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建筑语言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3-31 03:06:33

建筑语言论文

篇(1)

近年来,我国形式语言理论的发展速度迅猛,人们对其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人们常常将设计师的设计作品经过形式语言理论的分析抽象成设计语言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例如将古希腊古罗马式样进行整理概括成为装饰词汇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形成了欧式古典室内设计风格。而本文以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和思想为载体,试图探究新时期的建筑形式语言的发展与衍变,从而分析得出安藤忠雄的建筑语言词汇特征,反映出形式语言理论的现代主义特征和的时代性诉求。

一、形式语言概述

所谓形式语言的概念,众多的学者都对其作出了不尽相同的释义。卢景同认为:“形式语言是为了特定应用而认为设计的语言,是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句子或符号串的有限或无限的集合。”[1]“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是设计艺术作品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2]而尼跃红则把形式语言的构建理解为“依靠图像思维(具有不同类型、含义的图像)进行逻辑推演的过程,也是运用这些语言来传达设计理念的过程。”[3]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形式语言是利用符号或者图形的方式对事物进行系统的描述并表达作者的情感方向,尤其运用到建筑设计领域,利用空间构造、形态、色彩、光影、质感与装饰等艺术词汇,将设计对象所包含的情感与理念进行符号化和图形化,变得更为直观与形象。

二、建筑设计的形式语言分析理论

(一)建筑设计与形式语言的转化

建筑设计与符号学理论密不可分。卢景同认为:“设计在古代的本意是画记号,即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使之得以被认知的依据或媒介。”[4]建筑设计与符号学理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在理论方面,符号学理论中皮尔士的“三元一体模型”(如图3.1-1)诠释了符号用于表现或代表另外事物的东西,被建筑设计沿用,表达建筑设计的深层理念。在哲学方面,而符号作为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作为认识对象认识设计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使得符号作为语义学名词对建筑师的建筑哲学具有指导作用。通常来说,我们将建筑设计元素通过符号的加工与整合,形成建筑的形式语言,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综上所述,符号是建筑设计与形式语言相互转化的桥梁与纽带,建筑设计者通过符号的运用来表达其建筑设计形式语言的内在信息。而使用者通过符号的解读来理解和分析设计建筑作品的内在思想与理念(如图3.1-2)。

(二)现代建筑形式语言的探索

利用形式语言理论来对建筑形式进行探究,早在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已有所涉及。而第一批在符号学与建筑之间建立连接的著作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文丘里曾指出“以建筑为对象的符号学研究这一路径”[5]。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形式语言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开始由功能性表现转向语义学的表现。胡飞认为“建筑不仅提供了作为机能的骨架,它更实际地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6]从上述理论可以看出,在建筑中的参与活动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各事物在被感知的过程中都有其意义,因为它所参与的活动本身便又牵连了另一串彼此相连的客体层次。任何一座建筑都必然将生活形式颇为基本的某些文化客体象征表现出来,因而建筑语义学探讨更多的是建筑形式上的深层含义。所谓建筑设计深层意义是产生于各种建筑外在性因素中(建筑外因包括文化、哲学、宗教、审美、价值观等),产生的意义建立在广泛的文化基础上,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性态度。使形式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沉淀为一些可以认知的形象,借此熟知的形象去寻找新的意义,令参观建筑的人们根据这些语言及意义与整个民族或者地域文化有所联系。

三、安藤忠雄建筑设计语言的词汇特征

(一)建筑符号

安藤忠雄的建筑符号与词汇特征受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影响最多,后汲取了赖特、阿尔托、巴拉甘的建筑符号与词汇,并在伊萨姆•诺古奇的引导下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建筑符号词汇语言,特征如下:1.大量采用象征性符号。他利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和清水混凝土的建筑符号带给人们的是纯粹与厚重的感受,同时象征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细腻与庄重,他的建筑语言并非国际主义那种只是借用现代主义的“外壳”的形式主义实质带给人们冰冷与单调的观感。回顾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不难发现他的建筑符号的发展衍变。从1976年的设计作品“住吉的长屋”(如图4.1-1),这是安藤忠雄的建筑符号运用的开端,奠定了安藤忠雄的建筑哲学。再到越野的房子(如图4.1-2)与六甲山集合住宅丰富了安藤忠雄的建筑符号,而之后的安藤忠雄摆脱了住宅的建筑功能,设计了宗教题材的教堂建筑,将建筑符号与自然和谐统一,使人趋向安静、纯净、澄澈的心境。2.建筑符号的巧妙转化。这种转化不仅仅是因为在建筑内外的角度变化,而且是在于安藤忠雄的巧妙设计使他的建筑符号赋予了多重属性。例如1988年安藤忠雄设计的水之教堂(如图4.1-3),若是将建筑外的十字架理解为装饰性词汇,那它确实具有室外的装饰意义,满足了游览或者是婚典时的拍照纪念意义;若是将十字架作为功能性词汇,它相当于建筑的一个特殊结构移到室外,将建筑与室外的水、光、风等自然要素衔接,将室内室外两个空间联系在一起,使室内外区域不再孤立,此时的十字架又有了功能性属性;若是将水之教堂与光之教堂联系在一起,水之教堂室外的十字架恰似光之教堂的建筑外面缺失的十字架造型,此时的十字架又转化成概念性符号,在建筑之间形成了图与底的关系。如此巧妙的设计,令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即使采用的是简洁的建筑符号,建筑的符号形式也会变得丰富多样。

(二)建筑的语法特征

安藤忠雄在建筑设计上形式语言的语法构造,与他的早年经历与建筑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安藤忠雄年少游学欧洲自学建筑,欧洲宗教建筑追求永恒、纯粹神圣的建筑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安藤忠雄的建筑哲学思想。因此安藤忠雄的语法特征主要包含两方面:1.运用减法表达建筑的永恒性。在建筑空间内部安藤忠雄为了是空间更纯粹和简洁,将天花板和墙面以减法的语法结构都采用以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符号表现特征,使天花与墙面的界限变得模糊,整个空间浑然一体(如图4.2-1)。在建筑结构方面,他为了避免柱子对空间的干扰,采用减法的语法结构将墙设计成与柱子等厚,不需要柱子进行支撑。因此空间内极少有柱子破坏空间的整体性(如图4.2-2)。在建筑外观的方面,安藤忠雄继承了“形式追随功能”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不刻意设计建筑外观,而是根据减法的语法结构将建筑内部由内向外生成建筑外观(如图4.2-3)。因此,我们说安藤忠雄建筑的是运用减法的基本语法结构,追求永恒性的建筑哲学思想。2.运用组合法表达建筑的诗意性。安藤忠雄所追求的建筑空间内部与西方不同,他寻求现实空间巧妙创造虚拟空间的效果。安藤忠雄的建筑带有独特的诗意和韵味,这种建筑感官深度是他通过间接抽象的几何形体组合的建筑语法结构表现出来的。在城市大环境中,安藤忠雄的建筑常常以独立、个性化的姿态出现,但是进入建筑内部则以开敞的中庭空间作为建筑的核心,内部的庭院也成为整个建筑的采光口,对于此类空间的设计上,安藤忠雄采用了组合的建筑语法结构,采用了天井式与自然式的方式,利用清水混凝土墙进行围合和空间划分,使阳光产生丰富的光影效果,形成了具有诗意性的空间感受(如图4.2-4)。因此在建筑的语法结构方面,安藤忠雄运用了组合的语法结构来营造具有诗意性的建筑空间。

文章谨以形式语言为理论基础浅析安藤忠雄建筑语言词汇特征,我们能够从他的建筑语言的词汇中解读出他所要表达深层设计理念。而对于建筑语言的审美价值问题等,在今后的探索与研究中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但是希望设计者们能够继续发展与探索现代设计的词汇语言,不断丰富词汇语言的深刻内涵,创造出具有深远影响的设计作品。

作者:傅昊 张书鸿 单位:东北大学

参考文献

[1]卢景同.形式语言设计符号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10

[2]尼跃红.室内设计形式语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2

[3]熊明.建筑美学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27

篇(2)

Keywords: linguistics, building vocabulary, building grammar, semantics building, building design

Pick to: with the help of the theory of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use linguistics to interpre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ry to use linguistic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design idea and method of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研究的可行性 所谓运用语言学来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概括的说就是将研究语言形成的方法及其表达的方法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去,从而寻找出建筑设计者所要表达设计思想的方法。那么究竟能否运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呢?语言学将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意,四个部分,抛开语言特有的语音,我们也可以将建筑分成建筑词汇、建筑语法、建筑语意三个部分。下面我们就这三部分进行逐一的探讨。

1.1 建筑词汇 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建筑与语言进行类比,从文字――句子――段落――文章,这种文章的组成角度来看,砖、石、门、窗等这些组成建筑的元素构件可比喻为建筑的“文字”,由砖石堆砌,加之门窗形成的墙体以及水平搁置的板可以成为建筑的词汇,单体空间可比喻为建筑的“句子”,由墙体、板和独立的小空间组成的建筑单体可以视为“段落”,建筑整体可视为“文章”。同语言一样建筑的语汇是组成建筑的最小语言单位,正确的词汇运用会使得作者表意明确,读者清晰易懂,如果词汇的错误运用则会导致语言的含糊、歧义。因此我们在对建筑词语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其各类词汇的特性和适应的环境范围,以便更明确不同词汇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运用。

