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音乐文学协会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2 21:13: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音乐文学协会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音乐文学协会工作计划

篇(1)

目前,就笔者所属的县而言,群众文艺创作处于作品数量少,精品匮乏,创作水平较低的现状。形成群众文艺创作不景气的因素较为复杂,从群众文艺创作本体来说,它具有业余性、分散性的特征、多样性的特性及差异性的形式。总而言之,群众文艺创作具有它特殊的规律。首先创作者是非专业人员,他们在做好各自工作的同时,以各种文艺形式进行形象思维活动,进入业余文艺创作,他们的创作精神值得称道。其次,群众文艺创作队伍由来自于各行各业、而且居住或城区或农村,行业不同,居住分散,缺乏集中性。由于群众业余作者爱好不同,创作倾向不一,又形成了创作形式的多样性。同时,这些业余作者们各自受教育的程度、人生经历、生存环境和认识水平等截然不同,从而使其作品质量参差不齐,长期以来整体创作水平难以提升。

二、基层创作机构现状简析

(一)专业创作人员不足。目前,县级文化馆一般只有一名文学(戏剧)创作干部,却还身兼几职,工作头绪多,事务杂,压力大,难以投身创作,更没充足的时间对群众文艺业余作者进行精心辅导,从而使其在创作活动中往往带有盲目性,被戏称为瞎折腾,作品成功率较低。

(二)激励机制缺乏。组织群众文艺创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创作人员的引领和拼搏。但是目前由于专业创作人员的工作得不到一定的支持,乃至激励机制缺乏等诸多原因,出现了转行的现象,导致一些县区文化馆创作干部空缺,群众文艺创作工作无法开展。

(三)文艺创作经费匮乏。近年来,县级没有建立文艺创作专项经费。日常工作中,无论是组织业余作者开展创作,还是举办创作笔会,或是请省、市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外出采风等等,经常因经费的原因而搁浅。这种情况让组织者显得万般无奈,令群众业余作者大失所望。

三、组织群众文艺创作的策略及建议

(一)创设环境,给力创作。为文艺创作者提供适合其思想发展的特殊创作环境是给力创作的前提和关键。为文艺创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是政府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样,让创作者感受到艺术的尊严,激发其创作才华的灵动,使他们能够在幽静的氛围中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推动群众文艺繁荣发展。

(一)完善创作机制。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前提下,还应该从建章立制上做文章,建立一个合理的创作机制,为文艺创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激励长效机制。文化主管部门要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并出台群众文艺创作考核及奖励办法之类的激励措施,明确目标,夯实任务。尊重文艺创作者的劳动成果,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创作的积极性。如在县级设立群众文艺创作奖励基金,可两年或三年举办一次群众文艺作品评奖活动,召开颁奖大会、表彰优秀作者,对其颁发荣誉证书、奖品及奖金等,并对省、市获奖作品的作者应予以重奖。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促进群众文艺创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文化单位要对本地群众文艺创作工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科学管理。年初要制定工作计划,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年终要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查找不足。在平时创作管理上,要对创作专业人员和群众业余作者齐抓共管,强化考核。对创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真正形成群文创作有人抓、有人干,有作品、有精品的良好氛围。

三是建立生产机制。应把群众文艺精品生产纳入文化主管部门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群众文艺创作工作的新方式,新路子。尊重个人创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尽力满足专业或业余创作人员在创作、学习以及交流等方面的需求,使他们能安心创作,佳作不断,成果丰硕。

(三)建立专项经费,是抓好群众文艺创作的前提

篇(2)

二.工作项目

(一)成立学风建设工作指导小组

组长:

(二)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学风建设进程

1、组织人文分院全体学生重温院系有关学生学习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手册》中的《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的实施细则》、《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人文教育的指导意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对学生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意见》、《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考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考试考场规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口试考场规则》等。

2、根据学院的学风、教风整改意见,认真查找本分院在学风和教风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详细制订切合我院实际的学风建设整改工作计划。

3、进一步明确教师和班主任的教学任务和工作职责。完善教师的育人职责和班主任的职责制度,从教学和管理两个方面严抓学风建设。

4、完善学生考勤制度,从严管理。建立和完善学生课堂考勤管理制度、请假制度、自修管理制度和预警制度等,坚持以制度规范人。

(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男女交往不得体行为,拟开设有关如何正确对待恋爱问题的专题讲座,开展男女恋爱观教育,严抓男女交往不得体行为。

2.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思想带动和行为示范作用,带动广大学生行动起来,积极为学校的学风建设做贡献。

3.做好奖勤助学、心理辅导、学生党务等工作,通过服务关心来助学风。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学风建设合作班

人文学院学风建设合作班活动按照学院要求,要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自觉性和创新性,要明确班级工作的方向,要充分挖掘老师、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学风建设方面的潜力。活动总体按一主线、两队伍、三结合、四阶段、五组合设计有序进行。

1、一主线是指分院2学年的学风建设有总体规划,大一时要突出专业特色,先从小型学风活动做起,以学风建设合作为基本单位,先成立分院级兴趣小组,成果在分院展览;然后将成果扩大,与人文学院“人文之光”特色月活动相结合,承担其中一个项目,在学院范围进行展示,进而成立学院级社团协会;大二时要突出职业特点,尽量将学风建设成果“产业化”,申请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摊位,充分利用人文学院工作室、大学生创业园区、相关实习单位进行与职业相关的实训、实践;大三时重心向顶岗实习转化。

2、两队伍是指一要根据专业特点把班主任队伍建设成为学习型、善于研究学风建设的团队,学风建设的专业特色必须由专业教师和班主任把关;二要大力培养一批善于抓学风建设的、能以学促管的学习型的主要学生干部团队,要将学习精神和团队精神发挥到极致。

3、三结合是指班级学风建设活动要与团学组织主导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相结合,活动内容可以合二为一;班级的学风建设活动要坚持本专业特色活动与“三名”(名画、名音乐、名电影)共性建设相结合;学风建设要与就业办主导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和就业指导课相结合。

4、四阶段是指每学年的学风建设分宣传发动、学习认知,计划研讨、组织实施,合作共享、具体执行,总结鉴定、交流提升四个阶段,每学期各执行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学习认知的重点是强调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介绍活动内容与做法,学习学风建设相关资料,各班级写作一学期班级学风建设计划;第二阶段计划研讨、组织实施阶段的重点是学风建设合作班组合、学风建设专业创意活动、学风建设个性项目与共性项目分工、专业教师写作学风建设合作班活动计划、学风建设合作班兴趣小组活动成果展示;第三阶段合作共享、具体执行的重点是合作班充分共享学风建设专业特色成果、“三名”建设成果,并将合作班的初步成果扩大化,以承担“人文之光”特色月活动的一个项目为契机,将学风建设特色项目推向整个学院;第四阶段总结鉴定、交流提升的重点是由兴趣小组申请成立院级社团协会,并在大学生创业园区申请摊位,尽力将成果“产业化”,并对学年学风建设合作班的活动进行总结交流提升,以便指导下一学年的学风建设。

5、五组合是指根据人文学院的专业特点,将学年的学风建设合作班划分为五个组合,具体划分如下:

学风建设创意主要项目

纸质品包装(如文具盒)与包装精品欣赏

植物名称及习性挂牌;植物与风水关系研究;大学生植物协会、插画协会活动继续;绿色植物展览

袜子娃娃与广告画欣赏

旅游文化与艺术口鉴赏、茶艺表演

室内外艺术设计小型模型制作、照片艺术设计

(二)充分利用学生会的海报、宣传橱窗、等各种宣传工具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积极引导我院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充分发动各班开展各种各样的学风讨论和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的班级活动。各班、团支部充分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进行大力宣传,使学风建设的观念深入每到个学生头脑。

(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学院召开党员、学生干部大会,动员他们作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各班团委重视学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分工、规范工作内容,努力建设班级,以“先进班级”的标准来组织各方面的建设。并以《人文学院学生干部管理暂行规定》为指导,按照“半年成长、一年成才”培养目标,强化对学生干部的一同选拔、聘任、培养、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干部在提干、入党校、党员发展、就业推荐等方面优先考虑。

(四)以千分制考核、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细则为抓手,精简程序,制定早、晚自修及课堂点名、检查制度,分院学生会配合学风建设月活动加大对各年级、各班包括课堂、晨练、晨读、晚自修、宿舍管理等在内的学生一日常规情况的检查力度;完善迟到、旷课等违纪的处分制度。对违纪学生视旷课情况轻重、结合学生手册的要求对旷课学生进行批评教育、通知家长、取消考试资格等处分。全院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学风建设月期间实行轮值点名检查制度,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出勤状各年级辅导员配合班主任及时找旷课的学生了解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思想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依据学院的处罚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早晚自修恢复以来各项工作秩序井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做好期末阶段学风建设教育,重点是考风考纪教育,第三届人文学院“学习之星”的评选和优良学风建设先进班级的推荐工作,树立典型,巡回宣传。

四,显著成效与特色工作

1,广开渠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拓宽学生知识面与视野,在比赛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鼓舞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创新。

