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技中心扶贫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8 14:09: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技中心扶贫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技中心扶贫工作计划

篇(1)

1、加强村班子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在村级班子配备齐全的基础上,协助乡党委加强村班子建设,培养村组后备干部,为村组正常、有序、有效地运转留下一个好班子,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班子的先锋模范作用。

2、协助村党支部做好村组干部、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三培两带”工程,及时发现带头致富、返乡创业典型人物,把他们培养成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做好有计划地发展新党员工作,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几件实事

1、做好新农村建设维护工作。森源村有5个自然村,已经有4个自然村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工程,但因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基础设施已部分损坏。将协助村组多渠道筹措资金,以考家源为重点,开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工作,形成长期维护的体制机制。

2、完成希望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去年已建成建筑面积170平米左右的宿舍、食堂,今年五月底完成后续工作,解决教师食宿问题。今年将平整小学操场,修建一个篮球场,解决学生体育活动场所的实际困难;建立升旗台,便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还将对校园环境加以美化绿化,切实改善教学环境。局团委今年将在小学成立青少年活动中心,添置电教设备,购买学生用书、体育用具,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3、完善村级卫生所、文化站的配套设施及功能建设。完善村级卫生所医疗装备、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村级卫生所日常诊疗能力,改善农民的就医环境。健全图书室,丰富文学、农技等方面的图像资料,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创业、就业、农技、市场等信息。

三、调整产业结构,拓宽致富道路,帮助村组发展经济,帮助村民提高收入

1、做好项目引进的配套工作。铅山县天鑫绿化责任有限公司在山林开发1300亩的基础上,今年将增加800亩的山林开发,将协助村组为引进项目做好相关配套工作。

2、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农民创业致富工作。认真做好扶助返乡人员在家待业、选择项目创业、多种形式就业的具体工作。鼓励开办家庭工厂进行来料加工,帮扶其扩大规模及其他创业活动,有效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3、鼓励农户进行养殖种植等生产活动,开展农户互助工作。对致富典型进行奖励,充分发挥扶助、奖励、推广创业脱贫典型的示范作用,帮助扩大规模。同时,要求受表彰的致富典型对贫困户开展“1+1”模式进行帮扶工作,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寻求脱贫致富新渠道。

4、壮大村民集体经济,实现村办经济零的突破。投入资金组建村集体经济实体,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规范”的方针,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民意愿办事,采取村控加农户的合作形式,开展大棚蔬菜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积极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四、提高农民和村组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1、协助做好新农村建设的管理工作。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干部服务、群众主体”的思路为指导,充分发挥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淳朴的民风为推动力,协助县、乡、村做好新农村建设的管理服务工作。

2、努力提高村组干部和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寻找合适的机会组织村干部、村民组长、党员代表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农村脱贫致富、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

3、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切实关心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春节期间组织对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给予一定的救济和帮助。在村民中大力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和谐村组、和谐家庭以及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和谐氛围。加强对村民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教育,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包扶工作能力

篇(2)

(一)自治区级玛氏火龙果示范区。

1、存在问题

一是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方面较少。

二是因火龙果未列入我区农业保险范围,未能购买农业保险。

2、措施计划

做好自治区级示范区复检迎检工作。按照示范区建设复核验收标准,计划说明该示范区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保险扣分项的主客观情况,尽量减少考评扣分,确保复核验收通过。

(二)创建自治区级“虾虾乐”示范区。

1、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验收考评材料未够完善,特别是主导产业对虾养殖区设施农用地批复、信贷担保、新农村建设统计等方面。

二是示范区道路、保鲜冷库、文化展示区等服务及基础设施还需继续完善。

三是未有主导产业对虾养殖配套的经营组织进驻。

2、措施计划

一是做好示范区考评视频制作,原视频不符合考评要求。

二是尽快完善文化展示区。

三是新建公厕要抓紧施工进度,尽快完工。

四是抓紧横丰新村民房外墙改造。

五是请求市、自治区级专家对示范区模拟验收、指导和提意见。使示范区创建不足之处得到及时整改完善,确保顺利通过自治区级专家验收。

(三)创建县区级钦台农示范区

1、存在问题

由于钦台农示范区属于近期新增示范区,农业保险、新农村建设、文化展示区等部分未够完善农业局第四季度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计划农业局第四季度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计划。

2、措施计划

重点协调和配合久隆镇、国土局做好示范区农用地设施建设的批复,收集汇总好验收考评材料,做好1自治区专家组对该示范区的考评验收。

(四)镇级示范区创建

1、康熙园富硒水稻示范基地

(1)存在问题

一是缺少农业龙头企业

二是品牌建设未完善,富硒大米未获得认证机构发证。

三是未有加工产品

(2)措施计划

一是引进农业企业,发展示范区龙头带动作用;

二是指导业主做好富硒产品认证工作;

三是按按照镇级标准做好创建工作,逐步提挡升级。

2、泽胜蔬菜产业示范区

(1)存在问题

冷库设施设备配套、农业保险等方面。

(2)措施计划

继续整合项目资金,加快完善道路、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冷库等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一)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对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精力不够集中、重视不够。

二是因农户常年外出打工人员多等原因,给土地确权工作带来困难。

三是部分确权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不高。

(二)措施计划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求各镇、街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安排专职人员充实到镇确权办开展工作农业局第四季度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计划文章农业局。

二是农业局集中全体干部职工,任务包干到点,做好政策咨询、解释及指导。

三是督促专业公司按土地确权招标合同要求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妥善解决确权工作遇到的问题。

四是继续加大对各镇开展土地确权工作督查力度,确保各镇(街道办)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能够按照时间任务要求完成。力争在今年12月底前向自治区提出验收申请,并通过自治区验收。

三、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进一步发展适合xx区脱贫产业模式及有带动脱贫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二是根据各镇贫困村脱贫产业发展的方案,指导完善,确保各贫困村产业方案的可操作性

三是积极争取自治区、市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下经济等产业项目扶贫发展资金。

四是根据各贫困村产业发展需要,继续开展产业技术培训,送技术、送信息、到村到户。

五是积极争取金融机构、龙头企业支持,拓宽产业扶贫资金渠道。

六是深入贫困村帮助指导产业扶贫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为产业扶贫解决实际问题。

四、抓好中晚造田间管理及秋冬种工作

一是中晚造田间管理。组织实施好高产创建示范,确保完成市下达的播种面积、总产任务数。指导服务好康熙园富硒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工作。

二是秋冬种生产。及早筹集资金,围绕新、亮点示范安排项目生产,以点带面,确保秋冬种生产任务、面积的完成。

五、“菜篮子”工作

在抓好尖山、沙埠、康熙岭、久隆等城郊常年蔬菜20xx亩基地的技术指导、产品检测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企业、合作社和专业户,适度扩大基地规模,大力推广高新设施高效农业,促进产业升级农业局第四季度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计划工作计划。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重点抓好基地抽检,抓好蔬菜基地农业投入品监管,通过产品源头的防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抓好农民培训

配合区委组织部,加强与人社、科技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开展好各类培训。

八、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

组织开展好县区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审批和申报工作

九、农业项目工作

落实人员继续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市的项目及资金支持。对已上报的项目,及时汇报跟踪,力争早日批复。对已批复建设的项目,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实施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发挥项目效益。

十、招商引资工作

利用好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平台,结合精准扶贫产业规划,通过项目包装,大力宣传推介我区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民营资金投入农业。

十一、农业灾害应对工作

抓好病虫、草、鼠害的防控、做好防旱防汛等农业灾害的应对,提早谋划防灾。

农业局季度工作计划二为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和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农业安全生产水平,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运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特制定20xx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按照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近期与长远、治标与治本、预防与查处相结合,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治理“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安全监管监察队伍“三项建设”,努力推动全县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二、总体工作要求

(一)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三)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落实安全责任,健全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坚决执行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下乡安全制度、业务工作安全制度等。对易发事故环节,要在会议上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单位工作人员和服务区群众的安全。同时,要定期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排查安全隐患,全年开展排查活动3-5次,发现事故苗头,要及时上报,并做出相应的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四)强化农机、渔船安全隐患排查,杜绝事故发生。农机中心要做好农机道路交通安全检查,加强源头治理工作,加大对无证照黑车、农用车载客以及违章行为的打击力度。农机监理站要在人车流密度大、城乡结合部事故多发路段、道口进行检查整治,对酒后驾车、违法载人等违章行为严厉查处,加强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大道路交通整治的宣传力度。渔政大队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责任落实年”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提升渔业安全管理水平。围绕“安全生产月”主题,深入开展好安全生产咨询日、警示教育周等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安全知识。要深入排查、治理渔业船舶安全隐患,要在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适时开展渔业安全监督检查,排查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进行检查,进一步强化对渔船停泊点的安全管理和水上巡查力度,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五)强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

