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薪酬管理体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薪酬体系制定的基本原则
企业的薪酬体系需要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设计,科学的薪酬设计体系是保证薪酬公平性的基础。薪酬体系设计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薪酬体系设计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上,这样可以使收入分配向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倾斜,以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企业组织在设计薪酬体系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薪酬体系要以明确一致的原则作指导,并有统一的、可以说明的规范作依据;
二是薪酬体系的制定要有民主性、参与性和透明性;
三是管理者要为员工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条件,并引导员工把注意力从结果均等转到机会均等上来。
另外,企业在制定薪酬体系的时候,通常存在以职位、能力或技能中的一项作为主要依据的现象。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来确定其薪酬设定的基本标准。对于生产、管理以及事务类员工的薪酬可以主要依据职位来制定;对于专业技术或研发类员工的薪酬依据员工的技能水平制定;而对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则依据员工开拓市场的能力来制定薪酬。
二、薪酬管理内容
第一,确定薪酬管理目标。
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薪酬管理目标具体地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的人才;②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高绩效;③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协调。
第二,选择薪酬政策。
薪酬政策,就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薪酬管理运行的目标、任务和手段的选择与组合,是企业在员工薪酬上所采取的方针策略。薪酬政策具体的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企业薪酬成本投入政策;②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选择企业合理的工资制度;③确定企业的工资结构以及工资水平。
第三,制定薪酬计划。
薪酬计划,就是企业预计要实施的员工薪酬支付水平、支付结构及薪酬管理重点等内容,是企业薪酬政策的具体化。企业在制定薪酬计划时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①与企业目标管理相协调的原则;②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原则。第四,调整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就是企业员工之间的各种薪酬比例及其构成。薪酬结构具体的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企业工资成本在不同员工之间的分配;②职务和岗位工资率的确定;③员工基本、辅助和浮动工资的比例以及基本工资及奖励工资的调整等。对薪酬结构的确定和调整要坚持给予员工最大激励的原则。
三、目前企业核心员工薪酬激励现状和问题
企业长足发展依靠的就是核心员工,对于核心员工的合理需求企业应当尽量满足。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核心员工的流动率是相当高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不合理是息息相关的。目前企业核心员工薪酬激励现状不容乐观,问题层出不穷。
1、薪酬文化缺失、错误观念横行。现在的企业还没有把薪酬当作是一种文化来对待,即使有较少的企业意识到了薪酬文化的重要性,也只不过是在建设的初期。 “薪酬即工资”的观念仍旧存在于很多人的大脑当中,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得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付出多少劳动就应该得到多少报酬,根本不顾及对员工的激励。
2、薪酬结构缺少激励要素。大公司的薪酬结构包括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津贴和奖金等,在这样的薪酬结构中,固定薪酬占的比重较高,这与员工对企业所做的贡献没有特别大的联系;浮动薪酬的比例又较小,它与员工的绩效是直接相连的。所以现在企业的薪酬结构无疑会挫败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核心员工价值的发挥。
3、缺乏长效激励。核心员工的研究或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常常需要若干年以后才能显示出来,由于企业缺乏长效激励措施,导致了核心员工也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置企业长期发展于不顾。现代企业的薪酬激励主要是依靠奖金和绩效工资,较少使用资本要素、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
4、绩效考核不完善。薪酬激励的基础应当是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薪酬分配。现在的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理念认识不够,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并积极实施。企业中的核心员工不仅包括销售人员,还包括了高层管理者和高级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员的绩效应当如何来考核才能体现其价值,体现公平性原则,企业却考虑得很少。
5、忽视精神激励。核心员工是企业的高薪人群,物质激励的效果已经明显下降,他们希望有更好的精神生活,这时候企业往往不能兼顾。管理者不能片面地理解薪酬的价值,其实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激励,其中涵盖了职业规划、未来的发展空间以及学习培训的机会等等,将其好好利用,会收到双方面激励的效果。
这些问题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错误的薪酬观念的导向性。过去,管理者为激励工作优秀的员工而给予更多的晋升机会,而不管他的能力是否与岗位相匹配。这样的激励措施带给核心员工一种信号――要想获得更多的薪金报酬,唯有不断地“往上爬”,而不管实际的绩效,薪酬的激励效果荡然无存,而且给其他员工一种不平等的感觉。绩效薪酬的分配过多地考虑年资和等级,这样的做法肯定会打击新员工的工作热情,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
四、企业核心员工薪酬激励机制改善
企业核心员工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对他们的激励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他们掌握着企业的关键技能,创造了企业80%的利润,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企业越来越重视他们的需求。
1、树立正确的薪酬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良好的企业文化为薪酬的合理运行提供了环境支持,建立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文化氛围,使员工树立一种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的薪酬价值观,只有这样薪酬的激励作用才会发挥效力。
2、采用动态的薪酬结构。动态薪酬的实质就是使员工的报酬与其贡献率成正比,削减固定部分的比重,加大动态部分的报酬。这种动态薪酬是建立在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上的,合理有效的绩效可以为薪酬动态部分的确定提供有力的依据,而同级岗位之间则可以采用无等级的考核方法。
一、薪酬管理的目的
薪酬的含义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其中狭义薪酬指经济部分,比如员工拿到的工资、福利、奖金等;广义薪酬既包括经济因素,也包括非经济报酬,即通过工作获得内在满意度。而薪酬管理就是企业对创造价值进行分配的过程。薪酬管理不是独立运行的,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其他功能模块紧密关联,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其目的在于:(1)通过将员工和公司的利益一致起来,使员工和公司的目标统一,促使员工关注企业的未来;(2)将薪酬作为一种杠杆,激励员工实现企业的目标;(3)通过对员工的公正汇报,提高员工满意度;(4)通过薪酬牵引机制,塑造能力和业绩导向型企业文化。企业价值链包括企业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因此薪酬管理体系是企业价值链中重要的一环。
二、薪酬管理体系的设计难点
1.员工对薪酬的极大关注和挑剔
企业的持久发展策略包括质量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这离不开员工共同的努力,只有员工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事业去经营才能让企业发展的更快更好。其中薪酬是员工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员工会特别关心薪酬水平,一些员工还认为薪酬代表老板对自身价值的衡量,员工对薪酬的关注度越高,越难以处理。同时,员工倾向于夸大自己的贡献和价值,贬低他人的价值,因此要设计一套全体员工觉得公平的薪酬体系,难度极大。
2.不同的企业对薪酬提出不同的要求
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过程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本身的综合能力素养水平不高,对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不高,对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够了解,使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不够完善。而薪酬管理体系的设计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需要根据行业、公司的特点,公司不同的成长阶段,甚至员工的心态,接受度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因此,薪酬是动态调整的难题。
3.传统体系设计效率低
当前,很多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理念还比较陈旧,依旧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管理原则,导致(1)企业只能提供薪酬,却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2)不强调团队合作;(3)不支持企业发展战略;(4)缺乏弹性,不能反映经营成果;(5)缺乏以理论为支撑的系统性科学设计和个性化设计。这些问题导致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效率不高,甚至造成企业经济发展出现倒退的现象。
