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老师实习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学老师试用期满自我鉴定1本人参加工作以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用心育人,潜心工作。刻苦钻石业务知识,多次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团结同事,关心学生,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尽职尽责地履行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
自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大专高教自考学习以来,本人能准确处理“工”学矛盾,能按照学校的有关划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功课。通过三年学习,现已当真完成了《小学数学教育》、《社会主义思惟概论》等__门课程的学习,把握了所学知识,并通过了有关课程考核。
在学习期间,我能自觉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小学体育教授教养实践,大大进步了自己组织课堂教授教养和开展教授教养法立异的能力,所带班级的学天生绩和体育素质在学校一直处于前列。
我还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先后撰写了《学习新课程尺度体会》、《立异教授教养探索尝试》等十余篇论文和教改材料,其中《学习新课程尺度体会》等文章曾参加过__市小学教育论文交流,得到了学校和上级机关的高度评价。
小学老师试用期满自我鉴定2本人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积极奉献,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岗位承担的工作量和工作任务。
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去,除了做好学科辅导外,还细致地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与学生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工作中谦虚谨慎、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学态度认真,治学严谨。
精心备课,教学内容充实、丰富,能吸收学科新知识、新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实行启发式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讲授清晰、表达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疑点处理恰当,课堂设计合理,节奏适度。
培养了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明显改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老师试用期满自我鉴定3送走这一届六年级的学生,本人也算是一名有着十年小学六年级毕业班带班经验的老师了。回想本人第一次带小学六年级这个最小年级的毕业班,当时的我是迷茫的,十年小学毕业班带班下来,我看得见自己的成长,学校领导也能看得见我的成长。不过时间总是毫不客气地带走一切,我还是按照自己每年的习惯,用笔记录下自己的自我鉴定,确保未来的成长也是可见可触摸的。
本人是一位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老师,除了带班,我也教授这个六年级毕业班级的语文课,正因为我教授的课程是语文,又负责管理这些小学毕业班的学生,我的感触也就比其他老师要深许多。小学六年级或许不比正式进入青春期的初中那么难以管理,但如今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已经有了他们的烦恼,做班主任管理他们时,除了会通过与他们的聊天来了解他们的状态,也会在他们的作文中把握他们的状态,这使得我在十年的毕业班带班经验中日渐了解所有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的心理来。
有了这样一份对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的了解,我的带班工作以及我的语文教学工作也就不再像第一次带时,那么迷茫了。今年在带班的工作中,本人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熟练和灵活变通了,过去这一点是自己的弱项,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本人已经能够很好地处理一切小学六年级毕业班会发生的事情了。
当我的班级里的学生向我递上他们为我这个班主任写的毕业纪念册时,我明白,自己的工作做到位了。他们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的喜欢着我这个班主任老师,这种得到了所有学生的认可,应该可以算是老师的最高荣誉了吧!不过在与学生们的交流与互动中,在我对他们的教学与管理中,我认为收获最大的还是我这个老师。是我的学生们教会了我如何去爱人,也是我的学生们教会了我怎么样做一个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老师。
回看这些年带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的经历,本人成长最大的可以说就是对这些六年级学生心理的把握了,这看似没什么,但其实可以起到极好的班级管理作用,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来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更可以在学堂的第一次毕业之时,为他们提供有利的建议!这些让我感到了自己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意义。
小学老师试用期满自我鉴定4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有课时,我往往是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备课,查资料,写教案,直到上课前还在考虑各种细节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如果准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我给自己定位为清刚之气:直率、真挚、刚强而不失温和。我认老师一定要有一点硬气,这样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提问后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往往问题一说,就要学生举手回答,而且我的语速、教学的进程都比较快。我认为语速、教学进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多数学生的适应程度灵活掌握,该快则快,应慢则慢。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在班上开展了"学会关爱"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为了办好这次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班会的节目花样繁多,唱歌、小品等应有尽有,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浓烈、热情也很高涨。最后一首歌--《让世界充满爱》将班会推向了。
在这些天的实习中,我受益匪浅,让我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站在教育的最前线,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心中倍感任重而道远。我一定要不断努力学习,做一位勤劳的园丁,把祖国的花朵浇灌得更加艳丽。
一、调查结果
1.对于大学所学的专业课对以后工作的使用价值,泰和二中、马市初中、苏溪初中、泰和三中的初中数学教师普遍认为所学的专业课最大的作用是考研,对中小学老师基本上没有多大作用,中小学老师特别希望掌握教育类课程和跟上时代的最新课件制作方法,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幕课与微课的制作、数学教育心理学和中学数学竞赛辅导、初等数论、初等数学研究、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其中教材教法对中学数学特别重要。
2.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同济大学数学系、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被调研对象认为,大学课外活动要多开展,综合素质要提高,大学的评价体系有问题。
3.新干中学、峡江中学等重点高中的老师认为: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素质下降,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数学解题能力较差,大学阶段应该加强竞赛数学的学习。新干思源实验学校的校长提到:现阶段该校的一线老师仍是老师范毕业的教师,到该校工作的井冈山大学毕业生一般短期难挑大梁。
4.苏溪初中的校长特别强调:大学所学的知识与现实脱离,应该加强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内容;大学生的三笔字应该加强;实习时间太少,实习基本上是放羊式,效果不佳,应该掌握课堂教学技巧。
5.所有的调研对象共同认为:教学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师生互动式教学是最有利于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对自身在课堂上角色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掌握知识,传统教学方法忽视学习的主观态度,使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满堂灌”只会让学生疲惫与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遭到绝大部分学生的否定。教师互动式教学则是由教师启发学生,使学生较独立地对知识进行构建与创新。
二、思考与建议
1.课程设置
在调查中,被调查者普遍对专业课程的使用价值表示怀疑,对课程的设置大多认为不合理,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当年进入数学系学习并不是对数学有兴趣,也不是希望将来从事数学研究工作,而是将数学作为工作的知识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与知识要求不断变化,已经从单纯的专业能力向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转变。当然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不能无视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而要考虑为学生提供适量的能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有利于就业的实用型课程。在对教育类课程的选择安排上,学生希望学一些在实际教学中更有用的课程,而且更重视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缩减必修课,增加一些实用的选修课,包括师范教育类课程系列,给不同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课程系列的机会。
