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先后利用“985工程”、“211工程”、“世行贷款”、“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等专项建设资金购置了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其档次之高、数量之多、品种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办学实力。为了更好地发挥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切实为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搭建坚实的平台,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先进的物质保障,体现投资效益,必须科学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我院以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总结探索出高校科学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的有效途径。
1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状况
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及使用状况直接反映出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由于旧的管理模式的延续,目前许多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着仪器使用率偏低、资源浪费严重、维修环节薄弱等一类的问题[1-3]。
1. 1 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虽然有一定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但内容陈旧,许多条款已不适应当前仪器规模、数量和档次的管理,从仪器购置到使用缺乏全程有效的管理章程和约束监督机制。
1. 2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低
由于购置前缺乏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项目主持人经常会根据自己某个研究课题的临时需要或只考虑本学科使用上的便利而购置,没有全局观念,不考虑可持续性的问题,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相关学科人员之间缺乏交流,以致订购者没有全面了解本区域类似设备的情况,造成重复购置;尽管有可行性论证,但是设备购置后没有及时落实利用,例如没有及时开设新实验,对开放共享等问题没有进行科学规划,暂时造成仪器闲置;有些专用于科研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功能单一,使用面窄,科研成果少。
1. 3 设备维修费用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没有维护和修理大型精密仪器的专项资金,维修人员奇缺,一旦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尤其出现较复杂的故障,将在较长时期内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1. 4 实验技术管理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实验技术管理队伍没有形成合理的技术梯队,素质不高,制约了一些仪器功能的利用和开发。
2 科学管理仪器设备的有效途径
2. 1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目标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其最大限度地体现投资效益,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服务[4]。而建立健全一种适合学科发展的仪器管理运行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
(1)实践中,我们以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促进了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实行责权明确,奖惩分明,管理严格,充分激发管理者主人翁精神的激励机制。
(2)建立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前的论证工作制度。首先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方向对购置的必要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其次是经过收集资料、咨询专家和实地考察等程序对仪器选型进行论证。申购者和审批部门都认真填写“项目申报审批表”,杜绝轻率申购、草率批准及仪器拥有者占而不用或少用的现象。
(3)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制的工作制度。选定相对稳定的仪器专职操作人员,并对他们进行操作使用仪器的专门技术培训。坚决杜绝用者不学,学者不用的情况。适当考虑各实验人员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结合各自承担的课程,均衡分配仪器的管理范围。
2. 2 重视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大型精密仪器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加强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是正常运行的可靠保证。建立完善的大型仪器技术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包括:可行性论证报告、审批手续、订货合同、装箱单等原始资料或备件;说明书、安装调试报告、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等技术资料;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增购配件、功能开发、效益考核记录等动态资料。专职管理人员要对仪器的技术性能有全面的了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进行,做好使用登记和技术检测记录,还要定期做好维护保养、性能检定和精度标定,如定期放电和更换老化元件,检查防潮防尘防震情况,有的还要定期、加油,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使用前后要对仪器的状况进行认真的登记,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结束后要细心检查,认真整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大型仪器造成损坏,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
2. 3 重视仪器设备的维修环节
为确保大型仪器正常运转,经常需更换老化元件和升级软件系统,这些都要花费一笔昂贵的费用。如更换一次质谱仪的电池需花去几千元,增添一个液相色谱的色谱柱就几千元。所以学校必须设立大型精密仪器的维护修理专项经费,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筹措维修经费: 1.每年从购置设备经费总额中预留一定比例作为大型精密仪器维修基金。2.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情况下,面向社会进行创收,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制定各种仪器的测试收费标准,从对外测试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维修经费,做到以机养机,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学校或学院可以成立仪器设备维修部,担负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做到预防维护相结合,保证仪器的完好率,节约维修时间和费用。
3 科学使用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3. 1 开发利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学科的实验方法和分析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正是这些高要求又不断促进了实验室的更新和完善。我们要充分挖掘大型精密仪器的潜力,扩大其功能和使用范围,使其在教学、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2 构建开放性的大型仪器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促进跨学科发展,加强横向联系,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建立“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大型仪器有偿共享服务平台是一项重要措施[5]。
将有关设备的性能指标、适用范围、收费标准和管理人员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在网上公布,供全校的老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查询,在保证教学科研的情况下,还可以为校外单位提供有偿服务。平台建立以来,仪器的开机率和利用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避免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对优化资产配置,盘活现有资产,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 3 促进仪器设备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大型精密仪器结构复杂、稀缺贵重、运行费用高,加上受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制约,大型仪器设备主要限于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很少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对相应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鉴定已由过去的手工操作逐步依赖于质谱和色谱技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更新观念,结合专业特点,利用精密仪器设备开设新的实验,同时,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仪器设备,通过做大学生创新课题、君政基金、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工作来了解大型仪器设备的用途、性能、使用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4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管理队伍
由于大型精密仪器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最新技术研制而成的,集光学、电子学、机械学等多学科科技成果,通常被称为智力密集型装备,因此,对管理技术队伍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管理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主人翁精神和奉献精神,刻苦专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先进的仪器设备只有在高水平的科技人员使用操作下,才能得到满意的测试结果,所以,要创造条件,培养管理技术人员,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
5 结束语
科学地管理和使用好大型精密仪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敢于创新改革。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约束监督机制,促使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的不断提高;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技术力量,才能充分发挥仪器应有的功效,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实现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资料
[1]朱西桂,彭小平,金嘉禾.加强管理创新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 23(8): 84.
[2]余孟华.切实做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1): 116-117.
