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办公设备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办公设备是一种涉及到光、机、电、磁以及静电摄影等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它的种类繁多,技术更新非常快,已经成为人们提高办公效率必不可少的设备。目前,各种办公设备的生产厂家以及销售办公设备的公司数目庞大,与之对应的,这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一些大中专院校已开设了《办公设备使用与维修》这门课,但由于这门课所涉及到的技术多且难度大,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能迅速适应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
一、校企结合,互利双羸
校企合作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校企结合培养出来的劳动者熟知企业文化,懂得专业技术,具有良好的文化、思想素养和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一方面,学校受经费的限制,即使花钱购置了一些可供学生实习用的办公设备,但这个行业的技术发展非常迅猛,所以过不了几年就落后甚至被淘汰了。比如,模拟复印机是前几年一直盛行的办公设备,但近年来已经被数码复印机取代。若学生仍然用这些办公设备来进行实操训练,毕业后显然跟不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相反,如果能让学生直接到企业去实习,那么他们所接触到的办公设备就是最先进的,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
另一方面,企业招聘办公设备方面的技术人员,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时间大约是1~1.5年,这中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所以,企业可以利用自己在设备、技术上的优势,通过派专员到学校讲课,或者让学生直接到企业来实习,然后把其中优秀的学生招聘到公司就业,可大大缩短公司对新进人员的培训时间,相应地也降低了公司在培训方面的成本。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际
首先,办公设备种类繁多,要一一详细介绍,显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在大多数《办公设备使用与维修》教材中,主要的办公设备有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大部分办公设备公司也是主要经营这些办公设备的,所以在课程安排上,还是以这四种设备为主。
其次,在介绍每一种办公设备时,围绕“种类、性能指标、基本结构、基本原理、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顺序介绍,注意结合目前市场最先进的办公设备,在讲解工作原理时,要注意归纳,将难于理解的内容简单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第三,《办公设备使用与维修》这门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所以在介绍每一种办公设备时,都必须尽量与实际结合起来,一是现场演示或展示所讲的办公设备或相关的零部件,二是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设备或更换零部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授课内容,穿行
大多数办公设备都融合了光学、机械、电子等技术,所以其性能指标、结构原理、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都有一些必然的联系,所以在给学生讲解每一种办公设备时,不能独立地介绍,应穿行。具本地讲,就是在介绍一种办公设备时,要和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不会忘记前面所学的内容,而且对所讲过的内容理解更深。比如在介绍其技术指标时,对分辨率的概念,就可以将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的分辨率联系起来讲解,并注意辨别他们的异同点;再比如,在学习每一种办公设备的工作原理时,可以以方框图的形式比较着介绍,各办公设备的工作过程方框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熟悉了工作过程方框图后,再学习其基本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效果会好得多。
四、授课方法,灵活多样
办公设备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工作原理难于理解,所以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教师要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由于办公设备的结构是紧凑而复杂的,其工作过程看不见、摸不着,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其工作过程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能将其工作过程用电脑软件形象逼真地摸拟出来,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现在的音像书店关于办公设备方面的光盘比较多,其中有一些内容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所以在教这门课的过程中,教师很有必要准备一些这样的光盘,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结合光盘中所讲的内容来介绍。这样可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知识更全面。
第三,在讲解的过程中应把握好进度。如果进度过快,学生的思维很可能跟不上,这样会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地、反复地提问并检查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如电源部分电路的工作过程、复印机的充电曝光过程等,可用通俗的语言归纳出来,再教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
第四,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实训中,教师都可以采用“生本教育”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6~8个人,课前将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交给学生,先让他们在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阐述对问题的看法,所有组都发言完毕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调动起来了,从而达到学习、理解、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
五、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虽然办公设备的更新换代比较快,学校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大批量换代的办公设备,但是可以购置少量的、最新的、可供课堂演示用的办公设备。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对此认识不足,在实习用的办公设备方面投入少,甚至将为学生实习购买的办公设备放到其它部门去用,使得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得不到保障。
通过调查和研究《中国职业大典》,商业企业的行政办公人员主要任务是负责形形的日常事务管理,其职业范畴为行政办公人员(GBM301),2013年修订的《中国职业大典》中规定:行政办公人员(301)包括行政办公人员(30102)(含〈秘书3010201〉、〈公关员3010202〉、〈收发员3010203〉)、行政业务人员(30101)、其他行政办公人员(30199)。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行政办公人员是指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领导处理行政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其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内容包罗甚广,从日常工作安排、行政总务、后勤保障、检查公司制度执行与落实、文字处理、内外协调、会议组织等纷繁复杂的诸多内容。典型工作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使用办公设备,处理公文和信函,起草有关文件、信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统计。
(2)进行有关业务联系,事务处理。
(3)接待来访,处理各方查询事项。
(4)安排会议、会谈、并做记录。
(5)管理有关文件档案。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进一步研究从业者职业成长规律,即把握基本操作的初学者水平,到成长为能够驾驭复杂环境出色完成工作的熟练者水平,为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奠定基础。
二、学习领域和工作项目描述
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可知,本项目的职业可以提取5个典型工作任务,针对典型工作任务1的具体内容,得出行政文员主要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打印机、相机)等,对日常事务和行政事务进行处理,并依据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项目。解构行政文员的典型工作任务1,得出三大工作项目,即工作环境认知、办公软件操作、信息统计分析。由此,设计行政办公人员的学习情境1《商业办公软件操作实务》。
三、项目化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系统设计
教学模式是对教学方法的总结和提炼,是指导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项目教学强调学做结合,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动手操作,因此在对项目实训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并注重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针对项目课程教学设计,将采取SOTA模式,即教学过程中学(Study)-做(Operation)-悟(Think)-用(Application)的程序,设计项目化实训课程教学模式。首先教会学生学习完成项目成果的基本知识,即学的阶段,然后根据学的内容指导自己实践,进入做的阶段,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参悟,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回到实践,在工作中不断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12
办公自动化课程是为我校毕业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技能实训课,其目的是在就业前为毕业生提供一个立体化的办公自动化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中熟练地运用各种办公设备,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用人单位节约再培训成本。
1 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构建了“模拟真实办公场景、典型办公案例引导、实际办公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依据实际办公需求,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办公情景,通过办公案例的设计将办公自动化的软、硬件设备结合起来,“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把教师的“引导式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融合为一体。具体通过“课前布置任务、课下搜集素材、课堂讨论与实践、总结评析与深入挖掘、课后总结实验报告五个环节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下面,以办公中常用设备扫描仪为例具体阐述:
1.1 课前布置任务
根据扫描仪的教学内容,教师会预先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学生要在课后查阅和准备相关素材。问题:扫描仪在日常办公中主要用来解决什么?任务:根据扫描仪可以解决的问题搜集相关的素材。通过此环节,会驱动学生主动思考什么类型的素材最合适,我要准备什么?