2,遵规守纪蔚然成风,考场纪律显著增强。

年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分院考试秩序井然,期末考试期间没有出现考试违纪现象。

3,自主学习,知学乐学。

学风建设期间,各班级能积极组织早读,晚习。上课出勤率达到了100%。

篇(3)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文化艺术活动,总体上看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缺乏正规的组织引导和提升,无论是开展艺术活动的规模和水平都不能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从教师艺术活动本身来看,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人员十分有限,大多是一些原来有一定基础爱好的艺术骨干分子,而且艺术活动的方式单调,层次也不高。从高校组织和方式看,主要是高校工会或者社区依照每年年度工作计划,开展了一些带有提高性质的辅导活动。然而,高校包括高等艺术院校在内的教育机构却很少参与面向社会、面向群体的艺术教育活动。这种状况对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人格完善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是十分不利的。

二、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的途径

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重点应从提高领导重视程度、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等几方面入手。

(一)领导要重视

根据目前教师艺术教育的现状,要努力建立一种以高校领导机构为主导,各级管理部门与工会相结合的教师艺术教育机制,促进教师艺术教育事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高校领导机构要从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教师艺术教育工作,并适当地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从事教师艺术教育的机构要与地方的、社区的群众艺术团体加强联系,通过辅导活动来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分子的艺术素质。同时大力发挥学校电视台、校报在开展教师艺术教育,提高教师文化艺术素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二)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

艺术教育比照艺术的门类大致划分为语言艺术教育、实用艺术教育、表情艺术教育、造型艺术教育、综合艺术教育等五类。在实施时要考虑到各类艺术教育的特点,取长补短,配合运用,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1.语言文学艺术

任何事物、任何思想,从宇宙之大到细菌之微,从悠久的历史到短暂的瞬间,从行为的表现到心灵的隐秘,都可以用语言来表现,具有超时空的极大自由。因此在进行语言艺术教育时,要引导高校教师体会语言之美,体会美的语言所构成的美的形象,所展现的美的世界,所提示的美的精神,从而也使自己变得更美些。

2.实用艺术教育

实用艺术,属于表现性的空间艺术,如工艺、书法、建筑等。这一类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

3.表情艺术教育

表情艺术,是表现性的时间艺术,主要有音乐、舞蹈等,它直接抒写人的内心情感,也最能打动高校教师的情感。

4.造型艺术教育

造型艺术属于再现性的空间艺术,主要有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深厚意蕴经过一定的审美引导,就可以引起高校教师强烈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收到感化心灵、沟通情感的效果。

5.综合艺术教育

综合艺术有戏剧、电影、电视等。由于它吸取了各种艺术手段的长处,并加以综合运用,就能比其他艺术更加灵活地把社会、人生呈现在高校教师的面前,而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能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引起直接的强烈的感受,其审美教育作用非常广泛。

(三)与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对待

高校教师艺术教育毕竟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是通过实践和学习对高校教师的审美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它的目标是解决在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中,其心理状态、审美状态、审美境界、意志程度、人生态度对专业知识不成正比,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的发展的问题,是要改善高校教师的生存质量的问题。高校教师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

(四)丰富实践活动

高校教师的审美欣赏能力、创造能力的提高,精神境界的美化,只能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完成。学习艺术基础知识,懂得一些艺术规律,只能指导艺术实践活动,而不能代替这样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真正体会艺术精神,也必须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你要领略自然关,就必须投入自然的怀抱你要想认识社会美,就必须置身生活的潮流你要想欣赏艺术美,就必须进入艺术的殿堂。如果不亲身进入这种令人愉悦的实践活动,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完成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做到制度化,保证艺术教育活动经常持久。如举办一年一度的教师文化艺术节,结合“五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举办文艺庆祝活动第二是要形式多样化,吸引教师广泛参与,如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工艺作品展,开展演讲、朗诵、歌咏、舞蹈、器乐、体育、健美等表演竞赛,并组织征文等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不同的展示舞台。

(五)发挥文化艺术社团的积极作用

高校教师中间不乏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分子,学校要鼓励他们组织诸如音乐协会、绘画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合唱团等文化艺术社团并在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在场地、器材、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他们扩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把文化艺术活动的种子扩大到广大教师中来,由此构成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的整体氛围。

(六)优化社会美育大环境

艺术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高校教师的优良素质,还必须优化社会美育大环境。

1.创设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整洁的街道、绿地草坪、环境雕塑、宣传报栏、绿树如茵、鲜花盛开、洁净的水面泛舟都给高校教师以美的愉悦和陶冶。

2.加强电视传播媒介、文化读物的制作与管理

高品位的电视节目、艺术情趣,优秀的文化读物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从而抵制各种消极、不健康的文化垃圾的传播。

篇(4)

继而加入的是民政事务部门,并为粤剧教育组织和建立长期、稳定和社会化的资金支持。2004年,民政事务局成立粤剧发展咨询委员会,次年成立粤剧发展基金,以筹募捐款、支持资助有关粤剧发展的研究、推广及延续粤剧发展的计划和活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充分组织和调动社会力量,令粤剧教育和粤剧发展有了坚实的财政后盾和长期的支持。基金会主席周振基表示,仅到2006年10月,基金会就拨款超过408万元支持44项粤剧计划,其中包括香港大学的“粤剧小豆苗———粤剧融合中国语文科新高中课程及评估计划”。亦拨款超过104万元支持24项新秀及推广性演出计划,拨款近62万元支持12项儿童或青少年文化交流、艺术教育、培训及演出计划。另外,还支持了粵曲创作比赛、艺术讲座、粤剧和粵曲书籍出版,以及戏棚演出试验计划等。基金会得以全方位支持粤剧的发展,有赖热心人士及机构的捐助,包括华永会承诺捐助900万元、华人庙宇委员会承诺捐助700万元、香港华都狮子会基金有限公司捐助10万支持粤剧推广青少年大使交流活動,以及有热心人士承諾捐贈遗产。⑦

政府的启动和全方位的支持对香港粤剧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前教统局课程发展处总课程发展主任(艺术教育)湛黎淑贞博士撰文称,自1997年进行课程研究以来,香港终能把粤剧带入中、小学的学校课程内,有系统地进行普及粤剧教育。⑧2011年9月,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指出,在过去5个财政年度,政府积极推动人才培训和粤剧推广工作,2010年粤剧发展基金再获拨款达6900万港元。这些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如今每年粤剧在各剧场的演出仍有约1000场次之多。粤剧音乐已列入新高中音乐课程,正规粤剧课程已在中学试点展开。香港演艺学院正在考虑设立粤剧学位的可能,若得以落实,将有助提升粤剧师资的专业水平。另据报道,学位课程预计于2013年开办,会招收大约12至15位学生。⑨

高校粤剧教育的推展

专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师资、教学、组织、研究力量充分,能够也承担起香港粤剧教育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以学院或学校方式开展粤剧教育,始于八和会馆属下粤剧训练学校。1979年,第八和会馆理事会决定开办粤剧训练学校,并得到访港的广东粤剧同业筹款支持,是年成立筹委会,1980年初正式招生,培养了五届学生。1996年,八和粤剧学院得到市政局及艺术发展局的资助,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9年,香港演艺学院在“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的基础上,举办两年全日制粤剧文凭课程,训练专业粤剧演员,并在2000年协办粤剧进阶课程。2004年,八和粤剧学院独立举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开设独立的锣鼓课程,2005年亦开办粤曲伴奏课程及社区粤剧学院季度短期课程,学生迅速增加,课程包括“粤剧精研课程”、“技能提升计划”⑩等。

在专业院校培训之外,一些大学也结合自身需要和所长,开展粤剧教育研究和实践。2006年,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得到任白慈善基金、港大人文基金和粤剧发展基金支持,与中学协作,开展为期3年的“粤剧小豆苗———粤剧融合中国语文科新高中课程及评估计划”,旨在把粤剧融合新高中中国语文科课程,引导学生认识、欣赏、尊重粤剧文化,使本土粤剧的优良传统能够承传与延续。以前,因粤曲的关系,粤剧归入音乐科,并编入现时经审核使用的中小学音乐教科书本内。该计划把粤剧扩展至其它学科(中文科着重剧本研习、文学科着重原著比读、通识科着重戏棚文化探究、其它学习经历的艺术发展着重粤剧观赏),扩阔粤剧教育的学习空间。另外,以前,粤剧教育以课余活动的表演教习为主,该计划把粤剧融入正规课程,植根学校教育。

计划培训课程包括“剧本教学”和“表演教学”两大部分,并资助学生到剧场观赏粤剧演出,邀请粤剧名伶到校主持导赏讲座,安排学生到戏棚作粤剧文化的实地考察等。2008年编制了1000本《帝女花教室》供全港中学参考。这是粤剧融合中文教育的第一本专著,从作品导读、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及学习成果四个环节着手,把作为文化与作品的《帝女花》融入中国语文科课程的选修单元内,让学生通过剧本赏析与编演,学习语文知识,认识人情物理。内容包括粤剧名伶梁汉威《粤剧源革与表演程序》,学者尚学锋等《粤剧〈帝女花〉历史、文化及人物考证》,粤剧编剧叶绍德《唐涤生〈帝女花〉剧本评析》等。而随着中国语文课程的改革及发展方向,编者更提出多种可引进语文课堂的可能模式。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同时授权香港教育城网站,于学科新天地平台推广此套教材,供教师学生自由下载、免费使用。2009年又出版《紫钗记教室———搭建粤剧教育的互助学习平台》一书,以《紫钗记》的教学为中心,分课程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材、教法和评估、文本研究等方面,为粤剧教育提供参考资料。该计划在施行中采用全面而有系统的模式。在课程发展方面,采用启动表演、导赏讲座、参观后台、剧场观戏、表演教习、戏棚考察、联校汇报,包含粤剧多元的教习内容;在教师界发展方面,开展教师培训和工作坊、资助观戏、联校共同备课、学者回馈教案、学者到校支援和探访课堂;在教法和评估方面,除该计划的学者研发教法、编制参考资料外,协作学校的教师已自行开发校本教材、实践教法、制定评估。该计划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成果,包括粤剧剧本考证及研究、剧本创作学习及研究、名伶老倌研究等。至2009年已有11所协作中学,约11000人参加,反馈良好,并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2009香港艺术发展奖的“艺术教育奖”铜奖。