1、要抓好农产品生产源头质量安全管理。在加强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把源头治理作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管理。积极推行农业投入品的购销、使用台帐制度。还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抽查工作,对违法生产、销售或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必须严厉查处。

篇(3)

1、努力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工作。2020年全县夏收小麦142万亩,亩产在410公斤以上,其品质、单产比上年显著提升。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88万亩,杂粮面积25万亩。受旱情影响,计划水稻改种面积44万亩。我县上半年累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累计产量达到30万吨,累计产值达到8亿元。都市圈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项目全县新建供肥蔬菜基地947.5亩,明确10家蔬菜种植基地,已经完成企业申请、村乡核实并与财政部门联合下达实施方案。

2、努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高标准农田项目省下达我县治理面积13万亩,2019年10月份陆续开工建设,截止到6月底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当前正抓晴好天气组织乡镇、施工单位逐标段验收,市农业农村局已组织专家对我县验收,等待批复。2019年农田建设“最后一公里”项目省厅安排计划19万亩,现已全面施工,竣工时间计划在11月底。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12万亩安排在9个乡镇18个村,投资1804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市级批复,等9月份水稻收割完成后即可开工建设。2020年“最后一公里”省农业农村厅安排我县17.49万亩任务,涉及16乡镇21个项目。目前项目初步设计已经经过专家评审,完成县级批复,7-8月份完成招标工作,计划9月开工建设,11月底竣工验收。

3、努力抓好现代农业发展。2020年10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复审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49家,新认定的市级龙头企业18家,新认定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31家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94个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0家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12个品种获“无公害食品认证”;5家企业12个品种获“有机食品”认证;“虾田米”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入选“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产品;3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续报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复,期限5年。

4、努力抓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摸排,精准界定确定具备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扶贫条件的贫困户。把是否具备产业扶贫条件,具备哪类产业扶贫条件作为脱贫大数据平台中贫困户的基础信息之一。目前共摸排4.2万户对象户,已完成在省办系统内标注,全县第一批产业到户奖补共打卡发放了5755.9万元,涉及20449户。

5、努力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开展了“干净整洁迎新春”行动,全县出动清理车辆2.3万台次、出动人工8万人次、清理垃圾4.3万吨、清理沟塘河渠2.9万米、清理草堆杂物2.7万处、清理乱搭乱建1883处、清理废弃广告牌4045处、清理无功能建筑1177处。积极开展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制定下发了《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霍农工组〔2020〕6号)文件,对全县厕所进行摸排登记整改,目前对59403户厕所进行了排查,排查出42285个问题,已经基本整改完成。

6、努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谋划、统筹部署,转变工作思路方法,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坚持扶优扶强,促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内强素质、外强能力,抓好规范提升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加快提升发展质量。抓好试点示范。开展国家、省、市、县级示范社四级联创,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培育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1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5家。下半年力争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2家。深入推进联合与合作。在继续培育壮大一批单体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引导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依托选定的县级产业发展带头人、乡镇级产业带头人,充分利用我县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开展多元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利益共同体,培育一批产业竞争力强、区域知名度高的品牌联合社。

7、努力做好农村改革试点工作。结合“两项改革”集中整治行动,切实落实好市级抽查反馈的问题。全面完成2018、2019年度清产核资工作任务。完善“三资”平台管理。结合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三资”管理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整治,继续严查“三资”引发的腐败问题。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内容、范围、方式、责任等方面进行细化和规范,建立健全简单明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三资”管理权力运行流程,做到让基层干部会操作,让农民群众看得懂。加大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力度,特别要对“三资”管理混乱、群众反映强烈村进行专项审计。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健全宅基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改革,推进建立依法取得、节约利用、权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有序、管理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

8、努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2020年我县起草了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推进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服务主体名录、服务事项清单、服务主体信用等行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服务价格指导,鼓励充分竞争,形成合理价格,保障农户利益。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更大范围的服务供给与需求线上对接,推动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信息建设,全县60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实现注册登记。

9、努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前农产品快速检测已完成8695个,完成率57.6%;农产品追溯体检建设已完成4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入驻国家或省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已有47家企业入驻国家平台,92家企业入驻省追溯平台.

10、努力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2020年全县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培训60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550人,产业扶贫带头人50人),专业生产型培训50人,技能服务型培训15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我县通过公开招标,遴选了县水产站等五家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目前全部开班,9月底完成全部教学任务。

11、努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组织全县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技人员,一边战斗在抗疫一线,一边进村入户指导农业生产:截止到2020年6月24日,全县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各类技术指导意见630次,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开展宣传360余次;全县共遴选261名农技指导员,他们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微信、QQ、中国农技推广APP等媒介,开展线上技术指导服12560人次,接受电话、微信等各类技术咨询14280人次;通过开展包村联户服务,深入田间地头,线下实地指导服务23650人次,印发明白纸、科技政策等资料8.9万份。全县共遴选1305名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通过他们带动26000多户农户发展生产;农技指导员帮扶指导522户贫困户,帮助他们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12、努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按照县2019年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益农信息社)建设整县推进实施方案(霍农工组办[2019]14号)要求,上半年已完成第二批289个益农信息社及信息员的摸底统计工作下步准备,联系四创公司对289名信息员进行益农信息平台操作培训。届时,全县共建益农信息社32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做好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系统填报工作,力争7月初完成数字填报并通过上级部门审核。配合百食轩有限公司申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工程申报。

13、努力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制定2020年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工作,落实秸秆产业化利用项目,拟定奖补范围和资金标准。及时兑付秸秆收储场(中心)建设奖补和运费补贴,协调秸秆收储主体与外地生物质电厂签订购销合同,签订数量达8万吨。督促各收储实体做好小麦秸秆收储工作,全县午季秸秆收储量达6万吨。着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率。及时启动中央财政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600多万元;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五化”利用奖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全县已发展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9家、原料化3家、肥料化3家。大力推进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加强农机作业管理,全县统一要求小麦收割机械必须加装秸秆粉碎装置,留茬不得高于15cm。

14、努力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以创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为切入点,全面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县级仲裁庭、乡镇调解庭和农村调解小组的作用,依法、公正、及时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上半年共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案件达58余件,结案33件。(受疫情影响,很多案件刚刚送达,还没有开庭)有力的保障了我县农业农村和谐稳定。

15、努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一是努力抓好党建工作,认真统筹谋划,研究制定局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和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党建工作。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推进学习常态化,认真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完成县委巡察整改工作任务,推动工作高质量完成。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对各党总支,支部党建工作业务指导,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一岗双责责任清单,细化工作任务,制定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应用四种形态,共提醒谈话8人。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拔使用股级干部7名。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细化工作责任,突出教育管理。做好文明创建和双拥工作。二是努力做好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闻庆东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加强对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积极做好局机关工作人员及全体站、所、场、公司人员自身疫情防控工作,全局未发现一例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强化小区包保和办公室值班,包保城关镇阳光名苑小区,每班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在岗在位,确保疫情期间信息畅通,安排部署落实到位。加大对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疫情防控,特别是对畜禽养殖企业,印发明白纸和一封信,确保经营人员和养殖畜禽的生产安全。加强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全县菜篮子和米袋子安全。粮油、蔬菜、肉蛋等食品市场供应充足,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稳定。保障防控物质供应,局党组积极筹措资金,及时购买口罩、消毒液、消毒酒精等必需防控物质和用品,及时购买生活必须品确保阳光名苑小区包保人员值班值守。积极做好绿色通行证发放工作,主动配合交通、经信部门,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农资物质储备、蔬菜、粮油运输配送,春季农业生产物质储备充足,市场供应畅通。加强疫情期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对象摸排统计工作,积极帮助带贫主体复工复产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精心组织安排为贫困户购买鸡苗工作,迅速开展产业发展指导服务。三是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及时贯彻传达国务院、省、市县会议精神,研究制定2020年局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环境污染、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农业地震、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水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种子突发事件、非洲猪瘟疫情、农机事故应急等12个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对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合作社生产管理、农田建设现场安全管理;重点行业安全管理,农药、化肥使用安全等上半年督查检查20余次,上半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四是做好维稳工作,对重点单位重点人员明确包保人员,确保“两节”期间和“两会”期间无越级上访事件,主动接触矛盾,真心真情化解。五是做好扫黑除恶工作,针对原茧丝绸公司王永明强占集体公房,局已按程序进行,案件在推进中。六是抓好民族宗教工作,认真做好局宗教联系马店镇马店教堂工作,配合乡镇做好非法传教点普查工作。七是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18年引进的方硕食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2020年投资一条小龙虾冷冻包装生产线3000万元已完成。2019年引进鑫淼橡胶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投资1.145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9000万元。2020年引进北京西拓联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沼气工程和固化有机肥1.3亿元项目和深圳中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8940万元项目正在深度洽谈中。八是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对潘集农场、十里井棉种场、户胡农场、冯井农场、茧丝绸公司、种子公司等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改制,目前已完成资产登记,征求意见、职工签字等工作。加强推进统筹解决县属困难企业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认真落实霍政办秘[2020]62号通知精神。

