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个人教育扶贫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2 01:42:2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个人教育扶贫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个人教育扶贫总结

篇(1)

背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西北边陲,与湖北、重庆、贵州三省市接壤,现辖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古文县、花垣县、保靖县、永顺县、龙山县共8县市,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吉首市列为湖南省贫困市,其余7县均列为国家级贫困县。201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2年)》,我省被纳入规划就有37个县(区、市),是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0%。2011年11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启动,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我省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湘西职院《湖南省武陵山区农村扶贫与人才培训研究》课题组成员利用学院拥有的“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湘西州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培训基地”教育平台,结合“一村一大”、州劳动局的“阳光工程”精神、州移民局“移民培训计划”和州民政局“退伍军人培训计划”等平台和亲自下乡走村落户对农村扶贫与人才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

调查问卷

利用对农村基层干部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时间段,对全州8县市前来学习的农村基层人员共200名进行问卷调查,学员中包括有农村干部、有技术骨干、实业专业户及自给自足的普通农民,本调查问卷分为五个部分:

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出家庭的人员结构、年龄、学历情况及收入来源;个人对农村扶贫情况的整体评价。从农村本地人角度出发对扶贫机构在农村扶贫的情况进行调查;个人对扶贫政策和相关服务的具体评价。对农村扶贫项目内容、方式、连续性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全方位调查;本村的农业技术推广及需要的人才构成。对农村技术、人才需求进行咨询调查:对农村扶贫与人才培训的建议。全面听取基层人员对农村扶贫的要求,收集他们的建议和对人才培训的内容、方式与方向等内容。

通过对200份问卷的分析与统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查组利用假期走访乡镇村及农户,进行实地座谈与调研。在经过一系列调查、访问、分析与统计后,我们得出湘西州农村扶贫情况与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湘西自治州农村扶贫过程中的主要作法、成效及主要问题

大力培植支柱产业,通过经济开发实现在生产中脱贫。开发式扶贫的首要任务是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实施经济开发,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生产中脱贫。湘西自治州山地资源丰富,面积达1800多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81.5%。因地制宜,实施山地资源开发,培植支柱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是扶贫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脱贫致富方式的明智选择。大力培植支柱产业,主要是通过国家和财政通过投入大量的扶贫及信贷资金,帮助农民发展产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贫困地区之所以贫穷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生活条件的恶劣,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开发扶贫要实现目标,其前提是首先要解决基础设施的改善问题,特别是通路、通电、通水等问题。湘西自治州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加大投入,确保“三通工程”,即通路、通电、通水工程。据统计,2000-2010年期间,国家、省投入自治州各类扶贫资金共11.7499亿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285亿元,新增财政贫困村专项资金1.4702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改善。2010年与2000年相比,全州通村公路率由88%提高到98%,通电率由95%提高到99.4%,通电话村率由48%提高到83.7%(湘西年鉴2010)。

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几年的农村扶贫,使自治州贫困人口越来越减少,但却存在着一个现象:即在扶贫资金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贫困人口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甚至又重新返贫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我州贫困人口生活的区域都有其共性:相对封闭,远离市场,自然资源匮乏,缺少技术及自我提升的平台。人才技术、生产和脱贫再技术提升过程不能有效循环起来。农村扶贫授人予鱼而缺少授人予渔,通过开发式扶贫不可能很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导致贫—通过扶贫一脱贫—扶贫小组走后再返贫的恶性循环。对此,我们对湘西州各县镇村的人才现状及需求作了进一步分析。

武陵山区农村人才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课题组成员讨论得出武陵山区农村人才需求情况。就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式来看,我州未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迫切需要农技推广型、生产开发型、经营管理和能工巧匠型人才。

现在农村机械化普及率较高,需要大量农机手,好多农机手缺乏系统学习,缺乏安全意识,要加大农机手培训。

建筑业从业人员需求量加大,从事农村建筑工匠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培训一定数量的,懂技术、会操作的建筑工匠,十分必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滞后,虽然成立了合作社,但不知道怎样管理和运营合作社,缺乏管理人员、财会人员、营销人员,培训学习跟不上,直接影响合作社发展。目前很多县成立了种养殖方面合作社,总体处于初级阶段,运作水平不高,规模较小,带动力不强。

农业产业经过近几年来发展,形成了一大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大户和生产经营小区,经营者虽然初步掌握了一般的种植、养殖技术,但生产技术含量高的新品种、新模式等还缺乏技术和设施,总体生产技术和畜禽养殖疫病防控、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需要社会服务型人才。指在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提供服务的各类人才,主要包括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文体艺术人才、村级金融保险员、村组管理干部、农村社区民政人才等。

农村青年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他们对国家实施的各种培训,知之不多,参加培训也不太热心,认为学不到本事还耽误精力、时间,不如打工直接赚钱来得快。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虽然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但学习的热情很高,所以培训年龄应尽量放宽。

一些正在创业的规模种养户,忙于经营,对学习培训期望也不是太高,由于受文化素质限制,对书本上的知识难以领会和掌握,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技术。认为学习培训好是好,学与不学可能不一样,但时间长了学不了,时间短了等于未学,效果不同,经营与学习培训的关系难以协调。如果培训,最好能学一些具有针对性内容,现场指导,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听讲掌握不了,效果也差。

从湘西州当前发展来看,应以农机手、农村建筑工匠、植保员、种养业从业人员、种养业大户和示范户、农技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村级财务管理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

湘西州农村人才培训现状

根据省农业厅培训安排,经与州、县农业局协商,自2011年10月开始,每年利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以集中培训的方式完成一批农民创业培训任务,分为种植和养殖两个方向,集中培训20天,面向8县市,培训已达300人。

充分利用州扶贫资金为州各地区免费提供计算机培训、家政培训、烹饪培训、驾驶培训等等。

依靠州组织部组织招生,执行“一村一大”计划,从2009年开始每年招收一批学员,至2012年已完成400名的培训任务,专业分为农村行政管理、经常经济管理、畜牧兽医和农业设施技术四个专业,但针对全州3000多的自然村相比,数量差距还很大。

自2004年以来,我县还通过阳光工程、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科技示范培训等方式,共培训各类新型农民3.12万人。

建议

为实施武陵山区农村扶贫攻坚计划,加快农村人才需求培训,发展农村经济,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和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此建议:

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农村人才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针对全州农民缺乏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的实际,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力度,主要是培训农村技术骨干、产业发展示范户和农民各种专业技能,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继续聘请州内外有关农业专家,对果、药、茶、烟、草食牲畜专业村的农民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实施新型农民培训,不断提高实用技术的应用技能。

继续实施教育科技扶贫。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开发式扶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唤醒贫困对象自身积极参与到脱贫致富当中来,教育科技扶贫,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他们自身脱贫能力是开发式扶贫的一项重大内容。湘西自治州在长期的扶贫事业过程中,在教育科技扶贫上采取了切实的可行措施。把贫困地区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近年来还推行“9+2”教育模式,即让贫困农户子女在城镇进行免费的寄宿制9年义务教育后,再进行2年内的免费“订单式”职业教育。

篇(2)

一、思想认识方面。

在这一学期里,我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关心集体,作风正派。爱护学生,对学生言传身教,循序善诱,从不体罚、辱骂学生,师生关系融洽,深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自教学一年级开始本人对自己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不仅如此,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如: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学校组织每一次学习思想文件的机会都不错过,教委组织的安全视频会议也从不缺席,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领导安排,配合学校以及帆水村委做好脱贫攻坚扶贫任务。

二、教学工作方面。

自去年九月开学以来学校安排本人教学一年级数学科目,本人严格服从领导分工,不顾孩子需要哺乳的特殊时期,依然将自己的本职工作方在第一位。本人已是参加工作的第六个年头,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第一次教一年级小朋友的我还是感到压力巨大。当得知接下来会教学一年级数学科目时,本人就上网查询各种一年级的常规教育以及一年级课堂的教学模式,面对一年级孩子的各种突况,还是会显得我经验不足,本人到处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看有经验的袁春海老师如何开展工作,多次询问教研组长覃丽老师对于知识点的处理,向张堂华主任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渐渐地我上课有了一些底气,看自己的教学反思也不再是疑惑满满,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在学习经验之余,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评讲、课后辅导一个也不落下。在教学本班数学课的同时也兼任班级的环境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以及心理辅导教育。每一次课堂教学之后学生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更能学习到数学以外的知识,不仅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更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视。

在这个疫情的特殊时期,根据教委要求,本人和班级语文教师坚持每天在网上直播授课,不能面对面教学,生怕学生有不懂的地方,经常一节课就是一个小时。上网课期间坚持每天布置作业并批改作业,即使是网课也要让让学生感受教、学、练相结合的全套学习流程。针对没有条件上网课的孩子,本人经常利用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督促孩子自行学习。

篇(3)

管理者的素质是直接影响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管理岗位,有着不同的素质要求。对于成人高教教学管理人员来说,分析自身岗位的主要特点,研究本职工作的素质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不断完善、提升和塑造个体素质,不仅能增强工作的适应性,而且能提高教学管理的全面驾驭能力,努力使自己在学校成教事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特点

成人高教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与普通高教相同的一些特征。但教育对象和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成人高教同时具有自身独有的基本规律。反映在教学管理方面上,与普通高教相比较,成人高教的主要特点还是相当明显的。

1.施教形态的多维性

按成人高教的办学层次划分,有专科、本科,本科中有高起本、亦有专升本类型;就学习形式而言,有夜大、函授、脱产之分;按施教区域分类,又有本部和校外办班等区别;此外,还有传统型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网络)教育之说等等。成人高教以多载体、多平台、多渠道的办学优势,广泛吸纳学员参加学习,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多种需求,彰显出成人高教巨大的办学能量和办学活力。与此同时,施教形态的多维性,客观上导致教学管理的大跨度,对成人高教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包容能力,对成人高教教学管理人员的统筹协调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2.教学资源的依附性

大多数成人高教总是依托高校的资源潜力和资源优势而发展壮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人高教是教育资源再利用教育,是一种经济型教育。正是这种低成本教育有力地分担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工程的重任。也正因为如此,成人高教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这种资源依附性的背后,却又形成了成人高教教学管理上的复杂性:由于没有专职教师,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任课教师的客观要求,服从院(系)主流教育(普通高教、研究生教育),避免冲突,尤其是一级管理型高校,师资聘请和调配工作难度很大,即使在实行二级管理的高校,成(继)教院对师资的管理远没有教务部门那样直接、有力。教学场所和设施也是如此,由于近几年普高规模迅速扩张,办学基本条件自顾不暇,成人高教只好忍气吞声让路,唯有见逢插针、见机行事。

3.教学时段的非常规性

成人高教教学管理的这一特点是由教育对象特殊性决定的。为了缓解工学矛盾,函授、夜大学员面授学习往往集中在双休日、“五一”和“国庆”长假,教师类成高学员相对集中在寒暑假学习。即使全日制学生,有时为了避免教学资源冲突,或双休、“挪”休或晚间开课。这种非常规性时段安排教学,使得成高教学管理人员长年没有休息假日。非常规时段实施教学管理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教师和学员,教师常以个人有安排和法定假课时津低为由拒聘、停教,学员也常因单位工作忙或假而不休不来面授,这些都是实际工作难以回避的矛盾。

4.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应该承认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成人高教的宏观发展环境是好的,成人高教的教学主流也应肯定。但是不能否定,当前成人高教的教学管理环境有待进一步整治和净化。首先办学主体的办学指导思想需要端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内涵建设。教学短斤少两现象时有发生,少数高校无底线地降低标准甚至管理失控。其次,参学人员接受教育的价值取向失重,满足于混文凭,学风浮躁、放松要求、行为失范者大有人在。少数高校校外办班唯利是图,教学短斤少两,变相卖文凭,损坏了成人高教形象,玷污了高等教育尊严。在这种环境下,教学管理者的工作上有压力、下有阻力。坚持原则反被人误解,强调规范遭人反对,放弃管理于心不忍,从严要求困难重重。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形成教学管理合力的局面远没有形成,致使教学管理人员处境尴尬。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岗位的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

位于成人高教教学管理岗位的工作者,必须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因为爱岗敬业的精神、热忱服务教学的态度、坚持原则、认真负责的作风,都要靠良好的思想素质作保证。离开良好的思想素质,承载不了重负荷、快节奏的教学管理负担,接受不了放弃休假、经常加班的事实,当然也无法体会乐在其中的工作价值。是否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往往是衡量成人高教教学管理者思想素质高低的一把尺子。成人高教的生命在于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成人高教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质量的责任人,在当前教学管理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教学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尤为重要,一定要对高等教育负责,对学校声誉负责和对社会负责,忠于职守、严于管理,当好教学质量的把关人,争做教学管理的有心人。