在完成“粤剧小豆苗计划”后,研究团队扩展并推行“香港大学粤剧教育研究及推广计划”,致力推动粤剧融入学校正规课程。2011年9月,计划总监吴凤平博士获颁香港大学“学院知识交流奖”。该奖项由港大各学院选出对知识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员,表扬他们对社会带来的经济、社会或文化影响。

在粤剧发展基金资助下,香港教育学院2007年开始进行“粤剧教学试验计划”,组织专业导师与4间中小学老师合作,探索粤剧教学。经过11个月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改善和修订,并获优质教育基金资助,于2009-2012学年开展“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计划包括:邀请委派资深粤剧工作者,前往60间中小学,与音乐课教师合作,设计合适的课堂活动及制作教材,加强现行中小学音乐科课程中的粤剧教学,提升音乐教师对粤剧的认识和教学效能,从而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的欣赏和重视,增强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亦藉粤剧教学拓展新一代的粤剧观众,让粤剧艺术在本港得以推广和承传。该计划期望更具规模和有系统地在中小学进行教师与粤剧导师的协作教学计划,从而广泛地在小学及初中层面推广粤剧艺术,为学生日后了解和认识此项传统艺术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希望透过推行此计划,提升在职音乐教师的粤剧知识,让他们能够独立及有信心地施教粤剧课程。通过八和会馆支持下的12名专业粤剧导师为音乐教师提供18小时的专业培训及在正规音乐课协作教学,让未受粤剧教学的音乐教师可以由课程策划至进行教学都得到粤剧工作者的专业支援,从而获得粤剧教学经验和教学信心。教学以全方位学习形式配合,例如校內的粤剧周、粤曲编唱、参观香港文化博物馆、观赏粤剧剧团演出及访问剧团,并对音乐教师进行粤剧教学培训,同时,对粤剧工作者进行基本教学培训,让粤剧工作者了解学校教学状况,从而协助音乐教师策划课程和编排教材,适时在课堂内示范和讲解,配合教学。计划进行中,进行教学成效研究,探究学与教和学习评估的方法,并制作成功的教学示例光碟,举办校內活动、校际交流会,向全港学校推介。计划亦会将教案、短片及教材制成三张教学光碟,供全港音乐教师参考使用。与此同时,相应的艺术、教学和学术研讨也在进行。2011年5月,由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主办、香港八和会馆协办“粤剧创造力国际研讨会”,邀请本港及海内外学者、专业演员、教师参加,专题研讨内容包括“中国艺术之创意”、“粤剧表演的创意”、“粤剧剧本的创意”、“粤剧音乐的创意”及“粤剧创意之传承”,并上演粤剧剧目《赵氏孤儿》。

“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自开展以来,已有44间中小学,82位音乐教师、近6300名学生参与,并于2011年10月获国际音乐议会(InternationalMusicCouncil)颁授MusicalRightsAward奖项,肯定其对推动音乐教育的贡献。评审团赞此获奖计划既全面且独特,让年轻人有机会学习粤剧这种要求严谨和讲求表现力的音乐语言,同时确保这极需关注的音乐传统得以承传。香港教育学院张炳良校长认为,这不但是肯定教院对本地艺术文化的贡献,更重要是肯定粤剧本身的传承价值。香港教育学院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副教授兼计划负责人梁宝华博士表示,此计划在师生、艺术家、家长间推行,以培养年青一代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重视,“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而不是局限于有兴趣的学生。更不希望将来香港只有粤剧演员,却没有观众。”来年目标是将计划推广至全港60家学校,让粤剧可以在学界发扬光大。

2008年,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开始实施“安利粤剧戏曲艺术推广计划”,开展多项粤剧戏曲文化艺术培训课程,经培训合格,学员可以获得相应证书———“粤剧曲艺基础证书”、“粤剧曲艺中级证书”、“粤剧曲艺高级证书”、“粤剧曲艺高级进修证书”。该校还组织“粤剧戏曲艺术讲座系列”和“粤剧曲艺高级研习班”,邀请著名乐师、粤剧导师、名伶老倌执教。该计划得到社会认同和支持。

目前,香港演艺学院舞台及制作艺术学院也开办粤剧证书课程,包括全日制及兼读制的演艺证书(粤剧)及演艺深造证书(粤剧)课程,与演艺文凭(粤剧)及演艺深造文凭(粤剧)课程并进。2010年,香港演艺学院亦得汇丰银行慈善基金赞助“汇丰银行慈善基金粤剧奖学金”计划。高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引领者、文化传承的守望者,有必要承担起为传统文化存亡续绝的社会责任。从现实效果来看,专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加入,成为粤剧教育发展的坚定堡垒,有力地推动了香港粤剧教育的组织和发展,使得粤剧教育更有规模、更有体系,并促成更多的以此为事业、具有献身精神的年轻人倾力投入,亦使粤剧的延绵更有希望。

香港粤剧的经验和启示

香港粤剧教育是在“随着社会的演变,香港粤剧的发展遇到一定困难”的情形下艰难展开的。目前,香港粤剧正在谋求与新高中学制的实施相配合。粤剧音乐已列入新高中课程音乐科的必修和选修单元內;教育局亦正研究选取某些粤剧、粵曲片段,为中国文学科制作教材,供学校使用。粤剧发展基金亦支持香港八和会馆与一所中学合办、香港教育学院协办粤剧教学协作计划,在中学推行正规粤剧课程。香港演艺学院已为新高中应用学习课程提供戏剧及舞蹈的课程,并正考虑开办粤剧学位课程,以提升粤剧师资的专业水平。成绩的取得,在于全方位的努力。其中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1.多方面力量团结协作,共同推进传统艺术教育。香港粤剧教育和传承有赖于政府部门、学校、业界和民间团体的大力推动。九十年代以来,各方面密切合作,前期以政府为主导,目前基本以高校为龙头带动,以中小学为教学传承基地,在业界和各种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担当起推动粤剧教育和传承的重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关活动,互相配合,系统开展粤剧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很好地发挥了其作用。香港特区政府为了民族文化的发展,着力推动粤剧教育,采取各种措施,给予各种支持,包括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成功等。虽然这些支持不一定能满足所有的需要,但这种态度和示范的力量是可嘉和有效的。各级高校在参与粤剧教育活动中,能够很好地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如香港大学侧重粤剧与中文、通识教育,香港教育学院侧重音乐,开发各种粤剧课程,向中小学推广,不断改进完善。种种有重点地开展的粤剧教育,既充分发挥了戏曲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又调动了本单位的专业优势,达到了工作效果,又促进了教学科研。为了推动本土艺术的发展,香港八和会馆、各种基金会、团体对各种粤剧工作计划也给予大力支持。比如“香港学校粤曲推广计划”得到林家声慈善基金、华都狮子会、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协会的支持,每年举办粤曲演唱比赛。这些民间团体和热心社会人士是重要的动力。来自业界的支持更是成功的保证。学校与业界代表八和会馆互动频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学校、政府、民间团体等所有项目均由资深粤剧工作者参与,相关研讨也由多方组织进行,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

篇(5)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普查工作要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为指导,按照文化部《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及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中心20xx年1月15日在厦门召开的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通过认真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抓紧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

(二)工作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目标是: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二、普查范围和登记

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普查登记表见附件。

(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

(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

(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

(四)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五)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六)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七)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八)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十二)人生礼仪,包括妊娠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十四)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十五)民间知识,包括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

(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十七)传统医药,包括养生、诊法、疗法、针灸、方剂、药物等。

(十八)其他,如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等。

三、普查原则

(一) 全面性

兼顾城镇和乡村、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间文化载体,按照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的生存状况,调查和采录,不能主观地舍弃某些方面。

(二) 代表性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注意民间文化现象中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重点深入调查,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以避免在普查工作中平均使用力量。

(三) 真实性

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四、普查的组织

(一)组织机构和任务分工

本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属全国首次普查,在组织机构上可参照全国文物普查的做法。市里将**市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相关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文化与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耀清担任,副组长由市文化与出版局副局长林学进担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闽西艺术中心,办公室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市文化与出版局副局长林学进兼任办公室主任, 刘荣海、梁明、肖干南、沈幸莲任办公室副主任,梁明任常务副主任。办公室 成员由各县(市、区)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中心有关成员及临时聘用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办公室下设协调组、综合组、技术指导组、后勤保障组。

