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技信息化重点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5 01:32: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技信息化重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科技信息化重点

篇(1)

实行新课程后的高考试题新颖,构思巧妙,立意独特,知识与能力并重。与以往高考试题对比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特点。面对当前高考的形势,笔者认为,高考化学复习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教学

化学概念与基本理论是构成化学学科的基本单位,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概念与基本理论的掌握,概念是判断、推理的基础,是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高考以基本概念为命题核心的理念有利于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水平,新课标中倡导学生理解化学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是解题的关键,是化学的灵魂。对化学的基本理论的掌握与应用,直接关系到高考是否能取得好成绩。

高中化学每个章节都有一些核心概念或基本理论,这些核心概念或基本理论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复习时要注意剖析其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内涵所适应的范围和条件。如“酸”这一概念的内涵,就是酸反映的本质属性,即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其外延就是按照不同类型的分类,如按强弱来分有强酸,中强酸,弱酸。

掌握了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才能正确地推理和判断概念和基本理论。例如区电解和非电解质两个概念,从其内涵来看,有相同之处,如: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与混合物都不能划入这两个概念中。它们的水溶液有些可以导电有些不可以导电。但也有很大不同: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且导电的离子是自身电离出来的。例如酸,碱,绝大部分的盐等。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虽然有些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也能导电,但其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后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才电离出离子从而导电,不是自身电离的,例如SO2、SO3、CO2、NH3等。反之,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又可以加深对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利于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灵活运用。例如,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弱电解质,在化学反理原理中可以设计出很多选项,很多同学总是深得内容太多,太杂不好掌握。其实对电离理平衡与水解平衡这两部分原理及弱电解质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可以总结到两点上:第一,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第二,测定该物质的强碱盐的水溶液的PH。理顺这两点后,对于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弱电解质就容易多了。

概念和基本理论形成过程的实质是对事物各种属性进行分解和综合,并进一步对其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分解就是指事物的整体分解成部分,综合就是把知识的部分综合成整体。例如,如四大平衡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都可以用化学平衡来进行统领或从化学平衡来分解和综合。通过对概念和基本理分解和综合,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基本理。

二、注重知识发现过程的教学

化学科学作为由众化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化学科学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知识;另一方面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在新课程化学教材中,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史,如“原子结构发展史”、“化学反应的利用”等。这些科学史以及贯穿于其中的许多经典故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最好范例,比如学习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过程,同学们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深切体会科学家们富有创意的思维过程,并从中感悟科学探索的艰辛和乐趣,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培养学生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不仅不能马虎应付,而且还应充实加强,以真正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特殊作用。

三、注重设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核心,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靠平时教学点滴积累形成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关键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设计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阀门”,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的产生、发展及知识的掌握。

3.1 结合生活、生产实践提出问题。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渗透STS思想,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的取向。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践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原理,教师应尽量从生活和实践中发掘问题,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例如在教学“原电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提出:负极材料锌本应是溶解而没有气泡产生,而正极铜上和会出现气泡,但在做演示实验时两极都有气泡产生,这是为什么呢?从而激发学生认清负极材料自身不可能100%纯净,自身内部会形成小电池,从而可以再联系到钢铁为什么会生锈,让学生进行讨论。

3.2 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和深刻性。例如,在氧化反应中,要求得失电子、转移电子总数是多少这个总是时,可以根据得失电子总数与转移电子数相等这个规律,看看在题目中是得电子更容易求出还是失电子更容易求出,从面得出答案。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本质定位为师生交往,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关系,因此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考虑优生,更应考虑差生的存在,要让每位学生都能认真思考,有发言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四、注重把握知识的系统性

学生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基础知识,而零散、杂乱的知识堆砌难以发展能力,只有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才能升华能力。例如应用化学元素关联性,串连知识链。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是前后连续的,复习时把这些知识串连起来,有利于对知识系统完整的认识,并使于记忆。以钠及其化合物为例

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更深层的领悟生命的本质,内化知识要点。

此外,列表对比法、画概念图等方法也是把握知识体系常用的方法。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实验必将随着新课程实施而进一步侧重。

5.1 重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研究科学的方法便可以不变应万变。科学实验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尤其要注意使学生明白教材中的实验的重要性:从教材中的实验,总结实验的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并分析归纳实验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上的共性和特性,掌握实验规律。

5.2 注意领会课本实验的科学性。要掌握课本中的实验,必需深刻领会每个实验步骤的科学性与必要性,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步骤: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要让学生认清为什么要这些步骤,缺少了其中某个步骤为什么不行,除HCl与除H20装置顺序能否颠倒,每个步骤为什么要用一些特定的试剂。