1.2 课下搜集素材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布置的任务,会督促学生在课后自觉地行动起来,并将搜集的素材带入课堂。教师也会准备案例素材,如果学生准备的素材有偏差,将素材共享给学生。分类学生准备的素材有:书籍、论文、报纸、手写稿、照片、证书、证件等。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会带着问题“我准备的这些素材能实现什么?”进入课堂。
1.3 课堂讨论与实践
根据学生准备的素材,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哪些素材可用,在实际办公中该如何应用,进而引出本次课的讲解内容和学生要完成的办公案例。案例:根据办公需求,将文本材料(书籍、论文、手写稿等)扫描至计算机中,并转换成可以编辑的文档;将证件(照片、证书等)扫描至计算机中,并对其进行处理。该案例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硬件扫描仪的使用,涉及到的软件有扫描软件、字符辨识精灵、字处理软件、图片浏览器、美图秀秀、Photoshop等,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应用。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会弄清楚扫描仪到底能处理什么样的办公问题,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了其他相关软件。
1.4 总结评析与深入挖掘
学生实践后,教师要把案例操作中的知识点和操作技巧进行总结;并指出实际操作时的重、难点;对学生合作完成的案例进行点评;另外展示一些课后可以拓展的知识让学生去深入挖掘。深入挖掘点:将扫描后的图片文件转换成Word文档时,可以将除中、英文以外的其他语言材料通过字符辨识精灵转换成Word文档。通过和学生相关专业的深入挖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课后自主探究。
1.5 课后总结实验报告
课程结束后,学生要根据本次课的案例内容和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报告,梳理本次课的知识要点,重点阐述清楚本次案例的实验步骤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并和大家共享深入挖掘的知识。
办公自动化课程的整个教学模式以“案例”引路,引导学生“想、学、练”,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学习效果显著提高。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相结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
2.1 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的建设
为确保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实验效果,学校建设了两个办公自动化实验室。整个实验室装修设计完全模拟现代的办公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办公中常用的办公设备,其中包括可拆装的微型计算机,集打印、复印、扫描、传真功能的四位多功能一体机,微型计算机,投影仪,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电话机,碎纸机等,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办公模拟环境。同时根据训练内容和学生需求,还配套安装了办公软件、扫描软件、图文转换软件、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网络应用软件等。在实验室中,学生能够完成从办公软件的高级创作到办公硬件的操作维护,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办公技能。
2.2 配套案例教材的建设
根据课程开设目的,教师自编了《办公自动化案例教程》。教材总体分为办公软件应用和办公硬件操作,不同于其他同类教材,办公软件应用部分将知识点融入案例中,重在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办公硬件操作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办公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过程与技巧以及设备的维护、简单故障排除等,重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未来办公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能力。
2.3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依托于我校网络教学平台,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积累,不断丰富、扩充教学资源;建成集教学资源管理、网络教学、教学资料库等多种服务的《办公自动化》精品课程网站,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使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改革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3 几点思考
实践证明,“案例引导、任务驱动”在实践类课程中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它迎合了理论与实践应紧密相连这一信息类学科的社会需求。但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也有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
3.1 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知识本位观念是案例教学的最大思想障碍,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能力和态度的培养。
3.2 高质量的配套教材
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这就要求课程配套教材也要与时俱进并且有针对性。
3.3 实验室的更新与建设
由于办公设备与手段的多样性,实验室的办公软、硬件也要不断地更新,给学生提供更贴切实际的实践模拟环境。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35-02
近年来,普通高等院校大规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之受经济发展减缓及新劳动法颁布实施的影响,用人单位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意愿明显下降,这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尖锐,毕业学生、高等院校及学生家庭多方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上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企业或者找到企业通过试用后不被留用再度退回人才市场, 另一方面企业抱怨大学毕业生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及技能,对大学毕业生报以失望的态度,归结其原因之一是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内传递给大学生,同时学校按照传统讲授理论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少了企业希望他们具备的技能,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通过调查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普遍不强,主要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工商管理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其二,工商管理类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受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加强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是众多提高就业率方案中一个可操作性极强且效果良好的办法。该职业技能培训可以缓解工商管理类毕业学生与社会企业供求双方脱轨的矛盾,通过对学生就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同时可以推动工商管理学科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工商管理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实施的现实意义
1.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基本职业技能、应聘技能及职场适应技能通过专业的培养和训练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掌握和提高的。从长期看可以通过校企沟通令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从短期看,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相关职业技能、应聘技能及职场适应技能的专业训练,以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前做好学生择业就职的心理准备,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较快地找到较适应的工作,同时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较快达到岗位相关要求,降低就业后再次失业的失业率。
2.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高校有大量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教师,有多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完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就业技能实训可以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新的尝试,改变学校只做理论研究和专业知识传播的单一教学模式,培养综合素质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4.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实践,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使教师的注意力不仅仅停留在教学、科研方面,更应该关注教研科研内容与社会的衔接,相关实用职业技能的培养等方面,从而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5.增加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实践,创造广泛与企业接触的机会,了解企业需求,达到校企联合的目的,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社会,满足企业要求,上岗就业,实现学校提高就业率、学生找到适合工作、企业找到合适员工的多重目的,进而增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6.推行职业规划思想。在校期间进行职业规划的学习及自我设计,令学生及早的通过自我认知,明确个人发展的方向,及早着手进入职场的准备。
二、就业技能培训的任务
1.通过调查明确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需求。
2.通过外联调查明确社会上企业对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需求及素质要求。
3.通过高仿真模拟招聘演练,办公设备实际操作,办公公文实际撰写等实践活动,增强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求职技能。
4.通过外联搭建校企联合的桥梁,为毕业生创建更多的实习基地及实习岗位,进而建立毕业生输送渠道。
5.培养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就业技能培训的实施
就业技能培训共分为六个阶段加以实施,如下表:
1.第一阶段:调查阶段。此阶段是培训实施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正确实施是保证以下阶段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明确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方面的需求,就业困惑。
2.第二阶段:职业规划阶段。(1)认识自我。运用相关测评技术及测评软件,用科学的方法测试学生的性格和职业兴趣。通过一系列的自我性格测试、自我职业兴趣测试让学生认清自我,明确自身大致的择业方向和发展方向。学生测评后要完成《自我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个人性格、职业兴趣、今后的择业方向、拟求职的岗位,大体规划个人的近期目标。。(2)认识职场。采用头脑风暴法列举出适合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的名称、相关岗位、工作内容、任职要求等。明确企业看中、关注员工的哪些素质、这些素质所占的权重。
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岗位,通过调查、讨论,形成《目标职业调查报告》。比较自己目前所具备的素质、技能与目标素质、技能的差距,找出弥补差距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3.第三阶段:就业指导阶段。(1)就业信息的获取。主要介绍国家及地方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介绍就业信息的搜集、(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35页)查询办法;教授解读就业信息中的内涵;主要大城市的就业渠道;就业当年人力资源需求多的行业、城市等。(2)简历制作。主要介绍简历的格式、内容以及送达方式。(3)面试。主要介绍面试前的准备、面试礼仪、面试应答等;通过高仿真模拟招聘,进行情景演练,提高学生应聘心理素质及语言应答技能。
4.第四阶段:职场基本技能实训阶段。(1)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要求学生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会运用电脑办公软件进行Word文档的排版、Excel文档的使用、PPT的制作。(2)基本公文写作。学习通知、请示、报告、会议纪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基本公文的写作。以学生亲自写作练习为主。(3)商务专项文件起草能力培训。主要包括标书的撰写(主要是商务标部分的写作)、商业策划书写作、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写作、商业合同的起草与签订。此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商务专项文件的格式、内容,并根据案例要求进行相关文件的起草练习。
5.第五阶段:培训考核阶段。(1)校外社会实践考核。要求学生参加校外招聘会,以报告的形式描述招聘会的参与过程,说明相关信息,总结自身应聘过程中的优缺点。(2)培训总结。要求学生撰写培训总结报告,分析自己在培训各个环节的所感所获,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诊断出自身的问题,明确解决方案。提出对培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培训。
6.第六阶段:个人咨询阶段。这个环节是始终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择业、就业等方面所持的困惑或遇到的问题向指导教师提出个体咨询,咨询过程中老师将单独为学社生进行解答或问题疏导。
四、培训效果总结
1.通过对受训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培训的效果。其中认为培训使自己增加了对自己的了解的学生占80%,认为通过培训更多地了解了行业和职业的占90%,增加面试信心的学生占91%,能够掌握现代办公设备运用的达到95%,学会基本公文写作的占65%,学会商务专项文件起草的占30%,希望增加模拟面试次数和时间的学生占80%,希望增加个人咨询的学生占70%,认为培训对自己帮助不大的仅占3%。当然,培训的实际效果还有待学生走向职场时,社会的真正考验。
2.在就业技能培训过程中,通过外联工作,加强了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对创建实习基地奠定了基础。
3.通过就业技能培养工作的展开,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与社会实践的接合,对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实践机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4.通过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设计、实施、总结,对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工商管理类本科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实践,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有利于教学创新改革的实践,培训不仅使学生在走出校园前对社会行业,相应工作岗位有了较充分的了解,掌握了应聘择业技能技巧,提高就业自信及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学校的影响力及美誉度都有所增加,同时也培养了双师型教师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海棠.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一、工商管理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实施的现实意义
1.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基本职业技能、应聘技能及职场适应技能通过专业的培养和训练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掌握和提高的。从长期看可以通过校企沟通令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从短期看,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相关职业技能、应聘技能及职场适应技能的专业训练,以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前做好学生择业就职的心理准备,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较快地找到较适应的工作,同时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较快达到岗位相关要求,降低就业后再次失业的失业率。
2.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高校有大量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教师,有多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完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就业技能实训可以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新的尝试,改变学校只做理论研究和专业知识传播的单一教学模式,培养综合素质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4.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实践,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使教师的注意力不仅仅停留在教学、科研方面,更应该关注教研科研内容与社会的衔接,相关实用职业技能的培养等方面,从而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5.增加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实践,创造广泛与企业接触的机会,了解企业需求,达到校企联合的目的,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社会,满足企业要求,上岗就业,实现学校提高就业率、学生找到适合工作、企业找到合适员工的多重目的,进而增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6.推行职业规划思想。在校期间进行职业规划的学习及自我设计,令学生及早的通过自我认知,明确个人发展的方向,及早着手进入职场的准备。
二、就业技能培训的任务
1.通过调查明确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需求。
2.通过外联调查明确社会上企业对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需求及素质要求。
3.通过高仿真模拟招聘演练,办公设备实际操作,办公公文实际撰写等实践活动,增强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求职技能。
4.通过外联搭建校企联合的桥梁,为毕业生创建更多的实习基地及实习岗位,进而建立毕业生输送渠道。
5.培养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就业技能培训的实施
1.第一阶段:调查阶段。此阶段是培训实施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正确实施是保证以下阶段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明确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方面的需求,就业困惑。
2.第二阶段:职业规划阶段。(1)认识自我。运用相关测评技术及测评软件,用科学的方法测试学生的性格和职业兴趣。通过一系列的自我性格测试、自我职业兴趣测试让学生认清自我,明确自身大致的择业方向和发展方向。学生测评后要完成《自我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个人性格、职业兴趣、今后的择业方向、拟求职的岗位,大体规划个人的近期目标。。(2)认识职场。采用头脑风暴法列举出适合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的名称、相关岗位、工作内容、任职要求等。明确企业看中、关注员工的哪些素质、这些素质所占的权重。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岗位,通过调查、讨论,形成《目标职业调查报告》。比较自己目前所具备的素质、技能与目标素质、技能的差距,找出弥补差距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3.第三阶段:就业指导阶段。(1)就业信息的获取。主要介绍国家及地方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介绍就业信息的搜集、查询办法;教授解读就业信息中的内涵;主要大城市的就业渠道;就业当年人力资源需求多的行业、城市等。(2)简历制作。主要介绍简历的格式、内容以及送达方式。(3)面试。主要介绍面试前的准备、面试礼仪、面试应答等;通过高仿真模拟招聘,进行情景演练,提高学生应聘心理素质及语言应答技能。
4.第四阶段:职场基本技能实训阶段。(1)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要求学生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会运用电脑办公软件进行Word文档的排版、Excel文档的使用、PPT的制作。(2)基本公文写作。学习通知、请示、报告、会议纪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基本公文的写作。以学生亲自写作练习为主。(3)商务专项文件起草能力培训。主要包括标书的撰写(主要是商务标部分的写作)、商业策划书写作、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写作、商业合同的起草与签订。此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商务专项文件的格式、内容,并根据案例要求进行相关文件的起草练习。
5.第五阶段:培训考核阶段。(1)校外社会实践考核。要求学生参加校外招聘会,以报告的形式描述招聘会的参与过程,说明相关信息,总结自身应聘过程中的优缺点。(2)培训总结。要求学生撰写培训总结报告,分析自己在培训各个环节的所感所获,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诊断出自身的问题,明确解决方案。提出对培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培训。