县农业农村局上半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不高,虽然是产粮大县,但一产比重低,农产品加工产值负增长;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虽然每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最后一里公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面小,加上乡镇缺乏有效的设施监管,前修后毁,象今年前期的干旱和目前的雨水重大水灾渍害等,造成一定的农田损毁,影响农作物收成。三是环境整治工作任务重困难多,特别是农村改厕工作,由于前期所建厕所标准不高,质量不高等,造成现在整改困难特别大,加之农户使用保养不到位,省市督查多次发现问题,前面刚改好,后面就出现问题。四是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过去的业务在自然资源局,没能很好的沟通与对接,责、权、利不明确,造成农户分户、办宅基证等困难问题。五是机构改革后,业务量增加巨大,而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面断层等,造成部分工作应付多,顾此失彼,重点工作不突出,常规工作亮点少。六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数量多质量低,没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科技水平不高,现代农业发展慢,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传统农作物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缺乏市场竞争力。针对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局党组高度重视,并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加强水稻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技术指导,防控重大病虫害发生,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目标责任,确保全年粮食收获面积稳定在46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80万吨以上。

2、年底完成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任务80%以上,11月底前全面完成2019年度和2020年度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任务,并完成县级验收。认真谋划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计划和实施地点。

3、按时完成今年“三品一标”任务17个。下半年继续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努力打造我县农产品品牌。继续培育壮大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培育5亿元以上行业领军骨干企业3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0家。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精做亮小龙虾产业,优化提升皖西白鹅产业和朗德鹅产业,加强“三品一标”认证。

4、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农业产业扶贫任务,完成2020年贫困户产业奖补打卡发放工作。

5、继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6、进一步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动力。

7、切实巩固好农村“两项改革”成果,深化村级“三资”管理平台升级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健全微权利E监督系统及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系统。

8、加快农产品检测速度,力争超额完成50%以上。继续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再完成5到10家。继续推动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入驻国家和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完成种植养殖生产经营单位名录信息化数据库建设,继续推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

9、督查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加强对各培训机构工作指导和监督,确保9月底全部完成教学计划,10月底全部完成验收、总结、财务审计工作。

篇(4)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思路,将助力脱贫攻坚与团的各领域工作紧密结合,坚持瞄准贫困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体现共青团工作特色、纳入党政扶贫开发工作盘子的原则,创新工作载体,完善支持机制,组织动员全州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实践,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二、目标任务

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全州2018年1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以智力扶贫为重点,实施助力生产脱贫、教育脱贫、人才脱贫和开展公益扶贫、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等具体行动,通过2016-2018年三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贫困地区青少年整体素质明显提升;贫困乡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比例大幅增加;共青团组织挂钩的贫困村以及团干部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地区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得到有效帮扶;共青团组织及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共青团自身建设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得到切实加强。

三、工作内容

按照《大理州贫困乡村出列和贫困人口减贫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一)助力生产脱贫

1.强化团属资源支持。整合并深入实施“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等团属扶贫项目,三年累计投入扶贫信贷资金不少于2亿元,并重点向300个贫困村倾斜。依托大理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青年创业帮扶项目,至2018年,累计直接投入资金不少于500万元,采取项目补助、产业覆盖、技能培训、资金互助等形式,2016年起,每年扶持不少于300名农村青年、“直过民族”青年创业发展。充分激发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鼓励青联委员到贫困地区开展结对帮扶,推动青年种养殖大户与贫困群众开展合作种植、合作养殖,动员青年企业家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提升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吸纳贫困青年就地就业。

2.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建立就业、见习信息机制,依托青联委员联系点、“青年创业州长奖”获奖企业、“青年文明号”等组织机构,募集一批岗位定向优先解决贫困村青年就业。探索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至2018年,累计建立“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50个,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00个,帮助不少于1000名农村青年提升素质转移就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实用技能创业培训,开设“青年脱贫致富分享课堂”,重点提高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对象、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能人等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县级“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2016年完成大理、祥云、宾川、永平、洱源、剑川等县市的“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建设,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提供金融知识培训、政策咨询和服务支持。

3.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完善创业“资金+导师+政策”链条,着眼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青年,从资金、技术、电商培育等方面入手,加强导师和骨干队伍培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青年开设网店。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技术指导和小额信贷支持,帮助解决青年电商创业的资金问题。2017年,组织青年电商创业大赛,促进青年电商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动电商与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对接,促进青年电商与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二)助力教育脱贫

1.开展贫困青少年助学行动。建立大理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其希望工程共同体(县市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公益体系,2016年启动并完成全州贫困青少年群体现状调查试点工作,全面推广运用“大理州贫困青少年救助管理系统”,对贫困青少年群体建档立卡、精准对接。深化希望工程、希望之星、“圆梦行动”等品牌工作,三年累计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每年资助不少于1000名贫困学生,对“贫困读书郎”这一群体提供切实有效的助学帮扶。

2.着力发展校外教育。2016年起,联合农业、人社等政府职能部门,与职业技工学校、专业培训机构、企业合作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到2018年底将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学习技能的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和农村贫困青年劳动力培训一遍,确保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至少1门致富技能。

3.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分类帮扶。2016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建立完善全州青少年“大维权”工作体系,将社会闲散青年纳入就业培训工作计划,优先安排有就业意愿的社会闲散青年参加职业培训;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建立“帮教档案”,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和方法开展帮教活动;建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机制,鼓励个人和社会团体参与帮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返乡、复学、就业;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寄养、生活照料等安置工作,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及时给予临时性生活救助;实施“春暖人间――关爱贫困留守儿童专项行动”,开展贫困留守儿童调查,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救助;帮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解决生活、学习、就医方面的困难,最大限度保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能上学,能就医,能融入社会正常生活。

(三)助力人才脱贫

1.组建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分级组建以团干部、团员、青年技术能手为骨干的“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志愿者宣讲团”,覆盖全州11个贫困县33个建档立卡的贫困乡镇和300个贫困村,其中,2016年覆盖出列计划的4个县、16个乡镇、172个村;2017年覆盖出列计划的4个县、13个乡镇、101个村;2018年覆盖出列计划的3个县、4个乡镇、27个村,从政策宣讲、脱贫宣传、项目对接、智力支持等方面强化对口脱贫工作,在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和项目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积极为贫困乡村、贫困群众脱贫贡献力量。

2.培育贫困地区本土青年领头人。深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优先选拔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青年典型参与各级党政、共青团系统组织的评选活动,用青年身边的优秀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加强对乡镇直属团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村团(总)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工作指导和创业帮扶,优先推荐申请小额贷款或扶贫贴息、优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外出研修、优先给予项目和政策扶持、优先推优入党,引导其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积极作用。

3.实施基层志愿扶贫项目。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围绕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设置服务岗位,至2018年累计招募不少于150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贫困地区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青年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的项目和载体,发挥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作用,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贫困地区参与调查访问、政策宣传、科技服务等工作。

(四)加强公益扶贫

1.发挥“希望工程”品牌优势。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扩大资金募集规模,在继续向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持续做好 “圆梦行动”的基础上,从2016年起,大力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并探索开展希望厨房、希望书屋、希望卫生室、希望音乐教室、希望体育场等希望工程项目,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学校的寄宿条件,促进农村基层基础教育条件不断改善。

2.创新公益扶贫手段。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众筹、众扶、众帮的扶贫模式,引导公益扶贫重心下移。利用“青年之声”网络平台,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广泛开展微捐赠、微公益活动,建立“人人可公益”的扶贫渠道。加强与各类社会组织合作,争取项目、资金多方位进入扶贫领域,并把募集的资金、项目精准对接到村到户到人,让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切实落到贫困群众的身上。

3.加强医疗公益扶贫。2016年起,将先天性心脏病救助、“微笑列车”唇腭裂患者矫治项目等免费医疗资源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发动医疗爱心企业和爱心医院积极参与精准医疗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家庭患者减轻医疗费用。动员有专业技能的医疗卫生系统青年志愿者对重大疾病、特殊疾病、慢性疾病患者提供定期医疗关怀。

(五)着力强基固本

篇(5)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黑龙江新农村新型农民培训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12535076

中图分类号:F323.6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进而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而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建设的迫切要求。

一、当前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统筹协调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从纵向层面来看,县上虽然成立了专门的农民培训领导机构,但对该项工作的统一协调力度还不够,乡镇一级基本还没有成立领导机构;从横向层面来看,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业、教育、劳动、扶贫、科技等多个部门,但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在培训中缺乏必要的衔接和配合,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

