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鸟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当今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教学质量是第一要务,学生安全是第一责任。”安全教育乃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内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可有效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笔者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深有体会!
初夏的一个清晨,我在教室上数学课。由于是大量的计算练习题,教室里气氛显得有点沉,学生们都很认真地在埋头做题。这时,一只画眉鸟不经意间从窗户上边飞进教室,不停地在上方盘旋,并展示着它那美丽的歌喉。学生虽仍做着练习,但眼睛的余光都已投向了小鸟。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我赶紧打开了教室的前后门,试图让小鸟早点飞出去。也许是小鸟发现了几十双眼睛都在盯着它,它感到了不安与害怕,刚才还显得若无其事的它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开始在教室里乱冲乱撞,就连叫声也变得尖锐刺耳,就在此时,前门的一缕光亮让它终于看到了可以逃生的希望。于是,它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向光亮处冲去,就在那一刹那间,它撞到了门上并摔到了地上。所有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跑向门口,但画眉鸟已经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同学们顿时都难过极了,还有女生掉下了眼泪。都说:“好可怜的小鸟。”平时最爱疯跑的李秋阳同学说:“怎么会一下子就撞死了呢?”教室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我知道学生的心仍未平静下来,他们的心仍被那只小鸟牵动着,再上数学课已显得毫无意义。于是,我灵机一动,顺势就这次意外的“小鸟事件”在全班展开了一场以“珍爱生命,心系安全”为主题的研讨会。
首先,结合“小鸟事件”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要爱护小鸟,有的说要从小鸟身上汲取教训,不做危险和冒险的事,还有的说生命太脆弱了,要珍惜生命……真没想到,小小的意外却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有如此大的震撼影响。
接着,我又让同学们具体谈了如何才能做到珍爱生命。同学们更是争先恐后,发言异常踊跃。有的说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路不拥挤,不追赶,不疯跑,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有的说不攀爬高处,不做危险游戏。有的说不再胡吃乱喝,不下河洗澡,等等。就连班上几个平时最不把安全当回事的调皮鬼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表示今后再也不会去做那些危险的事情。
“小鸟事件”过后,我发现平时那些爱追逐打闹的孩子走路变得规矩起来,也不见那些攀爬楼梯的孩子了,下课后乱买小吃的孩子也变得少了。部分家长反映,在家里爱打架的杨森林、李秋阳、孙善文也变得懂事多了。许多孩子还把“小鸟事件”讲给家长听,要求家长骑车、走路、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看见这些变化,我十分惊喜,没想到意外的“小鸟事件”对安全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如此大,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通过这件事,也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师空洞的说教收效甚微,显得空白乏力,但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把现实中的小事进行正确引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行为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等特点,安全教育也绝非一次“小鸟事件”就能一劳永逸的,仍需我们长期不懈地抓下去。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榕树大
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
根:垂伸茂盛
枝:卧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8-0041-02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发的糖代谢异常,持续高血糖状态和血糖剧烈波动对孕产妇和围产儿均存在一定的危害,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因此妊娠期合理控制血糖对母婴结局十分重要[1]。笔者所在医院比较了分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空腹血糖(FPG)≥5.3 mmol/L、100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10.0 mmol/L、OGTT 2 h血糖≥8.6 mmol/L、OGTT 3 h血糖≥7.8 mmol/L,符合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上者。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高血压、已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A组患者39例,年龄24~38岁,平均(28.54±4.25)岁;体重58~72 kg,平均(64.52±5.61)kg;孕周24~38周,平均(31.28±2.56)周;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17例。B组患者40例,年龄22~36岁,平均(27.86±4.33)岁;体重60~74 kg,平均(64.73±5.58)kg;孕周25~37周,平均(31.35±2.83)周;其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16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周、孕产次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控制饮食,每日的饮食摄入既要能够保证维持妊娠的热能和营养,不产生饥饿性酮体,又不至于升高血糖,影响胎儿发育,并注意适度运动。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接受分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分别于早、中、晚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起始剂量为0.4 U/(kg・d),根据血糖水平适当调整剂量。B组接受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基础量诺和灵R,三餐前皮下输注负荷量诺和灵R,起始剂量为0.4 U/(kg・d),基础量和三餐前负荷量各占总量的50%,分时段设置输注量[2]。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糖飘移度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
1.3 评价指标
空腹血糖控制在5.6~6.7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6.7~7.8 mmol/L者认为血糖控制达标。当血糖水平低于2.8 mmol/L,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出汗、肌肉颤动等症状可判断为发生低血糖反应[3]。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比较两组血糖飘移度和低血糖发生率发现,B组与A组比较,血糖飘移度明显较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如血糖水平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易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巨大儿、胎儿窘迫等严重不良后果,影响妊娠结局。在控制饮食、适度运动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4]。
