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保局档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参保信息和被保险人个人信息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两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档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整个过程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其属于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一项重要凭据,而且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具有法律效应,可见,进一步强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我国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在内容方面非常广,而且档案通常存储周期相对较长,必须充分保障档案信息具备较高安全系数,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档案管理工作对信息化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鉴于这种状况,需要针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行全面提升,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鉴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整体规模庞大,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要不断实现档案业务开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并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在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方面已经配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扫描仪、防紫外线窗帘、空调等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也基本上达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防火、防尘、防虫等基本要求。各地区基层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在管理实践中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实现对纸质档案归档工作的完善处理。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在我国持续推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过程中,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对于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不能正确认识,不少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过分注重参保缴费任务的完成,对于后续档案管理问题比较轻视。对于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经费投入和软硬件设施配备存在严重不到位的现象,甚至个别基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并未专门设置相应的档案室,档案管理设备和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方面也比较欠缺,从而导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业务材料没有形成规范化收集,而且档案管理存放地址对于防火防盗、防潮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不能充分保证档案材料的安全性。
(二)档案管理存在不规范现象。由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动的过程中,虽然很多基层单位按照上级单位相关要求,开展了相应的档案管理业务,但是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本身涉及面比较广,而且档案材料存在较大的变动性,材料管理工作要求标准比较高。而从我国当前社会养老保险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层面来看,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材料归档、材料分级和分类管理仍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导致档案管理业务开展过程中没有可遵循的标准。
(三)档案管理缺乏技术先进性。目前很多基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单位档案管理业务量非常大,要想实现电子采集具有一定困难,很多基层单位在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采取的是传统人工模式,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电子化建设方面仍然比较滞后,这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耗费大量时间、人力成本和资金,而且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四)档案收集工作质量偏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过程中,档案收集工作主要是由乡镇街道以及村级经办机构来实现,在具体采集信息过程中,首先由参保人填写完申请表之后,上交到居(村)委会协办员进行初步审核,居(村)委会审核通过并盖章后交由乡镇、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针对所有业务材料进行审核之后,定期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递送材料完成后续审核,整个材料收集过程设计环节非常多,而且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或者产生延误后,会对整个档案收集整理业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过程中,基层经办机构存在严重人手不足的现象,一些乡镇、街道经办机构仅仅设置一名经办人员,而且工作人员变动比较频繁,这种现象同样会对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收集整理业务开展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此外,不少基层参保人员本身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甚至一些村协办员本身专业素质较低,在参保申请过程中不能给予参保人员正确指导,因此经常会出现参保人员申请表格填写不规范,身份信息不准确,缴费档次选项和申请事宜经常出现随意涂改现象,甚至在一些申请表中,经办人员、申请人员以及居(村)委会盖章也会出现遗漏,导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材料在规范性、精确性、严谨性等方面相对较差。
(五)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涉及面广、经办环节多、政策性和专业性强等一些特点,因此要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必须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和参保业务流程进行熟悉掌握,同时对于专业档案管理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全面了解。但是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状况看,不少管理人员为兼职,在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以及档案科学管理技能方面相对比较欠缺,而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业务量大、业务开展类别复杂,因此很多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在短期内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措施
(一)扭转传统观念,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意识能够决定人的行为,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要想实现良好开展,首先要从观念上摒弃档案管理工作无关紧要、枯燥烦琐的错误观念,要正确认识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是参保人员参保缴费的唯一凭证,也是享受养老待遇的唯一凭证,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与参保人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而且对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也有重要的意义。鉴于这种状况,要针对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以及自媒体等多种方式和载体,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要重点突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基层领导和经办人员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重参保缴费、轻业务档案管理的现象进行有效改变,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二)完善制度,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时间跨度长、业务量大等特征,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因此,必须要针对档案管理工作构建科学合理且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进一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有效规范,首先要充分结合我国城乡居民保险工作开展实际状况,针对档案整理、材料收集、保安保管等相关业务构建起科学管理制度,同时要严格制定档案管理目标。并根据实际状况严格制定奖惩激励制度,针对经办人员不断强化考核力度;与此同时,要充分结合《社会保险法》《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定出相应的分类大纲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针对不同分类档案采取差别化管理,通过构建各个分项管理体系,全面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操作,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三)构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加大对新技术以及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全面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是新时代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基层法律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偏低的问题,要积极引进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构建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数据库,通过强大的搜索工具随时实现档案卷宗调用和检索,同时在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数据的高度共享,在此情况下,让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四)加大投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要针对乡镇、街道和村级档案经办机构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同时要配备专业档案管理经办人员,针对基层协办员合理提升待遇,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实现基层协办员工资福利待遇的同比增长,以此来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另外,要针对基层经办机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有效改善乡村档案管理工作基础条件,进一步规范基层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充分保障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数据的精确性,并实现档案材料的高效率传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属于国家的机关单位,其主要是为社会与国家提供一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若想全面推进保障工作,强调对档案资料的管理极易重要,以求更大程度上提升档案资源的实际价值,旨在为社会各项事务的实施相应的服务,带来便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资料的管理,其关乎着民生问题,是该局实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与根本条件。为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应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应做到与时俱进,要优化与完善档案管理模式,旨在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价值分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发展与运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开展一系列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实施,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都是一些珍贵性的文件。