6.第六阶段:个人咨询阶段。这个环节是始终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择业、就业等方面所持的困惑或遇到的问题向指导教师提出个体咨询,咨询过程中老师将单独为学社生进行解答或问题疏导。
四、培训效果总结
1.通过对受训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培训的效果。其中认为培训使自己增加了对自己的了解的学生占80%,认为通过培训更多地了解了行业和职业的占90%,增加面试信心的学生占91%,能够掌握现代办公设备运用的达到95%,学会基本公文写作的占65%,学会商务专项文件起草的占30%,希望增加模拟面试次数和时间的学生占80%,希望增加个人咨询的学生占70%,认为培训对自己帮助不大的仅占3%。当然,培训的实际效果还有待学生走向职场时,社会的真正考验。
2.在就业技能培训过程中,通过外联工作,加强了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对创建实习基地奠定了基础。
一、教学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之处在于其“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已成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质量的关键。因此,探索高职教育中的实践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现代化办公技能》就是符合实践性原则的一门课程。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对熟悉现代办公技能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结合现代办公室工作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开设了《现代办公技能》这门课程,旨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文秘工作的相关技术基础,具备胜任实际工作的技能,满足学生应聘公务员、记者、编辑、企业文秘人员、管理人员等的就业需求。
二、教学内容解析
(一)硬件技能。
硬件技能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现代办公设备(除计算机之外的其他设备,包括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的使用。这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办公设备的操作流程,了解这些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其中,要掌握操作规程,除知识学习之外,实地操作和使用也非常重要。虽然这些设备不像计算机的使用那样复杂,但也需要必要的实践。第二部分是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基本部件,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些什么作用和功能,等等。有些同学认为这些知识不属于秘书专业的要求范围,所以一略而过。其实这些知识非常基础,是一个秘书或者说普通计算机用户应该掌握的知识。举例来说,运行一个新软件时,系统可能显示“内存不足”,有同学会说:“老师,我的硬盘是不是需要增加容量啊?”这就是硬件知识缺乏造成的错误,其实“内存”和“硬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硬件,花大价钱买来再大的硬盘对问题也毫无帮助。
(二)软件技能。
系统软件主要是操作系统软件,如Windows操作系统。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要掌握文件管理、桌面设置、控制面板的使用等,其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是文件管理。因为文件管理指出了信息在计算机上的组织和管理的一般模式,秘书人员平时最常用的功能就是文件管理的功能。操作性软件,如Word和Excel等,属于应用软件。应用软件要分两个层次来进行学习。
第一个层次是应用层次,学习软件的使用。软件的学习要求可参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各地区计算机等级考试标准(江苏省秘书等级考试中有《计算机运用》科目)。这些考试的大纲对知识点的涵盖比较全,考查内容简单实用,非常适合秘书专业的同学参照学习。而且,很多企业和机关对秘书工作的应聘者也有考试证书的要求。
第二个层次是理解层次,学习软件操作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培养自己“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学生一定要避免一种错误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操作步骤。每个应用软件都有自己庞大的命令体系,要记住所有命令的具体功能和位置十分困难,更不要说是更加复杂的操作步骤序列了。这样学习的同学往往在考试之后就把相关操作忘了十之八九。因此学生应该积极总结和发现软件使用的一般途径。
三、现代办公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目前计算机教育与许多学科一样,仍改不了教师一味灌输、学生拿着“口袋”一股脑装的传统模式。《现代办公技能》课程主要是办公软件或硬件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操作,使很多教师走进一个“硬背、硬学”的教学误区。例如在Word里面有很多功能快捷键可以加速处理操作文档的速度,老师通常会要求学生死记下来,殊不知这已经让学生把计算机当成了负担而不是工具。更理想的解决办法是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实践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多地使用这些快捷方法,让他们在体会到计算机所带来的方便的同时自然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教材不合适,教学内容跟不上知识的更新。
当前市面上现代办公技术的教材很多,但层次参差不齐,多数属于理论性教材或是培训性教材,不能符合高职教学要求。理论性的教材,重理论讲解,轻实训练习,完全不符合高职实践教学要求,可选性低;培训性的教材,多数是侧重某一类专业的,或是纯案例式的演练综合题集,虽然有实践的要求,但不符合高职公共基础课要求。要不专业性能太强,要不综合性太强,不利于教师依据专业需要,层层递进分解讲授的要求。因此,大多数市面上的现代办公技能教材,只能是作为高职课程的参考教材,而不适合做课程主教材。此外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能尽快吐故纳新,国际上1978年的计算机教程我们花了5年才跟上,1991年的教程也用了2年才“接轨”。一本教材连续使用多年的现象在许多职业高校普遍存在,导致我们一直是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做明天的事。《现代办公技能》是一本新版的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却都是一些过时的软件或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写教案时处处做好以旧呈新的工作,例如书本上只是讲解了Word 2003,必要时我们需要讲解一下Word 2007或更新版的不同之处,以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手段跟不上社会的要求。
当前《现代办公技能》教学还是比较偏重大容量知识灌输,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再有就是不太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现代办公技能》其实更注重的是一种熟练教学,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可以做到全面掌握了解课程知识点,而不是过了计算机一级考试就是合格。例如在PowerPoint文件打包中,可以采取在机房授课,一边讲解理论知识和用途,学生一边操作,使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包,打包到底有什么优点,如何打包;又如在讲授复印机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以及简单故障排除时,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亲临操作,不致让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还不知道复印机长什么样子。
(四)学生对课程的认识问题。
现代办公技能作为一门技能实训课,高职院校一般在第二、三个学期间开设,即在学生学习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并参加省计算机一级考试后开设。而从课程的内容上看,《现代办公技术》和《计算机文化基础》两课程中有部分内容是相同的,即Office软件相关知识。所以,当学生一看到教材内容后,经常会提出一个疑问:这些内容很多我们已经学过了,为什么还要重复开课呢?事实上,两课程是有本质区别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是《现代办公技能》的基础,两者侧重点是不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为了解决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认识问题,而《现代办公技能》是为了解决学生计算机的基本处理技能问题。因此,如果教师在开课之初没有向学生解释清楚开课目的,在开课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设计实践环节,学生就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五)其它问题。
由于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学生基础差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对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认识程度也不同,这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四、《现代办公技能》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采用以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提倡问答型教学,多在机房、实训室上课,提高学生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提倡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导”,而不是“教”;学生学习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方法,因此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事实证明“讲得多,练得多,考得多”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只有以课堂教学目标为牵引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才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课程知识。例如巧妙利用“四阶段教学法”,通过准备阶段、教师示范阶段、学生模仿阶段、归纳练习阶段,以达到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论联系实际步步为营、归纳总结实践提高教学目标。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兴趣,让兴趣来当学生的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重点由“教师教”转换为“学生学”,尽量把教学安排在机房和实训室,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操作,然后让学生单独完成某个相关应用问题以巩固复习知识点。例如在Word文字字体格式的教学中,可以教师讲解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同时让学生在电脑上按要求操作,然后要求学生将一段文字按要求进行字体字号设置,或是结合以前的知识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卡片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这就是“渔犹胜于鱼”。