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血糖水平升高相关,还与血糖水平剧烈波动有关,有研究表明血糖水平剧烈波动的危害性甚至超过了持续高血糖水平的作用。血糖漂移度是各时段血糖值的标准差,反映了血糖水平的变异程度,如血糖飘移度过高,提示血糖水平波动较大[5]。
与传统的三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比较,应用胰岛素泵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效果,可以更加安全、有效地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妊娠期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孕妇本身代谢增加,加之胎儿的消耗影响,在夜间更易出现低血糖,妊娠中、晚期糖皮质激素、孕酮、雌激素、胎盘泌乳素等具有胰岛素拮抗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加,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的“黎明现象”作用下,早餐后血糖更难控制。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灵活设置相应的时段参数,调整基础胰岛素的输入,更加平稳有效地控制血糖。此外妊娠期女性常需要少量、多餐进食,传统的分次皮下注射法较繁琐,剂量也不好控制。胰岛素泵可将三餐前追加的胰岛素分次进行小剂量追加,避免了多次皮下注射的痛苦,操作也更加方便[6]。
本研究中与分次注射胰岛素者相比,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方案的患者血糖飘移度较低,治疗期间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提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以达到更加稳定的血糖控制效果,使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其妊娠结局。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胰岛素泵,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维持血糖水平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静,薛耀明,李晨钟,等.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妊娠糖尿病患者孕中晚期的血糖漂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6):449-451.
[2]董淑芬,姜廷辉,那昕,等.胰岛素泵联合人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职业与健康,2011,27(12):1435-1437.
[3]陈频,叶洪江,王惠玲,等.速效胰岛素诺和锐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6):486-490.
[4]覃冠德.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症原因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2,7(6):3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62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6~78岁。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46例;糖尿病病程5~30年,空腹血糖(FBG)8.2~22.0mmol/L,餐后血糖(PBG)12.0~2.9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IC)7.6%~14.2%,38例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炎,30例有糖尿病肾病,34例伴有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依据:①糖尿病病史;②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1个月以上,包括以下症状中的3项或以上: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体重减轻。③经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B超证实胃排空延迟、胃内有大量潴留液。④辅助检查包括钡餐、B超、胃镜、实验室等检查排除食管、胃及十二指肠、肝、胆、胰及肠道等器质性病变。⑤无结缔组织病、严重心脑血管病、精神病。
治疗方法:5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所有病例均给予糖尿病正规治疗,即严格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在该基础上口服曲美布丁片,每次0.1g,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服用,同时加用六味安消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对照组单用曲美布丁片口服,每次0.1g,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服用。疗程均为3.0天。
疗效观察:疗程结束后随访病人,根据观察指标(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体重减轻),结合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B超检查制定疗效。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B超示胃排空正常,胃内无潴留液。②有效:症状减轻或观察指标中部分症状消失,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B超示胃排空延迟,胃内潴留液明显减少,胃蠕动加快。③无效:症状无减轻或部分症状较前加重,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B超示排空延迟,胃内潴留液无变化或较前增多。
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用X2检验。P
结 果
治疗组25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6.0%,无效1例;对照组25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8.0%,无效3例。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胃轻瘫是指胃的排空极度延缓,糖尿病患者由于多种代谢紊乱而发生严重的胃排空延缓,即为糖尿病胃轻瘫[1]。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常见的胃肠动力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持续增长,据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中固体胃排空延迟者占30%~50%[2]。它的主要特点是胃动力下降、胃排空迟缓、胃节律紊乱,而导致胃潴留。常见的症状包括早饱、恶心、腹胀、呕吐、呃逆、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②胃肠道激素失调;③糖尿病微血管病变;④高血糖;⑤胃电节律紊乱等。
根据上述发生糖病胃轻瘫的原因,首要的治疗是控制血糖,可以直接解除由于高血糖导致的胃、十二指肠动力障碍,同时可以间接减缓患者的植物神经病变。由于胃植物神经病变是胃轻瘫最重要的原因,故缓解神经病变的治疗都可以治疗胃轻瘫[3,4]。曲美布丁为外周性脑啡肽类似物,作用于外周阿片肽受体,也通过离子通道途径调节肠运动,对全消化道运动均有调节运动,对全消化道运动均有调节作用[5]。并促进胃排空,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同时还具有末销镇吐作用,因此使用曲美布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改变了以往应用动力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及易引起腹泻[6]等不良反应。六味安消胶囊由中药土木香、大黄、山奈、诃子、碱花、寒水石等组成。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气止痛、清热润肠之功能。曲美布丁与六味安消胶囊联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作用协同,加强胃动力,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改善胃肠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姚民秀,李盈,尹潍.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进展.临床荟萃,1997,19(12):881.
