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集控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实训教学中,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然而,在数控铣实训中,由于数控铣床价格比较昂贵,老师一般不愿意让学生在数控铣床上有自己的想法进行加工,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讲的去做,教师没讲到的,学生坚决不能做。所以,无形中学生就对数控设备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了。针对此种情况,在学生进行数控实训时,教师应先在数控铣床上演示操作,很快加工出一件产品。此时学生会对数控铣实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向往。这时教师强调一些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带领学生到仿真软件上进行模拟再现,教师将仿真机床所有的控制界面都留给学生,学生可以按动仿真机床界面上所有的按钮,来探究性的操作,在此操作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出现不关闭机床门就操作、对刀出错导致撞工件、撞机床等严重操作错误。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总结哪些操作是安全的、规范的,哪些操作是不安全的、不规范的,学生会对不安全的、不规范的操作记忆深刻,在实际数控铣床操作时,学生不容易再犯类似错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内容创新,培养学生专业创新意识
数控实训教学要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创新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训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数控铣床实训中的对刀,传统教学中通常先教学生以工件中心对刀,后再讲以工件的某一角对刀。这样既繁琐,又容易混淆。笔者经过几轮学生的实训比较,得出如下XD-40数控铣床对刀教学步骤:
工件的左后角为零点:
A、工件装夹(校正—夹紧)—装刀。
B、方式旋钮Mode selection—MDI—PROG—软键MDI—输入“M3 S500”—按“CYCLE START”—RESET。
C、方式旋钮Mode selection—HAN-
DLE—按“SPD CW”。
(a)方式旋钮Mode selection—手摇轮—刀具逼近工件左侧(适中)(Z、X)—Z向上退刀—按OFS/SET—按“坐标系”—用上下箭头键移动光标到G54 01的X处—输入“X+负刀具半径值”—按“测量”键。
(b)方式旋钮Mode selection—手摇轮—刀具逼近工件后侧(适中)(Z、Y)—Z向上退刀—按OFS/SET—按“坐标系”—用上下箭头键移动光标到G54 01的Y处—输入“Y+负刀具半径值”—按“测量”键。
以正向逼进工件时,输入负刀具半径值;以负向逼进工件时,输入正刀具半径值;对已对左后角为零点,改为工件中心的,可在X上输入工件长度的一半(+),按“+输入”,可在Y上输入工件宽度的一半(+),按“+输入”即可。其中在对刀过程中,以刀具逼近工件的方法,要求刀具快速接近工件,但不能碰到或撞到工件,至于X、Y、Z三轴先移动哪个轴,由学生自行练习,得出最佳路径。
三、过程创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1)学生自创课题管理。收集创新课题—师生交流、同学认可—实践加工—作品展示—总结思路—再完善—实训教研组通过—收集到数控实训课题集。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又称为跨专业课程,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每个典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1.2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意义
数控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实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项目教学法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必须围绕着这个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向自己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主动地、自行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学生从以往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转变为学习的主体。
(2)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是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提高过程,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总结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不仅完成了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3)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项目教学法又称为跨专业课程,即项目中可涵盖多种专业学科,通常数控实训的“项目”设置包含钳工、焊接、热处理、装配等其他专业的知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不但完成了本专业的能力课题,也了解掌握了机械相关领域其他学科的知识。
(4)有利于进行分层教学。在数控实训项目教学中,项目与项目之间存在着教学差异,就是同一个项目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也可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可根据其差异,有目的的选择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
2.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实施
2.1项目教学法在实习教学中的模式
包括设计项目、项目实施、效果评估、教学总结四个环节。其中项目实施是重点包括实施具体要求、学生分组、小组立项以及项目的开发实施。
2.2数控实训教学项目的确定
项目的选择首先要以数控实训教学的重点课题为依据,既要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发挥创造。数控加工项目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独立解决过的实际问题。
2.3教学重点的确定
职业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数控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重点应结合数控加工项目中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和操作的关键技能来确定。在组织教学时应先让学生对项目中的工艺重点进行充分的讨论,对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提示,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指引学生思维到探索正确的解析方法中去。
2.4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训手段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实训指导教学,还是学生在数控实训项目具体实施过程,都要充分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即可在实训加工前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又可避免学生在加工操作过程中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2.5做好项目完成后的评价总结及考核
学生在数控加工课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点评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实施方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项目完成后得到提高。
3.“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数控技术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制造业,能够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对于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数控车床实训,则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积累技术经验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学校数控车床实训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能否为社会输送出优秀的数控技术人才,起着直接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数控技术的专业教师,对数控车床实训教学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切之可行的方法,现结合自身经验,对这些方法略谈一二。
