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10-05 09:29: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篇(1)

实施有效教学,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改变课堂教学的习惯做法,突出语文课堂的特点,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把握好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教学文本具有多元性或多向性的特点,而学生的需要和所要培养的能力则具有定向性。如我曾上过一节自定题目的课,叫做《走进苏轼》,即把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时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三首词是苏轼生命历程的情感记录,通过文本感知、交流探讨,师生一起感受、了解、认识这位文化名人,知人论事,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感悟。文本重组,密切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集中了文本中苏轼的情感力量,为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审美功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

二、把握好教案与课堂实施的关系

教案是运用文本并参照学生状况而预设的教学方案,实施是从学生那里发现新问题,或由学生提出新问题而改变预设方案,或临时局部生发的过程。任何一节课,一般都包括设想、设计、实施、实现四个环节。这些环节方向大体一致,但并不一定同步。单从“教”的角度而言,有时心想事成,有时事与愿违。

三、把握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包括教育资源和学生心智,还有二者的动态统一,这些因素决定着教学实施的形式。以教材为载体的教育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对形式的选择常常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设想,设计阶段。作为人文科学的语文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必定多种多样,而形式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内容的性质意义、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的可能。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从改革课程内容和结构入手,要变革学习方式,就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和开发教育资源开始,而不是相反,否则会产生新的形式主义。

篇(2)

川教版《中国历史》教科书几乎每课都有彩图,它们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究图画的内容,想一想表达的含义。课前教师要充分备好课,将彩图研究透彻,设计出由浅入深的问题,作为探究的路线,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最后得出结论。现以《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8页岳飞塑像略作说明。教师首先让学生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1. 这个人叫什么?生活在哪一个朝代?2.此人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试用文字描述出来。3.为什么上面手书“还我河山”?4. 他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接着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分组讨论,并将探究的结果整理好后念给同学听,最后教师把南宋和金的对峙关系讲解清楚。

二、利用配套地图资料,深入探究历史问题

这套历史教科书根据内容的需要,都在适当的位置配了彩色地图。上课时可以让学生粗略地画下来,在上面标出地点,写上国名。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简图,接着围绕此图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图画和同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从中得到有关的历史知识。在《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一课中附有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简单地画出东亚、南亚、西亚的轮廓图,接着标出长安、日本、天竺、波斯等地名,然后由教师提出几个问题:1.唐朝和这些国家的关系如何?2.哪些人是“大使”?3.在哪些方面进行了交流?产生了什么影响?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画的图和同桌展开探讨,联系有关的知识学习“遣唐使来华”。学生通过这样合作探究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其效果远比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好得多。

三、利用历史活动课程,潜心探究历史知识

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开展活动课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活动主题,确立活动目标,使用历史读物、历史图片、历史歌曲、时事新闻等资料,并且科学地设计活动课程,采用各种形式,如开展表演会、故事会、手工操作等,让学生探讨相关的历史知识。在《走近印刷术》活动课中,笔者让学生带一些胶泥,捏成条形、方形、圆形等形状,接着用小刀削平,写上王、田、中、口、回等字。这些程序完成后,学生蘸上墨汁或印泥,将字印在纸上。通过上述活动,学生明白这是比较原始的印刷方式。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印刷术,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1.为什么让学生用胶泥刻字而不是用木块刻字或者橡皮刻字?2.当时的印泥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3.这种印刷方式有什么优点?和今天的印刷技术比较有什么缺点?4.哪些国家学了这种印刷术?世人是怎样评价印刷术的?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相互交流,最终探讨出印刷术的使用方法、发明印刷术的重大意义,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理解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四、仔细阅读课本“旁批”,充分探究历史问题

篇(3)

一、对语言的品味体验

在林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你觉得我们应该更关注哪几个字,为什么?此问意在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语言的表现力。学生很快就找出了“穿”“拍”“卷”三个动词和“乱”“惊”两个形容词。接下来就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必须进行角色的置换,设想自己就是处在当时当地的苏轼。其次,学生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虚拟画面。这样才有可能对词语丰富的表现力有所领悟。然而,不知是我们的教师把学生这个学习主体遗忘了,还是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学生的地位,反正是问题一提出来,学生的情感尚未投入甚或完全没有投入,教师就将概念化的答案公布出来了:“乱”写出险怪,“穿” 写出高峻。“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 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

