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大全11篇

时间:2022-04-19 02:55: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300-01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陈子昂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过人的诗人,在诗歌的理论与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其代表作《登幽州台歌》,篇幅虽短,但意境深远,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此诗写于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之时,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从诗歌背景可看出,作者写诗的心情是愤慨悲凉的。是作者感叹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没遇到先前的贤君,也看不见后来的明主;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整首诗读上去气势十足,但感情基调却是一个“悲”字。本诗的诗题也集中体现在“怆然”二字上。“天地”,“悠悠”,“念”以及“独”营造出一种辽阔幽远、空旷苍茫的意境。

下面将许渊冲教授, 翁显良教授,英国汉学家Herbert A Giles及Tr. Burton Watson的英译版《登幽州台歌》作对比并加以分析。

许渊冲教授:

On the Tower at You Zhou

Where are the great men of the past

And where are those of future years

The sky and earth forever last;

Here and now I alone shed tears.

此译本注重了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形式与原诗相近,符合形式美的要求。前两句中,用了两个where似重在寻找,接近原文中“不见”的意思,但又不能完全得表现出来作者字里行间所透漏出的找寻而未果的孤独。第三句中进行了删译,将“念”字去掉,“天地”译作“the sky and earth”,“悠悠”译作“forever last”显得过于平实,似不足与表达原诗中的意境,有损于诗歌的美感。

翁显良教授:

I See Them Not

Men there have been, ----I see them not

Men there will be, ----I see them not.

The world goes on, world without end.

But here and now, alone I stand in tears.

此译本在音韵上的不同在于运用了重复咏唱的方法,增添了诗歌的美感。前两句中重复使用的“I see them not”与原文中“不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天地”译作“the world”,“悠悠”译作“goes on”,“without end”,同时也将“念”字去掉,但是在第四句中曾译,加了“but here and now”,就将三四两句意思连接起来,表现出了原文并没有在字面上表达出来但隐含着的转折的含义。

译文中重复使用的“I see them not”深刻的表达了“孤独”这一情感,而大胆地将题目也改为“I see them not”就更强化了诗歌的主题,就是“怆然”之悲。这个译本在形式内容上不死板,情感的表达却是最接近原作的。

Herbert A Giles:

Regrets

My eyes saw not the man of old;

And now their age away had rolled.

I weep to think I shall not see

The heroes of posterity!

这个译本对于原文的改动就比较大,不拘一格,将诗歌的主题定义为“regrets”,而“怆然”的原因是“I shall not see the heroes of posterity”是一种看不到的遗憾,与原文孤独的意境有着较大的出入。但此译本音韵上采用了AABB的押韵方式,内容上大胆创新,读起来也不乏美感和新意。

Tr. Burton Watson:

Song on Climbing Youzhou Terrace

Behind me I do not see the ancient men,

Before me I do not see the ones to come.

Thinking of the endlessness of heaven and earth,

篇(2)

可惜的是,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把结论性的东西直接教给学生,使得学生缺少了对意境的体悟,因而也就缺少了那种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感受,这种情况在阅读其他诗歌时也同样存在,使诗歌教学显得肤浅而粗糙。

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的意境,有几个过程不可不深入进去:

一是理出诗中人、事、景、物。人、事、景、物是诗歌的意象,这些意象有的呈现出来,构成诗歌显性意象;有的隐藏在背后,构成了诗歌隐性意象。应该说,在一首诗里,既有显性意象,又有隐性意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显性意象是“人物、陈子昂、幽州台”等,更多的是藏在文字后的隐性意象,“幽州大地、战火遍地、烽烟四起、夕阳在山、晚风劲吹、诗人心中失望与期待”。在阅读这首诗时,多数学生只会注意显性意象,忽视了隐性意象的发掘与品味,因而很难准确地把握陈子昂那种旷绝今古的伤感与孤独,对诗歌呈现的意境美也缺乏深层的理解。再者如柳永的《雨霖铃》,其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吟咏之中总觉得韵味悠长,为什么?从第一个层面上讲,它包含的人、事、景、物极其丰富:显性的有烟波、沧海、暮霭;隐性的也不少,如人立船头、回首怅望、岸上送别、友人离去、前途迷惘等。恰恰是这隐性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阅读鉴赏时,应该引导学生将它们发掘出来。

