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花卉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和24。
3.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8:45.5:28.9发展为1994年的8.8:51.2: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4.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形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农工技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6.社会流动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聚集地。现在,在该地区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有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大、富有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群。这种社会流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体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务机构对外来务工者的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依法管理,使社会流动从无序走向了有序。二、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特点
1.青年群体的构成为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由本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部分组成。据1997年底的统计,广东省青年总数为1589万,全省外来务工青年有500多万。外来务工青年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城镇,外来务工青年与当地青年的数量基本相等。有的城镇或行政村,外来务工青年已经超过当地青年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如,广州市东山区有外来务工青年6000多人,占全区青年就业人数的65。又如,深圳宝安区有外来务工青年90多万,是当地常住人口的4倍多;福田区皇岗村有外来务工青年15000多,是本村青年的40倍;龙岗区爱联村有外来务工青年近3万,而本村村民只有2907人。
2.青年群体分化明显。总的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青年分为当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个基本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联络的日益广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整合与分化也在加深。其中,“三高”青年和“四不”青年是两个引人注目的群体。“三高”青年是指高学历、高职务、高收入的青年。这部分青年是青年中的“精英”,他们的行为方式在青年中有明显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四不”青年是一个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青年群体。这部分青年不学习、不读书、不经商、不做工,主要靠出租自有物业生活,具有明显的寄生性。根据当地团组织的调查分析,从职业分类角度看,青年工人主要追求收入稳定,青年职员一般向往体面和荣耀的生活,公务员则更希望前途顺利,知识分子重在谋求发展机会。其中,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类金融机构、管理机构、新型公司的出现和迅速发展,青年职员群体迅速壮大。他们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比较高,其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青年中的其他职业群体相比,有明显不同。总之,不同职业青年群体的利益要求与精神追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这种需求的多样化引导着青年群体的分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中基于共同爱好与兴趣而自发成立的专业社团比较发达,其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
3.青年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力量。在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新经济组织中,基本上是青年人在工作。如,主要在新经济组织中工作的规模庞大的外来务工青年,现在和将来都是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新技术企业中,青年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中山市能够被遴选为全国30个“科技兴市”的先进城市之一,与该市有一支力量强大的青年科研队伍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分析,1995年,中山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4.职业选择注重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一般把能否给自己带来发展机遇看得比较重。据当地团组织调查,珠海、番禺两市分别有50.4和37.3的青年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长远发展前景及个人兴趣特长。在珠江三角洲这样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社会能够为各个层次的青年提供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劳动作为谋生手段与实现自身价值的统一。
5.注重社会生活。在调研中感到,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把“八小时”以外的社会生活看作是自己整个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把社会看作是自己活动的一个重要舞台。而且,青年社会生活的领域十分广泛,跨单位、跨团体、跨区域的社会行为,在青年的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青年社会生活的场所主要是社会公共场所。传统的走亲访友,闲聊度日,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青年把自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看得很重。在该地区,青年文化不再是一种亚文化,而成为主流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文化的发展潮流。三、社会化运作
