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放射科管理制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医院,是一所于年9月建立的由个人筹资48万元合伙经营的综合性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位于城大道号,现有业务用房平方米,职工人,设置病床张。
放射科设置于医院综合业务楼二楼右侧,从事放射工作用房三间,共计70平方米,分别设有照射诊断室(40平方米)、工作人员操作室和值班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医师1人,主管技师1,技士2人;主要设备和设施有:北京万东frk302-1·200ma·光诊断机1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cr1台,阅片灯箱1个,微机1台、打印机1台。
二、防护设施
(一)环境安全防护:照射室墙壁屏蔽厚度为30厘米钡沙砖混墙。辐射监测点三个,分别是放射操作人员观察窗、病人出入门和操作人员出入门。放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20080020的铅玻璃,病人出入门为50毫米不锈钢铅门,放射操作人员出入门为木铅门。
(二)辐射防护设备:大号铅衣1件、大号铅围脖1条、大号铅手套1双、中号铅眼镜1架。
(三)辐射监测设备:oslnlight个人胸章剂量计5个、辐射监测仪1台。
三、管理措施
(一)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副院长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主任和工作人员、同志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二)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射科线机操作规则》、《北京万东专用透视机操作规程及维护措施》、《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辐射防护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科事件报告制度》、《放射科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放射科岗位责任制》、《放射科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放射科应急控制和保障措施》等。
(三)应急处置。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放射事故,确保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事故和紧急情况造成的影响,避免事故蔓延和扩大,维护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制定了《发生放射线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院长同志为组长、副院长同志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可能发生事故应急处理的职责、组织指挥、工作程序等。
四、日常管理。
1.为增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放射工作人员采取了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培训,并承诺我院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参加省、市环保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培训。
2.定期监测辐射防护效果和检定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正常运行。2010年6月德阳市同佳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进行了“医用光机周围环境-γ辐射课题率监测”,2010年7月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对“x、γ环境水平剂量率仪”进行检定合格,分别报告了监测结果和检定结果,出具了监测报告和检定证书。
3.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是上岗前健康体检,上岗后定期体检。二是工作人员上岗必须佩戴个人胸章剂量计,并定期由蓝道尔个人剂量监测室进行检测。
2018年放射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523人次。全年门诊与住院业务收入18万元,完成年初医院下达的17.4万元收入的工作任务。查体收入约38万元,为局机关、物探队、水工队、测绘院、本院离退休、研究院、711、712、713、717、银母寺、震奥鼎盛矿业、二里河矿业,陕西有色部分矿山及榆林新材料等单位职工及部分家属查体,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
2018年放射科顺利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65岁以上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检查胸片2800人次。科室职工坚持每个月每人下社区一次。科室职工名下管理的慢病能及时做好登记、随访、查体等工作。按月积极完成家庭意识签约服务协议。
二、放射科医疗质量质量与安全工作:
1、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的要求开展医疗活动,全体职工不断加强业务水平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对疑难病例患者的典型X线片进行讨论总结,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每月举行一次三基知识、技能的学习,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科室认真执行医学影像专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重点防控措施,建立了各种质量安全制度文件,认真执行并做好记录。全年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
2、2018年科室按季度参与医院组织的追赶超越、节能降耗活动,认真总结制作追赶超越PPT课件,分析存在问题,完善改进方案。2018年前半年按照医院要求开展了大干50天任务双过半活动,放射科顺利完成了任务。后半年医院开展了精益5S管理活动,放射科认真执行活动方案,积极开展活动。
三、2018年放射科未开展新技术及新项目。
四、2018年放射科存在的问题:
1、放射科医技人员中缺乏初级职称医师。
2、放射科在辐射防护管理及环保管理方面重视不足。
3、放射科500MA的万东胃肠机,现已不能开展所有常规业务,目前只能开展透视与消化道透视。等新医疗大楼建成,希望医院考虑更新。
五、2019年放射科简要工作设想:
1、放射科2019的工作重点依然是配合医院的工作发展大局,提高科室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做好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影像检查工作;保质保量做好查体工作,注重查体细节管理,控制好查体质量,大力宣传医院。
2、2019年放射科计划招聘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一名,已经报医院人事科。
3、在医院领导的指导下做好放射防护及环保工作,积极迎接卫计局及环保局的专项检查工作。
4、提升科室医技人员的服务态度,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利用社区工作宣传医院,吸引更多患者来我院就诊。
医院感染是全球有关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许多国家已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作为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医院感染工作的内容、监测、控制及管理技术已逐步迈入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但实际工作中却发现有些医技科室如:CT室、放射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等却没有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