关键词: 医疗设备;科学管理;制度;效益;数据统计
Key words: medical equipment;scientific management;system;efficiency;data statistics
中图分类号:R19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301-02
0 引言
新形势下医院面临着诸多竞争与挑战,仪器设备的技术先进与否,运行质量与否,关系着当前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应对竞争与挑战,加强医院仪器设备建设,改善医院医疗环境,增强医院诊治能力,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是医院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作为管理者应从两方面进行思考。既管理工作的定位和管理工作的内容。只有管理工作到位,管理工作内容齐备完善。才能使医院设备管理工作得到顺利开展进行。只有使医院设备管理工作得到顺利进行。
1 做好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的意义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迅速发展,各种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不断迅速的被转化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医院依靠医护人员以药养医和简单的医疗仪器设备来提高服务水平,已成过去。在当前形式下医院在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用电诊、外科手术、临床护理、理疗康复、医院办公、医院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的仪器设备都得到迅速发展。
医院仪器设备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医院各方面工作对仪器设备的依赖和影响。如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能否正常运作,影响着医院各信息系统正常联络。医疗仪器设备的好坏,影响着医护人员的诊治工作,甚至关系着病人的安危以及医院人员和财产的安危。后勤保障设备(水、电、气等)能否运转正常,关系着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医院仪器设备管理缺失,不能得到有效管理,仪器设备就可能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损失。
目前,医院设备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设备购置时,缺乏细致、科学、充分的论证,造成设备购入后短期使用,长期搁置的现象;设备管理往往重购置、轻使用和重使用、轻维护;科室之间谁买谁用,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导致重复投资,须进一步优化配置医疗设备资源等等。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就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使用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管理,才有有效的使用[1]。
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规范设备管理
制定出符合医院发展实际的设备管理制度是设备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医院中涉及设备管理的制度较多,包括资产管理总则,设备引进管理制度,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设备运行管理制度,设备不良事件管理制度,设备维护制度,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设备维护基金管理制度、设备质量计量技术管理制度,设备安全与事故管理制度设备报废制度等等。制度是医院维持设备综合管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从医院实际出发,逐步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有效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设备管理工作,使设备管理工作有规矩[2]。
3 做好设备购置预算 提高购置论证水平
设备的购置预算是指医院下一年度的设备购置计划,在制定时,应该根据下一年度各科室的医疗需求、业务发展计划、教学科研需要,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制定。准确的购置预算有利于提高科室的诊治效率、帮助医院的重点项目顺利开展,全面实现医院的业务发展规划。因此,各科室在增添、更新大型设备,上报购置计划时要进行市场、效益、技术等方面的调研;医院在制定购置计划时要经过多方论证,要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仔细研究、衡量医院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提出可行性论证报告。所谓的外部环境,是指市场潜力、技术可行性、人力条件、资金来源、设施配套条件、设备选型比较、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社会效益等内容;内部环境,是指设备的购置是否本单位的实际需要,是否益于发挥科室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特色[3]。另外,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购置流程,确保医疗设备从制定购置计划、组织论证、确定采购、验收、使用,维修和报废每一步都有制度规范,达到一个闭合环状的完整管理流程,不留缺口。
1.1重采购、轻管理 。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
长期以来,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仪器设备“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仪器设备整体利用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部分高校在仪器设备购置过程中,对仪器设备性能和校内同类设备拥有与使用情况调研不充分,经常为满足某一单一功能需求、某一时段要求或为完成某一项目而购置仪器设备,导致仪器设备利用率低。[1]
(2)缺乏有效的信息传播与共享机制,仪器设备共享程度低。
(3)部分高校对仪器设备维修工作不重视,维修经费紧缺,仪器设备缺乏科学的维护和维修,设备待修、缓修的情况比较普遍。
(4)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账物不符、移交不清等现象。
(5)部分高校未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仪器设备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1.2忽视档案建设 ,仪器设备档案质量不高
仪器设备档案能全面系统的反馈设备各项性能指标、完好率、利用率以及售后服务水平等情况,是高校管理同类仪器设备的重要参考。[2]设备档案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一部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对仪器设备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没有足够重视,设备档案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未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明确仪器设备使用单位、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以及档案管理部门在仪器设备档案建设与管理中的责任。
(2)未严格仪器设备档案建设工作,部分仪器设备的申购报告、计划、论证报告、招标资料、随机资料、安装调试记录、验收报告及文件材料等没有及时归档,售后服务、使用和检修、故障事故记录不全,大大降低设备档案的利用价值。
1.3不重视管理队伍建设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素
质有待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受高校政策和待遇等因素影响,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人员异动时,工作交接不到位,新的管理人员由于理论基础不牢固,实践经验缺乏,加之对管理的仪器设备现状不了解,短时间内很难胜任设备管理工作。另外,部分高校忽略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专业基础、设备操作、维修保养及功能开发等方面的素质教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1.4未建立设备管理平台 ,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为实现仪器设备的规范化、动态化、科学化管理,需要高校与时俱进,引进先进的设备管理系统,搭建适合本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平台,对仪器设备台账、使用、维修、报废等情况进行网络化管理。然而,许多高校对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进程进展缓慢,影响设备管理的实效。
2提高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对策
针对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对症下药,辨证施治: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执行力;搭建仪器设备管理平台,提升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开展资产清查,推动设备管理精细化;加强设备维修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2.1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提高执行力
按照科学性、规范性、必要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提高制度执行力。
(1)对现有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对那些已经过时的制度予以废除,对交叉重叠甚至相互矛盾的制度重新整合,对有缺陷和漏洞的制度修改完善,对仪器设备管理的新领域研究制定相关制度。[3]
(2)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与追责机制,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效能建设为抓手,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督查,提高制度执行力。
(3)严格设备管理工作流程。一是严格档案建设各项工作流程,确保仪器设备在论证、购置、安装调试和使用各阶段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图片、音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以及随机文件资料能够及时归档[2];二是严格设备入账、使用、维修、调拨、报废和人员异动等工作流程,规范设备日常管理。
2.2搭建仪器设备管理平台, 提升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要从本校实际出发,搭建适合本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平台,提高仪器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根据学校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搭建一个涵盖设备日常账务管理、维修管理、信息展示与预约使用管理等系统的管理平台,对仪器设备台账、使用、维修、报废等情况进行网络化管理。
