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当这样的老师,我一定得是一个和谐的天使,随时播种和谐的种子。在我的课堂中,没有老师,人人都是老师;没有举手,人人都是学生。对的,互相赏识;错的,互相订正;模糊的,互相研讨;不足的,互相补充。大家就是在一种井然有序的氛围中交流知识、交织情感、学会交往、陶冶性情。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第二课时时,我在大屏幕上发起一个研讨话题:这是一个怎样的盲姑娘?然后组织小组同学读书。时间差不多时,我说“展示开始”。“展示”“梦想成真”,小组组长先发制人,带领小组同学走到讲台主持了这个研讨活动。
小组长说:这里的盲姑娘很复杂,不只是一个特点。经过我们小组研究决定,用这几个词概括她的特点:漂亮、可怜、爱音乐。
组员一:文中写道“窗前有架旧钢琴……可是眼睛失明了“清秀”让我们感到盲姑娘很漂亮。
“补充”其他组员站起。清秀和盲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盲姑娘的可怜。
“补充”又一组的组员站起。“窗前有架旧钢琴”再联系上段说她总在弹贝多芬的曲子弹不好,产生想听贝多芬的曲子的想法,也能让我感受到盲姑娘喜欢音乐。
教师:大家读书很投入,尤其这个小组联系上下文读书的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奖励你们小组读书有方法2分,加油!
组员二:说这个姑娘可怜,文中还有一处描写:“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姑娘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组对话让我们看到盲姑娘喜欢音乐但家里穷买不起入场券,可见她多么可怜。
“订正”又一组的组员站起。“我们小组认为这处对话体现的是盲姑娘懂事。”随便说说“并不是盲姑娘的真心话,她是安慰哥哥的。”
“评价”其他小组又站起来了。这两个小组说得都对,这组对话里既有可怜又有懂事,可能懂事的成分大一些。不过她的懂事倒更能反衬出她的可怜。
老师:大家越读越透彻,老师给你们点赞――2分。你们的读书热情和本领是屈指可数的。
组长:梦想成真,小组展示结束,请其他小组为我们展示评价。
评价:你们团结,展示和谐,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评价:你们小组全员参与,如果能与我们形成互动就更了不起了。
大家就是这样在一种自主、合作、交流自然中弹奏语文课堂的和谐韵律,像一股清泉,在尊重与赏识中荡漾思维水花涓涓流淌,成长为有生命的个体。
二、做一个学生心中的“老大”
教师的知识储备、人格魅力都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老大”。例如,我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我没有告诉学生闰土有多么可爱,更没有传授学生作者有多么喜欢闰土。我只是和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品味闰土多彩的生活,了解闰土的讨人喜欢。读到这儿,我没有将课终止,而是告诉学生,这只是《故乡》中少年的闰土,实际《故乡》里还写了老年闰土,你们想了解他的幼勇穑垦生的好奇心油然而生。我随手打出一小段关于老年闰土沧桑的描写,并配上声情并茂的图片和朗读后随之提出一个拓展性的问题:是什么让如此可爱的少年变得如此颓唐?小说《故乡》会给你答案。在那里,你还可以了解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学生出于好奇,自然回家纷纷找《故乡》来读。第二天,我又上了一节《走近鲁迅》的语文实践课,让我惊讶的是,学生不但谈到《故乡》滔滔不绝,而且什么《彷徨》《呐喊》《野草》等也随之流出,虽不是很深刻,但对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人生观算是清楚了。一种正义与奉献的人生观就这样植入学生的心田。由此我想:这不就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吗?当一位教师有丰厚的学识底蕴,你的课堂就会游刃有余,你的“人格魅力”就会随着你巧妙的设计无声扎根于学生的心田。这时,你想领学生走多远学生就会随你走多远。这也许就是“陶冶”――一种自然、朴实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中,教师大抵会有这样的问题:课前备课时分明是这样设计的,为什么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情形却与先前的设计相去甚远?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性问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与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所以,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
语文课堂的“生成”,应该是“适当”、“适度”、“适时”的。但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有的“生成”常常 “不适当”、“不适度”、“不适时”。
【案例一】《塞翁失马》教学片段
生:老师,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
师:你的问题很有创意,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于是,老师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设计,师生就花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讨论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讨论很热烈,老师也是兴味盎然。)
全班交流中,意见分成两大派,有的说是公马,有的说是母马,谁也说服不了谁。(讨论过程略)
在“【案例一】”中,“生成”的内容“不适当”。“适当”,指的是对生成内容的价值的判断,即值不值得去生成。大家知道,《塞翁失马》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寓意,至于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对于寓意理解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对于没有价值的“生成”,还花了大量的时间,是很不适当的。课后这位老师说:“我不愿扼杀学生提问的兴趣,我的斥责、冷漠也许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快乐。”其实智慧的教师往往可以委婉地把学生引回正题。比方说:“这个问题提得有趣,但我想,不管是公马还是母马,能引回一匹马,塞翁就应该高兴呀!可是对此他有怎样的反应呢?”
