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cad课程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3 02:18:1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cad课程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cad课程教学

篇(1)

Autocad作为一种用户最多,应用最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机械、建筑、土木、电子、轻工、化工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机械CAD课程作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笔者根据两年的教学实践,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以下反思。

1 如何提高学生绘图速度

高职院校本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理念,而机械CAD课程因为其实践性强,在我院都采用机房授课,学生动手操作时间多,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但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绘图速度很慢,两节课有的都完不成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绘制,经总结有以下原因:①学生对绘图命令不熟悉。命令很多,有的学生习惯用菜单输入命令,找不到命令在哪,有的命令有多个选项,学生不清楚如何选择。究其原因一是练习太少,二是教师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快捷输入命令的习惯。②操作错误。学生绘图慢的很多都是眼睛只盯着键盘和绘图区,而关键的命令行却不看,所以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操作,经常上一个命令没结束,又发出新命令,电脑不执行新命令,而学生找不到原因,只是一遍遍地重新发出新命令而得不到绘图结果,然后求助老师说某个命令不会用,其实是操作错误。还有的同学,从头到尾只用右手操作,鼠标点击命令后,要输入数据或选项,再将鼠标在命令行点击一次,然后松开鼠标用右手输入,很明显速度就被拖慢了。③不分析图形关系。因教学中采用电子教室,每个任务都是教师演示后学生操作完成,有的学生记忆力好,他可以根据老师的操作模仿完成绘图,但是新的图形却不容易上手完成,因为图形关系和绘制方法步骤没弄清,一条线画了删,删了画,重复做功。④学生不明白图形界限和栅格的使用。通常为了让绘制的图形能在绘图区中布局美观合理,在绘图前根据图形的大小设置图形界限(相当于选择图纸的大小),以栅格显示缩放出来。在设置图形界限时,学生对两个角点的坐标搞不清,有时会出现半节课过去了,学生还在设置图形界限,严重影响图形的完成。

经过思考,用以下针对性练习来解决速度慢的问题:①有的学生经常用电脑,对键盘非常熟悉,可以“盲打”,要求他们每学一个命令,直接在命令行尝试着输入该命令的快捷命令,敲击空格确认命令。对键盘不熟悉的学生如果让他们输入快捷命令的话,反而因为找字母浪费时间,则要求他们调出工具栏,直接点击命令图标。发出命令后,要求学生右手不能离开鼠标,也不能点击到命令行,控制鼠标停留在绘图区,左手控制键盘输入,经过强制练习养成左右手各司其职的习惯,慢慢提高绘图速度。②教学中,每做一步提问学生下一步该如何操作,为什么要如此操作?让学生习惯盯着命令行找出答案,从而避免电脑不执行命令的错误。③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不能盲目地演示图形的画法,而是要教给学生分析绘图的步骤和绘制方法,每次都弄清从哪个点、哪条线开始画,为什么这样画?还有其他方法吗,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思路、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在一个简单图形的绘制告一段落之后,点击键盘上的F2键打开AutoCAD文本窗口,对照不同的作图过程,看看有没有可以改进或省略的步骤。④图形界限设置中我采用另一种方法,绘制一条与图形总长度相近的直线,通过鼠标滚轮的滚动,控制直线在绘图区中布置合理,即相当于设置了图形界限,避免了设置两个角点的坐标,又达到了布局美观的效果。

通过以上针对性练习,不断地积累,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再通过教学中采用分层打分,即完成两个任务的,起评分从100分以下扣,只完成一个任务的,起评分从80分以下扣,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求胜心,相互竞争下绘图速度渐渐提高了。

2 如何让AutoCAD绘制的图形符合机械制图标准

学生交上来的图形很多时候尺寸没问题,某些地方却不符合机械制图标准规范的,如图层设置中粗细线不分,不在相应的图层作图,标注时文字样式大小不合理,标垂直尺寸文字成水平等问题,致使看起来“惨不忍睹”。

造成图层混乱的原因和教学过程有一定关系,因为学生是学习了机械制图后才学机械CAD的,就没有每次绘图前给学生分析图线,致使学生粗细、颜色不分。所以在教学中,每次绘图前都要学生统一设置图层的线型、线宽、颜色等,绘图完毕后打开“线宽”进行自查、互查,让学生养成条件反射,一看见图形就知道用哪种线型、线宽、颜色。

标注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因为一般是在教学后期才进行此内容的讲解,而部分学生前期绘图时会自己尝试在图形中标注尺寸以检测是否正确,由于当时未讲解标注的设置,学生就养成随意标注的习惯,不去注意文字的样式大小是否合理了。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调整一下计划,画了三四次图后就可以将标注样式的设置提前讲解,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线性标注,特别注意在此阶段打好标注时文字样式大小合理的基础。教学后期零件图标注时,为使学生标注规范,每次讲评采用对比法,将学生绘制的不规范的图形和标准图形对比,让学生自行找出不规范的地方,增加分析机械制图规则的时间,加强对机械制图标准的理解和应用,经过多次强调,大部分学生会慢慢转到AutoCAD绘图符合机械制图标准的轨道上来。机械CAD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培养学生独立、迅速、标准地完成绘图任务,教学中应增加对图形的分析时间,培养良好的绘图习惯,在教学中不断思考、总结,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为将来学生的学习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秀峰.建筑环境与装备工程专业AutoCAD课程教学思考

[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11期.

