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云计算环境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0-19 11:44:1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云计算环境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云计算环境论文

篇(1)

目前,我国云计算正在蓬勃发展中,计算机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学会利用云计算享受网络中的共享资源。在诸多网络信息中,自然会涉及到用户的个人资料,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不可轻视。

1.1.1被动地位和网络陷阱云计算的运行需要云服务的提供商和提供商的客户共同配合。作为用户而言,在享受服务商提供的网络便利的同时,也受到服务商的直接制约。根据现今的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仍呈单向箭头的供应趋势,即一旦服务商发生技术故障后暂停服务,用户只能被动地等待。此外,网络中存在大量的虚假地址和虚假标识,这些陷阱也令用户举步维艰。

1.1.2违法黑客当今社会,已有一部分黑客逐渐演变为违法黑客,他们利用高超的计算机技术破坏用户系统或窃取用户信息。云计算中存储的庞大资源群对于违法黑客们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屏障系统亟不可待。

1.2云计算服务隐藏的安全隐患

云计算的开放式网络在给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创造了犯罪机会。一方面,云计算服务被垄断在私人机构或企业手中,但他们只能提供商业信用,无法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另一方面,在表面看来,云计算中的用户信息对于该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是保密的,可对于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而言并不存在保密功能,一旦内部遭受恶意攻击,大量用户信息极易被暴露并盗取。

1.3信息安全技术问题

1.3.1基础设施安全问题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包括互联网和计算机基础设施,其安全问题自然针对每个组成部分采取相应的措施。单就互联网而言,它的云安全体现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安全问题上。前者收费较低,规模较大,网络交叉点较多,用户群较为广泛,因此无法确保公有云中的资源能够持久地具备隐秘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由于公有云节点的数目庞大,安全屏障无法顾全到整个云端,即使全面盖后也无法保障单个节点的强大安全性。而后者较之于前者,收费小幅增高,规模较小,网络交叉点较少,用户群较为密集,还额外设立了专用的外联网,全方位提高了私有云的安全性能。计算机基础设施的安全是整个基础设施安全的核心所在,在保障主机应用安全的基础上,还需提高互联网的安全性能以保障云计算的稳定运行,二者缺一不可。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云计算服务商和用户长期、定期地更新安全系统,抵挡病毒、木马等人为攻击,消除安全隐患,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1.3.2数据安全问题云计算的数据安全应具备隐秘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服务商的安全保障需同时满足这三个特质,无论哪一点都不可或缺。(1)数据隐秘性。用户的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在无本人的同意下,绝不可被窥窃。服务商应提供强力有效的安全屏障来维护用户的隐私。(2)数据完整性。用户上传并存储的数据须保持从始至终的完整性,即在无用户自身的修改等操作时数据不应出现任何变动。一方面,服务商要提供完善的网络防火墙以防黑客对数据进行篡改和破坏;另一方面,服务商也要定期更新和维修自身的总服务器,确保不因服务器出现的问题而破坏数据的完整性。(3)数据可用性。服务商应提供稳定的网络运行系统,使用户能够随时对数据进行有效操作。

2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具体措施

2.1建立“云计算”数据中心

“云计算”数据中心较之传统的数据中心并无较大的差异。在基础设施方面,“云计算”数据中心和传统数据中心同样需要旁挂核心或交换机来保证数据的分区部署;在特性方面,两者的数据部署都具备完整性、规范性和条理性;在功能方面,相同的是两者都需满足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不同的是“,云计算”数据中心比传统数据中心更快捷、更实用、更具体。

2.1.1模式扩大网络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速度的大幅增快,都对网络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数据中心较之传统的数据中心拥有更大的规模。不仅是网络内外的传输,还是网络内部之间服务器的传输,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供应量和存储量。数据中心还需确保每个节点之间、节点和服务器之间以及每个服务器之间的传输都能畅通无阻。首先“,云计算”数据中心需具备更大的容纳量,同时也要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接应和处理能力,才能使网络能够灵活地运作。其次,服务量的增大也意味着网络危险因素的增多,这就要求云计算的安全性能也能随之增强。

2.1.2虚拟化将云计算中的数据进行虚拟化不仅可以节约网络存储空间,还能够加快网络的运行速度,对于整体而言则是降低了网络运营的成本投入。因此,虚拟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网络虚拟化便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支持;而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人才的数量不断增多,技术水平也逐渐提高,他们创造的一次次网络革新都会为我国的“云计算”发展带来全新的局面。其中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和存储器已有了先进的虚拟化技术,但防火墙等重要计算机网络安全设备的虚拟化还有待加强。

2.2加强防火墙的部署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设备中,防火墙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它不仅能够单向地抵挡病毒、木马等恶意攻击,还能将其安全防护性能扩展到其他插卡中以完成多方位的安全保障。同时,扩展后的安全性能并不会因设备的增多而减弱。因此,加强防火墙的部署可有效解决云计算的安全问题。至于防火墙的虚拟化则通过以下三种情况实现。

2.2.1通用化防火墙的通用化是指暂不升级防火墙的虚拟功能,只以其基础的安全屏障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护。但与一般的安全软件不同,服务商需针对不同的应用类型和需求提供不同的防火墙区域保护,做到因“域”制宜。

篇(2)

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均有可能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同时,网络入侵者很容易利用校园网络系统的瑕疵进行攻击,获取用户系统的重要信息,甚至取得用户系统的超级权限来为所欲为。无论是哪种因素,一旦发生都有可能对校园网络系统安全造成严重冲击。在当前计算机技术水平下,网络系统的脆弱性还体现在网络协议方面,即使经过不断完善,网络协议依然会存有漏洞,而这些漏洞往往又会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从而谋取不正当权益。因而,云计算环境下影响大学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首要因素即在于网络系统的脆弱性。

(二)网络环境复杂。

在云计算的环境下,校园网络用户不断增加,很多因素威胁着网络信息的安全。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非法访问。访问者在未经授权条件下,利用网络设备或者系统漏洞侵入到受访者电脑中以获取相关信息。②网络系统、数据信息的肆意更改。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存在着网络系统、数据信息肆意更改现象,甚至将计算机病毒植入其中,病毒入侵到受访者系统中,造成受访者用户信息丢失。

二、云计算环境下大学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研究

(一)边界安全技术。

边界安全技术主要是指为了满足网络用户安全需求,降低网络边界模糊带来的安全因素,所采用的防护设备或技术,如:防火墙、恶意访问预警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等。一旦边界安全技术得到普及应用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在云计算环境下可以将访问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共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提供了有效帮助。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面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时,边界安全技术所取得的效果比较令人满意,唯一的不足则在于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方能够有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推广使用。

(二)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保护网络信息安全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在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数据加密、解密,方便用户安全管理的同时,也为整个网络系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普及应用,数据加密技术也已经得到长足发展,现今该项技术主要包括非对称性加密技术和对称性加密技术。前者主要是将数据加密过程中所生成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相分离,如此一来即使加密或者解密密钥丢失,也不会对整个数据信息造成威胁;后者则是用加密的密钥就可以顺利的推算出解密密钥,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在推算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了解用户使用习惯以及加密信息排列,否则破解难度将会显著提高。

篇(3)

1.1Jini

Sun公司的BillJoy推出了Jini这项技术,是Java结构的一种,由基础编程、编程模式和服务三个部分构成,通过执行操作系统把功能扩展到整个网络。Jini在分布式环境中主要有寻找、注册、租借等功能。实现支持快速配置的分布计算环境是Jini技术的核心理念。通过用一个简易的模型,以此来随时改变设备和软件的配置。它是一个相应似的、主动的分布式基础结构,也是Corba、Dcom等分布式基础结构的一种。通过Jini使用各种服务的网络计算环境是富有弹性和容易管理的。