2.加强实践教学中师范技能培训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师范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教育理论互相贯通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吸收、消化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是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实践教学贯穿所有课程中,加深对实践育人的理解。根据不同的课程,任课教师要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同时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通过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与小论文等形式的考核,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每年秋季和春季,在各个中小学校都会涌现许多青涩的面孔,孩子们亲热地叫他们“新老师”,老师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实习老师”。他们就是来校进行教育实践学习的高校实习生,其中包括我们美术学科的实习生。实习内容包括备课、美术课堂教学、美术社团活动指导、或协助班主任工作、了解学校行政管理方式、开展教育研究活动,等等。对高校来说,这是在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教育实习课程;对各个中小学校来说,则是一项日常接待工作。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地中小学美术教师公开招聘政策的出台等新形势的变化,教育实习越来越引起各方重视。比如,从2007年开始,杭州市每年公开招聘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都需要经过理论笔试和实践面试两个环节。其中面试需要考查考生说课、试讲、上课等教学实践技能,而且成绩占总分的500~60%。提高实践能力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现今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假如现今还有大学生抱有“实习只是参与一下、体验一下”的旧观念,那将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假如现在还有高校不重视学生实习,那绝对是对这些未来教师的不负责任。
那么,美术教育实习现状到底如何呢?笔者在基层学校工作20年,承担实习指导和管理工作也有10多年,所带实习生近百人。这些实习生,来自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笔者对他们在实习课程的实施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有着切身的体会。撰写此文,意在引起各方关注;同时,提出问题,希望有助于我们的“准美术老师”更加健康地成长。
实习会涉及三方人员——高校的实习带队老师、实习基地校指导老师和实习生。下文将从这三方的不同视角逐一扫描,初步感受现今实习的一些状况。
一、实习困境现象扫描
(一)实习生:“心中没底”
“这节课上下来,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由于是第一次上课,我不了解这个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孩子们的情况跟我想象的不一样。因此,我的提问和引导没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很多时候,当我跟他们交流时,他们都没有什么反应。我感觉自己都上不下去了……”
这是—位本科实习生实习笔记中的一段描述。不难发现,这位实习生遇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课都上不下去了,原因是“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教学的基础,假如连学生也不了解,做老师的确实会在课堂上“心中没底”。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实习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尽管政策规定小学教师只要大专文凭,实际上现在招聘的小学老师一般都有本科学历;而像杭州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研究生学历的也比比皆是。而本科生和研究生在高校期间学的是针对中学生的认知理论课程,这和实习的实际情况根本不匹配。另外,新课改这么多年,有些实习生竟然不知道“美术新课标”,不了解学校新课改,没有“三维目标”意识。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无法设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下面是笔者所带的一位本科实习生自己撰写的浙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7册《生长的植物》一课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
培养观察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叶子的不同形状。
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以上的目标设定既没有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也没有显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更不知其方法与过程如何。笔者心情沉重,立即到文印室打印4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文,发给4位实习生人手—份,让他们回去好好研读后再写教案。同时,内心也在反问自己:“难道要我这个小学老9币代替大学教授补上这一课吗?我真的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吗?”笔者碰到的最离谱的情况是,—位实习生拿到小学教材以后说:“这课内容是教国画,我不会,我是画油画的,能不能不上这个内容?”笔者很担心:小学需要“一专多能”的美术老师,“新课标”配套教材上固有的国画、泥塑、版画、纸工、摄影等内容,做老师的都得为学生一一讲授。假如—位新教师这个不会,那个不能,如何在学校立足?可是,高校是否意识到应该培养这样“一专多能”的毕业生呢?
(二)高校带队老师:管理困难
“10-11日两天,(美术学院)副院长带领我们(实习带队老师)一行,先后到杭州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杭州求是教育集团、杭州文三教育集团、嘉兴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嘉善中学、海宁宏达学校等7个单位,驱车800公里,与各位特级教师、校长、名师、教育局领导等一起,共同为本科学生的实习,为准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而努力。”
这是2012年一位高校实习带队老师的博文摘录,反映了现在实习点分散的真实情况。比如浙师大实习生分散在浙江全省各地,中国美术学院实习生还得跨省到上海实习。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形势发展使然。比如,需要实习的学生较多,附近的中小学解决不了;再如,为了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优质实习资源,尽可能安排到各地名校锻炼,请名师指导;等等。可以说这位教授所在高校对实习工作非常重视,对学生也非常负责,用心之良苦,实属难得。但是,由此带来的管理困难也显现出来。相比而言,很多高校对实习管理就不那么到位——只有一个联系人,和实习基地校领导“打个招呼”,分配好实习点后就什么也不管了。实习期间,高校带队老师和实习基地校指导老师从不“碰面”、“互不相识”,更别说去认真听实习生上课或是进行实习指导了。
(三)实习基地校指导教师:负担过重
“我今年接待的实习生已经有3批,实在应接不暇。每次他们走后,我还要做很多补课工作,眼看区里马上要进行期中学生成绩抽测,压力很大……看到他们渴望学习的眼神,我又觉得对不起这些实习老师,总想多教一点。可是,自己还有几百个孩子要教,精力实在不够。”
这位指导教师内心也很矛盾,学校繁重的日常工作和指导工作要协调好,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学校不会把实习指导算人工作量,更不会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考核要求,教师做到什么程度完全靠的是自己的“自觉”和“良心”。
二、实习困境原因分析
以上只是列出一些典型的表面现象,重要的是由表及里、更深层次地思考其产生的原因。
(一)责任和关系不明
教育实习尽管是高校的课程,其实际操作却在实习基地校。高校一般认为应尊重中小学的管理模式,出于不干扰其日常教学秩序的考虑而放手让其自主执行;加之现在的高校教师缺乏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实习指导方面能力不强,也只能依靠实习基地校。而实习基地校自认为只需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即可,至于课程责任应在高校,包括实习生的日常管理也应由高校负责;但是实际上,实习生分散各地必然面临食宿、安全、纪律等各种现实问题。另外,高校和中小学在行政上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高校制定的课程无法走行政途径,所以必须借助彼此“交情”或“互惠”关系来推进,有时难免出现“图个方便”“只见近利”的情况。殊不知,我们是在培养未来的教师,这不是一种利益,而是一种责任。
(二)途径和时间无序
笔者接待过的实习生“生源”大体来自以下几种途径:美术教研员分配的,高校方面指派的,高校教授联系的,同事介绍的,自己通过特殊关系找上门的,等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找上门的”一般是非师范类的应届毕业生;“朋友介绍的”是有意进杭应聘的大四学生。这两类都是自己主动要求到老牌名校实习,想学点真本领,所以是最认真的。“高校教授联系的”——帮助联系的教授一定很有责任心,一般都有周密的计划,其学生也往往比较优秀。其他实习生就没那么乐观了——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实习计划,没有高校方面委派的带队管理老师……实习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各高校安排的实习时间长短也有很大差异,短则2周,长则9周,但都远远达不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18周要求。另外—个问题是“扎堆”实习——几所高校的几批学生在同—时间来校实习,由此出现校方应接不瑕的无序局面。
(三)监督和评价缺位
教育实习既然是国家教师教育课程,应该有它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实际上,在笔者做指导老师的这10多年间,从来没有相关机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调研、监督和评价,高校方面也不会对实习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对于实习质量的标准是什么,高校和实习基地校指导教师都不知道。而没有“尺子”,又如何能知道“不足”?假如对此问题有专家来培训指导,双方一起研究,一定能做得更好。
三、实习困境的应对策略
