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化学实训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4 22:49: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化学实训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化学实训报告

篇(1)

1 一般资料

李某,男,18 岁,大一新生,独子,有三个姐姐。家住江西省的一个小县城,父母经商,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身高1.68m,体态偏胖,无不良嗜好,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伤病史。第一次远离父母住校生活,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由父母料理,内务及自立能力较差。内向,敏感,争强好胜,对自己要求严格。与同寝室的同学关系一般,很少与他们交往。近半个月来感到压力大,情绪低落,睡眠时间减少,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感觉在这所学校学习没意思,想退学回家复读,争取明年考更好一点的大学。主动前来咨询。

针对他的情况,我选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 90),采用0~4分的五级记分制,了解他的心理健康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 90)中焦虑因子为2.48,其它因子平均小于1.26。

2 主诉

主诉:自入学以来,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梦想破裂。对严格的军事化管理非常不适应,近两周来,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学习时注意力老是分散,没有交到什么朋友,经常感觉到心烦意乱的,很郁闷、孤独,睡眠时间减少,很后悔来这所学校读书,想要退学,又犹豫不决。

3 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情况

李某自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一直处于比较烦躁的状态,语速较快,声音微颤,表达清楚。服装整洁,头发精心梳理过,对咨询师很有礼貌。据辅导员介绍,该生生活自理能力差,集体活动不积极,在内务考核中扣了很多分。学习还算努力,但个性直率,偶尔在寝室里跟同学发生矛盾,平时不值日,对谁都有意见。在宿舍呆的时间比较长,喜欢一个人看书、听音乐,不爱和同学聊天,经常逃课在宿舍睡觉。

4诊断

4.1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

4.2诊断依据

4.2.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此案例属于正常心理活动变化,求助者自知力完整,能主动求医,有强烈的求治愿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 可以排除精神病。

4.2.2该求助者的心理障碍是心因性的,与军事化管理和人际关系不适因素有关,因持续时间不长,内容没有泛化,心理痛苦前来主动就医,社会功能没有受损,根据许又新的评分标准,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4.2.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睡眠减少、人际关系不协调,且以上症状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据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4.3鉴别诊断

4.3.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4.3.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像的神经症”与初始事件身不相关,出现泛化的和回避,持续时间长,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求助者虽然也有焦虑状态,但没有泛化和回避,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想,且持续时间不到1个月,因此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3.3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等,但与抑郁症兴趣丧失、绝望感、自罪、自杀行为等典型症状相比,存在明显差别,且病程持续时间短,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4.3.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从反应强调是否泛化,社会功能影响程度、病程等方面看,未达到严重心理问题的程度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人际关系紧张(同学关系);②偏激思维和交往不良倾向;③生活自理能力差。所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5 咨询方案制定

首先向来访者讲清了心理咨询的方法与原理,并采取如下步骤:

5.1 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分析,正确认识军事化管理的不同及其意义,帮助他改变以前错误的认知;

5.2 与他共同分析自己的各方面优势,指导她利用自己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5.3 指导她学会解决自我情绪问题,遇到情绪问题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

在咨询之前,依据心理咨询的相关规定,向来访者介绍了双方的责权利,并商定每周咨询一次,每次咨询一小时。因为学校把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作为老师的日常工作任务,所以学生不需支付费用。

6 咨询过程

本案例咨询预计进行4次,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6.1 诊断阶段。此阶段为咨询的第1 次,包括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测试,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心理咨询方案。通过咨询基本完成了本阶段的任务。

6.2 咨询阶段。此阶段为咨询的第2 至3 次,根据制定的心理咨询方案,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纠正错误认知,改变不适应的情绪、行为,增强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信心。通过这三次的咨询基本达到了目的。与同学有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浓厚,在期末考试中,来访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6.3 结束与巩固阶段。此阶段为咨询的第4次,心理咨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帮助求助者解决了心理问题,通过这个阶段监督来访者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结束心理咨询。

7 咨询效果评估

7.1 求助者对咨询的自我评估。通过咨询,求助者感到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消除了自己的烦恼和焦虑情绪;与同学的关系日益融洽,性格比以前开朗多了。能顺利地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事务,各方面都感到得心应手,学习成绩也很满意,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具体表现为:“我不再无聊孤独了”,“我能够接受我的缺点,这是事实”。

7.2 求助者周围人的评估。在随后的随访中,来访者辅导员老师(中队长)反映,来访者现在情绪比较稳定,学习也比较努力。班上的同学反映,每天看到他乐呵呵的,“集体活动踊跃参与”“也显得快乐了,与同学交往多了”。学习也有计划性,上课非常专心,大家都觉得他好像变了一个人。

7.3 求助者前后心理测验比较心理咨询后,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中焦虑因子为1.32,已基本不存在焦虑问题。

7.4咨询师的评定。通过咨询我发现她的情绪比较稳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半年后随访,情绪很稳定,学习和生活状态良好。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2]张伯源.变态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篇(2)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学员进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国培计划(2013年)”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脱产置换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2013)” 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进村校项目活动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科学国培计划(2015)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送教下乡”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 “国培计划”转岗培训心得 “国培计划”培训策略研究 “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级的服务与管理研究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培计划”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解读与策略 “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课程建构 “国培计划”初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问题及策略分析 "国培计划"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探索 体育游戏在留守儿童中的延伸"国培计划"2013 “国培计划”辅导教师培训总结 “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培训项目综述 “国培计划”中的“影子研修”探索 结合兵团实际 创新国培计划培训模式 “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培训模式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12-12/2013-10-24

