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儿童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7-09 05:54: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儿童文学理论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儿童文学理论论文

篇(1)

批评和艺术,是两个很难让人联系到一起的词。前者指对文学理论的探讨和对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现象的阐释评价,它容易引起读者深奥,甚至艰涩的感觉,是偏于理性的词语;而艺术则往往为欣赏者带来形象感,相较于批评,是一个带有感性色彩的词。不过,在读了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后,我不由得将这两个词联系到了一起,原来,批评也可以很艺术。

其实,方卫平教授对批评方式的艺术化的倾心可以从他对“艺术”一词的钟爱中见出,在《文集》中,艺术一词所用的频率非常高,诸如艺术状态…、艺术内容、艺术思维、艺术对象、艺术敏感、艺术召唤、艺术踪迹、艺术秩序、艺术偏态、艺术回归等词语俯拾皆是。作者如此频繁地使用了艺术一词,不管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在我看来,《文集》所达到的儿童文学批评的艺术化效果却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共四卷,是作者在儿童文学理论探索中所取得的成果的一次汇集。《文集》的第一卷和第四卷收的分别是作者的专著《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以下简称《批评史》)和《法国儿童文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卷二是作者的单篇评论性文章和专著《儿童文学接受之维》的合集,卷三主要是作者对中外儿童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的阐述,也是单篇评论性文章的结集。概括而言,《文集》包括了史、论、评三部分,我以为,作者的批评的艺术化这一风格在这三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批评的艺术化,通常是指批评主体批评思维的艺术化和批评呈现形式(批评文本)的艺术化。于《文集》,作者无论是对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文学发展史的探究,对文学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作家作品的体味和阐发,总是能以自己的学术激情和智慧对当时的文化语境进行独到的研读和体悟,进而以自己个性化的学术语言,为我们提供了既具理论深度又不失批评活力的学术文本。

文学史的书写,易流于史料的堆砌,因此,如何对史料进行艺术化处理显得极为重要,这就需要书写者对历史的独特悟性和对历史尺度的准确把握,这种悟性和把握主要见诸书写者以个人的史观对史料进行筛选,并以此为基础,完成文学史的文本叙事形态。

阅读《文集》第一卷《批评史》和第四卷《导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作者客观而辨证的史观。作为文学史的书写者,作者往往能对具体的文学批评作出客观的评价,不管是肯定还是指出不足,他都不会以现今的标准去苛责前人。如在谈到前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对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时,作者不是一味的否定,而是如是说,“虽然前苏联的理论模式在今天看来带有许多消极因素和历史局限,但它曾经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的建设起到过促进的作用,这一历史事实是不能否定的”,从中,作者对历史把握的态度可窥一斑。此外,“历史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因果决定论所能决定得了的”、“理论的自信与理论的宽容同样重要”、“当然,现代早期儿童文学研究中存在这些不足是难免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等评述在书中也时而出现。不仅是文学史,《文集》的其它卷中也渗透着作者的这一史观,如“历史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历史提供了可能性是一回事情,把握这种潜在的可能性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客观现实,这又是一回事情”(卷三)等。

文学史观决定着文学史书写者亲近历史的方式,方卫平先生以自己对文学史持有的激情体悟着文学史。“作者一反传统的史论述著中多见的述著者冷静的、局外人的‘中性’立场,以及隐蔽的‘幕后论理者’的角色惯例,频频在史论阐述的前台‘亮相”,这既是作者对文学史怀有激情的一个注脚,也是作者亲近文学史的具体方法——述评,它是作者的治史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激情是贯穿于治史方式中的,《批评史》和《导论》都是对历史的描述和对史实的理论阐发的结合,历史描述显得客观而冷静,理论阐发则透出作者的激情。两者的结合可以为文本带来活力和跳动感,而不见了文学史叙事中易于出现的沉闷之感。

文学史观还决定着书写者对史料进行收集、筛选和布局的方式。翔实、准确是《批评史》和《导论》在史料方面的一大特色,这无疑得益于作者严谨的治史态度。作者在《批评史》的“后记”中提到,“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更由于这一研究领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研究——引者注)的荒芜,人们常常在有意无意之中忽视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存在过的那些理论批评现实”,可见,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料的收集需要作者更多的努力,如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为确定中国现代第一部《儿童文学概论》的作者之一究竟是“周侯予”还是“周侯于”,而翻阅了大量资料。正是作者治学的严谨,为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放心。虽然,史料的收集需要诸般努力,但,作者并没有为此将自己收集的史料进行全盘罗列,而是以自己敏锐的眼光对史料进行解读、筛选,这是《批评史》和《导论》在史料方面的另一特色。《导论》的工作即是“宏观描述与微观分析、总体把握和个案研究”的相互体认。《导论》主要是依照法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展开叙述的,这即是“宏观描述”、“总体把握”的一侧。具体而言,作者在引言部分对法国儿童文学进行了整体的把握,阐述了法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不仅如此,作者在其后十一章的主体论述部分述评了作为一个整体的法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就“微观分析”和“个案研究”而言,作者以时间为纬对法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分期,且他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作了恰切的把握,如17世纪被概括为“法国的自觉”,18世纪被概括为“卢梭的世纪”,19世纪被概括为“黄金时代”,作者将法国儿童文学发展中的这一时期特征阐明为世纪特征,对此,他在前言中做了这样的阐述:“法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节奏与世纪更迭的自然时序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也许只是一种巧合,但它确实构成了一个独特而有趣的历史发展事实——对于本书来说,它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历史叙述线索和逻辑框架”;不仅仅限于“世纪特征”,“微观分析”和“个案研究”还体现在作者对各个历史时期内部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准确把握上,如19世纪的塞居尔夫人、乔治·桑、儒勒·凡尔纳、埃克托·马洛等,20世纪的圣·埃克苏佩利、保尔·阿扎尔、马塞尔·埃梅等,都是可以代表当时一个时代的法国儿童文学发展水平的作家。史料与理论支撑的紧密融合,是《批评史》和《导论》在史料方面的第三层次特色。人类学、文化学、阐释学等中外文艺理论在作者的论评说时有涌现,但作者并不是为了搬用理论而用理论,他通常在这些理论的挪移中,与文学史料贴切结合,从而为自己的理论建构而用。

如果说史观和亲近文学史的方式是作者主观上的努力方向的话,那么对史料进行收藏、筛选和布局的方式则是读者所见到的文本呈现方式,也是读者借以对作者艺术化书写文学史的风格进行感知最直接的中介。需要指出的是,作者主观上的内蕴同时也决定着他亲近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方式,那么,他在论评中呈现出来的又是怎样的艺术化方式呢?