2 柯美云,蓝宇.糖尿病胃肠并发症的动力障碍及其机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3):164-165.
3 蓝宇,吴政玲,张日霞,等.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其相近端胃功能的影响.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增刊):228-229.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a)-0040-02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由于患者的血糖水平过高,其手术风险相对非糖尿病明显更高,容易导致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如何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是降低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的关键,常用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而关于这两种麻醉方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还有待临床进一步的探讨[2]。该次研究通过对2013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其手术麻醉方式分别为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以比较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择期手术治疗,均具有糖尿病史,其空腹血糖达到7.0 mmol/L,餐后2 h血糖达到11.1 mmol/L[3]。此次研究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获得其同意,且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为50~85(67.84±14.51)岁,糖尿病病程为2~16(9.13±4.59)年,包括23例胆结石患者、12例子宫肌瘤患者、15例阑尾炎患者;观察组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为51~85(68.06±13.42)岁,糖尿病病程为2~17(9.75±4.64)年,包括22例胆结石患者、13例子宫肌瘤患者、15例阑尾炎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前,对患者的血压和血糖进行控制,使患者的血压、血糖维持在稳定水平,确保患者水电解质保持平衡、尿酮呈阴性,禁饮。麻醉前45 min,于患者肘部建立静脉通路,将乳酸钠林格溶液注入,再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麻醉诱导采用0.04 mg/kg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2 mg/kg丙泊酚、1.5 mg/kg琥珀胆碱,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以1.5 L/min的速度给予患者氧化亚氮与氧气混合气体、浓度为1%~2%的异氟醚吸入,并间断静脉注入维库溴铵、芬太尼;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方法为硬膜外麻醉,采用穿刺针于患者T9~10至L3~4椎间隙进行穿刺,将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和浓度为0.33%的丁卡因注入,达到阻滞范围(T4~L5)即可,再给予1 mg/kg哌替啶、0.05 mg/kg氟哌利多。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手术后3、24 h的血糖情况,并于术后24 h对患者的尿酮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尿酮阳性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
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增高(P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手术后3、24 h的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尿酮阳性率
术后对患者的尿酮进行检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尿酮呈阳性,其尿酮阳性检出率为4%,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尿酮呈阳性,其尿酮阳性检出率为18%,观察组患者的尿酮阳性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是一种外科治疗手段,通过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达到去除病变、修复损伤的效果。由于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故在手术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胰岛分泌功能出现障碍,在麻醉后或手术后容易出现血糖增高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患者机体由于受到外界刺激,往往会生成儿茶酚胺,释放大量的皮质醇及胰高糖素,导致糖原分解能力逐渐增强,葡萄糖的吸收受到影响,血液中的糖含量异常增高,表现为血糖增高,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4]。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是临床治疗伴有糖尿病的手术患者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由于糖尿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出现血糖增高,与手术麻醉密切相关,故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至关重要[5]。临床上的常见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其中,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的大X皮层投射系统无法阻断伤害性刺激的传导,导致患者的儿茶酚胺分泌过多,进而导致患者的神经兴奋性增强,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较为不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手术被迫中断[6]。硬膜外麻醉主要是通过将物直接注入到椎体中,可使物的药效直达中枢神经,对伤害性刺激向中枢神经的传导进行有效阻断,从而减少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的分泌,使患者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血糖代谢维持正常状态,从而减轻手术操作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7]。
该次研究旨在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尽管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但麻醉后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选用硬膜外麻醉,不仅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影响较小,还可降低尿酮阳性率,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110-111.
