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09)01―0022―02
一、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是许多国外人士崇仰的。自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人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在韩国,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中国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韩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和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思维和文化在基本的层面上都是相同的,具有人类社会文化具有的共同特征。但是西方国家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以崇尚个人为中心的,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除了表现在世界观、价值观,习俗差异等外,还与生存环境,,历史典故的不同有关。
三、中国文化与英语教育
中国的英语教育从大纲到课程总体目标的实施及培养合格外语人才方面上,极少甚至不曾与母国的文化相联系。虽然中学生有语文课本和中文阅读,但都与英语教学脱离,没有把母国文化教育渗入或者融入到英语教育中去。
(一)让英语适合中国学生
我国英语教学在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迄今仍普遍存在着一个重大问题,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该病症的症状是:在与西方同行交流时提不出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其言语的方式、内容和术语都是西方的,有时甚至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所以对于英语教学这门大量接触西方思维和文化的项目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以清醒的、理智的头脑对待西方文化,对其影响要加以合理的限制,要在真正重视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文化。
(二)减轻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
由于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我们在指导学习过程中会缺乏真实的语言与文化的交互贯通。最为典型的影响是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阻力和学生对英语语言习惯的适应能力的缺陷。但是要认识到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发展与改革,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学生们的思想也会趋向于时代化,对文化冲突的抵抗能力也会增强,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课程、大纲、教材、课堂、教师、学生等进行重新思考,加强对文化教育的导人和融会贯通,本着加强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借鉴和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适当改变教学理念,通过努力消除不利影响。
四、构建适宜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思想上的准备
以前我们要求学习英语的中国人适应英语国家的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文化的东学西渐趋势的增强,我们应从另一方面着手,使英语学习中多掺入中国文化,形成具有英语文化又有中文文化的教学模式一中国特色的英语学习和教学。
1、认识中国文化精髓
所谓精髓,就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历史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源远流长的正面影响,能被其他人所认可其民族和地域的特色性并且广为传颂。而且还应具有研究和发展价值的那一部分文化。我们能从这些资料中找到大中国延续至今的仁爱礼让、包容海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些令人敬仰的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并将它们发扬光大。
2、建立平等交流意识
在跨文化交流中,除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平衡及中国文化的缺失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平等交流意识的缺失。大部分人,包括国人,在当中国人与外国人的谈话出现了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而导致对方产生误解甚至不快时,都会认为是中国人的责任,而实际上这肯定是由于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文化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中西方交流中,双方文化是具有平等的地位的,不存在一方应该尊重另一方的文化的问题,而是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二)教材上的准备
我们在外语教学上的偏差,不能不说是我们教材编写方面的一大失误。我国各类的英语教材,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因此,我们一方面应该促进融入中国文化和中西文化比较的教材的编写,提供可供一线教师参考的系统性的教材和资料;另一方面,在现行教材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应采取一定的替代措施,以及鼓励学生和教师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参与加强教材文化建设。
(三)器材上的准备
1、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富有趣味、互动性强的与中国文化有关的素材和课堂交流环节,运用多种感官刺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思维情境,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教材和课件的修改和制作中,将学生的意愿加入到课堂内容的改变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的互动性改进,促成教学双方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课堂环境。
2、图书馆及相关设施的应用
更加重视富含中国文化知识的书籍和资料的管理和引进,不仅要有诸如《史记》、《诗经》、《孟子》这样的古典作品,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注解和说明性的书籍,以及含有浓郁中国色彩的、可视为传统文化的扩展的一些书籍作品,能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了解中国文化。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一个更多姿多彩的文化空间,使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融合更加顺利,使注重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英语教学更加有力地发展。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各国之间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交流与接触愈发频繁。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他们面临巨大的挑战:许多西方大国企图利用其文化上的优势,对其他国家实行文化渗透,这严重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因此,为了捍卫国家的文化安全,必须加强文化安全建设。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高校进行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丰富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人民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抵制西方大国的文化入侵,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的不良现象,这极不利于我国的文化安全建设。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的进展情况。
一、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现状及必要性
近年来,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积极向学习者灌输西方文化,讲授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这对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鲜有教师关注中国文化成分,换而言之,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被打入了“冷宫”,很少引起大家的重视。这种文化教学的不平衡和不平等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和“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2】阻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总之,我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文化输入意识薄弱;重视英美等“精英文化”,摒弃多元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忽视母语文化;学生无法用英语这一国际语言表达母语文化等。【3】
众所周知,任何交际都不是单向进行的,而应该在交际双方循环往复。跨文化交际亦是如此。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我们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将本土文化用英语恰当表述的能力。不难想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只有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而缺乏适量的中国本土文化教学,长此以往,大学生势必会形成崇洋的思想,导致自我身份意识模糊,民族自豪感降低。因此,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些西方文化,而且也要懂得本民族文化,二者并重”。【4】古今中外外语界泰斗无不是在外语和本国语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浸泡下成长起来的。我国的钱钟书、傅雷、许国璋、梁实秋等无一不是从小熟读诗歌散文,具有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然后习得外文,最后成就一番事业。他们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学习外语,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部分。【5】因此,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成分,培养学生有效地使用英语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国际竞争与合作愈发频繁。在此过程中,各种文化间的碰撞、摩擦也是无法避免的。由于各民族历史、经济发展、社会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交流逐渐演变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全球化这种形态进行的新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严重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6】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必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高校作为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场所,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文化安全建设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西方文化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传播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总之,大学英语课堂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教学。
