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四有教师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4-17 03:12: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四有教师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四有教师论文

篇(1)

实训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定位,《导游业务》作为高职旅游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实训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导游业务相关理论知识和导游讲解与带团技能,并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经过实践转变成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提供基础。围绕这个目标,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对《导游业务》实训课程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体验模块设计,使学生在模拟体验、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尽快完成从学校角色到职场角色的转变。实行项目导向、工学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实际的导游工作流程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载体,使学生能够在仿真与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导游,真正做到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也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以上课程设计思路,围绕就业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情境体验式实训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内容设计。按照教学计划的学时安排,本实训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根据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共分5个项目10个模块40个任务,5个项目包括导游服务技能实训(语言运用、讲解技巧)、导游服务规程实训(服务的规范化)、处理突发事件实训(应变能力)、现场综合导游实训(实地讲解能力)和导游资格证应试模拟实训(取得职业资格的能力)等。通过具体的模块以及子任务的设置、训练,切实达到提高学生导游服务能力、语言讲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突出了课程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和技能性。根据授课内容和注重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教研室成员共同编写了适合学生特点的《导游业务实训指导书》自编教材,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导游实训各环节的操作要求,同时还将任课教师授课几年来积累的案例和习题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分别形成“导游业务习题精选”和“案例解析”;按模块教学模式编写了电子教案,设计了PPT课件,课件中的案例充分,画面清晰,组织合理,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每一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都有相对应的案例分析和思考题,以增强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和实施中,探索出能够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六环节任务驱动”教学法。即由教师根据实训项目提前布置学习任务,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决策完成任务的形式,确定分工,下一步由学生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进而进行任务实施,展示任务成果,最后由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结,项目完成。可以看一个实际例子。实训任务:美岱召沿途与景点现场导游讲解实训要求:能够按照导游服务的基本规程,运用多种讲解技巧,独立完成导游讲解服务。实训学时:6学时实训材料:其一,导游员所需的物质材料(导游旗、话筒、胸牌、职业装、生活必备品等);其二,景点资料;其三,旅游车。实训内容与步骤:第一,实训准备(教师布置任务、小组分工、制定计划):学生分组,指定一人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内分工,其中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为导游人员,其他同学以游客和实习导游的双重身份参与游览。小组之间提前沟通,分配各组讲解任务。小组成员共同搜集实地讲解的景点资料,依据实地讲解评分标准,共同设计讲解方案,拟写讲解部分的导游词。小组选派的导游员提前熟悉导游讲解词,课余时间自行演练。第二,实训开始(任务实施、成果展示)。教师说明注意事项,实训开始。旅游车行进期间地陪进行沿途讲解,到达景点后由景点导游进行讲解,期间全陪和地陪依照导游服务程序、内容提供游览过程中相关服务,遇有突发事件,导游集体应有共同配合解决问题的意识。游客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发现导游讲解中的问题,并比对自身进行总结。第三,实训结束(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随堂总结。布置下次课堂讨论,主要针对本次实地讲解,不同分工的同学课后总结,结合自身感受谈体会。

篇(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21-02

幼儿教育改革的形势不断要求幼儿教师成为研究、反思型教师,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反思和发展”列入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幼儿教师要“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而撰写论文,作为衡量幼儿教师实践反思能力的一个指标,也愈发凸显其重要地位,在职称评审、评名师或各种奖励、晋升等,都需要幼儿教师在正规刊物上公开。

为调查了解幼儿教师撰写论文的现状,反思写论文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价值,笔者随机抽取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十个镇(街道)30所幼儿园的243名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43份,回收243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39份,占总数98.4%。同时,对部分幼儿教师、园长进行访谈。

一、幼儿教师对论文的认识与态度

(一)幼儿教师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

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肯定开展科研、撰写论文的价值,92.8%认为撰写论文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帮助作用。幼儿教师近五年参与过课题研究的人占71.3%,在问及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时,61%表示是“真正想通过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想通过论文把自己的思想、经验表达出来”,表明大部分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对研究者、反思者的职业定位愈发认同。

(二)写论文不是幼儿教师的“必需品”