(二)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现代办公技能》课程本身决定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它是目前高职院校文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办公技能。打印机、复印机会不会用?会不会用电脑制作Excel表格、PPT文件?这些都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现代办公技能水平。而现代办公技能实践教学所提供的实践练习,有利于学生通过仿真实例了解专业所需、社会所需技能要求,缩短课本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距离,有效解决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此外,仿真实践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三)适当引用案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具体感性的认识。
当讲授新的知识时,要探索和遵循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授过程中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优化压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讲授应多多采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演示说明,并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引出各个相关知识点和概念。这样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抽象的概念。例如,在“电子表格及Excel 2003”教学中,我用一个学生易懂的案例“学生成绩表”引出Excel 2003的许多概念及功能。把Excel 2003强大的电子表格与Word 2003中的表格进行比较,强调“单元格”与程序设计语言中“变量”的相似点,并特别强调单元格中“数据类型”及“数据类型决定数据存储和数据运算”的概念。通过“名次”列的填写,引出“排序”概念,并指出“排序”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引出了Excel 2003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还可进一步简单介绍“关系即二维表”及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并说明Excel 2003虽不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但具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些基本的数据处理能力,再进一步引出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Access 2003。通过引用案例的课堂教学方法,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学生能迅速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教师的归纳和总结上升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了快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即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复合性和创新性素质的培养,同时,探讨了加强高职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复合性;创新性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41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095—03
收稿日期:2014—09—05
作者简介:薛金水(1974— ),男,广东兴宁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教学。
刘志芳(1981— ),女,河北石家庄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及机电一体化。
一、高职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
2012年6月,教育部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即“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发展所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随着产业技术的提升和转型升级,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不仅要能够较快地适应目前的工作岗位要求,还要能够适应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改革和变化,适应相关岗位的不同工作。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征是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和协同创新越来越频繁,这也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难关,具有创新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目前存在的过分强调岗位技能培养、学生能力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职业变迁适应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等现象。
高等职业院校除了要将学生培养为具有精湛技艺的技师型、高技能人才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复合性和创新性。
(一)复合性
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十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具体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致使多数毕业生只能胜任所学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然而,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技术进步之快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普遍的发展趋势,对高职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区别于本科或者研究生类型的人才复合性,高职的复合性一方面体现在具体专业岗位需要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医疗电子技术需要学生在掌握电子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医疗器械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需要同时掌握电子技能和汽车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另一方面体现在需要具有两个以上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比较熟练地在两个以上相关岗位群领域中工作的人才。例如:现代办公设备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办公设备维护和维修的知识及岗位技能,能够胜任现代办公设备服务技术人员(工程师)的岗位职责,又要掌握现代办公设备门店产品销售和经营管理知识及岗位技能,能够胜任现代办公设备门店管理人员(店长)的岗位职责。
(二)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目前高职教育的注意力还集中在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思维,缺乏创造热情和创造行为。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智力结构的核心,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强调开拓性和突破性,其特性主要包括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跨越性和综合性。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能够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进行新的技术改造。正如阿波罗登月计划总指挥韦伯所说的:“当今世界,没有什么东西不是通过综合而创造的。”例如:在电子信息技术中,将ZigBee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控制,将嵌入式控制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将新型电力电子系统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新的硬件系统应用于穿戴式智能硬件装备,都是目前新技术手段在新领域的现实应用,都需要掌握现代技术应用平台,并且将其技术应用于新的发展领域。
因此,在构建现代职业体系的背景下,以人才的复合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
二、高职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进现代教学手段是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抓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着力构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模块化、平台化架构。按照不同岗位对工作能力的需求,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例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具体条件开设 “医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 “家用电子电器维修技术”、“智能家居控制技术”等专业方向模块,各个模块相对独立。也可以推行辅修专业,或者是实行“主干专业+拓展专业”叠加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的复合素质。
2.与企业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技术、设备和技术优势,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中,为了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参考台湾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定一门“创新创意课程”,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方向,根据相关企业的需求,进行现代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与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技能水平的提高。
3.全面推行学分制。鼓励学生以电子产品作品、职业资格证书等申请获得学分。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行业)科技开发、新技术应用等获得学分。
4.加强以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整合实训内容,减少原理验证性基础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开展有特色的专业综合实验;要加强产业合作,将企业实际的生产项目引入课堂教学;要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习和实践;大力推进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作为学生训练的项目,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综合应用和开发能力。