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团组织所使用的“社会化”概念,有不同的含义。从运作方式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面向社会设计活动。珠江三角洲团组织设计的活动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面向全社会的青年及群众,便于人们在“八小时”以外自愿参与,从而使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面。而团组织一般只负责活动的设计和宣传,很少进行直接组织。如,广东团省委推出的“青年文化广场”,深圳团市委创立的“大家乐”舞台,都是这样。每周末在广州市著名的商业网点天河城广场开展的“青年文化市场”活动,舞台露天,出入自由,观者如潮。现在,青年文化广场活动已在珠江三角洲各城市推开。在深圳,以青年为主体,以“自愿、自荐、自演、同乐”为原则的“大家乐”舞台,自1986年7月第一次开办以来,仅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家乐”舞台就已举办各类文艺演出20__多场,参加表演者4万多人次,观众达450多万人次。全市有不同规模的“大家乐”舞台100多个。对“大家乐”,社会各界有口皆碑,誉之为“特区平民夜总会”、“打工族心中一片蔚蓝的天”。在迎接祖国期间,深圳团市委设计的“营造回归纪念林”和“回归的足迹接力跑”活动,也是面向社会开展的。
2.面向社会设置组织。团的组织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发展的难点。在这方面,珠江三角洲团组织可以说在探索中迈出了新的步伐。他们的主要做法是: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和“一厂一支部”的格局,通过设置企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及兴趣建团、员工宿舍区域建团、活动中心建团等途径,探索国有企业建团的新途径。通过依托工会建团、社区建团、行业挂靠建团等灵活形式,使新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取得了突破。在农村,形成了以村建团委为核心,以支部进厂和厂外建团为网点的以村带厂设置模式。实现了农村团组织的良性运行。特别是注重调整和改革社区共青团工作体制,加强社区与行业、学校等不同战线团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团组织的区域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3.面向社会寻求资源。在立足自身力量的同时广泛调动社会资源,是全团推动工作发展的普遍做法。但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对此的理解则更为深入,操作上则更为系统。首先,他们注重向社会寻求人力资源,以发展和壮大共青团的工作队伍,形成以团干部为骨干,团聚各界人士的青年工作队伍。如,在深圳,团的许多具体工作是义工在做。同时,他们还努力向社会寻求财力资源,形成政府拨款、社会赞助和实业创收三结合的经费渠道。值得注意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把党政部门在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也看作是一种社会资源。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同样需要通过政策法规的支持来获得法定的社会地位。他们说,过去靠文件,现在靠立法。
珠江三角洲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意义,从根本上看,是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市场经济是一种打破行政隶属、地域区划和系统封闭的开放式经济。共青团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须把视野由所隶属和依托的党政组织系统扩大到全社会,善于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社会角色,努力做到:力求使工作内容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和青年需求的变化相一致,把为需求服务作为工作导向;力求使组织设置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和青年构成的变化相一致,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活动和影响;力求使获取资源的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相一致,以服务市场的方式开发社会资源。四、事业化发展
据当地团干部讲,“事业化”是各级团组织从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从“办实业”到“办事业”,团组织有过曲折的探索,深刻的教训。现在他们所形成的共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必须以办事业为主,以办实业为辅。而且,无论是办事业,还是办实业,都要围绕青少年需求来办,都要以服务青少年为出发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的统一。
从珠江三角洲团组织的实践看,共青团组织兴办的事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青少年活动阵地。其中最主要的是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可以说已经成规模,上档次,是共青团工作事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如,深圳团市委直接领导下的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有干部职工160人。他们坚持从事业带实业,以实业补事业,发展事业,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争创一流青少年活动阵地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正在筹建中的深圳市青少年宫,是深圳市“九五”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总建设面积为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有大小教室、饭厅70多间,拟设培训项目80多个,娱乐项目20多个,可以同时接待5000人学习、参观和娱乐。又如,江门市现已有一座青少年活动中心,运行状况良好。一座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青少年宫将很快动工修建。广州市青少年宫的占地面积也达3万多平方米。