1.2Rmi

Rmi是由框架层、远程应用层和传输层三个部分构成,是通过调用远程接口的方法行为的一种语法。Rmi的相互通信,必须分布在不同主机以及不同地址空间上的计算机之间。Rmi通过远程对象的方法被不同宿主机上的Java虚拟机调用来实现Java同构环境下的分布式对象系统。

1.3云技术

云计算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2分布式计算环境

2.1并行任务分解

将一个求解任务分解变成多个子求解任务,对于这个过程任务的求解归结为多个子任务的并行求解的过程就是并行任务分解。整个环境的任务由控制任务、前处理任务、后处理任务和分析求解任务这四部分组成。除了分析求解任务必须进行并行分布式多进程处理之外,其余的任务都可以通过用单进程模式来完成。单进程模式并不代表着在系统运行中任务只存在单进程。譬如,系统可以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后处理任务。所有的进程都是通过JavaSpaces空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同步控制,促进与JavaSpaces空间的直接联系。

2.2同步与通信

由计算机任务的写作求解,分布式环境通过各个进程中进行执行同步和数据通信来实现。在同步机制中,同步机制和通信机制是并行求解的重要组成内容。JavaSpaces主要运用了synchronized同步机制、信号量和空间初始化等同步技术。Java的临界资源是通过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定义的。不管在某一时刻,临界资源只允许一个线程进入,其余的必须排队等待。为了确保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进入到临界资源,每一个Java都有一个相关联的监视器,用其监视临界资源。信号量的实现一般是作为一个共享的整数值,代表可使用的资源,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管理有限资源的方式。多进程之间,无论是消息通信还是数据通信,JavaSpaces空间和JavaSpaces服务都必须使用。

2.3计算模式

在分布式网络计算环境中,如何使多台计算机,甚至多个不同的计算程序协调解决同一个问题,是一个新的难题和挑战。分布式计算资源的组织和管理也是众多问题里面非常关键的一个。首先要明确哪几台计算机或哪几个进程参与求解,才能协同求解一个具体的问题。就是说,计算机任务会用到哪些计算资源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就某个进程而言,首先要通过Jini的功能获取JavaSpaces空间,观察空间里面是否存在有指定计算任务的任务表。若没有任务表,创建任务表之后,同时把自己加入到资源列表。若任务表已经创立,只要把自己加入到资源列表即可。JavaSpaces空间的资源列表的共享作用,使各进程懂得相互之间的资源定位,这样就能够了解有哪些资源能够协作求解。Java分布式的计算模式中,有一个或多个进程同时并发执行和处理的系统存在着。串行计算模式可以不用Rmi技术和JavaSpaces技术,只需要使用文件╱数据库。其它的计算模式必须使用Rmi、Jini、JavaSpaces以及Client程序技术。Server程序主要用于控制Client程序,共同完成分析求解。需要时,网络上的多台计算机运行JavaSpaces空间时,可以相互之间联合和共享,相同命名的空间也能够自动联合,使JavaSpaces空间更大、更复杂。

3应用实例

众多技术与应用系统构建起来的虚拟城市系统就是城市数字。海量数据存储、空间数据操作、高速并行计算与数据挖掘等大计算量的问题都能通过分布式计算技术得到解决。在空间数据操作的应用中,按照一定的方案,通过运用Server进行任务分解和数据划分进行任务。Sever程序准备好JavaSpaces空间,读数据文件以及发送数据对象,将MwssageEntry、DataEetry填入JavaSpaces空间,创建求解问题,等待控制程序发送计算命令之后,与Client共同进行求解分析。

篇(4)

1.1数据采集

大数据的采集是整个流程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以及各种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数据的生产者范围越来越大,数据的产量也越来越多,数据之间的关联也越来越复杂,这也是大数据中“大”的体现,所以需要提高数据采集速度和精度要求。

1.2数据处理与集成

数据的处理与集成主要是对前一步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包括格式化、去噪以及进一步集成存储。因为数据采集步骤采集到的数据各种各样,其数据结构也并不统一,不利于之后的数据分析,而且,一些数据属于无效数据,需要去除,否则会影响数据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所以,需要将数据统一格式并且去除无效数据。通常会设计一些过滤器来完成这一任务。

1.3数据分析

在完成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因为在进行数据分析后才能体现所有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数据分析的对象是上一步数据的处理与集成后的统一格式数据,需要根据所需数据的应用需求和价值体现方向对这些原始样本数据进一步地处理和分析。现有的数据分析通常指采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工具对集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分析服务与传统数据分析的差别在于其面向的对象不是数据,而是数据服务。

1.4数据解释

数据解释是对大数据分析结果的解释与展现,在数据处理流程中,数据结果的解释步骤是大数据分析的用户直接面对成果的步骤,传统的数据显示方式是用文本形式体现的,但是,随着数据量的加大,其分析结果也更复杂,传统的数据显示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数据分析结果输出的需求,因此,数据分析企业会引入“数据可视化技术”作为数据解释方式。通过可视化结果分析,可以形象地向用户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2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的关系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成熟的云计算的应用服务。数据分析是整个大数据处理流程里最核心的部分。数据分析是以数据的价值分析为目的的活动,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通常表现为对已获取的海量数据的分析,其数据来源可能是企业数据也可能是企业数据与互联网数据的融合。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云计算是大数据的IT基础,是大数据分析的支撑平台,不断增长的数据量需要性能更高的数据分析平台承载。所以,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更为灵活、迅速的部署方案,使得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更加精确。另一方面,云计算的出现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扩展性更强,使用成本更低的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使得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云计算来实现属于自己的大数据分析产品。大数据技术本身也是云计算技术的一种延伸。大数据技术涵盖了从数据的海量存储、处理到应用多方面的技术,包括海量分布式文件系统、并行计算框架、数据库、实时流数据处理以及智能分析技术,如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应用知识库等等。但是,大数据分析要走向云计算还要赖于数据通信带宽的提高和云资源的建设,需要确保原始数据能迁移到云环境以及资源池可以随需弹性扩展。

3基于云计算环境的Hadoop

为了给大数据处理分析提供一个性能更高、可靠性更好的平台,研究者基于MapReduce开发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开源平台Hadoop。Hadoop是一个以MapReduce算法为分布式计算框架,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分布式数据库(Hbase、Cassandra)等功能模块在内的完整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当前最流行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并被广泛认可和开发应用。基于Hadoop,用户可编写处理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并行程序,并将其运行于由成百上千个节点组成的大规模计算机集群上。

4实例分析

本节以电信运营商为例,说明在云计算环境中基于Hadoop的大数据分析给大数据用户带来的价值。当前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量下滑,智能终端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大数据分析可以为运营商带来新的机会,帮助运营商更好地转型。本文数据分析样本来自于某运营商的个人语音和数据业务清单,通过Hadoop2.6.0在Ubuntu12.04系统中模拟了一个大数据分析平台来处理获得的样本。希望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掌握样本本身的一些信息。以上分析只是一些很基本的简单分析,实际上样本数据中所蕴含的价值要远远大于本文体现的。以上举例意在说明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在数据分析上体现出良好的性能,为企业带来更丰富更有效率的信息提取、分类,并从中获益。

篇(5)

会计是一定环境的产物。会计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虽然人们对会计认识的理论表达是主观的,但会计活动本身是客观的。会计环境会对于会计影响包括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程序与方法以及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等。

