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色彩培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流行色协会会长杜钰洲在讲话中回顾和总结了三十年来中国色彩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将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与推动中国色彩事业建设相结合,对中国流行色协会的流行色研究、预测和,丰富色彩理论和实践,提高色彩行业的科研水平等工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中国流行色协会将努力为各行业生产创新服务,为发展原创技术、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服务,进一步做好色彩搭配师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训工作,为产业和社会培养更多掌握现代色彩科技和人文知识的专业人才。
中国科协沈爱民部长对协会建设一流现代科技社团提出了希望。他指出中国流行色协会应发挥科技社团作为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调动广大色彩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好先进生产力开拓者和先进文化传播者的重要作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孙瑞哲结合流行色在纺织工业领域的应用对中国流行色协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强调协会应进一步深化中国城乡居民色彩调查,建设协会色彩创新中心和色彩研发基地平台,加大色彩搭配师国家职业人才培训力度,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协会服务方式。
中国流行色协会荣获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这是我会继2007年获得第六届“全国先进学会”称号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成为中国科协所属192家全国学会中获此荣誉的九家学会之一。
2月26日上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表彰暨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595家协会、研究会、基金会、作为全国42万家社会组织的先进代表,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梁勇常务副会长代表中国流行色协会出席了表彰大会。会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梁勇指出,这个荣誉来之不易,这是国家政府部门和中国科协对我们这些年来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领导和关心以及广大会员的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取得的。特别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亲自担任我会会长后,一直关心和支持协会工作,明确了协会依靠专家、立足产业、建设产学研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思路,协会在会员服务、色彩基地建设、色彩专业培训、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梁勇表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荣誉面前,我们一定要不骄不躁,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会与许多先进协会、学会存在的差距。我们要以获得荣誉为动力,高标准,严要求,要认真学书记在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协会自身能力建设。健全协会工作机制,创新协会发展模式,特别要讲政治、讲学习、讲服务。讲政治就是要充分发挥协会作为国家级色彩机构的角色,团结国内外广大色彩工作者,担当起向全社会开展色彩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为美化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提高我国产业色彩创新能力和水平做贡献;讲学习就是要不断学习世界先进的色彩科学知识和理论以及现代经济社会的相关知识,提高我们服务会员的能力和水平,把我会办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讲服务就是要全心全意为广大会员服务,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使广大会员企业和个人会员在城市色彩规划和设计、时尚产品色彩设计与开发、色彩管理和色彩营销、个人形象色彩应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就,从而使协会作为我国色彩工作者之家。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和大众百姓对色彩科学应用不断增长的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J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0-0074-02
一切视觉艺术的语言必须由色彩来表达,一切视觉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色彩来创造。美国流行色彩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人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存在一个“7秒钟定律”: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只需7秒钟就可以确定对这些商品是否感兴趣。在这短暂而关键的7秒钟内,色彩的作用占到67%,成为决定人们对商品好恶的重要因素,可见视觉色彩形成了人的第一印象。因而,广告色彩设计已成为广告设计创作中的一种必要技巧和研究领域。为了充分发挥广告色彩的传播功效,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有必要对我国民间广告色彩的运用进行精心的安排与谋划,寻找出广告色彩设计的表现策略。
一、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内涵和底蕴
我国民间美术色彩是建立在人文学科的基础上,注重传神韵味的内心体验,崇尚平淡自然、朴素幽深的意境,表现出本土传统色彩与市场色彩的相辅相成。许多著名的广告艺术设计师之所以走向成功,不仅因为他有一流的现代设计意识和头脑,也由于他在广告设计中加人了许多中国本土化的内容,如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使广告作品具有空灵、淡泊的东方水墨意境。现代广告消费人群中的每一个客户对色彩的感觉和理解程度不一样,对色彩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都会受消费者文化程度、性别年龄、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等等的影响。和国外色彩夸张奔放的特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绘画色彩结构中,最基本的色相对比是红、黄、蓝或红、绿、蓝。这些最高纯度的颜色,经过艺术家调整它们之间的面积,用白或黑色线间隔之后,获得了最明确的色相组成的稳定而统一的色彩结构。色彩总体效果和谐、统一、整体。中国人重和谐与统一的另一种色彩组合关系即调和色调的和谐,如敦煌壁画的色彩主要是在补色对比基础上的整体色彩和谐;从色彩纯度的角度分类,敦煌壁画属于灰色调;从对比度分类,它属于中对比色调。整个色调幽雅、含蓄、沉着、和谐统一,恰好同中国人“中和之美”的心理律动相暗合。
