识、计算机平面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理论知识)。
4.3.2确定该专业从业人员能力结构(其中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
4.3.3确定该专业从业人员素质结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等)。
4.4做好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根据行业调研和企业调研的反馈信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过多次研讨,对适合本专业中职学生的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分解出具体的工作岗位及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4.5根据企业各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结合本校实际,分析确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4.6对该专业毕业生应取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学生能双证毕业。
5给出调研结论
根据调研情况的分析,要从以下几方面形成初步意见:a.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及本校开办该专业的优势及前景;b.本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生的培养方向;c.研讨确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d.研讨确定该专业课程设置;e.形成课程体系构建及教材建设的初步意见;f.形成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意见,改革教学模式的初步意见;g.形成该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规划;h.形成实训基地建设的初步意见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本。人大工作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重视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人大决定决议就能符合客观实际,人大监督就能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人大工作就能不断出现新的局面。结合近年来起草调研报告,有三点体会。
一是紧跟时代,科学选题。人大调研选题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选题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推动政府工作难点的解决,紧贴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题目的选取有多种渠道,可以通过向人民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的方式广泛征集议题,也可从代表议案和建议中筛选、采集议题;可以围绕当前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美好乡村建设选取议题,也可以围绕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大气污染防治、新环保法的落地等进行选题;必要时,对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的监督,及时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从而,使选题真正体现关乎全局、关乎发展、关乎民生。
二是深入调查,求是求真。制定切合实际有的放矢的调研计划,调研侧重点在寻找问题,出发点在行使监督权,落脚点在推进有关方面改进工作,维护人民利益。然而在地方人大开展的调研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改进。如在县乡人大调研中,往往是在安排上美其名曰“时间紧任务重”,紧凑的时间安排要么一天要么一上午,匆匆听完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就赶着时间去看被安排好的调研地点,陪同调研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转身一变成了解说员。这种看似紧张有序的调研,实则是例行公事,看的是“门面”和“窗口”,忽略的是“后院”和“角落”,听到的是成绩好,忽略的是真正的民情、民意。调查应深入细致,不仅听相关部门的汇报,还要广泛听取参与调查研究人大代表的建议,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要在群众中营造一个愿说真话、敢说实话的良好环境,听真实民声、纳全面民意,从而建有用之言、献切实之策。就不会因只凭听一两次汇报,看一两个“景点”调入调查的误区,使得调研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广泛性,真正顺民心、合民意。
三是细心研究,反应民意。通常的调研程序为走访、实地查看和召开座谈会,事后把调研报告的任务交给秘书了事,其质量难以保证。提升调研报告质量,应在调查之后,集思广益,相关工委负责人放下架子,及时组织召开调查研究座谈会,邀请工委委员、参与调研的人大代表及社会上对此次调研的问题有所研究的专家,听听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岗位不同角度的见解,必定收集大量信息。经过理性分析与定性分析,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经过去伪存真、去虚留实、去粗取精,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调研成果,最后由秘书执笔,写出来的调研报告,必定会避免与相关部门的工作报告雷同,提请主任会议研究后的调研报告,必定有独到的见解,提供常委会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参考,就会做到讲“别人不曾讲过的”话,揭“别人不曾揭过的”丑,说“别人不曾说过的” 理,比“别人技高一筹”,让受监督者不但“诚服”而且“心悦”地接受监督,接受审议成果。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调研在市场决策的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在高职的市场营销专业中,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市场调研也占据了重要的比重。为适应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需要,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加专业的调研水平。本文从专业调研机构的岗位设置情况出发,结合高职学生从易至难的认识及实践特点,将《市场调研》课程重新进行整体设计,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大家思考。
一、市场调研在本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市场调研》课程建立在商贸入门、市场营销基础、消费心理学、经济法、财务基础等课程组成的专业基础领域之上,相关营销理念、法律、财务知识为市场调研打下一定基础,同时《市场调研》的相关方法与理论,在后继课程推销技术、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策划、渠道管理都得到应用,成为后继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工具。
二、《市场调研》的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市场信息收集工具、掌握一定程度的市场信息的整理分析方法并能够形成结构完整、逻辑分析合理、文字表达准确的调研报告;具备调研实施管理能力及初级调研方案设计能力;在素质能力方面要求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得到提高。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也为毕业生在市场营销相关岗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