2、认识不到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政府热,农民不热,县上急,乡村不急。当前乡镇工作内容杂、经费紧,加上开展农民培训工作难度大,又不是立竿见影的形象工程,因而常被挤在一边。乡村两级既无农民教育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实施计划,也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农民则由于受文化知识基础、家庭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年龄等因素的制约,对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加上对政府的信任度不够,对培训效果还是持怀疑、观望态度,难以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3、基层培训基地设备技术落后。大多数乡、村基本上没有农民培训场所,一般只是象征性的在乡、村办公地点或乡村中小学校挂个“农民培训学校”的牌子,既无专用的校舍,也无专职的师资人员,更谈不上先进的教育培训设备,就连县农广校、县技校等单位的培训场所都是租借的。受条件制约,在乡镇、村上组织开展农民培训大都是在露天广场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有时连高音喇叭都配不上,培训效果不尽人意。

4、师资力量薄弱。现有的农民培训师资有的是从高校请来的专家,有的是从县级有关单位临时抽来的在职干部,有的是从农村推选出来的“土专家”,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而且都是兼职的,因而更换频繁,时常出现“空堂断档”现象,培训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极大的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二、促进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符合黑龙江省情的农村社会向度

首先,应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治”的局面。

其次,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要把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覆盖全省的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此外,还应健全农村教育体系,深化推行“普九”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成人教育,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

2、加强统一领导,明确部门职责。

要把农民培训工作摆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各级“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牵头、校(学校)基(培训基地)落实”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确定专职领导和人员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特别要加强农牧局在制定农民培训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考核及日常管理协调等方面的职能,做到组织有机构,落实有人手。

3、大力宣传政策,实施激励机制。

要深入乡村做好宣传工作,向农民讲清务工与务农的区别,讲清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的重要性,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科技致富、自主创新致富的先进典型,让农民逐渐主动接受培训,参与培训。另外,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经过培训取得“农函大”结业证书、农民技术员职称的农民,在农业项目贷款、土地流转承包等方面给与政策性倾斜,对一些特别优秀的学员,可以聘任为村级农技指导员,并给与相应的资金补助,实行培训、考核、聘用、待遇相统一的政策,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4、整合师资力量,创新培训模式。

将县农广校、农技中心、畜牧中心、就业中心、果业局等单位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优化整合,分为政治理论、实用法规、粮食种植、畜牧业、果业、设施农业、职业技能等若干教育培训小组,从每个小组中选拔1-2名热爱农业、关心农民,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的“内行专家”,作为各培训小组的学术带头人,输送到大专院校进行深造。以后全县的农民培训,不管由哪个部牵头组织,属于哪个教研小组的教学内容,就由哪个小组负责培训,逐步实现培训内容的规范化和授课师资的专职化。

在培训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四大模块。(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模块。主要培训内容有粮食种植、果树栽植、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等农业实用技术,该类培训一般要深入村组,根据农时和农民要求,选择培训内容,组织农民召开大会进行集体授课培训。(2)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转业培训模块。主要培训内容有电工电子、摄影摄像、机械车工、缝纫、电气焊、家电维修、汽车摩托修理、美容美发、烹饪等职业技术,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农村有待转移输出的富余劳动力和一些脱离了土地或者失地准备转业的农民。该类培训一般是按照与用工单位(企业)签订的用工协议规定的工种、数量和待转业农民的数量、待转职业进行,基本上都是短期课堂式培训。(3)学历法规培训模块。主要培训内容有自然科学文化课程及农村村民自治、农村财务管理、计划生育、土地、劳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村基层干部。该类培训一般采用定期授课、课外自学的学习方式,旨在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水平。(4)形势道德培训模块。主要培训内容有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三德三观”教育、人口与婚育新风教育、科普知识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采用现场讲解、放映录像、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以培育讲文明、守法规、知荣辱、树新风的新型农民。

篇(6)

20__年,向中国科协申报了燕门拖拉养猪协会贾图“全国科普带头人”推荐表彰项目;向省科协、省财政厅申报了“××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活动”、燕门乡茨中村“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向州科协申报了“申请解决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科普设备购置资金”的项目。年度共申报4个项目,其中2个项目已得到立项扶持。一是“茨中村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得到立项补助5万元,在项目实施中,县科协严格按照县政府批复的实施方案,在茨中村修缮田间配渠水利工程1000米,制作了18㎡的科普宣传栏。二是“××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活动”项目得到立项扶持8万元,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宣传活动10期,发放宣传册子1500张(册),开展专家讲座10期,举办农户培训班10期922人次,购置了部分硬件设备。

二、加强农村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科技培训是县科协的主要工作,在人少、经费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短期及“农函大”培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科学养鸡及预防、科学养猪及饲料配方、核桃嫁接、种植重楼、当归、秦艽、羊肚菌、蔬菜种植、糕点制作等九个专业的农村实用技术短期培训28期,受训人员5050人次。举办了蔬菜种植、兽医、核桃嫁接、葡萄种植、小型农机具维修、养猪、养禽、养蜂、畜产品加工、养牛、农家经营、服装剪裁、中草药种植、食用菌种植等14个专业16期农函大培训,招收学员490名。培训结束后,统一安排考试考评,考试合格率达98。超额完成了培训任务。在培训当中,县科协聘请县级科技部门退休的老专家,长期从事农村科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授课,强化县乡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的联系,提高科技服务的实效性,为今后组建县级“科技服务工作队”奠定基础。在培训的方式上,我们采取了以围绕所实施的科技项目开展培训为主,以农民生产生活急待解决的技术需求开展培训为主等方式,把参训人员直接带到田间地头,带到果园里,带到猪(牛)圈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很直观地结合起来授课,用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为农民解决经常碰到的又一时难以解决的农业技术问题,用最简单的办法,最低廉的费用,解决最实际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加强科技宣传,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科技文化素质

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日全食”宣传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一是协同县科技局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宣传周”活动。以节能减排,科技常识宣传为主要内容,展示科普图片28份,发放科技知识材料1000多份,参加人数达5000多人次。二是根据州科协对做好20__年“科普日活动”的部署要求,以“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知识”、“地址灾害及防灾减灾知识”、“倡导科学用能”等科技知识的宣传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全国科普日”的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900份,张贴科普挂图50张。三是积极做好“日全食”科普宣传活动。此期间,县科协、县科技局以发放科普宣传资料、播放科普光碟等方式进行科普宣传活动,发放了云南农村科普报4080份、日全食宣传小册子5200份、观测日全食注意事项小册子(由县科协、县科技局整理印发)1000份、云南省科协科普大讲堂光碟8碟以及观测日全食专定眼镜700幅。云南天文台专家向广大机关干部和群众讲解了有关日全食的天文知识,参与群众大约6000人次。

四、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学会工作发展,努力探索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方法

根据省、州各级科协“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促进科技服务经济”的要求,做好对我县农技协的调研和发展工作,在对原有农技协组织加以引导、梳理活动规程的基础上,对于在目前产业结构调整中涌现出来的,要求以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或技术服务团体的形式带动广大农户共同创市场促增收的村组,帮助建立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力争在产业配置条件较好的地区,将分散经营的农户以协会方式联系起来,以一定规模开发市场,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一年来,新发展羊拉苏鲁村民蔬本文来源:文秘站菜水果合作协会、奔子栏镇书松村花椒核桃种植及其加工合作协会、燕门乡养猪合作协会、燕门乡茨中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协会、拖顶村土鸡养殖专业合作协会共5个农技协。

学会作为科协的基层组织,是科协联系和服务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县共有3个县级学会,县科协结合年度科普任务和科普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对相关学会的联系和沟通,求得业务主管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以各自部门的业务工作为平台,发挥技术专长,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科技支撑经济的目标。年内,先后从农学会等抽调科技人员配合县科协开展科普宣传和农民培训工作,发挥了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一年来,县级学会基本上做到了按照 章程办会,发挥了科技人员应有的作用。但学会工作仍然是我县科协工作的薄弱环节,很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科协具有“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能,是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加强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体现党委政府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县科协计划在20__年元旦前对各行各业科技人员中的业务骨干、贡献突出或特殊岗位勤奋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进行走访慰问,征求他们对全县科技事业发展的呼声和建议,并及时向县委政府做好汇报。

五、认真开展其它各项工作

(一)根据县委的部署安排,认真抓好本部门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各阶段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活动任务。

(二)党风廉政工作。根据“党风廉政目标责任”,由党支部负责组织党员及全体干部职工坚持学习制度,经常性开展廉政教育,并将学习教育情况及时向纪委作了汇报。

(三)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了《××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量化考核责任书》、《20__年××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行业目标管理责任状》、《××县县级机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创建“平安县”目标管理责任书》以及《安全生产责任书》等相关要求的学习内容并安排专人负责。

六、存在的问题

(一)科普项目少,投入力度不够。虽然,州县两级的科普投入逐年有了增加,解决了科普工作中的很多具体困难,但依靠每年累计投入才十来万元的经费,实现一个贫困地区劳动者科技素养提升和各种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难度大。

(二)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发动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调动工作积极性做得不够好,成效不够明显。