11 李淑文.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需求的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62-64

(责任编校:齐媛)

篇(3)

一、传统的生物化学实训教学存在问题

1.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

传统的大学教育大多存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的现象。实训教学的计划是紧紧围绕理论教学而制订的,从内容到进度基本上都是依附于理论课,没有形成独立而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实训内容陈旧,多是验证课堂理论实训,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实训设备落后,实训用品不够,从而使学生缺乏独立实训操作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实操能力。

2.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传统实训教学中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评定仅以实训报告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而当前学生实训报告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固定书写框架太多,对实训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过少,相互抄袭实训报告的现象普遍,只按教材内容填写而不按实际实训结果完成实训报告的也大有人在。这些都会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真正做过实训的学生和没做过实训的学生成绩相差不多,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被动和抵抗情绪,影响素质教育的真正魅力和效果,同时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实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

二、目前实训教学中的一些现状

目前,生物制药专业生物化学实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以简单的验证性实训为主,同学们在实训过程中很少需要去深思实训原理、浅析理由,实训结果也早在同学们的意料之中;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也以灌输式教育为主,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依样画葫芦地做了一下实训,等到实训结束,这节课的实训内容基本也就忘记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学生很少在实训过程中主动深思实训教学的目的和用途,严重影响了学习生物化学实训技能的培养和革新能力的提高,将来进入工作岗位,还要从头学起。另一个突出的现状就是老师和学生都过于重视实训报告的书写,忽视了学生在具体的实训过程中的操作和浅析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个状况不仅存在于生物化学实训课中,在其他实训课程中也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由于学校要应付上级部门的评估,书写规范、工整的实训报告往往能得到高分,而具体实训操作的考查可以靠临时抱佛脚来提高。因此,学校往往对实训报告的书写非常重视,每年都要进行抽查,这种片面的引导方式使得任课教师也根据实训报告的成绩来打分。这样的评分方式使得学生普遍有“重报告轻过程”“重论述轻操作”的现象,违背了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三、对生物化学实训教学的几点建议

1.思想上重视实训教学

教育者应从“重理论轻实训”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高度重视实训教学在培养创新型和实操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实训教学是实训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实训研究被纳入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居于同等重要地位的教学环节,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更应该重视实训教学,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实际操作型人才。重视实训教学,还应加大实训室的投入,更新实训设备,使人人都有实训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室应配备一名专职的实训技术人员,加强实训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给实训人员提供外出进修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应调动实训人员的积极性,从制度上解决实训人员的职称晋升和待遇问题。

3.改良实训教学方法

多数的实训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抱着走”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告诉学生实训原理,实训所用仪器及药品实训方法和步骤,甚至将实训结果及误差分析全都告诉了学生,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个人认为生物化学实训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启发诱导教授学生的实训方法。例如,在蛋白质电泳实训中,我们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要求学生注意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仔细观察电泳缓冲液的配制、加样、电泳及染色等重要步骤,观看视频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该实训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加以强调和解释,开展实训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由学生提出迷惑和见解之处,多样化设想思路。在此基础上,学生即可进入实训操作阶段,在实训操作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加强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加强动脑、动手,掌握方法,提高实操能力。

4.建立多元化,多方面考查评价体系

篇(4)

二、了解学生以人为本进行教学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共同活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是教育学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我校学生来自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极差,甚至出现厌学情绪理论教学难以开展,所以我们在上分析化学这门课时,采取问卷调查、个别交流谈话的方式,据此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抓住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并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灵活的教学活动过程,刺激学生积极配合,主动学习,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专门型技能人才,这是一种能直接上岗的技术性人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要突出实用性和技术性,改革和重组课程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基础实训能够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校结合学生的活泼好动、化学理论知识薄学习能力差的的特点,第一学年进行基础实训,学生首先对基础分析操作技能进行训练,使学生先有感性认识,熟练掌握基本分析仪器的规范使用,对药物分析技术专业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在第二学年进行分析化学的学习,主要讲授分析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容量分析法、光谱法、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分析误差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了解其他常用生产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四、基础实训教材编写

教学内容的改革最直接的做法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编制上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出基础实训教学讲义,教学讲义内容的编写要以必需、够用、 为度,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常用器皿、分析天平与称量、滴定分析仪器的使用等章节组成,分析基本操作练习增加,过去分析化学学科的体系被完全打破,所有的知识点都更符合专业的需求。

五、更新基础实训设备仪器和教学方法,保证基础实训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在实验教学条件方面,购买添置实验设备,教学中大力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成立药分协会,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老师轮流值班,学生可以进行药物分析检验方面基础实训进行相关练习和创新实验。此外,药物分析教研组协助药分协会定期举办操作技能比赛,一方面为学校选拔参加全国分析工技能大赛的选手,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操作技能得到提高,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学生对此反响强烈,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激发药物分析检验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技能、苦练技能、创新技能,层层比赛、人人参与的浓郁氛围。另外,我们还建立了开放的实训网络平台,实现实训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此外,仿真实践教学手段的引入更加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采用虚拟实验实现对普通实验的扩充,甚至是学校现有条件中难以实现的实训项目,也可以用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模拟实训全过程,从而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增大。通过网上课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实训技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的内容丰富,有效地推动实训技能的改革,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六、突出基础实训操作技能,合理的基础实训考核模式

