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旅游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目的,也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充分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才能招徕众多的游客,促使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并非凭空臆想而为,需要通过搜集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开发出具有高档次、高品味的旅游产品。承担着"保存文化遗产,传递科学知识"职能的图书馆,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支持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1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资源可分为3类:一是以山水风貌为主体的自然资源,二是以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人文资源,三是包含民俗风情、民间曲艺在内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针对这3类资源的开发。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文化资源,都需要充分的考证、挖掘,才能得到开发利用。即使是怡情怡性的以名山大川为主的自然风貌,也只有注入文化内涵后,才能显示其魅力。图书馆长期收藏积累的文献信息资源中蕴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信息,能很好地支援旅游资源的开发。
1.1图书馆支持旅游景点的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旅游景点的建设,只有建好旅游景点,才能凝聚人气,开拓市场,获得经济效益。旅游景点的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对古寺名刹、文物遗址的重建和修复,如杭州西湖景区重建雷峰塔、修复净兹寺。二是依照景区的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说增建相关景点,如金华双龙洞景区黄大仙故宫的建设。三是主题公园的开发,如绍兴柯岩风景区"鲁镇"的建设。旅游景点的建设都必须通过规划、设计和实施三步实行。在进行旅游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利用相关的信息进行查全、考证,才能建设成蕴含文化内涵的景点,重现景点的历史和文化风貌,才能构成人无我有的吸引力。图书馆应运用信息资源和人才的优势,积极参与旅游景点的建设,为景点的规划、设计提供相关的图片、资料等有关信息,帮助相关部门快、好、省地建设旅游景点。金华市鉴于黄大仙(原名黄初平,东晋时浙江金华人,传说于金华赤松山修炼成仙)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的影响力,决定在黄大仙修炼得道之所--赤松山修建黄大仙故宫,以吸引港澳及外资的投入。金华市图书馆闻讯而动,搜集、整理有关黄大仙的资料以及浙中一带道观建筑风格的图片,提供给相关部门,使黄大仙故宫在短时间内就建成,并对外开放。并通过今年的黄大仙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取得了旅游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双重丰收的效果。
1.2注入文化内涵,深化文化旅游。
旅游者是因为了解异质文化的需要才产生旅游动机,实施旅游活动的。现时,城市人喜欢到农村旅游,农民以到过大城市为荣,吸引双方互动的原因就是农村简朴的生活、淳厚的民风和城市的繁华所体现的文化本质。文化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景区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寺名刹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宗教文化;文物遗迹跳动着历史的脉搏;名山大川则诉说着各种传说、朗诵着古诗名赋。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只能短暂地吸引游客的目光,无法震撼游客的心灵,缺少生命力和竞争力,最终会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被淘汰。发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记录着历史长河中点滴事迹,积淀着各种文化。图书馆应结合各地的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信息,为旅游景区注入文化内涵,增添景区的文化魅力。东阳横店影视城里建有各种古致而宏伟的建筑,如秦王宫(仿秦阿房宫而建)、清明上河图,初听其名,令人神往。可走进秦王宫一览,里面只见亭台楼阁,水池和回廊环绕其中,而楼阁廊柱间却是空白一片。如果在建设秦王宫时,有图书馆的参与,通过查找相关历史图谱及相关资料,各幢建筑分别给予宫名,在各处门口或廊柱间配上对联,使游客置身其中,或赏联玩味,或触景联想,在游玩的过程中定能增添许多乐趣,也将吸引更多的客源。
1.3挖掘民间曲艺,充实旅游内容。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景区的景色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各地的民俗风情、民间曲艺更具吸引力。笔者在北京游览民族公园时,就被其中的民族节庆活动和歌舞的表演所吸引而流连忘返。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中,详细地记载着各地民俗风情和民间曲艺。图书馆应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挖掘这份财富,通过编排,在旅游景区内进行表演,定能增强景区的竞争力。浙江永康的"十八蝴蝶"和"九狮图"就是挖掘出来的民间曲艺节目,它们相继在法国桑特民间艺术节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走红。如能通过缩编,在永康方岩刚开发出来的南岩广场上进行表演,不但充实了方岩景区的旅游内容,而且能提高景区的影响力,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2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1促进了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各类网络信息服务系统风涌而起,冲击着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信息服务体系的重组。图书馆只有具备自己特色的馆藏资源,提供特色服务,才能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在信息服务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地方文献是图书馆最显自身特色的馆藏资源。某一地区的地方文献是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缩影,它包括记载着与某一地区有关的人、事、物的所有文献资料。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针对地区的人、事、物进行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正是地方文献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契合点。由于各地的关联性和人物的流动性,地方文献中有很多重要的资源流传于本地区之外。图书馆在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仅仅借助于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与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完整的文献信息,比如通过网络查寻、走访外地的名人或者名人后代、馆际互借,等等;挖掘流传于民间的传闻、传说及其相关的曲艺节目等。通过搜集、整理,不断完善本馆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促进图书馆的特色文献建设。杭州西湖景区的主要景点环湖而设,在南线有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钟"、"柳浪闻莺",更有与北线的岳坟齐名的于谦墓。"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说明了当时环湖景区的风光。不知何时起,南线景点逐渐冷落,游客渐稀。对面的岳坟却是热闹胜过往昔。为了重振南线旅游风光,杭州市有关部门决定从重塑于谦形象而起。"于谦史迹万里寻踪"就是在此背景下由杭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协牵头,由相关部门实施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行动,于2003年9月9日启动。图书馆应跟踪而行,为有关单位提供于谦生活的足迹,以便更好地实现"寻踪行"的目的,并在"寻踪行"的过程中求得相关文献信息,充实馆藏资源。
2.2促使地方文献科学地开发利用。图书馆收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被用户所利用。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文献单元的服务已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只有通过对文献信息中包含的知识的开发、提炼,提供知识服务,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图书馆在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主动介入旅游资源开发的全过程,通过分析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现时情况,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能力,分析综合地方文献,抽取文献中与当前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信息内容,通过整合、组织,及时地提供给相关部门,为相关部门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节约时间和金钱,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通过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进一步认识到地方文献的价值所在。图书馆应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状况,主动地、科学地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如:通过分析名人录以及相关媒体的人物报导,将有关地方名人的情况提供给相关部门,为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挖掘地方文献中的传统文化,与有关部门或者社区配合,为社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文化原料。
2.3体现了图书馆的价值。图书馆长期以来深处闺中,只是被看作是收集文献资料和借还图书的场所,其价值不能被人所认识,这种境况严重地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开发,展示了图书馆工作多元性及其价值;通过开发地方文献为旅游资源服务,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展现了图书馆文献信息的作用。所以,图书馆应全力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时加强宣传,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价值和功用,营造优良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图书馆经历漫长的历程,在今天依然保持着昌盛的局面,正是不停地紧跟历史潮流,不断地深化着内涵的结果。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又是一种与时俱进、提高服务层次的具体表现。图书馆在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提高了旅游景点的品位,其自身也深有得益:通过支持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丰富充实了馆藏特色资源,完善了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加强了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华.论图书馆对《道藏》的开发与利用.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
珠海作为全国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大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大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容、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珠海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大珠三角的观念,要发挥珠三角各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从珠海的旅游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以下三个网络。
首先是小网络,即中心城区旅游景点的大扩容。我们要考虑景点之间的共生性,要强调内涵的挖掘,包括实施市区西部和东部的旅游大开发,重点开发建设唐家湾古村镇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原唐家旧镇、共乐园、淇澳白石街、金鼎会同村等,珠海国际赛车、珍珠乐园等旅游资源也有待于整合)、现代教育科技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大学园区、南方软件园、科技创新海岸等)和南湾旅游新区(包括南屏科技工业园工业游、北山杨氏大宗祠、湾仔花卉公园、海鲜干货市场购物游等)、横琴特色旅游区。
其次是中网络。也就是“两区一岛”,即斗门区、金湾区和东区海岛的旅游开发。斗门区的白藤湖旅游区已经配套成熟;御温泉也已名扬海内外;黄杨山-金台寺旅游区正在完善之中;生态农业游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挖掘。金湾区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旅游开发也呈现良好势头。亚马逊热带风情园起步看好;平沙温泉由于香港中旅注资改造气势恢弘;飞沙滩也渐渐游人如过江之鲫;长达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工业园区,也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旅游区……但目前整个大西区的旅游线路安排还是单向的,没有形成环线。我们应将珠港大道、湖心路、黄杨大道构成的“U”字形结构变为“O”字形结构,使之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小的闭环,将湖光山色、寺庙温泉、港口海滩等山水景观和文化景观、城市景观串联起来,而后向外辐射。东区海岛开发还需加大力度。从目前已开发的东奥岛、桂山岛、万山岛和外伶仃岛看,基础设施不足、水电供应、交通、污染等问题有待解决,旅游项目的开发尚待挖掘,动植物资源保护有待加强。特别是要乘港珠澳大桥的契机,加强与香港、澳门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游环线。
第三是大网络,就是整个大珠三角旅游资源的连线成网。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别人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广深珠和粤港澳的旅游资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今年初推出的广深珠万人美食游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以上观之,要实现旅游景点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网络化,自身的核心景点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们许多旅游景点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关键在于景点扩容的思路、设计理念和开发主体上存在着问题。从设计理念上讲,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有独特性,同时还要强调资源开发上的文化内涵。俗话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景区也是这样,景不在大,有文化内涵则荣,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会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点开发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内涵,就不会令人流连忘返。有些旅游景点建设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现在这一方面。就文化景观而言,主题公园是最容易重复的。为什么会是开发水平太低,而且互补性不强呢?关键是许多主题公园的文化原型没有对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乐园)之间都存在互补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转换,有些是对比,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没有处理好,景点规划就难以落到实处。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