二是将显性和隐性意象组合成层次分明、情感丰富的立体画面。意象组合,是一个联想、想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最见阅读者的智慧。同样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例,假如我们把刚才的显性意象和隐性意象联系起来,就会组成这样一个画面:

残阳如血,暮云四合,诗人面容苍老,长须飘拂(姑且这样想),寒风吹衣,尽显孤独和悲壮。远处狼烟滚滚,而天地空旷,四野沉寂,高台残垣,破败与苍凉。

教学过程中,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去剪接、去组合,在画面中体味,而不是一味地诵读。诵读固然有不错的效果,能够感受明白流畅的语言,但鉴赏这首诗却更不能离开对这种层次分明、情感丰富的立体画面的“想见”与“品味”。

这种“想见”与“品味”,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能够充分展示学生阅读的个性。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几句写得好,教学时可以大胆设想画面来帮助理解:

房子可能是布满蜘蛛网的破旧瓦房,一扇破窗户,窗前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她心情沮丧,目光暗淡,痴痴地盯着眼前的梧桐叶,倾听滴答的雨声:一滴,一滴,还是一滴,滴在心里似千钟撞击。

看,这样设想画面出来了,色彩出来了,诗歌形象出来了,读者的感受也出来了,达到了“入情、入景、入人心”的教学效果。

篇(3)

1、《登幽州台歌》。古诗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寥寥数语,由于深刻的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与生命的悲剧意识,并在另一个角度昭示了新一代知识分子在人格精神上的自立成熟,预示着更加伟大的新的艺术审美理想的确立,直启暴雨般丰沛而壮观的盛唐气度,因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或许是受异族文化和皇室遗风的影响,唐代儒生的理想人格并不是那种只会吟诗作画的谦谦君子风度,而是出经入史,饱读诗书,集文韬武略于一身,陈子昂就是这样一位诗书儒养下的豪侠之士。他从小“奇杰过人”,“驰侠使气”。据载,子昂初到京师,以千缗市胡琴,引起众人惊异。次日集会,他又当众击碎此琴,并趁机散发文稿,“一日之内,声华溢都”,一副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概,这种气概恐怕也只有唐人做得出,只有像陈子昂这样勇于自新自立的人做得出。

陈子昂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极强政治见识和政治抱负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令他心情时常处于极度苦闷中。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攻陷营州,陈子昂担任武攸宜幕府参谋,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因而战争中节节败退,他几次直言相劝,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登上蓟北楼,慷慨悲歌,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举贤与能,礼贤下士的贤君明主;来者指后来的贤明君主。作者登高望远,视通万里,思接古今,对像战国时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魄;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已经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王自己又来不及见到,他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时不我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与生命的悲剧意识极其矛盾的交织在他内心,当他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亘古悠远,深感自身如一芥尘埃般微渺,生命的短促与功业的未就交错,从而引发了他内心深处一种深广无边不可诉说的孤单寂寞,不觉悲从中来,禁不住怆然流泪了。这是一声巨人的长泣,也是一曲巨人的悲吟,更是一首巨人的高歌。它悲壮悲凉却不凄凉颓废,反从一份深长的悲寂中涌出一股厚积薄发的力量与气度,让人感到一份沉潜的力量与震动。孤单寂寞是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人士所共有的独特人生体验与生命意识,因而能超越时空获得广泛的共鸣。不过,陈子昂这一声横绝出世的寂寞悲吟,在此时此境却有特别的意蕴,这是一种生命存在本身的寂寞,这也是经冬历寒如春水般将要喷涌而出的初唐文士所特有的寂寞与抱负,它是初唐文人走向人格精神独立的成熟标识。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独具特色,在初唐文坛诗苑中,如果我们把“四杰”比作急先锋,把刘希夷、张若虚比做左右偏将,那么中军全帅,就非陈子昂莫属了。虽然在审美创造上,初唐“四杰”的诗中已开始出现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刘希夷、张若虚也开创了诗歌的兴象玲珑的意境美,在一定程度上已大大拓展了诗歌创作视野,大胆搅动了诗坛,扭转了六朝骈俪绮靡文风,但那毕竟只属于积极的尝试和朦胧探索阶段,而陈子昂不仅有更加自觉的否定精神,明确标举“风骨”,倡导“兴寄”,以回归反魏“复古”途径来实现超越两晋的革新目的,而且自觉付诸实践,这首《登幽州台歌》就是他自觉理论的有力实践。