1.2 建筑语法 语言的表述存在着一定的语法规则,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一是使用规则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掌握了语言的语法结构才能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无论是结构规则还是使用规则,我们都必须遵守,否则我们表达的句子就会产生歧义。建筑设计也同样有其特有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这里所说的结构规则并非单指建筑的土木结构)。如果违背了结构规则我们设计的建筑就会出现使用时非常不方便,或者没有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心里感受,达不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使用者的使用目的现象。同语言一样建筑设计也具有使用规则,建筑设计的使用规则是指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是否得体,是否符合建筑使用者以及建筑性质的需要,是否与周围环境能够融合到一起等等。

1.3 建筑语意 语言的语意是一句话所要表述的内容,那么建筑的语意则是建筑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如果说语言是诸多词汇通过特定的逻辑组合(语法)组成的,那么建筑就是由其特有的构件(建筑语汇),通过建筑的语法(建筑结构)所组合而成的。任何建筑设计都离不开建筑语言,人们在对建筑进行欣赏时同样也离不开建筑语言,这种语言也是人与建筑进行交流,对话所必不可少的。 著名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认为:“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我们来从语言学角度来理解建筑语言,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用来表达建筑的情感,审美等视觉、感觉信息的逻辑系统和符号系统。只不过建筑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一整套规范,其组成成分是建筑的不同构件,例如门窗、墙体、楼梯、楼板等,这些使用构件除了具有本身的使用功能外,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语意功能。在满足结构体系的情况下通过对建筑构件的合理运用加之用不同的材料、形体进行修饰来表达不同的审美情感。建筑师通过建筑的语汇按照一定的建筑语法进行设计建造的建筑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2 运用语言学方法对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

运用语言学对建筑的空间进行研究,就要建立一套适合建筑的设计语言及语汇和语法体系,进而指导我们的建筑空间设计。

2.1 对建筑设计语汇的研究 在建筑设计中,所有能够影响人们感受的建筑元素,例如:建筑的门、窗、墙体以及表面装饰、建筑的空间表达等等,都可以称为组成建筑的语汇,广义上讲就是影响到建筑的形体、建筑风格、建筑空间流线、建筑类型等等给人带来心里不同感受的一切实体物质及虚有物质都可以称为建筑的语汇。建筑的语汇是组成建筑的最小单位,不同的语汇类型适合不同条件的建筑表达。在满足建筑空间的表达模式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建筑语汇所表达的感情也有所不同。正确的运用符号表达会增进建筑风格表达的意味,相反如果错误的运用了建筑的符号就会使人们感到莫名奇妙,模糊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建筑意味。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放置一西方建筑则破坏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相反改用中国古代园林的亭子等等就会增加园子的意味。

2.2 对建筑设计的语法研究 语言的语法规则就是使词汇形成语言的逻辑规则。同理,建筑设计的语法是用于将建筑空间的语汇进行合理的筛选,并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和主题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将具有功能性,审美性的能够给人所需要的建筑空间。研究建筑设计的语法就是为了对不同类型建筑的特点,风格和常用的一些语汇类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一套建筑特有的语法,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遵循这种语法进行设计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出设计者的建筑设计意图。同时也能够使得使用者更明确的感受到设计者的意图。

2.3 对建筑设计语意表达的研究 建筑设计是将建筑的不同空间合理的组合到一起,从而与周围环境行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也是建筑设计者的一种语意表达方式。 建筑的语意是通过建筑的空间形体、表面材质、色彩等建筑的各方面要素以及建筑的本身特有的风格来表达的。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语意表达时,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适合表达建筑设计者意图的语法形式,接着再按照其所选的建筑形式进行正确的词汇选择,并将词汇与语法相结合,形成空间的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建筑设计成果。接下来我们再根据不同建筑所要表达的感情用装饰材料对其进行情感上的强化。这样一个适合于建筑所在周围环境并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建筑师所要表达意思的建筑设计成果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了。所谓对建筑设计的语意表达进行研究就是要对其表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细化,选择合理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从而组成建筑。

3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利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们可以将语言学对语言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对建筑设计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其不同类型建筑的“语法”特点,不同建筑语汇适合的建筑类型条件、表达的不同情感等等,从而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建筑设计方法,能够更好的设计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符合当地环境的、符合建筑设计者表达意图的建筑。

参考文献

[1] 童之侠.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J].现代传播,2002(2).

篇(3)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037-05

一、语文味教学法:一种新的教学语言

此处使用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在语言形式上,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老名词,但就内涵而言,是一个新名词。先看国内外两本最权威的教育辞典的情况。查阅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发现收录有“教学语言”词条。该辞典把“教学语言”解释为:“教师用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系统。其特点是把自己能明白的意思转化为展开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能为学生理解的语言形式。为此要求教师善于选择最合适的词、词组、语法结构,最确切地表达他的思想内容。”

而瑞典著名教育学者胡森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堪称第一部真正国际性的、全面反映当代教育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大型教育辞书,全套书共10卷,收录词目45000余条,由100多个国家的1300多位学者撰写,其中没有“教学语言”词条,但收录有与之关系密切的“教与学的语言模式”词条,指出它“当前集中研究语言怎样使教学清楚明白的方式”。

我们还查阅了国内外的一些教学论著作,发现它们对教学语言的定义和以上定义大同小异。由此可见,国内外教育学术界都是把教学语言看成是教育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因而都是从教育语用学角度对教学语言进行研究和定义的。

我们知道,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它们本身并不是一种语言。但为何又有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些理论术语呢?

以建筑语言为例。当代著名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及其合作者编写了一套丛书,《建筑模式语言》是其中的一本。这套丛书以一系列新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和城镇,建立了关于规划和建筑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其中《建筑模式语言》提供了253个描述城镇、邻里、住宅、花园、房间及内部构造的模式,是丛书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本。这里所谓模式,就是用语言来描述与活动一致的场所形态。实际上它们就是从大量的建筑和规划实践中精心提炼出来的经验。253个模式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语言,掌握了它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写文章”,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建筑组合。可见,用人类语言的规则性来比拟建筑形式中各部件之间关系的精确性、规范性或经典性,这乃是建筑语言概念由来的初因所在。

根据建筑语言的这一定义可知,不同民族的建筑有不同的建筑语言,不同民族的建筑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例如,中西方建筑艺术语言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中西建筑语言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由此可见,所谓建筑语言,即是对基于不同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人的思维方法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之上的建筑模式的一种表达。这种语言模式,大而言之包括“词汇”(建筑材料)和“句式”(建筑形式、风格等)等方面。

再以电影语言为例。电影本来也不是一种语言,但却像是一种语言,由于它像语言,因此电影理论家、电影评论家用研究语言的某些方法来研究电影,会有所裨益。实际上,近十年来,这种研究电影的方法――实质上是语言学的方法,变得愈来愈重要了。自电影历史的开端,理论家们就喜欢把电影和文字语言相比较。但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一种更广阔的新思想范畴得到了发展之后,人们才认识到文字和说话只不过是众多交流系统中的两种,就是说还存在文字和说话之外的交流语言。这时,才得以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进行认真的研究。这种包罗万象的范畴就是符号学,是对符号系统的研究。符号学家通过对文字语言和口语概念的重新确定,肯定了应当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研究。任何一种交流系统都是一种“语言”。英语、法语或汉语都是“语言系统”。因此电影也可能成为某一类语言,但是它显然不是一种“语言系统”。而所谓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电影语言以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其演进与电影技术的进步有密切联系。常用电影语言有:拉镜头、空镜头、跟镜头、合成镜头、声画对列、声画同步、同期录音、先期录音、替身、性格演员、闪回、全景、实景、外景、特写、推镜头等等。由此可知,美学角度的艺术语言概念,其内涵包含材料(类似于语言中的词汇)、建构方式方法与模式(类似于语言中的句法),当然也包括作品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

著名修辞学家骆小所教授认为,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在感知世界中,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变化的。这样,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由于艺术语言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在其他诸如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艺术学科,都在广泛使用诸如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样的概念,对它们的研究也很热门。

鉴于此,我们觉得,在教学理论领域,也需要一个与传统教学语言内涵不同,而与上述建筑语言等概念内涵近似的一个概念――即新的教学语言概念。我们认为,和建筑语言等概念一样,应该把这个新的教学语言概念赋予一种属于教育美学或教学美学的内涵,我们可以把它的内涵初步规定为:教学语言指特定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的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思维方法以及审美趣味的某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相统一,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通过各种教学艺术手段(媒介),创作出课堂教学艺术作品来表现主体的教学思想与情感的一种教学艺术之表达方式。简单些说,我们这里所定义的教学语言,就是指特定民族或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打造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与表达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主题的整个艺术手段的总和。

显然,上述关于教学语言的内涵规定,和传统的教学语言概念内涵有很大不同,或者说,传统的教学语言,只是本章所说的教学语言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而且还是不太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本文所说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可以看成是“教学模式语言”的简称,但又和我们通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概念的内涵有很大不同。它不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等概念的内涵都有关系,还与教学技术媒介有关,或者说是这些方面的综合。所以,当我们说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某一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和其他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有所不同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前者与后者,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乃至教学技术媒介的使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同。事实上,我们能经常发现这些不同。但我们目前的教学理论,对我们所说的这种教学艺术语言的研究是很不够的。由此可见,在教学理论领域,赋予“教学语言”这一概念以新的美学内涵,并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教授在《黄致阳:符号构成的趣味》一文中指出:“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艺术语言体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体现出艺术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所谓的‘衰年变法’就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努力。”如果说,艺术语言是一个艺术家的身份认证,那么,对一位教学理论家或优秀教师而言,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教学艺术语言体系,也是一件非常充满激情与诱惑的工作,体现出教学艺术家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走过的是漫漫六十年追寻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心有情有信念的语文人,内心深处想必总能听到一种深切而深情的呼唤――那是对有中国特色、能反映汉语文教学规律、体现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审美个性的新的语文教学语言的历史性呼唤。