珠海旅游景点另一扩容方向,应该是由城市走向乡村,这是符合人类回归自然大趋势的。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四种模式;而发展生态旅游则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
1、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点鱼一样,养大了卖出去,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还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观地带搞成墓地,能卖出去收点钱就行,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白藤湖地带,既有沼泽地,又不完全是湿地,带有天然与人工池塘相结合在一起的特征。在珠海城区存在这样的一块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统一,这在整个中国城市中也是难以找出第二个来的。白藤湖水乡这样的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可分成三类:一是完全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二是政府与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像威尼斯一样,将白藤湖水乡内的道路、桥梁由企业为主体兴建。小游船的经营权则由政府垄断,拍卖给企业经营。三是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如城区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体的保护等。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取后两种开发模式。
4、为开发而保护。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栏岛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有些项目规划好以后,可以将项目30年的经营权公开拍卖,国有资产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东区海岛等项目的开发经营权,如进行公开拍卖,就可卖到很高的价钱,而后由业主们自行招商,精心策划开发。这就是政府对项目的所有权垄断,经营权放开。
项目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时,要设立谁最具有开发能力,谁设计的开发方案最好这两个标的。第一个标的由拍卖评定,第二个标的由专家组投票评定。把这两个标的统一起来,最后确定开发单位。
如为开发而保护,就要停止“石头经济”、“泥沙经济”、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发展,把郁郁葱葱的山头搞成癞痢头,那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这些低层次的开发、破坏性的开发,必须停止,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二)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生态旅游是珠海的重头戏。珠海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而且与广州、深圳和香港、澳门是互补的。在发展生态旅游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我国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补上这一课。在西方国家有一门大地景观学的学科,强调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不是微观层次的一个院落。而我国通常是把自然景观神化,带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
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应该受到良好保护的。生态资源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无论是山林,还是水体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生态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续利用。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要强调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和收益性。只有当地群众的参与,才能把破坏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护资源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群众参与存在着直接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主体,确定了利益主体,资源的开发保护就比较容易进行。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当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生态旅游,是原汁原味的,这一人文与当地的生态是协调的,是互补的。只有当地群众参与,让他们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地进行保护。过去许多景区乱砍乱伐,禁而不止,最后政府出一点资金,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护山队,允许他们在景区划定的地点开设小店做些土特产和旅游品的生意,结果破坏的力量转变为保护的力量,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收益。印尼在巴厘岛的奴萨杜阿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十分注重这一点,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着四个功能:即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是扶贫功能、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功能。所以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综合效益很高,我们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经济与集聚性经济的结合体。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能把人们留下来的载体,非城市莫属。风景区内的溶洞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游客留住在洞里,但城市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对此,我们的认识远远不够。
(一)旅游城镇的类型。作为一个城市,应有独特性的自然风貌,有活跃的经济活力,有集中的旅游设施,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繁荣的购物环境,同时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条件、发达的科技信息。江南水乡名镇周庄,过去遭到了人为破坏,现在认识到了这是旅游资源,把它恢复起来,结果成了宝贝,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几百万元。门票收入的5倍就是旅游总收入。像兰溪的诸葛村,原来是比较破落的村庄,经修复以后,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也达到300万元,成为村级经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都是在城镇建设中注意到旅游业的发展所起的效果。按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来划分,珠海的城镇可以分为三类;
1、资源驱动型。自然与文化资源有独特性,如金湾区、香洲区的唐家湾镇、东区海岛等可划为这一类。
2、经济驱动型。主要为购物流通,如斗门城区、前山城区、湾仔镇等是典型的经济驱动型。
3、都市综合型。既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又有广泛的经济文化的景点。如香洲主城区。
这些城镇的建设应分门别类,都要摸清本地的资源。如横琴的蚝、湾仔的花、白藤湖的粉藕、斗门的荔枝、重壳蟹等独具特色的资源,要找出其历史痕迹,挖掘其文化内涵,编写成动人的故事篇章,推陈出新,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开发利用城镇旅游资源的方略
1、确立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如果没有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城镇建设就会出现千镇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优势,才能体现出各自城镇建设的特色。根据统计资料,珠海市前年接待境外游客的数量已超过杭州。我们为什么会超过杭州呢?就是因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确立了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成为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们把旅游归结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直接系统。如旅游项目、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媒体和旅游服务等,这些是直接为旅游服务的。第二是介入系统。如交通运输、机场、码头、铁路等,解决外部的可达性。包括通讯、金融保险、商业等都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第三是支持系统。如城市景观、房地产、文化设施、医疗保健、安全保卫等。旅游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三个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体化的战略。
2、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目前,我们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在硬件建设上往往是各自为政,各管各的。典型的如江海防洪堤建设,没有一点旅游景观的意识。市区河道的整治,也搞成了一条排水沟,仅仅做成一项水利工程,而留下了许多景观和生态上的遗憾。实施硬件建设的一体化,首先要突出特色意识。要通过城市的硬件建设,形成注意力,产生与众不同的景观,这些景观之间的组合,就是独特的城市景观。这方面天津有成功的经验,如将已变成臭水沟的护城河改造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休闲观光皆相宜的旅游景观——环城公园。第二是环境意识。大连提出了“出门就是花园”、“处处是景观”,城市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居住小区向旅游景区演进,就像新加坡那样,这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注意力。第三是文化意识。倡导多种形式办剧院、博物馆,修缮历史街区、村落、文物古迹,一定要注意城市建设的艺术性,要精益求精,推行文化精致主义。第四是可识别性。一个城市,要在宏观的尺度上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感觉。为什么许多游客愿到云南的丽江去游览参观?上海市原市长徐匡迪到了丽江以后,就提出上海不再搞老城复建了。为什么?因为丽江利用民居的结构完全展示了古城独特的风貌,形成了异于其他城市的肌理,给人以另类城市的感觉。所以丽江古城对中外游客的聚集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非常强。而其他许多城市,老百姓的民居、城市住宅都是千城一面,是雷同的,中断了自身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也就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从而也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3、确立突出地方资源特色的思路。在我国城市中,缺水的城市占大多数,水景资源更是稀缺,而珠海富有海江湖河、溪流和湿地,水景资源极为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水景观资源充分发掘出来,利用起来,那珠海就是独一无二的。珠海难以与国内其他城市比硬件设施建设的规模。在文化建设中珠海要形成浪漫、休闲、优雅、精致的情调,要区别于其他城市。所以,城市建设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进行创造,包括民居都要体现岭南水乡的风格,亚热带风情,形成新式粤派建筑特色,既有中国岭南建筑古朴庄重、典雅精致的韵味,又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突出现代建筑清新明快、色彩鲜明、气势恢弘的风采。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塑造市民内在的文化素质,展示珠海独有的精神风貌。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历史文化的积淀,这也是一种有深度有内涵的旅游资源。对珠海而言,主要是“特区精神”的外在化,要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为什么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去旅游?就是因为当地的文素质特别好,使得人们非常愿意到那里去。
——严格城市管理特别是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一定要有便利性,可达性,保证安全畅通。
——保障城市的安全有序。西北旅游资源中遇到的问题,就在于当地的治安环境。
——热情好客,培育地区信用。如游客到了珠海,购买的旅游品应没有赝品。就像在香港购买黄金饰品,都同时附有成分比例的标签,哪一家商品只要欺瞒顾客一次,香港旅游协会就会取消其经营黄金饰品的资格,管理非常严厉,所以在香港购买黄金装饰品,完全是货真价实的。而如果是珠海也能做到这一点,成为一个童叟无欺、诚信卓著的城市,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卖点。
——成功举办各种旅游节。江西推出“四时连八节”很值得学习。珠海也要造就季季有节,月月都有的旅游气氛。各个区镇的旅游活动都要注意质量,相互之间都要有内容和时间上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要大力开拓会展业。珠海完全有能力、有资源、有潜力去发展会展业。我们要从办好珠海国际航展、国际赛车做起,从办好“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做起。
——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动。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高雅与通俗相结合。高雅的文化活动,有一台戏可以做,那就是继续办好“珠海国际电影文化节”。还有常年都有二十多个剧组在珠海拍戏,珠海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很好的影视基地。丽江把纳西古乐捣鼓得如此的热,成为丽江旅游的必游项目,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又喷发生机活力的美丽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没有一台自己的拿手好戏,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通俗文化,就是南方杂技、广场文化、民间歌舞等,也是一台好戏。深圳华侨城的这台戏就非常好,有震撼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法国巴黎的红磨房,也是到巴黎的许多游客必看的。
——要有整洁的市容市貌。像新加坡、澳门等旅游城市,城市建筑一般是三年粉刷一次,使城市面貌始终保持清新整洁。城市绿化、街道铺装、灯饰、广告牌也要与城市整体格调相谐调。比如商业步行街就可与澳门接轨,有鹅卵石铺装成彩色图案,给游客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挖掘和改进传统名菜。近十年来,清淡可口的粤菜已为珠海广大的移民们所接受。而移民们又带来了各自的家乡菜和洋菜式,可谓南北交汇,东西融通,精彩纷呈。但要真正形成本地区民俗食风,成为游客们趋之若骛的美食天堂还需要全市各界共同进一步努力。近年来,组织的几界珠海美食风情节,评选出的珠海名菜、珠海名小吃,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要优化景点的管理。对同类的有可比性的景点,就要搞最佳、最差景点的评比,由游客和市民投票,建立一个机制,促进其加强和改善管理。
同世界上其他旅游城市一样,不断地举办国际活动,创新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必将为珠海的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四、旅游开发与体制创新
旅游业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经济,是创意经济。谁的创意好,谁就能发展。珠海旅游业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发展较缓慢,就是因为把目标、过程、主体混淆在一起。对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确定了许多目标,但实施过程不清楚,发展主体不落实。如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几界政府就已提出,但没有人去研究产品的开发过程,由谁来开发产品也没有搞清楚,结果是空喊了十多年,痛失了许多机遇。传统思维与经济转型的不协调,就出现了这些问题。