这首诗境界宏伟开阔,苍茫遒劲,语言苍劲奔放,一扫六朝诗歌的绮丽脂粉气,极具表现力,诗上两句俯仰古今,写时间之绵长;第三句登楼远眺,写空间辽阔,“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诗人独立苍茫宇宙,宇宙无穷,天地不尽,人生惟余一芥。有与无,虚与实交织在这样广阔无垠的苍茫背景中,表现了诗人极度的孤单寂寞,悲哀苦闷之情,两相映照,慷慨悲哀,分外动人。读这首诗时,我们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茫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图景面前,毅然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而寂寞悲伤的诗人形象。诗人这份从内心深处涌出的寂寞,是一种生命存在本身本真的寂寞,是一份有待升华与超越的无法消除的生命悲剧意识,这份独特的人生体验难以道明,无法宣泄的潜藏在我们许多人内心,陈子昂以巨人的胸怀道出了这一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长叹,不仅获得了对自身生命的超越与升华,而且赢得了极其广泛的共鸣,因而我们深深为之激动着,从而也获得了一份与六朝以来不同的雄浑阔大的审美意蕴美。

这首诗在用辞造语方面,采用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式,不讲规范的格律,不求严整的对仗,颇有几分杂文的意味,且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毫无六朝以来四六骈俪声律的形式束缚,我们似乎可以隐隐窥见其中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萌发,它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启迪了唐中期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难怪金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到“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极度褒扬了开盛唐诗歌气象的一代宗师陈子昂。

篇(5)

陈子昂(六六一―七二),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睿宗文明元年(六八四)进士。武后时,官右拾遗,直言敢谏,所陈多切中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归里,为县令段简所害,死于狱中。后世称为陈拾遗。[1]

据《全唐诗》:“(子昂)少以富家子,尚气决,好弋博。后游乡校,乃感悔修饬。初举进士入京,不为人知。……”[2]在初唐诗人中,“四杰”之外,子昂应是独特的一个。所谓独特,指其品格。笔者不揣浅陋,拟从人品、诗品、文品三层浅论之,未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就人品言,子昂堪谓奇绝瑰伟。

同据《全唐诗》:“……初举进士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子昂顾左右,辇千缗市之。众惊问,子昂曰:余善此。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入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奉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贱工之伎,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百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名满都下。”[2]

子昂生值“初唐”,然从上述引文可见子昂何其自信,又何其有心,毋言当时,即使其后“盛唐”,诗人群体中如彼者恐也难有几人。而其事及子昂在此中所表现出的精细、决断与英气,化用其诗言,恐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此一事,堪见“奇绝”一面。[3]此其一。

其二,子昂之瑰伟可见于其关心国计民生,敢于直谏。此点在正史、别史中均有记载。据统计,有关陈子昂上书事,《旧唐书》载2次,《新唐书》载4次;《唐会要》载6次,《资治通鉴》载6次,《读通鉴论》载1次,论1次,《通典》载1次。