二、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的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本土文化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文化平等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1、文化平等原则。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西方文化输入和中国本土文化教学。我们强调加强本土文化教学但不等于否认西方文化的重要性,也不是说母语文化优于目的语文化。我们应该明确,文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它只是不同社会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信仰、法律,及该民族人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激励学生以宽容、辩证的态度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既要避免崇洋思想的产生也不能“为中国文化独尊”。只有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才能消除教学中的文化歧视,促进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为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实用性原则。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与专门的文化教学不同。专门的文化教学其内容更为广泛,涉及面更广;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本土文化教学也应该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此外,教学中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7】只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内容实用、可用,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循序渐进的原则。文化的积累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因此,进行中国文化教学绝不能操之过急。过量的文化输入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难以吸收,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文化教学应该与语言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相辅相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适时、适宜的进行中国文化教学。
三、中国文化教学方法
1、对比法。在文化教学中应该提倡对比的学习方法。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让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形成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的的文化敏感性。对比的方法效果很明显,因为异同的反差能有效加深学生记忆并提高理解能力,教师应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8】通过文化对比,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Unit One为例。该单元涉及到西方节日:万圣节(Halloween)。教师可以
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中国的“鬼节”与之联系,进行对比教学。在介绍完万圣节的相关习俗后,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回忆“鬼节”的传统习俗,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进行表达,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随后,教师将“鬼城”——丰都介绍给大家。通过这样的教学,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既了解了传统节日,又对旅游景点有了大致的了解。
2、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仅靠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母语文化素养。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提供了众多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可以以所学教材内容为基准,以专题的形式,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资料,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多媒体操作技能;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3、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中国本土文化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日常饮食、名胜古迹、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都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假期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自己的旅游经历与大家分享;可以安排duty report,鼓励学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母语文化相关的知识及时介绍给大家。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专题讲座等。
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该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文化安全的重要性,积极提升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实施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不断丰富中国文化底蕴,提升专业水平,更新教学理念,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楷模。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2
[3]郭姗姗,潘冬.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文化教学 【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9):96-98
[4]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7-12
[5]苟丽梅,姜焕文.“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释.【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4-107
[6]陈树文,郑士鹏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文化安全体系的构建 【J】中州学刊 2012(3):100-104
一、英语课堂中中国文化因素参与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风俗、法律、艺术、道德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它能力和习惯。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无不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因此,文化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沟通以及双向的性质决定了英语的学习者必须要学好英语的文化,同时也不能忽视本国语文化。然而,人们发现在实际的沟通中,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富含中国文化的语言存在空白,即使是学历较高的博士也是如此。因此有人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中国文化失语是南京大学从丛教授提出来的。他提出很多高学历的学生,如博士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有较高的中国文化素养,却没有文化大国学者应有的独立的文化人格。与外国人的交流中无法体现一种独立的文化人格。不懂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词语的英文表达,不知道“Confucius”就是中国的圣贤孔子,不懂得红楼梦的英文表达。背诵了十来年的英语单词,不懂得油条、包子的说法比比皆是。因此他呼吁:要重视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以便培养英语学习者的独立文化人格,在对外的交流中能有效地传输中国文化。深人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更好地进行沟通。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开设汉语课程,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化,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作为对外文化交流主体力量的大学生,更有必要学好中国文化,以便在实际的沟通中更好地排除不必要的误解,达到良好沟通的目的。本文试图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角度探索如何进行中国文化因素的渗透。
二、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的现状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此类学生经过了正规的高中学习,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英语总体水平不高;另一类是从中专、职业高中升人高职院校的学生,这类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偏低,英语基础尤为薄弱。他们的专业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可能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也多。但是由于很多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因此英语语法的知识还需要巩固与提高。笔者对所执教的医学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包括口头、书面的中国文化素质调查后发现:他们对于文化知识,包括英语国家文化以及中国文化有着较浓的兴趣,但是对于文化词汇的了解还很少。笔者调查了英语护理系以及口腔医学系的100名学生发现:这些学生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平时阅读或者书本中出现的文化词语如:春节、瓷器、中秋、剪纸等正确率最高,而对于馒头、油条、中药、玉器、佛教、孔子等知之甚少,对于海峡两岸、三好学生、三个代表、四大发明等几乎一无所知。而这些词汇都是选出来的比较常用的中国文化词汇。学习基础好的学生会尽量地用可能的表达写出与中国文化词汇相近的意思,而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则一片空白。在其中一个班级调查时笔者只让他们写出英文单词,而另外一个班级则提示他们可以尽量通过猜测写出意思,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结果发现第一个班级学生只写出平时书本出现或者他们记住的单词,而在另外一个班级,学生则发挥了最大的主观能动性,除了写下已学过的词汇外,还各显神通,有很多学生翻译得还比较靠近。
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承担着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任务。而我校英语护理专业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雅思考试到英语国家从事护理工作,有很多使用英语进行沟通的机会,因此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 以及在英语课中学习中国文化也显得更为紧迫而重要。通过文化知识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培养独立的文化人格,以及更好地学习不同语言的文化。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高校应开设一定的人文学科公共选修课,举办人文讲座、演讲,举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高校可以考虑开设一门真正让学生学习、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的较高收视率说明了在当前情况下各个层次、各种职业的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在提高。大学生应注重自身人文修养,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发展健全的人格。另外,大学生应消除“功利主义”的思想,花点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种人文讲座、文化交流活动等。
第二,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对中国文化重视不够的原因外,还有课堂中缺乏中国文化因素的英语学习内容,使得他们接触的中国文化的内容非常有限。对于非常重视考试成绩的他们在考试中也没有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的测试,因此,学生没有学习中国文化知识的压力。英语教材中没有中国文化的信息使得教学大纲改革的很有必要。只有教学大纲带动教材以及相关测试的改动,才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第三,教师可以在课堂增加中国文化知识的输人。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轮流做一个简短的PPT,介绍中国的文化精徽,可以介绍各自家乡的特色建筑、手工艺、饮食以及民俗风情,或者介绍中国的文学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笔者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发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有所增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主要起着一个引导作用,因此学生只要课后能坚持学习,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随着文化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仅能促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更可以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的文化冲突和失误。目前,许多大学的英语教材都已经被融入了西方的文化与背景,但对于英语教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几乎见不到,所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是必然趋势。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1.只注重英语语言教学。在我国,因为大学英语教学属于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程,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通过“四六级考试”。所以,教师们在教学环节上往往都是对教材中的词汇和词法进行讲解,对于教材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却是只字不提。这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发展非常不利。