2.文化产业。与青少年有关的文化产业,如报刊、杂志、艺术团,是事业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文化水平高 ,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广州、深圳两市团组织创办的青少年报刊和杂志,能够覆盖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可以辐射到临近省份,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3.基金。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相应各级团组织筹建基金的工作也十分活跃。如,列入《广东团工作五大体系构建规划要点》中已经建立或准备建立的基金达11项之多。广州团市委提出,要以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依托,建立和拓展各类青少年发展基金。这些基金在支持团工作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由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出资建立的全国第一个专为青少年提供扶助服务的非营利性辅导机构——广州市手拉手越秀辅导中心,其工作对象是情绪起伏不定、发展有困难及经常在公共场所流连和集聚且易受不良影响的青少年,其工作内容有11项之多。中心为青少年所提供的帮助,是一般团组织难以做到的。
从珠江三角洲共青团的实践看,事业化发展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解决的是依托问题。有了与青少年有关的阵地、产业和基金等实实在在的依托,团的组织就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团的工作就可以开展得扎扎实实。第二,解决的是机制问题。阵地、产业和基金作为一种工作机制,可以长期使用,长期发挥作用,推动工作持续向前发展。第三,解决的是工作覆盖面问题。阵地、产业和基金组织的活动,是团组织开展的活动所难以替代的。阵地、产业和基金组织的活动所产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是团组织开展的活动难以相比的。五、几点启示和思考
在调研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共青团工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探索,给我们许多具有全局意义的启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持发展的观点。小平同志所讲的“发展是硬道理”,同样适用于共青团工作。共青团事业是一项不断发展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面对困难和挑战更需要发展。可以说,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没前途。共青团工作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实现发展,应当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敢试敢闯的劲头。
2.强化共青团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应从共青团如何发挥好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的高度来认识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可以说,共青团组织青年服务社会是国家政权社会支柱作用的具体化。共青团国家政权社会支柱作用发挥的如何,主要取决于社会服务功能的强弱。近年来,共青团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很大拓展,但与政府在转变职能过程中对社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
3.形成共青团组织结构的新构架。共青团组织体系依托党政机构建立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在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优势的同时,应努力推动团属青年社团面向基层、面向新的领域、面向新兴青年群体调整和完善组织机构,密切与非团属青年社团的联系,推动经济部门和企业设置青年工作机构,培育和发展团属社会中介组织,以此形成一个对共青团原组织体系具有补充作用的新的开放多元的社会化组织网络,从而覆盖到那些原组织体系涉及不到的新体制下的新领域和新兴青年群体,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上与青年进行联系和沟通。原有的组织体系和新的社会化组织网络共同构成共青团组织结构的新构架。
4.把社区作为新的工作生长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场所,可以为团的工作提供宽广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应当成为共青团工作一个新的重点领域。全团有必要以整体推进的态势来加大社区团工作的力度。实现团的有关重点工作和建设在社区的平衡发展,以推动新的工作领域的开拓。
5.在团的工作中加大有关青年事务的内容。青年事务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重要内容。适应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主动地承担和参与有关青年的社会事务,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在促进社会发展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占领阵地,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联合国第50届大会通过的《到20__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对我们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富有启示意义。应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国外有关做法的基础上,推动这方面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积极践行和谐老龄化战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养老服务需求,从今年3月份起,常州市民政局和常州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调查采取实名填写问卷形式,利用民政和老龄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对市区城镇户口按一定比例抽取了10084名老年人。在地区分布上,武进区2300人,新北区1155人,天宁区3218人,钟楼区2711人,戚墅堰区700人;在性别比例上,男性占49.53%,女性占50.47%;在年龄结构上,60-69岁的老人占35.99%,70-79岁的占51.74%,80岁以上的占12.27%。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调查的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就餐、日间照料服务、精神关爱等方面需求情况。整个调查经历了准备、实施和汇总三个阶段,总共历时两个月的时间。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社区准入制要求,贯彻费随事转的原则,由各区按抽样调查老年人数印发《常州市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由社区具体组织填写,并将收集的信息录入网上填报系统,由社区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社区干部认真负责,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年人中间耐心调查,然后将调查问卷逐份上报,一旦发现差错及时纠正,问卷回收率达到100%。这次调查的一个明显特征之处在于采用实名制填写的形式,防止出现虚报谎报的现象,也便于以后的抽查,确保了此次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基本摸清了居家养老、社区就餐和日托服务等方面需求,为我市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加大老年设施投入和发展老年服务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市区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老年人基本状况