从另一方面来讲,同样的旅游资源,由谁来开发,以什么样的机制来开发,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同样一块玉石原料,由高手来雕刻,就可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精品;如由泥水匠来雕刻,就会糟蹋了这一块玉。斗门温泉的几次开发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御温泉”的火爆成功就是因为客商的灵活机制所致。所以,机制不一样,效果完全不同。同样的服务设施,同样的员工队伍,谁来经营,用什么机制来经营,效果也完全不一样。“梅溪牌坊”只投入几百万元资金进行开发,而且搞得很成功。而如果由国有单位去搞的话,起码要一千几百万元。如某景点为国有单位,门票价格是由物价局定的,几十元一张门票,不管旅游旺季与淡季,不分早上与晚上,也不论市民与外地游客,谁都不能改变。这是什么机制?能适应市场吗?如果采取承包或出让的办法,经营者早就会根据市场形势实行浮动价格,自我调节了。
同样的景点,谁来建设,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强调,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但为什么总是不可避免呢?因为造成重复建设的,往往都是财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投资的,投资以后,能否收回投资,投资是否对路,没有人来负责;没有经过科学认真的可行性论证,也没有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变化了的情势及时进行调整。
要转换旅游资源开发的旧机制,必须实行开发权的拍卖、产权和经营权的转让、承包租赁制和名店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大胆推开,公开操作。如名店的委托经营,我们的一些饭店宾馆,一旦委托境外的著名管理集团经营管理,接待水平马上就会提高,而且世界范围内的连锁经营,也带来了客源的增加。珠海这几年国有资本从流通领域退出就很有效,旅游饭店宾馆也不例外。
从一个时期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旅游管理体制比工业体制还保守。因此,在体制转换的过程中,首先要防止封闭操作。那种肥水不流外人田,搞封闭改革,不仅会因为低水平和资金不足而对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造成浪费甚至破坏,同时在时间上也会丧失发展机遇。其次,要防止没有约束条件的破坏性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权的拍卖,一方面要公开论价,另一方面要对其提出的开发方案进行专家论证,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公开竞争择优确定开发单位。同时,要防止守株待兔的意识。要扩大对外招商,范围越大,引进的开发者水平越高,带来的资金越雄厚,开发项目的档次和质量也会越高。要防止自建自用的倾向,把旅游项目搞成部门的小金库,搞点创收。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刘伟、朱玉槐·旅游学[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3]陶汉军·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二版。
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地资源的认识及其价值评价集中在草地可通过第一、第二性生产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形产品的能力上。随着社会生活向高层次发展和草地学研究的深入,草地资源的内涵开始扩大到草地景观及其周围的环境、气候、民情等综合方面,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草地旅游指在草原地区以草原风光、气候和少数民族的民俗、民情为旅游目标,以具民族特色的歌舞、体育、餐饮、观赏、避暑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以及为这些旅游服务的经营活动。草地旅游既是发挥草地景观资源美学价值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项开发性活动,也是多途径、多方式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新兴草原产业,在20世纪90年展较快。
一、我国草地旅游资源概况
我国草原从东到西跨49个经度(78°—127°E),从南到北跨36个纬度(29°—65°N);东西长约4000km,南北宽约2500km,总面积约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1.7%。我国草原的类型之多居世界第一位,共有18个大类,37个亚类、1000多个草地型。我国有牧草类型5000多种,草原上还生活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草原上还能生产许多珍贵的中草药。截至2000年底,我国已划定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5处,面积达196.7万hm2(表1)。
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自然保护区长远规划的原则之一就是重点加强草原、海洋、地质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到2010年草原和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600万hm2,2050年达2000万hm2。这些自然保护区,为开展草地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美丽辽阔、丰富多彩的草原,虽然古人描写的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情景已有所改变,草没那么高了,但“粉白湖上云,黛青天际峰”的迷人景色,古今仍然一样,正是草原的旷远、壮丽的风光,自古以来吸引着观光旅游的人们。近年来,我国的草原旅游业发展较快,不仅有大量的国内游客,还有很多国际友人。目前,已形成规模的草地旅游区有北京的康西草原、河北坝上闪电河上游及附近的多个旅游点、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的希拉穆仁、灰腾梁等及甘肃祁连山、新疆天山和青海的部分旅游点等。
二、草地旅游的资源利用特点
(一)草地旅游的资源条件特点
草地旅游资源的核心是草地植被,各类草地植被与其环境,如山地丘陵、滩川平地、水体道路、设施建筑等组成宁静迷人的旅游景观综合体,是吸引游客的资源基础。同时草原上还产出特有的野生药材、野生食用植物及特有风味农作物等,可向游客提供。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是吸引游客来草原消夏避暑的主要原因。我国主要草原区均分布于高原和中、高山地,其最热月平均气温多不到20℃,与邻近的大中城市有10℃以上的温差,是调理身心和盛夏避暑的良好条件。“夏季到草原来滑草”,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追求。优美朴实的少数民族风情和风味是草原吸引游客的又一原因。我国主要草原区是蒙、满、哈萨克、藏、裕固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骑马射箭、手抓羊肉、篝火晚会等独具特色的活动深为游客所喜爱。
(二)草地旅游的市场经营特点
草地旅游属于自然景观型,其客源主要为临近城市的居民,以消夏避暑为主。因此,草地旅游发展最适宜的地区应是距大中城市较近、交通条件较好的草原区边缘地带。经营上则是旅游企业与当地农牧民分工协作进行。农牧民承担旅游企业不易经营的重要服务项目,如向游客出租骑乘马匹、供应风味餐饮原料、出售野生观赏和药用植物等。正是由于农牧民的这种广泛参与,使草地旅游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在旅游的资源条件中,除民族风情外,其它每年只有在风季过后的植物茂盛生长期(5—9月)才能具备,所以草地旅游经营的季节性极强,并与农牧林业生产同季。
三、开发草地旅游资源的意义
(一)保护草地旅游资源环境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人们从一系列的全球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中认识到,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应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和社会也难以持续发展。因此,旅游领域内生态旅游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开展草地生态旅游可以提高人们对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进而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保护草地生态环境。草地生态旅游将游客带往拥有优美自然环境和珍稀动植物的广阔草原,以此为当地赚取更多的收入,从而鼓励他们保护自然资源,改变那种竭泽而渔,捕杀野生动植物的生活方式。并且,旅游的收入也使他们有力量投资草原基本建设和保护,维护、恢复和创造优美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二)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旅游业在20世纪的飞速发展证明,它将是21世纪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航空、餐饮、娱乐、商贸、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西部拥有广袤的草地资源(33144万hm2)占全国草地总面积(39283万hm2)的83.37%,并且旅游品质较好的草地资源和草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随着人们回归自然,走向大草原这种旅游取向的增强,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草地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一)生态安全性原则
草地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脆弱,旅游开发要以不破坏草原的自然风貌和生物的多样性为前提,依据草原资源的环境条件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在开发利用时要科学确定开发的强度,设计合理的旅游规模,使之严格限制在生态容量范围之内。开发方式上要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产品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草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尽量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减到最小。
(二)公众参与原则
当地公众的密切参与是草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支持。草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替代当地居民对草地资源的其他利用方式,缓减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并且通过旅游开发,弘扬当地传统文化,增强地方独有文化气氛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在旅游开发中,公众通过参与也获得了利益,开始珍惜爱护草地资源,成为保护环境的强大力量。
(三)旅游产品多样化原则
草地旅游资源受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因素长期作用,呈现出不同的地质地貌特点,并生成了多样性动植物生态环境,这些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开发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的依托。据此可开展典型自然风光观光游、野生动植物观赏游、草原科普教育游、科学考察游、生态牧业观光游、草原野营游、草原民俗风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
(四)广开筹资渠道原则
由于资金短缺,我国草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十分不充分。应该广开筹资渠道,从多个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筹集旅游开发基金。可以合作开发的形式,吸引私人、集体、旅游企业等的参与,加快草地旅游资源向资产的转变。对于有代表性的草地资源,应争取国际组织的合作研究项目,增加旅游开发保护资金的来源。
五、草地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一)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保护必须立法,尤其是对重点旅游区更为重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旅游资源,就是给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管理者制定行为规范,使他们有法可依。其内容应包括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旅游资源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对违反保护条款者的处罚办法等。1985年6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加强了与之配套的法规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还制定了各种实施细则和办法。尽管这些法律法规从不同的角度对草地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作了有关规定,但实际保护工作仍不尽人意。这除了法制尚不健全之外,还和普法宣传教育不足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关。
(二)运用规划和技术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草地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制定,是旅游开发研究的中心环节。规划在对旅游景点做出科学构想和设计的同时,还要提出地形景观、草皮植被、文物古迹、动植物、水体以及整个生态环境、旅游环境的保护,并合理划定保护范围和确定环境容量。此外,规划还得从总体布局上予以协调组织,避免在风景区布置不必要的服务设施。要根据具体景区的资源和环境特点,慎重确定旅游活动项目。对于那些会导致景区内水体、空气污染的旅游活动项目,要严格限制开发。应开发多种不破坏环境的具有草原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在农牧户中进行专业化生产经营,加强营销、拓展客源,直至形成固定的消夏避暑游客群体,减少无效消耗,提高经营效益。对于那些以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为目的而设置的草地自然保护区,则要限制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科学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并将旅游活动尽可能控制在实验区范围内,适度向缓冲区发展。
(三)运用监测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草地旅游与草地生态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影响是复杂的和长期的,因而应对草地生态环境各主要因素、草地植被状况、旅游客源状况、游客心理预期等进行持续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控,使其健康地发展。
(四)运用宣传教育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应当树立资源环境道德意识和思考判断资源环境道德行为的善恶标准,要提高公民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在人们中树立保护资源环境的道德意识和理念,要使人们不仅以坚强的意志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还要有极大的勇气和热情支持旅游资源保护。在治理和保护草地旅游资源的同时,应重视游客的资源环境道德建设。旅游景区应采用适当方式,让游客认识到,游客在游览消费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自觉地维护旅游区的良好环境。
(五)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实现草地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原则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坚持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协调发展,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欣赏研究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需求和旅游供应相结合的旅游系统的持续良性运行和发展,而且包括旅游资源经济效益的持续发展,它是在现代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经营带来生态和环境质量破坏以及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冲击下,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旅游具有自然性、生态性、文化性、可持续性等特征,可以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在广大草地旅游区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是我国草地旅游业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赵雪.草地旅游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持续发展[J].中国草地,2000,(5):68—73.