2.只注重西方文化灌输。经过对150名教师和6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之中是不必要的。而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和教师认为中国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堂中能够能显著的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了西方文化,却完全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作用。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明明英语四六级考试都过了,却面临“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尴尬。我们随便翻开一本大学英语教材,里面的所有英语文章几乎都是讲述西方文化或者和西方文化有关的内容。而在测试和听力上也都被加入了西方的背景文化。在这种单方面的文化灌输之下,必然会造成东西方文化的不平衡,使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意识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这就会给学生们一种学习英语只是为了了解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却完全不沾边的感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中外文化没有进行比较,也没让学生理解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3.中国传统文化被忽视。英语教学所造成的中国文化缺失,使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时只是以单纯的交流为目的,在双方交流过程中只是非常被动地单方面接收英美文化,却不会将自己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反馈给对方,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也是最明显的暴露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当中的缺失。
4.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差。英语做为全球通用性语言的唯一工具,就会经常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而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这就需要双方将本国文化通过英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传递给对方。学生学习的英语不仅仅要涉及到西方先进文化,还需要将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用英语表达的方式呈现给对方。但在教学当中会发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而且还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出来,这就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败笔。所以,学生们应通过英语这门语言,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深厚,它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在大学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特色,不仅能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弥补中国学生本国文化表达能力的馈乏,提高跨文化之间的交际能力。
2.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积极作用,经过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课堂加入一些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能使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课堂气氛活跃,也综合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交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加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重要性,使学生们产生民族自豪感。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方法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课堂中去,就要结合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现状,对症下药。主要方法有三种,其一是通过文化对比教学,在大学课堂中将中西方文化都融入进去,让学生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不同,加深了解本土文化,有助于提升表达本国文化的能力。其二是词汇联想方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挖掘相关背景文化,然后找到切入点,通过联想方式找到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方式联想翻译,用来增加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这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其三是通过文化拓展方式,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将一个词汇有意识的进行扩展,变成属于本国的文化表达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能通过这些扩展词语表达出来,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将中国的实际情r相结合,更好的发挥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
四、结语
国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当代媒介理论研究应该放到一个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环境中,研究内容也应体现和反映了政治和社会的价值冲突问题,因为社会不稳定的时候,人们可能依靠媒体获取信息并接受指导。当社会形势变得紧张和不确定的时候,政府、商业、名流和利益集团通常试图利用媒体来影响和制约舆论。(Dennis McQuail,2006)
我们通过对如何整合和组织互联网和危机传播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许多组织将研究投向了在危机中运用互联网作为公众和媒体沟通桥梁。基于新推出的理论,有人提出一个新观念,接近使用与满足理论:一位有着特殊需求的媒体用户会利用所有的媒体途径去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些本会和家人通过电话讨论恐怖袭击的人,多数会在物联网上进行谈论。(Mohan J,2004)在一项针对揭示公众在观看了9.11袭击的电视新闻后的反应研究中发现图像因素和传输能力对观众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产生了极大的一项。
在国内,有研究者认为,媒体理性应该被有目的性地培养,引导并重点把握上层主流媒体。在对传统的媒体环境和新闻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区别的比较研究中,研究者指出新时期舆论引导的主要特征是让公众参与,使新闻报道达到程度的双向交流,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针,社会舆论将会产生更好的影响(张付萍,2008)。也有研究者也就了例如手机和博客这样的新闻媒体报道紧急情况时,公众如何成為新闻记者以及新闻记者如何在这种模式的作用下成为读者(王晓,余(2005))。
以上研究揭示了舆论形成的多样性和舆论导向的复杂性。在新闻媒体环境中,尤其是危机处理中的舆论引导,需要从内容到方法都有新的内涵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学科交叉角度剖析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影响力,并探讨在从原则、手段、方法、措施和策略角度讨论在新闻媒体时代中如何处理突发应急状况。
二、突发事件与新闻媒体的相关性
(一)新闻媒体的概念和类型
新闻媒体概念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的内涵。当前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是一种媒体技术形式,它的使用促进了话语和文本在传播过程中所创造的社会价值。除此之外,许多学者将这一概念理解为信息技术语境下的新传播方式和渠道,强调新闻媒体所具有的功能、特征和表达系统。这些观念概括为新闻媒体所包含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手段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新闻媒体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依据新闻媒体形式划分。像互联网、手机、户外媒体、衍生媒体。这些都包含着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的信息传递的一系列形式、手段和组织结构。例如,博客、播客、RSS、即时通讯(如MSN、QQ、BBS、E-mail、Wiki)、搜索引擎、SNS、社会化书签、虚拟社区等。
(2)新闻媒介类型的划分。如人际传播媒体、互动经营媒体、信息搜索媒体和集体参与媒体等。
(二)突发事件与新闻媒体的相关性
突发事件是指以应付灾害和事故时可能产生的严重社会妥协和需要从而采取的紧急措施。突发事件报告强调偶然性、突发性、新奇性、戏剧性、不可预测性以及难以控制性等特点,而这些正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因素。新闻媒体应对突发事件所运用的功能尚待进一步探索,例如新闻报道高效性,通信内容的丰富性,信息源的广泛性、受众的多层次、多区域性。这些特点无疑使新闻媒体更有效、更深入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从而在时代和社会的帮助下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
三、新闻媒体对危机舆论的影响
(一)舆论的形成与舆论导向
广义舆论是指人们在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中公开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态度、情绪、期望、评价。社会和群众的传统力量对社会舆论的导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现代大众传媒对其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Lippmann表示,媒体在公众的大脑中植入了全套的固定偏见:公众不自觉地受到这种刻板印象的影响,用媒介视线角度观察世界。因为社会舆论太容易受到外在的力量操纵,从而产生异常的影响,在既定的规范和标准,按照有效的指导是必要的。舆论引导也叫舆论导向,它是一种交际行为可以被描述为社会行为主体(大众传媒机构和政府为主)掌握信息沟通的主动性,使用舆论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他们的意图,指导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根据政策和法规制定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但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利益可以导致舆论引导效果的偏差,新闻报道的不确定性和应急性倾向体现出错综复杂的矛盾性。所有这些都会引起新闻管理的干扰,对事实的理解偏差,甚至缺乏辨别能力,最终增加舆论的难度。
(二)新闻媒体影响下的突发事件舆论结构特征分析
权力主导舆论如政府、传统媒体机构和领导意见,在语境和新闻媒体中形成了公众的思想和产生了行为的影响,并在公共领域中自然形成的应急功能,同时对社会产生影响。
在新闻媒体的影响下,突发事件的舆论形成和引导过程表现出以下特点:
(1)更明确的民
意表达。新闻媒介的传播环境塑造,极大地提高了公众表达意见的机会,也增强了他们的权力。可以说是民众舆论不断传播,对政府权力机构施加巨大压力的蒸腾模式。同时,具有较高可信度和较强代表性的常识性话题往往成为谈话和宣传的核心。
(2)公众参与有助于舆论的多元化。沟通的结合,公众积极参与、媒体沟通和人员交流是重要的。
新闻传播环境中舆论传播的重要特征是沟通、公众积极参与、媒介沟通和人员交流。新闻媒体语境中的舆论流的形成是自发的,传播者和受众都享有更多的自由。去中心化将到来多意见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这使得他们在突发事件中不易被控制,谣言也可以通过虚拟平台很容易地传播,最终使社会陷入混乱。
(3)媒体处理信息和制定议程。当危机来临,高效益,庞大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搜索的优势,和新闻媒体的沟通处理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组织和呈现新闻信息内容和形成的社会焦点问题采用首因效应,充分地放大效应,然后让一个广泛的社会公众的诉求能够得到高效重视。
(4)过分的言论自由往往导致风暴。由于新闻媒体传播的虚拟化和匿名性,参与讨论的人在这种过度自由的情况下,不负责任地发表言论,也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急救有很大影响,并创造一个不可思议的情况。因此,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新闻媒体,谣言和闲话往往一举填补新舆论场引起的蝴蝶效应。舆论的巨大浪潮将被激发,所有这些都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5)公开新闻的权利和责任是未定义的。在新闻媒介的影响下,一种独特的、动态的、以公众的生产和新闻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舆论既有优势,也有弱点。其优点是更真实、更深刻、更深刻的表达、独立的报道、广泛的参与、更多的隐私和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它的弊端表现为未界定的公共权利和责任,以及公民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和新闻素养,导致新闻报道的不恰当把握。而不受控制的传播和未经处理的新闻将强烈地刺激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引起恐慌。