以上答案能帮助学生真正品味出词作语言的妙处吗?回答是不可能。因为缺少一个中间环节,即“乱”字怎么表现了“险怪”、“穿”字又怎么能表现“高峻”呢?这字面与答案之间是需要有一根“桥梁”来架设的,这根“桥梁”就是由字面到形成答案的过程中的品味和体验。如“乱”字,首先我们品味出的是多而没有规则,形状怪异,而“穿”字,我们首先从字面读出的是能够穿透云天的一种力量,这些形状各异的峭壁插入云霄,可见险怪与直插入云的高耸,然后我们才能体会出“穿”和“拍、卷”等字是以动态来写赤壁之景,从形状、姿势、声音、色彩中描绘赤壁奇险雄伟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继而明白诗人在缅怀英雄时产生的豪迈奋发的思想情感。可见语言品味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一过程就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走进文本去体验。在学生还没有体验到位的时候,呈现答案是不会有效果的,也是不可能有课堂的生成的。

二、对文本中的具体事件和细节的体验

词的下阕,教案有如下问题: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六个诗句写周瑜形象,跟你从历史和小说《三国演义》里读到的周瑜形象一样么?设计此题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周瑜形象的把握,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这个问题设计得很好,可以通过“小乔初嫁”和“火烧赤壁” 两个事件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投向既往的阅读体验并与此词的体验结合起来。并通过对“羽扇纶巾”的装束,对“谈笑间”这个细节的品读,让学生把所读的东西连成一片,形成自己的思考,继而形成自己对词作语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认可与觉悟。

遗憾的是教师在学生对 “小乔初嫁”和“火烧赤壁” 两个事件,对“羽扇纶巾”的装束,对“谈笑间”这个细节的体验还不到位,或者说火候未到,就呈现了教案中的结论:“羽扇纶巾” 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 “小乔初嫁了”映衬,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出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

这样的教学与上文的品味词语的教学一样,只看重概念化的答案,忽视了情感体验。这个体验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读过陈寿《三国志》的学生,要从头脑储存中搜索出与周瑜有关的部分;读过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学生,也要从阅读积累中调出与周瑜有关的部分,才能与此词中的周瑜形成比较。这个过程还应该体现如下思维过程:⑴把“小乔初嫁”和“火烧赤壁” 两个事件结合在一起为了突出周瑜形象的什么特点?⑵“羽扇纶巾”符合大将军的装束吗?为什么是儒将的形象呢?⑶“谈笑间”这个细节对表现周瑜形象有什么作用?⑷诗人仰慕这样的英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了以上思维过程,学生才能领悟苏轼之所以这样写,是要表达如下思想内容:⑴周瑜青年得志,年纪轻轻就为国建功,反照自己的老大无为。⑵苏轼是一个文人,充其量只能成为儒将,不可能成为驰骋疆场的将军,因此诗人不可能去仰慕武将,何况历史上的周瑜本是文武双全、风流倜傥,与《三国演义》里的周瑜有较大区别。⑶“谈笑间”这个细节足以表现周瑜对破曹充满信心,这种自信使他蔑视强敌,指挥若定,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⑷诗人笔下的周瑜形象是用以抒发自己报国无望,壮志难酬的情怀的。如果学生体验不到这些,就把答案告诉他们,这种“教教案”而无视情感体验过程的教学,学生不可能对所读的材料形成自己的思考,更不可能有教师所期待的对文本语境的认可与觉悟。

从以上两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只有高度重视阅读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情境,去品味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去体验诗中那些具体的事件和细节,学生才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诗词教学如此,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阅读体验不到火候就呈现答案或仅流于标签化的阐释,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

篇(4)

面对精彩纷呈的公开课,要善于“吹毛求疵”。前不久,被邀请去参加某校教学开放日,听了一位年轻教师的一节高一语文课,感受颇深。这位年轻女教师上的是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其教学流程大致如下: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体会本文“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点――随堂练笔:写100左右的关于父母关爱自己的细节描写――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时,教师播放录音,要求学生轻声跟读,用心感受。“合作探究”时,要求学生体会本文“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点,老师做了以下处理:读一读,读出琐事中的深情;品一品,品出细节处的深意。凭心而论,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是不错的,如果作为一节古代散文欣赏课可以说是很到位的。然而,这节课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缺陷:一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参与太少;二是教师按部就班,落实不到位。

首先,教师的课启而不发,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据说该班是年级的王牌班级,学生素质很不错,老师也布置了学生预习,可惜学生的激情没有被激发出来。甚至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学生也似乎无动于衷。合作探究也成了虚设。要学生“用心感受”恐怕也是老师的一厢情愿了。只是到了老师要求学生自发朗读“随堂练笔”短文时,才有几个学生站起来拿出自己事先写好了的文章宣读了一番。

其次,教师按照教学设计方案按部就班地操作,可惜每个环节都没有落实到实处。例如,“合作探究”环节,本应该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可惜老师没有做到。“随堂练笔”本该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却要求学生事先完成了这个任务,根本没有给学生随堂练笔的训练机会。

可见,这节课教学环节齐备,可惜都是蜻蜓点水式的点到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隔靴搔痒,没有深究,无法击中要害。故曰,作为一节学校开放日的公开课,作秀成分太浓,是一节典型的表演课。理想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不能落实到位?这完全是上课教师的责任。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