(三)科协很多工作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下乡次数多,急需解决一名驾驶员编制。

(四)科普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对科协机关干部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以提高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

七、20__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科普组织体系建设,增强科协服务功能。结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抓好乡、村两级的组织体系建设。争取形成“以基地为中心,以协会为依托,以乡(镇)科协为主体,以科技示范户为重点”的农村科普网络。

(二)加强与各部门的团结协作,进一步做好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工作。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任务,使实施《刚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密切配合,扎实工作,推动社会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三)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好各种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科技意识。

(四)以服务“三农”为重点,扎实开展科技培训工作。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科技需求,开展好“农函大”培训和各种短期实用技术培训。

(五)加强学会、农技协的发展与管理。围绕我县产业培植思路和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发展一批在农村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专业技术协会,同时要做好原有各种农技协的巩固和提升工作,使他们充分发挥带动全县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作用;加强县级学会的管理,以切实可行的制度来落实管理,从建章立制入手,从经常性的活动入手,让学会工作步入正常化的轨道,引导学会工作健康发展。完善县级科技人才信息库,动员科技人员积极在有关刊物及新闻媒体上发表刊登科普作品,开展学术交流,反映科普工作情况。

(六)积极开展农村科技示范推广、科技扶贫活动。申报和实施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示范村”等科普项目。以实施科技项目为契机,强化各乡各村科普阵地、基地建设,提高农村科普功能。

(七)积极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继续开展科普示范学校、“大手拉小手”等科技传播活动。

篇(7)

20*年底,全县农作物总播面53.5万亩,其中粮食总播面35.859万亩,粮食总产量10.05*万吨,人均占有粮为312.14公斤,种植业总产值为70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50元,其中来自种植业收入735元。农民人均比上年增收391元,其中种植业增收98元。

二、农业生产现状

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多熟制推广

从20*年起,我县陆续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和探索,经过几年来的发展,马铃薯、番茄、苔蒜、、葡萄、脐橙、椪柑等农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是种粮的两倍甚至更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年,全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由2000年的3∶2调整为12∶13。以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项目、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基地获得成功。初步形成了西北部低热片区蒜一稻、茄果类一稻—延秋菜、早玉米一稻一葱、早熟瓜(豆)一稻一菜豆、早玉米套作马铃薯—稻—延秋菜,南部高山冷凉片区蒜—稻、马铃薯—稻--菜、冬春菜—豆类—延秋菜等高效种植模式。目前我县利用稻田进行多茬高效种植面积5万余亩,年平均亩产值为3200元左右,对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2、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83万亩,产量达9.3万吨,总产值9200万元,总收入6413万元。其中以北面片区发展的早春番茄,面积达1万多亩,最高亩产量为8600公斤,亩产值为6400元,扣除生产用工和生产物资投入,亩纯收入为5200元;以三合、交梨、三洞、周覃等乡镇发展的优质苔蒜达8000多亩,亩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扣除生产成本400元,亩纯收入达1600元,规模生产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3、水果生产趋向精优

全县现有水果面积3.95万亩。其中以脐橙为主的柑桔面积1.73万亩,以九阡李为主的李类1.*万亩,葡萄1.09万亩,年水果总产量2427.5万公斤,总产值2500余万元。这些产品已成为我县特色农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在省内外有较高声誉。

4、种桑养蚕取得初步成效

种桑养蚕项目是我县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培育起来的项目之一,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种桑养蚕只是第二个年头,今年种植面积2*0亩,主要栽培品种有“农桑14”和“桂桑优12”。主要分布在南北片区14个乡镇,65个村,329户,其中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9户,行政技术干部留职离岗带薪创办种桑养蚕实体人员11人。全年养蚕共7批,696张,蚕茧产量3*.5担。蚕茧收入为21.*万元。基本实现了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的目标。今年深圳支持我县扶贫开发种桑养蚕资金75万元,为20*年蚕桑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有效推进

我县获得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面积已达到4.5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6万亩,蔬菜1.1万亩,马铃薯0.6万亩,水果2.45万亩。大蒜、番茄、辣椒、甜玉米、马铃薯、椪柑、脐橙等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活力树”牌无糖甜茶获得了“*省名牌农产品”“*省名特优农产品”称号。在市场方面,部分苔蒜、番茄、香米、脐橙实行订单生产,已与多家公司达成产销协议,进行订单生产,面积达到1.56万亩。脐橙、甜茶在20*年8至11日的省农产品展销会上受到广大客商的好评。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县农业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下一步生产绿色食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年,我局在较好完成省、州、县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州“三个一”活动,上交省厅三篇论文参评,荣获职工文艺汇演一等奖,有7篇科技论文在《农技服务》《现代农业科技》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2篇信息在《黔南日报》上刊登;九名技干获“*省农业丰收计划奖”、一人获“建县50周年先进个人”称号,四人获县“带民增收先进个人”奖,我局获州局06年度考

核二等奖、粮食生产三等奖。

三、几点建议:

一、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发展果蔬产业必备的水利设施不解决,将制约着大产业的发展。因此,建议在有条件发展果蔬产业的地区加大水利沟渠及机耕道的修建,解决农户生产上的困难。

二、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目前,我县没有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及贮藏、冷冻、周转条件,无信息服务网络,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致使农产品转化成商品率较低。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三、乡镇农技人员仍属乡镇管理,不便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明年要实行定岗定编全员聘任制,建议收归县直管为好,同时要把乡镇农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每站15万元列入财政预算,以便20*年向上争取支持每站25万元的投入。

四、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正成为从上到下必须狠抓的主要工作,建议在农业专项经费安排预算为好。

四、下步工作计划

20*年我县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州、县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繁荣稳定”这个中心,抓住“两高”的修建和国家支持“三农”的良好机遇,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综合服务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植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为主的高效、特色农作物,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经济合作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我县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以上农业工作思路,20*年全县农业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7.54亿元,比上年增长7.41。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6万亩,粮食总产要达到10.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0以上,为实现以上预期目标,20*年全县农业工作的重点是:

(一)稳定播面,推广新技术,提高粮食综合能力。在稳定粮播面积、提高单产上下功夫。确保农作物总播面积基本稳定,种满种好基本农田。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要达到36万亩,重点发展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几大作物。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0.1万吨。

(二)因地制宜优化种植业结构,建设好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20*年计划实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5万亩,优质稻8万亩,马铃薯基地2.5万亩,优质水果基地(葡萄、脐橙、九阡李)2万亩。加强对基地建设管理,做好基地建设中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做到建成一片见效一片。在建设基地过程中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通过订单来解决农产品产后销售问题,同时加强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

(三)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20*年,在继续组织实施好“无公害大蒜项目”“洪灾稻田改种项目”“农村能源建设”“种桑养蚕生产示范”等项目基础上,加大项目管理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挥项目投资效益。加大对果蔬、粮食增产、种桑养蚕等项目申报工作力度,努力争取400万“植保工程”和100万“测土配方施肥试点”等项目得到实施,力争项目投资高于20*年的投入。

(四)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做好冬季农业开发和夏收粮油作物的配套技术措施的落实,重点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完成超级稻种植5万亩,水稻旱育稀植5万亩,玉米育苗移栽5.5万亩,马铃薯高产栽培2.5万亩,无公害蔬菜栽培5万亩,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10万亩,作物病虫害防治率在95以上,农业科技培训2.5万人次,建立科技示范户250户。建成1500口沼气池。

(五)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投资风险最小化。全县订单农业争取完成2万亩,新增无公害基地认定5个村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2个,转换认证品种3个,新成立各类经济合作社5个,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150人左右。

(六)加大执法力度,构建护农平台。实现传统的自主型农业向现代的法制型农业转变。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行政执法规章制度;二是进一步稳定和完善执法队伍和执法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各种破坏农业生存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进一步依法维权,切实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组建农业行政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户实行“一站式服务”。

(七)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扩展就业门路,进一步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衔接机制,从体制、机制、组织方式、使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的一体化和规范化,提高输出率和使用率。着力向县外、省外输出,20*年计划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人。

(八)搞好农业污染面源普查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篇(8)

坚持“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主题,按照“乡村振兴、乡为主体,整乡推进、板块联动”总思路,牢牢把握“求突破、争进位”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镇党委“1235”工作思路,统筹做好产业发展、产改升级、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全力建设幸福、和谐、美丽XXX。

二、具体措施

1、聚焦主体培育,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积极对接农技中心,开展一次现代农业观摩会,讲好三农形势、讲清农业政策、讲明财政扶持,把想转型发展但没有方向不懂政策的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种养殖大户引进来、服务好,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XX个,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2、聚焦产权制度改革,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展现新担当

用好制度政策。各股份经济合作社要严格《XXX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三资”管理制度》《XXX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土地流转的通知》和《XX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代管监管办法》,尽快完成三资管理系统录入,确保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资产管理规范有序。

