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建筑语言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3-31 03:06:3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语言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筑语言论文

篇(1)

2、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汇编语言

教学现状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教学是有区别的,高级语言经常包含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因此在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已有的经验建构起来,得心应手。而汇编语言中很多都是新的知识,并且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解释,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建构主义更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认知结构、心理结构和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建构知识结构。学生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自己特有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理解过程。建构主义这种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这种学习方法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与协作性。从教师的视角来理解建构主义,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在新知识的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和输出阶段等不同阶段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汇编语言本质上是机器语言,与高级语言相比又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①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与硬件联系紧密;②指令繁杂,编程繁琐;③调试环境不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汇编语言调试工具采用的是Debug,DOS下的命令交互方式,界面不友好;④课程中段才涉及程序设计和应用。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目前汇编语言教学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教师通常将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教学内容顺序安排不合理,并未真正地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教授;②有的内容一讲到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虽然教师教学很认真,但不和学生进行互动,不及时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③教学实践缺乏有效性。目前该课程上机实践多数仅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很少有具备针对性或直接面向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学生难以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培养。现有的例题特别是上机习题编排,不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技能,更不利于通过上机实验进一步调动学生语言的积极性。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输入阶段,受高级语言的影响,汇编语言学习者很难实现新知识的输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相互作用阶段,原有的高级语言学习方法、理论基础不能在这里形成知识与编程技能的正迁移,反倒阻碍了新知识与能力的习得;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操作阶段,由于学生不熟悉DEBUG调试环境,不能很好地驾驭上机环境,实践脱离了理论,不能使新学习的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在输出阶段,由于作业或课程设计题目主要针对操作系统的某一子功能进行设计,无正误判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解决具体应用问题的信心与决心。

3、建构主义理论的汇编语言教学实施

3.1、随着计算机发展,多次讨论修改教学大纲

随着PC性能的不断攀升,内存的不断扩大。汇编语言的优点已经不是特别突出,学生总觉得汇编语言指令繁多,枯燥难学。有了很多种高级语言,开发程序非常容易。他们非常不愿意学习汇编语言。哪些需要删除,哪些增添,已经是需要重新讨论的问题。教研室主要讨论了以下内容:明确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如何与其他高级语言衔接,如何相辅相成。在整个计算机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哪些陈旧的内容需要删掉,哪些新的内容需要增添,这是教研室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

3.2、多用形象的类比

汇编语言枯燥抽象,硬件结构又看不见摸不到,用类比的方法讲授就显得比较重要。用鲜活的例子来打比方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寻址方式时,笔者就用类比的讲解方法,告诉学生说,例如,一个小孩子对他妈妈说:“我要吃苹果”,妈妈就给他拿了一个苹果,这就是直接给出,是立即寻址方式:孩子大了一点,有一天又和妈妈讲,我要吃苹果,妈妈给了他一个盒子,孩子打开盒子,苹果放在盒子里,这就像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寄存器里;再大了一点,孩子又和妈妈说要吃苹果,妈妈给了他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放苹果的地址,例如在厨柜的第二个抽屉里,孩子按照地址找到苹果。这就是直接寻址方式。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如果妈妈给孩子一个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字条,写着放苹果的地方,孩子按照地址找苹果。这就像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存放的是操作数的地址,按照地址找到操作数。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得学生很容易理解寻址方式的精髓,不必再去死记硬背,很快就能理解和记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

3.3、实现对上机环境的知识建构

通过分析代码在源程序和DEBUG下的区别,帮助学生利用已学得的汇编指令实现对上机环境的知识建构。代码在源程序和DEBUG下的区别明显存在的,源程序中的汇编指令经过编译发了很多变化,不同版本的DEBUG对机器指令的反汇编结果也不完全一致。了解这些区别对学生熟悉和掌握DEBUG的作用非常巨大。

3.4、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高级语言程序“可视化”的特点,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利用DOS功能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来设计“可视化”的汇编语言程序,在相互作用阶段帮助学生建构汇编语言的案例知识。汇编语言写起来费劲,调试起来困难,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平常所说的操作用汇编语言来写都十分困难,即使是写出来了,运行起来可能什么都看不到,学生很难有兴趣去编写更多的汇编程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汇编语言教学成败的关键,用DOS功能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汇编程序运行起来什么都看不到的问题,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演示效果,大大增强汇编语言运行的可视程度,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汇编语言的兴趣。另外,还要特别给学生指出:如果在调试运行程序时系统中断资源发生变化,一些使用BIOS中断资源或DOS功能调用的程序,其执行结果可能会不正常。如有的学生在录入源程序时为注释汉字信息,而在WINDOWS平台的DOS兼容模式下加载了汉字平台,结果该让喇叭鸣叫的地方而无此运行现象。

3.5、编制有利于学生兴趣建构的上机习题集

深入分析汇编语言上机环境,结合理论教学进度,编制梯度合理、易学、易练、易调试,有较直观的运行结果和一定趣味性的上机习题集,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技能,促进汇编语言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3.6、建构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生态课堂

密切关注课堂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汇编语言教学中,为了随堂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要求学生把自己编写的程序段写在黑板上来讲评,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差异,在评讲过程中,无法预料会出现何种错误,因此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根据学生情况,总结代表性的错误总之,针对汇编语言的课程特点,将建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手段引入课堂,使课堂不仅成为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促进学生完善和发展自我的舞台,实现教学相长。

篇(2)

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概述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法律、法规,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

从1999年6月开始试点到2006年9月初步启动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该项制度经历了启动与试点、全面推广、完善与发展、重大调整、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这五个阶段。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保障了贫困家庭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缓解了高校的财政压力,但在实施过程中,该项制度本身以及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深入实施的障碍,妥善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问题分析

(一)国家助学贷款本身存在的问题

1.贷款利率偏高,降低了制度优越性

与国家出台的奖学金制度、助学金制度这些资助方式相比,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那就是学生在享受这些资助后,必须在毕业后一定期限内偿本付息。“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借款和还款时期利率的高低。” 还款时的利率和利息成正比,高利率意味着高利息。而我国目前对于国家助学贷款利息的规定是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补贴100%,学生毕业后全部自付利息。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由此可见,学生毕业后还款所依据的利率实际上是商业利率。

2.信用贷款缺乏担保,回收风险性高

根据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我国采用的是无担保即信用贷款的形式。在当今社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这样的规定无疑增加了贷款回收的风险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助学贷款的高违约率,也正因为这样的高违约率,使得一些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惜贷现象。

3.还款方式单一、期限较短,学生还款压力大

我国目前的还款方式主要为分期付款,包括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这种还款方式对于刚毕业面临巨大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的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还款难度;此外,我国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国家助学贷款实行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而定,在1到2年后开始还款、6年内还清的做法。”这一规定在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无疑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4、发放标准难以界定,后续监督管理不完善

国家助学贷款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和研究生。至于什么经济情况的学生可被称之为“家庭经济贫困”,规定中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可量化的标准,加之我国目前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方法,更为关键的是没有财产申报制度,没有对收入申报的监督机制,银行之间不透明。 这些都导致实践往往不能真正确定哪些才是经济贫困学生,哪些是为了贷款而贷款的学生,不利于助学贷款政策的贯彻落实。此外,在学生成功申请助学贷款后,是否将其用到学习上缺乏一定监督管理机制。

(二)国家助学贷款执行中的问题

1、政策宣传不到位,学生信用意识不强

在实践中,由于国家和高校对于国家助学贷款宣传不到位,致使很多贫困学生对于助学贷款政策了解甚少,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申请贷款的机会。此外,高校在学生入学后信用意识教育工作缺失,以致不少学生信用意识淡薄,对于我国助学贷款违约惩戒机制缺乏了解,导致毕业后还款积极性不高,违约率提升,也给自身带来了不良后果。