(一)实训操作现场考核占60%。

重点考察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考核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是否正确、规范、熟练,是否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测量数据准确,记录完整,并现场考察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实训过程台面清理是否及时干净、整洁,实验结束后仪器、药品是否归位。并制定出详细的评分细则。

(二)实验报告占20%。

实验报告的评分内容包括实验题目、目的、内容、结果分析、以及是否按时上交实验报告。对因实验失误导致实验失败的同学,只要能仔细分析、找出失败原因,使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中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度和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仍可给高分。杜绝了学生相互抄袭实验数据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的科学态度。

(三)期末考核占20%。

篇(5)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85-03

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按照某一具体食品出厂检验的要求进行强化训练,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食品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为食品的品质控制、出厂销售等提供必要的依据,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不仅是对课程知识的强化和拓展,同时加强了重点教学内容与实际检验工作岗位的紧密结合,增强了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发展的实效性。

为了更好地体现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在工作过程中突出职业特色,以实际检验工作岗位为依据,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面入手,让学生在综合实训的学习中感到充实,而且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相连,操作技能得到强化。通过总结近年在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问题,对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及考核等内容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一、教学改革

(一)内容改革

结合中职教育的要求,我们改变了综合实训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学科导向的内容模式(如图1),将综合实训课与食品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实施以职业活动内容为基础的职业导向内容模式(如图2),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酸碱滴定法的应用,按传统的学科导向内容模式,就要重点阐述其酸碱平衡的原理、滴定终点的原理等,但在实际的检验工作中,如食醋总酸的测定、牛乳酸度的测定、食用植物油酸价的测定等,其具体的职业活动内容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样品采样、样品处理、滴定操作、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

食品检验项目繁多,涉及的样品与分析方法也非常众多,在实训教学中学生不可能接触到所有的方法和项目,有目的地选择实训项目尤为重要,学生只要掌握了类似的方法就可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从而体现出职业导向内容模式的特征,即以能力为主,应用为本。

为此,我们优化综合实训教学内容,使其具有应用性、典型性、技能性。如2010级学生综合实训(第一周)教学内容(表1),采用了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食品之一——米粉的出厂检验作为综合实训内容。让学生根据实际食品的生产细则,学会针对出厂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去查阅、解读国家标准,并依据检验方法标准操作,培养学生将食品检验典型操作技术进行组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胜任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并在工作实践中学会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二)课时改革

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是在化学、分析化学、食品理化检验和食品微生物检验等多门学科基础之上,集检验理论和实验于一体的一门技术性、应用性课程。学生在进入第二学年已经具备了部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理论教学主要以检验方法标准的解析为主。本着理论教学服务实验教学的原则,从解决问题入手,推动食品质量检验专业教学,使其能随着食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食品企业人才需要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对食品质检人才需求而“变”的趋势,就要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及相应的职业能力。我们重新调整了综合实训的课时总数,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由2006年的5∶1调整为2010年的1∶1,加大力度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综合实训课程模式改革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在第四学期开设综合实训周,综合实训周是专门增设一周或连续若干天的时间,模拟食品企业检验岗位工作的场景,全面地进行综合实验能力的训练。如以往实验器皿的洗清、仪器的组装、标准溶液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等前期准备工作都是由实验员做的,而在综合实训课中,这些实验的前期准备就由学生来做,让学生体验检验岗位的整个工作流程;以往实验课只做单项的实验,如水分、灰分、酸度、菌落总数等,而综合实训是根据实际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岗位中出厂检验项目的内容,将各单项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检验内容,让学生明白在实际的检验岗位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如“纯净水的出厂检验”综合实训,以“纯净水的出厂检验”为工作任务,实施方案如表2所示。

二、优化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妨碍着中职学校实训教学的发展,实训教学流于形式。一到实践性教学,就是“原理+实验步骤”,学生在实训课只是按照实验讲义“照单抓药”,程序化操作,严重缺乏对实验的思考,自主能力差,依赖心理强。针对如此状况,我们实施“理论讲解服务实验操作,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改进,进行如下的改革尝试。

(一)增加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中职学校食品质检相关专业的就业领域主要是生产一线的检验员、品质监控等岗位。根据这一现状,在综合实训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除了要熟练掌握食品行业普遍进行的检验项目,如水分、灰分、酸度、蛋白质、脂肪、还原糖等项目的测定,还会根据具体食品的生产细则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来进行检验。如中秋佳节,月饼需要检测哪些项目,合格后才能出厂进入市场销售?我们将课堂移至市场,柜台上各种各样的月饼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把问题带回实训室,充分调动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性,引导学生从产品标签入手,找到产品标准,依据产品标准,找到出厂检验项目:感官、净含量、干燥失重、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再根据相对应的检验方法标准,动手实验,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月饼的干燥失重,什么是干燥失重?有的学生觉得没有学过,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其对应的检验方法标准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分的测定》,从检验方法标准可以看出,测干燥失重,实质就是测水分。