(2)以网络系统数据为基础,加强设备管理。一是根据设备完好率、使用率和维修等情况,为仪器设备购置提供参考;二是根据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加强对仪器设备购置论证、维修和使用效益评价等工作的管理;三是对技术淘汰、闲置仪器设备及时进行调拨,对待修仪器设备及时组织维修,提高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
2.3开展资产清查 ,推动设备管理精细化
资产清查工作是高校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的业务工作,对于保障学校资产安全、完整和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要不定期地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推动设备管理精细化。
(1)小型清查常态化。对当年新增的资产,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要安排专人对学校各单位标签粘贴、存放地点、使用情况进行清查。
(2)大型清查制度化。将资产清查工作写入设备管理制度,每隔几年对各单位仪器设备进行全校性的清查。为做好此项工作,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要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整改落实和成果巩固等工作,不断提高资产清查工作的群众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3)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强化仪器设备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如加强仪器设备入账、调剂、增值、减值、报损、报废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4]
2.4加强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提高完好率
仪器设备维修可以消除设备故障,改善设备性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要多途径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其完好率。
(1)统筹考虑仪器设备所处的使用阶段、类型、原值、生产国家、经费来源与使用方向,合理安排维修工作。
(2)分类组织维修。大型仪器设备维修以状态监测为基础,以可靠性维修为中心,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中型仪器设备主动维修,邀请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机内保养和功能性保养,及时更换有故障隐患的配件,如老化的电子元件、导线,过了正常使用期的光源等,把故障排除在使用之前,降低维修费用;常用小型仪器设备以故障维修为主,维保为辅。[5,6]
(3)对集成化、智能化的新型仪器设备进行改善性修理,及时升级操作软件等。[5]
2.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高校设备管理部门要多途径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培训,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专题研讨会等方式,组织学习有关法规、制度和设备使用技能,不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科学管理能力和设备使用维护与开发水平。
(2)制作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操作说明和设备常用分类号等文字与视频材料,提高管理人员使用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能力。
(3)建立校内仪器设备管理人员QQ群,通过QQ群及时有关制度和通知,及时解答有关仪器设备管理系统问题,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4)通过设立大型仪器设备研发基金、技术成果奖等方式,鼓励和吸引高水平、高技术人才从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7];同时通过设立设备共享使用技术服务费(劳务费)等激励机制,稳定现有高水平仪器设备管理人员。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国家和地方对高等教育投资力度日益加大,各种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陆续进入高校实验室。如何科学管理这些仪器设备,成为各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中。
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仪器设备重置闲置严重,实际利用率低
大多数高校实验室在采购仪器设备时都普遍存在着过分求全求精的通病,无论当前是否能够用到,先把经费申请下来、把设备采购回来再说,而且往往是越全越好、越精越好,从而直接导致大量仪器设备重置或闲置,实际利用率较低。根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闲置率高达20%,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闲置率更是高达85%。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全没有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约束;二是虽然建立有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但是却不能及时地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而更新,成了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死制度;三是虽然能够及时更新,但是却得不到有效地落实,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的摆设。
(三)管理人员不稳定,技术水平低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处于“辅助教学”的尴尬位置,无论是职称、薪酬还是福利待遇,都与教学岗位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使得很多人员产生强烈的抵触和倦怠情绪,流动较为频繁。此外,由于重视度不足,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外出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机会,致使其技术水平得不到更新和提高,无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
(四)日常保养不到位,维修不及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实验教学越来越为重视,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也随之越来越高,很多仪器设备都在高负荷使用,空出的时间极为有限,从而缺乏必要的日常保养。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厂家售后服务不善等因素,有些仪器设备在损坏后,得不到及时的维修,被长期搁置,久而久之,昂贵的仪器设备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五)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
虽然目前各高校实验室基本都配备了计算机和管理软件,但是,由于计算机操作技术和长期习惯等因素,仍然有少数高校实验室还在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对于计算机管理手段使用率并不是很高,管理模式较为陈旧、手段较为落后,从而直接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二、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对策
(一)购置仪器设备前充分论证,做到物尽所用
在购置仪器设备前,由仪器设备主管部门组织校内相关专家、教授或聘请校外专业人士成立论证组,对仪器设备的总体分布、各实验室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效益等进行全面、充分地调研和论证,并制订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购置计划,以确保所购置的仪器设备能够得以充分利用。
(二)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执行到位
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视度,积极根据各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并及时地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同时,仪器设备主管部门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执行到位。
(三)建设一支稳定且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
拥有一支稳定且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是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条件,所以,必须要给予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以充分的重视,积极地在职称、薪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其和教学岗位相同或相近的政策,增强其“平等感”,同时,还要多为其提供升一些外出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机会,从而以降低其流动频率,提高其技术水平。
(四)加强日常保养,及时进行维修
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日常保养制度,坚决落实执行到位,对于日常保养到位的实验室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对于日常保养不到位的实验室和管理人员给予处罚,以激励其积极主动地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同时,要积极地与各仪器设备厂家建立合作关系,让厂家派遣技术维修人员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维修培训,以促使其在仪器设备损坏时可以独立完成维修工作。此外,在购买仪器设备时,也要多注重厂家的售后服务效率,选择售后服务好的厂家。
(五)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充分认识仪器设备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和优势,提高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的使用率,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科学高效、方便快捷的电子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三、结论及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各高校对实验教学必然将越来越为重视,各种精密、高端的仪器设备也将越来越多的进入高校。为此,积极探索和解决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莹.谈如何搞好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9(5).
[2]魏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现存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11).