[2] 桂俊杰,郑守权,南美红,等.探讨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4(21):36-37.
[3] 王颖.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7):164.
[4] 郭东升.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水平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50-51.
[5] 荣学武.麻醉在糖尿病病人外科手术中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5):113.
Clinical trial of combination of pantoprazole with liuweianxiao cap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isbetic gastproparesis
WU Zhi-li.Department of medicine,Tianjin Yongjiu Hospital,Tianjin 3004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aking pantoprazole with liuweianxiao cap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isbetic gastroparesis(DGP).Methods 132 patients with DGP in tianjin yongjiu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42 cases were classified into pantoprazole group(group 1),40 cases were classified into liuweianxiao caps group(group 2)and 50 cases were classified into drug combination group(group 3),group 1 were given pantoprazole 20 mg BID,and group 2 were given liuweianxiao caps 4 pills TID,group 3 were given pantoprazole 10 mg BID and liuweianxiao caps 2 pills TID.All the groups above continuous administration for 30 days.At the same time,all the groups took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as before.Include taking hypoglycemic agent and injecting insulin to control the level of blood sugar.Results All the groups are effective in the management of disbetic gastroparesis.The phenomenons of abdominal fullness after meal,early satiety,vomit,nausea and inappetence are all significantly relieved.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P>0.05)In the group 1,22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the markedly response rate was 52.4%,and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78.6%; in the group 2,9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the markedly response rate was 22.5%,and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79%;in the group 3,35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the markedly response rate was 70%,and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98%;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rkedly response rate and overall response rate between 3 groups(P>0.05).Conclusion Pantoprazole with Liuweianxiao caps is effective in the management of disbetic gastroparesis.
【Key words】Pantoprazole;Liuweianxiao caps;Combination of TCM with western medicine;Diabetic gastroparesis
糖尿病胃轻瘫(disbetic gast roparesis,DG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化道并发症之一,其特征是在没有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出现胃排空延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导致不可预测的血糖波动,加剧病情。当前对DGP的治疗主要限于改善症状,难以从根本上防治。笔者根据近年的临床经验,采用国产潘妥拉唑对DGP进行治疗,并结合健脾益气中药六味安消胶囊进行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来自本院内科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的住院的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WHO专家委员会1999年修订的DGP国际诊断标准;②具有典型消化道症状并持续 30 d以上者;部分患者因长期进食减少,往往伴有体质量减轻,乏力,舌苔白腻,脉滑等证;③肝功能及肝胆脾等超声无异常。排除标准: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或胃钡餐造影等检查排除返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梗阻及肿瘤等。符合标准者132例,男64例,女78例。随机分为3组。潘妥拉唑组(组1)42例中,男17例,女25例;平均(52.1 ±6.0)岁;空腹血糖(9.7±4.2)mmol /L;病程(10.2 ±7.2)年。六味安消胶囊组(组2)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50.7 ±4.3)岁;空腹血糖(10.0±3.7)mmol /L;病程(12.3±7.2)年。合并用药组(组3)50例中,男28例,女32例;平均(54.1±6.9)岁;空腹血糖(9.9±4.0)mmol /L;病程(10.8±6.8)年。各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和便秘,且经胃镜检查排除了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或梗阻。三组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组用药 组1:口服潘妥拉唑20 mg/次,2次/d,口服;组2:口服六味安消胶囊(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规格:每粒装0.5 g,药品剂型:胶囊剂),4粒/次,3次/d。组3口服六味安消胶囊2粒/次,3次/d。潘妥拉唑20 mg次/d,2次/d。疗程均为30 d。