观其上书所言,不惟忠直,更见大略。《读通鉴论》曰:“陈子昂以诗名于唐,非但文士之选也,使得明君以尽其才,驾马周而颉颃姚崇,以为大臣可矣。其论开间道击吐蕃,既经国之远猷;且当武氏戕杀诸王、凶威方烈之日,请抚慰宗室,各使自安,撄其怒而不畏,抑陈酷吏滥杀之恶,求为伸理,言天下之不敢言,而贼臣凶党弗能加害,固有以服其心而夺其魄者,岂冒昧无择而以身试虎吻哉?故曰以为大臣任社稷而可也。”[4]

可为大臣任社稷,而不得明君以尽其才,诚为子昂人生的大缺憾,但无损于其品格的瑰伟,反而奠基和充实了其诗歌内涵。

子昂为人史书可鉴,诗品、文品与此息息相关。

关于诗品,姑以《感遇诗》为例述之。

《感遇诗》38首,非一时一地所作,所感本事不一。后人评价子昂诗,除略提及其文采稍欠外,多重其风骨兴寄,重其开一代风气之文功。[5]于此,笔者在粗读子昂诗中也有所感。

如(21)[6]“蜻蛉游天地”: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感言。

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千载为心酸。

读此诗,可感诗人虽表面写史事,但无疑是寄寓自身的“兴寄”之作。

又如(27)“朝发宜都渚”: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亿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读此诗,不惟感深情雅健,抑扬顿挫之声调亦充盈在耳。“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句可见曹子桓《燕歌行》之痕迹。[7]

再如(34)“朔风吹海树”: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读此诗,子昂于国愤、家仇之激情毕现,然“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之句,复见建安风韵。

综观子昂38首感遇诗,虽名之“感遇”,实为“感不遇”;虽其间不无寄身释道以自适的情绪,但基本是儒家用世思想遭遇现实挫折后的折射。以下章句可见:

(14)“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16)“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18)“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

(22)“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谲,孤鳞安得宁”。

(25)“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28)“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30)“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32)“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33)“疲苦沦世,忧日琴淄”,“眷燃顾幽褐,白云空涕”。

(38)“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因而,子昂诗之品格,是其激奋昂扬之内在感情的外化(反射),是其奇绝瑰伟之人品的曲折反映。而将这种反映推到极致的,则是那首震烁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此亦为其文品的极致之作。

本文所谓“文品”,窃指子昂之文学精神。

《登幽州台歌》只廖廖四言,然境界雄阔,意蕴深远,是子昂平生胸襟、思想、感情、遭际的凝聚与升华,读此诗,可概知其人矣;然从另一层面上讲,也是其倡“汉魏风骨”、“风雅兴寄”文学精神的代言之作。

原作如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此诗中,达到了苍茫的时空背景下天、地、人的交融。我们不难体会诗人独自伫立幽州台上,面对辽远的雄关,苍茫的天地,古人、来者俱不见,独怆然而涕下的意境。而为何而伤,为何而叹?是念天地的悠然,志向的高远,现实的多违,抑或时空的不驻?开阔自信的胸襟,壮志难遂的苦闷,一腔情怀无人与共的孤独,时空苍茫的感悟,尽付于此悠然的天地之间,黄金台上,一声浩叹,风骨沛然,寄兴深远,开百年风气,遗响千载。

关于子昂之于唐诗开创之功,古人已有共识,于此篇评价亦高。

杜甫云: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8]

韩愈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8]

刘克庄: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太白、韦、柳继出,皆自子昂发之。(《后村诗话前集》卷一)[9]

高:唐兴,文章承陈、隋之弊,子昂始变雅正,然独立,超迈时髦……故能掩王、卢之靡韵,抑沈、宋之新声,继往开来,中流砥柱,上遏贞观之微波,下决开元之正派。呜呼,盛哉!(《唐诗品汇・五言古诗叙目》)[9]

