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端午节的由来简短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 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赶迫拯救, 是为尤舟竞渡之起源,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 盛行于吴,越、楚。
据近代著名的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妃的节日, 而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
四五千年前, 居住在原始图腾社会的水乡部落的人民,受到蛇虫、 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胁,为了抵御这些天灾, 他们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龙*作为自己的祖先兼保护神(即图腾), 并把船建造成龙形、 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 并洒墙壁问, 以法诸毒。流传民间之《白
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端午演出主持词精彩范文1(一)开场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本届经典诵读活动有来自初一到初三师生的6个节目在这里集中展演。
男:是啊,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经典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合:现在开始!
(二)串词
女:端午浴芳兰,流香满晴川,岁岁端午,今又端午,就在这一天,历史赋予了你特殊的内涵,在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流淌了千年,一个伟大的名字——屈原。下面请欣赏初三年级组教师带来的朗诵《颂屈原》
男: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朗诵,《颂屈原》表达了对祖国江河的热爱,是啊,长江黄河像东方巨龙奔腾向海,他们的步伐始终如一,尽管有时激越,有时铿锵;有时徘徊,有时忧伤。但他们一直没有改变前进的方向。接下来请您欣赏初一年级学生朗诵《长江之歌》《黄河颂》。
女:在长江黄河的哺育下,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下面我们有请初一年级组教师为大家朗诵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红烛》。
男:经典的文化培养了我们民族的精英,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带给我们启蒙的国学经典呢?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知道该如何认真学习。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接下来请您欣赏初二年级学生朗诵《三字经》《弟子规》
男:《三字经》《弟子规》让我们再次回味了国学启蒙经典的魅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代诗词也是不朽的篇章,诵读古诗词,如同与古代先贤对话,体味其中的至纯至美。在这里既有气吞万里如虎的阳刚之气,也有浅笑低回的阴柔之美,请欣赏初二年级组教师经典诗词连诵。
男:我们是传统文化的后来人,文化香火的传递者。弘扬美德,传承文明,我们重任在肩。
女:在座的各位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用炽情与信念铸就不朽的民族长城,接下来请欣赏初三年级朗诵《少年中国说》。
(三)结束语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男:今天,诵读的师生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风采。从中可以看出师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女:同学们,让经典伴随我们的中学时光,伴随我们成长,让我们在经典的海洋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合:“中华经典诵读”汇演到此结束。
端午演出主持词精彩范文2一、活动序幕
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鼓掌)
女:(面对着男主持问)陈隽旸,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陈皓烨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1、《屈原与端午节》
男:谢谢陈皓烨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鼓掌)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不过我还听说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请沈超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大家欢迎!(鼓掌)
端午演出主持词精彩范文3一、开场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本届经典诵读活动有来自初一到初三师生的6个节目在这里集中展演。
男:是啊,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经典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合:现在开始!
二、串词
女:端午浴芳兰,流香满晴川,岁岁端午,今又端午,就在这一天,历史赋予了你特殊的内涵,在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流淌了千年,一个伟大的名字——屈原。下面请欣赏初三年级组教师带来的朗诵《颂屈原》
男: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朗诵,《颂屈原》表达了对祖国江河的热爱,是啊,长江黄河像东方巨龙奔腾向海,他们的步伐始终如一,尽管有时激越,有时铿锵;有时徘徊,有时忧伤。但他们一直没有改变前进的方向。接下来请您欣赏初一年级学生朗诵《长江之歌》《黄河颂》。
女:在长江黄河的哺育下,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下面我们有请初一年级组教师为大家朗诵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红烛》。
男:经典的文化培养了我们民族的精英,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带给我们启蒙的国学经典呢?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知道该如何认真学习。“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接下来请您欣赏初二年级学生朗诵《三字经》《弟子规》
男:《三字经》《弟子规》让我们再次回味了国学启蒙经典的魅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代诗词也是不朽的篇章,诵读古诗词,如同与古代先贤对话,体味其中的至纯至美。
女:在这里既有气吞万里如虎的阳刚之气,也有浅笑低回的阴柔之美,请欣赏初二年级组教师经典诗词连诵。
男:我们是传统文化的后来人,文化香火的传递者。弘扬美德,传承文明,我们重任在肩。
女:在座的各位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用炽情与信念铸就不朽的民族长城,接下来请欣赏初三年级朗诵《少年中国说》。
三、结束语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男:今天,诵读的师生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风采。从中可以看出师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女:同学们,让经典伴随我们的中学时光,伴随我们成长,让我们在经典的海洋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合:“中华经典诵读”汇演到此结束。
端午演出主持词精彩范文4A:尊敬的老师。
B:亲爱的朋友们。
合:大家上午好!