协调组:协调组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协调此次非遗普查的办公场地、办公设备、人员使用、媒体宣传以及涉及相关单位的事物协调。

组长:章丽玲

综合组:综合组的工作职责是组织制订和实施《**市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及其各阶段工作计划,编制全市普查经费预算,组织开展文物普查过程中的全市性宣传报道工作,档案建档备案、资料汇总、编发工作简报、督促检查各县(市、区)的普查工作等。

组长:蔡永德;成员:5人(名单待定)

技术组:技术指导组的工作指责是具体指导各地普查,提供技术支持,并有针对性地派员辅导各县(市、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配合参与省专家组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检查、验收工作;负责采集较有价值的非遗线索或濒临消亡非遗项目的音像、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对采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形成较完整的非遗项目资料。

组长:江进才,成员:何志溪、林焕珍、蔡永德等。

后勤组:后勤保障组的工作指责是负责市普查工作的经费申请,办公设施、设备的采购,以及有关普查工作的培训、会议的后勤服务等。

组长:郭爱玲,成员:王媛敏郑燕京。

刘荣海同志负责协调组工作,梁民同志负责综合组、技术组、后勤组工作。

(二)部门职责

在**市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五、普查方法

(一) 制定计划

普查计划是开展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普查计划,明确普查的目标、具体任务、普点、人员配备、工作步骤、调查方法、阶段成果等。在普查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普查任务制定普查提纲,供普查者参考。

(二) 人员培训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涵盖面广的特性,相关部门和社会上挑选一批具有一定业务专长,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组成普查工作班子,班子成员直接指导普查员。各县应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一个普查员(普查员可由农村文化协管员担任),市非遗中心将组织专家对各县乡镇文化站以上普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各县应根据普查任务和个人专长,对乡镇以下普查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合理分工。

(三)点面结合

普查工作要做好全社会动员,要开门搞调查,做到“一张网到边,一根线到底”。要发挥当地各协会、学会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教育部门的平台优势,从学校学生入手,以问卷形式带回家去向父辈和祖辈索要非遗线索。要重视在抓好面上普查的同时,可重点走访,抽样调查,可召开小型调查会,充分重视和发挥当地热心人的作用。要注重调查资源蕴藏较为丰厚的乡镇、村落;选择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问答、表演、展示,如故事家、歌手、民间艺人等;重点关注各地的民俗节庆(如节令、庙会等)。

(四)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非遗普查的深入阶段,要从众多线索中有选择性的挑选一些较有价值的线索作为田野调查。田野调查要以实地调查为主,做到所调查的项目“不漏线索、不漏环节”。要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的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要认真填写普查登记表,并记普查日记。

调查采访者要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和技术记录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留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歌本、长诗、鼓词、皮影脚本、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等手抄本,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实物。

六、工作步骤

根据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中心相关要求,初步拟定我市普查工作阶段:

(一)普查准备阶段(20xx年1月-2月)

1、20xx年2月份,召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部署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发放《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下发相关文件及各门类普查表格,举办普查业务培训班。各地文化行政部门,会同各相关部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构、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建立普查队伍(要求每个行政村、街道必须配备一个非遗普查员),落实相关经费,着手有关准备工作。

2、确定非遗宣传平台和内容,利用政府和社会宣传媒体对此次全国非遗普查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立体式的广泛、持久和高密度的宣传。通过媒体的持续宣传,在短时间内引起社会、各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关注,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非遗,为什么要搞非遗普查,要让非遗的概念传播在全市城乡的每个角落,并逐渐深入到老百姓的脑海里,从而为本次实施非遗普查铺平道路,让老百姓主动参与到此次全国非遗普查中来。

(二)实施普查阶段(20xx年2月—4月)

1、提供免费热线和电子表格下载平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提供非遗线索的免费热线电话和下载点子表格的网址,热线电话以县为单位,每个县安装3台以上免费热线,提供非遗线索者向各自所在县(市、区)拨打热线,也可从媒体公布的网址中直接下载表格,填好后交给当地普查员。

2、召开座谈会,摸排普查线索(3月15日前)。各镇乡(街道)应责任到人,由分管领导牵头,把任务下达到各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社区)须指定一名普查员。普查员根据实际情况,分片召开“五老”(老干部、老土地、老教师、老农民、老艺人)座谈会,摸清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填好《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表》(见附件4),每个行政村(社区)上报的非遗线索不得少于100项,于20xx年3月10日前报各镇乡(街道)。

3、梳理线索,确定调查项目(3月底前)。各镇乡(街道)对摸排的普查线索进行归类梳理,确定调查项目。调查项目数平均每个村(社区)不得少于10项,每个镇乡(街道)不少于100项。各镇乡(街道)确定调查项目,填好《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类别一览表》(见附件2),于20xx年3月15日前报县(市、区)文化部门,3月20日前由各县文化主管部门整理好后报送市非遗普查办公室。

4、走村入户,深入调查(2月底到4月中旬)。各镇乡(街道)根据确定的调查项目深入村(社区)开展普查工作,按照《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见附件1)内容要求,逐项进行全面调查,做好文字、录音和影像记录。

在实施普查阶段,市非遗中心将组织中期督查等方式,检查和指导各地普查工作。

(三)填表整理阶段(20xx年4月中下旬)

各镇乡(街道)在深入普查的基础上,整理普查资料,按类别填写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表和一览表,通过网络及时上报县(市、区)文化部门审查。做好录音、摄影、摄像等相关资料的整理、刻盘工作。

(四)组织验收阶段(20xx年5月初)

各县(市、区)分级汇集普查工作成果,及时组织普查验收工作,整理汇编并上报普查目录清单和登记表、录音录像等相关资料,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做好普查工作总结。

市非保中心组织验收组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验收,并汇总全市普查成果,整理并上报。

(五)后续保护阶段(20xx年6月—20xx年)

各地及时进行成果编纂(另行部署)和后续保护工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组织编纂一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项目汇编》、为便于交流、查找和管理,该书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每个乡镇(街道)单独编印一本,编印完成后,分发给相关单位和普查员,让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同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组织编纂《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项目汇编》、《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图》和《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等成果,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七、普查的几点要求

(一)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普查工作协调机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重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意义和相关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参与普查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指导原则。注重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文字、照片、视图、实物),要求如实反映原貌,不走样,尽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档案资料。对有一些虽不宜公开,但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也应进行收集和整理。普查材料按要求保质保量整理汇总后,逐级上报。

篇(6)

[关键词]高校教师艺术教育艺术教育途径

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和造就具有相当艺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校艺术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管理、教育水平等诸多方面,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那么,目前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现状如何?究竟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呢?

一、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现状如何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文化艺术活动,总体上看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缺乏正规的组织引导和提升,无论是开展艺术活动的规模和水平都不能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从教师艺术活动本身来看,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人员十分有限,大多是一些原来有一定基础爱好的艺术骨干分子,而且艺术活动的方式单调,层次也不高。从高校组织和方式看,主要是高校工会或者社区依照每年年度工作计划,开展了一些带有提高性质的辅导活动。然而,高校包括高等艺术院校在内的教育机构却很少参与面向社会、面向群体的艺术教育活动。这种状况对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人格完善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是十分不利的。

二、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的途径

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重点应从提高领导重视程度、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等几方面入手。

(一)领导要重视

根据目前教师艺术教育的现状,要努力建立一种以高校领导机构为主导,各级管理部门与工会相结合的教师艺术教育机制,促进教师艺术教育事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高校领导机构要从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教师艺术教育工作,并适当地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从事教师艺术教育的机构要与地方的、社区的群众艺术团体加强联系,通过辅导活动来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分子的艺术素质。同时大力发挥学校电视台、校报在开展教师艺术教育,提高教师文化艺术素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二)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

艺术教育比照艺术的门类大致划分为语言艺术教育、实用艺术教育、表情艺术教育、造型艺术教育、综合艺术教育等五类。在实施时要考虑到各类艺术教育的特点,取长补短,配合运用,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1.语言文学艺术

任何事物、任何思想,从宇宙之大到细菌之微,从悠久的历史到短暂的瞬间,从行为的表现到心灵的隐秘,都可以用语言来表现,具有超时空的极大自由。因此在进行语言艺术教育时,要引导高校教师体会语言之美,体会美的语言所构成的美的形象,所展现的美的世界,所提示的美的精神,从而也使自己变得更美些。

2.实用艺术教育

实用艺术,属于表现性的空间艺术,如工艺、书法、建筑等。这一类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

3.表情艺术教育

表情艺术,是表现性的时间艺术,主要有音乐、舞蹈等,它直接抒写人的内心情感,也最能打动高校教师的情感。

4.造型艺术教育

造型艺术属于再现性的空间艺术,主要有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深厚意蕴经过一定的审美引导,就可以引起高校教师强烈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收到感化心灵、沟通情感的效果。5.综合艺术教育

综合艺术有戏剧、电影、电视等。由于它吸取了各种艺术手段的长处,并加以综合运用,就能比其他艺术更加灵活地把社会、人生呈现在高校教师的面前,而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能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引起直接的强烈的感受,其审美教育作用非常广泛。

(三)与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对待

高校教师艺术教育毕竟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是通过实践和学习对高校教师的审美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它的目标是解决在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中,其心理状态、审美状态、审美境界、意志程度、人生态度对专业知识不成正比,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的发展的问题,是要改善高校教师的生存质量的问题。高校教师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