2、违约率提升,银行惜贷现象频发

由于我国助学贷款采用信用担保,不少学生信用意识淡薄,毕业后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和生存压力时,选择了消极还款或者逃避还款的方式,致使违约率逐年上升,加之国家助学贷款的明显特点是单笔金额小,牵涉人数多,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效益, 在面对高违约率的势头下,即便国家明文规定:银行有关国家助学贷款的呆账、坏账可以核销。但是这些呆账、坏账的核销需要复杂的审批手续,在这种形势下,不少银行出现了惜贷的现象。

三、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完善对策与建议

国家助学贷款的深入实施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入手,内部完善制度设计,外部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只有国家、银行、高校和个人群策群力,才能进一步营造国家助学贷款健康、有序实施的所需条件。

(一)完善制度设计,提升制度执行力

针对我国目前贷款利率采用商业利率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助学贷款要么实行无息贷款,要么实行低息贷款,但考虑我国目前实际,无息贷款不仅会使国家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和通货膨胀的风险,还会使国家面临血本无归的危险,因此,相比之下低息贷款更符合助学贷款这一“准公共产品”的设计目标和我国现有条件的。对此,有学者提出我国应实行浮动利率,即“在学生毕业后,商业银行根据学生的经济状况、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等因素,自主确定贷款利率”。 对此中做法,笔者较为赞同,但是这样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银行的压力,对此,国家在原有的优惠政策上可以适当增加优惠幅度,以提升银行的积极性。

在还贷方式上,我国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实现弹性还贷机制,采取灵活多变的还贷方式,减轻学生负担。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可以借鉴泰国的“分期递增还款”的方式,即按照泰国的从还款第一年的1.5%到最后截止日期(15)年的13%,还款数额占贷款数额的比例逐年增大。” 依据我国目前的毕业生收入水平、就业情况以及晋升空间来看,这一措施还是比较合理的。也有学者提出可以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的方式,虽然该方式更符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但是正如前文所说,目前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并未建立,银行间相互不透明,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这些因素大大降低了这一制度的可行性,但是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一方式必有其发展空间。最后我们也必须对现有的还款期限进行修正,现有的政策是在6年内还清,但是对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和个人教育投入回报率而言,毕业生的还款压力还是很多,国外的情况一般都是10年还清,例如日本是20年,新加坡15年,加拿大15年。结合我国实际以及国际通行做法,笔者认为可以将还款期限延长到10年,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生还款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在6年以前还清的,可以在原有的利率基础上适当下调还款利率或者给予一定的优惠。这样10年的还款期限有利于减轻还款压力,而6年的基准期的优惠可以大大提高还款率,降低违约率。

国家助学贷款采用信用担保也是回收难度大,违约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提出了采用担保贷款的形式,即由父母或其监护人担任担保人,由其在学生毕业后督促还款或者在无法还款的情况下由其父母或监护人代为偿还。 但是我们知道,这些学生子所以申请助学贷款,是因为他们家庭贫困,如果连他们都无法顺利还款,我们又怎么可能寄希望于其父母或监护人呢?因此,笔者比较赞同另外一种看法,即由国家成立专门的助学贷款担保基金,由专门的机构运营,在学生无法还款时,以此偿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降低银行惜贷情况的发生,而对于那些不能及时还款又不能说明理由或者拒不还款的学生,将由国家将其违约记录在案,予以惩处。

物尽其用是国家助学贷款的设计初衷,因此制定具体的量化的发放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结合各个地区的收入水平(最低收入保障线),各个贫困家庭的人口、收入、支出等情况,同时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贫困生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档案,及时更新贫困生信息资料,获取最新最真实的数据,以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证体系 。同时加强后续的监管工作,真正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到实处。

篇(3)

助研型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各年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研讨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在公共实验中心或在教师研究团队实验室中参与多种形式的科研项目。为了建设整个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使其顺利运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精简理论教学,调整课堂教学安排,为助研型实践教学腾出时间生物技术专业所学基础理论课程较多。长期以来,学生一致反映“学得多,用得少”。过多过量的理论学习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容易对学生学习造成“消化不良”的效果,严重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精简理论教学,可以为实践教学腾出更多时间,使教学充分体现“学以致用”,提升教学效果。助研型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不同,它需要一段连续的时间,这就要求对目前十分分散的教学课程安排进行调整,使课堂教学日程更加紧凑,这样就可以在每个学期初或者学期末有一段连续的时间以进行助研型实践教学。

2.调整实验室资源,建立开放性实验中心,为助研型实践教学腾出空间

各类实验室多年来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有着严重的重复建设、设备利用率不高、占用实验室面积过多等现象。我们可以按照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实验仪器共享中心,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生物技术公共实验中心的雏形。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为助研型实践教学腾出资源和空间。实验仪器共享中心和生物技术公共实验中心在统一管理的情况下,面向学生开放。

3.创建基于网络平台、全开放的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模式创建崭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制作实验教学课件,按实验目的与用途、实验原理、数据结果测评、实验成绩评定等几个部分进行设计。实现实验课课件的课外辅导与课堂教学指导功能的有机统一。建立师生实验课研讨的交流平台,引入研讨式实验教学。在原来实验分组的基础上,以3至4个小组组成一个实验课研讨小组,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提前认真拟好对上次实验课的书面材料并提出自己的在实验中的收益或疑问,由教师来进行解答,最后归纳总结。

篇(4)

人们在建造各种建筑物时,有意或无意间创造了建筑语言装饰,这既体现了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又发挥了各种建筑材料性能特点,使建筑物的质感、肌理、色彩、形体等符合视觉审美要求。因此,建筑语言装饰具有原发性特点。建筑语言装饰包含物质技术性和社会功利性。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建筑语言装饰像某种信息一样被记录保留或继承,追求美观,建筑物在建造中通过建筑手法将建筑实体元素做一些组织安排或造型处理,因此建筑语言装饰又具有继发性特点[2]。原发性与继发织在一起,以建筑本体作为承载和基础,因而对于建筑语言装饰的原发性与继发性很难进行明确区分。从起源看建筑语言装饰的原发性特点,属于初级建筑语言装饰层次,继发性特点属于高级建筑语言装饰层次。

1.2依存性和纯粹性

建筑物带给人们的审美具有一定依存性特点,建筑装饰所表达出来的语言也有相同特点,它们均依赖于建筑物而存在,并受到建筑物工程的限制。体现建筑装饰语言的素材要受到机械规律的制约,建筑语言装饰则是承担对外在自然加工的任务,使外在与内心结成某种密切关系,从而成为符合人们审美观念的外在形态。总之,建筑装饰语言必须服从物理规律,因而带有一定的依存性,但又要按照审美观念去进行造型设计等处理,因此,又带有一定的纯粹性。当依存性和纯粹性有机结合并形成统一,即达到材料与造型、技术与艺术以及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才能够准确反应出建筑装饰语言装饰的本质特点。

2传统建筑装饰非建筑语言属性

2.1承载性和制约性

装饰元素无法凭空存在,建筑物实体则是其物质载体和表现基础,为装饰元素充分体现提供了表达场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十分贴切地说明了装饰元素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建筑物是建筑装饰元素存在的前提条件。建筑实体元素居于首位,装饰元素居于次位。装饰元素属于建筑实体元素以下的二级概念,如果装饰元素不依赖于建筑物实体,那就会变成一种空想或者设计、规划理念,这体现了非建筑语言的承载性特征。装饰元素在依托于建筑物实体的同时,会对建筑装饰元素产生程度不同的限制。如形态的制约性、位置的制约性、结构功能的制约性以及材料制约性等,只有在建筑物实体的制约下,才能使建筑装饰元素既具有独立性,又与整个建筑物形成统一性。从审美而言,承载性和制约性也是审美的一种主观要求,建筑物既要具有局部的外观的美,又要具有整体的内在的美,二者相互统一、对立和制约。