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原则
1.保证员工的满意度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重要的出发点是保证员工的满意度。企业的发展是给顾客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这需要员工很好的工作,也就是员工要有满意度。这来自于多个方面:工作的挑战性和征服感,员工可以从工作本身获得趣味;工作的趣味性,员工可以从工作中获得意义和成就感,获得能力的提升;称职的领导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在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中,首先保证薪酬至少应该能够支付员工的日常开支,薪酬制度应该公平合理,能代表企业对员工能力和绩效的认同;其次员工有权利分享企业赢利,进而激励员工的创造力;最后确保薪酬的配套应该适合员工的需要,比如福利与需要相匹配。
2.薪酬设计不过于繁琐
企业薪酬管理常见的误区是,为了显示薪酬设计更加合理,更加能够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将薪酬结构和薪酬体系定的非常复杂和繁琐,但是过于复杂的薪酬管理与过于简单的薪酬管理一样会降低薪酬的机理作用。因此,薪酬设计复杂至少确保为员工可以理解,同时能够促进员工积极性,提高绩效,将薪酬整合于战略的落地过程,上接企业需求,下接员工诉求。
3.薪酬设计技术精良
人力资源作为薪酬体系设计和维护的责任人,要牵头负责设计精良的薪酬体系,这是薪酬管理的基础,能为各级管理者的薪酬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薪酬体系不仅需要考虑薪酬本身的激励性,还必须从战略出发,需要与其他体系,如组织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等有机结合起来。从公司的角度看公司薪酬设计要实现的三个目的:提升业绩;减少内部矛盾;优化人员结构。从员工角度来说:公司薪酬设计能够考虑员工的能力、贡献和诉求,能够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
四、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构建的策略
影响薪酬设计的外在因素有竞争性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水平,国家法规;内在因素包括企业的战略与策略,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工作的类别,投入产出的比率关系,企业支付能力等。要设计一套综合的薪酬体系,要全面考虑劳动力市场,职位等级,员工能力及业绩等诸多企业特点。
1.薪酬调查
薪酬调查是从劳动力市场获取薪酬信息,渠道包括企业之间的相互调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调查,以及从公开的信息中了解。目的是明确工资在市场的位置,以及竞争力,成本支出等。如果企业工资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平均工资水平,就说明存在薪酬外部不公平现象,成本过高;如果企业工资低于劳动力市场平均工资水平,就会造成员工流失。
2.内部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解决的是企业内部公平问题,通过一些方法来确定企业内部职位与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为企业薪酬的内部公平提供调节的依据。通过对职位评价的结果对内部职位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是达到内部外部公平的重要基础。职位评级评估的是职位的重要性以及职位对于企业的价值,而不是个人的表现和能力一定要系统、客观的进行职位评价。其作用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的连续性的等级,可以引导员工朝更高的工作效率发展,并且,职位评价为薪酬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觉得职位在薪资等级中的位置,以此作为薪资发放的依据,让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者积极参与到职位评价工作中,容易让员工对职位评价的结果产生认同。
3.绘制薪资曲线
薪酬曲线是各职位的市场和内部岗位等级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薪酬设计原则,考虑到不同类型岗位的特点,形成市场薪资曲线,为不同类型的岗位设计不同的薪酬激励模式,建立企业的分层分类薪酬体系。同时在市场薪资曲线基础上,结合企业的薪资政策和薪资定位,形成薪资政策曲线,表现在自己公司中岗位与薪酬的关系。
4.制定职位等级表
职位等级表作为薪酬公平的基础,制定时首先确定职位评价的工具,选取参与职位评价的人员;其次选取参与评价的标杆职位,进行正式的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与修正,以企业评价的排序为主要依据得出标杆职位等级表;对于没有参与评价的职位,采取比较插孔入位方法,放入合适位置。最后形成职位等级表,能让员工明确区分出职位等级,作为代替简单的行政级别,同时对任职者和职位进行比较,让员工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确定职位的相对价值,帮助员工更好的规划提升路径。
5.转变传统的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观念
传统的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包括计件工资制度;计时工资制度;职位工资制度和技能工资制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模式创新,以综合性薪酬设计制度来考虑,需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改革,倾向于把多种制度结合起来,全面控制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统一传统的薪酬制度,使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中的各种信息都可以得到交换和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最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设计奖金、长期激励等方案,对员工的薪酬待遇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不断完善薪酬体系,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落后的薪酬体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加强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成为当前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现有的制度严重滞后,管理模式不够先进等,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薪酬管理的开展受到一定阻碍,同时员工积极性降低、缺乏公平感,整体工资水平偏低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合理的薪酬结构、薪酬浮动比例和调整时间,造成了薪酬的激励作用不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根据提高薪酬的目标、原则和思路,对薪酬待遇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对薪酬待遇的核算方式进行一次深入改革。通过具体的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薪酬的内、外部调查后,不断结合全新的经济形势,采取正确的策略对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促进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宣,王家刚.战略性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25):236-237.
一、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概论
在研究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什么是薪酬管理。管理学上将薪酬管理定义为组织的管理者对员工的薪酬的制定和调整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对员工绩效的形式、构成结构、等级、水平以及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薪酬管理最终的目的是激励企业的员工,使其积极的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中去,良好的薪酬管理体系应该能够吸引员工留在企业贡献自己的才能,使得员工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态度符合组织的期望和要求。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和员工的长远职业规划。
接下来笔者对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可以从其名称中推测其含义,它是指在薪酬管理中以员工实际取得的劳动成果或者工作绩效作为确定其薪酬标准的一种薪酬管理方式。在形式上可以通过计件工资、奖金、提成和定额工资等多种方式表现。定额工资以员工确定薪酬的标准是员工完成与劳动直接相关或者间接相关的定额的多少,定额工资规定了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量的多少,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以产量衡量定额也可以以工时衡量定额,定额工资的形式应用范围比较宽泛,几乎所有的行业和工种都可以通过设置定额的方式来进行薪酬管理;提成是指管理者和领导者按照营业额、销售额或者净利润的一定百分比对员工进行工资分配,提成也被称作分成工资,企业或者组织可以按照全部的营业额或者净利润提成,也可以按照超过一定基础的营业额或者净利润提成;奖金是指员工在完成企业要求的基本工作的基础上,对员工的超额劳动或者超额贡献进行报酬支付的一种薪酬管理方式,举例来说,目前很多企业习惯用股份支付或者认沽权证的方式奖励员工长期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利工作,一般来说,企业会承诺以一个低于股票市价的价格将股票卖给企业的员工,而员工必须工作满一定期限后才能获得低价购买股票的资格,员工持股之后,自然希望自身所持的股票能够不断增值,这时候他们也就更加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就更愿意努力工作、完成企业经营目标。