哈代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名言:“呼唤与被呼唤的很难应答。”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愿竭尽绵薄之力,勉力去做一个这种呼唤的应答者。基于此,本文尝试中提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语言――语文味教学法,以就教于学界。

二、语文味教学法之内涵

过去十几年,语文味理论与实践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探索历程。语文味,从2001年笔者评课时随机讲出这个词语为发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其逐渐学术化、概念化,再到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将其理论化(体系化),进而将理论变成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理念化),再到反复实践(行动化),最后提炼形成为一种语文教育思想。这正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无限循环的过程。目前,语文味理论在再理论化过程即提出人文语文教学观之后,需要一个理论化与实践化相统一的过程。具体说,就是把笔者个人已研究、实践多年的,一种相对个性相对微观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抽象概括成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共性与宏观性较强的“普遍模式”―― 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法。

做好这个抽象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需要把语文味教学法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经过对多年的语文味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笔者把语文味教学法初步界定为: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制约和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理念指导下,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与突破固定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前提下,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通过运用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创作出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使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最终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创造美的过程,从而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有温度”的语文教学方法。

三、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核心词汇”

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谓“一语”即语言;所谓“三文”,即文章、文学、文化。语文味教学法提倡语文教学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进行解读。显然,要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就先要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些概念进行定义。目前,语言学界、文章学界、文学理论界、文化学界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概念都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根据学术界一般看法,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作初步定义。

1.关于语言。倪宝元先生主编的《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一书把“语言”定义为:“语言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非体系特征的、处在不断地从无序向有序运动过程之中的,一种复杂的开放的多层次多等级动态平衡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根据这一定义可知,语言的本质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讲解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规律规则,而且传授语言知识又是为运用”。从外延说,语言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用。需要强调的是,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完整模式处理第一环节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只需要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单纯”的基础性的语言处理,也是初步的语言感知,因此除了传统的“扫清拦路虎”作用之外,更着重注意强调其基础性、引导性(起导入新课的作用)、兴趣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要考虑的是通过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等等。

2.关于文章。文章学界对于文章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我国文章学界大体说来分为广义文章学派和狭义文章学派。认为普通文和文学作品虽有区别,但都是文章,属于广义文章学派。认为文章主要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其他非虚构性为主的一些文体的,属于狭义文章学派。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章”,是根据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指以非虚构为主要特征的文章。我们也认同认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规律(意贯律、言接律、得体律)、文章信息(事料、意旨、情感、境界)、文章的体式(结构、语体、文体、技法)以及文章风貌(气势、风格、作风、美质)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等内容。

3.关于文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文学,即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而“形象化”主要是通过典型化和想象(虚构)手段来实现。所谓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想象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则把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而“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含深厚而又余味悠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文学在思维方式上主要是运用想象这一特殊思维方式,在语言形式上具有含蓄的特点。这两点,正是文学和文章的区别之所在。而中小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就是把文学看作是一种话语蕴藉的语言艺术,主要探讨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

4.关于文化。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文化观和文明价值观。这是语文味教学法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四、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关键句式”

根据语文味教学法的定义,可以解析出语文味教学法的一些关键句式:

1.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方法。

2.语文味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打造艺术作品一样,把课堂教学打造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作品。

3.语文味教学法,能让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即让语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创造美的过程。

4.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要通过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来创造。

5.语文味教学法,主张语文教学过程要做到真、善、美、乐相统一。

6.语文味教学法是强调通过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师生达到共同发展的教学。语文味教学法,是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语文味教学宗旨包含在语文味定义中,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因此,它能给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发动力。

7.语文味教学法,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其中,以教材文本为载体是基础,渗透个体或族群的生命体验(文化浸润)是核心和关键。

8.语文味教学法,主张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9.语文味教学法,既是语文教师将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一种方法,又是学生乐学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

10.语文味教学法,必然要受到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制约,在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因此,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语文味教学的艺术语言,是真正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并熟练进行语文味教学艺术传达的前提。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6: 192-193.

[2]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译本)(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 748.

[3] 参见“百度・百科”:《建筑模式语言》词条。

[4] 参见“百度知道”:《现代建筑语言与古典建筑语言有哪些主要区别?》。

[5] 参阅“百度・百科”“电影语言”词条。

[6] 骆小所.艺术语言: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J].学术探索,2002,(5).

篇(4)

可是,建筑本身并不直接呈现意义,只有通过理解和解释,才能达到对其意义的把握。在我们的实际体验中,把握一个建筑的意义,很难用一种同化的标准。即使建筑师本人全面而真实地吐露了他的设计意图,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建筑仍然会作出不同的理解。而历史主义和理性主义认为,理解是追寻作者原意和重识文本意义的精神过程。这使我们面对这样一个疑问:当一个建筑成为我们的理解对象的时候,它只表达它最初试图表达的,情况难道果真如此吗?

传统释义学认为,解释是对作者原意的追寻。现代释义学则一反传统释义学的主张,认为理解者不是抛弃成见去理解作者的意图,而是理解者的观念与作品所揭示的观念的互相交融,理解也是一种创造:每一种理解都是相对的,有多种多样的理解,而且对一件作品的理解和解释永无完结。

由此可知,作为文本的建筑不可能对理解者具有一种真正的约束力,理解者并不能重建一个有着它原来的意义和作用的世界,没有一种单独的理解能完全符合所谓“建筑的客观意义”。以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为例,这一方案的奥妙就在于让人们自己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林樱的意图是使纪念碑带有一张白纸、一块白板的意识。它不是一个房间、不是一座建筑、不是一个广场、也不是一个公园。”让观者如何去追寻作者的原意呢?事实上,当观者进入了意义的王国时,就没有必要返回到建筑师那里去。不仅建筑师的原意无法还原,就是建筑原来的意义也无法还原。一个建筑从建筑师那里分离了出来,它便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存在,从而使它的意义有超越其设计者意图的可能:“文本的意义不是有时超越作者的意图,而总是超越于作者的意图,理解不是一种复制,而是一种生产活动。”正是理解者的理解的不可穷尽性成为现实。意义是一种不断被发现的过程,它绝不会被耗尽,实际上它是一种无穷尽的过程。

所以,建筑的意义不能归结为建筑师的原意或某种客观意义,而是由于观者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甚至无穷无尽。可见,建筑是一种释义学的对象。

解释不是克服建筑“文本”与解释者的距离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我们承认建筑师具有基于他的社会处境的历史结构,那么观者也必然以一定的方式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中。基于这一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建筑师和观者都以自己一定的方式处于历史之中,他们的历史特殊性和局限性无法消除,对建筑的真正的理解不是如何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去正确地适应这一历史性。时间的距离不可能被克服,观者不可能把自己重新置入超越自己的意识去进行解释,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面对过去。我们不能以一个古代人的心境去体验故宫,因为在那个时代,我们甚至可能没有机会进入那片富丽堂皇的院落。因此,重建建筑师的原意只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诱惑。无论建筑还是理解本身,都内在地嵌于历史之中。历史是在时间距离条件下发生的,它总是会对建筑的现在产生效果,只有当这种效果被观者所认可和理解时,建筑才能真正被理解。“同一件作品,其意义的充分性只有在理解的变化中才能得到证实,正如同样的历史意义总是不变地处于进一步被确定的进程中一样。”一个建筑的意义不可能在一个时代被穷尽,时间的进程会更加显示出理解的不可穷尽性。

既然人类生存的历史性无法消除,不同的理解者也不可避免地处于其自身的和当前的历史文化条件中,因而具有不同的成见。成见是先入为主,是预先理解,指那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基本观点。丝毫不带成见的观者是不存在的,观者总是在自己的成见中去理解的。

伽达默尔认为,成见是历史性赋予解释者的创造性积极因素,成见为解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界”。“视界”就是看法、观点或见识,理解者和被理解的对象都有各自的视界。理解的过程并不像传统释义学要求的那样,理解者抛弃自己的视界而置身于理解对象的视界,而在于在理解中扩大自己的视界,使它与别的视界融合为一体,这就是“视界融合”。即理解者的现在视界与对象的内容所包含的各种过去视界相融合的过程。视界融合产生新的视界,给人以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解的可能性。理解对象的过去视界永远是同现在视界融合于理解的经验中。在这里理解并不是某种主观,一方面,理解离不开传统、成见、现在成见;另一方面,理解又离不开我们要解释的对象、过去视界。理解是文本的含义和人的实存相互渗透的过程。

当观者与建筑遭际的时候,建筑的表现力并不局限于它最初的历史视界,因为建筑始终有它自己的现在,只是一定程度上在它自身中保留着它的历史起源。对一个产生于过去时代的建筑的理解无疑需要一种历史的视界,但这并不是要我们把自己重新置入过去的历史情境中来获得这种视界,相反,我们总是先存在了一种视界,然后才把自己置于那种情境中。理解是在观者的现在视界与建筑的历史视界相融合的过程中发生的,理解拓宽并超越了二者各自的视界,达到一种新的视界。如同随着人的运动其视野与地平线不断变化一样,人类生活的运动历史绝不会固定在一个点上,观者的视界也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总是变化的。这样,当建筑的意义和观者的视界一起处于不断的生成活动过程中时,理解便成为一个无穷尽的过程。

语言是过去视界和现在视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必要媒介作为把用一种纯语言说的话转达给另一个人理解的手段,最初的释义学所处理的是纯语言的文本:理解了所说的话的意思,然后用一种语言把它重新构造出来。然而,释义学发展到现在,已不再局限于处理纯粹语言事件,一切有意义的人类行为都可以成为释义学的文本。而无论文本的形式如何,其意义的表达方式首先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帮助别人理解的对于可知事物的解释都具有语言的特性。这样,整个世界经验是用语言来表达的,最宽泛的传统概念因此被规定为——包括本身不是语言的东西,但可以用语言来解释。”它不仅包括人们在制造各种类型的器具和装饰品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实践中所积累下来的关于工具的“使用”,制作的技艺等等东西,而且还由此扩展到人们的生活历程中所流传下来的习惯、典范等约定俗成的东西。那么,建筑是否属于这个范畴,或是它另有一个特殊的归属?