尽管大部分幼儿教师肯定写论文的价值,但66.2%的教师不认同写论文是衡量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其他素质如师德、教学基本功、班级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养被视为更加重要的指标。幼儿教师普遍认为撰写和会有压力,调查显示,仅有11%近五年在正式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对于现行职称评审、各种奖励及晋升都需要的体制,有69%的教师认为不合理,另有41%曾因槊挥蟹⒈砺畚亩影响到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教师普遍认为写论文、不应成为他们工作的“必需品”和考评的重要指标,而应根据幼师的职业特点作出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和考核。

二、影响幼儿教师撰写和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繁琐,缺乏思考时间

大部分幼儿教师表示,写论文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需要静心思考与提炼,但幼儿园工作繁多,每天除了带班、教学外,还要备课、制作教玩具、布置环境、与家长沟通等,此外幼儿园还有各项检查、评比、评估和接待等,教师根本没有空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研究。工作的疲倦掩埋了幼儿教师提笔的动力,这在客观上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教师写论文的积极性。

(二)幼儿教师自身科研基础薄弱

83.5%教师认为自身科研基础薄弱、理论水平不够也是影响写论文的主要因素。幼儿教师大多为中专、大专学历,少部分是本科,研究生则寥寥无几。其中42.6%没有学过系统的幼教科研方法,尤其是在选题上经常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如何入手查阅参考资料,写论文停留在类似写经验总结这一层次上,没有从理论上提升和从深度上挖掘。访谈中,幼儿教师直言很多时候写论文是“没经过研究,有感而发”。

(三)缺乏专业人士指导

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和写作方面的培训,也致使写论文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幼儿教师普遍希望写论文能得到“导师”的指引,以确保论文的质量,但在现实中幼儿园往往没有配备这种“高学历、学术型”的专家,幼儿园也极少得到科研机构或高校方面的指导。幼儿园在这方面的培训也较少,调查对象里61%没有接受过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培训,59%认为自己文字组织能力弱,难以支撑起整篇论文的架构和内容。

(四)职业倦怠

此外就是,幼儿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长了,有一定的职业倦怠感,越来越不爱思考,加上幼儿园教科研氛围不够浓厚,久而久之导致总结、研究能力下降,这点老教师更为明显。对于年轻教师,则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没有良好的待遇保障和社会地位,幼儿教师流动性较大,也就难以静心研究和思考创作。

(五)外在硬性要求

调查显示,53%写论文是出于“评职称、评优评先或晋升等需要”和“幼儿园要求”,外在的硬性条件也是迫使幼儿教师写论文的主要因素。面对自己难以完成、而又不得不写的论文,有教师选择从网上或书本上摘抄,“拼凑而成”。

三、对幼儿教师写论文现状的反思

(一)准确定位写论文,发挥论文应有的价值

让幼儿教师写论文的初衷是美好的,能引导幼儿教师逐渐转型为“研究型教师”,让教师通过反思来改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把经验成果提升至理论层面。但是,若把写论文当成一种强制要求,论文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写作、思考需要自由、自主的空间与意愿,在强制环境下产生出来的文章和思想难免欠缺真实和深入。当下,写论文的范式也较为单调和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教师特长优势的发挥。

论文,也就是教师表达教育思想、总结研究成果的形式,本身包含的内容就可以多元化,教育随笔、观察日记、经验总结、优秀教案等,都可以成为“论文”的一部分。这样,幼儿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进行选择,理论水平高的可以写论文,教育经验丰富的可以写总结随笔,教学能力突出的可以写优秀教案,做到幼儿教育成果百花齐放,真正发挥论文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二)调整幼儿教师考评的标准

论文已经成为当下考评幼儿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笔者利用百度引擎,搜索“幼儿园骨干教师评选条件”,在搜索到的103份幼儿园骨干教师评选办法、方案、活动通知中,包含各地省、市、区各级行政机构评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的条件,都把列为一条必达指标。此外,幼儿园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明确规定要求在正式刊物上。这让许多幼儿教师“望文兴叹”,有相当一部分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经验丰富、反思能力也较强但不善于写论文的幼儿教师,被拒之于“骨干”与“优秀”的培养行列之外。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倾向于静态的结果评价”,而忽视了“教师动态的、过程性的专业态度与能力”。[1]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导致论文成为评价优秀幼儿教师的重要指标的根本原因。美国全国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制定的《3-8岁儿童教育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在这方面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它强调的是教师的动态反思及对实践的改进,而非一纸论文。这为我们重新建立科学、可信度高的幼儿教师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三)加强幼儿教师科研方法和写作方面的培训

