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信息安全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多,人口流动的加快,__县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的信息量急剧膨胀,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数据存储、处理能力所面临挑战的不断升级。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运行稳定与否影响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服务及自身管理水平。如何更好地理顺各险种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确保信息系统更高效、安全地运行,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社会保险方面的巨大作用,是推动__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适时升级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提高其安全性,信息处理速度,数据存储能力成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目前,随着__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因特网的网上应用已全面开展。如参保单位的网上申报、网上缴费、网上年审以及信息查询等。这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经办机构和参保单位的欢迎。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篡改、窃取成为可能。如果一旦出现安全风险,将会大范围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影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因此,确保信息系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在互联网办理业务的需求,内外网之间要进行数据交互,必然要增加接口,风险点也随之增加。在方便人民群众的同时,也使基金安全和信息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运作与其政务办公的有效性、稳定性以及高效性,所以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目前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渐扩大,参保人数、范围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社会保险业务量和资料数量也在与日俱增。社会保险工作的信息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膨胀,服务内容越来越广泛,没有数据存储能力的信息系统支撑,必然会影响许多业务的顺利开展。如何更好地理顺各险种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确保信息系统更高效、安全地运行,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社会保险方面的巨大作用,是推动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统一管理,建立一个中心。按照“统一建设,应用为先,体制创新”的建设原则,将分散在各乡镇和各经办机构的设备、数据全部集中起来,数据向上集中是县委、政府的要求,在现有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数据向县级集中;将原有的“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管理的模式,向统一集中管理的模式迈进。二是扩大中心的数据存储设备的存储能力。通过增加存储设备实现数据存储的稳定性。三是对业务专网上的所有业务数据实行每日数据级备份。通过备份软件自动备份,定期检查数据备份的日志文件是否正确无误。
一是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数据集中后数据量将非常庞大,这就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数据库来支撑,所以数据中心一定要配备最好、最强的硬件设施才能支撑起所有数据的处理能力。二是建立专网,架构三重防护。使用光纤建立与其他网络完全物理隔离的独立的金保工程专网,形成数据安全第一重防护。三是形成覆盖全部参保人员的“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彻底解决社会保险各险种数据不集中、标准不统一,管理“粗放”、“简单”的落后管理方式,建立存放集中、标准统一,管理“精细”、“严密”技术先进的社保数据库系统,规范社保业务的数据流和信息流。
总之,社会保险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__每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需要从上到下全体社保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推进。高效、安全的社保新系统不仅实现了社会保险业务的全程信息化管理,而且将全面提高社会保险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可以预见,以公共信息服务和提高社会化管理将成为社保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逐步实现以无纸化办公、网上异地办公、网上召开不同地区的可视会议等一系列现代化办公方式,将管理和服务水平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深入的应用,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也将随之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保险事业必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果硬件不安全了,其中的信息自然也就没有安全可言。当然,配置的监控设备不一定能够全部完好,也不一定全天候在工作,还是有不法分子可利用和趁机行事的空隙和空间。但是,不能因为一个事物有不足,就认为它不起作用,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监控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方法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并且大部分监控设备在大部分时间还是起作用的。
电子文件是按照确定的某种标准规则,记录在特定载体上的编码信息集合,需要特定的软硬件系统环境才能翻译阅读。脱离了这种特定环境,就根本无法看到电子文件的存在和记录的信息内容,所以电子文件对产生的标准规则及软硬件系统环境有极强的依赖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标准规则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更新,就有可能导致原有电子档案信息无法读识。电子档案信息对软硬件系统的过度依赖性给今后的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2存储的高密度性
电子信息的发展和数量,呈几何倍数增涨,海量的数据需要大容量的存储介质,随着记录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由早期的纸带打孔到后来的磁带、磁盘再到现在的光盘等,存储密度不断提高。目前一块硬盘容量已达数个TB,一张蓝光光盘通过纳米级波长的蓝光激光光源及多层记录技术的应用,可以记录数百GB数据。光盘上构成0和1数据刻痕直径小于0.15μm,1张光盘可存数百万张打印在纸上的文字信息。电子档案的高密度,一方面对节约空间、拓展应用带来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却对电子档案的保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任何一个小的失误或一条轻微的划痕都有可能导致数量巨大的档案信息遭到破坏。
1.3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
传统档案是固化在某种载体上,不能分离,称之为档案实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特征,不易被复制加工。而电子档案,虽然依赖于软硬环境,但按一定的规则可以非常轻易地被复制、更改,传输,可以做到迅速而不留任何痕迹。因此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凭证作用就受到威胁和质疑。这种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给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保护电子档案实体不受破坏,同时也要保护信息内容不被人为篡改。
2档案信息的保护目标
电子文件技术随着整个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电子文件的产生环境、文件格式、存储介质在不断更新,而作为档案的电子文件却需要长期或永久保存并被查询利用。因此,如何确保电子档案的长期可用性是保护电子档案安全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保密性也是主要保护目标。
3电子档案保护的技术措施
3.1电子档案系统安全
电子档案系统安全,一般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硬件系统本身的安全称为物理安全,软件系统的安全主要有操作系统的安全、网络系统的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及各种功能的应用软件系统安全等。因此,这种保护措施可分以下几类:1)设备层的安全管理。设备层的安全主要通过采用物理防范,解决机房场地的防灾保护,电源的稳定与净化,重要服务设备的冗余设计,安全可靠的存储,以及信息系统的异地存储保护,不低于3套的脱机光盘保存等,同时制定完整物理层面的管理规范和措施提供安全技术方案,使设备免受外来攻击造成意外损失。2)网络层的安全管理。网络层的安全任务主要是防止病毒、木马、黑客的攻击,防止档案数据被非法访问。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运行档案信息系统的网络与外界实行物理隔离,但电子档案的最大优势,如远程查讯利用、共享资源等受到局限。而在公共网络上,资源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但安全问题又成为难题。近年来,随着政务信息的公开,档案资源的逐步开放,公共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外网的安全是必须面对并努力解决的问题,目前可以通过使用路由器及交换技术设置、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等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提供相对安全的解决方案。3)应用层的安全管理。应用层的安全主要通过使用网络监控与恢复技术,防病毒、漏洞检测,入侵检测技术,上网行为管理等对网络安全进行扫描、实时监控、权限控制、自动报警,并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使用情况建立日志记录,及时发现系统中的异常情况。