总之,面对新一轮高中新课程程的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复习依据,在夯实双基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创客文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文化;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4-0048-03

进入21世纪,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以科研人员为主体、以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1.0模式,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不以营利为目标,热衷于创新、设计、制造,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群体——创客。 基于设计、分享、交流、制作、开源的“创客运动”正在席卷全球。这种打破专业、技术、人群壁垒的创新模式,不仅已经走入中国,并开始在一些高校及中小学中兴起,甚至走进了课堂。

学校教育的价值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是否吻合,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文化进行衡量。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价值观、行为特征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2]。在表层,课堂教学文化表现为可观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环境布置等;在深层,则体现为师生共同信奉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知识观、价值观等。

课堂教学文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一个多方面渐进的过程,需要课堂文化日积月累的熏陶;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文化直接作用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人格的培养。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在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中,课堂教学文化最为直接、最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追求梦想变为现实的创客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

创客,STEAM领域的佼佼者

开发整合型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创造的需求说到创客,我们会直接联想到STEM教育。国外教育者还将艺术(Art)加入到STEM教育当中,称为STEAM。体现STEAM精神的活动常常在各地的创客空间中发生,不同创客小组擅长不同的领域,有的擅长科学,有的擅长艺术,有的则擅长音乐、电子或者编程[3]。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教材的编排顺序,而应合理地优化教材,二度开发教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广泛的教育领域。如果我们要让学生成长为具备全面创新能力的创客,信息技术课堂就应该打破以应用为主的传统教学局面,开发整合型的课程内容,帮助每位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学、数学领域做得更好。如:利用Excel电子表格、程序算法设计等模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算法思维;通过网站建设、多媒体演示作品制作、小软件开发等模块,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近年已被不少学校引入课堂的机器人、开源硬件的教学,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电子报刊设计、计算机绘画、视频作品制作等,需要学生艺术素养的支持,反过来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

世界可以因玩而改变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创客是用科技“玩”转世界的玩家,不少创客项目都可见创造者一颗未泯的童心。许多创客都是以“玩”为创意的起点,以“热爱”为创造的动力。正如美国资深创客Mitch Altman所言:“创造力对于每个人而言,只要是在做他热爱的事情,都会自动地冒出来[3]。”

爱玩、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寓教于乐,以玩导学”。首先,这需要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以相互尊重、民主、关爱的态度去引领和鼓励学生,帮助每位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自身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是自由的,心理是放松的、积极的、有安全感的,这无疑有利于学生创意的萌发。其次,还需要深入了解学情,引入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载体,设计贴合学生生活或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教学实例和任务,提供丰富多样的创作素材。

在此,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位教育创客的游戏教学创意:美国纽约的中学教师朱尔?列维将网络游戏《我的世界》引入课堂,和学生一起在游戏中建立各种3D主题世界,引导学生从中学习信息技术及其他课程。列维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说:“每位老师都能在游戏里发现教学的途径。我还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一个游戏俱乐部,他们现在开始学习如何编程,以便于设计自己喜欢的游戏模式。”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向学生展示尝试新事物的有趣过程,传递为热爱的事件投入激情的价值观,引领学生体验学习之乐、成功之乐、创造之乐。

永不满足,则永不止步

设置推进式的课堂学习任务,保持学生创新的动力不满足,是创客的性格,更是一种能力,是他们创造力的根源。创客需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他们往往对完美极端追求。

我们设置课堂任务时,应再进一步思考如何给学生加一级发展思维的“台阶”,引领他们敢于追求改进、创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站在鉴赏者和用户的角度,评价反思自己的作品或信息活动结果。例如,在学习VB程序设计的课堂中,有一个小组在学习select case语法结构之后创作了一个星座查询程序(如图1)。笔者让学生从软件用户使用体验的角度进行反思,形成改进方案。于是,他们改用“选择框”,以便用户输入信息,查询结果的输出则用图片增加美感(如图2)。为了实现程序的“升级”,他们自主探究,编写了根据月份改变可选日期的程序代码,并学会了图片控件的使用。

让学生否定和推翻现有的成果是“残酷”的,因为这个过程少不了刻苦的研究,多次耐心的实验,以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作品一层层地剥茧焕新,知识和技能一级级地提升,学生体验创造与成功的喜悦也将一次次地翻倍,从而保持创新的动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敢想、敢研、敢做的创新人格。