根据我们的经验,建筑并不直接是一个语言的文本,而是属于一个非语言的传统,建筑本身说的,是我们称为建筑语言的东西,建筑正是由于它而得以保存和表现。

现代释义学尤其强调语言在理解和解释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理解都以语言为媒介,无论理解的对象文本是否是一个语言的对象,理解过程都同语言有密切联系,因为理解过程是在语言性的传统、成见、现在视界参与下进行的。“事实上语言表达的问题已经就是理解的问题,一切理解都是解释,一切解释都通过语言媒介而发生,语言媒介会使对象成为文字,然后它同时却又是解释者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解释总是用语言来表达对象的意义,语言是过去视界与现在视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必要媒介,没有语言,这种视界融合是不可能发生的,“发生在理解中的视界融合是语言的特有成就。”

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并不是说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是一种用时拿起来,不用时放在一边的工具和一套表意的符号系统。现代释义学是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待语言的,认为语言是通向哲学释义学的跳板,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寓所”的论断表明,人借助从内部向我们发话的语言来理解存在。“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并不是说存在就是语言,而是说,语言是存在的揭示,我们只能通过语言来理解存在。“人永远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就是这个意思。语言是人和世界的中介、是人和世界的交接点,语言性把人和世界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语言性是任何世界的本质关系。就语言同人的关系来说,人的本质是人的语言性,就语言与建筑的关系来说,二者是本体论关系。建筑表达自己的方式是建筑自己存在的一部分,建筑由建筑语言表达、揭示,建筑语言就是建筑存在的一部分。所以,建筑只能是建筑语言的建筑,离开建筑语言,便没有建筑。

建筑语言不断表达新的内涵,然而,对于建筑的体验和理解又不同于从过去传到我们现在的非语言的工具或实践的理解,因为建筑并不仅仅像过去的遗迹对历史研究者说话那样,或像提供某种永久东西的历史文献那样说话。建筑始终有它的现在,建筑和它的当前观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绝对的同时代性。建筑对观者说什么,就好像那是专对他讲述的,是当下和同时代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去理解它所讲述的,使它的意义对我们自己变得清楚明白。因此,建筑体验是世界经验的一部分,如同世界经验一样,也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建筑语言是由它被每一个观者自我表现理解这个事实构成,它永远即时地、依靠它的同时代性来表达。

篇(5)

作为发展崛起的大国,其建筑市场发展迅速、规模巨大,大有万里建筑疆土争风流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仅1979年至1995年15年间住宅建筑面积就达127亿m2,其总面积相当于22个新加坡或近似一个科威特的国土总面积,再续加到目前的建筑面积,就会更令人吃惊可观。另外,再加又有众多相匹配的建筑院校、设计研究机构和规模宏大的建筑、工程专业人员的参与,按理说应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精品的大好机遇时光,也理应相应地具有某种完整的建筑世界话语权的称颂,推崇文本内涵而闻名(名家、名建筑作品、名理论课题)诞生并钦誉世界。但事实上却令人失望,似乎我国目前仍然是建筑世界话语权的少语、失语者,占有一席之地的位置尚没有确立,实在令国人失望和百思不解。对此并非空穴来风,单从国际建协(UIA)的几届大会这个世界建筑论坛最高平台,就是对中国的建筑世界话语权做了很准确的折射和映象。

通过1999年北京国际建协(UIA)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交流也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既没世界认同的优秀建筑作品,也没有出现有世界影响的知名建筑师”。会上有的建筑师还批评“中国正走向一个误区……盲目地追求现代、追求形式……”没有“把精神融入建筑中”。并批评“北京的大多数建筑物都是抄袭西方盒子或建筑的结果,太缺乏自己的东西”②“其要害是走最省力的搬运西方司空见惯的美丽外壳的捷径,没有植根本土将民族的文化与西方文化融为一体,产生出有民族之魂的作品……。”③从一个侧面映像出我国缺损了的建筑世界话语语境基础的支持。

事隔六年于2005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国际建协(UIA)第22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我国的建筑世界话语权仍然没有改善。大会邀请了领引当代世界潮流的著名建筑师28人做主题发言,并将2005年国际建协(UIA)最高奖――UIA金奖授予日本建筑师安滕忠雄。这样截止今年再加过去21年共有8位建筑师获得UIA金奖的殊荣。以上均未见到我们这可称得起当代东方万里建筑疆域上的儿女们。

现代建筑世界话语权的主流基本都属于西方世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极少主义、有机建筑等等都是出自欧美各国,也是和社会科学领域一样,英、法、美、意是社会科学大理论的主要输出国,社会经典学说主要也是按照这五个强权民族国家的历史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理念、学派、流派、风格的理论思想体系。不难看出,表面上具有普世性的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实质上带有先发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强权性质。也很自然容易形成欧美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倾向。④建筑学术领域的建筑世界话语也是以欧美中心为主导地位,他们同样也会自然形成建筑“话语霸权”倾向。我们的任务不是疏远欧美等先进发展国家的建筑话语主导地位,而是积极吸取、学习其先进科学文化内涵,补充自我的不足,力争积极对话交流,变他者为自我。并认真地进行异国建筑世界话语理论的解读、悟读(甚至是误读),结合我国具体建筑实践建立自己的建筑世界话语体系方式。

如何建立自己的世界建筑话语权地位问题,已摆在我国建筑理论学术界面前,应通过自己的长期奋斗,以开放的视角总结出符合国情又有利国际接轨的理论,甚至是科学假说和中国的建筑之'道';应“走出最省力地搬运西方司空见惯美丽外壳的捷径”模式,创造出具有新的民族时代精神的鼎峰之品;应积极地开辟、搭建建筑评论通道与评台,活跃繁荣建筑评论,提倡不同层次参与的广泛性、常态化,做到不同形势理论类型紧密结合。④做到不唯名、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众,对建筑作品进行品头评足的评价、批评,推出佳作、精品、经典鼎峰之品。贬弱欺世骗众、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败笔媚俗之作。同时也应将‘民主政治’原则引入建筑评论学术领域,允许学派、流派、风格的不同审美价值取向各领千秋,也允许对某些建筑工程项目、作品的不同看法、评价,像对北京国家大剧院及中央电视台新楼的争论。对于前者有的认为是严重地破坏了长安大街建筑风格、景观的和谐,有的则认为这是难得的新突破,为北京增添了光彩;对于中央电视台新楼建筑方案有的认为这是新北京建筑国际接轨的前卫标志,反之有的认为其方案如工厂丢弃的加工件图像显得粗、重、笨、拙,看不到有民族文化的标记之处,其复杂结构难题势必靠超预算资金支撑,在经济上也得不偿失。综合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建筑世界话语仍处在被动的话语阶段,与建筑业发展规模宏大的世界地位极不相称,其建筑世界话语地位也仍处于复读、解读、模仿、迁移西方建筑图像的状态,还没有自己建筑思想者的建树理论、作品、成果出世,也缺少形成蕴含具有开拓性、首创性、输出性的规范、启迪、支持建筑关联领域发展的建筑世界话语宏观战略规划措施,距离主动建筑世界话语,占有世界建筑话语主动权,当需漫长时日。

附 注:

① “世界建筑话语权”做为一个宏观建筑语义学的认识空间概念,其表述的话语权范畴应划分为:国际、区域、国家(民族)、行业(应包括院校、设计、期刊等学术行业部门)、个人五个层次级别,本文主要从国际与国家层面上探索。

② 支文军《世纪的回眸与展望――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大会综述》时代建筑1999第三期第97页。

③ 宋建华《建筑评论的深层观》建筑史论文集第13期第170页清华大学 出版。

④ 参看华勒斯坦《开放的社会科学》刘铎泽,三联书店出版第52-64页。

⑤ 按照作者在《建筑评论的深层观》文中关于建筑评论理性构想体系,评论类型应划分为:原发型、干预型、学院型、公众型、游记型、专业撰稿型等六种。

参考文献:

篇(6)

所谓运用语言学来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概括的说就是将研究语言形成的方法以及其如何表达表达者所要表达的含义的方法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去,从而寻找出建筑设计者所要表达设计思想的方法。那么究竟能否运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呢。语言学将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意,四个部分,抛开语言特有的语音,我们也可以将建筑分成建筑词汇、建筑语法、建筑语意三个部分。下面我们就这三部分进行逐一的探讨。