一、会计运行环境变化对于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

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规范,以及会计工作发展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由于会计活动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会计必将依存于特定的环境,并同时反作用于环境,二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006年以前,“基本建设支出”作为政府预算支出“类”级科目,反映国家用于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与部分简单再生产的支出;在“类”级科目下,再按照主管部门与行业设置“款”级科目。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部取消了“基本建设支出”作为政府预算支出功能科目中的“类”、“款”科目设置,将其分散包涵在不同的政府预算支出功能科目之中。“基本建设支出”作为经济科目,核算内容为各级发展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等方面的支出;发展改革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和财政支持企业更新改造所发生的支出,则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科目下。

(二)国库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求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财政资金的缴拨由国库集中办理。预算单位通过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方式请领资金,改变了单位之间通过多重账户层层划拨资金的问题。国库集中支出方式的改革给预算会计与基本建设会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是由于预算单位收入核算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额度通知单入账,支出核算按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发生额入账,收入减支出形成的结余是指额度结余,不再体现为银行存款,对于预算会计与基本建设会计在收入与支出的确认的时间、方式的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是财政资金的拨付由原来的实拨资金改为用款额度,预算单位货币资金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预算单位的“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分解为“银行存款”和“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两个科目进行核算,对于预算会计科目设置与账户体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的变化。长期以来,基本建设支出是我国政府预算“第一”大支出科目。2000年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后,基本建设预算作为“项目支出”列入部门预算之中,但政府“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科目并没有改变。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办法》,对政府预算收入、支出科目分类重新进行调整。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根据政府职能的履行情况与经费支出的内容,对政府预算进行功能科目与经济科目设置,从而打破了按部门与经费性质分类的方法。在新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中,取消了长期以来沿用的“基本建设支出”类级科目,将基本建设支出涵盖在“一般公共服务、国防、教育、科学技术、农林水事务”等功能科目中。作为预算支出的具体内容,基本建设支出作为“经济分类”科目,核算不同渠道的基本建设支出投资。政府基本建设预算从改革前政府预算支出的“第一”大科目,到包含在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之中,最后取消“基本建设支出”科目,更加体现了基本建设业务作为预算单位正常业务活动一部分的预算管理观念。

二、国有建设会计制度单独运行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尽管期间进行了几次修改和完善,但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体系程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JP2〗基本建设面临新的投资环境、政策因素、管理模式以及国家会计制度变革的背景,必然导致基本建设会计制度进行变革与调整,从而使会计制度逐渐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要求。然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体系程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给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信息的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JP〗

(一)会计体系分类不科学

会计按其主体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分为企业会计与非企业会计(预算会计或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两大会计体系。企业会计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为核算对象,非企业会计以非营利性组织为核算对象。国有建设单位会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制度体系,系依据单项经济业务存在于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其业务范围既不属于企业会计范围、也不属于预算会计范畴。其在会计体系分类上违背了按统一分类标志进行分类的基本原则,在同一个会计分类体系中,出现了两个分类标志,其分类结果显然是不科学的。

(二)会计业务划分不合理

现行的国有建设会计制度与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存在于一个单位。维持单位正常运行的一般经费收支适用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建筑安装等经费收支适用基本建设会计制度,从而把行政事业单位分为两个会计主体。一般经费收支和基本建设收支不能在一个会计主体得到全面反映,既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条对会计资料完整性的总体要求,也不符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十一条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

(三)会计信息不完整

由于存在两个会计主体,便产生了两套账户、两套会计报表。在报告信息批露上,每一套账表只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不反映财政对基本建设的投入,基本建设在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前的会计核算信息在基本建设会计反映,事业财务不清楚工程项目资金动态流转情况,由此导致任何一个会计制度均不能反映单位共同经济活动的全貌。同时,随着负债机制的引入,行政、事业单位基建投资借款成为必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被分割成两个会计主体,一方面基本建设借款及利息无法在同一个会计主体反映;另一方面,巨额的基本建设支出由于“事业基金”不足以弥补,也无法在同一个会计主体的报表中列示,从而造成单位会计信息反映不完整、不真实。

(四)会计监督不到位

篇(6)

云计算是一种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该项技术关注计算机相关服务的删减增加情况、计算机网络的服务使用状况以及用户对于资源的服务使用交付模式等等,一般来说,云计算常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技术、互联网存在的一种较为形象的、比喻化的说法。通俗来说,云计算环境就是互联网技术的环境。云计算概念指的是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具体来说,是指客户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网络资源等等,也就是说,云视为客户用户等进行服务的,这种服务一方面可以代指与IT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的服务,也可以代指其他方面的服务【1】。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信息安全也成为困扰人们的重要问题,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目前,我国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从业者较少,且安全技术方面的起点较低【2】,这就需要高校合理设置“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加大对信息安全技术人员的培养,以满足网络信息时代对于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

保障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安全的实质是保证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在内的信息系统不受到偶然或恶意的威胁、干扰或破坏,保证系统连续正常的运行,使得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信息安全性的含义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3】。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主要是指用户存储在云端的数据及隐私的安全问题,也就是保证用户储存在云端的数据不受到非法下载或篡改。

2 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风险

云计算环境下,大量虚拟化技术、资源池化技术的运用,使得云计算环境内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倍高度整合,使得网络边界防护手段以及数据存储、处理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使得信息资源安全风险越来越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信息泄露,即数据遭非授权用户窃取;第二是信息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即数据被恶意删除、修改等操作;第三是拒绝服务,即用户对数据等资源的合法访问遭到拒绝,造成访问失败;第四非授权访问,系统或数据被他人非法入侵,使得信息被非法使用;第五是窃听:通过技术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第六是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第七是假冒:非法用户以欺骗的方式达到冒充合法用户的目的,或权限小的用户冒充成权限大的用户,这也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方式。第八是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4】第九是授权侵犯:被授权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统或资源的某个人,却将此权限用于其他非授权的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最后是抵赖:这是一种来自用户的攻击,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否认自己曾经过的某条消息、伪造一份对方来信等。

3 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策略

3.1 加强边界防护技术的应用

边界防护功能技术是计算机安全策略的常见应用类型。较为被人们所熟知的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以及抗DDOS等系统技术。防护墙技术是一种屏障技术,该技术主要是由软硬件组合而成,应用于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或者是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防护墙顾名思义,就是起到维护安全的作用,它可以建立一种较为安全的网关技术,在受保护的网络中,屏蔽外面网络中的威胁和问题。具体来说,防火墙是由四个大构件组合而成的,这四个大构件分别是服务访问规则、数据验证的相关工具、包过滤以及应用网关【5】。凡是经过计算机网络的所有数据,都需要进行这四个构件的审核,才能被放行,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信息的安全,流入流出的所有网络通信和要经过此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安全警报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在电脑信息交往中始终处于“睁大眼”的状态,它可以进行对信息的监视以及分析等活动,在计算机出现问题的时候,会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处理,发现潜在的问题;同时在平常的运行过程中,可以识别一些外来的入侵,并且将这些活动反馈出来,发出警报,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在对计算机信息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还会将其中的异常行为模式进行相关的记录统计,并且进行分析,及时对其进行管理。抗DDOS是抗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技术,DDOS是近几十年来较为常见的一种骚扰安全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拒绝服务攻击,具体来说,这个问题会直接阻止合法用户在上网方面的应用,用户收到DDOS的影响之后,就会造成不能对正常网络资源进行访问的后果,这样,该项问题的发起者就可以进行一些违法违规的操作,影响整个信息的安全。DDOS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它还有一个形象的名称叫做洪水式攻击,原因在于该项不法技术的攻击策略侧重于大量的文件网络包的攻击,操作者向受害主机源源不断的发送很多看似合法实际上会造成巨大安全信息损坏的网络文件包,造成受害机器在网络上的不畅通,甚至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进而引起主机拒绝服务等后果,对于网络信息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6】。抗DDOS技术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保护主机不收DDOS的侵害,保护了文件信息的安全。