理论探求是对思想深度展开的一次有意味的漫步。《文集》第二的书名《思想的边界》极富哲理性,但相信读者读后的强烈感觉是思想无边界。“边界”和“无边界”看似矛盾,其实正是作者艺术化批评处理的结果。边界是文本触角延伸的限域,无边界则是思想打破文本的格局,达到的空旷遨游状态。在有边界的文本格局里,飞翔着的思想却没有边界。从有边界的文本而言,卷二的理论格局为“理论探索”、“批评纵横”和《儿童文学接受之维》三个版块。虽然,三个版块各有侧重点,“理论探索”是对儿童文学中一个个具体理论点的探究,“批评纵横”主要是对儿童文学现象的考察,包括对一些理论批评者和批评著作的考察,《儿童文学接受之维》是对儿童文学中的“接受”课题进行的阐发,但是,不同的丰富性正突现着作者的批评个性,他总是选取能触动他的理论感动的批评点,这些批评点或者是在当时的儿童文学理论中尚且处于模糊状态、有待探讨的,或者是虽引起了诸多的理论关注,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的话题,如“理论探索”中的“儿童文学理论逻辑起点”话题、“儿童本体观”话题、“经典”话题、“儿童文学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话题、“儿童文学的深度”话题和“少年读者”话题等。作者以自己深厚的理论储备,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对这些话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将童年作为儿童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等观点都给予了当时的探讨以推动作用。“批评纵横”中“对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体系建设”的考察、对“浙江儿童文学研究”的考察、对“近代儿童文学研究”的考察、对重要评论者的评论等。在诸般考察下,作者以自己敏锐的理论眼光,通过对当时复杂的现实的透视,发出了自己的批评声音;《儿童文学接受之维》选取的是儿童文学理论中受到普遍关注、并被加以诸多探讨的“接受”问题展开的思考。作者在对中外文艺理论,如接受美学、解释学、新批评等理论的信手拈来中,在对相邻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甚至生物遗传等学科知识的熟稔运用中,在将“接受”与现实儿童文学发展的联系拷问中,将“接受”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了更深的层次。在作者营造的思想空间中,读者体验到的是思想上没有边界的展开和漫游。

作为一位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方卫平教授既亲身投入这一领域中出现的许多重大探索,也为其中某些固守的观念而焦虑;既有对探索精神的积极肯定,也有对探索中尚且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的思考;既主动地融人新的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也乐意甚或期盼听到其他批评者不同的理论声音。

对文本的阐释集中体现了阐释者以自身的理论功底对文本进行感悟的能力。卷三《文本与阐释》,一则日文本,一则日阐释,此卷正是对文本进行的阐释,包括了“创作寻踪”、“年度论评”、“作品解读”、“域外偶拾”和“梦寻小记”五个模块。文本在这里获得了广义上的涵义,它既是指记载了儿童文学创作者创作足迹的具体作品,如《灰颜色白影子》、《彭懿童话文集》、《六年级大逃亡》和《狼蝙蝠》等,也指反映了儿童文学整体创作轨迹的文学记事,如1990年少年小说的发展,9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1992、1993、1994年浙江儿童文学的发展等。进入作者理论批评视野的往往是当时儿童文学领域中的焦点文本,这显示了他的学术敏感性,如“创作寻踪”中对《中国少年文学书系》、对少年文学、对新的艺术常态及对《儿童文学选刊》等进行的思考,“作品解读”中对常新港、梅子涵、张之路、班马、秦文君等作家作品的关注,“域外偶拾”中对拉丁美洲的儿童小说、日本的“晴天下猪”等现象给予的注视。

篇(2)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怎样研究与应用儿童音乐心理学呢?首先,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此作为理论指导。同时,还应对儿童心理学有概括的认识,因为这门学科可使儿童音乐心理学趋向理论化与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研究,对儿童学习音乐进行分期、分步骤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做出系统的记录,这就是观察法。与孩子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情绪、能力与毅力等,做出记录,对各种问题,作出科学的答复,这就是谈话法。实验法是当今最普遍采用的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方法。其做法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地点、命题,必要时要设置对照实验,经过测量,取得数据,再用统计的方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结论。以上介绍的方法不是孤立进行的,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对每个发展,都要进行观察、思考与研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篇(3)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2.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篇(4)

“图示思路教学法”是由“图示预习”、“图示教学”、“图示作业”三个环节构成的完整教学结构。这三个教学环节都是围绕文章的思路展开的:通过图示预习,使学生初理文章思路;通过图示教学,使教路、学路与文路统一起来,以揭示文章思路;通过图示作业,强化学生对文章思路的掌握。整个教学结构融教路、学路与文路为一体,以达到阅读课文时遵循作者思路与掌握知识、提高智能的目的。

“图示思路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预习到作业都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预习时结合阅读填写图表、图示教学及课后绘制思路图,引导学生对课文不断地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加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信息的转换,把抽象的文字表述转换成较具体的图形、图象、图表,然后再将具体的图示抽象为语言文字。

“图示思路教学法”运用图示的方法及种类灵活多样,适用于不同的年级和多种课文类型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解程度及认知水平,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图示,可采用再现全文思路逐步出图示、突出课文重点出图示、突破难点出图示、揭示寓意出图示、显示意境出图示、揭示关系出图示、再现情景出图示、展现过程出图示等方法,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思路,掌握文章的写作规则与写作方法。

“图示思路教学法”以图示思路为主线,采用多种具体方法进行教学,包括讲解、问答、讨论、自学、练习、作业等等。而每种方法都十分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以及师生相互作用与相互反馈的过程。