若想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进一步发展,应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了解档案管理的真正价值意义,运用更为优质而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设时,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过于单一,主要是采取人工管理的方法,在档案收集、整理、分析与归档上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且档案存放会需要很大的空间与场所,这势必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与投资,这对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负担。面对此类问题,应充分发挥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重要作用,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及时转变传统落后、单一的档案管理方法,充分利用好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打造更为优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而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其在档案管理上效果更强,管理起来也就更为便捷、高效,能借助电子平台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能以数字、电子数据的形式来达到数据分享的目的,能大大减少档案传送的时间,也能缩小档案储存空间,进而实现档案管理的实效性。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为实现对档案资料的科学性管理,必须要配备相应的档案管理机制,借助档案管理机制来达到更为理想的档案管理效果。然而,就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现状来看,档案管理机制相对缺乏,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与制度性,成为当前所面临的一项实质性问题。通常情况下,在档案管理上,各部门间的配合性与协调性较差,单纯的认为档案管理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的责任,与其他部门无关,导致部门间的沟通力、协调力与合作力不够,进而会加重档案管理的负担,最终会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发展形成威胁。此外,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管理方法存在差异,极易导致管理中出现权责交叉、重复与遗漏的情况,最终会严重威胁档案管理效率。2.档案管理设施不够先进,管理模式滞后。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档案管理模式、管理设施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具备足够的档案管理设施,应用更为优质的档案管理模式,才能更大程度上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施档案管理工作量比较大,也会让整个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再加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缺乏相应的管理设施,计算机设备不交缺乏,硬件设施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最终会威胁档案管理水平,也会让档案管理工作变得不够规范。同时,档案管理的相关部门相对分散,设备采购不够统一,若实施独立性采购方法,极易发生重复性投资行为,极易导致资源浪费问题,会对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制约。通常来讲,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始终采取以往的按卷整理与管理的方式,经过不断的运行,此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弊端也会逐步凸显出来,工作量很大,会经过多人的接手,且案卷的内筒时不够明确的,极易引发很多的问题,最终会影响档案管理效果。
三、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的主要措施
1.打造更为优质的档案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发展与建设,为实现对档案的科学性管理,应配备一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借助管理制度来对档案管理的具体流程、操作工序等进行统一性的规划,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档案管理体系。若想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应注重各部门间的密切交流与密切合作,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还能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所涉及到档案资料主要包含个人档案、医疗档案、生育档案、再就业档案与养老档案等,需要构建更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打造一个更为完善的激励与教育机制,进而可大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在档案管理制度中,还要配备相应的岗位权责制度,及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以防止发生失误。此外,还应设置专项档案室,从工作需求角度来看,对物资资金进行科学的分配,以防止出现物力、人力浪费问题。2.强调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新时期,为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应实现对档案资源的集中化管理,打造一个统一而规范性的档案数据库标准,以便更为科学而合理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应严格督促管理者依照一定的标准来开展工作,打造更为优质的档案管理氛围,及时配备好数据库应用设施,便于提高工作者的计算机使用水平,能实现数据的及时性更新,能实现对电子档案的高效利用。此外,为保证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与专项化,要将档案室与办公室进行分开处理,进而对档案进行整体性与系统化的管理,能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是现代管理工作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且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应将分工协作、先进信息化技术为基本条件,打造更为统一而规范的标准,以达到档案信息共享的目的。3.配备足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便于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及时引进相应的技术与电子设备,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重要的设备支撑,还要保证设备要及时更新换代,以求更大程度上发挥好设备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只有配备好足够的电子设备,才能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据、电子信息,能借助电子平台实现数据的快速共享、传递。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正确率很高,管理效率也很高,也不会让档案材料出现丢失或磨损的问题,最终会威胁档案管理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若想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进一步发展,应全面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把握好档案管理的具体流程,并将档案管理的具体责任进行合理分配,能调动相关人员参与档案管理的积极性。档案管理的开展,应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构建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档案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分析与共享等,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团队与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可大大提升档案管理的便捷度与高效性,以求更为深度保存档案的实际价值,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业务的实施提供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车淑娥.浅谈信息化时代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102.
[2]玄淑云.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7,16:29-30.
[3]刘晓卓.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领导科学论坛,2015,23:12-1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由被保险人个人信息和参保信息共同组成,是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城乡居民参保的重要凭证,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因此需要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存储和保存的期限较长,对档案信息的安全系数要求较高,而且随着当前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多,对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档案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
一、强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意识
通过强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质量。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加大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导的社会保障意识,从而加大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的培养,提高其工作中的责任心,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对档案科学分类和有序整理
由于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工作内容较多,细节比较繁琐,所以给档案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应该对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为社保机构的管理提供依据,还要充分保障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满足参保人员对个人参保情况的查询。所以在制定规范标准时,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考量,做到繁而不乱,井然有序。从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归档、检索到利用,都应该建立完善的标准,并且保证每个流程的规范性。为了促进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还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适时创新。只有对养老保险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够为城乡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是城乡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所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为了保证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应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模式。严格遵守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做好档案管理的安全防范工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加快实现档案的网络信息化管理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将各种先进技术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有效结合,有利于实现档案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养老保险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不仅便于档案信息的收集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为加强档案开发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水平,应该健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高效开展。
五、结束语
由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同时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档案服务水平。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机制,规范档案管理流程,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每一个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城乡和谐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翠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有效办法[J].档案工作,2016(17).