2.2附加性和灵活性

建筑物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用功能,建筑装饰元素则是属于附属性的非功能性因素。非建筑语言起到修饰、美化的作用,于技术本身无内在关系,而这正反映出了建筑装饰元素附加性[3]。非建筑装饰语言如同身上的首饰或服饰,它是通过雕刻、绘画等形式体现出修饰、美化的作用,即非建筑语言以圆雕、浮雕、绘画等形式存在于建筑物实体上,充分体现了附加性的外饰艺术属性。尽管建筑物实体装饰元素有较大制约性,但是在这种制约中装饰元素又表现出了灵活性。表现手法有浅浮雕、雕刻、绘画,题材有几何纹、动植物纹,正是装饰元素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同一建筑构件可以存在多种装饰表现形式。因而,非建筑语言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reducer gear wear, and then analyzes the cause of early wear gear reason, and from the Angle of use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prevent early wear. This paper is a man of some points, available for peer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Lord reducer; Early wear;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载货、载客汽车高速、重载的发展趋势, 对汽车主减速器齿轮工作条件要求更加苛刻。如果在使用中不注意管理, 易产生早期磨损, 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应当引起运输企业的高度重视。早期磨损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因此, 全面分析主减速器齿轮副磨损的原因并由此找到改善措施, 对于提高使用寿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磨损特点分析与研究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由于车速及道路状况等因素的变化, 主减速器齿轮不停地受到瞬时冲击载荷作用,接触面承受很大的压力, 尤其是双曲线齿轮副, 在齿高和齿长方向都存在较大相对滑动, 齿轮表面间既有滚动摩擦又有滑动摩擦, 为混合摩擦形式, 工作条件恶劣。从磨损类型上来说其主要损坏形式有磨料磨损、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

1、磨料磨损。油中存在数量多、颗粒较大的污垢、尘土或金属切屑等等,它们随着油的循环渗入齿轮间隙。齿轮在啮合运转过程中, 因磨粒质点的侵入相互啮合的齿面之间, 起到 切削 作用, 将齿轮表面的一层金属刮掉, 造成齿轮副的机械擦伤, 引起磨料磨损。当油中硬质点较多时, 这种磨损相当严重。新车磨合期内, 主减速器齿轮进行运转时两齿轮表面在压力及摩擦力作用下发生磨合, 磨损量较大, 在达到较大接触面后, 才进入稳定磨损期。磨合期内, 摩擦下来的金属颗粒与齿轮油相混合, 如果不及时更换油, 就会形成强烈的磨料磨损, 造成主减速器齿轮的早期磨损。在实际使用中, 用户常常只注意更换了发动机油和变速箱油, 忽视更换后桥齿轮油, 因此而产生主减速器齿轮的异常磨损。

2、粘着磨损。主、被动齿轮相互啮合时, 轮齿间接触应力很大, 而使齿轮的齿面发生塑性变形 (特别是双曲线齿轮副, 齿间还存在较大的滑动 ),结果使这部分表面上的油膜被刮破, 导致主、从动齿轮的齿面金属直接接触, 产生的局部高温发生粘着 (冷焊 ), 随后粘着点又从齿面上撕落而引起损伤, 严重时形成齿面间胶合。一旦形成严重粘着磨损就破坏了齿轮的啮合面, 使齿轮的齿面粗糙度增加, 齿形破坏, 油膜更难以形成, 产生大量摩擦热, 使表面粘着的危险进一步加剧, 如此循环, 使磨损急剧发展。当车辆超负荷运行时, 接触应力的增大, 摩擦热也随之增加, 齿轮表面发热, 其减速器壳内的油油温升高 (特别是低挡重负荷行驶时 ), 粘度大大降低, 不利于齿面间油膜的形成, 造成金属间直接接触, 形成粘着磨损。对于磨合期齿轮, 由于制造过程中不可能达到完全理想状态, 加之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更容易因过载而产生齿轮的早期磨损。主减速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调整不当, 或轴承预紧力调整不当时, 或严重超载使减速器壳和后桥壳变形, 在运转时都会在齿根或齿根顶部产生干涉, 局部条件恶化, 也易引起严重的粘着磨损, 造成早期磨损。另外, 双曲线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 主被动齿轮在齿高和齿长方向相对滑移速度大, 传递压力很高, 产生很高的瞬时温度, 只能形成边界。在这种极压条件下, 必须使用重负荷齿轮油, 其中加入了含氯、硫、磷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极压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在摩擦面的高温部分与金属反应, 生成了剪应力和熔点都比纯金属低的化合物, 从而防止接触表面严重磨损。如果对双曲线齿轮不按规定加注齿轮油, 极易造成状态恶化, 致使齿面金属直接接触而产生严重粘着磨损, 使齿轮早期损坏。

3、疲劳磨损。主减速器齿轮的疲劳磨损主要是交变载荷连续长期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有或多或少的细小平等裂纹表现出来。随着时间的增长, 这些裂纹从数量、大小、深度上都在增加, 齿轮油在压力作用下挤入裂纹, 啮合过程中齿轮面接触到裂纹并可能将裂纹口封闭, 使裂纹内的油压进一步升高, 促进裂纹发展, 最后导致小块金属脱落, 形成凹坑。主减速器齿轮存在热处理缺陷时容易引起主减速器齿轮早期疲劳磨损。一是表面热处理缺陷, 齿面出现非马氏体组织, 淬火后造成齿面硬度降低, 引起早期疲劳磨损。如在井式炉的渗碳过程中, 无碳势控制装置, 无法控制碳势而造成表面脱碳。二是齿轮表面硬度分配不合理, 表层硬度高, 次表面金属硬度很低, 支撑能力差, 材料强度低于负荷应力发生破坏, 引起早期疲劳磨损。

二、预防策略分析与研究

1、重视清洁工作。加强装配及维修过程中的清洁工作是防止磨料进入系统内部的重要措施之一。修理车间及装配车间内环境的清洁、零件的清洗以及磨合后油的更换和初始保养等都是不可忽视, 不要让杂质混入油中。

2、选择合适的主减速器齿轮油。汽车齿轮油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主减速器齿轮类型、负荷大小、滑动速度的高低分别选用 GL- 3, GL- 4, GL- 5质量级别的油品。然后根据使用的最低和最高操作温度来确定油品的粘度级别。如果主减速器是双曲线齿轮且齿面负荷高、滑移速度大的车辆必须选用含有大量极压剂的重负荷车辆齿轮油 ( GL- 5), 一般进口及引进技术生产的汽车后桥必须使用 GL- 5重负荷车辆齿轮油。如果主减速器是双曲线齿轮, 但负荷较小, 齿面滑移速度不太大的车辆, 如: EQ1090、桑塔纳、夏利等可以选中负荷齿轮油 (GL- 4); 若后桥主减速器是一般螺旋锥齿轮, 工作条件苛刻程度一般的车辆, 如: CA30A、JN150等,选用普通车辆齿轮油 ( GL- 3)即可。汽车齿轮油的粘度等级要根据使用环境来选择, 气温低、负荷小, 可选用粘度较小的油; 反之, 气温较高、负荷较重的车辆, 需选用粘度较大的油品。

3、注意定期更换油。汽车主减速器齿轮油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采取定期更换, 换油期要看油的质量和使用条件。新车磨合期, 必须严格按生产厂家的有关规定进行新车磨合保养, 及时更换主减速器油。一般新齿轮第一次换油要采取早期换油, 以便排出初期磨损金属颗粒, 可以第一次到1500 km 换油, 第二次 3000 km, 以后 10000 km 以上再换油, 或按照厂家要求更换。并注意定期检查油面高度, 防止使用过程中因油泄漏, 导致缺油, 而造成早期磨损。

4、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严格禁止超载、超速运行, 防止短期行为, 提高装配质量与操作水平。

5、注意配件及油质量。国家有关部门前几年对十几家生产厂的主减速器齿轮质量检测结果表明, 合格率与要求差距甚大, 质量不稳定; 而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双曲线齿轮油品种也较多, 质量不一, 存在油料特性不达标, 抗极压剂掺入量不足等问题。用户一定要仔细鉴别, 绝不能因为贪图价格便宜, 而买了不合格产品。也建议制造厂家在产品说明书上推荐合格配套厂家及型号。

三、结语

篇(6)

无尘室有五个特性:

(l)耐久性;(2)成本;(3)适应性;(4)可维护性;(5)清洗.