1.1 建筑词汇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这里,“户牖”为实体,我们可以将其归属为“有”的范畴;“室”为空间,我们可以将其归属为“无”的范畴。两者结合,才产生了可以供人们适用的建筑,两者缺一不可。

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建筑与语言进行类比,从文字——句子——段落——文章,这种文章的组成角度来看,砖、石、门、窗等这些组成建筑的元素构件可比喻为建筑的“文字”,由砖石堆砌,加之门窗形成的墙体以及水平搁置的板可以成为建筑的词汇或者说是建筑语汇,单体空间可比喻为建筑的“句子”,由墙体、板和独立的小空间组成的建筑单体可以视为“段落”,建筑整体可视为“文章”。同语言一样建筑的语汇是组成建筑的最小语言单位,正确的词汇运用会使得作者表意明确,读者清晰易懂,如果词汇的错误运用则会导致语言的含糊、歧义。因此我们在对建筑词语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其各类词汇的特性和适应的环境范围,以便更明确不同词汇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运用。

1.2 建筑语法

语言的表述存在着一定的语法规则,例如把字句,被子句、祈使句等等。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套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一是使用规则,即决定言语是否得体的诸因素。掌握了语言的语法结构才能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无论是结构规则还是使用规则,我们都必须遵守,否则我们表达的句子就会产生歧义。

建筑设计也是如此,如果说语音是语言特有的那么抛开语音,建筑设计也同样有其特有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这里所说的结构规则是指:使建筑能够形成的各个构成条件和逻辑条件要素及其组成规则,而并非单指建筑的土木结构)。如果违背了结构规则我们设计的建筑就会出现使用时非常不方便,或者没有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心里感受,达不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使用者的使用目的现象。同语言一样建筑设计也具有使用规则,建筑设计的使用规则是指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是否得体,是否符合建筑使用者以及建筑性质的需要,是否与周围环境能够融合到一起等等。

1.3 建筑语意

建筑不仅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同时也有意或无意地传递某种信息,因而具有语言的功能。人类的语言有着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建筑也是如此。语言的语意是一句话所要表述的内容,那么建筑的语意则是建筑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如果说语言是诸多词汇通过特定的逻辑组合(语法)组成的,那么建筑就是由其特有的构件(建筑语汇),通过建筑的语法(建筑结构)所组合而成的。任何建筑设计都离不开建筑语言,人们在对建筑进行欣赏时同样也离不开建筑语言,这种语言也是人与建筑进行交流,对话所必不可少的。

著名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认为:“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我们来从语言学角度来理解建筑语言,语言是一个音意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特定的逻辑关系或语法系统。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用来表达建筑的情感,审美等视觉、感觉信息的逻辑系统和符号系统。建筑语言的运用同样也必须遵照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果逻辑关系运用失误即使语言再优美那么整个这个建筑所带给人们的总体感觉也是混沌的。其表意也是模糊的,有时甚至会让人鉴别不出建筑的类型。只不过建筑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一整套规范,其组成成分是建筑的不同构件,例如门窗、墙体、楼梯、楼板等,这些使用构件除了具有本身的使用功能外,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语意功能。在满足结构体系的情况下通过对建筑构件的合理运用加之用不同的材料、形体进行修饰来表达不同的审美情感。建筑师通过建筑的语汇按照一定的建筑语法进行设计建造的建筑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2 运用语言学方法对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

运用语言学对建筑的空间进行研究,就要建立一套适合建筑的设计语言及语汇和语法体系,进而指导我们的建筑空间设计。

2.1 对建筑设计语汇的研究

[1] [2] 

在建筑设计中,所有能够影响人们感受的建筑元素,例如:建筑的门、窗、墙体以及表面装饰、建筑的空间表达等等,都可以称为组成建筑的语汇,广义上讲就是影响到建筑的形体、建筑风格、建筑空间流线、建筑类型等等给人带来心里不同感受的一切实体物质及虚有物质都可以称为建筑的语汇。建筑的语汇是组成建筑的最小单位,不同的语汇类型适合不同条件的建筑表达。在满足建筑空间的表达模式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建筑语汇所表达的感情也有所不同。语言学将语言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词汇,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次、量词、代词等等,不同的词汇有着不同的用处,其适合的环境也有所不同,恰当的用词会使语言的表达更加明确,相反如果错误的运用了词汇那么就会给语言的表达带来歧义,产生表达不明确的现象。建筑同样也是如此正确的运用符号表达会增进建筑风格表达的意味,相反如果错误的运用了建筑的符号就会使人们感到莫名奇妙,模糊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建筑意味。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放置一西方建筑则破坏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相反改用中国古代园林的亭子等等就会增加园子的意味。  . 对建筑设计的语法研究

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制约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行为以及产生的结果背后的规则。简而言之,语法就是使词汇形成语言的逻辑规则。同理,建筑设计的语法是用于将建筑空间的语汇进行合理的筛选,并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和主题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将具有功能性,审美性的能够给人所需要的建筑空间。语言的语法虽然与建筑设计的语法大不相同,但是我们将由他们所形成的结果进行类比发现,每一个描述空间的词语都会由其相对应的建筑语汇所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建筑空间给人的心里感受,同样我们也可以针对一句给人带来何种感受的建筑空间的描述来设计建造这个空间。不同感受的词语,对应着能够表达这种感受的过渡空间所特有的空间组成词汇。研究建筑设计的语法就是为了对不同类行建筑的特点,风格和常用的一些语汇类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一套建筑特有的语法,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遵循这种语法进行设计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出设计者的建筑设计意图。同时也能够使得使用者更明确的感受到设计者的意图。

. 对建筑设计语意表达的研究

任何空间的设计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本身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起到满足使用者功能需要和情感需要,使使用者无论在心里还是环境上对所需要的空间都有一定的空间与心灵的交流。建筑设计是将建筑的不同空间合理的组合到一起,从而与周围环境行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也是一种建筑设计者的语意的表达。

建筑的语意是通过建筑的空间形体、表面材质、色彩等建筑的各方面要素以及建筑的本身特有的风格来表达的。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语意表达时,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适合表达建筑设计者意图的语法形式,接着再按照其所选的建筑形式进行正确的词汇选择,并将词汇与语法相结合,形成空间的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建筑设计成果。接下来我们在根据不同建筑所要表达的感情用装饰材料对其进行情感上的强化。这样一个适合于建筑所在周围环境并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建筑师所要表达意思的建筑设计成果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了。所谓对建筑设计的语义表达进行研究就是要对其表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细化,选择合理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从而组成建筑。不同的语法和词汇形式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例如对称式的语法结构给人带来庄重的感觉,非对称式的语法结构会给人带来活泼的感觉。因此在进行语法选择和词汇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各语法词、汇的表达效果,否则会影响建筑师意图的表达。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利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们可以将语言学对语言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将其分成语音、词汇、语法、语意)对建筑设计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其不同类型建筑的“语法”特点,不同建筑语汇适合的建筑类型条件、表达的不同情感等等,从而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建筑设计方法,能够更好的设计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符合当地环境的、符合建筑设计者表达意图的建筑。

童之侠.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J].现代传播,().

张钦楠.从语言学和构筑学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建筑的特色[J].建筑学报,().

篇(7)

关键词:建筑语言,隐喻,象征

隐喻的概念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论修辞》中认为隐喻是“给一个事物属于其他事物的名称”。“隐喻”这是西方语言学和解释学常用的概念,也是建筑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实质是再造一个可理解的世界,把语言学模式扩展、应用于非语言符号领域,以一种直接的“传递”方式对建筑语言进行释义。

隐喻是指一种自觉的象征,是在形象化中从意义出发的比喻。隐喻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形象(外部、空间造型或修饰),另一方面是意义。广义上说,建筑是一种形式语言,它是通过形式上的象征向人们暗示建筑的内涵。但我们所说的隐喻不是指这种广义上的象征,而是指建筑师通过特殊的建筑造型和空间处理方法,或者引用历史片断来暗示建筑与传统文化,人与自然、历史的关系。而从狭义上讲,建筑形式中的隐喻是建筑师用切合于建筑语言自身规律的特殊建筑形式处理来表达建筑形式的意义,加强人与建筑之间的对话,如“隐喻主义”。隐喻主义是要力求建筑具有隐喻性的设计思想,用暗示、联想、回忆的手法使人感到建筑上看不见的更多东西,就是对现代主义建筑只强调建筑的实用功能性的改进:强调实用性的同时也强调建筑的象征性。

隐喻主义的理论与方法

隐喻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后现代。隐喻的思想很早就存在于古今中外的建筑中了,作为一种系统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提出来的。当代西方建筑实践中,把建筑作为语言对待的设计方法有三种,其中采用古典词汇及传统、地方词汇,类似于文字上采用方言、成语、典故等用于建筑设计中,这种设计方法就是隐喻主义的范畴。

从建筑发展史来看,建筑是有生命力和内在意义的,建筑除了具有实用功能性外还具有内在意义的象征性。隐喻主义是从建筑的象征性来考虑的,强调建筑的内在意义、建筑与人的交往。建筑的象征意义在过去是常被忽略的,建筑的意义必须通过接触和感知才能被理解。

隐喻主义的建筑理论观的主要是:建筑不仅是具体的物,还是抽象的符号。人们可以通过非语言的直觉来理解它,也可以从语言符号化的有历史文化因素的方面来理解它。此外后现代隐喻主义强调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筑应该表现出人文、地理和历史的延续性,在现代建筑中应该运用传统的建筑语汇把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而不是对建筑文化进行解体。