二、我国现代广告艺术中民间美术色彩的重要体现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和谐生动的现代广告艺术世界要求企业的产品异彩纷呈、多彩多姿。在不同的国度里,视觉要求是最简单明了的。可以说色彩是最直接的促销语言,颜色合意、靓丽、柔和就是优势。在一则国内白酒广告中创造了如诗如画的民间色彩意境: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一杯斟满的白酒静静地立在木纹的长桌上。杯中的白酒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透明温润,而小小萤火虫的光亮正好投射在白酒的泡沫上,非常清晰地将雪白的颜色和细密光滑的肌理呈现出来,让人一眼就能感觉得到白酒的纯正品质和绝妙的口感。宁静、雅致、幽远、自然的意境分明又让人感到此时的白酒不只是一种饮品,它已经完全融入了环境当中,品尝它的过程正犹如欣赏美妙的夏夜,感受一份难得的清凉自在。此外,这几年春节可口可乐推出“舞龙篇”广告,采用这一中国传统的节日庆典的形式和中国百姓一起喜迎春节,连续两年采用红色中国传统的泥娃娃形象“阿福”推出电视广告,以动画片的广告形式表现东北小村庄的融融春意。整款广告设计以红色为基调,红色在中国的新年庆祝中具有特别意义,它象征着财富、繁荣、来年红火。中国元素以及其所象征的福贵意义搭配上中国传统的节日气氛,以精心的设计触发了中国人的心理感应,喜气洋洋的红色广告温馨可爱,深深打动了中国消费者。在国内,汉方广告也是利用色彩营销十分成功的经典广告,其广告充满浓厚的中国元素,以扎染布的蓝色为主色调,辅以人参、黄茂等中药图案,色彩定位上采用蓝青花色,不仅在色彩识别上有很强的特异效果,同时采用传统写意的手法作画面表现,令该产品使人眼前一亮。
三、现代广告艺术中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前景
色彩本身无国际与民族之分,只是不同的搭配产生了民族风格,对于色彩的寓意不同的理解使色彩具有了国际与民族之分,因此,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和接受具有民族性的特征。色彩的民族性是指在色彩创造、运用过程中体现出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特征。色彩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民族的消费者认同和喜欢设计的产品。不同的民族在色彩的选择上虽然有一定的共性,但差异也很显著,同样的色彩对于不同民族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色彩好恶有不同选择。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地区性的、局部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日趋减小,人们对色彩好恶与偏爱上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在色彩趣味上的求变、效仿、从众与趋时这些一般的心理活动就更容易在色彩选择上发挥作用。从宏观上看,以市场导向为目的流行色方案的确起到了引导消费的作用。就流行色方案本身而论,它是由几个主题中的若干组色彩构成的一个体系,历年的方案都有些规律可循,例如深色转浅色,淡色转纯色周而复始;紫、黄、绿等纯色来去匆匆;灰色与各种低纯度色彩和蓝、红这两种纯色则几乎不受流行所影响,每年的流行色方案中都以大量的这类稳定色彩为基调,这样的流行色方案本身便具有为大众所接受的基础。此外,也不容忽视个别人在流行色现象中行为的特殊性,客观上存在着一个作为时尚领导者的消费阶层,其满足于标新立异与被别人仿效,故他们在流行色现象中不服从大众消费的选择模式,并常常成为流行变化的风向标,成为新的流行趋势的参照对象。如今,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国家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加大了不同文化间广告交流与碰撞的可能。今后需要进行跨文化广告培训,除了利用公司内部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还可以通过外部知识的吸纳来充实培训的内容,比如邀请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开展讲座。另外,为了增强培训内容的应用性,还可以针对某项广告任务,对广告管理和创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从而根据特定的市场文化特点创作有效的广告艺术作品。
四、总结
广告色彩可以如实地表现商品的形状、色彩、明暗,使之立体化。而正是这种写真策略,准确地传达了广告产品,提高了广告传递信息的能力,促使消费者对厂告中所传播的内容产生信任感和好感。总之,在广告设计中,色彩是使设计产生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是广告传播实现其最终目的的先决条件之一。它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是广告设计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因此,现代广告设计已从造型时代演变为色彩主导设计的时代,在新的时代,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永远是颇为值得关注的趋势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祁聿民,许之敏. 广告美学:原理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崔唯.当代欧洲色彩艺术设计[M].福建美术出版社,2004
[3] 高轶妹.浅谈中西文化中颜色象征意义的异同[J].科协论坛.2007(8)
学生在观察世界时色彩对其视觉和艺术感知起到了刺激的作用。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是为了适应高考要求出现的,这种特色教学能使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色彩运用的技能和技巧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对学生的系统培训中,要让学生对色彩的本质充分理解,使他们经过一系列的强化训练,能把美术的基本功练扎实,使自己在运用色彩创造时能具有更好的创新性。
(一)掌握色彩的本质构成
在对学生进行色彩理解和运用专项培训时,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色彩是如何产生的。在光的作用下,我们通过物体表面的反射看到了各种色彩。在理解色彩本质内容时,要清楚色彩是由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三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所包含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
(二)认识色彩的基本属性
在理解色彩时要掌握色彩的属性,即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要综合考虑色彩的这些基本性质,它们是反映图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地运用色彩的三要素可以让学生获得美的图画,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的视知觉真实地反映到作品中。
(三)提高学生对色彩混合的认识
在各种色彩中,三原色通过混合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的色彩,在进行色彩组合时,学生不用对三原色组成什么颜色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三原色经过不同的混合所获得的色彩以及色彩混合后的大体色彩倾向。
二、针对性地临摹,掌握基本技能
临摹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展现、运用和理解,通过临摹名家名作,学生提高了对美的理解力和感知力。在临摹过程中,学生对作者在创作时,光的反射以及环境各个因素对色彩的影响都有了深刻理解。掌握水粉画的基本技法是临摹的主要目的之一,水粉色彩的基本技法包括:
(一)湿画法
湿画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潮湿的画面上进行操作,或将颜料调入充足的水分涂抹在画面上;另一种是用软毛刷在白纸上刷一层清水,待半干时作画。湿画法一般要求一次画完,不宜反复修改,也可作为一个步骤铺垫底色,成与败的关键是把握好水分的多少。
(二)干画法
干画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水分与颜料的比例适中,一般将颜料调合均匀,从暗部落笔,最后画亮部色彩。也可使颜料不调合均匀,直接在画面上调合。这种画法既能薄薄罩染,又能层层重叠,使画面的表现力增强,体积饱满,色彩变化更为丰富。
(三)干湿并用法
干湿画法在水粉画中往往兼用,有时某个部分采用湿画法,而另一个地方又采用干画法;也有时在同一个地方采用干湿并用法。所以作画时不应被技法所限制,有时还可以灵活地创造技法,只要出现好的效果就行。
(四)干擦接色法
在进行水粉画的创作时,为了让作品看起来更具有真实感,就需要在颜色衔接的地方用较干的颜料抹上去,使颜色的衔接看起来更自然。
(五)色层积累法
通过运用这种画法,我们可以获得实物厚重、丰富的感觉和效果。色层积累法的步骤是:第一次画出底色,第二次把一部分底色画上新的事物,一部分底色保留,第三次画时,底色和第二次画的事物中的一部分再画上新的事物,保留一部分底色和第二次画的颜色,这种画法就叫做色层积累法。