放射科是综合医院必备的科室,是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为一体的科室,各种疾病的诊断或者健康体检等几乎都离不开放射科的辅助,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感染疾病者、非感染疾病者、健康体检者等,存在交叉感染的机会多;医务人员因职业的特殊性,需经常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导致易发生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因此放射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其特点是人流量大、病员密集、病种复杂、全天24h接诊,所以放射科是多种病源微生物和易感人群集中的地方。是医院感染的危险环节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放射科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为此,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总体要求,从科室管理的实际出发,针对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危险因素,对放射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防范的对策。
1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相关制度的缺乏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仅对临床科室和重点医技科室如输血科、检验科、内镜室等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但同属于医技科室的B超室、CT室、放射科等部门却没有相应规定,医院每月仅对临床科室、输血科、内镜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监测,因此,放射科存在制度上的漏洞,而这一漏洞使管理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只能参照共同部分进行管理,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现有的制度有待完善,既有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过于宽泛,缺乏明确指向性;没有全局观,往往只是针对某些部门和环节制订的;有些部门理论性过强,缺乏可操作性,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范管理教育和学习相对滞后,科室中的老同志往往是通过自身工作实践以及通过吸取前辈的经验教训中获得有关防范。临床科室开展医院感染的系列监测是完成上级规章制度的要求,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式的自我常规监测,认为监测有不合格的现象是揭科室短,影响科室形象的事件。故医务人员在集样品时多现场进行特别的消毒处理。在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落实情况时,采样时间都选择在医务人员按规范洗手后进行,未对无菌操作前和接触患者前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在做空气采样时,不按位置放培养皿,或放的数量不够,或为保证有合格结果而缩短开盖时间,甚至不打开培养皿盖。这样的自我监测不但不能反映科室消毒灭菌的实际情况,反而阻碍对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执行效果的评定,误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给医疗安全带来隐患。
1.2 防护意识薄弱 经过多年的宣传与教育以及放射工作中的亲身实践,防范医院感染的慨念已经初步在医务人员头脑中扎根,自我保护意识也在逐步加强。但放射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缺乏,感染管理意识淡薄,医务人员只重视本科室的诊疗业务,而轻视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不到位,虽然现在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学习,但仍有人以操作方便为由,不注重个人防护和对患者的隔离,工作时不戴口罩、帽子,手卫生意识淡漠,接触患者后不洗手现象普遍存在。
1.3空气污染 因X线防护的要求,放射科检查室的门窗常处于关闭状态,空气不流通,阳光照不到,易造成空气污染。放射科的走廊里常常拥着很多患者及陪护,人员过密,易感人群集中,特别是摄片室工作量大,门窗紧闭,在大量的患者中有部分是呼吸道疾病的,如上感,咯血等则具有传染性,使医务人员和其他疾病患者有被感染的危险,所以放射科的空气环境是病原体传播的环节之一;由于X线的作用,形成电离空气,也使检查室的空气质量下降。
1.4手的污染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由手传播,这一途径比经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医院感染源传播最主要的媒介是污染的手[1]。医务人员用手给患者摆各种检查,包括有开放性创伤的患者、皮肤病的患者,因工作量较大,既没有时间洗手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洗手意识。做造影、X线检查时,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当手套已沾有体液或血液后,仍会触摸门把手或操作台等清洁处,即医务人员的手形成了病原体传播的环节之一。
1.5仪器、设备的污染 对使用X线透视设备进行各类检查时,由于未能区分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病源微生物可使患者之间、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直接或间接传播。仪器污染严重又极易被忽略,如接触患者体表的X线摄片盒、检查床等,未能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值得重视的是外伤及开放性创伤或各种造影检查中的血液或体液污染,有可能造成血源性病原体传播。
2 放射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2.1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控力度,制定宽松、和谐、人性化的考核制度,监测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监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给我们的是一种假象,留下的是安全隐患。因此,在制定质量考核标准时要从严,在对待缺陷与问题时要给科室留有持续改进的机会,对待积极地改进给予鼓励和奖励。使临床科室既敢于暴露问题,又能勇于采取改进措施,而不是隐藏问题和逃避问题,否则难以达到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科室要有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流程,成立科内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职责明确;每月对科内院感质量进行督导检查,有记录、分析及整改反馈情况,对科室的检查秉着从严、从细的原则进行[2]。
2.2 加强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意识 医院感染是一门交叉科学,其内容涉及到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医务人员必须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定期学习有关感染管理文件及各项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参观学习其他医院科学管理模式,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并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医院和科室还要为医院感染监控人员提供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了解院内院外、国内国外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激励他们主动投身于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工作,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工作;医院感染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只有人的认识得到提高,才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强化人人参与的意识[3]。