一是教师经验不充足,启发诱导措施不到位。一旦遇到学生“无动于衷”之时,老师缺乏应急措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当“合作探究”环节无法进行时,教师应该采取立马分小组讨论,让小组学生认真讨论回答,争先恐后抢答问题,老师给予表扬等措施。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落实了教学环节。

二是教师功底不厚实,课堂驾驭能力不够强。一般而言,底气足的教师往往沉着应对,处事不惊,临乱不慌。例如,面对学生的沉静,老师可以临时取消录音朗读,而是自己亲自朗读课文,也可以先录音读,然后自己读后请学生评判优劣,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主人公精神。可惜,现在不少教师因为底气不足,尤其是年轻教师不敢随便在学生面前“献丑”,只好让录音代劳了。

再则,本来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的“随堂练笔”却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了。可能是教师信心不足,担心学生无法完成,打乱了自己的教学秩序。当然,如果教师也来个下水作文,跟学生一起“随堂练笔”,可能学生也会顺利完成任务,写出理想的好文段来。此外,年轻教师缺乏自信心,过分依赖预设教案。教案是人设计出来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教学实际,可以随时随地灵活变动的。要知道,要上好一堂课,不仅是备课,还要备学生。

同课异构课,在比较中寻找“非我因素”。去年底,去广州华南师大附中参加了第二届“自主高效课堂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暨“华附在线”2012年高考研讨活动。在华南师大附中听了广州、深圳、杭州三地老师的三节同课异构课。所谓同课,是因为三位上的都是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高二选修2《唐宋散文宣读》一文。所谓异构,是因为他们三人的课在教学切入口,重点突破,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以及预期目标的达成等课堂教学理念各有差异。

三位老师都立足于课文的的高度,引领学生解读课文,畅游“快哉亭”美景。广州老师以“快”字切入课堂,用七个“快”字统领全文,引领学生与苏辙同游快哉亭,感受苏辙作文之情感色彩。深圳老师则用“如果要在快哉亭旁边立一块碑,向游客介绍亭子的有关情况,你认为《黄州快哉亭记》里面哪些内容适合选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维,重在考查了学生的理解、筛选、组材以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杭州老师则是善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关诗文加以比较,让学生站在快哉亭上浮想联翩,以此来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位老师的课上得都很精彩,有一定深度,尤其在引导和师生互动方面都表现得很是不俗,彰显出了他们的课堂本色。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1-01

一、古诗词教学现状

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本作为学生学习母语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都重视古诗词篇目的编选。高中语文课本几乎每册都会单独设置一个固定的单元来讲解古诗词,可见古诗词在高中语文的重要地位。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教授和学习古诗词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未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原有阶段,教学方法也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在备课上,他们往往依赖教参进行教案设计,以不变应万变,使得教学质量止步不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方法的创新和改进,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使得本来富有个性解读色彩的诗歌教学,变成了具有标准答案的诗歌识记过程,剥夺了学生的话语自。

(二)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古诗词由于年代久远,语言高度凝练,形式上与现行汉语相差甚远,使得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抵触和厌烦心理。再加上古诗词的解读晦涩难懂,必须借助工具书、教师来帮助理解,甚至有时候在这两者的帮助之下,还是感觉一头雾水,鉴于古诗词的积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好了几篇并不代表在学习新诗歌时畅通无阻,这就使学生形成了古诗词无法学好的错觉。

(三)高考对古诗词教学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高考题型的相对固定和考查知识的范围界定,使得部分教师和学生有了投机取巧的念头。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高考题型进行针对性授课,着重解读高考中的易考点和易错点,着重进行技巧的传授,学生则只识记重点篇目和常考篇目的知识,对其他不常考的篇目则采取相对弱视的态度。第二,诗歌鉴赏一般选自课外文章,使得有些学生产生了侥幸心理,认为书本知识不会考到,从而放松了教材中古诗词的学习。

二、从教师角度谈几点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图改变以往教师对课堂的完全掌控局面。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在互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

(二)提高自身在古诗词方面的语文素养

1.多读书,积累足够多的古诗词知识和理论。

教师的知识功底如果不扎实,将直接影响对教材的解读是否深入和精准。教师必须多读一些诗歌鉴赏类的书籍,从整体上掌握古诗词理论系统。

2.提高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力和归纳整合能力。

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除了要在课前认真分析学情之外,还要在课上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对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由于古诗词内涵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审美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更好地解读诗文。

(三)创新诗歌策略,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鉴于课文篇幅的限制,教材中除了插图信息能给学生带来些许兴趣和想象空间之外,几乎没有其它的辅助信息。教师如果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教材的不足。例如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在导入阶段可以放一些赤壁的图片、选一些三国时期的人物图片,把学生带到那个时期、那个地方,更能身临其境地了解原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理解,也可以选取电影《赤壁》的优秀片段辅助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