一、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数控车床实训产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促使学生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不会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而是产生积极愉悦的学习体验。但是,传统的数控车床实训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授式教学,机械性操作多,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实践少,课堂气氛常常因此显得压抑沉闷,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兴趣。鉴于此,我们在进行数控车床实训教学时,应当致力于改变这种现状,即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全过程,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数控车床实训产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我们在对数控车床的面板操作进行讲解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全班学生都围绕教师,教师对机床上的键盘进行逐一讲解,但是这样学生的视角会受到限制,同时也有可能因为实操室的噪音而听不清楚教师的讲解,进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率低下。这时,我们就可使用数控仿真软件,如此既能让学生更快熟悉和了解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及系统加工按钮应用,学习环境也会更安全,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探索和自我表现的广阔平台,激发了学生对数控车床实训的学习兴趣,为数控车床实训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保证数控车床实训的教学质量
数控车床专业教学,涉及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以及相关工、夹、刀、量具,在安全上需要极大的保障。在实训中如果出现安全事故,那么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家庭,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作为数控车床实训的指导教师,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学生能在安全的环境中,掌握数控专业知识,从而保证数控车床实训的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提供有效的保障。
比如,我们要告诉学生,应该严格遵守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顺序;保持数控机床周围的环境整洁;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不能穿、戴有危险性的服饰品,女同学应戴安全帽,将长发塞入帽子里;机床工作开始之前要有预热,认真检查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如机床长时间未开动,可采用手动方向向各点添加油;使用刀具要与机床允许的规格相符合,损坏严重的刀具要及时更换等等。这样,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学生掌握安全的数控车床知识,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创新数控车床实训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
数控技术,需要以坚实的理论为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在理论基础层面上深刻掌握数控技术。然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我们必须对数控车床实训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教学方法变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让学生能够对数控技术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以此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
比如,数控技术由于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特征,有很多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具有很大的困难,这时,我们就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数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如此,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数控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等。另外,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掌握了数控机床原理知识后,要引导学生分析项目、订制工艺,从而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在数控机床实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控机床实训学习活动,使学生因此掌握牢靠的操作技能并积累技术经验,我们也能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集编程和操作于一身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数控实训》课程学科是高等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主要实践课程之一,因此要求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或改进教学手段。这样的创新与改进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工作的专业数控人才,这类教学创新设计方案已经在实验室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的实训却没有取得较突出的成绩。数控人才应该以全国数控大赛的标准为基准,以企业的人才技能需求为导向,并采取教考分离的模式,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设计综合实训项目的必要性
数控设备中的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具有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是目前相对先进的一种加工设备。这类设备的控制系统存在结构比较复杂、编程指令繁多的缺点,这样就导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如需要单项操作练习的项目较多、实训周期较长、学习难度较大。并且操作实训中还会面临各单项实训操作项目之间有机衔接,多项功能统一编程、整合应用的难点。在各大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中,虽然设立了相应的数控实训基地,但是缺乏生产条件、工艺设备不完善、练习材料匮乏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从而学生在实训过程的效果不佳。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开始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实训方式,这类实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内模式的缺陷,但是却让学生在这样的生产性较强的企业中手足无措,因为他们还没有经过一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就直接面对陌生的零件,这样就使整个实训流于形式而达不到实训的目的。这也要求有新的实训模式的诞生,只有符合数控职业教育要求的实训方法才可以减少这些弊端,同时兼顾教学大纲要求及实习经费不足的现实状况。因此,我们应该以校内实训为基础,综合设计试切件,项目教学应该重视实际应用,在实训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取得实训的预期效果。
二、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根据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运行模式及操作要求,设计一种结构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涵盖其各项加工能力,作为学生在机床操作实训中的试切件。我们在数控实训中仍然遵循由易到难、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认知规律,首先通过对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单项功能进行训练,再在能够熟练单项功能的基础上来进行加工试切件的完整程序控制。如我们可以设计集方形、圆形、菱形、幢孔为一体的一个试切件,将这类复杂设备的加工工艺、编程与测试等环节通过试切件加工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零件的加工;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标准来进行检测分析。
三、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一)设备及参数
一项设计的完成是离不开相应的设备的,那么我们在进行数控实训项目设计中也是如此,在本文的实训设计中我们采用如表1的设备。
(二)综合实训教学计划
所谓兵马未动,粮秣先行就是让我们在开始行动之前,必须设计好我们的作战方案,要有充分的准备。那么对我们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实训也是这样,需要以相应的方案为先导,然后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以取得预期的实训效果。本文所设计的流程如下:
1.操作入门及安全教育
2.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3.数控编程设计
4.程序输入与试运行
5.试切件加工操作
6.精度测量基础知识