总之,“图示思路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完整教学结构的、极具活力与创造性的教学法,是一种有助于学生有效学习与能力发展的教学法。“图示思路教学法”较好地处理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知识载体四要素的关系,选用合理的教学环节与教学程序,实现了教学结构优化与学生学习的最佳效应。这一教学法的优势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阅读教学的规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过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学生阅读课文,实际上必须通过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理解这样两种理解过程。阅读理解首先是从认读字、词开始,然后由字、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逐步理解,最后理解文章的内容与中心思想。这是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过程,它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态度。实际上,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主要反映在他们能否顺利地完成对课文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过程。第二种理解过程是指从课文的中心思想出发,探讨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如何根据中心组织材料,以及如何准确运用词汇描述事物和现象。这是从内容到形式的理解过程,它是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过程的发展,它可使学生将阅读理解与提高写作能力有机地联系起来。

学生的理解水平,受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小学生虽然在三年级时就已经学习了2500个左右的汉字,但由于经验的局限性,对许多字、词的含义并未真正理解;加之认知水平还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并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这就使他们在理解抽象的字、词时,往往需要具体事物或感性经验的支持;再者,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充分发展,概括能力也较缺乏,因而在阅读中难以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图示思路教学法正是针对小学生阅读理解中的困难,采用将课文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图形、图象、图表的方法,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蕴含在文字表述中的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及其意义外显化,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其具体做法是:

在图示预习这个环节,首先由教师根据课文的重点及作者的思路,为学生提供一个空白图表,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按照图表的项目,根据课文内容认真思考,细心填写,初理文章思路。

图示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结构的核心。在学生经过预习,对课文有了初步整体印象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使用附有简要文字说明的图形、图象或图表,逐段展示课文内容,最后展示出全文的思路。由于图形、图象或图表形象而直观,使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而易于把握,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字所表征的事物的真实意义,从而避免机械学习,达到真正理解。同时在图示的作用下,还能激发学生产生联想,促使他们充分提取头脑中贮存的感性经验参与对当前新知识的理解。而且图示绝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简单注释,它还可以起到补充课文言语信息的作用。图示往往可以把课文中那些没有用文字直接描述的潜在意义,特别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图示教学的作用还在于,它不仅有助于根据文路逐步揭示作者的思路,使学生在理解字、词、句、段的基础上,领会课文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完成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过程,而且由于图示可以在同一时空直观而完整地表现文路,还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发现课文的中心思想与各段具体材料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进行从内容到形式的理解时,头脑中所发生的逆向思维就得到了具体图示的支持,使这种理解过程更容易完成,进而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

图示作业是图示思路教学法的第三个环节,它是指在每篇课文学习的最后阶段,要求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独立地绘制文章的思路图。课堂上为学生留出相互交流与展示思路图的时间,并由一部分学生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的思路图,通过评析,使全班学生受到启发。图示作业这一环节,既可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又可促使学生将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进行积极的整合,并将这种整合的结果,用作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只停留在信息输入与信息贮存(懂了、记住了)的水平,而是通过外显的行为变化即他们的作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着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小学语文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区别之一是两者所操作的材料不同,前者以表象与具体概念为操作对象,而后者以抽象概念及命题为操作对象。两者在反映事物时,其概括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发展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儿童对事物和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图示思路教学法的特点就在于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指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与综合。在图示预习时,学生需根据教师提供的空白图表的项目,把作为整体的课文分解成部分,并把有关的部分综合归类,认真填表。

在图示教学环节,教师借助于图形、图象、图表来展示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虽然图示是直观的,然而图形、图象也并非真实事物的复制品,它们是使用线条、形状或形象等符号来表征事物的,实际上这些符号已经是从实物中概括出的一般性的东西,这是一种形象的概括。当然,图形、图象比文字更加具体,更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联想,有助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与对课文内容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图示教学并不是只停留在出图示以展示课文的内容上。教师在课堂中,还要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问答,以及教师的启发性讲解,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示的基础上,抽象出文字的表述,并用文字表述概括段落大意与中心思想。这种从图示到文字表述的概括,则是更高层次的概括,是以概念作为思维操作对象的概括。这也就是说,图示思路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形象概括到抽象概括的逐步提高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由文字到图示,再由图示上升到文字的信息转换与加工的过程。学生在积极的、主动的信息加工中,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学习了思维的方法,发展了思维的能力。

在图示作业的阶段,学生须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加以外化。这种外化过程不是对教师示范图示的简单模仿和重复,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按一定的规则(语文的规则及有关事物现象的规则)在头脑中重组信息、规划行动,并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过程。很明显,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联系,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更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系统化等思维过程,促使学生的思维操作能力得以发展。

篇(5)

然而《导论》在目录及索引编排、内容、时效性等诸多方面尚存较大的改进空间。

在目录及索引方面,该书只提供了一级目录共5章的大标题和对应页码,查找子项不便。同样不便之处还在于该书未提供重要作家作品出版纪要和重要网络资源的相关链接,参考文献散于各页。此外,书中对众多童话、小说、童谣童诗和图画书的内容常给出大段疑似转述或综述外文资料的评鉴,却未能逐一给出具体出处,不利于辨认作者本人的创见。

《导论》以内容之不足为著,主在对小说分类不当以及诸多重要项目上的缺失,亦即介绍重要作家及重要作品时经常性的疏漏,兼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及华裔作者的缺位,对澳洲儿童文学理论家、学术团体和刊物的忽视等,这些都较大损抑了该书的学术价值。