篇(2)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206

1 引言

《CAD/CAM综合实验》是我院面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节。该课程以培养CAD/CAM软件应用能力为重点,使学生掌握三维数字建模和计算机辅助编程的方法和技能,能够利用UG软件进行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设计与制造,为快速适应现代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岗位奠定基础。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有待调整 根据现有的教学大纲要求,《CAD/CAM综合实验》共32课时,主要内容包含UG草绘、三维实体建模、曲面造型、零件装配、工程图以及数控编程等,其中数控编程8课时。显然CAD/CAM教学内容太偏重于CAD,而先开课程《Pro/E软件技术与应用》中已经详尽地讲解了Pro/E的CAD操作,并且UG和Pro/E建模方法大同小异,其创建的文件可经过转换相互打开,因此CAD/CAM课程应该侧重于数控编程,学时分配在16~20课时。

(2)教学一般偏重于软件操作,与理论联系少。翻阅各个出版社的CAD/CAM教材、UG软件应用教材,发现绝大多数教材都是在介绍软件各个模块操作。受使用教材、课时以及老师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偏重于软件操作,实践与理论脱离,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比如数控铣削编程,刀具类型和尺寸如何选择、切削参数如何确定等,在软件教学中很少讲透彻,很多学生也只会跟着实例设置各参数,不知所以然。当然这也源于学生不能将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学生软件学习能力的差异很大,两头难兼顾。软件教学是在机房,讲授课程时,教师机控制学生机进行广播教学。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很快掌握操作,继续听课就倍感无聊又动不得电脑操作,挫伤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差点的学生,有些命令需要通过多个实例反复演练,否则软件操作就掌握不好,有些自暴自弃。

3 课程教学改革

3.1 调整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材,适当补充些理论知识。

《CAD/CAM综合实验》教学内容由原先的偏重CAD改为偏重CAM,CAD部分只简单介绍UG草绘、三维建模和曲面造型,删除零件装配和工程图;CAM部分重点讲解平面铣削、轮廓铣削、车削、钻削等数控加工编程。

目前市面上的UG软件应用教材众多,有不少是针对某一具体模块的教程,如曲面设计教程、工程图教程、模具设计教程、数控加工教程等,讲解详细深入但功能局限;而基础教程、综合教程等,往往又是面面俱到但各模块不尽详细。针对修改后的教学内容,可以挑选一本包含CAD和CAM两部分内容的教程为主要教材,再补充两本详细介绍三维建模和数控加工的电子教材。当然后期可以根据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自编一本实用教材。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些理论知识,比如讲解具体零件三维建模,可以分析为什么阶梯轴中间有沟槽(退刀槽),为什么零件设置加强筋等等;在讲解数控编程时,要补充常用的加工方法、使用的刀具类型和参数选取、切削参数的设置、加工余量等知识。这些知识很多是学生在机械制造课程中学过的,我们在教学中再补充强调下,学生会温故而知新,慢慢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3.2 因材施教,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利用机房教学的特殊性,突破传统的一致教学模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区域,每次课程布置些额外的练习任务,少控制或不控制其电脑,让他们更多一些时间自主练习软件,为参加CAD竞赛或技能等级考试做准备,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其余同学仍然采用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目的是让所有学生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方法和技能。在每次课程结束之前安排5~10分钟时间,随机请自主练习的一个学生讲解下他所完成的附加任务,这样既可以检查其完成情况,也让其余学生了解更多零件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当然这个划分不是固定的,在整个教学周期内根据学生学习软件的情况适时调整,鼓励和督促并举,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3 强化软件应用

《CAD/CAM综合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课程密切相关,是采用UG、Pro/E等三维软件辅助计算机设计和制造。可以说软件是一种工具,如果背离了服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的目的,那就失去意义了。因此课程教学中教师讲解的实例、学生练习的实例,最好来源于企业产品,来源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课程中的零件,比如学生自己设计的减速器、各类夹具等,学生用软件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展示出来,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增强学习软件的兴趣。此外应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零件设计、制造的全过程。如针对企业某一具体零件,让学生从二维图纸出发,完成三维零件设计、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进行零件的仿真加工、生成数控程序并导入到机床,最终实现零件的加工。学以致用是软件学习的最终目的。

3.4 推荐优质资源,鼓励自学

学好一门软件,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不够的;软件要多练习、勤练习,孰能生巧。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优质的网络应用平台和教材,让学生自主学习。目前很多学习网站(比如我要自学网)有丰富的软件课程素材、在线教程等;图书馆的很多软件教材附带光盘,多包含范例文件、语音讲解视频等,学生可以借助这些丰富资源强化软件学习。

4 结束语

本学期的《CAD/CAM综合实验》课程已经调整了教学内容,学生在学完三维建模后将机械制造课程设计中完成的夹具以三维形式表达出来,强化了软件应用,反馈良好。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hip CAD / CAM Teaching Mode Reform

SHAN Tikun

(College of Electromechnical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Abstract Cater to the needs of modern marin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hipbuilding CAD / CAM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ship majors must have one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hip CAD / CAM" teaching process requires more knowledg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abstract content and related CAD / CAM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resulting in difficult to accomplish us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eaching tasks, this paper ship CAD / CAM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mode reform.

Key words ship CAD / CAM; teaching mode; reform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立志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挺进,要求培养出一批既有先进设计理念和手段又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人才来支撑我国船舶行业的进步。CAD/CAM技术为船舶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实现手段,应用于船舶设计、建造、维护和管理等相关过程,是当今世界先进造船理念的核心技术。”①船舶CAD/CAM”在船舶专业课程体系中作为一个核心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以“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传统教学模式,②在”船舶CAD/CAM”教学中出现了种种弊病,“你讲我听”很快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脱离工程实际的技能训练,效果也往往达不到课程既定的目标。因此,对于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从工程实际出发,瞄准”船舶CAD/CAM”的教学目标和前沿技术,既传授技术、技能,又形成思想、观点;既发展学生智力,又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出能设计、能操作、懂维护和能管理的船舶专业技术人员,是此专业的教学工作者永恒不变的研究主题。

1 “船舶CAD/CAM”教学现状

船舶CAD/CAM技术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目标直接指向船舶的实际生产过程,而且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课程的主要特点学科之间跨度大,技术更新快。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下,教材更新慢,势必造成教学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缺少船舶设计单位或制造企业所需的先进技术的训练,单纯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都远离生产现场,学生看不到CAD/CAM在实际生产中带来的方便和好处,因此造成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