【案例二】名著阅读指导《西游记》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
生:(出人意料地)我最喜欢白骨精。因为她吃唐僧肉还想到母亲,说明她重亲情;她几经挫折才抓到唐僧,说明她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师:你对名著的解读非常有创意。同学们应该向他学习。我们给他一点掌声好吗?
(同学们热烈鼓掌。)
在“【案例二】”中,“生成”的内容“不适度”也不“适时”。教师肯定那位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是可取的,但教师的引导应该更进一步。“白骨精”貌似“重亲情”,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但她的亲情是建立在牺牲别人性命的基础上的;她的“锲而不舍”不是追求积极的理想,而是作恶多端,这是不思悔改的表现。作为教师,不能只想到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在思想感情上引导他们。如果在那位同学发言之后,组织学生适当讨论一下,效果也许会更好。还有的教师在上课时,面对突然“闯进”课堂的自然界中的“精灵”,熟视无睹或者硬性赶走,这些都不“适时”。
新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在课堂上“适当”、“适度”、“适时”地演绎“生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智慧让课堂呈现精彩的生成
【案例三】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片段
课文中有一句话:“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
生1:老师,万万等于多少?
(大家都笑起来)
生2:万万不等于亿吗?
生1只好灰溜溜的坐下了。
师:既然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呢?
生3: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亿”不响亮;第二,“万万”好像比“亿”多。
(这时,学生们又笑了。)
师: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
(这时,学生们都用钦佩的目光看着那个学生。)
师: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个新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
(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
在教学中,于老师以其睿智的眼光敏锐地发现了动态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收到了不可预见的精彩。生成的课堂需要智慧,因而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养。
二、把握生成,为预设护航
【案例四】 钱梦龙《故乡》教学片段
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
师: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你们看到过没有?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见过,这说明什么?书上怎么说?
一、打破常规,重新整合,寻找新 “抓手”
语文教学要突出对人的关怀和培养,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突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着眼学生发展,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语文教学中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就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学习,这就需要浓缩时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鲁迅小说《故乡》,如果按作者的写作思路,从线性角度教,就是通过“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逐段分析;按板块结构教,通过情节、环境、人物、语言等分析。这两种教法各有其长处,却有共同的弊端,难得激活思维,教师所用的时间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找一个新“抓手”。在学生反复阅读基础上围绕“辛苦麻木”设计问题,将课文串起来。①“辛苦麻木”生活是指哪个时期的闰土?②与少年闰土比,中年闰土从哪些具体方面表现出“辛苦麻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少年“小英雄”与中年“木偶人”的形象)③中年闰土有没有认识到他生活辛苦的原因?他为什么给儿子取名“水生”?在“迅哥儿”搬家时,他为什么单选了香炉和烛台?④“我”对闰土的生活方式,持什么态度? 这些问题的设计,全围绕“辛苦麻木”展开,既能涉及人物分析、主题理解,教学有较大的涵盖性,又更加精炼简洁,学生有充分的主动性。
二、紧扣中心,应用拓展,扩大教学外延
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课内和课外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的来自课内,70%的来自课外。这就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合理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延伸思维。“拓展”要依托文本,精心设计,进行课内转向课外的迁移训练,使学生入得文内,出乎其外。以《寡人之于国也》的拓展应用为例。
第一、链接旧知,温故知新。先让学生复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后提问“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诵读课文,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第二、链接生活,古今比较。讨论思考:“王道乐土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拓展?穿越时空隧道,让学生感受孟子经世济民的卓越思想和心忧百姓的高尚情怀,让学生摒弃小我,像孟子一样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造福百姓,造福人类,缔造人类灿烂的政治文明。
第三、链接经典,厚积薄发。积累《孟子》名言名句。更好地全面地理解孟子的思想,丰富知识,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拓展不是知识综合,学科融合和与社会生活结合的“大杂烩”,更不能脱离教学中心,否则“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只是一句空话,语文教学就会背离“发展学生”的宗旨。
教授认为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具有创生性。在
师生的多向互动中,进行智慧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从而衍生
出丰富的新的教学资源,即课堂动态资源。由于动态资源是即
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因而利用生成资源引导
学生自主探索,我们的课堂便会勃发生机,有效地促进教学质
量的提高。如何把握课堂动态资源呢?
