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初中地理基本知识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2-04 08:04: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地理基本知识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地理基本知识点

篇(1)

电磁学是高中物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电场、磁场、电磁感应、恒定电流、交变电流、电磁波等等,内容庞杂,很多概念非常抽象,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普遍反映难度很大。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学好电磁学呢?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重视基本知识点的教学是关键,重点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深度挖掘电磁学基本知识点

很多重要的基本知识点,只有深度挖掘,做到深入透彻的理解,而非一知半解,才能避免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盲目地套用公式,出现错误。

比如库仑定律就是在电磁学部分遇到的第一个重要知识点,书本中是这样描述库仑定律的: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这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这两个电荷的连线。很多学生就只注意到库仑定律中关于力的大小特点的描述,而往往忽略了这句话中隐含的重要信息,即三个适用条件:(1)“真空”,即两个电荷要处于真空中或者空气中;(2)“静止”,即两个电荷要处于静止状态;(3)“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典型的物理模型,两个电荷间的距离远大于电荷自身的大小时电荷才可以看成是点电荷,也就是说当两个带电体相距很近的时候库仑定律是不适用的。

在电磁感应部分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楞次定律,书本中是这样描述楞次定律的: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我们不妨把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称为原磁通量,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楞次定律简单地表述为:感应电流总是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可见楞次定律中最为关键的字眼就是“阻碍”,但是很多学生往往搞不清楚阻碍的是什么?怎么阻碍?阻碍的不是原磁通量,而是原磁通量的变化。所以我们首先要分析清楚原磁通量的方向及变化情况,然后根据阻碍关系就能分析出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最后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二、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虽然电磁学部分知识点很多,给人的感觉会很乱,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多知识点之间还是有着一定联系的,把相关的类似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分析比较,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就会更深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比如可以把电场和磁场的性质、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性质放在一起比较其联系与区别。电场和磁场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都是客观存在的,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也会有力的作用,即电场和磁场都能提供力的作用。但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为了方便描述电场和磁场而人为假想出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其指向都有着一定的特点,其切线均表示电场或者磁场的方向,其疏密均表示电场和磁场的强弱。区别之处在于电场线是不闭合的,磁感线是闭合的。还可以把点电荷和质点的性质放在一起比较,两者都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点电荷和质点,只有当满足了所需条件时,才能将现实生活中的电荷和实际物体看作是点电荷和质点。

再比如重力加速度g、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物体在重力场中会受到重力G=mg,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F=Eq,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包括安培力F=BIL和洛伦兹力f=Bqv)。重力加速度g决定于物体所处的重力场、电场强度E决定于电荷所处的电场、磁感应强度B决定于电流或者电荷所处的磁场,所以我们就可以说g、E和B这三个量均只决定于场,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我们分别用这三个量描述三种场的强弱和方向。

又如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间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重力势能,当物体在重力场中移动时,重力可能做功也可能不做功,类似的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当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可能做功也可能不做功。当重力或电场力做功时就会引起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变化,力做正功势能就减少,力做负功势能就增加。故这两种能的变化均决定于相应的力做功的情况。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动能、机械能以及今后在热学部分将会学到的分子势能,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能的变化,都决定于相应的力做功的情况。

三、重视初中已学知识点的拓展延伸

有些知识点难度不大,但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学生在遇到这部分知识点时就会比较大意,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其实是一知半解,导致遇到实际问题时错漏百出。

篇(2)