(二)重构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根据市场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的需求,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基础,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为载体,重构课程体系,将专业技能锻炼、人文素质和创造能力培养融入到具体的项目学习中。通过对各个项目的实践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锻炼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因为一个具体的生产项目的实施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科目的知识,而是各个科目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例如:一个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要电子信息、机械、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团队的沟通与合作。
培养复合式、创新型人才,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复合性和创新性,一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本身就具有复合性;二是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复合互补,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的同时,确定通识课程的必修要求,注重培养对应职业需要的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如书面表达与交际沟通等方面的课程;三是文科课程与理工科课程的复合互补,文科类专业必修一定的理工类课程,理工类专业必修一定的文科类课程;四是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复合互补,例如:可以规定某些专业课程必须完成一定的创新设计与制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新创业学习平台;五是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动态性,要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三)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在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精简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讲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立足点和出发点。教师要善于对原有的课程知识进行重构、精简和整合,从“广而博”中选择、重构“少而精”的教学内容,根据技术发展和升级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把握关键知识点和典型知识,注重基本思维能力的锻炼,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加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初始阶段主要应用多媒体、视频教学、在线答疑、题库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以及一大批省、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随着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水平将不断提高,从而大大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在线仿真等课程资源可以提升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现代微视频和慕课课程的开发创造了一种使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的全新型学习模式。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借鉴颠倒课堂理论和慕课理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不断精简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逐渐增加自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创造能力。对于有实力的学生,应鼓励其参加国际相关课程以及慕课课程学习,使其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学习和锻炼。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1.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模式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大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共同进行研究创造,能够与教学活动配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同时,社团活动也有助于青年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通过成立“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可以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方面的综合实践创造技能。
2.技能竞赛。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大赛,如电子信息类的ITAT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学生通过在选题、申报、实现、总结等各个环节中的锻炼,能够系列化、多层次地体现其创新能力、综合能力。教师通过适度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新需求,从而在整体上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3.教师的教科研。协助教师进行教科研活动也是提高学有余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逐渐培养其科研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鼓励、引导优秀学生、特长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专业的认识,以学生课题组的形式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或者独立完成教师研究课题中的子课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对所学专业的前景有所了解和认识,培养其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以后的自觉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所展现的专业技能以及科研的思维和方法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选拔部分优秀并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和教师科研工作,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又解决了教师精力不足等问题。
4.讲座及学术交流。开展专题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学生获得宽口径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专业前沿和发展方向;通过聘请优秀的毕业生做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了解毕业后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因为优秀毕业生的亲身体会往往比教师的教育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
参考文献]
[1]郑玉清.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衍变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2012(1).
[2]丁永生,王直杰,郝矿荣,孙培德.“工程驱动”的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
关键词 :项目教学?文秘实训?运用
文秘专业是一个操作性、实用性特别强的专业,学生必须经过反复地实践演练才能真正做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为了让文秘专业学生提前进入职场角色,真正实现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笔者学校为文秘专业安排了文秘实训课。该课程主要有会议管理实训、时间管理实训、接待工作实训、文书处理实训、信息管理实训、办公室管理实训、常用办公设备操作训练、秘书应聘与面试训练等核心技能实训项目。每个项目的实训流程如下:教师布置工作任务、讲解工作要求,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实训目的(明确实训项目名称、涉及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标准、实训项目指导书、实训场地与设备需求等)—学生操作、研究,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工作情境描述、工作成果、工作过程说明、背景材料等)—师生交流、评点工作效果,总结工作经验。
实训期间,笔者采用项目教学法,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处理,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策、项目检查并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在整个过程中,笔者注重实际操作与演练,让同学们进行强化训练,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实习和工作岗位。根据班级人数让学生用抽取扑克牌游戏的方法自由选择平均分成5个小组,并移动桌椅摆成小型会议所用的形式,这样让学生温习会场座次知识的同时,营造职场气氛,让同学们轻松进入学习状态。然后采用竞选方法确定小组成员职位,按照虚拟公司组建要求,模拟整个申请程序,确定公司名称、性质、标志等,学生在教学中能感受到既新奇又好玩,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她们印象深刻,同时培养同学们的角色意识,提高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在组织签字仪式这个项目的实训课上,有两组团队组织的项目是合作签字仪式,通过两组成员的精心准备,从组织入场到“饮酒”祝贺的每个环节,无不体现他们的用心、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在这一过程中顺利学习掌握了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剪彩仪式上,学生们利用班上现有的道具:红绸子、彩带,以可乐当香槟,将这些仪式演得形象逼真,现场面对面,从组织、分工、准备、表演、收场,全程参与,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潜能,只要想得到,他们就做得到。这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有了这样的实践经验,相信他们在文秘专业的道路上能越走越远。
在新产品展销订货会上,他们别出心裁,设计制作出本公司的主打产品,上演一场场生动形象的新产品展销会,一幕幕形式多样的现场SHOW:生产食品的向日葵公司团队准备了不少免费品尝食品,明轩酒店的精品菜式更是让人垂涎三尺,珠光宝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珠宝首饰高端大气上档次,时尚丽人集团邀请明星走T台秀,苹果集团也不甘示弱适时推出风靡全球iphone6……
G642.4;D035-4
