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品德课堂大全11篇

时间:2022-03-21 04:09: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品德课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品德课堂

篇(1)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或认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通过课前对学生的调查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环节:我把“端午”带进教室。(1) 运用各种方式,呈现自己带来的“端午”。(2) 交流自己了解的参与的端午民俗活动以及习俗的由来。(3) 诵一诵端午的古诗和儿歌。通过走近“端午”,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悠久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学习主体随着自身所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展开,其体验广度将逐步拓展,体验程度将逐步加深,到达一定阶段便出现一种飞跃状态,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或价值观的提升。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达不到此种境界,就意味着现场体验最终没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

二、融入媒体,创设情境――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知世界的,形象的教学手段是最受儿童欢迎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对课堂教学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多媒体逐渐成为品德课堂的主要辅助手段。它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于一体。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具有容量大、信息多、趣味性、高效性的特点,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实践,进入情境,从而对学习任务产生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像《李奶奶身上的伤痕》这样历史题材的内容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遥远又陌生,教学时只是一般了解,并停留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要素上,始终觉得隔着一层,融不进当时的情境之中。 因此教师在设计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的影像资料, 出示一幅幅日本鬼子当年暴行的图片、一个个令人发指的杀人数据并配合凄凉的音乐,引领学生一起重新回到那段历史中,去亲历去感受那段耻辱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在既有可感性又有可见性的学习氛围中,教师不需要费更多的口舌,图片、数据立刻成为了链接遥远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它会带着学生走进历史,去和历史对话,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用有血有肉的历史事实来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强国之心。这样的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基础,打通了教材与与生活的通道,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通道。我们用类似的教学手段可以使许多看似枯燥的历史、地理知识生动起来,还原为学生所熟悉,至少能理解的现实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做出价值的判断。

儿童是富有情感的,而情境具有趣味性和亲和力。在品德与生活《家庭树》这课的尾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首FLASH《让爱住我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提升认知,学生在歌声中明白有爱就有家,爱是关心,爱是付出,爱是严格,爱是感谢。

三、融入情感,激发兴趣――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4-0046-03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如何改进品德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道德养成,已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面对推陈出新、不断涌现的良方佳策,许多教师都将其全部拥有,过多的手段和活动将课堂填得满满当当,演得热热闹闹,其结果是教师手忙脚乱,学生则“乱花渐欲迷人眼”。这样的教学只会导致品德教育的“虚胖“,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一个“度”,适时适度地进行教学“瘦身”,才可能更好地实现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一、立足于学生――目标要“塑体”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曾让好多教师颇伤脑筋,每次备课时总要冥思苦想:这堂课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该如何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又应当体现在哪里?最后往往是“洋洋洒洒”罗列一大串。但这些目标在课堂上都能落实吗?当然不能,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师生的精力是有限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由此可见,实现教学目标的最根本要求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学情。是“认知”还是“理解”,是“愿意”还是“乐意”,是“初步养成”还是“达到”,这些动词在目标表述中应该表达明确。同时,目标一定要分维度,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不能摆花架子,更不能为设计而设计。

如在执教中图版一年级下册“火热的夏天”主题单元中的《雷雨来了》一课,教师首先在学生中开展课前调查活动,从而清楚地了解到了儿童对夏天的认识以及是否喜欢夏天等真实的想法等。根据学情,再依据教材,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就水到渠成了:

(1)了解雷雨的形成,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意识。

(2)学会科学地避雷,增强自我保护生命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一堂课40分钟,如果要落实大大小小、内涵丰富的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学习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因此,教学目标必须“瘦身消肿”,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得。

二、聚焦于热点――问题要“消肿”

“你们说好吗”“他说得对吗?”“老师这儿有一段录像,你们想看吗?”相信这样的问题我们都耳熟能详。确实,不经意间,一些过多、过细、过浅、甚至没有意义的问题充斥着我们的品德课堂。如此过多的问题并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深入的学习活动,反而使品德教学课堂陷于一种无效的境地。要做到课堂提问的有效,对所提问题的合理取舍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选取有探讨价值的中心问题