深化产改自查。按照“XX”流程对改革六步走程序进行回头看,对资产折股量化、农村集体资产移交等各项工作再核实、再审查,X月底前完成X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换届和清产核资。

有创新敢破题。敢破题,XXX“三委”班子要勇挑重担,配合党委政府保质保量完成“XXXX”改革,将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到股份经济合作社,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开展农机社会化托管服务,降低种地成本。有创新,以XXX为纽带,深化和XX的合作,组建湖羊产业联合体,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推进湖羊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解决农户养殖散、小、弱问题。

3、聚焦补短板,在优化完善镇村基础设施上展现新面貌

在集镇层面:“补短板、提质量”,深入推进划行规市,进一步完善农贸市场和牲畜交易市场服务功能,在集镇周边建设“口袋公园”,拆墙透绿、拆网透绿、地表绿化,安装健身器材、凉亭座椅,把“口袋公园”打造成“村民休闲乘凉的好去处、说事议事的好场所、文明实践的好阵地”,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村组层面:各位村党支部书记在抓基础设施改造的同时,必须要以抓好春耕备耕为前提,确保困难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生产生活有序推进。我们将根据各村上报的21年工作计划,结合各村党建、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村组干部作风等各个方面,统筹考虑村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以、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厕改、旧居改造,将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贯彻到底。

4、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在持续壮大产业基础上展现新突破

一是农产品品牌建设有作为。成立“西瓜产业发展联合体”,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栽培、品牌化建设、市场化经营”的思路,XXX村要配合政府建设好富硒西瓜高标准示范基地,用“XXX”商标贴牌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设施蔬菜再发力。XXX村要排除一切干扰,盯紧蔬菜拱棚建设进度,务必于X月底前按标准建成拱棚XXX座,否则XXX将不予兑现每棚XXX的元奖补。XXX村要按照“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理计划种植品种、种植方式,改变XXX年农户零种散卖的状况,必须种植芝麻香瓜、豆王、尖椒、菌菇等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果蔬品种,带动农户增收。三是饲草种植稳步增长。按照“以畜促草、粮饲一体”思路,构建以优质苜蓿为主体,青秆玉米、燕麦草等同步发展的优质饲草种植格局,苜蓿集中连片种植XX亩以上每亩奖补X元,推动全镇饲草种植达到XX万亩以上。四是湖牛养殖迈上新台阶。XXX要配合党委政府,为企业搞好服务,确保XXX月底前完成XXX万只湖羊投放,全力配合企业将湖羊养殖规模扩大到XX万只以上。各村要将XXXX规模养殖场项目奖补标准及时准确宣传到户,引导群众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全镇肉牛养殖突破XX头。这些数据都是XXX明确的任务指标,请大家记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上,不折不扣完成任务。六是特色种养殖有亮点。因地制宜、错位适度发展中药材种植和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XXX村要重点抓好蘑菇种植项目,XXX村要抓好温室大棚豆苗生产,讨讨滩村要积极配合做好露天沙葱,争取把沙葱加工成袋装产品,实现农产品加工零的突破,将沙葱袋装产品和土鸡蛋捆绑销售,提升农产品市场价值。七是乡村旅游有突破。围绕“旅游+”主线,把旅游产业作为后发超赶、富民兴镇的重要举措,XX年重点举办沙地西瓜音乐节,打造占地XXX亩的以“西游故事”为主题的西瓜采摘乐园,举办“穿越沙漠、清爽一夏”半程马拉松赛事,将品尝富硒西瓜和体育赛事完美结合。

5、聚焦抓常态重执法,在专项治理上展现新常态

健全“划片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人”的三级全科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将生态环保、安全生产、耕地整治等各项工作纳入一网管理,一网统筹。一是生态环保一抓到底。完成辖区XXXX燃煤锅炉的拆改和餐饮门店油烟清洁化改造工作,建成镇污水处理厂,解决污水乱排乱倒;开展秸秆还田、青贮饲料、堆肥、地膜等综合利用,从源头治理秸秆焚烧和农业面源污染;二是乱占耕地严惩不贷。严格落实“各片统筹配合抓整治、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工作机制,集中开展撂荒土地、未利用地专项整治,耕地苗木专项整治活动,将耕地中的苗木于XXX月底前彻底清除出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对知情不报或者软情薄面,执行不力的镇村组干部,严肃处理。

6、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在共建共享宜居村镇上展现新常态

篇(9)

1、开展重点科普活动。积极开展2010年“科技·人才活动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及各类群众性的主题科普活动。(乡科协、地震办)

2、开展青少年安全教育科普活动。充分利用省数字科技馆的网上宣传功能,通过开展青少年校外科普活动,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城关中学、城郊中心小学)

3、开展青少年安全教育科普活动。结合2010年“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宣传纪念日,开展科普活动。(国土资源所)

4、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引导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站)

5、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继续把现代科技知识、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纳入乡党校教学计划。(乡组织办)

6、开展健康进农村活动。面向群众,提供义诊等健康咨询,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城郊乡卫生院)

7、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督促重点企业搞好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安监站)

8、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工程。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加大食品污染治理力度。(乡食品监督管理站)

围绕“四个主要行动”的实施,提高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力求有新突破

1、加强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省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将符合在校学生特点的科普内容进入课堂。(城关中学、城郊中心小学)

2、开展青少年科技竞赛。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全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等系列竞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城关中学、城郊中心小学)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热线电话、家庭讲座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乡妇联)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力求有新作为

1、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组织本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先进单位(个人)的评选,争取实现国家级奖励项目零的突破,为先进单位(个人)争取更多的奖补资金。(乡科协)

2、加强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按照《关于加强省科普惠农服务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相互配合和分工负责,统一建站标准,力争获得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的单位和带头人完成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任务。

3、推进农村科普“一站一栏一员”建设。计划在全乡60%的行政村逐步设立一个科普服务站、一个科普宣传栏、一名科普宣传员,形成覆盖全乡农村的科普工作平台。

4、抓好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全乡农业产业化建设,完善教学网络,创新培训管理模式,用项目带动全乡农函大培训工作的开展。

5、推进农村科普“三个一”工程。在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古一村举办一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养一名不脱产的农村大学生村官,资助一名贫困生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并推荐就就业。

6、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农技宣传推广平台。加强宣传“农业信息网站”、“969155”农业热线、《科技报·三农周刊》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网》的作用,面向广大农村读者,宣传党的“三农”政策,传播现代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农业站、乡科协)

7、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邀请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乡土人才结合农事活动传授生产技能,实时解答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疑难,及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农业站、乡科协)

8、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农民创业和核心农户培训工作。(乡劳保所)

9、实施农业“五新”入户工程。在全乡建立农业“五新”技术示范片,辐射带动农业“五新”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站)

10、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以丰富农民现代化科技知识,提升农民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为重点,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农业站)

11、开展林业科技培训和推广工作。加强林技员与技术人员的培训,参与实施“百县千村万户林业科技示范行动”,推进林业科技示范网络建设,加强林业科技入户工作。(乡林业站)

12、开展卫生下乡培训活动。开展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组织医务人员送医送药到农村,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医学知识。(城郊卫生院)

13、实施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参与实施“百万农村妇女培训计划”,以项目带动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村妇女培养成“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乡妇联)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力求有新亮点

1、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在企业中加大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动建立职工报酬与职业技能等级挂钩的分配制度。动员全乡企业单位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百万职工大练兵”,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职业培训等活动。(乡工会)

2、实施企业科协“增覆盖、强作用”工程。在企业中建立科协组织,扩大企业科协的覆盖面。同时,进一步发挥企业科协的作用,一是邀请专家来我乡进行创新方法培训;二是在企业中建立专家工作站;三是开展比员工科学素质、比技能、比创新、比合理化建议、比专利、比成果转化等“讲、比”活动;四是开展企业科普宣传服务,为提高企业员工科学素质服务。(乡科协、乡工会)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力求有新进展

1、开展公务员学习培训。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校培训、单位业务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低碳经济、节约资源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展利用、减灾防灾等内容的学习,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乡组织办)

2、在各部门、村妇联主席中办班培训,开展岗位读书活动,并将现代科技知识作为学习和培训的重要内容。(乡妇联)

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技业务培训班或专题研讨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乡科协、乡组织办)

围绕完善《纲要》工作机制,推进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的形成

1、加强成员单位联合协作。根据国务院实施《纲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和中央书记处“大联合、大协作”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实施《纲要》工作的运行机制,加强联合协作和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做好计划总结、沟通联络、协调服务、检查指导等工作,并建立例会制度。(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10)

——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市粮食总产量66.85万吨,比上年减少14.05%。其中夏粮总产18.35万吨,比上年增长75.37%;秋粮总产48.51万吨,比上年减少27.94%。

——预计肉类总产量15.56万吨,同比增长16%;禽蛋产量1万吨,同比增长22%。全市水产品总产量预计完成1479吨,比上年增长20.2%;水产养殖面积195公顷,与年持平。