(6)媒介融合促成了輿论的叠加和共振。新媒体与旧媒体融合模式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和共振效应在许多新闻报道中全面展开。具体表现在:扩大网络事务,提高关注度,需要传统媒体介入,传统媒体报道的官方新闻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和补充得到更为立体的解码。叠加、共振和新闻媒体的排放将成为影响建设的催化剂,甚至小题大做的负面影响社会的发展。
四、构建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结构
首先,要抓住危机中信息和舆论的话语权。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必须保证相关媒体的权威信息、信息传播的平滑和新闻报道的有效性。应及时向公众公布事件的最新进展和应对措施,以平息社会动荡的情绪。
如何对导游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取舍、整合和充实,加强实用性、交际性、主题性、可操作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中国文化的传播能力,为旅游业输送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成为深化旅游院校教学改革急待解决的课题。
一、中国文化知识导入对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重要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感悟。中国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旅游者。涉外旅游专业人才(本文主要针对涉外导游人员)的翻译和陈述帮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们获得中国历史、文化、民俗民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让游客从亲历旅游目的地的人生经历中流连忘返并获得美好的享受和无限的遐想。因此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人员需具备中国文化的丰富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提供丰富的信息,满足游客求知、求解、求乐和求美的多种旅游需求,帮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增加旅游体验的文化内涵,成为名副其实的民间“文化大使,’;迫切性:21世纪的旅游市场需要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人才,旅游学校是培养新时代涉外导游人才的摇篮,旅游院校只有实施针对性教育才能确保旅游院校毕业的涉外导游人员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适应旅游工作需要的技能和技巧。因此,随着我国人境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全面培养符合其职业需求的涉外旅游人才是我国旅游院校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导游英语教学的局限性
教材的局限性,《导游英语》教材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国情、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民俗、饮食、物产、建筑等,它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与其它基础英语课不同的特殊性。但导游英语教材也存在部分教学内容过时陈旧,无法体现中国目前迅猛发展的趋势和知识的不断更新的需要,同时,有的内容过于表面形式化,无法传达真实的概念和传授实用的旅游知识,学生均反映在转换成实际运用过程中缺乏灵活的交际性,知识的掌握与现实社会、实践需要严重脱节。教材相对比较单一,专业名词多、知识面宽、词汇量大也成为教学的主要难点;教师的局限性,导游英语在旅游院校已成为旅游英语、出境领队、涉外导游、导游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多个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程。导游英语教学的教师目前大多数都是英语专业毕业,专门学旅游英语或导游英语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很难把握课程的侧重点,或者是把握的不够。教师的教学也与实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并无经验可以借鉴,导致传播知识的过程趋于死板和枯燥乏味。
三、中国文化知识在导游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导入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根据笔者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和多年的涉外旅游的相关经验,提出了中国文化知识在导游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导人的方法和策略。
锦上添花法;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有效导人,便于外国游客的理解和易于沟通。外国国家的游客由于其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与我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他们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中国国情下的特殊国策,和中国特有的一些历史文化现象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比如,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很多外国游客都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很感兴趣,甚至很多主张人权的西方游客对于这个政策很不理解。在学习“人口控制(Population Control )”的章节时,除了讲解计划生育政策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中国为什么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的利与弊及独生子女的成长教育问题等等,根据实际需要,可进一步根据国家的政策诊释计划生育政策的真实含义,如从城镇、农村、少数民族三个角度分析和解释计划生育政策的人性化的一面。这样,学生能在拓展开的视野中学到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知识、书本知识去服务于职业需要了。再比如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因此,传统节日文化可以说是了解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窗口。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应包括:春节(theSpring Festival )、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 )、端午节(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oval )。除了从来历、节日风俗等方面来介绍这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外,增加中国的“元宵(sweet dumPling)‑sweet dumpling“倒福(reversed fu )" ,“爆竹(firecracker“压岁钱( red-envelope money )”等这些代表特殊的中国文化内涵的知识。通过丰富这些与中国人民息息相关的独具特色的节日生活习俗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可以让游客对于中国的传统习俗有更深人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旅游过程中体会这种文化碰撞所带来的新奇和。 推陈出新法,中国目前迅猛发展的趋势和知识的不断更新的需要,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与现实中国的国情接轨,才能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符合职业需要。比如在介绍“中国的主要宗教(Major Religions in China )”章节时,讲解了佛教(Buddhism )、道教(Taoism )、伊斯兰教( Islam )、基督教(Christianity)传人中国的历史、特征,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的生活产生的渊源影响。但实际上很多外国游客都会奇怪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人都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我们身边的中国人,也许进寺庙的时候会烧两柱香,向菩萨许个愿,但若问起他们的宗教信仰,大多数(包括我们自己)都会回答没有宗教信仰。中国人的宗教信仰(religious belief)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其实与人们的传统文化、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风俗习惯有紧密关系。我们讲的儒家文化(the Confucian culture)、道家的养生修炼之道(Tao-ism),“无为(action by non-action )”正体现了中国人的宗教性质的信仰。儒家、道家虽然不是宗教,但作为具有宗教性的文化体系是具有宗教性的。因此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阐述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人都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这个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强调中国政府在宗教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Citizens enjoy the freedom tobelieve in religion and the freedom not to believe inreligion:(即每个人都享有选择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通过这样的私翻及引导,使学生能结合现实的情况有利地进行思考并合理地运用文化知识。再比如在讲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social security system )”时,特意以国家公务员、社会自由从业人员等为实例讲解了目前中国现实国情下的保险制度的实施范畴,并把与旅行社相关的管理条例下,导游人员应享有的“养老保险(en-dowment insurance )" ,“医疗保险(medical insurance)",“失业保险(unemployment insurance )",“工伤保险(in-jury insurance)”等社会保险做了详尽的介绍。这样,把教材中枯燥的定义和政策的描述提升到能在实践中应用的特色知识,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们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弥补了知识的掌握与现实社会存在脱节的不足之处。
一、引言
关于英语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很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作出了研究。文秋芳对英语元认知策略的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前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强,英语学习富有计划性和主动性;后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淡薄,英语学习处于盲目、被动的状态。由此可见,学习者的学习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成败。在我国,学生的英语学部分只是盲从于教师,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了学业之后仍不知去如何学习,也不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形成自己的认知风格和策略。
20世纪70年代中期Flavell提出“元认知”这一概念,并强调它作为管理职能角色对认知过程的监控、调控作用,而且,作为元认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两者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元认知知识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知知识,是用来控制管理认知过程的知识。