7.工件加工精度测量
8.综合实训报告
在实训的第一阶段,我们要学会数控铣一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开机、维护、保养及操作规程,掌握手动方式;在数控编程阶段要完成铣削方形―圆形―菱形―瞳孔等工序设定,具有局部循环运行程序、刀库自动运行程序等项目;在试切件加工操作阶段,要进行试切件与夹具定位后做毛坯粗加工;局部循环运行加工菱形,观察加工过程与编程符合程度;局部循环运行加工圆形,观察加工过程与编程符合程度;局部循环运行加工正方形;观察加工过程记录参数变化;局部循环运行幢中心孔;程序控制加工其余八个均布孔,观察幢孔结束时幢刀与加工表面间的位置是否正确。在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必须对操作实训进行总结,对试切件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以此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四、结论。通过综合试切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感悟:一是如果对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掌握达不到多项功能、综合运用的整体把握,就等于没有掌握该设备的正确操作。第二,如果不对加工后的试切件进行精度检测,就无法了解数控铣一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工作精度。实践表明,只有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展开系统的实训才是有价值的,也只有系统的实际训练,学生所学的知识才是有 价值的。开发设计综合实训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操作实训综合练习的需要,达到提高数控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目的,合理使用实训经费而设的,针对这方面的设计应该较多,但是本文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海鹰,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绿色材料-石蜡制品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 (10)。
[2]盛伯浩,我国数控机床现况与技术发展策略[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 (02)。
一、传统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场所设计的不足
(一)学生观看不到演示操作的具体过程
数控加工类实训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要求,对学生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等各方面要求比较多,故大多数教师采用教师理论讲解—学生观看操作—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讲解之类的项目化教学方法。由于学校教学无法达到工厂中师徒一对一的模式,教师演示的时候,学生围在设备周边,不利于安全的保障,且站在后面的大多数学生也无法观看到演示操作的具体过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不利于收集教学资源
数控加工类的实训课由于技能过程的重复性对时间、资金等方面要求较高,不可能对同一个训练项目重复多次训练。传统的实训教学又不能对以往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与保存,所谓的纠错只能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当场完成。多年教学之后,能让后期学生借鉴的教学实际影像内容很不完善。
二、初级改革方案设计
2010年,我校建设新实训基地,针对之前数控加工类实训的传统教学场所存在的不足,我校提出了建设多媒体辅助教学岛的方案。
(一)基础设施
方案中的基础设施有3个摄像头、2台投影仪、1台电视机。在实训场所选择一台数控加工设备确定为教学机,在设备自身密闭加工区域的内侧安装2个摄像头,再在数控操作面板前安装1个摄像头。这3个摄像头分别监控加工区域内部和数控操作面板的加工及操作过程。教学岛前方由2台投影仪与1台电视机通过视频分配器由教师控制,分别显示3个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同时利用电视机与投影仪不同的表现效果选择展示的主次。3路视频信息可以通过配备监控设备或计算机进行控制和保存。
(二)实训班级分配
由于班容量相对数控加工实训设备较多,可以考虑将班级分成数控车工与数控铣工或加工中心两大组,分别进行数控加工的技能实训,以保证每台机床上不多于3名学生。这样不仅能保证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还能更有效地安排每个学生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能保证学生更安全地进行实训。
三、简易升级方案
(一)摄像头配备云台
如果资金许可,可考虑为加工区域内的摄像头配备云台,这样可随时调整观察的角度和方位,以便于观察。
(二)教学岛计算机与数控加工设备联网
联网后,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将设计的数控程序直接上传到数控加工设备的数控系统中,从而验证程序的正确与否。设计的过程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由学生代表根据教师备课的安排来进行。
四、综合型改革方案设计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很多公司都针对职业院校的数控加工实训开发了大量的软件,其中有一类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实训工厂”方案。该方案将实训场所的所有数控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技术连接在一起,并规划有场地的监控、设备状态的监控、数据传输、教学资料整理等多个模块。
我校在规划新实训基地建设时,确定了数字化实训工厂的建设,同时将数控加工实训场地的教学岛概念与其进行整合,提出了综合性方案。
(一)整合监控资源
利用数字化实训工厂的监控系统,再加装所需数控加工设备内部的摄像头。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点较多,甚至可以达到多台数控设备作为教学机使用。监控系统本身就带有录像保存功能,每节课上完都可以将教学过程的资料备份。数字化实训工厂方案中可视化项目的触摸屏,大大提升了教学过程的便利性。
(二)整合网络资源
利用数字化实训工厂的网络系统和体验中心的计算机资料,所有的计算机与数控设备都可以进行通讯、传输。学生编程的上机操作可以在体验中心内的计算机上完成,并传输到指定的数控加工设备中,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单机实训过程中,计算机可另配并单独与数控加工设备连接,也可以选择像技能大赛那样的单机运行模式,学生在设备边完成实训课项目的完整操作内容。
(三)整合配件管理
数控加工实训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操作机床进行加工,还要学会例如刀具选用、量具选用、夹具选用与制作等一系列配件的选择与管理。利用数字化实训工厂的库房管理模块,可以在实训安排的前期环节上,针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以丰富他们的经验。
(四)整合多元化评价体系
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学资源管理、学生成长过程管理,每个实训项目完成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包括学生自己都可以对项目的最终结果进行评判,在不断地积累经验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个别实训项目中空闲的学生还可以对以前班级实训同学的作品进行研究,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
五、使用过程中的注意点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场所重新设计改造后,实训教学的过程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实训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得到保证。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整个系统时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安装在加工区域内部的摄像头要注意保护和保持清洁。由于加工环境下使用切削液等因素,加工区域内应选用防水防爆型的摄像头,不用的时候尽量将其转向加工位置的后方。日常机床保养时要清洁摄像头及镜头,不得使用擦机床的布去擦拭镜头前的防爆玻璃,以免弄脏镜头。
第二,教学过程设计时,每个学生要有具体的任务,多人一组时分工要明确。
第三,加强实训基地的6S管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设施设备要安排专人专管。
六、反思
教学资源处于数字化实训工厂的平台当中,将其并入学校校园网也是一个可实施的工程。这样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任何一个校园网终端都可以对实训项目进行预习、复习等学习任务。
