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音乐教学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0-28 23:37:3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音乐教学论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音乐教学论论文

篇(1)

音乐表演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包括声乐、器乐、舞蹈、钢琴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多元化教学是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教学,在音乐表演中,如舞台演出、教学实践、举办音乐会、参加录音录像,包括欣赏、观看录音录像等,都属于多元化教学范畴。当然舞台的演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以器乐演奏形式为例,就有很多种,如独奏、重奏、合奏、伴奏等,这些都属于多元化教学中的一部分,都可以称之为多元化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以传统教学为主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学生有计划地、弹性地采用多元化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这一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学生普遍感到受益匪浅。笔者认为科学地采用多元化教学,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化教学的几种形式

1.舞台演出

这是音乐表演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舞台的演出形式繁多,这里重点例举器乐演奏的舞台形式。器乐演奏的舞台形式包括独奏、重奏、合奏、伴奏。

(1)独奏

只要具备演奏基础,有一定的基本功训练,具备一定数量的演奏曲目,老师就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上舞台进行表演,让学生多参加独奏的演出。独奏也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心理素质的调试、培养。首先要把上台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例如,检查一下乐器的状态如何,音准调试得是否准确等。调整放松自己的心情,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舞台上才能充分发挥并展示自己的技术水平。一般音乐表演的考试大都以此种形式出现。笔者抓住考试前的机会,给学生上公开点评课,也就是每个学生上舞台演奏准备要参加的考试曲目,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同时寻找不足,当场改进。能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下去反复练习,下次必须解决。通过公开点评课的训练,学生进步很快,而且在考试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进步幅度都非常明显,收效极佳。

(2)重奏

重奏不同于独奏。它讲究相互配合。因此双方的互相配合十分关键,二者是一体,在演奏自己声部的同时,也能倾听到或感受到对方的演奏声部的进行,要使两个声部有条不紊地结合,这样才能够配合好。要倾听和声的整体效果,积极主动、和谐合作、默契配合。在短学期教学期间,笔者采用多元化教学,给学生布置两首器乐重奏作品,要他们亲自演奏,体会音乐感觉。虽然刚开始对于没有过合奏经历的学生来讲,挺有难度,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热情很高,都主动找老师给他们安排重奏训练。

(3)合奏

合奏是器乐演奏最常见的一种演奏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平时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会对将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很多人就缺少合奏意识及合奏经验,最终无法胜任合奏。除了依靠学院的合奏课,还要寻找各种机会多参加合奏训练,及时总结,不断积累经验。

(4)伴奏

伴奏是音乐表演中的另一种形式,如独奏伴奏、独唱伴奏、舞蹈伴奏等,是大家非常熟悉多见的一种形式。伴奏所处的地位不同,它处于辅助地位,起配合和烘托、衬托的作用。伴奏时要突出主旋律,要做好陪衬和铺垫工作。学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克服困难,多参加伴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

2.录音

录音和平时演奏不同,一说到录音学生就都会有一种紧张感,不过这样他们会更加认真对待,必要的紧张还是要有的,但不能失控。在没有录像的条件下,笔者就组织学生录音,每次的考试都要录下来,反复听,帮助学生查找不足之处。这对学生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录音时演奏者本身所用的力度和平时也有所区别,因为麦克风的灵敏度极高,它所处的位置、角度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包括演奏者的松弛度和紧张度等,都会对录音产生影响。所以在录音时,要多讲究音色和音质。这样对录音的效果有益。在录音时,往往不用平时舞台演出时的力度,则会有更好的音响效果。否则,麦克风的灵敏度大,用平时的力度来演奏带来的噪音大,效果极差。录音时,应该多在演奏技巧上下工夫,例如,在进行琵琶演奏时左手要多加些“吟”弦的技巧,这会使声音更加有润性,音色柔美好听,获得很好的效果。

有时笔者把学生带进录音棚,进行多元化教学,表面上看给人比较松散的感觉,其实更接近于现实。实际上更接近实际,这就是实践,是学生在一对一的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也是超前实现目标的良好途径。如果没有实际操作,就没有以上经验的积累。

