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创新意识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教师首先要注重观念的转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要让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教师本身必须转变观念,注重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对整个实验课堂教学起主导作用。教师不可能像百科全书一样储存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无论物理教师的资质如何,都必须对物理教学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必须在自己的教学领域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角色意识,不要照本宣科,单调地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判断。综上所述,教师应当有创新教学教育制度的意识,必须转变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如果教师只是单方面地进行物理实验,只是为了达到书本上的要求,以完成任务的思想完成实验教学,那么这种教学是没有任何效果的,特别要注意,有些教师会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并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如果简单地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那么就无法在实验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整理分析能力
很多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思想学习的,很多时候做完了实验就懒得进行实验整理。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仅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还应该在实验后的整理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会实验操作就可以,根本不会重视实验的结果,所以数据会有很大的误差。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当硬性地要求学生进行数据规整,让学生学会处理不同的实验数据和误差的分析,并作出相关的实验效果图。通过整理和归纳的过程,最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整理数据的过程也能让学生再一次对实验内容作出思考,创新意识不仅能在实验过程中初步形成,在整理数据之后还能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开始让学生猜测,谁跑最快,然后媒体演示赛跑过程。结束时,问学生为何骑圆形轮子的猴子跑第一,让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
教学中还应联系实际解决简单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对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越能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尝试、创新的空间,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求长(正)方体的体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苹果摆在讲台上,要学生求出苹果的体积是多少?全体学生起初愣住了,而后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如果将苹果捏成橡皮泥那样捏成长(正)方体那样就好了……在老师的启示下,学生终于悟出了可以将苹果这个不规则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的体积,用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盛一些水,将苹果放入,只要量出水面升起的高度,就可以算出苹果的体积。以此类推,不单苹果这个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其他一切类似物体的体积都可以计算。
这一设计不但使学生提高了运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思维更趋于活跃,充分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热情洋溢,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三、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创新
1.动手实践
伟大的教育家孔于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2.引导质疑,让学生会创新。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间的三者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比、分数、整数和比例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3.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淮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
红
红
红
蓝
黄
听了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不仅体现了红、蓝、黄色部分各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还体现了三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这些巧妙回答,只有在开放式提问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产生。这种提问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诸如此类的提问和要求,在概念、计算、应用题教学和练习中都可能出现。提问突出“尽可能多”、“越与众不同越好”等特点,迫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时刻在追求新的,别人想不到的答案和设想。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得到了培养,创新意识也随之逐步形成。
四、体验成功快乐,让学生爱创新
2.激疑设疑解疑有意训练,激发创新意识