(六)笔法
在水粉画的创作过程中,对色彩的掌握是重要的环节,使用什么样的笔法进行创作也是重要的环节。好的笔法能把事物的形态和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事物的美。在笔法运用的过程中,它体现了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每一种笔法都代表一种风格。学生在进行创作时,不要拘泥于用什么笔法,只要能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事物的美画出来就是适合自己的笔法,就是优秀的笔法。
三、有效写生,提高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
在培养学生对事物色彩整体的观察力和感知力时,教师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色彩进行观察。学生在对事物的色彩进行观察时,要运用视知觉来感受到色彩具备的艺术性,通过感受,在进行绘画时才能把视知觉转化成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才能从观察中获得经验和技巧,才能创作出有内涵的美的作品。在创作时,要考虑到事物的结构和形态来综合运用色彩,使事物能生动地出现在画中。在培养学生对色彩观察的能力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色彩的视知觉能力的高低设定不同的观察任务,使学生在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上都能有所提高。
四、优秀的范画欣赏提高审美素养
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开创可以追溯至德国的包豪斯学校,包豪斯学校即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学校。包豪斯学校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至1933年关闭,是一所现代实用艺术设计学校。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实现艺术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在它14年的办学历程中,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对后世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备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标志性的作用。其中艺术设计教育的三大基础课程—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构成包豪斯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做出的贡献之一。相较于包豪斯系统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晚,直至1998年,国家教育部才正式定名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且初始阶段仅在艺术院校和传统大学设立,至于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其艺术设计专业历史时期更为短暂。1999年8月,在原“苏州工艺美术学校”、“苏州轻工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及符合学生学习特点,需要培养学生全面的设计素质,在设计素质中,色彩的应用技能极为关键,而色彩构成课程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显然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一、色彩构成课程概述
从介绍包豪斯学校可知,色彩构成课程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是在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并将艺术融入科学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方法。其教学目的是为了通过色彩表现,运用色彩构成原理的训练,让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搭配规律,从而形成具有色彩美形式的构成方式,组合成富于艺术感、韵律感的设计作品。下面从从色构彩成课程内容、重要性、意义几个方面对色彩构成课程进行一个综述。
(一)色彩构成课程概念
从字面上来看,色彩构成首要的要素便是色彩,色彩的形成原因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色彩是指不同材质的物体对日光和各种不同发光体所发出光的吸收和反射呈现出眼睛可感的表面现象。色彩构成课程是在掌握不同色彩区分基础上,研究色彩的产生原理、人运用不同色彩进行表达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和色彩组合规律及应用的一门学科。换句话说,色彩构成就是在正确的色彩原理指导下,利用不同的色彩元素组合传达情感,组合构造出具有一定情感氛围色彩效果的设计作品。
(二)色彩构成课程内容
色彩构成课程是一门具有装饰性特点并结合科学性的设计基础课程,是运用色彩构成技法,通过色彩组合规律有目的性地表现出既定内容,特别是要使用色彩这一专业语言来获得作品内涵与人情感上的沟通。
(三)色彩构成课程重要性
从包豪斯学校创立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伊始,色彩构成在艺术设计门类基础学科中,便和平面构成以及立体构成成为艺术设计的三大基础构成课程,其重要性在于色彩能够带给人们对设计作品先入为主的第一感觉。
(四)色彩构成课程意义
色彩构成课程的意义在于色彩构成课程是从研究色彩的来源、色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及心理上的体验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系统的色彩感觉培养,总结出色彩搭配的规律,有助于提升设计师对色彩敏锐度和色彩搭配的熟练度。由于色彩构成是现代设计中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所以掌握这门知识对于设计者去拓展艺术视野、启迪色彩运用灵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设计者在今后的各种专业设计中奠定良好的色彩基础。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色彩构成课程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色彩构成课程按照高职教育“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和锻炼培养学生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专业技能为出发点,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此提出以下几点课程要求:
(一)色彩构成课程设置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过程的诱发因素,决定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学习上的选择方向,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条件。浓厚学习兴趣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并为最终取得优异的学习效果创造条件。而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又反过来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程度,使其通过良性循环的学习活动得到身心的满足感,从而对学习过程产生愉悦的心理情绪,每一次的学习过程都是内心得到满足、得到情感升华的过程,由此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达到循环往复、互相促进的积极状态。