(1)耐久性:

无尘室要有符合环境、无尘室内部的清洗溶液及振动、设备、空气过滤系统的耐久材料。而耐久性,同时也依赖无尘室等级来建造。半导体Fabs倾向选择铝,基于它的耐久性,然而,它不是便宜的物质。

(2)清洗:

在制药和生物工学工业,无尘室的墙壁需要有容易被清洗和擦拭,直到防止滤过性病毒或细菌的污染之特性。在biotech市场,清洗真正地是一个最重要的企业。

(3)成本:

微电子C/R建设费可能花费到$10亿。fab能更快的被建造起来,产品也就能更快达到这市场。许多半导体公司的口号是较便宜和较好的。然而"钱"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4)适应性:

一些厂商认为适应性可节省一笔金钱,而适应性意指系统可任意移动或改变而不会招致极大的损失。C/R的拥有者和设计者的能力为改变一C/R的关键,所以他们从不将最初的设计定型。

(5)维护性:

对无尘室C/R而言,较严格要求的部分为地板、天花板,以及墙壁的部分。至于维修的问题,对材料的选择是否容易清洁性及维修性都应有其优先级。在应用力面、天花板、地板及墙壁三者之中最重要的为天花板,其包含HEPA及ULPA等滤网,其可过滤掉房间的微粒子,且其常会因各个不同的需要,便其分开来,供应各个不同区域的小房间,曾有人说:若建造之预算因某种原因被限制,除了少数的小钱外,其天花板将趋于更贵的地步,其实天花板是一个颇复杂的系统其必须严格地过滤粒子,故其设计必须精确。

许多了解无尘室的人都赞同,第一次拥有无尘室的拥有者,应使用较好之C/R建筑或工程设计公司或了解建筑C/R设计之建筑承包商若假设他们不了解,则必会浪费一大笔不必要花的钱,故选择一建造C/R的公司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C/R而言,其选择地板的材料也是很重要的。低廉的C/R地板覆盖着一层乙烯基在薄板上,若太硬的地板覆盖会引起尘埃,而太软的地板会造成地板弯曲甚致破裂,但并不是所有C/R的地板,都会覆盖,乙烯基。有些地板是冲孔式、格子式,而全面层流都是冲孔式。

乙烯基有一作用即脱氧,但高浓度乙烯基与其它物若混合的话将会有减低脱氧的效果,而无尘室的墙若以铝作为材料则将会非常昂贵,但铝却可以保护墙面不被空气所氧化,可是却易受酸性气体的侵蚀,而避免的方法是使用电镀,便铝表面增厚,不易氧化,再在铝表面上再涂上一层亮光漆即可防止金属氧化。

对于半导体工业而言,无尘室是一必要且不可缺之设备,其对空气中的粒子要求非常之严格,故对天花板、墙壁、地板的要求亦非常严格。地板是人员、台车及重量的运输,而清除地板所用者大部分为消毒药品及化学药品,当我们看见地板磨损时,也就是使用期已太久,快破裂了,不仅会使得清静度的降级,也会因地板的磨损而发生空气中粒子的增加。

另外,C/R最怕的就是粒子泄漏。天花板中的滤网有很多种。例如层流式C/R而花板的组成组件包含了HEPA/ULPA滤网组灯光组亦有可能包含空白的嵌板,这类型的天花板优点为,放置方式并没有严格的限制。

C/R之墙壁还有一种是以薄钢制成,但必须在表层涂上一层保护层,否则亦会腐蚀,它并不容易电镀,而在表层涂上的保护层会变得易碎,很容易剥落,但若选择高质量的不锈钢,就不必涂上保护层7,而使用玻璃作的C/R会使得房间的光线大增,以及美观,但必须涂上一抗紫外线的障碍物,且可以视觉互通,较不会产生幽闭恐惧症。

无尘室用空调箱选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本篇文章所讨论到问题就是选用清净室之AHU所应考虑到的问题。对每个工程师或设计师而言,选用清净室的空调系统大概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因为清净室之空调条件要比平常的空调区间来的复杂且较严格,人都用于医院、药品制造、精密电子零件制造场等。

选用正确的设备是设计者应尽的义务。本篇文章将其分成几个部份作讨论,吾将其作为整理后作成下列报告。

(一)就政府法令而言

各个国家政府对清净式的设计条件要求不同,应注意设计时政府之时令。设计清净室之AHU应府合FDA法规或EPA排放空气法则。IAQ已渐渐被重视,设计时应注意IAQ之法规。视使用场合而定,过滤方法又可分成机械过滤法与化学过滤法。初级过滤,中级过滤,高效过滤与无菌的环境以机械过滤法即能达成。为达到排气之环境要求化学洗涤器(scrubber),焚化炉或更多的机械及化学过滤设备必需被应用。活性碳或高锰酸盐能有效达到化学过滤的要求。

(二)就成本而言

在一些外表特殊的建筑物中,那些增加的设计和设备使用的费用在长期的利益中须作正确的判断。在一些特别的应用上,通常都习惯设计两至三次的过滤以达到所要求的状态。传统的清净室若遇上要求较为严格的部份时,设计必须有许多额外加价的部份。清净室应尽量避免停机的现象,在建造的成本里必须注意耐久性及可*度。在风门调整上,设计者设计时,对温度及湿度的要求不同,就像是在设计人们的居住环境一般。在居住环境中,停机期和温湿度上的要求较放置设备上来得高。所以质量上及所提供的服务成果是不能忽视的。在特殊的清净室传送或接收的设备,在错误修改应用上费用是比较昂贵的,且若不能与设计图上一样,可能会无法执行。在设计特殊的清净室时,建筑的成本中包括运转成本,而运转成本又包括须能持续运转的马达成本及修护成本。成本的归纳有装置费,持续运转费,维修费。计算运转成本必须考虑到能量的消耗及效率的高低。就高效率或新机台启动前,会先引进外气,这样对旋转的原动力、交流板、排气的管路和空气回流混合系统中,长期使用可保持较高的效率。在操作上和持续运转费用上必须考虑是否提高整个的设备费用。

(三)就工作参数设定而言

特有的温度、湿度噪音、振动及运作的环境要求下,大部份将影响到设备的选用。就某些实例而言,温湿度的设定点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必须要维持在一个长时期或较完整的环境及过程。清净室的加热力法可用热水、水蒸气瓦斯和电能,可用冰水,乙醇或冷媒冷却。使用水蒸气、注射器、喷雾器及渗透的方法可以加湿。当评估加湿的来源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加湿过程和加湿的方法是否保证清洁。典型的清净室通风管理装置使用一个有吸收力或吸附力的物质去除大气中的湿气或使用低温乙醇螺管系统去湿。温湿度设定后,就必须考虑空气流量参数是否满足所需。典型的清净室必须维持在大气常压下。因此房内之压力及体积之值必须适当予以控制。风扇的噪音与震动必须被考虑上去。适当的装配器材及马达转速可避免不必要的噪音和振动。风扇结构可使用皮带驱动或直接驱动。风速控制及可变频率控制可以依体积需要来决定噪音及振动的限度。最普通的减振方法为装置弹簧基座、固定基座及将空调箱远离。常用的声音衰减器有可动式地板、缓冲机和风扇弯曲度及伸缩度控制。声音衰减器隔离风扇和设计成薄的特性,可降低几度音阶结合。除了粒子的控制之外,特别要考虑的有(a)带细菌的操作过程,(b)腐蚀物或有毒的化学物品,(c)挥发性或易爆发的药剂,(d)还有室内及排气的空气质量,(e)安全,(f)设备寿命和保养能力等。