2.业务素质

成人高教教学岗位的业务素质主要指对党和各级政府发展成人高教的方针、政策了解程度,对教学环节的把握程度,对教学业务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驾驭能力等等。具体工作包括:新设专业申报与初审、教学计划制定修改、面授计划的编制与汇总、教育资源的配备与协调、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调控、教学文档的收集与整理等,熟练的业务技能和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把握教学管理主动权的关键。无论是一般管理人员,还是科室负责人员都要苦练这方面的基本功,要通过观察、学习、思考,精通本职工作,熟悉上下流程,储备相关知识,积累经验,摸索规律,争取成为教学管理的行家内手。

3.心理素质

强调成人高教教学管理人员心理素质要求,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其一,在普通高校中,成人高教是非主流教育,无论我们自己怎样宣传、拔高,成人教育的位置总靠后,表彰靠后、提拔靠后,这是客观事实,应该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防止产生失落感,要有甘愿坐冷板凳的心理承载能力。其二,教学管理人员查出勤率、抓考风考纪,得罪人,不被人理解,有时吃力不讨好,两头受气,需要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才能渡过思绪低落期。避免把不良情绪带进工作,影响教学管理。其三,由于社会偏见,人们总是把成人教育和创收赚钱联系在一起,于是成教部门在大家眼中是有钱的主,成教管理岗位自然成了“肥差”。其实一个行为规范的成教部门,员工的待遇赶不上中等水平的院(系)。误解和偏见让人有口难辩,没有一定的肚量和涵养和自我控制能力,工作积极性肯定会受到挫伤。因此,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才能经得起冷遇,顶得住误解,吃得消讽刺,坚守成教教学岗位。

4.现代素质

相对于传统素质而言,笔者把信息处理技能、团队合作态度、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归结为现代素质。

(1)信息处理技能。一方面成人高教教学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密切关注与自身工作有关的信息动态,充分利用有价值的资源为本职工作服务。另一方面,要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运用和操作,实现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这对于自考、函授和网络形式的成高教育尤为重要,以此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和高效率。

(2)团队合作能力。现实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合作的社会。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共事能力早被人们视为现代人的重要能力。成人高教教学管理工作上跟领导、下跟学员、内跟同事、外跟院(系、站、点)打交道,离不开交往,少不了沟通,靠的是理解、支持,常需要合作、配合,缺少他人协作帮助,再有能耐的人也难有作为。作为部门领导,尤其要以身作则、诚恳待人、关心下属、善于交往、善于共事,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团队凝聚力量。

(3)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变化,成人高教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成人高教教学管理者要以敏锐的目光关注变化,以求新、求变的思维应对发展,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修订教学计划,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更新管理模式等等。

(4)终身学习能力。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从职业要求上看,从事成人教育的管理者理应带头争做终身学习的实践者,以此影响和带动他人,最终引领全民终身教育化的实现。从实际工作需要上讲,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总量迅速膨胀,知识更新期不断缩短,要追赶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每一个成人高教教学管理者都有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社会价值的追求,要形成发展后劲和优势,就得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在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从而逐步改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层次,增强工作技能,使自己不断在新的起点上积蓄实力,从容应对新的挑战,走向新的成功。

三、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者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

1.加强自我修养

人的素质,既有基础性,又有可塑性。而可塑性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首先要培养对本职工作的职业情感,无论是组织分配的,还是个人要求的,既然我们从事成人教学管理,就必须安心工作,热心服务,尽心尽职,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强化自身素质的动力所在。面对成人高教教育在高校中的客观地位,用作为证明价值,以贡献争得地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其次,职业素质的提高贵在平时,重在养成,要自觉按职业规范约束个人行为,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要学会经常反思和检点自己,坚持和弘扬优点,纠正和克服种种不足,通过自身修养,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再者,素质提高要坚持有所追求,不能满足于过得去,工作能对付,应该设计阶段性目标,从一般适应走向全面胜任,进而走向能动驾驭,经过长期努力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成为教学管理的专家。

2.重视研修提高

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者的成长,离不开走研修提高之路。因为教学管理是一门政策性、业务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成天就教学抓教学,应付事务,是无法提高管理层次和水平的。必须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安排自学、进修,重视研究。第一,勤于学习。学习上级教育教学的文件、学习管理学知识、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知识营养,改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方法并用于指导工作。第二,善于思考,经常留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疏理和总结,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使自己的工作安排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大体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预案和对策。第三,勇于探索,结合自身工作,通过精心总结,专心思考,潜心提炼,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撰写论文,承担课题研究,一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不断用理论创新的成果引领成教工作者的思维开启、带动成教发展空间开拓和促进成教事业新局面的开创。

3.坚持实践锻炼

实践是检验人才素质的平台,更是人们强化素质、完善素质的很好途径。每个人的素质都会在实践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示和客观评价,同时也会在实践中获得更多校正,提升和完善自身素质的机会,因而成教教学管理者需要立足本职岗位,深入教学一线,放手工作,大胆实践,接受锻炼,经受摔打。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参与招生宣传,校外站(点)工作指导以及扶贫帮教等社会活动,广泛接触社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素质,接受教育和锤炼自己。要积极参与科研课题实践,在出成果的过程中汲取营养,厚实功底,完善素质,要主动争取参加研修提高班和学术交流活动等机会,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素质,完善自我,实现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姜岩.成人教育管理者素质浅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篇(4)

(2)资金问题。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都在重点扶持新型农民培养基地建设,注入了大量的启动资金,但绝大多数地方并没有建立资金长效来源机制,新型农民培养基地建设的资金短缺现象依旧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政府对新型农民培养基地投入较低。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一些县教育经费本身缺口较大,一时又找不到更有效的资金来源,就有可能压缩新型农民培养经费。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安排上甚至没有考虑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严重影响新型农民培养基地的进程。其次,从企业和个人对新型农民培养教育的投资热度来看,农民教育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难以成为投资热点。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和个人投资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种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培训上,而对于实用农业技术和农民技能等这样的培训则极少关注,这就意味着新型农民培养基地建设要想借助于招商引资这条路子就十分困难。第三,从农民自身对学习投资来看,一些技术性强的专业培训费用较高,而大多数农民缺乏投资无形资产的意识,他们既不愿意也没有能力自费学习,而是指望政府为他们提供免费培训。对于大多数地方政府来说,由于受当地财力的限制,又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解决新型农民培养基地建设资金长效来源机制问题,是加快新型农民培养基地建设的重要保障。

篇(5)

  听完学校组织的“立德树人,师德师风”讲座,结合自己的教学生涯,谈一些自己的体会。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学习立德树人教师心得2

  近日,我学习了《立教为民立德树人》。特别是学习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刘占良老师的先进事迹后,对我启发很大,一个山区平凡岗位上的教师竟有这么不平凡的历程与成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扎根山村、无怨无悔、奉献教育、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奉献者;学习他严于律己、扶贫助困、公而忘私的优秀品质,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做社会主义教育教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学习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学习他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高尚品格,做奋发有为的进取者。通过学习,使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师需要淡泊与坚持,教育需要博爱与信任,教学需要学习与创新,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每一天都带着灿烂的笑脸接受教育”。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教师的工作艰辛又繁琐,平凡又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们艰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恒,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我也要做有心人,平时多观察了解学生,并正确引导,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

  在做人方面我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在工作中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扎实工作,认真阅读教育类杂志,不仅给与自己正确引导,而且能使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内容有全面的认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充分利用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平台,准时参加课题组学习,积极参与学习与讨论,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取长补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将学习和教育活动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作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到自己所热爱、做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积极追求。俗话说“热爱是的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会觉得其乐无穷,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多了更多的激情,少了许多牢骚和抱怨,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不会去计较得失。作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责任心,爱教育事业,最终落脚点在爱学生爱孩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是每一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有无私的爱,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拥有自己的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满腔的热忱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从而不负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学习立德树人教师心得3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阴的。”这是泰戈尔的一句名言,我觉得用它来形容我的同事——五年7班的语文老师(赖老师)是再合适不过了。

  一身朴素的衣服,普普通通;一头短短的头发,干练大方;一口流利的语言,幽默风趣.....这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赖老师。她不是演员,却吸引着孩子们饥渴的目光;她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她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儿童的灵魂。

  从92年走上工作讲台到现在,二十几年了,赖老师每天很早到校辅导学生学习,工作上兢兢业业。同事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被作为教师个人品德的典范。在学生的眼中,赖老师是严师,她对学生要求严格。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她,就是“认真”,用两个词形容她,就是“非常认真”,她对工作勤勤恳恳,精益求精。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手段灵活,效果显著。她对待学生亲切有办法,经常找他们谈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教育他们,开导他们,从而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同事们的眼里,赖老师是榜样。因为她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为了它,常常将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为他们解答学习上的疑难,还和班主任老师一起与他们促膝交谈;为了它,她可以不顾冬日的寒风凛冽、不顾夏日的骄阳似火,风雨兼程,日复一日的早出晚归。她早已习惯了清晨在教室里辅导着学生的学习,也早已习惯了晚上可以毫无留恋地远离电视,不知疲倦地翻过一页页的教材,教案和作业,满身粉尘。正是因为她对工作的如此投入,教学成绩蒸蒸日上。她正是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时时刻刻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老师。

  在孩子们心中,赖老师是妈妈。因为她热爱自己的学生。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对他们的爱,渴望尊重他们,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甚至社会对他们的压力,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找回自信。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所谓的“差生”的精神压力更大,由于他们的心理上带有创伤,其个性得不到一定的发展,而且还会被扭曲,变形,形成不必要的心理误区,而导致人格的残缺。在赖老师的脑海当中,就有这样成绩很差的学生,人很聪明,但是思想非常消极,从不交课堂作业,上课更不会举手发言,当然考试成绩也很差。为了使他重新燃起成功的希望,赖老师在平时总是多肯定他的优点,并且抽时间为他补习,主动找他谈心,哪怕进步一点点,赖老师总会及时的在全班同学面前评价、夸奖。终于,这位同学有了明显的进步。这难道不就是爱所浇灌出的幼苗吗?这难道不就是责任所结出的硕果吗?我想: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像赖老师这样,那我们的学校必将硕果累累。

篇(6)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管理职能的欠缺

(一)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支持和重视

当前,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上,过分强调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了其个体功能,即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功能。政府在政策上也没有明显地表现出对农民职业培训的更多优惠政策。虽然《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由政府统筹,部门各司其责,但真正落实起来困难重重,尤其在经费方面得不到统筹安排,甚至没有专项经费。一些农职校缺乏最基本的教学、实习设备,严重地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二)政府未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我国多年以来的应试教育使职业指导在学校中不受重视。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都没有组建职业指导机构和相关人员,没有开展职业指导活动,未能及时多渠道收集整理各类媒体的用人信息,也没有跟用人单位和职业介绍机构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许多学生由于得不到正确、有效的职业指导,无法快速获得用人信息,致使就业难度加大。

(三)政府未能建立科学的教育财政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农村职业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县级政府负责筹措与分配。大多数县市单靠县级财政的力量,只能维持教师基本工资的发放,不利于改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此外,政府对教育总资源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上的不合理分配也是造成农村职业学校经费不足的原因之一。例如,我国近六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69.31元,比普通中学人均支出少80.08元。

(四)政府及相关机构未能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立法

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款虽然都从不同的角度为保障职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但都没有明确规定必须要实施农村职业教育,也没有明确细化实施农村职业教育的手段和途径。现在,我国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修以及农业中介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制度、证书制度都有独立的法律关系,如果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就无法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快速、有效地推进。

(五)政府未能建立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类型仍以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为主,仍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受教育对象,忽视了农村社会最广大的在职劳动者,更未能兼顾弱势群体和老年人接受教育的需要。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仍然不完整。农村各层次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以农科类专业为主体的中等职业教育对口升学的渠道依然不畅,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缺乏有效沟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不相符合;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农村广大人群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的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农村各类教育发展缺乏系统的整体的规划,系统运作效益不高。

(六)政府未能建立发达的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的体系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仍很薄弱,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一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且城乡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二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薄弱,不能及时总结职业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所取得的经验,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以指导实践。三是职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影响了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劳动就业及人力资源的有序、有效流动。四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不严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也制约了农村劳动者收入的提升。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管理职能的优化审视

(一)政府应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要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职业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逐年增长。要想方设法落实国家规定的职业教育经费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已有明确的规定,这是国家为确保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经费保证,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国家在制定相关经费政策时已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各级政府在公共财政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是有能力支付的。合理确定生均经费标准,建立办学成本分摊机制。按照国家的要求,根据生均培养成本确定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不能低于同类学校经费标准,有条件时还可对职业院校适当予以倾斜。同时,确定合理收费标准,接受教育者适当承担培养成本,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政府办学、行业企业办学和个人办学在全面展开,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多元化是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确保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渠道经费的均衡投入是农村职业教育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对财政资金的补助和引导作用,吸引社会投资,并积极运用金融、税收、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政府应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农民职业的不断分化,农村中也越来越需要高层次的人才。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只有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还要有高等职业教育,以满足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此,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着手兴办社区性的农村职业教育学院,或者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把农村职业学院建在办学条件好的、经评估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县级职教中心,实行农村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一条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依托现有的普通高等学校或行业的、地市的职业技术学院,在县级职教中心举办“3+2”形式的高职班,就地招生和教学。