1. 地理教学改革正在不断走向深入,步入成熟。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通过不同途径获取更多的知识,有经验的教师也特别重视学生能把精力集中在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知识的基础。当学生在“点”上产生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上的混淆时,就不能正确理解各种事实、现象、真理、规律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不管课堂上所学的教材是怎样的纯理论性材料,总还是有可能提出一些实际作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它。因此,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作为教师要精确把握三维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三维目标中既有原课标要求,又有新提出的要求,本人在教学中尤为重视过程与方法这一环节。地理教学是“一标多本”,教师要有目的的选择,并能适当控制知识难易度,灵活调整知识顺序,自如运用所选中的教材。教材不是真理,教学中要大胆质疑发现的问题,完善教材,因为只有视角不同,看法不同,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材,更好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囊”,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情的研究。新教材扩充知识点具有鲜明的色彩、极强的趣味性,适应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寓教于乐,更好地使知识、能力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得到落实。新教材除强调人地关系,更注重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些知识点都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可操作性也很强。教学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图片等教学手段。本着学生能学的自己动手,能查找的自己归类,能解决的小组研究,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能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教师为学生创造智力背景,让学生思考着进行教学活动,在思考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这样学生才能更充分掌握教材。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超出新课标的范围,那么集体智力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影响到成绩差点的学生也不甘落后,让学生“各尽所能”,浓郁的学习氛围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看实际,容教材重发展

篇(3)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分析、综合和比较等方面的能力,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地理事物,把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特点和要素综合成一个整体概念,从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天生的禀赋,任何个体都需通过学习、训练、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生在学习地理时,往往只记住了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如果用逻辑的方式把这样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内化为一个知识体系,既方便保存,又方便提取。这个过程要求教师改变自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地位,从而转化成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线索的导航者。

一、从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原动力,是人们求知的源泉。而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前提和条件。逻辑思维与人类为伴,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的一切重要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维指导下进行的。只要学生对一个事物产生兴趣,他们便会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因此,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使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逻辑思维的问题,例如冬天冷空气频频南下,夏天的台风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常见天气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容易让学生投入其中,在观察、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动脑、动手,进而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通过思维基本功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让学生在不断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和掌握思维。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布置穿插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

1.加强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为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借助已有的基本地理知识来完成,因此只有正确,全面掌握基本地理知识,技能,才能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必须要理解掌握平原和高原、地形和地势、冷锋和暖锋等基本概念以及明确区域地理的组成要素,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自然地理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人文地理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城市与人口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有比如要分析好我国地势、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必须对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势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第一级阶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在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水利工程。因此,区域地理学习中有关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应受到师生的重视,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首先每个教师应该认识到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初中地理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地理教师只有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逻辑因素,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比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一般情况下以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要素为基础,运用综合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类比区域差异,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进而提高思维的辨证性,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以西北为例,由于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山脉阻隔的地形因素,导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进而影响河流特征,以内流河为主,植被也呈现干旱景观,由草原逐渐过渡到荒漠,干旱的自然环境又引发了一系列人文地理现象,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为特色。其次,地理课不是逻辑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做到结合有机、渗透自然、要求适度、方法得当。如日本的气候学习中,由复习亚洲气候类型入手,回忆出东亚的季风气候中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特征,比较日本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分析得出日本比同纬度的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高,夏季偏低,而年降水量偏多。引导学生认识到日本受海洋影响较多,形成了海洋性季风气候。促使学生把前后章节的知识串起来。使“气候的分布”这个难点不再是一个孤立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而融入了整个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联系,建立结构体系,内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多做题巧做题,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多实践,多做地理习题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地理习题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配备各种习题,特别是应增加活动题、填图题、综合题,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同时在解题的过程中也应加强分析推理判断能力的训练,以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4)

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在学生刚接触生物课程阶段,向他们解释本门学科学习的目的、意义。向学生们介绍一些生物课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进行生物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前制订学习计划,在课前能够认真预习,在课上能够专心听讲,在课后能够及时复习,在做作业前能够认真看一遍书,做作业时能够独立完成。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生物学有着与别的学科不一样的特点,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一些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等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先把这些陌生的名词、术语和概念记住,然后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他们之间的规律上,着重理解生物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生物的理论知识与我们的自然、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路边的花花草草和各种动物,这些都可以成为学习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注意他们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要与这些实际相联系,这样才有助于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记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四、养成课后归纳的好习惯

篇(5)

地理教学中的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通过一定的情景来模拟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在模拟中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反思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更多的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创新,这种形式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将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究,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初中地理教学体验生活的特点