一、教师要树立对工作和学生热爱的态度
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是能否开发和利用动态资源的
前提。如果一个教师对事业和工作缺乏责任感,对学生冷漠无
情,那么,当遇到学生出现不同见解或向老师质疑时,就有可
能认为是节外生枝,故意刁难或成心捣乱,因而就可能以厌烦
甚至粗暴的态度对待。只有满腔热情地对待事业、工作和学
生,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才能有效把握这些资源。
二、积累深厚的知识素养,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
教师要不断丰富学识修养,增加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得心
应手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机智地处理各种情况,所
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个教师,既要读有字之书,使自
己博学多才,同时还要读无字之书,即教师要不断接触社会,
深入阅读社会这本大书,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优化知识结
构。
三、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
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
用。”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质就
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
围。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就必须使学
生注意学习活动并产生兴趣。古人说:“趣浓劳径,乐此不
疲。”
四、教师要善于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在
特定的情境中用以了解学生、调控教学进程以动态生成教学资
源、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
径。笔者在这里仅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观察,它主要包
括:(1)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2)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3)
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和人际交往。例如在上《小石潭记》一课
时,我发现一女学生一直低头执笔,看上去又不像记笔记。于
是我悄悄走过去,发现她正在画画,当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顺手把她的“作品”抢过来,本想批评教育一下,但一看她所
画内容是一潭水,一条游鱼。转而一想,这不正可以作为一个
资源吗?于是我把她的画投影展示并说道:“一位同学为了让
大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石潭,为我们创作了一幅图
画,请大家谈谈这种形式好吗?为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表自
己的观点。
上述教学案例从一个侧面看出教师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随机应变的
教学机智,教师的爱心和宽容会成就一个学生,教师的冷漠和粗暴会毁
掉一个本来很有前途的学生。课堂教学活动是非预设的,动态变化的。
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上会出现的形形的情况和
事件,而这些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把握课堂动态资源,打造快
乐课堂,其意义在于:
1.能有效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教育家梅纽说:“学习的动力
首先来自于学生,这一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发掘的”。例如,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向学生提出: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我们留
下了一个难解之谜,你们能发现是一个什么谜吗?有学生在积极专注阅
读作品之后,很快发现在小说的部分,于勒与哥嫂不期而遇于游船
上,在这一尴尬的邂逅中,菲利普夫妇是确凿地认出了自己的亲弟弟,
故而张皇失措,狼狈打探,断然离船,丑态毕露,于勒是不是也认出了
自己的哥嫂?是相见又相识,还是相见不相识呢?引出了一场热烈的讨
论,各有比较充分的理由。是相见相识,还是相见不相识,引人九曲回
肠,搁置不下,这就是作品产生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动
力。
2.能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把学习实践的权力
还给学生,把发现的机遇交给学生,把批判的权利留给学生,为学生主
动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我在教学《故
乡》时,对主题的分析,我的教学设计是要学生比较中年闰土与少年闰
土在外貌、语言、行动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寻找其变化的原因,从而把
握小说主题。教学中却有学生向我提出中年闰土的手该是什么颜色?因
为作者为少年闰土的手脸都着了色而中年闰土的手却没着色,我发觉这
是一个崭新的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引导学生探究:少年闰土的手
“红活圆实”中年时“像是松树皮了”作者没有着色,师生共同讨论,
闰土终年同泥土打交道,应该是“土色”较好。人死还土,“土色”是
死色,饱经忧患,极度贫困的闰土整日在磨难中挣扎,到底还能挣扎多
久呢,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榨下的闰土的命运正是旧中国广大农
民悲惨命运的缩影。从这一角度分析,同样完成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
动探究提供了机会。
总之,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堂动态资源,让学生闪耀
2.有利于领悟文本内容、赏析文本秘妙。我们反对过度阐释文本,但也不提倡教师对学生说“此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类的话。过度阐释有可能偏离、曲解文本原意,而“不能言传”就等于什么都没告诉学生。其实,“意会”也好,“言传”也好,都是有通道的,那就是“形式”。文本的体式、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形式要素,正是探究文本内容和秘妙的桥梁与钥匙。阅读教学就是要解开形式的秘密,经由形式,逼近文本真实。
3.启迪学生言语表现的智慧。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潘新和先生从个体的人的视角提出四条:涵养德行、性格,懂得处世、交往,求取知识、才干,学习写作、创造;并认为第四条是前三条的含蕴与升华。阅读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习言语形式、文本形式,既通过形式理解内容,又通过形式积累形式知识,培养更高形态的言语表达技能和能力。
总之,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确定教学内容,要关注文本形式分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进行语文活动,同样要关注文本形式分析。
二、文本形式分析的路径
分析文本形式,必然会注意到其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这里说的“共性”,指文体(体裁、体式)对文本的规范性(约束性)。如果我们对文体的认识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又缺乏耐心的个案剖析,那这样的文本形式分析就有可能是表面的、片面的,甚或是谬误的。