(二)理解标准,完善学生分析能力

对于实训,学生已习惯于到实验室后直接按照实验讲义上的操作步骤“照方抓药”,实验操作流于表面,学生缺乏对实验的思考,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在综合实训中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根据实训项目找标准,如水分的测定,标准就有:GB 5009.3、GB/T8304、GB/T9695、GB/T12087、SB/T10018,如果测定鲜湿米粉的水分应该选择哪个标准?所选标准版本是否现行有效?而GB5009.3标准中,测定水分的方法就有四种:直接干燥法、减压接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选择哪种方法?这些都是要学生自行考虑的。

选择好标准,按照标准进行检测,记录原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许多学生对得到的实验数据都是机械地按照公式处理,不懂如何综合判断实验数据出具报告。又如在对鲜湿米粉进行微生物指标的测定时,测得菌落总数/(cfu/g):36000,查看产品标准中微生物指标后,有的学生就直接判定该样品不合格,有的学生认为还是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对这种状况,让学生分组讨论试验结果,教师从中发现典型问题后在课堂集中讲解,采取“典型分析、逐级判断”的方法,让学生认真理解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如表3所示)。

向学生提出问题:所给的鲜湿米粉样品是即食类还是烹调后食用类?让学生思考、讨论,分级分步找出答案:若是烹调后食用类,菌落总数指标合格;若是即食类,有两种情况,出厂和零售,若是零售,也有两种情况,切粉和榨粉,从而可得出零售榨粉,菌落总数指标合格的结论,其余三种情况,即食类出厂切粉、榨粉、零售切粉,若菌落总数/(cfu/g):36000是不合格的。通过案例分析,让大多数学生找到自己对数据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标准的理解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

三、考核方法改革

传统教学中课程考核成绩大都以理论考试为主,综合实训课的考核不被重视,导致在实训课中很多学生态度不认真,不愿动手,旁观者多,最后抄实验记录的多。为此,我们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将综合实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设置为:考勤10%+实训报告20%+实训原始记录20%+实训技能40%+具体项目检验报告10%。实训报告内容包括:学生对实训检验项目的确定、检验方法标准的合理采用、实验步骤的记录。实训原始记录包括:样品名称、抽样数量、数据分析、结果计算等。实训技能包括基础技能和专项技能,如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仪器设备、试剂的选用,标准溶液的配制,样品的处理,实验装置的组装、使用及维护等。这些都是考核学生综合技能掌握状况的有效手段,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另外,在实验报告中附加企业产品出厂检验报告,让学生熟悉企业质检岗位的报告形式并懂得如何填写。

【参考文献】

[1]舒友琴,童岩.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2]刘杰,张添.食品分析大型综合实验是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能力有效途径[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3)

[3]谢主兰.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6)

篇(6)

高职院校提高人才质量,不仅是让学生学到一门专业知识,掌握一种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始终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

高职化学分析是化工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及核心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一、校企合作 精心设计 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依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分析化学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适合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为重点,以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核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在优化项目目标、优化项目实施过程、强化项目考核等三个方面下功夫,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上花力气。

第一,优化项目目标

在项目实施前,研究每一个实训项目的操作规程、能力目标以及应具备的技能等等,并保证每一个项目目标的“师生共知”,让每一位学生也清晰地知道该实训的目标,诸如,“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依据什么?”、“有什么好处?”等等,这样的“师生共知”不仅保证了整个实训过程的科学性,同时又能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训,避免了盲目性。

下面就以《配制和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为例说明应该明确优化的实训目标。

专项能力目标就是能根据所需配制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正确配制并标定碱标准溶液,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从而具备配制和标定碱标准溶液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很明确进行该实验应该“做什么”。

应具有的知识有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指示剂选择原则、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配制和标定碱标准滴定溶液的方法等。这些内容在学生咨询过程中教师已把相关内容及方法渗透给学生,应该说是学生有备而来,这也就解决了“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

应具备的技能是正确配制和标定碱标准滴定溶液,掌握滴定管、分析天平的操作。通过实验也就明确了“有什么好处”,从而调动学生主动、认真地开展实验。

第二,优化项目实施过程

目标明确以后,关键在于实施。我们在咨询、方案设计、实训操作、总结报告等环节上细化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操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1.实训前的咨询。组织学生仔细阅读实训指导书,引导学生掌握所做实训项目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应具备的技能,明确应达到的专项能力目标。

2、方案设计,初步拟定实训步骤。组织学生根据咨询的相关内容和实训标准拟定实训步骤,并给学生解释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3、实训操作实施。组织学生动手完成实训过程,根据实训进展情况给予个别指导。整个实训过程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规程严格操作,并注意发现和解决实训中的各种问题,做好实训记录。

4、写出详细的实训报告。根据实训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写出详细的实训报告。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实训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地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三,优化实训考核

考核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评定,严格的技能考核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每一项训练项目,从训练到考核层层把关,认真对待,确保技能训练达到预期目的。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1、课堂随机考核。每一次实训课前先明确本次实验的技能训练项目和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在下一次课做实训前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该项目的考核,记录考核成绩,并将该成绩纳入期未考试成绩中。

2、期未综合考核。每学期未我们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验作为考核项目,并制定出考核办法,对每个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通过这些强化训练,不仅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严格要求 注重细节 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能力的培养上,除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信息处理和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就业、择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1、培养学生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析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必须认真仔细、文明规范操作、实事求是。我们要