2.3加强放射科感染控制管理
2.3.1手的消毒管理 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措施[1],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原菌造成医院感染约占30%[4],加强医务人员洗手可降低50%感染。美国疾控中心强调接触患者前、医疗操作前洗手的重要性,因此,洗手作为一种最基础、最简便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染的手段,医务人员绝对不可忽视,所以放射科的医护人员也要提高这方面的认识,杜绝或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使自身和患者免受侵害。由于我院放射科摄片患者较多,摄片时虽不能拍一个患者洗一次手,但应做到如有空闲就去洗手,遇到开放性的创伤时,摄片前后均需洗手;如果医务人员的手有伤口,进行操作时应戴手套;并向患者宣传洗手的重要性,洗手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1min,可清除大部分细菌,为此,我们在每个洗手池上方都张贴了规范洗手图片提醒,并配备干手纸巾,各检查室均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掌握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程序及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2.3.2环境管理 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坚持早、中、晚开窗通风30min以上,室内、走廊禁止吸烟,每晚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约1h,各检查室只要有空闲就应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每次打扫卫生时,要先用有"84"消毒液的拖把拖地后再清扫,减少灰尘扬起而增加空气污染的机会,工作人员必要时可戴口罩。建立空气消毒登记本,专人负责检测,每月做一次空气采样监测,每季度对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每6个月对空气消毒机效果监测。紫外线灯管上、空气消毒机出风口无灰尘。
2.3.3仪器、设备的消毒管理 制定合适放射科的清洁消毒措施,避免血液性病原体传播。放射科的X线片盒,X线检查床及医务人员的手定期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给予解决;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已成为医院重视和开展的一项任务,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放射科检诊床污染最严重,每天约有100人使用,特别是遇到开放性创伤患者,如有血液或分泌物污染检诊床,必须随时用1%"84"消毒液擦拭,摄片室的检诊床应每日早、中、晚用1%"84"消毒液擦拭,减少细菌、病毒的覆着。造影、X线检查治疗中不能随意丢弃污染物,当有血液或体液溅落污染地面时,可用1%"84"消毒液擦拭地面,工作完后对可能污染的检诊床、治疗车、门把手等均可用1%"84"消毒液擦拭。
2.3.4医疗废物的处理 有文献报道,医疗废弃物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性问题[5],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是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我们对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等严格按规定分类收集,用不同颜色、防渗漏的塑料袋密封包装,分别陈放,对于损坏或废弃的胶片交由专职人员统一处理,锐器放入锐器盒,锐器盒一次性使用,在装满3/4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由专职人员及时回收运到指定地点,并有专门的医疗废弃物回收公司统一回收处理,对回收人员签订责任书,回收人员与科室严格交接,实行双签字,防止管理上的漏洞。
3讨论
医院感染不仅可以引起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染新的疾病,同时有可能使患者成为新的传染源,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及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对每一项工作都有具体的操作规程,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及出现意外时应急预案,减少或杜绝因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及防护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6]。
总而言之,认真开展好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监测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控制是目的,增加组织管理,健全合理规章制度,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的职责为切入点,加强管理,抓住监测与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切实推动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提升,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红燕,林伟青,黄雪琴,等.手污染的控制与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07-1409
[2]张彦,张树荣.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0):1160-1161
[3]薛菊兰,王伟英,邹正伟.医院感染管理院科两级监测结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0,25(17):72-73.
科室主任除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外,还应该懂得一定的管理知识及领导艺术。注重管理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管理学书籍,从中找到可资借鉴和参照的领导经验、工作方法和管理技巧,积极创建与患者的和谐、与领导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科室同事的和谐。重视科室团结,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配合,识大体、顾大局,改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形成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加强科室规范化管理
2.1分组管理将科室不同业务技术分成3组,即普放诊断组、普放技术组、CT组,每组设组长一名,明确职责,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并带领本组人员认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保证各组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实行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以利于专业技术的全面掌握和人才培养,达到影像医学“一专能”的目标。根据科室需要,增设放射科网络管理及对外联络小组,负责科室对外宣传联络及仪器设备、电脑网络、影像诊断工作站的一般性维护以及技术性问题的解决,包括影像资料存盘等日常工作。