1.情境仿真性

在体验式的地理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和初中生心理活动的特点进行情景模拟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进入到某种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幻觉来感受地理知识中的山川、河流、相对位置、丘陵的形态特点、气候的变化无常等信息。这个时候,不论是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还是在老师的描述下通过想象展开的情景模拟,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都是真实的。

2.自主反思性

初中生通过情景的体验是主动去探知某种地理上需要学习的知识的,因为感受和体验并不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它不需要依赖老师的监督和逼迫,可以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构建、自主反思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必要性

(一)符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

初中的地理教学目标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结成通俗的语言就是学生要了解和掌握有关中国和世界的地理与地图的基本知识,简单地对环境和发展问题有所了解;培养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具有地理学科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但是,地理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地域性和实践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中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常常是只看文字表述来死记硬背,很难真正地体验地理知识的真实性和游览一些触手可及的大好河山来强化自己对知识的记忆。但是体验生活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恰恰弥补了这一点的不足,这是初中地理教学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结果之一,有利于学生探究式地学习地理知识和拓展地理学知识的实用性。

(二)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的年龄范围在11~15岁之间,独立意识已经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各种实践性的体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精力充沛,对参加各种活动也是乐此不疲。同时可以通过用图、表替代文字说明的形式更加生动地体现教学内容。

体验式的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品格,初中的地理知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地形、气候和风貌,包含了各自壮丽的自然景观,蕴含了自然和人文之美,对学生形成审美意识,进而有自己的审美格调都有益。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主要方法

(一)情景体验法

情景体验学习是老师根据某一节课程的特点进行情景模拟。情景体验教学方法的使用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中需要模拟的情景进行精心的设计,吸引学生在过程中进行积极、充分的参与,获得预想的个人体验效果,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地理知识。当然,情境体验的方式不止角色扮演,还有音乐的鉴赏和电影的欣赏等方式,作用和效果都是值得老师进行研究和使用的。

(二)实践体验法

篇(6)

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精确把握三维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基本上沿袭了传统教学中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过去思想教育的扩展,只有“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是全新的。有许多教师在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处理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而事实上,三维目标的划分虽然抛弃了过去的知识本位观,但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初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不论是世界地理模块,还是中国地理模块,均明确提出地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要求。因此,掌握地理基本知识与形成基本地理技能是地理课程的基础目标,整合教材一定要扩展和丰富“双基”,而不可有半点削弱或轻视的观念和做法。

2、重视研究学情,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差别,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教学目标,兼顾全体学生,课堂提问更多的机会应留给那些学困生。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教材中每个单元前的提示,均以问题形式提出,这一点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全面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应选用“运用……说出……并归纳……”“运用……分析……”“阅读……说出……”等行为动词,使学生具体明确“学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条件下做”,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从实际出发、整合教材

1、重组教材,理顺内在逻辑关系

教材中有的章节涉及知识点较多,如果知识点的因果关系、内在逻辑关系没有理顺的话,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混乱,有时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同一框题中教材资源前后出现的次序,学生心目中的疑问即可迎刃而解。如“我国的水资源”这节课的“分布特点”是难点,但教材中却把学生较易理解的“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特点”这部分内容放在之后。若能先从学生已知的、感兴趣的具体问题人手,再结合当地的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如我们北塬地区缺水的解决措施是引大夏河入塬)引导归纳水资源分布特点,再分析其成因和分布,最后引导到人地关系上。这样使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凸显出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更为有效。同时教师对教材的重组也鼓舞了学生,培养了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创新的意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贯彻和落实。

2、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取其优势

新课程实行“一纲多本”,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四种版本教材。在这种局面下,教材并不完全是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和内容划分而编写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都在课标基础上有所创造,各有特色。教师要注重对不同版本教材的研究,尤其要注意研究不同版本教材中表述相同的内容,可以将各版本中个性化的内容及相关表述作为取舍教材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以博取众家之长。如关于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在落实课程标准的内容上,相同点是:都分析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工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是:分析的角度不完全一样,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人教版主要从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技术及其区位因素的变化角度进行分析;中图版主要从原材料、运输、市场、劳动力、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而湘教版集中分析了运输、土地、集聚三大因素。同样,关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地域的类型和工业对环境的影响等,这几个不同版本教材分析的角度也不一样。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主,吸收其它版本的精华。