(三)政府应构建科学健全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逐渐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政府统筹、以市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新模式,克服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统筹乏力的弊端,强化市(地)级政府在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办学、统筹资源方面的职能。政府应进一步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力度,积极组织和推动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改变目前分散办学、重复办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提高职业学校总体办学效益。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搞活机制、自主办学,可以采取社会化、集团化、民间化、市场化运营方式进行资源重组,在国有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调动一切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职业教育。政府应把各类资源有机整合,利用政策杠杆和市场机制,鼓励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公私之间、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打破界限,整合各类分散的职业教育资源,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职业学校的教育业务工作。要依法严格审批程序,规范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以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及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序、有效进行。

(四)政府应重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公共治理结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重建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公共治理结构,使之能够适应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规范、保障、激励学习型社会中不同参与主体的行为。政府应建立居于核心地位的人力资源与职业教育统筹机构,使政府对开发人力资源与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责任落到实处。政府在放开对经济的直接管制、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将不断完善、强化政府关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使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成为政府的第一责任。政府在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职能应主要包括:制定有利于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及其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与条例;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服务体系和职业预报体系;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进行宏观调控,纠正市场机制负面影响造成职业教育运行的偏差;主要承担具有较强公益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在扶持农村职业教育及其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主导作用。

(五)政府应构建现代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构建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政府对公共领域和公共事务的投入,提高有限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益,在加强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的体制下,加大中央对西部、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在有限资源约束下实现社会公平的最大化。必须通过完善和强化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扩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优化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农村劳动者,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自生能力,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最大化。应增加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投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投资,也是农村扶贫方式的重大革新,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扶贫资金效益不高的状况。必须尽快建立强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各级政府财政转移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中央财政对经济薄弱省份以及各省市财政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弱势群体财政转移支付到位,保障有力,使各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依法建立高效、透明的财政预算、拨款、评估制度。对预算支出的执行过程,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监督机制;改革财政拨款方式,应建立不同类型项目的不同拨款运作机制,定期评估政府和受益主体对公共教育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效益情况。

(六)政府应加强调查研究,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在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下,把隶属不同行业部门管理的农业、科技和教育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基础、职业、成人等不同类型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衔接、相互促进,更好地为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是我国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与科技创业之路,是为实现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而做出的正确选择。在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下,把隶属不同行业部门管理的农业、科技和教育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基础、职业、成人等不同类型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衔接、相互促进,更好地为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

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与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渠道,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农村成人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终身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三教统筹”,不仅可以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而且可以进一步发挥教育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要注意职前与职后、教育与培训的贯通,形成较为完备的初等、中等和高等相衔接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农村初等职业教育的实施,可以依托乡镇现有中小学和化技术学校以及其他教育资源,与抓好农村大量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紧密结合,以教学促普及,以普及促教学。农村中级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继续坚持上挂下联的成功经验,同时在体制创新上迈开步子。县、市职业教育中心与高等院校合作发展,可以探讨对职业学校实行兼并、租赁和托管的形式,使一批农村职业学校的资源真正能够发挥作用。高等职业教育要克服“普通化”的错误倾向,纳入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拉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农科教结合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而搞好农科教结合又可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今后农科教结合工作的重心要进一步向下延伸,延伸到学校、延伸到村户,最终落实到农民的素质提高上。要尽可能把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支农建设和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建设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发挥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楼世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8,(1)38-40.

[2]周静.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8,(5)108-109.

[3]秦红梅.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08,(5)154-156.

[4]杨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31)58-60.

篇(7)

中图分类号F323,K9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1-0150-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1020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地区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课题。在现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山区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依然面临众多难题。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 300元(2010年)的最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数量仍有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覆盖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而深层次结构性贫困问题出现,突发灾害致贫以及短暂性脱贫后返贫等新问题凸显,致使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一直成为多年来学者关注的重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贫困驱动力、脆弱性与贫困关系、贫困脆弱性量化、减贫和扶贫对策以及空间贫困等方面[1-9],部分学者从微观层面关注农户可持续生计与贫困的关联[10]。但研究集中在宏观的区域性贫困问题,且理论研究滞后于扶贫实践,至今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1973年,生态学家Holling首次将恢复力概念引入到生态学领域的研究中。目前,恢复力这一概念已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组织行为、灾害管理等[11-15]。其中,Chinwe等提出了恢复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影响农户在不利的社会环境(如贫困)中维持和保护生计的原因,并建立了生计恢复力理论和指标分析框架,对推进社会恢复力相关领域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6]。因此,本文借助恢复力概念,基于生计恢复力分析框架构建农户贫困恢复力指标体系,从家庭结构微观视角探究湖南省湘西少数民族贫困聚居区农户贫困恢复潜力及内在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户恢复建设思路,为该地区扶贫开发政策制定提供相关参考。

1数据与方法

1.1研究区与数据获取

本研究案例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是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的重要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6℃,年降雨量1 300-1 500 mm,无霜期250-280天。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200-800 m。境内居住着30多个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占到74.6%,是湖南省少数民族集聚的贫困地区,全州共有8个县,除首府吉首市外,全部为国家级贫困县。

数据获取采用了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方法,考虑地理环境、区域发展差异、农户生计方式等因素抽取了三个贫困县六个行政村;调研小组于2010年8月对古丈县、花垣县、凤凰县三县六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共发放农户问卷350份(以户为单位发放),回收有效问卷321份,回收有效率为91.71%。此外,在2013年7-8月利用其他课题调查对该地区进行了回访式实地调查,更新了相关问卷数据资料。实地调研主要涉及行政村的人口特征、地理环境、贫困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户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三部分:农户家庭个体特征、农户家庭资本状况以及农户社会关系网络方面。

陈佳等:农户贫困恢复力测度、影响效应及对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1期1.2理论框架与指标选取

1.2.1生计恢复力分析框架

以往对农户贫困研究多是从可持续生计出发,考虑农户五大资本或是区域发展环境等,缺乏合理的概念理解和统一、科学的理论分析框架来指导贫困问题研究,恢复力概念将单一的生计研究与弹性思维(恢复力)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农户生计的动态性。特别是Chinwe提出的生计恢复力分析框架将生计恢复力分解为三维度,即缓冲能力(buffer capacity);自组织(Selforganisation)和学习能力(Learning)。通过各维度与生计指标联系实现了分析框架的可操作性。此外,该分析框架注重以往研究忽视的集体行动与外部社会结构对农户贫困恢复力的影响,通过整合农户生计资本、社会结构、外部环境(风险)等因素提供了农户贫困恢复力指标科学组织方法,也为区域决策者提供了一种识别影响恢复力因素的方法,对监测农户贫困动因,制定针对性的贫困恢复力政策措施具有实际作用。

1.2.2指标体系构建

恢复力是指个人、社会组织或社会-生态系统适应压力或扰动的能力,自组织并学习以维持或改善系统必要的结构和运作方式[16]。研究区地处武陵山贫困山区,调查总结农户面临的外部风险扰动主要是农业市场价格波动、外出务工失业、基础设施(交通、教育、医疗等)落后等,本文在借鉴生计恢复力分析框架基础上,将外部风险扰动因子转化为恢复力量化因子,从缓冲能力、自组织、学习能力三个维度构建农户贫困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缓冲能力是指系统可承受的变化或干扰度,并保持原有的功能和结构的属性,从农户生计视角理解,缓冲能力代表了农户利用自身生计资本或资源禀赋应对外在风险干扰的能力。因此,本文利用可持续生计资本表征农户缓冲能力,即人力资本(健康程度,知识水平等);金融资本(家庭收入,财务储蓄等);物质资本(房屋、生产资料等);自然资本(拥有的耕地面积等)。

能力人均收入家庭总人数与年度总收入之比4 383.532 810.15财务储蓄家庭年度收入结余3 040.904 732.83人力资本劳动能力×0.5+劳动力数量×0.5;劳动能力:1=幼儿和残病,2=儿童,3=老人,4=成人助手,5=成年人3.490.95房屋资本住房类型×0.5+住房面积(m2)×0.5;住房类型:1=草房,2=木房,3=土坯房,4=砖瓦房,5=混凝土楼房2.080.42人均教育

程度家庭人均教育程度,1=小学以下,2=小学,3=初中,4=高中,5=中专以上2.400.45健康状况家庭中患病人数占总人数比例(%)2.790.32生产生活资料拥有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耐用品总数6.391.78自然资本规模拥有的耕地面积×0.5+拥有的林地面积×0.5(hm2)4.390.90自组织家庭资助

机会以获得银行、亲朋、政府等资助的实际次数表示1.090.38社会网络

支持度以获得社区物品、资金或人力支持的种类数表示0.520.58社会组织

参与以参与社区组织的数量表示0.470.53邻里信任度对邻里信任程度,五值化表示2.920.31交通可达性按离最近公路/集市的实际距离表示1.620.90学习

能力技能培训

机会以参加农业或就业技术培训次数表示0.170.37户主教育

程度家庭户主个人教育程度,1=小学以下,2=小学,3=初中,4=高中,5=中专以上2.320.86外出务工

时间表征获取认知能力的机遇,以务工天数计算87.3775.77家庭教育投入以每年教育投入金额计算2 165.754 109.88信息技能

交流农户间是否存在信息与技能交流,1=是,0=否0.480.50自组织主要表征人类制度、权力和社会网络对恢复力的影响,如制度体系、社区组织或团体、社区合作和网络、对自有资源依赖等(Fuchs等认为)。对自组织指标因子选取了农户家庭受资助的机会、社区网络支持、邻里信任度等,考虑研究区地处山区交通因素成为自组织资源依赖的重要因子。

学习能力即社会系统的适应性管理,该系统将以前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当前的行动,并存储记忆。学习能力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或技能,在农户个体层面上学习技能并在社区成员中相互交流,进而转化为实际生计能力对恢复力的建设至关重要。在学习能力指标选取中用户主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教育投入表征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技能培训、信息技能交流以及外出务工时间表征经验知识转化过程以及市场风险扰动。

1.3数据处理与方法

1.3.1数据标准化

本文采用广泛运用的极值法对原始数据Xij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数据量纲影响,计算公式如下:

X′ij=xij-λjminλjmax-λjmin

其中,Xij为i行j列的原始数据,λjmin为j列原始数值的最小值,λjmax为j列原始数值的最大值,X′ij为标准化后的i行j列的数据。

1.3.2信度和效度检验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整理与检查,对于异常数据进行必要的核对、校正和剔除,对缺少的数据采用样本均值替代法进行处理,数据通过了偏度和峰度检验。其中对数据信度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法(克隆巴赫信度系数)进行检验,调查样本指标整体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38,说明调查数据信度可以接受。其次,对指标变量效度检验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中Bartlett球体检验和KMO检验,运行结果显示KMO=0.766,Bartlett球体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2 137.291,p=0,这表明,数据变量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1.3.3恢复力指数测度

由于研究涉及的指标变量较多且变量间具有一定相关性,采用了主成分分析利用其降维的思想,选取少数几个独立的但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的公共因子来代替原有指标从而达到不损失原有信息且简化复杂变量关系的作用。而恢复力指数测度的各因子权重确定由贡献率来确定,不受主观认识影响,使评价研究过程更为科学[17]。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以6个主成分得分值为变量,构建农户贫困恢复力指数计算公式:

Sk=Y1f1+Y2f2+Y3f3+……+Yifi

其中,Sk分别代表的不同人口、生计结构农户贫困恢复力指数,Yi代表第i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f1、f2…fi代表第i个主成分得分值,以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以及各指标原始标准化值可计算fi(i=1,2..n)数值。

2农户家庭结构分类统计分析

2.1农户家庭结构分类

在经济学中,Chayanoy将家庭结构因素引入到农户投入的决策,因为家庭结构对劳动力时间分配、市场参与等行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18]。其中家庭成员是劳动力重要来源,生计方式是家庭物质经济维持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考虑家庭结构中人口、生计因素,并对其进行分类,识别不同家庭结构农户生计资本属性特征。其中人口结构分类结合了Reardon、Ellis、Sherbinin、李树茁等人研究分类将人口结构分为四类,生计结构分类采用SPSS17.0根据农户不同收入类型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并参照原始数据进行修正,将农户生计结构划分为五类(见表2)[19]。

sizeP1老年人+成年人家庭73L1纯务农型-仅源于务农收入53P2成年人家庭24L2务农主导型―以务农收入为主49P3成年人+小孩家庭102L3纯务工型―仅源于务工收入20P4老年人+成年人+小孩家庭122L4务工主导型―务工收入为主121L5综合生计型―务工/农及兼业收入78注:老年人是大于等于60岁,成年人是大于16岁小于60岁,小孩是小于等于16岁;务农收入仅指传统农业种植,务工收入仅指外地打工收入,兼业收入包括现代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农闲本地打零工、闲置劳动力兼业以及做小生意收入。

