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电工毕业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9-02 07:06:1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工毕业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电工毕业总结

篇(1)

刚到会计部张经理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做过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张经理让我尝试制单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困难。于是我只能加班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见习了两天后,张经理给了我一些原始凭证,让我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我根据原始凭证所必需的要素认认真真审核了原始凭证后,进入金蝶会计软件的录入记帐凭证的界面,先按此笔业务录入简明而清楚的摘要,然后按会计分录选会计科目,并在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录入金额,最后在检查各个要素准确无误后,按下保存并打印出记帐凭证和相应的原始凭证钉在一起。刚开始我制作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在张经理审核凭证时能发现一些错误的凭证。但是通过几天的联系后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通过一周多的编制记帐凭证工作,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编制记帐凭证,张经理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了每一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用途,而且教我记帐,打印所需要的帐簿以及查询凭证等财务软件的一些常用的操作。有了这些基本认识并熟练了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除了做好张经理所安排的各项工作后,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而且,出纳的业务比较繁琐,还要保管现金,支票和收据等等,所以需要非常细心,对于比较粗心的我来说,这也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

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虚心求教,使得两周的实习更加有意义。

篇(2)

作者简介:孙丽娜(1974-),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化工职业学院,实验师。(河南?郑州?45004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ZJB0608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93-02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结合,重点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同时注重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端技能的培养主要来源于实训教学,目前,高职实训教学改革已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但随着生源质量的变化、社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实训教学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端的技能型人才,才能实现与现代产业体系的零距离对接。

通过参与河南省教育厅项目《“实践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电工电子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的开发、研究、实施、总结以及后期反馈等环节,同时对其他院校进行调研后,总结出一些高职院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通过几年的实施和对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对实训教学中要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突破的方法。

一、实训课堂内教学改革

1.培养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电工电子实训学习兴趣

目前,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面对专业课有些自信心不足。通过展示往届学生DIY作品,如:收音机、门铃、助听器、电子钟等,在他们分享其他同学实训成果的同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对学习电工电子课程也充满信心。同时展示生活中常用的电工电子用品,例如:家庭常用电路、电度表、电动机、稳压电源、手机、计算机主机等等,结合专业特点和生活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的兴趣。

面对就业,也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信心。现在是数字化时代,电工电子知识渗透于各行各业,机电一体化产品如在数控机加工行业、电梯行业、制冷行业、化工行业的自动生产线上等,以及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等,电工电子科技无处不在。面对广泛的就业前景,让学生懂得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同时,面临整个用人市场出现的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相对于本科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心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一些毕业生尚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订,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同,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注重加强技能和操作能力培养,使得毕业后能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从而使得高职毕业生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这些优势又进一步增强了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为他们的可继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2.贯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进行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既不能停留在理论课上作推导,实验课上作验证的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全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每节课的重难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我院)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改革过程中,不但保留了语言传递为主的传统讲授法,更重要的是采用了学生主体参与型与合作学习型教学方法,同时穿插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针对某些专业把整个电工电子教学课堂放在实训室,教师需更多地参与学生实训过程的指导管理,现场答疑,从而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效果。电工电子实训改革的内容主要有日光灯、电度表的安装调试、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自锁、延时电路的布线与调试、超声波控制电路的安装测试、收音机的焊接安装测试、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数字显示电子秒表的安装与测试等等。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这些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电工电子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技能和操作以及整体素质起到了有效地促进作用,同时也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培养出了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科学合理地运用实训教学评价方法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针对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采用了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穿插灵活运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以及个体内差异评价等多种教学评价方法,促进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并全面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例如在收音机的焊接安装测试项目教学中,我们把实训课程考核分解为几个过程:(1)元件检测能力占10%分;(2)焊接操作能力占20%分;(3)数据检测能力占20%分;(4)整机安装调试能力占20%分;(5)实训总结能力占20%分;(6)德育方面的出勤、纪律以及值日情况占10%分。通过这些实训过程中的分步评价,从而对学生整个项目的完成效果达到了全方位的客观的评价。其中在焊接操作能力中的焊点质量评价中,穿插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以此来找差距,激励督促自己加强焊接技能的训练和焊接水平的提高。

实训评价方式的改革,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评价方式,既要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也要看到学生每一处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提前完成实训任务的学生给予肯定和激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更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但是对学生的实训能力的一个客观评价,而且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18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Practice Reform Combin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WANG Yu, ZHANG Ping

(College of Hydraulic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Engineering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aching higher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However, due to the scale of the enterprise system and the university culture change and other issues led to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 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innovative, application-oriented training objectives.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summary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on stage, to practice teaching in understanding practice, production internships, graduate school internship proposed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program,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quality hydropower project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internship; reform

0 概述

在2009年底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做出庄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非化石能源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①水电作为目前可再生和非化石能源中资源最丰富、技术最成熟、最经济、电网吸纳最现实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改善电力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③通过30年大规模的建设,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南盘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上游的水电开发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水电总装机已突破2亿kW,2015年水电装机容量计划达到3亿kW。尽管如此,水电在整个能源中所占的比重目前仅为14%,因此在可预期的未来,水电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黄金期。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规模和目标才能顺应我国水电发展的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提高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形势的核心培养目标,因此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及经济体制改革等原因造成了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实习教学存在认识实习“走马观花”、生产实践实习“雾里看花”、毕业实习“难上加难”等问题。④⑤⑥