《导论》把小说划分为探险、家庭、校园、幻想和动物五大类,但在提及幻想小说起源时(第95页)将其与童话小说和探险小说做了并列比较,可见作者潜意识里童话小说和幻想、探险小说等一样自成一类,但该书从未对童话小说下定义或定位。事实上,于童话与小说之交集,朱自强所倡小说童话之说渐隐,而舒伟童话小说之说方兴(朱自强:《小说童话——种新的文学体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四期,第63—67页;舒伟:《关于西方文学童话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外语研究,2010年第四期,第86—91页;舒伟:《走进童话奇境——中西童话文学新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第70—78页)。考以舒伟的童话小说观,《导论》中幻想小说子类中的丛林幻想、类动物幻想、原住民梦故事幻想、鬼怪和超自然魔法幻想小说及动物小说子类中的拟人化动物小说和人物与动物互动小说很多都已属于童话小说范畴,《导论》对小说的分类并不到位。笔者认为,童话主要针对少年儿童,大多富于幻想和想象,多运用超现实或怪诞手法,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动物或其他人化角色以表现对现实的希冀、嘲讽或缅怀等。童话在很大程度上应视作一种题材。吴其南则认为童话即“非写实性的儿童文学”(吴其南:《中国童话发展史》,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而小说为可供表现童话的体裁之一,我们亦常见童话小说、童话诗、童话散文和童话剧等说法。国内文学体裁的四分法并未纳入童话。小说童话与童话小说之辨实起于对小说与童话之表里关系认识不清。若依笔者之童话观,《导论》的文类需要重做调整,其将童话与小说(及童诗童谣)分立的通常做法也需重新审视,但囿于本文性质与篇幅,笔者不再深入。

对一些重要小说家或一些重要作品的疏漏系该书另一内容缺陷所在。一显例即为《导论》只字未提均为澳洲最有影响童书奖——澳大利亚童书协会年度图书奖四度得主的索尼娅·哈特奈特和罗达·艾米丽。索尼娅·哈特奈特在1996—2012年间四获年度图书奖,两获荣誉奖,三度入围决选名单,是澳洲唯一林格伦世界儿童文学奖得主。罗达·艾米丽年度图书奖项上与索氏不相伯仲。两人高得奖记录与前辈名宿帕特里夏·赖特森和伊凡·索撒尔比肩。内地早有罗氏的拯救德尔托拉系列小说和索氏的《童年的故事》及《鸟儿看到了什么》之译本出版。两人本应备受关注才是。再如《导论》虽介绍了首届年度童书奖得主莱斯利·里斯及其主要作品,却遗漏了其广受欢迎的小脚趾系列童话,其实他的《小脚趾水中旅行记》在中国更为人知。再者,在下文“时效性”部分提及的肖恩·谭的《郊外故事》与王尔德·玛格丽特的《敏感的小鹅露西》等年度童书奖佳作在《导论》专节介绍这两位名家时都没有解读。这些疏漏都说明作者对介绍对象的资料掌握得不够全面。

身兼和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应被纳入研究范围以内。国内研究者一般对他们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做细读和评论。《澳大利亚文学名著便览》与《澳大利亚文学史》对下列作家的处理即是如此:安德鲁·巴顿·佩特森、亨利·劳森、万斯·帕尔默、彼得·凯里、凯思·沃克、蒂姆·温顿和《澳大利亚文学史》附录I中提到的斯蒂文斯·达尔、特南特·凯里等人。《导论》则根本未触及这方面。其实这些人中不乏大家,比如彼得·凯里是布克奖两度得主,“神童”作家蒂姆·温顿则两获布克小说奖提名,两人都有儿童文学作品荣获澳洲童书协会年度图书奖荣誉奖,而特南特·凯里系童书协会年度图书奖1960年得主。不研究这批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思想则澳洲儿童文学史难称完整。

在澳大利亚还活跃着一批表现中国元素的华裔儿童作家或插画家,如骆惠敏、吴迪、嘉布莉欧·王和克里斯托弗·程、李存信等。骆惠敏、吴迪和李存信都已在澳大利亚童书协会年度图书奖榜单上扬名,马来西亚华裔肖恩·谭则更是大名鼎鼎,但他较国际化,是个例外。中国学者撰写的《导论》本可以借鉴黄源深系列专著对华裔作家(如布赖恩·卡斯特罗)关注的成功范例,但其始终对该特殊群体未加关注委实令人生憾。

澳洲本国儿童文学研究现状如何、有哪些重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和理论、研究团体、刊物及工具书等,这类信息在中国都颇为匮乏。可惜《导论》除在引用时提供了一些工具书线索之外并未介绍重要的评论家、学术团体及学术刊物等内容,殊为不美。被该书遗漏的重要工具书(以较晚近者为例)还有:《内在故事:创作童书》(1987)、《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导读》(1992) 、《儿童小说中的语言与意识形态》(1992)、《澳大利亚儿童作家名录》(1992)、《移位的小说:澳大利亚当代青少年小说》(1999)、《出书人:结识澳大利亚儿童文学作家与画家》(2002)、《读书虫……和你如何帮助子女抓住它》(2008修订版)、《儿童文学数字资源》(2008)(系网络书刊目录资源)等。知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有:现任国际儿童文学学会会刊《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主编、国际儿童文学理论界最高奖——国际格林奖得主约翰·史蒂芬斯教授,上届国际儿童文学学会会长克莱尔·布拉德福德,现任副会长克里·麦兰教授,莫瑞斯·萨克斯比,罗宾·麦开勒姆,《牛津澳大利亚儿童文学之友》的编者斯黛拉·里斯和帕姆·迈辛泰尔等。重要儿童文学团体有:澳大利亚童书协会、澳大利亚学校图书馆联盟、澳大利亚读书协会、童书作者与画家社团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分团、澳大拉西亚儿童文学研究协会等。而重要学术刊物有:《读书时间》《鹊》《文丛》《文学基地》《奥挼那》《儿童文学和图书馆业新评》《书鸟》《狮子和独角兽》等。

篇(6)