本馆是一个位于大中型城市并处于中心城区的区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从*年的3万余卷(件)增加到2007年5.6万余卷(件),馆藏结构在近几年来的变化情况见下
从以上二表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馆藏档案的数量以年平均9.95%增加;其中文书档案所占比例下降,专门档案和科技档案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馆藏结构发生变化,得到改善,趋于合理。特别是关连着人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婚姻、城建执照、房屋拆迁、独生子女等内容的档案,即一部分民生档案的种类与数量都增加了。随之而来的是档案利用的人数、范围、目的等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见本馆从*至20*年档案利用状况综合统计表。
分析此表可以看出:
1、每年利用档案人数以年平均约8%递增上升。说明馆藏档案数量增加、结构优化是档案利用增加、利用范围扩大的前提。
2、调阅卷数相对于利用人数却减少下降,说明了二点:一是档案信息化正在不断发挥作用。本馆在20*年底建成了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约80万条的数据库,到20*年底增加至93万条。因此,检索速度及查准率都有所加快和提高,减少了档案案卷的调用与翻阅查找,保护了档案。二是公民利用档案需求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增加,但其所需档案的查到率还不高。
3、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档案,即民生档案,其利用需求在不断增加。表中的“其他利用”一项包括招工名册(包括干部职工调动)、知青下放(包括学历证明)、婚姻登记、独生子女、房产权属、房产管理档案、建筑执照等。
4、表中的另一个“其他”项则包含了公证档案、审计档案、名人档案等的利用。从整个利用情况看:涉及到个人待遇、身份证明的招工名册、婚姻登记、学历、独生子女登记、建筑执照等内容的档案利用率较高,而以学术研究、经济建设、宣传教育为利用目的的档案利用率较低。当然民生档案的的概念是近几来提出的,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即所谓的民生档案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二、档案利用中出现的的问题
随着社会公众对档案利用需求的扩大,档案利用的内容和方式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档案利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档案利用依据的法律法规、档案利用理论及方式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挑战,档案利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种种问题。现将本馆档案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提出。
1、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与档案利用限制的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第十九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公民有查阅开放和未开放档案的权力,但查阅未开放档案是有限制的。在具体的接待利用档案中,如何把握对未开放档案的提供利用与限制利用的关系,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本馆接收了区建设局*年至*年形成的建筑执照档案,对于这部分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人员会遇到二个问题:一、是否作为开放档案来提供利用?因为按照《档案法》第十九条“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年”。二、是否作为部分限制利用档案?因为在接收时,档案形成部门并未对不宜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因此在档案提供利用的具体操作中,工作人员难以把握;作为公民其自由利用的需求没有满足而失望或不满。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房产档案及拆迁档案的提供利用过程中。
2、档案利用的方式
按照《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利用,是指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为利用者提供利用档案,采用阅览、复制的这二项方式不存在问题,只要公民符合利用条件即可。而采用摘录方式提供利用档案,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仍以建筑执照档案为例。该专业档案在其形成部门的利用有二个便利条件:一是其“部分限制”的政策很容易自行掌握与操作;二是采用何种利用方式即出具何种方式的档案证明就能满足公民的需要,档案形成部门也容易自行掌握。而这二个问题是由专业档案的特性所决定的,其档案形成部门对专业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及提供利用程度、范围掌握的准确度、方便度肯定比较高。对于区级综合档案馆在提供这些专业档案时难免会遇到种种问题。如有的利用者要求本馆提供摘录式档案证明,那么在一张“建房申请表”上,有许多公章、签字、简易建筑图、标注的各种数据等档案信息,遇到这种情况,采用复制方式出证,可以保证档案证明的真实性。但却不能满足利用者的需求。
3、档案利用中的出证问题
在档案提供利用中会遇到单位或公民个人对未查到所需档案提出开具未查到档案证明的要求。档案馆依据所查到的档案应该为利用开具其所需证明;但对未查到档案是否也应该按其要求开具未查到证明呢?这在《档案法》及《实施办法》中并未明确规定。
但有关档案利用理论则提出“档案证明是指档案馆根据有关档案用户的询问和申请为核查某种事实在馆藏档案中记载情况(有无记载和如何记载)而编制的一种书面证明材料.制发档案证明是档案收藏部门开展档案提供利用服务的方式之一”,以及由*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实用手册》中“档案工作基础术语”,解释档案证明:“档案馆发给查询者的一种认证文件。说明馆内有无所查询的文件、文件中有无所查询的有关问题与事实的记载,以及该文件的存放地点”。那么,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如有单位或公民个人要求档案馆为其开具未查到档案证明是应该开具这种证明的。
但是作为档案馆是否有必要担此之责和风险呢?近年来各级各类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出具的证明,在解决户口、工龄、工资、土地纠纷等问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凭据作用。一些人正是看中了档案证明的这种独特作用,想方设法到档案馆骗取证明。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人的因素。但出证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出证程序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这就提醒我们应当不断完善档案馆出证程序,以规范出证行为,保证档案证明的真实性。
因为依据所查到的档案开具证明是由档案固有属性及其价值决定的。档案证明应该是依据档案的记载出具的凭证性文件。而没有查到档案被要求开具证明,则似乎有些不妥。但在本馆的档案利用中却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有些单位来档案馆查询单位职工的招工通知书,如未查到,则会要求档案馆为其开具未查到证明。有些个人来馆查阅有无婚姻关系,经查而未查到,也会要求出具无婚姻登记档案证明。这让接待人员很为难。但又没依据性文件说服利用者,因而引起利用者的不满。
4、档案提前进馆与方便利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年修正)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法律规定让人们认识到确定婚前财产的重要性。而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中会不断地涉及到婚姻状况的证明问题。如本馆的婚姻登记档案接收从五十年代形成之初到20*年12月31日止已全部进馆。那么凡是户口在本区范围内的到法定婚龄的公民,如果需要开具婚姻状况证明,则至少要到两个地方,即先到档案馆查证有无婚姻登记档案(结婚或离婚或未婚),再到婚姻登记处查阅20*年12月31日以后的婚姻登记档案。这确实造成利用档案的不便,而产生怨言。还有一些户口迁进迁出的公民,其户口所在地的时间段不一定全在本区内,但其会要求本馆为其出具未查到婚姻登记档案证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查档人员为难。
三、对档案利用现状的几点思考
以上所述,是本馆档案利用工作之现状,也许是个案。但经笔者与同级同类档案馆的沟通、交流与探讨,了解到这种现状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共性。区(县)级档案馆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上述档案利用中问题。而目前一方面广大公民利用档案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另一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着某些缺失或不配套,以及档案工作标准化程度不够高,都制约着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力不能全部实现。那么就区(县)级档案馆而言,如何严格实施法律法规,保障可以利用的档案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公民所用,以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利用档案的需要呢?笔者针对区(县)级档案馆档案利用的现状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实施机构改革,我县在原人事局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工作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公务人员档案管理,还包括大学生档案管理、劳动合同签订、企业职工退休审批等内容,肩负的社会责任逐渐增加。大学生档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重要工作,在新形势下得到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大学生档案是大学生就业、择业和用人单位筛选人才的第一手资料,是维护大学生真实面貌的重要文件,也是伴随大学生终身的财富。因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必须要努力做好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采用现代化档案管理方式,使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成为新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亮点工作。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分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一、人社局在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大学生档案及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里,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大学生档案数量巨大和工作环节繁琐等原因对大学生档案及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不能有效的发挥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没有真正的为大学生提供档案服务。一些偏远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由于经费有效和人员不足等原因,对档案管理部门的投入不足,对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归档不及时、整理不迅速,甚至出现档案丢失的现象。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入工作中,对待工作不认真,使得工作效率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档案管理的质量。在人社局里档案管理人员与大学生接触比较多,工作任务也非常艰巨。