(四)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

篇(6)

人文素养培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衡量指标,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直接影响,也是丰富学生思想内涵的关键性举措[1]。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作为一门注重人文内涵、文化底蕴的代表性学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日常生活、人文交际方面来加以考虑(人文性、工具性相统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为教学目标,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有利辅助条件,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倡导的教育理念,值得大力推广与引荐于实践教学。

一、结合教材,彰显人文教育

1.挖掘教材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核心作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结合讨论、提问、探究等实践活动,创建人文素养培育环境,让学生体会到人文教育的独特魅力。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文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搜集有效的教学资源(音频、视频、图片),展现出屈原刚正不阿、忠心爱国的执着精神;创建生动有趣、活泼形象的教学课件,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素养,也便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评判能力。

2.强化阅读训练

适当的阅读训练可开拓学生的课外视角、丰富精神世界,也是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以某次课堂教学公开课为例,在讲解《童趣》文章内容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性格差异、年龄特点),利用教材知识内容,开展“教材知识竞赛”、“课外阅读活动”,成立教室阅读图书角,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实践阅读活动,并将其阅读心得分享给班级学生,形成共同监管机制;针对文章重点内容,开展课堂讲演实践活动,邀请学生讲解自己所经历过的童年趣事,在班集体演讲氛围中优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及其思想观念,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创设情境,培养人文素养

1.注重教学情景

教学情境是为了教学效益服务的,通过合理、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可达到提升人文素养培养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设置独具特色的人文教育情境。例如,在《论语十则》教学内容中,教师结合一组动漫图片,以孔子与学生对话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阐述了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人文理论,设置问题情景:论语十则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对当今社会有何显著影响?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答环节,教师统一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论证,强化学生对于论语内涵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价值素养水平。

2.结合人文熏陶

人文熏陶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依据,相比较教材式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式,更具独特教学效益,值得广泛应用于实践教学活动。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苏轼的生平趣事为切入点,引入文章所描述的典型事例,实现语文教材与历史知识的结合效应,将文章中所表达的个人感情完美呈现,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感悟能力也具备一定影响。

三、拓展教育,融合日常生活

1.开展课外实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讲人文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形成高效教学机制。以《在山的那边》的教案为例,开展自主阅读、自主诵读、实践探访等活动,鼓励学生深入大自然,搜集“大地母亲”的自然情怀资料,也可撰写实践活动心得体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初中语文人文素养教育提供辅助作用。

2.调动生活体验

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日常生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也有助于初中语文人文素养的培育,这与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素质教育具有相得益彰的功效。在《秋天》教案中,教师结合地方季节的表现特征,让学生畅谈秋天所代表的季节特征、表现形式及内在涵义,可从秋季代表性词语入手,并联合自身生活体验及其特有经历,形成自己的主观看法及个人建议,将鲜活的生活经历融入语文教学,实现语文实践活动的体验目标(丰富学生内在情感),创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体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具备高效便捷的教学特征。

四、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实际保障。在实践教学中,通过“结合教材”、“创设情境”、“拓展教育”等方面,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特有的浓厚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素质教育的独有理念,从实际出发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对课堂教学效益也具备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并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既“互联网+高中语文教学”,让教学方式、内容、过程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升华。它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那种原始的“刀耕火种”教学形式,构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一个臻于完美的教学环境。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备课更加便捷和丰富

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环节中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搜集整理资料,以满足时展的新需求。如今的高中生越来越关注这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身为语文教师在和高中生打交道时必须更加关注社会,了解时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与快捷的优势,可从网络中获取更多更鲜活的信息,以便做到与时俱进。

传统的语文备课,一般都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支笔、一块黑板、一个备课本,不仅效率低,教师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被严重束缚,而现代信息技术备课是指广大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工具进行电子化备课,通过学科教学资源网以及教师自制资源库等,将各种资源整合为页面形式的课件,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把教师从“抄”教案中解脱出来,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教材教法和学生学情。电子化备课使得教师理解教材也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教师的备课质量自然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针对教材中课文越选越精,高考难度越来越大,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苏轼的《定风波》一课为例,和初中相比仅仅停留在文学常识的介绍和疏通意思上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时需要搜集苏轼不同时期作品来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词人旷达、洒脱的情怀,知晓此词“即景抒怀”的表现手法。而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相关教育资源网、QQ群、博客圈、微信等便捷地搜集材料、优秀课件,从而丰富备课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直观和形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网络化的教学方式还未出现时,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主宰着教学,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多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可生动、形象、直观、灵活地展示教学内容,从视觉、听觉多角度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教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视频,连放两遍该片的主题曲: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图画与声音展示出意境壮阔雄浑、气度恢宏,意蕴深厚。学完这首词时,又播放了一遍。这样,同学们通过观看与聆听,也就深层的理解了此词主旨,即表现了作者宽阔的胸襟,仰慕古代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以及功业无成的感慨。这样的方式无疑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深而全面地领悟词的主旨,最终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还有,如《兰亭集序》、《腾王阁序》、《归去来兮辞》、《荷塘月色》、《再别康桥》、《故都的秋》等等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对这些作品,应含英咀华,品位其中的美。可传统的教学,费时费劲,却只能或应用音乐来渲染,或利用图像来显示,或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整合,可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自然链接,达到意境全出的效果。这是一种惬意的、高效的教学,一种教学艺术化和科学化的完美结合,学生也更能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整合和审美情趣也就更容易提高,学习兴趣也会大增,也就真正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