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原始数据记录本,每一次实验将自己原始数据记录在本子上,每节课下课前由老师签字,不得因为实验数据不准确而随意更改。并要求学生根据测定结果,分析、判断误差的种类和来源,找出减少和消除误差的有效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逐渐养成了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现在的很多学生个性强、合作能力差,在做实验的时候,同组的同学经

常出现矛盾。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每次做实验前我都提醒学生做好分工,并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出现的矛盾。引导学生尊重他人,说话和气。能耐心听取别人的想法和意见,顺利完成实验。

3、培养学生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工业分析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每次做实验前我们都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任务,然后根据要求确定各项分析环节的时间分配及顺序安排,按预定的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分析任务。

4、培养学生保持清洁有序的工作环境的能力

分析过程保持清洁有序的工作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要求学生了解分析过程

对工作环境的具体要求,了解废弃物品的处理方法及排放标准。做实验过程中,要将仪器及药品按实验要求,有序地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分析任务结束后,及时清扫、整理工作场所。并将废弃物品按规定进行处理。

总之,在《化学分析》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提高学生从事化工分析检验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尽快尽早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7)

1

目前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是理论和实践分别由不同的教师讲授,理论与实践完全分离。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想强加于学生,学生没有思考空间,思想禁锢。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教师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所授知识的实用性。实验教学程序化,通常由教师提前把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写在黑板上,学生按部就班地做实验,乏味且缺乏创造性、启发性和激励性。

(2)实训教学形式化。分析化学实训是培养学生工作岗位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学生对分析化学实训课兴趣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实训课产生敷衍心态,使实训教学成为一种形式,未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基本的操作技能。

(3)考核评价方法不完善,缺乏科学化评分标准。传统的学生的分析化学成绩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而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由于缺乏客观的评分标准,存在不公平性。作为实训教学成绩唯一评定和考核的标准――实验报告,它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实训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因为实验报告只是实验的一种结果。

2

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教改措施

针对现阶段分析化学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方案。

什么是项目教学法呢?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安排课题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此期间,教师提出明确的项目任务,并指导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制订计划,共同完成任务。项目在完成时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团队形式进行自我评估,接受教师以及学生的考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整合课程内容,开展项目教学。项目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首先,项目的确定是根据教学计划设计项目内容。每一类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掌控。其次,项目编排要突出其实践性,按照任务驱动的思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最后,项目的设计应采用结构化的方法,项目的选择应循序渐进,难度及标准应与学生的掌握能力保持平衡。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273-02

分析化学实际上是一门治理专业、环境监测、化工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教学基础是实验实训,主要培养目的就是大量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分析检验岗位人才,所以,需要重视和关注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规范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责任、敬业、诚实、守信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毕业前需要专业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以便于充分满足实际岗位需求。

一、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

传统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定量分析,没有很强综合性的实验内容,不能充分了解和反应实际分析检验的情况[1]。第二,定性分析以硫化氢为主线,存在很多复杂内容,是验证性实验,无机化学中已经对许多离子反应进行了实验。传统实验方式比较重视“菜谱式”操作,教师完成所有试验仪器的调试和药品的配制,甚至交代清楚所有试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细节,学生仅仅只是依据实验课本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称量、标定、测定的基本操作后,甚至不进行实验也可以完成报告。上述教学方式缺少创造性和思维训练的影响和激励,导致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实验操作和内容实用性以及重要性,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不感兴趣,形成不规范的基本操作,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不是很高,不能及时解决岗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改革分析化学实验实践教学,主要就是不断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改革经验,但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还是会出现问题。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范围,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应用人才,为保证能够学以致用,逐渐朝着应用型人才方向改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2]。

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

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模式是教师讲课,学生操作,教师指导,教师会讲解好试验中需要的一切事宜,一般都是验证性试验,很少进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单一、机械的实验方式,学生只能得到单一的结果,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限制学生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并且也会限制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学力量,大大降低实验课时,导致实验项目和内容都相对简单,学生实际操作机会很少,不少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实验的重要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实验的时候不规范、不严谨的操作,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是很高,不少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还不具备基本操作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如,不少学生实验的时候不能规范使用天平,天平里散落药品、称量时不关天平门、随处乱记数据;不少学生在实验的时候不能正确使用锥形瓶和滴定管,锥形瓶不摇晃就实验;读取滴定管数据的时候,学生不能在垂直地面的时候从滴定架上取下滴定管行读数[3]。不少学生不清楚有效数字的概念,试验中实际应用的时候,不能正确记录滴定管数据;分光光度实验的过程中,分组进行,不少学生不亲自实验操作,或只进行一次试验,促使不能合理应用实验设备等,此外,不完善的实验考核制度,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方法比较简单,考核学生成绩的时候,存在很大主观性,不能全面考核每一个学生。

三、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措施

(一)开设单独实训课程,提高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学时

对于现阶段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比较少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学时,不能符合设计职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不少大学开始大力改革应用化工技术的学科,在不降低教学内容和分析化学实训项目的前提下,单独开设化学检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包括三种实训课和三十学时理论课,从而提高教学实训内容和学时,教师授课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对实训教材内容进行精选,单独对实验内容进行考核,为进一步研究和获得分析检验职业证书和学生技能提供基础,为学生创造就业条件[4]。