2 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2.1 工学结合,项目型教学

“船舶CAD/CAM”涉及的教学内容很多,如果泛泛而谈就成了认知教育,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因为船舶在CAD/CAM技术的应用,首要的是船舶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所设计的船型进行工艺分析和仿真评价。因此教师在教授船舶CAD/CAM中应该明确指出广义的船舶设计应该包括原型设计、工艺分析和仿真评价,灌输学生自顶向下的现代设计理念。

为使学生能更深入此种设计理念,笔者在教学中会结合所在游艇设计中心的项目,指定某游艇的主尺度、载客量、吃水深度和适用水域等基本参数,让学生完成此游艇的设计。实际上,船舰设计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分配任务时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组,对所设计的软件操作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训练。在项目教学中,教师也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真正做到了 “教学相长”。③

2.2 灵活机动,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法强调与现场教学为主,已经技能培训为核心,把单一的教学活动划分成不同层次的主题,有序地实施各主题的教学活动。该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针对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模块化教学法能较好地解决了课程设置的体系化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问题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④

把“船舶CAD/CAM”按工程实施阶段大体分为CAD造型、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几个模块。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每个模块的特点,每(下转第243页)(上接第204页)个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CAD模块部分处于整个船舶CAD/CAM技术的最上端,没有正确的几何模型,船舶CAM就成为了空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船舶CAD技术作为先行和重点,用8周的时间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操作训练,中心在三维建模部分;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块部分各自用2周的时间讲解基本理论,2周的时间学习CAPP的操作、加工仿真和数控代码的生成,鉴于此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控加工技术和进行了加工实训,计算机辅助制造部分不再安排实际操作,重点学习船舶型线光顺技术和船体结构的数学放样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上。通过模块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各个知识模块的特点和关联,在掌握程度上有所侧重,完成所有模块学习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认识到在各模块学习中知识和技能迁移的不足,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引导探索,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变为指导者,教师不是直接把教学内容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根源,拓展知识的应用,而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的主动地位,变成了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

船舶CAD/CAM作为现代化造船技术的重要支撑,研究性教学应当最大限度地追踪当今船舶行业所出现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对CAD/CAM 应用水平的认识。船舶CAD/CAM 的特点在于很强的专业针对性,就是服务于船舶制造业。船舶CAD/CAM侧重于技术的掌握,并不是不关注理论,理论的进步才能带来技术的革新,对于课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理论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去进行适当研究,如在教授船舶型线光顺时,笔者讲解了各种样条曲线的构造方法,并编制了圆率序列法光顺型线的计应用程序,可演示从型值点生成样条曲线,光顺性判断和通过圆率序列法光顺后的曲线变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感兴趣以后,把他们分组,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曲线光顺的研究成果,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回弹法光、弯调松弛法光顺型线的课程研究课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3 结论

通过引进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可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船舶CAD/CAM”的兴趣,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改善。项目性教学、模块化教学和研究教学三种模式在 “船舶CAD/CAM”教学过程中相互穿插,互相融合,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

注释

篇(4)

在职业教育领域,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的举办,刮起了一股“微课”热潮,使得微课在职业教育教学中不断地被探索。笔者在学习研究各位专家学者对微课概念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主持职校CAD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职校CAD课程微课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职校CAD的教学现状

Auto CAD软件是当下较为流行的绘图设计软件,一般职业学校的机械及建筑等专业均会开设此课程。Auto CAD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笔者这几年都在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主持职校CAD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教改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由于上课学生人数较多,在教师集体授课之后,学生自己练习实践时,教师的演示操作无法重复观看,而且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时,平均到每个学生的时间有限。如何进行及时有效的辅导,教师分身乏术,课堂效率很不理想。另外,课后没有辅导教师及课外不具备绘图练习条件造成的复习效果差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有三:第一,传统教学不能准确了解学情,教师想做到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实现“以学定教”的理念相当困难;第二,传统教学无法解决教师讲课的同一性与学生情况多样性的矛盾,难以兼顾学习程度的差异;第三,传统教学难以在课堂实现完整的讨论、练习、检测、应用等环节,而这些环节才是真正促成知识变成技能的关键。

二、微课的定义和特点

微课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秋首次提出。微课在国内最早是由广东的胡铁生老师提出来的,胡老师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迄今为止,关于微课的定义及理解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研究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微课”,并且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得到的结论自然不同。但微课这种全新的资源表现形式以其“主题突出、情景真实、资源多样、形式灵活、动态生成、交互性强、便于传播、应用简单”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职教工作者和学生的关注和青睐。

三、微课在职校CAD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胡铁生老师提出的微课应用模式,组建以微视频为核心,微课件、微教案、微联系组成静态技术化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微点评、微反思、微反馈组成的动态技术化资源库。

1.微课教学设计制作

由于职校CAD课程内容面大量广,任务重,由具有丰富课程建设经验的教师主持,组建微课建设团队,微课建设团队成员集思广益、分工明确,共同完成CAD课程的微课教学设计。

(1)提炼分解教学内容

根据职校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通过企业实践调研,围绕解决工程项目实际问题为基点,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并进行教学点提炼,以每个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节点进行微课设计。

(2)进行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点特征,以教学点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包括片头设计、内容设计、片尾设计。根据课程内容确定适合的微课展示形式。比如装配图绘制设计这些涉及具体的实践技能操作的内容,采用现场摄制法。利用摄像设备在学校实训基地进行拍摄,然后进行后期制作,其中学生的学习场景、教师的示范操作要领和学生的操作失误等均可在视频中呈现。对于绘图规范、图纸要求这些理论型课程内容,可使用学校录播室通过录屏软件,教师在电脑屏幕前边讲解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简易课件,边录制教学音频和视频。