[2]孔繁德.生态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一、邯郸市历史文化简述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都城长达158年之久,此后邯郸又作为汉代赵国都城400余年。绵绵7000多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历史文化层次————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据多年考古调查,邯郸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文物古迹多达1500余处。其中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即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磁山窟(包括磁县漳河流域和矿区滏阳河流域),北朝墓群(128)邺城遗址、娲皇宫、129师司令部旧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7处:主要有丛台、黄粱梦吕仙祠、张庄桥墓群、清泉寺等。有市级文保单位近300位处,县保文物 150余处。这些文物涵盖古遗址(磁山)古墓葬(赵王陵)、古建筑(黄粱梦)、石窟寺(响堂山)、石刻、古文献、革命纪会旧址等多方面的内容。成为邯郸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二、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资金紧张,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有限;2.宣传力度不够,文化遗产价值未充分体现;3.旅游开发层次较低,缺乏文化内涵;4.旅游资源开发为单向开发;5.开发主体单一,以政府主导型为主。
三、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针对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开发时应考虑到长远利益,明确历史文物旅游资源首先是“文化遗产资源”,然后才是“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必须制止破坏性的商业行为, 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利用。针对保护方面资金不足的最大难题,要从旅游收人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其维护工作。另外还要创造条件,争取将该历史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备选名录,这样既能使该资源获得全面的保护,还提高了知名度,使地区性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外知名度。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邯郸历史文化。如政府与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密切协作,利用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期刊杂志、宣传画册等等传播手段,印发有关体现当地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及民间文化传统,展现当地自然风光的旅游册;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或代办点,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邀请国内外记者进行考察、拍摄专题片、进行专题报道;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如永年广府太极文化节、成语典故文化节、梦文化节、磁州窑文化节、响堂寺庙会等活动,不断扩大邯郸历史文化价值的影响力,提高旅游的知名度。
3.编制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把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三者同步规划为其指导思想,对旅游业发展作出战略构思。在市场定位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周边地区为发展重点,着重面向晋冀鲁豫四省地区以内的游客,采取阶段性发展的步骤,逐步扩大影响;在景区规划上,应以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娲皇宫等国家重点文物资源为核心,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在项目开发上,充分利用优越自然环境,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使文化遗产游与自然风光游、民俗文化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结合,针对过去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知识性强而趣味性弱的情况,加强其参与性与娱乐性,把以观光为主的单向旅游开发逐步发展为观光、度假、疗养、娱乐等多种功能并存的双向旅游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经济。
4.突出地区特色,加大开发力度。旅游的本质在于其吸引力因素,因此,应遵循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突体现文化遗产一定时间和地城范围内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价值,同周边的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如磁州窑文化旅游开发应收集磁州窑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建设磁州窑博物馆和陶瓷会展中心,利用手工制陶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开展传统陶艺制作旅游项目等,为保护磁州窑文化遗产,弘扬磁州窑文化,发展陶瓷旅游提供了更好的载体;而响堂山石窟开发就应将其与周围的风月关、老爷山摩崖石刻、寺后坡、皇姑庵、水浴寺、小鬼道等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响堂山南北朝佛教文化旅游专线,并根据元宝山风景区与南响堂寺石窟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以滏阳河水为媒介,结合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资源,建设成为集文化、山水、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提升其整体吸引力。
5.搞活发展机制,加大投资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文化遗产部门对历史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支持和旅游部门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旅游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鼓励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开发旅游资源和经营旅游业,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民营资本、区外资金投资文化遗产旅游的积极性,并与驻区大企业、区外旅游企业联合开发的旅游资源。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支持景区附近的群众投身旅游产业。如鼓励赵王城景区附近左西村、引豹村、张庄桥村、小屯等村的群众在景区周围发展旅游商贸、服务、游乐等项目,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活力和后劲。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的发展必须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予以支持,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有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旅行社及导游素质等。
[关键词]佛教文化;须弥山石窟;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作为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资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固原市为须弥山石窟为例,探讨如何更深层次的挖掘固原市的佛教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品位,打造旅游品牌,从而使固原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固原。
一、固原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现状概述
固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代属中原农业区与边疆草原区过渡地带。举世文明的古丝绸之路穿境而过,使原州成为连接南北贸易往来的要道。厚重的中原文化、璀璨的伊斯兰文化、神秘的西夏遗存文化、粗犷的草原文化、苍劲的大漠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孕育出独特的人文环境。固原境内现分布有新石器时代遗址200多处,西汉―元代军寨、古战场、古养马场等遗址40多处,西汉―明代古城址50多处,明清时期古建筑4处,北魏―明代石窟寺5处,战国―元代古墓葬群100多处,各类出土文物3000余件。目前,已申报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其中,佛教旅游资源保存最完整的须弥山石窟,宗教与文化相互交融的东岳山,为固原市发展佛教文化旅游提供了条件,2000年8月,全国首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在固原创立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固原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周边敦煌、平凉相比,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资源品位高、开发深度浅
固原是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主要包括丝路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军事文化等,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品位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及相国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它的修建和存在是固原古代社会繁荣发达的象征,是丝绸之路上的珍贵文化遗存,也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创新、发展的见证。当前,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大部分停留在保护上,特别是须弥山石窟,保护高于开发,是国家对石窟群保护的重点研究对象,对石窟的修缮和保护技术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对石窟艺术和佛教文化的研究不够重视。
(二)重视硬件设施,软实力落后
为申报古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扩大景区规模,须弥山景区近年投资近亿元兴建须弥山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票务中心、香水海生态停车场、环保游步道、游览观光车、团体导览机等配套设施,使须弥山石窟景区周边环境大为改善。但是,须弥山石窟的软环境并没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讲解人员的礼仪培训和旅游接待服务水平,这些都是导致须弥山石窟的内在美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展现的重要因素。
(三)旅游节庆活动,初见成效
自2006年开始,固原市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宁夏六盘山山花旅游节”,每届都举行大型文艺活动并在当地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报道,届时邀请省内外各大旅行社采风及媒体报道。特别是2011年,以“游中华,品文化”和“中华文化,魅力之旅”为口号的展示固原佛国文化,举办了“第七届宁夏六盘山(须弥山)山花旅游节”,使游客领略烂漫山花和文化固原的独特风貌。丰富多彩的固原文化和须弥山博物馆成为“中国中华文化旅游年”游客关注的新亮点。
二、固原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固原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更应看到其开发空间仍然很大,开发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固原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形式单调
固原佛教旅游景点文化游览项目开发程度不够,大多数景点仍停留在对佛教石窟观光这一基础层次产品的开发上,在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对佛教义理和佛传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关于须弥山石窟的修建背景、佛像雕刻的特点等深层的介绍涉及很少,致使游客在游览时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从而降低了佛教景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景区内的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中,大都停留在石窟外观上,对佛教文化和佛教在当地的发展以及在须弥山石窟的表现形式没有真正理解,使得他们不能把一些佛教问题向游客讲解到位;须弥山石窟专职佛教人员少,而且基本都是从事开光、诵经、占卜等活动,与游客交流较少,因此,游客游览时基本上以以观光或从事一些佛事活动为主,旅游参与形式单一。
(二)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
固原的荒凉、贫困形象根深蒂固,在一般人眼里,固原处于西北干旱地带,缺乏旅游的环境。然而,固原悠久独特的历史,不仅有“高原绿岛”的六盘山,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近年来,固原市政府确定了“红绿六盘・文化固原”的整体形象,但是各个文化旅游景区没有发挥自身的特色,突出景区形象,品牌意识缺乏,没有形成良好的旅游口碑。
(三)资源破坏严重,修复难度大
固原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而且风沙大,加上固原处于地震带,地震频繁,使得固原境内许多石窟都出现裂隙、裂缝、剥落的现象;景区内石碑、遗迹、古树名木等文物处于自然状态,缺乏保护措施。须弥山石窟依山而凿,经过1500多年的风雨洗礼,自然风化和认为破坏都很严重,至今须弥山石窟的保护和修缮都是一大难题。
三、固原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在旅游市场同质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挖掘佛教文化的内涵,拓展佛教文化的旅游空间,是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重点,也是固原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的依据。
(一)打造佛文化旅游圣地
1000多年来,佛教文化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宁夏固原的须弥山既从名称上恰好对应了佛教宇宙观的学说,同时,固原须弥山的外观造型也如佛教宇宙观所描述的意境极为相似,须弥山由五座山峰组成,并呈现莲花瓣状,中间一座为主峰,其周围是四座较低的山峰,与佛教宇宙观所描述的“须弥山”是一致的。它周围的众多自然景观也对应了佛教宇宙观中描述的诸如四大部洲、七金山、七香海等景象,从而构成了佛教宇宙观中有关“须弥山”这一“世界中心”、“佛教圣地”的完整景观形象。从历史角度看,它是随着石窟的开凿、佛本生的故事及壁画的出现而产生的,也即是随着佛教东传而产生的,须弥山是佛教传播的结晶。须弥山石窟的造像艺术无论是石窟选址,还是佛像造像对象的选址,都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佛教宇宙有关“须弥山”的意境描述――尽量让众佛、众菩萨、众神等居住于山岩之中,使得“须弥圣山”的形象更为突出。
因此,应从须弥山旅游景区的名称着手,将须弥山打造成为“佛教圣地”、“须弥圣山”。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须弥山的整个山体上尽力再现佛教宇宙形态,在山上设置石雕佛像,建设佛教景观,给予游客与众不同的佛教圣地意象。同时在景区通过恢复重建古寺庙来增强须弥山的佛教文化朝觐氛围,为广大香客提供佛教朝觐场所,真正将须弥山打造成国内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圣地。
(二)改变经营方式,优化产品结构
目前,旅游者的兴趣不再是单纯的游览观光,正从用眼睛看向亲身参与体验方向转变。须弥山石窟现有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应该从观赏上升到表演和参与体验。须弥山石窟开展的旅游活动,除了一般的游览活动外,还应该结合有兴趣的游客开展参禅、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敦煌、少林寺等成熟景区的艺术表演团在景区进行演出,邀请游客加入表演,在增加游客体验的同时,也丰富了须弥山石窟的旅游内容;另外,依据须弥山石窟区域旅游开发后的规模,辅助开发文化休学旅游产品、丝路文化体验产品以及佛教养生度假产品等,以适应旅游区高端客源较高层次的需求。
(三)加强佛教导游队伍建设
导游是文化的传播者,导游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旅游教化作用的发挥。对于佛教文化旅游来说,要求导游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佛教文化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解答游客关于佛教方面的一般性提问,懂得对佛教问题去粗取精,能够正确区分佛教和迷信,不能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在追求讲解的趣味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科学性,注重导游词的编写,从须弥山石窟和丝绸之路的历史中挖掘内容。景区导游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博才多学,熟悉当地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这样才能讲解得既生动又翔实。
