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化学物质用途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掌握化学课本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与初中化学教材相比,高中化学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加深,也更加注重推理,对知识综合了解和掌握的要求也更高。高中化学逐渐把问题的研究由现象深入到本质,出现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出现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化学是理科学科,因此它的课本阅读起来不那么容易:首先,让学生应该全面阅读教材,大体了解每一节的内容,在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引导学生学会抓重点。反复琢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做好记录,方便以后的复习。最后,教会学生把知识系统化。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化学成绩,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还有,在看书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笔记。高中化学的知识点非常多,且繁杂不集中,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教材知识浓缩到笔记中,再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教师的课堂讲解,不断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另外,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复习并不是单纯地回顾知识,而是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只有坚持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记的知识点很多,死记硬背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所以,要掌握化学上常用的记忆方法:比较法、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等。这些都离不开里教师的帮助和辅导。如在涉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行比较学习,让其记住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掌握这两类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并使之联系教材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刻的记忆和学习,从而达到令学生一看到某个化学反应,马上就能想出相关的化学现象;一看到某个化学方程式,马上就能想到这个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的每个化学物质的性质,想到这些化学物质又能跟其他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的程度。
二、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知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最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化学实验不容忽视。
化学实验从观察开始。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考的良好习惯。例如:学生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教师要对锌放在稀硫酸中能够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的现象提出“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一来,既则能够让学生的感性知识得以升华,也能使之对化学知识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化学实验操作中还有许多注意事项。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三、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知识,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化学总结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教会学生从知识点出发,以知识结构为主线,把所学化学知识归纳起来。例如在教授研究卤素知识点时,可应用这样的教学顺序: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存在保存等。在这个施教过程中,学生可以知道:( 1 )结构的规律性。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等。(2)性质的规律性。由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推断知道单质的氧化性较强,得电子后形成离子还原性较弱。而其他含有卤素(正价)的化合物大多数都有较强的氧化性等。又如,高中化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依据物质的特点,把所学过的一类物质归纳起来,如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可以归纳总结为原子晶体有金刚石、单晶硅、碳化硅等。再如,让学生根据典型的习题归纳出常用解题方法,如高一化学的物质守恒计算、混合物计算等。
二、加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化学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敏感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自我表现欲望也很强烈。教师要通过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去自然地关注学生的变化,肯定学生的优势。高中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在教学中,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加主动,也会让学生的化学学习自信心得到建立。一位平易近人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依赖。化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正确对待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给学生表达个性化观点的机会,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轻松和谐。比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一味地跟着自己进行化学学习。当学生勇于表达观点时,哪怕存在错误,也要从其他角度进行肯定,激励学生与自己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加强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能够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形成,大大提高化学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科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在讲解《氨硝酸硫酸》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关于三种化学物质的性质,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看到三种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并利用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三种物质的用途。当学生对其具有基本认知时,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得以创设,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对化学知识进行验证,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
四、加强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在教学改革的今天,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只有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让化学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各学科学习模式的相似化,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过于枯燥。作为一个自然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且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比如在讲解《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总结尽可能多的能源利用方法。在课堂中,通过抢答的方法去回答能源应用方面的问题,以计分的方式决定胜负,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54-02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应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同时要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基于铝的学科知识,按照物质中心模式进行编排,即“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存在形式―工业制备原理―用途”,其结构上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环境下如何设计和有效地开展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活动,是当前化学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标化学必修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教学为例,阐述基于新课标环境的高中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知道铝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形式,了解工业上从铝土矿中获得铝元素的方法,并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概念,知道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通过解读铝土矿制备铝的工艺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完善流程使学生学会分析化学流程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新流程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验证物质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上,通过方案解读、验证、改进、创新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了解炼铝方法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通过对大耗能工业的分析,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至社会生活,积极关注社会热点,运用化学知识对相关生产生活问题作出合理分析。
二、教学设计及流程
(一)了解铝的用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有效动力,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更好地投入学习之中。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多种方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充分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或化学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影像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对化学认知产生充分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教师就能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化学问题的核心,逐步建立化学认知。