2.2农户恢复力资本特征

在农户家庭结构分类基础上,利用探索性统计分析方法判断农户家庭结构与生计资本的关系,分析农户资本变量的结构特征。

2.2.1人口结构分类特征

如表3所示,成年人农户家庭(P2)在人均收入、人力资本、生产/活资料、教育程度方面较其他人口结构家庭具有明显优势。但在财务储蓄上,存在明显缺陷,说明其财务储蓄意识弱,注重个人消费。P4农户家庭相对人均收入较低,但由于家庭人口多其自然资本规模大。人口结构P1和P3,家庭资本状况与总体均值接近,其中成年人和小孩组成的农户家庭(P3)在经济方面拥有相对优势,这与家庭中小孩负担密切相关,多数农户访谈中表示为积攒小孩培养费用男劳动力多会外出兼业或务工增加经济收入。

2.2.2生计结构分类特征

传统生计方式主导的生计结构(L1、L2)在人均收入、财务储蓄较其他生计结构农户家庭明显低。与此相比,以务工生计(L3、L4)和综合生计(L5)结构的农户在经济收入方面较为充裕,并且拥有一定的财务储蓄(见表3)。说明传统单一农业主导的生计模式不利于农户经济资本提高。但其在房屋资本、生产/活资料、和自然资本方面相对于L1、L2生计结构家庭高。从教育程度统计分析发现,L2、L4、L5生计结构农户相比单一纯务工(L3)和务农(L1)生计结构农户教育程度高,说明教育程度左右农户认知能力,对农户生计多样化和生计方式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对比不同家庭(人口、生计)结构农户资本均值可以看出,财务储蓄和人均收入差异显著,高财务储蓄和人均收入集中在部分农户家庭,印证了农户访谈提及的宏观同质化扶贫政策下农户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相反,在其他资本拥有量上较为均衡,其中,房屋资本与健康水平基本趋同,说明农户社会、人力、自然等资本分异小。综上分析可见,农户经济类资本分布极不均衡,且资本积累水平低,表明不同家庭结构影响农户缓冲能力资本分化,而提高农户经济类资本,缩小农户间差距是该地区农户贫困恢复力建设的关键。

3恢复力测度及影响因子

恢复力量化研究发展缓慢,至今在人地系统、经济与社会组织研究领域都没有统一成熟的量化模型或计算方法[20-24]。基于Sallu等人运用生计策略和主成分分析判定时间序列上农户家庭恢复力的研究[25],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测度农户贫困恢复力指数。将标准化处理后指标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在确定主成分数目中采用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最大化的提取原则,提取了反映原指标大部分信息的6个主成分,得出主成分得分方差、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4)。

3.1恢复力影响因子

在主成分分析结果中,给出了主成分因子载荷系数,代表了主要变量与主成分的相关系数。为了直观表达主成分分析结果,仅列出了与6个主成分相关系数大于0.5的变量。

由表4总结可知,影响贫困地区农户个体恢复力的主要因素包含了物质经济、劳动力素质、社会三大资本。其中,物质、经济资本积累是贫困农户恢复力提升的基础,教育因素主导的学习能力以及交通、社会网络主导的自组织对贫困恢复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调查统计显示,研究地贫困的农村地区人均教育程度仅为2.40(即小学至初中教育水平),60岁以上农户近50%为文盲或仅接受过扫盲教育。其次,区域整体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条件下,仍存在众多距离城镇较远的村落无直接通达的公路。因此,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或扶贫搬迁安置对偏远山区农户脱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2恢复力指数分异

根据农户贫困恢复力指数计算结果(见图1),人口结构分类的农户贫困恢复力存在明显差异。总体来看,拥有老年人和小孩家庭结构P1和P4的贫困恢复力指数集中在0.20-0.60之间,且近一半农户家庭恢复力低于0.50,相对于P2和P3人口结构农户来说具有明显劣势。其中,以成年人为主的家庭结构(即P2、P3)多数农户恢复力超过0.50,部分农户贫困恢复力超过0.80拥有较高的脱贫潜力。这得益于成年劳动力为主的家庭在充足劳动力资本与高教育资本(见表3)基础上生计选择与风险认知能力强。

从生计结构分类来看,农户贫困恢复力指数整体差异缩小,但纯务农型L1和纯务工型L3恢复力指数分布不均,存在内部分化,说明单一生计方式的农户整体恢复力稳定性差。其中,纯务工型农户收入受外出务工时间以及工价影响,反映了市场等经济因素对农户个体的扰动所产生的恢复力差异。而以两种或是多样化收入方式的农户譬如L2、L4、L5其贫困恢复力指数主要集中处于0.40-0.75之间,明显较纯务工/务农生计农户群体稳定,进一步表明农户生计由传统的单一务农生计方式向务工/农以及兼业组合的多样化生计方式转化有利于抵御社会风险扰动,增加资本积累。

4贫困恢复力与家庭结构效应

4.1家庭结构对恢复力直接影响

为了厘清贫困农户恢复力与其家庭结构的内在关联效应,本文通过引入多层次模型分析因变量(恢复力)与不同自变量(家庭结构因子)作用关系。在两层次模型中,综合考虑了体现家庭结构因子和数据易获取性原则,选取了反映微观层次农户个体的家庭规模、劳动力比重以及家庭收入类型因子,宏观层次选取了村域收入和生计多样性指数(见表5)。根据多层次模型相关原则,运用STATA10.0软件采取逐层引入变量方法,其中模型1是零模型不包含任何自变量,主要是提供对组内相关系数的估计从而说明多层次模型分析的必要性[26]。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组内方差为50.75,组间方差为62.04(p

从模型2估计结果表明,家庭规模对农户贫困恢复力直接影响不显著,而劳动力比重对恢复力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劳动力资本(16-60岁)对提高贫困农户恢复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以往研究中笼统认为家庭规模(家庭总人口数)具有正效应存在局限,家庭中老年人以及幼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农户贫困恢复力产生负效应,因为其面临疾病或其他灾害风险时,不仅难以抵抗,甚至会削弱整个家庭应对能力。其次,从收入结构解释变量看,务农收入和兼业收入与恢复力具有高显著正相关,而务工收入正相关水平低,表明湘西地区农业与多样化收入方式对贫困恢复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收入稳定性缺陷,多数外出务工农户表示在外务工面临失业风险和生活成本压力。相反,以农业收入(现代农业经济种植收入)加当地兼业收入方式组合的家庭,具有持续稳定收入来源,当地就业消耗的家庭生活成本也更低。

从模型3估计结果显示,收入和生计多样性指数对贫困恢复力影响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效应(见表5)。其中,收入多样性指数在0.05水平上对恢复力呈显著正相关,而生计多样性在同等显著水平上呈负相关。验证了上文多样化收入方式有利于提升农户面临风险的缓冲力资本,而非笼统的生计多样性水平,生计多样性指数高代表农户生计方式多,但并不表示其多种生计方式都具有稳定持续的收入,因此,应辩证的看待农户生计结构对农户贫困恢复力的影响。多样化生计方式组合基础上得到均衡稳定的收入才是保证农户生计资本积累增加,贫困恢复力提升的有效生计结构。

4.2家庭结构对恢复力交互作用

家庭结构各维度不仅能对贫困恢复力产生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通过农户不同人口、生计结构间的交互作用对恢复力产生影响。为了考察人口结构与生计结构交互作用对恢复力的作用,本文在基本模型分析基础上加入相应的交互项,做进一步分析。考虑创建的交互项与原始变量之间的极大相关性,采用中心化方法(Centering)对交互项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处理,降低其相关性。通过中心化处理得到人口结构与生计结构两类交互项变量,其中老人与小孩比重、劳动力比重表征人口结构,务农、务工收入以及兼业收入表征生计结构,交互作用选取了6组变量分析。

从表5可知,老人小孩比重与务工以及兼业收入交互作用对贫困恢复力影响不显著,进一步验证了简单的家庭规模人数对农户贫困恢复力直接影响小。但老人小孩比重与务农收入交互项作用在0.05水平上显著但系数小,说明拥有老人与小孩人口结构的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务农生计选择的倾向。其次,劳动力比重与务农收入、务工收入交互项对贫困恢复力都具有明显正向作用,但劳动力比重与务农收入交互作用影响系数和显著性更高,反映农户家庭劳动力主要通过务农/工生计投入促进恢复力提升,也说明了研究区农户家庭中劳动力投入方向单一,仍然以传统务农加务工生计方式为主。

总的来说,研究区农户家庭人口结构左右生计方式选择,而不同劳动力投入决定了多数农户家庭生计和收入结构多样化指数,其交互作用影响农户贫困恢复力提升。拥有老人小孩人口结构的家庭其生计方式更为多样化,务农/务工生计收入成为其缓冲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推动贫困恢复力提升,而以成年人为主的人口结构家庭更趋于务工主导与兼业生计来摆脱以往贫困现状,增加脱贫速度。

5结论与对策

本文遵循“理论框架-指标筛选-恢复力评价-家庭结构效应”研究思路,以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研究区农户不同家庭结构的贫困恢复力潜力及内在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不同家庭结构的农户资本差异明显,经济类资本分布极不均衡,积累水平低,提高农户经济类资本,是农户贫困恢复力建设的关键。以成年劳动力为主的人口结构家庭和务工/农加兼业组合的生计结构家庭更具有脱贫潜力。

(2)影响农户贫困恢复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经济、劳动力、社会三大资本;其物质、经济资本积累成为贫困农户恢复力提升的基础,教育因素主导的学习能力以及交通、社会网络主导的自组织是贫困恢复力建设的重要方向。

(3)农户家庭结构对贫困恢复力具有显著影响,高质量劳动力资本与合理多样化收入方式对农户贫困恢复力具有正向效应。农户家庭人口结构左右生计方式选择,而不同劳动力投入决定了农户家庭生计和收入结构多样化指数,其交互作用影响农户贫困恢复力提升。

基于上述研究分析与结论,首先,研究区贫困恢复力建设应倡导差异化扶贫开发,避免扶贫政策同质化,落实针对村镇、农户个体的动态扶贫监测档案,参照国家贫困线基础适时调整区域贫困核定标准,规避扶贫误差,防止农户返贫。第二,重视区域农户经济类资本分化问题,对不同人口、生计结构农户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注重深山偏远区、扶贫搬迁地农户基础设施、社会网络等自组织能力建设,建立或完善返贫补助体系,关注农户生计重建与就业培训,引导农户个体选择均衡、稳定、多样化生计收入方式,降低生计风险。第三,农户个体应增强教育投入和社会网络联系,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合理化务工劳动力投入,选择多样化生计方式组合,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种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小鹏,苏晓芳,王亚娟,等.空间贫困研究及其对我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启示[J].干旱区地理,2014,37(1):144-152.[Liu Xiaopeng, Su Xiaofang, Wang Yajuan, et al. Review on Spatial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Poverty Geography Studies in China [J]. Arid Land Geography, 2014, 37(1):144-152.]

[2]万广华,章元.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准确预测贫困脆弱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6):138-148.[Wan Guanghua, Zhang Yuan. How Precisely Can We Estimate Vulnerability to Poverty [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2009, (6):138-148.]

[3]李丽,白雪梅.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测度与分解[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8):61-73.[Li Li, Bai Xuemei. Measuring and Decomposing Chinese Households Vulnerability of Poverty [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2010, (8):61-73.]

[4]黄承伟,王小林,徐丽萍.贫困脆弱性: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10,(8):4-11.[Huang Chengwei, Wang Xiaolin, Xu Liping. Poverty Vulnerability: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Measurement Method [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0, (8):4-11.]

[5]韩峥.脆弱性与农村贫困[J].农业经济问题,2004,(10):8-12.[Han Zheng. Fragility and Rural Poverty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04, (10):8-12.]

[6]黎洁,邰秀军.西部山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基于分层模型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 2009,31(5):110-115.[Li Jie, Tai Xiujun.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ural Households Vulnerability to Poverty in West China Based on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J]. Modem Economic Science, 2009, 31(5):110-115.]

[7]Moser C. The Asset Vulnerability Framework: Reassessing Urban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ies [J]. World Development, 1998, 26(1):1-19.

[8]Sharp K. Measuring Destitution: Integrat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in the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R]. IDS Working Paper 217, 2003.