有想法,就去实现它

搭建“脚手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让梦想成为现实”是创客最重要的信条。当前很多科技的发明,都源于创造者的一个想象或想法:认为有外星人的存在,制造出能够向宇宙发射的信号塔;想把整个互联网装起来,研发了搜索引擎;想找个更有趣的小伙伴,就让机器人跳起舞、说起话……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课堂要注重挖掘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价值,通过“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把想象变成现实,是一个充满设想、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

笔者在利用Scratch软件进行程序设计教学时,以一个日本创客空间的创意项目“声控模型汽车比赛”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Scratch中探究、实践,实现了用麦克风控制汽车运动的动画。之后,从程序对声音的感应为起点,向学生提供了利用麦克风接线、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元件制作的光电感应器和热量感应器,让学生发挥想象,编制各种模拟程序。于是,光感路灯、窗帘,温控自动调速风扇、空调等模拟现实的程序就在学生们的手中诞生了。

站在彼此的肩膀上,越站越高

引领合作共享的课堂价值观,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创客的共同特质是创新、创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人,相反,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以及各不相同的特长。一旦他们聚到一起,相互协调,发挥自己特长时,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创新活力。许多创客的作品不在第一时间去抢注专利或谋求利益,而是与人分享其中的乐趣,寻找知音,这成为创客文化在全球蓬勃发展的最强动力;他们也善于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更优化的创新成果。

“人类文明的共享与弘扬”已成为信息时代下全球教育的一个共同话题。信息和经验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被激活,才能实现增值,学生个体学习只有不断从伙伴中获得信息,借鉴并吸收经验,才会少走弯路。在“智慧共享”的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从谋求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和‘储蓄’,转换为‘表达’‘共享’‘创造’”;从个人主义的排他性竞争学习转换为同他人对话的合作性共享学习[4]。

学生存在知识储备和个性特长的差异,信息技术课堂不是消弭学生差异的“屠宰场”,而应是展示学生差异的舞台。我们可以在具体掌握学情的基础上,组建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信息,研究问题,相互协商,取得共识。例如,笔者在教学《多媒体演示作品制作》单元时,以利用Powerpoint制作“数字故事”为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根据兴趣与特长组建“工作室”。其中,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主要负责故事脚本撰写;美术特长的学生主要负责画面风格和图片素材的选择;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主要负责配乐,每位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打造合作型的作品。在这个学习共同体当中,学生以“互教互学”的学习方式共同学习了软件的操作。碰到难题时,每位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寻找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

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现文化的传递,既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学习,也需要每一位教师发挥创造的智慧,成为一名“教育创客”,构建创新型的课堂文化,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为学生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更好地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宋刚,唐蔷,陈锐,纪阳.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 2 ) :28-33.

郅庭瑾.重建课堂文化:为思维而教[EB/OL].docin.com/p-690887488.html.2013-08-18.

篇(3)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已经实行七年了,本人也恰好陪伴学生体验了从高一到高三的一整套新教材新理念。感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材组织形式、教学结果评价方式的变化层出不穷的同时,现就高中化学这一学科新课程体系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一、建构有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

高中化学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课程目标,与原高中大纲中的“教学目的”相比,课程总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尤其突出了后两方面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涉及“科学探究能力”、“问题意识”、“与人合作”、“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反思评价”、“学习兴趣”、“实践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目标。结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特点,课程的内容目标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好,对有关的课程内容分别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二、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要求,高中新课程在学科之上设计了“学习领域”,特定的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一个或几个科目组成。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三、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必修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既反映了现代化学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四、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下表就是必修课程模块《化学1》所建议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和有关案例。

五、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与新课程相应的3种评价方式,即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以书面作答方式进行的纸笔测验将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习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和反思的过程,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档案的内容;活动表现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后两种评价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大力提倡的。

六、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在各个课程模块中,突出强调了化学实验的作用,以此作为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并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

篇(4)

【分类号】TH-39;G712

1引言

在我国教学体系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中职教学工作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社会用人需求逐渐变化,专业、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的今天,中职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效果。相对于其他教学体系的学生来说,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并且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上学生都不愿意进行参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急需得到激发。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作为重要的中职教育内容,机电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对信息化课堂的有效应用,其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对当前机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当前中职机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取科学的现代技术,对教学方式和思路进行更好地改进,打造富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更好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2信息化课堂应用的意义