在学习“从铝土矿中提取铝”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回忆,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物质氧化铝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图片,并提出问题:你能说出该物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具体用途吗?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忆,纷纷解答:铝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在日常生活中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等。这两个问题已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提出设问:既然铝及其合金有着如此广泛的用途,那么工业上是如何获取铝单质的?从而引出这节课“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课题。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初步了解铝及其合金的一些重要应用,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了解铝的结构、性质、存在形式及制备流程,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要变得更聪明。”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是学习的主体”,认为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根据建立生本教育理论,教师应让学生在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无限潜能。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应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
在上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对如何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充分好奇。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铝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以及主要存在形式;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含有哪些杂质?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元素需要除去哪些物质才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氧化铝,然后通过电解能够得到铝元素;根据课本上关于制备铝的工艺流程思考讨论每一步骤所得产品。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分析和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加深学生对铝元素制备的认识。
(三)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水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科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得(下转第62页)(上接第54页)化学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学生能够从化学实验中清晰、直接地观察基本化学现象,从而更好的总结和理解化学知识。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探索化学的奥秘。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化学实验前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和实验重点,从实验的整个过程中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并真实、及时地做好各项实验记录。化学实验前要指导学生仔细检查各项实验仪器、试剂等。最后要对实验现象做出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及时纠正实验中的错误。
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就是开展制备铝工艺流程的实验,在实验前首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在制备铝的工艺流程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过滤后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通入CO2酸化的作用是什么?盐酸能够替代CO2酸化吗?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在NaAlO2溶液中加入盐酸进行实验,并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完成制备铝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教材中还为学生详细讲解了电解法制铝,请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将教材知识与实验相结合,并讨论几种流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四)总结铝及其制备相关知识,加深巩固所学知识
化学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归纳总结和训练内容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总结可以采取教师引导的方式或小组总结的形式,而训练内容应是教材学习内容和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在体现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基本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本节课的巩固练习设计为学生课下探讨活动:探讨镁和铝提取过程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以此扩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三、教学反思与感悟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知识体系分散而知识点繁多,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进行双向的教学互动来促进高质量化学教学课堂的建成。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历年来的课改中,教师往往将教学改革的重点关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本文将立足于自身的自主学习经验来对如何自主学习高中化学知识来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讨,以促进高中高质量化学教学课堂的建构。笔者总结出了观察、记忆和联习三大学习方法,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科学有效的观察
化学与实验的关系密不可分,化学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的形成和发展,每一个化学知识都是在试验中不断总结归纳出来的。因此,化学的学习首先离不开对于实验的学习,对于实验的学习离不开观察。学生在对高中化学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实验观察习惯对于化学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实验观察习惯才能真正对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呢?首先,学生在观察之前要明确观察目标,即观察的对象和原因。学生怀着一颗充满着对于未知的领域探索的好奇,并明确制定好观察实验的原因和观察对象,进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探讨、总结,并得出最后的结论。在科学有效的观察习惯的作用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以积极自主的学习心态完成高效的自主学习,为建构高效化学课堂作出相应的贡献。比如,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这一试验中,学生应该在实验之间就先明确观察的对象是这一反应的物质变化以及反应条件,观察的目的就是探究在这一反应条件下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能否生成新物质。学生在明确的观察目标之下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在反应之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通过加热,试管中的碱式碳酸铜逐渐发生了形态和颜色上的变化,绿色逐渐变黑,试管中有水滴凝结在试管壁上,澄清石灰水则变混浊。学生在这一实验中进行仔细的自主观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得出实验结论,该实验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二、基础的记背
化学的知识点繁多而分散,与数学、物理等其它学科相比,对于知识的记背在化学中显得特别重要而关键。这与化学的学科性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知识的记背是与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运用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化学中有许多特殊的化学专业用语,对于各种物质的化学表达式,元素符号,方程式的表达等;元素周期表中常用的元素名称及基本性质;某些化学物质的特征、性质、规律、应用,以及与某些特殊物质的反应。这些知识点较为分散,彼此之间想对独立,难以理解记忆。而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又是学习化学的必然要求,因此,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有规律有方法的记忆。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当然,这只能对试验中的规律和知识适用,基础的概念、符号、性质则需要学生进行扎实牢靠的记背。
三、巩固提升的练习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记忆与观察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而练习则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巩固和提升。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进行一定数量的习题练习。练习题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另外形式的应用,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能够在记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只有在不断的联系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进行提升和巩固。
如何进行科学的习题训练,优化资源配置,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应该进行不同难度的习题联习。在学习的初步完成阶段,学生应该进行基础的概念、知识的练习,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后,学生可以自主的进一步选择中等难度或者高中难度的习题来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巩固和提升,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发展到对知识的熟练应用。
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高中化学的高质量教学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保持对于未知的探索的热情和信心,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来探究化学世界的奥妙。同时,学生也必须保证对于知识进行记背以及科学有效的习题练习。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学生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构建起高效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让我们从多个层面尤其是微观层面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世界。而化学实验更是加深理解化学知识,直观观察和感受微观世界变化,培养学生化学技能,深入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关注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课堂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仍偏重应试教育,有的教师上课不做实验,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将实验内容和现象呈现给学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不到科学实验探究应有的作用。实际上实验教学和高考并不背离,高考内容里也有实验,教师应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化学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探究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笔者将通过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效率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以和大家学习交流。