1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实习现状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这样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工学学科,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单位是否能够实现无缝对接,直接胜任实际生产和工作任务。然而近些年国内高校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上却出现了与培养目标相差甚远的问题,国内众多教育学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⑦⑧⑨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实习以使学生建立对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增强工程概念为目的;生产实习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基础;毕业实习是使学生能结合已学专业知识和毕业设计任务,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习受实习场地、生产安全及相关管理制度等制约,无论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还是毕业实习都只流于形式,实践性和创新性不强。(2)实习经费不足、时间不足、指导不足,影响实习质量。由于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加之大中型水利枢纽多位于山区,远离学校,实习成本偏高,导致实习经费不足成为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项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3)实习场所联系困难,实习基地建设不足。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模式下,企业不再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支持大学办学的传统义务,出于经济利益、安全生产及管理方面的考虑,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造成实习单位联系困难。(4)安全责任制,影响了实习项目的开展和实地单位的能动性。按照学校要求,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仅负责联系协调,而且还要负责安全。在学生人数多,指导老师少的局面下,安全责任全部落在指导老师身上,使得指导老师的任务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当好安全员、协调员和保姆。这种要求的错位,不仅是教师负不起的责任,而且限制了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和实习内容的拓展,降低了实习教学效果。针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对该专业工程实习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 结合地域优势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实习改革

结合地域优势水利水电专业工程实习改革是针对该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不同要求和目标,结合学校周边水利水电工程相关单位进行整体和局部,参观和参与,动眼和动手相结合的实习模式。

2.1 认识实习改革

认识实习是让学生通过实习,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业内容、发展动态、所涉及的工程领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认识实习的目标,认识实习中学生主要是以动眼和动脑为主,教学的重点主要是促进学生对于专业内容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认识实习主要以水利水电工程参观及网络媒体资料收集形式进行。参观的水利水电工程主要选择学校周边典型水利工程,这样不但可以大大缩减实习成本,也便于实习过程中安全管理。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网络上收集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在实习过程中与实际工程做对比分析,充分调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以三峡大学为例,由于学校位于水利水电工程丰富的湖北省宜昌市,其周边既有诸如三峡、葛洲坝这类巨型水利水电工程,也有如西北口、香客岩等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结合三峡大学的地域优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主要选定不同特点的典型工程进行,例如三峡-葛洲坝大型梯级水电工程,渔洋河流域不同坝型和水电站类型的水电工程。由于认识实习以拓宽眼界为主,因此参观的工程较多,如果学生全部集中进行,势必会造成实习管理困难、安全责任大、实习效果差等问题。因此,认识实习将学生按工程一次容纳量进行分组,然后在各实习工程之间以循环的形式进行(图1)。实习的内容主要是以学生了解水利工程的任务、主要类型、组成建筑物及各个组成建筑物的作用。学生在实习前通过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收集相关工程资料并整理实习提纲,同时签署安全承诺书。教师在指导认识实习时主要以介绍、讲解和启发为主。实习成果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经历完成实习报告,并以5~6人组成实习小组,进行实习成果整理的汇报展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相互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更好地达到认识实习的效果。

2.2 生产实习改革

图2 生产实习流程图

水利水工程生产实习是使学生结合已学专业知识对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关键环节及步骤有清晰的概念和理解。鉴于目前生产实习安全责任大,实习单位管理困难而造成生产实习难于顺利开展的原因,拟对水利水电工程生产实习进行如下改革:(1)生产实习采用“总了解”―“详任务”的模式在学校周边水利水电设计院或施工单位进行,也即首先由老师统一带队进入设计院和施工单位进行工程设计流程及施工流程的了解,主要以视频讲解、实地参观及工程师现场讲解的形式进行;其次对学生以10人左右的规模进行分组,建立实习小组与实习单位具体科室的联系,实习科室给学生分配安全风险较低且学生易于完成具体任务,例如图纸绘制、简单计算、工程设计等,并限期完成;学生接受实习单位的实习任务后,可将任务带回学校完成,并定期相实习单位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及问题交流。(2)生产实习过程实行校内校外共同指导制度,每个小组分别由校外实习单位一名工程师和校内一名专业教师共同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实习任务的分配和成果的评定,并给出成果成绩;校内导师负责任务的完成及其完成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并给出实习过程成绩。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明确的责权关系,更有助于生产实习完成的质量。(3)生产实习成绩评定由实习过程成绩和实习成果成绩两部分组成,并分别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分别给定。(4)实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与工程现场和实习单位的实时沟通和联络,掌握设计或者施工工程的最新动态,有利于实习任务的有效完成。生产实习流程图见图2。