(二)色彩构成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课,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该课程的授课方式要求与专业课培训的衔接,其目的是为了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技能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原来单一的基础课教学模式,使色彩构成课程与专业课教授紧密接轨,实现学生三年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整体贯通,从而超越每门课程的孤立授课,达到从宏观上对学生整体设计素养的把握,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需要的目的。
(三)色彩构成课程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要求相融合
为了响应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号召,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采取模块式教学法,在教学模块的设计和操作中,重视理论教学,注重实践操作,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并且为适应当今设计工作需要,强化多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辅助作用,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协助完成设计目的的能力,符合当今专业人才需求。
(四)色彩构成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围绕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个核心,除了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更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综合能力,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组成团队,通过市场调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与教师分别商讨确定设计方案,再经教师点评和辅导,修改作品中略有瑕疵的部分,进而完善整套方案进行设计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强了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色彩构成课程培养学生注重积累的能力
这种积累包括知识积累;设计作品、经历积累;设计思维积累等。这种积累的丰富性有益于未来就业,不仅对学生个人思想的成熟具有一定帮助,也是一个设计师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色彩构成课程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重要性
一是,从前文总结色彩构成课程的内容,可看出色彩构成课程所学习的种种技法,均是在艺术设计实践中需要使用到的。换句话说,任何一幅色彩作品,无论平面设计作品还是三维动画作品,甚至绘画作品都会包含色彩构成的技法在其中。如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大师蒙德里安的作品,虽然其作品纯属绘画作品,但其画面构图依然采取了色彩构成的色彩对比规律。二是,色彩构成技法的掌握对设计师培养完备的设计思路,运用适当的设计色彩,创作出成功的艺术作品,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色彩构成在画面中的呈现是显示出设计师设计能力高下的主要方面。三是,色彩构成技法运用的正确与否是设计师实现设计初衷的关键,作品中色彩的使用,搭配的效果是能否正确传导出设计师感情诉求的重要因素,也是奠定设计师最终设计作品成效的基础。最后,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之外,色彩构成课程的学习是其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掌握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条件。这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程设置将色彩构成放于学生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安排之中的原因之一,学生要在大学一年级学习色彩构成课程之后,才能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如报刊设计、CI设计等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
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趋向
众所周知,艺术设计包围着人们身边每一方面,社会生活及工作需求使人们无时不刻都离不开艺术设计,譬如人们穿衣需要服装设计,人们购买商品需要包装设计以及平面广告设计,我们居住的场所需要环境设计,我们看电视需要多媒体设计等等,可以说艺术设计无处不在。而这些门类艺术设计需要大量的艺术设计人才。人才需求的门类和数量的增加使艺术设计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设立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可以说,现代生活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涵盖性极广,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主要包含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影视设计等领域。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主要为上述领域的职业岗位培养具备相关艺术设计思维、艺术设计技巧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设计技术,结合当今设计元素,符合现代设计审美趋向,进行设计和制作的高技能人才。为此针对这些领域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特地开设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来培养从事以上行业的艺术设计人员,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这是开设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任务,同时这些行业也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
闽南理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原有色彩课程依据艺术类培养方案,与素描课程融合,体现为绘画造型基础课程中部分内容,依据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被安排在大一上学期完成。在执行教学计划过程中,绘画造型基础课程中的色彩部分被安排为36学时,课时较少,2014年的绘画造型基础课程中的色彩部分仅能讲授水粉的基础技法,不能较好地掌握水粉的用笔技法、形式感及画面氛围;2015年绘画造型基础课程中的色彩部分对水彩传统技法中的干湿画法掌握不熟练,对撒盐法、涂蜡法及对印法等特殊技法课堂内无法尝试,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学习。在2016年的环境设计培养方案中,通过将绘画造型基础课程拆分为素描和色彩课程,各48学时,同时,在大一下学期的建筑速写课程中安排24学时的色彩课程,可以充分讲授色彩知识,并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