3.2 数据传输与数据存储的加密与解密策略

除了在技术方面加强保护以外,还需要在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方面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方面多下功夫,共同促进网络安全信息的发展。

主要的技术方面有:DG图文档加密技术——该项技术能够智能识别计算机所运行的涉密数据,并自动强制对所有涉密数据进行加密操作,而不需要人的参与。体现了安全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从根源解决信息泄密问题。还有运用安全操作系统的方法——相关 的安全管理人员给系统中的关键服务器提供安全运行平台,构成安全服务网络,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7】 。

还要加强信息资源技术的安全管理。规定各计算机网络使用机构、企业以及个人等应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合适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加强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建立安全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网络安全意识。

3.3 云服务器的安全防护

这个可以运用修补漏洞和清马的方法进行安全防护。

清马的步骤:首先找到挂马的标签和网马的地址,找到了恶意代码后,就乐意进行清马工作了,如果是网页被挂马,可以用手动清,也可以用批量清【7】。修补漏洞的步骤:修改网站后台的用户名和密码及后台的默认路径,然后更改数据库名。接着检查一下网站有没有注入漏洞或跨站漏洞,如果有的话就相当打上防注入或防跨站补丁。检查一下网站的上传文件,常见了有欺骗上传漏洞,就对相应的代码进行过滤。尽可能不要暴露网站的后台地址,以免被社会工程学猜解出管理用户和密码。写入一些防挂马代码,让框架代码等挂马无效。或者进行网站部分文件夹的读写权限的修改设置等。

3.4 完善身份认证与身份管理体系

完善身份认证与身份管理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屏蔽端口,防止个人的信息帐号被盗。如果一旦发生服务器的超级管理员帐号或者特权用户的帐号被盗用的情况的话,那么服务器的信息都可能被恶意泄露和运用,所以只有保障管理员帐号或特权用户帐号不被非法盗用,才能有效保护信息安全。那么完善身份认证与身份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黑客或者非法攻击者进行服务器管理员帐号的窃取工作的时候,常常运用服务器的3389端口来突破界限,这时候只有将经过这个端口的安全计算机信息进行屏蔽,才能保障安全【8】。具体的设置方法为:右击系统桌面选项桌面中的“我的电脑”这个选项,右击鼠标选择“属性”这个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属性设置对话框中,选中“远程”选项卡,然后取消“允许用户远程连接到这台计算机”“允许从这台计算机发送远程协助邀请”的选项即可。

4 结束语

云计算已经成为具有革命意义的计算模型,它是未来计算机行业发展的趋势,解决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是云计算应用推广的前提。因此,分析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面临的风险,积极研究安全策略,保障云计算环境的信息安全是当今IT界的重要课题。我们应结合中国国情,积极研究云安全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安全产品,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苗苗.浅析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及其防护[J].中国科技博览,2011(32).

[2] 何绍华,梁春江.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J].图书馆学刊,2008(2).

[3] 沈宏雷.病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利用[J].中国病案,2008(10).

[4] 冯卫红.论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J].决策探索,2009(8).

[5] 李丽施.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5):67-68.

篇(7)

互联网下的现代化金融属于金融行业中一种新的运行体系,其运行模式与传统银行及融资模式有所不同,在此模式下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将不对等的市场信息降至最低,这样就不再依托于传统信息的中介。我国目前的网络金融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网络支付与线上融资,前者属于网络金融最早应用的一个模式,后置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与电商信用基础上的,这样的一种新型融资方法据别操作便捷、投资低等特点,对于短期小额信贷的发放特别适用,所以该种金融运行模式特别适合一些小型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处理应用为网络金融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里的信息处理属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范畴,该技术使得供需双方可以互相获取各自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这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核心,亦是后续风险管理控制及资源配置操作的前提。通过互联网,运用云计算、搜索引擎以及社交网络技术等等,能够保障双方金融交易信息不被窃取。而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则能够准确分析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从而为个人或者微小型企业服务。

二、金融风险管理中现存问题

(一)风险意识薄弱及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市场环境下,金融业快速扩张的同时,出现越来越多风险问题,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形成的传统金融观念普遍存在,金融风险意识薄弱,对金融风险管理了解程度较差,甚至还会认为经济市场上的收益或亏损不会对自身利益造成影响,出现诸如企业躲避银行债务,向银行转嫁经营风险,盲目扩张业务,热衷于违规账外经营等现象,存在大量不良债权,导致金融秩序严重混乱,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这些都充分显示我国目前金融风险意识较为薄弱。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康持久稳定运转得益于完善的金融管理体制,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从经过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取得明显的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体制尚未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有效率较低。

(二)金融避险工具及产品业务较少

在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下,有存款、贷款、期货交易、理财业务、混合经营、全球化运作等金融业务,但我国金融市场现有的产品与业务中,仍以存款和贷款为主,企业能够进行风险管理和防范的套期保值工具较少。金融避险工具较少,产品业务形式单一,未能适应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发展,各行各业的投资者对优质金融产品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国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投资优惠的政策和条款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和金融机构的涌入,在我国金融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的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的生存危机也大量出现,造成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整体发展不协调。

四、加强银行内控及金融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强银行领导认识

为实现银行风险控制和防范,需重视会计人员思想引导。管理者需要全面认识会计风险管理重要性,同时针对会计风险的管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便农商行的会计功能可以正常进行。银行还要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引导银行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会计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中,同时还要进行宣传与教育,以便银行工作人员充分认识会计风险,进而实现会计风险控制和防范。

相关银行应引进国外先进思想与制度,以银行现有规章制度为基础,加强财会信息公示,同时制定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公示的标准,对最低标准进行统一,保证财会工作的信息公示可以正常进行。银行还要实时公示与核查流动资金的拥有率、资本占比与风险控制方式等,按照不同地区农商行情况,构建信息公示的标准。

(二)完善会计风险监督系统

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在完善的法律体制基础上,加大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金融信誉等级和财税制度,从宏观经济上对微观金融进行合理有效的把控,从多方面开展防控金融风险管理工作。

银行部门经营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但在制定考核标准时,需要重视经营稳态与营利双重的考量,将经营责任划分到每一个部分,甚至具体到每个人。例如:可应用周期性的会议总结方式,组织银行各个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分析数据,建立科学信息反馈的渠道,以便财务工作者发现实际工作问题,然后及时上报与解决;对工作人员业绩进行考核,如果没有达标,需要进行相应惩罚,一些表现较好的要予以奖励。

(三)培养优秀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中资质老金融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传统金融管理观念和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金融市场需要,所以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优秀的金融人员。学校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基地,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形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教学中对金融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学习金融专业知识,为金融行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金融人才。

(四)明做好风险管理与控制

银行需要借助自具备的一些优势不断克服发展中的不足,同时不断对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相关机制、体系进行完善,向现代化金融机构成功转型。同时也要认清自身资金实力、政策资源以及用户资源、金融结算等各个方面具备的优势与不足。与此同时,国有的银行在激烈的现代化金融市场竞争中,也要对自身风险控制体制进行创新,特别是对于线上信用的评级体制务必给予完善,使其与传统金融的信用评价充分结合后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公开违约信息的效果。另外,国有的商业银也要对现代化金融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进行预估,发掘更多的金融用户,争取扩大自身的取信息获取渠道和提升数据分析与整合,使得自身金融运行更加透明全面,为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

(五)在金融市场中定位自身发展方向

篇(8)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10-0017-04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Sports Go ods Sales

――A Case Study in Yantai

ZHAO Lan-ge1, SUI Yong2

(1.Physical Education ofNorthwestNormal University, Lanzh ou730070,Gansu China;

2.Physical Education ofShaanxiNormal University,Xi’an710062,Shaa nxi China)

Abstract: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sports goods sale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i ssue in the sports geographyBy using the research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a n alysis, field works,data statistics, and cases analysis, the paper makes a res earch of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ports goods sales industry in Yantai soas to explore the hub of the sports goods indus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centerand the mindset of the urban sport facility planners The research finds thatYantai sports goods sales industry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and four centers a re formed, namely,Sanzhan area in Zhifu district, Yantai University in Laisha n district, Caiyun Town in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of Ya ntai City and highstreet in Fushan district Thi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has adirect connection with the geographical surroundings, urban landmarks, city la yout, commercial centers, traffic and population in Yantai.