(3)制作稿本、脚本

根据教学设计,编写微课制作稿本、脚本,力求详细、完整、准确,语言精练,尽量避免重复。比如考虑到视频录制的效果,对于讲课教师的衣服颜色要有要求,不宜穿花色、白色和黑色的衣服;讲课时的语调、眼神、动作等都要有讲究,要求教师仪表端庄,神态自然,注重眼神与学生的交流,注意面对镜头,在视频中不要有过多的背影出现。

(4)选择微课平台

找信息部专业的剪辑人员,做好拍摄微课的后期制作,保证整个微课的质量及效果。将制作好的微视频、学习资源(包括PPT、习题等)、项目案例资料、学生评价等内容打包,可先在专业班级、教师QQ群中上传,建立讨论组,通过观摩、点评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保证专业班级内微课的学习范围。然后上传至建立好的教师博客,方便校内校外的学生在线观看学习和课后下载训练。

2.微课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强化微细节

A.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用户是学生,所以制作微课的时候解说口吻要注意,保证一对一的对话方式,不要出现“大家”“我们”等字眼。

B.微课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一个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比如讲解“镜像”命令,把这个命令讲明白即可,拒绝冗长。

C.教师讲解时不要跳过任何教学步骤,即使是简单的内容,也得考虑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不是只关注较好的同学。

D.微课中应有恰当的提问,适当安排基本问题、核心问题和单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E.微课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强调重难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

(2)加强微课制作的硬件投入和管理

硬件的投入是微课制作的前提基础,我校现在已经有较为先进的录播装备,但由于承担了好几项区级教改项目的建设任务,任务量较大,要合理协调、安排录制时间。加强仪器、设备日常管理,保障教学微视频录制顺利完成。

(3)提升微课设计制作水平

目前微课的研究更多处在理论构建阶段,关于微课的设计制作在职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相对比较少,加上CAD课程内容丰富,与实践紧密结合,如何制作出吸引学生的、优质的微课,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培训,借鉴优秀微课制作经验,提高教学理念和微课设计制作水平。同时要加强企业调研,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分析,明确学习目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增强师生媒体化交流

针对职校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的学习特点,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加强老师和学生在互联网上的互动交流,激发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多和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在讲授、演示的同时,结合提问、练习、测试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实践任务,互换角色,将学生作为微课讲授的主体,学生可以自己制作微视频,放在QQ群里或发至博客,反馈给老师,便于老师指导。对于优秀的学生微课,教师可将其放在CAD课程的教师博客,进行共享。

(5)注意微课资源库运行监测

要达到开发的微课资源能满足学习者微型学习、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移动化学习的需求和期望的目标,应不断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补充微课资源库的内容。正确引导学生,以便于学生能充分利用微课资源进行CAD学习。

(6)加强微课实施效果评价

学生微课学习结束后,可通过座谈、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不同方式获得CAD课程的学习评价,应加强同步与异步的讨论和不同层次的信息反馈。

为了满足广大职校CAD课程学习者按需学习和个性学习的需求,以便适应现在这个追求效率的快速发展时代,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如何能够在职校CAD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应用,促进微课的实践应用,作为职校的教师,针对微课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137-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公路测设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公路CAD技术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内外众多的公路设计软件已经能帮助设计者完成大部分的设计工作,使公路设计的效率大大提高。目前,CA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各个阶段。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的本意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然而,从目前高职院校公路CAD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公路CAD教学仍然停留在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应用上,教学内容以AutoCAD软件的应用为主。实际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公路行业包括设计、施工、工程管理等各方面均开始走向信息化、规范化的道路,以期提高生产率和管理水平。为了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公路行业的这种变化,尽快投入工作岗位,应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引入公路CAD课程,并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一、目前公路CAD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目前公路CAD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当前CAD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与教学内容的相对滞后。各高职院校主要针对培养学生如何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这一层面来开展CAD教学,使学生认为CAD就是一种绘图工具,就是AutoCAD,而很少介绍公路CAD技术的新方法和新软件,造成学生参加相关工作时无从下手,偏离了CAD教学的真正意义。教学内容的滞后不仅浪费了大量教学资源,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如何适应新技术发展改革教学内容,是当前公路CAD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公路CAD课程主要讲解AutoCAD软件在公路设计(仅绘图方面)中的应用,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先使用多媒体演示给学生详细介绍AutoCAD的各种工具命令,然后通过绘制路线平面图、纵横断面图、桥梁结构图等,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命令的执行过程和使用方法。最后通过绘制一套公路或桥梁的施工图纸,对绘图方法和技巧进行强化训练。

采用以上教学方法,使得命令的讲解与练习都是独立进行的,没有及时与工程实例相结合,即便学生课堂上能听懂,但却不会根据实际条件解决设计问题。同时由于讲授时没有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做练习也缺少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进程和课时安排不合理

公路CAD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目前,公路CAD课程教学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基本理论和各种工具的学习,一般是按照教师先演示讲解,再让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该阶段教学过程仍然是以教师讲授和辅导为主,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体现;第二阶段主要是在课程教学的后期安排一周的实训,以特定的道桥工程图的临摹完成整个的教学过程。这就使得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不能有机结合,教学环节不连续,影响了学生对相关技能的学习效果。所以,改变当前公路CAD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公路CAD课程改革措施

1.调整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CAD技术在公路工程行业飞速发展的趋势,必须调整传统的教学内容。在公路工程领域,计算机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辅助设计阶段,而是扩展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方面和环节,所以,应由单纯讲解AutoCAD向讲解CAD系列软件转变,介绍诸如路线CAD、桥梁CAD、涵洞CAD、路基路面CAD、概预算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等软件,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CAD知识框架视野,适应公路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2.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相融合

CAD技术已成为公路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因此,应该在传统教学课程中广泛应用CAD技术,实现CAD与其它相关课程相融合的教学体系。例如,可以将AutoCAD绘图技能分成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两大部分,分别与工程制图和桥梁结构课程相结合;在一些实训课程中使用AutoCAD三维建模部分来绘制道路、桥梁结构模型,代替以往采用实际材料来制作模型所具有的费用高、对场地要求高的弊端,也可解决学生对于道桥结构体系了解不清的问题;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中使用路基路面设计软件,能使学生在理解原理的情况下,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相关计算。