篇(3)

幼儿时期是心灵最敏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幼儿的是与非、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等基本概念就是在这个时期潜移默化形成的。他们在这个时期初步学会如何待人接物,知道向往什么,厌恶什么……所有这些将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早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独生子,家长们重视孩子身体发育好,会识字就可以了,却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致使孩子任性、自私独立能力差,表现在生活中以“我”为中心,“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注意抓好思想品德教育,使孩子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国此教师就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教师要正确的爱护幼儿

对孩子的爱,是我做幼儿教师的天职,但不能溺爱,应严中有爱,使爱、尊重、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不能偏袒或偏爱。迁就放任不是真正的爱,打与骂也不是严格要求,教师对幼儿的爱应蕴藏在心里,教师只有真诚的爱幼儿才能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

二、重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所谓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就是通过集体教育个别儿童,或通过对个别儿童教育影响集体,使每个幼要求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教育幼儿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提高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三、重视榜样和示范作用

俗话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幼儿也一样有效,榜样、示范由于具体形象,容易被幼儿接受,这样也会使幼儿信服和仿效,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最有权威的人,幼儿对教师的品德,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深,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教师的一切言行。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刻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在精神上给幼儿以滋养,使他们心灵美好、纯洁。

四、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作为幼儿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游戏、劳动、作业、日常生活等方面引导幼儿道德行为。在行为习惯训练中要采用多种形式,不断重复,每次重复都要给予肯定或表扬,以增加幼儿的兴趣,使其不断深化,这样就能逐渐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创造条件。

五、注重思想品德的连续性

篇(4)

随着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出现,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加快,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转变。以此同时,更多的理论和思考也在不断涌现。其中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一种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并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符合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形势与现实需要。

一、 何谓诱思探究教学理论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张熊飞教授在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通过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并引导学生并用五官、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做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使他们能够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人格的完善,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诱思探究教学论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兼容性的显著特点,它吸收了中国文化的“致和之道”,科学地论述了教学中师生的辩证关系。

二、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疑、质疑和解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做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本应引导教育学生求真、生智和向善,促进学生人格的完整和个性的健康,使他们情感的动力功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并能保持较好的学习激情。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 利用情境教学,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以情激情,以情激趣,创设轻松、愉悦、活泼的教学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情境交融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授课开始时激趣设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重要的或关键的知识处设疑,提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课堂教学结束时设疑,使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外得到延伸,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2.2 通过示范授学生以法,使学生获得体验

学生往往是从模仿与借鉴开始学习的历程。要想达到使学生善疑这一目的,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示范。教师的示范要从正确的立场观点出发,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会教材的过程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培养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和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也要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全身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灵体验,如鼓励学生动眼看、动口议、动笔写、动耳听、动情读、动脑思,诱导学生在全身的各种体验中去勇于发现、敢于质疑和学会否定,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促进活动。

2.3 注意激发引导学生,积极发挥好探索的作用

学生的生疑、质疑和善疑的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使由教师自己提出问题转化为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生疑和质疑,并不断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扩展学生的思路,诱导他们开口,并引导他们反复深入地进行思索。这一培养过程是一个从提出单个的问题到提出系列化的问题、从开始提出简单的表面化的问题到能够提出复杂的深刻的问题。同时,在语文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好探索的作用。在教学心理上观察是探索的表现,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于观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探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展示经过充分准备的观察对象,诱导学生以此为中心去进行探索——观察,从而开始他们的认识过程。

2.4 充分备课,做好反馈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备课要充分,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还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备课中教师要努力使教学设计最优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并在选择体验形式时注意其形象性和个性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懂起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并以此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 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既是一种探索实践,也是一种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新,对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该理论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3.1 注意探究的方法、内容和方向

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固然重要,但如果探究的方法、内容和方向不当,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内容一定要重点突出,方向也要做到不偏不倚。

3.2 注意“诱思点”的选取

在教学中教师“诱思点”要有轻有重,努力做到巧妙、合理,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不能将诱思简单地等同于提问。

3.3 注意情境的设计和呈现

情境的创设有许多方法,但并非所有的都适合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呈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我们既要遵循其客观的规律性,又要注意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巧妙地发挥该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M].