理论支撑从哪里来?如果追根溯源,应从历代文论(包括诗话、词话)中找根据。沈德潜谈律诗颈联,说:“五六必耸然挺拔,别开一境,上既和平,至此必须振起也。”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起到了提振全诗精神的作用,使诗歌境界大开。与律诗颈联作用类似的还有绝句的第三句。杨载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至如婉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杜牧《赤壁》的第三句“东风不与周郎便”,《泊秦淮》的第三句“商女不知亡国恨”,皆以否定句式引出诗人议论,点明绝句立意所在。
现当代学者、评论家对文体形式的研究成果,亦可资借鉴。比如,我们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会发现人物出场顺序很有意味:在回忆少年闰土之后,按常理,现实中的闰土该上场了吧?作者偏不,而是安排了杨二嫂登场,“一种尖利的怪声”把叙述者的目光转移到现实,杨二嫂之后,才是中年闰土的出场。这种顺序安排,不得不说是作者有意为之。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之间,夹杂一个杨二嫂,这种“三明治式”的结构,不但使叙事显得摇曳多姿,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自然联想到闰土的生存处境。在这里,杨二嫂与闰土就发生了某种内在关联,她同样构成了闰土“现实境遇”“命运苦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阅读“发现”,如果单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机械分析,是不容易得出的,但如果我们具备分析小说结构的知识,就容易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正如杨义先生在《中国叙事学》里论述的那样,“结构”是叙事作品的模样和体制,人物事件位置的确定,本身就是一种功能和意义的标志,不需用语言说明;而读者,“当在这种语言形迹之外去领会结构的匠心和结构所蕴藏的意义”。
分析文本形式的共性(文体),我们看到的是文本的大模样,而对文本进行精研细磨,则需要关注形式的个性。散文是很个人化的写作,最能体现作者的性情。我们品读散文,就要看到散文背后站着的那个人,与他谈天说地,从字里行间读出他独有的“神态”。
比如,朱自清《背影》的第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按习惯说法,这句话应该是“我与父亲有两年多没见面了”。作者为何说“不相见”?存疑而读全篇,在最后一段可找到解释:“……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原来,“不相见”有故意不见之意。而父亲的来信和儿子的《背影》一文,可看成是父子“冰释前嫌”的言和之举。这种分析法,就是找差异性或矛盾性:文本言语表达与习惯(规范)表达的差异,文本言语表达与生活真实在理性逻辑或情感逻辑上的差异或矛盾。找到了这种差异性或矛盾性,就容易理解文本表达的意图。
对文本形式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分析,是力求在文化时空上与作者达成默契,以贴近文本、走进文本,进而“重建”文本。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又具体而微的印象,就为我们确定教学内容、展开阅读教学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学语文;启发;阅读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教师不能错误地解读为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对话,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新常态,而高质量的启发手段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对话的重要手段。
一、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
满堂问使学生的思维倍受束缚,让人讨厌,满堂的无用提问更是让人痛恨。语文教师应当善于提炼问题,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有用提问,为学生进入文本打开一个突破口[1]。如在教学《沁园春•雪》的上片时,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能否把“惟余莽莽”一句改为“一片莽莽”;二是能否把“顿失滔滔”改为“失去滔滔”。教学下片时,笔者没有像往常那样提问“词的下片围绕哪一个字来展开?”而是提问学生:“能否把‘惜’字改成‘昔’字?”通过这些独具匠心的提问,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思考和讨论当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诗人融情于景、感叹冰雪威力、暗讽各朝帝王、表达革命信心的思想感情。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文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一句,充分展现了齐王虚心纳谏,虚怀若谷的形象特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点呢?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这句话能否改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下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为什么?”这一提问,课堂马上热闹起来,经过反复的讨论,学生终于明白,这上、中、下三等的奖赏是按照进谏的风险系数来划分的,当面指责过错,给予上等的奖赏,表现了齐王敢于直面批评的广博胸怀。
二、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发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语言学习是一个“习得”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语言学习是达不到目的的。“满堂灌”“满堂问”之所以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通过语言实践来获得启发[3]。如学生在解答上文提到的“惟余莽莽”能否改写成“一片莽莽”这个问题时始终摸不着北,这时笔者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马上要求学生用“惟余”一词造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明白“惟余”一词蕴含着诗人惊讶、感叹的情绪。中学教材中古诗文的篇目较多,古诗文教学更应尊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注重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
三、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
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4]认为,进入文本的标志是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强调的就是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在教学《故乡》一文,笔者在讲完少年闰土这一部分的时候,特意让学生谈谈假如自己遇上了多年没见的好朋友,会怎么接待他?学生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这时笔者突然话锋一转:“闰土像你们说的那样做了吗?闰土的哪一句话最让‘迅哥儿’伤心?”学生各抒己见,体会到了“迅哥儿”面对友谊破灭、故乡不再有梦幻色彩的伤心失落。
四、用巧妙的对比教学设计启发学生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次成功的对比教学往往能让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不能理解课题的言外之意,笔者就把课题改为“于勒”和“叔叔于勒”,让学生与原来的课题相对比,这时学生理解了课题强调的是“我的”二字,从而明白,课题是在讽刺菲利普夫妇。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把安陵君“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与唐雎“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相对比,让大家体会唐雎的从容镇定、态度坚决;还让学生把秦王前后的语气变化相对比,让大家体会秦王的性格特点[5]。