3.改革教学方法,实施项目化教学

在公路CAD课程教学中,应以实际道路和桥梁施工图纸为例,设置若干个可操作的项目来组织教学。项目化教学取代原来按教材顺序授课的方式,以精选出的工程实例图为中心,把绘图命令融入到具体实例中进行讲解,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均根据项目实例的需要而定。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学习,同时遵循“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在选择和设置相关项目实例时,应按照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合理分配课时,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每一个项目。这样,完成一张工程实例图,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随着学生绘制的实例图不断增加,他们的操作水平自然也会得到明显提高。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化教学的学习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明显的优势。

4.改革课程评价方法,注重过程考核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要注意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课间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有机地融入教学体系,形成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考核对接的课程考核体系;要结合各种公路CAD方面技能比赛,形成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实践(企业顶岗或实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所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能力。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的CAD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公路建设者不得不紧随其后,由此也带来了对公路CAD课程教学的一系列变革。只有抓住时机,密切联系工程建设实际需要,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专业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关键概念辨析[J].江苏高教,2009,(6).

篇(6)

0 引言

《光学CAD》课程是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所有内容都是基于前期学习过的《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的理论知识,该课程与先修的理论基础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完成了由理论学习到工程实践的过渡[1]。其相关知识和工具的使用是该专业本科生今后就业和继续深造经常需要的基本必备能力。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早在2010年就进行了将光学设计软件Zemax应用于《应用光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2],为《光学CAD》课程做好了前期学习的基本铺垫。

1 课程及其教学内容的特点

现代光学仪器的研发离不开成熟的光学设计思想[3]。在工程光学学科中,光学设计是光学发展中关键的一步,对光学发展以及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4]。《光学CAD》课程的目的就是基于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光学软件设计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光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对基本光学系统能够进行分析与优化设计。该课程安排在本科生学习的第7个学期进行,共32个学时,一方面,先修课程《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早已完成;另一方面,这个学期的学生正面临今后就业和继续深造的抉择期,所以,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

《光学CAD》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光学系统的基本参数建立、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光学系统的优化和建立和基本光学系统的设计(包括双胶合透镜、简单的扩束系统设计等)。为了更好的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课程的所有学时都安排在学校的计算机辅助实验室进行,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基于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光学设计软件Zemax,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在软件中进行演示操作或设计,学生和老师同步进行软件的具体操作,基本做到“手把手”的教学效果。

在该课程中选择Zemax软件作为教学中光学设计工具是完全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来决定的:由于其优越的性价比,近几年来Zemax光学设计软件在光学设计领域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在全球已经成为最广泛应用的软件之一,2013年Zemax公司还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子公司。基本上所有的有关光学工程师的应聘单位已将是否会使用Zemax软件作为招聘的基本条件。所以,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就业中提高竞争力,而且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少走弯路,直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2 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结合

由于学生对先修课程中有关理论知识可能有些遗忘,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包含了一部分的理论讲解,结合教育心理学,上课的前几分钟不太适宜新知识的教学,所以,每次上课的刚开始,都是通过一些含有知识点问题的提问,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反映情况,来对理论知识进行适度的回顾与讲解。在具体的理论知识教学中,例如,像差理论的学习,一边和学生一起回顾课本上的各种像差的概念,一边通过Zemax软件的具体操作学习,分别把各种像差的直观图形和分析功能在Zemax中显示或演示出来,从而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有关像差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可以让学生熟练软件的具体操作。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夯实学生的光学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体现。现代科技任务要求人们既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具有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光学设计者要与其他相近领域(如光学机械、制造与检测)人员能成功沟通与相互促进。为此培养目标,老师对学生的光学设计任务的下达既要体现个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要体现实团队的光学设计实践能力。

因此,学生可以2~3人一组、分工协作,老师下达至每一组的任务书都不同,即每个学生的设计任务不同,如光学特性参数要求不同或像差要求不同,这部分任务可巩固学生理解光学系统像质与视场、孔径、焦距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等等。而且,在技术要求上,模拟工程领域设计实务要求,如必须对曲率半径按国标(如GB3158-82)要求进行规整。通过这些教学方法,避免学生懒惰或相互抄袭,在成绩评定上,将设计结果的创新性程度、对工程设计实务的考虑周全程度等方面作为评分点,并且同设计任务一起,详尽地发到学生手中,引导学生主动设计有用、可制造、成本低的光学系统,培养学生设计中主动考虑工程实践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避免学生仅为完成任务而设计、或仅为创新而设计虚拟无用的光学系统。

篇(7)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绘图也迅速产生和发展起来,并成为设计表达的主要手段。计算绘制图具有绘图准确、存储方便、操作易行等特点,在二维和三维图表的绘制、三维渲染、实体造型、图形输出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功能。因此,计算机制图越来越广泛地为各行业所采用,高校“计算机绘图”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面向一线技术类岗位,因此,更要注重计算机绘图的技能学习[1,2,3]。

2.教学模式

CAD课程主要包括二维计算机绘图(AutoCAD)和三维建模(Pro/E、UG等)。CAD课程的教学模式有独立式和融合式两种种。目前多数均采用独立式教学,将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三维建模分别开设课程依次进行;融合式是指将三门课程学习同步进行,交叉讲解,把计算机绘图及三维建模利用到工程制图的教学中,成为授课的辅助手段。

高职学生课程学习时间相比本科学生短,一般为2学年,课程设置相对集中。采用独立式教学模式时,一年级上学期开设工程制图课程,学习制图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主要进行手工绘图;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计算机绘图课程,学维和三维计算机绘图。这使得CAD课程与工程制图课程不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部分学生在学习CAD绘图时一些之前学习的知识点模糊,授课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采用融合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工程图学基本知识点,将CAD二维绘图及三维造型作为辅助构图分析、图形思维及图形转换的工具,结合到工程制图讲解当中,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互补互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2,3]。