篇(5)

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能引起同学的关注和进一步的深度讨论,达到促进学生思维成长的作用。后来,我接触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吴向东老师提出的“情境导向模型”,该模型特别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解决具有一定难度、有挑战性的“劣构问题”。我在知识建构教学中应用该模型时发现,相比于那些通过搜索就可以找到确切答案的“良构问题”,“劣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要充分得多。由于讨论的“劣构问题”始终对应着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学生在动机投入上与以往的泛泛讨论也是不同的,他们的兴趣更浓,交流讨论活动更持久。现在,我们所组织的知识论坛问题讨论都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情境导向模型”的思想,从中深切感受到了“劣构问题”的一些独特价值。

劣构问题更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美国知名教学设计专家D.H.乔纳森把问题分为“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两大类型。“良构问题”是指限定性条件的问题,它具有明确的已知条件,并在已知条件范围内运用若干规则和原理来获得同一性的解决方法。“劣构问题”具有多种解决方法、解决途径和少量确定性的条件。这些条件不仅不易操作,而且包括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如哪些概念、规则和原理对求解方法是必要的,如何将它们组织起来,哪种解决方法最为合适等。

我们在知识建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并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问题要尽量贴近真实生活、难度适宜、在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具有开放和发散性、能分解成多层次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找到解决途径……这些问题符合“劣构问题”的特征。例如,我们引导学生关注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并以面包在体内的消化为例谈一谈,而非简单的“消化系统的构成和作用”这样的良构问题。“劣构问题”能成为学生学习中促进思维发展的诱因和动力。这个过程中讨论对话(包括课堂上的交流和在线交流)所起的作用,不是单纯的知识再现或传授,而是分享知识和观点、相互补充支持或批驳、点评,以及澄清、鼓励,从而使学生思维观点得到发展,建构出新的认知。

有利于学生观点的持续改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作为一种探究性教学活动,知识建构学习以学生的观点生成和持续改进为中心,直接关注学生面对各种问题情境所进行的知识或观点生成和持续改进过程。由此,它要求我们按照观点改进而非寻找答案的思路来组织探究学习过程,即在提出问题后,不是让学生借助各种资料找出正确答案,而是强调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性想法,再通过探究过程综合利用有关信息和数据不断改进自己的观点。

而对“劣构问题”的探讨就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因为通常它都牵涉比较复杂的关系,学生的认知资源不可能一次性地处理全部的关系,而只能先在一个水平上考虑一些关系,形成对问题的理解,进而在这个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究,不断层层深入地追问探寻,使问题的空间随着问题的解决过程而延展。

在分析解决“劣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和信息处理。比如,要思考收集、查询信息的方法与途径,所需要信息有哪些限制,对网络信息的判断、鉴别和选择加工,在论坛讨论中如何更形象、简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对于别人观点、信息的判断取舍,等等。经过这样的合作探究“思维训练”过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组织语言等思维品质会不断得以提升。

有助于学生表达多元化观点,培养创新思维

“劣构问题”除了具有适宜的难度和合适的梯度外,更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即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首先,从思维方向来看,它具备了一定的开放性,即“劣构性”,因为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思维活动持续地进行;其次,从思维力度来看,它应该是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知识简单再现的良构问题。在知识建构课堂中,学生提出多元化的不同观点是必要的,我们鼓励学生提出多元化的观点。对话中可以有辩论和批驳,但是要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要有说服力,要显示出对他人的尊重,同时并不急于得出结论性答案,而是推动大家进一步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打开思路,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更容易形成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集体学习责任感

知识建构学习过程是团体知识的发展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集体学习责任感。每位学生作为知识建构共同体的一员,合作承担学习探究的责任,为了推进认知的发展,课堂中每位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论坛中问题的“劣构性”有利于促进学生通力合作、集思广益来解决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存在太多不可知的部分,难以确定哪些规则和原理是解决问题所必须的,也难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需要通过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去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单纯依靠个体的智慧和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路和视角,各个成员将自己的疑问、假设、事实证据、资料等在论坛中发表和共享,同时也要学会如何与团队中的伙伴交流、讨论、质疑、澄清等。在交流对比了多种不同的观点、论据之后,更容易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和更科学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集体学习责任感自然而然地形成,会切身体会到知识的获取和更新是通过大家集体智慧建构而成的,同时也能意识到个人知识的发展有赖于共同体知识的增长。