有问题,就会激发思考,有思考,就会激发思维拓展,有了思维拓展,自然就有了创新意识。教师在授课当中,应在合适的环节进行设疑,激发学生思维,让其在不断思考中,发现并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发现中,提升创造自信。教师的引导很重要,需精心备课,那里可以设疑要心中有数,对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意训练与有效引导。在牛津初中英语7B《Unit4Amazingthings》单元学习中,学生对奇怪而神秘的事物本就充满了疑问和好奇,教师就可以在授课当中时不时进行激疑,让其在趣味中积极解疑,这样会大幅度激发其创新思维的产生?”“Doyouknowifthefishcloseeyeswhenitissleeping?”出乎意料的题目让学生们捧腹,也让学生们在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之后,进行拓展性的趣味思索,各种答案应运而生,有的标新立异,有的别出心裁,还有的逾越常规,敢于大胆想象猜测,突破思维定式的条条框框,得出一个个令人难以置信,又角度多样的答案,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又高了一个台阶。
一、指导观察方法,引发创新活力
观察是创造的眼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爱观察的习惯。课内实验中,要使学生观察的注意力始终处在有意无意的状态中。在学生眼里化学教师好象一个魔术师,化学实验好象是在变魔术。实验中那五颜六色的变化。爆鸣的声响,奇异的气味,以及耐人寻味的变化规律,无不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爱观察,善于探究思考的好奇心。在课外,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获取新的化学知识。例如切咸菜的刀和切鲜菜的刀时间长了可观察到切过咸菜的刀比切过鲜菜的刀易生锈,从而获取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快,危害性更大。其次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1)观察要全面。只有全面观察,才能获取完整的感性知识。例如在观察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既要观察到教师把细铁丝饶成螺旋状,又要观察到在集气瓶底预先铺一层细沙和留少量水以及明显的燃烧现象。(2)观察要细致,要抓住主要现象,又不放过次要现象,例如: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既要观察到主要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黄,又能观察到次要现象有气泡产生。(3)观察要设疑、对比、归纳,只能这样才能提高观察效果,加强记忆与理解,例如:在学习Mg、Zn、Fe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可先设疑问在实验室制氢气,我们常用那种金属跟稀硫酸反应。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锌,这时可进一步设疑,为什么不用镁、铁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观察镁、锌、铁分别跟稀硫酸的反应。通过反映剧烈程度的差异对比,学生很自然归纳出镁、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了解实验室选锌作理想反应物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班级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对班级采取开放式的管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班级任命干部引进竞争机制,竞选担任:让学生写出竞选纲领,提出搞好工作的计划和设想,鼓励有创新意识的计划。进行竞聘演讲,让能者居之,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三、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鼓励创新实验,实现创新价值
创新是道前人所未道,想前人所未想,补别人之不足。实验创新既包括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从零开始,通过探究确定实验仪器、药品、装置和操作方案,也包括对原有的实验从新的角度给予新的思考、审视。找出缺陷和不足给予修正和扬弃。
根据化学实验的特点,为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可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方面的实验创新。(1)实验原理创新。如:在制取O2的实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尽可能用挑剔和判断的眼光去发现教材中KCIO3和MnO2制取所存在的缺陷,如装置复杂,反应条件要求较高(需加热)并伴有副反应使制取的O2不纯。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更为合理的实验方案。通过比较发现用H2O2分解制O2,不但产物纯度高,且安全、简便、快速。(2)实验操作创新。如CO还原CuO的实验,教材中的装置复杂,演示费时,且常有有毒气体放出。为此,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如下更换:取一个150毫升的锥型瓶,配好胶塞,塞子上插好一段铜线。下端绕成螺旋状,用该锥形瓶收集一瓶CO气体,并用一胶塞塞紧备用,将螺旋铜线加热,紫红色的Cu变为红色。问为什么?因刚生成的CuO活性较大,立即插入锥形瓶中,马上看到黑色CuO又变成紫红色Cu,追问为什么?再往瓶中倒人一些石灰水,立即看到浑浊现象。(3)实验方案创新。对教材中没有的实验。鼓励学生勇于开拓创新,在遵循科学、安全、可行的原则下,让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合理的方法,设计各种可行的方案。如:设计区分食盐水和溶液的实验方案,可以利用密度、气味、沸点、导电性、挥发性、可燃性来区分,也可根据AgNO3试剂对溶液的特殊反应现象来区分,还可以根据生物细胞对溶液反应等去设计。实验创新训练了学生灵活运用创造思维方法,同时又促进了学生自觉的、有意识地去进行创新,并不断提高自身创造能力。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开始让学生猜测,谁跑最快,然后媒体演示赛跑过程。结束时,问学生为何骑圆形轮子的猴子跑第一,让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
教学中还应联系实际解决简单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对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越能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尝试、创新的空间,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求长(正)方体的体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苹果摆在讲台上,要学生求出苹果的体积是多少?全体学生起初愣住了,而后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如果将苹果捏成橡皮泥那样捏成长(正)方体那样就好了……在老师的启示下,学生终于悟出了可以将苹果这个不规则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的体积,用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盛一些水,将苹果放入,只要量出水面升起的高度,就可以算出苹果的体积。以此类推,不单苹果这个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其他一切类似物体的体积都可以计算。