就像学生在学校学习,只有理论基础,没有社会实践是不完美的。年轻时应抓住大好时光,勇于创造,拼搏进取,我们就会有收获,就会有成绩。如果在学校时就积累经验,等到走上社会后就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采用多元化教学,能解决这一难题。

3.录像

录制音乐要讲究声情并茂,这是表演的进一步升华,必须自然松弛,美观大方。这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不可紧张或松懈。有的演奏员,一录制作品就很假,很做作,或录制不好反复地接录,这些都会对录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要定时安排录像,可以在学期的期末考试时给学生录制。先讲录制的要求,然后再由有经验的老师进行点评,找出每个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总结,不断积累提高录制效率。这也是多元化教学的体现。

4.举办演奏会

定期组织学生举办演奏会,对积累舞台经验大有好处。有的学生基础不好,弹奏几首曲子就没劲了,弹不动了,基本功匮乏。这样的同学就要求多练习基本功,练习力度、速度、耐力等,这些提高后,方可上台演奏。有的学生怯场,无法控制自己紧张的情绪,导致不能正常发挥和演奏。所以要多为他们创造演出机会,多锻炼从而缓解紧张度。对于特别爱紧张的同学,刚开始可以安排和其他同学一起演奏,经过锻炼逐渐适应后,再让他自己进行表演。这样就逐渐缓解了学生的紧张心理,让他们更加松弛,从而达到自由发挥的境地。5.参加教学实践

要有计划地让学生亲自参加教学实践。在短学期教学工作期间,笔者安排了两名大一年级的学生,来给两名小学生授课。课的内容是一首短小的琵琶复调二重奏作品,这些内容笔者事先并没有教过他们。对他们来说都是刚刚接触的新作品,笔者在旁边现场指导,学生们换位了,现在他们不是学生,是老师。老师在教学时,就要有迅速试奏的能力,科学安排指序、把位,还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时他们的注意力是绝对的高度集中,这时他们的试谱、安排指序指法等就显得更加积极主动了。当遇到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他们解决起来有难度时,就会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决。这样他们在小学生面前既不失去自尊,又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发现他们的演奏姿势懈怠时,笔者就在旁边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演奏形态,学生会学你们的。小同学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小同学,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思维,主动试奏,很快可以学会。有的小同学试奏本来就不快,也不主动配合老师,就等着老师一句一句地教,这就考验老师的耐力和耐心了。等到笔者送两位同学离开课堂的时候,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其实你当老师也挺不容易啊!”笔者开心地笑了。通过实践,首先,让他们懂得了老师的辛苦和用心。这样回到他们自己的课堂,他们会更加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其次,他们得到了教学上的训练,也为将来教学积累了经验,为他们逐渐适应社会做准备。这就是多元化教学带来的益处。所以,有计划地采用多元化教学,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多看、多听大师及演奏家的演奏和表演,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声情并茂,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二、如何采用多元化教学

要做好多元化教学,教与学是相互的。无论是对老师的专业素质还是对学生的本身素质要求都是较高的。

1.多元化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要具备较好的基础和音乐素质。人人知道,无论做什么,基本功都是最重要的。然而基本功的训练往往是一些学生的弱项。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苦练基本功,提高学生练功的积极性。对于这个问题,笔者采取了集体练功的形式,互相勉励、互相促进的方法,一起练功,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听到同学在练功,马上放下手里的工作,主动要求参加到练功的行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基本功训练往往很枯燥,还需要一定的体力、毅力。有的传统乐曲很长,不好背谱。这需要有能吃苦耐劳的精神,任劳任怨,不厌其烦地反复训练才能达到要求。

(3)德艺双馨。学生不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要有严禁谦虚的学风,品学兼优,德才兼备。要培养人情、人格、人性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要以此为积淀培养合格的人才。

2.多元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多元化教学中主要应实现以下方面的内容。

(1)引导启发。音乐表演本身就是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再创造,要求学生有创新,有自己的构思和想法,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其思路,关键在于引导。在不违背音乐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尽情发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

(2)归纳重点。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复习学过的乐曲,预习不同时代的新作品,分析它们的结构和特点。老师可以归纳重点,鼓励学生改编创作。通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由浅入深。音乐表演是综合性的艺术,教师要把握难度和进度,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积极配合,多元化教学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就应采用多元化教学的培养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更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合格人才。