如在执教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合作》一课时,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比赛。准备四个可乐瓶,剪去瓶口,每个瓶中放人5-6个橡皮小球,并系上细绳。然后请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比赛,哪一小组的学生率先取出小球就取得胜利。比赛结束,教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小组失败了,有的小组却顺利地取出小球呢?”学生争着发言,各抒己见。在对话交流中,“团结合作才能办好事情”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上。

由此可见,在进行教学问题的设置时,要根据教学目标舍去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选择适合的、有探讨意义的问题,变问题为话题,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实效。

(二)生成不可预设的精彩话题

德育课程特别强调要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映,选用在学习中新发现、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研究,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激活,进发出智慧的光芒。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时,教师出示了“诚信、金钱、理想、真理”几个词,让学生选一个摆在首位,并说说原因。小组交流的时候,教师听到了几个窃窃私语的声音:我认为金钱最重要,诚实要吃亏的。教师随即询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告诉我行吗?”学生犹豫了一下说:有一次,我考试考得很差,回家后和父母说了后,被狠狠地骂了一顿。另一个学生马上又说:有一次,我在家里不小心碰倒了花瓶,原本想诚实地告诉老爸,但想到免不了一阵臭骂,就死活也没承认,逃过了一劫。听了他们两个的回答,周围的同学都哄堂大笑。教师示意学生都安静下来,针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教学中,那个“诚实要吃亏“的声音,似乎是一个与本课内容极不协调的音符。但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教学契机,一个教学前预设不了的问题,却让学生置身于“矛盾”的课堂,这样的问题就似“一江春水”,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三)引发关注学生体验的有效问题

如格林伯指出,课程的对话,不是简单作答,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高质量的对话。想要在课堂上呈现“深度对话”,教学必须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毕竟学生实际的生活正是他们已有经验的土壤,也是深度对话得以发生的土壤。当学生通过活动拥有了最真实的体验时,对话才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后,教师组织开展了“感恩父母的爱”大单元主题活动,安排了“护蛋行动”“今天我当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去上班”等一系列的体验项目。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都进行了心与心的对话。

因为对话源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因而高效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关注其真需――合作要“减肥”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变化。原本被动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充分调动、发挥学习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合作学习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无论其价值大小,都要进行小组讨论。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效果看,多数问题的讨论如蜻蜓点水,让小组合“坐”等同于“小组合作”,实效性不高。如何才能避免以上的问题,真正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合作”不能泛滥,应当建立在真实需要的基础上。

(一)合理分组是前提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如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办一张自己的报纸》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组成几个“互补”小组,根据各自的特点,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合作办好一张报纸。

如教学《我也能研究》等这些课时,各自要研究的内容肯定有层次性,故分组时就可采取“同等生”分组的方式。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致,而且也改变了其在小组中长期惯有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

如教学《游戏快乐多》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在这样的小组中,能更放松地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领悟出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及与人友好相处的道理。

(二)恰当时机是基础

当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结论、急需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时,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便能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在班级中的权利》这一课时,有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开学了,我们班又要选举班干部了,但这件事情让我很为难,有的家长提议班干部要轮流当,有的说让班主任指定就行,有的说要经过大家的选举。你们能帮助我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吗?因为联系到了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学生兴趣高涨,马上小声地议论起来。教师趁势组织小组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各自的看法。此时,小组合作交流变成了学生的最大愿望。

(三)指导方法是关键

一要指导学生分工。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同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任务之间互相依赖。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互相积极依赖,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

二要积极引导,随机点拨。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扮演多种角色。既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决策参与者,也是学习的调控者。教师要创设热烈的合作气氛与解决问题的情境,要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做交往策略的指导,要及时注意各小组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作出指导和调控,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四、发挥其实效――评价要“瘦身”

篇(3)

教师要在课堂上应付自如,激趣激思,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教师自身的人文积淀、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品德学科相关的知识、社会文化内涵及当今社会发展的最新讯息。所以教师要有储备意识,及时更新知识,提高素养。

新课程重视学科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而在各门学科中,品德的综合性很强,内容蕴涵面广,所以品德教师要做杂家。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既要掌握品德学科所涉及的各个德育点,同时还得对古典诗词、名人名言、伟人典故、逸闻趣事、中外名著有所了解,又要具备与品德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常识,并能够恰到好处地穿插到教学的环节中。