色彩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绘画造型的基础知识、造型设计的要素、构思方法、表现技法,并且能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造型设计的构思、美感和表现技术的实践训练。在2014和2015学年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安排较少,对色彩的表现技法讲授不全面,同时,对造型设计的构思、美感及技术表现训练也较少,学生作品点评次数较少,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熟练程度。通过与讲授建筑速写和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师沟通发现学生在画面美感、技法表现及颜料特性掌握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在2016年的教学大纲中,色彩课程重点讲授色彩基础知识、水彩的表现方法与步骤和水彩课题训练,同时在建筑速写课程中通过大量的训练,使得学生在水彩绘画过程中对水的控制更加熟练,色彩技法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中国当代教育中,无论水粉还是水彩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存在些许弊端,仍需进一步改进。在当代各高校的课程安排上,水粉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数采用临摹与写生的形式进行授课,缺少创作和应用于相关专业的环节,从而导致学生仿佛回到了高考培训班的学习场景:照着画,不用动脑,甚至有学生戴着耳机,边抖边画,每天只是“混日子”罢了,这种状况的出现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应挖掘学生的无限潜力,而非埋没好的人才。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要多抛出问题,使学生发散思维、多动脑,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环境设计专业的色彩课程将水粉改成水彩,由于水粉与水彩颜料的性质不同,呈现出来的画面效果也截然不同。水粉的画面比较粉气,覆盖力强,可以画很厚,水彩画面透气,覆盖力弱。然而在环境设计专业中,不管是室内方向还是景观方向,设计稿图均不需要厚重感,薄薄一层透气的色彩表达最佳。由于二者的材质不同,教学方法也不能按照之前色彩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首先,针对大多数学生从未接触的课程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对此好奇、感兴趣;其次,在课程安排上需层层递进,依旧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再次,教学不要过于强调水彩的技法,应使学生更加注重绘画内涵的表达,作品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课堂氛围更佳,师生交流与生生交流更顺畅。
四、实践环节的加强
现今各高校设计专业的色彩课程更加重视表现技法的教学探讨,在课上,学生需要不断探索水彩颜料的特性,并且根据自己所知的理论知识发现水彩绘画的“新大陆”。事实上,色彩探究的最直接方法莫过于室外写生,不管是色彩的倾向还是色彩的变化都是随着光源的变化而变化的。印象派画家就十分喜爱光色的变化,因此,他们经常背起画箱,走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变幻莫测的色彩。比如,印象派画家莫奈在不用时刻、不同季节将同一个教堂、同一个草垛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因此,现在各高校不仅组织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外出写生,设计专业的学生也要外出写生。闽南理工学院每年组织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大二上学期外出写生。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无论是室内方向还是景观方向的学生,都需要走到自然中寻找美的、创新的设计稿图,因此,环境设计方向的学生外出写生均以水彩为表现形式,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表现在画面中。写生结束后带队教师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这也是对学生外出实践成果的肯定,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忱,也可以激励下一届外出写生的学生努力画出更好的作品。课程改革需从学生所学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能力。但许多设计类专业教材滞后于实践,理论性较强,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情况脱节,从而导致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失衡,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闽南理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色彩课,该课程在2015年之前均以水粉课的形式讲授,只是一味地传授学生色彩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并未与他们的专业运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就造就了学生认为的“又回到了培训班的学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色彩课程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改革,补充新知识、新技法,同时要使学生知道该课程对他们设计专业课程有所帮助。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将他们带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使学生亲身感受自己所画的场景,亲身感受自己画面中的每个描绘对象,这样能更直观、有效地辅助教学。
目前,水彩在设计类专业中的使用程度不断提高,并以其优异的表现效果形成逐渐取代水粉的趋势。在色彩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通过探讨环境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展开探析,通过合理安排色彩课程,提高教学学时,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及增加实践训练等形式提高色彩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作用,为探究色彩课程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陆洁 单位:闽南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钟尚联.水彩画技法新探[J].艺海,2007,(2):71.
[2]刘媛媛.设计专业中水彩表现技法教学探讨[J].大众文艺,2011,(24):284-285.
色彩是一种设计的语言,充分运用色彩是体现设计魅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设计类高校中,色彩课程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水粉或水彩的写生为主要内容。通过这种训练固然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但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培养他们的对形态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而非单纯的再现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设计人才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色彩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培养新型设计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基于此,很多教育学者也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和研究,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发表了很多专著,如林家阳的《设计色彩教学》,陆琦的《从色彩走向设计》等。但就目前高校的色彩教学而言,仍然存在着很多具体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目前大多数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色彩课程教学模式,虽然在与专业课程衔接时一般都安排色彩构成课,但从纯粹是对客观事物如实再现的绘画训练突然过度到主观应用色彩的构成训练这个跨度仍然比较大,中间会存在着难以衔接的问题。
其次,对于新的教学模式还没有一个成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是处于不断探索发展之中,不同的设计专业在对其应用上更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每个专业的特征和教学的侧重点来安排其具体的教学内容。