三、实行多元化教学带来的社会效益

1.自食其力,信心倍增。笔者在多年的音乐表演的实际教学中,尝试着采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就不断地实践,逐渐积累经验,自食其力。通过多种形式的锻炼学习,学生增强了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多元化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2)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四、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五、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哈蟊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篇(3)

很多学生已经学习过的乐曲一段时间不复习就彻底忘记,如同未曾学过的新曲目一样完全不能演奏。有些参加钢琴考级级别已经很高的学生拿到一些程度很浅的乐曲也不能很快奏出。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识谱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视奏能力欠缺。

2.即兴演奏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能力的缺失还表现在不能学以致用,曲目学习了很多,高级曲目照乐谱演奏得毫不费力,却无法脱谱为普通观众演奏一个他们点名要听的简单小歌曲,或者无法胜任为学校演出,聚会演奏的钢琴伴奏。

3.不能恰当使用踏板

在运用踏板问题上学生们能力的欠缺表现得更为突出,要么就全曲都运用踏板,不知何时该松开或停用,导致全曲处理得混沌濛浊;要么就全曲都彻底不加踏板,让需要润色之处听起来干涩生冷。

4.表达乐曲情感能力有待培养

在平时的作业完成中,可以机械地熟练练习,却不知如何处理乐曲的情感,尤其体现在拿到一首新的乐曲时,如果没有教师的辅导没有教师的演奏提示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表现乐曲。

篇(4)

我爱音乐、孩子们更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来,我对幼儿音乐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趣引趣: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经常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我在选择教材时,总是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改编、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如:《手指歌》原来五段歌词最后两小节的节奏都是┃┃-┃,就显得很枯燥,经过改编,我就增加了四分、八分、十六分等节奏,如“妈妈洗衣服┃哗-┃哗-┃”;“姐姐拍皮球┃嘭嘭嘭嘭嘭┃嘭嘭嘭┃”等,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是唱歌,又有游戏,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设计趣味化

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因此我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本文转载自-找文章,到]

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意境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有趣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儿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的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二、以情育情: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因此我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我认为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我接触过的人都说我非常爱笑,确实我是个很快乐的人,尤其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在事业、孩子和生活中总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我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篇(5)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应。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尽管他们对音乐有一些简单的理解和认识,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日渐增强,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有限,对音乐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陈旧的教学模式往往会用一节课开始的十分钟去讲解歌曲所涉及的所有乐理知识,然后在课堂中提出“语文式”的问题分析歌曲的主题思想,这样的音乐课,没有体现音乐艺术的特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更谈不上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了。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听、多唱、多动、多思考、多体验,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置身于音乐的殿堂之中,用心去体会音乐的风格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如,在教学《军民团结一家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舞剧那振奋人心的场景和舞剧音乐的魅力,我从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剪辑下一段视频,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乡亲们慰问时“,军爱民,民拥军”的亲切场面。当柔和的《军民团结一家亲》音乐响起时,学生能够体会到歌曲的情绪,情不自禁的随着歌曲哼唱。这种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直观地感受音乐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获得了音乐的审美体验。

二、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音乐的创造性

音乐教育家柯达依说“: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教学要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来达到目的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兴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根据初中生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和技能水平,由浅入深地提出适合他们的创作要求,学生在刚开始创作时一般先进行节奏填写等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让他们按照指定的节奏和单音写旋律、发展乐句等,循序渐进的练习,让学生感到学习非常轻松。通过各组的比较、展示,由于好胜心的作用,使学生跃跃欲试的心境油然而生,争先恐后地参与实践活动的良好的教学情境也就随之形成了。