3组均继续应用糖尿病原方案治疗,包括口服降血糖药或应用胰岛素等各种方法来控制血糖,使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 7 mmnol/L 以下,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 mmol/L 以下,并要求患者情绪基本稳定,没有较大的情绪波动。
1.2.2 可并用药物 全部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辅用达美康、拜糖平等口服降糖药,或以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
1.2.3 禁止并用药品 凡对本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有影响的药物均禁止,包括其他胃肠动力药,如西沙必利等;消化酶制剂、中枢镇吐药及类似处方中药。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B超测定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接近正常;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体征改善,B超测定胃液体半排空时间较用药前缩短;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B超测定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无明显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结果数据资料以(x±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主症改善比较 三组治疗前后,餐后上腹饱胀、早饱、呕吐、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
2.2 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改善情况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提示: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正常(饭后4 h完全排空)为显效,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缩短(饭后4 h大部分排空)为有效,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无变化(饭后4 h大部分食物残留)为无效。见表2。
3 讨论
DGP又称糖尿病胃麻痹、胃无力,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Ⅰ型或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伴发胃轻瘫者50%~76%[1,2]。DGP的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其诊断和治疗尚无统一标准[3-4]。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糖代谢紊乱基础上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导致了DGP的发生,包括迷走神经张力低下,高血糖状态,胃动素、生长抑素、胃肠抑制性多肽等胃肠激素水平的异常,胃肠平滑肌功能障碍,胃电节律紊乱等因素[5]。而患者则因为糖尿病性胃轻瘫不能及时将饮食从胃中排空而引起饱胀,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国内外对于DGP的治疗手段仍十分有限,主要通过去除诱因和原发病的治疗(即积极控制血糖)而缓解,同时采取必要的对症治疗措施,如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胃肠动力,但DGP症状常反复发作,患者病程迁延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6-7]。在临床上,常规的治疗一般选择口服或者肌内注射胃复安,近年来,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也在不断使用,比如替加色罗,吗丁啉等,一些医师也选用了传统中药对该病进行治疗,但这些治疗疗效多不确切,或短期见效,易复发。
潘妥拉唑为一种新型胃酸分泌抑制剂,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H+、K+ATP 酶,从而阻断酸分泌终末步骤,产生强力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减轻胃黏膜损害[8]。六味安消胶囊来源于蒙古族及藏族民间验方“六味安消散”。其主要成分为土木香、大黄、山柰、诃子、寒水石(煅)、碱花等6种药物。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之功效。用于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等症。在临床上,对消化不良,胃脘痛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被称为“全天然胃动力药”[9]。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选用国产西药潘妥拉唑以及传统中药六味安消胶囊相结合的方式对DGP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疗效确切。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 施斌.胃轻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0,20(4):195-198.
[2] Intagliata N,Koch KL.Gastroparesi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prevalence,etiology,diagnosis,and treatment.Curr Gastroenterol Rep,2007,9(4):270-279.
[3] Hasler WL.Type 1 diabetes and gastropar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Curr Gastroenterol Rep,2007,9(4):261-269.
[4] Kuo P,Rayner CK,Jones KL,et al.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gastropathy:a guide for endocrinologists.Drugs,2007,67(12):1671-1687.
[5] Song GQ,Chen JD.Synchronized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mproves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in nonobese mice with diabetic gastroparesis.J Appl Physiol,2007,103(5):1560-1564.