王士祯:唐五言古诗凡数变,约而举之:夺魏、晋之风骨,变梁、陈之俳优,陈伯玉之力最大。(《带经堂诗话》卷四)[9]

对于《登幽州台歌》的品评:

黄周星: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唐诗快》卷二)[10]

沈德潜:余于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古人先已言之。(《唐诗别裁集》卷五)[10]

今人之评:《登幽州台歌》是体现陈子昂诗歌主张的代表作。它的出现,标志着齐梁浮艳、纤弱诗风的影响已一扫而空,盛唐诗歌创作的新潮即将涌现。[11]

由此,子昂之文品(文学精神):风骨、兴寄应为其诗品(诗歌品格)的自觉的理论指导,而后者亦为前者的具体体现。

平实而言,本文所谓子昂之品:人品、诗品、文品,应是有内在联系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三者是趋于统一的,即为子昂其人个性、才情融合的展现。

人品决定着诗品与文品的基调,诗品与文品是人品的外化和体现。而后二者,也有着理论与实践的一层关系。人品的奇绝瑰伟,诗品的激奋昂扬,文品的风骨兴寄,均以子昂“豪侠浪漫”[12]的个性和“非但文士之选,亦为大臣之材”[13]的才情为出发点与归宿。

或许,在历代的评价中不无主观偏好、受他人影响的因素,但其事是大致确凿的,其论是基本公允的,在未有新的材料、发见之前,子昂之为、之作、之品可为不易之实证;即使,退一步讲,亦应无损其大概。

子昂曾在其《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并书》中盛赞东方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曰:“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14]遥想,以子昂之品,之作,至李、杜诸公怀及故人时,不惟相视而笑,更要把酒言欢了。

金人元好问曰: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15]

余谓:浪起百尺,碧落千旬;百年文宗,千载子昂。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页.

[2]《全唐诗》第三册,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89页.

[3]文卷或不无润饰之处,但其事确,当无疑。若有必要,待日后撰文细讨,此文从之.

[4][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一).第545页.

[5]同[1]。有关陈的简介,原文:“他的诗虽微显文彩不足,而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后来许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对他都很推崇。韩愈曾说:‘国(唐)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正指出了他在唐代诗歌革新运动中的启蒙作用。”

[6]此排序按《全唐诗》第三册,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89―894页所载,下同,不复注之。

[7]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46页。曹丕《燕歌行》:“……不觉泪下沾衣裳”,感陈句在语辞、风调上与此似,疑化用之。

[8]同上,第38页。有关陈诗歌革新功绩的评价,原文略。

[9]马承五.唐宋名家诗词笺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集评]部分.

[10]同上,第34页[笺说]部分.

[11]霍松林.唐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12]同[7],第33页。有关陈的介绍,原文:“陈子昂(661―702),……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

篇(6)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虽短短22个字,却字字珠玑,透出了人生许多感悟和哲理,可谓千古绝唱!历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感叹,他们或从艺术魅力去研究,或从时空概念去研究,更多的是从其政治遭遇去研究,然而总给人言之未尽的感觉。其实当时陈子昂写这首诗,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重感叹的百感交集和愁肠满腹的复杂心情交汇而成。

一、创作背景

陈子昂,24岁中进士,29岁时曾向武则天上谏《答制问事八条》,主张减轻刑罚、任用贤才、劝功赏勇、减轻徭役等,但因“言多直切”不讨武则天喜欢而被罢职。几年后,又因 “逆党”事被牵连下狱。695年出狱后,在洛阳任右拾遗。次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任参谋,然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屡战屡败。陈子昂多次向武攸宜进言均不被纳,又主动请为前锋,武攸宜不但不听,反而将其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挫,满腔悲愤,一天登上幽州台,想到燕昭王礼贤下士的故事,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此外,诗人反对齐梁之风、恢复“汉魏风骨”的文学主张,在当时也很少有人响应。当时占文坛统治地位的是“沈宋”以及“文章四友”,他们绝大多数诗篇都是奉和应诏之作,这些作品远离人民,对国家和社会状况极少关心,甚至漠不关心。诗人大声疾呼、力主革新,而应者寥寥,此时登上幽州台,心境不免孤独悲凉,愁肠郁结,感叹万分。