元认知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思考,是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以及认知活动完成后所进行的自我评估,元认知策略是高一级的管理技巧,是成功的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对提高学习效果起着最为核心的作用(O’Malley and Chamot)。同时,二人认为元认知与认知、社交策略组成了学习策略。O’Malley和Chamot进一步将元认知策略划分为计划、选择注意、监控和评价四类并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方向和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绩和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的人。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教学现状与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研究者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策略展开了广泛研究。他们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学习策略教学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近几年来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还是偏重理论研究,具体应用研究还很薄弱;在教学环节上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而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学习策略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至今没有广泛开展起来。各类英语教材中几乎没有任何英语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学生缺乏学习策略使用意识,运用水平也不高,据笔者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谈发现有些学生甚至很少运用学习策略中的具体方法;学生认识不到元认知策略作为管理职能角色对认知过程的监控、调控作用,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英语学习可以用元认知策略来监控,以便达到最佳语言学习效果。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中心,帮助他们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思想,学会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自主性学习。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学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元认知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解决方法
针对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无计划性和无明确目标方面,可以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计划性,如首先制订短期计划;其次帮助他们制订长期训练计划和具体任务计划训练。我们可以利用学习者合约来帮助学生制订计划。“签署学习者合约”被证明是教学实战中提高学习者自主性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Dickinson提出的。这种合约要求学生不仅决定做什么,而且决定参加什么样的活动、使用什么样的材料、怎样达到自己的目标等,合约的内容越细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按时完成,然后,决定签署合约。
通过学习档案培养学生使用评价性策略,在学习档案中以书面形式记录学生的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是某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可以是对照某一阶段学习目标,反省自己,对该阶段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目的是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在这里,笔者还要特别强调教师应指导学生使用形成性评价策略。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如建立自我和相互评价表等方法,尤其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SA)。自我评估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内在评估方式,有很高的效度和信度;学生采用这一方法对自己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作出记录和反思;对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和改进作出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教师提供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的依据。
四、结论
教会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来指导自己的英语学习会使学生受益匪浅,但是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应该首先接受元认知策略使用的培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传授相关知识并为学生提供语境化的策略练习,使学生能更有效地使用这些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者应把元认知策略写到教材中,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在学习时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36-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教育也不例外,教育为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为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持。但是这些成绩的背后却存在一些隐患:
场景一:六年级的小明刚放学,妈妈给送吃的过来,因为他要赶着去上“小升初”冲刺班,没时间回家吃饭……
场景二:某高三教室,学生课桌上的书堆的很高,几乎埋没了学生的脸庞,仔细观察,他的桌仓里也满是书,甚至连椅子旁边的纸袋里也放满了书……
场景三:化学早自习,老师说:“同学们,把我昨天给大家划的那些方程式拿出来背,课堂上我要抽查,那可都是考试的重点……”同学们开始背诵……
场景四:体育课上,老师让学生练习800米长跑,说是下周要体测,有点发胖的佳佳在跑步过程中摔倒了,旁边的同学袖手旁观,不但没有去扶起佳佳,反而有几个男生在那嘲笑:“胖子,跑不动,摔倒了吧?活该,谁让你吃那么胖……”
这四个场景投射的是应试教育对人的摧残,所谓“应试教育”,是我们对那种单纯由考试来决定入学或升学机会的教育现象的简称。[1]当今的教育一直在围着“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转,一切都以分数衡量,不管学生心理是否健康、道德是否高尚、创造力是否突出、自理能力是否合格,所有这些都不重要,教师、家长、社会都看重的是成绩,好成绩代表一切,这就是我们当前的教育。它是一种异化的教育,即教育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失去了教育的“美”。
“教育异化”在本文中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培育下一代使之更好的创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教育的作用被歪曲地发挥。[2]教育异化表现在教育内容的异化、教育方式的异化、教育评价的异化,这些异化的现象都是背离了教育的真实本质,背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使教育成为了一种“非教育”。
一、“应试教育”中教育异化的表现
“应试教育”导致了教育异化,在这种现象下,教育异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三方面的异化。
(一)教育内容的异化
1. 超负荷的学习。所谓超负荷,就是指学习的内容在数量和难度上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3]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知识的掌握与其身心发展紧密相连。所以说,一名学生他所能接受的知识量和知识的难度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教育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应试教育中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家长也通过不断为孩子报补习班助他们“一臂之力”,而学生真正能承受得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人们看到的普遍现象是,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学生的想象力却越来越匮乏,创造性越来越少,这都归因于超负荷的学习对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过多的负面影响,学生无法消化学习的内容,教育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 无意义的学习。超负荷的学习主要是指学习的内容数量过多、难度过大,而无意义学习则是指学习内容的内涵缺乏充分的合理性和意义性,大多内容较为枯燥无味、脱离现实,也就是说,学习内容的“含金量”不够,这主要体现在机械性的学习活动中。虽然教育改革一直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现实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老师教、学生学”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为了考好成绩,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记忆知识,没有感受到知识的意义、知识的价值,无法将知识内化,教师的教学内容也是和考试大纲密切关联,对于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关注的不够。大量的无意义学习,对我们的教育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学生无法将知识与现实联系,一些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不明白学习的意义,所以“书呆子”一样的学生越来越多。
3. 片面的学习。马克思很早就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在当今社会我们更是把这一内容丰富化了,要求人能够全面、和谐发展。如,身体与知识的和谐发展,知识与道德的和谐发展,智能与情感的和谐发展,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和谐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在这种结构性存在中,各部分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中,学生这些本来要和谐发展的要素却失衡了,只能是片面性发展。学生注重了知识学习,忽略了身体锻炼,轻视了道德修养,这种片面学习的结果就是:学生道德失落日益显现、身体素质日趋低下、生活能力日渐缺乏、创造力极度匮乏。这显然不是成功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它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反而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人的发展。因而,这种片面的学习,也是教育异化的一种表现。
(二)教育方法的异化
1. 灌输式的学习。杜威曾指出:“普遍的即外部的灌输,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4]反观我国现行的教育,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老师对学生依旧是空洞的说教、单纯的灌输,他们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使得学习失去乐趣,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受到了摧残,妨碍了他们智慧和道德的发展,他们渴望自由与快乐。真正的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彰显学生的个性,并且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明白学习的意义,主动地去学习。柯尔柏格说:“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5]由此,单纯的灌输式学习也是教育异化的表现。
2. 教学方式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实施教育必须尊重这些规律、符合这些特点。皮亚杰提出过儿童认知和道德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与教育内容。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年龄的划分和各自的特点。这一提法很科学,教育就应当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发展安排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授。如,处在低年级的学生,其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具体图片或实物进行教学,到了高年级,教师就可以用逻辑性强的演绎推理等进行教学。总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有序进行。
(三)教育评价方面
教育评价要追求多样化。应试教育中,教育评价的方式就是考试,一切以分数为主,人们根据分数的高低判断学生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是一种畸形的评价方式。我们的教育要追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综合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际生活常识、生活自理能力、创造力等进行评价,让教育的评价反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非只是学习能力。评价的方式可以多元化,比如融合平时生活中的表现、周围同学、老师的评价等等,这需要社会、老师、家长正确的看待教育评价,全面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和积极作用,全面看待考试的作用和分数的价值,既重视过程的评价,也重视结果的评价。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它所培养的人应该是快乐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而当今的“应试教育”却背离了这种目标,使得教育异化了,如何让教育返璞归真,实现其真正的目的,让教育变得越来越美,需要我们共同思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彭军.教育竞争的异化――“应试教育”的哲学反思[J].平原大学学报,2007(2).