三、注重发掘歌曲情绪,突出音乐的表现力

好的音乐总会跟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让人或随之快乐或随之忧伤,这种感动人的音乐魅力主要表现在音乐的情绪上。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过分地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不给学生体会音乐情绪的机会,那么学生会觉得音乐课与数学、语文课没有什么区别,体会不到音乐课的特色,失去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所以,在音乐课上要以情感人,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使学生陶醉在音乐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发掘教材,在课前准备时,要准确地了解一节课中的激发点,将教材中内容、旋律所要表现的内涵发掘并展现出来,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和认识音乐,激发他们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要提高音乐课的质量,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中学音乐课应该结合初中生年龄的特点,通过新颖变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音乐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情趣盎然地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音乐课上,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比如,举行课堂音乐会,让学生有唱、有跳、有演奏,并让他们自己分析音乐,谈谈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表演的体验等,真正因为有兴趣而主动的思考,而非被动的灌输。

篇(6)

二、以乐感人的教学思路

(一)积极备课

在备课中老师所选的作品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兴趣,每一首作品都需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结合学生喜好,符合学生接受心理。一遍又一遍地聆听音乐作品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备课步骤,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作品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有关作者的一些小故事都可以讲给学生听。在教学设计一环节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通过设计“聆听、律动、表演、欣赏、编创”等环节,使音乐要素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设计当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提升他们的音乐情感,积累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创设音乐情境

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无语义,但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在课堂中应把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心境,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有一位老教师说的一句话曾让我记忆尤深,他说:“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音乐本身上来,而不是额外的东西上。”在音乐教学中,感受与鉴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领域,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学生通过音乐课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对于丰富学生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位老师曾在讲《黄河》这一节课当中,他关注了作品中最本质的特征,从四个乐章中挑选出来几段钢琴对黄河水声的描绘,使学生如同置身于黄河之中。情由境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作者流淌于黄河当中的真挚情感了。因此教师要善于动脑,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多设计一些能与所要欣赏作品相一致的情境,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

篇(7)

(一)影视音乐通过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和感知,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开阔音乐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影视音乐引入课堂音乐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审美训练,体会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让学生们产生强烈的审美渴望。积极引入具有视听功能相结合的音乐作品,可以采用多媒体、音响等教学工具进行播放,当然也可以老师自己进行演唱,在学生面前展现不同的表现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变化。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无形中就对音乐产生了兴趣,进而达到欣赏音乐,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二)通过影视音乐,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记忆,激发学生创造力。通过影视音乐在课堂上的播放,使得学生学会欣赏、体验和聆听音乐,让音乐先入为主,教师辅以启发性的讲解和提示,简明、生动地引导学生去发挥自身的潜能,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视听体验,在影视音乐情境中最大限度地强化音乐学习的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多思考,启发和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热情。影视音乐走进课堂大大加强了音乐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后,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音乐知识,并且让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

(三)通过影视音乐的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影视音乐可以使学生处在一种积极、主动、兴奋的状态下参与教学和学习活动,通过影视作品动感画面,可以渗透到学生的大脑并留有印象,激活大脑音乐细胞,不断激发学生新鲜的兴奋点,回收学生的注意力,加大音乐知识的课堂容量,而又不让学生感到乏味或疲劳,有效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二、影视音乐不当运用带来的教学问题

在音乐教学中借助影视音乐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推动音乐教学的作用,取得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取得的效果。影视音乐带入课堂教学带给音乐教学很大利益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教学带来很多问题。

(一)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影视音乐在在课堂上表现很大的信息量,却没有重点。教师在利用影视音乐教学时,如果没有甄别和截取一定量的影视音乐而全盘搬到课堂上,不但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如果播放时间过长,没有突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反而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让学生无法接受和理解那么大的信息量和知识。

(二)重视视觉而忽略思维的价值。教学过程中,过多注重或播放“可视性”的影视音乐资料,教师在这过程中未曾对学生提出思维要求,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表面上课堂活跃热闹,却没有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特别是有些创新的思维稍纵即逝,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可能会被扼杀,时间久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新精神都可能被埋没。

(三)影视音乐的引入可能超过限度。在音乐教学时,影视音乐既有它的优势,也有其不足,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它的长足,避免不足,使影视音乐为教学服务。当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主角。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点拨,把握影视音乐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度”,控制好影视音乐的积极作用,影视音乐的选用要适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而不能忽视或放弃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和知识。

篇(8)