从隐喻意义的表达与建筑本质的关系出发,把建筑中的空间与形态作为建筑本质形式表达的主要方面把建筑形式中的隐喻大致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就是用整个建筑的外观造型来象征意义。它包括建筑整体或部分形象上的隐喻,结构形态上的隐喻,环境形态上的隐喻,以及装饰性的隐喻等等。如悉尼歌剧院、纽约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第二种类型用建筑抽象的空间来隐喻意义。如勒・柯布西耶在他的郎香教堂内部空间中就运用了“光”与“影”的隐喻。第三种类型就是隐喻前两种基本类型的综合运用,如现代隐喻主义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的筑波中心大厦,既有建筑和环境实体形态上的隐喻,又有空间的抽象喻。他在建筑个部分运用了多种符号,并对它们进行重新处理,表达了该建筑的多种隐喻意义。第四种类型是用形式暗示内容的隐喻。如文丘里的富兰克林庭院用的平面和立体框架形式。

隐喻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思想和手法,很多建筑大师都在不断的运用并完善着它。其理论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位善于运用隐喻的建筑大师观点和方法中进一步理解。

美国建筑大师格雷夫斯曾提出,第一,他把外界形象变成形象时,不把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是提取其文脉片段,从细部出发;第二,通过建筑形式的发生现象来阐述其作为文化内部含义的性质;第三,他认为对立是意义的基础,运用不同点的对立关系表达建筑意义;第四,格雷夫斯还提出了新的“隐喻逻辑”,把隐喻看成是一种能构成建筑体系本身对立的手段。

文丘里对隐喻的观点是:建筑是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统一体,隐喻能够表现这一点,他常通过诙谐的手法来强调建筑的构图规律,以此在建筑中形成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表征。与格雷夫斯使用已有建筑片断组合的方法类似,他注重建筑

在装饰意义上的隐喻性,运用传统古典的建筑语言来创作,这种方法就是后现代“隐喻主义”在建筑中常用的隐喻手法。如他设计的的栗子山住宅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现代隐喻主义大师矶崎新,在建筑中运用的隐喻方法与后现代主义大师的方法不尽相同,他主要以“二元论”的原则,运用对比或视觉对位的手法来表现形式主体的隐喻性,这些隐喻的主题有理想的情感,也有古典主义的,既有非现实性的和高度幻想主义的,也有的成分。这些都加强人与建筑的交流增加了建筑形式,增添了许多建筑趣味。

现代建筑隐喻主义的创作与实践

建筑创作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常用“隐喻化”的表达形式,即通过隐喻思维对建筑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从而使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而总的来说,建筑形式中的隐喻是建筑语言从根本上区别于其它艺术语言所形成的意义表达方法。

同时在构思方案时, 建筑师用一种熟知的事物表达另一事物的手法可以让构思变得相对简单。任何人造的实在的形态其实都是某种隐喻观念的物化, 因为制作这种形态本身即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这种目的性即是他的隐喻。正如《易经》中所说:“形而上者为之道, 形而下者为之器, ……”。隐喻是超越形态之上的精神内涵, 它是创造形态的“道”, 形态本身即是“器”。

篇(8)

1965年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研究生毕业以来,参与和主持了一百五十多项建筑、环境与城市设计,荣获国家金质奖、省级一等奖、建设部直属系统一等奖、市级一等奖及其他奖项共十余项。先后出版了《结构构思论》《自在生成论》《创作视界论》《中国当代建筑师丛书——布正伟》等学术专著,并对建筑语言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证书,1995年载入日本出版的《世界581位建筑师》一书,先后担任中房集团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总经理、布正伟创作室主持人、天津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客座教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及其建筑师学会理事、北京市首规委建筑评审专家等职。

什么是复杂性建筑语言?

纵观当今世界建筑舞台上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创作事件”,往往都与采取带有复杂性的设计思路和手段作为挑战建筑创新的策略相关。由此而给建筑创作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建筑语言的复杂化……走向复杂化的建筑语言。就是描绘建筑复杂性的建筑语言,我们不妨称之为“复杂性建筑语言。”

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如今的建筑创作领域也呈现出一种倾向:我们所运用的建筑语言常常会使人联想到西方一些先锋建筑师,如埃森曼、盖里、库哈斯、哈迪德等人的一些作品,虽然这也是信息社会文化背景下建筑语言演进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这其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却是应当引起我们关注的。

卡塔尔石油综合体:SOM设计。建筑群由一系列自由生长的叶片状混凝土柱支撑,这与严酷的沙漠气候以及中东地域的自然景观特征相适应。

上海证大喜玛拉雅艺术中心:矶崎新工作室设计。创意理念来自ARCHSCULPTURE,即“建筑·雕刻”,使作品既沉埋于城市众多建筑之中,又能以其特有表情引人注目。

日本爱知世博会波兰馆:因加尔登和尤维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立方几何体引入了隐喻波兰自然景观和肖邦音乐意境的自由曲面造型。

问题出在哪里?

由于对“复杂性”的参照系统缺少宏观的整体认识,而偏离了建筑创作的大方向

事实上,在讨论和研究有关建筑复杂性的问题时,首先就不能脱离“城市——环境——建筑”这一大的参照体系。建筑是否要从形式上呈现出某种复杂性,除了要综合考虑建筑性质、建造条件和日常维护等问题之外,还需从城市因素的复杂系统去加以权衡。因而,从建筑、环境和城市的多维角度来看,复杂性建筑语言的运用并非是唯一的选择。不顾城市整体和整体环境而盲目追求建筑表现的“复杂性”,其后果无异于“只要树木,不要森林”。

忽视各文化层面设计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只为追求视党冲击力而打“复杂性”牌

就“复杂性”参照系统的微观认识而言,其最核心的部分是来自建筑各层面文化内涵的诸多影响因素。处于人性化诉求日趋高涨的信息时代,建筑表现越来越多地强化对艺术和精神文化内涵因素的考虑,但随之而来的偏差往往就出在把追求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作为对艺术或精神文化中复杂设计因素的唯一考量,以至于在物质文化层面的诸多设计要求大打折扣之后,还要处心积虑地为复杂化了的建筑结构、建筑形体寻找溢美之词。

这种现象令人深思:既然是以视觉冲击力的唯一表达掩盖了建筑各层面文化内涵的复杂性,那岂不是让我们又陷入到与表现“建筑复杂性”自相矛盾的伪艺术形式的泥潭中了?在建筑艺术表现中,我们对“视觉冲击力”的特别偏爱往往会使我们忽视这种艺术表现与建筑之间、与环境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由此而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将非线性设计的优势绝对化,使建筑复杂性的表现难以走出狭义概念的象牙之塔

既然建筑的复杂性是来自建筑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诸多设计因素的影响作用,那么如何去表现这种复杂性,以及如何突显这种复杂性指的文化内涵及其审美价值?笔者认为自然应以开阔的视野采取灵活多样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手段,而非囿于“非线性设计”和“非线性体”这一特定范围。

尽管数字化技术和BIM平台可以使复杂的结构构件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但总的来说,非线性设计中结构工程造价的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经济条件允许,也还有一个特定的施工技术问题,因而推广起来必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以CCTV大楼来说,其结构的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结构大师贝尔蒙德以多种秩序的混合为该大楼建立了来自混沌理念的另类结构秩序——“非型式”(informal)的理想模式,其中便包含了线性与非线性的动态几何学中积极的组成部分,但其造价可谓是任何项目都无法企及的。

篇(9)

关键词:语言学 建筑词汇 建筑语法 建筑语意 建筑设计

1 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研究的可行性 

所谓运用语言学来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概括的说就是将研究语言形成的方法以及其如何表达表达者所要表达的含义的方法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去,从而寻找出建筑设计者所要表达设计思想的方法。那么究竟能否运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呢。语言学将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意,四个部分,抛开语言特有的语音,我们也可以将建筑分成建筑词汇、建筑语法、建筑语意三个部分。下面我们就这三部分进行逐一的探讨。 

1.1 建筑词汇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这里,“户牖”为实体,我们可以将其归属为“有”的范畴;“室”为空间,我们可以将其归属为“无”的范畴。两者结合,才产生了可以供人们适用的建筑,两者缺一不可。 

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建筑与语言进行类比,从文字——句子——段落——文章,这种文章的组成角度来看,砖、石、门、窗等这些组成建筑的元素构件可比喻为建筑的“文字”,由砖石堆砌,加之门窗形成的墙体以及水平搁置的板可以成为建筑的词汇或者说是建筑语汇,单体空间可比喻为建筑的“句子”,由墙体、板和独立的小空间组成的建筑单体可以视为“段落”,建筑整体可视为“文章”。同语言一样建筑的语汇是组成建筑的最小语言单位,正确的词汇运用会使得作者表意明确,读者清晰易懂,如果词汇的错误运用则会导致语言的含糊、歧义。因此我们在对建筑词语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其各类词汇的特性和适应的环境范围,以便更明确不同词汇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运用。 

1.2 建筑语法 

语言的表述存在着一定的语法规则,例如把字句,被子句、祈使句等等。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套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一是使用规则,即决定言语是否得体的诸因素。掌握了语言的语法结构才能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无论是结构规则还是使用规则,我们都必须遵守,否则我们表达的句子就会产生歧义。 