[2]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
[3]李晶.教育何以异化[D].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
[4]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49.
[5]伍香平,岳伟,王慧.教育异化问题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7).
[6]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51.
张瑞芳:查老师,通过拜读您的著作,了解到您涉足的学术领域很广,除我们熟知的“教育系统论”和“教育建模”外,您在人才学、物理学、科学史等方面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您能谈谈您的学术研究吗?
查有梁:良好的早期教育培养了我多方面的兴趣。我父亲虽然是四川的一个大商人,但对我的职业设计就两条:要么是医生,要么是老师。解放前,父亲还给我请了家庭教师。我受父亲的影响很深,他经常用《论语》中的话教育子女。
从小我就对科学比较感兴趣,这主要归功于我的小学老师。我小学就读于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那是一所创办于1908年的老校。那个时候,小学老师就总让我们做一些科学试验,如大气压的测定、电学的试验等。我中学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那所学校既有2150年的悠久历史,又有现代化的办学意识。我在石室中学进步很大。我永远感谢我的中学和小学老师。那个时候没有分文理科,我的文理科都学得很好,所以高考前三个月我还没有决定考理科还是文科。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进入了西南师范大学的物理系。
我在物理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在物理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觉得与我付出的努力不相匹配,成效不大。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中学物理教师,所以学生对前沿的物理知识接触不够。我很喜欢当老师,物理课教得很好,我写过一本《物理教学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在教育学方面的自学。
一进大学,我就认为自己要当老师,需要学习教育方面的内容。所以我就按照教育史,把教育经典著作从头至尾都读了,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的著作都认认真真地读过。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了很多遍,做了十多万字的笔记。1980年,我从教育研究部门调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从事研究。我将自己研究和学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成果应用于教学论研究,撰写了论文《教学辩证法》。《教育研究》将此文发表在《教育研究丛刊》1980年第一辑的首篇,此文被许多地方转载,给了当时还很年轻的我以极大的鼓舞。这奠定了我决心不离开教育研究领域的强烈信念。1984年我撰写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及其对教育科学的意义》在《教育研究》上分三期连载,我后来得知,正是因为这篇论文,我被推荐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基本理论组”的成员。这些为我进行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础,从这里我悟出用新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的教育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我首先研究的是系统科学与教育,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期间发现了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建模,用建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从数学、物理研究中发现的。然后我又花了近十年时间研究教育建模。现在国内教育学界比较认可我的就是教育建模和教育系统论。后来有人来请我参与教师培训工作,我发现教育教学的经验对于教师培训来说更有实际效用,也更受教师的欢迎。我有过8年的中学教师的经历,在教科所也工作了8年,在教师培训中,我把“理论”和“模式”的内容融入到教学经验的介绍中,这也是我的《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方法》①写作的基础。
这么多年的研究经历,我发现,要在“社会需要的、自己可能研究的、别人没有研究过的”三个方面的交集上来选研究项目。而且,搞研究应该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一个方面,不要分散到太多方面,同时还要在这一个方面坚持下去。我研究过人才学,经过统计发现,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出一流的成果,平均要花十年的时间。所以要超功利地、认认真真地去研究,感悟某个理论的一切东西,你的成果才是有深度的,才是有创新的、一流的,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贪多。
对当前我国教育热点问题的看法
张瑞芳:研究教育自然要关注教育的现实问题,您怎样看待当前我国的教育呢?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查有梁:我之前有过对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的教育和“学校精神”的分析。我认为,小学应该是养成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习惯,运动习惯,这些都要从小养成。小学要有“游乐园的精神”,要给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小学的孩子掌握基本的读写算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大的学业压力。中学则应是公民教育,培养国家的合格公民,中学要有“博物馆的精神”。我国目前只有少数人能接受大学教育,所以对于中学生,要尽量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人生。而大学教育则应是创业教育,大学生毕业后要能自食其力。尽管现在强调大学要走出象牙塔,但我认为大学的精神还是“象牙塔精神”,要宁静而致远。在大学里,学生要认认真真地看一些书,一定要精读一些经典的原著。
我非常喜欢我们那个时代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国家的提法也是很好的,同样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我个人认为对于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决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来概括。当然,“应试教育”的弊端确实存在,但这个全世界都会有,美国也有,日本、韩国更严重。“应试教育”的问题确实需要解决,但这并非靠教育自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与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关系。“应试教育”的弊端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要渐进地去努力。
现在大家对“应试教育”这个概念的认识是混乱的,有人认为升学率高就是“应试教育”,这是不对的。想考好的心态是好的,如果没有这种上进心,那岂止教育,各方面都会弊端百出。况且,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搞“应试教育”吗?我觉得不是。广大的农村学校,有多少是在搞“应试教育”?还有很多的城市学校,它们的升学率很高,但一样是“素质教育”,因为孩子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快乐的,孩子们在多方面得到发展。我认为一所学校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升学率很高,这不能被认为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方法层次上的小概念,而“素质教育”是教育哲学层次上的大概念,没有必要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作为平行的一对矛盾来研讨。
“素质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是要求人们改变过去对教育目的之纯功利主义观,不要以“升官”“发财”“出名”“得利”等为教育目的,而要以不断提高和完善人的各种素质为目的,使教育真正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所以“素质教育”是建立在终身教育基础上的,而“应试教育”则是在很短的一个阶段内存在的。单纯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就大大降低了“素质教育”的理论意义。
“素质”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所以素质教育必然是“有差异”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要有个性,对于学校来说,每个学校都要进行文化建设,办自己的特色教育。我研究过差不多一百多所中小学,他们的特色教育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我觉得,整体上来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是很不错的。好学校不少,好老师很多。
但是,当前的教育中科学和人文是分开的,这是很大的一个弊端,我们一定要解决科学与人文割裂的问题。过早的文理分科――在高中阶段分文理科,是非常不合理的。实际上,大学一二年级都应当是通识教育。美国的大学要求文科的学生必须要选一门理科的课程,并且要读到大学二年级水平。我觉得中学阶段文理科不应该分开。当然要允许学生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与擅长的科目;要把中学的知识水平适当降低,不用太深,一定要广,这样大学的教育才容易适应,容易改革,容易发展。
当前,我们国家很缺高级技工,我觉得课程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应该是要重视技术。我国的劳动力70%~80%都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的,但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将“综合技术教育”(包括“信息技术”)列为正规课程、正式课程,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综合技术课程标准”和“综合技术通用教材”,真正体现出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这是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力保证。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不要搞“运动式”的“全面出击”。语文、数学,在这些基础学科领域,广大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要珍惜他们的经验,没有必要来一个“突变式”的、“运动式”的“”。欲速则不达。
张瑞芳:对于新课改,您的一些看法很受关注,2007年的《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的影响很大。两年过去了,您现在怎样看新课程改革呢?