3.教学实施方法

3.1 AutoCAD与工程制图的结合

二维计算机绘图使用最广泛的软件是AutoCAD,将AutoCAD学习与工程制图课程学习同步进行。例如,在制图基本知识教学中,国家标准(图幅、线型)、等分线段、圆弧连接和尺寸标注等知识点,均可在AutoCAD绘图软件的功能菜单中找到相应的功能,二者对比分析,可加深学生理解掌握;绘制零件图、装配图时,可以将计算机绘图与手工绘图两种方法同步进行,从而达到两种方法共同学习,相互辅助的效果。

3.2 三维建模与教学的结合

三维模型更加直观易懂,便于学生理解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图形特点,将三维建模适时的穿插在教学过程当中,有助于把抽象的立体变得直观易懂。

例如,在基本立体投影分析时,可以进行三维建模练习,引入三维建模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三维实体创建的方法,同时对立体概念有直观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基本立体的投影特征。基本体截交线、相贯线,以及组合体的叠加、切割形成过程等知识点,复杂物理大多是三维物体,投影在二维平面上不易理解,可以直接进行三维建模操作性演示,代替放映课件或手绘作图,使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图形的生产过程,从而加深对构形过程及形体特点的学习[2]。

3.3 工程制图实践

工程图学的三个主要内容是徒手和尺规绘图、二维计算机绘图、三维建模。工程制图实践就是要将三种方法融会贯通,选取合适零件模型,先进行零件图测绘,徒手绘制零件图草图,再根据测量数据和草图使用三维软件完成部分零件模型和装配模型,再由模型生成二维工程图,然后将二维工程图导入到计算机绘图软件中,进行修改,直至符合工程图要求的基本过程。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不同绘图方法的学习和理解,达到应用先进辅助工具进行工程实践训练的目的。

4.总结

CAD课程应该将的技术思想和方法融入传统的图学课程教学中,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与图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法的配合提高学生理解学习的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计算机绘图快捷准确,但是不能因为计算机绘图的引入,而忽视或减少了徒手绘图和手工绘图的训练,必须使同学们建立正确的认识,绘图本领的基础都是来自于徒手绘图和尺规作图。

(2)采用三维建模代替平面绘图,使得课程讲解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但三维实例的引入不宜过多过早,过早或过多的引入三维实例,将不利于同学们空间构想能力的提高。

(3)在学习工程中,要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将二维计算机绘图和三维建模在适当的时间穿插在基本制图的教学当中,合理分配学时,加强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我创新,参与实践,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

参考文献

[1]袁宝民,刘丽娟,贺庆强,案例教学法在机械CAD基础3D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106.

[2]刘斌,吴雪,徐昌贵,等.基于CAD技术的工程图学融入式教学模式研究教学研究[J].教学研究,2009(3):55-58.

篇(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48

"CAD / CAM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ZHOU Libo, WANG Lingyun

(Advanced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0437)

Abstract CAD/CAM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course of NC technology specialty or other related major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unction and goal of the course, the thinking of curriculum design,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evaluation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situation in practice,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 is put forward, which highlight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ability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Key words CAD/CAM; advanced vocational; teaching reform; work-study combination; network teaching

1 课程的作用与目标

课程的作用:该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过对专业群工作岗位群进行分析调研,基于岗位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基于岗位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识图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实体造型功能、曲面造型功能和CAD/CAM软件编制程序并通过数控机床完成工件加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通过“一条主线、四个层面”教、学、做于一体的项目训练(一条主线――机械产品图样的识读、造型与仿真加工及实际加工;四个层面――二维与三维空间想象练习、工程图样基础训练、机械产品的设计造型与装配训练、产品仿真加工及机床加工训练),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快速正确完成数控高级工的建模题和CAM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并用于实践,能熟练进行装配操作,在此基础上能对常见的机电产品进行创新设计。

职业素质养成:正确、清晰、完整描述产品信息,贯彻国家标准意识;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及质量意识;加强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2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是根据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育目标,结合基于工作过程方法,突出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制造业对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需求、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课程开发模式的消化与吸收,在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后的分析探讨,确定数控技术专业岗位群职业技能的要求,构建机械加工领域专业群课程体系,引入工学结合的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术能力(专业知识能力、操作实践能力、社会能力等),另外与企业行业合作进行开发和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及教材,形成“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课程新体系。

3 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和设计

篇(9)

CAD 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应用新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我国主要的企业部门都已经普及CAD 技术,实现产品设计现代化,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一线的技术人员能掌握CAD 技术。因此,对于承担主要培养任务的职业技术院校来说,CAD基础教育显得日益重要。

目前的CAD 教学多存在这样现象:一是“告诉式教学”,教师的教学仅为了完成教的任务,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二是“包办式教学”,一切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目无学生,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三是“随意式教学”,对教学内容缺乏深思精选,训练材料信手拈来,随意性大,缺乏针对性,从而也就缺少了实效性。

上述现象表明了CAD 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从事CAD教学,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1.做好课前引导工作,让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去学习。以往教学中的问题往往都是教师设计好的,整堂课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进行,做好这些教师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节课的任务完成了,因为把提出的问题解决了。殊不知,这种“去问题教育”的教学方式,很可能潜移默化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导致学生在独立处理问题时不自信。既然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那么教师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问题”,而是帮助“发现问题”。现在,许多教师已经注意到用问题来贯穿教学。

真正的“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所说的问题,应该由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或者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产生的。这样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独立见解。笔者在每次课后除布置本次课堂内容的作业外,还安排与下次课主要内容相关的作业。这第二个作业可以通过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查阅资料来完成。出错误不要紧,只要能自己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听下一次课。