[9]陈传波.农户风险与脆弱性一个分析框架及贫困地区的经验[J].农业经济问题,2005,(8):47-50.[Chen Chuanbo. Risk and Vulnerability of Rural Households: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he Experience of Poor Areas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05, (8):47-50.]

[10]李小云,董强,饶小龙,等.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J].中国农村经济,2007,(4):32-39.[Li Xiaoyun, Dong Qiang, Rao Xiaolong, et al. The Analysis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of Rural Households [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7, (4):32-39.]

[11]葛怡,史培军,周忻,等.水灾恢复力评估研究_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2):197-201.[Ge Yi, Shi Peijun, Zhou Xin, et al. A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and Quantitatively Assess Social Resilience to Flood Hazards [J].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1, 47(2):197-201.]

[12]杨小慧,王俊,刘康,等.半干旱区农户对干旱恢复力的定量分析: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4):101-106.[Yang Xiaohui, Wang Jun, Liu Kang, et al. Quantative Analysis on Farmers Resilience toward Drought: A Case Study of Yuzhong County, Gansu Province [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4(4):101-106.]

[13]孙晶,王俊,杨新军.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07,27(12):5371-5381.[Sun Jing, Wang Jun, Yang Xinjun. An Overview on the Resilience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7, 27(12):5371-5381.]

[14]葛怡,史培军,徐伟,等.恢复力研究的新进展与评述[J].灾害学,2010,25(3):119-124.[Ge Yi, Shi Peijun, Xu Wei, et al. Review and Development of Restoring Force Research [J].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2010, 25(3):119-124.]

[15]万金红,王静爱,刘珍,等.从收入多样性的视角看农户的旱灾恢复力:以内蒙古兴和县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1):122-126.[Wan Jinhong, Wang Jinai, Liu Zhen, et al. Drought Resilience in View of Income Diversity of Peasant Household: A Case Study on Xinghe County, Inner Mongolia [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008, 17(1):122-126.]

[16]Speranza C I, Wiesmann U, Rist S. An Indicator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Livelihood Resilience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ecological Dynamic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4, 28(1): 109-119.

[17]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Zhang Wenbo, Chen Hongyan. Practical Data Analysis and SPSS12.0 Application [M].Beijing: Posts & Telecom Press, 2006.]

[18]Chayanoy A V. The Theory of Peasant Economy [M].Homewood Illinois: Richard D. Irwin, 1926.

[19]李树茁,梁义成,Marcus W F,等.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结构视角的可持续生计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7(2):1-10.[Li Shuzhuo, Liang Yicheng, Marcus W F, et al. The Impact of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on Rural Livelihoods in China: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nalysis in a Perspective of Household Composition [J].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 2010, 7(2):1-10.]

[20]Mileti D. Disasters by Design: A Reassessment of Natural Hazards in the United States[M].Washington,D C: Joseph Henry Press, 1999.

[21]Paton D, Millar M, Johnston D. Community Resilience to Volcanic Hazard Consequence [J].Natural Hazards,2001,24: 157-169.

[22]杨新军,石育中,王子侨.道路建设对秦岭山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一个社区恢复力的视角[J].地理学报,2015,70(8):1313-1326. [Yang Xinjun, Shi Yuzhong, Wang Ziqiao. Exploring the Impacts of Road Construction on A Local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in Qinling Mountainous Area: A Resilience Perspective [J]. Acta Geographical Sinica, 2015,70(8):1313-1326.]

[23]郭永锐,张捷.社区恢复力研究进展及其地理学研究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00-109. [Guo Yongrui, Zhang Jie. Research Progress and Themes of Geography on Community Resilience [J].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5, 34(1):100-109.]

[24]王群,陆林,杨兴柱.国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与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5):894-908.[Wang Qun, Lu Lin, Yang Xingzhu. Research Progress and Enlightenment of Tourism Socioecological System Resilience in Foreign Countries [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4, 29(5):894-908.]

[25]Sallu S M, Twyman C, Stringer L C. Resilient or Vulnerable Livelihoods Assessing Livelihood Dynamics and Trajectories in Rural Botswana[J].Ecol.Soc., 2010,15(4):299-305.

[26]周皓,巫锡炜.流动儿童的教育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多层线性模型分析[J].人口研究,2008,32(4):22-32.[Zhou Hao, Wu Xiwei. Education Performance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Migrant Children: A Multilayer Linear Model [J]. Population Research, 2008, 32(4):22-32.]

Measures of the Resilience, Effec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usehold Poverty:The Perspective of Household Structure

CHEN Jia1,2YANG Xinjun1YIN Sha1

篇(8)

2.制定、指导辖区内教育发展及调整学校布局规划,组织、指导实施校舍改造规划,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3.管理辖区各类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负责辖区教育事业统计、学校常规管理,组织教学研究,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使用的监督,规范收费行为。制定和落实控辍保学和教育扶贫措施,督查和指导好学校常规管理工作。

4.落实片区责任督学制度,各责任督学必须按照职责要求定期深入挂钩学校开展综合督查工作。

5.负责辖区内学区成员学校负责人聘任,协助县教育局组织小学教职工聘用等工作。对学校工作进行考核、评价,保障全乡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xxx教育办公室综合办公室主任

岗位职责

1.综合协调日常事务、拟发各类公文、文件签收、上传下达、教师出勤统计、教育信息报送、材料分发及文印等工作。

2.负责各类公文的运转,会议安排和会议议定事项,上级交办事项的督办工作。

3.负责草拟本单位年度计划、总结、请示、报告等。

4.拟定各项工作制度,协调各室间的工作。

5.负责本乡教育通联工作,积极撰稿投稿。

6.加强综合调研,在学校管理中起好参谋部、联络部、服务部的作用,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

7.完成xxx教育办公室主任交办和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

xxx教育办公室教研员岗位职责

1.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全乡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2.负责指导全乡所辖小学学区教育教学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上课、评课、调查研究教学情况,检查教学质量,分析检测成绩。

3.督促各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按时作息,开齐课程,上足课时。

4.负责全乡教师的培训工作,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5.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级论文的评比。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6.负责相关实验教学仪器统计上报工作,把关教辅教材征订。

7.完成xxx教育办公室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xxx教育办公室报帐员岗位职责

1.报账员必须熟悉计算机操作,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报账员要对本单位财务活动实行会计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办理,并给予制止和纠正。年末,指导各学校报账员、要认真核对各项支出指标、债权债务、固定资产等,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2.按月编制、审核财政统发工资花名册,及时缴交单位职工的职业年金、养老保险、个人所得税、工伤生育保险,并与相关部门做好对账工作。

3.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做好学校预、决算编制工作。

4.报账员应于每月底以前将本月所有发生的业务原始单据和相关资料交县教育局会计核算中心记账。

5.登记、管理好学校资产账务,按年度做好学校资产清查统计工作。

6.报账员要按时做好辖区内学校的各类教育经费、食堂资金、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含实物)账务处理工作。

7.报账员负责向县会计核算中心领用、核销财政性票据,及时上缴应交财政专户管理的各类资金。

xxx教育办公室校改(安全)员岗位职责

1.负责统筹规划全乡校点布局调整方案,编制新校园建设工程规划,指导基层学校做好规划工作。

2.负责对全乡学校零星修缮工程的实施、管理和监督,对零星修缮工程的结算、造价进行核查。

3.负责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时按要求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工作。

4.负责组织做好各项零星工程的招标工作,熟悉招标相关的法律法规,熟练操作程序。拟定各项零星修缮工程的合同书、协议书。

5.负责落实建设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对在建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6.负责学校设施设备采购审核和申报工作,多方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7.负责各类捐资助学和外援项目的服务工作,协助县校安办拟定各类工程建设合同书、协议书。

8.负责协助县校安办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申报、组织和服务工作,严格管理好工程质量。

9.协调联系县校安办认真做好基建档案及零星的修缮工程档案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

10.承办xxx教育办公室主任交办和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

xxx教育办公室电教信息员(学籍管理)岗位职责

1.负责辖区内学籍、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图书室的管理。

2.负责辖区内信息技术教育、实验教学、图书室建设的发展规划、项目申报、设备分发等工作。

3.负责管理和指导辖区内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推广使用,充分使用仪器、设备为教学服务,发挥设备效益。

4.负责辖区内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实验操作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篇(9)

助学总结发言1本学期校学生会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始终秉承着“服务同学”的理念,在全体部员的努力与配合下,开展了各项工作。我们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利于下学期新工作的开展。下面将我们就这一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协助指导老师组织“开学生活用品卖场”

按照以往的惯例,开学之际,在指导中心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在新生报道大厅旁开展了“开学生活用品卖场”工作。

我们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共提供了近30多个摊位,平均分配到各学院。由各学院的贫困建档生申请,学院审核,获取此次勤工助学的摊位。

为了保证货物的质量,让新生放心的购买商品,我们要求各摊位的负责人必须通过正规渠道进货,出示进货商店的营业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等相关证件。部门干部也会陪同学工处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的指导老师不定时的检查相关证件手续是否齐全,价格是否合理,并安排部员维护卖场秩序,使得生活用品卖场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针对新生的“勤工助学安全须知”培训

这学期我们根据老师的要求:不仅要积极地拓展勤工助学岗位而且要把安全培训作为我们这学期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也开展了一些针对勤工助学安全性的培训工作。

1、“勤工助学,安全须知”的宣传。

我们主要制作了“勤工助学安全须知”的宣传板报和明信片,并将明信片分发到各新生班级,以保证我们宣传的广泛性。这次宣传内容主要是提醒同学们在兼职中要注意安全隐患,谨防黑中介、传销组织以及注意交通安全,学会自我保护,在工作中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及早的退出工作,并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

2、“勤工助学,安全先行”讲座。

这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学工处的贺幸平教授作为主讲老师。此次讲座旨在让大一学生了解什么是勤工助学,以及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事项,以及学习的安全性教育。

此次讲座举办的非常成功,整个f201教室不仅座无虚席而且连走道都挤满了前来听讲座的同学。这次讲座让新生对大学生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也必定会对大一新生的大学规划带来积极地影响。

三、建立勤工助学诚信档案

为了了解大一新生“勤工助学”的意向、拓宽兼职信息渠道,我们在利用qq兼职信息的同时,也利用所建立的“诚信档案”及时的联系有意向勤工助学的同学。

有300多名大一新生填写了我们的诚信档案,这让我们了解到新生对勤工助学岗位需求量之大,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之大。为了满足建了诚信档案的同学对勤工助学岗位的需求,我们的干事积极主动地联系需要学生兼职的商铺和企业,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核,然后把信息发放给建立了诚信档案的同学。在全体干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十二月份之前就完成了为建立了诚信档案的同学提供兼职的承诺。

四、积极拓展安全勤工助学岗位

考虑到同学们对勤工助学岗位的迫切需求,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在开发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

为了保障同学们勤工助学的安全,我们这学期也加强了对用人单位的审核。我们也与长沙移动、世联地产、马斯特英语教育等一些信用度高的企业合作,为我们的同学提供200多个安全的兼职岗位。

通过学校与知名企业的积极合作,不仅可以增加校外勤工助学岗位,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同学们对勤工助学中安全问题的担忧,还可以利用企业这个平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锻炼和责任意识的提升。

五、干事培训打造高绩效团队

为了让新干事们尽快的适应我们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的工作,尽早的融入到我们这个集体当中来,我们也做了大量岗前培训工作。

1、“学习”座谈会

我们有幸邀请到贺幸平教授(学工作处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主任)与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的干部干事一起开展了一次以“学习”为主题的座谈会。此次座谈会让我们明确学习与工作并重。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要在学好知识的前提下,多为同学服务。

2、“经验”交流会

(1)家教部组织了一次与湖南师范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的经验交流。学习他们在家教方面的成功经验,收集我们学校有意向做家教的同学的相关信息,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开展我们的家教工作。

(2)外联部组织了一次与学社联的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让我们知道,每一次外联工作,我们不仅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与商家谈判是要注意相关礼仪,而且合作完后还要做好企业的后期管理工作,以实现长期合作。

六、“无偿献血、感受真爱”活动

近月以来,全国多个省份纷纷发出“血库”告急的通知。应现实情况的需要,我们承办了一次“无偿献血、感受真爱”活动。

我们向长沙血液中心申请将流动献血车开进学校,接受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此次活动中,我们的干事纷纷争当志愿者,实行轮班制,协助医务人员做好献血者的资料填写工作并向同学们宣传普及献血知识以及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并维持现场秩序。学校有将近200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无偿献血活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他们的鲜血流入千百万急需求助的生命肌体,他们的生命之花也会因此绽放的更加美丽 。

经验教训总结:

一、本学期工作成果

学期我们充分利用了我们所能利用的资源,完成了我们部门起初建立的三百多份诚信档案,实现了我们对这些建立了诚信档案的同学的承诺。

二、这学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各小部门之间缺乏。一般部门内部分工比较明显,各职能小部门完成自己任务后经验交流很少,这样在开展大活动的时候部门整体的凝聚力就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2)成员缺乏整体意识。门有些成员只是站在内部小部门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整个部门问题,不利于部门的建设和发展

未来规划:

对于部门下学期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

1、加强部门内部队伍建设,加强部门内部的交流以及资源共享,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2、进一步加强对兼职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审核,并及时的给有兼职需求的同学。

3、完善勤工助学安全教育培训。

我们将本着为“同学服务”的理念,认真的去做一个优秀的服务者和志愿者。我们深信,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在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全体干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取得更好的成绩!