(二)档案管理工作思路不清晰,管理模式落后
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是由将要退休的人员担任,这些人员往往不是档案管理专业毕业,对档案管理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工作思想守旧,工作方法单一,思路不清晰,不能很好的提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意见和建议,无法为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的突破。同时,我国的机关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一直遵循的是按“卷”整理,不可否认这种工作模式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它的不足之处,比如档案数量大容易出错,并且经手人较多,在使用档案时不方便,交接时工作量繁重。人社局档案管理工作包含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等,管理模式落后必将会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低效或者无效。
(三)档案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机制
档案管理工作在一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里被认为是后勤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相比并不重要,因此没有为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考核机制,造成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不顺利,管理人员工作时没有方向。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档案管理,更没有对档案管理人员制定清晰的工作流程和职责,造成在工作中工作人员互相推诿,给大学生办理业务造成不便。另外,由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范围广,工作强度大,使得档案部门与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不及时、各部门之间沟通困难的现象,这样就为人社局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实施,对档案管理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在新形势下,人社局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对于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一系列工作的效率,并且认真思考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对大学生档案的重视程度。针对档案管理人员不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的现状,人社局要不断优化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内训和外训,使他们认识到工作的责任,增强自觉性和责任心。工作兢兢业业、妥善保管每一份档案,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实施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管理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和政治经济的稳步提升,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机关单位工作中的有力武器,为提高工作效率奠定了基础。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里,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积极采取现代化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并且由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将数量和种类繁多的档案进行归档,并且及时录入电脑系统中,使借阅和提档的工作效率得到改善。电子档案的建立,不仅减少了纸质档案的磨损和丢失的概率,还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促进了工作标准化和现代化。同时还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职能完善和设备齐全的档案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档案室的管理和监督。
(三)建立完善的考核及运行机制,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在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必须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对大学生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视,出台有效的考核和运行机制,确保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正常有效的开展。要将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公开化和透明化,给大学生参与评价工作人员的机会,实施领导和群众共同监督的管理模式,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与其各项考核直接挂钩,提高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强各部门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协调,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为档案管理创设良好的环境,从而有效的保障全体大学生的利益,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档案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运用现代化的工作方式,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档案影响着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吸纳和流动,是人事管理的重中之重。做好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创建大学生档案管理新模式,成为了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人员面临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范围较为广,与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相关的资料、数据和文件等都属于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范畴。
(二)管理信息化要求较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的程度也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存储和保存的期限较长
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存储和保存的时间较长,只要参保居民存在,那么养老保险的业务的办量也不就停止,即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就需要对参保人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存储,所以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时间跨度较大而且需要很长保存期限的一个过程。
(四)安全系数要求很高
城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处理中,其内容不仅较为繁杂,记录的信息较多,而且这些信息与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形式也较为多样,不仅有纸质档案,还存在电子版档案,这些档案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及较强的隐私性,所以在对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进行管理需要较强的安全性要求,需要妥善保管,严禁档案信息外漏及被篡改等情况发生。
二、优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强化档案基础管理
就目前来说,虽然我国对社会保险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识还不到位,在从业人员中,消极怠工现象时存在,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还没有提升到与社会保险发展所适应的程度。现在的从业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不认真.认为档案管理不重要,这些思想对其工作质量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杂乱无章,没有发挥档案在社会养老保险中应有的作用.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为此,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强化思想教育,止其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二)对档案科学分类,进行有序整理