1.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调查的10084名老年人中,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分别占总数的11.57%和31.85%,初中、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占29.64%、8.42%、9.51%,而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上的仅占5.86%和3.15%,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征很明显(见图1)。
2.63%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从居住方式来看,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独居和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分别占11.38%、52.49%,与子女同住或与孙子女同住的占35.17%,老年人“空巢”现象日趋严峻。
3.身体状况与生活自理状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身体健康或一般的分别占32.53%、35.98%,有慢性疾病或有严重疾病的占27.60%、3.89%(见图2),说明我市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体处于较佳状态。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调查总数的87.98%,半自理的占10.26%,不能自理的占1.76%,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
4.配偶与子女情况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二、存在的疑心与影响
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中,村大多已被不断扩展的城市围住,局部天然村文秘杂烩网实践上曾经由郊区变成了市区,有的甚至已处在城市中心区域。落空了土地的村,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上正发生悄然转变——村子社区化、村民市民化。但就当前而言,村及其村民仅仅是完成了寓居地区的变迁和身份的转变,而思想观念、生产方法、行为方法和社会组织形状的改变仍没有实时跟上,县政府的相关保证、服务工作也相对滞后。这种矛盾的实际,给村及其村民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
症状一:保证缺掉,被征地村民抗风险才能差
当前,农民基本上是自我保证,其首要方式是土地保证、家庭保证。农民的养老方法也首要是土地养老、家庭养老、村集体福利养老,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养老保证手段。村村民土地最初被征时,均是采取钱币安顿、自立就业的方法,没有处理响应的养老保险,只是为少量完全无地的村民处理了乡村低保。加上村民对土地征用赔偿费短少合理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用在消费上(如大多数人把征地后的赔偿费用于建房、供后代念书等),这些有限的征地赔偿费一旦用完,他们今后的生活将逐渐堕入窘境。有的村民即便手头上还有局部赔偿款,但因为落空了基本的生活保证,没有不变的经济起原,时间一长也将会晤临坚苦,其中的一局部人将成为无土地、无资金、无生活保证的“三无农民”。
症状二:再就业难,被征地村民无地即赋闲
被征地村民在向非农就业转移进程中,除少量人文秘杂烩网能应用发展时机自谋职业外,大多数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妨碍,加上文明本质和劳动技艺遍及较低,在就业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完成新的就业。特别是40岁以上的掉地村民,再()就业难上加难。当前,村的被征地村民大多数在城区从事建筑工地小工、搬运、蹬三轮车等重膂力劳动。这局部村民看到土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升值,而本人又没有充分享用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益处,往往轻易心思掉衡。再加上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较为亲密,很轻易组织起来进行群体性上访和集体肇事。
症状三:治理难到位,违规乱建屡禁不止
今年上半年,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创先争优快发展,跨越赶超进省强”的总体部署,着力推进工业立县核心战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快、增速高、结构优、效益好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推进措施坚强有力。一是针对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县人民政府带领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总体部署,以决战“十二五”、奋力实现开门红为目标,始终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越战越勇、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进省强”的要求,坚持“跳起来摘桃子”的思路,科学调整了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奋斗目标,并将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和部门,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加快发展的责任和动力。二是采取专题办公、资金捆绑投入、政策倾斜、集中精力等措施狠抓工业立县核心战略实施、项目建设、对上争取、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为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主动。