2.2认真贯彻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文件精神
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明确职责,建立各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放射科质量管理》、《放射科岗位职责及各类人员职责》、《放射科管理制度》、《放射科机器操作规程及技术操作规程》、《放射科规章制度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定《放射科机器设备维护及清洁卫生责任明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3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
(1)将放射科采用我科计算机系统将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刻录成一级光盘进行归档,作为原始资料保存,供临床医生及出现各种医疗纠纷事件时的查阅,将阳性病例资料按照不同系统分类出来,对于有手术病理证实的阳性资料分别刻录成二级光盘,作为科研和院内外会诊之用,显著提高了影像资料存档的管理水平。
(2)放射科所有诊断报告书写均在影像工作站和激光打印机上完成,影像诊断报告更规范、更清晰,精心设计制作报告系统中的模块功能,使诊断医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分析影像而不是书写报告上。同时,每一份诊断报告必须通过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的审签,方可正式发出。(3)放射科影像资料数字化,真正实现了无胶片化管理,极大地降低了放射科传统管理模式所需的成本,图像可以永久存储和直接调用,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4)合理的数字化放射科资料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诊断质量,促进医院科研教学水平及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医院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实行科内绩效,全面提高科室人员
积极性积极支持配合医院绩效分配改革工作,大胆进行科内绩效再分配,全科五个组,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科室内部分配实行“多劳多得,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向医疗风险责任大、科技含量高、工作量大倾斜,并与职务、职称挂钩,绩效分配更趋合理。科主任在分配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制定出稳定的分配细则,每一位科室人员都有相对应的绩效分配系数,适度拉开档次,保证科室的团结和稳定,充分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配标准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再更改,严禁分配上的任何随意行为。
4、诊疗质量管理诊断
人员通晓影像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细心阅片,严格按照《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规范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书写,内容必须客观地反映其变化,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一般资料、检查名称、检查技术和方法、医学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学诊断、书写报告医师签名及科主任(副主任)审核,五个项目缺一不可。每天早晨8∶00~9∶00由科主任或诊断组组长组织读片,值班医师准备读片内容,挑选一天中一些疑难的、典型的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收集些病例的病史资料及各种影像检查的信息,读片时值班医师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上级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合影像信息,相互印证,做出最终结论。定期进行诊断符合率统计和查对,定期组织疑难病例和手术病例诊断对照讨论会,并记录疑难病例讨论结果。技术人员不断改进投照技术,确保CR片质量,每日统计重照、补照人次或部位及废片数量,按实际发生额与工作量的比率计算百分比。每月进行技术读片考评,优质片率、废片率应符合质控规定,并定期组织废片分析讨论会,总结经验,落实改进措施。基层医院放射科人才培养对于影像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应常抓不懈,主要措施有:
(1)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相对固定,定期到普放、CT、胃肠室及特殊造影室轮转,力争掌握本学科范畴内的所有知识,同时,根据科室人员特长,选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带动科室的业务发展。
(3)重视科内读片会,鼓励要求年轻的同志参加再教育学习,进一步提高学历和学习新的知识。
5、诊疗服务质量
在大力发展基层医院建设中,放射科室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部门。但由于基层的放射科室建设,设备状况和人员的防护意识较弱,防护措施做不到位,对放射医护工作人员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就邢台县基层医院放射防护情况做出的调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加大监管力度的措施的意见。做好放射设备的标准建设维护,按要求进行操作检查,对保护从事放射工作的医护人员及受照射的公众,身体健康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邢台县基层医院放射科现状及防护分析
邢台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山区,受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相对较为缓慢。全县共有四家县级医院,十五家乡镇医院,目前只有一部分设置了放射科室,配备了放射检查设备。但由于对于放射科室的作用认识不足,设备条件限制,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有限等等问题,在日常的检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就调查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
1.1基础设施简陋,设备检查能力较弱。
在调查中发现,邢台县的四个县级医院的条件要比乡镇医院要好,配置CT三台、X光机四台。邢台县设有放射科室的乡镇基层医院十五家,共配置了十四台X 光机,且X光机分别是六十到八十年代配置放射设备。受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普遍基础设施简陋,没有专门的隔离操作室,对周围的辐射、医护人员和患者不能达到更好的防护。另外,由于设施的简陋使用面积不达标,基本建设都是检查、治疗等等集中到一起的,没有进行专门的分类和隔开,最常用的就是X拍片检查和普通照相,更深层的检查没有得到开展。
1.2思想观念落后,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
由于人们的对医学知识以及放射诊疗对病情检查和辅助诊断的不了解,以及思想观念上对放射性辐射和照射认识上误区,担心放射检查对身体带来的危险,从而产生不愿意进行放射检查,躲避放射检查。进而造成放射科室建设上的不重重视,都是对放射检查的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另外,县及乡镇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有限,无法利用高薪招聘的方法,或者以更有利的条件吸引更高层次的专业放射技术人员工作,致使放射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邢台县放射工作人员40名,其中影像专业毕业29名,11名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兼任,从事放射诊疗工作,其中三名无学历非专业的人员,初级培训为放射科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学校放射检查标准化培训,认为X线对医患等公众照射危害不大,操作流程和方法上达不到防护的要求标准,这是放射检查工作中必须要调整的内容。