五、结语
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对话,而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用智慧催生智慧的过程,是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的过程,高质量的启发手段正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最佳捷径,应当成为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秘密武器”。
作者:陈振文 单位:肇庆市广宁县石涧中学
参考文献:
[1]祝耀安.大数据时代中学语文智慧课堂行动与思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一?指导欣赏神似之美。
成功的小说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优秀的小说,常常能“由说话看出人来”,这便是一种特殊的美,可称为神似之美。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认真品读每个人物说话的不同方式,进而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走进人物的心灵。
《故乡》中的人物说话的习惯,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儿时的闰土一开口便是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有说不完的话题,一派天真活泼。在“我”心目中是小英雄的形象。20多年后重逢时,说话就变得吞吞吐吐,欲言语止,中年闰土出场后的语言加起来不过7句,前后6句断断续续表达谦恭之情,最后一句诉说自己的苦况。这些话语让我们看到里一个饱经风霜,辛苦麻木的“木偶”。特别是一声“老爷”的称呼,道尽了闰土所遇受的精神压迫和痛苦,刻画出了中年闰土与“我”之间的隔膜。另一个人物杨二嫂出场时: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尖利的怪声,使“我”吃了一吓,这预示这是一个泼悍、放肆的人物。而当“我”记不起她时,便咄咄逼人,尖刻的中伤“我”,并且根本不听“我”的辩解。这些语言活画出了一个尖嘴利舌,自私贪财的的形象。
《故乡》中的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而且多变;不仅每个人物有自己的主要特点,而且人物遭际重大改变之后,语言的基本特色也有利变化,如闰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这些显著的变化,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这些变化的原因,更好的理解小说的深刻意蕴。
教学时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小品的形式,深入揣摩小说中人物说话时的语调、语气、神采、心理,从而更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小说的主题。
二指导欣赏真切之美
优秀的艺术,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小说中真切传神的细节,总是能引领读者进入人物的心灵深处,从而理解主旨,探究其深刻内涵。
《故乡》中鲁迅运用传神的白描手法,对闰土的外貌变化进行了描写。20多年前闰土是“紫色的圆脸,项带银圈”;20多年后却是:“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了”。这些客观而冷静的细节描写,却细腻地反映了闰土悲惨的命运,同时也默默地倾诉着作者的同情、悲哀和愤怒……又如,20多年后重逢时的一瞬间,闰土由欢喜到凄凉,由颤动到恭敬的真切传神的神情变化,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潜台词。再如,叙述启程时写道:“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这细节看似无关紧要,而实则另具深意。
这是这些细节使闰土的形象鲜活起来。真切而充满感情的细节能使人恍恍然如临其境。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研读细节,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感受语句所蕴涵的丰富的主观感情,深刻的意蕴,领略小说的真切之美。
三指导欣赏映衬之美
小说的映衬之美,除了情节上的跌宕起伏之美外,更多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交相辉映。
《故乡》中的杨二嫂的尖嘴利舌,自私贪小财的性格特征,很好得衬托出闰土淳朴诚实的品格。又如“我”刚会到家,“我”和母亲谈起家事,提到闰土时,“我”脑海里闪现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这段色彩明快、艳丽的景物描写,使一个“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的少年英雄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了。
小说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映衬,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握主线,纵观全篇,善于发现作品中的映衬,然后进行比较阅读,领会作者的匠心。
四指导欣赏谐谑之美
谐谑之美是喜剧性作品的主要形态,但正剧性和悲剧性作品中,也常有谐谑的场面倏然出现,笑声荡漾其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味这笑声,思考:它是幽默的笑、讽刺的笑、快意的笑、含泪的笑?作品中的人物为什么让人发笑?为什么明明是正剧性或悲剧性作品,却要加入笑料?探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得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 故乡》中的杨二嫂,便是一个用讽刺手法塑造的人物。鲁迅用夸张的手法把一个尖嘴利舌,自私贪小财的市侩勾勒得非常生动,简直有声有色。当我们读到“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肖像时,读到“哎哟……”刻薄的语言时,读到“一面愤愤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的情景时,读到拿了狗气杀、穿着高低的小脚飞也似的跑的动作时,都会情不自禁得笑,笑声中就夹着鄙夷,夹着嗟叹,夹着悲哀。笑后发人深省。
五指导欣赏健举之美
语文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语文教材。时代特征鲜明、现代意识凸显、人文内涵丰盈是语文教材的特征,其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整体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正确领会教材的理念,既要使教材固有的作用和功能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发挥,又要科学、灵活地使用教材,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1 准确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