2儿童声乐教学中的保障——儿童情感表达的培养

歌唱艺术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的,发声的技巧方面只是歌唱的基础,歌唱最终的目的是要把歌曲所蕴含的意义和赋予的情感表现出来,使听众与歌唱者在声音和心灵情感上产生共鸣。它不仅是一种声波的运动,更是通过情感的注入从而引发内心的思考体验。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曾经说过:“只有歌曲才能告诉人们统一的东西,唤起同样的感情。”我国音乐家贺绿汀也曾经说过:“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也就因为它有真实的情感。”所以,儿童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培养也尤为重要和关键,对儿童的声乐教育,同样也应该是从情感表达培养开始的。在对儿童声乐教学情感表达的培养中,首先要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意境美。在引导学生学习新作品时,应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直观性,向学生介绍作品的作曲家、创作背景、所表达的内涵,在演唱时需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感去表达,让学生有所理解和领悟。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让他们通过眼、耳、手、脑等身体上的各种器官来体验和感受音乐。其次,在教学中要让孩子们体会音乐中的韵律美,通过优美熟悉的旋律来感受和培养孩子们的情感。随着旋律线条的高低起伏,随之加入情感的平稳和奔放的变化,可以选用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各民族音乐的特色,比如维吾尔族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是欢乐、充满活力的作品,是2/4拍的有舞蹈性的歌曲,可以使学生先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讲一些有关新疆的传说故事,看一些新疆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表达对这片美丽富饶土地的热爱之情,运用赞美、热爱的情感来演唱这首作品。在声乐演唱中,只有情感处于较为积极的状态,身体各方面才会配合运作,演唱者才能快乐舒畅地演绎作品,对于身心都处于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积极的情感会激发他们对新鲜事物以及今后生活的热情和向往。此外,在声乐教学中,让孩子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也尤为重要。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在遇到比较难的曲目和概念时,常常因为无法顺利地掌握而失去信心;平时练习很好的学生,一要上台演出就因紧张而发挥不出原有的水平,从而回避问题。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对儿童心理的分析培养,以致孩子们对声乐演唱逐渐失去兴趣。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所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有希望的教学会使孩子们充满信心。在学生演唱完曲目时,教师带头给予鼓励,竖起大拇指,抚摸学生的头,结合每个孩子的喜好,发放一些小礼品,这样会增强孩子们学习声乐的信心并且会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

篇(7)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213-01

“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开展作文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应坚持的原则,实质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核心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肯定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和情感的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发现和照顾学生作文过程中的不同指导需要,引领学生自由的走过每次作文的教学过程,使作文练习体系主动适应学生现实表达的需求及其差异性,促进学生在作文这种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感情的熏陶,并形成良好的作文态度和习惯。

作文教学过程中究竟怎样才能“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呢?正确的做法是以学生作文的过程来确立教师作文教学的过程。学生作文过程,无非是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上笔者提出以下肤浅的看法:

为什么要写作文?“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的回答应该是学生的“有感而发”。

小学生为什么要写作文?关于这个问题教师最常见的回答是:教材上的安排,考试的需要,或者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作文教学的问题上大多是站在“书本”或“教师”的立场上的,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功利目的。特别是在教学进度步步紧跟的情况下更显得急切,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快速作文法”在小学极受欢迎的原因。我们再来听学生的回答:老师要求写的,书上要求写的。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在这里实质上呈现出小学生个性差异、创造性与作文要求的统一性、规范性严重矛盾的现象,其本质是作文教学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太规矩、太统一是很不好的。小学生不能成人化,作文教学更不能教条化。让成人的思想感情和儿童的思想感情一致,儿童的表达能力与成人的表达能力一致,这是困难的和不现实的。目前,学生作文表现出的许多弊端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因此在“站在儿童的立场”进行的作文教学中,应提倡“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让学生“有感而发”。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作以下论述:

(1)小学生那么小,有那么多感情需要表达吗?确实,小学生年龄都很小,他们的感情也许没成人那么深沉和持久,但他们都有一双好奇的眼,一颗敏感的心。正因为如此,小孩们内心情感虽不深沉,但更为丰富。也因为他们的思想少受束缚,心中之话、肺腑之言会比成人更急于表达。他们可为一件小事争执得面红耳赤,他们可为教师的暂时离开而全班痛哭,他们可为一场比赛的胜利而狂欢不已,也可以为一次细小的失误而跺脚大叫……小孩也是人,他们有他们的世界,他们有他们的情感,认为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无感而发”,实质上是对学生的生活和内心缺乏深入了解的结果。

(2)小学生那么小,他们能表达自己感情吗?是的,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对自己的感情不能完全正确的对待,在具体的作文中或许会有不恰当的感情流露。曾经有则小学生日记大致是这样的:有一天,小学生的牙掉了,内心十分悲伤。他爷爷安慰他说:不要伤心,小孩的牙掉了还会长出更漂亮的新牙的。这个学生反问爷爷:爷爷,为什么你的牙掉了没有长出新牙呢?爷爷告诉他:爷爷老了,再也长不出新牙了。这个学生最后写的一句话是:人老了真可怕。对于这则日记,老师的批语是“主题思想不对”。在这里我想为这个学生抱不平。为什么学生正常的感情流露而老师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衡呢?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只管讲自己的正确的废话,喜欢听儿童正确的假话而不喜欢听儿童错误的、片面的真话呢?“感情真实”不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吗?

篇(8)

因为儿童的心智发育并不成熟,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对于音乐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在教育上如果不能够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转换为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的主动的学习性,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儿童的好奇心将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方面,丧失对音乐的兴趣。因此,怎样去了解儿童的好奇心,知道儿童对什么样的音乐感兴趣,并引导儿童主动积极地去学习音乐,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引导能力是否能担任这一任务。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儿童一般对活泼生动的、具有很强感染力和情趣的事物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积极性强。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与所教学音乐歌曲相关的,具有童话故事背景或是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可以在教学课堂上采用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比如拍手、点数等节奏小游戏,将音乐充分融入教学之中,并结合儿童特有的爱表现,想接受赞扬的特点,尽可能地举办音乐演出,在班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行各种多样化的音乐小比赛,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解决儿童学生的一些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提高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使儿童全面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人们对事物认知过程的开端

经过大量的注意力实验表明,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也随之变化,小学生的一节课时间为四十分钟,而在中学,大学期间,课堂时间则延长至四十五或五十分钟,就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来制定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则难以学习到该学科的知识。而在儿童阶段的小学时期的课堂上,学生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实际时间其实更少,这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导致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自然不长,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多在前半节课。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相关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前半节课的时间里,快速明确地讲解教学内容,而在后半节课则利用游戏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复习,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更为全面、专注。

(三)全方位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音乐教育

不仅仅是让儿童来学习音乐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儿童的记忆能力、协调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得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进行启发,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儿童运用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来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对音乐节奏的体验,提升自身乐感,发展音乐素质。在教学课堂上,运用综合的教学方式,比如,准备大量的教学用具,通过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认识音符和曲目名称,用形象直观的画片让学生联想音乐,或是反过来听音乐画图等等,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表现音乐,更能事半功倍地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四)符合儿童个体心理差异的发展