以上笔者讨论了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的基本内容,一个企业或者组织想要在内部建立良性、有效的竞争机制,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使得员工的薪酬和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如此一来员工才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和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工作,在满足自身物质追求和精神满足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建立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建立的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应该公正、公平,且能够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良好的薪酬管理体系都是兼具公平性和竞争性的。从薪酬管理的公平性这个角度而言,企业应该在合理确立员工级别的基础上按照员工的工作绩效或者对企业的贡献进行报酬支付。在确立员工的级别时,企业应该综合考察员工的知识、技能、经验、经营活动的范畴、决策承担的责任。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果、内外部联系、管理的人数和分析整理能力等等。传统的高长型组织结构员工级别设置较多,有的企业对员工级别的划分达到几十级,这容易导致组织效率的低下和员工工作态度的消极,这种组织结构决策速度慢、决策成效差。过度细分级别还容易导致员工内部恶性竞争严重,每一个员工都希望自己能够升级,而员工级别太多导致员工升级缓慢,员工之间勾心斗角情况严重,这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从薪酬管理的竞争性这个角度而言,企业应该注重每个岗位分配的员工应该和岗位的职责想匹配,不同的公司对同一个岗位的岗位职责描述可能是不同的,企业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其次,企业应该根据工资形式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薪酬管理体系。笔者以定额工资为例说明,企业应该根据每个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的品种、生产能力、员工的能力和机器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和折旧程度来确定每个车间的产量定额,并将产量定额划分为高、中、低三档,其中中档和高档之间的递增比例应该保持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企业也可以确定企业生产产品的优质品比例或者合格品的比例来确定产品定额完成情况;另外,企业还应该对设备故障、火灾事故、人员伤亡事故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对企业的工艺安全和环境卫生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最后,企业应该确保员工无犯罪记录,并保证员工的出勤率达到95%以上,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够正常进行。每一个生产车间的员工股在完成低档的工作定额之后,该车间的员工能够拿到基本工资,如果该生产车间的员工不能够完成低档的工作定额,那么应该按照未完成工作的比例扣罚员工的基本工资,但是最多的扣罚金额不应超过员工基本工资的20%。对于员工获得奖金,企业应该按照每一个生产车间每一个月的超额情况,并结合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确定员工的奖金额度。员工的薪酬和产品的质量、产量、合格品率和优质频率来确定员工的基本工资和奖金额度。
最后,完整的薪酬管理体系应该将福利、津贴、非物质奖励囊括到其中。企业的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人寿保险以及休假制度都包含进来。津贴和非现金奖励可用来辩明重要的个人或团队对一个项目的贡献,或展示对公司价值和文化的强烈承诺。各种奖励通常还包括特别餐会、活动门票、旅游、额外休假和辅助教育。所有这些都是旨在为员工更好的工作提供各种保障。
参考文献:
[1]袁圣东 胡晓晖 李正伟:绩效与薪酬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在以往比较传统的企业员工薪酬的方案设计当中,员工的薪酬主要是由自己工作的职位决定,职位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对员工的自身的价值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员工的薪酬增长,那么就要查看职位是否存在空缺。因为职位上的缺失,就不能真正的满足员工的一些需求,由于企业很少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这样就会阻碍员工日后的发展,也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将注意力投入到了人的身上,摒弃了旧的员工薪酬管理理念,不仅让员工在物质方面满意,而且还考虑了如何在工作中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也能将绩效的薪酬管理理念体现了出来。
一、绩效的内涵及与薪酬管理之间存在的关系
(一)绩效的内涵
绩效是指工作人员将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所产生的工作效率。对于绩效的内涵,不同的研究者对其的理解都有所不同。针对一个企业来说,所谓的绩效就是员工日常的工作质量、工作量及工作的效率。然而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绩效就是对企业员工日常的工作情况进行考评,使员工的工作行为得到企业上级的认可。员工的绩效对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员工自身的价值。所以,理解绩效的基本内涵,不仅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员工自身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薪酬、薪酬管理的内涵
薪酬主要是指企业员工在企业中通过自己的工作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及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员工从企业中获取的薪酬能够给员工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进而满足员工的日常生活需求。
薪酬管理主要是指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员工薪酬的发放负责,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是企业员工的薪酬能够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样可以将很多人才吸引过来,同时,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怀,让他们在企业中能够得到工作的满足感,并激励他们上进,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于优秀的员工给予薪金奖励,这样才能将人才留住,进而降低企业人工的成本,使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拥有一席之地。
二、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绩效的薪酬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分量也很重。作为企业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不仅要为企业留住更多的有用人才,而且还要处理好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公平性,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员工在薪酬方面得到了满足,才能将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建构的条件
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作为企业必须加快企业的改革力度,比如说在企业中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因为这种管理体系适应当今企业发展需要,能够使企业员工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能够拥有自己的薪金报酬,同时这种管理体系还要对员工的职位进行评估,也是就是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坚持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另外还要对企业的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的考核,通过绩效来查看员工工作量,进而计算员工应该获得的薪酬标准。
(二)建立长期的绩效考核制度
在企业中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中主要包括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奖金。当企业员工在接受考核前,需要明确的是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还要保证考核的结果必须具备可操作性,这样可以使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三)员工绩效考核的基本条件
员工绩效考核需要满足基本条件,也就是要熟悉员工所在的岗位和工作职责,同时各项工作还要进行专人管理和监督以及对其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员工工作进行考核。
(四)充分发挥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作用
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能够将其公平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了让员工感受到公平性,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才能降低企业生产的劳动成本,并激励员工热爱工作,进而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在有些企业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有的企业在给员工发放薪酬时,让员工对自己的薪酬保密,不对他人说起,这样就使得员工的薪酬不够透明,在企业中员工会为此产生疑问,这样就会产生消极的工作情绪,时常会认为工作没有积极性,没有价值所在,于是企业员工的抱怨会越来越多,这样企业就很难留住员工,而造成人才缺失的现象。因此,建立正确的绩效薪酬管理体系对企业和员工自身来说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今社会不能缺少人力资源,因为人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实用价值,人的价值也往往体现在自己在工作中所获得薪酬多少上。作为一个企业只有将绩效和薪酬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才能招揽更多的人才,才能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逯志辉.构建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 [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03).
[2]靳克存.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2(06).