三是不断加大了对省国土资源部门的汇报请示力度,解决了工业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与土地供应计划不足的矛盾,通过变换思路、引导企业支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到了发展银行大额信贷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资金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四是针对因征地拆迁工作导致项目落地难的问题,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工作专班,不断加大了群众工作力度,并及时研究制定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遗留难题,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发展态势强劲良好。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大幅超去年同期。全县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农民现金收入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总额、一般预算收入等指标增幅特别明显,在全市排名中处于领先位置,超额完成了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计划目标的半年预期,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过半”。二是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去年年末净增11家,达到91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产品产销率达到97.4%,工业经济继续保持旺盛发展的良好势头。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业“三园”建设为带动,实现了农业灾年不减收,食用菌生产再创历史新高,生猪出栏达到14.9万头,生态文化走廊、农业基础设施、新农村试点镇村、美丽示范区和产业扶贫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发挥了支撑作用。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重点,不断加大项目包装和对上争取申报力度,大力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新项目建设和“农家乐”创建,以生态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加速,上半年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7.9%和38.1%,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补充。三是项目建设和对上争取再创新高。上半年,仅工业园区管委会就累计组织11批次48人次赴北京、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开展项目招商考察,接待72批次280人次项目洽谈,每季度平均跟踪项目15个。全县上半年在建施工项目达到131个,吉星化工、东圣吨袋包装等13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即将投产,三友磷化等一大批项目进入建设高峰期,群创化工、星球搬迁扩建等19个项目新开工建设或即将开工,楚园春三期、罗城伟隆建材等21个项目完成初步选址,德忠茧丝等5个项目进入征地拆迁阶段。与此同时,各部门不断加大对上项目、资金、政策争取力度,新农保、义务教育均等化、学前教育等政策和项目相继争取到位,仅发改局就争取到位资金7200多万元,交通运输局争取到首批计划投资总额达8732万元,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再创历史新高。四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在发展经济中始终坚持“五个统筹”的原则,把投入产出大、科技含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和旅游业、服务业、物流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强了磷石膏、煤矸石等开发利用的探索,使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稳步提升。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1.7%和66.4%。全县上半年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同期增长42.64%和50.2%,县域经济发展对财政的贡献不断加大。
(三)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一是环境不断优化,配套体系不断健全。深入扎实地开展了“进省强”中心学习组学习和“五型机关”创建、“讲、比、看”效能建设等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推进跨越发展的共识,各级各部门服务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为加快发展、实现跨越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同时,以推进保宜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了水、电、路等建设力度,加快了园区扩容提质步伐,完善了洋坪工业园区、城南工业园区功能,服务和促进跨越发展的配套体系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二是项目建设的后续效应日渐彰显。在“每季度有一批项目签约、每个月有项目开工、每双月有项目投产”项目建设工作总体要求的指引下,东圣公司836工程、安广陶瓷、奥力铸造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全面投产,星球搬迁扩建、楚园化工、冠泰建材等一批项目年内有望建成投产或营运,上半年还分两批签约项目21个,协议投资额达37.65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1个等,为长远、持续、跨越发展增添了后劲。三是以磷矿为主的资源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随着东圣化工、吉星化工、楚园化工等磷化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扩张裂变,随着医药食品级、电子级精细磷化工项目的引进和建设,随着高峰“磷矿床”的探明和开发,以磷矿为主的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上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纵向比较,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与周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相比,与新调整后的奋斗目标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加快发展速度、提升经济总量、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繁重。一是实现调整后的奋斗目标压力较大。对照经济社会发展新调整的奋斗目标,绝大多数指标都没有完成半年预期,下半年奋力追赶的任务和压力巨大。二是破解土地、资金、环保、资源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问题的任务依然繁重。三是由于征地拆迁困难和矛盾增加导致“项目等地”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的正常运行。四是省、市统计口径、方式调整(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必须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必须在第三季度挤进统计笼子)对实现进“进省强”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五是自然灾害和生猪疫病等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二、几点建议