B:这里是共同开展的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现场。
A: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
B:他那种爱国情怀,深深的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A:经过岁月的洗礼,端午有了新的意义,那就是亲戚来相聚,情深意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过一个温馨欢乐的端午节。
B: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每个人心中都想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祝福,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国人总是羞涩于表达,其实爱很简单,只需要常回家看看,下面请欣赏带来的独唱《常回家看看》
A:一曲《常回家看看》不仅带给了我们温馨,也带给了我们温暖。
B:说话办事要通气,自己的梦想不放弃。接下来有请我们曲艺队为大家表演金钱板——《莲花闹》。
B: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带来的精彩表演。
A:万水千山“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
B: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诗人节、浴兰节等。
A:既然是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下面我们将进行一个包粽子比赛。
B:接下来我们将简短介绍本次比赛规则,本次比赛一共16人,分为两组。时间为5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多和最好者为优胜者,下面请第一组选手上场。
A:吃粽子大家都是行家,那包粽子可就不一定了。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怎样包粽子?首先是准备工作,如辅料用到的肉类需提前腌制,将糯米提前浸泡3-4个小时,将粽叶提前浸泡12个小时或用沸水煮软泡发。
B:紧接着是包粽子。
第一步将两张粽叶叠加,折叠成漏斗状,
第二步放入少量的糯米,
第三步放入辅料如豆类、肉类等,
第四步在辅料上加盖一层糯米,
第五步将粽叶裹紧,呈三角形,
第六步用绳将粽子绑紧。
A:最后是煮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放清水,水要没过粽子。旺火煮1小时后,改小火煮30分钟即好,如果用高压锅煮25分钟,关火焖5分钟即好。
B:比赛进入倒计时环节,大家一起倒计时。
(评委统计评分,穿插知识问答)
A:下面请第二组选手上场。
(内容待定)
比赛结束宣布结果,颁奖、领奖。
A:接下来是抬粽仪式,奏乐,诗朗诵。
B:开粽仪式,有请---开粽。
A:请大家品尝工作人员分发的粽子。
B: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过节的风俗各有不同,而我们本地主要是挂艾叶菖蒲,佩香囊。
A: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挂艾叶菖蒲、佩香囊吗?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而端午节佩香囊是因为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
B:香囊内有雄黄、艾叶、熏草等,不但有驱邪避瘟之意,而且有点缀的作用。在这佳节之际,我们将为大家送上我们的节日祝福,请工作人员向大家分发艾叶和香囊。
A:五月初五是我们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在这里向大家表示节日的祝福,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B:感谢各位居民为建设和谐社区做出的努力与贡献,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合: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端午佳节!
端午演出主持词精彩范文5(甲)又是一年端午至,心中犹念屈原子。今天的--小学,每个班门口都插了菖蒲和艾叶。
(乙)我看见很多同学都佩戴了香袋,这边还有端午节手抄报展呢。
(甲)漫步校园,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端午氛围。
(乙)正所谓: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甲)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用欢乐的歌舞,悠扬的古筝,有趣的民俗活动,
(乙)来纪念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甲)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到场的嘉宾。他们是:
(乙)再过两天就是五月初五,值此佳节来临之际,先请我们的少先队员们向各位尊贵的客人送上最诚挚的端午节祝福。
(音乐起:礼仪队员赠送香袋)(主持人退场)
(甲)下面有请-校长致欢迎词,大家欢迎。(退一边)
(乙)谢谢-校长。接下来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宣布活动开始。
(领导)下面我宣布,“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1.古筝《洞庭新歌》
(丙)琴声悠扬,铮铮作响。古筝被誉为是群声之祖,万乐之师。
(丁)轻柔而典雅的旋律,华丽而委婉的音符,常常动人心魄。
(丙)下面有请--为大家带来一曲《洞庭新歌》。
(丁)掌声有请!
2.舞蹈《春的变奏曲》
(丙)鞋——多普通的字眼儿。却是山里孩子不可得的奢望。
(丁)冬——光着脚丫多冷啊!有一双温暖的棉鞋多好啊
(丙)来啦,来啦,志愿者们满载着暖暖的爱心来啦!
(丁)瞧,孩子们穿上红红的棉鞋多神气!瞧,他们穿着棉鞋多调皮!
(丙)有爱的童年,如春!