查有梁:我提出新课程改革“软着陆”,是借用“航天学”的词汇,意思是课程改革要“放慢速度,调整方向,确保安全,确保成功”。新课改不应该搞成运动。我认为《纲要》(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同)的主体精神是正确的,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正确的。但是正确的方法是要让广大教师好好直接研读《纲要》,认真研读各自学科的《课程标准》,深入研读各自学科的教材,结合各地的教学实际进行课程改革;要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课程改革;要相信广大教师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要允许对《纲要》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渐进地、稳妥地进行课程改革。这是课程改革“软着陆”的基本保证。
课程改革要“吸取经验,逐步完善”。中国从1905年开始的一百多年以来的课程改革,60年以来的课程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课程改革,包括2001年以来的课程改革,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课程改革是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是“吸取经验,逐步完善”。用系统科学的术语说,教育是一个“慢变量”,是“序参量”,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操之过急。
诗意生活
张瑞芳:查老师,我知道您一直在写诗,诗的内容很丰富,人生感悟、自然科学知识等,您把您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写了出来。您甚至还研究概括了从古到今的诗歌的八种模式。有诗的地方自然有诗意、有温情,这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查有梁:我的最大特点是保持着童心,我的第一本诗集就是《教育诗:童心》。我认为诗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净化心灵。诗,用真善美充实人生,提升感情。二是,珍惜生命。诗,使你度过的时间、空间都很有意义。三是,纯洁语言。诗,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思想。四是,学会创新。诗,让你捕获灵感,发现诗眼,层出不穷,变化万端。我在进行科学研究、教育实践、人生探索中,一直伴随着诗的创作。
我给女儿写过诗②:
日记,日记,日记,
必须天天都要记。
记下一天最有意义的事,
会给你带来美好的回忆。
日记变成月记、年记,
那就没有什么意义。
今天的事,今天作小结,
“等明天”就浪费了时机。
……
以此来鼓励她写日记。
我写过《祖冲之求圆周率》③,是讲祖冲之的“缀术求π”,纯知识的,用诗的形式简洁地表达了出来。我更多的是写一些人生的感悟。我认为科学、教育、艺术是息息相通的,我将科学、教育、哲学与诗歌融合,进行了创新的尝试。
写诗是一种生活态度,我特别喜欢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我很满足自己现在的生活,我仍然在不停地写诗。我现在所在的工作单位环境非常好,没有太多的压力,所以我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这也许是一些单位所不能给的。
张瑞芳: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后记:采访结束后的当晚,我就收到了查先生的e-mail。查先生在信中说,“办好《中国教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做好一件事,是很快乐的”。这让我倍受鼓舞,更感动于查先生的细致。查先生顺寄2009年新的诗作,现选登其中一首,让我们一起追寻人的“诗意栖居”。
诗歌的殿堂
我飞翔在诗歌的殿堂
内心跳动着清晨的阳光
血液里放映进行曲旋律
爱情之舞曲异样嘹亮
蓝色天空中自由漂流
蜿蜒河流里随波翱翔
密密森林在沙沙歌唱
我如痴如醉的美梦幻想
驾着极地的雪橇航行
深海里从潜望镜中观赏
同狼群一起马拉松奔跑
一直奔向了十五的月亮
如同孙悟空的几个跟斗
还是没有飞出诗歌的殿堂
2009.2.28
写于北京
注释:
一、前言
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发现和捕捉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2] 我国也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因此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素质教育论文,引导大学生走创业之路,把大学生培养成未来职业的创造者,为一个新世纪培养有创业能力的新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中,许多大学生的创业举步维艰,往往因创业能力不足和缺乏管理知识而以失败告终。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其创业能力的提升,而创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发展。1989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
二、我国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1990年下半年,由当时的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劳技处牵头,在北京、江苏、四川等地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实验和研究。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虽然确定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但综合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的创业教育普遍缺失,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相当薄弱。突出表现在:
1.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对于创业教育,部分高校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更没有从行动上重视起来,无非是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重新包装。
2.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分离。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中的创业教育开展得还不普遍,对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没有统一的要求。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
3.教育形式单一,创业教育师资匮乏。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缺乏多样性、系统性,教学模式局限于知识传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是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基于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体制
1.树立新的人才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是以它的知识观作为理论基础的,在教育教学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的练习。建立在这种知识观点之上的传统教育,是束缚和压抑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3]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已经不能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时代要求。教育要向学生提供创业的知识和机会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要强调培养创业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形式的就业还是自谋职业都是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已为所有发达国家普遍认同。为此,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从教育观念上看,器具型教育应被智慧创造型教育所取代;从教育目标上看,知识型、专才型应被复合型、创造型、发展型和国际型培养目标所取代;从教育过程看,知识灌输式和知识习得式教育应被知识激发式和知识识得式教育所取代。” [4]
2. 建立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
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也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大学生和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教师,不容易树立创造、创业、创新等观念。因此,特别要加强对教师创业教育观念的培养,使之建立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要从观念上改变仅仅为创业而进行创业教育的思想,而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
3.改革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期,我国高校办学要改革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实行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比如,高校可以根据实用化、共性化教学的要求,聘请创办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也可请工商税务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专家,解答创业政策问题。同时,学校内部加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资源共享。
(二)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创业教育的实现机制
1.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高校要在自身的特色定位中推动创业教育,与传统应用型专业和新办应用型专业学科教学的融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特色人才。
首先,依据创业型人才培养标准来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素质教育论文,就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大力推动适应创业教育的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开设专业课程、创业案例课、模拟创业过程的活动课、实践课程。
其次,要根据创业培养要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建符合创业能力要求的培养体系。要把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到培养体系中来,加强课程融合,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体系。
2.建设适应创业教育的师资
高校必须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得到深造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水平和素质,并通过教学、科研、实习和技术开发、企业挂职锻练、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创业教育教师。应从当前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出发,打破传统封闭的格局,积极进行创业师资的培训,不断提高创业教育指导的科学性。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认真讲课、学生认真听认真记笔记,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这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教师应主动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并充分表现出其创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讲结论,多讲过程,多讲方法,多提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多争论,多实践。