1.3工作环境较差,防护措施不到位。
环境条件决定了基层医院的基础设施都十分的简陋,现有的基层医院的放射科室都没有按照防护标准的要求来建设放射科室,这给放射科室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危险。在日常放射诊疗的工作中,无法按照规范的作业标准来工作,有的没有穿戴防辐射的铅衣、铅帽、铅眼镜、铅手套等,及其他应有的防护措施,这给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调查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及公众的陪护人员几乎疏于防护。更是触目惊心。今后工作中加大监督的力度,保障医患及公众辐射照射安全。
1.4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健全。
放射检查一般情况下,做好防护措施,正确得当,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但违规操作,防护不严,就会造成一系列的人身伤害。由于对放射科室建设思想不充分,对放射检查诊断知识的认识不足,多家基层医院的放射科室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多的漏洞,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危害。管理制度没有上墙标明,诊断管理分工不明确,违规操作,发现问题不及时上报,延误病情。另外,制度管理不严格,病人在检查室,机房门窗不严密,对周围的医护人员和病患造成辐射,以及有患者家属跟随者疏于防护,这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基层医院放射科室提升管理建设力度的措施
放射科室是医院临床检查中重要的科室,对于临床中多种病情的检查和辅助诊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对于山区乡镇,距离城市大医院较远的基层医院,加强医院放射科室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放射科室的管理,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是关系到医护人员和患者身体健康的切身利益,也是很在必要的。
2.1多措并举,建设高标准的放射科室。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卫生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多方筹措下对基层的医疗条件进行了改善。但由于基层医疗环境条件较差,放射检查的水平不高,制约了基层医院的病情诊断水平。今后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对放射检查的正确认识,加大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素质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使患者陪护人员及公众了解辐射照射的危害,加大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力度,多措并举,在基层医院建设高标准的放射科室,与其他科室分离,建设专业的机房,提升设备的质量和检查能力,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2.2加强管理,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
要想真正的将放射科室建设起来,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减少对医护工作人员的身体辐射伤害,首先要从管理上入手,操作规范,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制度上墙。检查和诊断人员分开,各司其职,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加强对放射科室医护人员的防护培训,了解设备所产生的辐射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要求自己,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减少操作不当对自己和患者带来的身体危害。
2.3严格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
(武汉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430014)【摘要】中医护理管理模式的探讨刚刚起步,而中医院放射科的护理管理尚在探讨中,笔者从中医院放射科背景特点,护理管理实施条件、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期冀抛砖引玉,让更多同仁关注、重视中医院放射科的护理工作,共同探索出一套最优的护理管理模式。【关键词】中医;放射科;护理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R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60-01
护理管理是医疗机构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取一定的方法,协调和控制护理人员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1]。中医护理学作为一门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独立学科,其护理内容和护理管理模式体系正逐步发展、趋向规范,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特点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2],目前在中医院临床科室都有较好的应用和发展,而且我们相信它还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然而,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放射科的护理不受重视,放射科护理工作发展缓慢,难以适应目前患者健康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增强,放射科纠纷逐渐增加的现状,故而笔者在此结合本院放射科护理管理模式及自身体会,讨论如下:1.背景特点:1.1.中医院放射科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放射科在院感中的特殊性: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检查科室之一,患者量大、病员密集,加上患者家属及其陪护等人员,导致候诊室人员密集,而患者中有不少在院病人,其机体抵抗力较差,患者家属中也多有老、幼人员,这些特殊的人员构成,形成了院感中的易感人群。另外,就诊患者病种复杂,其中不乏呼吸道、消化道传染患者及手术前后患者,其咳唾涎沫、呕吐物等多含有微生物;加上放射科因放辐射需要,房间多无窗或小排窗,空气流通不畅,导致病源微生物局部密度较一般环境多,传播源和传播途径存在。故而,放射科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极高。(2)放射科在医患纠纷中的特殊性:随着中西医结合的逐步发展融合,西医辅助检查在中医临床诊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西医辅助检查指导中医用药,运用循证医学思想选取或中医或西医的最优医疗方案是现代趋势。然而不少中医院患者依旧认为中医应该坚守传统一成不变,诊断上应仅靠“望、闻、问、切”,而不应选用现代辅助检查手段。在这种思路影响下,如果在费用、医护人员态度、医护告知义务未完全履行、患者隐私权未良好保证等方面再有令患者不满意的地方,则患者很容易心生愤懑,口出怨言,继而发生医患纠纷。1.2.