二、多重感慨

1.第一重感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失意感

诗人登上幽州台,想到自己的前途暗淡无光、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感叹世道沧桑,心中悲痛万分,以歌当哭:过去的明主早已逝去,只留下一些历史陈迹和佳话供人凭吊追忆。即使今后再有那样的英豪出现,自己也赶不上和他们见面。天地依旧是原来的天地,它们的生命多么悠久!相比之下,人的一生太短暂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来不及实现,雄才大略来不及施展,就将匆匆离开人世。想到这里,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2.第二重感慨――知音难觅、独立苍穹的孤悲感

诗人在文坛上的革新运动,无论愤慨也好,大声疾呼也罢,然而与其响应者寥寥无几。“独怆然而涕下”,一个“独”字妙不可言,刹那间万籁俱寂,百川滞流,只有诗人独自饮泣。此时“初唐四杰”早已辞世,而王维、李白、杜甫等巨擘还不曾出生,这种“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滋味,怎么能不使他感到异常孤独?同时,又想到“沈宋”和“文章四友”的艳颓靡文风、应制取宠媚态,一种突兀的孤寂感如同暴风骤雨,瞬间将诗人置于空旷无依的悠悠苍穹之中。

3.第三重感慨――岁月无情、时不我待的忧生感

纵观中国历史,像诗人这种刚直不阿、率真坦诚、忧国忧民的文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诗人与武周王朝的隔阂,在仕途上的失意惆怅,在文坛上的孤掌难鸣,使他逐渐感叹时光之悠悠流逝、生命之短暂无奈。“前不见古人”,不是前无古人,而是“我”不能见到古人,古人也不可能见到“我”;“后不见来者”,也不是后无来者,而是 “我”等不及见到后人,后人也不可能见到“我”。能见到“我”的和“我”所能见到的,只是这个时代;而偏偏在这个时代,既没有过去那样的英雄,亦没有将来的俊杰。人生苦短,过客匆匆,岁月无情,时不我待!

篇(7)

【作者】陈子昂 【朝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篇(8)

3、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4、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

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8、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9、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1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篇(9)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7-0007-02

一、乐曲结构分析

徐振民的《登幽州台歌》,源自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同名诗作。诗文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这首诗以苍劲奔放的语言,表现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钢琴曲《登幽州台歌》引用了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散节拍与民族的和声技法,用音乐赋予了演奏者与欣赏者一幅远古的图画。展现了诗人人生抱负不得实现的痛楚和悲哀。西方音乐更多带有人工化的印记。各音乐都能纳入节拍体系,轻重音明显,节拍的周期循环具有规律性。而中国音乐则更多偏重音乐流动的率真和顺其自然,不造作,不矫饰,大多数音乐都很难纳入规范的节拍体系,即使勉强纳入,轻重音的对比也被弱化,节拍稍有规律性的周期循环。这首钢琴曲中正是引用了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散节拍。但他成功地将钢琴这种西洋乐器,与中国特色的音型、节奏相结合,创造了钢琴上新的中国诗意。

钢琴曲《登幽州台歌》结构是西方常用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图式为:

A + B + A'

[a+b][c+d+d'+d''+d'''+e][a'+b']

(1-5)(6-10)(11-14)(15-16)(17-19](20-21)(22-24)(25-33)(34-37)(38-44)