长治处于太行山、太岳山环绕的高原地形区域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各占15.9%、33.4%、50.7%,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年降水量为500—660毫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多样的地形和优越的气候适合于多种生物的生长,漳泽水库渔业、沁县小米、壶关紫团参、长治潞酒、平顺花椒和柿子、黎城绵核桃、襄垣黄土蛋、武乡苦荞茶、屯留玉米、长子青椒、长治县鸡鸭生猪、沁源药材和食用菌类,及小麦、大豆、高梁、马铃薯等构成了长治丰富的物产资源,为长治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长治居高设险的地形地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时期长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商业中心,金、元、明、清时少数民族文化与上党文化逐渐交融深化,历史的长河中,长治与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饮食文化的内涵。目前,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长治承接着东西部产业转型的战略地位,也是山西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长治农业产业飞速发展,以绿色为主题的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各类农户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等,如雨后春笋出现在上党大地,经济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上党人的生活水平,为饮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二)文化资源
1.喜面嗜醋、重盐爱辣的饮食习俗
山西是面食的故乡,长治面食是其中的一支奇葩。据传,上古时炎帝神农氏在上党百谷山尝百草定五谷,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和面食文化;上党沁水下川文化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磨锤、石镰刀、石盘磨等种植、收割、加工谷物的工具,代表了上党、山西及黄河流域面食文化的先声;明清时期潞安府及民间的面食在山西已独领。春季吃浇卤面、夏季吃凉拌面、秋季吃肉炒面、冬季吃热汤面,四季面食各有不同。擀、削、搓、拔、擦、揪、蒸、煮、烤、炸、煎、焖等制法多样。上党拉面、饸饹面、三和面、刀削面、黑圪条等以煮制见长,沁县开花馍、雪花烧麦、长治包子以蒸制见长,还有水煎包、长治麻花、馅饼、蜜酥以煎炸为主。长治人技艺精湛,如长治县的“灯糕”堪称一绝,制作时需8~10斤面,底大顶小如一座宝塔,高十二层,逢单层夹30个红枣,双层夹35个红枣,一共365个红枣,灯糕顶部还要做上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象征一年十二个月365天,红红火火步步登高。长治人爱吃醋的习惯世代相传,历史久远。据说,古时候“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现在酿醋的人少了,但是每家一日三餐的餐桌上必备一定的碟、碗、壶、瓶等醋具,长治人制醋就地取材,种类繁多,有高梁醋、玉米醋、小米醋、柿子 醋等,醋文化已成为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治人吃饭还重盐、喜辛辣,常常腌制韭菜、葱花、芥菜、花椒芽、辣椒等作为佐餐小菜,吃饭时,放上四碟小菜,咸酸辣间备,胃口大开。喜面嗜醋,重盐爱辣饮食习俗,深深打了上党地域的烙印,更显高原人的淳朴、智慧与豁达。
2.丰富多彩、人文厚重的饮食内容
长治位于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潞酒、小吃、名面、名菜、名筵等,种类甚多、丰富多彩、人文厚重。潞酒已有1200年的历史,相传唐玄宗曾多次来潞州“宴父老”,有诗云当时的盛况:“宫里府外灯连彩,街头巷尾笙和歌。夜阑霜起归者少,陌路相逢醉人多。”曾经在潞州做官多年的沈王朱模写到:“潞州城中酒价高,胭脂滴出小檀槽。华胥一天不易返,汉使何须种葡萄”。山西自古就有“南潞北汾”的说法,潞酒一直是山西乃至全国名酒。长治菜肴擅长炒、烧、熘、炸、蒸、煮、扒等,油少汤多、皮薄质嫩酥脆,代表菜有芙蓉鸡、糠醋鱼、过油肉等。长治菜肴选料精细、原料鲜活、注意养生,如黄芪甲鱼汤,选用花山黄芪和漳河甲鱼为主料,加入红萝卜块、野生蘑菇、菠菜等制成,味道鲜美,滋补养生。据传清代宰相吴琠回家乡沁县祭祖时喝过此汤,所以又叫甲第魁元汤。长治筵席就地取材,制法多样,文化内涵丰富,有庆典唐明皇生日的唐王秋宴、纪念长平战争中死亡烈士的长治十大碗、迎接李顺达、申纪兰等劳模的平顺劳模庆功筵,以及伊和轩清真十八碗、神农五谷宴等上百种。长治小吃从热饮羹汤到凉拌冷食,从蒸煮烧烤到油炸锅煎,花色品种多样、咸辣酸甜俱全,沈王府的烧麦、清宫贡品酥火烧、以及襄垣半疙瘩、武乡枣糕,潞城甩饼等。地方特色鲜明,人文色彩厚重的饮食文化资源,将对长治的旅游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3.上党特色、淳朴传统的饮食礼仪
居住在太行山顶的长治人,曾经历过生活环境艰难困苦、生活资料相对匮乏的年代,这也造就了长治人团结互助,共同抗争大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文化特征,从饮食礼仪可见一斑。平日进餐,合家围桌,长辈居中央,小辈周边坐,饭菜的顺序是:先酒后菜,先凉后热,先咸后甜,先荤后素,先饭后汤。平时客人到访,长治人一定竭尽家力热情款待,新碗新筷,置桌摆饭,先酒后菜,邀请客人坐上席位,菜少则有三凉一热或四凉四热,多则有六六席、八八席、双十席等,席间主人举杯劝酒,招呼吃菜,客人很斯文的抿一口酒,吃一口菜,放一次筷子,不快不急。长治地区的屯留人,人人爱喝大叶茶,很讲究茶道、茶礼。沏茶时,一杯茶需沏三遍逐次倒满,这样冲出的茶浓淡相宜,香甜清爽。喝茶时,主人要不断地给客人添茶,一杯茶总是满的,只要客人把杯中剩余的茶水,往地上稍稍泼一点,主人就不再倒茶了。如果家里办红白筵,姑舅姨表亲戚为上宾,等上宾全到才可开饭,如果红白筵未吃完的东西,都要分给左邻右室吃,这是长治人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淳朴传统的饮食礼仪展示了上党文化内涵,富有传承和发展的现实意义。
二、长治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一)开发层次低,资源挖掘不充分
长治有历史悠久的潞酒文化,风味别具的特色小吃,种类众多的农家面食,风味浓郁的地方菜肴,但在国内外知名的饮品却少之又少。以菜肴为例,我国的粤、鲁、川、湘、闽、徽、浙、苏菜系风靡全国,就是在长治的宾馆、饭店也是上等菜和主要菜品,而长治地方菜由于开发层次低,菜品单调,再有“洋菜”、“江湖菜”冲击市场,其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究其原因有这么几点:由于地域原因,长治饮食中的原料、调料不足;不太注重营养和养生;以基础层次的饱腹为主;忽视资源内涵的挖掘;烹调技艺创新不够;不注重地方特色;开发理念落后等,这与全国闻名的魅力城市称号极不相符。
(二)品牌意识弱,产品转化度低
目前,长治市的餐饮住宿企业较少,而个体私营业很多,餐饮企业零星分布在英雄路、延安路、大庆路,其它街道更少,资质低的小饭店、小旅店,没有登记的小排档、各种小吃充盈在大街小巷,而且经营品种雷同,以次充好,服务质量差,创新产品更少,品牌意识弱,市场推广意识不强,既使价值高的产品也无法走出去。如长子猪头肉、杨氏肉丸、长治县的肚肺汤等都是长治的名吃,完全可以在山西各地开连锁店,甚至走向全国。长期以来,长治餐饮业在旅游业中的贡献率小,许多饮食特产如:壶关羊汤、潞城甩饼、长治县猪汤等,除个别包装外,大部分只能当时品尝,不能携带,饮食产品转化度低。要想让游客不仅吃好而且能带走,需要开发包装精美,便于携带,具有纪念意义和文化品位的旅游饮食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旅游购物占有比重,扩大饮食产品的宣传范围,提高饮食产品的转化度。
(三)管理水平低,宣传营销力度不够
长治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的餐饮企业不多,大部分餐饮业缺乏管理制度、卫生质量标准差、员工经营素质低、经验不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基本上是家庭式管理、粗放式经营、简单化服务,导致餐饮业发展受到限制,减弱了市场竞争力。要使餐饮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加强餐饮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管理和服务人才。同时,长治地区对饮食产品和饮食文化的宣传不到位,到目前为止,没有进行饮食制作技艺展示的饭店,没有系统介绍和宣传长治饮食文化的书籍和博物馆,更谈不上对制作原料、工艺、文化深入了解。如:红烧肘子、上党腊驴肉、沁源第一锅牛内等长治以外很少有人知道,更没有企业把饮食文化作为旅游重点项目去开发,轻饮食、重游览现象长期存在,仍然固守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缺乏宣传营销手段和力度。
三、长治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一)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建设设施,培养人才
长治要促进旅游业与饮食文化的互动发展,需要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整合、保护、扶持餐饮业的发展。首先,政府作为主导部门,应根据旅游目的地的需要,针对长治旅游饮食机构、旅游线路、餐饮产品等进行有效整合,在主要旅游线路上,等级明晰地合理布局餐馆、酒店,建立餐饮产品的投诉机构、旅游饮食信息中心、长治饮食博物馆等,让消费者吃出口味、吃出文化。其次,政府应加强旅游交通、农产品原材料基地、饮食体验式基础设施建设,如:平顺大红袍花椒基地、漳泽水库鱼类生产基地、沁县沁州黄小米生产基地等,建设通往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沁源灵空山、武乡八路军总部旧址等重点旅游景区及一些知名古镇、古村落的道路建设,逐步形成集观光农业、旅游线路、餐饮布局、信息服务在内的饮食旅游体系。再者,饮食旅游体系的良好运行,需要一批即有专业素质又有创新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饮食旅游服务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掌握与饮食相关的专业知识、工艺技能、交流技能、管理技能,根据不同顾客的审美需求、体验需求、经历需求,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服务,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抓卫生质量,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理念的餐饮服务队伍,把长治的美食做特、做好、做新、做大。
(二)公众参与,挖掘内涵,突出特色,营造氛围
长治饮食文化内涵丰富,许多名吃佳肴典藏着与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相连的故事,渗透着民俗、民情、民风,折射出上党人的处世特点和精神风貌。如:壶关羊汤救曹操、半疙瘩救驾光武帝、六月姥姥送面羊及潞城甩饼与李隆基、雪花烧麦与朱模的故事等等,还有许多饮食成品造型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如:沁县开花馍,长治县的灯糕,雪花烧麦等,旅游者品尝的是名吃,咀嚼的是历史与文化。因此,要可持续开发长治饮食产品,餐饮企业应收集、整理与长治饮食文化相关的民间传说、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制作工艺、祖传秘方、文化诗词等方面的资料,使旅游产品融入地方文化,保持自然本味,彰显地方特色。在旅游过程中,当地旅游服务人员与居民的语言、行为对游客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的盛情招待、亲切攀谈、热情讲解,营造了详和、友善、欢乐的旅游氛围,传播了长治饮食文化,丰富了饮食文化内涵,所以公众参与是挖掘和传播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在旅游活动中,要营造和谐的餐饮环境,优雅的餐厅装饰、独特的用餐餐具、恰当的服务用语,能让游客在宽松、优美的环境中获得一次难忘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享受。文化品位上去了,就可吸引客源,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古墓葬群为代表的陵墓文化资源是咸阳的独一无二的旅游瑰宝,可以称做皇陵或王陵的有37座,包括西汉帝王陵,大唐帝王陵以及隋朝和周朝等的王陵,同时还有400座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陪葬墓,不论整体密度,个体规模,国内外罕有,绵延百里,气势恢宏,时代序列完整,素以秦都,汉陵闻名天下,几乎埋藏着半部中国古代史,因汉陵形似覆斗,酷似埃及金字塔,又有中国的“金字塔之都”、“东方帝王谷”之称。
一、咸阳帝王陵墓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帝陵数量,种类多,等级高,文化积淀丰富,但保护不力,开发难度大
上面已提及,咸阳的陵墓资源数量多,种类多,国家重点保护陵墓20座,省级重点保护的陵墓25座,等级高,以帝王陵墓为主要文化资源的咸阳,主要以秦、汉、隋唐文化最为著名。各代帝王陵墓建筑技术高超,又独具特色,汉陵的覆斗式,唐陵的因山为陵和堆土为陵等,在咸阳的帝王陵墓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中更是世界陵墓建筑中的经典,为古代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周风秦韵,汉唐之气,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极为绝大。
咸阳的帝王陵墓其实并没有像目前陵墓文化旅游开发较好的北京十三陵那样丰富、宏伟的地上建筑群,也没秦始皇陵那样拥有举世闻名的兵马俑,更没有泰姬陵的宗教氛围和埃及金字塔的神秘诅咒的环绕。大都被盗掘,地上建筑稀少,包括现代工农业在内的破坏严重,只是纪念性的历史遗存,而抢救性挖掘的条件也不具备,故不可能对此进行大规模挖掘开发,或地上修建,所以单独开发一个帝陵或几个的可行性和作用不大,还可能影响其他陵墓的发展。
(二)帝王陵墓开发模式单一,项目产品缺乏,未能更好的融入西安大旅游圈
目前开发来看,帝王陵大都处于闲置未开发状态,而所谓的封闭保护并没有实质措施,其中只有茂陵、阳陵、乾陵与昭陵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简单开发,模式单一,凭票进入,有配套的低等级小型博物馆,与相对等级较高,丰富的文物资源不协调,管理松懈,门票收入微乎其微,未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源市场需求,导致旅游收入低,力度不够,开发不理想。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2011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西安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基地”,着力打造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建立大旅游圈。是国内乃至世界旅游者的天堂,然而处在其影子区内的咸阳未能很好的融入这个大旅游圈,西安主打历史文化,南部秦岭山水主打自然风光,而咸阳作出“西安后花园”的定位还是准确的,但其后的开发还是以陵墓开发为主,未能从深层次入手,如陵墓多处于风水宝地,树木葱茏,山水怡人,应抓住“后花园”定位,将历史文化与自然结合。咸阳帝陵与秦始皇陵有着一定的联系,激发了游客对陵墓资源的热情,却未能将其扩展深化,很好把握这一优势,反倒将其归为同类资源,不予重视。
(三)资源相对集中,交通相对便利,政策不足,宣传不够
咸阳的帝陵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汉代九座帝王陵主要由东向西一字排开,分布在咸阳以北的五陵塬上,相距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唐代九座帝王陵则多分布在五陵塬以北的山地中,相距较远。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咸阳可谓陵墓资源富集,可就咸阳本地而言,资源分布广而泛,之间交通不便,想要从一个陵墓到达另一个陵可谓不易,很多陵只能靠自行车和双脚进入,西咸的交通平日还可畅通,节假日必拥堵不堪,人多车少,来去困难,由咸阳到各陵的车辆则少之又少,大部分则没有,旅游专线也仅几条,车辆少,运行时间短,只通往几个大的陵。可见其交通并不便利,所说资源集中,交通便利只不过是相对而言的。
再者,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渐渐成为居民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旅游也迅猛发展,咸阳当地政府也期望紧抓这一时机,推出一系列举措,将“文化兴咸”作为四大战略,誓要把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补足这块短板,发挥本地陵墓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如大力加强城市化建设,开发西咸新区,包括沣渭、秦汉新城等,但却就现在而言侧重于房地产开发,文化成为弱项,针对旅游业的发展核心、发展方向、发展定位等把握不准确,加之配套的政策缺失,机制不顺畅,导致很多举措无法顺利开展,或偏离方向。2011年8月开工建设东方帝王谷项目,主打高科技与历史文化结合概念,依托帝陵文化资源,进行创意、旅游产业等一体化开发。作为一项文化旅游项目或文化娱乐项目来说,也许是一个成功的项目,但对于帝陵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于陵墓资源的开发而言,可以说这是一个跳出陵墓资源本身开发的绝妙创意,也可以说这是偏离了重点,存在一定的差距,陵墓文化资源可以看作只是它的一个切入点、卖点或者噱头,并不能看作是这个项目的核心或魂,当然硬要把两者结合,也只能拭目以待。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单单要将规划做好,要将景区建设好,更要做好市场营销,就现在而言,咸阳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更别说咸阳的陵墓资源,大家都知道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等,可没有几个知道陵在咸阳,可谓宣传力度极低,品牌不足,差距巨大,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与其纠结于开发与保护,不如针对文化旅游,针对陵墓资源所包含的文化与周边的自然资源做点文章。
二、咸阳帝王陵墓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意见与建议
(一)“大博物馆化”发展模式