3.2电子档案信息内容安全
确保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长期可读性,是档案信息内容安全的基本要求。电子文件的存放寿命依赖于存储介质的寿命,理论上光盘的寿命可达百年,但实际上谁也不能保证该光盘数据10年后还能够完整读出。尤其文件格式技术上的发展与改进,软件环镜与硬件系统的更新,都需要档案人员对存档的电子文件进行备份转存、文件存储格式的转换等维护。这一过程,要建立制度,明确责任,严格审核、评估、管理,以延续电子档案保存期限,确保档案内容的安全。另外,应用软件系统中针对用户权限的管理;档案数据密级划分,目录和文件的读写权限,开放范围的划控等,是对在线档案信息内容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任何一个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重点思考解决的问题。
4电子档案信息的灾难恢复
4.1灾难恢复含义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中表述灾难恢复是指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将灾难圈定为由于人为或自然灾害,技术风险、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信息系统运行严重故障或瘫痪。主要涉及的技术和方案有数据的存储、备份和恢复;本地的高安全防护和远程异地防护方案等。
4.2灾难恢复前的存储备份方式
信息数据的存储、备份,是灾难恢复的前提,没有安全可靠的存储、备份,无从谈起恢复。备份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最常用的主要是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全备份是将整个系统中相关软件、数据全部备份一遍;增量备份就是每次备份的数据只是相当于上一次备份后增加的和修改过的数据;差分备份就是备份上一次全备份之后新增加的和修改过的数据。全备份所需时间最长,占用的空间最大,但恢复操作最简单,当系统中数据量不大时,采用全备份是可行可靠的;增量备份恢复起来比较麻烦,但每次的备份任务少,系统资源占用最少;差分备份相对节省存储空间,恢复较方便,但备份时较麻烦。因此,在备份时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灵活使用。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的备份方式常是以上几种的结合。
二、可信网络国内外研究
(一)可信网络国外研究
在可信网络的研究中,Clark等学者在NewArch项目的研究中提出了“信任调节透明性”(trust-modulatedtransparency)原则,他们期望在现实社会的互相信任关系能够反映在网络上。基于双方用户的信任需求,网络可以提供一定范围的服务,如果双方彼此完全信任,则他们的交流将是透明化、没有约束的,如果不是则需要被检查甚至是被约束。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出的CHAT(compostablehigh-Assurancetrustworthysystems)项目研究了在指定条件下运行如何开发出可快速配置的高可信系统及网络来满足关键的需求,其中包含了安全性、可生存性、可靠性、性能和其他相关因素。TRIAD(trustworthyrefinementthroughintrusion-awaredesign)项目研究了以策略为中心的入校检测模型,他们利用模型去提高网络系统的可信性。但因为网络有着复杂基于信息异化下的信息安全中可信网络分析研究柳世豫,郭东强摘要:互联网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同时,其弊端也开始出现。未来网络应该是可信的,这一观点已成为业界共性的特点,如何构建可信网络是需要研究的。因此TCG先进行较为简单的可信网络连接问题。它将可信计算机制延伸到网络的技术,在终端连入网络前,开始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若用户认证通过,再进行终端平台的身份认证;若终端平台的身份认证也通过,最后进行终端平台的可信状态度量,若度量结果满足网络连入的安全策略,将允许终端连入网络,失败则将终端连入相应隔离区域,对它进行安全性补丁和升级。TNC是网络接入控制的一种实现方式,是相对主动的一种网络防御技术,它能够防御大部分的潜在攻击并且在他们攻击前就进行防御。2004年5月TCG成立了可信网络连接分组(trustednetworkconnectionsubgroup),主要负责研究及制定可信网络连接TNC(trustednetworkconnection)框架及相关的标准。2009年5月,TNC了TNC1.4版本的架构规范,实现以TNC架构为核心、多种组件之间交互接口为支撑的规范体系结构,实现了与Microsoft的网络访问保护(networkaccessprotection,NAP)之间的互操作,他们将相关规范起草到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ationalengineertaskforce,IETF)的网络访问控制(networkaccesscontrol,NAC)规范中。如今已有许多企业的产品使用TNC体系结构,如ExtremeNetworks,HPProCureve,JuniperNetworks,OpSwat,Patchlink,Q1Labs,StillSecure,WaveSystems等。
(二)可信网络国内研究
我国也有学者进行了可信网络的研究。林闯等进行了可信网络概念研究以及建立相关模型,提出网络可信属性的定量计算方法。期望基于网络体系结构自身来改善信息安全的方式来解决网络脆弱性问题,通过保护网络信息中的完整性、可用性、秘密性和真实性来保护网络的安全性、可控性以及可生存性。利用在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信任机制集成,使安全机制增强,在架构上对可信网络提出了相关设计原则。闵应骅认为能够提供可信服务的网络是可信网络,并且服务是可信赖和可验证的。这里的可信性包括健壮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可测试性与可用性等。TNC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架构的安全性,同时也要考虑其兼容性,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现有技术,因此TNC在优点以外也有着局限性。TNC的突出优点是安全性和开放性。TNC架构是针对互操作的,向公众开放所有规范,用户能够无偿获得规范文档。此外,它使用了很多现有的标准规范,如EAP、802.1X等,使得TNC可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要,它没有与某个具体的产品进行绑定。TNC与NAC架构、NAP架构的互操作也说明了该架构的开放性。NC的扩展是传统网络接入控制技术用户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增加的平台身份认证以及完整性验证。这使得连入网络的终端需要更高的要求,但同时提升了提供接入的网络安全性。虽然TNC具有上述的优点,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完整性的部分局限。TNC是以完整性为基础面对终端的可信验证。但这种可信验证只能保证软件的静态可信,动态可信的内容还处于研究中。因此TNC接入终端的可信还处于未完善的阶段。
2.可信评估的单向性。TNC的初衷是确保网络安全,在保护终端的安全上缺乏考虑。终端在接入网络之前,在提供自身的平台可信性证据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接入的网络进行可信性评估,否则不能确保从网络中获取的服务可信。
3.网络接入后的安全保护。TNC只在终端接入网络的过程中对终端进行了平台认证与完整性验证,在终端接入网络之后就不再对网络和终端进行保护。终端平台有可能在接入之后发生意外的转变,因此需要构建并加强接入后的控制机制。在TNC1.3架构中增加了安全信息动态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动态控制功能。
4.安全协议支持。TNC架构中,多个实体需要进行信息交互,如TNCS与TNCC、TNCC与IMC、IMV与TNCS、IMC与IMV,都需要进行繁多的信息交互,但TNC架构并没有给出相对应的安全协议。
5.范围的局限性。TNC应用目前局限在企业内部网络,难以提供多层次、分布式、电信级、跨网络域的网络访问控制架构。在TNC1.4架构中增加了对跨网络域认证的支持,以及对无TNC客户端场景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应用的局限性。我国学者在研究分析TNC的优缺点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TNC进行了一些改进,形成了中国的可信网络连接架构。我国的可信网络架构使用了集中管理、对等、三元、二层的结构模式。策略管理器作为可信的第三方,它可以集中管理访问请求者和访问控制器,网络访问控制层和可信平台评估层执行以策略管理器为基础的可信第三方的三元对等鉴别协议,实现访问请求者和访问控制器之间的双向用户身份认证和双向平台可信性评估。该架构采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鉴别协议,将访问控制器以及访问请求者作为对等实体,通过策可信第三方的略管理器,简化了身份管理、策略管理和证书管理机制,同时进行终端与网络的双向认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取得了如下成果:
(1)在对TNC在网络访问控制机制方面的局限性进行研究分析后,同时考虑可信网络连接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种融合网络访问控制机制、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和网络安全机制的统一网络访问控制LTNAC模型,对BLP模型进行动态可信性扩展,建立了TE-BLP模型,期望把可信度与统一网络访问控制模型结合起来。
(2)通过研究获得了一个完整的可信网络连接原型系统。该系统支持多样认证方式和基于完整性挑战与完整性验证协议的远程证明,来实现系统平台间双向证明和以远程证明为基础的完整性度量器和验证器,最后完成可信网络连接的整体流程。
三、可信网络模型分析
(一)网络与用户行为的可信模型
可信是在传统网络安全的基础上的拓展:安全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可信则是进行行为过程分析所得到的可度量的一种属性。如何构建高效分析刻画网络和用户行为的可信模型是理解和研究可信网络的关键。这是目前网络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共识。构建网络和用户的可信模型的重要性体现于:它只准确而抽象地说明了系统的可信需求却不涉及到其他相关实现细节,这使得我们能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去发现系统在安全上的漏洞。可信模型同时也是系统进行研发的关键步骤,在美国国防部的“可信计算机系统的评价标准(TCSEC)”中,从B级阶段就需要对全模型进行形式化描述和验证,以及形式化的隐通道分析等。我们还需要可信模型的形式化描述、验证和利用能够提高网络系统安全的可信度。最后,构建理论来说明网络的脆弱性评估和用户遭受攻击行为描述等的可信评估,这是实现系统可信监测、预测和干预的前提,是可信网络研究的理论所有基础。完全安全的网络系统目前还无法实现,因此网络脆弱性评估的最终目的不是完全消除脆弱性,而是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让系统管理员在“提供服务”和“保证安全”之间找到平衡,主动检测在攻击发生之前,如建立攻击行为的设定描述,通过在用户中区分隐藏的威胁,以可信评估为基础上进行主机的接入控制。传统检测多为以规则为基础的局部检测,它很难进行整体检测。但我们现有的脆弱性评估工具却绝大多数都是传统基于规则的检测工具,顶多对单一的主机的多种服务进行简陋的检查,对多终端构建的网络进行有效评估还只能依靠大量人力。以模型为基础的模式为整个系统建立一个模型,通过模型可取得系统所有可能发生的行为和状态,利用模型分析工具测试,对整个系统的可信性评估。图2说明了可信性分析的元素。网络行为的信任评估包括行为和身份的信任,而行为可信又建立在防护能力、信任推荐、行为记录、服务能力等基础之上。