当前的形势是:用人单位招聘新教师时,对其教学实践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负责培养新教师的高校却自身无法保质保量地来完成这项课程。在这个供需矛盾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其实是实习生。他们将面临未来发展的各种困境,比如:不能适应小学繁重的日常工作,无法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招聘竞争中处于劣势,等等。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2009年,—位新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因无法适应学校工作,入职不满一个月就离职了;2012年,又一位新教师工作不满一年就转考公务员而离开了教师岗位;2014年,一位新招聘上岗的研究生不到2周就离职。这样,不但影响了中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此频繁地更换任课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很不利的。
(一)外部监管:落实政策,协调三方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同时,也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师范生教育实习做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然而,时过4年有余,情况并未改善。笔者认为,关键还是要有具体的操作落实措施和监督机制。高校和中小学除了加强自律以外,最好有第三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协调和监管。当然,这需要—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我们翘首以待。
(二)内在驱动:主体意识,主动学习
假如外在的改进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改善,那么实习生作为实习课程的主体,自身能否主动一点、努力一点,或许更值得我们关注。要唤起实习生的主体意识,不妨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笔者在担任指导老师的过程中,也曾有意识地做过一些调查。因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仅提出几条最具共性、也是笔者认为最迫切需要的:
1.希望实习前详细了解实习计划并参与实习计划的制订,让自己有备而来。
2.希望实习前对高校分配的实习基地校和具体的指导教师有所了解和选择,让自己能尽快适应中小学的教学环境。
3.实习时公开课和常态课的观摩学习要并重。公开课能学到精致的设计和语言,而常态课更有助于了解孩子和调控课堂。
4.实习时希望各个年级的课都能尝试,有助于全面了解孩子、熟悉教材,且对应聘有利。
高校学生毕竟已经是成年人,有自己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以成人的方式让其参与实习计划的制订是可以做到的。没有主体参与的计划,其实施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今后,高校和实习基地校指导老师在实习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实习生要认同自己的指导老师,多做沟通,主动提出学习要求。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主动学习的学生肯定能学到更多。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心理基础。2007年,我国颁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2007)34号),实行了新一轮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这一群享受着国家优厚条件,同时有着职业定向的免费师范生来说,他们的职业认同不仅影响其学业质量、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其未来教师职业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问题。
一、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界定
我国学者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概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总结已有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界定其概念:一是从教师职业认同概念推导出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目前对教师职业认同普遍接受魏淑华的“过程状态说”[1],因此推出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过程上是指师范生教师角色不断形成的过程,状态上是指师范生当下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程度[2]。二是从职业认同的构成维度上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下定义,如晋燕云[3]从专业知能、专业情感态度、专业评价和专业行为倾向四个维度将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定义为,“是对教师专业理念、专业价值、专业情感态度的理解和体认,并将这种专业信念、专业价值内化为专业行为,获得专业成长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4]。
二、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研究
目前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以定量研究为主,普遍得出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程度较高。封子奇[5]等人对北京师范大学198名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调查,发现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总平均上得分都显著大于中间值3(ps
(二)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在人口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我国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程度总体上较高,但在人口变量学上存在差异,主要在性别、年级、专业类型、户口、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曾丽红[9]等人研究表明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家庭来源、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专业类型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如在性别上,女生的认同程度总体上高于男生,但是在职业意愿与期望因子上显著低于男生;丁道群和蒋珊珊[10]研究发现,湖南地区的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所在地和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免费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上并不存在差异,但是在某些维度上差异显著。
(三)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搜索到的文献中只有王情等人有关注。王情[11]认为,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与学习态度存在显著相关,“职业认同度若改变1%,将影响学习态度同向改变0.169%”;王鑫强、张大均[12]认为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赵丽、李录志[13]对就业后的免费师范生进行调查发现,就业后的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与压力状况负相关。
三、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方法分析
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学者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比如,邓杰[14]、李录志和宋丙英[15]、封子奇[16]等。
四、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总结与评价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作为教师职业认同的一个方面,是在2007年国家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后才进入人们的视野。通过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总结和归纳,我们看到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界定不明确。已有的研究对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界定都来源于教师职业认同,且不说学者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尚达成共识,也未作出权威定义,单从教师职业认同及其构成维度方面来界定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概念,缺乏针对性,未把免费师范生的特点概括其中。第二,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未来的中小学老师,缺乏对特殊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及艺体类免费师范生的广泛关注,与非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对比研究涉及较少;相关研究有待也有带加强。第三,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为主,理论研究较少,缺乏对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跟踪研究。(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2] 王传利,薄艳琳,吴晓.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与特征探讨[J].高教论坛,2011(11).
[3] [4]晋燕云.免费师范生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5] [16]封子奇,姜宇.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7).
[6] 刘屹.影响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9(7).
[7] 张帆.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建议―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
[8] 催莎莎.艺体类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9] 曾丽红.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10] 丁道群,蒋珊珊.湖南地区高校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7).
[11] 王情,葛r,元英.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度与学习态度关系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1(7).