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必备条件,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加大,高校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添置仪器设备。但是,在设备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规范管理缺乏制度保障。许多高校仍未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在设备购置、使用和报废等环节发生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比如在购置设备时,出现一些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程序操作,违规问题严重。在设备使用过程,没有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核对,账目混乱,严重出现账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现象。
(2)重复投资,使用效率低,粗放管理大行其道。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产生了许多新学科和新专业,出现了一些学科交叉、专业交叉和课程交叉的现象,各院系为了应付教学评估,作计划,找资金,大量购置实验设备,给每个实验室都配置足够的设备,造成整个学校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同时,由于各个实验室之间相对独立,实验项目少,实验教学任务有限,一个学期只上几节实验教学课,设备形同虚设,利用率低。
(3)产权管理松弛,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兴办科技园、后勤集团等校产业,在实施过程中,都投入了大量的仪器设备,或随意将一些仪器设备转移、划拨给企业单位。由于产权不清,又不实施有偿使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管理人员能力较差,服务水平低。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或进口设备换代快,性能复杂,很多实验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设备的使用,造成很多涉及新知识新技术的实验课程不能开设,影响了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维护专业人员不足,实验室常常出现需要维护的设备而没有及时维修,造成大量堆积的现象。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设备的维护知识,又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常常造成设备因一些小问题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影响正常教学。
二、强化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仪器设备管理体制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制。高校应按照统一领导,归口分级管理和管用结合的原则,实行资产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单位的三个层次管理体制。成立学校资产管理处,代表学校对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为校级管理层次;第二层次是设备管理部门,行使设备管理职责。负责制定仪器设备的添置计划、购置、调剂和报废等工作,建立设备资料档案,实施总体管理;第三层次是设备使用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设备的调试、使用、维护等工作,负责建立固定资产分户账、低值仪器分户账,建立本单位设备的资料档案。负责设备的登记、统计、审核,填报统计报表,反映所管仪器设备的数量、质量变动情况。负责各种凭证保管,做到账、物、卡相符。
(2)建立健全审计监督机制。成立设备管理监督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审计部门负责。主要职责是:检查有关管理人员对法律、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负责审计设备购置计划的编制、价格、数量,参与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审查资产清查、评估和产权变动、报废和处置,审计监督设备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设备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的情况。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设备管理工作
高校应在仪器设备申请、审批、购置、使用、维护、报废等方面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制度,对设备管理各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一是建立设备购置计划制度。根据教育事业和学科的发展规划,合理制定设备的购置方案,对申请单位提交的报告,组织专家及学校有关人员进行论证,科学制定采购计划;二是建立设备购置制度。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统一采购,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保证设备质量;三是建立设备使用制度。学校应建立技术档案,按其使用目的、设备性能和实验课程内容等进行分类和登记。加强设备产权管理,实行有偿使用,保证设备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定期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查,对精度和性能降低的,要及时进行维护;四是建立设备调剂制度。对于长期闲置或效益较低的设备,应做好调剂工作,根据各实验室的需求,对设备进行适当调整,充分利用设备;五是建立设备报废制度。做好申请报废设备的技术鉴定,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规范设备报废管理行为,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收回报废设备的残值,按照《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统一纳入学校年度设备经费,统一安排使用。
(三)创新管理方式,实行计算机管理
实行资料档案计算机化管理。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固定分类及编号》目录,把学校设备统一分类,统一编号,将其输入计算机,实行统一管理。并对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金额、分布及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和汇总,按管理层次逐级上报统计数据,实现动态管理。
加强原始资料管理。原始资料包括专家论证意见书、审批文件、购销合同书、涉外协议书、验收报告、设备使用记录、保养维修登记、产品说明书、技术指标、操作手册、合格证书等材料,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编目,统一管理,以纸质形式进行保存。同时,对一些重要的材料进行电脑扫描并保存于计算机中作为计算机化管理的重要资料。
加强网络建设。利用校园网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可用机时、日程安排、收费标准等输入网络。其作用:设备计划部门通过网络获得各使用单位的设备占用和使用效益信息,及时进行计划调整,避免设备重复购置;可以开发闲置或待报废设备的再利用价值;为校内、校际或社会用户能充分利用设备提供方便。
(四)加强设备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高校应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人员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提高实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提高政治素质。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如《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和《对外贸易法》,提高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加强业务培训。组织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学习,掌握设备采购技巧,合同签订方法,涉外税务知识,财税账务处理,并了解各学科各专业相关仪器设备的类型、性能、特点和用途等;三是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讲座、论坛、相关专业调查研究,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一、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复购置情况严重。许多学院实验室的管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少全局认识,一些实验室追求“小而全”的现象还存在。在购置仪器设备时教师往往只根据个人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或某一个项目的需要,但学院和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在审批时,对设备购置前缺乏必要的调研工作,对本院其他实验室或本校二级学院同类设备的配置情况缺乏统筹安排,导致设备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另外,各学院在资产管理上的相对独立状态,学院与学院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导致性能相同或相近的设备重复购置。
2.闲置率高。随着国家对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的大幅度提高,部分实验室为追求仪器设备的档次,弃用相对便宜的国产仪器设备而选用较贵的进口仪器设备,造成了国产仪器设备的闲置;有的实验室采购前论证工作不到位,导致所购置的仪器和实验室所需要的仪器不符或因空间不够等原因无法安装,使用率很低或者长时间放置不使用;仪器设备之间没有共享,各个学院之间的仪器不能相互借用,即使是同一个学院的各实验室也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这也造成仪器设备闲置现象比较严重。上述这些只注重购买和使用而忽略了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和统筹安排,以及重复购置而导致的仪器长期闲置,使用率低等现象,是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
3.仪器报废不及时。仪器设备的报废和再利用是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和学院往往只注重仪器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对仪器设备报废重视度不够,有的教师还存在“个人科研经费购买的仪器属于个人所有”的观念,对待报废仪器随意处置。由于使用者对仪器设备报废的忽视、学校报废手续繁琐及学校存放报废仪器的存放地有限,对已达到报废要求的仪器设备的不能及时报废注销,造成待报废仪器随意堆放,存在安全隐患。
4.缺乏仪器设备维修专项资金。仪器设备随着使用年限延长,日常使用的损耗,零部件的老化,易发生故障和损坏。但许多学校只给学院和实验室批准仪器设备购买资金,没有配套仪器设备在使用中的维护和维修经费,也没有成立专业的维修队伍,造成仪器损坏时没有维修经费和专业人士维护和维修,造成仪器设备的闲置浪费。
5.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与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故障的减少,设备利用率的提高,维修费用的降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但现实中学院设备管理员多数是兼职,人员变更频繁不稳定,学校和学院也对设备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不重视,加上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无法与专任教师相比,严重影响设备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6.账目不清。学校人员调动和学院内部实验室的调整,造成仪器设备使用保管归属变动频繁,而仪器设备账面上的信息调整不及时;退休教师使用仪器设备没有及时收回,仪器设备仍旧在其名下,造成管理脱节;有的已办过报废的仪器设备却未将仪器设备上缴学校资产部门,仍留实验室中,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有物无账等。这些原因都造成学院仪器账目不清,账物不一致。
二、农学类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的对策