为全面超额完成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努力实现新调整的奋斗目标,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定实现奋斗目标信心。虽然下半年追赶奋斗目标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但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实现今年新调整后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自身发展和解决发展中困难问题的需要,从而切实深化“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逝者如斯夫的紧迫感,坚定实现全年新调整奋斗目标的信心不动摇,以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再添措施、再加力度,保持和发展上半年的良好势头,全力完成和超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任务。
(二)加大重点工作推进力度。继续高度重视,积极研究相关政策和措施,有效解决土地、资金、平台、资源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难题,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加快洋坪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审定和城南工业园区规划落实的步伐,积极稳妥启动花林工业园区,坚持不懈地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搭建平台。根据国家相关宏观政策变化的新形势,积极和科学包装项目,加大对上汇报工作力度,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和政策落户,为跨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指导老师:陈崇德
组长:蒙建全 组员:杨小丽、童文蕾、赵翠翠
背景:
城市一天天在发展,城市管理需要越来越规范化的管理。曾经街旁随处可见的小摊小贩在城市的规范化管理下正在减少,但是街头的小摊小贩形式的商业并没有消失。而是演变发展成了繁华于夜晚的、在固定区域内的夜市地摊,并成为市民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人 们对夜市地摊的存在与发展仍有需要看法,一方面这是市民生活文化的部分,为市民生活带来便捷,另一方面它对城市的管理和工商监管也带来了难题。在这样矛盾背景下,我们觉得要必要对夜市地摊进行调查研究,以发掘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文化意义。
意义和价值:
夜市地摊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夜市地摊文化是现行市民生活催生出来的文化,并日渐演绎为流行文化的一种,我们需要去寻根探讨地摊文化的催生与发展以及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并对夜市及夜市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本次调查研究就是对荆门夜市的初步探索。
具体目标:
1 荆门市夜市地摊的发展历程,探求得以发展的原因。
(中天街夜市地摊何时兴起,由于什么兴起,何时达到现有规模。)
2 荆门市(中天街)夜市地摊的规模、以及商品种类。
(摊位的数量,商品的价值,商品的类型,商品的质量。)
3 夜市地摊摊主人群的构成情况以及顾客来源。
(摊主的职业、收入情况、出摊目的,顾客的收入层次、年龄层次)
4 夜市地摊的经营情况。
(商品平均利润,摊主盈利状况)
5 夜市地摊的社会文化意义。(针对不同人群如消费者、摊主、周边商铺等)
(摊主、消费者、周边商铺、工商管理者)
6 工商管理人员对地摊的看法。
(管理上的态度、相关管理措施)
研究方法:
1 通过访谈
了解摊主职业,经济状况,出摊目的
了解周围居民、商铺对于地摊看法
了解顾客的收入层次及看法
了解城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人员对夜市地摊看法
2 通过查找文献
了解其他地区地摊的情况
3 通过观察
观察夜市地摊的数量、商品种类、人流量及顾客年龄构成
研究过程:
1拟定工作计划、准备相应工具,拟定访谈内容。
2实地访谈,分三次前往中天街调查
3整合资料,写成研究调查报告
研究条件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有时间与摊主进行沟通,但是可能在访谈中获得的答案不完整,而且可能有部分摊主不会配合访谈。
解决办法:提前准备好问题,并尽可能多访问一些摊主。
正文
三、调查对象:青少年
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共青团xx区委日前完成的xx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研显示的状况却并不乐观:xx青少年社会教育总体上存在资源不足、经费缺乏、设备老化、师资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据调研组组长、xx民族大学教授郭云涛介绍,他们从xxx4个地级市中随机抽取了6个市,调研收回问卷x224份,实际有效问卷为x200份。从统计数据看,校外图书馆、公共体育场、公共剧场或电影院、纪念馆等是青少年课外较为青睐的场所,而到过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宫、科技馆等场所的比例则比较低。
数据表明,参加过公共场馆活动的青少年在性格行为特征和人际交往维度上均高于没有参加过活动的青少年。郭云涛说。
根据调查,半数以上青少年至少参加过一次各类公共场馆和学校组织的活动,近50%的青少年上过至少一种校外培训班,但去过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的比例却只有32.8%,这实际上与青少年宫发展严重滞后有很大关系。
只有个别城市的青少年宫拥有充足的活动场地和相应设施,大部分市县甚至连办公场地和培训教室都很紧张。郭云涛说。此外,其他公共场馆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南宁、桂林、柳州等主要城市的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场馆资源相对丰富一些,但其他市县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