当前中职机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以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并且将习题的练习作为对知识掌握和消化的方式,知识学习过程相对僵化,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存在较强的被动化特点。以往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其很难适应新时期新的教学需求,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十分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课堂逐渐走入了中职教育体系当中。信息化课堂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机电教学的需求,并且可以很好地适应机电教学的特点,通过营造一个生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抽象的知识进行更加直观的理解,整个知识的理解效果得到了很好地保障,并且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十分有限,并且欠佳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对于学生的学习信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出现曲高和寡的问题。中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有限,如何打造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这也成为了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信息化课堂的应用,可以对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发挥,让师生进行更好地沟通和交流,整个课堂教学环境被进一步地活跃,并且丰富多彩的信息展示形式和学习方法,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与探究的空间,课堂学习过程被进一步地活化。

3信息化课堂应用思路

第一,科学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科学地调整,打破以往传统教学目标过于片面的问题,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能力的成长,真正地将中职机电教学活动中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实现和落实。信息化课堂应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地自定,通过引入一些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第二,对信息化课堂的应用进行人性化地调整。对于中职机电教育活动来说,其关注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信息化课堂的应用也要重视人的因素,将人性化作为教学活动调整和发展的关键方向。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对信息化课堂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利用信息化课堂的优势,融入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和发展。在教学中,不仅要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适当地增加一些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多媒体教室是信息化课堂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活动更加愉悦的感受,活跃课堂气氛。教室在多媒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对 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引入更多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对于机电知识学习的兴趣得到更好地提高。中职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和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确保足够的适应性,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地调整,让学生在信息化课堂学习参与的过程中真正地获得成长和发展。学校应制定出灵活的信息化机电教学制度,在制度下打造出新的教学方法,活跃教学气氛,把教学与信息化完美结合并且将教学任务任务按时完成甚至超额完成。机电教学在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适当地增加一些社会实践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

第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信息化模式下,师生之间活动了更多的沟通渠道和空间,学生在课下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就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进行提出,并且教师可以实现远程的沟通和指导。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地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构建一个共同成长的空间。提高沟通交流水平,可以一改以往单向交流下,师生沟通互动不足,学生参与性不佳的问题。

4Y束语

总而言之,在机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关注对学生主体性学习地位的保障和实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达到机电教学工作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信息化课堂的应用是新技术影响下机电教学活动的重要创新,同时也是对学生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进行培养的关键举措。教师要对自身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进行积极地改进,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对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行激发,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真正地突出机电教学的需求,更好地将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篇(5)

一、鼓励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目前的教育还是用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特别在高三的应试训练中,有的学生做了很多题目,比较有感觉和经验,但是现在的信息、情境题越来越多,需要学生运用正确的知识阅读分析材料,计算题也大多结合工业生产的背景进行设计,单纯为了算而计算的题目少了。地毯式轰炸做题以增加熟悉度不再是高水平考试的灵药了,高水平的考试考查的是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正确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如主动编题,看书上的资料也能有编题的可能性。比如曾经有一道关于高三化学知识背景的问题,又是高炉炼铁原理的实验室设计,它包括了气体的净化、检验、酒精灯的点和熄顺序等,有的学生可以设计很多问题,这说明他对知识掌握得全面,考虑问题更缜密。如:(1)长颈漏斗中的水的作用?(2)两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先点哪盏酒精灯?为什么?(4)第2盏酒精灯的作用是什么?(5)先熄灭哪盏酒精灯?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目的。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二、注重细节教学,关注学生的想法和体验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实验这种最体现真理的发现过程中,教师必将回答学生提出的若干“为什么”。如在NH4Cl固体分解的实验中,有学生尝试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了试管口,并且在实验报告中提出疑问:“为什么石蕊试纸变蓝了,而不是变红了?”书上只是介绍了分解产生的NH3和HCl在冷处相遇后又会化合为白色固体的事实,但学生多了一个加试纸的动作,多引出一个问题。教师对于这个细节的处理和回答,一定要让学生满意,有了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更深入地自我学习。 

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教师一般都是介绍正确的操作,但总有学生没有搞清楚,出现阴阳极接反的现象。其实,将反接的现象记录下来,可以很好地充当素材,作为教师理论解释的依据。一旦反接,铁丝作为阳极,会迅速地腐蚀,U形管出现白色的絮状物,所以将错就错,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以事实说明铁丝接电源负极而受到保护的结果。当然,选用铁丝而非石墨,是因为铁丝的导电性比石墨好。 

三、注重师生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目前课堂上存在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 