篇(6)

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视认知教育,认为要通过记忆来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于是,不断总结字、词、句,归纳一些语法要点,以及学生考试中常常用到的一下文学常识等让学生记忆。当然,必要的知识记忆也是需要的。但问题是我们常常因此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如何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我们通过一些尝试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关键。为此,我们通过创设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1.1我们重视每节课都要有一个口令词。这个口令词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学习的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还在于他的情绪。情绪状态好,学生就能够激情满怀的投入课堂的学习中来,相反,一个垂头丧气的学生是无法接纳任何资讯的,更不要说学习枯燥的知识了。我在第一节语文课上就和学生一问一答:"我们的状态是什么?""阳光、快乐、自信、有目标!"学生响亮的回答!我坚持一周或两周,直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确很阳光、很快乐、很自信,有目标为止。口令词不宜经常换,也不宜一成不变。经常换,起不到强化的作用;一成不变,师生都会厌烦,起不到调动情绪的作用。一般一到两周换一次。

1.2要注重坚持正面,以正能量引领课堂。我们平时教学中,其实是在以我们老师的磁场感染学生。因此,我们老师自己始终应坚持用正能量来提升自己。虽然,语文的作文写作可以写出学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但作为一个人的追求,一定是要正面、要阳光的。我们要用正能量来引领课堂。我常常让学生把右手手臂抬起,三次收回,连续说:"好、很好、非常好!"把左手手臂抬起,三次收回,下定决心说:"棒、很棒、非常棒!"又常常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他们就会回馈我说:"张老师更了不起!"这样,常常可以把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因此也就高涨起来。

1.3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情绪,反复抓,抓反复。我们知道,人都会审美疲劳。激励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一样,开始时,学生激情高涨,但一段时间后,他可能就会回到常态中。没有激励,就是世界冠军也可能会失败。没有充足的情绪准备,谁都不可能进入创造的状态,也不可能取得进步和自我实现。就像汉朝大将李广,在晚上射虎,第二天发现时,是射进了石头,可是以后再射,怎么也让箭进不了石头。王羲之在朋友聚会时,喝酒应和才产生千古绝笔《兰亭序》。没有那个环境,再也写不出那种味道。李白写诗也一样,为什么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喝酒不是真喝,是为了进入那种陶醉的状态。画家吴道子看完大将军斐昊舞剑以后,一口气画出了他人生中最美的壁画。拳王阿里每次参加世界级的比赛都要对自己说三百遍:"你是最棒的!"有一次,他没有说,结果被打得一塌糊涂。大师做事,都要有情绪准备,都要有自我激励或者环境氛围,何况是我们平常人呢?适合学生的教育就应该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以最大的激情和鼓励。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有效,高效,优效!

2.整体规划,以目标引领学生的学习

适合学生的教育也应该是整体规划的,我们要把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对每一个学段应该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我们也不难看到,有不少老师对于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把他们割裂开来,以为一节课下来,有三个目标,一个是"知识与能力",一个是"过程与方法"还有一个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他们不知道这三个目标其实还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目标下的三种表现形式。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你才会把一节课真正作为一个整体把它上好。我们认为,整体目标要优于细节目标,因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和,而是远远优于部分的。就好比我们要认识一个人,不论你从多少个角度来描述,你可能还是无法把握这个人的真正面目。但你看他一眼,对他形成了一个整体印象以后,你肯定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学习也是这样,一味的在细节上花精力,忽视了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就会给学生增加负担,而且效果不好。整体思维是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因为我们的先辈就是这样认识世界的。今天,我们中国要腾飞,更应该把这一优势思维发挥好。

3.以小见大,从简单的地方做起

今天,我们常常喜欢讲"大语文",好像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有多伟大似的。当然,像前面论述的整体规划,即从"大处着眼"是必要的。但具体做事时,我们更应该讲究的是:"从小处做起"。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的内容包罗万象,要看的书更是汗牛充栋。一个人就是穷其一生也是学习不完的。我对学生也是这样说的,不要提出自己完不成的要求。要先从简单的地方做起。比如,大家都强调读原著很重要,可是,我们那有那么多时间读原著呢?再说,原著离开我们的时代太远,又有几个人看得下去呢?这时,我觉得还不如让学生看看原著的内容简介和相关评论效果要好得多。