第三,针对同一个专业,在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也应该注意其具体的差别。比如工业设计专业就分为理工类工业设计和艺术类工业设计。其教学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自身素质的差别都是很显著的。因此,有差别的设置课程,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实施才是课程能否真正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
理工类工业设计的学生在入学前普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绘画培训,没有美术基础,针对于他们的教学直接照搬固有的设计色彩教学模式也是不可取的。因此,针对于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的色彩教学就应该分析其具体专业培养要求,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内容,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二、针对理工类工业设计的教学方法探讨
学生对于色彩学习和接受的层次示意图:
学生对于色彩的学习应该遵循着有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认识色彩阶段;感受色彩阶段;表现色彩阶段;运用色彩阶段。只有经历这样的认知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色彩这一重要的设计语言。下面就不同的阶段来说明该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 认识色彩阶段这一阶段,给学生介绍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先从概念上清楚什么是色彩。包括色彩的自然法则如色光三原色,色料三原色,色光混合和色料混合等;色彩的分类,如原色、间色、复色、补色;色彩三要素;影响色彩关系的要素等色彩知识,让学生在心里上初步形成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在这个阶段,学生对色彩还并不是真的理解,而是先形成一定的概念。为下一步实践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二) 感受色彩阶段这一阶段,要安排静物写生训练,提倡新的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以造型基本功的训练为主的传统方法,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这一环节尤为重要。静物写生的内容安排也要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在这个阶段训练要求学生尽可能的真实的反应客观物体的色彩和关系,以模仿为主。通过对写生的训练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真实的感受色彩,体验色彩的调和规律,体验色彩关系和属性,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色彩,与色彩理论联系起来形成立体的认知。
(三)表现色彩表现色彩阶段在训练内容上以设计色彩为主,即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加入了色彩表现的成分。从客观模仿再现真实静物的颜色过渡到对色彩加以归纳、概括加入了主观因素。具体方法还是采用静物写生的方式,与之前的训练相比不同之处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虽然也需要参考实物对象,但不是完全的模仿,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某些效果和感觉上做出强调,加入了更多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概括,体现出一定的装饰的味道。在这个训练中,学生要把看到的色彩加以分析和概括,将其进行简化和夸张,更加突出个性和装饰性。设计色彩写生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结合。因此,教学中对色彩的要求不能够仅仅停留于感性直觉,要透过其外部本色特征、色彩冷暖与黑白等表面因素,深入研究,发掘并在具体描绘中把握物象的形式美的价值。在经过认真观察、分析、理解了物象的色彩表象和相互联系之后,就要把我们对特定物象的认识和特定感受利用相应的色彩手法准确地表现出来。
(四) 应用色彩应用色彩阶段训练主要是体现在色彩构成课程和后续的设计课程之中,通过理论和实践是学生掌握色彩对比预调和,色彩心里,色彩属性等知识,在具体的应用课题中对色彩加以应用,培养学生主观驾驭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客观物体可以参照,完全由设计者根据主观对色彩理解来表现相应的主题内容。
小结:设计应培养的是创造性人才。在面对一组静物的时候,并不是要单纯追求画像了,而是通过对写生去感受色彩、并把色彩作为一种可驾驭的设计语言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时代在发展,新的形势给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各行各业都通过在自己的领域内实行改革而得到了发展,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进行改革,创建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工业设计色彩教学方法探析.杨宇琳.郁波.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7
[2]浅析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色彩教学.刁怀龙.大众文艺 2009.3
1色彩营销理论内涵及市场营销应用外延
1.1色彩营销理论内涵解读
所谓“内涵”也可以解读为狭义层面的色彩营销理论。根据ColorMeBeautiful公司对该理论的实践总结,色彩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中的实际运用,本质上是采取不同主题下多种色彩组合、搭配,以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选择需求。例如,ColorMeBeautiful彩妆产品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划分,供应市场上百种色彩系列,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外貌体征的消费者需求,由此最大程度上挖掘市场利润。但是,局限于色彩营销理论“内涵”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虽然可以最大限度上形成色彩需求系统,并围绕着“客户为中心”提供缤纷多彩的产品,却存在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即在市场营销效应方面,无法很好地满足“精准性营销”目标。在意识到这一不足之后,关于色彩营销理论的内涵立即得到了丰富,在21世纪初,伴随着营销媒介的丰富、互联网科技的渗透,以目标人群筛选为先决条件的色彩营销模式成为主流,在原有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研究者认为应实现做好市场营销调查,熟悉产品的消费人群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色彩运用,可以有效实现营销成本节约、成功率提升;同时,色彩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也开始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以企业为主体实施的产品开发过程中,了解客户的“色彩需求”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融合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等,为企业产品的品牌化塑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1.2色彩营销理论外延分析