一、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确立实验课题与目标
教材是教学的最基本依据,化学实验主要有实验设计、科学研究、思考讨论以及各种实践等基本形式,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参照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情况科学处理教材内容,开发新的教具,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完善,从而确定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的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组织有效的实验教学,联系化学相关知识,拓宽教学的空间,全面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开展实验教学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式进行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化学实验兴趣点并不高,其主要是因为实验过程和效果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只是为了验证书本上的理论,所以学生兴趣得不到激发。如果我们的实验课多进行联系生活的实验和相关教学策略,就会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并且愿意参加化学实验。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认真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素材,开展情境式的教学方法,把书本上的化学知识尽可能的联系实际生活,就可以从学生身边着手,从学生司空见惯的实例出发,将学生引入熟悉的教学情境中,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深刻感受化学知识的广大用途。
2.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高中化学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演示型实验,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知识。对于这些内容的处理,教师一般采取"先讲解、再演示、后总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从而渐渐失去对化学实验的学习热情与探究欲望。我们可以将教材中的部分演示型实验改为探究实验,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虽然探究式教学方式比较耗费时间,但是能够使学生相对牢固的掌握知识,为今后的复习节省了大量时间。当然,我们在设计实验时,没有必要将所有演示实验都设计成探究实验,只要将其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精选出来即可,相对简单一点的知识还是应该通过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
3、实验课堂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可以进行多方式的学生分组,大家互相协作,共同探究。分组实验是化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把实验能力强的和实验能力弱的学生分为一组,做实验时以优带差,即以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主体,动手弱的学生为辅,然后互换角色,让实验能力弱的同学为主体再进行实验。这样就可以真正做到互相协作,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4.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实验教学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当然更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大力支持。多媒体技术具有容量大、省时、省力、直观等优势特征,不管在收集信息还是控制实验等方面都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此外,对于易于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安全系数低的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模式,以强化实验效果,减少污染;还可以模拟有机化学或无机化学的微观反应过程,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到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过程,将人们肉眼所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现象搬上屏幕,有效补充了常规实验的不足。
三、在课堂实验中,突出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精神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因此2007年笔者在教学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作为开端。用两个课时,在讲授本节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回顾初中知识。
(一)首先完成本节内容课标的要求
本节内容课标的要求是“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与科学思维方法”。在进行本节教学设计时,笔者没有把“物质的分类”当作一个孤立的小单元教学,而是把它当作衔接初、高中化学的桥梁,对此非常重视。因为“物质分类”不仅是化学研究常用的科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把这个单元放在开学的第一课,笔者认为:学生不仅能对初中知识有个全面的回顾,更重要的是达到科学分类方法的领悟和物质分类观的理性形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化学分类观。
(二)其次充分挖掘本节教材中与“物质分类”相关内容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回顾初中知识
讲授本节内容时笔者把重点放在25页“图2-3树状分类法举例”上,引导学生利用“分类法”对初中所学化学物质进行分类,要求自己动手制作分类表并举例说明,完成老师设置的相关习题进行训练,从而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并将其系统化。如:请将下列物质O2、Cu、H2SO4、NaOH、KNO3、CO2分类。这道题学生做起来并不难,但其关键是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分类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从而让学生理解化学物质的分类标准。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及其转化关系进行学习,要求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以此为依托达到了解学生哪些知识点应在初中解决而实际并未完全解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等,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帮助他们构建比较完善的物质分类框架,为接下来要学习“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做好铺垫、提供示范方法,使他们对所要学的丰富的物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系统的认识,而不至于“一片模糊,摸不着门路”。
二、先物质后理论,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2004年第一次使用新课标教材必修1的时候,笔者是按照教材编排的“先理论后物质”的顺序,把第一章作为教学的开端。后来发现:由于内容多课时紧、学生抽象思维不强、以及在初中所准备的基础知识非常不牢固,不管自己多么精心备课、上课怎样引导,学生还是普遍反映“高中化学太难学啦!”。如果学生一开始就认定一门学科很难学,慢慢就会丧失把它学好的信心,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挫折与打击则是当头一棒。因此,笔者在讲授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后,本着“先物质后理论,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理念,带领学生学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案例1:在学习本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层层设问:“你在初中学习过哪些金属?”“它们属于哪类物质?”“你还记得金属单质铁、镁有哪些化学性质吗?”学生争着回答。作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有话说了,就引起了他们要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接着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本节教材,明确本节将要学习哪几种新的金属单质,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相联系,找出金属单质的共性与差异。他们兴致盎然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本节第52页的“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则放在以后学习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来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前自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案例2:在学习本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时,有了物质分类观以及上节课的经验,学生们很快就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找出了本节所要学习的金属化合物包括:“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盐”。至此,教师已经帮助他们形成了学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线索,就是“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盐”。学生们明白了要按“物质的分类”这条线层层推进去掌握看似种类繁多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接下来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本章与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有所不同。第三章是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来分类,横向地介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并没有采用“氢化物单质对应氧化物对应酸对应盐”的模式面面俱到地编排,而是沿“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这样一条主线,分别以第一节硅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和硫酸,四条支线,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突出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对第四章每一节的学习,笔者都从同学们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引入,带出每一节的核心内容,采用“从自然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生活”的教学设计思路,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社会生活实际的了解,与化学实验室的科学探究及化学知识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开拓了学生认识元素化合物的新视野,引导他们构建更加丰富的、实用的、有迁移价值的思维和认知模式。同时,由于内容贴近生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本章在几种非金属元素的选取上,突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分别选取了周期表中的第ⅣA、ⅤA、ⅥA、ⅦA族的各一种元素作为代表,学习其最典型的性质及用途,为必修2中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做好铺垫。这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非常重要!