针对目前陵墓所出土的文物众多,等级较高,与之配套的博物馆等级低,多为小型,且位置偏僻,交通不利,如单个建立大型博物馆,投资较大,相对易同质化,且相互影响,效果不是很好。这种作为陵墓资源旅游传统式的开发模式的代表部分,一直被大部分陵墓旅游景点所采用,近年来众多学者也提出去博物馆化,认为博物馆面临免费的趋势,以及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需求与参与方式不断转换,博物馆模式有一定局限性。我们认为这些因素确实存在,也确实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因此直接采取去博物馆化的话,未免有些极端,面对种种问题,我们既要冲破传统的开发模式与运营理念,也要继承与发扬,建立一座综合性的陵墓旅游景区,形成一种能承载市场所带来的种种冲击的多元化赢利的能力。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整合资源的大型多样化博物馆模式,建造一座大型的地上宫殿,仿汉唐形制,可作为博物馆之用,同时亦可作为影视城等,使其功能多样化,多元化,增加可看性,体验性,参与性等,整合集中咸阳帝王陵为代表的陵墓资源文物,打造一座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东方陵墓博物院”或“周秦汉唐博物院”,打造品牌,增加爆点。
(二)建设“中华帝王陵”产业新区,打造“东方帝陵”文化产业园
配合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西咸新区,在咸阳以北迎宾大道附近周陵镇为中心,建设一座周秦汉唐“东方帝陵”文化产业园,包括博物馆区即建设“东方陵墓博物院”项目,湖滨休闲区可开挖人工河、湖,增加自然休闲景观,周礼文化区即打造中华文化始源地,展示中华文化,陵墓主题区可以开建地下陵墓酒店,体验挖掘等,商业区,住宅区即文化地产开发,最后将五陵塬上的一字排开的汉朝帝王陵,西至茂陵,东至阳陵,全部整合开发,生态保护为主,不做土地开发,增加一些历史小品,各陵可根据自身资源稍作开发,形成一条秦汉文化生态休闲观光带,另外陵墓以北修建一条休闲车道,以南将现有陵墓附近的引渭渠重新加宽改造成一条观光河区,一道一河似两条长龙围绕九座帝王陵。唐陵主要各自成片开发两座,乾陵主打文化体验,昭陵主打山地休闲等。
(三)加紧融入“大西安旅游圈”,完善道路交通
为更好融入,作为其重要腹地,发挥自身陵墓资源优势,与西安共同打造“大西安国际古都旅游圈”。完善现有交通,除加强西咸间输送能力外,完善深入各陵墓景区、遗址等的道路交通与旅游专线建设。可以考虑将西安地铁1号线西延长至咸阳,或西安2号线北延长,跨渭河至汉阳陵景区附近,将大大缩短在西安的游客进入咸阳帝王陵景区。再者临潼的秦始皇陵虽离西安有一段距离,但其是大西安旅游圈的核心之一,是来陕游客必去的地方,作为相似的帝陵景区,一定要抓住这一机会,加强与其的联系,现今从秦始皇陵到咸阳需绕行路途遥远,故需从秦始皇陵景区直接建设一条直通线,修建至咸阳与高陵交界处的汉阳陵景区附近,同样将游客便捷的引入咸阳帝王陵景区。
关键词:旅游资源评价开发策略兰州市
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青藏、黄土和内蒙古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黄河急剧下切穿城而过,造就了相对齐全的地貌和植被类型,并拥有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层。历史上,兰州一直是中原汉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接触、融合最为强烈的地区,曾盛极一时的“茶马互市”和“丝绸之路”都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陇海、兰新、包兰、兰青4条铁路和西兰、兰郎、甘新、甘川等8条公路干线,将兰州与西安、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成都等周边省会城市和莫高窟、九寨沟、沙湖、青海湖、麦积山等著名景区紧紧地联系起来,为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5区以及皋兰、榆中、永登3县,国土面积1.3万km2,2002年末人口300.9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386.78亿元,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在西北省会城市中仅次于西安居第2位。但同年旅游收入仅7.63亿元[1],远低于西安、乌鲁木齐和银川,与其在西北地区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均未得到有效发挥。为此,本文在实地考察、走访座谈和发放问卷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以期有效推动兰州市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1.1资源类型多样新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将旅游资源按等级体系由高到低依次分为3大景系、10大景类和98个景型[2]。对照这一系统,我们对兰州市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归纳(表1)。可以看出,兰州市旅游资源3大景系齐全,10大景类中占有7项,其中,自然景系包括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和生物景观3个景类;人文景系包括历史遗产、现代人文吸引物、抽象人文吸引物3个景类;服务景系包括旅游服务1个景类。在98个景型中有46个,其中,属自然景系的12个,属人文景系的31个,属服务景系的3个,分别占26%、67%和7%。进一步细分,全市共有256个资源单体,其中,属自然景系的有70个,属人文景系的有152个,属服务景系的有34个,分别占27%、59%和14%。可见,兰州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1.2空间分布有序兰州市旅游资源遍布5区3县,但又相对集中于市区[3](图1)。全市可分为特色鲜明的7个旅游区:城关综合旅游区,以五泉山、白塔山为代表;七里河民族风情旅游区,以富有民族特色的回族居住区和清真寺为代表;西固工业旅游区,以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的兰炼、兰化厂区为代表;安宁高教文化旅游区,以师大、交大、农大等高等院校为代表;红古观光农业区,以草莓和西瓜种植基地为代表;永登生态怀古旅游区,以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鲁土司衙门为代表;榆中和皋兰生态旅游区,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兴隆山和什川生态旅游区为代表。从市区来看,城关区既是兰州市的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又是旅游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有五泉山、兰山,北有白塔山、徐家山,南北滨河路绿色主轴带上依次分布着中山桥、亲水广场、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塑等景点,同时,市博物馆、西关大清真寺、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等特色景点也分布在该区主要交通干道上,全市涉外旅行社、三星级以上宾馆也主要集中于本区,有利于旅游资源的集中开发。从市域来看,兴隆山、吐鲁沟、青龙山、什川、鲁土司衙门等景区环绕市区分布,且都在一日游的车程之内,从而大大拓展了兰州市的旅游空间,有利于塑造优秀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
1.3美学特征突出兰州市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可用5个字概括[4],即“伟”、“幽”、“秀”、“古”、“浓”。“伟”是指兰州市位于黄土高原的西部,境内大部分地区以石质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地线条伟岸粗犷、视野开阔;丘陵层峦叠嶂、此起彼伏;“幽”是指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内林海苍茫,曲径通幽,生物种类繁多,品种珍稀[5]。“秀”是指兰州市倚黄河而建,黄河不仅供给城市生产生活用水,而且河上大桥飞横,两岸柳树飘摇,增添了不少南国秀美风光。“古”是指兰州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起,居住在这里的先民创造了源远流长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西汉时设金城郡,东汉时为“丝绸之路”重镇,唐以后为西北“茶马互市”总站,清时设甘肃行省,成为甘肃省会,漫长的人类文明在兰州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痕迹。“浓”是指回族风情浓郁。兰州市的少数民族文化中,以回族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为深刻。2002年兰州市少数民族人口达126967人,其中回族98362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7.4%[1]。84座极富伊斯兰风情的清真寺遍布市区,大大丰富了城市的建筑语言。每到礼拜日,数以万计的穆斯林身着民族服装,纷纷到清真寺祷告,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牛肉面、羊羔肉、手抓等穆斯林餐饮久负盛名。因此,整座城市体现出浓郁的回族风情。图2兰州市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
2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2.1评价模型及判断矩阵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目的在于为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赋分法和特尔菲法等[6]。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7~11],选取资源价值、环境要素、接待条件3个评价综合层,文化价值等10个项目评价层和历史文化价值等11个因子评价层,建立兰州市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图2)。依据评价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其中,rij表示对于Rk而言,Ri对Rj的相对重要性判断值(i,j=1,2,…,n),一般用数值1,3,5,7,9标度两指标相比前者相对后者同等重要、稍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极端重要;2,4,6,8则表示它们之间的过渡情况,后者相对前者的重要性用标度值的倒数表示。通过专家学者对所发放调查问卷中各项指标的评分(旅游相关部门专家3名,高等院校专家6名,科研机构专家2名),得出Ri对Rj的相对重要性判断值,从而得到判断矩阵。RkR1R2……RnR1r11r12……r1nR2r21r22……r2n.......Rnrn1rn2……rnn
2.2权重及结果分析对判断矩阵进行运算、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后,得出各评价层指标的权重值(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综合评价层面,资源价值权重最大,为0.639,说明资源价值在兰州市旅游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尤以文化价值最为突出。因此,兰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应重点挖掘其文化内涵,循着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根植性脉络,努力展现千年古城的无穷魅力。环境要素权重次之,为0.243,说明环境要素在兰州市旅游业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景点组合状况和环境容量大小,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影响较大,是今后旅游资源开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接待条件权重最小,为0.118,说明其对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再好的旅游资源,没有一定的接待条件做支撑,也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因此,不断提高人员的基本素质、开发旅游商品、加强旅游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兰州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2.3评价及结果分析在确定了旅游资源中各因子的权重后,采用专家征询法为所有的景点按5个等级赋分,81-100分为“很好”,61-80分为“好”,41-60分为“较好”,21-40分为“一般”,0-20分为“差”,得到每个景点的评价得分。然后利用公式T=∑WiFi计算出每个景点的资源评价值(Wi表示i评价指标的权重值,Fi表示景点i的评价得分,T表示资源评价值),并将得分在40分以上的景点列表显示(表3)。由表3可以看出,评价值在40分以上的旅游资源只有24处,数量偏少,得分整体偏低。进一步分析发现,24处主要旅游景点中,属人文景系的18处,属自然景系的6处,人文旅游资源的评价值明显高于自然旅游资源。从行政区域来看,评价值较高的景点主要集中在城关区,达11处,其次是七里河区和永登县,各有3处,再次是安宁区和榆中县,各有2处,西固区、红古区和皋兰县各有1处。这一空间分布格局导致其旅游资源开发必须采取不均衡发展战略,突出城关区在兰州市旅游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从自然区域来看,评价值较高的景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两岸和南北两山,具体而言,黄河两岸集中了黄河母亲、中山桥、水车园、白云观、西部欢乐园等5处,南北两山集中了五泉山、白塔山、徐家山、兰山公园、华林山烈士陵园等5处,其余景点分布则相对分散。因此,兰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应以黄河和南北两山为重
3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3.1改善软硬条件,优化旅游环境
兰州作为省会城市,到目前还未开展过全面而系统的旅游资源普查,也尚未编制全市层面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景点间的联系相对松散,丰富的旅游资源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因此,首先应在旅游资源系统普查的基础上,科学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规划引导,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以黄河风情线为纽带,沿东、南、西、北四条旅游精品线路,将兴隆山、马衔山、和平牡丹园、石门度假村、明肃王墓等东线景点,石佛沟、永靖刘家峡、炳灵寺等南线景点,关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苦水玫瑰基地等西线景点,青龙山、引大入秦工程、景泰黄河石林等北线景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统一整体,有效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其次,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等级,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宾馆、饭店并不要求豪华,但必须使旅游者感到周到、方便。增加中川机场的航线航班,打通兰州到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绿色通道,开辟到周边主要旅游景点的旅游交通专线,提高兰州旅游的宏观可进入性。第三,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和旅游服务质量。围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旅游行政管理队伍目标,有计划地分级分类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打破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中的官员化机制,建立起市场化的用人机制。严格执行资格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业务技能的培训。加强景区建设和综合治理,改变一些景点仅开门售票而不提供任何服务的现象,并在主要景点景区设立现场投诉点,及时处理游客各类投诉事件。加强治安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
3.2挖掘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吸引力
兰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现代化都市,古朴厚重的黄河文化、源远流长的丝路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水融、交相辉映,是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最大资本。因此,首先应挖掘现有资源的价值。如曾保存于甘肃省博物馆的250万年前的黄河古象化石、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都一度引起过世界的轰动,而被誉为“法帖之祖”的宋拓本《淳化阁帖》、唯一保存完整的文溯阁本《四库全书》、代表马家窑文化的最早打击乐器彩塑陶鼓、对解读断代史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汉简、宋代青瓷堆塑瓶、鲁土司的盔甲等珍贵文物,仍是“藏在深山人未知”,可通过举办专题学术研讨、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展览,将其充分展现给国内外游客,使其在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重放异彩,体现兰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次,建设一批新的景点。吸取黄河母亲、水车园等景点建设的成功经验,合理选址,精心设计,早日建成丝路博物馆、兰州大剧院、中华国心园、兰州科技馆、黄河文化馆、黄河奇石馆、兰州国际体育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塑造城市的多重文化和整体形象。第三,大力发展科技旅游。兰州为我国的地学和物理学研究中心,在沙漠、冰川、冻土、高原气象、重离子加速器等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一直居国际前列,拥有国内外一流的实验室,可结合沙尘暴防治、南极科考、航天试验等主题,开发各种形式的科技旅游项目。第四,创造更多的艺术精品,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兰州的《丝路花雨》、《西出阳关》和《大梦敦煌》等歌舞,太平鼓、刻葫芦、泥人等民间艺术,《读者》、《丝绸之路》等优秀刊物,已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今后要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兰州的国际知名度,推动外向型旅游业的发展。