现有的岗位薪酬是基于员工所从事的岗位来进行价值评价的,它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技能要求、资历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量等因素综合测定岗位的岗级,在每一个岗级中再设置固定的薪级,不同岗位的岗级、薪级就对应不同的薪点值,通过这些就可以设定出各类岗位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也是同样的计算方式,并按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形成。随着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技术革新带来的智能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员工工作价值观的变化,原来的岗位价值评估已不适用于现实的岗位价值。对于员工而言,已经降低了应有的公平体现和激励作用。
(二)薪酬档的设计未能体现合理差别
各个岗位的具体薪酬是通过该岗位所对应的具体岗级、薪级来体现,而岗级、薪级是基于岗位价值评价并结合技能水平、企业工作年限等其他因素测定出来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薪酬档设置却往往体现不出员工的报酬差距,只要是在同一岗位,大家拿到的薪酬没有什么区别,导致了员工对自身职业技能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减少了在工作中的投入,降低了工作效率,不仅影响了自身的职业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薪酬标准未针对不同岗位类别设置合理的薪酬水平
随着企业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量的持续升高,尤其电力企业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管理日益精细,对于管理类岗位、核心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与之对应的却是这些重要岗位人才的薪酬相对于正常的市场价位偏低。目前供电企业实施的是统一的、无分别的薪酬体系下,所有岗位都被纳入企业的单一薪酬计算标准,对这些重要岗位人才也是采用同样的薪点制工资发放制度,使得他们的具体价值在薪酬方面得不到体现,这对于人才的储备留用十分不利。过多地考虑内部因素、忽视市场薪酬水平,容易使企业的薪酬水平失去一定的竞争优势,无法保证对重要岗位人才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导致企业人才流失,无法满足重点岗位的人才需求。
二、薪酬管理体系改进的对策建议
(一)在统一薪酬体系内,对不同岗位类别进行适度的调整
现有的薪酬管理体系是一个针对所有岗位的系统性、标准化体系,但由于岗位类别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各类岗位体现的价值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应该在统一的薪酬体系内,对各类岗位的薪酬标准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更好地提高各类岗位员工对薪酬水平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对于普通生产岗位员工,因其工作岗位比较固定,人员流动性低,员工比较看重企业所给予的基本工资薪酬和福利,因此对他们的薪酬管理应重点体现保障普通员工的基本工资和节假日、补充医疗等方面的福利。对于专业技术岗位员工,可以在岗位薪酬的基本体系中,加大对其个人提升综合素质、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例如在获得高学历、高职称后进行相应的薪酬奖励,在学习、培训等方面提供费用支持,适当地进行岗位轮换,增加学习的空间和条件,并适当提高其福利待遇水平。针对管理岗位、核心技术岗位员工,其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方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其薪酬水平、薪酬发放方式必须具备合理的竞争力,可以考虑在稳定性发展前提下,采用长远发展为主、短期激励为辅的薪酬政策,建立规范的远期激励方式,加大管理岗位员工风险收入的部分。
(二)加快薪酬管理体系的市场化改革,确立合理的薪酬水平
一是改革薪酬设计模式,确立市场化薪酬方向。企业的薪酬水平不仅要体现内部公平,也要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体现有效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薪酬管理体系要在一些关键岗位的薪酬设计上紧跟市场价位,在岗级薪级设置、多样化福利、远期激励等方面探索适当有效的方式,增加企业薪酬水平对外的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二是调整薪酬设置标准,确立以人为本的设置方向。为使企业薪酬水平能够适应外部市场人才竞争和行业发展,应该有计划、定期地进行外部薪酬水平调查、内部岗位价值评估、员工期望值调查等,并结合内外因素,适时、适当地进行薪酬标准、岗级薪级设置、人工成本管控方式和重点等方面的调整。
(三)不断创新福利体系,制定福利多元化政策
福利是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为员工提供多个方面的生活保障,大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向心力,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员工荣誉感起到相当大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要不断创新福利体系,改变以前单一的实物发放方式,实施福利多元化政策,可以在员工参与学历教育、车补、医疗等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各个方面,用灵活的方式来满足员工的生活所需,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0引言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不但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员工努力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的效益,而且能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下吸引和保留住一支素质良好且有竞争力的员队伍,获取提升并维持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是,我国企业面临着诸如薪酬管理思想理念落后、薪酬制度和结构不合理、平均主义严重、薪酬体系缺乏竞争力、对战略性员工激励乏力、长期激励不等问题。本文针对徐州矿务集团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有关原理,结合其他企业薪酬管理的成功经验,进行合理的薪酬管理改革创新设计,以期待该企业薪酬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1原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原来的薪酬分配体制为:分公司、子公司处级领导干部实行年薪制,月度只发放基本工资,年底进行模糊奖励;普通岗位人员实行固定岗薪制,员工岗薪基数一旦设定后往往不动,每月工资发放额随生产经营效益全员浮动。经过几年的运行,这种薪酬分配体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员工岗薪同定,没有与公司经营绩效直接挂钩,薪酬起不到激励作用;分公司、子公司处级领导干部实行年薪制,起不到当期激励作用;同时,由于年终奖励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往往采取综合平衡的方式发放,具有较大的人为性,挫伤了部分员工的积极性;随着岗位及员丁个人素质能力的变化,原设定岗薪基数的条件已发生改变时,固定不变的岗薪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工作责任心降低;考核不到位,存在“大锅饭”现象。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必须对薪酬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种与预算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突出当期激励效果的浮动的薪酬体系。
2预算考核与薪酬制度的对接
预算考核与薪酬制度的对接,即从评价指标和奖罚两方面实现预算考核和薪酬制度的对接。
将预算考核指标融人薪酬计量依据有两个优点:①预算考核指标包含着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在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包含着公司关键成功因素在各组织中的具体体现,将其融入薪酬制度,可以更好的实现薪酬激励;②借助预算管理完备的运行系统,尤其是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有效的解决了薪酬制度实施中取数和计量难的问题。
但是实施指标融合时应该注意预算考核指标不能完全取代薪酬中的评价指标,因为薪酬面对的是个人,个人考核与组织考核虽密不可分,但并不能等同。另外,要加大薪酬构成中浮动薪酬的比重,并将其与组织的预算考核结果挂钩。
3浮动薪酬体系改进的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通过设立责任目标和责任目标完成的评价办法,引导和指导各管理层面的工作方向和管理行为,从而保持整体目标的一致性和管理行为的协调性。
(2)动态管理、全额浮动原则。实行离岗则无,易岗则变,月度考核,全额浮动的运行机制。
(3)80:20原则。抓住关键岗位和关键员工,工资分配向他们倾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
(4)激励为主原则口。通过制度设计,将激励政策与责任目标紧密联系,激发责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分级管理原则。下级对直接上级负责,上级对直接下级实施预算考核与管理。
(6)综合平衡原则。在考核管理方案中贯穿综合平衡思想,保持短期经营目标与公司长远利益的平衡,培养公司的持续成长力。
(7)流程上的PDCA循环原则。通过对各管理层面的考核测量、反馈与沟通,最终达到工作上的改进与提高。
4薪酬体系改进方案
预算考核要求将战略导向的预算考核指标融入薪酬计量。薪酬改进的整体思路是:提高当期工资额度,减少年终奖励比例;工资实行动态管理,与产量(销量)及主要预算指标挂钩全额浮动;公司每月按各分公司(子公司)的工资总额实数发放,按“总量平衡、以丰补欠”的原则控制各分公司(子公司)年度工资总额、年底总体平衡。以下为具体方案。
4.1各分公司、子公司薪酬方案
公司遵循效益优先、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各分公司、子公司年度工资总额由经营管理部根据其设定的预算指标核定,月度续时进度、年终平衡。
各分公司、子公司年度工资总额:基本薪酬+浮动薪酬
4.1.1基本薪酬
正职领导干部基本薪酬=基薪n+基薪b基薪0计算办法:按照各分公司、子公司制定预算目标值中的财务指标确定。
基薪b计算办法:销售收入以有现金净流量为前提条件,占用资金按一年期贷款利息计算成本。
4.1.2浮动薪酬
浮动薪酬的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按预算目标值的对应内容进行奖、罚。
全部指标累计考核得分以标准分为限,上限为120分,下限为80分。
4.1.3考核分级
年度浮动薪酬指标考核结果分为A、B、C、D、E五个级别。每个级别的分值及区间为:E级80~86分;D级86(含86)~100分;C级l00(含100)108分;B级108(含108)一116分;A级ll6(含116)~120分。