三、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市场调研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按照“调研企业员工的职业成长过程”的相关思想来设计《市场调研》课程的教学内容,打破教材本身的框架,把所有的知识按照“新员工(新手)――主管(骨干)――经理(项目或部门负责人)”三阶段的成长过程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把整本教材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际操作的业务训练操作手册。本课程分为七个模块:市场调研基础、调查类型及工具、调研现场实施及管理控制、问卷设计、调研分析、调研方案设计、研究应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市场信息的收集工具、市场信息的整理分析方法及调研报告的撰写要求,具备一定的调研实施管理能力及调研方案设计能力。为《市场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满意度调查)等市场营销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也为毕业生在市场营销相关岗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基本能够胜任市场营销相关部门信息员、信息主管岗位,也能胜任调查公司从访问员至督导员的相关工作。
四、课程宏观设计
学习情境一:市场调研基础
该模块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市场调研的产生与发展,市场调研在各行业中的运用,市场调研的内容,市场调研的机构设置,企业市场调研部门的职责等。在该模块中,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通过从案例引入市场调研的产生与发展,市场调研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引出市场调研的内容,市场调研的机构设置,企业市场调研机构的职责等内容。通过课堂学习、讨论,使学生对市场调研概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邀请业内资深人士介绍市场调研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现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继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情境二:调查类型及工具
本模块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并能熟练运用文案调查(二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实地调查的各种信息收集工具并掌握抽样调查方法。
1.二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在该模块中,教学内容为操作与理论相结合,通过模拟课题,让学生分组进行二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得出搜集结果后由各组进行总结,汇报各自的收集过程、搜集方法及辨别信息方法,再由教师对二手资料(包括内部二手资料、外部二手资料)的种类、搜集方法进行总结、点评与补充。通过从实践到理论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操作中领会、总结与提高,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实地调查类型及工具
该模块是从事市场调研相关行业或岗位的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也是本课程的重点与基础。在本模块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任务、模拟实践、课堂模拟情景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多种实地调研工具,通过到企业实习、观摩实践、比较分析、分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多种调研类型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现场处理问题能力及沟通能力。教师对学生在实践中的应掌握的知识、主要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对调研先进理念、先进技术进行介绍,对实践中常见问题进行归类、总结。与此同时,对学习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团队合作精神教育。通过这一模块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一个合格的访问员(或信息搜集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情境三:调研现场实施与管理控制
本模块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现场实施项目流程管理与控制方法,了解项目督导员应具备的管理知识与技能。在该模块中,教学内容为操作与理论相结合,通过让学生担任项目管理人员或小组长,在实践体会中学习访问员的管理、督导员操作实务、实地调查的管理与流程控制等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回收问卷的整理”环节的工作。通过本模块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对调查研现场实施的全过程有清晰的思路,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
学习情境四:问卷设计
本模块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问卷的结构、种类、问题的种类及各种测量量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对常见的研究问题进行问卷设计。本模块的教学以课堂案例讨论与学生实践相结合方式进行。分为问卷的结构与作用、问卷设计的程序、问卷设计的技巧、问卷设计的常用量表、问卷的评价、常见的研究问题问卷设计几个部分。通过本模块的学生,使学生对问卷设计有清晰的思路,能够对常见的营销问题进行问卷设计。
学习情境五:调研分析
本模块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能掌握至少几种常见的调研分析方法。本模块的教学采用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本模块分为回收问卷的整理、数据分析、报告撰写三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计算机操作,完成一、二部分的实训内容;报告撰写是前两部分的继续,由教师讲解调研报告的意义、撰写原则,调研报告的结构,调研报告的内容,再由学生阅读调研报告有关范例,下一步由学生撰写报告,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总结。
学习情境六:调研方案设计
本模块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以上知识进行调研方案设计;并能够对几种常见的研究问题进行调研方案设计。调研方案是一个调研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是一个调研机构调研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模块的教学采用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第一步:由指导教师介绍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二步:由学生组成项目小组(不超过8人)对调查方案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第三步:由学生阅读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范例,作为操作参考;第四步:查找与调研目标有关的资料,或者与业内人士进行访谈,确定影响调研目标的因素;第五步:确定调查方法;第六步:问卷设计;第七步:设计调查方案;第八步:各小组接受“质询”,老师讲评、总结。
学习情境七:市场研究应用
本模块的学习目标是能够综合运用以上知识进行几种常见问题的研究,并能够对调研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市场调查应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该模块将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操作技能系统化,完整化,并能将市场调查的在市场营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有消费者研究、新产品开发研究、价格研究、广告研究等。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校企合作项目的需要,安排学生分批参与项目,并担任不同工作角色,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波.《市场调研》,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 景奉杰.《市场营销调研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
[3] 郑聪玲,徐盈群《市场调查与分析实训》,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4] 于翠华,.《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
[5] 袁月秋,刘晓波.《市场调研技能实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