1.建立和健全?x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现仪器设备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学校想要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办制度、仪器设备对外服务制度、仪器设备采购和验收制度、使用和维护制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管理等制度。使用和维护制度分为:精密和贵重设备使用制度、设备使用登记制度、维修保养制度、仪器设备报废及报废设备再利用制度、设备损坏和丢失赔偿制度等。在建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要加强学校对学院、学院对实验室和实验室对使用人的监督力度,要采用多方法和多渠道的监督手法,层层对仪器设备采购、使用、报废等方面进行监督,加大仪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到位。
2.科学规划,合理论证。加强购买前论证规划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首要措施,要全校统筹安排,从全局出发,资产管理部门应切实行使其职责,充分了解学校现有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建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严格执行审核计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重复购置的仪器进行删减,对价值高的,但使用方向单一、利用率不高的设备,进行统筹安排。这样既能大幅度地压缩购入量,避免资金浪费,又能促使学校仪器设备的配置更加合理。
3.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设备资产大清查,掌握好每件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对仪器设备在配置、管理、使用、处置工作中长期滞留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对实验室和使用人变更的设备仪器在学院和学校的设备账目上进行调整;对盘亏的仪器设备说明盘亏原因,责任部门要提出处理意见;对在本实验利用率低但其他实验室或学院可利用的仪器设备可进行调拨;对使用年限长,已损坏无维修价值的仪器设备可申请报废。这样才能进一步规范仪器设备配置、管理和使用程序,提升仪器设备管理水平。
4.提高对管理人员的重视。设置专职或兼职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使每件仪器设备的管理可以责任到具体使用人,这样可解决仪器多且分散不便管理的问题;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通过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建立考核和奖惩机制,提高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待遇,可通过绩效考核等办法,对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人员可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开展。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教师科研以及为社会提供培训、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又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实践教学环节要在实验室内科学合理的使用仪器设备才能完成,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学院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院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实践教学经费也明显增加,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实验条件,同时对提升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也相应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思想上重视是前提
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思想上提高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是搞好仪器设备管理的前提。由于习惯,我国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不太重视实验,总觉得理论比实验更高明、更高深,影响学生不重视实验环节的学习,酿成知识结构的畸形,在这种状态下实验教学长期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用于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如果我们实验人员的培训提高和实验设备科学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将仍然滞后于先进、发达国家,这对于我们培养技能型、创新型、和与时俱进的人才是十分不利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基本的技术物质基础,实验室即使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若不能很好地使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管理维护,就不能确保这些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必然会削弱其在实践教学、科研工作的作用。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仪器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纳入自己的工作日程,以确保仪器设备充分为实践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社会培训服务。我们实验室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学院关于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具体文件,尤其是对新来的实验指导教师、新入学的学生和外来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初,认真对他们进行设备使用及管理方面的教育,使大家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爱护仪器、正确使用和管理好仪器设备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人人都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倍加爱护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是关键
为了保证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运行,以确保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充分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必须制定相应的各项管理制度。比如我学院实验室就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如《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常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使仪器设备的管理有章可循,基本使仪器设备管理条理化、规范化。制度建立后,如何使这些制度得到很好的执行,比建立制度本身更加重要。我学院实验室尤其注重在这方面抓好落实工作,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1).提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这是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得以执行的关键所在。因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直接管理并监督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所以作为设备管理人员不但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管理水平,还应具有强烈事业心。我学院实验人员是经多方考察后录用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工作上都兢兢业业,极其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当仪器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不管是深夜还是其他休息时间,均能随叫随到,及时修理,从未有任何怨言。同时,一旦发现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出现违规操作或违反管理制度,他们总是敢于及时站出来纠正,并进行耐心教育和帮助,让其认识到错误。正是实验人员们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使得大家在进入实验室后都能遵守各项管理制度。
(2).帐物清晰相符,是实验室资产管理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提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验人员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的“帐、物、卡”相符的对账系统,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并对各自型号、规格、状态以及存放地点登记在册。在清点资产时,应建立两种帐册,一是在用的仪器设备,二是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报废设备)。为了更准确地掌握精密和贵重仪器的使用率和状况,我们为五千元以上的每台仪器配置了使用情况登记本,要求使用者在完成实验后对仪器使用情况及现状如实进行登记。如果发现使用者使用后没有及时登记,设备管理人员就立即要求使用者补上,学院资产管理处每年派专人定期检查五千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如果发现该仪器每年的使用率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使用时数或者几乎没有使用,资产处将会根据具体情况,将该仪器设备调整到其它更需要的部门。为了使用者更方便、更准确地使用好仪器,我们为每台仪器打印了操作说明,用镜框镶好挂在存放该仪器的室内墙上,使用者在使用该仪器时,抬头可见,方便参考。
(3).设立“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并定期检查,完善仪器维护的自动运行机制
除了强化使用登记措施外,我们还设立了“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出现不正常现象,除在使用登记本上进行如实登记,将有关情况写在“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上,还应及时报告管理人员,以便及时检修。另外,我们还定期对主要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情况进行例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维修。
(4).严格审查“仪器设备报废”情况
有的仪器设备使用数十年,陈旧老化,反复修理多次,在无法再修理的情况下,进行报废处理。首先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填写报废单,申请报废,再由实验室主任严格检查仪器是否还可维修使用,如确实不能再维修使用,实验室主任才慎重签字同意报废,最后由主管实验室的系领导和院领导签字,送资产管理处申请报废,捋顺资产手续。
三、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并做好维护与检修工作
现在,我们必须立足当前,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物尽其用。为此,我们电气工程系实验室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初步尝试。
(1).建立领先于省内同类院校的平台,自主创新先进技术和实验方法
我们根据自己已具备的研究基础,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和研究现状,建立了一系列创新实验方法,在节能照明电子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河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并已经挂牌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节能照明技术研究所”,吸引很多同类企业技术人员来实验室交流,在省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受到同行普遍赞誉,这为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放实验室,提高使用率