三、采用“螺旋式排列”的方式处理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教材的处理要遵循: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使学生获得对客观事物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有效促进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在灵活处理教材时,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即直线式排列和螺旋式排列[4]。所谓直线式排列是指对一门学科的内容采用直线前进、教材内容前后不重复的排列;所谓螺旋式排列则是采用必要反复、循环加深的方式排列。直线式排列可包含更多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有时会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螺旋式排列虽然会出现重复现象,但它能使学生的认识螺旋式上升,在重复中加深理解,利于巩固。案例3:学习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注意以下两点:1.通过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引导学生标元素化合价,引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反应前Na单质中的Na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后化合物NaOH中Na元素化合价为+1”,总结出:“Na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凡是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这是以后要学习的一个重要理论知识”。2.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第51页最后一段的阅读,初步接触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如在反应2Na+2H2O===2NaOH+H2中,归纳出:“金属单质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氧化物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一般来说,金属单质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在反应中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学有余力、对氧化还原反应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自学第二章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案例4:学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材第56页时,可利用“(3)Na2CO3、NaHCO3还有许多其他性质,如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等。请写出它们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教他们书写这两个具体的离子方程式的过程中,初步渗透离子反应的相关理论。实践证明,这种螺旋式排列虽然会出现重复现象,但正因为这种不断重复的特点,更适合我们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
四、根据“螺旋式排列”处理教材的方式,联系前面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理论知识
这样处理的原因主要有:
1.由浅入深、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生们已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极大的兴趣,产生了能把化学学好的信心,从学习态度而言已经成功了。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物质的化学性质。作为符号语言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元素符号与客观化学物质是一种间接的关系,需要以化学概念为中介,因此符号的表征是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一个难关。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普遍是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承轻创新,学生机械记忆,学习效果差,对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教师应深入解析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从高中化学方程式的价值回归和认知内涵出发,进一步认识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的意义,改进教学策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帮助学生领悟思想方法,提高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良性发展。
2高中化学方程式的有效教学策略
2.1应用合理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规律与方法(如利用韵律语或顺口溜)熟记并正确书写元素符号,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打好基础。化学式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教师应积极创设化学化学课堂情景,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加强方法的指导和规范化的书写训练,在应用中巩固记忆,提高书写技巧,学会书写化学式,为书写化学方程式做好准备。可引导学生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实质,可通过小卡片游戏或组内相互提问等形式强化记忆,让学生主动探究规律,帮助学生记忆并正确写出化学式。还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明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及所表示的意义,寻找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新授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复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总结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方法,激发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兴趣。同时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板演、发言、游戏、竞赛等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帮助学生尽量避免常见错误: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不配平化学方程式、错标或漏标反应条件、错标或漏标生成物的状态,促进学生学习生成和发展,多渠道、多途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2强化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教师可以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吸引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强化化学实验教学,利用实验事实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认识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的本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效率,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方程式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对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强化演示实验、半验证半探究式实验,利用学生实验进行引导探究,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家庭实验等。
如利用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验基础上探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原理时,让学生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蓝色的溶液滴入NaOH 溶液变成蓝色絮状沉淀证明反应有Cu(NO3)2生成;搜集到的无色气体通过吸入空气变红棕色证明是NO;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达到讨论探究的目的。
2.3应用多媒体等技术呈现化学反应,揭示其本质,激活学生化学方程式的图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反应本质观: 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呈现化学反应,揭示其本质,用微观图(原子、分子模型)结合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引导学生画出某化学方程式的微粒图,依据微粒图书写化学方程式,从微观上分析化学方程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反应本质观,进而理解符号的意义。例如利用Flash 动画演示可逆反应,让学生理解正、逆反应同时进行的微观反应状态,为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多感觉刺激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广度,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水解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在微观水平上的分析利于挖掘方程式隐含的信息,更容易理解这些平衡包含的量的关系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等。