(丁)下面请欣赏舞蹈《春的变奏曲》。
3.歌舞剧《你是我的眼睛》
(丙)军军和毛毛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见证着彼此的喜怒哀乐,他们亲如兄弟。
(丁)“你是我最明亮的眼睛,你是我最信赖的朋友,我们永远不分开。”
(丙)一位盲童,一条导盲犬,演绎了一段人与动物相亲相爱、生死与共的感人场景。
(丁)接下来让我们静静地欣赏歌舞剧《你是我的眼睛》。
4.拉丁舞《拉丁小精灵》
(丙)拉丁舞起源于拉丁美洲,其音乐强烈洋溢,节奏快捷强烈,动作流畅舒展,舞姿动感迷人。
(丁)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拉丁小精灵》。
5.粽子达人赛
(甲)我想请你猜个谜语,好吗?
(乙)你说。
(甲)一个白胖子,裹个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什么食物呢?
(乙)这个谜底我想请大家说,是什么呀?(粽子)
(甲)糯米饭外面裹上翠绿的粽叶,看着,绿莹莹的;闻着,香喷喷的;吃着,甜滋滋的。
(乙)接下来,我们的“粽子达人赛”马上就要开始,请3到6年级的参赛队员准备。
(甲)一片粽叶一片情,一个粽子一思念。
(乙)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欢度传统节日——端午节。
(合)感谢各位的光临!“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活动到此结束。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信息技术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其特有的融合与重构功能,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绘本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绘本故事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资源。
运用信息技术,展现绘本故事中的德育内涵,发挥绘本故事的德育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育效率,值得我们尝试。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我们尝试用信息技术提高绘本故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使用效能,把绘本故事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积极教育效果发挥出来。
一、信息技术降低了课堂成本,使绘本故事进入课堂成为可能
绘本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多简短、浅近,图画多为手绘之作,生动迷人。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曾阐述过绘本与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关系:“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许多专家也认为:绘本在学生的认知发展、生活态度、人格成长、审美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积极的教育效果。如成长故事类的绘本读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孩子在这类读物中往往能看到自己和同伴的影子,并能在主人公的经历中找到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共鸣。文学特点,让绘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但绘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使用却遭遇了“拦路虎”――多数绘本故事以绘本实体书的形式出版,图画多为手绘之作。图文兼美的绘本因此价格并不便宜。试想,上一节道德与法治课,需要购买人手一本或两人一本的绘本故事书,其课堂投入实在太大。因为一节、两节的研讨课、展示课需要,偶尔为之尚可,长期如此操作那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只能望书兴叹:买不起!
一个绘本故事的指导阅读如果用阅读课的形式上,往往需要整整一个课时完成。有个别读本甚至需要几课时完成。道德与法治课一周只有两课时,每节课课堂教学仅仅40分钟。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要求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实处,课堂效率才能体现。倘若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自行翻阅实体绘本,不仅时间的花费让人难以接受,而且低年级的课堂调控难度也急剧增加。老师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看图说理”又怎能敌得过如此有趣的绘本。我们只能望书兴叹:用不起!
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集声、光、电、影于一身。它可以解除绘本故事的束缚,让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顺利使用。我们用信息技术把买回来的绘本制作成PPT课件、电子书……于是孩子们通过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媒体,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阅读绘本故事。绘本什么时候用、用什么方式展现、使用时长……都在教师的掌控中,课堂调控易如反掌。如此操作,大大降低了课堂成本,提高了绘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使用频率。用信息技术这把钥匙,打开绘本进入道德与法治n堂的大门,让绘本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可能。
二、信息技术凸显绘本故事的特点,使学生欢迎绘本进课堂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而信息技术在绘本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使绘本的形象更直观,色彩更鲜艳,画面更栩栩如生,从而使绘本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易于实现用绘本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兴趣的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的是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新型课堂教学,无趣的学习是我们实现育人目标的死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将绘本中的文字、画面、声音有效地融为一体,将教学绘本的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使绘本的任务迅速完成――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中秋节》这一主题时,我们从中国神话故事绘本系列中的《孩子最爱读的中国神话故事》,截取绘本《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内容,配上音乐,顺利完成“社会常识目标”――让孩子了解庆祝中秋节的习俗和有关的传统文化,知道拜月亮、吃月饼的由来。图文兼美的绘本,让学生欣赏得津津有味,教师适时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民族自豪感逐渐形成。
三、信息技术提供自组绘本电子书库的可能,使绘本故事资源更丰富
我们全面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了解每册教材的核心和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锁定绘本选择方向,运用信息技术,自组绘本电子书库,使绘本故事资源更丰富,教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电子书库的绘本故事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来自于我们整理的图书馆绘本故事藏书。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分门别类,寻找与教材的共通点,发现绘本故事的使用点。然后我们采用照相、扫描等信息技术自制电子绘本书。另外一种来自互联网。我们直接上网挑选,下载有用的电子绘本书,丰富我们的绘本电子书库。
以北师大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绘本电子书库构建为例,绘本电子书库的建立是有依据的。首先我们分析教材的教学核心。上册教材的教学核心是:适应学校生活,下册教材的教学核心是:养成良好习惯,共八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我们于是把目光转向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习惯的电子绘本。这两册书“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主线非常明显。如“儿童与自然”这一主线的铺排是紧扣学生的生活,按季节的推移设计:两册教材分别安排了《美丽的秋天》、《冬天来了》、《春天来了》《夏天来了》四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为这类单元的学习配备系列性的季节类电子绘本。