助学总结发言2x年3月到学期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是我在勤工助学管委会市场部担任部门主管的第二个任期,在此期间主要完成的工作围绕着学期初开创的部门工作月份主题而具体开展,将一个学期的4个主要的月份按顺序分为3月份家教宣传、4月制度建设、5月份业绩考核以及家教电访6月份暑期家教宣传等四大部分。所以主要工作也是按照这个顺序逐一开展,下面是主要工作回顾。

一、部门月份工作主题。创建部门工作月份主题的思想源泉是之前的在市场部工作非常出色但后来辞职的助理彭珈,她给我指出了部门工作毫无目标的问题,所以设置月份主题是让每一个部门员工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更有核心或者重点,时刻保持个人工作计划与部门工作中心的一致,提高员工工作目标感以及积极性。具体每个月份工作主题的实施内容纳入部门总结,在此就不多赘述了。个人觉得实施效果还是不错的,改变了之前部门工作的只忙于处理部门日常业务以致将员工拖累而忽视业务绩效、业务拓展方面工作开展混乱的局面。

二、家教教员培训讲座。或许家教讲座已经成为每一个市场人的骄傲了。本学期初,市场部面向全校举办了两场家教讲座,并在推广部的技术支持下建立起了“网上教员库”,家教讲座的举办进一步扩大了“勤助服务系统”的影响,但“万事开头难“,虽然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借鉴了华师勤助家教教员培训的优良经验,但由于部门人员短缺、宣传基础薄弱等因素,家教教员培训讲座的整套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也为我们日后集训开展家教讲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举办家教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员培训的设想最先出自小助理传南,这项工作得到了两位李老师的大力支持,初步实现了“部门家教工作中教员培训”的夙愿。以后家教教员培训会继续进行下去,而家教讲座形式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得到更好的发展。本人最感欣慰的不仅仅是实现了部门的家教教员培训的夙愿,更多的是通过家教讲座的大量团队工作将部门人迅速地团结到了一起,自此后,部门人培养起了相互了解工作互相监督工作的良好团队习惯,作为部门的老一辈员工,一想到这就忍不住有点小小的激动。

三、本校外招生家教宣传。家教,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部门工作的关键词。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在对外市场以及部门人员素质结构因素下,对外业务拓展工作进入了瓶颈状态。另外也是由于家教市场的略显“欣欣向荣”以及李老师的方针指导——立足发展校园周边家教,抓基础、做质量。所以才从教员培训以及建立“网上教员库”管理等基础措施着手做起。如果说“家教教员培训讲座”是当初个人竞选纲领的额外内容的话,那么家教外招生宣传工作就是个人一直的夙愿了。此项目是由传南主要负责由我协助跟进。中间就宣传海报的设计工作就反复地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以及修改,按传南的话说就是太长的时间辗转都快消磨了一个人最初的积极与耐性了,当然这是后话了,在实际工作中效率和质量还是不错的。在此不能忘记感谢一下推广部春枚的帮忙呵。这次的家教外招生宣传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临近期末外招生家教数量有明显的增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如教员供应结构有待调整,学期末教员时间紧迫因素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四、另外的家教工作有:骞蓝负责的两次(学期初以及学期末暑假家教宣传)校园小区家教派单宣传、金杯负责的校外派单宣传以及与骞蓝一起完成暨大附小家长会家教摆点派单宣传等等。

五、部门整体发展的工作。着眼部门总体,部门制度方面:完成了由楚凡主要负责我协助的部门制度梳理工作;部门业务表格方面:嘉欣主要负责的“市场部业务表格一条龙”的表格整理工作;部门文化建设方面:两次与办公室其他兄弟部门举行篮球联谊活动、盖宇生日时市场部五代同堂的庆祝活动、市场部大扫除、主持办公室例会、部门聚餐等活动都促进了部门内部情感交流增加相互情感。在部门传承方面:进行三次面向全校或者小组的招聘,效果都不是太理想,除了部门门槛设置稍微高了一点外,前期宣传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最后招聘进来的新助理是周洲,他前期工作表现比较积极,后期业务发展比较缓慢,所以这还有待进一步的引导了。

六、市场部网络版块建设有了非常大的突破,这离不开推广部昌功同学的辛勤耕耘了(我们心中光辉的老黄牛形象啊!),初步建立了市场部网上教员库,实现了教员网上管理,另外也实现了网上兼职以及家教招聘信息、教员学生网上注册申请家教教员资格等功能,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实现的是教员网上报名家教或者兼职、家长(含本校外招生)网上登报家教等等的功能,总之,革命刚刚开始,同志仍需努力呵。我们这些老一辈离任在即,只能寄希望于后浪了,你们是管委会八九点的太阳!

回顾自己的纲领,其实还要做的东西也不少,如通过学校成人教育各方渠道发展开拓校外成人教育的家教市场、通过南方人才市场的合作拓展部门对外兼职业务提高兼职质量……这都是两个非常大的项目,在没有充分的准备和非常成熟的条件下是不能轻易着手开始也不能随便对待的。或许不应该找什么理由来解释自己在任期间为什么没有做到这一点。一句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说是在有限的人力以及时间资源与其他比较成熟的条件下,我选择了做到。尽力将一些事情做到要比十个暂时还不能做到的计划要强。“一鸟在手好过十鸟在林”。不过这两项工作所体现的大致的方向是不应该轻易放弃的,这要靠部门后来人继续努力下去了。

助学总结发言3随着时光匆匆而过,在学生会勤工助学部已将近一年了,在这段时间中,虽然没有我想像中的那么完美,但是,在这中间了我也学会了很多。因此,我在这要万分感谢我们部门的所有老委员,教会了我们很多。同时,也很感谢,和我一起同甘共苦的新委员。你们的很多为人处事也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这次我们部所做的活动是商院“十佳宿舍”。由于这个活动的策划并不是我们部所写,所以好多细节都不完全,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都是边做边改的,显得有点手忙脚乱。但是,我们最终圆满的完成了这个活动。

这个活动的开始于4月,并于5月完满结束。大概总结就是,这次的活动还算成功,比赛期间气氛很好,同学们的积极程度很高,参加的人数也很多。在这中间的过程中,我只有参加了开始报名时和最后最终评选的工作,之间的检查工作并没有参加,所以也不太了解这其中评选的细则。这中间凝结了我们部所有人的辛劳与汗水,在此,我要敬上万分敬意。

但是,让我很纠结的是,有很多的内容及细节我并不是很清楚。我想这一定是我自己的问题,不太了解我们部的工作,所以,接下来我在这方面我一定会改进的。还有的就是,我觉得我们部在工作这方面的信息并不是很流通,就是说,在工作中很不注重交流工作的进程。

第二件事就是关于我们部勤工档案的改革,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这必须在下学期开学后,从大一的开始实施,这样也可以改变我们勤工部在现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具体做法我列举了下面几条:

1、在校学生会与各个社团之间加强兼职信息的交流,或者是愿意提供兼职信息的学生也可以,总之就是充分利用商学院的各个人力资源。

2、在学校的网站申请或者新建一个网站,可以粘贴我们部或其他人提供的兼职信息,这样我们学校所有人都可以加入,也许就会减少没有人去参加兼职的状况。

3、在学校一食堂旁边的黑板向学校申请给我们部一小块,可以粘贴一两张纸的位子,然后把最新的兼职信息写在上面,如果有意参加的就可以自己去联系。

4、也可以在学生会办公室的门外面贴这些信息,需要了解的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去办公室的门外面看,这样是最简单的办法。

5、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办法告诉我们学校里想要招兼职学生的商家,他们就可以把他们的招工的那些信息自己贴到我们的宣传栏里。

现在,具体还只想到这些意见,如果以后有新的想法在向你们反映。

助学总结发言4x县地处湘西,位于怀化市北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地域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不到x万公顷。全县辖x镇x乡,总人口x万人,人口密度较低。有苗族、土家族、回族、白族等2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x万人。是典型的版图大县、移民大县、贫困大县,仅涉及x水库移民就多达x万余人,贫困人口多达x万人。在过去,由于地理、历史、交通、产业等原因,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如今,随着国家助学政策逐步完善,资助力度逐渐加大,教育基金会的增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的现象已成为历史。全县有公办教育学校x所,在校中小学生近x万人,而贫困学生达x万余人。为了确保每名在校中小学生及考上大学的寒门学子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我们在资助工作中,做到了加强组织领导,广辟资金来源渠道,严格资金管理使用,真正实现了有限资金效果化,帮助了最需要救济的人。我县资助工作受到了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肯定,得到全县人民的支持,x年3月,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x年3月,资助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被中国扶贫基金会评为“先进工作者”。我教育局长在省信贷助学工作总结会上作典型发言,分管助学工作的领导在怀化市作经验介绍。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我县成立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县教育局局长、县财政局局长、县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县监察局、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县信用联社、县妇联、团县委等12个成员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小组。领导小组主要发挥县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广州办事处、长沙办事处等机构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资助中心募集善款,并通过定期召集联席会议监督资金使用情况。为了将募集的资金有效使用,x年10月县编办在县教育局“三定”方案中,明确了设立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定编4人。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根据“三定”方案,迅速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配置了良好的办公设备,每年拨款x万元专门用于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启用了x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章、设立了基本存款账户。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职责:具体负责贷款政策、资助工作的宣传、咨询与受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材料审核、学校助学工作的上报和审核等工作。从而使这项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资金、有职责、有成效。

二、广辟蹊径,多方筹措助学资金

生源地助学贷款:我县每年有近x多名普通高中和职高学生通过参加高考,被大学录取。其中有50%左右的大学新生因家庭贫困,学习和生活遇到困难难以升入高校继续深造。国家提出“不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失学”的口号。在资助高校大学生方面,以贷款发放管理为重点,确保高校大学生“应助尽助”。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向上争取,x年我县成为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十个试点县之一,x年至x年我县有645名困难大学生在该中心的协助下向当地金融机构签订了贷款合同,发放贷款x万元。

普高、中职助学:该中心为切实把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x年,普通高中助学金发放x人次共x万元。x至x中职助学金和免学费发放x人次,共计x万元。

九年义务阶段助学:①少数民族助学金,全县每年有x万元,去年的x万元已全部按要求申报、拨款、发放到位。x年至x年共有x人次领取x万元少数民族助学金。

②贫困寄宿生补助x年共发放20198人次,金额为x万元。x年至x年共有x人次领取x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

③x年县财政助学金发放602人次共x万元。x年至x年共有391656人次享受x万元的免杂费和公用经费。

④x年免教科书共97664人次共x万元。x年至x年共有x人次享受x万元的免教科书款。

县直部门企业捐资助学:x年x县贫困学生基金会共资助了x名贫困大学生计x万元;县慈善总会资助了贫困大学生104名计x万元,资助贫困高中生30人共x万元,资助小学生20人x万元。县妇联争取上级大力支持争取到香港烛光基金会的资助,共资助我县25名女高中生,共计x万元;团县委资助4名贫困大学生x万元;县宗教局x年资助100名贫困学生,共计x万元;x年至x共有10036人次享受x万元的社会、团体、个人组学金。辰州矿业股份公司从x起,每年以基金会的名义向金山学校、x中拨付x万元,以奖励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资助困难师生。

县外友人企业爱心助学:县外事侨务局争取香港惩教社捐资建校项目,在我县荔枝溪九校、池坪九校以及张家坪九校共捐x万元,在外事侨务局的大力配合下香港、芬兰友人每年来我县捐资贫困学生达x人次;国家发改委爱心人士,资助一中学生20人,共计x万元;x年和x年省教育基金会(原省人大副主任、教育基金会理事长x带队)两次来x慰问,给10名优秀教师每人奖励x元,给6名困难教师每人救助x元;壹基金为我县舒溪口九校捐200个温暖包,共计x万元;湖南交通频道为我县军大坪九校建音乐教室,为贫困学生捐冬用棉鞋400双,共计x万元;在县扶贫办、教育局、县妇联、团委和县邮政局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县又争得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此项目自从x年以来共有x个农村学校受益,共发放学生型包裹x个,学校型包裹x个,累计获得善款x万元。