篇(7)

当学生的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距离考试越来越近,为了让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老师都要花费比较多的精力有效的组织学生复习。复习方法得当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部分同学的自学能力较差,有的同学态度不端正,复习方法不合理,所学知识一知半解等原因,导致在复习的过程虽然花了很多精力,可复习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有条理地去循序渐进的抓好复习非常必要。

一、详细阅读教材,理清复习重点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教材条理非常清晰,对一些内容的理解和复习应把握好需要识记的重点,比如复习《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课时先指导学生用“语意式”阅读法(语意式阅读法是让学生也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地理课文,主要适用于复习课文篇幅较长,但知识点不多层次比较清晰的章节或段落。)读通课文,找出知识点并梳理知识层次,然后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括,并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关键词,再标记疑难问题,最后做好标记。按照这个分析思路,本课的复习先理清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根据比例算出海洋和陆地各自的面积,由引申到把地球划分成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接着复习关于陆地的知识点,引出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到大洲的名称、大小顺序排列,大洲分界线知识。然后复习海洋部分:洋、海、海峡的概念,四大洋的特征、形状,最后把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形状大洲分界线等知识点都落实在地图上,能够准确的说出大洲大洋的名称,熟练掌握后用简图绘出来,这一课的复习任务就完成了。

二、读图识记,提高复习效率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因此,地图被称作“地理学的眼睛”,复习过程中恰当的用好地图,最大限度的发挥地图的作用,可以使复习事半功倍。 在复习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熟练掌握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地理规律、熟悉地理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图上的信息。并学会图文转换,既能识记图上的内容,又能把教材描述的知识点用简图绘在简易图上,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例如:在复习《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一课时,先根据前面所学的地球的五带知识,引导学生熟悉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是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分别是北寒带、南寒带,学生在熟悉了各温度带的范围后,再根据气候的要素是气温和降水以及“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就可以确定热带的气候类型就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总体特征是终年高温,不同类型的气候降水多少不同,以此类推亚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的特征和分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使原来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复习效率明显提高。

三、学绘简图,强化复习目标

篇(8)

现在的初中学生要学习的课程科目类多且深,面对初中地理课作为小学科且内容繁杂,不受重视的现实,地理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很显然,有效教学是一条重要途径。

二、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的评价

1.教学有效性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建立新的理念,有效地改进教学行为,让教学活动的指向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生命价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地理新课程,涉及面很广,方法很多,课堂教学显然是最主要的实施途径,是新课改的“主阵地”。新课程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应着重体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与“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这才是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标准。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学生自身条件各异,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在同一节课里取得一样的进步或达到同样的程度。因此,有效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效地理课堂指的是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节课里都能有效吸收教学大纲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一定的技能,得到进一步的人格提升和情感体悟。

3.以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的返璞归真,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既应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应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地理教师应不断从学习、接纳、内化到践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科研水平,从而促进自身发展。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精通中学地理教学法的同时,掌握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有效地将其应用于地理教学实际。不断提高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驾驭教学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并提高对教学反思的认识,对自己进行批判性反思,不断自我提高,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通过教科研研究和深造学习,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1.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关键是学生关注力的提高。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才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让学生喜欢地理,自觉学好地理,才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根本所在。从课堂流程来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从课堂导入、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反馈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课堂导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启发地理认知。