4.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训练
社会实践环节是培养创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高校要改变以往刻板单一、学用分离、简单管理的传统,要让学生利用见习、专业实习、岗位实习、社会调查等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发展学生谋生的真本领。
此外,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比赛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实践训练方式。通过参与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开拓了知识视野素质教育论文,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 提高了创业的思想素养,培养了创业能力。
5.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积极搭建实践活动平台。一方面,学校积极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有前景的创意融入到校办企业中去,从事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商务活动。
四、结语
着力打造提升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时展的新要求,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只要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加强创业教育,措施到位,当代大学生一定会激发创业热情,迅速提升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郁义鸿等.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蔡志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持续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1):14.
关键词:教育教育歧视公平
一、教育歧视的概念
1、教育歧视的概念
教育歧视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后天努力无关的个人特征的评价。根据这个定义,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看他后天的努力程度,而不是他的天赋,家庭出身,民族,性别,身体上的先天特征,国籍或所在地区等因素。如果这些与后天努力无关的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了正的或负的价值,就可以说发生了教育歧视。
2、教育歧视的表现形式
(1)学校歧视
从小学开始,便按成绩的好坏,被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差生,而“优等生”则理所当然地加入少先队,当学生干部,“差生”则几乎与这些“荣誉”无缘。到了中学,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学生按考试成绩分成快班和慢班,考试分数高地学生进入快班,考试分数低的学生进入慢班。学校对快慢班的教育,教学管理侧重点不同,对快班是抓学习成绩,培养优等生;对慢班是抓纪律保证学生在校不出事,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学校安排任课老师优先考虑的是快班,快班的任课老师往往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较高,而慢班任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2)教师歧视
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常有失公平,对“差生”有歧视现象。一是座位安排上的歧视。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身高,视力等因素,而是依据学生的考试名次。第一名首先挑选座位,第二名次之,依次下去直至最后一名。二是课堂提问上歧视,由于“差生”往往对老师的课堂提问不能较好地回答,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有些教师认为提问“差生”是浪费时间,索性就不提问或少提问“差生”。三是在作业批改上地歧视,有些教师在批改他们的作业时往往不像批改其他学生的作业那样认真,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干脆就不批改。四是教师在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上的歧视,老师对“优等生”往往“手下留情”,而对“差生”却严格“依法办事”,甚至“从重处理”
(3)同学歧视
由于“优等生”倍受老师青睐,常常受到表扬,有很强的优越感,觉得比别人高出一等;“差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感到抬不起头。目前大中小学教育仍是竞争式和淘汰式的,所以“优等生”往往很不情愿将知识讲给别人,不愿和“差生”做朋友,怕耽误时间。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看不起家庭条件差的学生。
二、教育歧视产生的原因
造成歧视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部分教师的素质不高。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办法简单是造成歧视的主要原因。一所学校的办学成绩好坏,只看学校的学生升学率。一些教师缺乏教学工作研究的积极性,特别是当前农村教师待遇低下,工作量大,以及下岗的压力,使教师缺乏忠于职守的动力,少数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
1、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
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下,有的学校实行快慢班制度,大多是无奈的选择;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下,因为老师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才出现对“差生”的种种歧视;也正是学校,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成绩就是一切”,因此才会出现“优等生”瞧不起“差生”的现象。
2、经济地位差异以及城乡文化差异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一个人的经济实力,成为其能力的标志,也一定程度的影响着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因为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同,城乡孩子在生活习惯,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上都会存在极大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低收入的家庭,他们在贫困中挣扎,这些家庭的孩子因生活贫困,自尊心常常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伤害。另外,来自农村的学生经常会受到城市同学的排斥和老师,学校的不公正的待遇。
3、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职业压力更大,这就造成了中小学教师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不久前,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的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问题。过大的压力和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很容易使教师的言行过激,做出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理智的行为。
三、防治教育歧视的措施
1、完善教育制度,实现教学民主
(1)树立正确的教育民主思想:
现阶段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德,对人才层次德要求也是多层次的。这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教育来适应。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的教育目的观应抓住时代需要和可能去培养多层次的,适应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些思想将有助于教师正确认识教育,认识学生,做好教学中的针对性。
教学民主思想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地师生关系,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要以乐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更要把学生当成发展的主体来对待。在教学中坚持发展性,启发性原则,采用诱导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潜力,要相信个体的可发展性。
(2)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是规范,这是法治社会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法,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一规定实质上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和学生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是师生关系就能改变这种关系。
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是平等,自由地参与,只有这样教学才有高地效率。主要体现在教学互动上,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要求师生围绕教学内容、方法的互动,另外教师的引发诱导行为,然后由学生反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应予以评价。互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发展。
(3)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必须不断追求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更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身的人格丰满。政府,社会和学校也应当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大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增长教师知识和提高教师能力的力度,为教师职业素质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适应时代的发展,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规律
今天的时代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也是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开放的时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唯一途径,教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已有的书本知识上,但在其他领域,教师的优势则不是很突出,在某些方面,学生可能具有超越教师的优势。学生向教师学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应提倡教师向学生学习。
另外,素质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育教学方法,都应该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激励和自主为动力,以培养不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歧视性教育的发生。
3、采用法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