由于班级分散进行实训,为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的支出,学生应该在完成实训项目并取得职业技能鉴定后交换一次实训的设备,了解另一类设备的操作基础。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场所的硬件建设是一个相对容易实施的项目,如何用好这些资源,开发出更能挖掘硬件和软件利用率的设计方案,是现代职业教育要研究的内容。各校对数控加工实训的教学投入较大,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部门,各校的相关系部都应该群策群力,努力研究如何使这些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机械加工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在制造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控加工人才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紧缺人才。如何快速有效地培养出数控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广大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于传授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改革数控实训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开展项目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数控实训教学,不仅能够迅速提高数控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1 项目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对其它职业能力重视不够。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见表1。
2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中的应用
2.1 项目任务布置
例如,在实施项目教学时,笔者布置了一个轴类零件,如图1所示。该零件图为学生应完成的工件图纸,毛坯为直径 40?20mm的45号钢棒料。
2.2 项目实施步骤
(1)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该阶段既是学生通过项目学习基础理论的阶段,也是为学生动手完成项目的准备阶段。基础理论的学习时间太短,会导致学生对零件加工过程的感性认识不足,影响项目的完成质量;时间太长,则体现不出项目教学的特色,无法保证学生及时完成项目。在项目教学实践中我们按1:1的课时比例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
(2)学生分组。将学生按每组6人分成一个个工作小组,分组中注意合理配置不同水平的学生,每组安排一台数控车床。
(3)资料收集。学生根据教师对项目的介绍,利用教材、手册、网络等资源学习探究项目的主要基础理论知识,获取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编制零件的工艺规程和数控加工程序。
(4)零件加工。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他们编制的程序进行仿真检验,仿真加工顺利完成后,通过加工木料来验证对刀的正确与否,最后换45号钢材料,验证切削参数的设置是否合适。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理论知识与该加工项目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5)学生互评。项目加工结束后,组织学生互评,互相学习,并修改自已的杰作,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项目验收。教师的评价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项目的验收,一是看项目完成的内容是否有遗漏,二是看项目完成的内容是否有明显错误。
3 结语
总之,项目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革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实施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对知识进行综合演练,而且可以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大幅提高数控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基金项目: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专项课题《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02—10)
参考文献
二、数控车床实习课堂管理方法
参加数控车床实习的学生是需要经过学习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才能进行操作实习的,如数控车床编程基础知识、数车加工工艺知识、数车编程仿真加工等等,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先学习一些相关的安全操作及安全生产知识。虽然这些学生有些课前准备的知识,但在数控车床实习中还是不能独立有秩序地进行数控车床实习,还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课堂管理的方法有哪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数车实习课前、课堂结束时的组织
在每次上实习课之前,最好先让学生集合。集合后可以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讲解并派发当天的实习任务,提示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安全操作、安全生产知识等等。在临近课堂结束前,也要让学生集合。集合后可以总结当天实习情况,可以先让学生代表总结,接着教师总结,总结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当天的实习情况,如表扬当天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或批评表现差的学生、简单讲解分析实习任务的加工方法、学生的安全操作问题、实习室的卫生情况、机床的保养情况等等。
2.数控车床实习课堂文明生产及安全操作技术
数控车床实习文明生产、安全注意事项必须贯穿于整个数控车床实习中,一定要让学生熟知。(1)文明生产。文明生产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设备和工夹量具的使用效果及寿命以及操作工人技能的发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是工厂技术工人的后备力量,教师从开始进行数控车床实习时,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因此,操作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进入数控车床实习室后,应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严格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由浅入深展开学习,不要擅自启动或操作数控车床系统,防止安全事故发生;②操作前,应该仔细检查车床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③操作数控系统时,对各按键及开关的操作不得用力过猛、过大,应轻触慎用;④虽然数控车削加工是自动进行的,但不允许随意离开生产岗位。(2)安全操作技术。在操作时,学生必须按照课堂规定,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条例,并认真做到以下几点:①刀具装夹要牢固,刀头伸出部位不要过长,刀具下垫片的形状和尺寸应与刀体形状、尺寸一致,垫片应尽可能少而平;②装卸工件时,卡盘扳手应随手取下,不得留放在插孔上,避免开车时飞出,造成伤人及设备事故;③完成对刀后,要认真检查程序(或传真图形)才能加工;④在数控车削过程中,一定要关门操作,防止铁屑、崩刃、工件等飞出;⑤切削时产生的带状切屑、螺旋状的长切屑由于温度高,卷切力强,对操作者危害较大,应尽量改变加工参数、刀具角度等,避免意外发生。在清理切屑时应使用钩子及时清除,严禁用手拉拽。
3.强化数控车床课堂管理规范
在数控车床实习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管理方法的不同以及学生的个性制定相关的纪律,并监督学生的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1)纪律规范。实习也是课堂,所以实习课堂的纪律不能放松。上课时有以下的纪律规范:①进入实习室,衣着要符合安全要求,严禁穿拖鞋、背心入实训室。②在实训室内,学生要按照实习教师指定的位置入座操作,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有问题可以向实习指导教师示意,不得随意私自设置实习内容,如果不听指挥或违规操作而损坏设备者,除了需要赔偿经济损失外,还要停止下阶段的实习。③不得将食物或饮料带入实训室内,要保证室内整洁干净。④实训结束后,做好工量具、刀具的归位工作,要认真填写好设备使用纪录,并按要求搞实训室的卫生及机床的保养工作,班长及每组的组长要负责检查。(2)操作规范。①工量具的使用与摆放。在开始每一次数控车床实习时,一般都会派发工量具,每台机床派发一套工量具。为了防止搞乱,每种工量具都要有标号,并按领取人的姓名登记在表上。每天在工具使用后,必须检查有没有损坏,如果有损坏要及时报告,并检查能不能及时维修,如果不能维修就要追究相关学生的责任;在没有损坏的情况时,要按要求将工具放到指定的箱子里。在测量工件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在测量完后将量具摆放在床头箱上,如果一不小心掉到正在旋转的机床主轴上就会发生事故,这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将用完的工具摆放在工具箱里,这些习惯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②机床的操作规范。可以参考安全操作技术。
4.数控车床实习课堂分组教学法