“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和生活经验等,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尤其是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加工、再现,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在组织前几年的初一学生展开《日本》章节学习的时候,我截取了当时热门的《岩松看日本》的视频内容作为导入,将一些能代表日本的特征性事物展现给学生,学生在看到具有典型日本风情的建筑、服饰、食物等物品后,立刻被深深吸引,从而自然地进入了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学习兴趣陡增;而今年讲授本章节的内容,我换而使用2011年日本地震的相关报道作为导入,进而设问:“日本发生地震的原因和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有关吗?”学生立刻由熟悉的事例转而思考问题,创设的这一悬念,造成了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了学习兴趣,使教材紧扣学生的心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由此可见,情境的创设,要求地理教师在具有扎实的地理专业理论及技能的同时,熟悉和了解地理科学的新趋势、新发现、新发展,及时吸收地理信息,掌握最新的学科动态,并能联系当时当地出现的各种有关事例,挖掘出丰富的地理教学内容,以丰富学生的时事地理知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过程:巧用多媒体手段提高信息传输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听、触觉接受教师所教授的信息,一般认为视觉最为有效。但实践证明单一的形式不如综合传输的效果好,视听结合多渠道的信息传输是能提高效率的。多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它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为学生营造其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解“锋面雨形成示意图”时,用Flash软件动态显示冷暖气流相遇交锋的过程,即使教师不再说明,学生也可以明白雨带移动和锋面雨形成的情境。这样,就把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从而取得了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初中地理中部分知识点比较难以通过单一的表述很好地理解。例如:在介绍世界气候类型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用闪烁的方法逐个显示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地理位置与分布状况,在显示的同时,通过链接展示该气候类型的直观景观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成因,形成因果联系。使学生对世界气候类型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课堂反馈:渗透典型习题,巩固重难点,梳理错误

通过练习,教师可以就学生各方面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得到信息的及时反馈和矫正。发现知识点的缺失及时进行补充,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还可针对开放型试题进行讨论或针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挖掘。因此有针对性地编选习题和富有启发性的分析讲解习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课堂有效性起到了检测和补充的作用。

2.讲课内容要精细化,落实“三讲,三不讲”。

每节课要讲些什么内容,讲到什么程度,学生的基础如何,如何针对不同学生架构不同的知识体系和要求,这些都是课前要认真分析与把握的。在仔细把握的基础上,精化细化讲课内容,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讲”即为:“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却需要补充的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讲”,“需要着重分析的重点、难点讲”。“三不讲”即为:“学生自己能懂的不讲”,“学科中一些有争议的东西或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暂时不讲”“偏离教学目标的不讲”。

这几点听起来好像很好处理,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好把握。一是容易因学生的提问而跑偏,不该讲或只需简单讲的内容占用了很多课堂时间;二是难易度把握不好,有的学生会了而教师认为是重点还在反复讲,教师辛苦,学生费力,没有平衡协调;三是考试不考或涉及的很少,却花了很多时间讲解,等等。这些都是有效课堂创建中的大忌。所以要注意充分备课,课堂上把握好方向,掌控好进度,做到内容精,讲课实,言简意赅。

3.注重读图析图,培养地理技能。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地图不仅是重要的地理教具,而且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对地图的阅读、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可以使学生空间智能得到开发,学科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建立地图思维,在学习时尽量挖掘地图中的显性和隐性地理信息,认知、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掌握地理知识。

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个源泉,又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通过地理图表进行思维,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和地理空间概念的建立,初步具备自学地理的能力。

4.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地理素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客体”。积极主动的地理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从哲学的角度看,在教与学这一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是学习是否成功的内因,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只是一种外因,真正起作用的是学生的内因。启发学生讨论,让学生参与积极,在感知中讨论,在讨论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动脑、动手、动口,提高地理素质,取得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的生成性并非意味着不需要预设,而是教师需要不断在预设与生成中寻求一种平衡。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参考文献:

[1]孔祥发.初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0-0051-01

对于初中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兴趣和无压力感,是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需要认真做好的功课。在开始进行一个课题讲解之前,要首先掌握好本节课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还要了解学生特征与教材之间存在的联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展课前预习准备,夯实基础知识