围绕中秋、重阳、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我们配置了《中国神话故事绘本系列》《中国传统节日绘本系列》。
围绕《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守规则保安全》、《健康安全过冬天》、《健康安全有意义的暑假》等主题活动,我们配置了与学习探究、规则习惯、生命安全相关的成长电子绘本系列。如大卫・香农的大卫系列、《不懂安全的大灰狼》、《课间十分钟》等。
四、信息技术赋予我们编辑的能力,使绘本故事灵活服务于课堂
绘本故事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了重新编辑绘本故事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需要、设计的铺排,自由删减、增加、组合绘本故事,使绘本故事的使用更适切。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二《端午节》时,我们可以选取《小艾的端午节》这个绘本故事。这本绘本故事共30页,要把故事讲完得十分钟。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节选了绘本故事中的11页内容,叙述小艾跟随妈妈回外婆家过端午节的故事,涵盖了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包粽子、戴虎头帽、挂香囊、舞龙、放河灯等。又通过小艾心中的“为什么”,增加引入另外一本绘本――中华绘本故事中的《端午节》,插播视频《赛龙舟》,唤醒学生的经验记忆,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端午节的有P知识,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我们上道德与法治课,很容易进入“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低效和无趣。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梁启超曾提醒我们要重视兴趣的作用。他说:“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原料,发不出蒸汽,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教师倘若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一直行走在探索的路上。我们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用层出不穷的招数取到“育人”这一真经。行进中“绘本故事”“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为我们探索的新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声形并茂,激发学生浓厚的绘本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利用绘本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1]特别是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如果我们抽出一点精力,换一个角度,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一、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谚语,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谚语的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 (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为最佳,该组得分最高。再如,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直译:活着无目标,就如航海无指南针。)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What does the word “compass ”mean? 即compass一词词意是什么?根据sailing 航海一词, 学生都会根据这一词猜出compass是指南针之意,再翻译该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中文谚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到英语中有关航海的众多词汇,最后引导学生想到这是由西方航海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有关系的,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西半球的海洋偏多的地理概况也密不可分,再深层次地思考一下:可以体会到为什么海盗(private)一词在西方盛行,而武术却在中国大陆上兴起。
二、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开展 “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 exchange专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 point 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 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等。
三、玩味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
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对话,其中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A: Helen has affair with Sarah's husband.(H与S的老公私通)。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还可以采取教师给出一些酷句The line is engaged.(占线) Let's bag it .(先把它搁一边) How big of you .(你真棒)A thousand times no!(绝对办不到)It's up to you .(由你决定) Big mouth(多嘴驴)Get down to business(言归正传)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 I'll kick you ass(我要炒你的鱿鱼) I am all ears (我洗耳恭听)You piss me off. 你气死我了。Take a hike! 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You're a jerk! 你是个废物/混球!Are you insane/crazy/out of your mind? 你疯了吗?Knock it off. 少来这一套。 You stupid jerk! 你这蠢猪!. I'm fed up. 我厌倦了。 等,由学生创设语境,迅速说出来。此方法简单易行,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快人快语”的活动中来。
四、巧用动物渗透文化知识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 strong as horse 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在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西的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衷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top dog优胜者,under dog 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会叫的狗不好人,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按功行赏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开展“动物晚会”Animals' Party的活动。
参考文献
一、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谚语,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谚语的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 (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为最佳,该组得分最高。再如,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直译:活着无目标,就如航海无指南针。)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What does the word “compass ”mean? 即compass一词词意是什么?根据sailing 航海一词, 学生都会根据这一词猜出compass是指南针之意,再翻译该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中文谚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到英语中有关航海的众多词汇,最后引导学生想到这是由西方航海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有关系的,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西半球的海洋偏多的地理概况也密不可分,再深层次地思考一下:可以体会到为什么海盗(private)一词在西方盛行,而武术却在中国大陆上兴起。