2.3 毕业实习改革

毕业实习是使学生能结合已学专业知识和毕业设计任务,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普遍存在参与少、讨论少、接触少、实践性不强等问题,建议毕业实习采用分散实习的模式就近在学校周边的水利水电企业单位进行。首先学校与相关实习单位建立稳定的企校联合实习基地,明确学校与实习单位对应的责权利,进行制度化和常态化管理;其次学校将学生分散到不同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再将学生分配到各生产单位及责任人。毕业实习前学生签署安全承诺书,确保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导师给出实习鉴定及实习成绩,实习鉴定作为重要毕业条件归入学生档案,同时学生返校后以答辩的形式进行毕业实习成果汇报。实习单位可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选定优秀者在实习单位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学校为实习单位实习导师计算工作量,提供指导经费。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调动了工程单位实习导师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实习是提高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客观要求。目前由于教学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等原因造成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等教育中的工程实习环节较为薄弱,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所在地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域优势,本文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可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2012043)

注释

① 单晓东.水电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大科技支撑[N].中国水利报,2010-09-16.

② 曹楚生.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5):550-553.

③ 李国栋.中国水电发展概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7(4):222-223.

④ 龚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习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8):106-107.

⑤ 李旭.水利水电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蔬菜,2012(4):58-60.

⑥ 刘闯,邬万江,韩明辉.工科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 206-209.

篇(4)

作者简介:吴强(1961-),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高职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81-02

一、专业教学体系建设

(一)专业建设背景

改革开放30年,国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企业和相关产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利的是:地方电力企业大多被国家电网公司代管或控股,高职学生进入企业的渠道基本阻断。有利的是:随经济的发展,电力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也有了大的发展,变配电运行管理、电器产品生产等企业,对电气专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很大,地方高职院校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这为专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二)人才培养定位设计

在新的背景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如何定位和发展,这给专业教学团队提出了必须很好解决问题。我们通过调研电力企业、电器设备生产厂、建筑业、工厂等企事业的用人需求,了解过去毕业学生的发展情况。从分析看,毕业学生从生产一线做起,需要经过3到10年的踏实工作,才能成为企业的骨干。在学生所学的课程、知识、技能在其发展中,主要用到的是基础的课程知识和宽阔知识面,能够发展的核心是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习能力和处事能力。

按高职学校的办学定位,结合调研分析,我们的定位是:以工厂电工核心知识技能为平台,面对工矿企业、生产企业、电力企业,具有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安装、调试、管理等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掌握电力专业相关的运行、设计专门知识,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三)课程体系方案

结合毕业学生就业信息反馈和企业调研情况分析,决定以小型水电站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将学生带入供配电行业。以参观电站—学习电站—实习电站—设计电站为主线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以维修电工、进网电工和电站运行值班人员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课程教学设计。

除学校要求开设的公共课程外。专业基础课程有:工程制图、电工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应用技术、电气CAD、电力内外线施工等;专业核心课程有:水电站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水电站综合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用电管理等。针对企业岗位需求课程有高电压技术及电气试验;针对学生到水电站运行管理安排有:水轮机及辅助设备;针对电气工程施工安排有:电气工程安装预算。

(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为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我们构建了与课程体系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主要设备是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投资340多万,建设了与专业相关的电工实验室、电了实验室、电工电子仿真实验室、电工操作实训室、变压器电机维修实训室、触电急救实训室、机床电器维修实训室、电工智能考核实训室、配电屏、保护屏安装实训室、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室、微机保护实训室等。在校外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了:电力调度中心、开关站、变电站、火电厂等的参观实习基地;科友电器有限公司、天灵电器厂、泸州特种变压器公司等成套电器产品生产实习基地;流滩坝电站(3×6900KW)、富顺黄泥滩电站(3×6900KW)两个电站运行实习基地。

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教学质量,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在工程教师的工程项目经验方面,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毕业校友资源、企业资源开展师资培训,让教师到企业去学习、实习、在指导学生毕业实习、设计中成长,在参加小型水电站、变电站设计中,在参与企业技术改革中,特别是在市级科研项目《地方电网保护、调度管理与建设研究》、《造纸厂节能改造》、《郞酒集团二郞镇基地供配电系统改造建设的研究》等的研究中,进一步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知识应用水平,也为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了更多的工程案例。

(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机制

通过人才需要调研,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用人需求,以及学生就业信息反馈等,构建一年小调、三年大调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具体为:每一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通过当时的人才需求调研和当时的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情况制定的,课程教学第三年需要针对企业进行必要了的课程调整或增减,以及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来实现对学生的就业定位培养。方案的修改完善都需要按程序审批经,然后才能执行。

(三)课程、实践教学标准完善机制

为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各门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实训项目制定了实训指导书,并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体系过程管理的规定。教师课程教学中,需按要求备课、授课、辅导、考试,课程结束,需要进行总结、提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意见,进而补充完善课程标准。学生需求,课程认真预习、课中认真听课、记录、提问、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等,在学生考核成绩中,学习过程占总成绩的30%左右。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按指导书要求做好实践教学准备、落实项目具体安排和学习任务、参加现场项目指导、评估学生学习过程,评估学习实习报告、实习汇报,评定学生习成绩,写出项目实训总结和提出进一步完善意见。学生需要按项目要求做好预习、按要求认真完成项目、填写实习记录、写实习报告和总结汇报。学期结束,教师做教学总结汇报,教研组做专业教学情况汇报,系进行情况分析,提高下一级课程和实践教学完善意见,并进行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指导书目修改编写。