篇(8)

羲明出生于福建南平山乡农家,家徒四壁、瓮牖绳枢,可状其少年时之清寒景况。其府君大人以多才方正名闻里邑,担任大队会计工作,喜用毛笔记帐,羲明受其影响始与楮墨结缘。入小学幸遇一位书法功底深厚、教学颇为严厉的先生,在其指导下开始临池学书。羲明认真刻苦,悟性奇高,作业全校传观,常为不能按时领取而懊恼不已,从此学校的黑板报、墙报由他承包,羲明也乐在其中。1974年从戎入湘,新兵训练期间一份《决心书》写得潇洒流丽,文采飞扬,一夜工夫,作为文书双美的佳品由班长逐级传递至营、团领导之手,部队首长对这位稚气未脱、才华横溢的新兵甚为垂青,找来促膝谈心,鼓励他在军队这个大熔炉中锻炼成长。按规定新兵至少要在连队锻炼一年方可调用,而羲明仅满三个月,就作特殊人才调入团部机关负责宣传工作。大器成于坚忍,卓越出自艰辛,在近二十年的军旅生涯中,穷研书艺几乎占羲明业余生活之全部,他从不午睡,将床板当书案,勤墨池笔冢之功。羲明好读书,在军校学习期间,于哲学、美学、古典文学兴趣甚浓,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1980年代初期,日本书道代表团来华交流,羲明作为湖南代表有幸参加,创作的书品日方提出收藏,当时尚无商品意识,于是作为礼品赠送给了日方。1980年代末,羲明荣获书法大赛金奖。转业到地方,进入湖南省书协担任领导工作,这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对历代名家的研究更加系统深入,对自我的剖析也更全面、更客观,深知怎样弥补不足,怎样广取博采,怎样由博返约,整合出新。1996年,他写的字帖,作为中小学教材在全国发行。他终生难忘的是,2007年拜师于书法泰斗沈鹏、佛门大德藏慧门下,在这两位先生的教诲之下修道习艺。他深悟儒释道哲学、美学之精魂,自觉地将儒之中庸、禅之法理、道之太极融会贯通于书法艺术之中,在心灵深处与古圣先贤对话,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衣带渐宽终不悔,伸手能生五色烟。2009年参加由《书法报》主办的“兰亭诸子奖”书法大赛,海选出来的几十位选手多为当代名家,通过终评、全国投票产生了三位“兰亭诸子奖”获得者,而羲明为其一。2012年羲明被聘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班导师,后受聘于中国人民大学。