1.教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的机械课堂教学,让学生兴趣大减,没有兴趣的学习会让人觉得累,再加上过多的作业,使得高达44%的人都表现得累、无兴趣。问卷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觉得课堂上“累,没精力”“想睡觉,人不在状态”、“作业越来越多,忙得没时间思考”“无兴趣,脑子懒得动”。 

2.繁重的工作任务加上精神压力,使教师不能每时每刻都对每一个学生的提问保持热情和耐心,导致许多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误解。 

3.多年来,课堂上教师习惯于自己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很少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导致突然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提问时,学生竟然不知道如何提问。比如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学生的回答是:“找不出问题”“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等等。 

4.有一部分独立自主能力强的学生,过于自信甚至自负,不会主动提出问题与教师交流。比如问卷调查时,一些学生回答的是“遇到问题喜欢独立思考,自己解决”“觉得自己能解决”。 

(二)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探究令人困惑的情境和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探究机会少,但机械重复地听、记和练过多,无意中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导致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约25%是减弱,约30%说不清。因此,要在平时教学的准备、理解和应用三个阶段中,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挑战与技能之间要达到最佳匹配的问题,或将某些活动加以改进,以便让学生提问。提供机会使学生更多参与逼真的科学过程,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沉浸于探究活动中,享受思考问题的机会,享受问题中的乐趣,即所有人经过努力都会得出“哇”的惊喜。 

篇(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36—02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是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的指导思想——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宽口径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偏基础课程。在该课程中几乎涵盖了有关电气工作的所有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与电气工程的各个方面均息息相关。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以此提高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效率。

一、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分析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为:其一,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课程内容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每一章都是一个崭新的内容,并涵盖大量的理论知识点,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其二,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过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工程实训环节。

由于电气工程基础课程具备以上两个特点,所以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由于课程设置的教学学时数有限,即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无法全面讲授知识点以及与电气工程实践相联系,所以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消化和理解较为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其次,课程教学没有把握住重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加之教师缺乏对学生必要的课后复习指导,从而造成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效率偏低;再次,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没有将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导致教学效果完成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

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一)信息化教学具备开放性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使其具备较强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开放课程资源,使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入教学资源系统,可以随时进行课程学习。同时,在教学资源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仿真实验、演示实验、虚拟实验等实验教学信息,可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弥补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缺失,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其次,信息化教学方式是一个开放的课程建设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字化资源,还可以有效促进产、学、研三者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信息化教学具备创新性的优势

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系统能够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研究专题,让学生进行课外研究,使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学生在研究专题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具备建设性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使教学场地和教学时间不受任何限制。由于网络信息实现了高度共享,所以学生可以学习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满足学生差别化的学习需求,从而使信息化教学更具可持续发展性。

三、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现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电气工程基础教学的内容不再只局限于教材当中,而是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教学。在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对教学进行辅助时,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的是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其通过各式各样、图文并貌的动画、音乐、图形和图像等,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中声音和图像可以使原本较为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师能够将一些原本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进而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其能够进行一些模拟操作,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由于多媒体的使用完全是教师在控制。为此,在软件的选取和课件的设计上应尽量贴近教学内容,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可将发电机调速器的动作过程、凝气式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的调频过程、继电器保护器的分合闸过程、电气控制回路的动作过程、倒闸操作过程等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种课件不但能够重复播放、反复操作,而且还能够出现不同的界面,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这种教学形式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应用,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课程的内容随之加深,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变得更加容易。

(二)构建实践教学资源系统

实践教学资源系统的构建应以电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网络平台为支撑,以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发为核心。同时实验内容的设置应尽量以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为依托,以此来体现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先进办学理念。该资源系统由以下四个模块构成:

1、管理模块。在整个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教师既是教学的指导者,也是信息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和各种实验项目的开发者。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并将这部分经验有效地融入到信息网络教学当中,以此来监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并从旁引导学生,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2、实验与实践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和具体实验时间,这样有利于开放实验室运行模式的顺利实施。教师可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设计必选和可选两类实验项目。学生则可借助信息网络平台,结合自己对各类实验的兴趣,合理选择所需的实验项目。当学生选好实验项目以后,教师按照实验项目的数目和具体参加人数,来编排实验时间表。对于一些教学以外的设计性实验,学生可自行组织成创新协作小组,然后进行提前预约,在获得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按照预先申请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完成相关实验。信息网络平台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外,还能够按照相关的行业特点设置标准化的测试题库,这样便于学生在网上进行专业技能竞赛,进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实践教学资源模块。信息网络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获取便捷、各种资源丰富。为此,构建一个检索快捷、资源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库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基础保障,有利于学生随时获取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资源。