2.改变教学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传统教育可以概括为“师本教育”,即以教师为本,其核心是突出教师的作用,只重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现代教育认为,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成为主角,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学生学,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与学是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愉快、和谐的。现在的CAD 授课一般在电脑房上课,教师先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教学软件给学生操作演示,让学生掌握命令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只教给学生CAD 命令的使用,然后给学生安排上机作业,作业则主要围绕所学CAD 命令展开。学生做完以后,可让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进行讨论,尽最大可能让学生从中找出原因及改正办法,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讲解。教师故意先让学生把“错误”犯一遍,然后告诉他们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更扎实了。

3.与其他课程结合,同时开展教学。“学以致用”是学习的一项原则,也是学习的动力。所以,不需要对教材规定的内容虔诚地、一成不变的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地、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以有限的精力掌握更多最需要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所学知识的效用。

学校测量班在学习CAD 时,还有测量的实习课程要进行。测量实习一般是按课题操作,完成测量后学生要将测量数据和图纸交给实习教师。通过协调实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电子版的作业,在CAD 课上让学生抽时间完成,真正做到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通过运用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学生对作图的兴趣有很大提高,作图技巧和绘图速度提高了很多。

总之,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应把发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素质作为出发点。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同时,要调整课堂结构,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提高,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会使课堂更精彩、更有效。

参考文献:

篇(10)

【摘 要】《机械CAD/CAM》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针对本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进手段,改革后的《机械CAD/CAM》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 教学方法;机械CAD/CAM;高职课程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是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技术,是20世纪最杰出的工程成就之一,也是数字化、信息化制造技术的基础,其发展和应用对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现今不仅CAD/CAM本身已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而且为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高职院校中,《机械CAD/CAM》是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然而很多高校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该课程,教学内容围绕教材转,使得学生缺乏应用能力。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文就《机械CAD /CAM》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做初步探讨。

1 《机械CAD /CAM》课程现状

《机械CAD /CAM》课程教学内容多、面广、繁杂,教师难以讲全面、讲透彻,很多地方只能是点到为止, 根本没有时间与学生讨论和交流,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学生上机时间较少,学生在有限的上机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作业以外的内容。学生学完该课程后, 总觉得老师课堂上的内容丰富,但是自己操作时间很少,实际操作应用不到位,很难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

2 《机械CAD /CAM》课程教学

2.1 教学目的

高职《机械CAD /CAM》课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了解机械CAD/CAM的基本知识;在计算机绘图的基础上,了解一种常用CAD/CAM应用软件的功能,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专门化训练打好基础;通过课堂教学、上机实训、工厂参观等环节, 认识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概貌,了解其发展方向与总的技术特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建立有关CAD/CAM工程概念, 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技术创新意识;具备机械CAD/CAM的一般工程素质。

2.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好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情况去选择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能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互动是检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志。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还应该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2.1 课堂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

为了加强学生必要的感性认识,在机械CAD/CAM课程教学中,分批次地安排学生参观机械零部件陈列室等,教师对典型的机械装置的传动系统、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等进行现场讲解,加深学生对机械功能、结构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形象直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 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根据机械CAD/CAM课程工程性强的特点,时刻把握将理论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理念,将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案例引入课堂中,增强学生对该课程应用价值的认识。此外,学院积极推荐优秀学生参与企业产品设计项目,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2.3 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注意师生双向互动、交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思路、教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自学、讲、练结合,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教师要精讲,腾出时间给学生多练,讲练结合,并注意总结。教师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重点内容要精心讲授,学生通过上机练习理解基本理论和重点知识。

2.2.4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设计能力,我院成立了“机械CAD协会”,并组织协会成员参加全国 “机械CAD/CAM”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2.2.5 开展“CAD/CAM技能”比赛

为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展现,我院每年开展“CAD/CAM技能”比赛。比赛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完全按图示要求绘出完整的三维实体图,而且要求参赛学生能将三维造型图转成二维工程图,各视图绘制须完整、正确,图层、颜色及线形配置须正确,符合国家CAD标准要求,最后须对三维实体进行仿真加工。“CAD/CAM技能”比赛的举办,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6 课堂教学与行业考证相结合

根据行业标准与岗位的要求,我们编写了实训指导书、CAD/CAM习题集,加强过程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规律与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强化训练, 90%的学生获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上岗创造良好的条件。

2.2.7 过程考核与期末成绩相结合

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看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的做法。我们将平时的课堂考核与期终成绩挂钩,平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期末考试占40%,此外学院对参加机械CAD/CAM大赛获奖的学生给予期末免试。

2.3 教学效果

《机械CAD /CAM》课程改革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绘图水平及设计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不仅满足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而且满足了企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进步。

3 结束语

《机械CAD /CAM》课程是高职机械类学生的主要专业课。通过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水平的提高又助于促进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张庐陵,蒋天弟.《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4(01).

[2]李春玲.机械制造工艺教学方法探讨[J].南都学坛,1998(06):90-91.

篇(11)

1.1.1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存在不合理

传统的工科专业中大都开设有CAD课程,根据具体的专业不同要求自然不同。目前,每个专业的教学大纲差异不大,均按一学期36学时计,土木工程CAD作为工科设计类课时设置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专业的针对性不强,不是考虑到怎么样更有利于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只是肆意的去拓宽和拔高。主观上是为学生好,殊不知这样反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2教学内容的主次不分

从授课内容上,每个授课教师每学期都要制作教学进度表。更多的老师只是注重根据教材的目录章节相对均衡的分布学时,教学内容主次不分。不是根据专业的差异,考虑讲授内容的差异与侧重,比如造价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对CAD的要求显然是不同的,造价专业侧重基本知识和识图,土木工程专业侧重于综合应用。

1.1.3授课内容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相对孤立,作图不规范

根据教学大纲,土木工程专业CAD的授课时只是着眼于软件的应用,不考虑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在绘制图纸时,很多学生没有按照国家制图标准要求的线型、文字、尺寸标注、图例符号的样式去绘图,从而使绘制的图纸与制图规范相差甚远[1]。不考虑CAD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内容的孤立,让学生很难建立起课程与专业之间的空间构架关系,失去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1.2教学方法和手段