对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工作来说,工作难度较大,内容较多。优化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分门别类,把养老保险的档案进行有差异的归档.并有序地整理和管理。对于档案的分类,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分类标准,做到繁而不乱,井然有序。一般来说,对于政策性文件档案的管理.一般都是按照文件的出处、类型、文号及时间来分类归档:对于经办机构在养老保险的记录管理中,可以按照部门、时间等要素进行分类;对于城乡居民个人来说,比如保险手册、账户等情况就行分类;对这些档案的整理必须有序进行,不可杂乱无章。对于档案的有序整理,需要做到编号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把握保险业务发展的规律,另外还要做好动态管理,做好常态下的工作。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对于档案管理来说,需要一定的制度支撑,对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也是如此,需要规范档案管理的流程,明确从业人员的职责,对养老保险的档案建立、查阅、维护、保存等都要实现制度化的管理规范。对于纸质的档案要排列有序,做好保存和维护工作,对于极为重要的档案资料还要备份,对于电子版的档案要注意网络安全。对于从业人员,要求掌握基本的档案备份、记录、查阅、保存等知识,要维护好档案资料,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档案从业人员要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四)加快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只能本人拿毕业证,身份证,还有报道证去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查询。
如果是刚刚毕业的,直接拿着报道证去,提供保管档案的服务的机构各地人才市尝各区、县人才市场及街道办等地方查。如果是超过了报道证的时效,只要拿毕业证,还有身份证就行了。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现代化网络电子信息技术已经不断渗透入如今的工程建设领域。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建设电子文件的产生,从而形成了工程建设电子文件(档案)与纸质档案共存的局面。虽然可以预计, 建设电子文件(档案)与纸质档案管理共存的二元格局将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功能的完全替代很难, 也并非必须。“无纸化”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但是建设电子档案的发展却是大的趋势,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建设数字城建档案馆的需要。只是建设电子档案的安全利用、保管、法律地位没有得到完全保证, 人们就需要以纸质文件形式生效或将纸质副本作为重要的备份加以保存。本文重点讨论建设电子档案的安全利用、保管和法律效力。
一、建设电子档案利用中的安全管理
(一)采用的利用方式
对城建档案部门来说,建设电子档案提供利用,一般有三种:即提供拷贝,网络通信传输,直接利用。城建档案部门应视利用者的情况提供利用方式,决不能随随便便地向任何利用者都提供全部利用方式。
(二)依据城建电子档案内容的密级层次,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般来说,对于内容不能完全开放的建设电子档案,不宜提供拷贝的利用方式,对于提供拷贝程序的建设电子档案的制作,必须在有效的监控下进行。脱机建设电子档案(载体)不得外借,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拷贝、修改、转送他人。
(三)进行加密处理
采用通信传输或直接利用等方式时,对有密级的信息内
容要进行加密处理,并对所使用的密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
更换。
(四)利用的系统
系统应对利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并自动进
行相关记录,作为对利用工作查证的依据。利用的系统应有较强的容错能力,避免由于错误操作所带来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建设电子档案保管中的安全管理
在建设电子档案的检测、维护、拷贝等操作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环境、设备、技术、人员及电子档案的特点等综合条件,来测定技术方案和工作模式,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建设电子档案的安全可靠。根据建设电子档案载体的特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安全保障:
(一)载体的选择——保证建设电子档案载体物理上的安全
建设电子档案一般来说是存储在磁、光介质上,所以要严格控制磁、光介质保存的环境。城建档案部门一方面要对电子文件从生成到归档到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做出完整记录,另一方面,要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开发新的高科技技术,对载体的保护、技术的保护等做出强有力的保障。另外,载体的选择对建设电子档案的稳定性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建设电子文件一旦作为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就应选择标准化程度高、性能稳定、有发展前途、价格便宜、容易检测、显示还原方便、能长期保存的载体。
(二)对建设电子档案载体进行有效的检测和维护
建设电子档案是以脱机方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的,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为了延长电子档案载体的使用寿命和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就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和拷贝,定期检测,应每年一次。采用等距抽样或随机抽样方式进行,样品数量以不少于10%为宜,以一个逻辑卷为单位。首先进行外观检查确认载体表面是否有物理损坏或变形,外表涂层是否清洁及有无霉斑出现等,然后进行逻辑检测,采用专用或自行编制检测软件对载体上的信息进行读写校验。通过检测发现有出错的载体,要进行有效的修改或更新。还可以采取再生性保护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所谓再生性保护措施,是指将磁盘或光盘的数据制作备份,并分别存放,每4年拷贝一次,且原载体继续保留的时间不少于4年,循环往复,直至销毁为止。建立相应的维护管理档案,记录每一次对建设电子档案载体进行的检测、维护、拷贝等操作,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及发生人为的错误操作。
三、建设电子档案得不到利用就没有价值,利用可以表现在工程设计、审核、鉴定以及建设工程司法审判领域等等。可见城建档案馆提供的建设工程电子档案的法律凭证效力值得关注。
建设工程电子档案文件首先要具备原始性和真实性, 这样才能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凭证作用。城建档案忠实地记录了整个建设工程的历史事实, 具有证实历史的效用。如果没有原始性,真是性也就没有证据性可言。因此,首先做好前端控制工作。因为建设电子文件具有易更改性和系统依赖性等特点,只有从“前端”进行控制,才能保证“后端”的建设工程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可读性和可靠性。其次做好全程管理工作。全程管理就是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管理。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等到工程竣工后再收集,一些重要的电子文件有的未存盘,有的被删除,很难收集,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在工程建设期间,城建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应不定期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进行检查,结合工程特点,深入施工现场,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城建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准确性。
建设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与建设电子档案的法律证据作用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建设电子档案的法律证据作用因其具有原始性和真实性而存在。两者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建设电子档案的法律证据作用是建设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的体现。法律证据作用离不开建设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档案保存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利用,建设电子档案也是一样。而作为法律证据只是利用的一种方式。建设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为建设电子档案的法律证据作用提供了最基本条件。档案学理论将档案的凭证价值基于其原始性,建设电子档案也不例外。因此,只有充分保证建设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才能具有凭证价值。证据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和法律性。 其中,证据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实质,是第一性的。一份文件或档案能否成为证据还要看它是不是同时具有这三个基本特征。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最基本的作为证据的特征就是它的客观性,是指这份文件或档案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客观情况。即通常所说的是否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所以,撇开建设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电子档案的法律证据作用也就无从谈起。它是建设电子档案能否作为证据发挥其凭证价值即证据作用的最基本条件。
开展城建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是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的需要。建立数字城建档案馆是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城建档案馆的发展方向,而数字城建档案馆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实现城建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可见,建设数字城建档案馆是国家赋予我们档案人员的使命,也是我们未来肩负的职责。