4.1.4计算公式
当考核结果为A级时:正职领导干部浮动薪酬=基薪×[1.5+0.5×(考核得分一A级起点分数)÷(A级封顶分数一A级起点分数)]
当考核结果为B级时:正职领导干部浮动薪酬=基薪×[1+0.5X(考核得分一B级起点分数)÷(A级起点分数一B级起点分数)]
当考核结果为C级时:正职领导干部浮动薪酬=基薪X[0.5+0.5×(考核得分一C级起点分数)÷(B级起点分数一C级起点分数)]
当考核结果为D级时:正职领导干部浮动薪酬=基薪×[0.5×(考核得分一D级起点分数)÷(C级起点分数一D级起点分数)]
当考核结果为E级时:正职领导干部浮动薪酬=0。
4.1.5考核说明
当考核结果为A级时,浮动薪酬在1.5~2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B级时,浮动薪酬在1.0~1.5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C级时,浮动薪酬在0.5~1.0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D级时,浮动薪酬在0~0.5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E级时,浮动薪酬为0。
4.2员工薪酬方案
员工工资由年功工资、岗位工资、动态工资、加班工资四部分组成,其中年功工资、岗位工资、动态工资纳入月度动态考核,加班工资按加班时间计算。其中:
年功工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学历工资+30元/a×工作年限(年资增量工资)
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基数×岗位系数
岗位工资基数由员工所在岗位性质、工作量确定;岗位系数根据员工能力、敬业精神等情况,每季度通过员工评价方式调整。
动态工资:动态工资基数×动态系数
动态工资基数根据产量设定不同的等级,并随当月产量完成情况动态调整;动态系数按员工工作完成情况、处理问题效率与效果等情况确定,根据考核情况每季度调整一次。
考虑到员工个人浮动往往对部门和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没有最直接的驱动力,而其履职表现却对个人浮动的完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员工个人的预算考核中,除了考核他们的个人浮动指标外,再加入他们的个人综合]二作表现考核将更为合理,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事先制定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各种违规行为扣罚标准,由班组织或工段管理人员按照标准每天对每位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以“日清日考”的形式每天通报员工考核情况,月度扣减其个人综合管理系数。
员工月度工资薪酬方案为:
月工资=(年功工资+岗位工资+动态工资)X部门浮动系数X(个人浮动系数X0.6+个人综合管理系数×0.4)+加班工资
5与薪酬体系相应管理体系
5.1建立管理组织机构
公司需成立以人力资源部和公司管理部为日常管理机构的薪酬管理小组,分别负责公司薪酬管理与预算考核;各分公司、子公司应成立以工资部、经营管理部为日常管理机构的薪酬管理小组;各职能部门、处室成立以部门经理为首的部门预算考核管理小组。主要职责为:制订年度预算考核管理制度;指导下级部门开展部门(员工)预算考核编制工作;审议确定预算考核结果;监控下级部门预算考核指导与反馈执行隋况;协调有关预算考核事宜。
5.2建立管理运行规则
预算考核指导与反馈应主要采用三种方式:日常指导与反馈,通过上级对下级部门(员工)日常工作的随时检查、了解与指导,掌握下级部门(员工)工作状况,提出问题、指导改进;定期召开预算考核会议,公司及各分公司、子公司每月应定期分级召开预算考核会,考核结果要以“考核通报”的形式向全体员工公布;考核反馈单,主要包括月度分析总结、行动计划表及年度述职报告等。
5.3建立员工考核激励机制
可建立“40+4”的培训制度,即每位员工每周工作40h必须参加1h培训,每月必须保证4h的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可选择:制度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员工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可建立“两考一评”、“三评一考”制度,形成岗位技能等级升降竞争机制,促进员工技能水平、综合素质提高。“两考一评”主要是指针对专业技术管理骨干、普通员工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和民主评议考核。“三评一考”是指由各考核管理日常机构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各部门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自评、互评、民主评议和理论考核。“两考一评”和“三评一考”结果要向全体员工公布,并作为员工岗位工资系数和动态工资系数调整的依据。
一、引言
医院按照分类管理分为盈利性医院和非盈利性医院,现在医疗单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然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设计是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非盈利性医院,发展速度快,效益好,在管理方面值得借鉴。下面以该单位薪酬管理的实际做法来探索我国非盈利性医院薪酬管理体系设计问题。
二、濮阳市妇幼保健院的薪酬体系设计分析
1.薪酬体系设计原则
(1)公平原则。一是横向公平,即薪酬设计标准、尺度一致;二是向临床一线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向高风险、高技术、贡献大的岗位人员倾斜。
(2)经济性原则。 一是随着医院发展,职工待遇不断增加,同时也要保障医院结余的增加,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二是薪酬设计充分体现国家(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利益。
(3)激励原则。一是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针对高层次人次,如学科带头人、技术拔尖人才,实行一人一策,除在薪酬上给予倾斜外,重视辅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的作用,如委以重任、住房补贴、提供进修学习机会等。二是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4)以绩效考核为基础原则。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和承担风险的程度、工作量大小等不同情况,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一并纳入分配因素,逐步建立岗位绩效工资体系,按岗定酬、岗薪一致、岗变薪变、绩优薪优。薪酬制度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加强薪酬与绩效的联系,医院的绩效工资分配要体现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和合法性。
2.薪酬设计实施步骤
(1)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是实现绩效考核、薪酬改革的必备条件,只有转换单位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才能真正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此,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在薪酬改革前期首先在全院推行了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实行定员定岗。根据医院的床位数、门诊量、住院人次等数据,核定各科室的岗位及人员数,建立一套适合本医院特点的组织体系和岗位设置,也就是说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二是开展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其中包括编写岗位说明书、制定岗位规范等,对医院内各类岗位的劳动价值进行评价,做到岗位职责明确、任职条件清楚、权限使用清晰。三是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在濮阳市率先对全院所有科室正职、副职、护士长岗位进行公开竞争上岗,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在竞争中制定了“四个不唯”的要求,即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只重实绩,只要符合竞聘的基本条件,即可报名参加竞聘。通过竞聘上岗,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该院中层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等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由43岁降到37岁,6名青年骨干通过竞聘走上了中层岗位,3名副科级干部、2名护士长落聘。四是实行全员聘任。打破原身份,由中层及职工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通过竞聘,目前该院5名技术骨干享受到低职高聘的待遇,3名副高级职称人员因达不到岗位要求而降为主治医师使用,另有2名职工落聘。五是设定年度工作目标,进行目标管理。建立 “以目标任务为导向、以科室分工为基础、以业务工作为载体、以制度机制为保障、以考核奖惩为动力”的目标管理机制,细化指标,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年初通过层层签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平安医院建设目标责任书等,形成“人人心中有目标,个个肩上有责任”的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行。
(2)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方案。科学的绩效考核是对职工的工作质量、数量、效率、效益等进行科学的评估,为薪酬决策提供依据。该院制定了《濮阳市妇幼保健院绩效考核标准》,成立了“绩效考核委员会”,下设行政、医疗、护理、总务后勤、财务工作5个考评小组,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在考核中,一是严格按照其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职业道德等进行综合考核;二是分类别与分层次考核:医院有医、药、护、技、管理等不同职称类别,各个类别中又有高、中、低职称之分,在绩效考核中对不同类型和不同职级的人员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合理地评价各类人才。
(3)绩效工资分配。该院在进行绩效工资分配时坚持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体现不同岗位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率的差异性。实行院科两级管理成本核算,以收支节余为基础,结合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绩效工资分配。
三、结语