(四)学生管理体系建设

在学生管理方面,建设以党总支书、团总支书、辅助员、学生会、团委会、班委会为主线的学生管理队伍,在学院学生处、团委和系的领导开展工作。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是通过学习手册、学生守册,将要求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通过构建展示平台,让各级学生干部在开展活动和管理中成长,培养团队精神、合作协调意识。

三、专业人才培养的落实

(一)常规管理方面

强调教学规范的落实,学院和学系层面,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做好每一项目工作,并通过学院质量控制中心、学系教学督导小组对要求进行逐一落实。如开学前、中期、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师教案期检查;每四周要组织学生进行教学信息反馈;期未要组织开展学生评,教师评同行评教;教研组要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开展说课程、课程竞赛等活动。学系每期要进行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教学成绩、遵守规章制度、教学纪律等方面的考核,考核成绩与津贴挂钩。以此,引导教师,认真各项教学工作,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二)教学方面

做好对本科、高职、中职教育的研究,在教学观念上,高职要制定以素质为本位的、以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和实践教学指导书。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所掌握知识、技能和资源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要“授之以渔”, 而不“授之以鱼”。

在课程教学中,要思考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参与、学会应用知识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重在平时观察、考核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情况。要引导教师开展项目、任务、案例、情景、推理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特别要与学生沟通交流,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

(三)实践教学方面

教学观点是:项目任务驱、理实一体,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实现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

实践教学的做法是: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就业特点做实践教学项目设计,按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设计的实践教学项目分为课程单项实验和综合项目实训两个方面。在课程单项方面,主要有电工、电子、电机、电气设备、继电保护项目实验;在综合实训方面,主要有生现场参观教学,配电屏、保护屏安装、生产实训,电站变电站主接线设计,电站运行实习,电工技能培训,小型电站设计等。

现在也在思考引入“教学工厂”理念教学,注重在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两者紧密融合,以模拟、模仿和实际应用工程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学会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流程,并因此实现对学生的因人施教学、因材施教、个性化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素质方面

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需要从课堂和课余生活两个方面综合设计。让学生学会承受压力、学会处事为人、学会承担责任、学会生存之道是必须要做的教育工作。

课程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制定课程标准中,除知识、技能目标外,需要有明确的素质教学目标。课程教学除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学习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做PPT、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等;还需要学会按要求、流程做事,学会表达、听话,学会团队合作等,教师必须思考将这些要求融入到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第二课堂是出人才的主战场。一方面是利用学院和系搭建的人才培养素质平台,让学生在参加管理、活动中,培养管理、组织、协调、办事和沟通能力。一方面是利用专业学习的电工电子协会,让学生在兴趣引导下学习,通过参加电工电子竞赛、教师做的工程项目等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人才培养中需要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就业核心与综合素质融入到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通过规范化的教学、学生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就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学生就会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

篇(5)

二、基本条件

1、助理工程师(初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半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年以上;中专、高中、初中毕业后担任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2、工程师(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三年以上;专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四年以上;中专、高中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五年上。

3、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5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三、材料要求

为了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凡涉及申报对象的学历、专业年限、考试成绩、任职年限及本人的工作能力和主要业绩、奖惩情况,须由申报单位核实后,按规定的要求提交以下主要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二份)、附件表(一式一份);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4、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一寸免冠彩照5张、身份证复印件2份、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2份。

篇(6)

电工电子专业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展现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形式,本文分析了多媒体辅助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优势,总结了“电工电子”课件设计与实施对策,提出了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一、多媒体辅助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是较为明显的,首先,多媒体技术能提供直观教学,在直观教学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为准确地了解电工电子相关的设计理论知识,而且直观教学能够为物理电学知识提供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更快地明确电路情况。直观教学所带来的教学兴趣是其他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实物演示、图片等进行直观教学,这些都缺乏动态表现,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带来动态效果,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更为明确。其次,多媒体技术能够节省时间,在直观演示的过程中,许多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教师板书的时间也减少,因此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实践活动。总之,电子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是提高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电工电子”课件设计与实施对策

“电工电子”课件设计是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所在。首先,要保证课件导入式展开。因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导入教学,导入教学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电工基础》课程中“电场与磁场”的环节时,教师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模拟该过程,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电场线、磁感线的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变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再提出问题,集体探讨。其次,课件要有亮点。课件的内容不是传统教学的“小黑板”,更不是“黑板”的替代品,在设置教学课件的过程要重视内容的闪光点,能够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对于展现某一电子学理论时,通过设计一个拿着荧光棒的小天使来点出“定理”内容等,这些小细节同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课件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课件的基本形式不要一成不变,要保证能够全面展现课件魅力。例如,在教学《电机与变压器》“转差率与转子电路中的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转差率S与转子电路中的频率f2(f2=Sf1)、感抗X2(X2=SX20)等关系问题,教师就可以尝试采用全新的仿真课件,通过对系统内部的直观模拟,具有数字、模拟及数字、模拟混合电路的仿真能力,而且局部专门的电路分析手段,学生感到特别的真实,而且新奇。目前仿真课件Oread,Pspice,