建筑设计也是如此,如果说语音是语言特有的那么抛开语音,建筑设计也同样有其特有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这里所说的结构规则是指:使建筑能够形成的各个构成条件和逻辑条件要素及其组成规则,而并非单指建筑的土木结构)。如果违背了结构规则我们设计的建筑就会出现使用时非常不方便,或者没有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心里感受,达不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使用者的使用目的现象。同语言一样建筑设计也具有使用规则,建筑设计的使用规则是指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是否得体,是否符合建筑使用者以及建筑性质的需要,是否与周围环境能够融合到一起等等。 

1.3 建筑语意 

建筑不仅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同时也有意或无意地传递某种信息,因而具有语言的功能。人类的语言有着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建筑也是如此。语言的语意是一句话所要表述的内容,那么建筑的语意则是建筑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如果说语言是诸多词汇通过特定的逻辑组合(语法)组成的,那么建筑就是由其特有的构件(建筑语汇),通过建筑的语法(建筑结构)所组合而成的。任何建筑设计都离不开建筑语言,人们在对建筑进行欣赏时同样也离不开建筑语言,这种语言也是人与建筑进行交流,对话所必不可少的。 

著名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认为:“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我们来从语言学角度来理解建筑语言,语言是一个音意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特定的逻辑关系或语法系统。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用来表达建筑的情感,审美等视觉、感觉信息的逻辑系统和符号系统。建筑语言的运用同样也必须遵照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果逻辑关系运用失误即使语言再优美那么整个这个建筑所带给人们的总体感觉也是混沌的。其表意也是模糊的,有时甚至会让人鉴别不出建筑的类型。只不过建筑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一整套规范,其组成成分是建筑的不同构件,例如门窗、墙体、楼梯、楼板等,这些使用构件除了具有本身的使用功能外,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语意功能。在满足结构体系的情况下通过对建筑构件的合理运用加之用不同的材料、形体进行修饰来表达不同的审美情感。建筑师通过建筑的语汇按照一定的建筑语法进行设计建造的建筑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1] [2] [3] 

;

 

运用语言学方法对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 

运用语言学对建筑的空间进行研究,就要建立一套适合建筑的设计语言及语汇和语法体系,进而指导我们的建筑空间设计。 

. 对建筑设计语汇的研究 

在建筑设计中,所有能够影响人们感受的建筑元素,例如:建筑的门、窗、墙体以及表面装饰、建筑的空间表达等等,都可以称为组成建筑的语汇,广义上讲就是影响到建筑的形体、建筑风格、建筑空间流线、建筑类型等等给人带来心里不同感受的一切实体物质及虚有物质都可以称为建筑的语汇。建筑的语汇是组成建筑的最小单位,不同的语汇类型适合不同条件的建筑表达。在满足建筑空间的表达模式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建筑语汇所表达的感情也有所不同。语言学将语言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词汇,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次、量词、代词等等,不同的词汇有着不同的用处,其适合的环境也有所不同,恰当的用词会使语言的表达更加明确,相反如果错误的运用了词汇那么就会给语言的表达带来歧义,产生表达不明确的现象。建筑同样也是如此正确的运用符号表达会增进建筑风格表达的意味,相反如果错误的运用了建筑的符号就会使人们感到莫名奇妙,模糊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建筑意味。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放置一西方建筑则破坏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相反改用中国古代园林的亭子等等就会增加园子的意味。

. 对建筑设计的语法研究 

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制约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行为以及产生的结果背后的规则。简而言之,语法就是使词汇形成语言的逻辑规则。同理,建筑设计的语法是用于将建筑空间的语汇进行合理的筛选,并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和主题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将具有功能性,审美性的能够给人所需要的建筑空间。语言的语法虽然与建筑设计的语法大不相同,但是我们将由他们所形成的结果进行类比发现,每一个描述空间的词语都会由其相对应的建筑语汇所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建筑空间给人的心里感受,同样我们也可以针对一句给人带来何种感受的建筑空间的描述来设计建造这个空间。不同感受的词语,对应着能够表达这种感受的过渡空间所特有的空间组成词汇。研究建筑设计的语法就是为了对不同类行建筑的特点,风格和常用的一些语汇类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一套建筑特有的语法,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遵循这种语法进行设计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出设计者的建筑设计意图。同时也能够使得使用者更明确的感受到设计者的意图。 

. 对建筑设计语意表达的研究 

任何空间的设计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本身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起到满足使用者功能需要和情感需要,使使用者无论在心里还是环境上对所需要的空间都有一定的空间与心灵的交流。建筑设计是将建筑的不同空间合理的组合到一起,从而与周围环境行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也是一种建筑设计者的语意的表达。 

建筑的语意是通过建筑的空间形体、表面材质、色彩等建筑的各方面要素以及建筑的本身特有的风格来表达的。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语意表达时,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适合表达建筑设计者意图的语法形式,接着再按照其所选的建筑形式进行正确的词汇选择,并将词汇与语法相结合,形成空间的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建筑设计成果。接下来我们在根据不同建筑所要表达的感情用装饰材料对其进行情感上的强化。这样一个适合于建筑所在周围环境并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建筑师所要表达意思的建筑设计成果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了。所谓对建筑设计的语义表达进行研究就是要对其表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细化,选择合理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从而组成建筑。不同的语法和词汇形式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例如对称式的语法结构给人带来庄重的感觉,非对称式的语法结构会给人带来活泼的感觉。因此在进行语法选择和词汇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各语法词、汇的表达效果,否则会影响建筑师意图的表达。 

 

篇(10)

关键词:地域符号;语言;语法

Key words: geocode;language;grammar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084-01

1创作过程一:寻求地域符号“语言”

地域性创作的首要前提是需要找到合适建筑元素,即地域符号“语言”。依据建筑符号学的观点,任何符号都包含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即形式(能指)代表着某种内容(所指),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地域风格形成正是在历史的约定俗成中逐渐将文脉信息赋予特定的符号当中。因此,要找到这样的地域符号,对于设计题目的分析不应当只局限在基地与建筑功能的范围之内,应从哈尔滨的建筑历史中去寻求设计所需的地域“语言”。

哈尔滨的城市发展经历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中东铁路的修建是哈尔滨发展的原动力,此刻,欧洲的城市规模及建筑空间已基本定型,而哈尔滨这座正在大兴土木的东方新城,使西方的建筑师们找到了施展的空间。从而使哈尔滨早期的一批建筑工程,基本上都呈现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新艺术运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它独特的方式深刻地改变了哈尔滨的城市面貌,影响了哈尔滨的文化内涵。

中东铁路的建造者们在创建哈尔滨时,用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奠定了城市的风格,把哈尔滨带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种风格和其他风格如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折衷主义等共同奠定了哈尔滨城市多元化的风貌特征。因此创作中,我们从城市文脉的角度出发,吸取这种多元建筑风格,提炼出以地古典域符号为主基调的设计策略。

2创作过程二:“语言环境”错位

历史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是不尽相同的,他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也受到人文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域符号体系秩序也不尽相同。在分析过哈尔滨的历史文化之后,我们可以提取出与哈尔滨历史文化相适应的地域符号。但是“语言”的存在是基于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的。这种“语言环境”包含了“语言”所处的历史时间段,也包含了“语言”所处的地理位置。一方面,群力新区是哈尔滨城市肌体上的一部分,必须强调传承哈尔滨建筑的地域性,形成群力新区与老城区和谐的城市风貌,体现地域性创作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群力新区又是哈尔滨即将建设的新的区域,标志着哈尔滨城市开始的一个新的篇章,新的纪元,创作中还要能够突出城市蓬勃发展的繁荣动态,展示出鲜明时代精神,设计中应强调文化与建筑形态的多元特色与现代办公空间的气质。这样一个矛盾使在新区环境下的地域性创作“语言环境”发生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错位。

在这样一个新区当中如何利用传统地域文化符号实现建筑逻辑上与历史建筑的相通性成为“环境错位”以后,设计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但就是这样的语言“环境错位”也给建筑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机会,因为,这样的“环境错位”也正好符合哈尔滨这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正是在原有的文化沉淀上吸收外来文化,逐渐在交汇融会中磨合出哈尔滨的城市风格。正是这样的“环境错位”让我们找到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矛盾的结合点,从而提出新的创作方法。

3创作过程三:新“语法”――现代建筑的构成方式

虽然地域符号在时间与空间上失去了原来的“语言环境”,但其所指功能仍然延续。所以新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以新的“语法”组织原有“语言”的原则,即从建筑符号的组织方式的层面上有所更新的设计方法。

建筑符号学将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其中,象征符号指建筑形式与内容之间建立起来的任意性关系,它是建立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的,例如柱式的运用象征了古典建筑。通常的设计过程是集中于应用特定的建筑符号来组合出建筑形象。这种组合方式也是符合这种特定建筑“语言”的“语法”。特定的“语言”加上特定的“语法”构成特定环境下的“语义”。真正的地域性设计不应该是简单的恢复过去的建筑风格或形式,而是间接抽取这一特定地点的特征要素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并很好的融入现代科技文明,从而生成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赋予这个场所及建筑新的意义。新设计方法采用“语言”和“语法”不同层面分别设计的方法,将设计元素分为建筑符号与组合方式两个层面,即建筑符号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分层次设计。新设计方法尝试改变了“语言”与“语法”的对应关系,将原有的“语言”符号加上新的“语言”符号,并用现代的“语法”重新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形成既区别于“历史语义”,又不同于“现代语义”的一种独特的“语义”。

篇(11)

如今走时尚路线的杂志目不暇给,时装、汽车、奢侈品和谢顶肥肚的成功男士以及修长俏美的模特掺杂在一起,充斥在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大开本精装杂志中。家具、居室和建筑自然和豪华手表、游艇、书籍艺术一样成为充实雅皮士们情调的最有品味的谈资。既可以表达自己的儒雅和新潮,也不会触及到不同阶层的切身利益。

建筑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像汽车、时装等那些时尚品可以随意移动,很难因为喜欢一个房子便可以花钱买到身边,于是带有优雅的建筑照片和帅气草图的建筑评论文章很受编辑们的欢迎,常常“坐落”在时尚杂志四分之三的地方,占领着十六分之一的杂志篇幅。

可是什么是建筑评论呢?我们杂志上的那些是吗?时尚杂志上的评论和专业的评论一样吗?当我们谈到建筑评论时我们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当代有建筑评论吗?