这一设计不但使学生提高了运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思维更趋于活跃,充分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热情洋溢,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三、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创新
1.动手实践
伟大的教育家孔于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2.引导质疑,让学生会创新。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间的三者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比、分数、整数和比例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3.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淮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
红
红
红
蓝
黄
听了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不仅体现了红、蓝、黄色部分各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还体现了三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这些巧妙回答,只有在开放式提问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产生。这种提问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诸如此类的提问和要求,在概念、计算、应用题教学和练习中都可能出现。提问突出“尽可能多”、“越与众不同越好”等特点,迫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时刻在追求新的,别人想不到的答案和设想。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得到了培养,创新意识也随之逐步形成。
四、体验成功快乐,让学生爱创新
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
数学本身是一种运用思维的学科。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一切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科学的观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问题,审视全局,把握事物的全貌。
例如,教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后,出示思考题,看图列式:
附图{图}
这道题可以分别把20、24、38看做整体,根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列出几组算式:
14+6=206+18=2420+18=38
14+24=3820-14=624-18=6
38-20=1838-24=1420-6=14
24-6=1838-18=2038-14=24
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启发学生用多种思路解答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思路。
例如:计划修一条长120米的水渠,前5天修了40米,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水渠还需多少天?
这道题可以先求工作效率,即从“工作量÷工作时间”来思考。
解法(1)120÷(40÷5)-5
解法(2)(120-40)÷(40÷5)
也可以从求修1米水渠用的时间来思考。
解法(3)5÷40×120-5
解法(4)5÷40×(120-40)
还可以用倍比的思路解答。
解法(5)5×(120÷40)-5
学生发现以解法(5)为最优。学生经常进行多向思维的训练,可以广开思路,萌发思维的创造性。
三.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
常规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学中,要在掌握常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敢于设想创新,敢于标新立异。
例如:张老师带了若干元去买书。一部书分为上、下两集,用全部钱能买上集10册或买下集15册。已知上集比下集每本贵2元,张老师一共带了多少元?
学生一般用“归一”和“倍比”的思路解答。
解法(1)
2×10÷(15-10)×15=60(元)
解法(2)
2×10×[15÷(15-10)]=60(元)
王聪的思路却与众不同:如果把张老师带的钱看做单位“1”,那么,上集每本的钱占总钱数的1/10,下集每本的钱占总钱数的1/15。这样就可以找出一组相对应的数量,即上集比下集每本贵2元,相当于总钱数的(1/10-1/15),张老师带的总钱数是:
解法(3)2÷(1/10-1/15)=60(元)
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设计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发散
开放性习题往往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完备,能引起学生思维发散。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训练思维发散,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发散思维训练在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几何知识教学和应用题教学中都可以进行。仅以应用题教学中的训练为例:
1.一题多解的训练
一题多解包括两种情况:一题有多个答案和一题有多种解法。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把24个皮球,平均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放2个或2个以上,有几种放法?学生提出多种解法,教师板书:
总数每盒个数盒子个数
24212
2438
2446
...
...
...
...
...
...
再引导学主观察:表中什么数不变,什么数变了。是怎么变化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数量变化的规律。
2.一题多变的训练
先给出基本条件,然后要求学生变换它的条件、问题、结构或改变叙述形式,使之成为新的题目,再引导学生把前后题目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基本题:杏20千克,桃60千克,共有多少千克?
改问题:
(1)杏20千克,桃60千克,桃比杏多多少千克?
(2)杏20千克,桃60千克,桃是杏多少倍?
改条件:
(1)杏比桃少40千克,桃60千克,共有多少千克?
(2)杏20千克,桃是杏的3倍,共有多少千克?
变叙述:桃60千克,是杏的3倍,共有多少千克?
条件问题互换:杏、桃共80千克,桃比杏多40千克,杏有多少千克?