除了硬件建设上的诸多困难,xx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不容乐观,部分市县青少年宫整体人手不足、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等现象非常普遍。
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顾客自己消费以外,用于送礼的较多,而红酒主要用于自己消费;二是商家做广告也多数是白酒广告,红酒的广告很少。这直接导致白酒的市场大于红酒的市场。
2、白酒消费多元化。
(1)从买白酒的用途来看,约52.84%的消费者用来自己消费,约27.84%的消费者用来送礼,其余的是随机性很大的消费者。
买酒用于自己消费的消费者,其价格大部分在20元以下,其中10元以下的约占26.7%,10~20元的占22.73%,从品牌上来说,稻花香、洋河、汤沟酒相对看好,尤其是汤沟酒,约占18.75%,这也许跟消费者的地方情结有关。从红酒的消费情况来看,大部分价格也都集中在10~20元之间,其中,10 元以下的占10.23%,价格档次越高,购买力相对越低。从品牌上来说,以花果山、张裕、山楂酒为主。
送礼者所购买的白酒其价格大部分选择在80~150元之间(约28.4%),约有15.34%的消费者选择150元以上。这样,生产厂商的定价和包装策略就有了依据,定价要合理,又要有好的包装,才能增大销售量。从品牌的选择来看,约有21.59%的消费者选择五粮液,10.795%的消费者选择茅台,另外对红酒的调查显示,约有 10.2%的消费者选择40~80元的价位,选择80元以上的约5.11%。总之,从以上的消费情况来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基本上决定了酒类市场的规模。
(2)购买因素比较鲜明,调查资料显示,消费者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质量、包装、广告、酒精度,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厂商的合理定价是十分重要的,创名牌、求质量、巧包装、做好广告也很重要。
(3)顾客忠诚度调查表明,经常换品牌的消费者占样本总数的32.95%,偶尔换的占43.75%,对新品牌的酒持喜欢态度的占样本总数的32.39%,持无所谓态度的占52.27%,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3.4%。可以看出,一旦某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厂商应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创名牌上狠下功夫,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4)动因分析。主要在于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其次是广告宣传,然后是亲友介绍,最后才是营业员推荐。不难发现,怎样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关键,怎样做好广告宣传,消费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将直接影响酒类市场的规模。而对于商家来说,营业员的素质也应重视,因为其对酒类产品的销售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服装市场营销调查报告 1.调查说明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06营销1班cs 队(小组负责人:赖艳芳 小组成员:黄丽霞 黄秀萍 刘静 钟茂强 张育章)对河源服装市场进行了了解调查。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有效份数96份(百分比为96%)。
为了了解河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商业竞争对手状况、消费水平及需求情况进行此次调查。此次调查为河源以后的服装市场的定位、经营方针提供了依据。
河源的服装市场与其他的区域市场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分析。为此应该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才能更好的作出相应的预测。
2.市场营销环境状况
目前河源的服装市场集散地主要有铜锣湾的女人街、翔丰商业广场、人民路地段商铺、步行街、湖滨路、广晟广场等。其中这几个地方又分为不同的档次。
要对自己所进入的市场做一个充分的了解,有必要进行一个初步的市场研究,以了解市场分布、市场容量、需求性质等。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以及面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如:定点访问、拦问
3.消费者情况
(1)、消费者基本情况
性别构成比例中服装消费者以女性居多,女性人口占总体的76%,男性为24%。
年龄构成中年龄以21-25岁者最多,占调查总数的52%,而16-20岁的人群占26%
,剩下的21.8%人群均为25岁以上。
文化程度方面以大学生学历者居多,占了41.6%,中学生程度者则占了29.2%,而工作者18.8%位居第三,剩下的其他程度者为10.4%。
(2)、消费者的购买力及消费水平
调查资料显示,河源地区对于服装的购买力及消费水平属于中等偏下,这点可以从每次消费的情况可以反映出来。
(3)、消费者购买行为情况
消费者在购买服装的时候,关于对折扣感兴趣的情况,被调查者所作出的反映是:非常感兴趣占了24%,比较感兴趣 的人群有41.7%,一般的为20.8% ,剩下的13.5%表现的态度为无所谓。
(4)、对河源服装市场状况评价及经营建议
征对河源市场的情况,要进行刺激消费。除此之外还要强调自己的品牌体系。
在调查中发现,就对于款式,通常是什么因素影响你的选择?这一问题中,个人喜好占了42.7%,彰显个性27.1%,追求潮流19.8%,朋友意见 10.4%。而您通常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服装的新潮流网络资源40.6% ,时尚杂志42.7%,朋友介绍11.5%,电视广告5.2%。
由此可以得出,消费者身边的朋友是一鼓不可忽视的群体。
现代市场营销的发展,已不是单纯的为销售而销售的过程,营销管理与营运服务已是现代品牌营销取胜的根本,必须运用现代营销品牌运作的管理体系,营销的核心是管理与监控。
在营销内部的管理与监控中,充分应用数据信息化对市场走势、货品的上柜、分销、零售、库存及业务人员的业绩进行监控与分析。
无论是公司发展计划和目标,还是营销内部的运作,都必须在目标计划的范围内执行其责任,只有在规范有序、标准的程序下,品牌的营销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品牌的市场推广和策划是现代市场发展的基本条件,无论品牌的推广,还是终端卖场零售、促销,都应在统一的策划下展开,如陈列方式、导购技巧、橱窗陈设、店面形象等。
因此我们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巩固现有市场,维护出口秩序;共享潜在市场;创新新的市场;实行标准化战略。
4、经营者条件及风险因素分析及建议(swot)
服装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程。以批发为主要销售模式的服装专业市场似乎一直上演着永续的财富神话。然而,面临后配合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服装专业市场已悄然放慢了发展步伐,老市场的不断萎缩,整体利润率的原地踏步甚至下降,表明其发展已遭遇到一定的壁垒。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保持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任务。