在仪器设备使用方面我们实行对学院内、外完全开放,实验室除了贵重仪器及其相关资料原件严格、专人管理外,所有场地和仪器设备完全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加大开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力度,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大力采用开放式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研究型自主学习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题目,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指导教师只在提供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
实施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提供一个预习、动手、再思考和选择其它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认识、了解和掌握各种先进实验仪器设备的机会。此外,实验室在保证本系各专业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尽可能多地接纳本学院其它系部相关电气、电子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来实验室进行创新性实验实训,使仪器设备利用率大大提高。
(3).积极开展对社会服务
我们欢迎各企业、事业的研究人员来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外,我们还根据自己的成套电工电子、电力实验、供电实训及电子设备等特色和优势,积极为我们当地的大型企业、供电系统培训了电工、电子技术人员三千余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扩大了实验室的知名度。
(4).加强仪器的维护与检修
在千方百计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同时,也注重其配套的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因为在仪器设备利用率高的情况下,不可避免会导致仪器设备的一些部位出现故障或损坏,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必将影响实践教学进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就尽快到场,检修排除故障,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由于仪器都有其使用寿命,最终要进行报废处理,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有些仪器设备只是由于某些零部件的故障导致整台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只要更换其零件就可排除故障,若提前报废,实在可惜,特别是大型贵重仪器。因此,在更换零部件后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能修则修,提高仪器使用寿命,慎重进行报废处理。
总之,搞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首先实验室每位工作人员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努力营造一个爱护仪器设备的良好氛围。在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注重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切实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只要在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相互配合下,认真对待,才能达到真正管理好、使用好仪器设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云 顾永强.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应常抓不懈[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
[2] 朱云.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0,(9)
[3] 张丽华.高职院校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改革举措[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2)
作者简介:张保军(1960-),男,三门峡湖滨区人,电气工程系助理实验师,从事实验实训教学及仪器管理。
The management of the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物理教学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在物理实验教学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各物理实验室的主要技术装备。因此,如何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仪器设备安全完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最大限度地管好、用好仪器设备,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是高校物理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实现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有利于实验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报废仪器合理处置,减少环境污染和仪器循环使用等。为实现这一管理目标,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实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计划审查制度、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岗位责任制、仪器操作管理制度、维护保养制度、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考核制度、更新、报废制度、奖励和赔偿制度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每间实验室都挂有实验室规则、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管理等制度,建立仪器设备的“采、验、入、用、报”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度。加强仪器报废后其完好部件的回收、利用和对无利用价值部分的有效处理措施制定了相关处罚措施。通过制度建设使仪器设备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仪器设备的计划、购置和验收
根据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实验项目、仪器设备必需的综合条件等方面全面考虑仪器设备的计划与购置。结合自身特点和教学、科研的发展方向;本实验室仪器设备套数和库存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缺少的部分仪器设备清单,需要什么计划什么,缺少什么计划什么,避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或利用不充分等现象,充分、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采购时遵循“货比三家、物美价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广泛收集信息,反复比较论证的基础上,从中选优。验收时对购置仪器的品种、规格和型号、主要技术参数等认真核对、验收,及时做好验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3.优化仪器设备的分类管理,提高实验工作效率
根据仪器设备的用途划分种类进行管理。对中小型常规仪器设备实行分散管理。遵循实验开设的项目、实验的性质,设置了光学实验室、热学实验室、电学实验室、仿真及电子与通信实验室、自主及开放实验室等16个分室。由每个实验室自行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各实验室和相应设备落实到人,并建立使用登记制度,方便查询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维修情况。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行集中管理,由高校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采取专管专用、专管共用和托管共用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改变实验室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最大限度地资源共享,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4.加强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和维修工作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以维护为主、维修为辅,维护是实验技术人员对正常运行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保养,维护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以避免或减少故障发生率。实验室要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时间、故障期、环境条件、维护方式及保养时间等因素,提早计划和安排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保养工作。仪器设备检修或校准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每次上课前实验技术人员检查一遍,每次学生实验结束后,实验技术人员都要检查仪器数量和仪器的完好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无课期间每月试运行检查一次,半年全面检修一次,学院制定相应的检修制度并落实到责任人,院校组织检查验收。定期维护仪器设备能够积极预防故障的发生,有利于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在定期维护的同时还需建立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记录,及时了解仪器设备的易出故障,缩短修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设备一旦损坏,及时组织人员维修,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
5.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的自动化信息管理
仪器设备类别多、规格型号多、数量大,必须做到账目、物资、卡片相符,以便于学校资产处的账目管理。具体到院部的管理既要管物资又管账目,还有仪器设备的领用、借出与收回工作非常烦琐。除此之外,当同一型号的仪器数目多时,特别一些通用仪器设备,分布在哪些实验室,如果手工查找、统计,既花费大量的时间、劳动强度大,又难免出现错误。为了使设备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降低出错率,我校已经实现了仪器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通过计算机管理员可快速、准确地处理管理中的记账、查询、统计、报表等工作。同时通过网络无论是仪器管理员还是任课教师均可快速查询各种仪器设备的库存、使用等情况,及时提供各种仪器设备的相关数据信息,为学院实验经费分配等级做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方便调配,实现人流、财流、物流及信息流的平衡协调,使设备的供应、管理、使用、保养和维修相互结合,达到整体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仪器设备管理员可以从烦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
6.结语
通过多年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实践,我们总结出:实验室建设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实验仪器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学校各部门、各级人员共同重视、共同合作。要实现物理实验仪器设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应做到“转变观念,规范制度,严格程序,加强监督,合理使用,及时报废与处理”。真正做到“管好仪器,用好仪器”,使仪器设备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以人为本,实验仪器管理最终要服务于实验教学,服务于学生,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加强学习,使实验室管理人员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管理的新方法,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质量安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和教学科研的主要阵地之一,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也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高校对实验室的投入不断加大,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多,更重要的是实验仪器的精密程度不断提高,如何使这些高精度的大型仪器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这就对高校实验室的仪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校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功能及作用的发挥,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高校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