[6] McCallum RW,Cynshi O;Investigative Team.Clinical trial:effect of mitemcinal(a motilin agonist)on gastric emptying in patients with gastroparesis-a randomized,multicentre,placebo-controlled study.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6(8):1121-1130.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2(c)-0131-02
Analysis of Effect and Security of Initial Periodontal Combined with Tinidazole Capsules Treatment for Diabetic Periodontitis
CAO Qian, ZHANG Ji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enter Hospital,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06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security of initial periodontal combined with Tinidazole Capsules treatment for diabetic periodontit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odontit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th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ente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34 cases)were given initial periodontal treatment, the research group(45 cases)were given tinidazole capsul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laque index, sulcular bleeding index, attachment loss, mobility chang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laque index, sulcular bleeding index, attachment loss and mobilit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0.86±0.21),(0.80±0.23),(1.93±0.51)mm and (1.06±0.37)mm vs(1.06±0.41),(1.23±0.33),(3.16±0.47)mm and(1.39±0.41)mm,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y comparison,(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nitial periodontal combined with tinidazole capsules treatment for diabetic periodontitis is obvious,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Initial periodontal; Tinidazole capsules; Diabetic periodontitis; Security
糖尿病的牙周炎发病、病变程度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糖尿病性牙周炎为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此病症其发生与发展既包括糖尿病导致的全身与局部性缺陷,同时包括感染特点,主要有:牙菌斑形成、厌氧菌以及牙龈杆菌感染等,临床表现为牙周袋的形成、牙齿松动、牙龈充血以及牙槽骨吸收[1-2]。该研究为寻找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有效方式,整群选取中国石油中心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79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与研究组(45例),前者男女比例16:18,年龄35~75岁,平均(61.62±5.17)岁,病程1个月~9年,平均(4.25±1.33)年;后者男女比例21:24,年龄36~74岁,平均(63.22±4.18)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4.17±1.05)y;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牙周检查,指导口腔卫生,化验血糖等指标并记录,对患者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同时平整根面,采用3%的过氧化氢+0.9%的氧化钠溶液注射交替冲洗,棉球隔湿,采用2%的碘甘油对牙周袋实施上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替硝唑胶囊(H10970376, 0.2g)口服,2粒/次,1次/d;两组均治疗6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松动度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1.0软件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t检验;百分比(%)表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松动度改善情况均明显改善(P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3例(6.67%)患者于服用药物过程中出现恶心、纳差以及金属味,但患者自愿继续治疗,未进行处理,于疗程结束2 d后,上述不良反应自行缓解并消失;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于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周炎为当前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病症之一,不仅对人体口腔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为糖尿病及冠心病等诸多系统性病症产生与发展之危险因素,而多种病症相互作用将加剧患者牙周组织的破坏风险与速度[3]。为寻求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有效方式,该研究予以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效果与安全性。
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菌斑指数(0.86±0.21)、龈沟出血指数(0.80±0.23)、附着丧失(1.93±0.51)mm、松动度(1.06±0.37)mm优于对照组(1.06±0.41)、(1.23±0.33)、(3.16±0.47)mm、(1.39±0.41)mm,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未经治患者自行好转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表明牙周基础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其结果与陈新等研究中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相关炎症因子数据的改善相符合,考虑分析可能因为:糖尿病患因其自身抵抗外来细菌及病毒防伪功能下降,胶原蛋白异常代谢,末梢血管异常及伤口复原的能力降低等原因,导致维护牙周组织健康的能力削弱。而传统牙周基础治疗过程中,可将患者牙菌斑与牙石去除,同时可将牙周袋中坏死组织及其溃疡上皮、炎性肉芽同时刮除,为牙龈及其根面附着创造有利条件[4]。但由于牙周袋芽体解剖存在复杂性,且糖尿病存在易遭受感染的特点,导致临床中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并不能实现理想效果[5-6]。替硝唑胶囊作为新型硝基咪唑衍生药物,其于治疗梭形杆菌、消化链球及厌氧菌等牙周疾病中,可发挥高效抗菌效果,其用药方便,且局部性药物浓度较高,从而拥有较好渗透性,充分实现对口腔内厌氧菌的较好控制,达到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目的,且与牙周基础治疗联合运用,疗效高且疗程短,无严重不良反应[7-8]。但该研究受条件制约,未分析联合治疗对患者远期生活所造成的影响,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综上所述,牙周基础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效果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联合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敏,吕岩,郭斌.维生素D3对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炎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2,10(1):45-48.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8.
[3] 马敏,赵晓帆,李晓洁,等.牙周基础治疗对宁夏地区回、汉人群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4,30(1):63-66,69.
[4] 陈新,谭新伟,刘洪臣,等.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替硝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6):664-667.
[5] 韩春,柯杰,赵桂芝.糖尿病性牙周炎与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22(8):484-488.