(二)可信网络的体系结构
互联网因技术和理论的不足在建立时无法考量其安全周全,这是网络脆弱性的一个重要产生因素。但是如今很多网络安全设计却常常忽略网络体系的核心内容,大多是单一的防御、单一的信息安全和补丁补充机制,遵从“堵漏洞、作高墙、防外攻”的建设样式,通过共享信息资源为中心把非法侵入者拒之门外,被动的达到防止外部攻击的目的。在黑客技术日渐复杂多元的情况下,冗长的单一防御技术让系统规模庞大,却降低了网络性能,甚至破坏了系统设计的开放性、简单性的原则。因此这些被动防御的网络安全是不可信的,所以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减少系统脆弱性且提供系统的安全服务特别重要。尽管在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扩展部分增加了有关安全体系结构的描述,但那只是不完善的概念性框架。网络安全不再只是信息的可用性、机密性和完整性,服务的安全作为一个整体属性被用户所需求,因此研究人员在重新设计网络体系时需考虑从整合多种安全技术并使其在多个层面上相互协同运作。传统的补丁而补充到网络系统上的安全机制已经因为单个安全技术或者安全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使得它有着极大地局限性,它只能满足单一的需求而不是整体需求,这使得安全系统无法防御多种类的不同攻击,严重威胁这些防御设施功效的发挥。如入侵检测不能对抗电脑病毒,防火墙对术马攻击也无法防范。因为如此,网络安全研究的方向开始从被动防御转向了主动防御,不再只是对信息的非法封堵,更需要从访问源端就进行安全分析,尽量将不信任的访问操作控制在源端达到攻击前的防范。因此我们非常需要为网络提供可信的体系结构,从被动转向主动,单一转向整体。可信网络结构研究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的复杂异构性,从系统的角度确保安全服务的一致性。新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监控信息(分发和监测)以及业务数据的传输通过相同的物理链路,控制信息路径和数据路径相互独立,这样监控信息路径的管理不再只依赖于数据平面对路径的配置管理,从而可以建立高可靠的控制路径。其形成的强烈对比是对现有网络的控制和管理信息的传输,必须依赖由协议事先成功设置的传输路径。
(三)服务的可生存性
可生存性在特定领域中是一种资源调度问题,也就是通过合理地调度策略来进行服务关联的冗余资源设计,通过实时监测机制来监视调控这些资源的性能、机密性、完整性等。但网络系统的脆弱性、客观存在的破坏行为和人为的失误,在网络系统基础性作用逐渐增强的现实,确保网络的可生存性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当时技术与理论的不足,使得网络存在着脆弱性表现在设计、实现、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网络上的计算机需要提供某些服务才能与其他计算机相互通信,其脆弱性在复杂的系统中更加体现出来。除了人为疏忽的编程错误,其脆弱性还应该包含网络节点的服务失误和软件的不当使用和网络协议的缺陷。协议定义了网络上计算机会话和通信的规则,若协议本身就有问题,无论实现该协议的方法多么完美,它都存在漏洞。安全服务是网络系统的关键服务,它的某个部分失去效用就代表系统会更加危险,就会导致更多服务的失控甚至是系统自身瘫痪。因此必须将这些关键服务的失效控制在用户许可的范围内。可生存性的研究必须在独立于具体破坏行为的可生存性的基本特征上进行理论拓展,提升系统的容错率来减少系统脆弱性,将失控的系统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容侵设计使脆弱性被非法入侵者侵入时,尽可能减少破坏带来的影响,替恢复的可能性创造机会。
(四)网络的可管理性
目前网络已成为一个复杂巨大的非线性系统,具有规模庞大、用户数量持续增加、业务种类繁多、协议体系复杂等特点。这已远超设计的初衷,这让网络管理难度加大。网络的可管理性是指在内外干扰的网络环境情况下,对用户行为和网络环境持续的监测、分析和决策,然后对设备、协议和机制的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配置,使网络的数据传输、用户服务和资源分配达到期望的目标。现有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添加网络管理功能,它无法实现网络的有效管理,这是因为现有的网络体系与管理协议不兼容。可信网络必须是可管理的网络,网络的可管理性对于网络的其他本质属性,如安全性、普适性、鲁棒性等也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情况持续进行监测,优化网络设备配置并运行参数的过程,包括优化决策和网络扫描两个重要方面。研究管理性是通过改善网络体系中会导致可管理性不足的设计,达到网络可管理性,实现网络行为的可信姓,再解决网络本质问题如安全性、鲁棒性、普适性、QoS保障等,提供支撑,使网络的适应能力加强。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有着复杂性和脆弱性等特征,当前孤立分散、单一性的防御、系统补充的网络安全系统己经无法应对具有隐蔽多样可传播特点的破坏行为,我们不可避免系统的脆弱性,可以说网络正面临重要的挑战。我国网络系统的可信网络研究从理论技术上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但是它己经明确成为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的新方向。随着大数据的到来,全球的头脑风暴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带来的不只有繁荣,同时也带来异化。昨日的技术已经无法适应今日的需求,从以往的例子中可以得知信息安全的灾难是广泛的、破坏性巨大、持续的,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并且不停地发展信息安全的技术与制度来阻止悲剧的发生。信息异化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必不可免的,它是网络世界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可信网络的未来我们可以从安全性、可控性、可生存性来创新发展,新的防御系统将通过冗余、异构、入侵检测、自动入侵响应、入侵容忍等多种技术手段提高系统抵抗攻击、识别攻击、修复系统及自适应的能力,从而达到我们所需的实用系统。可以通过下述研究方向来发展可信网络:
(一)网络系统区别于一般系统的基本属性
之一是复杂性,网络可信性研究需要通过宏观与微观上对网络系统结构属性的定性,定量刻画,深入探索网络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这样才能为网络可信设计、改进、控制等提供支持。因此,以复杂网络为基础的可信网络会成为一个基础研究方向。
(二)网络系统区别于一般系统的第二个重要属性
是动态性,其包含网络系统历经时间的演化动态性和网络失去效用行为的级联动态性。如今,学术上对可信网络静态性研究较多,而动态性研究较少,这无疑是未来可信网络研究的一大方向。
终端设备的异构性,使得物体属性在建模上存在差别,导致不同物体对数据的识别、对信息的描述产生较大差异;而终端数量的庞大规模,又会导致在采集和处理数据时,容易产生海量数据。数据受多种因素制约,产生位置的分散性、形式的差异性都给信息描述带来了不便之处。例如,以监测森林区域的着火点为例,对温度的描述,不同的采集系统可能采用华氏温度,或摄氏温度,作为采集单位,那么在处理时就面临数据统一性的问题。不同的应用对采集点的数量、存储空间的要求都有不同。大量的数据在不同采集点之间复制,由于传输线路、传输介质等客观因素,也会影响到网络通信带宽。在数据传输阶段,短距离的无线传输是物联网中普遍采用的技术,而无线传输由于其扩散性,使得信息、数据被盗窃的几率大大增加。物联网应用在不同层次对数据的使用都提出了复杂的要求,使得信息安全问题更为棘手,也更加受到重视。
1.2信息安全的传统要求
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控制安全则指“身份认证、不可否认性、授权和访问控制”。完整性强调数据的防篡改功能,可用性强调数据能按需使用,保密性强调数据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可靠性则强调系统能完成规定功能。在物联网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这些要求应当得到满足。例如,在数据感知技术中普遍采用的RFID,在阅读器和RFID标签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标签的运算能力非常弱,且两者之间采用的是无线方式通信,恶意用户通过克隆、重放、中间人攻击等手段,从而达到窃听、修改数据的目的。
2物联网应用对传统的信息安全提出的新要求
通常认为物联网中的实体都部署有具备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嵌入式芯片和软件,即“智能物体”。终端的智能化,使得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面临更多的挑战。下面列举几个实例加以说明。
2.1智能物体更易暴露隐私
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手机用户信息遭遇泄露,只是隐私权遭到侵害的实例之一。定位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诸如智能化手机等智能物体的应用也日趋普及,与之相关的LBS(LocationBasedServices)为生活带来极大便捷。通过LBS,可确定移动终端所在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能提供与位置相关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服务能够对“什么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从事过“什么活动”做出精确描述。如果攻击者通过某种途径获取到信息服务,那么,合法用户的隐私信息必将一览无遗。
2.2设备可靠性要求得到更高保障
传感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支柱之一。经过VigilNet、智能楼宇等应用的验证,传感器在数据采集方面的功能已毋庸置疑。物联网应用中也普遍采用传感器作为感知层的重要设备。大量部署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在传统的传感器基础上,集成了智能化的处理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能够分析、处理、传输采集到的数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方式影响传感器网络的覆盖质量、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的连通性和网络的生存时间等性能。受到通信能力和处理资源的限制,在传统的无线传感网络基础上,研究者开发出CSN(认知传感器网络),即“认知无线电传感器节点的分布式网络”。受传感节点的物理特性、部署环境等制约,且认知无线电所用频谱具有不确定性,CSN的安全问题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
2.3无线接入增加了数据传输风险
日益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例如Wifi、3G、4G技术,因其具备的廉价、灵活、高速等特性,在数据传输中具备独到优势,成为物联网主流的接入方式之一。但也面临空间环境对无线信号传输的影响、同频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以及如何应对无线接入的开放性。无线信道的使用方式,决定了信息易被窃听,甚至被假冒、篡改。在物理层和链路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对物联网信息安全的解决思路