4、协作交流模块。信息网络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以实时交互的形式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不仅可以利用信息网路平台中的BBS及讯息等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也可以通过聊天室及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在线讨论,彼此间交流意见、答疑解惑。

(三)建设数字虚拟实验室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基础课程中原有的纯物理实验现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的需要,这部分实验已经很难满足电力系统实验教学的要求。为此,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采用数字虚拟试验则可以有效地克服实验仪器方面数量和质量的不足,以及教学经费和实验场地等相关因素的限制。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的各种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并且还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遥视、遥控、遥测和遥调,由于计算机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所以实验效率也较之以往有了极大程度地提升。原有的纯物理实验因为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要求,致使实验难以达到设计性和开放性的目的,而数字虚拟实验却能够真正实现实验的设计性和开放性,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文辉.信息化技术下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z1).

[2]马幼捷,安小东,周雪松.电气工程虚拟实验技术的研究[J].电测与仪表,2006,(5).

[3]林屹.叶小玲.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

篇(7)

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会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

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自主可控;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

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建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10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08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

(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

(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部分新技术。

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及电力工程经验。

(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

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发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若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项目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

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

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基础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

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如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巩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

在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

4.实施案例教学

篇(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6.032

Abstrac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multimedia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it has emerg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for students learning habits and subversiv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tter the abstract and complex knowledge to show in front of students, for students of thinking inspir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appl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urse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s.

Key words mechanical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teaching; course teaching

0 引言

机械电子学是一门综合了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对机电行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随着机电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对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的变大,机械电子学课程在高校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目前来看,工业信息革命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也已然敲响了教育改革的钟声,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这一门课程的特点要求。

信息化教学是将先进教学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协作、透明、思辨。本文就信息化教学在机械电子学课程中的应用提出了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1 树立信息化教学正确理念

信息化教学,研究的主体对象是教学,目的是达到教学的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教师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摆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角色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也由讲解说明转变为情景设定、问题分析、协商研讨、总结延伸等模式,极大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①从目前来看,高校教室都配有计算机和投影仪等基础教学设备,并实现了联网,但教师的传统角色并没有改变,从而对教学设备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可见,如果教师没有领悟信息化教学内在本质,即使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但还是无法更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只是在为用技术而用技术,忽视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会课堂知识,摆脱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课程考核机制也要随着改变,并不是“一卷定全程”的做法,因为每个学生对不同知识的理解程度、兴趣度是不一样,单凭教师所谓的“重点知识”来考核,极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遏制学生的思辨思维,对于学生学习知识也纯属应付教师、应付考试,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脱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具备合理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信息化教学目标,每一环节都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变得科学化、现代化,高校培养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

2 丰富信息化教学的数字化资源

传统的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够了,教师是以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活跃”于课堂。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教学领域也应丰富教学的数字化资源,多层次的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知识处理能力。机械电子学是融合了多种技术的学科,内容丰富多样,所以学习它需要多方面的基础知识。然而课堂多媒体资源毕竟有限,这就需要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使课程资源多样化。如今,移动网络终端发达,数字化资源可能会比书本内容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数字化资源能紧跟机械电子行业发展,提供前沿的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实践操作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机械电子学课程的特点也表明,单凭一本教材很难让学生深刻领悟知识。学生的实践机会本来就很少,如果理论方面还不能提供丰富生动的资源,那这门课对于学生的作用就很小。由于数字化资源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从课本内容或者相关基础知识出发,围绕某个知识点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源。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所有的备课资源应该是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表演”。除PPT课件外,教师可根据每节课内容要求,录制或搜索相关视频分享给学生,建立实践应用题库,并开通教学平台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开设教师答疑专栏等。

3 完善信息化教学的硬件环境

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践离不开配套的教学硬件,没有硬件设施的支持,再好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也只是“纸上谈兵”,也就不能达到信息化这一教学目标,可见,硬件设施环境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石。

类似于传统课堂中的粉笔、黑板、板擦等基本物品,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已成为课堂必不可少的“一员”,而计算机和多媒体大多情况也只是方便教师教学的设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硬件设备趋于智能化、便携化,教学课堂的布局也要根据设备的应用程度。②对于机械电子学中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或展示相关机器或构件,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掌握。机械电子学这门课程是服务于实践操作,理论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考虑到实际设备购置昂贵,可引进相关模拟系统,使学生通过虚拟的操作达到对理论知识的把握。