[6] 卢淑青,修殿芳,密保琴.牙周基础治疗35例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92-93.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到2012年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的病史均超过1年,并且都经过过主要治疗。其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24例,患者的年龄最小的为63岁,最大的为78岁,平均年龄为71.3岁。患者的体重指数在20到29千克每平方米之间。所有患者在最近两个月期间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并且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超过10%。所有接受研究的对象经过全面的检查均排除心肌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各种肿瘤以及高热感染等不能够顺利通过本次研究的疾病。
1.2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将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有25例患者,一组作为甘精胰岛素组对其采用甘精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一组作为中效胰岛素组对其采用中效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均在晚上21点前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用量为:最开始的时候,分别以甘精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用量为全天的一半,剩下的用量采用门冬胰岛素,将门冬胰岛素均分成三组,于每餐前采用皮下折射方式注射。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可以在早餐前对中效胰岛素组患者注射一定量的中效胰岛素,没经过两三天的治疗就根据病人的血糖情况调整一下甘精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这两种基础胰岛素的用量。每天三餐前后和患者睡觉之前分别采用指尖测试的方法测试患者的血糖水平。在入院时对患者的血红蛋白糖化水平、血常规、尿常规、心肺肝等进行全面的检查,经过两周的治疗之后再对患者相应的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指标变化情况。
1.3治疗效果评定经过两周的治疗之后,患者出现全身危重疾病或者是胰岛素全面的使用量不低于1IU/kg.wt,患者就应该退出本次试验研究。患者全天血糖水平均低于4.0mmol/L的为低血糖,患者空腹时血糖水平≤7.8mmol/L或者是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水平≤11.1mmol/L定义患者的血糖水平达标。
1.4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对于治疗过程中得到的相应数据统计资料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如果得到P
2结果
2.1入院之前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比表见表1。
2.3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比较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都通过了本次试验研究,甘精胰岛素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低血糖,中效胰岛素组患者有6例出现了低血糖。两组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且甘精胰岛素组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中效胰岛素组患者的(P
3讨论
通过本次试验研究可以得到两种胰岛素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均能够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并且这两种胰岛素在治疗老年糖尿病的过程中均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的重大疾病而退出治疗,这说明两种胰岛素在治疗老年糖尿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医用价值。通过最终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可以得到,甘精胰岛素能够使患者的血糖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达标时间相对较短,基础胰岛素的使用量相对较低,发挥效果的作用时间更长,控制效果更加有效,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比例比较低,因此,甘精胰岛素性对与中效胰岛素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
因此,综合考虑甘精胰岛素在治疗老年糖尿病过程中,注射次数少、用量少、出现低血糖风险的概率小、血糖波动范围小、药效时间长等诸多的优点。在临床上使用甘精胰岛素的安全性相对于中中效胰岛素更高。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10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vildagliptin and acarbos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60 cases with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which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4.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3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arbos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ildagliptin therapy, an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ur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3.3%,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Acarbose; Vildagliptin; Effectiveness;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 Safety
相关文献报道指出,临床中,由于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长,故此对老年糖尿病治疗中,应用常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血糖控制效果较低,应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效果[1]。该研究对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维格列汀及阿卡波糖在治疗老年糖尿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且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疗效标准,将患者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并且,对于研究组,其患者中男性为15例,女性为1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55~8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达到(66.5±0.3)岁;老年糖尿病病程在1~2个月之间,老年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为(1.5±0.4)个月。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为55~78岁,其平均年龄达到(66.7±0.2)岁;病程在1~2个月之间,平均病程是(1.7±0.5)个月;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临床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药物治疗[2],对患者给予阿卡波糖(国药准字:H19990205)进行治疗, 餐前吞服,起始剂量为50 mg/次,3次/d,以后逐渐增加至1次0.1 g,2片/次,3次/d。
对研究组患者治疗中,给予维格列汀(国药准字:H20110358)药物治疗[2],药剂量为100 mg/d,早晚各给药1次,50 mg/次。最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静脉采血,通过使用生化分析仪对标本溶血进行检测,观察分析2组患者2个月后的临床降糖效果,分析两组治疗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3 观察评价