海量终端节点的异构性、多态性,数据传输方式的差异化、立体化,高端应用的多样化、复杂化,涉及感知、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每一个细节。完善物联网信息安全,需要从不同层次出发,综合运用多种安全技术。
3.1安全标准
技术意义上的标准就是一种以文件形式的统一协定。如本文前言所述,物联网本身缺乏统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物联网安全的标准化进程,但是从另一方面,也更加证明了制定统一安全标准的必要性,使其能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物联网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推进,需要有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行业企业的率先垂范,并注重网络用户安全意识的培养。
3.2防护体系
物联网安全防护应考虑数据产生到信息应用的每个阶段,从分层、分级等不同维度,设计安全防护体系。
3.3技术手段与应对方法
不同层次、不同级别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尽相同,彼此互为补充,形成整合性的安全方案。结合层次特点、级别要求,对关键安全技术做简要说明。
1)各类RFID装置、传感设备、定位系统等,为“物体”标识自身存在、感知外界提供基础保证,也是海量数据产生的源头。无线传感网络的脆弱性、受限的存储能力、频段干扰、RFID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安全与隐私保护,通过采取PKI公钥体系、IDS系统、PUF等技术进行安全保障。
2)IETF小组在设计IPv6时强化了网络层的安全性,要求IPv6实现中必须支持IPSec,使得在IP层上对数据包进行高强度的安全处理,提供数据源地址验证、无连接数据完整性、数据机密性、抗重播和有限业务流加密等安全服务。移动网络通信中使用的UMTS网络基于双向认证,提供对接入链路信令数据的完整性保护,并且密钥的长度增加到128bit。
3)未来的云计算服务将为用户提供“按需服务”,实现个性化的存储计算及应用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利用虚拟化实例间的逻辑隔离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安全。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建设,为数据挖掘等数据的智能处理提供了高效、可靠的物质基础。
4)物联网提供多样化的集成应用,对业务的控制和管理比较突出。建立强大而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是实现业务有效管理的一个思路。基于上述安全模型和技术手段,用户、管理者可以从不同层次来开发或使用不同的安全措施。例如针对接入终端的差异性,采取基于身份标识的终端认证。终端认证机制为用户提供物联网终端与网络之间均双向认证。根据设备类型特点,设计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网关之间的接口协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计共享密钥或随机密钥。一个直接的例子,是在应用日渐广泛的智能停车系统中,设计车锁与钥匙之间的安全通信。车锁与钥匙可以作为两个对等终端,配备存储器件、无线接口、密码SoC等功能模块,双方通过射频进行通信。密码SoC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功能和质量。
目前,信息安全并没有明确的定义。ISO/IEC17799中将信息安全定义为:通过实施一组控制而达到的、包括策略、措施、过程、组织结构及软件功能,是对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护的一种特性。美国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信息的硬件的保护。美国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出发,将信息安全概括为信息环境安全、信息数据安全、信息程序安全、信息运行系统安全四个方面。沈昌祥院士将信息安全定义为:“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修改和破坏,为信息和信息系统提供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我国关于信息安全的定义基本上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提出(主要指信息系统安全)。在本文中,笔者将高校信息安全界定为:高校信息安全是指确保涵盖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信息自身的安全和信息利用安全在内的,从电脑硬件安全、处理系统运行安全、信息数据安全、信息内容本身安全四个维度出发,对具有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高校信息保护的一种特性。
1.2高校信息安全的内容
通过上文对高校信息安全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高校信息安全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物理安全维度看,主要是校园网络内运行的硬件设备的安全。涉及的是动力安全、设备安全、电磁安全、环境安全等;二是从运行安全维度看,主要涉及网络系统的可控性、可用性、可信赖性等,即保障信息系统不被篡改、破坏或不被非法操作等;三是从数据安全维度看,保障校园网络中流通数据的安全,既网络中的数据不被篡改、非法增删、复制、解密、盗用等;四是从内容安全维度看,是对信息本身内容真实性的鉴定、隐藏信息的发现以及对信息的选择性阻断。其中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础。
1.3高校信息风险表现及信息安全保障之必要性
高校信息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信息风险人群”比例远高于国内其他行业“风险人群”。据360安全中心的《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个人电脑网上安全报告》显示,国内高校“风险人群”比例为28.7%。比全国“风险人群”的25.8%高近3个百分点。二是高校引发信息安全的因素种类繁多。除自然因素外,如计算机病毒、黑客、钓鱼网站、非法入侵盗号、系统的漏洞、人为操作等。三是高校的私有机密信息如学校公共数据、师生的个人信息、财务信息、档案信息、设备资产信息、教务信息等重要数据容易泄露或被非法窃取。针对高校信息风险表现,积极探索高校信息安全保障策略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高校信息安全管理整体意识;二是有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三是能促进高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推进高校信息化进程;四是是能提高师生信息安全意识,促进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
2高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信息风险分析是一种主动识别信息风险的过程。笔者分别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现实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做了调查研究、结合学校信息泄露案例进行分析,从共性上看,认为信息安全风险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2.1高校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防护不够的现象
首先,高校网络系统使用人员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信息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高校没有成型的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处于形式。高校对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不够重视,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学校信息安全缺乏正确认识,对相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缺乏了解,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作为系统使用人员的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知识和信息技术,对信息安全防护漠不关心,片面的以为学校信息安全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于己无关。其次,高校信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于缺乏信息安全教育专业培训的技术管理人员来说,他们缺乏“防黑防毒”意识,对于来自外部或内部的恶意攻击缺乏警惕性,缺乏积极防御、保障信息安全的主动性。再次,高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贫缺专业信息安全管理人才。由于缺乏专业信息安全人才的专业指导,导致高校信息安全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和整体布局,对信息风险认识不够,分析不彻底,所制定的信息保障策略存在漏洞。最后,对信息系统安全漏洞未能及时、定期修复。安全漏洞是指在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协议和系统安全策略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攻击者就是通过研究这些漏洞向高校的信息系统传播病毒,或者人为控制计算机系统。管理者只有及时修复这些漏洞,才可以确保信息安全。
2.2高校信息安全制度不健全,存在信息安全管理漏洞
虽然高校信息化普及很快,但大部分高校对信息安全在监督和管理上都存在着漏洞。高校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缺乏健全的制度,高校内部管理相对松散,已有的制度大多数是趋于形式的要求而设立,没有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甚至连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都未成立,对突发的信息安全问题缺乏应急处置预案,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忙乱应对现象。据初步统计,大部分的信息安全问题是由于管理疏忽或者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从管理角度加强信息管理,是能够有效保障信息安全的。
2.3高校信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保障设施不健全