尊重教材的关键就是领会教材的理念和教学思想。教师应潜心钻研教材,正确理解和用心领会教材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努力把握其特点,充分挖掘教材潜藏的资源。笔者使用的是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该教材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改变了编排体系,构建了新的实践系统,突出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例如八年级上册,全册在编排中设置了“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等。最为突出的是每个单元都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读、写、听、说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惟有尊重教材,掌握好教材特点,才能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实施高效语文教学。
2 从学生发展的高度出发灵活使用教材
如果教师一味地“教教材”,那么语文教材在其眼里就成了“圣经”,而其教学语文则成了“颂经”。教师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和学生发展的高度出发,灵活地使用教材,用教材去教学,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才能使教材成为优质资源。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组歌”。在教学中,笔者向学生广泛地介绍中的英勇故事,发给了学生有关“”的材料,并组织学生观看了电视系列报道“重走路”,让学生接受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深刻理解和精神的伟大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此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凸显教师主导作用,有效指导学生学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引导、科学的建议和有效的指导。课堂应不是教师独自的舞台,学生应不是等待灌注知识的容器。,然而,面对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往往因为自觉性和自律性不强而使得课堂过分“自主”从而导致失序。新的学习方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笔者在教学《故乡》时也出现过这样一件事: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难道埋了碗碟的是杨二嫂?如果是,那她可以直接把碗碟拿回家这样就更方便,而且占的便宜更大。而她却为何要藏碗碟藏于灰堆以邀功请赏去换一个破狗气杀呢?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立即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笔者“苦心经营”的课堂气氛即刻被打破。如何应对这“突发事件”?笔者想起了特级教师钱梦龙教学《少年闰土》时的情景:“跳鱼是几只脚?”有同学发问。钱老师坦陈:“不知道。”“同学中有谁知道?”钱老师又问,同学们都说不知道。接下来的结果会是怎样呢?
笔者想如果在课改前,所有的老师几乎都会当机立断喊停:“跳鱼几只脚与我们这堂课没有任何的关系。”如果是这样,那么教师的这句话就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休止符号。
钱梦龙的解决策略:“跳鱼几只脚有一个叫闰土人知道。为何我们都不知道,而闰土却知道?”于是引出课文的主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四方”的天空下。
这个案例,既使我们看到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又看到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所发挥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理性地审视、妥善地处理教学情境中出现的问题,使“课堂的生成”成为为教学服务的亮点。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但看到了钱梦龙对学生的尊重,而且又看到了其作为点拨者、引导者和激励者所发挥的作用,这就是教学的智慧与艺术。这种智慧与艺术,是边实践、边思想、边研究、边总结获得的,忠实地体现了教师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了钱梦龙的做法,当学生提出上述问题后。笔者这样回答了学生:“杨二嫂拿出了母亲的一副手套,而且是明目张胆的。既然如此,假如说是她藏的,那就显得非常不合情理了。何况杨二嫂又没有机会,也没有这样长的时间来藏碗碟。那么,究竟是谁埋藏了碗碟的呢?”同学们沉思了一会儿,“是闰土!”答案有了。笔者又追问:“为何开始不让小说中的‘我’对闰土发表评论?闰土这样的好少年思想上发生的变化,不就更揭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吗?”于是又顺利回到了主题。
三、创新教学方法设计,重视品读课文语言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了体现这一理念,语文教学一要注重教学简约;二要重视品读课文语言。
1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有新意有创意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求,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在教学中,对一些篇幅较长、学生阅读一遍还不解其意的文章,教师应该作简化处理,浓缩课文内容,彰显文章的“透明度”。
首先是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和关键字词,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从第二节找出“见”,从第八节找出“记”,从第十节找出“思”。学生因此很快地理清了文章思路,赏花――忆花――思花,而赏花则经历了花瀑――花条――花穗这样的过程,即从整体――局部,由大――小――特写。这样,文章的难点就比较容易地解决了。
其次是找出规律简化课文。例如教学《变色龙》,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六、五、四、三、二、一”几个数字规律,也就是奥楚蔑洛夫的六次判定,五次变色,四次穿脱大衣,三次提到法律以及两次写围观群众和一次环境描写来学习。这样找规律简化课文的学习,就会使学生对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性格以及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和小市民的庸俗有了深刻的理解。
2 重视品读课文语言
“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导向,如果教师设计问题太难或太简单,就不利于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和交流。“学讲计划”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和所得以交流的方式展示。学生自学能力毕竟有限,怎样才能让“学”与“讲”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做到有思考、有收获呢?问题串就充当这个地图和方向标的作用。下面我从学讲计划的两个教学基本环节谈谈问题串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设计操作性强的问题串,让学生“学进去”
“学进去”是指学生通过自学和互学的形式,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过程,在学进去的过程中,好的问题串是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的关键。
1.设计有趣味的问题串,让学生想“学进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味的问题,学生喜欢思考,也喜欢分享。例如我在教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时,设计如下问题串:通读课文,你能扮演一名故宫博物院的导游,引导老师和同学们畅游故宫博物院吗?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本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能用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学校吗?