[12] 王鑫强,张大均.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2012(12).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86-01
从古至今我们人类就有自我反省,有自己认识自己的一种意识,也就是一种反思的写照。而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教学反思是极其重要的,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常提不衰的观点,在各种期刊和硕博论文上每年都会出现有关教师教学反思的文章。美国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从这个公式中不难看出,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作用。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更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都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是比较快的,是成长的重要时期。教师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
一、有关反思的相关概念
(一)反思。通过查阅新华字典得知:反思是思考过去的经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笔者认为反思就是思考过去的事件,自己当时的表现,是一种思维活动,在这种思维活动中总结经验,批判错误,得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关于教学反思,我国学者给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学者观点的总结。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大脑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审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课堂教学实施的情况,学生在教师组织的教学中的反应,以及对教学评价等整体性的回顾,并从中总结自己的经验与不足,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升的循环往复的一种行为。
二、小学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里不接受反思。有些教师对反思的认识不足,少数教师认为反思没有必要性,只要教学取得相应的效果,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很重要。在教学设计关于反思的部分有些是应付检查,寥寥写上几笔,有些甚至检查时才会补写,在实习过程中就听见有教师说“最不愿意写的就是反思,课还没教‘热乎’,就开始反思”等一些不愿反思的类似话语,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反思的认识非常淡薄,存在不愿意反思的教学情绪。反思对于小学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组成部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教师对反思的认识不清晰,思想上没有达到一种认同,没有形成反思意识。
(二)教师不会反思,反思层面浅显。反思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对为什么要反思,如何进行反思,反思将要达到什么效果形成清醒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有反思活动,只是有些教师对自己行为和反思没有一定的意识,没有发现反思这种隐性资源。反思方式比较单一浅显,虽对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但是没有改进的意见;对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纠正,但是没有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在尝试解决无果的情况下,从而放弃某些促使学生改进的行为出现,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反思。
(三)被动反思,缺少自我提升的意识。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与进步是心理内在的一种需要,具备这种自我要求进步的内在驱力才能使自己具有不断发展的动力。小学教师的成长,应该是自身要有发展的意识。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有悖于自己教学初衷的情况,这时教师应该抓住反思的良好契机。有些教师认为小学教师无非是备好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年复一年的重复着机械的劳动,这种思想上不求进步的现象,自然会影响到反思意识的形成。而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课改的要求,进行的反思势必会流于形式,从而降低教师教学反思的实效性。
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改进策略
(一)自觉养成反思意识,不断强化。小学教师应该具有反思的意识,在心理上应该对反思形成一种认同,进而自觉养成反思意识,并且将这种反思意识内化为一种教学素养。在教学行为发生前,教学行为进行时,教学行为结束后时刻有一种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心理意识。
1.认识反思的重要性。教师自我不断进行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教师要认识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不是为完成某项教学规定,某种教学的任务,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有了心理上的认同,在开展的反思活动中,才能更有效。反思是自己站在一个比原来更高的层次上反观自己教学中的某些行为,能对自己所发生的教学活动有新的认识。
2.将反思行为深化。教师在上课时或课后写反思随笔,在有这种行为的基础上,把随笔誊写在一个固定的反思本子上,并对一个或者几个问题进行持续的反思,将多次反思的结果整合深化,并且在相关学科,例如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的理论支撑下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达到一种深层次的反思。
(二)多读书,间接经验的运用。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书籍对于教师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多读书,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其一生都是有益处的。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有经验人的一些关于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师读书之后,会不自觉地反观自己教学中类似的情况,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和书中作者的观点进行对比,无形中促进反思意识的形成。
(三) 教师教学反思应学会合作借鉴。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会反思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学习他人优点、勇于接受他人批评、心胸豁达的人,我们要有开阔的胸襟向专家、其他同行的人开放自己的课堂。听取专家的指导,同行的意见,走进同行的课堂,用旁观者的眼睛去审视一节课,从而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接受别人走进自己的课堂,不应固步自封地将自己的教室关的紧紧的,能够及时地向同行请教自己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并且用平和批判的心情去看待他人提出的建议,做到更好的改进。教师的教学反思要形成一种反思意思,内化为自己的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P7-35.
[2]闫艳.对小学教师有效教学反思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06(02),P31-35.
[3]陈晓娟.教师教学反思的价值探讨[J].教育探索2004(10),P111-113.
[4]吴永凯.试论反思理论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与管理.2011(06),P40-42.
音乐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专业知识的丰富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音乐课程标准》确立了“以人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也表明了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社会价值。高校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特点,只有这样的专业人才才能个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1.音乐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全面、专业、完善的教学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但是在现阶段音乐教师教育的过程当中,通常产生“脱轨”的状态。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的主修课制度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念不正确,从而对教育的目标产生干扰。目前,很多教育学校将音乐教育专业分为多个方向,这导致教学内容和形成因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但是也产生了相关问题,即一部分学生只对自己选择的专业课程感兴趣,而忽略了师范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2.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课——乐理、和声、作曲等;二是表演艺术和技能课——钢琴、乐声;三是音乐综合课——合唱与指挥、音乐欣赏等。而这些专业音乐课程,大部分是对专业音乐教学可能的抄袭与复制。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学生,在未来也行可以成为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但是绝不会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老师。在教学的中,他们往往因缺乏教育方法,而使知识不能很好的传递;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以超出学生接受能力范围外的知识进行讲解,或是照搬亲身所经历的学习方法,长期以来会使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抵触,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如此种种,课程设置的缺陷,必然导致所造就人才的“缺陷”。
3.音乐教师教育忽视了教育、心理学科课程