(四)丰富实践活动

高校教师的审美欣赏能力、创造能力的提高,精神境界的美化,只能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完成。学习艺术基础知识,懂得一些艺术规律,只能指导艺术实践活动,而不能代替这样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真正体会艺术精神,也必须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你要领略自然关,就必须投入自然的怀抱你要想认识社会美,就必须置身生活的潮流你要想欣赏艺术美,就必须进入艺术的殿堂。如果不亲身进入这种令人愉悦的实践活动,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完成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做到制度化,保证艺术教育活动经常持久。如举办一年一度的教师文化艺术节,结合“五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举办文艺庆祝活动第二是要形式多样化,吸引教师广泛参与,如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工艺作品展,开展演讲、朗诵、歌咏、舞蹈、器乐、体育、健美等表演竞赛,并组织征文等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不同的展示舞台。

(五)发挥文化艺术社团的积极作用

高校教师中间不乏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分子,学校要鼓励他们组织诸如音乐协会、绘画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合唱团等文化艺术社团并在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在场地、器材、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他们扩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把文化艺术活动的种子扩大到广大教师中来,由此构成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的整体氛围。

(六)优化社会美育大环境

艺术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高校教师的优良素质,还必须优化社会美育大环境。

1.创设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整洁的街道、绿地草坪、环境雕塑、宣传报栏、绿树如茵、鲜花盛开、洁净的水面泛舟都给高校教师以美的愉悦和陶冶。

2.加强电视传播媒介、文化读物的制作与管理

高品位的电视节目、艺术情趣,优秀的文化读物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从而抵制各种消极、不健康的文化垃圾的传播。

3.加强公共场所的文化设施

如多建一些高雅的音乐厅、展览馆,历史、自然、科技博物馆,让高校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学校广场建立伟人雕像和具有激发人向上的雕塑作品,接触象征着人类文明、民族精神、人生楷模的艺术精品,产生对艺术的崇尚和对美好的追求。

总之,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物质比较丰裕,高校教师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加强艺术教育在客观上已成为高校教师的精神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篇(7)

今年月份,连续次组织居民到浙江电视台参加《谈话》、《帮助》栏目的录制,并在节目录制过程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了社区居民良好的素质和文化修养。家住金成花园的贾克媛老师在参加了《帮助》栏目之后,深深地为故事的主人公所经受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并还特意买了好多东西赶到儿童医院去看望主人公正在生病住院的女儿。

月日,我社区组织的“走进社区、亲近自然”迎“·”妇女节的活动,辖区内多位居民分乘三辆大巴前往有“小九寨沟”之称的临安太湖源景区;月底,社区老年协会和杭州健儿保健品公司共同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活动内容不仅有蜂产品健康讲座、参观养蜂场,还到余杭的“杨乃武和小白菜奇案展示馆”进行了参观。参加活动的老人有余名。通过各种形式的组织活动,使社区的中老年人能有更多的机会相互认识、相互交流。

月日,我社区还组织了居民参加了杭州市文明办组织的“我看杭城新变化”活动,来自恩济花园都已是高龄的杨鉴楚夫妇在参观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余杭人民广场和世纪公园之后,直叹:时间太少了,变化太大了。一年来,社区共组织大大小小的活动有次之多,参与活动的居民达多人,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巩固了群众文化阵地,倡导了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增进居民相互间思想感情交流,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今年月初,在原有文体队伍的基础上,我社区成立了文化体育协会,并选举产生了会长名,副会长名,理事若干名。协会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努力抓好群众性文体组织队伍建设。根据居民不同的需要,整合了健身队、合唱队、太极拳队、腰鼓队等支文体团队。为加强管理,积极发挥协会作用,在社区文化体育协会成立后,还推出了文体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加强沟通与交流,为共同搞好社区文体协会工作而努力。

健身活动开展在社区频繁,各个健身队伍活跃在每个小区。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居民前来参加健身活动,在月底还进行了一场“老邻里”杯乒乓球比赛。为了使辖区内的乒乓球爱好者能够随时打球,社区还免费开放了乒乓球室。在今年月份举办的太极拳培训班中,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有多名,其中不少还是在职上班的年轻人。在原余杭武术协会副会长曹承瓒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这些年龄小则出头,大则近高龄太极拳爱好者像模像样的打了起来,在社区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月日,我社区组队参加了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等五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杭州市“社区音乐健身操”比赛。来自全市六城区余个社区、艺术团、各单位组成的参赛队伍冒雨参加了比赛。我社区的健身操队在强手如云的队伍中显示出了较强实力,一举夺得了第名的好成绩。在随后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我社区健身操队在指导老师潘桂英的带领下,代表文新街道参加了西湖区全民健身宣传月广场健身项目展示活动,并获得一等奖。

月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大会”上,我社区选手在这次盛会上表现出不凡的成绩,在组织参赛的四名队员中有位居民获得了不同年龄组的金牌。

月日,为了迎接杭州首个邻居节,我社区举办了“自行车游杭州”活动。在雅仕苑五年级学生乐怡手中红旗的挥舞下,一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沿着文新路出发了。要想参加邻居节活动并不难,但要有一个条件,一个人不能来报名,一定要邀上邻居一起来才行。这是竞舟社区为了筹划邻居节而从众多的点子中挑选出来的。通知一经贴出,立即就受到了辖区居民的欢迎,短短的几天时间就迎来了多人报名。住在雅仕苑的应寿松老师都已经岁了,平时也很忙,但一听说邻居节要“骑自行车游杭州”的活动,立即赶到社区报名,还特意去购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为了保证路上的安全,社区还特意联系了附近的修车点,修车师傅听说社区搞邻居节,马上表示自行车有什么问题拿过来修,不要钱,还主动拿来一个打气筒要我们带着,路上好用。一路上,插着印有“竞舟社区邻居节——自行车游杭州”的五彩小旗的自行车队沿着文新路、天目山路、玉古路、灵隐路、北山路,一直来到少年宫广场。参加邻居节活动的年龄最大的已经岁,最小的才岁。在将近公里的路程,有快的,有慢的,大家一路相互照顾,还没到了终点,都已经成了朋友。

居民们各个兴致盎然,纷纷表示:如今城市的高楼和厚重的防盗门,将近在咫尺的邻居隔的越来越远。通过社区组织邻居节活动,可以将邻里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就向回到老墙门一样。这种感觉真好!并希望社区多组织这样的活动,一年一次太少,最好组织一个自行车队,每月举行一次才好。

二、重阳大餐节节上,竞舟老人晚年香:在竞舟社区辖区内,大部分老年人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但与丰厚的物质条件相比,精神生活相对匮乏,有时会感到孤单。在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及老年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在每个小区成立了老年人聊天室,定期开放。每个小区聊天室各有特色。特别兰桂花园聊天室,在业委会主任、老年协会会长廖曾祥的组织安排下,两年多来始终坚持每周一次的聊天活动,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可以说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都聊;交心、知心、颗颗心,心心相印。通过聊天不仅沟通了思想,广交了朋友,提高了境界,增加了生活乐趣,而且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今年的重阳节,社区特意租用了一辆大客车将老人接上车看西湖新景、游河坊古街,还专程把老人们送到状元馆品尝了杭州名点“虾爆蟮面”,这些年龄最小的都已经出头,最大的已是岁高龄的老人们各个激动万分,家住恩济花园的老人李映春专门为此作了一首七律《秋游》:乌兔循环似箭忙,三径黄花吐异香。路旁桂子迎佳客,湖边楼台品茗尝。河坊街有名特色,状元馆内闹洋洋。西湖风景天天变,更感竞舟为叟忙。

月日在竞舟路举行助老服务活动,参加服务有海王星辰、健治一号集团杭州分公司、九洲大药房有限公司、姚氏按摩等家单位,有量血压、按摩、保健咨询、免费检测、法律咨询、理发、修鞋等。参加这次活动的人数多人,受过各种治疗的人次。此外,还开展了乒乓球和象棋比赛等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活跃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提高了健康水平,又对创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作出了贡献。

三、校外教育丰富,假日孩子走进社区:为了建设文明社区,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在暑期放假的头一天,竞舟社区就组织辖区内的中小学生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争做文明居民的倡议活动。由此拉开了整个暑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的序幕。月日晚,在竞舟社区紫桂花园会馆前,举办了一台名为“创文明城市迎七艺盛会与西博相聚建温馨家园”百场文艺演出进社区的专场晚会。并在晚会现场发起了“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争做文明居民的倡议活动。共分发宣传资料余份。月日上午,我社区与杭电实践小分队学生一起,在求是(竞舟)小学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知识竞赛。月日组织青少年们顶着烈日带着精心选择的绿豆粥、白砂糖与芭蕉扇等防暑降温用品以及事先编排好的精彩节目到各小区孤寡老人与空巢病人家里进行了慰问。月日组织青少年共余人来到法制教育基地余杭杨乃武与小白菜奇案展示馆进行参观。为树立“国无防不安,民无防不宁”的国防意识和大局观念,我社区还特意组织了青少年们到留下部队的参观活动。在月日组织辖区多名青少年们带着慰问品和精彩的节目到留下部队。对那里的部分官兵进行了慰问和联谊活动。使学生们真正领悟了纪律严明、团结奋进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还能有效地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