作品虽是用西方调式结构写成,但曲中并没有西方传统的和声进行。曲中的和声多用增

四、减五、四五度叠置及二度叠加等复合和弦。调性概念模糊,具有现代音响特征。该曲充分利用钢琴音区宽广的表现力,乐音上高低音跨越极大,制造出极具空间感的音响。

二、乐曲创作特色与演奏提示

首段速度与表情标记是“Crave”,乐曲开始在钢琴的低音区,是一个双手的四五度叠置和弦,音响苍劲,浑厚。第二个和弦马上转入高音区,同样也是一个左右手的四五度叠置,这各暗区的转换与纯四、纯五度自身带来的空旷感,立即构架出了人与天地的空间感。到第二个和弦,力度由低音的f转到高音区的pp,这是作者的目光转向天际,具有空灵效果的纯四、五度叠置的十三和弦使得乐曲一开始就笼罩在一片静谧,空旷,感伤的氛围当中。

在第一个乐句中和弦的连续构成了曲调进行的线条,节奏由紧至松,再紧,最后以悠长的三连音结束。这种安排既像是人生理上的呼吸感,又像人在吟诗,马上将钢琴音乐与文人胸怀结合起来。在第三小节第三拍上的和弦,是由增四、纯四度叠加构成的苦涩音响,并且与第二拍相比。该和弦的音域向上下方同时扩展,表现了情绪的波动,结合该处标明的渐强记号,可以知道在静谧的音乐感受中却隐藏着悲痛第一小节只有两个音,第一个和弦与第二低音上的延长记号,使得低音延长,从人的听觉感受上来说,低音仿佛说不出的浓郁,表现一片茫茫大地。这是音乐中的“空间感”。2、3、4小节按照西方节奏韵律来说应该是重拍的每小节第一个音都被前小节的音延留过来。切分音与三连音的使用更是割裂了整齐的拍数。原本轻重音对比都被弱化,表现了中国音乐传统的长的呼吸线条,因此高音区pp的和弦应该尽量把它音色弹匀,换指时不留半点痕迹。为了显出第二小节右手比较高远的音响,左手开始的八度和弦应将左手的重量多分配小指。高音时手指尤其是小指第一关节以下的部分要保持与键盘垂直。就能够让声音的清晰度增加,即使在很轻的层次中也能有透明的清澈感觉。正是这种空间感与空白感能让人展开无穷的想象。

第二句通过松――紧――松的节奏直奔向高音区,这种向上的进行表现了情绪的高涨,但这里不是西方作曲技法中常规的渐强,而是音区越高,音响越弱,并结束在以a为根音的九和弦上。左手的增六和弦都未解决,这与九和弦所构成的不协和大七度展示了一种极度的不稳定感以及一种倾向性。这里描写了诗人因其自身所受的不公平以及怀才不遇,由自身的困惑与抑郁转而向上天发问。

B段更多采用的是情绪描写,音乐情绪与A段对比。它的速度逐渐加快由原先的一拍等于62。变为66、78。力度也由pp至23小节的fff。调性每两至三小节变化:由原先的c小调――C大调――降D大调――A大调――C大调――降D大调――a小调。不停变换的调性表明西方的调式原理在这首乐曲中地位不十分重要。动荡不安的节奏与音响透漏诗人内心深处巨大的矛盾冲突,一股挣扎的、激昂的崇高悲壮之气使音乐充溢着惊心动魄的力量。

B段力度开始的f经由A段结尾的pp衬托,显得格外醒耳。大字二组的低音E及往上构成的纯五由双手奏出。随即后半拍就是双手奏出的不协和七和弦在高音区炸响。好像一个闷雷滚过,闪电划破天际。其后由七和弦分解构成的十一连音渐强的往低音奔去。衔接着下一小节对前面两小节的模仿。与前一小节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结尾是分解的七和弦往高音区缓慢走去。这里之所以这样安排,笔者认为是了后面的做铺垫。

篇(10)