只有我们的品德课堂变得开始海纳百川、富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积淀时,才能培养出视野开阔、胸襟博大、具有人文素养的人。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收看电视、操作电脑等渠道不断拓宽自己的信息面。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成为一条长流常新的小河,才能胜任教学。品德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进行“自我充电”。变原来的“一桶水”为“长流水”,继而升华为适合学生需要的“甘甜水”,将学生的“知识杯”与教师的“专业桶”都汇集到知识的大江大河中。变由师到生的知识单频振动为师生共振,从而使授者和受者同步欢悦,共同长进。

二、善用真情,品德教师要有人文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情感,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催化剂”。品德教学一直重视尊重人的情感,重视学生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品德教材中的“文化孕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传递多元文化,培养民族情感,提升人文素养。比如说上《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家乡茶道,感受茶的文化。课上教师倒上香茗,出示宜兴紫砂壶,营造茶文化,感受茶气息,古筝声缭绕,古诗词串联,成为一次文学、音乐、审美的文化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加了茶道知识,增添了生活情趣。如教学《可爱的家乡人》,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寻找家乡名人”的活动,课前带领学生到徐悲鸿纪念馆参观访问,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等,从而使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的名人,提升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

从生活中开感资源。如在教学《平安回家》时,我们就请来了交警中队的中队长为孩子们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用生动鲜明的实例让学生连声叹息,感受生命之宝贵、法则之重要;教学《父母的疼爱》时,请来了孩子们的父母,开展“爱我父母,真情对对碰”主题活动;等等。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魅力的品德教师还要有一颗童心,尽可能地贴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全身心地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活动,与学生一起创建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笔者认为在品德课堂上,指导要用一种“儿童调”,要把教师的架子放下来,要用商量、咨询、探讨、好奇的语气;评点要借一双“儿童眼”,把评说的权力下放,利用儿童模仿、求异、挑刺的心理特点,借一双儿童眼,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高能力。情感有共鸣,才可能有好的教育。

三、快乐课堂,品德教师要富有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一筹莫展”。课堂上如果教师总是在枯燥地说理,单调地讲解,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笑声多点。怎样使品德教学快乐起来呢?我们由米卢的“快乐足球”想到打造“快乐课堂”,每节课有意识地让学生舒心笑一笑。笑声最富感染力,让孩子们因为喜欢你这个幽默的老师进而喜欢你这门课,这也是一个品德老师的魅力。笔者听一位老师教《家乡的变化》,在一位学生做了家乡的导游词介绍后,老师表扬那位学生说:“看来,你可以做家乡的代言人。”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在学生课本剧表演后,老师真诚地说:“你们的表演可以角逐金鸡百花奖了!”当学生有口误时,教师没有生硬地否定和批评,而是以“Cut!台词念错了,再来!”轻松为学生解了围。既肯定了学生,又寄予了希望。

2.让兴趣浓点。在教学《公共汽车上》时,教师采用分层表演的方法,掀起波澜。这一设计打破传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品尝到了表演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孩子的道德愉悦感。又如教学《衣食的来源》,教师了解到,现在的孩子对盘中餐、身上衣从何而来,很少去留意观察、用心思考,因而知之甚少。即使是农村的孩子,对农业生产的情况也只略知一二。课始,教师先出示了稻穗、麦穗、玉米、大豆、棉花等图让学生认知,又出示日常用品的实物,让学生说说这些日常用品分别是由哪种农产品加工而成的。没想到学生在第一个环节就遭遇了“下马威”,居然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哪个是稻穗哪个是麦穗,课堂上学生的猜测声乱成一团,结果还是教师给学生解了围,让学生对比稻穗和麦穗的图案仔细辨认,这样学生就对一些农作物有了感性认识。通过这富有生活趣味的教学,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农业生产的欲望。

3.让体验多点。一位教师在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课始,采用多媒体播放“攀折花木”的场面,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实交流感受。更妙的是:教师让一位学生将双手平举,一手挂一只书包,坚持一分钟,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分钟,不仅让承受“重负”的这位学生,还让在座的所有学生体会到了花木被攀折、被损伤的痛苦。在这一环节,教师试图变“抽象”为“形象”,没有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是让学生充分体验。道德,只有在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四、教学相长,品德教师要民主开放