4 提高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

信息化教学理念再好,课堂设备再先进,教师不会运用这些技术,也就不会使信息化技术发挥到高效的作用,所以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也提出了要求。教师是学生攀登知识殿堂的阶梯,决定了学生攀登的高度。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紧跟时展步伐,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是基于信息支持的教学设计,美国《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8版)中明确指出了,教师应能够使用各种数字化时代的媒介和方式与学生、家长及同事就一些信息和想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③

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注重技能培养,如多媒体设备操作技能、教学应用软件开发设计能力。虽然在过渡阶段,教师可能会有压力,但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把自己综合教学能力提高上去,才不会在教学改革中迷失,才可以在以后教学中更加轻松灵活。

5 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方法手段

以往教师备课只是去制作和熟悉讲课用的课件,而多数情况课件也都是随着教材附带,给学生的感受是教师只是在念课件内容,忽视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期间教师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本质。很多教师以为教室配备了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只是用来方便教学,而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技巧使课件生动,比如在课件中穿插搞笑动画、字体显示伴有特殊声效等简单手段,吸引学生注意,但这并不适用于高校课堂,尤其对于机械电子学这门理论知识繁琐、内容抽象的课程。教师存在的价值是为学生传授解答知识,而方法手段是取得成效的保障。

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将信息化教学硬件设备和信息化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充分合理使用教学中的资源,使课堂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④机械电子学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机械、计算机、电子等基础知识,综合性较强,而学生以前“术有专攻”,可能并不能很全面地理解课堂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提前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为学生更好理解新知识制定良性的教学方法。

6 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把控能力

在信息化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不同知识点灵活组织课堂模式,把控课堂气氛,擅于转变师生主体地位,把握全局,避免学生自由思想泛滥的能力。现在的高校学生在中学时代都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新的教学模式对于他们来说是新颖的,就会导致学生很容易“乐在其中”,这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挑战。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接触的数字化设备功能强大,摆脱了单一的课本,他们很容易偏离教学设计内容,虽然上课积极性很高,但是并没有对知识有系统性的掌握。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制定完善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信息化教学并不仅局限于课堂,它具有延长性。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课下带动学生在教学平台交流、利用数字化资源并完成作业,同时教师也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出学生个性化,发掘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7 结论

机械电子学这门课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这就需要学生接触更多虚拟仿真环境、操作实际设备,经常进行互动交流。同时教师也要根据知识特点搭建信息化教学环境,既要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也要起到教学监督的作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其和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越发体现出它在现代教学中的优越性,必将代表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将是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 刘军,杨西龙.信息化教学模式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2):187-189.

② 华子荀.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发展现状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4):49-51.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105-01

1中职机电教学课堂的相关问题分析

现今的中职机电课堂还是以传统式的讲授为主,把知识练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进行的是教材内容“复制式”和“格式化”的教学与学习。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比较单一,尤其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日,把信息化教学方式手段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不要让信息技术教室变成一个摆设,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室中更具体地了解知识,运用知识,才是实现当今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最有途径。

而教师采取有效信息化教学策略是中职机电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其意义在于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以填鸭式教学为基本点的教学模式,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机电教学模式,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所有的机电教学环节,这将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其主要特征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真正建立师生间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及教育手段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2合理利用信息化中职机电课堂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对策探究

中职机电课想要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意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室,实践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需要多方共同作用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1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育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要想实现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发掘人的潜质,突出人性化教学和学习,为社会培养实用的新型建设人才。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也是如此,必须尊重学生,做到引导和教导相结合。

在具体的中职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室可以实现更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并且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特长爱好。

学生自我发展与社会的未来的关键是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正是其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机电职业课程必须承担其人格养成的重责。借助良好的机械和电气,机电前辈的故事,有效地指导学生。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中华民族历史责任的伟大复兴。

中职机电教师必须掌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实际,适应形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基础扎实,人格健全,特长明显,素质全面”的学生。因此,教师应尽量明确学生的需求,在信息技术系统的帮助下,打造一个教室实习机电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机电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2.2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素质教育

21世纪的需求是万能的、全通的人才。因此,学校在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我国提出的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正是此意。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就是,机电职业课程应当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建立弹性灵活的学习制度。将活跃的机电课堂和民主的气氛作为规范,以严谨的学校管理作为基础,做到认真、有序、活泼、创新的课堂效果。