实习过程要进行分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在技能教学中,学生分成数组,每组大概5~8位学生,每台机床可以安排2~3位学生,每组选一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他组织本组学生的实习。组长做完之后要帮助其他同学,纠正他们的错误,组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加工方法。在实习中采用分组教学,不但可以增进同学们的互助意识,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分组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技能训练,以分组竞赛比武的形式完成。有了比赛竞争,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他们能在比赛中体会到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也可以根据竞赛的结果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这更加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直以来,各职业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各种努力,其目标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如何使专业技能训练更迫近企业需求,最终能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我院数控专业其中有一方向主要以培养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这个方向对于中级工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机床操作基础,包括认识数控加工中心的各部分结构,掌握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和铣床上加工工件的类型,并能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零件;对于高级工或技师阶段,还要求他们能够在生产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的能力。以往的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教学中首先是教师先讲解,再演示,然后请一到两位中等水平同学操作一遍,接着教师指出其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再演示,最后才让所有学生去做一遍。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学生能做出合格的工件,但如果换了个工件,很多同学往往无从下手。这就暴露了高技能人才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此,我院在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缺陷。
一、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中心教学中的必要性
数控产品生产具有订单随机性,制造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生产过程动态多变。因此要求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现场制造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师要求的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项目,教师只提供学习情境,如学习确实有一定困难时,只引导与提供思路,而不给出具体实施办法,并在最后对学生完成的项目做一定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知识。通过项目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时得到增强。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职校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的一条很好的学习途径。因此在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很有必要。
二、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1.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自觉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从项目的接受,资料的收集,计划的制定,项目的实施,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而后再小组讨论拿出解决方案。在项目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项目参与的一份子,既需要独立工作的能力,也需要团队协作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不怕挫折、勇于表达的积极精神。2.教师的引导作用。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是起组织、咨询和总结性评价作用。在项目准备阶段,教师要向学生提供需要解决的项目内容,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他就给予的帮助,提供一定思路。在项目评价阶段,教师评价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独立探究的能力与小组合作的精神,他主要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
三、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1.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数控加工中心教学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给出任务,收集信息。由老师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零件图由数控加工中心来加工一零件。在这个阶段学生根据项目任务收集相关的信息。②制定项目计划。各小组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制定出工作计划包括:加工工艺、程序编制,零件加工等。③实施项目计划。学生根据计划完成程序编辑和零件加工等工作,并作好有关文字记录。④检查分析。检查零件加工工艺、程序编辑、零件加工是否合格。⑤评价总结。各小组展示作品、评介各个方案的优劣并总结。2.我院数控加工中心实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在数控加工中心实训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题,实施项目教学法,下面以加工一平面凸轮单件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中心实训中的实施过程。(1)任务。首先给出项目任务,根据要求设计平面凸轮。要求:零件加工工艺合理,程序编写准确,各项尺寸参数达标。(2)分组。将全班学生按三人一组,即每台机床上3人,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分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分组时应注意各个学生的特点,特别是选择人员时应注意理论和实操技能均衡,同时各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分工协作。(3)各组收集信息。各组分工收集有关的信息。零件图纸,工件加工数量,数控加工中心实操设备的型号系统,包括仿真软件,具体的数控加工中心操作系统Fanuc,工件加工需要使用的材料,刀具、量具以及它们的规格。及各种参考资料如编程书籍、切削手册等工具书,计算器,演算纸等。(4)各组讨论、决策、制定计划。各组根据项目任务和收集的信息资料,充分发挥各组员的能力,拟出几套方案(具体思路可按照数控编程的),加工工艺方案。再根据实际加工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数控编程的基本原则,进行筛选,讨论后确定一个最佳方案。然后各组选出代表发言,用工序卡,图片等方式阐述。小组所制定的设计加工工艺和操作。重点突出,采用什么工艺方案,什么加工指令,如何控制零件精度,(包括尺寸、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然后要求各组互相就对方的计划提出问题,分析,比较。最后确定最终方案,列出计划及实施方案。主要是操作流程,填写工序卡。(5)各组分工实施各自方案。在实操阶段,通过已确定的工艺流程,根据图纸设计、程序设计、首件试切削、尺寸精度的校验等顺序分步实施。对在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组记录现象,讨论、分析、并解决。如果问题发生后,无法解决,看清苦是否普遍,如果普遍的话,则老师组织各组将此问题作为其中一个小项目,经过讨论,分析得到最终解决方案完成计划,如果是个别问题,老师现场解决,并作为一个小课题在全班讨论分析。(6)检查分析。主要检查加工工艺,程序编辑,零件加工三个方面。加工工艺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工的顺序,轮廓,槽体和螺纹三个部分,选择的材料,刀具(立铣刀,钻头,丝攻)量具类型,规格,零件的尺寸形位公差分析是否准确;程序编辑主要检查指令的应用是否符合要求,零件加工则包括程序输入后模拟仿真运行是否可以检查出输入错误的地方,试加工时,对刀是否正确,加工是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是否达标。工件批量生产时,如何减少对刀次数,同时,有否考虑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磨损问题。(7)评价反馈总结。评价反馈是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意见的过程,这个评价不单单是课题完成后的总体评价,应在整个课题进行中适时的点评,特别是在个别组进行加工时,老师巡回指导,对即时发生的问题或者其他如零件的编程加工甚至是操作手法等做一定的规范、特别,应参考企业管理标准5S的做法,对学生进行规范,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产劳动习惯,为更好与企业生产环境相接轨,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最后将所有问题集中起来,做出总结,让学生能够较全面的去适应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或类似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从而巩固课题学习的效果。
四、项目教学法产生的效果