二、努力拓展学生视野

学生都是有一定的好奇心的,越是未知的东西他们有时越想知道。我们音乐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方面的心理,来安排教学活动和内容。例如,在了解乐器音乐特点欣赏器乐乐曲时,利用各种乐器的音乐特点,加以引导,先放各种乐器演奏的旋律片段,让学生说说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音色特点等。有的乐器学生不一定认识,可只体验音色,最后教师结合实物或挂图讲解,比如,长号,它的名字学生说不出,但说出音乐特点:浑厚,雄壮,大号低沉,小号嘹亮,富有战斗气氛,大提琴深沉,小提琴抒情柔美等。最后教师要加以说明,以上听到的旋律片段代表各种乐器音色的一般特点。比如,小号嘹亮的音色,富有战斗性格,在音乐中当需要表现战斗气氛时,作曲家首先到运用小号,其他乐器用来衬托、辅助,使音乐达到预定的气氛。这并不等于小号只能演奏这样的音乐,相反,还可演奏很抒情或欢快的音乐,因为凡能独奏的乐器都具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对于它表达的是什么情绪,很多时候,还要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点来确定。不同的乐器在表达音乐情绪上各有不同的效果。举一反三,其他乐器亦同。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兴趣,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三、了解节奏、速度对情绪的表达作用

在教学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歌曲为突破口,让学生谈体会。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依据教材提供的乐曲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把学生耳熟能详的、接触最多的音乐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教师结合音乐学科的专业知识予以引导,学生再亲自体会。教师这时只要引导学生稍加分析对比,就很容易理解节奏和速度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给以后深一层次的欣赏打下基础。但节奏和旋律是不可分割的,体验音乐情绪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篇(9)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也就不同,有很多地区的教学条件还是比较落后,教学条件差极大的阻碍了学生对声乐方面的学习。

(二)教师专业素质缺乏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影响者,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水平,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师资力量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亟待提高。

(三)教学方法落后

音乐专业的声乐作为一门学校的传统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取讲课、做题练习、下课的传统模式,没有真正的做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种传统呆板的教学方法,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四)学生专业素质差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比较差,成绩相对较差,专业素质水平也相对薄弱,每个学生学习考试之前都没有掌握自己的学习目标,只是盲目的看重点,复习也杂乱无章,对声乐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势在必行。

二、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改善教学条件

对于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国家应该在经济上给予帮助,首先为学生对于声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对于经济条件比较的差的地区的学生们,国家政府可以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帮助,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他们捐款捐物,让他们有足够的生活水平学习声乐。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

一个学校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水平,但是学校的有些教师专业素质相对比较薄弱,这样不利于学校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培训课程或者宣传活动,在增强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的同时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另外作为教师,不只是学生的老师榜样,同时也应该关爱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正的想法,从平时做起一点一滴,为人师表、严以律己。

(三)改进教学方法

现在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创新的世界,中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不被其他国家落下,同样作为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也一样,不能只是一味的使用传统、乏味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做到,让教学方法变得科学、灵活多变,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例如:

1、图片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把要教授的内容画在图片上,采用色彩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更加的透彻。

2、视频教学法

上课的同时教师可以搜几个关于声乐的有趣的视频,通过视频传达给学生想要教授的内容,使整个课堂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

3、故事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悠久的故事,以新颖的开头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好奇而极其认真的听课。

4、歌曲教学法

歌曲教学法是对于声乐的学习最直接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歌曲的风格,选择一些学生经常喜欢的流行歌曲来上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0)

(一)学习者年龄一般偏大,工作中和生活上的事情比较繁琐,课后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练习所学内容,对声乐的发展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很少能够坚持学习。(二)声乐演唱技能水平偏低,相关理论知识匮乏。

(三)能够比较认真、刻苦练习,学习声乐知识积极主动。

二、因材施教成人声乐教学要分析

并掌握学生的个体特点,清晰看到学生具有的优点与缺点,遵循成人的培养目标,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为每一位学习者制定可行的教学方案,选择更加合理的教学内容。目前的成人声乐教学基本上都是专业音乐学院院校的教学模式,在专业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传授方面偏重前者,结果是学生毕业后由于理论知识的匮乏,只能演唱,不能教学,所以我们应取长补短建立科学的成人声乐教学。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成人声乐学习者应尽量避免过多讲专业术语,这样会让其觉得枯燥乏味,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生动且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教学,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就是每个人的嗓音条件不一样,在初学的时候要让成人学习者了解自己特有的嗓音条件,而不会盲目的模仿他人的音色,造成声音不自然,更不用说感动听众了,这样也避免了打消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众所周知,声乐中的五个元音的发声练习,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学习者,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能唱出最自然的声音。