目前高校数字化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数字化教学、管理、服务基本普及。但在管理和保障信息安全的设备上投入资金十分有限。首先因为用于保障信息安全设备成本较高,而信息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信息安全本身又不被领导充分重视,大部分高校安全保障配套设施陈旧;其次伴随高校扩张,大部分高校网络缺乏战略发展规划,网络边界设备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网络拓扑结构不合理,内网和外网在数据交换及数据流转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最后为节约网络运行成本,学校采取与网络营销商合作的方式来减少学校网络运行维护人员,忽视对网络安全维护方面的投入。
2.4高校缺乏对BYOD、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问题应对方案
由于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极本的智能终端使用某些应用比在PC上操作方式更简单快捷,2013年移动办公设备的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安全信息的新问题。调查显示,高校基本上还没有制定相关的BYOD安全管理政策,以具体规定师生员工如何在学习工作场所中使用自己的移动。如何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更好的利用BYOD带来好处成为高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的重要任务。高校在云计算信息安全方面专注于保护云计算主机站点的数据安全,对从移动终端访问云数据的用户安全重视不够,他们经常面临数据泄露、数据丢失、账户劫持、不安全的API、拒绝服务攻击、内部人员的恶意操作、云计算服务的滥用、云服务规划不合理、共享技术的漏洞等问题。
3高校信息安全保障策略
建立高效、协调、集成的数字化办公系统是长春理工大学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国内一流大学的信息化保障,如何保障信息安全便成为建设数字化办公系统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3.1加强信息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从信息主体层面增强网络安全防护
为从根本上增强网络安全防护,长春理工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网络信息主体——师生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一是加强国内外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师生信息安全法律意识。如:长春理工大学定期组织管理员、信息源接入人员、广大师生学习《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及《信息审核、登记制度》等国内外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教育,普及信息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保密素质,让师生明确维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维护信息安全人人有责,充分发挥师生在信息安全维护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对师生进行信息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师生信息安全防御技能。信息安全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师生的实际需求,开展计算机应用和网络运用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基本的网络防御技能。长春理工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定期邀请专职技术人员对学校师生进行信息安全技术培训。如电脑操作系统定期更新,及时修补电脑安全漏洞,辨别不良网站等知识,让师生学会日常的安全操作和系统维护。
3.2坚持校园网硬件投入和有效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确保网络运行安全
首先,建立完整的校园网络病毒防御体系。一是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如:长春理工大学将正版的杀毒软件挂在学校的信息中心网站上,让学校教师免费使用正版杀毒软件,通过利用正版杀毒软件定期扫描杀毒,及时修复系统漏洞,遇到问题及时向软件开发商发送错误报告并进行分析,定期升级防毒软件、更新病毒库等,有效保障了学校电脑的安全运行。二是详细设置防火墙防范策略。对操作系统的端口配置严格把关,必须及时做到开放该开放的,关闭不需要的端口。对外提供网络服务的服务器。把必须利用的端口开放,其他的端口必须全部关闭。三是安装与配置IDS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监控内部网络操作行为及多种攻击,是检测防火墙过滤后的隐匿攻击。四是安装漏洞扫描系统。如:长春理工大学为每位教工电脑安装漏洞扫描系统,采用主动探测的方式快速获取目标设备的脆弱点,从而协助系统操作人员对目标系统建立风险快照。分别采用ping扫描、端口扫描、OS探测、脆弱点探测等技术对指定的远程或本地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威胁进行定期扫描检测,及时修补各种漏洞。其次,以防内为主,内外兼防为辅,确保信息终端平台的可信赖性。安全终端平台的建设依靠密码服务和安全操作系统支持。一是确保终端平台用户的合法性,用户只能根据规定的权限和控制规则进行操作;二是采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密码加密等措施,构建计算机系统应用环境安全,如:长春理工大学教师采用一卡通的上网卡号进行身份认证;三是建立提供认证、授权、检测、应急和处理非法访问服务的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提供互联互通的密码配置,公钥证书等密码服务措施。具体保障措施如下:选用LOTUSNOTES/DOMINO作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开发平台。(1)数据加密。包括使用秘钥对电子邮件文档加密;网络端口级加密;使用SSL对在INTERNET客户机和DOMINO服务器间或在NOTES工作站和INTERNET服务器间传送的住处进行加密;域、文档和数据库加密。(2)NOTES的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包括NOTES工作站与DOMINO服务器之间的认证以及客户端与mMmo服务器之间的认证。(3)NOTES还允许用户通过建立群组的角色的方式来规划NOTES数据库的访问安全性。(4)利用双网卡主机技术实现办公网络安全隔离。(5)引入第三方的公钥基础结构(PK),进一步改善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3建构多重信息安全管理渠道,加强信息安全运行的制度保障
首先,设置层次明晰,职能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依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制度防范和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安全管理实行三级管理机制,由领导决策并负监督,中层干部管理,基层操作者具体执行。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近年来学校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的三级管理机制,成立了专门的信息中心,处级单位,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学校信息安全工作,中层领导分管本部门的信息安全工作,基层建立兼职信息员队伍,具体负责本部门的信息安全工作,使得信息安全工作层层落实。同时学校还制定了具体的组织体系和信息安全工作职责,厘清三级体制下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制定了《长春理工大学信息员管理办法》,详细规定各信息安全岗位人员管理考核办法,使信息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建立常规管理制度、应急处理和定期评估制度。一是针对信息安全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突发性强的特点,制定常规化信息管理制度。如长春理工大学先后制定了《长春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配置程序管理制度》、《长春理工大学网络信息中心机房管理制度》、《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案件和事故报告制度》、《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病毒及有害数据报告制度》、《长春理工大学病毒检测和安全漏洞检测制度》、《长春理工大学网络设备管理制度》、《长春理工大学信息审核制度》等多项信息管理制度。二是制定应急处理机制,对于突发的、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或影响深的信息安全事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信息危机的发生。如长春理工大学成立信息危机应急处理小组,及时应急处理方案和信息,有效控制信息危机的发生。三是注意日常信息安全动态,建立定时测评,不定期检查,随时抽查的信息检查制度,如:长春理工大学建立了信息检查制度,不定期检查各基层单位信息安全情况,并对相关测评、检查、抽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形成相关信息安全检查日志,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3.4设立信息技术咨询指导部门,促进信息安全防护与前沿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
没有一劳永逸的信息安全保障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保障策略要不断更新、完善。例如:长春理工大学组建专业技术咨询指导部门,成立了长春理工大学信息中心,由专职工作人员跟踪最前沿的安全信息及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寻找已有防御网络隐患,积极引进前沿网络技术,并为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设提供专业、合理、可行化建议,积极完善和革新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还将最新的技术发展及时体现在校园网络系统中,并对相关信息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信息安全事件,增加广大师生的信息安全知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使学校的信息安全工作切实做到实处,收到了实效。