二、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开展 “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 exchange专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 point 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 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等。
三、玩味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
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对话,其中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A: Helen has affair with Sarah's husband.(H与S的老公私通)。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还可以采取教师给出一些酷句The line is engaged.(占线) Let's bag it .(先把它搁一边) How big of you .(你真棒)A thousand times no!(绝对办不到)It's up to you .(由你决定) Big mouth(多嘴驴)Get down to business(言归正传)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 I'll kick you ass(我要炒你的鱿鱼) I am all ears (我洗耳恭听)You piss me off. 你气死我了。Take a hike! 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You're a jerk! 你是个废物/混球!Are you insane/crazy/out of your mind? 你疯了吗?Knock it off. 少来这一套。 You stupid jerk! 你这蠢猪!. I'm fed up. 我厌倦了。 等,由学生创设语境,迅速说出来。此方法简单易行,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快人快语”的活动中来。
四、巧用动物渗透文化知识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 strong as horse 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在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西的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衷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top dog优胜者,under dog 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会叫的狗不好人,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按功行赏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开展“动物晚会”Animals' Party的活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知识、英语教学、渗透
一、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谚语,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谚语的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 (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为最佳,该组得分最高。再如,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直译:活着无目标,就如航海无指南针。)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What does the word "compass "mean? 即compass一词词意是什么?根据sailing 航海一词, 学生都会根据这一词猜出compass是指南针之意,再翻译该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中文谚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到英语中有关航海的众多词汇,最后引导学生想到这是由西方航海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有关系的,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西半球的海洋偏多的地理概况也密不可分,再深层次地思考一下:可以体会到为什么海盗(private)一词在西方盛行,而武术却在中国大陆上兴起。
二、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开展 "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 exchange专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 point 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 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等。
三、玩味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
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对话,其中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A: Helen has affair with Sarah’s husband.(H与S的老公私通)。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岁时百问》解释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个节日中既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朦胧的诗意,又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哀思,以及对先辈的感恩和怀念。
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两天。它也被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意为在夏历冬至后105日)。它最初作为节日时,要禁烟禁火,无论民间官府,只吃冷食,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钩、斗鸡、放风筝等风俗。重温寒食节,我们能感受到我们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号美文厅】
清明
佚名
也许是三月,也许是四月。汾河河谷。
雨像是一位dié dié( )不休的老者,把一些纷纷扬扬的语言,洒进山村的每一个角落。乡间小路上,打着伞的诗人,沉思的诗人,被几朵落花吸引。
远处的柳阴下,避雨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响了短笛。断断续续的音符轻轻滴落在绿叶上、草丛中,宛如一些透明的、纯真的梦。
诗人连忙凑上去,慈爱地问:“孩子,这附近有酒家吗?”
少年抬起握着牧鞭的手,指向了前方。黄昏中,村廓()朦胧,一家茅屋上有一面小旗在风雨中轻轻摇yè( ):杏花村。
这时候,酒店的灯突然亮了,像母亲慈祥的眼睛,看着看着,诗人有点醉了。
(选自“中学语文阅读网”)
阅读思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黑体字注音。
dié dié( )不休 村廓()
摇yè()
2.本文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请找出一句环境描写的句子自选角度进行品析。
3.文章结尾说“诗人有点醉了”,诗人还没喝酒怎么就“有点醉了”?请谈谈你的理解。
4.模仿文中画线的句子,请你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句式进行声音的描写:雪地风声、竹笋拔节的声音、花开的声音、早晨的起床铃声等,也可以自选一种声音进行描写。
5.本文是根据脍炙人口的唐诗《清明》演绎而出,请你默写出这首诗。
【二号美文厅】
立 碑
杨萌
兄弟们在一起商议着立碑的事。这事拖了快一年,时常使他们心绪不安。
去年清明,兄弟们上坟扫墓,旷野里墓冢累累。不知何时,那些高矮大小不一的坟前都冒出了一块块高大的石碑,碑上刻着亡者及儿孙的姓名,碑文用黑的红的漆描得发亮。那些石碑威风地挺立在那里,娘亲的墓淹没在碑林里,显得矮小而孤独。
兄弟几个脸上火辣辣的。
他们那时便开始考虑为娘亲立碑的事。现在终于决定实施。
大哥率先说:“这事要么不办,要办就办得风光些。别人家不就那灰不溜溜的石碑吗?我们不用,我们用大理石,好看,又不易风化。”
二哥说:“大哥说的何尝不是?依我之见,这碑上的字也得请人手写。县文化局的马局长一手新魏体,写碑文最好不过。”
三弟献疑说:“只是听说马局长轻易不动笔”。
大哥哈哈一笑:“这倒不用为难,多打发点钱就是。钱这玩意儿我们还愁?能请得动马局长,我们兄弟脸上也有光了。”
兄弟几个谈得很兴奋。
“谁来雕刻呢?”二哥想到这个新问题。
三弟拍一下腿,说:“哎,对了,我公司小王的老爷子是当地有名的石匠,回头我交代一下就行了。”
这样一合计,事情真是再顺利不过了。
午后,大哥刚叫人将大理石板从车下卸下,手机“嘀嘀嘀”叫开了,小匣子里传来了二哥焦急的声音:“大哥,你知道娘亲的名字吗?”