河源的服装市场与其他的区域市场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分析。为此应该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才能更好的作出相应的预测。
目前河源的服装市场集散地主要有铜锣湾的女人街、翔丰商业广场、人民路地段商铺、步行街、湖滨路、广晟广场等。其中这几个地方又分为不同的档次。要对自己所进入的市场做一个充分的了解,有必要进行一个初步的市场研究,以了解市场分布、市场容量、需求性质等。
未来消费品牌的需求会有增无减,会有更多的忠实消费群。其品牌价值也将会稳定增加,它将是公司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品牌的创立,要经历市场的推广期、成长期、成熟期、发展期四个阶段,它需花费大量财力、人力、物力、时间来维系打造的过程。品牌就是信习,就是实力,更是成功。
打造市场强势品牌:
服装专业市场发展一直与产业的发展历程与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唇齿相依。产业发展长期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生产规模不断递增,导致了产品数量增速较快,质量体系严重滞后,产品差异化无从体现。服装产业已进入品牌化时代,服装专业市场自然的也需打造专业的强势品牌。
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管理中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步骤,它是市场定位、确立目标市场的重要前提。市场细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企业有针对性地认知需求,以便于企业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满足特定需求。
通过市场细分,由于服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选择性和爱好个性,因此,针对细分市场所提供的品牌,将更利于目标客户对产品的选择,提高品牌在市场份额的占有率。
一句话,市场定位的细分既要紧跟消费市场,又要紧跟流行趋势,更重要的是要巧妙地迎合消者的心理,注意市场可操作性。
2017市场营销调查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2017市场营销调研报告范文
2.小区水质调查报告范文
3.个人调查报告总结范文
4.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5.汽车调查报告范文
6.调查报告简介范文
7.2017文明城市工作调查报告
单及春同志是个有50多年党龄的老干部,曾担任江西省抚州行署专员、人大联络处主任等职务。1994年离休后,他就一直没有闲着,经常到基层搞调查研究,主动给在职同志提供情况和建议,继续为抚州的改革发展作贡献。
1999年,单及春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发现花卉产业在抚州颇有发展潜力,便撰写了《把花卉作为一个产业来抓是形势发展的需要》的论文,并向行署领导呈送了《关于抓好我区花卉工作的几点建议》的专题报告。行署为此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落实了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的有关措施,并成立了花卉协会,聘请单老担任花卉协会主席。在单老的大力倡导下,抚州地区花卉产业迅速兴起,种植面积由最初的五六百亩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亩,从业人数达数千人。单及春不仅自己经常到基层搞调查研究,还常常动员和带领其他老同志们一起下去搞调查研究。自1996年开始,他受地委委托,坚持每年都带领抚州的一些老同志到县区就近就地参观考察,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建言献策。9年来,以他为首的这些老同志共撰写调研报告7篇,提出建议88条,受到地委、行署领导的好评。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单及春十分注重学习,解放思想,发现和扶植新生事物。1999年初,他到广昌一家私营流通性企业――昌顺公司调研,撰写了《搞活大流通,促进大发展――组建昌顺集团公司之我见》的调查报告,提出依托广昌昌顺公司组建昌顺集团公司,构建产前、产中、产后的营销体系,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以搞活大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他的建议被地委、行署领导采纳,昌顺公司因此发展成了全国闻名的集团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点3100多家,并在北京、上海建有分公司,在天津、南京等地设立了12个办事处,是国家在江西重点扶持的七大龙头企业之一。去年9月,他又一次率老同志们参观考察,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黎川县借助职业中学举办移民培训班、南丰县重视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南城县养殖的池蝶蚌和人工繁育的鳜鱼、黎川县养殖的长吻鱼危值得大力推广,便以书面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他们的建言已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指示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单老在职时长期分管农业,对农业情有独钟。离休后,他最关注的仍是农业,最关心的是农民的生产生活。在他所搞的调查研究中,80%以上都是围绕“三农”问题展开的。十多年来,他撰写的各类调研文章有数十篇,各级领导批示、转发的有15篇。最近,他出版了《农村改革与发展调查思考》专辑,收录了他撰写的有关农村调研文章共40篇。其中,《搞活大流通,促进大发展》一文,被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改革杂志社等9家的征文,《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重新认识以农业为基础的战略地位》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单老离休后,还担任了“洪门库区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经常吃住在库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库区特色的‘飞鸟型’综合开发模式,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评审。洪门库区开发14年来,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板栗为主导的水果种植面积达3.5万亩;新增开发用材林8.3万余亩,人均新增用材林2.44亩,库区人均收入较以前翻了三倍。
去年10月,单及春荣获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并赴京参加了授奖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