二、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薄弱,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村镇银行由于成立时间短,急于开展存贷款业务,因而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如部分村镇银行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制度,仅将发起行的信息安全规章制度改头换面,难以对信息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约束,个别村镇银行连最基本的机房出入登记、应急演练记录都没有。即使制度制订较为完善的村镇银行也未能严格按照《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村镇银行信息科技建设与管理指引》的要求进行规范,反映出村镇银行普遍存在注重追求业务拓展而忽视制度建设与执行,信息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
(二)未设立专职科技部门,兼职科技人员自身水平不高。村镇银行都没有设置专职的科技部门,从最初机房建设到后来发展分支机构,科技工作均是由发起行派科技人员实施和管理。从人员素质看,10名科技专管员中,计算机专业人员仅占5%,大部分专管员难以胜任科技工作。此外,各家村镇银行所谓的专职科技专管员实际上都是身兼数职,而且流动性大,更换频繁,不利于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
(三)网络线路繁多,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每个村镇银行需要硬性接入的网络线路为7到10条不等,比如人民银行省会中心支行城市金融网、地市中心支行城市金融网、发起行网络、行网络等,此外还要与银监局、下属支行互通,按照网络双线路备份的要求,一个村镇银行总行机房的网络线路达到近20条,不但给本来就不大的机房增添了不少负担,而且繁多的网络线路不便于日常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一个村镇银行每年在网络线路上的花费均在30万元以上,高额的支出也给本来规模就不大的村镇银行增加了财务负担。
(四)过度依赖业务外包,不利于内部风险控制。廊坊辖内村镇银行业务系统升级改造由发起行来实施,发起行能否长期提供免费系统升级支持且升级是否及时,值得引起重视。日常设备维护、巡检基本由第三方IT外包服务公司来做。由于廊坊本地没有外包服务公司,出现问题不但不能第一时间进行维护,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无法保障,存在泄漏重要信息的可能。
(五)机房环境普遍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按照《村镇银行信息科技建设与管理指引》,村镇银行要达到B级机房标准,而廊坊市的村镇银行机房环境设施过于简单,与指引相差甚远。主要表现:一是面积过小不能实现机房分区操作;二是装修没有达到国际有关要求;三是空调设备和供电未达到冗余要求。这不但对今后机房设备的拓展存在影响,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相关建议
(一)加强科技制度建设和落实。人民银行应严格按照《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村镇银行信息科技建设与管理指引》,要求村镇银行针对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管理制度。科技部门要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执法检查,评估科技管理制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强化村镇银行科技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切实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二)加强科技人员管理。每个村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都必须设立至少一名科技专管员专司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科技专管员要具有计算机专业学历,严禁非专业人员为应付监管部门检查而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现没有专业人员的要通过公开招聘尽快解决。要减少科技专管员兼职,有条件的机构应设立科技部门。
(三)建议全省村镇银行参照农村信用社的方式统一管理。由于村镇银行科技力量薄弱,没有能力自行开展信息化建设,而搭建独立的核心业务系统,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财力,短期来说困难重重。农村信用社也为独立法人,与村镇银行类似,由省联社统一开发业务系统后各独立法人机构接入。建议村镇银行也采取此方式,在省一级成立公司,全省村镇银行业务系统以及人民银行相关系统的接入,系统升级和改造也由公司完成。采用此方式可以规范村镇银行的接入标准,减少对发起行或行的技术依赖,最重要的是通过整合可以节省人民银行网络资源,减少村镇银行的网络线路,节约经费。
(四)以人民银行地市中支为节点一点接入。目前,村镇银行接入需直接由所在地连到省里,建议以人民银行地市中支为节点,村镇银行通过地市中心支行接入。随着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通过接入征信系统逐渐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需要接入,省网络资源会越来越紧张,以地市中支为节点接入可以有效分担省里压力。与此同时,以从廊坊到石家庄单条线路月租费5000元计算,仅网络租用费每年就可以为村镇银行节约10多万元。
2电子信息安全技术阐述
2.1电子信息中的加密技术为保证数据的传送更加完整和安全,电子信息重要使用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是加密技术的两种类型。对称加密技术的实现经由包括明文、密钥、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这样的五个基本成分在内的分组机密或序列密码。而非对称加密技术解密和加密相对独立,经由两把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被称为公钥的加密秘钥向公众公开,被称为私钥的加密秘钥秘密保存,二者必须配对使用。被传送的加密信息经过加密技术起到了保密作用。发送电子信息的过程中,所要发出的信息被发送人经过加密秘钥加密后发出,如果信息在传输过程被窃取,他也只能拿到没办法没理解的密文,但是密文可以被接受者用解密秘钥进行解密,得到明文。
2.2电子信息中的防火墙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网络安全收到了来自网络黑客,邮件炸弹以及木马病毒的威胁。其网络也同样被企业的信息化以这样的形式所威胁着以至于难以保证企业电子信息的安全。防火墙这一保护措施在这种网络极度不安全的情况下被最初采用。防火墙在阻止电脑信息被恶意篡改和防止被黑客入侵等方面也同样在个人电脑的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电子信息中的认证技术电子信息的认证技术分为身份认证和消息认证两种。身份认证包括识别(明确并区分访问者身份)以及验证(确认访问者身份),用于对用户身份的鉴别。身份认证必须在用户访问不公开的资源时被通过。消息认证是用来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信息有没有经过第三方的伪造或者修改,被用于确认和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抗否认性。
3企业电子信息的主要安全要素
3.1企业电子信息的机密性信息的保密工作随着网络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身为企业商业机密代表的信息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摆在各个企业面前的首要解决问题就是:应当怎样确保自己的信息安全地在互联网上传递而不被第三方进行窃取和篡改或者滥用和破坏。
3.2企业电子信息的有效性现今,企业的信息传递大多采用电子的形式,这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关系企业贸易能否顺利进行和整个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前提条件就是信息的有效性。要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排除各类潜在的对信息有效传递存在威胁的因素尤为重要。
3.3企业电子信息的完整性对企业交易双方都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交易各方的信息的完整,因其经营的策略被交易方的信息完整性所制约。所以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基础就是防止信息在传送的过程中丢失,或被随意生成或者篡改,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4企业中电子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策略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企业以及个人发展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建设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
4.1提高电子信息发展的安全意识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在逐步走向智能化,这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应用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国防的安全性。为此,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电子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树立维护电子信息安全的意识,促进网络的安全发展。
4.2构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保证顺利进行信息安全的管理,除了对各种安全技术的使用之外,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被一开始建立的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所制约。这是一般的企业中都存在的。信息的安全性无法被保证都是因为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所致,因为这一制度的相关安全管理技术都无法被正常进行,可见一个严格的管理制度极度影响着信息系统的安全。电子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工具无法发挥相应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套完善且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4.3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各方面的技术还有待提高,因此,应该进一步的进行发展和研究。而电子信息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为了提高信息技术安全发展的脚步,我们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加大对科研教育的投入,使他们能够拥有更高端的实验器材以及科研资金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同时与国际接轨,进行学术上的经验交流,学习优秀的技术并应用到我国发展的实际当中,提高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保证工作团队的团结协作,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凝聚力量。