爱表现是学生共同的天性,学生都希望将“导游”工作做得更加出色,自学时你追我赶,氛围很好,学生都把握了故宫博物院的空间布局。有的同学画出了故宫博物院的布局图。应用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效果很好。
2.设计有坡度的问题串,让学生能“学进去”。
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和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篇章的理解,不可能做到要求的深度和全面。在教学中,设计问题串时,要注意有坡度,递进式追问,从字词到句到段落再到篇章,使学生感觉到一切都那么自然和流畅。例如我在教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段落时,设计如下问题串:
(1)找出文中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在文中的作用。
(2)将这些动词与作者在三味书屋学习片段中的动词进行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3)“雪地捕鸟”片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将这种情感与学习片段对比,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能够回答,而不是高不可攀。如果仅仅抛给学生“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那么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是语文教学中最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设计实用性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讲出来”
学生通过自学,怎样把所思、所得和所获展示出来呢?教师必须准备“药引”即实用的问题串。
1.设计与教学重难点相结合的问题串,体现“讲出来”的价值。
语文教学应该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进行,脱离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只是哗众取宠,无法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得。在学生展示交流的环节,我们要防止学生随意发挥,天南海北。在设计问题串时,要紧扣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讲出来的东西是真正有价值的。如在教授《故乡》时,本课的重难点是了解“闰土”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我给出的展示交流的问题是:
(1)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迅哥儿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吗?为什么?
(4)如果没有社会变革,你能猜想闰土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样子吗?
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交流,就能明确作者塑造闰土这一形象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紧扣课文主题。
2.设计展示个人见解的问题串,回归语文本真。
语文学习对学生人格塑造、价值观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必然会和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产生共鸣,形成见解。我们在引导学生讲出来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如在《最后一课》教学设计问题串时,追加问题:
(1)你认为小弗郎士为什么害怕学习法语?
(2)你喜欢学习语文吗?为什么?
(3)学完本文后,你对身边不喜欢学习语文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结果学生畅所欲言,不仅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还有不少学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建议。
实施“学讲计划”打造高效课堂。只有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问题串,才能引导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讲什么?怎样讲?”。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引入信息技术,则能够使得教师对课堂互动的品质更为关注,进而实现更好的交互,创设出交流的平台及更多机会。那么作为教师则应该在课程正式实施之前对学生做好学情调研,这时候就可以将交互平台利用起来,缩短学情了解的时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信息支持。例如教师在进行《桂林山水》这节课内容的介绍的时候,文档中本身就有了许多较为生动化的描写,那么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则应在课上为学生提供一些直观的图片信息,从而使得学生有了更为真切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图片组织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并将课文当中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将桂林山水最为突出的特点总结出来。图片搜集的过程教师就可以发动全班的学生在课程为实施之前进行准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准备当中,这样不但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对话教学新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阅读教学最本质的目的是实现作者和读者的心灵对话,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和古人对话、可以和未来对话,那么为了实现对话的真实性,学生则需要自我构建出精神王国。那么在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当中如果想要引入对话教学新模式,则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一)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教学的关键点并不是文字,而是作者在文字当中流淌的情感及思想的表达;
(二)教师还应该在对话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出更为轻松化的阅读环境,为学生设计更多的开放性问题,使得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与文本进行更好的对话,比如教师在阅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让学生想象一下这篇课文想要说的是什么?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圆明园会毁灭?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这两个开放性的问题去阅读课文,然后教师在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和文本交流及对话,在阅读中去寻求答案,并深刻的去理解文本的深意,进而促进学生对作者思想及情感的认识和掌握。
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升级训练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76-02