1.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不细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各级财政对高校教育的投入不断地加大,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础,各大院校对实验室的投入也随之不断增大。实验室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的实验仪器设备不断增多,这些设备的价格较高,精密程度也高,高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这些仪器设备在购置时却缺乏细化的管理,部分高校实验室购置大型实验仪器设备时没有进行详细地论证,实验室的建设存在着跟风现象,有很大的盲目性。实验室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科教学和发展的需要,有一些设备仅仅是为了某个科研项目的需要而购置的,这样的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都存在一定的限制,不能充分体现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价值,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2.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高校实验室均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如仪器设备借还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以及仪器设备事故处理办法等。但这些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却没很好地执行到位,特别是在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只强调使用,却忽视了日常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折旧,而仪器设备的投入产出比是与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成正比的,如不注意维护和保养,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应地会缩短,势必影响其投入产出比,造成大型仪器过早的报废,增加了高校实验室的运行成本。
3.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不高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主要依托学科教学和发展,仪器设备的购置也主要是为满足本学科的教学与发展,所以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相对独立和封闭,各部门、学科和专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分享,使得一些通用型的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并且闲置率较高,特别是一些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其精密程度高,价格昂贵,不是所有实验室都有能力购买的,而且单一实验室对其使用率并不高,如不能共享使用,则会导致大量资源的严重浪费。
4.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不高
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多为“教辅人员”,他们的薪酬、待遇等与高校教师差距较大。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待遇较低,地位尴尬,他们获得的晋升、晋级、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使这些管理人员缺乏职业认同感,很多人不愿意长期从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造成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流失,现有的管理人员又不愿或不能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导致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实验室管理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大型的、高精密度的仪器设备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技术人员的相对缺乏,也使得这些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操作不规范,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甚至导致其长期闲置。
二、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高校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实验室大型仪器的管理水平。
1.完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
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是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基础,在购置大型实验仪器设备时,要以教学、科研的需求为依据,认真做好购置计划,首先要对需要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现场调研,并要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可行后,执行审批程序;在采购环节要严格执行公开招标制度和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购置之后严格执行验收程序,要对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相关技术资料进行验收,并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为以后的设备使用管理打好基础。
2.建立独立的综合性的实验中心
传统的高校实验室的建立是按照专业来设置的,这样存在诸如管理封闭、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使用不规范使用寿命短等许多的弊端。高校要加强大型仪器的管理,就必须建立综合性的实验中心,在相同的专业或相近的专业之间组建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由学校统一管理,独立于专业学科之外,由学校对实验中心的人、财、物进行整体的规划,以便于统筹协调。每个学期实验中心根据各专业学科的实验项目,统一安排实验仪器设备,在避免重复购置实验仪器的同时,还保证了各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特别是对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其闲置时间,提高了投入产出比例,减少的实验室的运行成本,为高校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建立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有偿服务机制
要真正提高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就必须建议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机制,要积极构建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在网络上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校外的宣传,在满足校内师生教学、科研的前提下,积极与其他实验室、个人或科研单位进行交流与合作,为其提供有偿服务,在大大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同时,收取一定的测试费用用于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还能增加仪器管理人员的劳务费,有利于提高其积极性。可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吸收校外的各种优势资源,利用实验室高、精、尖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然后利用实验室的技术力量为校外的个人和单位解决实际的困难,以提高实验室的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效益。
4.建立健全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各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这是有效提高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途径。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维护、保养制度的落实情况,这是提高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对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防尘、防火、防盗层面,要对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同”,将大型实验仪器设备按功能分类后实行统一管理,设置专人管理,这样有利于高校师生取样测试的同时,也有利于管理人员深入的开发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准确率,专人管理还可以使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维修养护技能,有利于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产出比例,节约了实验室的运行成本。
5.提高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不仅负责大型仪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还承担着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以防止设备闲置,所以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是这些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对新技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确保大型的、高精密度的仪器能够正常的运转。除此之外,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服务、协调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为前来实验室的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
结语
总之,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实验室里这些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手段,要想更好地体现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价值,充分发挥实验室职能,就必须对实验室的资源进行不断地优化,推进实验中心和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创新意识、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从而可以更好地教学和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苏佩尧.浅谈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23-24.
[2]张世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现代盐化工,2016(3):68-69.
[3]刘朋,陈洪霞.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广州化工,2016(13):212-214.