羲明诸体皆能,而以真楷、行草为最。羲明学书,于真楷用功甚深。羲明的书法尚变、尚意、尚情,但严格遵守一条原则,那就是根植传统、务求精熟,于有法中求无法。他牢记苏轼的名言:“口必至于忘声而后能言,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楷书不精,而求行草有所突破,犹痴人之说梦也。苏轼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能庄语,而辄放言,无足道也。”(《跋陈隐居书》)羲明研习楷书,从唐楷入,于欧阳询、褚遂良用功甚深。学欧的时间比较长,于《化度寺碑》之瘦劲刚狠、丰腴朴茂,《九成宫醴泉铭》之静穆安详、神清气爽,《皇甫君碑》之险而不绝、中和清雅,能深入理解,消化汲收。羲明钟情褚遂良,于褚氏《房玄龄碑》之清远萧散、遒丽端劲,《雁塔圣教序》之烟鸟晴空、婵娟罗绮甚为珍视,着意追蹑褚氏法度森然与婉媚俊逸和谐统一之风姿神采,以此内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为了追求真楷的高古自由之境,羲明长年游心魏碑。在魏碑中,获益良多者为《张黑女》与《张猛龙》。《张黑女》全称为《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在书法史上,《张黑女》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何绍基跋:“化篆、分入楷,逐尔无神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此碑的主要特点是骏利圆折,疏朗朴茂,圆笔开张,精气内敛。《张猛龙》以潇洒古淡、奇正相生、棱角森然、险峻灵秀著称,羲明悟性奇高,对二碑的研习能以神遇而不以目即,遗形取神,食古能化,这为其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羲明的楷书创作,古拙朴茂,英迈清雅。楷书是最讲法度的一种书体,没有严格的法度,那么美感没有震撼力,但为法所缚往往僵硬,缺少灵气。美学家朱光潜说:“一切艺术的学习都须经过征服媒介困难的阶段,不独诗于音律为然。‘从心所欲不逾规’,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羲明一再强调用笔至上的原则,牢记恩师沈鹏先生的教诲:“笔法最单纯也最丰富,最简单也最艰难,是起点也是归点,有限中蕴藏无限,书法最原始的秘密深藏于笔法之中。”羲明的楷书技法精湛,语言丰富,背抛散水、烈火勾努之法,虎牙龙爪、鸟啄游鱼之笔,清晰可见,灿然耀目。羲明的楷书尚拙尚朴,但这个“拙”是大巧若拙的拙,拙中见朴厚,拙中见英迈之气。宗白华说:“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羲明的楷书表达了英迈俊健的生命精神。他善作榜书,读其《大道无疆》《作客红尘》等力作,字大盈尺,形方意圆,笔法严谨,含蓄凝炼,外柔内刚,气韵高古,一股朴茂雄强之气震人心魄。刘熙载说:“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对于块架分明、字字独立的楷书来说,除了要表现出静态的庄重典雅之外,一流的楷书家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应处理好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稳中不稳,静中不静,平衡中见变化,静穆中见飞动,羲明的楷书就以此为指归。读其《杜牧・山行》《道源・早梅》等力作,融碑入楷,隶意暗含,方整严谨,应规入矩,若沉香妃子著霓裳羽衣,惊鸿游龙,徊翔自若,将欧体的刚健险劲,褚书的清雅敦厚,二王的遒逸俊健,魏碑的质朴高古融为一炉,糅以学养,润以才情,把读者带入如赏幽兰、如聆雅乐的意境之中。小楷也为羲明的一个亮点,读其《苏轼・放鹤亭记》《陈羲明书论》等小楷佳品,尚韵尚意,行神于虚,字形秀润遒媚,结体娴雅舒展,笔法清劲圆畅,用墨停匀,布白规整,饶王字之神韵,欧字之骨力,虞字之飘逸,褚字之舒展。

羲明的行书、大草有较强的现代感,传统与现代、功力与诗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只能在深入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变,茹古涵今、独标清格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周俊杰说过:“传统功力不深者不能进行现代书风的创作”。羲明的行书、大草有较强的现代意识,而在继承传统方面下过扎实的功夫。他的线条多带篆籀气。王羲之论书,一再强调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的道理,他说:“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书论》)傅山也说:“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纵观张旭、怀素乃至现、当代名家的草书创作,多蕴篆籀遗意。羲明于《散氏盘》的奇崛朴拙,凝重遒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的雄迈虬健,圆浑典雅,《泰山刻石》的茂密苍深,端庄飞动,均能精嚼细咽,消化吸收。其行书主要取法二王、赵之谦,于《兰亭》的妩媚灵动、整饬精微,于《快雪时晴帖》的畅达爽利、高华妍秀,能心追手摹,入神入骨。于大令而言,力追其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之神采。羲明研习草书,主要取法张芝、张旭、怀素、米芾、张瑞图,于孙过庭《书谱》、陆机《平复帖》用功亦深。对怀素的深入研究在当代书家中是甚为少见的。怀素以《自叙帖》《圣母》《律公》为代表的狂草艺术,语言导源篆籀,恣情而发,浑雄鸷健,既多壮丽之骨,又饶狂逸之姿。羲明认为取法怀素,在线条的简捷、结体的凝炼、意境的瑰奇、风格的灵秀诸多方面还有拓展空间。羲明常说超越古人一厘米都是极为艰难的,他钟情孙过庭的《书谱》,《书谱》为法之大全,墨法清润,天真潇洒,篆情隶意,无一无源,无一无变,平淡之间,诡异惊绝,羲明读来,灵犀相通。羲明雅爱陆机的《平复帖》,其拙朴真率的意态,简净凝练的线象,清朗随意的布局,往往把读者带入清穆高古、灵和脱俗的境界之中。

篇(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指向学生的发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本色语文”创始人、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在《语文的原点》一书中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共生理论”,指出“它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是语文课堂中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作者之间平等的多元对话,是以活激活、共生共长所达到的平衡状态,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繁荣”。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尝试通过师本、师生、生本、生生等“共生”路径,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追求有效阅读教学的常态化。