所谓应用型教学即教学目标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导,教学内容以提高应用型能力为主,教学结构以实践型教学为主,理论型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当今时代高校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
一、应用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与区别
二者在性质上都着重体现应用技能型教学,在教学手段上可相互转化,相互借鉴。但二者也有区别,主要体现在:
(一)教学内容的不同。
实践教学一般是指实践技能的教学,强调的是基础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应用型教学不仅包括实践上的教学,也包括理论知识的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教学体系更加完备,内容更加丰富。
(二)教学效果的不同。
应用型教学可使学生既能正确应对求职就业的压力,内容的丰富性又可使学生获得学历提升的自信心与能力。而实践教学效果的体现主要在就业能力上。
应用型教学是一个完备而规范的体系,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应用型教学体系的核心架构。目前,高校教育中,过分重视应用型教学中的硬件(实验室和基地建设)建设,而忽略了课堂实践教学的规范和建设。探索新的应用型课堂教学方式,创建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教学体系,已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行政管理专业课堂应用型教学方法
行政法管理专业以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事务为研究对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因此,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不仅要体现出理论水平的提升,更要体现实践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反映出应用型教学特色,在践行十精神历程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坚持走创新性、应用性、国际性人才培养之路,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十精神的指引下,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由理论研究型教学转为应用型教学。课堂外的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地基地,是对课堂应用型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因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课堂内教学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如何完善和落实应用型教学?经过长期的专业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大方法:
(一)情景设置法
情景设置法是一种信息双向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两者巧妙融合,是一种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具体做法是将实际中真实的场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思考的背景,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情景的设置可通过讲授,或视频展示、真人展示等多种方式。如在讲授接待工作方法和原则时,我请了三个学生上台展示,以秘书同时接待预约和未预约客人的情景为背景,由学生相互研究和讨论,最后进行理性分析和总结。
(二)模拟演练法
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身处模拟的日常工作环境之中,并按在实际工作中应有的权责来担当与实际工作的角色,模拟性地处理工作事务,从而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这种模拟演练,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深化学生对工作流程的记忆程度。如文档处理中,收文、发文流程,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最后由教师点评,并给予相应的得分,记入学生平时成绩中。模拟演练的成功与否对学生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三)头脑风暴法
这种方法旨在学生在课堂中相互启发思想、激发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解决问题的更多更好的方案。此法一般与情景设置法相融合,先由教师设置情景问题,然后鼓励学生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想法越特殊、越有创意、越和目前政策不一致越好,还可以追问其他人的想法,进行自由的联想,并要求学生不准随意批评或评论其他人的任何建议或想法,要等到所有的想法都说完之后再进行评论。
(四)任务筐法
这种方法可应用在平时的课堂测试中,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测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教师发给学生个人或集体一套文件汇编,或下级的请示报告,同级的备忘录,上级的指示等,然后指定学生按设定的职务处理公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处理结果交给教师,由教师就某些维度标准给予个人或小组量化评分,这些维度标准即书面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决策能力等。总之,评分维度与管理水平技能标准相吻合。
(五)校内资源整合法
课堂应用型教学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仅在教室的授课和学习,行政管理专业课堂应用型教学应体现在课堂学习时段,通过对校内资源的融合和利用,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并且在时间安排上更灵活,同时不影响通识课等其他课程的教学课时。校内资源,一般来说,有硬资源和软资源。
(一)硬资源:
(1)办公设备资源:可利用学院各办公室现有的k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进行文件的处理实训,及办公室管理实训的辅助设备。具体做法:将学生分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打印和复印任务,并根据维度标准给予评价。
(2)计算机资源:学院办公室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学院机房的计算机设备,都可用于办公软件各模块的教学以及文书拟写与档案处理等实践教学。
(3)办公用品资源:对于文档的处理,可利用现有的办公用品,以节约资源,使资源可重复使用,如办公用纸的重复使用。
(二)软资源
(1)信息资源: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可提高整个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信息保障能力,从而加速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应用型教学离不开高校信息资源共享,教材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图书资源库等都成为应用型教学的根基,为应用型教学研究创建平台。
(2)人力资源:学校行政工作人员可身兼两职,作为工作人员,为学校行政工作服务,同时也可以作为实践教学教师,为学生教学工作服务,教学内容就是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他们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采用评价和评分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弱。当下,文秘专业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不一致。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理论教学太重而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专科式的教学模式仍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主要教学方式,以学科型的课程设置为模式让社会用人单位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多是理论学术型的人才。教学课程的不统一让学生很难真正学到综合职业技能。(2)实践教学与理论脱节。很多文秘专业的人在做秘书日常工作时,他们的工作原则一般是按照服务性和规范性来做。另外,中职教学管理中文秘专业教学管理的系统培训比较缺乏,学生很少能学到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这限制和束缚了他们的专业视野,使得文秘专业教学的发展受到限制。(3)专业教学缺乏创新理念。一般来说,秘书属于行政管理岗位,而不少中职学校并没有对该专业又硬性的要求。而文秘职位的待遇比较低,岗位不被重视,由此导致该专业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学习热情。目前,很对中职文秘专业的学生没有强烈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意识,对待专业问题不善反思,进取心较弱。
2 如何加强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2.1 注重教学课堂改革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随着文秘人才市场的飞速发展,要想培养出好的文秘人才,中职学校的文秘专业课程的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训练、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通过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的结合来提高文秘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扩展就业道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课程应该多样化地开设,通过整合和综合课程内容,将文秘专业课程设置更合理,精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符合当前的社会实际。通过文秘职业活动的规律探索教学课程,在综合教学内容中将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的界限打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专业课要重点提高文秘专业的学生的素质,注重适应性。而实践课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要有应用性;拓展课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思维的训练,要具有前瞻性。在整个教学改革中,必须要做到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又要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更新教材,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技能性。
2.2 调整中职文秘专业培养目标