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更应该看成是教育资源,他们的全部情感、经验、智慧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都应该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意思是教师和学生是互教互学的平等关系,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因为平等,学生对教师没有畏惧之心,才能进行心灵的对话,因为是学习共同体,师生才能共同开发课程,不断出现随机的、动态的、生成的资源。这就是所谓的“和而不同”。一部《论语》,就是孔子与他的学生互教互学、心灵对话、动态生成的结晶。

1.不唯书唯师。有人说:“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是平等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眼光平视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插问“不明白”的问题,这样既能检查小老师的学习情况,又能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只有在这种平等、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争辩质疑,标新立异,才能生动活泼,大胆探索。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训练,才能养成不唯书、不唯师、独立思考、敢于求异的思维习惯。

2.不设一定之规。在组织教学时,努力做到让学生自主。如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时,设计一个拓展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诗、书、画等任一形式来装扮教室,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使品德课变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

篇(4)

教师在选取教学资源时,要从小入手,以“小”来增强问题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层层深入,意味深长。案例一: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家人关爱我成长》课文。教师问学生:昨晚你们吃了什么菜?最爱吃的是什么?厨师是谁?有没有这样的菜:你不爱吃,但父母常劝你们多吃点(点击出示图片“爱心大餐”)?这样的爱心大餐吃了几年了?吃了多少顿?引导学生从家常菜谱中感悟父母的关爱。然后,启发学生找寻关爱,拓宽文章内涵。教师问:家人的爱还藏在我们身上呢。让我们找找看。父母的爱在我们吃的食物中,在我们的衣着上,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父母关心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设计要“新”,标新立异

品德课设计板块要新,主线要新,思路要新,活动要新,不要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要出其不意,标新立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执教《我也会当家》(浙教版四上)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两个课外延伸活动――“家长密信”和“小鬼当家部落”,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周末的当家计划,并将活动感受记录在校园网论坛中。此举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时空具有了开放和弹性的延伸,使学生超越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在课外体验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让家长得到了参与和发言权,教师也随时可以得到学生活动的反馈,便于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沟通与调整,让课堂效果更具生活性和实效性。

选材要“近”,贴近生活

课堂离学生真实的生活有多远,离真正的品德教育就有多远。连教师自己都感到没有说服力的东西,是根本不可能打动学生,产生课堂实效的。

在空间上要突出“近”。即教学资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空间,近了学生才会有真情实感,才会有热情,才会拥有分析问题的实际经验,品德课教学才能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真实的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产生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产生真实的心灵撞击。

案例二:浙教版五年级上册《诚信真可贵》。设计一:故事《曾子杀猪》《有一种愚蠢叫诚信》。教师讲述丹丹和红红的故事,然后说:“如果你是丹丹,你会想方设法把绳子带给红红吗?可是你已经生病了,怎么办?如果你是红红,收到绳子的那一刻,会有何感受?让我们再来猜想,丹丹和红红从此以后……”

设计一中所采用的事例虽然轰轰烈烈,却太遥远,将学生的道德与情感分裂了开来,学生真正得不到情与心的交融。设计二中的事例看上去很普通,却典型,具有代表性,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面临的问题,教师不断挖深挖细,使学生自然生发道德元素,产生生活智慧。品德课上的内容尽量少用别人的,应该直面学生日常的真实生活。

活动要“趣”,趣味盎然

在品德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与条件,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关注生活,发现探究并尝试体验,从体验中得到感悟,从感悟中触动心灵,从触动中激感。

案例三:浙教版四年级下册《交通连四方》。教师说:交通工具琳琅满目,交通路线四通八达,根据特点和出行,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四年级班级里要举行一个招聘会,在座各位都成了你喜欢的交通工具,说说你喜欢成为什么交通工具?