课前预习活动能够让学生事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再结合教师事先掌握重点的活动,在真正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便于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互动。如果学生事先没有进行预习,在学习中就会降低课堂效率,提前预习让学生对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相应的掌握和了解,有利于节省课堂的有效时间,教师能够利用这些时间对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性讲解,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开展课前预习活动需要教师的谆谆引导,让学生形成习惯性预习的行为,并要求学生将课本中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标记出来,方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难懂的知识,也有利于教师重点讲解内容,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配合中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

二、搜集反馈信息,让教学增强针对程度

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活动之后,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搜集学生的预习效果和预习信息,只有事先了解,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对课本讲解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进行的教案讲解设计也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照。例如,在教材中有一章内容讲解的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于地球的公转与气候影响这一块普遍存在着疑惑,教师在事先了解到这一点后,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可以事先下载好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相关视频,通过视频更加形象地向学生们演示这一影响因素,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搜集到学生预习过程中的有效信息,那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就不会了解学生在哪一块具有明显的缺陷,也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某块知识点的准备和重点解析。课前预习与搜集信息应该是紧密结合的。

三、揭示探究题纲,让小组成为学习载体

学习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因此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忽视学生的重要性。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表明,小组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反映学习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在地理课堂学习中也可以搭建学习小组,将每组学生平均分为6~8人。由于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建立小组学习后学生们通过沟通和探讨能够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进行有效结合,并且有效地增强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探讨过程中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师巡视点拨,让探究学习深入开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小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学生毕竟会存在一些不通的地方,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就应该体现出来。当学生们在探讨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时,就需要教师在旁边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们的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应该不停地徘徊在课堂之间,及时为学生解决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善于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学生在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必然会陷入一个死胡同,当他们由于观点不一致而引起激烈争辩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继续开展探讨活动。

五、进行课内练习,让学习效果得到检验

为了了解学生最后的学习情况,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训练,通过训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完成以上各步骤之后,教师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课堂检测,让学生在纸上作答,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否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这些步骤的反复演练,教师不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自身的教学开展及时进行调整,在不断的优化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目标。

六、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实,所谓的思维能力就是除了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基本的知识的了解、分析以及深层记忆的能力外,还有其他综合知识方面的运用,让初中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都将课本作为教学重点,教授学生地理知识,让他们重点学习、理解基本知识,但是这一教学重点存在一定偏差,通常都忽略了初中生本身可以培养的思维能力。

这样肯定会导致其学习地理知识的不足和缺失,也将会大大降低初中生学习效率,更没有办法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最终将会影响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针对以上问题,地理教学模式已经开始更新发展,将初中生的地理教学作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

提升教学效率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活动者。因此,教师需要发挥学生在其中的作用,不能单独地采取教师讲解法、学生吸收法的固定模式进行学习。根据本文提到的五个步骤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开展积极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全程参与,共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10)

一、试题的主要特点

试题呈现出能力与素养立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具有学科思想性及导向性。

1.突出主干基本知识

以地球与地图、各区域主要地形、气候、河流、经济等主干知识为重点,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记忆能力。主干知识中,如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中,等高线的判读、地形的判定;在区域地理中,重点是地理事物的分布与特点,自然与人文的相互关系。

2.考查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考查主题,均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中要求的学科知识与能力为要求,紧扣课标内容,这是命题的一大特色。

3.用时代热点创设情境

试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运用亚平宁半岛和甘肃省来创设地理“新”问题,即意料之外的情境材料,情理之中的地理知识;以我国“大洋一号”科考和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为背景,考查所学地理知识与技能;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为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关注社会热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考查学习方法和能力

从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及能力出发,考查学生读图、判断、分析、综合等地理思维过程,如,选择题中用手机看天气预报图等,考查地理学习方法与地理能力。同时利用大量图表来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突出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特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及学习方法,对教学具有明显的导向性。

二、典型试题评析

课标中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建议“对于要求学会、运用、举例、用实例说明、用图说明的内容,重在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水平和进步状况,即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将相关地理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

【2016年泉州市中考题】读图,回答9~10题。

9.甲半岛地理位置的特点有( )