大哥被问蒙了:“只知道娘亲姓董,名字似乎没听说过……”
二哥说:“我也只知道娘亲姓董……”
大哥有些懊恼,犹豫了一下,说“一时还真想不起……名字那块先空着,回家再说……”
二哥带着马局长的墨宝回来了,三弟也领着石匠进了门。
兄弟几个冥思苦想也没想出娘亲的名字,户口簿也找不着,又不好意思向邻人启齿,一时躁得抓耳挠腮。
石匠抚摸着如脂的石板,轻轻叹了口气。然后说:“记不起就记不起了,记不起爷娘姓名的也不只你们兄弟。我说个法子,你们拿主意,古时候,女子出嫁就随夫姓,你们老爷子姓周,你们娘亲就叫周董氏了。”
只得依了石匠。
清明节那天,兄弟们将石碑栽在了娘亲的坟前。
不知为什么,几兄弟心情还是有些郁闷,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朝回走到半途,兄弟几个下意识地转回身去。阳光下,只见那巍巍的石碑晶莹洁白如玉,描了金粉的碑文金光闪闪。四周那些灰暗的石碑在它面前已黯淡得没有一点颜色。
兄弟们的心忽地轻松了,窝在肚里莫名的火气已经荡然无存。
阅读思考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
2.第三自然段中,“兄弟几个脸上火辣辣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揣摩一下他们的内心吗?
3.文中二哥为什么要请县文化局马局长为碑题字?三弟为什么要请公司小王的老爷子来雕刻?
4.小说中的三兄弟孝顺吗?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中语句谈谈你的看法。
5.“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星,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觉得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尽孝?
【三号美文厅】
介子推、寒食节及其他
王英
山西有个介休,介休有个绵山,绵山出了个名人介子推,他的死难日成了后世的“寒食节”。
史载,春秋时期,战乱不休,晋国公子重耳蒙难,逃到卫国。饥饿难耐,随臣采来野菜充饥,重耳难以下咽。从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肉,熬成肉汤,让重耳享用,重耳感激涕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割股奉君”的故事。介子推“割股奉君”,不是为了日后的封赏,而是为了晋国的振兴。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后,59岁时返回晋国,掌握了政权,这就是晋文公。“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共患难的随从们讨赏,他都论功封爵。唯独介子推“功不言禄”,看不惯这种上下之间相互利用的风习,怀着“耻将股肉易封侯”的心情,携老母归隐绵山。
不久,日理万机的晋文公想起最大的功臣介子推,亲自率大队人马到绵山寻找,因山高路险,一时没有下落。有献媚者为免除自己“随王访友”的苦楚,向重耳献计说:“介公是个孝子,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老母出逃的。”没想到介子推隐居志坚,宁死不下山受封,母子抱树在山火中被活活烧死(如此行孝,这“孝子”之名可以画个大问号了)。
据说,到了后世,每逢介子推母子死难日,当地民众便自发“寒食”三天(据《邺中记》记载:“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表示纪念。这就是寒食节的历史。百姓们崇拜介子推的节操,把他与屈原并提,遂有“南有屈原,北有介子”的美称。后来,“寒食”竟演变成了华北平原某些地方每年从冬至至来年清明前一、二天,百余天不动烟火的集体吃冷饭――据统计,《全唐诗》中,有130余篇诗词描写过介子推与寒食节。如:元稹的《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姚合的《寒食》:“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
史载晋文公见山火烧死了介子推母子,悔恨莫及,他命随从拣拾烧后的残木,做成木屐,走起路来呱嗒作响,提醒自己不忘介子推,时而喊:“悲乎!足下!”后人因此把“足下”作为“朋友”的尊号。现在,绵山上还有介子推祠,祠前两株相抱而生的大柏树,人称母子柏。
且不论晋文公政绩如何,寒食节这个节,“足下”这个符号和民间穿木屐的习俗,都与他有关。
到了三国时代,统治北方的曹孟德对民间为纪念介子推而寒食多日的习俗不以为然。有一年,他在视察了山西并州等地的风土人情并征询了一些地方官的意见后,不顾“有违民意”的反对意见颁布了《明罚令》,下令以“连从法”的严厉形式废止民间的“寒食”习俗:“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一百零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子胥沉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子推独为寒食,岂不偏乎?且北方泛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儿者,家长半岁刑,主史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今天,寒食节终于未能在民间大范围正式“推广”(像端午节那样)。我们应该感谢曹孟德吗?