正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个体的心理差异表现在能力、素质、性格三个方面,就如同在音乐上具有音乐才能的人所具有的曲调感、听觉表象能力和节奏感来说,大多数儿童具备的只有其中之一。例如,有的人擅长唱歌,有的擅长跳舞,有的觉得自己是“音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举例,吸引学生对这个话题关注的同时,对不同的形象的例子作出分析,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表现,因材施教,对唱歌好的进行赞扬,对其他的进行安慰,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找出属于自己的长处或优点,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二、儿童音乐教育中实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对策

在音乐教育史上,著名的音乐心理学家们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实施成功的案例和方法,下面就借鉴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方法来分析。

(一)使用创造性教学对策

提高教学有效性德国的著名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创造性教学法,元素性音乐教学是结合音乐和语言,舞蹈以及乐器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的兴趣,能够充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将此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用于指导,在相同的旋律或音乐上,不同的学生所变现的是不一样的,表达出来的是属于自己创造的作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加大情感体验力度

使儿童乐感得以培养根据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分析,在儿童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儿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享受到了音乐中的情感,诸如生日歌,健康歌等。因此在培养以及引导学生在音乐上的理解时,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其行为表现,教授不同的、与学生情绪相适应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更能体验到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通过音乐节奏

全面调动儿童积极性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所提倡的体态带动,在儿童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鲜明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在儿童感受音乐的同时可以加上肢体动作的律动,这样既让学生学得开心,也能够唱的准确,还能在课堂上愉快的跳动,借鉴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倡的体态带动,儿童积极性在音乐教学的节奏中更能全面调动。

(四)运用体验式教学措施

提升儿童体验乐趣学习音乐课程时,综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有乐器的配合使用中,教师先示范,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来学习使用乐器演奏乐曲,在对儿童进行例如唱歌等音乐教学课程时,教导学生亲身学习,这类型的体验式教学措施能让儿童在体验音乐课程的乐趣的同时,完成后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篇(9)

功能翻译理论主要包括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Reiss)的文本功能类型学(texttypology)、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的目的论(skopotheorie)和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Holz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translationalaction)。文本类型学理论将文本分为三大类:信息类、表情类和操作类,根据文本类型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信息类文本采取直白的语言,表情类文本注重传达原文的形式,操作类文本注重言后效果,唤起读者的反映。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过程,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的目的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决定翻译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预期的读者。翻译的原则分别为目的规则(skoposrule)、连贯规则(intratextualruleorcoherencerule)和忠实规则(intertextualruleorfidelityrule),目的原则是首要的,其他原则则从属于目的原则。翻译行为理论强调翻译要求(translationbrief),认为翻译是翻译发起人、译者、原文本作者、译语读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交际行为。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的交际目的纳入考虑范围,不再将源语文本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实现了翻译的文化转向。除此之外,传统的翻译等值标准也受到了挑战,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批评标准,即适当性(adequacy),实现了翻译批评的动态标准。

二、儿童文学翻译的特殊性

儿童文学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学界对于儿童文学并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作为目标读者,适用于六岁到十二岁的儿童阅读。这一阶段的儿童,世界观和价值观处于萌芽时期,对于阅读一般有着自己的认知和期待。儿童文学的语体要求其语言不但要富有意义,而且要听起来悦耳,读起来愉快顺畅。訛譹因此,儿童文学可以归类为表情性文本,兼具操作功能,具有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应该以目的语读者儿童的反应为最高目标,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语言,必要时可以牺牲对源语文本的忠实,但也不能一味地为追求可读性而丧失源语文本的审美价值,译者应在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权衡,创造出一种适当的译语文本。

三、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儿童文学翻译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儿童童趣的一种再创造。任溶溶是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和中国译协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本文以任先生2006年翻译的译本为例,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同时从词汇、句法、语音层面入手,分析儿童文学翻译所应采取的策略。儿童的语言正处于学习和发展的初步阶段,与成人相比,词汇量比较有限。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儿童的语言接受能力和水平,如果使用过长、过难或者过于生僻的词语,势必会对儿童造成阅读障碍,使得儿童丧失继续读下去的兴趣,无法引起儿童心灵的共鸣。即使译文再精彩,却超越了儿童的接受能力,这样的译文也不能算是成功的。在此句译文中,任溶溶将kissed巧妙地译成“亲亲”,符合儿童的认知,同时使用叠词,既朗朗上口,又充满童趣。如果译成吻,则显得文绉绉,不符合儿童的表达习惯。

原文:Oneofthepigsisrunt.译文:有一只小猪是落脚猪。Runt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小家畜,任溶溶将之译为“落脚猪”,落脚猪是上海方言,是指母猪诞下的小猪中的最后一个,通常这只猪又瘦又小,各方面状况都差强人意,这样的翻译是符合原文的。然而,落脚猪毕竟是上海方言,只局限于部分人的语言认识中,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比较陌生,更何况语言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儿童。同时,这一情节对于后来威尔伯和夏洛的故事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儿童对于这个原因不懂,则很难理解后面的故事。鉴于此,笔者认为,此句译成为“有一只小猪又瘦又小”会更符合儿童的阅读认知。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有着不同的句法特征。英语呈树状结构,单词或词组靠语法标记链接,逻辑关系严密。而汉语呈竹状结构,一节一节地累积起来,可长可短,靠语义连接,自由度较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尤其要注意将译语应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这是基本要求。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英语中出现的复杂长句,汉译时应注意简化,这样儿童在阅读时才不会觉得拗口。原文:Forasecondyouseemedtobefallingtothebarnfloorfarbelow,butthensuddenlytheropewouldbegintocatchyou,andyouwouldsailthroughthebarndoorgoingamileaminute,withthewindwhistlinginyoureyesandearsandhair.译文:你仿佛一下子要掉落到下面离得很远的谷仓地板上去,可绳索猛地把你拽住,你以一分钟一英里的速度飞出谷仓门,风在你的眼睛、耳朵和头发间呼啸。在原文中,使用了but、and作为连接词,with、in引导的介词短语,tobefalling这样的短语,将分散的词组或短语连接成了句子,且具有连贯的意义。在翻译成汉语时,如果直译,则意义分散且语句不连贯,对于儿童来说,也难以理解。而任溶溶的译文将原句切分成小的语义单元,按照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进行重组和重构,主谓语交代得非常清楚,并且顺序正确,有利于儿童的持续阅读。《夏洛的网》是一部儿童文学著作,语言的生动形象是儿童文学的基本要素,可以唤起儿童的阅读兴趣。由于英汉语言习惯的不同,在进行细节的描写时势必会造成部分缺失,导致源语趣味性的减少。在汉语中,象声词和叠词的使用是一种特色,具有韵律感,加之以语气词的使用,在语音层面无疑会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原文:Hewalkedtothetroughandtookalongdrinkofslops,suckinginthemilkhungrilyandchewingthepopover.译文:它走到食槽旁边,稀里哗啦地吃了半天,贪馋地吸牛奶嚼蓬松饼。