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假期生活,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我们竞舟社区专门成立《我们的假日》学生报社。报社活动的开展主要在四个假期中进行。经过张榜纳贤招募,录取了多名具有文字、摄影、电脑等特长的小朋友做为我们年轻的报社的首批成员。并确定了报纸的四个版块,分别为“小小少年看社区”、“文学天地”、“假日漫谈”、“旋转舞台”。报社成立后,小记者们渐渐开始做起了有心人,建筑工地的白发钢筋工,社区内不文明的行为、暴风雨带给小区绿化带来的损失都进行了报道。报社的成员从原来对社区的事不闻不问,到现在四处出击,主动参与社区各类活动,并进行采访报道。还在社区做起了“小小监督员”,利用家里的摄像、摄影设备来寻找社区生活中的“不文明细节”、绿化带上放着拖把、健身器材上晒着席子、垃圾桶上堆着垃圾,还有随口吐痰的行人……一一被摄入镜头。月日上午,社区还组织了多名小学生参观了作为浙江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杭州钢铁集团公司的钢铁生产基地。小朋友们面对着在高温下作业的钢铁工人,纷纷表示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向杭钢的工人叔叔学习,争做一名钢铁战士。报社副主编求是(竞舟)小学四年级学生冯易说:“参加这个学生报社后,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还学会了报纸排版,而且我们更加关心社区了,收获颇多”。为了提高假日报社小记者的新闻写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社区特别邀请了西湖报道的记者潘湘虹为假日报社的小记者们进行了培训。《我们的假日》报社的成立,不仅使学生更主动的走进社区,还架起了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桥梁,使社区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在儿童节期间,社区还进行了“欢乐大放送”活动,通过钱江晚报和杭州映红手工编织中心组织一批“圆梦娃娃”送给辖区内多位小朋友,希望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还举行了电脑培训班,主要针对青少年在防病毒、防黄、防骗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使青少年们进一步端正对网络的认识……

四、加强宣传阵地、唱响文化竞舟:在今年的一年时间里,我社区加大了宣传力度,全年共出黑板报块,橱窗块,悬挂横幅条,展板块。还多方联系赞助单位,为社区制作科普知识宣传板块。通讯报道见报率也大幅度提高,有关我社区新闻在浙江电视台、城市之声、杭州日报、青年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年文体工作思路:

(一)在继续作好社区文化建设,做一些贴近社区居民的文体活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家庭和家庭、单元楼和单元楼之间的文化活动,用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大家参与社区文化的积极性,使社区文化工作的重点从阵地建设逐步向活动开展转移,形成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氛围。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要有所突破。不论何种形式,只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就应大力引导和提倡。在实际操作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拓展新的活动形式和活动空间,注重加强引导年轻人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可先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小区,探索性地开放一些活动空间,组织邻里之间的交流,增进邻里之间的情感,联络邻里之间的关系,使社区居民既有足够的自由和个人空间,又有较多的与人交流、分享的机会,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积极发挥学校、物业公司、业委会等辖区单位的作用,力争使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局面。

(三)充分发挥辖区人才优势,做到整合资源、优势共享、优势互补。开发社区文体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在繁荣社区文化活动的同时,根据本社区特点,注重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适当的时机组织社区性的文艺汇演,使外来打工者获得充分展示的机会。

具体工作计划:

⒈组织一场趣味比赛,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因地制宜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与其他兄弟社区开展一些友谊比赛。

篇(8)

第一条 为明确企业作品的创作、保护、使用和管理职责,规范作品的使用,保护企业无形资产,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鼓励员工创作的积极性,规范和加强著作权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之著作权,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以及在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依法获得保护的著作权。

第三条 企业的著作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犯。凡本企业(包括企业总部、分公司及各地的分支机构,下同)的员工(含合同制员工、临时工,下同),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企业行使著作权,应当遵循自愿、平等、等价有偿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五条 企业各级领导、各部门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企业著作权的管理,增强员工著作权法律保护意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第二章 管理部门及职责

第六条 本企业的著作权管理纳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中,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统一领导下,由著作权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负责作品的日常管理事务,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作品保护的方式及具体的措施设想,销售部门负责监督作品在广告宣传中使用的状态以及侵权信息的收集,技术科制定与作品宣传相关的产品质量标准、工艺操作规程,法务部负责有关著作权保护的工作。

著作权管理部门应结合企业发展和市场开拓工作的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其基本任务是:

(一)根据本企业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实际需要,定期提出本企业著作权工作实施策略建议,全面推动本企业开展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二) 协助有关部门或主管负责人制定和实施年度著作权工作计划,包括不断完善各项著作权管理规章、督促和调整计划的实施,并作出每年的工作总结。

(三) 联系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以及行业知识产权组织,及时了解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以及有关信息,适时反映本企业著作权工作的问题和需求。

(四)为保障本企业作品的合法使用和维护著作权,负责对外信息、、参加展览会、研讨会之前的信息审查,参与涉及对外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技术贸易等有关著作权合同或协议的起草工作,以及对外著作权问题的谈判。

(五)对侵犯本企业著作权的行为进行调查,并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协助有关部门处理侵权纠纷,向有关责任人追偿由其侵害行为造成的损失。

(六)组织对本企业的作品创作及成果的评估,配合企业法律顾问单位进行作品创作活动中的管理,并负责管理本企业的各项著作权档案资料。

(七)对涉及本企业的著作权纠纷,根据企业法律顾问单位的分析意见向公司提出处理建议,选择律师事务所并协助处理诉讼等事宜。

(八)向本企业各部门提供有关著作权的法律咨询,组织企业的著作权相关知识的培训。

第七条 在企业著作权管理中,任何人有权向相关管理部门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相关部门接到有关著作权的投诉或者意见,应及时转交给职能部门处理,不得推诿。

第八条 企业著作权管理工作人员,在企业主管领导下,拟订企业的著作权战略,配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计划的统一实施,制定出每年的科技开发中的作品创作、保密、使用、保护计划,提出著作权知识的培训和宣传计划并负责具体的落实。

第九条 企业著作权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

(一)作品创作计划及实施;

(二)涉及计算机软件的作品的备案登记;

(三)作品评价、评估;

(四)作品转让、许可贸易、运用实施,作品作价投资,著作权质押等;

(五)企业活动中形成的、与著作权相关的档案材料的管理及对职务创作作者活动的规范;

(六)对涉及作品创作人员相关活动的规范;

(七)著作权保护,包括著作权侵权监视、著作权诉讼等;

(八)企业著作权管理的其它事项。

第三章 作品创作

第十条 作品,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十一条 本办法所规定的作品,只限于职务作品。

职务作品,包括:

(一)为完成本职工作所创作的作品;

(二)为完成单位安排的工作所完成的创作作品;

(三)根据合同约定而完成的创作作品;

(四)主要是利用本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本企业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五)离开本企业后一年内完成的属于上述(一)至(四)范围内的相同的作品。

职务作品自完成后自然取得著作权,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企业所有。创作人员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本企业享有,企业可给予作者一定的奖励。

第十二条 企业在开展职务创作活动前,实行必要的著作权检索,作品创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跟踪检索。对作品进行鉴定验收时应有著作权检索报告。

委托社会组织创作作品,或者通过招投标形式进行的,应当要求项目承担者提供作品检索报告作为审批立项的重要依据之一。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或完成后,承担者应向本企业提供作品属于创新作品的著作权检索报告。

第十三条 企业委托他人创作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应当在委托合同中明确约定属于本企业。

第十四条 与社会科研部门进行合作创作的,应在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确定后,由企业与之签订书面合同书,明确作品的归属以及著作权的权利归属,并明确约定保密责任和违约责任、风险的承担等。

第十五条 通过招标的形式寻求作品创作者的,应在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确定后,以广告宣传的形式对外相关信息和要求,明确中标的科研单位(或个人)与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作品的权利归属、违约责任以及风险承担等。

第十六条 确定企业内部自行创作相关作品的,应在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会议确定后,由主管领导向创作人员签发《著作权创作任务书》,并在创作活动中严格保密,创作成功后将有关的创作过程中收集的全部资料,连同创作草图、摄影作品的底片、定稿、半成品、成品等整理成专门档案交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

在企业成功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前,科研技术人员不得将创作开发中的信息对外披露。

职务创作人员在作品完成后,应当在作品载体上以及《作品完成及权属认定书》上签字备案。

第十七条 企业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非职务作品创作活动。

第十八条 企业调离、离退休人员,外来学习进修、临时工作人员在离开企业前,应将其从事、参与职务作品创作活动的相关资料交给企业,并承担保密义务。未经企业许可,不得擅自对外披露职务创作中的相关信息,也不得以自己名义发表文章。

第四章 著作权的行使

第十九条 企业员工创作与工作领域有关的非职务作品,应经企业审查确认后,出具非职务创作作品证明,方可以自由作品对外发表和使用。

员工与企业就职务创作与非职务创作发生争议的,可提请企业所在地著作权管理机关调解处理。

第二十条 企业与其它单位签订有关合作创作作品的合同,应依合同明确约定的作品使用权限使用作品。

对于跨单位学习进修、合作、工作的人员及企业临时聘用人员,企业应当事先就该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做出创作作品的署名、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接受或派出单位或者其个人签订合同。未签订合同或者合同规定不明确的,其创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涉及跨国对著作权进行保护的项目,企业应进行可行性论证。