(四)就建筑考虑方面

空间的使用率会影响AHU的实际大小。保养门和通路仪表板的位置必须谨慎地决定,特别是位于小空间的设备。应防止表面凝结,除了涉及湿气作用和凝结在设备的外部之外,湿气对于空气传递设备内部构成要素也有不利的影响,混气对内部构成也有不利影响,将使寿命缩短,成本提高。湿气作用将会散布弊病和污染物,便得效率低的令人害怕。减低建筑物的腐蚀物质和铝、不锈钢或涂上一层合金,可以使用上列物质使清净室寿命增加。设计设备空间时,应保留适当的通路,以备打扫或维修用。对于铜制的、不锈钢制和铝制的盘管,应注意那种场合适用那些盘管。

(五)就管理合成物的规格方法

篇(7)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以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中国,建筑能耗目前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5%左右,且呈递增趋势,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有巨大潜力。建筑能耗不仅仅影响国家能源供应,而且能源使用效率的高低还影响环境,例如据有关测试[1]表明:在城市内建筑四周挂满分体式空调时,将造成局部“热岛”现象,空调机的运行能效比COP显著下降,建筑周围热环境也被严重恶化。也就说,建筑节能和居住环境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

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快速提高,建筑能耗以更高的速度增加,例如冬季供热地区正迅速南扩,而北方地区空调器拥有量也迅速增加。建筑物寿命一般较长,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很大,因此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建筑能耗与环境影响便显得至关重要。而我国广大地区、不同气候、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不是依靠墙体保温等措施就可以解决的[2],更需要从建筑设计到建筑细布构造处理以及环境控制设备及系统等各种技术的集成来解决。

另一方面,建筑环境特别是居住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居住区内的空气质量、办公或居室内的空气品质、噪声水平以及交通状况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注意到这一现象,相继推出了以“绿色”、“生态”为宣传点的建设项目,但真正的“绿色生态”建筑或住区不仅仅是依靠多绿化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建筑物理环境中综合因素的影响,包括声、光、气流、热、能耗等诸多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从建筑声学、光学、气流、微气候、空气品质、能耗等角度,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房地产开发商提高建设水平、增强项目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提高普通消费者的生态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由清华大学提出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策略等,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具体的评价内容,以期为我国实施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进行有益的探索。

2评价系统简介

2.1国外经验

关于建筑节能的评价,国外已经有了一些已经成熟并在实施的规范,并且有相应的标准模拟软件来评价建筑的节能状况以保证规范的实施。在美国有“节能之星”标准(EnergyStar),这个标准实施已经有10年了。它比美国“标准能源法案”(ModelenergyCode)要求更加节能30%。通过这套标准的实施,在不增加初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节省30~50%能源消耗,可以节省50%的建造时间。也是因为有了这套标准,可以创造出激励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节能技术和建材发明的氛围。由于这套标准针对美国某地区而专门制订的,因此在美国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标准,例如Title-24标准主要在加州实施。

芬兰建立了一套叫做“能耗认证系统”的标准(EnergyCertificationSystem)。在香港也通过授予“建筑认证证书”(BuildingPass)的方式来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规范。俄罗斯在莫斯科也实行了一种叫做“能耗护照”(EnergyPassport)的建筑节能规范。它包括一套新的节能标准MGSN,希望能够控制建筑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的质量,而且它可以为节能建筑提供潜在的购买者等信息,从而来促进节能建筑的良性发展。这些规范中都没有包括环境质量的评价内容,然而实际上节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水平,减少污染排放,从而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完整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评价标准中应将环境质量的评价纳入其中。

2.2主要内容

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评价系统是对建筑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给予研究,从而对建筑环境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建筑生态环境的评价系统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小区规划评价、建筑单体评价、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评价等等;牵涉到的关键技术较多,如建筑热环境模拟、计算流体力学(CFD),建筑日照分析与采光技术,噪声控制以及建筑材料技术等。这些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交叉形成了建筑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的技术核心。

开发成熟的软件系统实施建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在我国形成可实施的评价系统,最终可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发一套可以广泛运用的评价建筑生态与节能效果的软件平台,并形成相应的激励、保障实施措施,从而形成体系。

2.3评价方法

一个重要的工作是研究住区生态与节能效果评价指标,以及如何从模块化软件的模拟仿真结果中提炼出能充分反映建筑生态环境、能耗特征的评价参数,从而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建筑环境评价软件平台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可采用的是模拟其运行状况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两个层次的标准,首先对于规划设计层次来说,可以通过模拟其日照、噪声、空气流场以及微气候等,对其规划和建筑设计直接进行评价。第二个层次,对于节能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全年模拟分析,而不是仅仅依靠稳态计算或者是设计计算,从而给出节能效果星级评价等级。这两个层次应该是必须同时满足的。

2.4评价策略

对于评价策略,可以分两步:一、在房屋建造之前,运用评价软件对规划和设计图纸进行模拟,给出相应审核评价(Plansreview);二、在建造完成之后,对建筑进行实地抽查考核,以确定建造是否与审核后的图纸相一致,如果是一致的,可相应授予一定的环境和节能效果星级等级。

2.5系统特点

归纳起来,这一评价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a、清晰明了,易于理解与实施

b、相对灵活,可允许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相同的环境和节能效果;;

c、数据丰富且准确,能给予用户和房地产开发商明确的结论和指导依据;

d、激励机制完善,可操作。

3评价实例

以下通过实例,简要介绍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3.1居住小区声环境

某居住小区位于北京东四环路东侧,距四环路约400m,被现状住宅区和规划的城市干道分成东、西两区。小区总面积26公顷,容积率2.0,户型以一梯两户或三户的高层、小高层单元(11~18层)组成的板楼为主,边角处辅以一梯四户或六户的点式高层(14~18层),板楼前后间距40至60m。小区的周边环境好,交通便捷,但是随着小区及周边道路、用地建设的完善,过境交通量可能会增大,小区的安静可能会受到干扰,为此业主要求进行声环境评价。

经现场实测,图中的三个主要带状噪声源可能影响到居住小区声环境,为此分别进行了模拟分析。

图1—居住小区声环境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居住小区内的噪声分布,可以看到,颜色愈深的建筑所处的声环境越差,在没有采取设防噪绿带等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其临街一面的室外噪声级不能满足居住区室外白天低于55dB、夜晚低于45dB的国家标准。为此,笔者对合理降噪提出了建议。

图2—居住小区噪声分布及小区示意图

3.2建筑群空气流场分析

仍以前述居住小区为例,这种高层建筑、多层建筑混合存在的小区,其建筑群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对其微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风速太大可能对人们的生活、行动造成不便,也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形成旋涡和死角,不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因此,业主提出在规划设计阶段预测居住小区内的空气流动状况,以对小区内微气候作出合理的评价。

图3—建筑群空气流场分析

上图给出了该居住小区在北京冬季典型工况(北风,风速5m/s)下,1m水平高度上的空气流速分布图,暖色调表示风速高。原本业主担心在建筑群中部的南北大通道上会有较强的气流,但由于建筑布局比较合理,模拟分析显示在这一大通道区域内风速基本小于1.2m/s,适于居民走动、生活。倒是在建筑群的一些其他局部发现,由于绕流等的影响会形成局部气流过强,笔者对此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值得说明的是,此分析结果可以多媒体三维动画显示,效果更加逼真。