3.3依托黄河风情线,彰显城市山水风韵
兰州“两山夹一川”的地貌特点,形成了国内典型的带状组团式结构,黄河蜿蜒曲折自西向东流经市区,南北高山耸立,河中岛屿罗列。因此,有山有水、山静水动、山高水长成为兰州最为突出的景观特征。紧临黄河两岸规划建设的南北滨河路,作为城市东西向的主干道,一方面将各具特色的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5区通过数座跨河大桥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城区旅游资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另一方面,南北滨河路两侧宽十几米的绿化带,以及沿路修建的中日友谊亭、儿童公园、平沙落雁、丝绸古道、黄河母亲等景点,构成了一条点、线、面结合的风景旅游带,是目前国内最长和最有代表性的滨河风情线。因此,应紧紧围绕这条黄金旅游带进行景点布局和建设,彰显城市的山水风韵。一是加强黄河风情线的景点建设,以独具匠心的公园、小游园、亲水平台、雕塑小品、路标路牌、灯光广告丰富风情线的文化内涵,增加人性化的书报亭、休息桌椅、公厕等设施,展现风情线“万木笼荫遮玉路,长天黄水剪鳞波”的美妙画卷。二是注重水景与桥景设计,保护水质,疏浚河道,积极开展水上娱乐项目,如有惊无险的黄河漂流、豪华气派的游船观光、惊险刺激的水上体育运动,以及古老而传统的羊皮筏子摆渡等,从而将“一河两带三绿廊”的独特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三是继续加强南北两山绿化,形成“青山锁大江,白浪下长桥”的壮观景象。并对皋兰山、兴隆山、九洲台、徐家山、五一山、白塔山等绿化较好的山体进行保护性开发,修建楼堂馆所,美化周边环境、使其成为会议、娱乐、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
3.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景点知名度
“好酒还怕巷子深”,尽管兰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有一定的资源、客源和地缘优势,但由于宣传滞后,很大程度影响了兰州市旅游资源优势的发挥。为此,首先应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加大国内外的宣传力度。出版印刷精美的中英文旅游手册、导游地图,录制发行主要景点的风光片,经常性地举办旅游专题节目。组织精干的创作班子,将兰州悠久的历史、美丽的传说、优美的风光,通过小说、话剧、电视、电影介绍给广大的国内外读者和观众。其次,大力培育节庆活动。节庆活动是一种双向的文化交流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具有极大的参与性和娱乐性,能使旅游者全方位地感受到节庆活动的美好与快乐,有利于本地文化的传播和异域文化的吸收。因此,积极培育反映兰州悠久历史,多元文化,独特民俗的节庆活动,对提升兰州旅游形象大有裨益。第三,组织专门的促销队伍,积极参加旅游交易会,加强与主要客源地旅游组织机构的交往,在全国各大旅游城市、主要旅游景点设立促销点、广告牌,以扩大影响,招揽游客。第四,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洽谈会、博览会,拓宽会展旅游市场,加强旅游者、参展商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提升城市辐射与服务功能,不断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州统计局.兰州市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3)
[2]郭来喜,吴必虎,刘锋等.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3):55~63.
[3]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92,178~241.
[4]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评价[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285~290.
[5]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自然地理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79~243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8-71.
[7]赵焕臣等.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38.
[8]ChoiWM,AndrewChan,JaniceWu.A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ssessmentofHongKong’sImageAsATouristDestination[J].TourismManagement,1999,(4):361~365.
(一)延安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等有效方式,为实现红色旅游发展战略与目标,培养、利用、改造与发展人力资源的活动。延安的红色旅游起步较早,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红色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队伍不断壮大。随着全国旅游院校建设的快速发展,延安大学也于2000年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专业设置以旅游管理和服务为主,涉及旅游行业的多个领域,不仅为延安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也推进了延安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建设。另外,延安市的资格考试和认证体系初步形成,推行了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人员等级考试、旅游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等相关资格考试,促进了旅游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延安市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旅游企业,都有各自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这些旅游企业每年都从西安、榆林等地招聘旅游专业毕业生,有效地保证了人才素质。
(二)延安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培训缺乏主动性和系统性
红色旅游区的人力资源培训对政府机构有依赖性,一直以来以大规模集中教授、课堂培训为主,培训形式相对单一,学员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够,且对很多现有的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低,加之陕北比较闭塞,培训工作与外界交流比较少,不能很好吸收优秀的培训经验。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教育和中长期培训规划,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2.高层次管理
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延安处于革命老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本地人才培养有限,对外部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且极易流失。延安大学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培养了一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但是只有极少部分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留在延安专门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当地景区从业人员以本地中青年为主,学历偏低。
3.薪酬管理
环节薄弱当地红色旅游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未能跟上旅游业迅猛的发展速度,绩效考核有失公平、编制员工和合同员工收入两极分化,物质和精神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4.忽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优秀的外部氛围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结果
发挥其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是厚积薄发的过程。目前,当地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处于无组织无规划的混乱状态。从大环境来看,大旅游格局没有形成,与外界的有效合作少,群集效应无法发挥,致使大量人力资源浪费。从小环境来看,部分旅游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只重挖人不重育人,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一些旅游相关产业的经营者只看重个人利益无视集体利益,抱着“游客是过客”的思想,做一次性买卖,宰一个是一个,破坏了老区人民的淳朴形象。
5.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意识缺乏
一直以来,红色旅游的相关工作以神圣严肃为基调定位形象。政府通常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采用刚性管理模式,主导人力资源的招聘、甄选、培训、劳动关系管理等各个环节。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产业不断融合,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特点更为凸显,继续沿用以前的开发方式已经不切合实际。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应顺应时展的大潮,变革经营管理模式,面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经营,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影响力,让红色旅游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其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功能。然而长期以来,许多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与战略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依赖政府指导,导致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创新意识和战略意识,滞后了延安红色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
二、延安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一)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首先,政府部门要引导当地培训中心、旅游院校、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积极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形成整体开发的合力,提高培训效果。加强对红色旅游从业人员个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考虑全面、注重持续、切合实际,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立一套培训成果考核机制。其次,对原有的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变革和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加大与同行交流、参观学习、继续教育的力度。培训工作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融入更多当地历史文化内容,充分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自我学习的方法,融入拓展训练等优秀的培训形式,使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在培训活动中提升从业能力,开发个人潜能。
(二)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建设工程
1.未雨绸缪,及早作出对紧缺型人才的吸纳和培养规划
积极参加当地高校以及西安、榆林等地高校的招聘会、宣讲会,吸纳挖掘一批紧缺型人才。与延安大学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委托两所高校根据用人需要举办短期人才专业研修班,将一部分有潜力的工作人员向紧缺人才方向转型。
2.在制定延安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时
要将各个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纳入其中,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期效果,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既懂外语又熟悉历史、既熟悉红色旅游业务又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采用各类激励和淘汰机制留住现有的骨干管理人才、科研人才,淘汰一批不合格的相关从业人员,尝试聘用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团队。
(三)完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
首要工作是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这一根本性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员工基本工资标准的制定要参照延安当地居民消费水平和其他相关行业员工的基本工资水平,并辅以有力薪酬保障制度。基本实现职位相同,工作性质相同,报酬也大致相同。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综合考核员工各个阶段的表现和贡献,使表现优秀、贡献大的员工薪酬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为员工增加休闲娱乐设施,舒缓其工作压力。同时,增加员工福利,增强其幸福感。建立合理的奖惩升迁制度,对各层次的员工一视同仁,为工作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员工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
1.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因素
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人力资源开发的合力。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要为营造良好环境贡献力量,扬长避短,相互支持,优势互补。相关机构要加强当地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跨区域合作,与井冈山、韶山、重庆、遵义、西柏坡等相近的红色旅游地相关部门和人员互相指导、相互学习、经验共享,努力搭建红色旅游企事业单位与各类培训教育机构深入沟通的桥梁。
2.正确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红色旅游
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红色旅游,并不是指单纯参与相关的经济活动。旅游地民众热情友好的待客态度和淳朴善良的精神品质不仅有利于提升红色旅游的精神内涵,还有助于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正确引导群众参与红色旅游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红色旅游地居民身为革命圣地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抵制欺诈、宰客行为。
一、邯郸市历史文化简述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都城长达158年之久,此后邯郸又作为汉代赵国都城400余年。绵绵7000多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历史文化层次————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据多年考古调查,邯郸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文物古迹多达1500余处。其中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即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磁山窟(包括磁县漳河流域和矿区滏阳河流域),北朝墓群(128)邺城遗址、娲皇宫、129师司令部旧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7处:主要有丛台、黄粱梦吕仙祠、张庄桥墓群、清泉寺等。有市级文保单位近300位处,县保文物 150余处。这些文物涵盖古遗址(磁山)古墓葬(赵王陵)、古建筑(黄粱梦)、石窟寺(响堂山)、石刻、古文献、革命纪会旧址等多方面的内容。成为邯郸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二、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资金紧张,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有限;2.宣传力度不够,文化遗产价值未充分体现;3.旅游开发层次较低,缺乏文化内涵;4.旅游资源开发为单向开发;5.开发主体单一,以政府主导型为主。