放射科护理管理工作范畴:中医院放射科护理管理工作的范畴,包括病区管理、中医氛围构建;病区环境消毒、感染监控;窗口服务、健康宣教辅助检查在中医中的作用等;在CT、DR、普放、患者的接待、登记、胶片发放;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如急救物品、药品、器材、物资管理,检查中“急危重”患者检查与抢救、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急救处理,以及检查后的护理工作;护理教学科研,中医基础理论的培训学习,西医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等。1.3 放射科护理工作特点:中医院放射科护理工作模式、知识点、考核标准等与临床其他科护理工作均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为患者多、流动性大;大型设备多、检查项目多、检查项目存在风险;护理工作涉及各种疾病,面广、量大;各个检查室分散、不集中;护士工作独立性强,一些中医护理操作需要护士独立完成。2.实施条件:2.1.放射科护士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有人根据西医院放射科工作性质、特点和内容确定护理人员塑造标准[3]:比临床护士要求更高,不但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还要不断学习影像学、解剖学、设备原理、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而中医院放射科护士还要在此基础上,学习巩固中医基础知识,熟悉中医辨证的方法和一些诸如“鼓胀”、“积聚”、“瘕”等特殊的与专业业务相关的中医疾病;能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真正做到“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模式相结合,在学习西医各种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掌握其基本原理与配合方法的同时,学习和掌握简单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同时中医院放射科护士还要具备良好的耐性、沟通技巧、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2.2.放射科护理质量控制:要建立健全科室护理管理制度,结合放射科特点及中医护理特点,实施统一、规范专业化管理,首先要制订完善的职责、岗位负责制度,并做到制度管人,如按照手术窒管理模式管理介入室(正在畴备),按照急救室管理模式应对CT、DR、普放的急诊、危重患者的检查,按照中医特色治疗室管理模式应对中医治疗暂时无法间断的检查或者急查患者等。其次,科室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按照放射科考核标准及工作流程每天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考核考查各检查室操作流程、过敏反应抢救流程、急救药品及器材管理,中医操作技巧手法与禁忌等,强化质量意识,促使人人参与质量控制,并定期总结归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3.模式实施3.1. 突出中医放射科护理特色:(1). 构建中医氛围:中医院放射科虽然是与西医关联紧密的辅助检查科室,但其中医特色不能忽略。可以在全院中医特色宣传栏的环境背景下,可以在放射科门前、走廊、候诊室等位置悬挂中医中药对某些检查的不良反应的处置与防治方法。有条件的可以将西医辅助检查与中医临床诊断做一个简单总结,并且悬挂于醒目处,以便使患者了解辅助检查的必要性。(2).突出中医知识与操作的作用:传统中医药治疗有“三分治七分养”之说,护理工作作为现代诊疗模式下临床治疗的延续和拓展,在传统中医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具体到放射科而言,有些患者对中医的诊断和辨证不甚理解,有些医生由于接诊病人多也没有时间和患者详细讲解,患者经常带着疑问询问中医院医护人员,因此,中医院放射科护士要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辨病辨证功底,以便阐述、解释患者检查单上的一些描述和诊断,澄清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比如中医病名“鼓胀”多指西医之肝硬化,有时候也指“肝癌”,有些肝癌疑似患者会经常将“鼓胀”仅仅等同于肝硬化,而质疑、质问该医生要求CT检查的必要性。另外,部分的中医操作在放射科护理工作中实用、方便,比如指压耳穴咽区,可以抑制咽喉反射,缓解呕吐症状,按压或针刺合谷、血海等可以缓解妇科疼痛,了解掌握这些基本而有效的操作,能提高中医特色,缓解患者候诊、检查时的痛苦。3.2.重视院内感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首先要提高放射科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其次要保持科室清洁卫生,对患者呕吐物及杂物等及时清扫,对床单、检查床及其他物体表面按时清洁消毒,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立即擦洗消毒,减少空气污染,尽可能经常通风换气;再次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对流感、结核患者鼓励戴口罩,进检查室穿一次性鞋套;最后鼓励患者预约检查,合理安排患者检查时间,减少候诊患者数量,鼓励病情轻的患者尽量少带培护及家属。
3.3. 重视“三查七对”,降低医患纠纷:“三查”:预约登记时查、检查前查、发报告时查;“七对”:对姓名,对年龄,对性别,对临床症状、体征与申请检查部位是否相符,对计算机登记日期编号、对费用、申请医生及申请科室等,对申请检查部位的方法(常规还是特殊检查)。要求护士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在接待患者、登记、检查前准备、健康宣教、检查中配合、检查后观察、胶片报告发放等环节中要谨慎、周密,将高风险因素降低,避免部分临床医疗差错的发生,避免因工作混乱导致的医患和护患纠纷。3.4.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医疗事故:首先做好相关检查前的准备,完善急救药品、器材的“四定”,完善相关抢救流程。其次履行告知义务,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要获得病人签字;再次要培养抢救、安全意识及应变能力,强化护士安全、抢救意识,制定过敏反应抢救预案,每月定期进行过敏反应抢救演练,每天进行过敏反应报告,严密观察应用对比剂患者及急诊、危重患者,一有异常立即处理汇报,防止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4.结果:我科自实施有效的护理及相关管理以来,充分发挥中医院中医氛围浓厚及中医操作技术雄厚的优势服务患者,打造了中医特色的患者满意服务窗口;完善了放射科的管理体系,真正在放射科做到了医护分家,使业务上更加专业化,管理上更加科学化;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几率,减少了医患纠纷及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护士专科知识及业务水平,使放射科的护理工作能更加顺利有效开展。5.讨论:中医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何在传统“三分治七分调”的基础上,将“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模式结合起来,是中医护理学的一大热门。然而,在放射科的工作中,如何能将中医特色在这个与临床科室有差异的区域中发挥发展,如何能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使中医护理在中医院放射科更好的发挥优势,目前来看尚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尝试,笔者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同仁的关注和重视,一起发现问题,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努力,争取早日摸索出一套更优化的放射科护理管理模式,为能发挥中医传统优势的放射科护理的新业务、新技术,中医护理教学、科研的开展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曹荣桂,林菊英.医学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5―126.[2]段秀卿,张端香,安玉兰. 浅谈中医护理管理模式的实践体会[J]. 护理研究. 2011,25(8):2238.[3]边巍,张旭,张嫒,等.“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8,37(16):1868.