面对社会用人单位对文秘人才的要求,中职学校必须结合文秘专业培养目标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用人单位培养秘书、文书、公关礼仪等办公室工作人员,通过三年的中职学习让学生具备文秘工作能力,使之能够胜任初级以及高级文秘工作。其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书面表达能力。作为文秘人员,书面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文秘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离不开写作,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在这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一个新时代的文秘人员,要是缺乏较高的写作素养和专业写作能力,那么就做不好文秘工作。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积累到知识,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缺乏丰富的知识,就很难将文秘的工作做好。另外,教师必须要让学生了解文秘写作的范畴,认真学习《应用文写作》教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风,明确文秘写作的严肃性和政策性。通过教学转正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修养,教会学生在写作中要实事求是,真实而客观地反映情况,将学生训练成为文秘写作能手。
二是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一门运用语言的艺术,文秘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不然就很难做好文秘工作,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教学要通过专业的训练,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自如,比如在工作岗位上的说话方式、成功的辩说、经常的谈判、激情的演讲等等。
三是计算机和办公设备运用能力。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对于职业岗位的要求也更高了。文秘工作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工作,不管是工作方式还是办公方式,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尤其是办公手段的现代化,使得文秘行业将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结合起来,让办公室的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业务活动变得自动化、机械化、电子化。所以,文秘人员需要有熟练的计算机运用与处理能力,对于办公室的智能设备能够灵活运用。比如日常办公软件、传真机、打印机等等。现代文秘人员需要能够懂得如何了解网络知识,如何获取网络信息。中职学校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文秘专业的学生创作良好的教学环境,使之适应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cn域名数在不断增加,而对这些既懂网络技术又懂管理人才的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目前以“.”标识的各级政府网站数量达28575个,并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各级政府网站的建立需要大批专业人才来管理。据文汇报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高校每年为社会输送的计算机与信息类的毕业生不足6万名,而政府机构、企业上网工程以及网络构建需要的网络技术人才高达42.5万人。据保守的估计,未来10年网络技术人才潜在需求为135万,平均每年需求将不低于13.5万人。
2.电子政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政务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懂得现代管理理论,又掌握先进信息技术,能够从事电子政务工作的高等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一技之长,一专多能,品学兼优”的培养目标。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的能力:一是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维护能力。能够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熟练使用通用OA系统,能够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维护工作,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查询、简单维护等。二是电子政务专业应用能力。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公文写作与处理、办公室管理、会议和活动安排、例行事务处理、信息资源获取、信息资源处理、政府上网有关事务运作,以及政府内、外网维护与网页制作技术,处理各种政府对企业和政府对公民的电子等。三是从事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自控与应变能力、行政事务管理能力、公共关系活动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电子政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1.以出口定入口,即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安排实训
高等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我校作为民族高校,其生源包括56个民族的学生,有的文科功底好、善于交际但计算机等技术能力差,有的则计算机能力强但文科稍弱。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电子政务行业背景、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电子政务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大多可以归结为三类性质的岗位:一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办公自动化管理开发、应用和文员、秘书、行政助理、公关筹划;二是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负责电脑的维修与安装、调试、销售等岗位工作;三是从事电子政务网站和商务网站建设、管理及维护等技术性工作。
2.以思路促发展,构建明确的专业培养思路
在专业培养的思路上,我院的电子政务建设坚持“一条主线、二个兼顾、三个层面、四个结合、五大模块、六项能力”的思路进行培养。一条主线:以电子政务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二个兼顾:电子信息技术与行政管理知识的兼顾。三个层面:基本技能操作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术应用。四个结合: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结合;专业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操作技能与管理知识的结合;专业技术与创新意识的结合。五个模块:理论基础课模块、职业基础课模块、职业技术课模块、实训操作课模块和实践技术课模块。六项能力:政务工作能力;计算机应用和处理能力;网页设计和制作能力;行政公文写作能力;政府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创业能力。其中,政务工作能力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政府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使学生具备独立处理政府各项公务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和处理能力:主要是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系统Word、中文电子表格Excel、中文幻灯片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操作的基本常识等,办公设备方面:掌握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手写板、扫描仪、视频电话、数码摄像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各类型网页的设计与制作,以适应各行业网页设计的要求;行政公文写作能力:主要掌握各类型行政公文的写作格式,使学生具备识别和独立书写各类型行政公文的能力;政府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网站功能、规划,运行环境,电子政务网站的内容设计、开发与,具备综合运用软件技术与开发工具进行政府网站开发与维护的能力;创业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有敏锐的市场眼光,能够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找准市场的定位,并能把创业理想转化为现实。
3.以能力为本位,构筑科学、合理的电子政务教学体系
电子政务教学体系由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模块构成。教学体系的中心是“理论基础+专业技能+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理论基础课程主要打造学生扎实的英语、管理和计算机理论知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课程主要阐述电子政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特色课程则是围绕着学生的就业,安排一些实用的课程,锻炼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体系的两侧是实训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政务的实际操作流程,加深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而右侧的实践教学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4.采用现代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提出一种“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所谓“五位一体”是指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教学系统,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的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1)理论教学的实施
在电子政务教学中,我们除了讲授行政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更加注重电子政务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分析,构建完整的电子政务学科理论体系,使学生在整个专业学习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电子政务案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在案例讨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案例阅读、倾听、发言准备和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适用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报告,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思路和方法,增强了实际工作的能力。
(3)网络教学的实施
在电子政务网络教学中,我们可以要坚持在网上设立BBS和讨论组,辅以电子邮件系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充分运用电子手段进行学习交流,实现教学互动。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
(4)实训教学的实施
电子政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训教学也是电子政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我院一直坚持“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原则,注重为学生搭建实训平台。我们主要借助于校内计算机房、案例分析室、形体房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