三、不同民族的音乐概念

从历史角度看,汉族“音乐”的概念,音乐与诗词曲是缺一不可的,曲牌的表达与“曲式”不能划等号,而西方音乐的不同在于,曲式的结构是第一位的,歌词与其相比是次要的,中国多民族音乐融入地方的方言,特别讲究歌唱发声特色比“曲式”更为重要。所以在成人声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的认为只有一个声音概念。不同文化的音乐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能说哪一种声音是正确的,哪一种个声音是错误的,只有唱出来的声音是自然的、优美的、和谐的,才会与听众产生共鸣。

四、对成人声乐教学的建议

(一)中西合璧。由于现如今的中国声乐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偏重于西方的歌剧为主,二是主要以中国民族音乐特别是汉民族的为主,故此,把一体的音乐文化与多元文化音乐视野结合尤为重要。对基本的发声原理进行科学而有效地结合。

(二)声音概念的形成。不同文化的音乐对声音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不能仅仅考虑单一的西方音乐学知识论或者中国民族音乐,还应该有着多元性的解释,使其更加合理。

(三)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不要认为只有国外的发声方法先进,凡是中国的发声方法就落后,应该充分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建立多元的音乐价值观。

(四)和谐的教学方法。演唱者诠释作品过程中会涉及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这也是声乐作品演唱魅力之所在,作为教师不能偏重使用某一种,应该是多种风格都让学习者了解并掌握,保持和谐的教学风格。

篇(11)

2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1)创设阳光课堂。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将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要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式,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音乐课堂与其他的教学课堂不同,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动态效果,因而,教师要尽量将关爱带入音乐课堂,将对生活的希望和热爱带入课堂,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使学生在体验音乐的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情感和尊严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自身的音乐基础,合理创设情境,对于那些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避免直接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加重学生自卑或者厌烦情绪,给学生的心理恢复造成更大的困扰。音乐教师要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或者与心理学教师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教学的结果,教学的过程和方式往往被忽略,在新课改的教育要求下,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增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音乐教学作为一门内容丰富、教学层次多样化的课程,不仅要遵循教学的一般原则和要求,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歌声和舞蹈中释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需求,音乐教师要加强对这些细节的观察和分析,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比如可以组织合唱比赛,《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可以引导学生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逐渐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懂得维护集体的荣誉。在比如,音乐教师还可以设置舞蹈大赛,在《军中姐妹》这个舞蹈中,学生可以模仿军人进行出操、训练等表演,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国家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个人意志力,促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3)陶冶学生情操。

音乐是一门感性最为强烈的艺术,不论是自己聆听音乐,还是进行唱歌、跳舞、弹琴等活动,都能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从学生追求和喜欢流行音乐这一方面就能看出音乐的独特魅力。利用音乐这一独特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中,可以胜过传统教育中的无数说教理论,不仅可以避免直接的心理辅导和治疗,还能使学生欣然接受。音乐可以说是人们心灵的良药,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心理理疗方面,利用音乐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例如,在音乐教学中,器乐的教学也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竖笛表演《深深的海洋》这一乐曲,由于这一曲子要求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相互倾听,及时有效地调整发音,最后达到演奏的和谐和统一,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演奏中找寻心灵的归属地,升华自己的情感,还能陶冶整个团队的情操,培养集体荣誉感。

(4)延伸教学内容。

学生在产生心理障碍和困惑时,单靠心理教师传授的心理学知识,往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还需要音乐教师的配合,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音乐鉴赏课堂上,可以将一些音乐家的生平故事介绍给学生,如贝多芬、海顿等,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们的音乐创造史和人生历程,从音乐家的艰辛历程中,感悟到人生成功的不易,促使学生的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音乐家们的创造精神,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敢于直面自己的人生,正确对待责任、情感和挫折,进而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