2.4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化学知识网络,提高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条件和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成物的水平: 教师应把握教材编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结构,将教学内容与教材进行“纵横”联系,自主构建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化学知识网络,学习化学方程式,提高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条件和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成物的水平。在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时,引导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体系中的位置并从较高层次与视角审视所学知识。新授课时,以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网络图呈现给学生,根据网络图进行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复习课时则指导学生归纳网络图,根据相应的展开巩固化学方程式。
2.5根据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化学方程式教学,对化学方程式进行深层次的分类,以促进化学方程式的教学: 可根据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进行深层次的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化学反应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则分氧化还原反应,帮助学生理解,以促进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可从物质的结构如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物质具有的性质;从实验、对比中归纳氧化还原性的强弱;从物质中元素价态的变化规律及实验总结出反应的产物。如SO2、H2O2中S 和O均处于中间价态,因而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而氧化性、还原性哪个为主,还要通过实验等方法来判断;又如,可用Cu 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浓稀硝酸氧化性的强弱,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解。
2.6比较物质性质,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完善化学方程式的知识体系,巩固化学方程式: 教师应充分把握化学反应的规律和普遍中存在特殊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物质性质,研究异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完善化学方程式的知识体系,巩固化学方程式。要引导学生从物质本身的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等方面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比较,特别要引导学生比较物质性质,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
2.7应用类比法,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化学方程式之间的联系: 教师可应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性与化学物质的相似性,促进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之间的认识,从学生的旧知识体系中构建、完善出新的知识。
如SO2和CO2都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此SO2与碱、碱性氧化物、水和某些盐的反应可以通过与CO2的类比得出,通过实验和提问,经过整理和小结完成此知识点的教学。可以类比学习的化学方程式还有很多,如C与浓H2SO4、浓HNO3的反应,NaOH与Al、Si 的反应都具有很强的类比性。
2.8强化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针对性的练习,培养学生化学方程式的应用能力: 教学化学方程式应注重利用方程式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为突破口,精心选择针对性的习题,以随堂检查、课后作业、游戏活动比赛(如化学方程式书写大赛)的形式,有意识引导学生加强化学方程式的复习,帮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加深化学方程式,强化学生化学方程式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结束语
高中教师应精心组织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优化学生化学学习思维品质,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实质,强化化学方程式的规范化书写的训练,加强反复练习,在应用中进一步掌握化学方程式,提高学生兴趣和方程式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11-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03
以氨气为例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不仅能紧密联系生活中的景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探究性强,处理得当,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难忘的印迹,受益终身。对该实验的变形设计,包括引发方式和原理的探寻、双喷泉的设计都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但是笔者认为,对喷泉实验的学习和探究也要循序渐进,依据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呈现方式在高中教学的不同阶段提升和挖掘该实验素材的教学功能。
一、高一阶段――以喷泉认知氨气的性质
1. 教材分析
“喷泉”实验在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具体如表1所示。
2. 学生认知基础分析
以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为例,学生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已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了电解质和电离,但由于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比如对弱电解质及其电离还不够深入,学生对氨气遇水形成碱性溶液的认识缺乏理论基础,此外学生对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也不够明确,结构知识还很不到位,还没有完全掌握“结构性质用途”的化学学习规律。
3. 教学目标达成
以人教版为例,氨的性质和制备共安排1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在通过对喷泉实验的分析掌握氨的主要性质,结合氨的性质引导学生探究氨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氨的性质的获得,主要通过教师借助喷泉实验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和推断来完成。目标达成过程中,从红色的喷泉推断出氨溶液呈碱性,由碱性推断出溶液存在氢氧根离子,而根据氨本身的组成元素分析和第二章所学,氨属于非电解质,本身不会产生氢氧根,由此可以推断氨首先与水结合成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的物质NH3・H2O;结合已有的物理知识,明确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因烧瓶内外产生的压强差使烧杯中的液体进入烧瓶内,从而形成喷泉。实验中是通过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即产生较大的压强差,由此可以推断氨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大。
二、高二阶段――以原理探讨喷泉实验的改进
1. 学情分析
对高一学过的喷泉实验进行深入剖析会让学生有更高的探究热情。此时将既有的结论从性质推测走向理性的结构分析,进一步构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方法,明确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推知氨极易溶于水并且所得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分析氨易液化也是源于氢键,是因为NH3分子与NH3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导致沸点较高,易于液化。
2. 学生认知基础分析
进入高二阶段学习的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化学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具备了有关氨的基本知识),再加上高二下阶段对选修3的学习(具备了价键意识),可以建立研究性学习平台,在对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探讨喷泉实验的改进。
3. 活动设计和目标达成
[活动主题]氨与水的喷泉实验引发方法
[资料获取]以“喷泉实验”“引发措施”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先行检索相关文献)。
[汇报交流]学生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形成文本材料,并制作成PPT进行交流汇报。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实验、小结等环节完成科学探究:
(1)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分M讨论,提出喷泉实验引发方法存在以下几种:①用胶头滴管先注入少量水;②用热毛巾先捂装满氨气烧瓶后取走;③用冷毛巾先捂装满氨气烧瓶后取走;④……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为了学生顺利实施自行设计的方案,教师应该预先准备好若干个装满氨气的烧瓶。也可以引导一些具有探究经验的学生尝试对某个指定装置产生喷泉的思考和操作。如图1所示装置,将锥形瓶放置在水槽中,锥形瓶中加入易挥发试剂(如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如果再加入一种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思考水槽中可以加入的是什么物质?简述理由并通过实验验证。