随着当今外科医疗的迅速发展,手术室不断引进各种精密仪器设备,许多精密仪器设备结构复杂,各部件之间都有独特的功能关系,操作程序过失往往直接损坏仪器,影响其寿命[1]。手术室的各类仪器逐年增加,近几年我院神经外科手术室先后引进了电动手术床、磨钻、铣刀、鼻内窥镜、多普勒、显微镜、超声乳化器、高压灭菌器等大量仪器,这就要求手术室要有一种科学的、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来保障仪器设备在手术中发挥最大的效果,本文基于实践的基础之上,从各个方面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探索,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给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1仪器易发生故障的原因
1.1手术室仪器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多为进口产品,缺乏中文手册,这就造成大量护士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了解的不彻底,设备使用前的培训只是盲目的学习,当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具体问题时束手无策。
1.2手术量大,仪器使用频繁,仪器不是专人使用。
1.3操作不熟练,操作程序错误,造成设备仪器自动控制程序混乱或损坏。
2方法
2.1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及职责
2.1.1分级管理制度 建立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组织,即护士长、设备管理负责人和巡回护士三级管理责任制。制定各级管理职责,并严格落实,认真检查。设备管理负责人每周对仪器设备性能是否完好、附件是否齐全、设备表面是否清洁无污、使用登记是否齐全,并详细记录。护士长每月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在晨会上提出整改。
2.1.2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制度 登记购进的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价格、启用时间、负责人,包含的附件及主要用途,对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如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和电路图等装袋进行集中保管,便于查询维修,并建立使用登记本。
2.1.3仪器分类及定点放置制度 同类手术固定手术间,仪器定专用手术间放置,并在仪器明显处标记序号,如有搬动,用后及时放回原处。
2.1.4规范的清点制度 对于仪器附件较多的设备,建立清点本,将每件附件数量及附件总数登记于本上,并放置于附件箱内。每次使用者使用前后核对附件,并做好记录,确保仪器附件完整。
本科室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下外借,需借用科室开具借条,
包括仪器设备名称、数量、时间、借用人、外借者双签名,严格交接班,归还后对其性能检测无误方签收,归还原位。
仪器出科维修,要做好登记交班。
除每日术间护士检查清点各自术间仪器外,建立手术室贵重仪器清点本,每日夜班护士在手术结束后,全面清点贵重仪器,如有缺失,立即向当日术间护士询问去向,晨会交班仪器去向。
2.1.5备用仪器配件管理制度 对于一些需要经常更换的配件,手术室要有备货,并有专人负责,建立仪器配件备货本,避免因为缺少小小的配件,导致整台仪器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
2.2规范化使用操作
2.2.1.建立专业的培训制度 对于新进仪器设备,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生产商工程师,对相关的仪器设备使用人进行一系列规范的培训,包括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清洗保养等。不断组织学习,并每月对仪器操作进行考核,保障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的科学性、熟练性,延长仪器设备使用的寿命。
2.2.2建立仪器操作卡片 将仪器操作规程、操作内容、常见故障及注意事项制成卡片,并做好中英文对照,悬挂设备上,如有疑问可直接翻阅卡片。
2.2.3建立使用登记本 每日术晨巡回护士检查本术间各种仪器设备数量及性能,确保手术中正常使用,使用时注意保护好操作面板,每次使用完仪器后要对仪器表面进行清洁并将导线盘好放稳,清点附件有无缺失并将使用仪器的日期、使用人员、运行情况登记于仪器登记本上。
2.3保养与维修管理
2.3.1手术间巡回护士要每日巡视检查各类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到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不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找工程技术人员维修。
2.3.2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上,必须要是熟悉仪器设备的生产商技术专业工程师,保障保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定期保养的范围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动力装置系统、仪器设备的精度等。通过这种专业化的保养方式,能够大幅度降低手术室仪器设备在手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的风险,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仪器设备的问题而出现的重大手术故障,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3.3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手术间护士对其术间仪器进行日常和定期保养,完成仪器的除尘、紧固,充电、局部检查、定期运转等保养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3.4手术室建立仪器维修登记本,发现仪器有故障,立即告知仪器负责人,负责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联系厂家报修,并在登记本上注明故障原因,方便工程师维修。并且在工程师维修时仪器负责人在场学习,对仪器发生的常见故障能及时排除,可以大大减少报修次数,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3讨论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仍未建立健全;或者是相关制度没有能够随着学校的发展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特点的变化而完善;或者是虽有制度但没有得到切实执行。
(二)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存在论证把关不严
部分高校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存在论证把关不严密,在添置新设备时,既没有对现有仪器设备资源情况进行摸底检查,看看现有的设备资源是否可以满足校内用户提出的新要求;也没有对各系科(部门)提出的设备添置计划归纳分析,这样很容易使得校内之间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重复购置。
(三)专用和大型设备使用效率低
某高校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校大型仪器设备年使用机时大于800小时的共30台、占总数的28.09%;年使用机时小于500小时的共71台、占总数的39.89%。对照教育部规定,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通用和专用仪器设备的定额机时分别为:专用和机械类设备均为800小时/年,2008年全校大多数大型仪器设备的年使用时机都未能达标。
(四)仪器设备的共享率低
目前,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有效配置,对闲置资产漠不关心,使国家花钱购置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形同部门的固有财产,各单位之间资源的横向调剂与互补余缺还难以有效实现。
(五)仪器设备管理手段滞后
目前,许多高校的管理手段很不完善,无法对各种仪器设备的需求与市场信息、型号与功能信息、使用与状态信息、投入与效益信息、属权与变更信息的数据进行及时、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
因此,如何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做到物尽其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强化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修订有关管理制度。切实抓好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强化日常管理,认真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管理办法》,加强贵重仪器设备采购和运行管理,建立健全购置前论证制度和管理制度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并要随着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等活动对仪器设备需求及其特点的变化而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还应制定和执行管理工作质量定期检查、评估考核制度,促进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求贯穿于仪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二)要实行严格的购前论证制度
1、如制定增添仪器设备计划时,切实推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专家论证制度,严把购前论证关,将设备利用率作为新增设备论证的首要参考条件,减少和避免由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可能造成的浪费。
2、确立仪器设备以预算编审为龙头的配置新理念,树立办学绩效、系统管理和资产预算新意识,形成合理配置资产、努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以经济手段规避对仪器设备的超需求占有和使用现象。
(三)挖掘现有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潜力
要全面树立仪器设备管理的效益观,对于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与非教学性实验(如各级各类立项课题)用仪器设备需求,尝试“有偿使用制”。(四)实行“依托学科、相对集中、专管共用、开放共享”的原则,建立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信息网,向全校乃至全社会公布,以实现校际、学校与社会之间资源的共享。
1.建议由学校和各教学系共同管理学院通用设备。如某高校的校管机房管理值得推广应用,该机房对通用的计算机设备,由于校管机房接纳的实验教学和培训人数多,具统计校管共有机房12个,计算机620台,完好率100%,2008年上半年利用率80%,下半年利用率120%,重点机房每天实训上机时间达14小时,全年平均每台机达8.5小时,共10个月,平均每台计算机的上机时达2550小时(不包括徦期老师培训),这些设备的利用率最高,充分达到了资源共享。
2.对全校单价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的大型通用仪器设备均应创造条件逐步开放使用,实行专管协作共用,以资源共享的方式和有偿使用的管理模式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
3、对外应抛弃校本位思想,通过建立区域教学联合体的方式,加强校际之间的仪器设备资源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