中图分类号:G273.5;TP393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置身于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大环境中,医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是科技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制约医保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技术因素,包括信息的组织技术、信息的安全与保密技术;二是资金和人才因素;三是高校档案人员的素质因素。建设档案信息网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制定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档案信息网络,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制定出医保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第二,做好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标准化。建设医保档案信息网络的目的是保证用户能高效、快捷、简易的使用,为此我们必须找一些软件公司依据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然后设计出适合本单位的信息化软件。然后根据国内的信息化的网络标准进行设置。
1做好医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医保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核心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保护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主要是指采用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保护技术的现代化主要是指档案存储环境控制、档案存储载体更新改造的科学化。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有一定的财力投入,及时配置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软、硬件设备,实现医保档案网络化管理。计算机是现代化管理手段不可缺少的工具。用计算机储存整个单位的各种业务、行政上的档案,方便利用者及时查找、阅读,既节省时间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利用计算机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储存空间,保存信息方便简单,也增加了其保密度。
实行医保电子档案标准化管理。实行电子档案标准化管理是档管理信息化的根本。医保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是先进设备的配置,还包括管理方式的标准化。档案的标准化是指现代化档案管理要符合档案的各项标准化内容、分类、编号及案卷录,各个项目都要求标准化,符合各标准的规定。因此,现代单位档案管理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档案管理的各个节、各个步骤,从初步收集、整理到最后归档、存入计算机,都做到条理清晰、目的明确,保证档案完整,系统正确无误记录、存档。
医院要重视医保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现代化医保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证。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医保档案工作人员都是一兼多职,对医保档案管理知识比较缺乏,这对的医保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要改变这种状况,医院只有积极适应信息技术革命和医保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加快优化档案工作队伍素质结构。对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同志,加大医保档案业务培训。要制定信息化建设的中期规划和短期目标,争取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投入,多途径多层次吸引、培养档案管理专业型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抓好档案管理工作基础,使档案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大数据与医保档案管理的融合的必要性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对庞大而复杂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的巨大挑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自身产生和拥有的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医保档案行业也不例外。
2.1新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引入大数据技术的必要性
医保档案作为永久保存的资料,并且提供医保档案为社会服务的媒介,储存有海量的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的聚焦体,但是由于管理方式的落后、人才的欠缺等原因,这些信息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第二,新时代背景下对电子文件的管理,迫切需要大数据技术。
2.2电子文件的鉴定问题需要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时代,电子文件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给电子文件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我们知道这些浩瀚的电子文件中蕴藏着巨大的“金矿”,但我们逐渐发现想要从这些电子文件中“淘金”比纸质文件还困难。
2.3处理非结构化电子文件需要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类型繁多,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现代互联网应用呈现出非结构化数据大幅增长的特点,至2015年末,非结构化数据占有比例将达到整个数据量的75%以上,同时,由于数据显性的网络化存在,使得数据之间的复杂关联无所不在。
2.4新时代背景下医保档案数据的存储与备份需要大数据技术
单位要想完全地存储巨量的医保档案数据,不可能一味地盖大楼盖机房,再之,医保档案数据还面临着需要大量存储空间备份的问题,这就逼迫我们必须优化存储、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其实比起其它诸如电信行业、通讯行业、电子商务、微博运营等行业而临的数据存储空间问题,医保档案的存储空间问题只是小巫见大巫,研究这些行业里的龙头公司,如中国移动、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可以知道这些公司都是大数据应用的巨头,这一方面说明大数据在应用层方而已经具有相当的成熟度,一方面也说明大数据技术对于解决存储海量数据问题的有用性,这些公司使用大数据的经验对档案行业解决数据的存储问题具有高度的借鉴意义。
2.5医保档案工作从实体管理上升到知识管理需要大数据技术
现今医保档案用户已不满足于仅限于数据或文件的利用,更希望能够获得数据背后的信息以及信息蕴藏的知识,因此,医保档案利用服务也应该提供数据、信息转变为提供知识资源。技术引擎是医保档案知识服务的技术核心,新型知识服务引擎包括资源及学术搜索引擎、资源及服务推荐引擎、知识服务社区实体泡括用户及资源、行为智能分析引擎、用户知识需求预测引擎、及多维度信息资源获取、组织、分析及决策引擎等,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构建医保档案管理运用大数据需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馆档案管理在运用大数据时必须要弄清楚到底想从大数据中得到什么,否则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分析数据。
(2)要注意潜在的风险,医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涉及到医保档案信息的泄密、医保档案信息的丢失和篡改、隐私权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纠纷问题,因此,医保档案管理在运用大数据技术时需要注意这些潜在的风险,通过制定法规、明确权限、责任关系等措施来控制和应对这些潜在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Abstract:The object of the archive heterogeneous database integration,which is the existing and receiving digital resources, and the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of the existing and receiving digital resourc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Then on this paper, first of all,the author have analyzed the positive role which the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has played on the archive heterogeneous database integration, then I have expounded the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problems which the archive heterogeneous database integration has mentioned. Finally, I have brought forward the measures based on the archive actual situation which can solve the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Keywords: Archive heterogeneous database;Integration;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在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整合是对馆藏数字化资源和接收现有电子档案资源进行的,经过对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现有档案电子化这两种模式来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数据库成为当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桥梁。而馆藏档案数字化和现有档案电子化涉及的数字版权保护问题也较为突出,及时研究解决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的法律及其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数字版权保护的积极作用