1.2.1平时教学对实践不够重视

目前的CAD教学没有按照其课程特点,只是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依照PPT课件在多媒体教室按章节依次罗列,教师通过文字、截图等幻灯片的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引入案例,妨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造成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自然达不到学习的效果。

1.2.2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过程“讲练分离”

教学方法不当是学生缺乏兴趣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讲授课程时对于基本命令的操作知识点针对性不强,对教学案例把握不够,教学方法没有特点,引起学生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对于CAD学习的过程控制不够,CAD课程的特点是重在实践,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先在多媒体教室通过PPT课件集中把理论讲授完毕后再去机房集中上机练习,造成了一些基本命令的操作,因不能及时使用而遗忘。“讲练分离”造成了之前学生学习的命令变的生疏,失去学习的信心。

2改革的措施

2.1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2.1.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精心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

对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下课程的总体设计和科学规范,是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2]。工科专业总体分为工科非设计类和工科设计类。对于工科非设计类专业是则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上的读图、识图,课时要求相对少些;对于工科设计类专业则是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与专业知识结合的综合应用问题,重在综合实训,课时要求相应多些。土木工程专业CAD课程属于工科设计类的课程,该课程的要求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考虑CAD背景下结合本专业的专业软件的应用,譬如天正建筑CAD和PKPM等专业软件。所以可以采用分阶段进行学习解决课时紧张问题,第一个学期学习CAD基础知识及其综合运用,第二个学期来学习天正建筑CAD和PKPM专业软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

2.1.2选择教材要有针对性,授课内容以教材为依据

目前市面上的针对CAD教学的教材很多,包括基于不同层次和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各类教材。其中存在一类教材涉及面很广,不仅有CAD三维,还囊括了天正建筑和PKPM的使用,这样的教材由于贪大而缺乏针对性,还有一类教材是实例练习很多,感觉很实用,仔细研读发现是属于CAD课程应用的提高版或者是拔高篇,对于初学的学生并不利。所以尽量选择国家规划系列教材,而且内容要言简意赅,章节的分布主次分明,学生使用起来比较顺手。通常工科类的课程带有一定的技术性,目的就是要求会应用,相对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围绕教学大纲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授课的内容更要以教材为依据,根据专业的不同有适当的侧重和调整。由于课时紧张,学生课下自学必不可少,以教材为依据的教授让学生自学起来能有据可依,更容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1.3教学内容与制图课程建立联系

从课程设置上来说,《土木工程制图》是《土木工程CAD》的先修课程。《土木工程CAD》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能按照建筑制图规范的要求应用CAD软件进行建筑、结构的辅助设计和专业图纸的绘制。这个制图规范与《土木工程制图》中的手工制图所要求遵循的建筑制图规范是一致的,只是表现的工具不同。要想把《土木工程CAD》能很好的学以致用,前提是要了解和掌握建筑制图规范,比如线宽的要求,线型的要求,这样绘制出来的图纸才能符合专业的要求、符合规范和标准化的要求。制图课和CAD课同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授课过程中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渊源。若是两门课由同一个专业老师来教,则更有利于绘图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的建立。

2.2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

2.2.1以理论为先导,但避免“讲练分离”

土木工程专业的CAD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强化练习。改变传统的“讲练分离”的教学模式,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在机房边和学生上理论课,边演示一些命令的操作,每节课要留一定的时间和作业让学生进行具体操作,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每次上课,教师对上节课的作业给学生进行详细的操作和分析,避免“讲练分离”,从而不断的巩固和强化知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比较适合目前《土木工程CAD》课程的教学。

2.2.2注重“案例”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案例式教学[3]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到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问答问题的形式,对案列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土木工程CAD》的讲授过程中,涉及到基本命令和综合知识的运用两个阶段。在基础命令的使用上,都是一个命令又一个命令的重复,学生很快就对这些命令感到厌烦和疲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常见的建筑构件营造专业学习环境引领学生进行学习。譬如讲到“样条曲线”命令的使用时,我们就可以结合怎么来表达圆形木材的横断面纹理,或是表达山区平面地形的等高线;在讲到阵列命令的使用时,可以围绕怎么来排布一个教室的桌椅来展开;尺寸标注和文字书写可以借助于已经画好的建筑图形进行尺寸和文字的标注,使图纸更加清晰。围绕知识点设置这些适宜案例,让学生带着对解决问题的好奇心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任务驱动教学[4]是结合实际给出的一个特定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思考问题,相对完整的理解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为主线,教学内容隐含于其中。一套专业图纸的完成需要CAD课程中综合知识的运用,在基本命令学习完之后,进入综合知识的运用阶段。如果要熟能生巧必须要多练、多动手。这个过程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任务的驱动,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避免学习过程的单调枯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譬如说,可以给出绘制某建筑的楼梯详图或者是一个整套的建筑施工图的任务,来培养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由此,“案例”教学主要应用于理论教学,“任务驱动”主要应用于综合技能训练。采用“案例”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土木工程CAD》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CAD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案例”和“任务”的合理选择和设置很重要,选用建筑中常见的建筑及构件形式,营造一个好的专业氛围。“案例”和“任务”的设置不能太难又要有循序渐进的效果,所以有专业背景的老师讲授对学生的学习更有利。

2.2.3改变考核方式,重平时操作

传统的CAD教学最终的考核采用与理论课的方式一样,期末考试分配70%,采用闭卷的形式,试卷的类型主要是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采用这种纯理论形式的考试误导学生不重视操作,只是死记硬背。相比之下,期末考试还是采用闭卷的形式,在机房进行,考试结束后学生提交电子版的文件,老师完成阅卷的这种方式更适合目前转型发展的需求。CAD课程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操作和应用。所以无论是学习过程和最终的考核方式都要体现到重操作、重实践的课程特点,学生才能真正的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