Key words: sports goods; sales occupation; space distribution

体育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在解释体育现象、预测体育发展方面显示出作用。国 外及其我国学者在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工作[1]。产 业空间分布是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的组成部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刘庆新等对西安市的 研究表明,产业的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体育用品销售行业空间分布也具有这方面的共同性 [2]。当 然,这项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不同区域体育用品销售行业的空间分布尚需进一步研究。本 研究选取山东省烟台市作为研究地点,通过调查研究探索该市体育用品空间分布情况,从而 为完善体育经济地理理论体系提供一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烟台市体育用品销售店的空间分布。主要探索体育用品销售比较集中 区域的分布情况――即体育用品销售中心。调查对象为烟台市体育用品专营店、体育品牌专 卖店,还有设专门场所经营体育用品的综合性商店(一些小型商店虽然代售一些体育用品, 但由于规模较小没有统计)。调查范围为烟台市主城区,包括:烟台市绕城高速以内主城区 (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调查内容:体育用品销售店的名称、 地理方位、周边经济社会环境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综述法研究中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经济地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对阅读的文献资料进 行了分析,梳理出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整理调查用表。

1.2.2 实地调查法2010年1-2月,对烟台市绕城高速以内主城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调查统计体育用品店的名 称、地理方位、周边经济社会环境等,并对部分销售者、消费者等进行访谈。

投稿日期:2010-07-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课题号:04BTY004)。

作者简介:赵兰革,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1.2.3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获取的各类数据进行统计。

1.2.4 个案调查法通过与经济开发区飞乐体育用品商场、南大街的鸿星尔克、福山区商业街的361°、海 港街的风之捷体育、烟台大学对面的匹克和乔丹、三站市场的正大服饰等商店负责人进行交 流,了解其选址原因、经营形式等信息。

2 结 果

根据商业中心地的基本原理,本研究确定1 km2内有30家以上销售店面的区域为销售中心 [2]。商业中心分布形式表现为两种格局:沿街道两旁形成的条带形商业街和围绕道 路交叉口发展的商店聚核体,两种形式以前者为主[3]。对烟台市调查发现,该市 体育用品销售行业相对集中,符合此规律,具体情况如图1。

图1 烟台市体育用品销售中心分布图 烟台市四个体育用品销售中心分布特征为:烟台市体育用品销售行业呈现典型的中心地 分布。四个中心各有其特点:第一,芝罘区体育用品销售中心有着烟台市唯一的体育用品批 发市场,与旁边的以海港街为中心街的体育销售市场形成了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核带结合 式中心”分布。三站批发市场以体育服饰与器械为主营面,而以海港街为中心街的体育销售 中心则以品牌专卖零售为主,两个中心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构成了烟台市最大的体育用品销 售中心。第二,彩云城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中心,也是该区的商业中心。作为新兴区 ,在政府的规划和支持下该区商业快速的发展,商业氛围渐浓,体育用品店铺分布逐渐形成 了东西长江路、南北泰山路“两带中心”分布。第三,以商业街为中心的福山区商圈,是福 山区老城区,是其商业中心所在。作为商业区域,历史悠久,商业氛围浓厚,是福山区体育 局等政府部门所在地。由于长期的商业发展熏陶,体育用品销售店大部分分布在县府街、商 业街、城里街、南苑街四街的街面,形成了“‘王’字型四带中心”分布。第四,莱山区烟 台大学对面形成了一个体育用品销售市场,呈现“单核式中心”分布。烟台大学旁边的烟台 体育主题公园,是山东省第一个集体育竞技与旅游、健身、娱乐、商贸为一体,具有体育旅 游特点的景区、烟台最大体育场馆集中地,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地段,是烟台市最大的体 育中心。因此该地域吸引了大批体育用品销售入住,并且还在不断扩大。

3 烟台市体育用品行业空间分布成因分析

研究表明,零售店选址则更强调地利的重要性[4]。商业位置的选择是商业经营战 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区位对于零售商业发展具有致命的作用。 任何一个产业选择都要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上。据估算,超过80%的商业经 济数据具有空间特性或者与空间位置有关[5]。在对经济开发区飞乐体育用品商场 、南大街的鸿星尔克、福山区商业街的361°、海港街的风之捷体育、烟台大学对面的匹克 和乔丹、三站市场的正大服饰等负责人进 行访谈时,他们都提到了店面的选址的重要性,并且一致认同:店铺位置是决定经营成败的 关键因素之一。任何一个店铺选址都是为了更便于消费者消费。而消费者往往会在购买不同 物品时选择不同区域。消费者选择又与销售行业的相对集中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商家 和消费者既是对立的两个群体,同时,又必须找到共同性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实现双方的经济 意图。

有关研究表明,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商业环境空间性是商业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6 ]。商业地理区形成的条件第一个就是以商业中心为核心。

刘庆新等研究表明,西安市体育用品中心地的空间分布与城市交通、政府规划、传统商业区 、人口分布、城市地标建筑都有密切关系[2]。他的研究是建立在西安小平原这个 基础 之上的,通过对烟台市的研究表明,其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烟台市体育用品销售行业 空间分布情况。不过烟台市体育用品销售中心的形成还有自身的地理环境特点应予以高度重 视。

3.1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城市规划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所决定的,地理位置起着极为重 要的作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同样影响着经济发展。

烟台市地处山东省胶东半岛中部,境内丘陵绵延,沟壑交错,河流众多。全市海岸线达 909 km。市北、西北部濒临渤海,东北和南部临黄海,西起莱州市虎头崖,东至牟平东山北 头,是曲折的岩岸。烟台市区依海分布,同时,烟台市中心又有大片丘陵地带,交河从南至 北穿越整个市区。丘陵将烟台市切割为两大部分,夹河又将烟台西部分割开来,形成了相对 集中又互相分离的四个城区。因此,从地图上可以看出,烟台四个城区即连接在一起又相对 独立。每个区都有各自的区域规划,体育用品销售行业也相对集中。

由于毗邻海岸,烟台市海岸与海岛景色交相辉映,是山东省游览避暑胜地。一个具有良 好旅游经济效益的成熟旅游目的地,不仅有宜人的气候独具魅力的人文或自然旅游资源,而 且其配套的基础设施[7]。烟台金沙滩公园、海水浴场、海边游乐城,烟台体育公 园等为 体育旅游,尤其是水上项目旅游,提供了优质先进的硬件设施。随着体育旅游经济的兴起, 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各类竞赛和尝试体育刺激与挑战等为目的的体育旅游活动在世界各 地不断发展,成为旅游行业的新亮点[8]。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不仅为旅游业的发 展提供了资源与动力,更为体育及体育产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种旅游 型为主的城市也影响到烟台体育用品销售行业的空间分布。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用品销售中心北临金沙滩旅游度假区;芝罘区体育用品销售中 心东临第一海水浴场;莱山区体育用品销售中心旁临烟台体育公园、海水浴场、黄海游乐城 。这为三个中心提供一个巨大的体育消费平台,促使体育用品商家的不但涌入三地。三个中 心分布在三区海岸线旁,由西至东依次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岸线、芝罘区海岸线、莱山 区海岸线。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岸与芝罘区海岸被夹河与芝罘岛相隔,而芝罘区海岸与莱 山区海岸由于无天然屏障阻隔,体育旅游产业有连片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沿海人口 的增加,芝罘区和莱山区的2个销售中心将沿海岸线发展形成为以海上体育旅游为主的休闲 体育商业带。