篇(7)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66-01

集团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于调动企业职工的急性型,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需从之前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体制中进行解放,不断完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着较大的相关性。

一、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

(一)观念创新

为了能使集团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进行创新,首先就要对集团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进行创新,就要打破企业之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老三套“开会,报告,学习”。另外,需要树立起“依靠科学的思想政治生命体系”的观念,依照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投入生产,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开展工作,并积极探索符合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的规律,开辟新途径,使最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从而提高企业职工工作的主动性。

(二)内容创新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创新,企业的思想工作内容也需要得到改革创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变革,另一方面是用企业政治思想教育企业干部职工。针对这两方面内容,需要紧密结合干部职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抓住理想信念,认真开展“三个代表”和“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教育,坚持对基层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和市场经济知识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二、将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所需要注意的因素

(一)抓住三个基本“点”

1.“抓重点”。集团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经常对生产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各种具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使企业职工更加明确地了解到自己在企业生产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自主性,发挥主人翁意识,强化企业队伍。

2.跟踪“热点”。为保持企业职工旺盛的斗志,应当设身处地的为职工着想,解决企业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企业职工排忧解难,真正意义上在精神上激励和帮助广大职工。

3.介入“难点”。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难点,制约着企业经济的发展,例如人事调度,员工绩效考核等等。为能够积极地全面的客观的分析问题,应当积极参与并主动做好工作,解决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难题,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把握好三个“度”

1.拓展“广度”。坚持在企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通过该活动带动思想政治工作全局。(1)通过开展健全的党内制度,进行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对党内生活进行优化;(2)开展廉政教育活动,转变领导干部以及企业工作人员作风。

2.加大“力度”。增强集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将文明高效,廉洁奉公始终立于企业员工队伍之上,建立一流的领导班子与队伍。

3.提升“温度”。丰富企业内部人情味,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建立企业公会制度,把企业职工放在第一位,保证企业的生产周期正常,增强企业职工的工作主动性。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的重要性

1.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是解决目前集团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促使了人们思想中的独立性、多样性更加突出。现如今,单靠说教是无法满足现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的。企业文化与集团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可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增强企业职工的向心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2.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实践载体。企业文化是集企业思想与企业行为于一身的建设,其内容也容易被员工所接受,而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结合,可将呆板的理论说教生动化,增强说服力,改变现今集团思想政治工作空泛的局面。

(四)企业文化与集团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途径

1.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代表支柱,为提升企业文化的形象,应当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使员工将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企业文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员工正确理解并主动接受企业文化。

2.注重管理方法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所在,为促进全面发展,应当在企业日常生活中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与人性化。

三、结语

企业文化与集团思想政工作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融合,才能够增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企业快速、稳定、健康的向前发展。

篇(8)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沉淀下来渗透在民族行为和意识当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情操和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体现在相关的经典著作、文化用品等客观物体之中,也体现在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性格特点、知识构成、习俗礼仪等主题之中。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最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结晶。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儒家的“仁政”思想、“人性本善”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都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学习,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和坚定的信念都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永远比教会学生知识更加重要和艰难。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枯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有着众多的学习方法:孔子强调的思考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兴趣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善于学习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受到思维限制。大学生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学习到海纳百川的思维和心胸。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有着法道佛儒墨等学派,相互之间和谐联系,共同存在,可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要想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第一位。要以课程建设为主体,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反复地仔细挑选,开设各种课程,首先需要开设一个基础的文化欣赏和学习课程,之后开设不同的文化课程,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要。比如经典文化著作选读,先秦代表著作欣赏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不断地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2.加强校园的文化活动

大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都在校园里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设一个人文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接受度。因此,除了在课堂上使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在校园之中,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如,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演讲、竞赛、征文;观看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开展文化和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每天生活中耳熏目染,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加强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路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常客,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接受新的生活方法非常快速。学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加大网络平台和图书馆的使用。学校图书馆应该加大对学生们的读书兴趣的了解。根据专业的不同,推荐不同的读书目录,指导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作用和意义,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阅读经典的思想历史名著,并且结合社会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4.美化校园环境