顾名思义,“色彩营销理论”中的核心要素是“色彩”,在针对理论进行外延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这一基本事实。色彩心理学研究提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色彩作为客观上对人类视觉影响的要素,不同在主观上会形成一系列对应的反应与行为。例如,现实生活中人们会经常出现色彩的物理性心理错觉——炎炎夏日,深处冷色调装饰的空间中能让人们感觉一丝凉爽,反之,严寒的冬日里,深出暖色调的空间中会让人产生温暖的感觉——基于“色彩视觉心理”的传道方式,将最终的心理体验锁定到产品的“消费意愿”上,正是色彩营销理论外延的探索范围。立足“互联网+”时代,以企业为主导的商品营销组织模式下,可以更为便捷地展开色彩营销调查分析,考虑到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色彩营销理论外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界定:一是民族性色彩营销。随着我国经济高速运转,产品集散面向全球市场,色彩营销模式的运用就必须考虑不同国家、地域人群对色彩的审美观念。选定“民族性”作为色彩营销的外延依据,可以满足空间性、历史性、宗教性等方面的需求,促进产品开拓海外市场。二是按需型色彩营销。相对“民族性”进一步缩小色彩营销外延范围,针对同一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进行划分,可以进一步实现在同一市场中的营销渗透。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各自有独特的色彩审美标准,但在同一标准下,不同消费群体有呈现出细分化需求,如年轻人喜欢靓丽青春的色彩、老年人喜欢稳重练达的色彩。三是个性化色彩营销。作为色彩营销理论外延中最小的成分,个性化色彩营销面向个体消费者。在当今多元文化价值观社会中,具有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人群不断增加,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的营销战略。
2色彩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应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方面,不断提高对色彩营销模式的关注,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该理论不够完整,实践经验相对薄弱,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色彩营销模式应用缺乏全过程认知
整体上,色彩营销模式对于我国企业而言还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很多企业接触及实践中存在明显误区,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将“色彩营销”理解为“色彩设计”,并将具体的工作安排到企业产品设计部门,并为与营销部门进行有效的对接。由此,色彩营销模式只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发挥了作用,而无法渗透到市场营销管理的“全过程”,这种情况下出现“产品信息”与“营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必然的。
2.2色彩营销模式应用缺乏全生命周期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产品设计研发,是现代企业主流的运营方式,充分考虑一个产品在市场中“创造推广成熟衰退”的各个环节,所采取的营销管理方法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其中,每一个环节中“色彩营销理论”所发挥的作用,都是逐渐增强的——具体产品的性能、功能等是有限的,随着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增多,尤其是可替代产品竞争对手的介入,会推出大量“创新产品”,为了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就不得不在包装设计方面下足功夫,换而言之,色彩营销在生命周期后半程主要通过契合消费者心理实现营销目标。但现状是,大部分产品从一开始就沿用相同的色彩及色彩组合,在“更新换代”中色彩的变化性很小。
2.3色彩营销模式应用缺乏全要素支持
色彩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成功应用,不能仅仅以来“色彩”的主角光环,还要配备对应的营销条件、资源等“全要素”,尤其是专业化的营销人才。营销人员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直接面对客户,要将色彩营销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自身就必须拥有相应的色彩学、心理学、美学及营销学知识,通过融汇贯通、灵活运用,将消费者“潜在的”色彩心理因素激活,从主观上建立与产品(色彩)之间的情感。但现实中,我国营销人才的培养大多是从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产品性能等方面着手的,鲜有专门从事色彩营销理论培养的教育资源,企业自身也匮乏对这一人才的重视。
3色彩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应用的策略
色彩营销模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色彩是影响人们购买欲望的主要因素上,根据营销业界提出的“7秒决定论”分析,消费者在接触到商品的7秒之内,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做出“喜欢”或“不喜欢”的表态,而这其中76%的决定因素是色彩带来的。由此可见,利用“色彩”在第一时间捕捉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就成了色彩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管理中运用成败的关键。
4色彩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应用的策略
4.1完善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促进色彩营销全程渗透
基于传统市场营销流程,一般包括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产品改进、营销优化等环节,从企业组织角度出发,应将“色彩营销”实现全过程的覆盖,而不仅仅局限于“设计环节”。其中,针对“市场调研”可以专门设置“色彩喜好”的调查选项,产品设计过程中探索更多色彩组合的方式,而“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可以进行捆绑,先以较小规模的产品投放市场,通过检验色彩营销的效果,进而决定色彩营销模式的具体策略。对应的,“产品改进”与“营销优化”可视为基于PDCA戴明环的检验机制,在色彩营销模式的市场营销管理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小规模地“微调”,将产品始终处于色彩变化状态。
4.2将色彩营销纳入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范畴
通过研究,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经历“创造推广成熟衰退”的四个阶段,基本上呈现为抛物线形态,而色彩营销模式所发挥的作用,则是呈现为“直线型”状态,两种曲线在重合形态下存在多个节点,要维持色彩营销模式的价值,应该实现“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色彩营销价值处于最高位,即在成熟期转向衰退期的临界点,实施色彩营销模式的新一轮创新。由此,将色彩营销纳入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范畴之内,能够确保产品在“成熟期”的维持效果达到最大化。
4.3提高色彩营销理论认知、重视色彩营销人才培养
就市场营销管理活动而言,“人”是决定性因素,也是整个营销过程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素。关于“色彩”究竟如何理解,更多地依赖营销人员的说明与引导,客观上,企业应该提高色彩营销理论认知,利用现有的营销人员培训体系,将“色彩营销理论”作为一个创新要素进行渗透,培养一支具有专业色彩营销模式应用管理的团队;其中,在培训对象上也应做好科学分工,除了市场营销中“面对面”的知识之外,还要掌握色彩营销调查、推广、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将色彩所蕴含的寓意、价值有效地传达给消费者,同时,立足我国国情,在色彩营销理论的运用同时,还要积极创新,将传统中国文化融入其中,以此提高产品在市场营销中的“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强坤.基于心理学视角的色彩营销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1):62.