2.3教师找准定位,发挥引导作用

中职机电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要扮演着“引路子、搭梯子、扶膀子”的角色,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启蒙、引导、指点,因此机电教师首要的是做好学生的组织、引导和协调工作。在中职机电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只要是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就可以放手要学生自己去解决,不要一味地去讲授,认为学生离不开自己,这是错误的;当学生难以、或无法通过合作学习做得很好的时候,老师应该提供及时准确地指导与帮助,恰到好处地做到“收”和“放”,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还应避免某些教师认为课堂上老师的话应该尽量少,问题越多越好,课堂氛围越活跃越好的极端思想。参与式教学不但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另外,在微观方面教师要做到主动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握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客观而有效地评价学生及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机电信息课堂中,没有学生的参与,机电教学不可能有所成效。所以教师应努力转变角色,寻找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机电课堂氛围,倡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平度266700)

篇(10)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五年多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硬件设施建设与“校校通”工程方面的成果比较显著,但是,在实际应用层面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硬轻软(重硬件建设,轻实际应用);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果(效益)不知如何;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优质资源缺乏的同时却没有得到共享,而且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区域推进”的动因。“区域推进”的目标聚焦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并在应用上有所创新,善于发现和培育一批有效应用的典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最终达到整个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和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是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当前,国内一些学者和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并进行了本领域的初步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与我国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出的“教育技术应用实验区”行动计划中,以“区域推进”为核心内容,对实验区进行区域推进的计划与实施操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 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策略,通过课题研究实验区,全面推动了整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但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的全面系统研究,从区域发展模式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还十分欠缺。由此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选题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内驱力来源于一个地区对经济社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前瞻与追求,是对教育挑战的回应,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的互动过程。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既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只有根据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之路,才能促进国家整体教育信息化健康、协调地发展。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是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增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转化为决策的可操作性,推动我国宏观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与教育政策、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相关的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大大丰富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

从关注技术教育应用的表面转向关注各学科的渗透,使不同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得以实际提高,从而克服信息技术应用的表面现象,通过以点带面,实现真正的应用普及与提高。

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共享。

从关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关注实际应用的效益和效能,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规模效益。

从关注短期行为转向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教育信息化的短期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成片的联动,产生区域的规模和质量效益。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剖析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

(2)分析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影响。

(3)建立适合国情的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

(4)构建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

(5)建立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成本效益模型。

(6)健全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保障机制。

2.研究内容

(1)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研究。

(2)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影响研究。

(3)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研究。

(4)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模式构建研究。

(5)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和效益研究。

(6)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保障机制研究。

3.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是: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以实际广泛应用作为区域推进的前提,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基石,以规模效益为抓手,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全面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构建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建设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成本效益和保障机制研究。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区域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第一线教师为主体,以智能数字化平台为研究工具,以专家指导为纽带,强化过程研究,注重阶段成果;借鉴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本课题遵循的研究路线是:理论先行,科研领路,注重实践,即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实验――模式构建――总结实践,使研究逐级深入,螺旋上升。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综合运用战略规划、区域经济学、社会学、未来学、比较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区域实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统计数据分析、模式研究法、专题研讨、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多种研究方法,选择不同地区进行实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1)有关理论依据的研讨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2)外出调研及研讨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3)模式建立主要采用模式研究法。

(4)方案等的制定和完善及是否和实际相吻合,主要用案例分析法、调查法。

3.技术路线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应用为依据,紧密跟踪国内外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性研究,发展新的理论与技术,持续不断地将新成果及时地融入到对于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策略研究中来,使该研究不断丰富、完善。技术路线的具体实施方案为:

(1)制定科学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2)综合集成我国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已有的研究成果。

篇(11)

一、会议主题

均衡共享和谐共进

二、会议专题内容

1.区域网络资源建设的机制与体制的探索与研究。

2.区域信息资源的应用和开发,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

3.网络资源库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4.跨区域间、校际资源合作建设的新举措、新方法。

5.以教师教学应用为目标的区域教育资源建设新探索。

6.重点课题开题报告。

三、会议时间及地点

1.会议时间:2007年3月下旬。(具体待定)

2.会议地点:江苏省常州市。(具体待定)

四、会议代表

1.中央电教馆有关领导。

2.课题专家组成员。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教馆、教研室等分管教育技术研究的有关领导。

4.相关地区部分教育部门领导。

5.相关学校主管领导及科研人员。

6.企业界代表。

五、其他

1.会务费:380元/人(含餐费、资料费、会务费)。

2.会议代表的住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会议代表的往返交通费用自理。

3.欲参加会议者请于2007年3月15日前,将填写好的“参会回执表”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至组委会。

六、联系人

王晓军(北京)010-87663458-8083,13311596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