(二)加强实训过程控制以及基本技能操作训练

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三周实训,提高实训过程控制和训练基本技能的力度,需要教师不断规范基本操作技能,精心辅导、亲自示范、严格要求,并且对试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修正,技能训练始终贯穿在实验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规范实验操作的能力,快速掌握实训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把实验中容易出错的部分变成顺口溜,边朗读、边操作,从而有效提高和方便学生记忆以及实际操作。如,滴定操作的时候基本口诀是,右手拿瓶,左手握塞,肘部固定,转腕摇晃。操作移液管的时候,右手持管按食指,吸取溶液先润洗,放溶液45度器壁,放完再停15秒。依据上述操作口诀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以及反复练习来逐渐完成试验的基本操作,并且实验中需要正确记录试验数据,如在分析万分之一天平的时候,需要在小数点第四位记录称量数据,记录常用滴定管数据的时候,需要在小数点第二位进行记录[5]。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知识水平以及操作技能等存在一定差距,促使教师实际教学中需要合理控制实训过程,并且分别指导学生不规范实验操作行为,集中分析和点评学生共性问题,保证可以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需要启发和引导解决问题的时候应用理论,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技能。完成实验以后需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学生的错误操作,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错误。

(三)全过程分析检测实训,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本完成实验实训操作规范以后,还需要全过程分析学生化学实验实训的内容,从而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创新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完全符合岗位实际需求。基本的方式就是,实训中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组,正式实验之前把实验需要的题目分给每组,学生需要依据每组的实际题目来查阅相关文献和标准,独立设计化学检验方案,主要有分析试剂、分析实验方法、分析仪器、分析计算公式、分析步骤,等老师修改审批一会,实际对实验进行具体全程操作和检验,对比分析老师的计算结果和每组学生的计算结果,看哪组拥有更高准确率和小的误差,通过试验中学生的表现和结果,来合理、公平、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6]。

(四)树立量的准确概念,培养学生诚信敬业、严谨求实的作风

树立量的准确概念,培养学生诚信敬业、严谨求实的作风,不断规范、正确的记录化学实验数据是分析实验实训的基本目的。所以,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准确记录试验数据的习惯,不可以随意记录,并且还需要老师确认和签字,要求一些不符合误差规范的学生重新进行实验,此外,培养学生敬业和诚实精神,保证具备真实可靠的处理数据,不能为了实验对数据进行造价。报告中需要合理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准确分析实验结果和误差原因[7]。

(五)量化考核制度,提高通过率

考核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是相关部门要求持证上岗、技能考试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两部分,卷面满分100分,及格标准是60分。理论考试试卷是闭卷考试,总共100道题,都是和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相关的判断和选择。实际操作就是量化以及细化考核制度,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进行实验,主要包括正确使用酸度计、滴定管、容量瓶、天平、分光光度计等,准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以及结果,教师依据实际规定排现场量化测定结果和操作步骤,对所有操作都进行打分,不仅需要规定时间,还需要有规范需求,每个老师对二十个学生进行考核,保证能公正、公平的考核,对于伪造数据、不认真操作实训过程进行扣分,重新操作不合格的过程[8]。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需要符合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基本原则,实际操作的时候,应该注重展现分析检验岗位和基本操作。大学生就业的时候,尽可能体现职业证书的作用,能够获得相关企业的好评,也就是说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能够符合社会需求。由于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改革实训教学的力度,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人才,达到逐渐提高人才整体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乔月纯,郭红霞.基于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3):103-105.

[2]李桂英,支国,武文涛等.工学结合模式下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4,41(1):193-194.

[3]丁淑娟.关于高职高专化学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考[J].科技信息,2011,(24):583.

[4]杨勇,吴方评,杨宏健等.药学大专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实训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6):93-94.

[5]邓新云,刘小忠,胡彩玲等.有机化学实验实训现状调查与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广州化工,2015,43(3):163-166.

篇(9)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on the " Work integratedLearning " Model of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E Lizhen, CHEN Hui

(Shangrao Branch of Jiangxi Medical College, Shangrao, Jiangxi 334000)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higher vocatonal colleges. It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lay stress on developing the students'practice ability teaching philosophy. This pape explores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combining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with the work. It achieves that the concepts, models and methodolo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be reformed.

Key words"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①近年来,为了突显职业教育特色,我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校企合作,突出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在教学改革方面,逐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研究,为社会培养了实用型合格人才。

化学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基础课程,是临床、护理、助产、美容等专业的基础课。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巩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职业工作作风。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占化学总课时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等现象。我校依据高职高专教育目标对化学教学进行研究,探索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强化化学课程改革,提出化学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特色和教学内容与方法。

1 化学课程设计理念

1903年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开始实施 “三明治”教育模式,这就是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雏形。之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②这种工学结合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即边教边做边学,能够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打破传统教材的系统性,重新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训实习课程,实现教中学,学中做,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能力。我校坚持“工学结合”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注意了化学与后续课程的衔接,注意了化学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联系,注意了化学理论及技能与岗位技能需求相一致。序化和整合教学内容,逐步构建适应“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需要的化学课程体系。

(1)板块式教学:我们对化学理论与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做到教学内容职业化,实践教学技能化。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操作技能训练、合成实验、验证性实验、实验设计四大模块。根据社会对医学药学各专业人才模式的需要,选取不同的模块的内容进行整合。