(3)得出实验结论:小组交流完善(略)。
在面对学生不合理的方案设计,不要过多的干预,只要他们是积极去完成实验探究,就能自行发现方案的不合理性,从而激发他们改进的欲望和热情,体验自食其力收获知识达成目标的喜悦。教师要有静待花开的气量和耐心。直接给予的方案再成熟也是别人的,探究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的方案从不成熟到成熟,或许我们还能收获出乎意外的惊喜。所以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平台,提供时间、空间和设备仪器,培养学生脱离老师的指令后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实验探究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再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结构知识探究氨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大和氨水呈碱性的原因,最后再做一个小结。
三、高三阶段――以喷泉实验拓展知识运用
1. 学生认知基础分析
进入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时,学生已经完成了对高中化学两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的学习。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必要的基本概念(反应热、弱电解质的电离等)、比较系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氨与氯化氢的化合、氨与水的反应等)及物质结构与性质(氨易溶、氨易液化、氨水显碱性等性质与氢键存在的密切联系。)
2. 复习目标达成
高三复习不仅要“温故”,更重要的是“知新”,也就是说要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达成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策划组织,积极调动学生情感,提升课堂价值。此时以氨气的喷泉实验为主题的专题复习,可以将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物质结构知识等有机结合,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从掌握基础知识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最终达成三维综合目标。对高三一轮复习喷泉实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如图2所示。
3. 专题复习教学片断
片断1 常见喷泉实验装置的分析和比较
[设计意图]如图3所示,通过不同喷泉实验装置,不同实验原料和多种引发方式的选择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喷泉实验的本质,总结出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①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否则,在收集气体时因J内残留水分迅速将收集的气体大量溶解,导致瓶内空气没有被排尽,压力不够,难以形成喷泉;②烧瓶内气体的量。要充满烧瓶, 确保气体溶解后产生的内外压强差足够大;③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若漏气,则喷泉难以形成;④气体的溶解性。所选气体能在所用液体中因大量溶解或快速反应而被吸收。通过对喷泉实验原理的深入研究,帮助学生在喷泉的自然情境下对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进行复习,同时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掌握综合理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完成了解、理解到灵活运用的目标转变。
片断2 组合式喷泉实验的设计
如图4所示装置,实验前关闭a、b、c止水夹。
(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喷烟现象,如何操作?
(2)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如何操作?
[设计意图]组合式喷泉实验的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喷泉实验原理的掌握。通过轻微挤压胶头滴管使很少量水进入烧瓶,溶解右瓶中的部分NH3使瓶Ⅱ内压强减小。打开活塞a、c,瓶Ⅰ中的HCl进入右瓶生成NH4Cl固体而在右瓶管口产生喷烟现象。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b,则烧杯内的水会压向左右两个烧瓶,在左右两瓶中均产生喷泉。若预先在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则在左瓶中产生红色喷泉,在右瓶中产生蓝色喷泉。运用已有的喷泉实验基础,拓展思维,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喷泉实验原理之间的结合进一步延伸,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片断3 氨气喷泉实验拓展
在喷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设问1]利用图5装置所收集到的气体能否直接用于“喷泉实验”?说明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喷泉实验”的要点思考NH3的净化、收集、检验等一系列问题,巩固整理NH3的部分性质。
[设问2]NH3为何极易且快速溶于水?要使“喷泉实验”现象明显需对该装置得到的气体作怎样的处理?
[设计意图]在“喷泉实验” 实际准备情境下引导学生对氨气的性质复习巩固并灵活运用。鼓励学生针对两个问题所涉及的多个知识点和多处细节,相互补充完善,充分体验“合作学习”。同时为后面乙、丙烧瓶中“喷泉”的引发作好铺垫。
[拓展延伸](1)图6 乙烧瓶中充满干燥的NH3,是否可以产生喷泉?如果可以则如何引发?(2)丙烧瓶中是空气,如何选择试剂A、B才能使水向上喷出?(3)若在标准状况下“喷泉实验”结束时整个烧瓶充满液体,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在上述过程中,以“喷泉验”问题组为主线,以归纳氨的结构和性质为暗线,组织独立思考、合作探讨、运算对比等学生活动最终达成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应用。
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循序渐进中分阶段达成的,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运用,是科学认知的必经之路。分阶段达成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应以不同教学阶段,学生不同认知基础和教材知识结构等诸多要素为基础。关于喷泉实验的学习是一个集物质结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的综合性问题,没有必要在高一新授课就多面灌输,急求透彻理解,全面把握,否则必将得不偿失,不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逐步深化对其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渐渐体验拨开云雾,豁然开朗。比如高二巧妙利用喷泉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热情,高三复习则侧重于通过一些基本实验素材,努力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我们还可以寻找并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其他实验素材,在尊重学生学情、权衡不同学段学习重心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他们内在的教学功能,充分发挥高中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顾晔.“氨和铵盐”一轮复习课[J].化学教学,2010(7):51-53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3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11
传统的元素化合物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活动中心,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以“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为主线对单质及其化合物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接受效率较低、应用能力较弱。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科学的方法论去指导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我们一直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碳的多样性”一节的教学实例和大家一同探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普遍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自然界和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其性质息息相关。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经有所涉及,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通过介绍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体现碳单质的多样性;通过介绍种类繁多的含碳化合物,重点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认识碳酸盐与碳酸氢盐性质的异同点,体现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化学[1]提出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能够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比较(与酸反应、热稳定性)。
二、教学环节及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元素观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对碳及其化合物展开知识构建,期间采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1. 情景引入——从“美”字说起
教学设计思路:
【幻灯片】展示一组美丽的图片:美丽的珊瑚,精美的钻石,秀美的溶洞奇观,妍婉秀美的传世名帖《兰亭序》
【设置问题】上述展示的物质中都含有同一元素,该元素是?