这种训练,学生易于理解题目之间的关系,能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3.一图编多题的训练
根据实物图、线段图等编出各种应用题。如图:
按不同颜色,学生可以编出整体与部分关系、相差关系、倍数关系的各3种;按(横看有3排,每排有5个,竖看有5行,每行有3个)不同角度,学生可以编出分总关系的各3种;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看图编题,编出情节。通过一幅图,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按照数量关系一组一组地编题,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4.一题多验算的训练
一道题解答后,要求学生根据条件与条件或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判断答案是否正确。例如: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学生解得:(50+60)×4=440
50×4+60×4=440
列出如下验算方法:440÷4-50=60
二、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所谓的创新性思维就是在已经有的敬仰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重新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是新时期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要求学生扎实的掌握相关的基础上科学扎实,在此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打大胆地设想,用新的思路设想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具体的实例或是事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的动力。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不会严格的按照老师的指示,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验证,可能会对各种实验器材充满了兴趣,不停地进行各种不相关的操作和摆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应该对学生进行批评,应该采用诱导或者是点拨的方式,鼓励学生正确的完成实验,同时进行其他方法的探究和创新。老师对于学生犯的错误不能够一味地批评,应该容许学生犯错,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尝试。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主动力,相对于其他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发现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课本知识的质疑,并且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问题验证。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在课堂上不断地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时大胆的提问。对于发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激发其他学生发现问题的动力,不断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个典型的交叉性基础学科,其知识涉及到物理、化学、自然环境、天文地理等,其中很多知识都是充满探究性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例如针对铁能生锈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让学生分别取三颗新的没有生锈的铁钉,一个铁钉放在空气中,一根铁钉放在水中,另一根铁钉一半放在水中一半放在空气中。过几天之后,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探究导致铁生锈的条件,最终相应的结论。再例如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的可乐会腐蚀牙齿,导致蛀牙。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如下实验,进行相关结论探究性验证。首先,让学生选取三颗大小和形状具有可比性的三颗同种动物的牙齿作为实验材料,将其中的一个牙齿浸泡在可乐中,一个牙齿在可乐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浸泡在与人体唾液成分类似的溶液中,另一个牙齿直接浸泡在水中。然后,一段时间之后观察三颗牙齿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情况,探究可乐是否能够腐蚀牙齿,日常生活中引用可乐是否是牙齿腐蚀的主要原因。
二、教材使用的创新意识
教师作为师者,在创新之路上有的身体力行做好示范作用。教材不是圣经,只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工具,使用时不可照本宣科。笔者所在地区选用的是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在对教材进行研读和使用过程中,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季节等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或修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地面上的植物》一节中,教材以桃树为代表植物,让学生探究花的结构、果实的结构,体会二者之间的发育关系。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桃花虽常见,但在收集观察时存在许多不便:桃树种植分散、有些小区找不到;桃花花瓣容易掉落,观察时已不完整等。有一种植物,它在南方更常见,每年在笔者教这一节的时间成片开放,植株相对桃树也要小得多,获取和携带都非常方便,这种植物就是--油菜。油菜花的结构和桃花一样简单明了。更妙的是,只需要一株油菜就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开花和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活动所用材料不仅是学生熟悉的材料,更是学生课前亲自收集获取的,在课堂活动设计时就更有情境代入感,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评价方式的创新意识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正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正是由于较重的好奇心,这一阶段的学生常常会对一些问题产生兴趣、产生疑问。而这些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只有先有了疑问,才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方向才可能产生创新。世界上很多重大的发明创造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好奇心使人对事物有了一个刨根究底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刺激人们积极思考事物的特点,观察事物的特殊现象,从中发现奇特之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由的提出各种问题,这便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在保护的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各种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引导学生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教授应用题:“老师为同学购买奖品时,买了10个笔记本用了15元,又买了20支铅字笔,已知笔记本的价钱与铅字笔的价钱相同,买铅字笔用了多少钱?”按照一般的解法,立式应该是15÷10=1.5(元);1.5×20=30(元)。但是,教师可以在解题后继续提问:“同学们,请问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我们可以从笔记本与铅字笔的价钱相同入手”;“再想一想笔记本数量和铅字笔数量的关系”……通过教师的一步步点拨,全班学生一起思考、验证,找出新的解题方法:20÷10=2;15×2=30(元)。用这样的方法计算答案不仅正确,方法也更加简单。
三、充分放手,引导学生创新
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新需要,引发出的一种创造性动机或愿望。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量、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它是整个创新过程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其与思维关系上来讲,就是使人们的思维具有一种对于现有条件、状况重新思索的冲动和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结果,思维发展同语言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条理性、清晰性、准确性、简练性正是其思维的直接反映。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模式的最直接的体现。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一种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师转,围绕着语文教材和教师教案转。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思维的发展,大大阻碍了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尊重语言的继承性、持续性和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性,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主体性学习,主要表现在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独立性,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生活的精神。而自主性,应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并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它和创新意识中所具有的最大特征—独创性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思维习惯,来激发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