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在我校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上的开展,逐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自己应该完成的内容很清楚,并能够比较感兴趣的完成。学生动手能力加强,技能水平提高了,掌握知识与企业的需求接近,受到企业的欢迎。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课堂纪律难于管理,对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教学进度难以把握。但这项工作我们还将继续下去,争取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完善适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作者:杨俊 单位:湖州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幼其.实施项目教学深化教学改革[J].中等职业教育,2003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078
一直以来,各职业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各种努力,其目标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如何使专业技能训练更迫近企业需求,最终能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我院数控专业其中有一方向主要以培养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这个方向对于中级工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机床操作基础,包括认识数控加工中心的各部分结构,掌握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和铣床上加工工件的类型,并能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零件;对于高级工或技师阶段,还要求他们能够在生产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的能力。以往的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教学中首先是教师先讲解,再演示,然后请一到两位中等水平同学操作一遍,接着教师指出其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再演示,最后才让所有学生去做一遍。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学生能做出合格的工件,但如果换了个工件,很多同学往往无从下手。这就暴露了高技能人才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此,我院在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缺陷。
一、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中心教学中的必要性
数控产品生产具有订单随机性,制造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生产过程动态多变。因此要求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现场制造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师要求的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项目,教师只提供学习情境,如学习确实有一定困难时,只引导与提供思路,而不给出具体实施办法,并在最后对学生完成的项目做一定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知识。通过项目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时得到增强。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职校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的一条很好的学习途径。因此在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很有必要。
二、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1.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自觉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从项目的接受,资料的收集,计划的制定,项目的实施,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而后再小组讨论拿出解决方案。在项目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项目参与的一份子,既需要独立工作的能力,也需要团队协作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不怕挫折、勇于表达的积极精神。2.教师的引导作用。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是起组织、咨询和总结性评价作用。在项目准备阶段,教师要向学生提供需要解决的项目内容,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他就给予的帮助,提供一定思路。在项目评价阶段,教师评价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独立探究的能力与小组合作的精神,他主要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
三、数控加工中心高技能人才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1.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数控加工中心教学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给出任务,收集信息。由老师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零件图由数控加工中心来加工一零件。在这个阶段学生根据项目任务收集相关的信息。②制定项目计划。各小组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制定出工作计划包括:加工工艺、程序编制,零件加工等。③实施项目计划。学生根据计划完成程序编辑和零件加工等工作,并作好有关文字记录。④检查分析。检查零件加工工艺、程序编辑、零件加工是否合格。⑤评价总结。各小组展示作品、评介各个方案的优劣并总结。2.我院数控加工中心实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在数控加工中心实训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题,实施项目教学法,下面以加工一平面凸轮单件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中心实训中的实施过程。(1)任务。首先给出项目任务,根据要求设计平面凸轮。要求:零件加工工艺合理,程序编写准确,各项尺寸参数达标。(2)分组。将全班学生按三人一组,即每台机床上3人,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分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分组时应注意各个学生的特点,特别是选择人员时应注意理论和实操技能均衡,同时各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分工协作。(3)各组收集信息。各组分工收集有关的信息。零件图纸,工件加工数量,数控加工中心实操设备的型号系统,包括仿真软件,具体的数控加工中心操作系统Fanuc,工件加工需要使用的材料,刀具、量具以及它们的规格。及各种参考资料如编程书籍、切削手册等工具书,计算器,演算纸等。(4)各组讨论、决策、制定计划。各组根据项目任务和收集的信息资料,充分发挥各组员的能力,拟出几套方案(具体思路可按照数控编程的),加工工艺方案。再根据实际加工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数控编程的基本原则,进行筛选,讨论后确定一个最佳方案。然后各组选出代表发言,用工序卡,图片等方式阐述。小组所制定的设计加工工艺和操作。重点突出,采用什么工艺方案,什么加工指令,如何控制零件精度,(包括尺寸、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然后要求各组互相就对方的计划提出问题,分析,比较。最后确定最终方案,列出计划及实施方案。主要是操作流程,填写工序卡。(5)各组分工实施各自方案。在实操阶段,通过已确定的工艺流程,根据图纸设计、程序设计、首件试切削、尺寸精度的校验等顺序分步实施。对在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组记录现象,讨论、分析、并解决。如果问题发生后,无法解决,看清苦是否普遍,如果普遍的话,则老师组织各组将此问题作为其中一个小项目,经过讨论,分析得到最终解决方案完成计划,如果是个别问题,老师现场解决,并作为一个小课题在全班讨论分析。(6)检查分析。主要检查加工工艺,程序编辑,零件加工三个方面。加工工艺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工的顺序,轮廓,槽体和螺纹三个部分,选择的材料,刀具(立铣刀,钻头,丝攻)量具类型,规格,零件的尺寸形位公差分析是否准确;程序编辑主要检查指令的应用是否符合要求,零件加工则包括程序输入后模拟仿真运行是否可以检查出输入错误的地方,试加工时,对刀是否正确,加工是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是否达标。工件批量生产时,如何减少对刀次数,同时,有否考虑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磨损问题。(7)评价反馈总结。评价反馈是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意见的过程,这个评价不单单是课题完成后的总体评价,应在整个课题进行中适时的点评,特别是在个别组进行加工时,老师巡回指导,对即时发生的问题或者其他如零件的编程加工甚至是操作手法等做一定的规范、特别,应参考企业管理标准5S的做法,对学生进行规范,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产劳动习惯,为更好与企业生产环境相接轨,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最后将所有问题集中起来,做出总结,让学生能够较全面的去适应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或类似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从而巩固课题学习的效果。