1.1 促进现代档案工作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数字版权保护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尤其在信息化进程中,随着多种高新科技的影响,版权保护也在不断发展。加强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数字版权问题保护的研究,是档案工作理论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条件,能为档案部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有利条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利用了现代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依托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以网络传输为主要工作手段。网络所固有的管理非中心化、信息的不可控性、互动性等特点,给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工作中数字版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2 数字版权保护对改进档案工作方法与管理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加强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的数字版权保护,明确数字版权保护的内容、范围,其目的之一就是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能够充分发挥信息网络高速、快捷、高效、海量的特点,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利用。
1.3 促使我国档案工作的法制化体系建设。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作为我国传统的档案法,在随着网络传输以及现代数据复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难以应对档案异构数据库整合中涉及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数字版权保护问题[1],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档案法律体系将及时做出调整,来满足档案异构数据库之间数据互操作的数字版权问题。
2 数字版权保护问题
各级国家档案馆在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进行整合中,由于所整合的对象是馆藏数字化档案资源和新接收的电子档案,再加上档案异构数据库整合需要借助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网络链接问题所涉及的数字版权问题变得尤为复杂。同时,在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需要对这些异构的档案数据库信息资源进行转换,这些都给档案数据库数字版权保护问题提出了新课题。关于档案异构数据库整合中的数字版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档案数字化转换操作。对档案馆藏原件的缩微扫描数字化转换操作容易造成侵权[2]。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实现共享的前提就是将馆藏档案实体进行数字化,并将数字化后的档案电子版上传至档案数据库中,借助档案网站进行传播。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操作中,以及在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由于各个档案数据库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实现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要对结构上存在差异的数据库内容进行数字化格式转换。这些均易造成对馆藏档案原件的著作权人的侵犯。
2.2 整合过程网络链接操作。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网络链接是目前大多数档案将采取的主要方式,这种网络链接操作容易造成侵权[3]。在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档案网站整合成为当今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而在网站链接中,有的档案馆所采用的链接方式所指向的被链网页的网站地址,但是,在源链接网站的地址栏未显示在该档案网站首页,这些都将造成侵权[4]。
2.3 整合数据格式转换为同构数据库操作。由于我国对档案数据库的数字版权的保护主要看其是否具有独创性,而其独创性主要体现在档案数据库内容和编排两个方面上。目前,我国形成的档案数据库无论在内容还是在编排结构上都各具特色[5]。一般内容都是以各自馆藏资源为主,各地的馆藏资源存在着众多的差异,这些馆藏内容映射出各地的历史变迁、民俗等。而在编排上,各个国家档案管理部门对其建立的档案数据库在开发时形成的结构和数据类型均不一致。因此,这两个方面都体现出了档案数据库开发者的独创性,也就受到数字版权的保护。在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进行整合与服务集成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异构数据库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统一的格式,或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将同一主题的档案信息整合为一个专题档案数据库,这些都将遇到版权问题。
3 数字版权保护措施
针对各级国家档案馆在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所涉及的数字版权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3.1 强化档案鉴定工作。将档案鉴定工作提前至文件阶段来开展,区分开放档案与保密档案,做好解密划控[6]。目前,各级国家档案馆在对开放档案进行鉴定时,态度较为保守,而有的单位在档案鉴定阶段忽略不做,特别是现在网上开放鉴定工作更是困难。由于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价值了解不够,不敢轻易下定论。因此,笔者认为,在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进行整合与服务集成时,各级国家档案馆在进行档案数据库互访或统一检索操作时,各个独立的档案部门可将鉴定工作迁移至文件产生阶段,由文件具体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鉴定。因为在文件形成时,工作人员对此份文件的价值了解较为深入,而当文件进入档案阶段,档案鉴定部门再对此进行复查。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到期档案价值的鉴定。经过调查,发现厦门市档案局在对档案鉴定上采取了三个环节的鉴定:首先,由文件具体操作人员来执行此操作;其次,由档案鉴定部门对之前文件具体操作人员的操作进行审核;最后,由档案局负责人进行全面审核,对其进行解密划控操作。因此,在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通过强化档案鉴定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档案异构数据库整合对数字版权的侵犯。
3.2 在技术上保障档案异构数据库整合中数字版权的保护。为了做好档案异构数据库整合中的数据库保护问题,除了建立健全数字版权法外,还应加强技术运用与监管。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盗版与非法复制行为的发生,防止各档案数据库之间互操作的侵权行为的发生,才能更好地保护各个档案数据库的数字版权。借助当今高新计算机技术,对档案内容数据库进行必要的技术设置,如数字水印技术,对档案内容进行保护,防止档案利用者对其进行非法复制操作。对于有特殊需要的档案利用者,采取登记申请的办法,同时,还要签订相关的合同,以防对档案数据库数字版权的侵犯[7]。
3.3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由于在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每个档案数据库都是独立的,都含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还有的档案数据库中有自己馆藏的特色数据库[8]。虽然,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进行整合的操作,每个档案数据库仍然是独立的,不受其影响,但是,各个档案数据库中的档案信息资源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共享,这样,会导致有些档案部门利益受到侵犯。同时,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根据档案利用者的档案信息需求进行整合检索档案利用者所需的信息时,会出现将各个独立的数据库中的资源收集整理完提供给档案利用者,这种操作将影响到有些单位的利益,这些单位将不乐意进行资源的整合操作。一旦整合了,其特有的馆藏资源将成为公共的[9],因此,在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操作时,做好各方的利益均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社会公众的素质的提升和对数字版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在实现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档案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及互操作检索问题将产生具体的数字版权保护问题。可以根据各方主体达成协议,实现利益上的平衡,形成一种健全的经济关系。这不仅对法律制度起着良好的补充作用,而且,能够为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数字版权保护营造一种合理的协调机制,大大减少利益各方的精力和物力浪费[10],对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访与实现共享有着积极的意义。
3.4 区分好所使用的链接方式。对于档案异构数据库整合采取链接方式问题,应区分所使用的链接方式所指向的被链网页的网站地址是否在源链接网站的地址栏中显示出来。若是链接转入的是被链接网站的首页,这时,网站地址栏上显示的是被链接网站的网址,那么,链接功能只是引导档案利用者进入另一个网站,它并未对被链接网页的内容进行复制和传播,这种情况则尚未涉及数字版权问题。若源链接网站的地址栏中并未显示被链接网站的网址,而是对被链接网站的网页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或调整其结构,那么,此时,其内容还是来源于被链接网站的内容,因此,这种情况还是牵涉版权问题[11]。所以,在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时,若采用链接方式进行时,需要考虑到版权问题,在链接时需要将被链接网站的网址在地址栏中显示出来,避免侵权问题的产生。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档案异构数据库整合中涉及的数字版权保护问题,加强对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涉及的数字版权问题进行保护。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中的数字版权保护将是我国档案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只有处理好涉及的版权保护问题才能保证档案异构数据库资源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丁璇.保护、冲突与协调——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保护[D].合肥:安徽大学,2006.