非盈利性医院薪酬设计是为了激发医院发展的内在活力,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发展局面。医院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时既要考虑对外竞争性,又要照顾到内在公平性。在进行薪酬大胆改革的同时,要与医院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薪酬政策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医院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落实医院科学发展观,才能保持医院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医院薪酬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基于绩效薪酬管理体系
1.1薪酬的管理定义
薪酬管理的定义是指组织管理人员对员工的薪酬标准、薪酬等级、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形式等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制定。其主要目的是吸引人才、激励员工、留住人才,同时使员工和组织能够保持共同的发展目标。薪酬管理也是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薪酬的管理体系
员工的工作绩效或实际的劳动成果决定了员工的实际劳动报酬的一种薪酬管理形式,也就是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当然有关绩效的薪酬还有很多的形式,一般常见的有奖金、提成工资、计件工资、定额工资等。
首先,奖金是由员工进行超额贡献或超额劳动所获得的相应报酬,也是当下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工资形式,其中员工的持股计划是企业用以鼓励员工可以长期工作下去为目的一种奖励形式。其次,提成工资也可以称之为分成工资,主要按照对应的比例从企业的纯收入、销售额中获取一部分金额的工资形式。提成工资既可以按员工或企业的全部的纯收入或营业额提成,也可以按员工或企业提供相应的超考核基数来获得提成。另外,定额工资主要由员工完成的与劳动相关的各种定额的数量来决定的一种薪酬形式。其中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是定额工资的基本形式,也反映出员工完成相应的工作量,在企业中普遍采用定额工资这种形式。
2.建立基于绩效薪酬的管理体系
2.1具有良好的竞争力与公平性
一个好的有关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首先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则具有竞争力。
第一,对内具有公平性,不仅是按绩效进行相应付酬的确定,也是员工对应级别的确定。在企业中进行职位分级时一定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主要包括研究分析的能力、督导的责任、内部联系、活动范围、经验、知识等。企业传统模式中级别设置较多,因为级别太多,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较低,一份文件需要经过多级人员的签字。此外,这样容易使得内部员工竞争国语激烈,同时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其次,就对外的竞争而言,还应当注意岗位级别与薪酬相匹配,从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2.2薪酬的管理
薪酬是员工通过努力工作所获得经济收入,是提高生活质量、维持生活的基础。而对于员工的薪酬管理,是要企业管理人员确定分配和调整整个企业员工报酬的发放水平、影响因素、支付标准,同时也包括工资整个主流价值的发展趋势,员工不仅仅关注自身的利益,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
2.3薪酬管理体系的完善
具有良好竞争力的综合福利的管理体系,应包括休假和假期、人寿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还要注重公司员工的救助和退休制度。用非现金奖励和津贴等形式来表示个人或者团体对工作的贡献程度,也是展示了员工对公司产生作用的价值大小。各种奖励还应包括教育培训、额外休假、旅游、活动门票、餐饮等,这些的奖励主要是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工作更加认真,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3.绩效薪酬的构件和应用
3.1绩效管理的循环
要想使绩效能够在薪酬制度中起到导向的作用,就要做好绩效实时的考评工作,确保绩效考评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对于踏实为企业工作的员工给予合理的报酬,还要做好差额等级的制度,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2对个别成员的平衡
在具有独特企业文化的公司中,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可能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破坏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可以通过以团体为单位进行薪酬的考核,进而弥补在管理体系中的缺陷,也能平衡各个成员间微妙关系。当然这样也容易导致优秀员工的不满,甚至导致他们离开公司,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在进行绩效的薪酬管理时,还需要重视团队合作的优秀员工,做好考核的奖励补助,这样平衡各个成员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3.3对员工进行培训
由于中国人在比较重视平均和中庸,员工容易害怕在团队中受到别人的排斥,同时也害怕别人强过自己而被小看,员工普遍安于现状不想拉开差距。因此,要想营造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就需要引进好的竞争机制,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另外,也要对员工进行企业培训,进而促使员工与企业同并进的意识。
3.4建立具有科学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企业可建立三层考核的指标体系。首先,是对员工的个人的绩效进行评估,根据不同任务、不同职责、不同岗位进行合理的考核。其次,对各个单位部门的整体绩效考核,对每个团体的办事效率、安全服务质量、职能目标、经营目标等进行指标的评估。第三,对直属单位的工作进行评估,例如费用成本、企业形象效果、厂务公开、制度的完善等指标进行相应评估。因此尽量将各项工作进行细化、量化的考核,最终建立一个定量和定性、综合和具体、微观和宏观的绩效薪酬评估体系。
4.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励的当代社会,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而人力资源的价值大小主要体现在薪酬的多少,企业只有将薪酬管理体系和员工的绩效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科学的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才能充分的发挥出薪酬的激励影响,促使员工可以长期的为企业发展而奋斗。相反,一个不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从而阻碍企业良性的发展。建立一个好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二、薪酬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福利模式过于单一。
随着行业竞争的增强,煤炭企业员工不仅重视自己所得的物质奖励,还关注企业为员工制定的福利机制和未来发展平台。然而,当前多数煤炭企业潜存着不完善、不合理的福利制度,以及单一的福利模式,因此不能满足多数员工的实际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薪酬结构不科学。
针对企业薪酬分配问题,煤炭企业员工常会出现如下心理状态:平时工作认真努力,获得的业绩也比其他人好,但是仍和他人获得同样的薪酬,这说明企业薪酬分配制度过于简单,不能真实评价员工所做的贡献。目前,煤炭企业多注重企业资本要素分配,而忽略了企业劳动要素、技术要素的重要性。当前煤炭企业的薪酬水平普遍存在增长慢、水平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如下:⑴薪酬结构不科学,即不稳定部分在企业薪酬结构中占较大比例,薪酬结构既缺乏科学、合理性,也缺乏分类的明确性;企业薪酬构成中的技术管理及劳动操作人员的薪酬比例缺乏平衡性,管理技术人员和劳动操作人员的薪酬水平相差较大,制约了劳动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未能认真落实薪酬管理制度。
部分煤炭企业现有的薪酬管理制度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一方面是企业内部人员轻视薪酬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与企业实际相脱离,无法获得员工认可,所以在煤炭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落实中,有关个人及单位喜欢使用原有的薪酬制度来降低企业损失,但是这也限制了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本身的实际效用。
4.考评体系不科学。
多数煤炭企业并不熟悉煤炭考评体系,因而,很少有煤炭企业可以制定出完善的员工薪酬考评体系,虽然有些企业制定了薪酬考评体系,但是却不重视该体系,限制该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企业人情因素也参与到了薪酬管理中,致使薪酬管理体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欠缺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最终仅将考核停留在经验判断基础之上,无法真正使员工的贡献与应得薪酬相对应。
三、薪酬管理体系革新意见
1.制定宽带型薪酬制度。
煤炭企业沿用的传统薪酬制度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很难实现内部公平及激励效用,它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难以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然而,宽带型的煤炭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打破原有的工资等级制的组织形式,有效引导企业员工关注企业为之提供的机会和平台,促进企业员工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注重薪酬管理体系的绩效性。
煤炭企业单纯地给予员工工资,很难激发其工作热情,因而煤炭企业需要在原有的薪酬制度中添加绩效工资,以此激发员工工作潜能,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绩效型的薪酬管理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本单位薪酬管理的主方向,也是现代企业管理薪酬的重要标志,将绩效引入煤炭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团队协作的效率,促进企业效益提升。
3.注重薪酬管理体系的全面性。