吸工之侨献琴》文言的难度并不太大,学生完全可以在书下注解的帮助下,对原文的意思做出准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以标准译文的讲述为重点的话,显然会压制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和兴趣。因此在教学的策略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培育自主、合作、互动、探究性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化解重点难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全程教学。如:对于文言意思的理解,可以通过个体自译,同桌对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对于章节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的课堂短剧,也可以举办自由评说的课堂活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教师从作断纹、作古获,埋诸土等方面进行发散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造假的喜剧、爱假的悲剧、助假的闹剧,从而得出有爱假的,才有造假的,根除造假,先莫爱假的结论。这样才真正地体现了主体性学习的宗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主体性精神成了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再现。学生在这堂饶有趣味的文言文课中,不仅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习得了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相对独立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自主进人文言课文的情境,领会其中的深奥之妙,并升华为一种领悟力和理解力,也许这正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开始。
三、文言文教学中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莫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反过来,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深层次的文化拓展,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一个人文的环境。
中学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充分肯定,《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秋水》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深思……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震撼。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这种导向性的文化反省和思维开拓,这种对文化深层次的追求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只有在这种广阔的实践空间中,创新意识才有可能真正地在我们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才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可见,文言文教学中.文化的深层次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再如《鸿门宴》中,对于项羽的描写和塑造,是建立在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的伟业之上,也是项羽日后势衰、该下之围、乌江自列的预兆,司马迁所倾注的,不单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扬刘抑项的寓意,相反是对如此历史背景之下,英雄人物悲剧命运的揭示。如果不对史迁“互文”记事写人的方法进行挖掘,不对《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乃至整部《史记》等作进一步拓展,就不可能理解这种英雄悲剧的意义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抛开教材教参的束缚,广泛搜集材料,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从而完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作品人物之问的一段交流的心灵历程。正是因为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的有力拓展,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力思考、倾心感受,领会并理解文本之外的深义,枯燥的文言课文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条件。只有对传统文化量的占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对文言文中涉及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拓展,才能实现质的创新性的飞跃。《四书·大学》中有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意识的开拓性特征也就表现于此。
关键词:用心观察动手操作联想比较归纳发现
数学素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用心观察感知身边数学
数学起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贴近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做出决策的能力。怎样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的呢?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能力与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训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认识到数学能力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如教学六年级《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课前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附近银行去参观,并以学生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录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从银行去取本金时还会多出一些钱呢?”、“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教师可适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找到符合生活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采用这种的调查式学习数学,学生还会觉得空洞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学生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却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把难住,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中的思考。
教学“比和比例”时,我们有意把学生带到广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广场边的树木的高。树木高上天,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
生1: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
生2:拿绳子量,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
生3:这可是个好办法,好像“曹操称象”那样,可是树木又无枝可攀,如何上去呢?……
正当同学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我适时取来了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
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
生4: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我补充:必须要在同一时间内。
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或竿长∶树高=竿影长∶树影长……此时,学生意犹未尽,完全沉醉于探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我有意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运用,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目的是培养学生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多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长期坚持使用这种探讨式学习,学生还会认为数学没有用吗?