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常常对教育学科课程不加以重视,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从事教育行业的结构素质组成。通常有些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非常优秀,音乐专业知识也很丰富,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这并不是因为他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够,而是由于去烧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师教育音乐专业改革的途径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称标准》《普通高高中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教育音乐教学改革必须推陈出新并具有科学性,在课程设置上,要把师范性做为重点,提高音乐教学理论课的质量,重视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使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既要掌握深厚扎实的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又要具备较高的音乐技能技巧和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
1.确立音乐教育学课程的重要地位
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技巧的表演能力、音乐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是高校乐声专业学生从教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些不重视音乐教师培养的学校,应该把学生教育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同时注重学生的有创造性的、自主的学习。只有重视这门课程的发展,关注专任教师的教学成果,才能使教师有动力,受到重视,才能使教学改革深入进行。
2.改革音乐教学结构和教学体系
专业音乐教学的模式并不适合培养出优秀的音乐教师。它体现在过多的注重片面音乐知识与技巧,不能在总体上考虑;轻视多元文化、综合人文素质。尤其是在专业技巧课程上面,必须改变只培养学生的演奏、表演能力,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丰富的知识,同时更要培养较高的文化修养。
3.加强教育实践
教育实习有助于使学生把课本的上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更加快速的掌握音乐教学的方法与过程,同时实践也是检验高师办学思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促进音乐教育改革的有利途径。实践过程可以分为两方面,其一可以去亲身去中、小学校以听课的模式体验,总写中、小学老师教课的方法、态度,并与自身所学习的知识相结合,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其二是上台讲课,讲台下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用以锻炼自己,把知识与教学方法转化为现实,并不断的思考与总结,找出不足,不断的完善自己。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很多地方的农村教育却呈不断滑坡之势,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相比,差距不断扩大。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不但农村的整体人力资源状况将受到极大影响,而且还会产生更严重的其他社会问题。经过研究发现,我归结为2个大点:学校因素、家庭因素。
一、寻找最根本的原因
1.学校因素
在教师方面。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学校,但由于历史、地理环境、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因素,造成了当前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
(1)由于大部分教师长期工作在农村学校,这里管理相对落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低,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长期在本地工作,导致部分教师不思进取,工作缺乏激情,养成松散习惯,难以专心教学。
(2)因信息闭塞,学习、见识的机会少,造成教师观念落后,教法传统、简单。
(3)因教师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不高,教师间的传帮带流于形式,效果差,教师成长的外部条件受到限制。
(4)因教师流动的单向性、教师分配政策的改变造成农村学校已多年没有补充新的教师,特别是部分有一技之长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学校,使得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中老年教师占多数,非语数学科教师难以专业化。
同时,农村学校中当地人偏多,因此教师的年龄普遍较大,首先对于年龄偏大的教师,体力、精力不足,工作创新性不够,主动性不强;再则年龄偏大的教师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转正的民办教师,他们教育理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水平难以提高,仍延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使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改举步维艰;再加上年龄偏大的教师后顾之忧颇多,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除此以外,再加上教师编制不足,很多老师不得不承担多学科教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质量必然会下降。
在教学投资上。经费来源渠道偏窄,资金严重短缺。目前,大多数村小的办公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按教师人头和学生数统筹来解决。而这些钱远远不够学校正常开销,资金缺口较大。没有办法,学校只能靠减少办公费用,压缩正常开支来缓解。至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就只是一句空话,根本谈不上。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更是纸上谈兵。其次,作为山区乡镇,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地方政府难以调拨出资金来发展教育。因此,学校办学条件难以得到改善,课室有了,功能室有了……但里面的设施设备难以完善或更新。
2.家庭因素
家长不够重视。由于受到学生家长观念、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家长支持和理解教育的程度远不及城里家长。有的家长平时过分溺爱孩子,缺乏家庭管教,家校教育难以形成合力。做同样一件工作,如校讯通平台的建设、安全教育平台等,城里家长十分热心;而在农村,尽管这些做法对学生及家长来说是有益的,可真心支持者寥寥无几。
由于在农村,工作岗位非常少,导致外出务打工人员增多,现在留守孩子不断增加。大部分学生回到家后,都由爷爷奶奶监管,放任其玩手机、电脑。这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家长太过重视。在农村,很多有能力的家长都在外打拼,有的甚至千方百计送孩子到集镇、县城教学质量好的地方入学,造成生源流失日益严重。最后就使得农村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师的教学激情也随之淡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农村学校走出困境的相应对策
农村学校占了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寻找原因不是目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目的的所在。针对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增加投入就是要增加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总额,这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体制,改变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状况最主要和最根本的途径。建立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上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在提高国家总体教育投入水平的同时,向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2.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备
农村学校教学楼做好了,教室有了,但是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设备设施难以得到添置。教学仪器或设备陈旧老化,已完全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3.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常言道,学生要一碗水,老师应有一桶水。当今时代这个比例不适应教育的发展,教师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新一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小学老师,需打造成学习型教师,当今教师要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更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方能适应时展。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
(1)以考促学。目前,有多少同行朋友用了多少时间去学习,钻研业务?自觉去“充电”?我认为老师与学生一样要读书啊。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只有对教师进行考试检测,才能促进他们自觉去学习,自觉提高。八十年代,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对老师学习,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以考促学,关键要务求实效,不要留于形式,一定要防止走过场,否则适得其反,才能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2)以训促提高。针对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知识贫乏,教学艺术差等现象,我认为教育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应组织对教师进行在职、离职、短期或较长期(一个月、一个学期)的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实习等方式,可以提高老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
4.立足校本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一是加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开展“以老带新”,教学上“拜师结对”工作,通过开展听“推门课”、“追踪课”、“展示课”等形式,确保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极开展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活动。鼓励教师撰写论文、经验或总结,对一些质量较高的论文推荐到各有关刊物发表。
二是加强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写好心得体会,并且上好移植课。达到一人学习,大家受益的目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强校本培训,利用VCD光碟,网络等手段,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
关键词: 高校教学秘书 压力现状 压力管理对策