政府规划与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9]。烟台市几个体育用品销 售中心都 与政府长期规划有直接关系。在现在社会,传统商业中心在各个方面影响着城市的经济与文 化生活[10]。福山区、芝罘区是烟台市老城区,两区的商业区是政府最早规划的商 业区, 一直保持到今天。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烟台市商业的快速发展,政府规划的商业区也随之快 速拓展。由最初的一两条街区发展为今天的商业中心。体育用品销售行业也在这种商业街区 成长过程中逐渐由零星店铺发展成为销售中心。

新兴商业中心,是与传统商业中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商业商务功能兼备,大型零售业 态和现代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商业中心[11]。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国务院 首批设立 的国家级开发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烟台经济发展的有一个龙头。经济发展 带动了本地区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形成了以彩云城为核心的商业购物区。生 态体育旅游是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是集体验、探险、游览观光、保护环境和生态教 育融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12]。由于地势平坦,地质结构稳定,四季分明,气 候宜人, 濒临海滨,景色秀丽,滩平沙柔,碧波万顷,该区在199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金 沙滩旅游度假区,成为一个理想休闲、居住、旅游场所。调查中一些经营者认为这里适应商 业发展,才入住此处。

烟台四个区在发展过程中既有统一规划也有各自特点,从整体上看,烟台体育用品销售 行业呈现四个中心态势。每个区的销售中心都与政府规划的商业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即服 务本区消费者,又可以辐射到其他城区和乡村。

3.2 地标性建筑城市标志性建筑是指在城市中最广为人知、在空间上具有重要标识作用的建筑物,它基 本等同于城市地标系统中最高层次的城市地标。它是城市的象征,是城市精神最集中的体现 [13]。在市场运作方面,标志性建筑是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的一个平台;从功能方 面来说 ,标志性建筑引导一种新的活力,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能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 推动作用。

烟台体育公园是烟台市新兴的最为莱山区居民所熟悉的体育地标性建筑群。是集体育训 练与比赛,市民休闲与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型体育公园。烟台体育公园承办了第十一届全运会 现代五项和女子篮球小组赛等大型竞赛活动。城市地标建筑综合体使商业活动更加集中,商 业活动才能非常方便。烟台体育公园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平台,并且这个建筑群建成与发展 和体育有着密切联系,是人们很容易想到购买体育用品的区域,因此体育用品销售商家在此 选址,使该区域发展成为了体育用品销售中心。

3.3 交通布局城市交通对商业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有关调查表明:烟台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数量小,并且 品种单调,很多企业规模小,品种单一;高档体育用品市场占有份额几乎为零,体育产品市 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14]。绝大多数体育用品都是从外地运输进来的。

烟台经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 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 海上门户。虽然烟台地处华东东北一隅,但是这里的交通十分发达。

公路方面境内有烟台至北京的206国道连接华北等地,烟台至上海有204国道与华东相连 ,“荣成-烟台-乌海”的荣乌高速使得烟台与西部省区连接在一起,黑龙江省同江市至海南 省三亚市的同三高速又把这里与东北连接起来。

铁路有胶济-蓝烟铁路,烟台火车站贯通全国铁路网。目前正在建设沿渤海湾德州至烟 台铁路、烟台至大连轮渡铁路。

海运方面有烟台港,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位于东北亚国际经济圈的核心地 带,是中国沿海南北大通道(同江至三亚)的重要枢纽和贯通日韩至欧洲新欧亚大陆桥的重 要节点。目前,烟台港对外已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每年有800 多艘次外籍船舶进出港口。烟台港开通的近20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可承接、中转世界各 地适箱货物。

机场有莱山国际机场,开通了至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际航线;国内航线联通北京 、上海、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每周航班120多个,是国家一类空中开放口岸。

可以说,烟台全市已基本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和相对完善烟台立体货运通道和 物流中心。

芝罘区的体育用品销售中心与交通的关系最为密切。这里毗邻烟台火车站、烟台汽车总 站和烟台港(三站)。这里还是通往莱山国际机场的机场高速路起点,交通可谓便利,是烟 台市交通枢纽,大宗商品运输中心和烟台客流中心。该地区是烟台市主要的对外批发市场, 是胶东半岛与内陆地区重要的商品交易场所。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一大批体育用品批发商 和品牌零售商入驻,尤其以大型批发企业为主。

福山区的商业街是烟台市较早规划的商业中心地点。这里形成了横纵多条主要交通道路 ,是烟台市内交通较发达的区域。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彩云城经过多年发展,也形成了密集 的交通网络,与市内许多地区之间建立起了便捷的交通线路。莱山区烟台大学是该区中心地 点之一,这里的道路交通十分便利。以上三个区域的交通十分便捷,公路网比较发达,同时 ,三个区域也是烟台市内公共交通的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市内消费者,大多数烟台 市体育用品消费者都在就近处选择以上三个地区购买。

3.4 人口因素一定规模或密度的人口是商业网点布局的必要条件,而已形成的商业网点又反过来吸引 人口移居此地[15]。零售商业的兴旺与否取决于消费环境,消费环境又与消费者的 需求密不可分,而消费者的需求与居民收入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有关 研究认为:居民收入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16]。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改革 开放以来烟台市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长。烟台市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不断增 长,教育文化娱乐在居民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7]。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社区大 多数居民家庭生活的一部分[18]。

调查表明,烟台市民购买体育用品时会考虑出行距离的因素。因此,购置体育用品时78 %的被调查者会选择离家较近的商业区域。同时,85%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在体育用品相对集中 的就近区域购置体育用品。调查显示,烟台市形成的四个体育用品销售区域被大多数消费者 认知。调查者普遍认为,到这些区域购买体育用品便于挑选,可以进行比较。从图2中可以 看出,烟台市的住宅小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福山区传统商业区。对住宅小区开发商的调 查也表明,他们更愿意开发靠近商业中心的土地。同时,如果开发土地周边没有商业中心, 开发商就会考虑联合筹建。烟台市的四个销售中心周围小区相对密集,人口多,人流量大。 烟台市的住宅小区分布进一步证实了社区与商业中心的地缘关系。

图2 烟台市住宅小区分布情况图 体育人口的数量和人群结构是决定这个地区体育消费的重要指标。烟台市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的人口中,按职业排序以此为:学生、知识分子、职员、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人员,所占 比例分别为42.35%、20.46%、16.52%、13.82%、6.85%[19]。这一调查与全国 其他地区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调查显示,知识结构对体育消费有巨大作用,这与相关研究是 吻合的。其中,学生又是体育用品消费的主要人群。

图3 烟台市的学校及其相关文化部门分布情况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四个体育用品销售中心周围学校及相关文化部分布密集,表明生活 或工作在这些区域的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也就是体育用品消费的主要人群。由此可见, 烟台地区人口的文化水平与体育销售行业分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人口素质较高的区域体育 消费数量较大,需求决定了供给,这就吸引了商家前往投资适应这种需求。

上述人口因素对烟台市体育用品零售中心形成有较大作用。调查分析表明,烟台人口密 集区、文化区与体育销售中心重叠,并且影响着体育用品销售行业。

4 总 结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烟台市体育用品销售行业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具体来说呈现出四 种分布方式:芝罘区呈现批发与零售相继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单核式与多带式相结合的中心 ”分布;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呈现的“‘十’字型两带中心”分布;福山区呈现“‘王’字 型四带中心”分布;莱山区呈现“单核式中心”分布。

对烟台市体育用品销售行业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地理环境等因素对体育用品销售行业 空间分布起着极大的限制作用。本项研究也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变化。可以预测我国城市体育 用品销售行业将会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而增长。研究表明城市中有可能会产生两种行业聚集 类型:一种是单一的体育用品销售行业中心,一种是包含在商业中心区域内的体育用品销售 行业中心,符合商业中心的聚群效应。

当然,这种趋势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要更多城市案例研究来验证。尤其是对不同等级城 市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史兵.关于体育地理学研究内容的讨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 3(1):1-5.