三、严格管理,合理使用助学资金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同时形成了较广的群众监督面。自x年以来,我县每年召开一次助学工作会,每次会议前,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救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同时在县电视台、县人民政府网站、红网x分站、县教育局网站、全县中小学校校园网站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经常组织相关人员上街发放宣传单,一些学校还通过告学生家长书的形式进行宣传,从而使助学工作,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使寒门学子看到了希望,使贫困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正是宣传到位,我们在发放每笔资金中慎之又慎,时刻准备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是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全县各项助学工作,完善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助学金额与发放的准确无误,保证政策的可持续性,我们制定了相关制度,如制定了助学上报范围、审核要领、及时发放时限等规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如县审计局的一年一次的审计,县监察局根据群众反映而进行的检查,县资助领导小组的定期例会等。为加强资金监管,制定了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金监督管理细则,确保国家专项资金安全。同时,做好中职学校国家助学结余沉淀资金清算回收工作,提高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地减少违规、违纪行为。国家出台了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为了确保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建立高中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对全县所有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进行管理,也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端口前移到高中阶段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三是公开申请资助流程。对资助款的发放,具体申办流程在全县中小学校园宣传橱窗都给予了公开。申请形式上既可学生申请,也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权衡后呈报。在审核中强调四级审核制即村、学校、乡、县资助中心层层书面把关。县资助中心根据材料中发现的问题或群众举报还经常深入到被资助学生出生地进行复核。在经历上述程序后,在发放前一周还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县资助中心还建立了资金发放跟踪档案。对于资助物资主要根据全县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着力向边远或贫穷地倾斜。对孤残学生、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烈士子女、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学生、今年度已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或已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学新生等予以优先资助。

目前,x县建立了大学生、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多元化学生资助制度,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资助体系。

助学总结发言5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能在这里代表x大学945名受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同学发言,我感到万分荣幸和无比的激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受助的同学们感谢党和政府以及学校对我们的关心及照顾。

我们大多是来自农村和城市低保的学生!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带着父母殷切的期望,带着拼搏进取的精神,凭着自己坚实的信念,顽强的斗志和对生活的热情,相聚于茂名电大,在这里我们想要谱写青年壮志的诗篇,我们想用汗水换取自己的成就与辉煌,我们想了好多好多。。。。。。

国家助学金的政策减轻了我们农村和城市低保学生经济上的负担,没有了压力,使我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身在电大,让我们感觉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给予的温暖。虽然今后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们不会害怕,因为有党和政府,有我们的学校,有关心我们的老师。社会在关注我们,政府在帮助我们,学校在支持鼓励着我们,你们不但为我们,也替我们的父母减轻了身上的重担,我们深深体会到你们对我们的关怀与期望。在此,我代表受助的945名同学向你们郑重承诺:我们会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参加学校与社会的各项公益活动,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早日成为高素质、高标准的社会有用人才,为将来回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请你相信我们,我们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篇(10)

残疾人事业是充满爱心和崇高人道主义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确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实施,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然包括残疾人的事业的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包括57万残疾人的共奔小康;没有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第二次全国残调数据显示,我市残疾人已占全市总人口的5.47%,比年提高了1.47个百分点;在142万老年人中就有28.2万是残疾人,占老年人口的19.8%。根据对创建全国残疾人示范城市工作满意度调查,虽然全市95%以上的残疾人认为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对创建工作的成效表示满意,但是医疗、社会保障、生活改善、康复、就业仍是特别集中关注、需要下大力量解决的突出问题,残疾人生存和生活状况不容乐观。残疾人是社会上最特殊最困难的弱势群体,它涉及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如果这个群体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不能说社会实现了真正的和谐。

当前,发展处于新的上升期,残疾人事业也进入再上新水平的新阶段。随着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残疾人解决困难的基础和条件会越来越好,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社会环境将更加有利。维护残疾人生存的基本权利,保护残疾人的合法利益,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领导者应有的基本觉悟。各级残工委、各区县政府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密切关注并抓紧改善残疾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以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全面发展为着力点,使工作更加贴近残疾人的实际状况,更加有效满足残疾人的现实需求,更加体现政府和社会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使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二、要切实解决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市57万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残疾人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竞争能力弱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带着深厚的感情,从影响残疾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根本问题入手,积极主动地为残疾人解难题、办实事,特别注重做好关系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的大事、使广大残疾人直接受益的好事。要重点抓好6个方面。

(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进一步落实扶助残疾人的政策措施,努力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十一五”期间,农村要扶助3000名贫困残疾人脱贫,并为他们提供多项生产、生活用品扶持,使他们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努力解决贫困残疾人的住房问题。根据农村、城市残疾人住房困难情况,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全面推进残疾人住房条件改善。农村要为2000户贫困残疾人翻盖修缮住房,城市要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同时,对全市有安装无障碍设施条件和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全部给予免费安装,切实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关注的是,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特别是狂躁型精神残疾人,不仅自身生活质量极为低下,而且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和社会的和谐。可想而知,一个家庭有了残疾人将承受难以想象的巨大生活和精神压力;一个残疾人失去生活保障将使社会的公正与和谐大打折扣。市残工委要组织有关部门对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的康复、护理、就业、生活补贴工作进行专门研究,拿出具体办法,切实减轻这些家庭的沉重负担。对狂躁型精神残疾人,最近市政府将下发文件,对他们的护理、就医、康复将做出明确规定,切实使患者家庭得到“解放”。通过不懈努力,到年全市残疾人基本生活要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二)以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为导向,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残疾人改善自身状况的根本途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各区县政府、各有关单位一定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积极创造条件,切实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要落实有关政策,支持福利企业稳定发展,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为残疾人开发适宜的公益岗位,拓展社区就业和灵活就业渠道。对凡是有劳动能力、能够就业的残疾人,要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就业。抓紧完成市残疾人教育培训中心改扩建工程,为搞好残疾人的培训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搞好各级各类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层次。

(三)以医疗机构和社区为载体,提高残疾人医疗康复效果。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保障。做好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为广大残疾人解除痛苦、恢复和补偿功能,可以起到“康复一人,造福一家,温暖一片”的作用。57万残疾人中有康复需求的占60%以上,任务很重。我们要大力加强残疾人的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康复服务工作本着“社会参与、资源共享、残疾人受惠”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康复资源,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各级残联综合协调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以专业残疾人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充分发挥各类服务机构、设施、人员作用的残疾人康复网络,提高康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突出抓好残疾人社区康复网络建设和康复服务,加快建设残疾人康复培训中心,今年必须完成并投入使用。每个区县都要建一个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六类技术资源中心,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医疗和康复训练水平。市卫生局和市残联要制定康复计划,对有康复需求和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给予康复治疗。年,让所有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四)以落实“扶残助学”制度为重点,提高残疾人的自身素质。残疾人教育水平的提高,是残疾人提高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基础。我市要在残疾人特殊教育义务阶段实现免费教育和建立一流特教学校设施的基础上向更高水平迈进。要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对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全力给予支持。要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使残疾人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掌握一门职业技术。要对因重度残疾不能到校学习的残疾少年儿童,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努力使每个残疾孩子都接受教育,把全市残疾人教育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五)以残疾人工作进社区为抓手,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残疾人生活在基层,残疾人事业的根基在基层。我们必须把残疾人工作沉到最基层,深入到每个社区、每个乡村。要把残疾人组织落实到基层,真正做到残疾人的事有人管,残疾人的困难有人帮,为残疾人提供便利服务进家庭。要加快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力争每个街乡镇、每个社区和大部分村都要有残疾人服务设施和活动阵地,并充分发挥作用。要在农村建设一批残疾人扶贫和服务基地,直接为残疾人就业和生活提供服务。要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帮扶残疾人,积极发挥慈善机构的作用,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的救助水平。

(六)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契机,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市正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各级民政、社会劳动部门和残联,要把残疾人作为重点保障对象,纳入工作范围,根据残疾人的特殊情况,必须建立健全保障和救助制度,决不能让残疾人贫困交加、无助无望。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必须做好应保尽保,分类施保,不能漏掉一户,不能漏掉一人。市政府残工委办公室、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已经制定了对重度低保残疾人在落实低保待遇的同时增加救助金的办法,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必须认真执行,确保落实到位。有农业的区县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农村每个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负担部分贫困残疾人无力缴纳的,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解决。对不能享受低保、无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市政府残工委办公室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养老、医疗保险办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上6项重点工作,各区县政府、市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要认真研究,抓紧落实。市政府残工委办公室要在3月底前收集落实情况,向市政府报告。

三、要形成推动残疾人事业长效发展的强大合力。

残疾人工作不是单纯的社会慈善事业,而是一项重要的为民德政工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社会性、综合性。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解决,靠几次活动不能彻底改变残疾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形成长效扶助

机制。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残工委已经由协调委员会更名为工作委员会,各区县残工委也要完成更名,并及时调整补充组成人员,修订工作委员会和成员单位职责,建立报告制度,实现从协调指导到组织领导职能的转变。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搞好有关残疾人事业重大决策的推动落实和重大问题的协调解决,搞好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实施,确保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各区县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摆上位置,特别要注重把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社会救助以及社会各项资源向残疾人倾斜,向城乡社区倾斜,使工作更加扎实有效。需要强调的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是残疾人的救命钱,必须收好、管好、用好,确保用在残疾人就业及相关事业上,任何部门、任何单位既不能随意占用、挪用,也不能压住不用。

篇(11)

在经济学看来,就业是一种劳动力交易,对于劳动者来说,通过付出劳动力获得报酬,对于雇佣者来说,购买了劳动力创造财富,因此,劳动力交易双方共同增进了消费者剩余,改进了福利。对于现在的劳动力市场,交易的内容不仅包括劳动力,而且包括知识、服务及其时间、精力。在此意义上,就业过程是劳动力合约履行过程,合约双方要遵从合约签订时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反过来而言,适当的制度安排将降低交易费用,有利于促进合约签订与履约,这也是就业政策的影响力所在。

劳动就业市场是一个不完全但很充分的竞争市场,首先,人们的知识、技能尽管是个性化的,但在社会分工中逐渐形成了专用性,在长期历史演化中,知识、技能的总量不断拓展,而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都是有限的,形成了行业、岗位的壁垒。其次,知识、技能除了具有专用性,还有通用性,即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除了能够从事这一行业、这一岗位以外,还能从事其他的行业、岗位。同样,对劳动力有需求的企业或单位,如果设置一个基本条件,可以有许多符合条件的人前来应聘,有在岗的就业者也有潜在的竞争者,在岗的就业者也随时想跳槽换岗。从这一角度来看,劳动力双方是一个多方供给、多方需求的较为充分的市场。因此,劳动力价格与成本、劳动合约签订与执行的交易费用成为影响就业合约的决定性因素。就业岗位供给越多、劳动力成本适当低、劳动合约交易费用越低成为促进就业的关键。这是从合约理论和交易费用视角关于劳动就业的基本框架分析。

具体到残疾人就业,就业是比较优势及其实现的过程,残疾人同样要面对就业机会的激烈竞争,残疾人的身心障碍容易导致其在竞争力方面有所下降,因此,在缺乏外部干预和扶助下,残疾人的就业率会比社会平均水平要低一些。残疾人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具体原因有以下一些方面:一是一些残疾人的知识技能水平不够,特别是一些农村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也缺乏职业培训,因此,知识技能的积累不足,一些残疾人因为身心障碍,习得同样的知识技能要付出更多时间,因此,学习的缓慢也会导致残疾人的知识技能不足。二是一些残疾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不够,比如一些就业岗位需要经常外出,而肢体残疾人外出比较困难,又如一些就业岗位需要敏锐的听觉和良好的视觉,听力障碍残疾人和视力障碍残疾人面对这类岗位时就会缺乏竞争力。三是一些残疾人的社会交往等方面也有所欠缺,一些残疾人比较自卑,不愿与人交流,而一些就业岗位的社会交往比较频繁,因此也不能适应。

从就业安置单位来说,吸纳残疾人就业也是一个选择过程,在缺乏外部干预下,吸纳残疾人就业如果能够给企业或单位带来更多的利润,也就是残疾人具有就业的比较优势,那么,企业就会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就业为企业或单位创造足够多的利润,这需要较强的知识技能为依托,二是就业成本比较低廉。因此,具有较强知识技能的残疾人有较多的机会获得就业机会,而甘愿获得低廉劳动报酬的残疾人也有较多机会获得就业岗位。企业或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一是吸纳残疾人就业会带来额外成本,吸纳各类残疾人就业需要改善无障碍环境,如吸纳聋哑人就业需要加强对广大员工的手语培训,或给予实时动态的字幕提示,吸纳肢体残疾人就业需要改善建筑无障碍;二是一些企业或单位认为吸纳残疾人就业影响企业形象,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或单位认为吸纳残疾人就业是企业爱心的体现,这是企业家观念和企业文化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