4.4利用企业的网络条件来提供信息安全服务
很多企业的多个二级单位都在系统内通过广域网被联通,局域网在各单位都全部建成,企业良好的信息安全服务是经由优良的网络条件来提供的。技术标准、安全公告和法规经由企业网络平台,同时信息安全软件下载和安全设备选择也可通过这一平台提供。除此之外,企业的员工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进行经验交流,进行信息安全的在线教育培训等。4.5定期评估和改进安全防护软件系统企业的信息安全技术和应用随着企业的发展也在推进发展着,伴随技术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也在提高。安全防护软件系统———这一用来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的“解药”也应伴随着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现而定期评估和改进。
1.2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烈现在社会发生很多因为自身的网络防范意识不高,而导致在网络世界中上当受骗的事件,这不仅造成了受骗者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丢失了其重要的信息文件。使用互联网的每一个用户,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的虚假性这一特点,时刻保持对其自身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如:在公共网络场所(网吧、电脑房等地),不要探讨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风险与对策杨玉娣上海科技管理学校200433轻易在其计算机内保存自己的重要文件信息或登记个人信息,这很容易被他人盗取或盗用其个人信息。并且,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的远程操控要求。所以,用户也应该增强自身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对计算机多设置设置一些安全屏障。
1.3计算机病毒入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的特制程序。病毒若存在于计算机之中,会对其内部的信息进行存取、复制、传送。因此,计算机病毒对其网络信息安全起到了严重的威胁,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和触发性。病毒入侵于电脑之中的主要手段是:互联网黑客将网络病毒放入一些不法网站之中,只要用户点击进去,就会导致计算机软件中病毒。而只要这些病毒存在于计算机之中,都会严重影响其计算机的运行速度,甚至导致计算机互联网整体瘫痪,从而导致计算机内部的信息安全性被大大降低。
1.4黑客网络攻击黑客攻击手段可分为非破坏性攻击和破坏性攻击两类。非破坏性攻击是指扰乱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并不盗取系统内部信息资料,通常采用的攻击手段为拒绝服务攻击或信息炸弹;破坏性攻击是以侵入他人电脑系统、盗取系统保密信息、破坏目标系统数据为目的。其黑客攻击手段主要为密码破解。而一般黑客进行网络攻击的目标,还是为了获取目标人中的电脑内部信息资料。所以,黑客在登陆目标主机之后,会直接进入文件系统中的/etc/hosts,把其中的信息资料复制回去。而这种黑客互联网攻击行径,都对严重威胁到了网络信息的安全。
2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2.1提高用户的互联网安全意识用户在计算机保存重要信息的时候,随时做好数据备份,并对其进行多重加密,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用户定期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且提高健康上网的意识,如:不浏览、不点击非法网站,从而防止病毒入侵。
2.2建立网络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连接内部互联网和外部互联网之间的互联网安全系统。使用防火墙的主要作用有:
(1)防火墙可以强化计算机内部的安全系统。
(2)能对网络上的所有活动进行有效记录。
(3)防火墙可以保护网络用户点,可以防止有效防止用户网络信息的泄露。
(4)防火墙也是一个安全性能很高的检查站,所有进出计算机网络的信息都必须经过它的审核,只有安全的信息访问才可能进入电脑之中;而对可疑的网络,防火墙会把它拒绝在电脑之外。因此,建立网络防火墙可以对网络通信中的产生的数据流进行有效检测和管理,能使合法的信息得到合法的传输,从而有效的防止了非法信息的入侵,避免了计算机内部重要的信息被黑客盗取或篡改。
2.3信息加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通常主要使用的防护技术是信息加密。它主要是对信息进行传输之前,通过信息加密的算法进行操作,进而提高网络使用安全。在电脑中使用信息加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网站访问权限,而加密设备也只有通过利用密钥交换原始信息,才可以获得到密文的,并把密文转变成原始信息的整个过程被称作解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硬件上加密和解密的设备类型必须匹配,软件上加密和解算法也要同时符合要求。
2.4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是指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和对其相应处理的系统软件。它是专门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置和配置的一种可以及时发现并报告计算机内部异常现象的技术,也是一种应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手段。而入侵检测也一般被认为是防火墙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它可以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中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看看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并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因此,入侵检测系统能有效防止网络信息被泄露等问题的发生。
一、构建应用型本科网络和信息安全课程教学体系的意义
构建合理、完善的应用型本科网络和信息安全课程教学体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较为复杂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1]。
二、网络和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现状
网络和信息安全课程在应用型高校教学尤为重要,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高校缺乏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和相应的实验教学环境等原因,导致在展开网络和信息安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
由于网络和信息安全课程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不能够高效率的把握每节教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课上系统、抽象的讲课方式不仅会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做到跟随教师的思路,还会导致学生在预习、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教师需要结合教育部门所指定的教学大纲来制定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帮助应用性本科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的掌握大量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二)实践教学
网络安全是一门实践性很高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实践教学和知识教学之间的比例。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践课程开展时间较短,在构建教学平台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还不够完善,限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课程教师较难找到具有实战经验的优秀教师,很多教师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中[3]。
(三)教学方法
网络与信心安全这门课程理论知识较多且实验操作复杂,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够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部分教师没能及时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于教学内容的规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不重视,不能够将网络和信息安全所讲述的信息和实际生活情况联系在一起,学生对于教师教学回应度不高,这样的现状将会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4]。
三、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一)教学内容的裁剪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繁重复杂的教学内容时,应用型本科的教师要做的不是帮助学生逐一讲解,而是要让学生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完整的串联在一起。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对于教学大纲所要求了解或者是阅读的内容选择其中的一两个典型知识点进行讲解。并根据每一节课的实际情况搜集几个问题在上课的时候随机进行提问,使应用型本科的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学科的特点,在学习-提问教学模式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和信息安全课程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应用型本科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学习模式[5]。