三、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针对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开发时应考虑到长远利益,明确历史文物旅游资源首先是“文化遗产资源”,然后才是“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必须制止破坏性的商业行为, 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利用。针对保护方面资金不足的最大难题,要从旅游收人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其维护工作。另外还要创造条件,争取将该历史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备选名录,这样既能使该资源获得全面的保护,还提高了知名度,使地区性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外知名度。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邯郸历史文化。如政府与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密切协作,利用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期刊杂志、宣传画册等等传播手段,印发有关体现当地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及民间文化传统,展现当地自然风光的旅游册;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或代办点,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邀请国内外记者进行考察、拍摄专题片、进行专题报道;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如永年广府太极文化节、成语典故文化节、梦文化节、磁州窑文化节、响堂寺庙会等活动,不断扩大邯郸历史文化价值的影响力,提高旅游的知名度。
3.编制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把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三者同步规划为其指导思想,对旅游业发展作出战略构思。在市场定位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周边地区为发展重点,着重面向晋冀鲁豫四省地区以内的游客,采取阶段性发展的步骤,逐步扩大影响;在景区规划上,应以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娲皇宫等国家重点文物资源为核心,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在项目开发上,充分利用优越自然环境,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使文化遗产游与自然风光游、民俗文化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结合,针对过去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知识性强而趣味性弱的情况,加强其参与性与娱乐性,把以观光为主的单向旅游开发逐步发展为观光、度假、疗养、娱乐等多种功能并存的双向旅游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经济。 4.突出地区特色,加大开发力度。旅游的本质在于其吸引力因素,因此,应遵循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突体现文化遗产一定时间和地城范围内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价值,同周边的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如磁州窑文化旅游开发应收集磁州窑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建设磁州窑博物馆和陶瓷会展中心,利用手工制陶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开展传统陶艺制作旅游项目等,为保护磁州窑文化遗产,弘扬磁州窑文化,发展陶瓷旅游提供了更好的载体;而响堂山石窟开发就应将其与周围的风月关、老爷山摩崖石刻、寺后坡、皇姑庵、水浴寺、小鬼道等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响堂山南北朝佛教文化旅游专线,并根据元宝山风景区与南响堂寺石窟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以滏阳河水为媒介,结合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资源,建设成为集文化、山水、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提升其整体吸引力。
5.搞活发展机制,加大投资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文化遗产部门对历史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支持和旅游部门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旅游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鼓励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开发旅游资源和经营旅游业,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民营资本、区外资金投资文化遗产旅游的积极性,并与驻区大企业、区外旅游企业联合开发的旅游资源。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支持景区附近的群众投身旅游产业。如鼓励赵王城景区附近左西村、引豹村、张庄桥村、小屯等村的群众在景区周围发展旅游商贸、服务、游乐等项目,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活力和后劲。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的发展必须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予以支持,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有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旅行社及导游素质等。
参考文献:
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客观的存在于一定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传承于民间的各种社会事象,它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经济的、游艺的方面等。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单项和多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两种情况,但一般来说单项资源开发的情况很少,多数是多项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整个旅游点或旅游区的开发。
二、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一)地域性
俗语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民俗在形成过程中,不但要受本地自然条件的影响,还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地域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就决定了民俗现象的地域差异。例如在中国西北部草原牧区,一些与骑马相关的游艺、竞技习俗就带有鲜明的地域性。
(二)历史性
民俗旅游资源的历史性决定了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必须考虑两点:
第一,对历史民俗的评价。民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一个地区始终有人类生活,那么这个地区的民俗演变就会是不间断的。今天人们将民俗作为独立于主体之外的民俗旅游产品,就要考虑对已经成为历史遗存的历史民俗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把握如何开发其中蕴涵的文化价值。例如有些民俗博物馆在展出旧时代妇女三寸金莲的小鞋时,不加任何说明性的文字,这对实现民俗旅游启迪智慧、教化人生、陶冶性情的目的就难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对当前民俗发展的影响。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开发后对当地民俗未来发展的引导作用。如果其作用是扬善抑恶,推动民俗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这样的民俗旅游不但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推动资源地方的精神文明发展。
(三)社会政治性
所谓社会政治性,是指这种资源是在一定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制约下形成的,展现、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产品,也必然反映本社会政治、文明之人文风貌。如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俗风情旅游,主要展现民族团结和睦的风貌,展现历史上的盛大和衰弱和现今自强不息的人文风貌。那些低级的、黄色的和带有迷信色彩、殖民色彩的不健康的人文活动,应排除于旅游资源之外。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连续而没有中断,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从饮食到起居,从方式到装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种文化活动广阔而深厚,礼仪文化、风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可谓包罗万象,形式多样。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仿成风,缺乏创意,没有特色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近年来我区有大量资本涌向民俗旅游开发领域,数不清的民俗村,民俗城纷纷建成。然而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及旅游开发经验,这些项目大多粗制滥造,相互模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重,使企业之间竞争加剧,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加大了企业的投资和经营风险。
(二)盲目建,特色少
很多民俗旅游景点在建设之初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粗制滥造。对景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不考虑市场的需求状况,景点项目本省的吸引力、区位条件、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因素,没有本着“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的原则,匆忙上马。民俗村,文化村的建设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相互模仿,照抄照搬。致使大多数的民俗景点缺乏新意,缺少特色。
(三)重开发,轻保护
一些旅游景区为了获取所谓的“最大经济效益”,对民俗旅游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造成许多资源严重破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衰退甚至已经消亡。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建筑遭受了严重的损坏,一些民间艺术品和手工一品为了实现大批量生产,粗制滥造,完全丧失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四)开发资源内容肤浅,宣传不到位
任何民俗事项都是当地人在特定条件下为生活得更好而自然形成的,它们有其特定的功用、意义和产生的原因。有些地方在恢复民俗事项时,只重形式,没有对其文化内涵予以深入的考证和探讨,而是从谋利和迎合游客的角度出发,赋予传统民俗以新的具有直接功利性的功用,使之成为某种廉价消费的快餐,从而使纯正的民俗变了质,失去了真正的文化意义。在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多数是当地人为了短期的利益驱动而造成的,它们是没有长远经济眼光的行为的结果,这些行为只能破坏民俗的纯正性。民俗文化的破坏虽然是无形的,但其带来的损失并不亚于文物等珍贵的有形物质的破坏带来的损失。它的破坏会打击游客的积极性,影响地方声誉,进而阻碍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四、做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确保“原汁原味”,避免雷同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一些地方政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造就了许多的“伪民俗”。甚至为了迎合游客的低俗心理,对其民俗暗示的捕风捉影开发“色文化”的球。就比如湖北巴东纤夫再现神农溪畔这一事件,当地政府挖掘、整理纤夫文化遗产,弘扬纤夫“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纤夫精神,并以此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无可厚非,裸纤作为当地人民过去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应保护下来的,但是作为旅游资源大力推出是不是就有一种靠“肉感”赚钱之感?不仅破坏了其神圣性,同时对其文化也是一种亵渎。
(二)抓住自身的特色,不盲目模仿
民俗旅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独特的文化背景,不管这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在形式上是否具有多大的吸引力,它都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风格,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浓缩。许多地区把一些不是这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套用在自己的景区里面,这虽然在表面上很吸引游客,但它却违背了民俗旅游的核心,脱离了文化的吸引力。对于一些真正对民俗旅游感兴趣的游客,他们是不会来这样的”假景点”的,这些景点的发展前景也不会很好,可能暂时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上看,却失去了民俗旅游的魂,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对自身定位的模糊,不知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很难在竞争中生存下来。而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必须进行统筹的规划分期实施。应优先开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保证其优先发展,以带动整个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三)坚持保护第一,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否认在开发民俗资源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一些问题和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任何一个民族亦或者是民俗的形成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就比如在藏族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葬俗――天葬,亦称“鸟葬”,天葬师把尸体背朝着天,折断四肢,在尸体中央和两肩用力撕开皮肤露出肌肉,然后退开,苍鹰铺天盖地而下竞争啄食。天葬台上剩下骷髅时天葬师用石头将骷髅敲成骨酱揉成一团,秃鹫再次铺天盖地而下,食尽散去,周围的人开始长跪顶礼。关于天葬,藏传佛教认为,点燃桑烟是铺上五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天葬台,尸体作为供品,敬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在世时的罪孽,请诸神把其灵魂带到天界。天葬台上桑烟引来的鹰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动物,藏人称之为“神鸟”。据说,如此葬法是效仿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行为,所以至今仍流行天葬。但是如果把天葬作为旅游资源的话,会让藏族同胞觉得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是不利于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的。但是同时,被学者称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豆沙关悬棺,作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势最险峻的悬棺群,被称为“悬棺博物馆”,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也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因此,在开发民俗资源的时候要做到合理取舍,重视民俗资源的保护。
(四)深入研究开发项目,加大宣传
旅游资源的魅力在于其具有丰富的内容与特色,曾似相识往往激起旅游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闻所未闻往往唤起旅游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进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时,应有计划的对将要开发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深挖其丰富内容,在开发是应将这些深层次的内容做为开发重点,这样才更能突出其资源特色。另一方面要更新旅游宣传观念,把宣传促销看得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同等重要。应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的手段,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