总体来看,在缺乏法制保障、行政干预的自然环境下,残疾人的就业比较困难。除了自身努力以外,残疾人就业还需要促进和保护措施。从经济学原理来看,促进和保护残疾人就业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扩大就业岗位总量,扩大针对残疾人的岗位供应;二是不断提高残疾人知识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三是降低残疾人就业的成本,降低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成本;四是改变社会对残疾人就业的观念,对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或单位给予激励,对于歧视和侵害残疾人就业的行为给予惩戒。

二、当前残疾人就业局限转变:刘易斯转折点与劳动合约化

多年来,中国残疾人就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国务院于2007年起颁布实施了《残疾人就业条例》,中国的残疾人就业与扶贫开发、庇护政策、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爱心助残、残疾人自强不息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法制保障、行政扶持、税费减免、资金扶持与补贴、提高技能、舆论导向、激励惩戒机制、社会爱心帮扶、典型示范带动、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措施,形成了个体就业、集中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异地就业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格局。2003―2008年,全国对140多万城镇残疾人进行职业培训,对396.8万农村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433.7万城镇残疾人实现就业,1 696.6万农村残疾人参加劳动(邓朴方,2008)。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也是人力资源,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建设者,这些观念经过多年努力逐步为社会各界所认同。社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爱心助残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残疾人就业已经走上了一条法制保障、全社会共同参与、残疾人自强不息、保护和促进措施并举、专业化服务的道路。

同时,应当看到,当前中国就业领域歧视残疾人现象仍然存在,残疾人就业率仍然比较低,还有大量的残疾人无法获得机会,即使获得就业的残疾人,多数就业层次不高,收入较低,残疾人就业场所的无障碍环境也不到位,侵害残疾人就业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整体的就业环境面临着三大局限转变,分别是农村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而达到的“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合同法》推进的劳动合约化与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就业难困境,对残疾人就业也起到同样的约束作用。

所谓“刘易斯转折点”是指: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在剩余劳动力消失之前,社会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同时工资还不会上涨。直到有一天,工业化把剩余劳动力都吸纳干净了,这个时候若要继续吸纳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工资水平。否则,农业劳动力就不会进入工业。这个临界点就叫做“刘易斯转折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口红利”的消失过程就是“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时候。蔡(2007)等学者认为,人口红利消失、人口抚养比上升、总和生育率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缓等人口特征,特别是近年来发端于沿海地区并且蔓延于全国的劳动力短缺,是“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征兆。较为广泛认同的是,“无限劳动力供应”在内地已经结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也在提高,这就意味着,劳动力价格整体呈上升态势,同时,劳动力价格差别更为明显,特别是知识积累、教育投资和工作经验对于劳动力价格有更强的作用机制。这一趋势对残疾人就业来说,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价格多元化,低价格劳动力价格具有竞争力,因此,一些就业残疾人因价格低廉而具备获得就业机会的可能;另一方面,残疾人由于知识、技能和教育相对匮乏,劳动力价格往往在低位徘徊,残疾人劳动力价格上升尤为困难,也就是就业残疾人获得高收入比较难。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刘易斯转折点”意味着就业的成本更加高了,因此寻求投入产出率更高的高科技高素质员工,也会积极转型增加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比重,这对实现残疾人大规模就业是不利的。

2008年,国家颁布了劳动就业方面的“三法一例”,即《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从积极的方面看,劳动就业“三法一例”对于促进劳动就业、规范用工行为、维护就业权益都具有积极作用。从短期看,劳动就业“三法一例”的实施会引发企业裁员或规避劳动合同等现象,从这一角度看,残疾人就业会受到消极影响,特别是劳动就业“三法一例”的实施会引起用工单位加强对成本控制和风险规避,而就业残疾人的工伤、疾病等风险相对较大,因此,用工单位会加强对就业残疾人的筛选。从长期看,劳动就业“三法一例”能够改变用工单位观念,规范用工行为,注重事前合约约定,以此减少不完全合约执行中的问题。不过,劳动就业“三法一例”实施产生的资源配置效应值得关注,对于获得岗位的就业残疾人,劳动就业“三法一例”实施后能够稳定劳动就业合同预期,维持并逐步提高收入,保障劳动就业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各项权益。对于未获得就业机会的残疾人,要获得就业机会却更难了,因为用工单位一旦决定录用残疾人,意味着要支付更多的劳动报酬,给予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也就是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从这一角度看,劳动就业“三法一例”特别是《劳动合同法》会提高劳动就业合约的交易费用。因此,劳动就业“三法一例”对于残疾人就业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并不相同,对已就业和未就业残疾人的影响并不相同。

近年来,由于新增劳动力逐年增加,而经济发展产生的就业岗位有限,特别是全球金融海啸则预示着经济进入下行调整阶段,劳动供给要高于劳动需求,更加导致了就业难。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00万。另有研究表明,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 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 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 000万左右。全球金融海啸以后,就业形势更加低迷,一方面,企业出现裁员现象,另一方面,就业岗位减少,数百上千大学生竞争一个就业岗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与此相伴的是大学生预期薪酬和用工单位提供薪酬都出现了下降。残疾人就业与整体就业形势密切相关,就业难大环境对残疾人就业也有不利影响,残疾人大学生找工作十分困难,给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也少之又少。不过伴随就业难的却有万元难求技工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整体就业形势低迷的大环境下,却存在就业结构的不均衡,仍有一些行业、工种存在短缺现象。就业难大环境预示着就业岗位供给少了,残疾人就业的空间少了。

应当看到,劳动就业的三大局限转变也是相互作用的。农村劳动力成本为龙头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合约化导致的用工成本高企,加剧了经济不景气和就业难局势。因此,残疾人就业面临着更多的困难,需要找准对策。

三、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和保护残疾人就业的政策选择

1.围绕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力,强化法制保障,加大经济杠杆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和身心康复训练,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提高残疾人知识技能综合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法规政策体系。以《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为核心,综合《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政策法规相关内容,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国家劳动就业、扶贫开发、社会保障、职业教育、医疗卫生、人事行政等工作大局,残联、发展改革委、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农业农办、统计等行政职能部门和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在各自职责内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积极出台扶助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加强协调沟通与资源共享,形成政策合力。

二是进一步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和税收优惠政策为主的经济杠杆作用,使残疾人更加具有竞争优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作用,就是从经济杠杆角度激励企业安置残疾人,现在中国一般征收标准为在职职工1.5%的上年平均工资,许多地方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扩大招商引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面不广,征收标准偏低,客观上影响了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因此,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大,残疾人就业安置反而更多,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多了以后,残疾人事业又有了更好的资金保障。今后,社会保障随着劳动就业法规的强化已经成为就业的内在成本,应当将当地平均工资和社会保障支出一并纳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范畴,避免因为成本倒挂而出现用人单位宁选择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而不愿安置残疾人的行为。征收到的残疾人保障金,应当确保主要用于残疾人就业创业及密切相关的教育、培训、扶贫和社会保障,以此促进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已按安置残疾人数及其工资、社会保障给予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优惠,残疾人个人就业也有税收减免政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给予安置残疾人用工单位和个人就业残疾人更大程度的税收优惠措施。通过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形成残疾人就业的相对优势,提高残疾人就业的竞争力,鼓励用工单位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

三是加强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知识技能与综合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应当让残疾学生随班就读,配备专业师资,保障教育资源,保证教学质量。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县,应当有特殊教育学校,未设立特教学校的地区应选择学校设立特教班,实现残疾人教育全覆盖,实施残疾人免费教育政策,满足各类残疾人就学需求。国家和各省应当有一所以上特殊教育学院,一方面满足残疾人高等教育需求,另一方面着力培养特殊教育师资。建立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加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高中阶段教育,鼓励普通高中、高职开设特殊教育班。确保残疾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加大对残疾学生的助学和奖学力度,提高残疾学生就学期间的生活水平,不让残疾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各类教育机构在招生、入学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要为残疾人就学提供良好环境,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通过免费培训、发放教育券、远程教育等多种措施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对各类残疾人开展免费职业教育,将残疾人职业培训纳入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帮助残疾人通过教育培训后获得学历和职称。鼓励和支持各类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残疾人就业和创业培训。创新职业培训模式,通过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绩效、发放培训费等方式,充分调动残疾人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定期举办残疾人技能竞赛,增强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残疾人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就业形势和岗位需求而及时调整,特别要加强对英语、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社会交往等基本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突出重点,注重效果。另外,尽早发现残疾人的文体等特长并进行培养,有助于帮助残疾人成材,这也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的有效路径。

四是做好残疾人康复和辅助器具配置,促进功能恢复和补偿,减轻残疾程度,提高就业能力。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将精神病日常用药、辅助器具验配及聋儿语训、脑瘫康复、自闭症、孤独症等康复训练纳入医疗保险,保障残疾人人人享受医疗康复,帮助贫困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贫困残疾人在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上享受普惠基础上的特惠。加强社区康复和康复进家庭,提高康复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康复和辅助器具领域的高科技研发,通过优惠、补贴、免费赠送等方式降低康复和辅助器具成本,科学合理使用康复手段和辅助器具装配,最大限度促进残疾人减轻残疾程度,恢复和补偿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残疾人出行和移动,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走进市场、社会,最终提高就业能力。特别要从早介入,注重儿童抢救性康复,提高康复效益。

五是鼓励和表彰残疾人自强不息,推出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示范。残疾人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和钻研,对于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也十分重要。应当加强对自强不息就业和创业残疾人典型予以表彰和弘扬,引导广大残疾人奋勇拼搏,投入到就业创业中去。通过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专产专营等措施为残疾人创业和个体就业提供开办、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和帮助。另外,给予自强不息就业创业残疾人适当的政治地位,巩固就业创业成果。

2.围绕降低残疾人就业交易费用,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畅通就业信息和渠道,努力化解残疾人就业合约矛盾,积极营造无障碍环境。

将残疾人劳动就业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人才开发和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特惠扶持。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特别是加强队伍和能力建设,大力开展专业、优质、免费的残疾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通过举办招聘会、开辟网站、上门推介岗位和劳工等方式,畅通就业信息和渠道,让残疾人就业需求和供给能够有效缔约。既要为就业残疾人维护合法权益,也要为用工单位做好服务,努力化解残疾人就业合约矛盾,寻求促进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和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有机结合点。积极为残疾人就业无障碍环境提供条件,通过补贴、奖励、免费培训等各种形式,既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又降低残疾人就业成本,最终让用工单位满意,让残疾人安心就业。

3.围绕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供应,开发残疾人就业专门岗位,综合运用荣誉、补贴、奖励等激励机制和司法等惩戒机制,加强残疾人就业保护,营造关爱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

根据城乡分布、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等特点,积极探索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农)疗机构、辅工场、残疾人扶贫基地等模式,开发和扩大残疾人就业的专门岗位、机构和行业。积极完善扶持政策,对积极安置残疾人的用工单位,运用补贴等机制,给予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扶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残疾人庇护工场生产专营产品制度,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购买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对于残疾人异地就业,做好组织、服务和规模化运作,以降低残疾人就业成本。争取各级政府定期高规格表彰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机构和个人,积极总结和推广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更多的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帮助残疾人就业。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和残疾人就业条例,注重对残疾人就业的特别保护,通过告诫、劝导、调解乃至司法等方式,打击侵害残疾人就业权益的行为,规范用工行为。社会对残疾人事业越关心、越理解,对残疾人越关爱,那么为残疾人提供的专门岗位就越多,因此,应当在全社会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应当带头安置残疾人,营造扶残助残氛围,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环境,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积极安置农村残疾人就业,辐射残疾人脱贫致富,引领残疾人创业。

4.对不具备就业能力的残疾人给予特惠的基本生活、失业等保障,对已就业残疾人也要给予各种扶助。

不管残疾人是否就业,都要给予各种扶助,对于不具备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要着眼于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解放残疾人家庭劳动力,给予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对于暂时失业的残疾人,也要给予就业援助,发放失业金和生活补助。应当按照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分类施保、覆盖城乡的残疾人生活保障救助机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救助范围,尤其是一户多残、老残一体、重度残疾的贫困残疾人,要给予特别扶助。采取公办、公办民营和民营公助等方式,积极探索残疾人托(安)养模式,让残疾人得到专业照料。要积极给予残疾人及其家庭在住房、有线电视、交通通讯、家庭无障碍、康复器具等基本需求和消费方面的优惠和补助,减轻家庭负担和残疾人负担,也对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康乐生活有积极帮助。通过财政补助、费用减免等各种方式,鼓励、支持和保障城乡残疾人依法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

参考文献:

[1]邓朴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加快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而奋斗[EB/OL].省略/zhibo/200811

12/wz01.htm,2008-11-11.

[2]蔡.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7.

[3]蔡.2008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9:刘易斯转折点如何与库兹涅茨转折点会合》[M].北京: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