(二)教学方法的研究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原本就复杂、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课程变得更加抽象、乏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程中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例如在学习电子签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一下纸质版请假条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什么问题,然后再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引入本节课程所讲的电子签名的应用,并根据电子签名的应用来扩展设计电子签名的方案等衍生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情景对比回忆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数字证书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数字证书和身份证放在一起,从作用、字段以及操作方式等几个部分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数字证书的概念、意义和特点,利用和身份证的对比,帮助学生构建以数字证书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教师还可以采用实例情景等方法来展开教学,不仅能够切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课程学习的难度,还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节课程所讲述的相关知识[6]。
(三)实验体系的建立以及实验环境的搭建
应用型本科在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课程时,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做出要求,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有同样的重视,高校在布置实验室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实验的结构,大多数院校都采用一个实验中心区和六个小组实验台,这种实验室结构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不同教学课程中不同的信息安全学习要求,还以分组方式研讨来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建设基于云计算的教学平台,以SaaS模式部署一套虚拟实验室系统,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验提供一整套的虚拟主机管理、实验环境、资源管理、能力评测等子系统,将传统教学中在机房中做的实验搬到云端,使学生和教师摆脱传统计算机机房的限制,形成不受时空和设备限制的,以学生自学为核心的全时段开放虚拟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安排学生的实验课程时,教师要考虑到实践项目的实用性以及合理性,比如在设计密码学实验时,不能要求学生直接列出DES或RSA的算法,而是要求学生设计实现的方案,帮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更加熟练地掌握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知识。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需要耐心的指导,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意见,让学生尝试自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7]。
硬件方面,各石油销售企业都具有设施完善的中心计算机系统,供电采用UPS方式,采用“双机热备”的核心服务器工作模式,以确保整个硬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络方面,采用SDH光纤接入广域网,包括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核心层中路由器和交换机采用双机模式,设备之间,层层之间以光纤方式连接,以均衡网络负载。除了安装必备的防火墙,部分企业为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还安装了外网入侵检测系统;大多数加油站采用SSLVPN方式访问企业内部网,以保证网络接入的安全性。在PC系统方面,大多数企业统一安装了企业版的病毒防护软件系统和桌面安全网络接入系统,实现PC机的MAC地址绑定。
2.销售系统信息化建设。
目前,企业的销售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加油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加油站零售管理系统、企业门户网站、ERP系统等。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用户众多,几乎所有企业管理人员都是各系统用户;二是应用领域广,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对外服务诸多方面;三是要求连续运转,如ERP系统必须满足7×24小时运转。由于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转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可持续性,其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更关系到广大客户的利益。所以,基于上述的原因,企业对销售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销售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
石油销售管理系统是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国家对其信息安全高度重视,并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强调,我国要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大力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保障的协调发展。同时,国内石油销售企业也长期重视信息安全工作,逐步建立了相应的保障体系和规章制度,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范围涉及广泛。
石油销售企业分支机构多,终端运营组织庞大且分散,以中石油集团为例,其截至2013年分布在全国的加油站已超过30000座。在如此庞大的销售系统中,信息网络承载着指导业务运行的重要功能。大量、分散部署的加油终端,必然会造成联网方式的多样化、网络环境的复杂化。
(2)设备系统众多。
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所涉及的设备精度髙、技术要求深,并且范围广泛,包括加油站、油库等大量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因此,业务管理流程复杂,安全风险增大。
(3)人员素质不齐。
由于石油销售属于传统行业,因此企业人员年龄跨度较大,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职业组织参差不齐;甚至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安全的认识也多停留在纸上谈兵;基层人员众多,且直接面对客户,流动性大,信息泄露风险极高。而且新生代的企业员工对计算机和网络接触早,应用水平高,日常使用频繁,在缺乏网络安全防护意识的情况下更易导致信息泄漏,甚至在好奇心理的鼓动下主动发起网络攻击行为,所以企业内网安全也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4)资金投入有限。
国外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达到了企业整体基建的5%-20%,而我国企业基本都在2%以下。全世界每年因信息安全方面的漏洞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万亿美元,中国的损失也达到了一百亿美元以上,但是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只有几十亿美元。因此,我国企业整体信息化安全建设预算不足。石油企业信息化工程是一项繁重的任务,需要在信息安全方面有更大的投入。大型油企需要建立复杂庞大的数据库备份体系,建立并维护高效的网络杀毒系统、企业级防火墙、IDS、IPS系统和完善的补丁更新及发放机制,以保证企业各方面的数据安全。建立这一复杂的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其投入回报慢,因此石油企业普遍轻视这方面的投入和维护,信息安全建设相对于企业的发展整体滞后。
二、石油销售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石油销售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是一个程序化、系统化、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以预防控制为主,强调动态全过程控制。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需要从物理、信息、网络、系统、管理等多方面保证整体安全;建立综合防范机制,确保销售信息安全以及加油卡、EPR等电子销售系统的可靠运行,保障整体信息网络的安全、高效、可靠运转,规避潜在风险,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石油销售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构架分为以下组成:
(1)组织层面。
石油销售部门应建立责任明确的各级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包括信息安全委员会、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并通过设立信息安全员,指定专人专项负责。通过这些部门和负责人开展信息安全认知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制度层面。
制定安全方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章程,经科学性审核和测试后下发各级部门,提升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效能,减少事故发生风险,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执行层面。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监督安全制度在各级部门的执行情况,评估安全风险,负责PDCA的循环控制。
(4)技术层面。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要提供安全管理、防护、控制所需的技术支持,全面保障企业整体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通常信息安全技术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终端安全、数据安全以及应用安全等六个方面,主要包括监控与审核跟踪,数据备份与恢复,访问管理与身份认证,信息加密与加固等具体技术措施。通过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和运作平台,在最短时间内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响应处理,保障信息安全管控措施的落实,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