一、教师做好宏观调控,把好“群文”关

教师是群文阅读中知识的储备者,在教学之前挑选一些咏史怀古诗,让学生放声去读,在朗读中先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高中课本中的咏史怀古诗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李商隐的《马嵬》、杜甫的《咏怀古迹――王昭君》《蜀相》,给学生补充的咏史怀古诗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李商隐的《贾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韦庄的《金陵图》、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乌江亭》、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杜牧的《赤壁》《题乌江亭》。可以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读诗,类比阅读法、小组诵读比赛法等,目的是熟读成诵。

二、让学生主动理解“群文”内容,感受其意境美

学生熟读后,就会理解诗歌的内容,进一步感受这些诗的意境美。理解咏史怀古诗需要注意先要知人论世,然后对诗的内容进行想象描写,从而把握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所谓“知人论世”,就是理解诗作的思想感情,古人读诗主张“以意拟志”,即用读者的“意”,根据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去探索追溯作者所要表达的“志”。咏史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人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例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是杜甫迫于“安史之乱”而入蜀后,于乾元三年春天写的。诗中提到“锦官城外”的“丞相祠堂”,提到“三顾”和“出师”,我们就可以知道杜甫是在拜谒武侯祠后写的这首诗,涉及的是三国蜀相诸葛亮的事迹。诗人面对武侯祠旧址,想到诸葛亮生前的才智和业绩,赞颂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同时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胸怀壮志而未酬表示惋惜,以至“泪满襟”。杜甫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哀情,是因为他当时也遭遇乱世,胸怀报国之志却无力回天,想到诸葛亮的结局,而发出怀古之哀叹,实际上也是在叹息自己。仔细品味这首诗,可以发现诗的首联一问一答,开门见山地指明自己感怀的内容是成都城外的武侯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写景的句子中,一个“自”,一个“空”,既是写实,又体现出自己对一个历史人物的墓地,如今却荒凉冷清、无人关怀的感叹,以乐景衬哀情。全诗的情调悲凉,这正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致的。经过这样的思考,对杜甫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就可以准确把握了。这一阶段占用的时间比较多,需要老师向学生耐心地讲解每一首诗。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咏史怀古诗教学变为一个学生主动探险、主动发现、主动认知的过程。

三、归类总结这些“群文”的写作规律,再扩大阅读范围

在理解以上诗歌的基A上对其进行分类总结:

怀人伤己: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杜甫的《咏怀古迹――王昭君》《蜀相》、李商隐的《贾生》。

怀古伤今:李商隐的《马嵬》、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韦庄的《金陵图》、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

理性反思:杜牧的《赤壁》《题乌江亭》、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乌江亭》。

咏史怀古诗: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思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内容感情: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常用手法: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借古伤己,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用典,对比,比喻等。

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篇(11)

有感而生,怦然心动。只是一刹那间,一瞬间,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为之震撼;最湿润的地方为之懦湿;最昂扬的部分为之激荡。

还曾记得,翻阅《红楼梦》,当读至“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树榭,落絮轻沾扑秀帘……”为屋中女儿愁绪满怀无处诉,而感动。她(林黛玉)一个柔弱女子,家门不幸,寄居于外婆家。她美,美得超凡脱俗;她雅,雅得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她痴,为一个混世魔王所痴,所累,所狂。就是这么一位美女、才女,却因忧成疾,早早地去了。那一刹那,我眼中的泪水喷涌而出。为什么?为什么她的命运会如此坎坷?为什么?夜深了,灯灭了,泪还在流,只因感动。

还曾记得,吟诵陈子昂的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少年壮志,一心为国,想建立功勋。却苦于终不得志,终日郁郁不乐,望着窗外的天空,灰??鞯模?槐橛忠槐榈鼗孟胱牛?谀强瘴抟蝗说挠闹萏ㄉ希??弁ぬ?ジ螅?魍?斗剑?蠼稚希?顺稻奂??伤?帜芏??男乃迹课也恢?牢腋盟敌┦裁矗?睦镒苡幸恢值??纳烁小B?槐Ч??疚薮κ梗?鐾?短欤?闶瞧镜跛?伞c扳曛???灰蚋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