[2] 刘庆新,史兵,雷欢欢,等.城市体育用品销售中心空间分布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129-132.

[3] 邓世文.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研究[J].人文地理,1999,14:36-39.

[4] 崔振华,杨婷.商业零售店选址分析[J].科技与管理, 2008,10(2):42-45.

[5] 张慧达.大型零售商业设施选址地理信息系统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9.

[6] 李莉.区域商业和经济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05,4 :18-22.

[7] 程庆.论体育与旅游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3):89-93.

[8] 韩忠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26 (3):39-42.

[9] 俞琳.我国三大都市圈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环境论――以上海市为个案分析体育产业 发展环境影响因素[J].体育科学,2007,27(7):86-95.

[10] 杨俊宴.传统商业中心的系统规划理论初探[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 文集[C],2002:103-109.

[11] 陈玉慧.新兴商业中心规划与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厦门市富山商圈为例[J].世界 地理究,2007,16(3):37-44.

[12] 王志成.试析江苏沿海地区体育旅游产品的生态化开发[J].商场现代化,2007, 下旬刊(501):225-226.

[13] 王树声.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6.

[14] 姜德卫.烟台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J].山东体育 科技,2003,25(2):76-77.

[15] 王宝铭.对城市人口分布与商业网点布局相关性的探讨[J].人文地理,1995,10 (1):36-39.

[16] 蔡军,钟天朗,等.东西部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比较研究――上海、西安居民体育 消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8,18(3):16-20.

篇(9)

中图分类号:F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22-0079-06

一、引言

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说明内部控制逐渐受到监管部门和企业的重视。然而,我国“银广夏”、“云南绿大地”、“蓝田股份”、“万福生科”等上市公司接二连三出现财务舞弊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事件,这无疑是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与实施效率低下的表现。研究内部控制制度在何种公司治理结构中能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对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构建显得十分必要。根据对以往文献综述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许多学者主要研究了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以及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关于股权结构影响内部控制并最终作用于企业业绩的中介传导路径研究几乎没有。另外,目前的研究都将内部控制质量视为调节变量,但是由于内部控制与股权结构(自变量)和企业绩效(因变量)都具有相关性, 而James L R和Brett J M. Mediators(1984)认为只有当调节变量与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关系都不大时,才是最理想的调节变量。因此,本文借鉴温忠麟(2004)中介效应的分析方法,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内部控制、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联系起来,实证研究并分析股权结构对企业业绩的传导途径,从而揭示其传导黑箱。以此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环境,建立良好的企业股权结构,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保证企业稳健运营。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随着我国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企业注重 改善股权结构以此来影响和改善企业绩效。F■lix J. L■pez-Iturriaga和Juan Antonio Rodr■guez-Sanz(2001)选取西班牙1991―1997年共140家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模型联立方程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虽然企业绩效和投资价值取决于管理所有权,但股权结构也会影响企业绩效和投资价值。张同斌(2012)选取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4年的财务数据为支撑,运用分位数回归法研究发现,随着公司绩效的不断提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逐渐增大,并且绩效越好的上市公司规模的制约作用越大。Claessns和Stijin(1998)通过对捷克斯洛伐克以及东南亚企业的股权结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并且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叶红雨和曾芒(2005)选取A股市场2001―2003上市公司964家数据为样本,并结合196家企业(沪、深交易所近1 300家上市公司中196家中央直属企业集团或控股的上市公司)和520家企业(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联合认定的全国520家重点扶持企业集团或控股的上市公司)形成三组企业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196家企业和520家企业均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样本,通过变量的差异性分析发现,“一股独大”是市场化的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周翼翔(2011)基于内生性研究的视角,选取我国沪深1999―2008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共509家公司,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途径是非线性的。其中,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呈W型关系;控股股东与企业绩效呈N型关系。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在其他限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显著相关。

如今企业的内外环境瞬息万变,只有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已有相关文献对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分别是:(1)等同论。即认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没有本质区别,可以等同对待。(2)环境论。把企业的公司治理视为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的一个方面,认为公司内部管理监控体系包括公司治理和内控环境因素,两方面缺一不可(阎达五和杨有红(2001))。(3)互动论。认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环境二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不能割裂对立,必须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整体的治理框架中。吴益兵、廖义刚和林波(2009)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沪深A股市场2007年共167家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性质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都与内部控制质量在1%的水平上正相关;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质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关系,表明高质量的机构投资者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深化企业现代制度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具有重大影响。周奕彤(2012)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和治理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优化股权结构,摆脱一股独大的现状,加强和完善董事会制度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明确监事会职责,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储成兵(2013)基于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2011年的财务数据,实证分析控制权的分离度以及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终极控制人对股权控制的比例越高,则内部控制质量越低。程晓陵(2008)选取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以前的1 162家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作为解释变量时对被解释变量内部控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的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与内部控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设置审计委员会和增强管理人员对企业员工工作胜任能力的高度关注会促进企业改善内部控制质量从而提高经营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在其他限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控制与股权结构显著相关。

追溯到1932年,Berle和Means(1932)就通过对美国200家大型工业企业调研证明,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企业决策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则不能保证企业业绩的提升和优化。张良、王平和毛道维(2010)以沪深国有企业838家以及民营企业297家为研究样本,其中,2008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63(t=3.724,P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股权结构、内部控制质量、企业业绩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质量产生影响时,内部控制失灵时的表现(如公司财务舞弊、违法违规)对企业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业绩也具有显著影响。在委托理论框架中,股权结构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石,决定着内部控制执行的效率,内部控制要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使企业决策最优化。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传统观点认为股权分散、股权制衡就能形成企业决策民主并提高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并且和笔者的日常实践经验不符合。“一股独大”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显著特征,并不是公司治理的主要障碍,相反它和股权分散化都是市场的选择。我们需要的是大力进行制度建设,加强公司信用建设,提高决策效率,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可见,只有加强投资者保护才有可能通过股权制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在其他限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控制是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存在传导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文选取2011―2013年沪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数据进行以下处理:(1)剔除财务状况有问题的ST、*ST、SST、S*ST、PT类公司样本;(2)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因为金融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与其他上市公司差异显著,因此不作为样本观测值;(3)剔除3年相关资料不全的公司;(4)剔除数据残缺的样本。经过以上处理,最终选取沪市主板A股685家上市公司,3年共2 055个观测值。本文相关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部分缺失数据来自上市公司年报和巨潮资讯网,论文最终数据为笔者手工计算整理。在本文中,运用Excel2010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和计算,使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以企业绩效(ROA)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杨典,2013)。总资产收益率可以衡量一个公司的经营效果及获利能力。企业绩效(ROA)指标计算的方法为公司的净利润与资产总额之比。