(选自“新语文资源在线网”)
阅读思考
1.请简要概括一下寒食节的由来。
2.通过本文的阅读,你了解到介子推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赞同他的处事方式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3.晋文公为什么要命随从拣拾烧后的残木,做成木屐?你怎样看晋文公这个人?
4.文章结尾说:“今天,寒食节终于未能在民间大范围正式‘推广’(像端午节那样)。我们应该感谢曹孟德吗?”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5.你觉得寒食节里有值得推广的传统文化内涵么?如果要推广寒食节,请你拟一个简短的文化策划稿。
参考答案
《寒食清明四月天》
一号美文厅:
1.喋喋kuò曳2.示例:酒店的灯突然亮了,像母亲慈祥的眼睛,看着看着,诗人有点醉了。品析:比喻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让人回味绵长。3.因为诗人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4.雨像是一位少女轻抚琴弦,“沙沙沙”为风中树叶的舞蹈伴奏。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号美文厅:
一、激发兴趣,率性表达的初始阶段
新课标把小学低段的写话教学纳入习作的兴趣启蒙阶段。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消除胆怯心理,让学生多开口说话,在说的基础上要求他们把简短的话用笔记下,使他们逐渐明白书面表达的重要性。在学生兴趣盎然的表达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引导他们说规范的语言,并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书写下来。引导学生先从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连贯的几句话或一小段话,不断地训练他们的语流、语脉和语理。教师及时鼓励并逐渐提高要求,目的在于不断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和兴趣。
二、借助教材,习得方法的仿写阶段
语文教材是很好的习作例子。教材中选入的课文大多是内容生动有趣、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美文,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学时,可先放手让学生朗读、感知材料,在品读、感悟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积累语言材料,再通过迁移练习形成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内阅读带动写作,让学生把在课文中通过阅读训练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写作上,把阅读技能转化为写作技能。在习作教学中,模仿写作是习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扩大阅读,积淀语言的厚积薄发阶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式的阅读方法对写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广泛的阅读能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提高文学素养,即“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对大量文学作品内涵的深刻把握,以及由阅读获取的情感体验而形成的深厚积淀,是很难产生内蕴丰厚的优秀之作的。所以,只有以广泛的阅读记忆、获取信息为前提,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言之有物、情趣盎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办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并对阅读做出一定的要求。
四、观察生活,摄取素材的准备阶段
写作的规范来自课内学习,深度和广度则源自课外丰富多彩的生活。广阔的生活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要认识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敏锐的观察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观察能力的提高和观察素养的形成,将是解决部分学生畏惧作文的最有效途径。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展开学生观察生活能力的培养:
1.走进自然观察生活
所谓走进自然,就是指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观察,并对“观察”效果进行讨论总结。如在教学写景的作文时,可将学生带到附近的美丽的大自然中,让他们亲自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边看边说,互相补充。当然,学生的观察过程不能放任自流、走马观花,而应当有组织、有重点,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组推选其中一人当导游,向大家介绍眼前的景物,互相补充或提问。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所观察景物的印象,又可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全面观察、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2.深入家庭、社会观察生活
深入细致的观察是写出具有真情习作的关键,教师要创设此类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表达。教师可根据节日和风俗安排活动主题,让学生展开观察。例如,在三月八日让学生给身边的女性亲人写封情谊深长的信,端午节时寻找节日的由来及对屈原的了解,十月一日享受国庆的欢乐等,然后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
3.教给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观察方法
如观察图、景、物,即可按一定顺序,感知图、景、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由近(远)到远(近),或从人(物)到物(人),或从静(动)到动(静),或先主体(背景)到背景(主体),或从里(外)到外(里),或从上(下)到下(上),或从左(右)到右(左)……
五、读写结合,运用语言的升华阶段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对阅读的深化,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的。写是延伸,是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和发展。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贮存思想,积累素材,把感受到的语言记录下来,并要求学生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素材,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让读的结果在习作上有用武之地。