Criticism,中文意思是评论、批评,其希腊文词源的含义是分离、筛选、区别、鉴定。建筑评论自然是指对于建筑的分离、筛选、区别、鉴定,其中包含着主体对于客体的动作和态度,是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鉴赏和评判,实际上,也是人们对制造建筑的人及其作品的鉴赏和评判。

建筑是一种文化现象,既有其物质的一面,又有其超出物质的一面,是文化的载体,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蕴涵着人们的精神,传达着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看法。这种传达使建筑具有一种“文本”(TEXT)的含义,要求人们去理解它、感知它,并且互相交流、互相认知。当人们表达和传达自己对建筑物、城市、人工环境的理解与看法时,建筑评论就形成了。

一般情况下,建筑评论为已有的建筑风格分类,解释建筑背后的东西,预示建筑的发展方向,为历史的建筑作出评价,为当代的建筑确定地位,为将来建筑设定道路,为文化和建筑之间寻找可以连接的话语。可见,建筑评论是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与看法的交流和表达。评论将隐藏在表面现象后面的意义揭示到前台来。使“不在场”(absence)成为“在场”(existence)。

我们可以把建筑评论理解为一种行为,有三方面的因素:评论者、评论对象(建筑物)、接受人群。像下图的三角形关系。

建筑评论需要建立在评论的标准(评论背景、评论系统)之上。这之中既有评论者自己的标准,也有评论者和接受人群共同的标准,包括审美、功能、形式、心理、地域等等。不同角度和标准,其评论结果也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也可看成是类似符号学的应用。

关于语言生成的机制,乔姆斯基曾经指出,语言的产生是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化。同样,建筑语言的形成也存在这样的转化过程。这一深层结构正是建筑的功能要求(此处功能的含义是广义的),而建筑的造型形式则是建筑语言的表层结构。建筑所传达的各种意义正是建筑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建筑语言的深层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四点:

1、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它为人们的活动提供特定的场所。

2、建筑是气候的调节器,它创造出符合一定要求的环境空间。

3、建筑是文化的象征和记忆,它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时代和地域。

4、建筑是对资源的利用,它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基础上的。

建筑形式作为建筑语言的表层结构,成为功能的表现者。建筑的应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建筑师是信息的发送者,大众是信息的接受者,造型作为建筑符号正是通过空间这一渠道传播信息的。要使建筑的符号体系为公众所理解,就需要发送和接受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的符号储备。正如平时人们总是用一座建筑或类似的客体来衡量另一座建筑那样,这种联想的意义获得方式称为“隐喻”,对一座建筑越不熟悉,人们越要把它和一座熟悉的建筑作隐喻式的比较,由此而获得对建筑符号的译码,当人们无法获得这种译码,或者对这种译码的对应性不太了解时,就需要评论来担当这中间的角色。这时发送者就是评论者,传达的是他所理解的建筑的信息。

这样,建筑评论就又可以理解为“解释”①,建筑评论传达很大的一部分是通过解释来实现的,对于建筑的解释过程也就成了建筑的评论过程。

伽达默尔认为,解释的问题是全人类过去和现在经历过的最普遍和最基本的问题。“理解和对本文的解释不仅仅是科学所关注的现象,而且它显然地组成了人类的整个世界经验。”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理解和解释,理解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人类的生活就是理解的生活。

传统的解释学主张,在理解作品时,解释者必须抛弃个人的成见,必须客观地不带任何偏见地理解作品的原来意义,要像作者一样去理解作品。解释者应该克服任何先入之见,忘却自己的个性,进入作品的个性。总之,认为成见只有消极的一面,解释者在理解过程中要消除成见。但是,伽达默尔却认为“成见”是理解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不是我们的判断而是我们的成见构成了我们的存在。……实际上,我们经验的历史性使成见在其字面意义上构成了我们全部经验能力的最初方向。成见是我们对世界开放的倾向性。它们是我们据以经验某事——我们遇到的东西据以对我们说什么的条件。”

成见是在一定历史和传统条件下形成的基本观点,即人们理解对象之前已经具有的理论框架或预先理解。合理的成见是理解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是理解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合理的成见”为基础,一切理解都是不可能的。人之所以具有成见决不是偶然的,是由于理解的历史性造成的,人是历史的产物,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每一个人都受到特定的环境和时代的影响,人的历史性决定了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观点,并且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随意抛弃自己的成见。“在解释者和作者之间有不可避免的差距,这种差距是由他们之间的历史距离造成的。”成见来源于传统,传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保留旧的东西,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并流传下来其实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否则人们很难说明,为什么历史上有的东西流传久远,有的却早已烟消云散。传统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种先决条件,而是我们自己把它们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到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地规定了传统。”成见是深入理解的必要前提,首先,由于历史性和传统的作用,解释者在接触文本时,不可能不带有自己的先行理解,其次,在理解过程中,解释者决不是头脑空空的消极地接受文本的思想,而是带有自己的“期望”和“假设”,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去理解文本。

所以,这种望文生义的理解会和设计人初始的想法非常不一致,但是,难道这不是评论(解释)应该到达的位置吗?

2006年的北京在FM103.9广播中每天都不厌其烦地播送着这则广告:“库哈斯—板凳;安德鲁—水蒸蛋;赫尔佐格—鸟巢,XXX—桥;代表新北京。只有桥是用来居住的。XXX国际村,居住在前沿。”现在前三个建筑两个都竣工了,只有CCTV大厦还在紧张建设中,这个用自己理解给建筑起外号的广告让人们记住了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其实应该说是最有效的评论,不过是没有用大篇文章展开讨论而已。

类似的事情不止出现在中国,法国建筑师兼记者特莱蒂亚克在书名叫《应当绞死建筑师吗?》(Philippe Tretiack: Faut-il pendre les architectes? Seuil, 2001, Paris)的书中这样形容巴黎密特朗“十大建筑”:“一个立方体(大拱门),一个圆球(拉维莱特科学城),一张四脚朝天的桌子(国家图书馆)”,和我们的“板凳、鸟巢、水蒸蛋”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说出来的语言不同、语调也不同,我们的中文自然压韵的多。

在我们设计的合肥市体育馆和游泳馆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每个去参观体育中心的游客都会听到美丽的导游小姐这样介绍这组建筑:“这群建筑,设计师的灵感来于纸叠的飞机……”她们骄傲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建筑师对材料和形式的探索善意地解构了。其实,在我们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探索现代均质建筑材料的应用,通过褶皱和浅折叠痕迹来对材料反射的光影进行控制,以达到光色的丰富效果。再有就是通过屋面的褶痕解决内部空间的高度和雨水排放的问题。但是这些专业的探索问题是很难通过几句话来说清楚的,也没有“纸飞机”那么直观和有戏剧效果,其结果是居然我们中间的一个没有参加方案创作而只画过施工图的建筑师也误以为是纸飞机。可见“合理的成见”的力量。

人们对于建筑城市的理解和表达,对于建筑城市的解释便是评论,评论是解释的过程和结果。建筑评论既然是对于建筑这种本文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在成见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在为别人对建筑的理解造成着成见。建筑评论既然是评论就必然依存于语言和文字,于是造成的文本和解释的分离就更加激烈,评论也就各有不同。所以造成如下的现象:

建筑传达一层意义,评论传达另一层意义。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建筑评论永远是词不达意的?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种“词不达意”,恰恰就是评论的本质

建筑评论对建筑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有社会的、功能的、空间的、心理的、情感的、历史的、技术的、政治的……作好建筑评论对于建筑创作的意义十分重大,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建筑面貌和建筑传统。而且,建筑评论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评论,不同受众的评论,不只是语言文字的评论,还有通过建筑对建筑进行的评论,通过使用建筑对建筑进行的评论,通过建筑设计对建筑进行的评论,等等。

有趣的是当今中国建筑评论人虽然很少,但是类型很多:有专业理论评论人员,有职业建筑师,还有非专业人员。但是真正触及建筑评论本质的还不多,多数是围绕着果树的下面,低着头在努力寻找和捡拾自己以为是长在树上其实已经早就掉下来开始腐烂的果子,甚至拾到的根本就是树根下的蘑菇,而很难抬起头去看看树上是什么样子,去摘取树上新鲜的果子。

但是,每当我手里抱着厚厚的、印刷精美的时尚杂志,看着里面那些我也看不明白的建筑介绍和评论文章时,我就无比兴奋地想:

建筑评论的春天就要来了……

参考文献

[1] [意]曼弗雷多·塔夫里著.郑时龄译.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9.

[2] [法]保罗·利科尔著.陶远华等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河北人民出版社,石家庄.1987.12.

[3] [意]艾科等著.柯里尼编.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