煤炭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不仅包含货币形式的奖励,还包括对企业员工精神上的奖励,因而,煤炭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不仅包含企业员工应得的薪资标准、对内部员工的表扬和肯定,还应包含对员工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提升工作条件等内容。
四、薪酬管理体系完善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煤炭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符合不同员工需求的薪酬管理体系,对于低工资群体,应重视奖金奖励;而对于较高收入水平群体,尤其是企业管理干部及知识分子,应重视鼓励创新、职称授予、尊重人格、晋升职务等因素;对于在危险、恶劣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员工,应注重增加员工的岗位津贴、改善工作条件、做好劳动保护等因素。
2.构建科学考评体系。
煤炭企业应构建科学的薪资考评体系,借助科学合理的薪酬标准构建正常的企业增资体制:广泛调查企业薪资,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合理评价岗位劳动,系统分析岗位劳动的四要素,严格区分劳动差异,全面施行薪酬考核;对煤炭企业员工的工资晋升条件、工资形式、工资标准及工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煤炭企业在完善薪酬管理体系中,应重点考虑内部员工的社会物价指数、生活成本及后续发展中需要投入的成本,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薪酬管理体系,通过重视员工生活质量来体现煤炭企业对内部员工的人文关怀。
3.调整员工的工资待遇。
完善、实施煤炭企业薪酬制度的关键在于企业对员工劳动付出的重视及认可,应依据市场行情和行业标准适当地提高和调整薪资标准,以此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满足员工心理预期。
4.改进、评价薪资管理制度。
市场上企业的薪资水平及企业内部生产状况始终处于变化状态,煤炭企业也应适时地改进和调整内部薪酬管理制度,提高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而,各大煤炭企业的内部薪酬管理部门应深入基层,认真听取一线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的建议,努力完善薪酬制度,从而使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更符合实际情况,使薪酬管理体系为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人,酒店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全球竞争,其中也包括人才方面的竞争。酒店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薪酬管理又作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成为高层管理者最关注的领域。无论是对于国外还是国内酒店的员工来说,薪酬问题无疑都是最敏感的问题之一。薪酬管理体系受酒店内外经营环境的影响,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更具有挑战性且成为酒店经营成功的条件,而许多成功的酒店都与选择其合理的薪酬政策以及管理机制有直接关系。笔者对福建地区部分酒店员工进行调查,让酒店员工给本酒店的薪酬管理体系打分,总分为100分且分为五个等级从结果为:选择80-89分占16.67%,打70-79分占61.11%,打60-69占11.11%,不及格占11.11%,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酒店员工对酒店薪酬体系的满意程度。所以,为了使酒店更加具有竞争性,更加规范经营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对酒店薪酬管理体系中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改造,并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是酒店业函待解决的问题。
一、酒店薪酬管理体系薪金结构及福建酒店薪酬管理体系调查
(一)酒店采用的薪金结构
根据现有酒店的发展情况,薪金结构出现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结构式薪金,岗位等级薪金和计件式薪金。以下将分别详述,每个酒店可以根据部门具体情况选择采用。
1.结构式薪金模式
酒店现行采用结构式薪金(又称结构式)主要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效益工资、补贴工资(津贴)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工资又称固定工资,效益工资又称为浮动工资,有的以奖金形式表现。结构式薪金模式操作较为简单,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常用于低星级、或中小型人事管理简单的酒店企业。
2.岗位等级薪金模式
岗位等级薪金制度(又称为岗位等级工资制)是按照各个不同的岗位和每一个岗位中不同等级而确定的薪金标准的薪金制度。酒店确定岗位等级薪金的指标至少包括所任岗位的规模、职责范围、工作复杂程度,人力资源市场价格四方面的内容。
3.计件式薪金模式
计件式薪金(又称计件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完成的工作(如酒店可以按客房出租率、餐厅营业额、商品销售量等)的数量,质量和所规定的计价单价核算(按每间客房、每桌宴会等),而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报酬形式,其数额由工作标准和工作时间决定,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计件工资能反映出不同等级员工之间的劳动差异,又能反映出同一级员工之间的实际劳动差别。
4.薪金结构差异选择
薪金结构差异是指酒店内不同工作类型间的等级比较,酒店通过市场调查得到了一些酒店参考水平后划分等级,确定等级差异和建立酒店的薪金体系。薪金结构差异概括分为两类:平坦形(FlatStructure)和高峭形(SteepStructure)。
平坦形的薪金结构特点是薪金层数少于一些以平等为主的企业文化,但这一结构对于员工晋升和接受培训等方面的激励不大。如果一个酒店高级员工与低级员工薪酬差距不大,那么其薪金结构的差异属于平坦形。
高峭形的薪金结构划分了员工的薪金等级,其中的薪金等级可以继续细分,高层管理与低层员工的薪酬一般相差较大,而员工薪金调整次数也必须较为频繁。这一结构同样有优缺点。优点是提供了员工晋升和培训方面的动力,也减少了员工因激励不足而流失的现象。
(二)调查结果
以福建地区部分酒店为对象,对酒店薪酬管理体系完整性进行了调查,如下表1.
从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酒店从业人员对于企业薪酬体系满意程度不高。
二、酒店薪酬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通过对酒店薪酬管理体系的调查以及与其他行业薪酬情况的对比,可以得出酒店薪酬管理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薪酬管理体系缺乏竞争力
1.工作时间长且劳动强度大
酒店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服务产品大多数是由人来提供的,可以说大多数员工付出的要比其他行业员工多,其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大,可见以下表2。
2.缺乏进行薪酬调查且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其他行业
从调查资料显示有83.33%的人员认为酒店很少对其他企业进行薪酬调查。而酒店要吸引和保留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了解其他行业或酒店工作支付工资水平是很重要的。较低的薪酬使酒店业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无法争取到优秀人才,如果酒店员工长期处于劳动补偿不足的状态,就会产生不满意情绪,从而影响酒店的经营管理。
(二)薪酬结构不合理
据调查总结,目前酒店行业薪酬结构没有创新内容,薪金结构比较统一,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薪酬结构单一
采用薪金模式主要由固定和可变两部分构成,固定薪酬主要是基本工资,可变薪酬由个人绩效、同行价格等来定。在酒店中固定的比重非常大,有的甚至达到80%以上,易使员工产生惯性和惰性。可变薪酬比重过小,无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酒店重新调整薪酬合理比例,既能给员工一种相对稳定安全的感觉,又能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是酒店薪酬管理应解决的问题。
2.薪酬细化程度不合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45%酒店人员认为有通过技能测试,资格考试调整员工职级,有55.56%设定各级别最高任职年薪。在这种情况下,酒店仍应设计多元化、多层次、灵活的薪酬体系,从而适应酒店发展的需要。另外,可以针对特殊专业人员设计专门薪酬结构,如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
3.体系缺乏激励性
薪酬管理体系必须与激励很好的结合起来,薪酬作为激励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如果没有充分利用薪酬的激励性,使体系更加活跃,将可能使体系失去原来必须达到的目标和发挥预期的作用。
三、酒店薪酬管理体系改造对策
(一)树立全新酒店薪酬管理新理念
经济全球化在增加适应性、创新性和竞争力方面对人力管理施加较大的压力,对薪酬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对于酒店系统来说,进行薪酬管理体系改造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本酒店希望通过体系改造将使体系发挥什么作用,我们将使薪酬管理达到什么目的。哪一种薪酬系统或管理方式有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否有效地传递本酒店的企业政策,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再次,组织必须对人力资源采取更严肃而慷慨的态度,对人力资本付出更大投资力度。把员工视为酒店资源,而非成本。重视人力资本作用,让人力资本获得对等的投资收益。
(二)制定明确的薪酬管理目标
薪酬管理体系改造是为了达到薪酬管理目标,而薪酬管理目标是帮助酒店实现战略目标。在进行薪酬系统具体设计前,酒店要根据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结合薪酬相关政策和本身企业文化。从战略层面进行分析和思考,才能保证以战略目标为中心来制定适应酒店发展的薪酬管理目标。管理者在设定薪酬管理目标时,一般根据酒店战略目标或上一级部门目标,围绕本部门业务重点或部门职责,制定部门的工作目标计划,这样才能保证薪酬管理目标与酒店战略目标一致。
(三)以绩效管理为依据且完善薪酬体系
绩效薪酬制度是企业最适合运用的薪酬制度,绩效薪酬制度是于员工的工作业绩为标准来发放薪酬,它是通过薪酬与员工挂钩,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但这种薪酬制度至少基于两个前提,一是薪酬在对员工的激励过程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员工相信主观行为能够有效改变绩效,从归因理论中可知道,自信的人往往将成功归于自身努力等主观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在高绩效下可能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与自身的努力,在低绩效下可能更多地将问题归于绩效标准,考核过程等客观因素。这就要求酒店在考核标准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得到员工认可,体现其行为导向功能。