Systemview等,都可以成为多媒体授课的附加模块。另外,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简单的是进行直观教学,也要重视设计互动内容。

三、多媒体辅助电工电子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辅助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确保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地位。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很多,但是它仍然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师不可以全部依靠多媒体技术,仍然要重视探究学习的组织等。课堂教学要维持“教师向学生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引发好奇心,然后进行简单的讲解,指出思考方向,再指导阅读教材,发现问题,进行实验,展开讨论,最后小结。”的基本模式。而在整体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起到辅助作用。其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秉承简单明了原则,不要哗众取宠。有些中职电工电子课程上,教师设计了极为精彩的课件内容,但是其内容却往往完全偏离了教材,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虽然兴趣较高,但是实际收获却较少。设计多媒体课件要简单明了,简单是指揭示问题简单,明了是指学生理解明了。

综上所述,电工电子专业强调课程内容与生产服务相结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快了解基础知识,形成探究能力,以便毕业后更好地投入生产服务中去。

篇(7)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为了适应人才对市场的需求,南阳农校已从原来的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成为集经济管理、机电、数控、模具、汽修、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脑美术设计、会计电算化加原来专业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

1987年农校开始招收小中专,那时农校开始开设物理等文化基础课,由于当时学制四年,文化课为一年半,当时物理的学时为一年。

随着专业结构的调整,80年代后期农校成立了经管系开设了市场营销、会计、管理等专业。90年代后期农校成立了计算机系,除了计算机专业外,还成立了家电维修专业,其它专业都开设有物理课,而家电维修专业除了物理之外还开设了电工基础。由于当时学制为四年,这两门课还没有冲突,物理在第一学期开设,电工基础在第二学期开设。本世纪初农校相继成立了机电系和电子系,由于中专学制由原来的四年变为三年,实习时间为一年,这样总的学时大大缩短,物理和电工基础出现了冲突。有的专业认为干脆取消物理,有的专业认为保留物理的部分内容。下面谈谈物理和电工基础的关系:

1. 物理学在理工科专业的重要作用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普遍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包括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主要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五大部分,其中力学是其它部分的基础,力学是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科学,我们研究电子的运动规律都需要力学知识。

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1687年牛顿总结了前人和同时代及牛顿本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人们称之为17世纪的百科全书,提出来牛顿三大定律,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的转变,人类迎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着电磁学的发展,著名的物理学家库仑、法拉第、安培、楞次等的突出贡献,电磁学在19世纪成为一完整而系统的科学体系,随着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以电力和电力传输、无线电通讯等一系列发明为代表,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能等的相互转变,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 电工基础和物理的联系 物理是小中专的一门文化课,它同时又是理工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的初中毕业生都要学习物理课。

电工基础是电工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为培养生产一线具有一定电学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工人而编写的中等专业学校教材。

电工基础偏重于电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除了需要掌握电学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重点介绍了电子元件的原理、使用、安装和调试,如电容器、电感器、电阻器、万用表、变压器等等。

电工基础包含了物理中电学的全部内容,由于学时的缩短再加上学生文化知识和整体素质的下降,学生的接受能力普遍不高,授课难度进一步加大。如果删去物理直接讲电工基础授课难度更加提高,因为他们没有力学知识,也不知道物体运动的最基本规律,再加上一些重要的物理量他们都不知道。因此电工基础中加入物理中的力学是必要的,第一学期从力学开始,力学讲完之后直接讲电工基础,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衔接,也不影响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难度减小,接受能力也提高了,当然听不懂率也就下降了。

3. 电工基础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两大分支学科,一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自然科学体系――理科;一是以实际应用为主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生活中的自然科学体系――工科。中等职业学校就是以培养生产一线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生产技术工人为目的而建立的。电工基础就是以培养家用电子维修工、维修电工及音频、视频类电子产品、电热、电动器具、家用制冷设备维修工为目的而编写的课程。它与专业课的联系不言而喻。怎样才能提高电工基础的教学效果呢?

第一;充分发挥教学的督导作用,进一步提高电工基础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由于机电系和电子系都是新成立的系,新进年轻教师比较多,再加上他们的教学负担重,年轻教师的进修和听课时间少,业务提高速度慢,需要老教师切实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多帮助,多指导尽快他们的业务水平。

电工基础由于是专业基础课,它的重要程度没有得到专业的足够重视。有的系安排新进年轻教师直接担任专业课,不论其专业水平怎样,而基础课物理等随便让转行的教师担任,或者外聘教师担任,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使电工基础课的听不懂率较高。

学校领导和系主任要深入教学一线,多停课,多走访,多调查,掌握教师的教学实际,掌握实际的教学效果,对于马虎、应付、教学态度不端正,在学校混日子的教师要调离教师岗位。对于转行教师要建立监督机制,能够胜任的要留用,对于教学效果不好又不认真的教师要取消教学资格。在学校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使我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第二;进一步完善学生考试和评价体系,真正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