企业投资建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时,外方以著作权作投资的,企业应就所涉及的著作权进行著作权检索和论证。合作方应当对该作品的权利予以确认和作出合法性承诺。

第二十二条 企业使用他人的作品时,应由作品提供者提供出合法的作品来源及权利使用的说明,并附有著作权人的权利许可使用(含费用支付)的申明材料。相应的材料必须存档保管。

第二十三条 许可他人使用本企业职务作品的,必须经过可行性论证,委托评估后,根据独占许可、独家许可、普通许可、分许可等不同种类,结合许可使用时间确定许可使用费。

第五章 著作权的保护

第二十四条 企业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并采取积极措施,避免侵犯他人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 企业职工有权保护本企业的著作权不受侵犯。发现侵犯本企业著作权的行为时,应及时向企业报告,并帮助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依法维护本企业的著作权益。发生著作权侵权纠纷或著作权权属纠纷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请求著作权管理机关处理,或依照合同提出仲裁申请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奖惩

第二十七条 企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专门人才作品创造的积极性。

第二十八条 企业根据相关法律及实施细则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要求,建立企业内部合理的著作权利益分配与奖励制度。

对企业职务创作行为,企业积极配合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申报相应的奖项。对获得奖项的作品创作者给予企业内部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二十九条 对涉及职务发明创造或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授权,产生经济效益的,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当年年底,企业依据专利管理办法规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物质奖励。

企业技术人员所作出职务创作产生突出效益的,可作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员,在评定技术职称时破格晋升。

第三十条 在依托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作品创作完成人员及相关人员,应支付与其实际贡献相当的报酬,可以用股权收益分配等符合国家政策的形式支付报酬。具体方式通过合同约定。

第三十一条 对于在本企业著作权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本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将职务作品擅自以个人名义发表或许可他人使用,在职务创作中造成失密,或在工作中侵害他人著作权并造成重大损失的,或者著作权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履行职责不当或者泄露秘密,造成企业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本企业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篇(9)

初中美术述职报告1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七年级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美术教育教学每年都反反复复,但在每年反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却有着不同的收获。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美术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一副好的美术作品,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个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 .美术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审美情操,通过艺术形象,培

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美术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实践活动(绘画、手工制作、欣赏,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美、表现美。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

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美术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期七年级大部分内容是绘画,同事还穿插了书法课程,绘画课程几乎每节课都有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大量的图片展示,书法课程也用了多媒体展示,这样学生临习帖子的钱就省出来了,同事也可以欣赏到大师们的作品。

四、努力学习,加强修养。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写生课。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美术、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查找有关教育工作站,并精心创建了自己的美术博客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

当然,我在教学工作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

1、课堂教学不能针对7个班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这一必要环节。

2、忽视与个别班级学生的交流,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但我会尽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改正不足的地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初中美术述职报告2本人于________年____月出生于____市______镇,____年毕业于________美术系,____年__月取得______本科文凭。______年被评为中学美术一级教师,现申报中学美术高级教师职称。

一、思想政治方面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质工作,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安排,工作上兢兢业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宽容、友爱之心与同事相处,同事间的关系相处非常融洽。

二、教学教研方面

(一)教学方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课外认真辅导兴趣小组的学生,任现职以来所辅导的学生有二百余人在全国、省市获奖。____年在____市元旦作品展览中获“优秀辅导老师”,____年在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国义演活动中获____赛区“最佳辅导老师奖”。同年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绘画类指导工作一等奖。一位学生的书法作品发表在《美术教育》杂志上,____年年一位学生的书法作品发表在____市爱祖国爱家乡《________》上。____、____年年十位学生的书法作品被选送到日本展出。有三位学生考取了____中的艺术特长生。多年的教学成果,获得了领导和同行的认可,____年被评为镇教学骨干,____年所在的新桥中学被评为____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____年绘画作品在____市中小学教工书画比赛中获三等奖,有两幅绘画作品在杂志上发表,一幅绘画作品被选送到____展出。____年所在的____中学体艺教研组被评为“文明教研组”。教案《________》获市三等奖,____年在____市第十届教学节活动中获“教学能手”称号。任现职以来连续两年被评为新桥镇“先进教师”,____年市考核优秀,调入华校之后,每年都是先进个人。

(二)教科研方面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探索。____年年,负责并参与的省级课题《九年一贯制美术教学的衔接和优化》;有15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其中《美术课堂的“六度”》发表于《当代教育研究》,《艺术的灵感---生活》发表于《美术教育》杂志。

三、德育教育工作

调入华校之后我一直担任副班主任工作,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教学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副班主任。

以上是我任现职以来在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成绩,但还存在工作不大胆,教学工作深度不够等不足的地方,那将是我今后要不断完善的方向。我将会以此自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美术述职报告3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年过去了。回顾这学年所从事的初一初二美术和体育教学工作,基本上是完成了任务。工作中我享受了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年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反思改进。现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以后的提高。

一、教学方面: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美术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学校每年一度的书画展和永川区的一些绘画和科技方面的比赛。

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辅导,在校综合才艺展示周举办了作品展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参加的还是以初

一、二的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水平进步得很大.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3、在美术课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以消除“美盲”为目的,理论知识为主,美术技巧为辅。

广泛介绍艺术的几大门类,让学生都能知道些美术方面基础知识,在美术的领域不再是个盲人。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我想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积淀一些有用的艺术常识就尽了我的努力与义务了。

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

除了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上广泛收集资料,自己制作适合我们乡镇初中的美术课件,分类进行讲解。有空时自己也画了一些画,除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外,对学生也有一些示范作用。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二、我的经验与教训方面: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课件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如中国画与文学、书法艺术与诗词、点线面与数学等方面的联系。

总之,本学年工作顺利圆满完成,不足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通过总结反思,我将在下一学期的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取长补短,以待来年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更好地为学生服好务。

初中美术述职报告4一学期来,本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美术潜能,展示学生的才艺,使学生学有所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完成了小组活动的计划,现将一学期的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制度管理,增强学生信心。

在本学期的第一次活动,我向学生简要总结了上学期活动开展的情况,表扬了一些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同时也指出了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强调了小组活动的制度和要求,如:要求组员务必守时守纪、遵守考勤制度,因故缺席者,须提前请假;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带领非组员进入画室;务必按辅导教师的要求如期准备好学具,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介绍了本学期兴趣活动的开展形式及活动内容,分析了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向学生描绘了学习美术的美好前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信心。

二、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

按照小组活动的学年计划,从校情和学情出发,我们第二阶段的美术专业技能培训分A、B、两组实施,活动目标为:A组: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专业技能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能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物体的形体和空间,初步掌握石膏、静物素描写生的一般方法。B组;通过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使学生乐于美术创作活动,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卡通画技法和基本技能。

对于A组的训练,因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再则教具、学具也较易准备,活动开展起来相对顺利,目标也容易达成。但对于B组的训练,难度比预期的要大得多。一是对题材的选择,内容要健康向上。二是色彩的运用要协调,经过与学生共同探索,也摸索出一些经验。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美术作品展评活动。

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不是兴趣小组活动的最终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运用知识和技能,行之有效的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在对本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我注重组织、辅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这些美术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开阔了学生视野,又为学生发展美术特长搭建了一个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校兴趣小组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我们以后想办法解决。

1、虽然上学期购置了一些美术器材、教学用品,但与教学需要相差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开展的进度和质量。

2、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利用好课余时间发展兴趣,在训练美术技能上下苦功夫。

3、部分班级学生的考勤情况不理想,有班主任托课情况,甚至留学生在班里写作业。

初中美术述职报告5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初二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反思改进。现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以后的教学水平更上层楼。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和艺体组的老师一起,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美术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情况:

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外,坚定不移的制作学生习作展视频。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学校书画协会,在校科技文化节术节举办了作品展览,取得了较好的影响。

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查找课外的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还积极到兄弟学校参加开展的一些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我还注意自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

三、经验和教训:

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篇(10)

【中图分类号】G3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18-02

一、前言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图书馆是其重要构成部分,构建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体系,使图书馆更为主动承担起文化责任,使人民与相应的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是当前图书馆建设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在全社会覆盖性构建图书馆服务体系背景下实施行之有效的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使图书馆服务普遍实现均衡并实现全民共享成为图书馆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广义上来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指为使公民信息权、阅读权以及泛教育权得到有效保障而提供给使用者的参阅、借出、参考咨询、阅读推广、专题服务等诸多信息服务以及相应系统和管理制度的汇总。而从狭义上来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则是指在数字化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分布较为广泛的图书馆服务网点以特定标准为依据进行科学分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设施布局。在进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建设基层图书馆体系极为重要,因为对于群众来说,基层图书馆更与之贴近,在对群众生活的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以及群众文化品位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而不可取代的意义。

二、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策略

(一)应紧跟时代步伐,高度重视基层图书馆体系建设工作,确保图书馆价值得以良好体现。

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又是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性设施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各级政府通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来确保群众文化权益得以有效实现。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成为发展的主题,市场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科技和文化等智力支持更为依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使群众得以接受到先进的文化知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竞争能力随之得到切实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也得以极大丰富,同时也迎合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高度重视基层图书馆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形成覆盖城乡、深入社区的基层服务体系,使图书馆利用率不断提高,图书馆本身的价值得以良好体现。