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的基层管理者和执行者,担负着管理者、服务者、监督者和协调者等角色,工作任务很重,然而他们在薪酬、尊重、培训等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引导高校教学秘书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压力,帮助其缓解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教学秘书的需求分析
压力是指当人们去适应由周围环境引起的刺激时,人们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生理反应。当人们的期望与现实差距很大或者说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紧张、急躁、逃避、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进而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管理的实质就是引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帮助其缓解压力,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因此,要对高校教学秘书进行压力管理,必须先对其需求进行分析,找出其压力源。作为知识型员工,教学秘书既有工作上的需求,又有经济和情感上的需求。总的来说,教学秘书比较迫切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合理的薪酬需求。一方面,教学秘书基本上都是年轻老师,年轻老师经济压力比较重,面临着结婚、买房、生子、赡养父母等任务。要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首先要有经济支撑,有较高的薪酬。另一方面,教学秘书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不管是与教学人员还是与社会上有些职业相比,薪酬还是比较低的。据我了解,具有科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学秘书一年的总收入比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学人员要少得多。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教学秘书就薪酬进行横向的比较,发现自己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与自己对付出的感觉比率(Qp/Ip)小于教学人员和社会上其他职业人员,就会感觉不公平,结果可能会消极怠工。
2.合理的工作任务。教学秘书属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比较倾向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中高层需求,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的实现依赖于其工作的优秀并被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合理的工作任务再加上教学秘书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这些需求。
3.希望得到重视的需求。尽管教学秘书的工作很重要,但是教学秘书在高校不太受重视,比如,教学秘书这个岗位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也就是说学校招聘教学秘书的时候在学历、经验和专业背景等方面要求比较低;同样的学历,安置费等待遇却不如教学人员;学校很少给教学秘书提供进修和培训及参加教学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各种评奖评优方面对教学秘书的考虑比较少,等等。
4.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的需求。教学管理工作不仅具有事务性,而且具有学术性。国内外关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发展很快,比如一般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21世纪大学管理文化的建构与创新、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等。教学秘书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就必须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依赖自学,而且需要靠进修、职业培训和参加全国及省级有关教学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会来实现。
5.良好的人际关系需求。教学秘书是连接教务处和二级学院及各系教学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领导、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起着上传下达、协调各部门及师生之间关系的重要作用。教学秘书面对的是教务处领导和同事、本学院的领导和同事及广大学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对于促进其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学秘书比较重要和迫切的需求。
二、高校教学秘书的压力现状分析
教学秘书的需求既有物质上的又有精神上的,这些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压力感。根据我对本校和同城另一个高校的调查发现,目前教学秘书全部认为自己有压力,其中认为压力很大的占80%,认为一般的占15%,认为压力小的占5%。同时,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教学秘书的压力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工作内源压力和工作外源压力,前者包括工作任务、组织期望等方面,后者包括工作环境、科研任务、工作成就感和社会期望等方面。
1.工作重,责任大。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比较多,从协助教学院长和系主任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和实验大纲、学生注册、教学任务安排、教师课表、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考试管理到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及教学资料档案的管理和保存,从开学到学期结束基本上都有事做,有时候一天需要同时处理七八件事情,办公室做不完就晚上带回家做。另外,由于高校规模的急剧膨胀,二级学院的教师人数和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也给教学秘书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以我院为例,上学期全院教职工人数是75人,学生人数(含本三专业)是3134人,而教学秘书只有1人。教学秘书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也就担负着相应的责任。据调查资料显示,所有的教学秘书都认为最大的压力是责任太大,因为在目前这种教学管理体制中教学秘书做出成绩是应该的,而一旦出了教学事故就要受到很重的惩罚。
2.科研任务重。教学秘书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管理,有的还承担了少量的教学任务。单单教学管理工作就已经让教学秘书不堪重负了,然而,教学秘书跟教学人员一样需要评职称,评职称就得撰写和、申报科研课题、出专著等。教学秘书要做到管理、教学和科研三者同时兼顾,这无论在体力还是脑力上都是一种加倍的付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是加倍的。
3.人际关系处理难度大。教学秘书作为教务处、二级学院领导、老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需要处理多方面的关系,比如教务处和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本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本学院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有些是很难处理得让双方都满意的,比如排课,我们强调人性化管理,所以不少老师提出自己的排课要求,但是如果满足了老师的要求可能就会造成班级课表不合理,教务处会怪罪下来,或者满足了这个老师的要求就可能满足不了另一个老师的要求,那么另一个老师就会不高兴,毕竟能排课的时间就这么五天,而且有一些时间段是限制排课的。在我所做的调查中,当问及“您觉得在工作中存在哪些压力”的时候,所有的教学秘书提到了人际关系不好处理,感觉自己工作做了不少,但是吃力不讨好。
4.低工作成就感。高校教学秘书作为知识型员工,对成就感的需求较普通员工要强烈一些,这种成就感体现在体面的工作、较高的收入及受学校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等方面。事实上,教学秘书是大学老师,工作算是体面,可是工作很累,收入却比同级别职称的教学人员要少,也比社会上有些职业要少。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教学秘书并不像教学人员那样受学校重视。这严重打击了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三、高校教学秘书的压力管理对策
有报告称工作压力已经变成“21世纪的流行性感冒”。高校教学秘书面临着众多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就会对教学秘书的身心健康、行为方式和工作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教学秘书的压力既有自身的原因,又有组织(学校)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原因,因此,对教学秘书进行压力管理可以从个人、组织(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实施。
转贴于
1.从个人层面来说,教学秘书的压力可能是由于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时间管理能力缺乏、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自己。
第一,积极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坚持从平时的小事做起,比如,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客观地看待和评价领导、同事、学生和社会,遇事冷静思考、不急躁。
第二,提高自身的时间管理能力。教学秘书事情比较多,有时候一天能接到七八个甚至十几个通知,这些事情也不可能同时进行,必须先分清轻重缓急,然后将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完成,再去做次重要的次紧急的事情。同时,养成总结经验和制订日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月计划的习惯,因为教学管理工作大多数是程序性工作,比如每个学期开学要补考,期中要准备下一学期的课务安排和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要排下一学期的课表,等等,知道这么个程序那就可以提前做准备,不至于到时候多件事情集中到一起而应付不过来。
第三,客观评价自己。教学秘书是文化人,文化人大多数有自命清高、高估自己的习惯,一旦遇到不如意就可能会产生急躁、消沉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如果不予以缓解就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学秘书要根据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现状,结合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然后制订人生目标。
2.从组织层面来说,教学秘书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组织(即学校)。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工作压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可以用倒U字形的压力曲线图来描述,如下图:
压力曲线图显示,在组织绩效达到最高之前压力是与绩效成正相关的,而超过最高绩效之后压力与绩效成负相关。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措施缓解教学秘书的压力,使教学秘书的压力维持适当的水平。
第一,适当提高教学秘书的待遇水平。社会对大学教师的期望很高,教师这个名称似乎就意味着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尽管从整体来说教学秘书的收入纵向比较有所提高,但是横向比较却相对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几年中小学老师和公务员加工资的幅度比较大,而不少大学至今连绩效工资都还没有兑现。
第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是简化教学秘书的管理工作。教学秘书的工作任务很重,其实有些工作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是领导不想改变多年延续下来的习惯或者怕承担责任而强加给教学秘书的。比如现在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务管理新系统和教材管理新系统等网络化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不仅可以简化教学秘书的工作,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教学事故。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教务处还是要求交打印稿,打印完了又要找办公室主任、教学副院长、院长、处长等人签字盖章,这样太繁琐了,其实教务处可以直接从系统将教材征订资料导出来,然后交给教材经销商订教材。二是改进领导方式。逐渐由当前集权式的领导方式转变为民主式领导方式,当前的领导方式缺乏人性化管理,在这种领导方式下,教学秘书只是教学管理事务的执行者和“消防员”,教学秘书不能真正地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去,也得不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释放和发挥。
第三,注重教学秘书的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工作。在教师培养方面,学校重视对教学人员的培养而忽视对教学秘书的培养,长此以往会导致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落后,不能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提供服务,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学秘书的培养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鼓励教学秘书继续深造,比如目前只有专科学历的鼓励他们去读本科,目前只有本科学历的鼓励他们去读硕士,等等;二是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教学秘书进行校内培训和指导,比如教育和教学理论的学习、计算机技术培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开发培训等;三是每年或者每学期组织教学秘书去更高水平的学校参观学习;四是由学校出资让教学秘书参加省级的或者全国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交流会议。
第四,为教学秘书提供压力疏通的渠道。教学秘书平时工作很忙,压力很大,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必须得到有效的释放和缓解,学校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为教学秘书缓解压力:一是学校教务处利用双休日或者学校运动会的机会组织一些体育或娱乐活动,让教学秘书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既可以娱乐身心,又可以结交朋友,缓解工作给其带来的压力;二是学校免费为教学秘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目前不少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它们主要是面向学生的,其实,老师也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健康讲座和心理辅导等活动也可以让教学秘书的压力得到缓解。
3.从社会层面来说,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对教学秘书缓解压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对大学老师寄予很高的期望导致教学秘书压力很大,其实老师也是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所以,社会应该首先把教学秘书当做普通人中的一员,然后给教学秘书以信任支持,同时尽力为教学秘书提供财力帮助、物资帮助和其他一些需要,比如由校友会提供资金设立一些“教学管理之星”、“服务之星”等奖励和基金。
参考文献
[1]罗宏.压力管理之路如何走[J].施工企业管理,2008,(10):68-69.
[2]黎江.压力与压力管理[J].市场周刊,2005,(12)(下半月版):102-103.
[3]徐珠君.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管理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86-88.
[4]吴新炎,李芙蓉.论压力管理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119-120.
[5]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2003,(5):24.
[6]胡辑.论教学秘书的作用与素质要求[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4).
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的基层管理者和执行者,担负着管理者、服务者、监督者和协调者等角色,工作任务很重,然而他们在薪酬、尊重、培训等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引导高校教学秘书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压力,帮助其缓解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教学秘书的需求分析
压力是指当人们去适应由周围环境引起的刺激时,人们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生理反应。当人们的期望与现实差距很大或者说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紧张、急躁、逃避、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进而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管理的实质就是引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帮助其缓解压力,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因此,要对高校教学秘书进行压力管理,必须先对其需求进行分析,找出其压力源。作为知识型员工,教学秘书既有工作上的需求,又有经济和情感上的需求。总的来说,教学秘书比较迫切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合理的薪酬需求。一方面,教学秘书基本上都是年轻老师,年轻老师经济压力比较重,面临着结婚、买房、生子、赡养父母等任务。要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首先要有经济支撑,有较高的薪酬。另一方面,教学秘书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不管是与教学人员还是与社会上有些职业相比,薪酬还是比较低的。据我了解,具有科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学秘书一年的总收入比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学人员要少得多。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教学秘书就薪酬进行横向的比较,发现自己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与自己对付出的感觉比率(qp/ip)小于教学人员和社会上其他职业人员,就会感觉不公平,结果可能会消极怠工。
2.合理的工作任务。教学秘书属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比较倾向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中高层需求,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的实现依赖于其工作的优秀并被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合理的工作任务再加上教学秘书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这些需求。
3.希望得到重视的需求。尽管教学秘书的工作很重要,但是教学秘书在高校不太受重视,比如,教学秘书这个岗位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也就是说学校招聘教学秘书的时候在学历、经验和专业背景等方面要求比较低;同样的学历,安置费等待遇却不如教学人员;学校很少给教学秘书提供进修和培训及参加教学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各种评奖评优方面对教学秘书的考虑比较少,等等。
4.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的需求。教学管理工作不仅具有事务性,而且具有学术性。国内外关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发展很快,比如一般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21世纪大学管理文化的建构与创新、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等。教学秘书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就必须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依赖自学,而且需要靠进修、职业培训和参加全国及省级有关教学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会来实现。
5.良好的人际关系需求。教学秘书是连接教务处和二级学院及各系教学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领导、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起着上传下达、协调各部门及师生之间关系的重要作用。教学秘书面对的是教务处领导和同事、本学院的领导和同事及广大学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对于促进其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学秘书比较重要和迫切的需求。
二、高校教学秘书的压力现状分析
教学秘书的需求既有物质上的又有精神上的,这些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压力感。根据我对本校和同城另一个高校的调查发现,目前教学秘书全部认为自己有压力,其中认为压力很大的占80%,认为一般的占15%,认为压力小的占5%。同时,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教学秘书的压力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工作内源压力和工作外源压力,前者包括工作任务、组织期望等方面,后者包括工作环境、科研任务、工作成就感和社会期望等方面。