严格按照学生手册中的学生成绩评定细则办事,该补考的补考,该留级的留级,不能只有交学费就可以毕业,不能只要补考就及格,只要最后学费交完就发毕业证。

进一步完善考试制度,严禁学生弄虚作假,监考教师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任课教师要认真负责,认真改卷,不能任意提高学生成绩,严禁学生说情,要实事求是,对于平时不学习的学生没有平时成绩。能统一出卷的要统一出卷,流水作业统一改卷,教务科要统一收交期终试卷,对不认真改卷,甚至不改卷的教师要按教学规范处罚。

完善奖励制度,班主任要认真负责,对于德、智、体、美、劳优秀的学生要奖励,拉开奖励档次,对于不学习,不守纪律的学生不但不奖励,还要出台处罚措施,在学生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电工基础教材要规范。

现在的教材版本太多,今天用这个,明天用那个,其实质内容大同小异;电工基础版本多的另一个原因是各专业不统一,不同专业用不同专业的电工基础如数控专业的《数控技术基础》。我觉得这样不妥,不论任何专业的电工基础,其大部分内容还是一样的,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篇(8)

中国分类号:G718.5

今天,电子电工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很多中职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已把电子电工专业当作重点培养发展的专业。电子电工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因此,电子电工的实训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电子电工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在职业学校教学活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探讨建立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一、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现状

1. 动手实践项目老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现今很多学校的电子实训教学很少注意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多老师在每次实训前要花很长时间去讲实训的目的、原理、注意事项,学生跟着老师照葫芦画瓢,结果,学生失去了实践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研究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2. 实训监控指标陈旧,内容缺乏质量监控

现在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尽管在内容上已经逐渐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与学结合的模式,但是对实训教学监控仍旧沿用原有的课堂教学的监控指标,使得监控结果可信度大大降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3. 实训反馈机制迟钝,成绩缺乏有效反馈

在理论教学中知识集合和理解需要时间过长,而实训教学重在技能的临场运用,学生动手操作的表现及时反馈才能生效,而大多数学校依旧使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分数来反馈实训教学效果,严重影响教学消息的反馈质量。

4. 学生认识不到位,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状况,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质量体系的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对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新进行设计与整合,使其符合高素质高技能电工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中职学校实训教学的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确定实训教学监控体系的准则

在现代质量管理中,“质量”被定义为“用户的满意程度”。实训教学质量可以用以下8个准则进行监控:

(1) 学生满意度:学生对整个实训教学的操作过程、结果及反馈的满意程度。

(2) 老师满意度:上课老师对整个实训教学的过程和结果的满意程度。

(3) 学习可靠性:在完成实训项目之后,学生应该具备解决与该项目难度类似的问题和能力。

(4) 效果可见性:提供实训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记录及实验实训报告及总结,使得每次实训都有据可查。

(5) 企业满意度: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对实训教学过程的满意程度和对实习生(毕业生)动手能力的满意程度。

2. 体系的组成内容

质量监控体系是把行业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实训管理人员及实训的硬件、软件条件、实训的手段、实训的信息等有效组织起来的一个综合的监控管理系统。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的考核机制。配合相关的实训设备和技术支持,制定一系列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与方案,对实训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综合考核,同时制定配套的措施,激励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激励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

(2) 良好的制约制度。建立实训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训督导组、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实训社团等。各个层面直接应互相联系、互相协调、互相制约,形成良性循环,从全方位、多角度地监控教学过程,使质量得以保证。

(3) 合理的质量监控。完整的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原始数据和信息,如实训报告、实训总结、实结、课堂作业、心得体会等,根据实训教学质量监控准则,形成质量监控报告。

(4) 良好的反馈机制。将收集的实训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并及时反馈给实验室管理员、上课老师和学生,对整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控,最终形成一个制度化的质量监控体系。

3. 实施的步骤

(1)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实训项目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记忆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其核心在于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相统一。以维修电工为例,将电工电子实训分为采用电气安装与检测、机电控制电路装调维修、自动控制电路装调维修、基本电子电路装调维修等模块,使项目的设计贴近生活生产实际。

(2)确立实训教学的中心地位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关键,确立以实训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纽带,将课堂、实验室、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从政策上、制度上规范实训教学,使得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质量保障。

(3)量化评价指标

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准则进行指标量化,综合运用运筹学方法以及其他相关教学法,对实训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三、 总结

电子电工实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而就,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用科学的方法,将实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到监控体系之中。我们要积极探索、研究和创新,不断更新实训内容和教学方法,使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81-01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类院校开设的一门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符合现代就业市场需求的、具备较高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可以为高职教育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铺垫基础。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要求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目前主要的教学研究方向是有效实现课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需要依靠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精品课程体系的完整建构、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体系一体化和教学评估侧重技能评估等方面来实施。