①位于高纬度 ②位于北温带 ③三面临海 ④位于西半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P于甲半岛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沿MN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B.北靠大陆,季风气候显著

C.冬季温暖湿润

D.北部荒漠广布

评析:该题以新区域为背景,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读图与析图的能力,体现出较高的灵活性和应用性。

【2016年泉州市中考题】26.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地图。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此地进行徒步旅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所表示的地形部位 。最高处海拔约在 米以下。

(2)图中河流走向大致是______。

(3)林木生长与水分条件相关,推测①②③三地,林木较密集的是 地。

(4)说出该时段在山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_______。(一点即可)

评析:该题(1)(2)考查地形图中的基本知识,(3)(4)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考查生活地理和有用地理,也呈现出学科素养要求,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三、命题趋势

试题的稳定性:一是体现出对地理学科最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二是试题密切联系社会与生活,不回避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三是合理把握试题的难度,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试题稳中求变:一是在力求考核内容注重挖掘地理学科本质特征的同时,以后会更重视方法和知识迁移的考查;二是题目灵活性和应用性不断提高,能力立意题目会不断增大;三是重情境、重体验、重实践,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会增多,以地理野外实习的综合考查为呈现方式,突显地理知识来自于社会实践的真谛。

四、复习建议

1.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注重过程方法。因此,教学中要研究教法、研究学法,培养能力;达成课标要求的学习建议,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策略、实践活动等。

2.研究大纲要求与试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

教师要研究试题特点,进而提升编制和选择试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关注以下几点:

(1)教师要具备:“评价试题―选择试题―编制试题―说明试题”等4种能力;

(2)教师要研究课标、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3)教师要纠正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讲评试题的效率;

(4)教师要落实考试意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3.进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与应用

教师要精选资料,进行案例式教学,以训练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以提高运用比较、综合分析能力为目标。在试题训练中,要让学生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思考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题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利用好区域地图,突出分析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篇(11)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顺利完成地理教学的根本

在新的教育思想支配下,我们应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现,要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与学生的一种分享和理解,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

二、教师要有效落实新教材中的“活动”“思考”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材结构设计上很大的变化,教材的地位也由“控制”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教材作为一种“材料式”文本和工具应用于课堂。

例如:“气候”这一知识点一直以来是我们地理基础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新课程关于“气候”内容却以案例、活动的形式“蜻蜓点水般”点到,这似乎颠覆了以往教材中重点、难点的安排,让一线教师很难适应。其实这恰好体现了新课标层次教学以及与初中教材的衔接,有利于师生主体地位互换。因而需要我们教师 “巧用”、“深挖” 。如何“巧用”?对必修地理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对“气候”知识的掌握不宜过深,只需了解浅显的内容即可,所以以活动的形式掌握典型的气候知识足矣!如何“深挖”?主要针对选修地理的学生,课本两则“活动”基本囊括主要气候类型,再借助配套地图册和初中地理知识深挖课本,归纳出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等基本知识点,然后具体分析各大洲气候间的内部分布规律及其联系,做到步步设疑,层层推进,注重师生互动、互教、互学,让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极大的地理知识,构建具有综合性和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我们借助地理新课程“活动”“思考”这一闪光内容,实现地理课程的换位教法,就能很好实现地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学生在课堂上灵活、自主的掌握能适应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地理知识。

与过去教师一言堂的课堂组织形式相比,新课程更加注重引导的价值,更加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能从学生嘴里说出来。对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很有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之后,这些问题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

三、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如我在讲热带雨林气候时,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看图说明“赤道附近某地房顶为什么会是尖斗状的”。如果在过去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醒:当地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学生会回答:“为了排水”,有这样的结果就行了。而新的课堂教学目的却要求,不能单纯要这一答案。因为学生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去分析、怎么去搜集信息,而是揣摩老师要我怎么回答,答完也就完了。学生不需要任何地理方面的知识,也不需要知道如何去联系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就可得到这一知识点。然而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这个单一的、孤立的知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