(2)开放式教学:开放实验教学,建立完全开放的实验教学体制。在校内我们充分利用无机实验室、有机实验室、分析实验室、仪器分析室、药化实验室、生化检验室和仪器室等实训场所,进行化学实训教学。校外,我们与药品质检所、药厂、医院等企业、行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分析与解决实际相关问题的能力,保证专业技能的提高。

(3)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例如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我们改革了有机物的合成实验内容,与药化衔接,改做常用药物的合成,如磺胺药和阿司匹林的合成,学生兴趣高,实验效果好。同时,我们带学生下工厂见习这些药物的合成及工艺流程,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教育一体化。

2 化学课程特色

(1)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为实现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理念,我们引入“双师型”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课程建设。从教材的编写、实训的指导、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到学生毕业后的跟踪调查,各个环节全程参与,保证了企业、行业所需人才与学校培养模式一致。

(2)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将复杂的化学体系按理论、实验、实训等内容模块化操作。坚持以真实工作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强化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岗位技能,重新构建教学内容。教学全部采用案例法项目法,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3)动画演示实验。模拟真实实验,自制动画实验系统性强,内容丰富,表现力良好。flash演示实验,模拟化学反应真实环境,使理论与实训教学自由切换。08年,我们建设了《有机化学》学习网站,09年药剂专业《有机化学》被评为江西省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研发和完善网上实验教学资源。

(4)工学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各个专业方向,组织学生到企业、医院、质检等部门参观。例如我院药学类专业与医院、药厂、药检部门等企业行业建立合作机制,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工作环境,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无缝对接、专业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

3 化学教学内容与方法

(1)自编了《化学实验》工作任务书。实训课程设置成“基本操作训练”、“ 验证性实验”、“ 合成实验”、“ 实验设计”四个模块。实验实行循环制教学模式2~3人一组,自愿组合。在实验操作前要求学生预习任务书,经教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教师讲解工作任务,学生再开始做实验。实验强调规范操作和注意事项,整个实验过程有专门教师巡视指导。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准确处理数据并填写任务书,完成实验报告。教师通过审阅实验报告和任务书,对学生进行指导。

(2)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我们坚持以“必需、够用”“教师好教,学生好学”为度,重点突出基础理论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如下:减少理论学时,增加了实验课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近乎1:1。突出化学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每个实验,我们会开辟专栏采取“导课”或“课堂互动”的形式,介绍化学在行业的用途。如:在药检部门,阿司匹林的检测,因其水解时产生游离的酚羟基,可用三氯化铁试液鉴别,实验现象为紫色。

(3)坚持工学结合。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设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将课堂与实践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毕业生的能力与社会接轨。

我校现已建立了实训实习基地100多个,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是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以“双师”型教师和具有技师以上职称的行业专家为指导老师,如红外光谱检测各种药物的实验,由外聘老师亲自讲学指导。同时,我们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培训、实践、考察,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参与社会技术服务。

4 存在问题与对策

工学结合是指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使学生工学相长,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这种模式要求 “教、学、做”一体化,符合中国职教特色。具体表现为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和教室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指理论课教师与实训指导课教师构成一体,即“双师型”教师;教材一体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训课教材构成一体; 教室一体化,即理论教室和实训实习室构成一体。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双师型”教师不足。工学结合模式的化学实验教学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备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理实结合的教师队伍,即所谓“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学校应加大引进企业、行业专家充实教师队伍,或是外聘专家指导实验和举行专题讲座。

(2)实验内容的整合有待完善。对于药学系的《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以及《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实验内容相近的我们合并成一个实验,删除已在生产实践中淘汰的实验。对若干相关联的化学实验,我们进行整合,模仿药厂生产流水线,将药物设计、合成、分离、检验几个环节用一个大的实验完成。但对于医学各专业的化学实验内容我们也应深化改革,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实训实习基地尚需加大建设力度。实训实习基地是实现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的保障条件,只有建设完善的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设置良好的实训仪器,健全各项实训实习规章制度,才能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些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校内实训基地在硬件软件两方面难以达到模拟职业环境,如实训设备陈旧,数量少,有制度未落实,校外实训基地使用率不高等。事实上,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实习中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未得到保证,因此,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实训室管理制度,才能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供优质的场所。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 “高职{专药剂综合实训教学的应用”编号[jxjg-09-27-1]

篇(10)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141-02

作为支撑化学检验、食品检验高级应用型检验人才培养的化学实验技能教学,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必须符合岗位能力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尽管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多年来备受关注,但是大多只是重表面轻实质,教学内容多而全,学生实验流水式,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高职高专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建立一套适合职业能力要求的高职高专化学实验技能训练体系势在必行。

一、改革研究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及特征、服务面向、规范与要求等四部分构成,其主要取决于学科知识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自身的需求。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强调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原则,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强调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通过产学结合的途径和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手段等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加强实践教学和技术训练环节,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应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行业技术发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以应用为目的,构建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二、改革主要内容

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特点、满足检验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化学实验技能训练体系。