一 工学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教学化的首要工作是做好教学内容方面的工作。教学内容需要依据就业市场中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有机整合。目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教学内容的传统处理方法虽然首要强调的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但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则是轻视对电工电子定律的参数定量计算和定律理论分析。随着课程教育的改革,电工电子课程又增加了部分实用案例,以便进行理论分析,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对理论内容进行简单的形式增减;而有部分教师则通过增加实验指导书的形式来对理论教学进行能力教学补充;也有部分教师则采用一边讲理论一边练习的方式来进行工学结合的尝试,但是边讲边练的形式是依据课本上预设好的实验数据,并不能起到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其中得到发展的预期效果,事实上是与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要实现工学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以机电一体化等行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依据毕业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实际运用情况,确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要实现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本理论、基础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安全用电常识的知识目标,整合让学生能相对熟练地使用一般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技能目标。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在传统的理论为本的教学基础上,树立“理论为本,实践先行”的教学理念,注重课堂电工电子实验操作,借助“实验引导―理论讲解―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再实验”的课程教学思路,侧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建构。

二 工学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改革

工学一体化教学侧重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实验学习的比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从简易单一到综合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平时教学时,要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如将相关的电工电子教学设备和专业设备布置在同一个教室,实现电工电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一体化,将这些实践性的知识统一于同一授课室进行理论分析,逐步分解和深入整合,有利于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在教学做三位一体的过程中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师在讲解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时,首先进行节点、支路和回路等相关概念的知识回顾和预备,然后给学生引入相应的复杂电路电流测量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得出实验数据并相互交流,最后总结得出经验结论并上升为理论,教师依据理论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再次模拟实验,得出相应的实验数据后进一步为学生分析该电流定律,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通过“实验―理论―再实验”的教学方法为工学一体化教学提供方法参考。而高职教师需要接受再教育和培训,学会熟练使用多媒体工具和软件,如计算机仿真软件和多媒体课件,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的实现提供硬件支撑。

三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的实现需要立体化教材的建构

篇(10)

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对于电子电工专业来说,其理论基础知识主要为电工基础以及电子线路等,这方面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逻辑性强,学生学习难度大,加之专业本身缺乏趣味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技巧掌握不好,从而导致了大多数的技校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效果都不是非常理想,学生看似掌握了操作技能,但是由于根基不深,缺乏理论基础,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加之电子产品属于精密产品,结构组成以及电路原理都非常复杂,这使得基础教学开展起来更加具有难度。

2.专业操作技能不过硬

很大一部分的中职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不过关,尤其是在设备养护维修以及实践操作方面,大多数的学生只有较为简单的方法,并且没有足够的实战经验,因此,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工作效率不高。在学校中,教学设备不够,这样也导致了学生的操作机会减少,技能得不到适当的锻炼,不求甚解的现象普遍存在。

3.毕业生就业安置不理想

很多学生选择技校或者是高职院校,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学习一技之长,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然而电子电工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工作的时候,并非如同想象一样,因为他们的专业技能不过硬,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问题无法独自解决,并不能完全胜任工作。这样导致了技校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也成了一个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生毕业之后的普遍现象。这样一来,其社会影响会比较消极,对技校的招生工作会产生影响,不利于技校的发展。

二、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对所设置的专业合理定位

首先,要明确专业的教学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要对学校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然后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从整体出发,将学生三年的学习内容与目标确定下来,尤其是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方面。其次,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素质,对他们的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进行综合考虑,同时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制订更加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最后,制订教学目标还应该从市场的需求以及学生专业技能的多层次进行定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制订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制订教学目标,采用分层教学法。

2.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教学

实验电子电工专业中必须要接触大量的实验,因此,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教学直观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掌握那些抽象的理论和技术。从本专业的特点出发,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要合理地借助教学工具,如模型、实物等,从视觉、嗅觉等感官角度进行直观化的教学,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然后,要不断地进行实验演示,在这个过程中,要采取开放教学手段,学生能够独自选择工具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方式,进而更快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教学

从电子电工的特点出发,能够了解到该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抽象内容比较多,而多媒体技术是能够将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化,简单化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有效方法,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在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放电过程等方面理解会更加简单。尤其是一些较为隐性的内容,比如电磁波等。多媒体技术还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趣味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新的时期,市场对于创新型人才以及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需求非常大,因此,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应该在课余时间里,积极进行研究,参加第二课堂,多给自己实验操作的机会,学校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到相关的电子电器厂进行实践。学生在实践的同时,能够更加了解工作的性质、内容以及特点、突况等。生产实习近似于将来的专业工作岗位,是实现培养学生真才实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生产实习使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完美融合,增强岗位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篇(11)

作者简介:胡业红(1973-),女,安徽贵池人,铜陵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工区副书记兼副主任,工程师,政工师;叶良明(1972-),男,安徽铜陵人,铜陵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工程师。(安徽 铜陵 2440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48-02

随着用电市场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变电运行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变电运行培训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完善变电运行培训工作,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业绩,加强变电站班组安全建设,是适应电网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面对人员结构由退伍军人、中专技校毕业生及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组成的复杂结构,面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日益变化不断推陈出新的变电设备,将变电人员的培训工作列为工区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并就如何分层次、全方位、与时俱进的做好变电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积极采取相关配套培训措施,力争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做好细处。

一、培训人员的结构层次及相应培训办法

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人员结构为:本科及以上人员19名,退伍军人12名,中专技校毕业人员37名,其他人员9名;技师34名,高级工29名,中级工12名,如图1所示。220kV集控站3座,500kV变电站1座,独立220kV变电站1座,其中在建220kV智能化变电站1座。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结合工区人员结构特点、变电设备发展趋势、变电专业人员所需重点知识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培训工作。