一、师本共生,杜绝阅读教学的无谓低效

共生教学中,教师要先“生”和先“活”,先“生”,即教师的学习体验,学习发现;先“活”,即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创造。冰心说过:“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一旦偏离“共生”情境,不管课堂多么精彩,都是无谓低效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变为“死湖”和“空壳”。

笔者曾在某中学听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教师以“品佳肴”的话题导入品诗,别具一格,又很轻松地进入课题。随后他以周瑜和苏轼的对比切入本课,不落俗套。

学生正在按老师的要求,概括对周瑜的印象:英姿飒爽、年轻有为、器宇轩昂、卓越不凡……接着概括苏轼的形象,这时候教师用幻灯片出示了两个头像:一个是一身戎装、英俊潇洒的周瑜,一个是身着长衣、须发花白的苏轼。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老态龙钟。随后顺势让学生分析此时苏轼的心理活动,课堂很是热闹。最后教师笑盈盈引用了赵本山小品的话总结说:“人与人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众人哄堂大笑。教师出示幻灯片,利用表格显示两者的鲜明对比。板书苏轼的情感:“郁闷”“愤懑”,然后板书“落差”。渐渐地,笔者感觉有点不对味,还剩九分钟就要下课了,看了一下教师的教案,这堂课还有三分之二没上!

也许是太爱苏轼这位大诗人,我对苏轼关注较多:苏轼21岁中榜眼。如果不是欧阳修以为这种绝佳的文章一定是他的学生曾巩所做,为了避嫌给他定了第二名,那他实际上是状元。后来欧阳修向他说起此事,苏轼并不以此为意,这又是怎样的胸怀!这一年他和弟弟苏辙同中进士,一时名气满京华,若论少年得志他一点不亚于周瑜。即使后来宦海沉浮,苏轼也从来都是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兴修水利,改革弊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即使年龄老大又被贬谪到荒蛮之地儋州(今天的琼州海峡),依然保持着一颗豁达乐观的心。这样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而且苏轼在诗、词乃至书画方面都是当时也是后世之翘楚,可以说是“三栖之秀”,这在中国文坛上是屈指可数的。一个是生逢乱世、统帅三军、运筹帷幄的沙场英雄,一个是盛世凡尘、满腹诗书、心忧天下的文坛巨匠。笔者以为,苏轼和周瑜完全没有可比性!就这首词来说,苏轼在此提到周瑜,更多的是钦佩、赞赏,以及随着滚滚流水东逝联想到自己,表达人生如梦的感慨!我不知道这节阅读课在学生们心目中会留下怎样的一个穷酸、失意的悲催苏轼?!如果他九泉之下有知,会作何感想?也许此后的教学设计,这位老师会还苏轼以本来面目,会还原这首词的本来境界。但是可惜的是在这节课看不到了,而本来我们是可以看到的!

亚里士多德曾说“整体大于它各个部分总和”,教师应当把文本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在时代与历史的背景下,先“生”先“活”,组合课内和课外的内容,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内涵,但绝不是生成自己偏狭甚或颠覆性的体验,尤其是经典阅读的课堂,应让经典成为经典!

二、师生共生,准确驾驭阅读教学的焦点

教师和学生的共生,是两种课堂主体之间能量的双向交流和平衡。即以教师的学习生成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它要求,教师的备课不是一个简单的熟悉教学内容的过程,也不是简单地把教材内容和教参内容变为教学内容的过程,而是以自己在读写活动中生成的独到而鲜活的教学内容来驾驭“焦点”,发现讨论有所偏离,要及时纠偏;出现冷场,要善于分解,巧妙暗示,从而激活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正所谓教学相长。

笔者亲历过这样一堂阅读教学课: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虽然是初次执教,但文中主人公――在海难发生后镇定自若、勇于负责的哈尔威船长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以为能在课堂上煽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上出一堂声情并茂的“催泪课”,没料到在讨论主人公形象这一“焦点”时,一男生爆出“雷人”问题:“老师,真不明白,哈尔威为什么要死呢?他完全有时间自救的呀!再说,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的!哈尔威不应该死,他的死没价值!”这下好了,学生对主人公的评价与教参背道而驰,如果不驾驭好这个焦点,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思维意识,那么本课的教学目的怎能达成?