挖掘要“深”,深雕细琢

成功的课堂有八字诀:“主线简单,细节饱满。”深入挖掘出精细的内容,课堂教学才能从笼统走向精致,从抽象走向形象,从肤浅走向深刻,才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真正有所思考、认识和感受。

笔者教学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我的这6年》中,教师使用“默契大考验”的游戏,对比出班主任和班长对学生们的不同了解程度,引出班主任对学生的用心关注和默默付出。接下去,再让学生说说最受感动的师恩故事,就充满了真情实感,有的同学讲解中甚至哽咽了,这种感动不是强加的,是油然而生的,是水到渠成的。所以品德课堂上的典型内容不是走过场,草草了事,挖掘挖细挖到点子上,充分利用好资源的价值。

篇(5)

学生通过品德课的学习,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能作出正确判断。因此,学生的思维发展训练在品德课上也是尤为重要。提问,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判断,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最好途径。但提问必须要设计有效的问题,要遵循事物发展趋势和从易到难的原则,而且还要留白。

例如,教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主题一《我们生息的国土》中“‘多’与‘少’的思考”时,学生通过对人口分布地D、自然资源分布地图的观察及表格数据的分析,了解到我国的人口分布状况,知道了我国人口总数量的多,而人均自然资源的少。观察分布图、观察数据表格,鲜明的对比,明显的差距,“多”与“少”的视觉差异冲击着学生的大脑神经。这时我问:“同学们,从这些图和数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循序渐进的提问,引领学生了解祖国的概况,带领学生由衷地产生爱国的情感,从而培养其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这种氛围渲染下,孩子们开始思考简单的问题,根据课文就可以马上回答。但在“想到了什么”时,孩子们开始沉默,在认真地思考着,有一两个聪慧的孩子举起了自信的手。

这时,老师不要急着叫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继续给时间学生思考,甚至再给点温馨的提示。这就是给学生思考“留白”,让绝大多数学生充分思考、感悟,酝酿情绪,从内心里主动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从自我做起,杜绝浪费,爱护环境,保护资源。如果老师一看见有学生举手就马上让其回答,打断大部分学生的思考,其他学生也就随波逐流,不再思考,人云亦云了。所以,提问后的“留白”在品德课上十分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激感,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开拓学生的综合思维运用能力。

二、活动设计中的“留白”

我们都知道,道德根本上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又存在于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因此,道德教育离不开生活,在品德课上创设有意义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低年级的课堂。活动已成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直接获得经验,直接获得体验,而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道德教育通过内化,自然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再回归到日常活动中。为此,品德课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的经历,感悟活动氛围中的道德教育。作为品德教师,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时,同样要注意“留白”,适当的留白才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感悟,才能更好地获得教育。

例如,教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六单元“怎样做好事”的主题一《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平凡的、不起眼的好事,让学生懂得只要对社会有利、对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懂得身边有很多自己能做的好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和感悟。二年级的学生活泼、热情,最喜欢做好事,却只知道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助小弟弟、小妹妹这类好事。在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完老师布置的问题“能做的好事在哪里”后,纷纷表达自己的“高见”。不管学生回答得怎样,老师不要否定学生的想法,要肯定他们的回答,因为这是他们已经具有的经验。

然后,老师不妨借机故意打翻讲台上的粉笔盒,并掉下几根在地上,还表现出手忙脚乱的状态。靠近讲台的学生马上帮老师捡起粉笔以及收拾好讲台上的粉笔盒。老师适时对这些孩子进行表扬,肯定他们做的好事。然后挑选几位同学巡视班级一圈,让他们也找点好事来做一做。有同学会整理未摆放好的扫帚,有同学会擦擦窗户的玻璃,有同学会捡起地上的小纸屑,有同学还会把桌子摆整齐,也有同学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干什么才好。坐在座位上的其他同学会好奇地看着这些同学的表现,也有的想参与其中。老师可以乘机提问学生,他们做的是否为好事?为什么?同时老师就要注意留白时间,让学生去慢慢感悟“身边的小事,对人有利就是好事”,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到教育去改变自己原有的思想。这时,结合课文的“小明帮妈妈扔垃圾”插图设计,老师再次提问“能做的好事在哪里”,学生又会有另一番答案,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情境体验后的“留白”

在品德课堂上,老师不再是灌输者、传道者的角色,我们把德育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进行道德实践,经历道德体验,进而把体验内化为个人品质,在小事中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触及心灵的体验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因此,品德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情境生活中怎么说、怎么做和怎么想,也就是说必须要有足够的留白空间。

篇(6)

思想品德是一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要使学会如何做人,这既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又需要通过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去内化。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生活经验,流于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无法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缺乏实效性。新课程改革指出;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热爱生活,有道德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做人。教师只有把思想品德堂教学生活化,才能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呢?下面我对如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谈谈几点做法。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新课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新课导入生活化。以“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陈红演唱的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他们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让学生来评评谁最孝敬父母。经我这样―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惟恐自己落后。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创设问题情境生活化