(2)中介变量:内部控制(IC)。本文在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基础上,选取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孙光国和莫冬艳,2012)、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黄寿昌和杨雄胜,2010)和会计师事务所(张龙平和鲁清仿),另外本文还加入违法违规、整改措施。将这些指标作为变量衡量内部控制质量,使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终求出每个公司的综合内控评价值,该值越大,内部控制质量越高。

(3)解释变量:本文借鉴林钟高和储姣娇(2012)、张同斌(2012)的研究,选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own)、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Vote)和股权制衡能力(Rate)作为股权结构的变量。这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是指年末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券商等新型投资机构持股之和)持有股票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股权制衡能力是指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至第九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

(4)控制变量:依据林钟高和储姣娇(2012),张川、沈红波和高新梓(2009)的研究,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Debt)、公司产权性质(Own)等。另外,本文还加入公司所在地区(Region)、公司所属行业(Indu)和年度(Year)。变量说明如表1。

(三)模型设计

本文将内部控制质量作为中介传导变量,以此检验内部控制的传导路径。如果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质量都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引入内部控制变量以后,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仍具有显著影响,则说明内部控制质量是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中介传导变量。也就是说,在检验股权结构的传导过程中,内部控制质量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股权结构的结果,也是企业绩效的原因,即股权结构通过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绩效施加影响。

内部控制、股权结构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相关关系如图1所示(虚线内为股权结构的三个替代变量)。

1.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相互关系的检验模型

2.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检验模型

3.股权结构、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绩效关系的检验模型

第一个模型检验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只有?琢i(i=1,2,3)显著了,才能进行模型(2)的检验,如果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相关但不显著,则应停止中介效应分析。第二个模型检验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模型(3)是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是否具有传导作用。如果内部控制质量(IC)的系数?酌4显著,同时?酌i(i=1,2,3)比模型(1)中的系数?琢i(i=1,2,3)显著降低,那么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部分通过内部控制质量来传导的。如果内部控制质量(IC)系数?酌4显著,同时股权结构的变量系数?酌4(i=1,2,3)不显著,则认为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内部控制质量来传导的。

四、实证检验与理论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重共线检验

对模型中的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总资产收益率(ROA)的最小值为-0.937,而最大值是1.090,后者大约是前者的2.1倍,平均值为0.041,说明沪市主板公司的整体业绩水平不高并且各公司之间企业业绩差距较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Vote)平均值为0.365,说明一股独大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股权制衡能力(Rate)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0.07,均值为0.006,说明第二至第九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能力总体上处于劣势地位。内部控制(IC)的最小值为1.16,最大值为2,均值为1.789,说明自从我国颁布并施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升,并且从标准差来看,内部控制差距较小。资产负债率(Debt)的平均值为0.458,说明公司风险程度不高,偿债能力较好。公司规模(Size)的标准误差为1.453,可见各个公司规模差异性比较大。

表3是对模型中的主要变量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企业绩效(ROA)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Vote)在5%的显著水平呈正相关,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own)在1%的显著性水平呈正相关,与股权制衡能力(Rate)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内部控制质量(IC)与企业绩效(ROA)、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Vote)、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own)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股权制衡能力(Rate)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并且各变量的相关系数都小于0.5,初步认为各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二)多元回归分析

本文依据中介变量的检测方法,选取沪市主板2 055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别对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质量以及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回归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1.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方程检验

从表4模型(1)的回归结果来看,股权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own)、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Vote)与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均在5%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034(t=2.532)、0.021(t=2.083)。这一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而股权制衡能力(Rate)与企业绩效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股权结构的三个变量分析发现,三个变量有两个显著相关,则可以认为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显著相关。至此,假设1得到验证。方程回归整体性检验F值为82.202,在1%的水平上显著;方程整体的拟合优度调整的R2为0.165,拟合较好。各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略大于1,但显著小于10,另外D-W统计量为2.056,接近2,可以判断方程各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和序列相关。模型(2)和模型(3)的检验原理类似,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赘述。因此假设1得到验证,即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2.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的回归方程检验

从表4模型(2)的结果可以看出,股权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own)、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Vote)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124(t=4.149)、0.061(2.764),而股权制衡能力(Rate)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回归系数是-1.643(t=-2.926),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这一结果表明,机构持股比例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而股权制衡能力(Rate)越高,越不利于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同时,方程回归检验F值为64.638,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整个方程调整的R2为0.157,拟合程度较好。因此假设2得到验证,即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3.股权结构、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的传导效应检验

模型(1)和模型(2)分别是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与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回归分析结果,而模型(3)是引入中介变量内部控制质量后,将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质量作为解释变量,研究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从表4模型(3)的结果来看,在加入中介变量内部控制质量(IC)之后,股权结构、内部控制质量共同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从表4模型(3)中的结果看,加入内部控制后,股权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own)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Vote)与企业绩效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股权制衡能力(Rate)与企业绩效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可以认为内部控制质量对股权结构中的股权制衡能力与企业绩效不存在中介传导效应。股权结构的变量机构持股比例(Iown)的回归系数由模型(1)中的0.034上升到模型(3)中的0.048,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Vote)的回归系数由模型(1)中的0.021下降到模型(3)中的0.020。根据传导变量的检验原理,三个步骤的回归方程都显著相关,说明内部控制质量对股权结构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企业绩效存在中介传导效应,并且股权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own)在三个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34、0.124和0.048,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Vote)在三个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21、0.061和0.020,这说明内部控制质量对股权结构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企业绩效存在部分传导作用,而不是完全的传导效应。本文采用Freedman(1992)、张军华(2013)中介效度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股权结构的Iown和Vote变量在模型(1)中的回归系数和模型(3)中的回归系数之差是否显著异于零。统计量的计算方法为:

公式中σ?琢i为?琢i的标准误差,σ?酌i为?酌i的标准误差,?籽 ixm为股权结构的第i个变量与中介变量内部控制质量的相关系数。计算可知,股权结构Iown的t1值为-8.337,股权结构Vote的t2值为0.588,均小于临界值1.786,则拒绝原假设,接受股权结构的Iown和Vote变量回归系数均具有显著提高的假设,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对股权结构的Iown和Vote与企业绩效均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内部控制质量对股权结构中的Rate与企业绩效不存在中介传导效应,而内部控制质量对股权结构的Iown和Vote与企业绩效均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所以从总体来看,内部控制质量对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具有不完全传导效应,即假设3得以验证。

五、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内部控制质量为中介变量,采用沪市主板上市公司2011―2013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中介传导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都与企业绩效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都与内部控制在1%的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股权制衡能力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负相关;加入中介变量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从5%的显著性水平上升到1%的显著性水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从5%的显著性水平下降到10%的显著性水平,证明了内部控制质量对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起到的是不完全的传导效应。

本文对股权结构中大股东股权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与叶红雨和曾芒(2005)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一股独大”并不阻碍公司的有效治理,反而是市场机制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升企业业绩。而股权制衡显现弱势,我国应该加强投资者保护体系的建设,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只有加强投资者保护才有可能通过股权制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这一研究成果揭开了股权结构影响企业绩效方式与途径的黑箱,对于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改善股权结构,提高企业业绩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温忠麟,侯杰泰.隐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价[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3):37-42.

[2] 张同斌.不同绩效高新技术企业的结构因素影响――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数据[J].经济管理,2012(4):149-158.

[3] 叶红雨,曾芒.大股东股权、企业绩效与诚信――来自中国A股市场2001―2003年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5(4):69-74.

[4] 周翼翔.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绩效的交互效应――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93-105.

[5] 李玲.公司治理视角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

[6]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9-14.

[7] 吴益兵,廖义刚,林波.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分析――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数据的检验[J].当代财经,2009(9):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