四、项目教学法产生的效果
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在我校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上的开展,逐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自己应该完成的内容很清楚,并能够比较感兴趣的完成。学生动手能力加强,技能水平提高了,掌握知识与企业的需求接近,受到企业的欢迎。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课堂纪律难于管理,对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教学进度难以把握。但这项工作我们还将继续下去,争取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完善适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幼 其.实施项目教学深化教学改革[J].中等职业教育,2003
[3]邱学华.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项目化教学概述
项目化教学是当下比较流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多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入所设置的项目中,从而以“项目”作为载体,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项目作为途径,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完成专业课教学要求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很适合成人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项目教学法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化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每个项目的完成,并非让学生简单地机械地按照教师的安排去得到一个预定的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收集信息,自己设计实施方案、完成实施过程并作最终评价和展示。通过一个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对项目各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了如指掌,学生在做项目的时候不再仅仅关注结果,而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倾心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将从教学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以引导、监督的身份帮助学生去探求某一个结果。
3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第一,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第二,该项目是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完美结合。第三,便于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中自己组织学习和实践操作。第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项目完成后能够有明确具体的成果展示,使学生有很好的成就感。第六,项目的结果便于师生做出评价。
4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4.1项目的设计
项目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岗位能力的需求来确定,需要教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项目的难易程度。做到既要充分利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拓展空间去发挥创造性,制定的目标既非遥不可及,又非唾手可得。要让所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完成相应的项目,最终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笔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他们分为三组:第一,目前从事数控加工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产情况选择课题(课题难度偏高)。第二,目前从事机械加工的学生,教师根据情况布置课题,(课题难度中等)。第三,目前从事其他工作的学生,教师根据情况布置课题(课题难度稍低)。
4.2项目的具体操作
项目确定后,教师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亲自完成该项目,一是为了对项目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更好地完成指导工作;二是可以起到展示案例的效果。接着,教师要做好讲解工作,让学生及时了解该项目教学的意义和目的、工作步骤及考核办法,了解该项目应完成的功能及完成该项目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等。在实施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各方面都要有充分的准备,能经常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临时调整教学计划。因此,教师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是完成项目教学的重要保证。由于开放教学的特殊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保证学生的出勤,和学生预约上课时间,有5人以上教师即可以上课,做到服务到位。为解决数控设备不足的矛盾,采用模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和学生练习。把模拟软件安装在学生自己的电脑上,学生可以在家自己练习,教师还通过QQ等各种视频功能,对学生进行远程辅导,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督促学生认真对待项目活动中的每一环节,从而能够使学生顺利地完成项目活动的教学内容。
4.3总结评估
项目完成后,总结与评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首先,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理论学习及操作技能上的不足,回顾项目实施过程的收获与体会,可以使学生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高。其次,教师可以在评估中因势利导指出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通过对各组的总结比较,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最后,需要对项目完成后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其具体方法是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对学生个人在项目实施中的所起作用、积极参与的程度、团队合作精神及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5考核评估
考核评估的设计是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评分标准”和“学生实习情况记录表”是评估体系的具体体现。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个人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担当的角色、工作能力、团队精神及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5.1评分标准
注:第一,每超时5分钟,从总分中扣除2分,不到5分钟的按5分钟计。超过10分钟的不计成绩。第二,测量公差(包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分别进行三点检测,如果其中有一点公差超差,此项配分全扣。
5.2学生项目完成情况综合考核出勤
考核学生上岗的到位率,包括早退、迟到、缺勤等。零件加工情况:不仅是审核零件的合格与否,还要考核学生在加工零件时操作的规范性。废品:产品没有达到合格就是废品,对于废品的数量,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安全:就是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及工装设备的安全等。卫生:每次实践时,学生在车间中的个人包干区情况都需要纳入考核。规范程度:学生从进入场地开始的表现情况以及操作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一、前言