——预计蔬菜产量76.37万吨,比上年增长26.7%;预计果品产量4.71万吨,比上年增长12.2%;预计茶叶产量380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预计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上年增长15%;

——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农业产值28.64亿元,林业产值1.42亿元,牧业产值31.5亿元,渔业产值0.1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4亿元;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农业增加值19.63亿元,林业增加值1.17亿元,牧业增加值15.03亿元,渔业增加值0.0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27亿元。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3万千瓦,比年增长37.3%。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安排工作计划。制定印发了《市农业委员会年工作要点》、《市年秋冬种工作安排意见》和《关于扎实抓好年粮油生产的意见》等,做好秋冬种和春耕生产计划安排、农资储备、市场监管、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等各项筹备和安排工作,保证了农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落实惠农政策。认真党的惠农强农政策,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补贴标准逐步提高,补贴力度逐渐加大。各级财政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逐年增加农业投入。年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农业专项投入达到19500万元,比年增长128.07%。其中市级7000万元,比年增长55.56%;县级12500万元,年增长208.6%。

年全市共落实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良种补贴资金1893.5万元,其中:兑现水稻良种补贴430.5万元,兑现玉米良种补贴980万元,兑现小麦良种补贴363万元,兑现油菜良种补贴120万元。年争取到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03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1170万元,省级购机补贴资金245万元,市级购机补贴配套资金16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61万元,购置机具数量8101台。对能繁母猪实施补贴,兑现资金1101.01万元,补贴能繁母猪11万头。积极配合市保险部门做好能繁母猪保险专用耳标的申购、发放、加施和管理,全市共订购能繁母猪专标15.5万枚,共投保能繁母猪9.45万头。

年全市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共计4319.8888万元,其中省级以上(含省级)3547.7676万元(其中:动物防疫120万元、动卫监督20万元、水产19万元),市级772.1212万元(不含动物防疫151.68万元、兽药饲料监督15万元、水产15万元)。

(三)实施农业项目。计划实施粮食增产工程80万亩,经检查核实认定,全市完成工程面积90.15万亩,有效面积81.14万亩,超计划1.42个百分点。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3个,面积3万亩,安排在六枝特区木岗镇、盘县民主镇、水城县玉舍乡实施,实际完成3.38万亩,超计划12.7%。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项目,安排在水城县南开乡实施,计划任务3.1万亩,实际完成3.466万亩,超计划11.81%。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安排在六枝特区陇脚乡实施,计划任务1万亩,实际完成1.02万亩,超计划2.41%。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2个,安排在盘县四格乡实施和水城县董地乡实施,计划任务2万亩,实际完成2.07万亩,超计划3.5%。实施油菜高产创建项目计划1万亩,实际完成1.05万亩,超计划5.08%。实施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5万亩,其中六枝3万亩,盘县1.6万亩,水城县0.4万亩。实际完成项目面积5.97万亩,超计划19.4%。实施优质专用玉米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计划10万亩,其中盘县和水城县各5万亩,实际完成项目面积10.73万亩,超计划7.30%。实施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计划6.5万亩,安排在六枝特区、盘县和水城县实施,实际完成6.75万亩,超计划3.85%。相继完成了省级新技术试验项目3个、发箐乡玉米高产栽培示范项目200亩、发箐乡马铃薯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及品种展示70亩、苦荞新品种试验3个、苦荞高产配套技术试验3个、苦荞高产栽培示范200亩、优质常规稻栽培示范项目面积16.9亩、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30.57万亩、省级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3个、国家良种补贴项目6万亩等。

年和年畜牧业启动实施的项目有年肉羊标准化良种繁殖场(即水城、盘县种羊场和水城、六枝扩繁场)建设项目、“1000万只”肉羊工程配套(即羊改点和村级兽医室建设)项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六枝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万头优质肉牛基地建设项目、六枝绿壳蛋鸡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年国家级和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项目等项目。

(四)推广农业科技。全市推广杂交水稻29.32万亩,占计划的101.1%;推广优质稻25.49万亩,占计划的101.96%,推广率达到46.52%;推广杂交玉米100.16万亩,占计划的100.16%,推广率达到93.34%,;推广玉米种子包衣74.59万亩,占计划的110.5%,推广率达到69.51%;推广脱毒马铃薯174.73万亩,占计划的100.42%,推广率达到80.92%;推广杂交油菜9.46万亩,占计划的105.11%,推广率达到70.7%。全市玉米育苗移栽40.39万亩,占计划的100.98%,推广率达到37.64%;水稻旱育稀植27.87万亩,占计划的101.35%,推广率达到83.67%;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123.27万亩,占计划的112.06%,其中旱地宽厢宽带6.98万亩,占计划的107.38%;玉米地膜覆盖栽培22.29万亩,推广率达到20.77%;油菜育苗移栽8.34万亩,占计划的104.25%,推广率达到62.33%。其中油菜免耕栽培4.01万亩,占计划3万亩的133.67%。

现有牛改点178个(鲜配点80个,冻配点98个),羊改良点270个(鲜配点263个,本交点7个),猪改点657个(其中人工授精点106个)。年完成牛的改良配种5.98万头,完成羊的改良配种4.09万只,推广杂交猪146.04万头,其中推广三元杂交猪85.46万头。推广良种禽526.38万羽,推广意蜂3087群。坚持草畜配套、以草稳畜、以草促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人工种草工作力度,以推广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三叶草、菊苣等优质牧草为重点,扩大人工种草面积。预计全年共完成人工种草5.6万亩,为年任务的112%;秸秆科技处理16.33万吨,为年任务的102.1%;工业饲料推广12.35万吨,为年任务的102.9%;冬闲田土种草5.28万亩,为年任务的105.6%。

完成机耕面积45.93万亩,为年计划的114.8%,机械、半机械脱粒24.1万吨,机械化插秧面积3200亩;机械提灌面积25.8万亩;为年计划的103%。

(五)发展特色产业。年全市马铃薯完成播面215.918万亩,占当年市计划200万亩的107.95%,与年208.31万亩相比,马铃薯总播面增加7.67万亩,增长3.68%。其中:完成净作面积101.171万亩,占当年市计划100万亩的101.17%,完成脱毒马铃薯播面174.734万亩,占当年马铃薯播种面积的80.92%,比年的166.65万亩增加8.084万亩,增长4.85%。

计划全市新增商品蔬菜基地面积2万亩,实际完成面积2.02万亩。巩固2008年-年商品蔬菜基地6万亩,截止年11月底,实际完成面积6.152万亩。全市蔬菜种植面积50.91万亩,占任务数50万亩的101.8%,较年的45.89万亩增加11%,总产量76.37万吨,总产值9.16亿元。主要种植蔬菜种类有西红柿、辣椒、黄瓜、棒豆等,产品除满足本市销售外,还销往省城“五里冲”和两广等地市场。

计划新建猕猴桃标准果园面积1万亩,主要在水城县实施,已完成种植面积1.1万亩,全市猕猴桃果园面积已达1.66万亩。计划新建红梨标准果园2000亩,主要在盘县实施,已完成种植面积2049亩。全市果园面积13.44万亩,较年的12.5万亩增加了10%。其中结果果园7.31万亩,产量4.71万吨。果园面积分布为:六枝特区1.2万亩、盘县3.75万亩、水城县7.71万亩、钟山区0.78万亩。主要品种以梨、桃、猕猴桃等为主。

完成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1.75万亩。其中:水城县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11万亩,盘县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0.64万亩,全市茶园面积7.85万亩,其中:六枝特区0.77万亩、盘县3万亩、水城县4万亩、钟山区0.08万亩。全市茶园面积较年的6.1万亩增加了29%,投产茶园面积约3.59万亩。

以发展规模养殖场(小区、大户)为重点,加快畜牧业发展,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全市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824个,同比增加83个,年出栏生猪12.64万头;有年出栏1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户)423个,同比增加33个,年出栏肉牛1.12万头;有年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978个,同比增加173个,年出栏羊达4.45万只;有饲养量500羽以上的蛋鸡场(户)68个,同比增加25个,存栏蛋鸡24.67万羽,年产蛋量达2436吨;有年出栏2000羽以上的规模养鸡场(户)135个,同比增加8个,年出栏肉鸡达129万羽。

(六)开展农技培训。年省农委、省财政下达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任务为1.28万人,其中:创业培训100人,地方示范性技能培训1.27万人(其中:六枝1250人、盘县2100人、水城2600人、钟山2050人、市级4800人)。培训的专业有:病虫专业防治员、肥料配方师、蔬菜园艺工、茶叶园艺工、果树园艺工、畜禽繁殖员、畜禽养殖技术员、人工草地建植员、水产养殖技术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机操作员、农机维修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民信息员、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乡村旅游服务员、农业创业人员、马铃薯农艺工、中药材生产管理员等。截止12月5日全市已开展阳光工程示范性技能培训5085人,占任务数的40%;完成创业培训100人,占任务数的100%。认真贯彻落实省农广校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中专学历招生工作,全市共计招收中专学历生159人。