[2]肖文建,刘志,杨雁.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风险探析[J].档案时空,2008(10):20~21.
[3]蒋冠.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5.
[4][11]王少辉.电子文件管理中的版权和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5]鲁欣.图书馆视角下的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J].图书馆杂志,2009(06):23~25.
[6]曲.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J].兰台内外,2004(05):16.
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整体工作体系中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其他系列工作得以高效展开的前提条件,在当前国家行政机制改革整体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各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在当前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特定时代背景下,优化与创新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的主旋律、总基调,同时着也是当前我国全面推动行政机制改革的客观需要,各相关主体要基于实际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不断探索更为高效、更为科学的档案管理模式,不断推动人社局档案管理的优化升级,这是一代档案人的光荣使命之所在。本文以下将紧密围绕当前新形势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创新这一宏观性命题,结合当前人社局档案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阐述和探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优化改革路径,以和学界同仁交流互动。
一、全面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准确定位档案管理工作,这是新时期优化人社局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正如学界其他研究者所阐述的那样,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各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关注,如《浅谈加强人社局档案管理的举措》(袁亮,赤子,2017年01期)一文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人社局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档案管理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限以及内部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而文章中叙述到的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当前各级人社局档案管理工作中,而我们认为导致这些问题长期普遍存在的根源则在于思想认识的不到位,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一些同志依然认为档案管理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内容,没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一些地区的人社局存在不重视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档案管理部门成了单位的“养老部门”,相关人员的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完全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这种情况的存在从根源上障碍了人社局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更新,是需要相关主体高度重视的命题。在上述特定语境下,全面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深刻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从而准确定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工作,这是新时期优化人社局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二、建立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这是不断提高人社局档案管理水平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人力资源是当前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核心因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事实上也只有做好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基础性工作,新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优化改革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命题,这理应成为当前社会各界的普遍性共识。就实践层面上而言,目前人社局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人才队伍建设这一特定命题而言,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工作态度不积极是较为普遍的问题,针对这些切实存在的问题,相关主体可以以以下两个路径为基本突破口:一方面人社局相关主体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是十分重视的内容,在人员调配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引导一些具有专业化档案管理知识的优秀人才进入到档案管理岗位,不断充实和优化人社局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力量,这是实践层面上需要特别重视的内容;同时另一方面则需要切实强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依托个体自主学习、统一专题培训等多元化形式,让档案管理相关人员在思想认识上深刻理解自身工作的意义,同时在工作技能上有相应的专题学习,这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过程中的重要策略,需要各相关主体的积极探索和不断探索。
三、适应时展趋势,不断探索信息化时代语境下的档案管理模式,这是至关重要的内容
构建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是当前我国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整体体系中的核心命题,一定意义上构成了档案管理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是相对丰富的,如《电子档案管理在推进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杨实尧,科技与创新,2020年16期)、《行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提升策略探析》(林俏瑾,兰台内外,2020年25期)等专题论文都是这一基础性范畴内的研究文本,可以看到如何实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与现代化互联网的有机融合是这一过程中的核心命题,相应的主题探究成果是多元化的。就学界的即有研究成果和目前人社局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相关主体对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这是基础性条件,也是目前直接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需要各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其次,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依然是最为核心的命题,兼具专业档案管理知识和现代信息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条件,各相关主体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引导和鼓励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到档案管理的工作岗位;另外,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性依据,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过程中的基础性价值维度,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自觉梳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切實构建服务型政府,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从整体上而言,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从三个方面阐述和探讨了实践层面上的优化改革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从本质上而言,当前社会经济语境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宏观命题,涉及到档案管理和人社局内部具体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新时期人社局档案管理的优化工作要立足于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这一过程中既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与整理,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同时也要做好档案的管理和保存工作,以更好地为特定的主体服务,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命题,需要各相关主体的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袁亮,浅谈加强人社局档案管理的举措[J],赤子(上中旬),2017年01期。
[2]贾洪慧,论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4年01期。
[3]郎方,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J],区域治理,2019年50期。
[4]潘涓,做好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