3.3建筑群日照分析

当现代建筑越来越密集,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穿过的一缕阳光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建筑群日照分析被越来越重视,人们不满足于冬至日一小时日射这样的要求,而更关心在周围建筑物遮挡和建筑物自身遮挡的情况下,究竟自己等实实在在接受多少阳光。下图给出某建筑群在夏季清晨的日照与遮挡状况,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三维动画效果可将分析结果表现得更加逼真。

图5—建筑群日照分析

3.4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分析评价

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的评价内容,主要是考察人们在室外生活时切身感受到的诸如室外温度、湿度、太阳辐射、气流组织和绿化状况等微气候参数。其中温度作为人们感受居住环境好坏的主要参数,对评价小区热环境至关重要,也是影响人们在室外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它同时综合反映了诸如小区的太阳辐射及绿化状况等其它因素的作用,也是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相对较容易进行预测和比较的热环境参数。

值得指出的是,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的气候情况也并不是处处相同的。“城市热岛”现象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最突出特征,显著反映了由于城市化的结果使得城市气温与郊区或其它地区气温的不同,并将给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一般说来,认为某个区域的实际气温是由基础气温、太阳辐射、长波辐射的线性叠加得到的。区域地貌、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等因素决定了区域温度。即:M(I,t,x)=C(I,t,x)+L(I,t,x)+E(I,t,x)

其中M是区域气温,C是基础气温,L是局地地貌,E是城市化程度,I是天气状况,t是时间,x是地点。具体来说,在建筑群集地区,小区不同地方的温度环境在受相邻位置的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布局、小区的下垫面(如沙土或水泥路面)、绿化情况(包括水景布置)、以及交通和家电等人为排热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使得局地气温出现热岛或冷岛、以及滞后或提前等现象。

结合建筑群空气流动分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预测居住小区不同位置小范围内的逐时气温,同时进行比较并给出评价;所得结果既可供居民选择适合个人习惯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出参考意见,同时也能为改善居住小区热环境指明方向。

下图是某居住小区中不同位置的“热岛强度”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居住小区内热岛强度小,温度适宜,利于人们的室外活动以及室内持续进行自然通风,温度环境令人满意。其中的原因在于居住小区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间距选择合适(天空视角系数较高而利于长波辐射冷却);且集中绿地多,绿化好,并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人工水景布置(使得其与空气的热湿交换加强,有效地降低了空气的温度)。值得一提的是,环境最好的区域均为小区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休憩、娱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区域内的健康适宜的温度环境将极大地利于居民的室内外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图6—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分析评价

4小结

目前,该项目以被列为建设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并逐步开展整合软件系统、实际检验使用情况的工作,从对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项目入手,在实践中完善这一评价系统,并通过将建筑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理念的应用,明晰建筑生态环境的真正内涵,推广建筑节能概念,并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一定的探索。

参考文献

篇(8)

0引言

自国家“七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满足了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用电量大幅度增加的需要,然而,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频率也随之日益提高,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不断寻找相对有效的建筑电气防火安全措施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常抓不放。

1强调建筑电气线路的火灾防范

据统计,建筑电气火灾中,电气线路引发的火灾占电气火灾的60%以上。而其中最为常见电气线路火灾又属短路故障引发的火灾和线路长期过载引发的火灾。

1.1短路故障火灾防范短路,俗称连电,是指电气线路中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之间短接起来的现象。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增加为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产生的热量又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使得温度急剧上升,大大超过允许范围。如果温度达到可燃物的引燃温度,即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引起建筑电气短路的原因多样。当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变质或受到高温、潮湿或腐蚀的作用而失去绝缘能力,即可能引起短路事故。绝缘导线直接缠绕、勾挂在铁钉或铁丝上时,由于摩擦或铁锈腐蚀,很容易使绝缘破坏而形成短路。由于设备安装不当或工作疏忽,可能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受到机械损伤而形成短路。由于所选用设备的额定电压太低,不能满足工作电压的要求,可能击穿而短路。由于维护不及时,导电粉尘或纤维进入电气设备,也可能引起短路事故。由于管理不严,小动物或生长的植物也可能引起短路事故。在安装和检修工作中,由于接线和操作错误也可能造成短路事故。此外,雷电放电电流极大,有类似短路电流且比短路电流更强的热效应,也可能引起火灾。

防止建筑电气线路短路的措施主要有:第一,严格按照《电气设计规程》的规定,设计、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电气线路。第二,防止电气线路绝缘老化,除考虑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应定期对线路的绝缘情况进行检查。第三,不同的工作环境,电气线路中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和敷设,应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进行。第四,加强电气线路的安全管理,防止人为操作事故和未经允许情况下乱拉乱接线路。

1.2线路长期过载火灾防范过载,也称过负荷运行,是指超过电气线路和设备允许负荷运行的现象。负荷是指电气设备和线路中通过的功率或电流。线路发生过载的主要原因是导线截面积选用过小,实际负荷远远超出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或在线路中加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设备等原因所造成的。

防止建筑电气线路长期过载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要做好导线材料的选择。由于国家“以铝代铜”的政策影响,许多地方一般采用铝芯导线,但对于电路要求较高的建筑,为提高截面载流能力,便于敷设,应多采用铜芯线。同时进行精确的负荷计算,合理选择导线的截面。第二,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功能确定导线的敷设方式。一般吊顶内的电线应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管配线,如PVC管,也可以用金属管配线,或带金属保护的绝缘线,用来避免导线短路时引燃可燃物。消防用电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第三,高温表面灯具附近的导线应采用耐热绝缘导线(如玻璃、石棉、瓷珠等护套的导线)而不应采用具有延燃性绝缘导线。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热设备从工业到家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电炉子、电烤箱、电暖气、电熨斗等,而这些设备都容易使线路过载。这些电热设备是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设备,具有功率大、加热温度高、控温时间长的特点。据统计,许多电热设备火灾都是违反操作规程,将电热器放到易燃材料上长时间烘烤未拔掉插头等烤燃周围可燃物而引起的。根据电热设备的火灾危险性,应采取的防火措施,一是电热设备功率比较大,应防止线路过载,最好采用单独的配线供电。二是电热器具,如电烤箱、电熨斗、电烙铁等,一般通电时,人员不能离开,应养成人走断电的好习惯。为了确保家用电器的使用安全、防止火灾,必须严格遵守电器安装、使用的有关规定。

2重视建筑电气照明的火灾防范

建筑电气照明已经成为建筑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管理不善和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火灾。建筑电气照明是把电能转化成为光能而发光的一种光源。照明灯具在工作过程,往往要产生大量的热,致使其玻璃灯泡、灯管、灯座等表面温渡较高。其火灾危险性十分显著。电器照明设备,品种数量多,线路复杂,如果设计、安装、使用不慎,极易引起火灾。

防止建筑电气照明火灾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要根据灯具的使用场所、环境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灯具。第二,照明灯具在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的过程中,都伴随有能量损耗,致使灯具表面温度较高。所以要根据环境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来选择照明灯具,而且照明装置应与可燃物,可燃结构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严禁用纸、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挡灯具。第三,灯具应安装在不燃的基座上,尽可能安装表面温度较低的灯具,采用埋入式安装在吊顶里面的灯具,与吊顶之间应作隔热处理。照明光源尽可能采用冷光源,没有条件的应保证灯具与可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或采取隔热措施。第四,镇流器与灯管的电压和容量应相匹配,镇流器安装时应注意通风散热,不能让镇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物上。第五,安装有表面温度较高的灯具时,应对灯具正面和散热孔加装铅丝防护网或不燃材料制作的挡板,以减轻灯具爆裂时玻璃碎片和炽热的灯丝飞溅造成危害。第六,采用霓虹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一般霓虹灯的工作电压高,火灾危险性大,安装霓虹灯的灯柄、底板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或对可燃材料进行阴燃处理。当霓虹灯变压器安装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位时应设防护措施。第七,要避免在灯光装置区域悬挂旗帜或发射彩带等空中移动物体,以防这些物品与高温灯具直接接触并发生缠绕或碰撞而引发火灾。