乍一听,似乎觉得学生的看法有点“节外生枝”,但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啊――雨果赞美的是主人公敢于牺牲、与船共存亡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生活在21世纪和平年代的今天,孩子们又怎能理解并接受呢?此刻,如果仍一味照本宣科,势必对学生的学习生成造成伤害。等课堂趋于平静,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接着针对“生命的意义”的讨论,提醒学生冷静思考这样几点:

(1)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区域文化,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

(2)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对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牵引力;

(3)我们对生命的意义要有符合自己个性追求的理解,也更要有顺应当今时代和民族大业需要的理解。

然后,笔者把作者雨果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本文的目的和盘托出,同时又抛出一个“今天我们该怎样正确面对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时,学生们变得严肃了,既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人格魅力,又接受了一次关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教育。

当然,阅读教学的课堂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这就需要教师准确驾驭教学的焦点,发散文章的思想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正如于漪老师的教诲:“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智力生活,最要紧的是驾驭了焦点问题,就会促进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三、生本共生,拓宽阅读教学的研究视野

语文的阅读教学,不是简单地学习课本内容,而是以文本为平台,有效促进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同时注重课外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开发,而这些学习过程,又可以使教材生成出许多新的鲜活的内容。例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曾在《为生命奠基》的讲座中讲到一则案例,教学《我的战友》这一课时,一名学生纳闷:“和战友们都潜伏在浓密的草丛中,当大火蔓延时,为什么别的战士身上没有着火?”紧接着,又有一位学生质疑:“……不可能一动不动地趴在草丛中……身上的手榴弹遇火爆炸怎么办?”连续两问,吹皱了一池春水,激起了学生们阵阵讨论的涟漪。

窦老师抓住契机,理清文段,激活学生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合作探究,培养敢于创新、探求真知的习惯。

课后,学生们按小组策划方案,分工明确,合作探究,有登录专业网站的,有去图书馆查询资料的,有联络历史老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下节课的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的“战果”――

生1:一本介绍志愿军战斗英雄的书上说,当时战士们早就想到敌人会打燃烧弹,所以出发前都把衣服浇湿了,战士们是穿着湿衣服趴在草丛中的,所以身上没烧着。

窦老师追问:那么,为什么烧着了呢?

生2:是通讯兵,为了保护身上携带的文件资料,他没有把衣服浇湿,所以着火了。这反映了为了革命需要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生3:火在身上燃烧,烟雾早已将熏昏,故而一动不动。

生4:早知手榴弹的危险,利用弓形的身体腾开腹下空地,挖坑将手榴弹掩埋。……

文本的阅读发现引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成,拓展了教科书的使用空间和研究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了教科书的教学价值,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生本共生,既有着资源共生,也有着情境共生;既有着言语共生,也有着情感共生;既有着思想共生,也有着精神共生。

四、生生共生,丰富阅读教学的内涵

共生的课堂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协变性,某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相互激活,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从而一步步将思维引向深入,学生个体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在我县某次高效课堂观摩活动中,笔者上了一堂研讨课――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狼〉专题》,其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对待狼应该持怎样的态度?讨论以后,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应该保护狼,一是应该猎杀狼。教师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班长当主持人,要求选出一辩、二辩、三辩、四辩进行辩论,其余的同学认真笔记,在辩论赛结束后做点评。

双方一辩分别陈述本方观点,双方二辩分别反驳对方论点,双方三辩向对方辩友进行质问辩论。出现在自由辩论阶段,正反双方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都引来师生的阵阵掌声。最后,双方四辩分别进行总结陈词,正方四辩同学在总结时,讲了狼的十大优点,当讲到狼情感专一、不像有些自称为“人”的动物拈花惹草时,全场哄堂大笑,继而掌声雷动。整个过程,座中的学生全神贯注,听课的教师也饶有兴致地写下评课留言:这节课不仅前卫,而且很实在,又有自己的特色,是一次内容和形式相互统一、互相作用的生生共生的有效学习。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卢志文也曾说: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探究时能否形成观点相反或相对的局面。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学生的阅读潜能自然得以激发,文本内涵也向纵深处挖掘延伸。

辩论延续到课后,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久,学生们拿出了文质兼美的研究成果,如:①从人类猎杀濒危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等方面指出人性残忍比狼性更可怕――《狼是最残忍的动物吗》(随笔散文);②介绍狼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和族居、群居生活――《孤独的狼是可耻的》(说明文);③谈及大兴安岭猎人杀狼和生态失衡的无奈与酸楚――《与狼共舞:浪漫的辛酸》(议论文);④赞美人与自然共有的伟大、无私的母爱:母狼的真、善、美――《我很丑,可我很温柔》(记叙文);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融洽相处――《给“狼孩”的一封信》(书信)……

这样的思辨式的共生课堂,既注重了知识与能力,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促进小组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事实上,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不难形成观点相反或相对的话题的,这样就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让学生在对抗和磨合中积极互动,丰富并深化了阅读教学的内涵。

吕叔湘先生说过,如果说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中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就是以活激活的“共生”。它一扫以往拘谨、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鼓励老师、学生、文本等之间能量的多元流动与碰撞,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共生共长的课堂环境,它不仅体现了正确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真正用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而且体现了正确的教师观,既承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先行者、引导者,也是课程实施能力的受益者,真正把课堂变成学习的场所,把教学的过程变成学习成长的过程,从而追求有效阅读教学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繁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