篇(10)

一、引语

虽然《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受众广泛,但这套图书还属于儿童文学。儿童文

学是文学的类别之一,它是指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

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陈子典,2003)。被誉为"东方安徒生"

的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就指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

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

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陈伯吹,1959)。

笔者试图从译者的读者意识出发,探索翻译策略,并以此为基础评议马爱新

女士翻译的《哈利波特与密室》的中译本第一章的内容。

二、译者的读者意识

"古今中外的译家们在翻译时都不自觉地是在为他们心目中的读者群服务"

(辜正坤,2003)。也就是说在做翻译工作之前,要知道译本究竟是为谁服务(谭

载喜,2004)。概括的来说,译者的读者意识,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目标

读者的关注。读者意识可以分为三层:"读者是谁,读者有何需求以及读者需求

如何满足"(郭一天,2005)。

就儿童文学翻译作品来说,其主要读者群是教育程度不高的少年和儿童,他

们喜欢幻想,对一切充满好奇,容易接受简单、有趣和奇妙的新事物,而对于乏

味、抽象和复杂的事物则没有多少兴趣。因此,儿童文学的译者们不仅要保持语

言的童趣,同时还需要把原文中的异域特色传递给译入语的小读者们。在翻译过

程中,灵活运用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

总体而言,在遵循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儿童文学译作的语言应该遵循译入

语的语言习惯,要符合儿童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倾向等,要选择儿童读者能接

受的语言来表达。另一方面,在处理译入语文化中没有的意象时要尽量保留原文

中的特色,这样可以帮助儿童开拓眼界,更多的了解外国文化。

三、案例分析

(一)遣词造句层面

要保证儿童准确理解作品,首先要保证译文的忠实性亦或是准确性。因此,

译文的语言应该遵循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并且尽量做到译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少用生僻词汇或复杂句式。

1、译文的准确性

例句一:

Ever since Harry had come home for the summer holidays, Uncle Vernon had

been treating him like a bomb that might go off at any moment, because Harry Potter

wasn't a normal boy.

译文:自从哈利放暑假回家,弗农姨父一直把他当作一颗定时炸弹看待,因

为哈利不是个正常的孩子(马爱新译)。

细读译文,如果哈利果真如"定时炸弹"一般"定时"惹麻烦的话,那么德

思礼一家反而不必时刻警惕着哈利了。因此笔者试译如下:

自从哈利回到德思礼家过暑假,弗农姨父就视他如一颗炸弹,好像随时都会

爆炸,因为哈利波特并不是个正常的孩子。

2、译文的简洁性

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当翻译一些长句时,通常需将长句进行拆译。那么在

面对小读者时,我们更应该为他们扫平理解作品内容的障碍,保障译文的简洁性。

例句二:

He missed the castle, with its secret passageways and ghosts, his classes (though

perhaps not Snape, the Potions master), the mail arriving by owl, eating banquets in

the Great Hall, sleeping in his four-poster bed in the tower dormitory, visiting the

gamekeeper, Hagrid, in his cabin next to the Forbidden Forest in the grounds, and,

especially, Quidditch, the most popular sport in the wizarding world (six tall goal

posts, four flying balls, and fourteen players on the broomsticks).

译文:他想念那个城堡,那些秘密通道和幽灵鬼怪,想念他的课程(也许除

了魔药老师斯内普的课),还有猫头鹰捎来的信件、大礼堂的宴会,想念他宿舍

楼里的四柱床,想念禁林边上那件小木屋和狩猎场看守海格,更想念魁地奇球-

-魔法世界里最流行的体育运动(六根高高的门柱、四只会飞的球、十四名骑着

扫帚的球员)(马爱新译)。

这句话是一个典型的长句,同时还要注意哈利所想念的一系列事物: 前半

句castle、classes、mail等等都是名词,而之后又是一些含有动词含义的事情诸

如 eating banquets、sleeping in his four-poster bed、visiting the gamekeeper。但是

译文中并没有做任何处理,直接将长句原封不动译地为一句话,还将eating、

sleeping以及visiting直接省略不译。笔者认为在翻译时应该对这一长句进行拆

译,并试译如下:

他想念有秘道和幽灵的学院城堡,想念那些魔法课程(这也许除了斯内普老

师的魔药课),还有猫头鹰送来的信件。他真想在大厅里吃大餐,睡在塔楼宿舍

有四根帷柱的床上,去禁林旁空地的小屋拜访猎场守护员海格。当然哈利最想念

的还要数魁地奇--魔法世界最流行的运动(6根高耸的门柱,4只不停飞舞的

球还有14名骑着扫帚的球员)。

3、译文的童趣性

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我们要尽可能保持原文中的童趣,这样更能引起儿童

的共鸣。

例句三:

He missed Hogwarts so much it was like having a constant stomachache.