3抓好建筑电气系统辅助设备的火灾防范

建筑电气系统中配有许多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接插件,由于在安装、使用及维护方面的原因电气接插件容易产生电弧、发热现象,其火灾危险性很大。有的建筑为了测试的需要,还安装有临时电源插座。有的建筑电气把几十个用电器同时开启且持续时间长,火灾危险极大。

防止建筑电气系统辅助设备火灾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认真按照规定选型并按规定正确安装,不应安装在易燃易爆、受震、潮湿、高温或多尘的场所,应安装在干燥明亮、便于进行维修及保证施工安全、操作方便的地方。第二,避免安装临时插座,有实际需要的应充分考虑到电源线路的负荷承载能力,选择适当型号的电插座,在承载力范围内联接用电器,并要注意它的运行状态。第三,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接插件应慎重选择,要选择优质合格产品。

4加强建筑电气的监督管理

国家对建筑电气各项工作都进行了规范,但在实际中往往执行不到位,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各方的意识,按照规范建立完善的责任问责制度,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尽可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建筑电气监督管理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制定建筑电气设备使用的安全技术条件第一,对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第二,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第三,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采用避雷针、避雷线、保护间隙等过程电压保护装置。第四,低压电力系统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第五,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第六,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地点设安全标志。

4.2完善建筑电气设备作业人员要求第一,无证不能上岗操作;如果发现非电工人员从事电气操作,应及时制止,并报告领导。第二,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规、规程和制度,不违章作业。第三,对管辖区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负责。第四,认真做好巡视、检查和消除隐患的工作,及时、准确地填写工作记录和规定的表格。第五,架设临时线路和进行其他危险作业时,完备审批手续,否则应拒绝施工。第六,积极宣传电气安全知识,制止违章作业和拒绝违章指挥。

4.3熟悉建筑电气设备起火时操作要点当发现电气设备或线路起火后,首先要设法尽快切断电源。切断电源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起火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能力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第二,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磁力启动器,而不是先操作闸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第三,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第四,剪断电线时,不同相电位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防电线切断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5运用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新技术

5.1电弧故障断路器电弧故障断路器(APCI)包括它的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实现方法。其通过电流互感器感应AC(交流)电流的大小和di/dt,然后用OP(运放)进行处理后,将信号再输入MCU(微控制器单元)进行A/D(模数转换)处理,MCU将采样数值进行分析,如果符合故障电孤的特性,MCU将发出断珞器脱扣信号,使断路器断开。

传统的断路器只对过流、短路起保护作用,电弧故障断路器(APCI)是在传统的断路器的基础上添加了崭新的功能——对电弧故障起保护作用,以防范电弧引发的火灾。而电弧故障断路器(APCI)是将传统的过流、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集成,再增加一个电流互感器。电弧断路器(AFCI)硬件原理见下图:

5.2自动探测定位的水炮灭火系统自动探测定位的水炮灭火系统如图2所示。该灭火系统可以对大空间的火灾位置做出高精度的自动定位,并自动瞄准火灾位置喷水灭火,适用于大面积、大范围的体育场馆、火车站,大的批发市场、商城,大型影剧院的自动定位灭火。

5.2.1通过红外线探测装置探测火灾,并自动定位火灾的位置-红外线探测装置是由红外线火灾探测器2和图像处理盘3构成,进行高精度的火灾判断,并自动定位火灾的位置。红外线火灾探测装置的监视范围为水平方向200°,垂直方向90°,最远距离200m。

5.2.2灭火水炮瞄准火源位置喷射水柱,进行有效灭火。灭火水炮可以自动瞄准被红外线火灾探测装置所定位的火灾探测位置,进行喷水灭火。通过操作控制盘可以分别控制灭火水炮的俯仰角度、喷雾角度以及喷水压力;并可根据火灾位置的距离,自动选择最适当的喷水途径。而且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行自动喷水方式和手动喷水方式的切换。

5.2.3通过中央操作台15对系统进行集中监视。中央操作台15是进行系统集中监视以及进行总控制的装置。在显示信息的CRT装置上,实时显示系统状态,并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显示,可准确掌握火灾发生时的状况以及喷水情况。另外,在中央操作台15的操作部分可以远离操作水炮和ITV监视器。

5.2.4通过ITV监视器确认火灾情况。ITV监视器(摄像机)能够瞄准红外线火灾探测装置所定位的火灾位置,并且把火灾状况显示在中央操作台15的彩色显示器上。因此,ITV监视器发挥着灭火活动中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11月同期于我院治疗盆腔炎的患者12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地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年龄范围21~42岁,平均年龄(30.9±2.7)岁;文化水平:小学或以下12例,初高中28例,大学或以上20例。对照组年龄范围23~45岁,平均年龄(33.9±1.9)岁;文化水平:小学或以下15例,初高中24例,大学或以上21例。两组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盆腔炎护理,第一,应该要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调理,尽可能的选择清淡并且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主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第二,保持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住院环境舒适并且安静,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给患者,从而改善患者的心情。第三,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从而增强患者体质,同时加快患者炎症吸收,对于患者的疾病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四,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的日常用药,避免出现患者私自服用抗生素或乱用药物情况。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疾病改善情况,调整患者的用药剂量,有助于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采取健康教育护理:

(1)入院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常规资料进行了解,如:患者的年龄、住院次数、文化水平、发病时间和主要的症状和体征等。入院之后,了解患者对盆腔炎的并发症、主要症状和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将此作为日后健康教育的基础和依据。

(2)向患者详细介绍科室的相关制度、确切的住院环境以及护理护士和主治医师,让患者与医护人员充分交流,建立起良好、友善的医患关系。让患者对检查的意义和目的有大致上的了解。

(3)患者入院7d后,对患者进行盆腔炎健康护理知识的普及,让患者对盆腔炎这一病症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和基本概念有大致了解。通过对患者进行知识普及让患者了解生活中的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可能会对盆腔造成的影响。使患者对物理治疗的作用和具体措施有基础了解。

1.3疗效判断标准

在健康教育之后,80分或以上的患者判为达标,80分以下的患者被判为不达标。

1.4数据处理

采去统计软件SPSS17.0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2结果在所考察的120例患者中,实验组在谨遵医嘱进行治疗、个人卫生的注意情况、生活的规律程度、出院之后发热、腰疼的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在对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工作之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为73.3%,实验组的达标率为93.3%,两组比较的数学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篇(10)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教育的功能就是把宏观的社会文化结构转化为学生微观的个体心理结构,而转化必然要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有效达成。因此,教育必须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从而促进个体的发展。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作为个体的学生情感、主体性、创造性的培养。教学模式的单一,使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更不用谈潜在于学生身上的个性、意志、情感的培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音乐教学必须不断更新观念,从培养学生主体性、促进自我发展的角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

一、构建主义对音乐教学模式的思考

音乐教学模式和整个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正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解决的是如何控制教学过程以实现知识的传授,因此不能有效达成上面所述的目标,而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为此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由于个人的经验不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各不相同,所以应该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墓础来构建知识。从这个角度出发,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已有经验墓础上的主动建构,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从而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种思想正体现了音乐教学模式发展和音乐教改的价值取向。