任何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运用。只有能运用的知识才是真正学会的知识。所以,应想尽办法发挥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写,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如开展丰富有益的读写结合活动,倡导师生先共写教学随笔、日记与读书卡、小练笔等,随后交流、修改,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活性与敏锐性。
总之,只要学生有兴趣,多积累,有对生活深入的观察、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切身的感受,就不难写出优秀的习作。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规律,并针对以上几点常抓不懈,定会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质量,使小学的习作教学日臻完美,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朱水根.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这学期,我班新加入了7位小朋友,现在我班人数是51人,女孩子25人,男孩子26人,男女比例很平均,所以班级的氛围总是很活跃。通过大班上学期的培养及教育,本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幼儿在幼儿的语言、美术、音乐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从身体发展情况看,我班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走、跑、跳、平衡能力发展迅速,而且我班幼儿聪明、活泼,接受新知识快,但情绪过于浮躁,常规习惯学习习惯要特别加强培养。
二、教育教学常规
孩子到了大班了以后,我明显发现他们的话比以前多了,而且更容易在活动课上开小差,并且情绪也容易激动。自班主任请产假,就由我来担任班主任,我在班级常规教育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缺乏的,有时想不出好点子去应对。一起搭班的马老师,从她带班的过程当中我学到了很多,可能有些方面是我想不到注意不到的,她都能一一做的很好,所以我常常也会去模仿这么做。
我总结出我班这学期在常规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就是规则意识要求更加严格了。针对的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们,对于一日活动的纪律意识一定要培养好,并且这学期一直是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的情况有所改善。例如:在活动课时,如果有小朋友说话,那我们老师的做法是安静等待孩子们发现老师的表情做法是什么样的,有些孩子比较机灵,一看老师停下来不讲课了,自然意识到不对劲,所以孩子们偶尔说话时都会很注意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讲话的次数就少了。碰到爱追跑的小朋友,我就请他们搬椅子坐在老师旁边,看着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进行活动的,如果想要去玩就必要遵守老师的要求,不准乱跑,对于比较调皮的孩子,用这招比较灵。不仅是活动的规则意识变强了,对于户外及排队方面的规则也有了新的要求,并且孩子们照着这么做以后也习惯了这样的模式,让我班的常规有了一定的进步。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好好整顿了班级的常规,我发现孩子们的常规问题比以前好了很多,而且让我在带班经验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很感谢马老师对我的指导。改变已在一点点中形成,我们只要坚持,相信会有成功的一天。
三、卫生保育工作
“健康第一”的思想由来已久,《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别的奢望了。因此,我在工作中,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等。今年的天气变化大,温度总是在上上下下,所以很多孩子们都因为温差而感冒。所以每当天气比较好时,如果我带孩子外出活动,总会让他们先把衣服脱好。而有时我也会细心的预先摸一下比较容易出汗的孩子,看看有没有汗,适当提醒他注意休息,别玩太过了。碰到晴天时,让孩子们睡前晒晒外套与鞋子。每个星期五放学前,我都会和孩子们说说周末在家要做哪些事情:1.洗头2.洗澡3.剪指甲4.换衣服,做一个卫生好宝宝。
对于大班的孩子,我经常做的是要求孩子们学会自理。在一个即将读小学的年龄,已经可以完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或者帮助他人做,这都是良好品质以及生活自理的锻炼。例如:户外活动垫毛巾,要求小朋友之间相互帮忙;餐点时自己管理好桌面以及桌下的卫生,有饭粒马上捡起来,做到饭前饭后一个样,如果有时有汤汁撒开来,饭后自己拿抹布擦掉;午睡起床后偶尔进行叠被子比赛,比比谁的被子叠的好等等,这些事情虽小,但是都在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
四、营造温馨环境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我常常比较严厉,但是私底下与孩子交流时,我还是很亲切的与他们说话的。我常常教导孩子们要学会分享,所以我班里的孩子都比较大方,会拿好吃的东西与班级里的小朋友分享。有时我也会和他们开开玩笑,孩子们笑的人仰马翻,有时让小朋友们想个好玩的游戏,大家一起玩的很开心,这些时候才让我感受到班级的力量很可贵。每次进行班级环境布置时,我会从孩子们的作品当中选取贴到主题中,因为我感觉到我班大部分孩子的绘画技巧不是很好,所以我的班级特色也一并取向于童谣画,让孩子们在学童谣的同时学习绘画技巧,我相信多看多画多评,一学期后孩子们的绘画水平总会提高的。所以孩子们的作品在教室中是无处不在,我们老师也在见证孩子们成长的一点一滴。
五、家园联系工作
本学期家园联系从三大点出发:
(一)家长会
家长会是与家长沟通的最好时机。有时孩子的家长都比较忙,只能与爷爷奶奶碰头,有时对于教育问题,爷爷奶奶没有直接的决定权,都是比较溺爱的,所以在家长会时我们老师与部分家长进行了一次谈话,聊了聊孩子在园的表现,有些什么优点,最近有什么事发生等等,发现家长们都很愿意听我们老师谈谈对他们孩子的看法。在学期中有些什么工作需要家长帮助完成,我们也一并在会议上说明,大部分家长都是非常支持配合的。
(二)家长开放日
结合“儿童节”“端午节”进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这样的一次活动,也让家长了解到我们幼儿园教学的情况,并非是一味的玩耍,也是有科学依据的进行了一日生活的安排。活动效果非常好,给家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