二、动手操作发现身边数学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和生活。数学问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思维训练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如教学六年级的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通过用橡皮泥、土豆、萝卜等材料自制的圆柱削切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发现圆柱与圆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包含关系。再通过把盛满沙子的圆锥形容器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的反复实验,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盛的沙子总是圆锥体容器的三倍;如果二者底或高不同,则结论不成立。这样,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虽然学生的创新发现只是重复验证,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却绝对是创造。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归纳出了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后,我出示长方体的实物,并演示提出如果少掉一个底面的一个面,请学生思考这时五个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的?如果少掉前面的一个面,这时五个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的?如果少掉两个底面,这时的四个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的?少掉了两个底面,这时实际只要求什么?那一种物体只要求出四个面?学生经过讨论,很快能说出求五个面的面积公式,并知道少掉两个底面,实际上只要求长方体的侧面积,通风管即只要求四个面。这样通过运用实物和教具,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联想,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联想比较应用身边数学
在教学实践中,如让学生能针对某一问题,通过类比思维去解决,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了比的知识后,我出示了这样一句数量关系句:“某工厂男工人的人数比女工人的人数多1/4”,我要求学生根据这一句数量关系句进行联想,改变成内容不变但叙述方法不同的数量关系句,学生经过讨论,即很快能说出:
(1)、男工人的人数是女工人的人数的1+1/4=5/4;
(2)、某工厂男工人的人数与女工人的人数的比是5∶4;
(3)、某工厂女工人的人数与男工人的人数的比是4∶5;
(4)、某工厂女工人的人数是男工人的人数的4/5;
(5)、某工厂男工人的人数占全厂工人的人数的5/9;
(6)、某工厂女工人的人数占全厂工人的人数的4/9;
(7)、某工厂女工人的人数比男工人的人数少1/5。
这样学生很快能将比与分数进行融会贯通,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又如在教学了数的整除的知识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个数被6除余4,被8除余2,被9除余1,这个最小是几?”应该说这道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求解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比较题:“一个数被6除余10,被8除余10,被9除余10,这个数最小是几?”这道题学生很快能求出答案:这个数即是6、8和9的最小公倍数多10,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然后我引导学生将上道题与这道比较题进行想象和比较,学生很快知道,上道题只要假设被6除少商1余数即为10,被8除少商1余数也为10、被9除时少商1余数也为10,因此可迅速求得这个数只有减去10,就同时能被6、8和9整除,而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这样通过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比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面对数学问题,不应靠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而是让学生集思广益展开讨论,解决自己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给那些肯钻研、爱学习的学生留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全体学生探索、创新知识的过程。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28-96=128-100+4,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4,难以理解。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互相讨论:为什么要加上4呢?一位学生通过“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展开了联想: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28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4元,(应加上4元)。所以,多减去的4要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例子,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展开讨论后,能不理解吗?
四、归纳发现创造身边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发现,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完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要求学生归纳出一个能概括各个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归纳出,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概括,因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因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即可将这公式变成:底(长、边长)×高(宽、边长)×2÷2=底(长、边长)×高(宽、边长);又因为将圆面积公式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因此,梯形的面积公式对圆也同样适用;当梯形的上底是零时,即梯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梯形的面积公式成了:底×高÷2。这即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如在教学了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后,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我启发学生能否将圆面积的推导公式和圆柱体的侧面积推导公式的过程进行联想和联系,概括出求圆柱体表面积的公式。学生经过讨论并用学具操作,很快想出,因为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近似长方形的长即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宽即是圆柱体的底面圆的半径,因此,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即可为:S=2πΥ×(Υ+H)。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心观察,感知身边数学;动手操作,发现身边数学;联想比较,应用身边数学;归纳发现,创造身边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