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堂曾经以其丰富的内容、活跃的气氛、多变的形式而傲视诸科、独树一帜。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各科教学都已上升了一个层次,而音乐学科相对显得滞后,在很多音乐课堂上仍然演绎着我教你唱、我说你听、我动你跟的陈旧方法,导致了学生音乐知识贫乏,创造能力差,学习方法被动,缺乏自主意识的现象。

长期以来,教师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教者”的形象,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知识,“教书”、“教师”、“授课”这些词语一方面显示了长久以来的课堂状态,一方面则又使这种思想得以根深蒂固地延续。其实,这种“行为主义”的做法就是把学生当作了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存储器。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教师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便自然形成了“从教师那儿学音乐”的思想意识。实际上,这种课堂教学是没有充分尊重学习主体、忽略学习者的音乐潜质和成长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是扼杀他们“创造力”的课堂。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理论则给陈旧的音乐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被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的角色则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

首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个人有独立的理解,同时又通过合作获得的全面理解。音乐学科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和模糊性,有足够大的空间让学习者发挥主观想象。同样的学习内容往往会因个人经验、经历、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独到的见解。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尊重该学科原有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模式设计中要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充当着主人的角色,他们把教学看作是“自己”的责任,而不光是教师的事情。从教的主体而言,为了使学生主动性参与教学,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安排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的主体而言,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会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需求。“主体一发展”为特征的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立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

作为人的本质所在的主体性,实践性、创造性和个性特征是其基本内涵。人的主体性存在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并只有在生命活动中才得以生成和提高。学生主体性在学习上主要表现为态度积极和行为积极,能自觉地参与、交往与合作;在行为方式上主要表现为理智与情感、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和谐统一。“主体一发展”音乐教学模式侧重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丰富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收获自己的学习心得,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发展意识,能自觉地提出自我发展目标。

其次,建构主义情境教学模式使学习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学习者在情境中模拟实际情况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实际中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

情境性的学习呈现了知识的生存力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若是有助于解决具体问题或是能够提供有关经验世界的一致性解释,就是适应的,就是有“生存力”的。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处处可见音乐的运用,它涉及情感、人生,又包罗一切学科。社会生活中与音乐相关的问题也非常多,如对某一历史人物、事件或者某一种文化传统如何评价,如何透视、分析和评价某一社会现象等等,这一系列紧密联系社会、实用性极强的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填密思考,不断从书本、社会中汲取文学、文化、历史和科学等各方面知识,再通过讨论、辩论、演说等多种交流形式达到共融和逐步解决问题,这就必然会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音乐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构建音乐情境教学模式,将音乐的学习放到各个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中,在问题的解决中掌握音乐知识,一定比课堂上简单的讲授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情境化的教学可以不只依赖独立的测验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对间题的解决本身就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或者仅仅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进行功能性评估。以每一个学生的相对进步来作出评价,既有积极促进进步的意义,同时也能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把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

再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这个“必要的学习资料”不是支持“教”的,而是为了支持“学”的。鉴于这样的出发点,在音乐教学中构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音乐教学环境本身,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能力,扩大自身周围的学习资料范围,促进主动学习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音乐学科在广义程度的理解上,其知识的来源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科的学习中,既优化了学科教学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的层次,使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在整合的过程中相得益彰。墓于信息技术的音乐教学模式目前主要有教师运用投影、图片、录音磁带和计算机多媒体制作的课件等手段,学生墓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篇(11)

1高层建筑结构受力方面

对于一个建筑物的最初的方案设计,建筑师考虑更多的是它的空间组成特点,而不是详细地确定它的具体结构。

建筑物底面对建筑物空间形式的竖向稳定和水平方向的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建筑物是由一些大而重的构件所组成,因此结构必须能将它本身的重量传至地面,结构的荷载总是向下作用于地面的,而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搞清楚所选择的体系中向下的作用力与地基土的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就必须对主要的承重柱和承重墙的数量和分布作出总体设想。

对于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竖向和水平向结构体系的设计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但是,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竖向结构体系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其原因有两个:其一,较大的垂直荷载要求有较大的柱、墙或者井筒;其二,侧向力所产生的倾覆力矩和剪切变形要大得多。

与竖向荷载相比,侧向荷载对建筑物的效应不是线性增加的,而随建筑高度的增高迅速增大。例如,在所有条件相同时,在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基底的倾覆力矩近似与建筑物高度的平方成正比,而其顶部的侧向位移与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地震的作用效应更加明显。在高层建筑中,问题不仅仅是抗剪,而更重要的是整体抗弯和抵抗变形,可见,高层建筑的结构受力性能与低层建筑有很大的差异。

2结构选型阶段

对于高层结构而言,在工程设计的结构选型阶段,结构工程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结构的规则性问题。

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2.2结构的超高问题。

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B级高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甚或超过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2.3嵌固端的设置问题。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固端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2.4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在新规范中,对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且根据实验资料和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给后期设计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3地基与基础设计方面

地基与基础设计一直是结构工程师比较重视的方面,不仅仅由于该阶段设计过程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后期设计工作的进行,同时,也是因为地基基础也是整个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这一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更加严重甚至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要注意地方性规范的重要性问题。由于我国占地面积较广,地质条件相当复杂,作为国家标准,仅仅一本《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无法对全国各地的地基基础都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规定,因此,作为建立在国家标准之下的地方标准。

地方性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能够将各地方的地基基础类型和设计处理方法等一些成熟的经验描述和规定得更为详细和准确,所以,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一定要对地方规范进行深入地学习,以避免对整个结构设计或后期设计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

4结构计算与分析方面

在结构计算与分析阶段,如何准确,高效地对工程进行内力分析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处理,是决定工程设计质量好坏的关键。由于新规范的推出对结构整体计算和分析部分相当多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因此,结构工程师也应该相当地对这一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1结构整体计算的软件选择。目前比较通用的计算软件有:SATWE.TAT、TBSA或ETABS、SAP等,但是,由于各软件在采用的计算模型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导致了各软件的计算结果有或大或小的不同。所以,在进行工程整体结构计算和分析时必须依据结构类型和计算软件模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软件,并从不同软件相差较大的计算结果中,判断哪个是合理的、哪个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哪个又是意义不大的,这将是结构工程师在设计工作中首要的工作。否则,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计算软件,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可能使结构有不安全的隐患存在。

4.2是否需要地震力放大,考虑建筑隔墙等对自振周期的影响。

该部分内容实际上在新老规范中都有提及,只是,在新规范中根据大量工程的实测周期明确提出了各种结构体系下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

4.3振型数目是否足够。

在新规范中增加一个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该参数的限值。由于在旧规范设计中,并未提出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或即使有该概念,该参数的限值也未必一定符合新规范的要求,因此,在计算分析阶段必须对计算结果中该参数的结果进行判断,并决定是否要调整振型数目的取值。

4.4多塔之间各地震周期的互相干扰,是否需要分开计算。一段时间以来,大底盘,多塔楼的高层建筑类型大量涌现,而在计算分析该类型高层建筑时,是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并按多塔类型进行计算,还是将结构人为地分开进行计算,是结构工程师必须注意的问题。如果多塔间刚度相差较大,就有可能出现即使振型参与系数满足要求,但是对某一座塔楼的地震力计算误差仍然有可能较大,从而使结构出现不安全的隐患。

4.5非结构构件的计算与设计。在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一些由于建筑美观或功能要求且非主体承重骨架体系以内的非结构构件。对这部分内容,尤其是高层建筑屋顶处的装饰构件进行设计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均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新规范中增加的非结构构件的计算处理措施进行设计。

5结束语

总之,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是一个长期、复杂甚至循环往复的过程,任何在这过程中的遗漏或错误都有可能使整个设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或使设计结果存在不安全因素。以上也只是笔者在设计过程中对问题一些浅薄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