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上改善,经血糖检测后发现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减轻,患者血糖检测,基本上表现正常;无效:临床患者症状没变化。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可以运用SPSS 20.0版本统计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组间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有效性比较
治疗之后,在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3.3%;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比较两组治疗安全性
在对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根据患者住院时间、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情况,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果在临床治疗老年糖尿病之中,对于临床患者药物治疗中应用维格列汀进行治疗,不仅能在临床中使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疗效, 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临床病情明显好转。
3 讨论
临床研究指出,维格列汀为二肽基肽酶-4 新型抑制剂,有效抑制二肽基肽酶-4 生物活性,进而可以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浓度[3]。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维格列汀治疗有效性高于阿卡波糖,研究组应用维格列汀治疗后,其临床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有效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临床中,维格列汀可以有效促进胰岛细胞内的胰岛素分泌,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维格列汀可以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且安全性较好,维格列汀治疗后患者胰腺细胞功能指数较高,修复胰腺细胞功能效[4]。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而对于应用阿卡波糖治疗的情况,则是发挥生物学作用,降低摄入机体的多糖类化合物分解效率,控制患者进食后的血糖浓度;但是在实际治疗中,由于大部分药物成分会以废物形式排出体外,从而造成药物浪费。
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可以延缓机体对糖的吸收速度,抑制酶活性,延缓患者体内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从而会造成肠道内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减慢,有效的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阿卡波糖需长期服用,才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5]。维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对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都有明显降低[6]。治疗老年糖尿病中,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下降,给予患者进行维格列汀治疗,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7],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疗效较常规临床降糖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临床中具有极大治疗优势。
患者用维格列汀药物治疗,具有安全性,强化血糖控制,避免低血糖,对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8],并限制老年患者日常对糖分的摄入,应该减少使用鱼、虾以及肉、蛋等食物,应从最基本的淀粉类食物开始食用, 对患者进行脱敏饮食,还应严格控制患者日常生活安全。
该研究结果充分证实,应用维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效果好于阿卡波糖疗法,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国权,陈文智,张韶英.门冬胰岛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3(1):15-17.
[2] 李永峰,张慧.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1,2(9):887-901.
[3] 王凌云.门冬胰岛素联合小剂量罗格列酮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学, 2011,16(11): 283-284.
[4] 伊然,詹晓蓉,刘晓民.胰岛素泵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07,8(6):340-341.
[5] 林东源,李剑军.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治疗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 19(6): 401-402.
[6] 邓斌,戴海斌.维格列汀和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6):136-138.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在停用所有口服降糖药之后,仍继续按以往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优泌乐25组使用优泌乐25 (双相赖脯胰岛素25/75,美国礼来公司生产)早、晚餐前即刻皮下注射,优泌林30R组使用优泌林30R(人胰岛素30/70,美国礼来公司生产)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为期26 w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的起始剂量均按每日早0.2 U/kg、晚0.1 U/kg计算,在每周监测血糖的基础上调整胰岛素用量,每次增减2~4 U,分别在治疗13、26 w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以下指标:7个时间点血糖(三餐前后、睡前,每周测一次7个时间点血糖各取平均值)、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Alb)、体重(BMI),并以问卷形式记录治疗开始时和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实验结束时胰岛素使用剂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且在治疗开始和结束时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指尖血糖采用美国强生稳豪型血糖仪测定,HbA1c和尿Alb由德国拜耳公司提供的快速测定试剂盒,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由本院生化室统一检测。
1.3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用x±s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及组内治疗前后对照均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40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试验,两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前与治疗后13、26 w进行BMI、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检测,差异均不显著。
2.2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HbA1c在同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6 w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
表1两组治疗前后BMI、尿Alb、HbA1c的比较
表2两组治疗前后7个时间点血糖水平比较(单位mmol/L)
2.3不良反应:40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皮疹等,两组患者均有轻中度低血糖发生,使用优泌乐25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较使用优泌林30R组低血糖发生率40%显著降低(P
2.4使用药物剂量比较:两组患者均按血糖控制达标要求接受了26 w的药物治疗,优泌乐25组和优泌林30R组初始量各为(12.6±3.8)U/d和(12.6±4.6) U/d,治疗26 w结束时两组使用剂量为(28.2±8.4)U/d和(32.6±6.4)U/d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优泌乐25组胰岛素用量较优泌林30R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