情境教W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它以“情”为经,将被淡化了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要素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将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态度、价值观等贯彻在语文教学中;它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创设,拉近了语言学习与学生现实的距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文章创设不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到课文中所描述的意境当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导语引入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教师就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和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学离不开感情,引语的语言结构、声音、节奏是感动人心的重要手段,引语的情感因素可奠定课堂的情感基调,叩击学生心扉,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情境。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分别时惆怅、痛苦的情感,教师可引用与之有关的诗句作为导语创设情境。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珂之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别”。如此导课,讲者动容,听者动情,既能以情动人,又能用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感人。这种优美的语言起到了“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的作用,让学生听着听着就沉浸其中、陶醉其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
二、实物再现情境
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要求创设直观情境,把教学内容变为具体、可感的东西,因此利用实物进行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人们用文字来状物、叙事、写人、绘景、表情达意时,总是有“境”的,无论是“为文造境”还是“为情造境”,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那“境”就是画。可见,文与画是相通的,借助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能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这样便易于他们接受和理解知识,并进入情境。如在教授《核舟记》时,教师让学生充分研讨课文之后,可借助挂图惟妙惟肖的描绘,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坡、黄鲁直、佛印以及舟尾两个舟子的情态,再加以指点和启发,学生对人物的生动描写便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当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可运用简笔画勾勒出跟课文有关的线索,边讲边画,随着情节的推进,画面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坐标,于勒的经济状况为竖标轴,菲利浦夫妇对他的态度为横标轴,于勒的发迹潦倒与菲利浦夫妇态度的起伏相对应,这样便一目了然,亲情的冷漠,裸的金钱关系就不言自明。根据课文内容教师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或是组织教学性参观,把他们带入更为直观的情境。
三、想象进入情境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脑子里显现文中的意境,并融入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写人的文章,都可以变成图像放出来。如在讲析《故乡》一文中少年闰土的形象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想象“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地”“银色的夜叉”,接下来再描绘海的广阔和圆月的美丽,使学生随着描述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有景有情的立体画面。此时此景的闰土,就如海边勇斗老龙王的少年哪吒,少年英姿与中年闰土的麻木、迟钝、木偶人似的形象有天壤之别,令人难以置信,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如讲授《醉翁亭记》时,教师可让学生想象“皆山也”的滁州城,“林壑优美”的诸峰,“蔚蓝而深秀”的琅琊山,“泄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翼然临于泉上者”的醉翁亭等景物及“苍颜白发”的太守与滁州百姓同乐的情景。一幅幅画面再现于脑海之中,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地体会作者的心情与感受。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不仅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精髓,还能得到美的享受。
四、朗读体会情境
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这是一种眼、口、耳、脑等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它能增强语感,训练语音,再现课文情境,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当然这都应该以良好的朗读效果为前提,要做到语音正确,语势连贯流畅,语气抑扬顿挫,还要有充沛的感情,才能传情达意。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范读(或播放优美录音),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要以此为手段,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意蕴,增强教学效果。如教学《听潮》一文的“海怒图”时,教师可配乐朗读,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背景音乐,用兴奋、急促有力的诵读,突出“力”的强音,来展示大海的美与力量,将无声无形的文字化为有声、有形、有力的波涛涌动的画面,读出大海的魂魄,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欢乐和炽热,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使情感目标得以强化,使学生进入情境。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交替使用散读、齐读、个读、轮读、分角色、表演读等方式,在学生领会课文中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之后,进入该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分角色模仿文中人物朗读,这样,皇帝的愚蠢、老大臣的故作镇定、骗子的狡黠、小孩的天真无邪都可以在分角色朗读过程中让学生领会。
五、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可激荡、抚慰人的心灵,可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时,播放音乐是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选择恰当的音乐,把音乐与语言文字相融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乐曲进行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可以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直接、更丰富、更生动的感受。选取的音乐与语文教材应具有一致或相似性,尤其在整个基调、意境上以及情节发展上必须协调,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优美而伤感的爱情叙事诗,情节与情调跟名曲《化蝶》相似。上课一开始,教师可让学生先欣赏这首乐曲。乐曲由柔和真挚到悱恻凄婉再到凝重,这一情感变化慢慢渗透心灵,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产生强烈的爱憎情感。音乐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使学生的情感更丰富,这种手段在散文、诗歌的教学中尤为重要。音乐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展开,更准确地感悟文中的意境。此外,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配合课堂教学,如结合课文放映有关的幻灯、投影、录像和教学电影等,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总之,教师运用情境法要密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强化学生的体验。同时,教师也要随机取境,尽量就地取材,以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当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摸索、不断改进,让各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切实可行,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进而使学生更加快乐、轻松地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