(四)使用个性化薪酬制度
1.针对组织内不同类型员工,设计不同薪酬方案。
(1)对酒店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度
可以将年薪制的利益激励制度与股票期权、期股制的风险控制机制结合,以风险报酬为主,做到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从以下一个企业为例可看出员工企业利益紧紧相连。上海的“丰裕生煎”是经营上海人最喜爱的家常小吃“丰裕生煎”馒头点心店,现已转制改名为“丰裕餐饮股份合作公司”,150名职工共同出资而成为公司股东。同时又是岗位上的职工、责任和风险并存,公司整体经济效益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利益。公司通过此举也汇拢了一大笔资金,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对酒店经营者采取的激励方案不一定只适用于这种类型人员,可以取部分激励内容作为其他人员奖励方案。
(2)对科技人员,按科技成果实施奖励
酒店的科技人员可以说为数不多,但是他们的贡献是非同寻常的,因此,可以对科技人员实施如项目成果奖,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产生利润后的提成奖等141。
(3)对营销人员,实行业绩工资制
营销人员在酒店中的定义是较为广泛的,有专门营销,也有非专门营销,只要是酒店员工都是一个营销人员。这里主要指营销部的营销人员,可以实行业绩工资制,将固定工资和业务提成结合,既定给予业务人员稳定的生活保障,又调动他们积极性。
(4)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员工,实行岗位工资制
大多数普通员工可以按照“固定+可变”,积极推行“岗位工资制”对于优秀人才可以考虑较其他人员优厚的报酬,如职权、期权等。
2.针对员工不同需求,设计自助式整体薪酬体系阎
针对员工不同需求,自助式整体薪酬体系,是指酒店在员工充分参与的基础上,建立每位员工不同薪酬组织系统,并定期据员工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是一种交互式的管理模式,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抉择自己的薪酬组合。酒店可以在考虑自身历史文化传承、价值观、经济实力和员工特色来设计,而不能简单的“克隆”。它可以提供付诸实施的系统思维方式,还可以解决一些紧迫薪酬问题。
(五)尊重员工并与员工充分沟通
当前,我国煤田地质单位的薪酬管理体系存在许多弊端,其不仅影响了煤田地质单位的管理和发展,也对国家煤田地质单位的进步和创新产生了影响,建立更为完善的煤田地质单位薪酬管理体系新模式迫在眉睫,实施更为科学、合理和可行的薪酬管理体系,对于煤田地质单位员工的发展和工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煤田地质单位薪酬管理体系现状,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措施,才能促进煤田地质单位的有效发展。
一、煤田地质单位薪酬管理体系的现状
(一)薪酬制度的不完善。我国薪酬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完善,缺少一定的激励作用,在煤田地质单位中,其中薪酬管理体系包括工资的分配制度,在煤田地质单位中,奖金和福利多存在一定的平均分配主义,并不注重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传统的考核模式实际并未和真正意义上的奖金和福利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只是对煤田地质单位人员的素质水平的考核,并没有实际意义,一些多劳动、多工作、多贡献的员工没有得到所对应的奖励,更多的是实施一定的平均主义,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员工形成长期的惰性,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煤田地质单位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使员工失去了对于煤田地质单位的信心,缺少必定的安全感,对于煤田地质单位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人才的大量流失。在煤田地质单位中,工作人员的固定工资过低,然而其相应的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等支出更多,在固定工资上,更多采取平均分配的原则,从而导致煤田地质单位中人员的工资收入差距过小,支出多于收入,更多高级的部门和人员所获得的收入高出其应有的价值,导致在煤田地质单位中,工作人员之间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和积极性,导致许多高级的人才流失,同时,对于煤田地质单位的整体结构产生了影响,降低了员工之间的积极性和竞争性,导致煤田地质单位内部分配的失衡,同时也影响了外部分配机制缺乏一定的公平、公正,使更多的煤田地质单位工作人员不能很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更多的关注薪酬分配,对于工作效率和成果的提高产生了阻碍。
(三)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煤田地质单位的分配制度不合理,比较单一,许多煤田地质单位对于知识、资本、技术和劳动要素的重视程度并不够,更多的注重员工的经济薪酬,并不注重员工的非经济薪酬的发展,并没有为煤田地质单位人员的工作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并没有进行一定专业、规范的人员培训,降低了煤田地质单位对于员工的激励效果,在员工的福利制度上,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取向,没有从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解决问题,在员工的利益激励体制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员工提高薪酬的方式较为单一,更多的只能通过权力导向的方式,阻碍了煤田地质单位在薪酬管理体系的发展和进步。
(四)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不明显。煤田地质单位并没有注重市场调节的作用,对于煤田地质单位的薪酬体系并没有进行一定的市场调查,所建立的薪酬自我约束体制并没有依据于市场的薪酬水平和具体情况,同时,煤田地质单位没有对员工进行全面、仔细的调查,并不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员工并没有满足其生活的最低保障,使煤田地质单位员工缺乏一定的安全感,煤田地质单位的薪酬管理体系缺乏一定的整体性,薪酬价值与市场价值并不一致,在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煤田地质单位还应对薪酬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建立更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模式,促进煤田地质单位的有效发展。
二、煤田地质单位薪酬管理体系新模式的措施
(一)实行绩效年薪制度。煤田地质单位的管理者应实施一定的绩效年薪制度,将薪酬与个人经营管理的绩效相联系,将管理者的薪酬与其绩效相联系,增加了煤田地质管理者和煤田地质单位的联系性,不仅提高了管理者的绩效,同时也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不仅对于煤田地质资源进行了相关的保护,将权利和义务互相对等,同时又将收益和风险相匹配,不仅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管理者进行不断的创新提高煤田地质单位的整体效果,促进了煤田地质单位薪酬管理的发展。
(二)实行利润分配制度。对于煤田地质管理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应实施一定的利润分配制度,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和煤田地质单位的工作目标联系在一起,同时将煤田地质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收入与煤田地质单位的经营利润相匹配,提高中层管理者的创造力,同时为煤田地质单位贡献更多的个人力量,同时,促进团队合作,制定更有利于煤田地质单位发展的相关计划,建立更为完全的薪酬管理体系,同时,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个人成就感,提高管理人员对于工作的热情和态度,保证煤田地质单位的持续发展。
(三)员工收入与付出相一致,建立健全薪酬管理体系。煤田地质工作人员是煤田地质单位的主要人员,将工作人员的收入和其付出的劳动想联系,保证工作人员的收入和付出相一致,保证按劳分配为原则,同时对于相关项目可进行一定的分成,对员工进行一定程度的激励,建立健全员工激励体制,提高员工工作的动力,将更多的利润进行分成对员工进行激励,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市场调查,满足员工对于薪酬的必要需求,同时建立健全薪酬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员工,为员工着想,对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创新薪酬管理体系,不断总结经验,建立更适合煤田地质单位自身发展的薪酬管理体系新模式。
(四)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在煤田地质单位中,仍有一些不能量化的工作人员,切实保证工作人员的自身权益,需要煤田地质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将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技能和相应的薪酬目标相联系,一定程度上减少平均主义现象的出现,坚持依岗变薪的原则,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劳动付出和工作人员对于煤田地质单位的贡献确定工作人员的具体薪酬目标,满足工作人员对于薪酬的不同需求,同时提高员工之间的竞争性和积极性,使员工将注意力放在对于煤田地质单位工作效率的目标上,提高工作人员对于煤田地质单位的信任程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感,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煤田地质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促进煤田地质单位的薪酬管理体系新模式的全面发展,
总结:煤田地质单位的薪酬管理体系新模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是煤田地质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煤田地质单位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管理体系,随着薪酬管理体系的不断改革,煤田地质单位不断调整薪酬管理体系,不断吸取国内外薪酬管理体系的经验,正确应用薪酬管理体系的相关管理制度,创新薪酬管理体系新模式,为国家薪酬管理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同时,也为新时代煤田地质单位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整体单位的全面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