译文:他真想念霍格华兹,想得五脏六腑都发痛(马爱新译)。

原意为哈利太想念霍格华兹学校了,这种感觉就像是得了持续胃痛一样。可

如果要这样翻译的话,读者可能会觉得哈利的胃不好。因此译者马爱新女士对这

句话进行了改译,改译后可以帮助目标读者获得更具体生动的感觉,更能理解原

文的含义。同时这种说法也更符合儿童的语言特色,保留了作品的童趣性。

(二)文化特色层面

《哈利波特》系列丛书与凯尔特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很多目标读者对

其中的文化概念更是相当不熟悉。因此在做翻译时,译者要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

特色。

例句四:

All Harry's spellbooks, his wand, robes, cauldron, and top-of-the- line Nimbus

Two Thousand broomstick had been locked in a cupboard under the stairs by Uncle

Vernon the instant Harry had come home.

译文:哈利刚一到家,弗农姨父就把他的咒语书、魔杖、长袍、坩埚和最高

级的光轮2000锁进了楼梯下那个又小又暗的柜子里(马爱新译)。

根据Kernerman English Multilingual Dictionary ,cauldron的含义为a large

deep pot (used especially by withes) for boiling things in。因此它是指巫师世界巫师

们用来制作魔药的工具,通常为深底的圆形锅。而译文中则译为"坩埚",这对

儿童读者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生僻词。首先小读者们知道这两字的发音,这个物

品的功能或形状吗?如果解决不了这几个问题,那么显然坩埚这个译法是不合适

的。另外其他版本还有将其译作釜或大釜的,但是这样的译法也不能解决上面提

出的几个问题。为了让更易理解这个"新鲜词",笔者试译:

哈利刚一到家,弗农姨父就把他的魔法书,魔杖,校袍,制药圆锅还有最顶

级的光轮2000扫帚都锁在楼梯下的橱柜里了。

四、结语

儿童文学作品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其他的文学作品

翻译的不同。因此在做翻译时,译者的读者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提出在儿

童文学翻译中,译作的语言应该遵循译入语的语言习惯,而文化元素则应保留原

文中的特色这一翻译策略。并就此从词句层面和文化元素两个层面评议了《哈利

波特与密室》第一章的译文,讨论了读者意识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只有在翻译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点理念,才能保证译文的质量,译出一部深受儿

童喜爱的作品。

参考文献:

J. K. Rowling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New York: Scholastic

Inc., 1998

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

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邓红顺《儿童文学翻译策略讨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郭一天《读者意识刍议》军事记者,2005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11)

一、现有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视角的综述

上述论文和论著运用的研究视角主要可以分为类:第一类是对翻译家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第二类是对特定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第三类是对儿童文学翻译原则、策略、技巧的研究;第四类是结合文学、哲学、美学的理论而进行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第五类是儿童文学译本的个案研究或比较研究;第六类是从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对中国的儿童文学的影响角度进行的研究;第七类是从译者、读者的角度进行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第八类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新视角

近年来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多数属于结合文学或哲学的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审视或诠释,其实,我们不妨从以下六大视角为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翻开新篇章。

第一,按儿童年龄分段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蒋风认为:一般情况下,儿童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而且年龄越小,特殊性越大。[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表现为感知运算、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其中处于感知运算阶段的儿童的语言还未形成,而从前运算阶段开始,儿童的语言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能用表象、语言以及符号来表征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由此看来,不同阶段的儿童对儿童文学语言有着不同的要求。西方工业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儿童年龄分段为:婴幼儿期(0-3岁),儿童初期(3-6岁),儿童中期(6-11岁),青春期(11-20岁)。[2]

我们把儿童文学翻译作品进行分类归纳,例如,把适合婴幼儿听或读的归为一类,然后根据这些儿童的语言认知能力,或对儿童文学语言的总体特点进行宏观的研究,或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技巧与策略等方面进行微观的研究;把适合3-6岁儿童的译作归为一类,如把《灰姑娘》,《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青蛙王子》等归为这一类,并对它们的语言结构等微观层面以及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此类推。

第二,按儿童文学体裁分类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儿童文学被定义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体裁包括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和儿童影视等形式。我们可对某种体裁的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如研究寓言翻译,以《农夫和蛇》,《狐狸请客》等作品为对象研究伊索寓言的翻译;如研究童话翻译,以《小红帽》、《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糖果屋》等为对象研究格林童话的翻译,以《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为对象研究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如研究儿童影视翻译,就是研究跨媒体的儿童文学翻译。儿童影视的流行,打破了传统的儿童文学翻译从文本到文本的局限。如外国儿童故事被拍成电影后,影屏字幕是改编后的文本,影屏字幕的翻译值得研究,例如,最近几年比较火的动画片《美食总动员》、《加菲猫1》、《哈利·波特》、《功夫熊猫1》、《功夫熊猫2》均可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功夫熊猫2》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译者更是受到了译语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字幕翻译中出现了很多体现中国文化语境的词汇,如China翻译为“中原”,soothsayer翻译为“羊仙姑”,Nice翻译为“给力”这个时尚流行语。另外,翻译配音和外语发音的口型是否大概吻合也是值得研究的方面。

第三,按国别分类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文军较早有这方面意识的萌芽,但他只对抗战时期我国对苏联等主要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数量作了不完全统计。[3]至于每个国家被译介的作品中,包括哪些体裁、涉及到哪些作家和翻译者、对抗战时期的我国产生了何种影响等并未能论及。李丽按洲别(亚、非洲,欧洲,西欧,中、东西欧,中、北欧,美洲)和国别把我国1911-1949年期间翻译的外国儿童文学的数量进行了不完全统计。[4]26-33但笔者认为,她和文军一样,只做了初步的数量统计工作而已,并且只涉及到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其他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怎样,我们也可按国别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第四,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我国对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远远超过对他们的儿童文学理论的翻译,而对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则几乎空白。其实,对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反过来会很好地为我们的儿童文学翻译服务,也帮助我们了解儿童文学翻译的一些现象。如,我们不妨对李丽翻译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唤醒睡美人:儿童小说中的女性声音》进行研究,可能就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性别意识。

第五,对儿童文学转译的研究。有些儿童文学作品不是直接从源语文本翻译而来的,而是从英语、日语等转译过来的。例如,1898-1919年期间,梁启超译的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就是由日本森田思轩的日译本《十五少年》转译的;包天笑所译的《馨儿就学记》、《苦儿流浪记》等也都是由日文转译的。[4]246-314那么转译过程中所造成的文化语境等的缺失如何弥补等问题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