1.对大专院校学生的培训

(1)开展“青年阳光成长计划”。以建立《青年个人成长档案》为基础,每年对其成长档案进行一次考评修正,并竭力推荐优秀人才作为公司后备干部人选或入选公司青年人才库。此活动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次是三年阶段性计划,第二层次是年度个人发展计划。个人发展计划由青年个人与工区共同协商制定,以保证制定出切合青年员工自身实际,可实行、可持续、可完成的计划。

(2)实行“一抓、三推进”培训模式。“一抓、三推进”,即抓实际技能和强化、前推、实训三推进的培训管理模式,旨在使青年员工快速适应运行岗位需要,促使他们巩固理论水平,提升业务技能,将理论和现场实际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一抓:以抓新员工综合业务技能提升为重点。近年来进入变电的新员工基本上都是本科毕业,其基本理论水平已达到一定层次,但缺乏现场实际工作的业务技能。三推进:采取“强化、前推、实训”的培训模式,多途径提升新员工的综合业务技能。

(3)加强新员工思想教育。要注意新职工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学历较高的职工,容易产生不安心本岗位工作、向往走上管理岗位的心态。作为工区层面,应当充分理解和明确支持他们想“挑大梁”的想法,同时要进行耐心、正确地引导。要使他们认识到路要一步一步走,想“挑大梁”、担重任是追求进步的表现,但必须先打好基础。懂业务、熟悉基层是栋梁人才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必须老老实实接受培训,认认真真学好业务,时时事事遵章守制。要使他们认识到书本理论与实际工作还有一定距离,书本知识学得再好也不应自以为是,还需要虚心向师傅们学习。

2.对复转军人的培训

(1)培训“起点要低”,要从最基础的点滴知识入手。在低起点安排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急用先学。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降低学习难度,让学员一学就会,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实施培训时“步幅要小、频率要高、讲解要透、回头要多”,即对复员专业军人的培训工作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增加讲课频次,每次讲解的内容要少,以利于记忆;讲课时要努力把问题讲清讲透,尽力使学员听清楚、弄明白。如果涉及专业理论,一时无法使学员明白,就要用非专业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员基本清楚就可以,甚至可以要求学员先记住如何做,千万不要因学员听不懂而放弃培训。对讲解过的问题要多复查,对学员没有掌握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补课。这样可以让学员对学习过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使他们感受到通过努力可以学会运行知识。

3.对中专技校生的培训

现在工区内的中专、技校人员皆为2005年以前毕业的人员,其工作年限大多较长,在班组可谓“老师傅”了。此类员工现场工作经验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不够系统、深入。为此,新老员工之间可以实行交叉培训,既由工区创造条件使他们共同探究问题,互为师徒,争取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培训的主要手段及成效

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根据工区人员情况及工作性质,在总结历年来培训工作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多举措、大力度的培训手段,多管齐下,在因材施教进行分层培训的基础上全方位、多措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强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相较于往年取得了更大的收获(见表1)。

2011年以来,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加大了培训力度与幅度,从人力、物力方面大力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与努力,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的员工培训工作有了明显成效,培训成果相比之前有了明显提升(见图2、图3)。

图3为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近三年来每季度培训次数的比较,可见,2011年每季度培训次数比往年明显增加,培训力度明显加大。

图4为自2007年至2011年以来的各年平均每次参加培训人数的比较,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的平均培训为9人/次,而2011年平均培训已达到20人/次。由此可见,现在培训的覆盖面大大扩大,受训人员持续增多,大幅度提升了培训的目的与效用。

通过表2可以看出,其人数比例已从2007年的50.8%增加到2011年的73.3%,可见,通过培训增强了变电员工的业务技能,使得一批人走向了主值班员岗位,提升了变电工区的整体业务能力。

三、今后开展培训的重点与方向

1.智能化变电站

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对变电站技术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对变电站运行人员的相关知识与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安徽省已建成2座智能化变电站,即合肥公司的110kV植物园变和淮北公司的110kV桓谭变,铜陵供电公司于2011年12月建设完成安徽省首座220kV智能化变电站滨江变,标志着铜陵供电公司已经迈入智能化进程。在国家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的伟大构想与趋势下,变电运行人员迫切需要具备操作智能化设备、掌握智能设备原理、加强智能概念的相关能力,面对此种情况,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组织开展多次智能化变电站知识讲座,安排人员参加智能设备生产厂家的调试工作,并积极组织、倡导员工自主学习智能化的相关知识,及时发放相关资料到各个班组,全力开展智能化培训,为做好迎接即将投运的智能化220kV滨江变的战前准备,也为智能电网的全面实现储备力量。

2.培训措施

(1)挑选业务技能精湛、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人员首先介入智能变电站的相关工作中去,如参加厂家举办的培训课堂,参加厂家对设备的调试工作,积累丰富的智能化设备的操作经验,之后由其对班组其他成员开展培训。

(2)加强新进大学生对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大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且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可使其先了解、掌握智能化原理,再以点带面,在全站开展普及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