二、PACS建设与放射科管理模式的转变
PACS建设应与放射科管理模式的转变相呼应,不是花钱买了一堆设备就算建成了PACS、提高了放射科的水平,关键是通过PACS的建设,调整和改变原有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加速医学影像设备的合理利用,提高人员的全面综合素质,有利于医教研的全面发展,实现从传统放射学向医学影像学的转化。目前,不少单位放射科与其他医学影像部门相互独立,没有业务交流,成为信息的孤岛,建设PACS就是要打破这种自我封闭,让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流动起来,充分发挥PACS的信息资源优势,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要针对PACS的特点调整原有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建立人员培训和培养机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包括各种应急措施(如单机运行等),责任落实到人。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式,设立专门PACS技术保障人员,确保系统24h不间断地运行。一句话,买了要用,用要用好。
三、PACS建设的标准化
目前医学数字影像通讯(DICOM)标准3•0已经成为PACS和医学影像设备的通用标准,大多数厂家的设备均支持DICOM3•0,目前该标准已经成为PACS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PACS的标准化不仅包括DICOM3•0,病人的基本信息、所属部门、设备分类、检查项目名称、检查部位、诊断名称等也必须标准化。标准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PACS进一步发展的最大潜在危险。首先DICOM3•0缺乏中文版,国外绝大多数影像设备不接受中文资料的输入,结果PACS、放射学信息系统(RIS)、CIS中病人基本信息等重复录入,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最终在CIS无法获得病人有关的医学影像资料。由于国家没有颁布PACS的数据字典标准,各家医院的PACS、RIS、CIS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医学影像资料的交流,造成投入的巨大浪费。另外,我国仍然使用国际疾病编码(ICD)-9/ICD-10作为疾病诊断的标准编码,但是它们主要用于病案管理,针对的是疾病分类,并不完全适用于临床。如果采用ICD-9/ICD-10作为放射科诊断标准,可能会造成放射科大量的临床诊断无法表达,影响PACS和(或)RIS的正常使用。
四、PACS中图像的后处理
积极考察市场做好招标前期准备工作。今年政采任务完成比往年效果好,特别是十一月份 万政采工作比以往有进步真正做到质优价廉,又充分利用了采购资金避免了资金浪费。前期利用一个月时间考察,与所有潜在经销商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所有产品性能参数,价格。在此基础上又与临床科室交流了解需要。最后制定参数所有潜在经销商都参与进来,通过参数引导,所有投标商都拿出自己认为对我院最大的诚意来参与投标。最终投标很顺利,结果很完美。从预算价一套多导基础上,投标商增加四套便携、十套初筛、两套呼吸机。整个睡眠中心初具规模,成为一流水平,临床科室很满意。
二、设备管理工作
器械科对我院固定资产盘点两次。现我院共有医疗固定资产 万元。完成对特种设备、计量设备定检工作。加强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作好设备的申购、论证、安装、调试、验收、交付使用等各项工作;对大型设备特种设备进行了巡检,及时排除安全隐患。2018年报废 件设备价值 万元.
三、作好全院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Repair and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Radiological Equipment
ZHENG Xiao-ling
(Xining City People's Hospital,Xining 810007,Qingha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o our radiation equipment use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ethods to analyze,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rate of medical equipment.MethodsWill be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for repair of 32 radiation equipment,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differences shall be grouped and the control group:16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each department manage the management ways,observation group:16 take each department management together with the equipment department.ResultsTwo groups of repair success rate is 93.75% and 75.00% respectively;The two groups after debugging equipment recovery utilization rate are 75.00% and 75.00% respectively compared P
Key words:Radio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Equipment performance
放射设备在临床检查、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医院教学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1]。其先进性与临床应用价值可直观反映出医院规模和应用先进医疗技术手段情况。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地发展,放射设备也开始迈入了更为先进、准确与智能化的历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1月~12月期间进行维修的32起放射设备,依据管理方法差异予以分组。其中观察组为7~12月维修的16起;对照组为1~6月维修的16起,设备品种等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将放射设备交由放射科室自主管理并维护,若有问题联系设备科给予维修。观察组:采用放射科与设备科共同管理模式,即设备管理干预法。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技能[2]。严格要求设备科工作人员,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坚持定期岗位培训与加强对外学习交流,努力提升工作人员水平,医院对引进的新设备组织全体维修人员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共同进步。科学管理,为医疗设备建档存档。设备科对每件医疗设备都遵循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给予备案造册。这不仅能为该设备的日常使用提供依据,同时还为评估设备工作状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实施定期检查与专业维护。设备科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发现问题与故障应及时处理,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指导相关科室人员准确掌握设备性能与正确使用方法,对于价格昂贵的设备,设备科还应派专人定期维护与保养,并作好详细记录。建立维护保养分级制度。日常保养:给予设备的日常去污、清洁、防火、防水等常规保养,确保设备的与紧固,主要由各科室自行完成。定期一级保养:即对设备内部的电路板、电位器等的清洁与防氧化等维护,主要交由设备科工作人员负责。二级保养:对已到更换期的机械零件与性能下降的电子器件及时抓好预防性提前更换,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该项工作交由设备工程人员完成。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故障后设备维修成功情况 两组维修成功率分别为93.75%与75.00%;两组调试设备后恢复使用率分别为75.00%、50.00%比较P
2.2两组设备维修过程对比 见表2。两组调试设备后恢复使用率分别为75.00%、50.00%,观察组明显较优P
3讨论
放射设备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医院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3]。制定有效的医疗设备维护计划,是确保其安全使用与发挥最大效能的可靠保证。我院在采取设备科设备管理干预法前,主要以各科室自主管理设备的方式,结果由于部分科室人员责任心不强、保养技能不专业等原因导致设备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严重影响了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提高医疗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尤其是价格昂贵的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已成为医院设备科工作的重点。医疗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改进,所以医院各级管理部门必须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4]。
我院还注重设备的定期维护与检修,尽早排除安全隐患。对设备的管理与保养一改过去的各科室自主管理方法,实行设备科管理为主、各科室日常维护为辅的三级管理模式。日常清洁保养交由科室自主完成,定期检查与维护则由设备科工作人员负责,同时还加强对各科室相关人员设备维护知识的宣教,以全面实现设备管理的专业性、科学性与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吴翠峰.浅谈医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20:6-7.