评析: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中国也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整堂课是否能顺利进行。一节优秀的课例在刚开始就应该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指明本节课的主题,迅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很自然过渡到教学的主体内容上去。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故事、新闻背景,视频、图片引入,复习回顾,开门见山等多种方式。本节课采用图片引入式,通过一组精美的图片,让学生享受视角的盛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设置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进而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教学。
2. “碳元素的存在形式”教学——走进生活
教学设计思路:
【小组合作活动】主题:走进生活
请同学们以2人小组为单位,试着写出生活中常见的或自己熟悉的一些含碳物质。
【师生互动】各小组汇报合作成果,教师带领学生对相关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进行归类、总结(按单质、氧化物、酸、盐、有机物等归类)。
评析: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提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在本节教学中,教师采用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含碳的相关物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以及身边处处都是化学物质,从而意识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具体的实施方法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中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竞争能力等,并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完成对生活中含碳物质的分类,按着“单质—氧化物——酸——盐”和“无机物——有机物”的思路进行归类,充分体现了化学教学中的元素观。通过元素观的渗透,让学生体会: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类物质,体现元素组成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让学生学会:研究一种元素时,可以从它的单质再到氧化物、酸、碱、盐这条主线开展下去,进而研究相应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再到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促进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自主建构。
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教学——走进探究式实验
教学设计思路:
【知识回顾】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
【探究活动的开展】1.观察Na2CO3和NaHCO3的外观,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2.预测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物质组成的角度把两种物质归类,通过盐类的通性以及碳酸钙的性质去预测二者所具有的性质。
3.在教师指导下,制定探究实验方案(二者与盐酸、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BaCl2溶液反应以及热稳定性),分小组开展实验探究。
4.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分小组汇报实验成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总结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
【探究插曲】部分学生发现在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也可以产生白色浑浊,和学生已有的认知产生冲突,教师首先对学生观察到的现象给予肯定,由于其原因的解释涉及到较多的反应原理知识,暂时还无法直接给予详细的解答。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尊重实验事实,感兴趣的同学课后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先做简单的了解。
评析: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体会地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中提到“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仅能使学生短暂的获取相关知识,而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中倡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探究程序和方法去研究相关物质的性质,不仅学到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块内容首先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回顾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而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展开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采用实验、观察、分类、比较、小组合作等多种方法于一体,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各小组协作完成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归纳。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和预测结果所不一样的实验现象,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4. “多种多样的碳单质”教学——小组课外合作活动
教学设计思路:
【活动内容】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以4人小组为单位解决下列问题,下节课分小组进行汇报。
(1)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2)碳的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3)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4)什么是同素异形体?
评析:小组课外合作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课内学习相比,它不受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它是激发学生学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化学小组课外合作活动的形式可以采用课外阅读、化学制作(模型、标本等)、化学实验活动等。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由于碳单质的内容初中已经有所涉及且难度相对较小,在课堂教学时间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笔者采取小组课外合作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先自主合作学习,利用下节课时间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完成本块教学。这样的安排,既解决了本节课教学时间较为紧张,难以把全部知识当堂完成的问题,又充分锻炼了学生自学、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笔者首先通过精美图片去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再通过设置学生小组合作活动走进生活中去寻找含碳物质,让学生自主建构碳的元素线。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故笔者在教学时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课堂的主体时间用来探究二者的性质。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学习上,笔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方法线,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为线索,以分组探究实验为载体,采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于一体,对两种物质进行共性和特性的学习。对于碳单质的学习,灵活采用了小组课外合作活动的学习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作为一节市级公开课,通过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在整节课中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渗透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科学学习方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以及对元素化合物教学的课堂实践,笔者在此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了强烈的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关注、去认识、去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而更好地去掌握相关知识。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采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如:精彩的课堂引入,丰富多样小组活动和探究实验的开展,对学生适时的鼓励性评价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的开展等。总之,学习兴趣,它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参与探究活动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科学引导。
2. 学生元素观的建立