1.工作重,责任大。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比较多,从协助教学院长和系主任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和实验大纲、学生注册、教学任务安排、教师课表、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考试管理到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及教学资料档案的管理和保存,从开学到学期结束基本上都有事做,有时候一天需要同时处理七八件事情,办公室做不完就晚上带回家做。另外,由于高校规模的急剧膨胀,二级学院的教师人数和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也给教学秘书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以我院为例,上学期全院教职工人数是75人,学生人数(含本三专业)是3134人,而教学秘书只有1人。教学秘书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也就担负着相应的责任。据调查资料显示,所有的教学秘书都认为最大的压力是责任太大,因为在目前这种教学管理体制中教学秘书做出成绩是应该的,而一旦出了教学事故就要受到很重的惩罚。
2.科研任务重。教学秘书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管理,有的还承担了少量的教学任务。单单教学管理工作就已经让教学秘书不堪重负了,然而,教学秘书跟教学人员一样需要评职称,评职称就得撰写和、申报科研课题、出专著等。教学秘书要做到管理、教学和科研三者同时兼顾,这无论在体力还是脑力上都是一种加倍的付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是加倍的。
3.人际关系处理难度大。教学秘书作为教务处、二级学院领导、老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需要处理多方面的关系,比如教务处和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本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本学院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有些是很难处理得让双方都满意的,比如排课,我们强调人性化管理,所以不少老师提出自己的排课要求,但是如果满足了老师的要求可能就会造成班级课表不合理,教务处会怪罪下来,或者满足了这个老师的要求就可能满足不了另一个老师的要求,那么另一个老师就会不高兴,毕竟能排课的时间就这么五天,而且有一些时间段是限制排课的。在我所做的调查中,当问及“您觉得在工作中存在哪些压力”的时候,所有的教学秘书提到了人际关系不好处理,感觉自己工作做了不少,但是吃力不讨好。
4.低工作成就感。高校教学秘书作为知识型员工,对成就感的需求较普通员工要强烈一些,这种成就感体现在体面的工作、较高的收入及受学校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等方面。事实上,教学秘书是大学老师,工作算是体面,可是工作很累,收入却比同级别职称的教学人员要少,也比社会上有些职业要少。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教学秘书并不像教学人员那样受学校重视。这严重打击了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三、高校教学秘书的压力管理对策
有报告称工作压力已经变成“21世纪的流行性感冒”。高校教学秘书面临着众多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就会对教学秘书的身心健康、行为方式和工作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教学秘书的压力既有自身的原因,又有组织(学校)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原因,因此,对教学秘书进行压力管理可以从个人、组织(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实施。
1.从个人层面来说,教学秘书的压力可能是由于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时间管理能力缺乏、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自己。
第一,积极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坚持从平时的小事做起,比如,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客观地看待和评价领导、同事、学生和社会,遇事冷静思考、不急躁。
第二,提高自身的时间管理能力。教学秘书事情比较多,有时候一天能接到七八个甚至十几个通知,这些事情也不可能同时进行,必须先分清轻重缓急,然后将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完成,再去做次重要的次紧急的事情。同时,养成总结经验和制订日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月计划的习惯,因为教学管理工作大多数是程序性工作,比如每个学期开学要补考,期中要准备下一学期的课务安排和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要排下一学期的课表,等等,知道这么个程序那就可以提前做准备,不至于到时候多件事情集中到一起而应付不过来。
第三,客观评价自己。教学秘书是文化人,文化人大多数有自命清高、高估自己的习惯,一旦遇到不如意就可能会产生急躁、消沉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如果不予以缓解就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学秘书要根据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现状,结合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然后制订人生目标。
2.从组织层面来说,教学秘书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组织(即学校)。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工作压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可以用倒u字形的压力曲线图来描述,如下图:
压力曲线图显示,在组织绩效达到最高之前压力是与绩效成正相关的,而超过最高绩效之后压力与绩效成负相关。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措施缓解教学秘书的压力,使教学秘书的压力维持适当的水平。
第一,适当提高教学秘书的待遇水平。社会对大学教师的期望很高,教师这个名称似乎就意味着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尽管从整体来说教学秘书的收入纵向比较有所提高,但是横向比较却相对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几年中小学老师和公务员加工资的幅度比较大,而不少大学至今连绩效工资都还没有兑现。
第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是简化教学秘书的管理工作。教学秘书的工作任务很重,其实有些工作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是领导不想改变多年延续下来的习惯或者怕承担责任而强加给教学秘书的。比如现在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务管理新系统和教材管理新系统等网络化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不仅可以简化教学秘书的工作,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教学事故。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教务处还是要求交打印稿,打印完了又要找办公室主任、教学副院长、院长、处长等人签字盖章,这样太繁琐了,其实教务处可以直接从系统将教材征订资料导出来,然后交给教材经销商订教材。二是改进领导方式。逐渐由当前集权式的领导方式转变为民主式领导方式,当前的领导方式缺乏人性化管理,在这种领导方式下,教学秘书只是教学管理事务的执行者和“消防员”,教学秘书不能真正地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去,也得不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释放和发挥。
第三,注重教学秘书的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工作。在教师培养方面,学校重视对教学人员的培养而忽视对教学秘书的培养,长此以往会导致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落后,不能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提供服务,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学秘书的培养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鼓励教学秘书继续深造,比如目前只有专科学历的鼓励他们去读本科,目前只有本科学历的鼓励他们去读硕士,等等;二是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教学秘书进行校内培训和指导,比如教育和教学理论的学习、计算机技术培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开发培训等;三是每年或者每学期组织教学秘书去更高水平的学校参观学习;四是由学校出资让教学秘书参加省级的或者全国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交流会议。
第四,为教学秘书提供压力疏通的渠道。教学秘书平时工作很忙,压力很大,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必须得到有效的释放和缓解,学校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为教学秘书缓解压力:一是学校教务处利用双休日或者学校运动会的机会组织一些体育或娱乐活动,让教学秘书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既可以娱乐身心,又可以结交朋友,缓解工作给其带来的压力;二是学校免费为教学秘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目前不少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它们主要是面向学生的,其实,老师也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健康讲座和心理辅导等活动也可以让教学秘书的压力得到缓解。
3.从社会层面来说,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对教学秘书缓解压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对大学老师寄予很高的期望导致教学秘书压力很大,其实老师也是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所以,社会应该首先把教学秘书当做普通人中的一员,然后给教学秘书以信任支持,同时尽力为教学秘书提供财力帮助、物资帮助和其他一些需要,比如由校友会提供资金设立一些“教学管理之星”、“服务之星”等奖励和基金。
参考文献:
[1]罗宏.压力管理之路如何走[j].施工企业管理,2008,(10):68-69.
[2]黎江.压力与压力管理[j].市场周刊,2005,(12)(下半月版):102-103.
[3]徐珠君.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管理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86-88.
[4]吴新炎,李芙蓉.论压力管理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119-120.
[5]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2003,(5):24.
[6]胡辑.论教学秘书的作用与素质要求[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