在校园举办各种活动属于软件设施,还应该加强对于校园硬件设施的美化。校园的图书馆、教室、操场、寝室、篮球场等地方,是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应该在设计的时候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操场树立孔子的石像,在教师和寝室悬挂名人事迹、书画作品,张贴文化知识海报等。

四、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中华优秀文化浩瀚众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精彩的文化价值,通过加强学校的文化课程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的文化活动,加强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等路径,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李建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研究[J].学园,2014(25):38-39.

篇(9)

国有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开展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效果的提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对于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国有企业在管理中将企业文化与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加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员工工作的创新和效率的提升。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企业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增加企业效益。

一、两者融合的意义

(一)二者能互相促进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理念,代表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内在力量。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助于凝聚团结和引导企业员工创新,使企业整体变得有思想有灵魂。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中,都需要让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了解企业的发展理念,让员工产生一种企业归属感。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有着推动作用,以企业文化为核心开展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基础,同时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实践,有利于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推广,增加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影响力。

(二)创造更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良好的内部环境员工工作高效开展的保障,有助于员工提高主动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让员工更愿意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和变革中来,企业文化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员工内部形成和谐的氛围。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员工思想觉悟的提高,可以减少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矛盾,形成更为融洽的企业环境,员工思想高度一致,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同时也可以避免西方消极思想中的拜金主义等同化,激发员工的贡献精神,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当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主要在两个层面:第一是企业的经济实力,第二是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主要就是体现在企业文化和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代表了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的发展理念,文化软实力能代表一家企业管理层的素质和管理水平,预示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可以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更好的管理,让员工潜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战斗力。企业在发展和内部改革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和内部矛盾,致使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之间产生分歧,影响企业改革制度的推行和各项工作的开展,企业文化与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和谐,化解企业的内部矛盾,保障企业决策的实施和制度的推行,缓和各种矛盾冲突,使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四)是企业深化改革的保障

企业的发展中离不开制度和规章的改革,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发展脚步要想不落后于市场发展的速度,就需要适时的调整发展的策略和内部管理的制度,利于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就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增强企业的信息通信水平,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企业文化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将企业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灌输给员工,才能保障企业的改革顺利进行,将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放在统一水平的,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员工个人水平的提升,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提供发展的保障。

二、实现两者融合的方法

(一)健全企业的组织结构

健全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对于企业文化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企业要有参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小组,企业需要管理层、决策层和执行层来制定与企业的发展规划、发展前景相适应的标准化任务,同时要制定出一些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标准管理制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合理完善的企业标准管理的长效机制。另外也要创建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具有较高素质水平的企业标准化管理队伍,并由该队伍来负责推行和实施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保障企业文化发展和员工政治思想教育的推进。

(二)完善标准化体系

企业标准化体系是指工作、管理和技术三个方面的标准的制定体系,完善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可以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和制度标准更加明确,目标更加清晰,对各项工作的规范更加的科学、合理。首先要加强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可以通过增强落实企业化标准工作的力度,提高实施企业标注化管理工作的能力及提高执行企业标准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解决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实现企业较快健康的发展。

(三)向员工灌输人文主义理念

企业的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建设都离不开人文注意理念的约束和影响,当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托在高素质的人才的基础上,因此企业的管理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在落实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要确保每一项决策和制度都能公平、公正、公开,让企业的员工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职责。同时企业各项制度的制定都应该更加的人性化,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并且要确保员工能够清楚标准、遵守标准以及尊崇标准。对企业的每一项工作做到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工作能够根据标准开展,避免规则不清晰造成的错误给员工带来的心理负担,考核目标的制定不能一味的高要求,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考核目标,同时对员工多加鼓励,激励员工进步。

(四)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加强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于提升企业文化与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效果有着关键作用,企业文化的影响最终是要落实在员工个人的身上,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思想觉悟才能更高,对与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才能理解的更深。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一是对员工开展专业化的培训,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提供专业培训,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二是开展职业素养的培训,让员工明确从业的道德标准,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自己,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了,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落实,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也能提升,两者融合的效果才能更好的在员工身上体现,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