(二)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建立相关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切实享受属于自己应有的文化权益。

行业内专家曾经断定,中国图书馆在新世纪必将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其中经费不足作为 “永存”现象成为这些挑战因素中的一种。在当下,决定图书馆经费多少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在于其他,而仅仅在于相关各级领导重视与认同图书馆事业的程度,这导致在图书馆经费投入过程中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和常规性投入。对于公共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来说,依据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的规定,应为1.5册~2.5册;而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则远远低于该标准。依据《公共图书馆宣言》中的相关阐述,图书馆的建设是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必须要担负起的责任,针对图书馆建设工作,应予以专门立法以利于保护,同时国家以及地方财政均应拨款支持。放眼世界任何国家,无论其采用何种政治制度、发展何种经济模式,在公益事业的投入与发展过程中均不以盈利作为其建设行为的宗旨和目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推行了数百年,其资本对于利益的追逐度不可谓不疯狂,然而在发展公益事业方面,其一如既往地遵循了扶持、尊重和保护的原则,且图书馆建设款项大部分都来自社会全额资助或政府提供的全额拨款。当前,我国不少图书馆也推行了不少积极的改良措施,例如针对读者在办证过程中所需缴纳的工本费与年费予以免收,公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免费享用等等,这一切均是在政府提供了充足的经费支持后才得以实现。

在图书馆建设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经费保障机制是关键部分。对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来说,要建立相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丰富的物质基础是重要保障。应积极推进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内,针对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构建起由中央和地方以依照比例承担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转正常得到充分保障。为广大人民群众看戏、读书阅报、参加集体文化活动以及文化培训等基本的文化权益提供保障。同时以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评估标准、工作职能和开展服务过程中的经费水平为依据,针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为其制定相关的财政补贴标准。

(三)、应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并不断将其完善,确保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有法可依

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并不断将其完善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立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下,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才能逐步稳妥地发展。据相关统计,自美国在1848年进行第一部有关于公共图书馆的法律以来,全球范围内诸多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开始了相关图书馆法律法规的制订与颁布,迄今已有近260部。其中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法律法规体系的形成相对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备,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制订了图书馆法律法规制度。事实证明,某个国家或区域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必定关联到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设立图书馆并依法运营,是政府普遍采用的方法与手段,为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而在我国,在建设和发展公共图书馆的过程中缺乏基本的法律规范依据,仅有少数地区颁布了图书馆相关的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例如《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极大地推动了深圳市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并提供了相应保障制度。但此类管理条例很难实现真正的评价、规范、监督和激励效果。因此为图书馆专门立法,将其纳入法制体系中,并对图书馆的各种功能做出明确规定,确保在公共图书馆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在调节不同社会关系时做到有法可依,从而实现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持续发展得到有力保障。

三、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模式

在创建和谐社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与社会背景下,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文化休闲、知识学习、查阅文献、阅读活动的参与以及公益性知识援助等方面,基层图书馆服务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采用何种模式,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图书馆的使用价值,是我们当前应充分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应以省级图书馆为主体同时带动地市级图书馆发展,地市级图书馆逐次实施总分馆制。作为地区性的图书馆服务支撑中心和文献保障中心,省级图书馆承担了为区域人民群众和科研活动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任务,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时对于人民群众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大前提下,对省级图书馆建设力度不断加强,使其成为集研究型、大众型和数字化为一体的图书馆,从而发挥其示范与指导作用,对市级图书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来,参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决策,各区域市级图书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针对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展开积极探索,探求其具体的实现方式,涌现出了诸多以“嘉兴模式”和“苏州模式”等具有代表性的总分馆体制。作为城市图书馆网络的基本构建形式,总分馆体制的特点体现为在同一城市范围内,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经费、人事设备以及所有业务工作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其中包括信息网络的构建、采购文献资源并编目,展开其他不同形式的服务等。对于总馆所提供的各类不同资源,下属各级分管应依据相应的工作计划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切实服务于社会。国内外实践经验对此已充分证明,具有统一采购、统一布局、统一编目和统一配送特点的总分馆制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形势中较好的一种。总分馆制对于资源共享的实现极为有利,对公共图书馆实现普遍均等的服务也较为有利,同时也是最有可能使以投资最小化赢得收益最大化得以实现的形式。

(二)资源配置应侧重于中西部地区以及县级图书馆,并推广乡镇图书服务网络。近年来,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文化建设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果。而相对来说,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则相对落后,图书馆网点数量过少,分布不均,很多乡镇甚至县都没有图书馆,或者因缺乏经费而废弃荒芜,无人问津。因此,对西部地区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应不断加强,并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成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公共图书馆中具有最广度覆盖面的基层图书馆,县级图书馆的发展问题必须予以合理解决,从而为创建和谐社会和知识信息技术的普及创造有利前提条件。应以投入总量的加大为基础和前提,将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资源配置倾斜向县级图书馆。

针对县级以及乡镇图书馆,其办馆模式可采用多元协作方式。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发挥其基本职能时,可以利用委托承办、政府采购和以奖代补等方法,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行为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现多元化与社会化。

县级以及乡镇图书馆通常都有同级政府拨款修建,但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基层图书馆在运营过程中往往缺乏资金,发展非常艰难。针对此种情况,基层图书馆可从本馆实际情况出发,积极采用切实有利且行之有效的办馆方式,例如联合模式、帮扶模式以及行业援助模式等。帮扶模式主要为大型或中型图书馆扶助基层图书馆,由大中型馆负责文献资料和书刊等资源的供给,基层图书馆则负责服务人员以及场地的提供,形成联盟形式,实现共建服务。而图书馆建设同社会力量相互合作的新兴发展模式也是较为可行的。部分基层图书馆采用馆企联合方法,从而在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还有部分图书馆不断拓宽视野,着眼于世界,例如台北图书馆为向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与世界很多国家的办事处联合办理艺术活动、推广文学类学习与阅读等。也有部分乡镇图书馆实现了与文化经济实体结盟,成效甚好,例如苏南区域的乡镇一级的基层图书馆与中小学、社会企业、科技推广中心和地方电视台等文化经济实体结为联盟,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三)对于残障人士等特定群体,应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无障碍数字图书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建设。在设置栏目、甄选资源内容与形式上,残疾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者对于残障用户的意愿应广泛听取并予以正视,真正做到将客户需求作为工作开展的基本出发点,设置音乐、电子图书、有声读物、残疾人电影、自学考试测试等项目,并遵循一边建设、一边服务的原则,对于数字图书馆网站中各个分栏的文献资料与数字资源及时予以补充更新和扩容,针对不同爱好和兴趣、不同职业的残障人士需求,努力做到最大化满足。与此同时,在遵循此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相关服务的拓展和深化,使资源建设不断得以充实,为残障人群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本文认为,残疾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者应对特殊人群享受相同程度与地位的文化服务渠道予以拓展和深化。无障碍数字图书馆并无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残疾人图书馆应密切结合无障碍理念,努力构建出针对特殊群体的多元数据采集、整合、组织、分发与收割的个性化信息供给服务模式,对显示平台和网站平台两者间的对接机制进行探索,努力保证建设完成后为残障人士用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同时残疾人图书馆还应以服务社会、服务政府决策和服务残障人士为需求,依据相关基础理论,遵循信息无障碍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原则,以核心服务平台作为基础、以共性关键技术作为支撑,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资源保障,建设完善的推广机制与应用示范,展开资源定位研究,并研究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指导,对资源收割以及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展开探索,开发并应用信息无障碍技术手段,构建出与国际同等水准无差的残疾人图书馆,使残障人群对信息与知识自由获取的权益得到保障,残疾人群体的生存境遇得以改善,为残障群体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知识、自我提升和改变命运的途径,让残疾人图书馆成为残障人群最愿意去的地方,并为其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四、结束语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事业与企业单位力量的有效凝聚具有重要意义。很多事业和企业单位的发展已日渐成熟,进而生发出更多和更为清醒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因而也更愿意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时间。这些企事业单位在此参与过程中使各自品牌的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大大提升,反之又进一步激励着此类社会力量更关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基层图书馆在发展自身、铸造品牌,让人民群众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并对图书馆加以充分利用的同时,应与社会力量主动展开联系、沟通与交流,对多元办馆的方法与模式应积极探索,对社会力量也应充分利用以援建自身,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于良芝,邱冠华,许晓霞等.走进普遍均等服务时代: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31-40

[2] 阮胜利.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图书馆杂志,2008,27(1):36-39

[3] 熊军.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1,(4):83-85

[4] 彭红梅.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成都市基层图书馆(室)建设调查报告[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1): 19-23

[5] 高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在破解基层图书馆发展难题中的作用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5):94-95

[6] 胡培.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图书馆模式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218-220

[7] 金燕,范并思.城市化进程中的郊区新农村图书馆建设——嘉定区基层公共图书馆调查与建议[J].图书馆杂志,2007,26(3):26-28,42

[8] 贺定安.以地方特色理念构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服务体系[J].图书馆建设,2008,(2):57-60

[9] 王素芳.弱势群体文化权利保障的国家战略视野——基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J].图书与情报,2007,(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