随着现代数控技术发展和应用,企业对数控设备需求日益增多,对技能型人才岗位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人才需求的转变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优秀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技能型人才,以及如何应对日益增加的毕业生数量与巨大的就业压力之间的矛盾是国内诸多高职院校数控专业都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探讨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对专业课程体系所做的改革与实践,并对其“实境教学、证课相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示范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河学院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完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每年都进行企业调研与交流,结合实际,将学生工作岗位的实际案例融入相应的学习领域的课程,更新和完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并配合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内涵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等在内的多方面实践。
1.建立规范完善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毕业生访谈、以及实训基地调研、兼职教师访谈等,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完善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团队围绕“实境教学、证课相融”的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教改思路,紧紧围绕掌握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融合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和知识的要求,整合专业课程内容,设计创新性的学习情境,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改革考核方式,并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了课程和教学标准,建立了规范完善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
2.构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技能成长型的课程体系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引领” 构建专业技能成长型课程体系,以企业产品、典型数控机床及其功能部件等为学习载体设计课程的学习领域,以岗位任务的工作过程构建理实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按照认知规律,以“企业岗位认知、理实一体情境学习、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设计并完善了技能成长型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以具体的实际产品为学习成果,把生产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融入教学,摆脱了纸上谈兵、单一卷面考试的弊端。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统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项目开发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例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机床操作》,针对岗位能力要求,引入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并与龙记开展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相融合、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通融,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职业资格获证率达到了100%。
3.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依托广东省高职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专业已经建成了与工厂生产过程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图2),如集“讨论区―操作区―培训岛”于一体的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实训室、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室、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室。专业制定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开放管理制度:一方面是面向专业学生在课外时间开放,学生可在课堂之外预约在实训基地训练,自主完成训练任务;二是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对外服务,充分体现其社会价值。校内实训基地开放性制度将课堂与实训室、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采用理实一体化,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体验,完成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6+2”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师生角色互换,及时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行为的变化,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协同者、培训者和心灵导师。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1.“实境教学、证课相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课程、项目开发等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实境教学、证课相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境教学”是指在具有高仿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设计基于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工作情境的教学活动,使生产性实践和课程教学一体化。“证课相融”是指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应知识和技能标准相融合,将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嵌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与课程学习同步完成。为配合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构建了与工厂、车间环境具有高度仿真的实训室,实训室与工厂环境相统一;实训设备与企业的设备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实境教学、证课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2.“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质
专业除了创新性地采用“实境教学、证课相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通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不仅深入贯彻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培养方针,而且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参加技能大赛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教学改革实践检验的手段,也成为学生感受行业、在行业中历练的有力手段。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竞赛制度已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专业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职业技能素质明显得到提高。“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是专业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专业特色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技能型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人才的培养是应对我国快速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对数控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有效保障。本文分析探讨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对于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对今后专业培养合格优质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的高技能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龚肖新, 顾涛, 徐云飞. 高职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 2010(22):82-83.
[2]关薇.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02):78-80.
[3]王丽洁, 呼刚义, 梅小宁.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 机械职业教育, 2014(0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