正是因为人类对化学元素的认识,才使人类对物质世界形成了条理有序的认识。作为学生,如果没有建立起元素观,那么他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则是零零散散和混乱无序的。当他接触到众多的单质、化合物时,他将力不从心、无所适从。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让学生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有限的元素组成了成千上万的化学物质,物质可以按照元素组成进行分类,每一类物质具有它们的通性,物质间的转化本质是元素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学生通过元素观的建立,能用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建立起相应的元素家族,例如:金属元素—相应单质—氧化物—碱—盐;非金属元素—相应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含氧酸—盐。结合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典型物质性质进行学习,就会很容易建立起家族内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而达到元素化合物知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系统建构。
3.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通过元素观的建立,学生理清了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学会了建立相应的元素家族。那么如何去研究物质的具体性质呢?这就需要方法论的指导。通过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顺序,指导学生该如何去做。分类的方法和价态的规律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性。运用价态的规律我们可以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和还原性,更好地认识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及如何转化。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我们可以去验证我们的预测结果,探索物质未知的性质,进而得到物质所具有的物质通性、氧化还原性质和特性。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物质性质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更好的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学生一旦树立了元素观,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对学生来讲,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个自主建构过程,进而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上是本人对元素化合物教学的一些初浅认识,如何更好地落实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还有待于老师们的不断探索和总结。
一、借助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生活中有太多的化学现象,如:女士使用的口红中有油、蜂蜡、二氧化钛和染料。染料由两种化学物质组成,一种是荧光素,一种是溴。炸油条的生面里预先揉进了食碱和明矾。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东西,而且,这些物质的构成都和化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化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找到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时,由于学生对金属比较熟悉,所以在授课时,我让学生说说身边有哪些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并说出是由哪种金属制成的,如:铝合金锅、镍合金门窗、司母戊鼎青铜器、轴承等等,学生纷纷列举了许多金属制品。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合金的概念以及合金的性质,了解常见的合金的主要组成、机械性能和用途,因此,我让学生总结了这些金属制品的性质和特点,为什么要用这些材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在熟悉的环境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对于长期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师,因此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比较弱,所以,化学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意识。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福州第八中学杜开颜特级教师执教的“物质的分类”示范课。杜老师采用问题教学法,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层层递进,步步深化,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而且在过程中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确实初步完成了学生分类观的培养任务。
一、教学设计概述
杜老师将本节内容设计成三个总问题,每个总问题下又按照思维的深度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形成一系列的问题串。问题串环环相扣,脉络清晰地将教学的思路呈现出来。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达成对知识点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的全面理解。最后的总结说明,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清晰明朗地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讲授的内容,有助于他们进行归纳和反思。
问题一:什么是化学?
1.谈谈你对化学的认识?
2.物质的组成如何表达?
3.物质的结构如何表达?
4.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
小结: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的一门学科。
2.化学研究范畴是微观领域。
问题二:研究物质的方法是什么?
1.什么是分类?
2.分类的标准是唯一的吗?
3.分类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
4.学生活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如下物质,如硫酸铵、空气、乙醇、碘酒、碘、石墨、铜、食盐水、氢气。请对这些物质进行合理分类,并说明你分类的理由和依据。
小结:1.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分类体系。
2.要正确地分类,必须熟悉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问题三:物质的组成分类
1.通过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学生活动:实验室中有下列物质,请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它们进行分类。镁、氯气、氯化铁溶液、醋酸(CH3COOH)、碳酸钙、二氧化硫、氧化钙、葡萄糖。
3.学生活动:推测醋酸可能的化学性质。举出实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结:同一类物质因为在组成上的相似,致使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具有相似性。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简单了解关于分类的一些常识。
2.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3.认识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性质上的相似性。
4.复习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教学过程的观察与分析
1.前概念认知水平的获取
新知识的获取和学习是在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拓展、验证和修改旧的认知,是一个新旧连接、动态进步的持续发展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学习是一个由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刺激接受者,而是会对从外部反馈的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批判。”教学的设计和开展一定要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只有获取学生的前概念认知水平,明白学生的真实水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才能始终围绕学生的认识需求,按照从形象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物质性质到化学原理的教学规律,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实现准确掌握概念的目标。
杜老师的这节课的内容虽然是物质的分类,但是她并没有单刀直入地直接进行分类问题的谈论,针对授课学生是高一新生,刚刚接触高中化学,她把话题先引向了“什么是化学”。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通过初中的学习,对化学学科的一些感性的认识。在学生的片面的、不完整的答案中,杜老师很好地了解到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他们的化学知识的真实水平,为后续课堂的展开奠定基础。一节成功的化学课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清楚地了解认识到你的学生知道了什么和不知道什么。杜老师利用了开场三分钟的学生讨论,做了极为成功的示范。
2.创设生活情景帮助理解
教学情景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对于化学概念的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概念太过抽象,这让习惯于直觉型经验思维的学生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类,杜老师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例子:商场中商品的分类、书店里书籍的分类。比较直观地将学生思维过渡到抽象型思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行归纳出三个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分类?――应用一定的标准将事物归类。(2)分类的标准是唯一的吗?――分类的标准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体系。(3)分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使大量的事物有序。这种情景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出发,将现实生活与化学知识通过一定关系关联起来,引导学生从感性的思维转变为理性思维,大大加深了对分类知识的理解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