艺术专业基础教学中,所谓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而色彩构成是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认识色彩的理论课程。色彩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是探讨利用色彩要素的搭配交变获得色彩审美价值的学科,是美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学生对色彩构成的掌握程度关系到设计作品中色彩修养和创意水平,同时,它也对于现代设计及其他视觉传达艺术的创作具有实用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如何让学生系统的把握和运用色彩构成的知识显得非常重要。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改进以下三种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恭聆批评指正。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这是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师的授课方式。我们翻新课堂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运用计算机媒体直观地讲授色彩构成的知识,传统课堂教学“我讲你听”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色彩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而多媒体课件能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色彩知识,并且获取极大的学习乐趣。对于教学内容,不再局限在手绘训练上,避免了重点在画面的精工细做和技法呈现上,而忽略对观察、思考等思维方法的训练。因此,可以运用绘图软件,如Photoshop应用于色彩构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大屏幕对色彩关系进行形象而生动的讲授。学生通过色彩表现,理解色彩搭配规律,在作业中,避免了手工上色不均等问题,并可创作其他方案,扩大练习范围。
2 加强色彩基础实践,提升学生配色能力
2.1 加强色彩基础实践 多数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只会模仿自然景物和他人作品,理论知识欠缺,更谈不上对色彩规律的精通与运用。所以,该部分内容必须深入教学详加阐述。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了对色相、明度、纯度、冷暖四要素形成的色彩关系和色彩对比与调和的重点剖析。通过对原本复杂的光色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色彩基础知识有更直观的体验,同时感受到色彩美所形成的视觉效应,更好地掌握色彩规律并提升基础教学效果。
2.2 提升学生配色能力 传统教学过程中,即使我们想通过色彩对比来提高学生的配色能力,例如纯度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但都是临摹已有的色彩对比,并未提高配色在色彩教学中的比例。因而,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培养配色能力。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提高对学生配色能力的培养力度。笔者通过典型案例,采用色彩学的理论分析方法,使学生体验不同色彩搭配带来的不同效果,体会优秀作品的配色特点,注重色彩在各类设计中的搭配,例如包装配色、服装设计配色、网页设计、装潢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改进主观心理色彩教学实践,注重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主观心理色彩是色彩构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艺术从业者掌握色彩规律后,在创作中,准确的捕捉大自然色彩的本质,经客观感受后,形成了独特的色彩面貌,对自然的色彩能够独具慧眼。所谓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艺术人才不是生产制作机器。所以,必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主观色彩养成,形成艺术个性。对此,笔者的经验如下:
3.1 分析典型作品,培养学生的用色能力 色彩的表现形式能否成功,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在课堂中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分析力,主观色彩直接体现了创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艺术创作者的心灵创作。通过借鉴和赏析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形成自己的色彩个性,领略他们的色彩风格,培养学生的自身鉴赏能力。
3.2 注重积淀色彩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侧重从色彩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如适当夸张和强调主导色调的运用,提高色彩鲜明度,使得画面更加具有鲜明感与强烈感,并降低次要色彩。同时,提高色彩的归纳训练强度也是获得主观色彩的方法。色彩归纳即色彩的提炼,通过对色彩的提炼,排除了丰富色彩的迷惑性,捕捉主导色,形成自身的主观色彩。另外对学生进行画面的变调训练,也不失为强化主观色彩思维的好方法之一,这种训练使学生在改变画面的色彩时,会紧扣所吸引的色彩重新设计画面,积极主动的创造主观色彩。
3.3 注重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大自然五彩缤纷,优美的色彩处处皆是。它呈现一种“天然去雕琢”的秩序之美。在我们传统教学中,色彩设计中运用培训比较缺乏,导致学生在实际色彩中设计能力不足。针对此,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在改进主观心理色彩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设计用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视觉设计研究所.七日掌握设计配色基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朱介英.色彩学:色彩设计与配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1、产品知识培训,通过对产品知识的培训,让店员了解什么是地板,地板的功能性卖点在哪里;
2、生产流程培训,让店员了解地板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哪些关键工艺是竞争对手没有的;
3、企业文化培训,了解地板企业的文化与地板品牌之间的关系;
4、装修知识培训,地板作为装修的材料之一,如何与其他装修材料配合好,同时便于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5、销售技巧培训,销售的基本技巧;
6、品牌文化培训,买地板更多买的是感受,因此,地板的品牌文化要搞清楚,我们的品牌优势在哪里,我们的品牌的定位是什么;
7、色彩搭配培训,让导购了解色彩搭配的技巧,如何让地板看起来更加美观。
8、心态的引导和启发,让导购发自内心的为顾客服务。
一、基本情况
学校经**教育局批注取得了,教民**1000550号《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许可证》。学校开办资金万元,由举办者**投入。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3万元办学内容:初中级绘画培训,办学地址:学校组织机构人员构成:
(1)组织机构:校长责任制
(2)人员构成:学校共有教师3人,其中专职2人,兼职1人。学校本年度举办两期少儿美术培训班,现有学生35人。
1、财务情况:全年总收入8万元。
2、主页设置:我校为一层商业门面,面积约为96平方米。另配有专业图书60余册,素描头像10余个,画板50块,画架40个,取暖、纳凉设备完善。
二、**绘画学校专门教授中小学素描、色彩技法、儿童画,学生从一点不会学起,因才施教,规范教学。按照美术院校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坚持正确的绘画素描、色彩的启蒙教育,让学生真正迈进绘画的大门,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绘画的乐趣。画室宽敞明亮,教具规范齐全,营造了良好的绘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