(七)加强病虫防控。认真履行植保工作职责,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农业植物检疫,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植保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农药的监督管理,开展了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专项治理等工作。年全市农作物病虫为中等发生年,全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483.43万亩次,防治面积381.09万亩次,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78.83%,经防治挽回粮食7852.47万公斤。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了春季和秋季集中防疫工作,加大了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点动物疫病的防控力度。全年共计免疫接种牲畜口蹄疫疫苗329.21万头(只)份,其中注射牛64.47万头;注射猪199.01万头;注射羊53.05万只,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免疫接种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847.15万羽,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免疫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192.73万头,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94.39万头份,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接种鸡新城疫疫苗832.74万羽份,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94.9%;注射狂犬苗23.69万只,注射炭疽芽孢苗15.9万头份;注射猪肺疫苗100.55万头份;注射猪丹毒疫苗95.89万头份;注射仔猪副伤寒苗73.53万头份;注射牛出败苗46.21万头份;接种禽霍乱苗38.76万羽份;接种鸭瘟苗9.68万羽份。

(八)扶持龙头企业。一是组织推荐企业申报贵州省乡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我市的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厂等11家企业获得年贵州省乡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的贷款贴息资金、“四帮四促”扶持资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补助资金共229万元。二是组织企业申报年度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我市的水城天瑞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引进省外优强企业、省级龙头企业获得贷款贴息、原料基地补助、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包装补助资金共100万元。三是组织企业申报年度市级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资金项目,我市的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等15家农业企业获得贷款贴息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共240万元。

今年共组织17家涉农企业申报第八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预计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余家,使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0多家。

(九)建设基础设施。年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任务1.5万户(六枝2000户、盘县6401户、水城县6344户、钟山区255户),截止12月5日已全面完工,完工率100%。其中: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2210户(六枝260户、盘县811户、水城县884户、钟山区255户);中央预算内投资第一批沼气项目4000户(六枝500户、盘县2000户、水城县1500);中央预算内投资第二批沼气项目8790户(六枝1240户、盘县3590户、水城3960户)。乡村服务网点任务46个,到位资金23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7万元,省级投资23万元)。完工28个,完工率为60.9%,预计12月底完成。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00-500立方米中温发酵大中型沼气池项目2处,省级中温发酵大中型沼气项目1处,常温大中型沼气池4处,省级农村清洁工程项目1个。

加强对年度全市2000亩土地出让金项目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并于年9月底以前组织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进行了市级验收。完成了年度全市2000亩土地出让金项目的规划、选点、实施方案编制和项目申报工作,项目实施方案已于9月底以前通过有关部门专家评审。

(十)积极抗旱救灾。全市投入抗旱人数10.96万人,抗旱浇灌面积23.58万亩,薅追增施恢复肥面积9.63万亩,病虫害防治面积57.04万亩,投入农业抗旱救灾资金230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0万元,省级资金60万元,市级资金11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46万元,农民自筹1043万元;出动技术人员指导10858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67万份,;现已改种作物4.49万亩(其中蔬菜2.47万亩,其他2.02万亩)。

(十一)开展农业执法。今年以来,认真组织开展春季、秋季农资打假集中整治、种子、农药、复混肥料、兽药饲料、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568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108个次,检查农资市场893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299户次,检查养殖小区、种植基地43个,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5件,共查获农资产品166231公斤,其中:查获主要农作物种子18032公斤、肥料148000公斤、农药199公斤。按简易程序查处3件,系水城县农业局办理;按一般程序立案查处36件,其中六枝特区14件,盘县16件,水城县1件,钟山区5件。这36件中,其中种子14件、肥料7件、农药2件、兽药5件、饲料8件,已结案29件,收缴罚没款6.197万元。

实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与各县(特区、区)农业局农机监理股(站)签订了《二O一一年农机安全工作责任书》,各县(特区、区)农业局农机监理股(站)在拖拉机入户、年检审时与机主和驾驶员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签订率为100%。全市拥有拖拉机7954台,检验合格6713台,年检合格率为84.39%。全市拥有拖拉机驾驶员5256人,参加年审4530人,年审合格率为86.18%。

(十二)加强质量监管。加强“三品”基地监管及认证认定。检查“三品”基地二次,复查换证无公农产品生产基地4个,农产品17个。申报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4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盘县核桃、水城猕猴桃),完成全市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证年审。

完成兽药抽样22个批次,收到检验报告12个批次,1个不合格、2个假兽药;兽药残留抽样2个批次,合格率100%。完成饲料抽检28批次,收到检验报告25个合格、1个不合格。其中:国家任务12批、饲料中违禁药品8批,饲料中蛋白原料8批。开展“瘦肉精”监测监管工作,共出动执法检测人员1067人次、检查养殖户376户、检查收购贩运户115户、检查屠宰场138个次、发放《严禁使用“瘦肉精”告知书》987(份),检测生猪尿样“瘦肉精”2819批,检测结果均成阴性。

(十三)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118个试点村(其中省、市级试点村5个、县级15个、乡级98个)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村寨道路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省级“整乡推进”试点乡——蟠龙乡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以水城县百车河片区为代表的农村美好家园建设得到了省的肯定。5个省市级试点村全面通过验收,其中月亮河村和前进村被评为省级试点先进村,并获得了以奖代补资金各20万元;新增的省级试点村——玉舍乡海坪村(省农委扶贫点),今年所实施的项目全部按计划进行,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省级“整乡推进”试点——蟠龙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省级投入200万元资金,现已完成投资130万元,市县整合的400万元资金项目,已全面完工,整个项目可望按规定在明年3月份全面通过省级验收。

(十四)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搞好信息宣传。采集、编发《农业工作简报》、《市农委“三个建设年”工作简报》共计99期,通过市门户网站、农业信息网、凉都新农村网信息700余条,农业宣传稿件被市委市政府的《信息》、《政务信息》、《信息专报》、《政务动态》、《应急工作简报》、《应急工作快报》等采用60余篇;中央省市主要媒体刊发农业正面宣传报道100余条次。贵州省电视台播出农业新闻60余条次,电视台播出农业新闻200余条次。全年开展农业科技宣传活动共计7次,发放各种农业、畜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实用技术及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手册2万余份。接受咨询人数4000余人次,同时还无偿发放蔬菜种1000包、草种30公斤、农药300盒,切实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围绕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和完成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如《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市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和农村妇女创业调研报告》、《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和《陡坡玉米地退耕规划》、《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拟草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等。

三是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成立了市农委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开展“四帮四促”活动领导小组和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组,明确工作分工,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一是以“三个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围绕发展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二是着力解决全市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不走形式,突出特色;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化运作;四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设置了自身特色的争创载体,即:围绕三个目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值),抓好三项活动(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互助共建),实施三项工程(高产创建工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提升三大产业(提升粮食产业、畜牧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四是抓好党建扶贫工作。联系发箐乡实际情况拟定了-2012年度党建整扶贫工作计划。抓好党员的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全乡共发展党员15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人。选出了20户党员贫困户作为党员干部结对子帮扶对象,建立了贫困党员台账。抓好种草养羊工程的跟踪管理,在清塘村和发箐村实施,实施农户20户,完成了每户10只基础母羊的购买工作。实施完成肖唯能养羊场100m3大中型沼气池建设项目,马铃薯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项目70亩,杂交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示范项目200亩。安排了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发箐乡种养殖项目技术推广,完成绿肥种植2000亩,大蒜种植150亩,苦荞种植300亩,饲养土鸡4700羽。协调了10万元资金用于清塘村五、七组通组镶边公路建设,协调资金5万元用于乡计生站点的改建。积极向水利部门协调项目,申请资金20万元,建设蓄水池50口,每口30立方米。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协调,争取了50万元的资金用于发箐乡发嘎至大坡公路建设,11月中旬项目已开工建设。

五是开展对外招商引资。下发《关于认真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编制征集工作的通知》,切实做好农业项目的收集、筛选、汇总、项目库建设等工作,科学规划和编制一批产业链条长、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用于招商引资。共遴选招商引资项目33个入库,编制了《市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简介》。市农委已与贵州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山林绿色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成立了贵州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营业部。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厂组建的黔润肉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与香港、澳门源富食品有限公司合资进行四个项目建设,其中香港源富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人民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然灾害造成损失。年初遭遇持续低温雪凝天气,严重的雪凝灾害给我市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4月底以来,全市又遭遇干旱少雨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据统计部门第二次预测,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66.85万吨,比上年减少14.05%。其中夏粮18.34万吨,比上年增长75.37%;秋粮48.51万吨,比上年减少27.94%。全市烟叶收购量在19万担左右,比计划24.1万担减少5.1万担,减幅达到21.16%。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4642.2万元,其中种植业损失52392.12万元,养殖业损失2250.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