(一)合理定位化学实验技能教学目标

根据南宁地区教育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和化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以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分析为依据,确立化学实验技能的教学以学生化学检验、食品检验职业能力形成为教学目标,使毕业生具备化学检验、食品检验岗位群所要求的实验设计能力、样品采集与处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熟练应用相关的实验手段、仪器设备,能排除常见故障,通过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二)动态整合化学实验技能实训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化学检验和食品检验岗位群所要求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打破原有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独立性,在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框架下,对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实验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理顺不同阶段、不同课程实验教学的关系、任务、内容和目标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化学实验技能训练内容体系,构建了由基本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综合训练两大模块构成、共五个阶梯的训练内容框架模式。基本技能训练分为基础化学实验技能实训、分析化学实训、仪器分析实训三个阶梯,职业能力综合训练包括有理化检验(食品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学教育专业)职业化项目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两个阶梯。每个阶梯都包括有基础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以及能力拓展的学生自主性设计试验。教学阶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验能力的形成规律以及技能的迁移作用,从简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注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训项目、实训内容及实训要求上,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内容的无缝对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统一。具体详见表1。

教学团队每年还定期到相关企业、检测机构等开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调研,校企合作,深入分析,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适时调整模块,不断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通过内容整合的评审制度,把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吸纳到教学中,改进教学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三)创新教学模式

1.在实训内容的组织和要求上,实施项目化“工学结合”模式。在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以检测国家标准方法引领,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的综合实训项目以及理化检验和工业分析的实训项目均为国标项目检测,项目实施均按国家标准方法实施,检测结果按照质检机构检测报告书格式出具检测报告,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体化,技能训练要求与岗位能力需求一致性,实现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无缝对接,

2.在职业能力的训练上,实施“五位一体”的螺旋形渐进式实训模式。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我们针对学生起点低等特点,实行基础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实训、项目实训、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的实训模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螺旋形提高,为职业能力的形成提供保障。

3.在学生能力拓展上,实施“学生自主性实践”教学模式。融入了CDIO教育理念,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学院实训平台,每个阶梯均设置开放性自行设计实验项目,经教师审核通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学生自主性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独立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构建校企结合“双元教师”模式。课题组聘请两名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该仪器分析的教学,由学校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决定课程的内容和授课计划,大型分析仪器的教学安排在检测机构进行,专职教学团队教师、行业专家、兼职教师共同确定实训项目。兼职教师的加入可以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实用案例不足和课程实训中的技术难点。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应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单元的内容与特点,灵活运用相应训练方法。

1.操作技能实训规范化(标准化)教学法。操作技能基本功是否扎实、动作是否规范标准、操作是否熟练等是评价实验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采用行动导向的方法,通过教师示范、视频、多媒体课件等多途径进行示范性教学,规范学生的操作。

2.单项技能训练与项目实训相结合教学法。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性技能,我们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单项技能单独训练,学生掌握单项技能后再进行项目检测综合实训。例如我们将滴定分析操作分解为移液、滴定速度控制与终点判断等单项训练单元,考核过关后在进行项目综合实训,有效地化解了训练难度,并通过技能迁移与各类滴定分析,省时、高效,提高训练效果。

3.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法。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仿真虚拟实验室、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在线测试、职业资格证模拟考试等,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课堂平台,将视听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数字化学习与传统学习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结合,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及检验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独立工作、独立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教学视频录像。我们建设了如化学实验操作、多种仪器的操作等SOP教学录像资源库,这些教学录像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对学生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仿真虚拟实验室。仿真虚拟实训室配备了酸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紫外―课件分光光度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等仿真软件,供学生上机前仪器操作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仪器的认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为实机操作做准备。

3.构建网络平台。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虚拟实验室、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在线测试、在线测试、职业资格考试等教学资源,初步满足了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以及职业资格证考试训练的需要。

(六)校企共建双赢实习、实训基地

现代分析仪器非常昂贵,特别是高端仪器,单价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承受的,如何使用检测机构的仪器服务教学成为了我们近年来一直探讨的课题,为此形成了学校、企业、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三者结合的实训教学机制,与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广西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共建教学与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只需承担为数不多的教师指导费,构建了低成本、高效益的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教学与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承担了大型分析仪器的教学和实训、学生的顶岗实习以及教师的进修学习。

(七)考核与评价的改革

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与评价由理论考核、单项技能训练考核、项目综合实训考核、自主开放性设计项目综合与创新能力的考核、顶岗实习考核等构成,不同课程、不同阶段灵活采用多元化综合性考核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关键概念辨析[J].江苏高教,2009(6)

[3]王伟廉.论高校培养目标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1996(4)

篇(11)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分析化学课程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将两者有机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就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例如,药物检验工技能鉴定对规范性操作要求很严。以滴定操作为例(见表1)。学将规范操作动作采用录像、照片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在播放过程中随时按下暂停键,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和现场示范,启发学生思考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的误差。而在实际操作练习中,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观看,互相纠错,并鼓励同学们把在实训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拍成录像,给予再现和纠正;也可以任命几个掌握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为“小老师”,辅导其他同学的操作,这些措施增强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渴望参与的心理,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成绩,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职业素养。收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案例,关注社会热点事件,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例如:每种分析方法都可以结合《中国药典》中的常用药物进行说明;在讲解配位滴定法时,引入《水的总硬度测定》这一案例,根据我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结合当地水质和学生家乡水质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讲完化学分析法后,通过三聚氰胺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调研、讨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以假乱真);进而分析凯式定氮法优缺点(从而引申出化学分析法的特点、总结四大滴定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方案(借此引申出仪器分析法的优点)。这种通过案例引导进行的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两大类分析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归类、解读、综合和表达的能力,小组学习形式又强调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非常有利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

    三、技能水平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