1 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的规定,强化法制观念
1.1 开展普法宣传和健康教育
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涉及到基层部队、社会。为面向基层部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我院组织医务人员下基层部队开展经常性健康教育,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增强部队战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1.2 在职医务人员的普法教育
在医护人员中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学习教育,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执法的自觉性,强化预防意识,明确职责,在医务工作中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以及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1.3 岗前培训
我院对每年新分配来的医生进行传染病管理的岗前教育,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的规定,学习各种规章制度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要求,并定期到临床检查考核。
2 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制度
2.1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各科接诊和经治医师,一旦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甲类传染病6h,乙类传染病12h内,作出传染病登记,填写疫情报告卡,送交预防感染保健科。对于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例及影响面较大的食物中毒病例,首诊医师要立即报告院部、预防感染保健科或总值班,由预防感染保健科电话报告市疾病控制中心及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搜集并提供诊断的第一手资料备查。门诊医师和病房主治医生发现传染病例后必须认真逐项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字迹清楚,注明诊断依据。检验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发现阳性结果时,要在报告单上加盖“注意疫情报告”印章后,送病房医师或传染病门诊医师,实行报告签收制。预防感染保健科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注明报告时间,统一上报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网。部队传染病由预防感染保健科登记并上报军区疾病监测中心。对于漏报、隐瞒、谎报疫情者,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造成严重后果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2 传染病管理制度
明确规定全院的传染病管理,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预防感染保健科具体实施。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34条规定,设定2名传染病管理检查员,负责传染病的监督、监测、登记、上报以及漏报调查等工作。同时还规定了严格的奖惩考核规定,与当月奖金挂钩。
2.3 消毒隔离制度
我院建立并严格执行了门诊的随时消毒制度、病房的随时及终末消毒制度、血源管理规定、污水和污物处理制度,多年来坚持卫生学监测、院内感染监测和传染病监控,使传染病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4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设立肠道疾病专科门诊,设专职医护人员,配备专用医疗设备、消毒用品、抢救药品,定期进行消毒监测。对甲类传染病重点监测,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报告、早期隔离、及时治疗。
3 加强领导和检查督导,有效控制疫情的漏报
3.1 医院领导重视
我院成立了传染病防治管理委员会及院内感染委员会,与临床各病区、门诊及检验、放射科构成了传染病及院内感染的监测报告网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了传染病阳性报告签收制,采取了谁签字谁报告、谁负责,发现漏报一查到底。
3.2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
按照《全国传染病监测系统漏报调查方案》要求进行调查。每年由市、区防疫部门组织人员(省防疫部门不定期)对我院进行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调查范围是在我院就诊的38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0种)的法定传染病。检查门诊日志和出院病例及化验室的细菌培养及特异性检查结果登记。将查出的传染病例与网络直报病例核对,然后计算漏报率。2004年至2009年我院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检查中漏报率始终为零。
2传染病报告的实施
2.1 建立健全疫报领导体系。医院专门成立疫报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医务科长、保健科、儿科和内科等有关临床科室成员组成,并建立以保健科为中心的医院疫情报告网。各临床科室指派一名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的医务人员为科室疫报员。保健科一名专职护士负责全院的疫情管理及报告工作,健全疫报组织、强化疫报工作领导,做到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
2.2 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与考核。疫报领导小组定期组织临床医生、有关工作人员以及新进人员开展学习。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的专业培训,注重培训内容的更新,及时学习上级卫生部门下发有关传染病诊断、报告、防治管理方面的文件。并注意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要求全院各科室了解疫报工作的重要性,并列为科室目标管理,制定奖罚分明的具体措施。
2.3 健全完善疫报实施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精神,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传染病报告工作管理制度,并落实各项具体措施。
2.3.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实现电子化管理。根据卫生部1996年印发的《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与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相关要求以及医疗机构诊疗登记的有关规定,全院各科室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实现电子化管理,以确保不漏登和缺项。
2.3.2检验科、放射科是传染病报告工作管理的重要环节,检验科、放射科将阳性结果进行登记。由专职护士定期到检验科、放射科进行核对。
2.3.3 保健科统一收集疫情报告卡,并网络直报。渠道一是通过内网邮箱,由临床医生将疫情报告卡将发至保健科;渠道二是由医院服务中心将报告卡统一收集,送至保健科。保健科专职护士每天,将电子版报告卡、纸质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接到烈性传染病,如AFP病例或乙脑等病例,即到病区核实,并在规定时限内电话报告发病所在地区疾控中心,然后立即网络直报。专职护士定期检查门诊日志、出院病历,检验科阳性登记,凡传染病病例一一登记,发现有漏报病例,专职护士及时与经管医生联系督促补报。每季度专职护士将平时检查核对的疫情情况及各科漏报情况统计制表、上报分管院长、医务科长,与季度医疗质量评比挂钩,落实奖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