在日常的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我有在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义务教育法”时呈现了这样一个家庭调查:“李华今年他读初一,姐姐李芬上初二,最近几天他们父母在一起商量说,李华马上要上初二了,家里农活多,初三李芬就不要读了,女孩子读了八年也够了。”问题:⑴假如你是弟弟李佳,姐姐不能读书了,你会怎么想?假如你就是李芬,面对父母的决定你的心情会怎样?⑵李芬家长这样做对吗?李芬该不该读书?快给李芬想想办法保证他不流失,不辍学。

这个问题情境将情、理、法三者纠织在一起,具有充分的内心体验、换位设想、多途径出主意的空间。同学们在感同身受的过程中内化了对李芬的同情,反过来,强化了对法律保护受教育者权力的重要和必要。

三、探索过程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是以道德问题,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为主要内容,借助比较、判断、讨论、调查研究不断排除疑问,不断否定错误,不断形成独自的认识,最后得出大家认为比较全面而又科学的结论的一种学习策略。如在教学“相信科学不迷信”这一内容时,我讲述了一个容易盲从并需要澄清的现象,即“小花的奶奶生病了,吃完了医生开的中药,奶奶叫小花把药渣必须倒在行人最多的地方,说是这样就可以带走她身上的病”。问题:怎样将不懂科学的奶奶说服。要求人人准备一个发言在班上交流。于是大家都采取了到图书室查阅有关资料,找老师咨询意见,有的甚至还找到中医大夫请教怎么说明白中医治病的原理。一时间,同学们通过多方探讨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就这样形成了。其实,老人倒药渣是多少年来司空见惯的习俗,能引起学生下一番真功夫学习,全在“探究”内容与方式所产生的诱惑力。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把生活中的行为冲突、思想矛盾、真实的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自己想出解决的方法。如在课尾,可以有意让学生思考:“在保护有益动物这个问题上,有没有使你感到很为难的时候?”学生一下子说到了许多生活中的二难问题,如:“人们认为青蛙肉有营养,就常常捕食青蛙。”“爷爷喜欢养鸟,就把鸟关在鸟笼里。”是对还是错?”“杀鸡杀猪很残忍,应该停止。”这些问题,有的已经涉及到动物价值的多重性和家禽与动物的不同概念,问题由学生提出,则充分显示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课堂上,即使是不可能一一解决,但每一次的学习却都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也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四、创设教学情境生活化

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我在教学“两代人的对话” 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精选电影《九香》中母亲含辛茹苦疼爱孩子的镜头,配上满文君的歌曲《懂你》,让学生反复看、反复听,尽管我不说话,但学生的思维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们一直在感动,在沉思,将平时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怀一幕幕在头脑中闪现。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因为受到感染而百感交集,感动、幸福、激动、愧疚……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平时自己对父母的不服、不理解、不满甚至叛逆都随之烟消云散。紧接着我让学生探讨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学生们说了很多很实用的沟通方法。就这样,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与父母沟通,从而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

篇(7)

品德课堂教学中需要及时发现学生亮点,引发思维碰撞;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激发生命活力;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绽放生命活力。

【关键词】品德课堂生活化发现亮点实践活动

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善学”。

1.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绽放生命活力

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的认识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只有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才能提高学习者的道德素养。思想品德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堂教学情境化,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实践、体验、探究、感悟,已成为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如在执教《逛商场》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作好课前准备:周末爸爸妈妈带去超市购物,考虑一下需要购买什么,并作个小调查,到商场调查一下商品的货品类别、价格等。然后把自己收集的调查情况带到课堂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购物的乐趣。接着在全班课内汇报:

师:你在超市里是怎样购物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生1:我先看价格,钱够的话就买。

生2:我想好要买什么,到超市直接找要买的东西。

……

师:平时,你上超市发现有什么不文明的现象没有?

生1:有的人没有付钱就把食品打开吃了。

生2:有的人先拿了一样东西,逛着逛着又不想买了,就随手放在架子上,没有放回原来的地方

……

师:是啊,这些不仅给别的顾客造成了购物的不方便,而且也给超市的工作人员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

先购物再交流如何购物,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购物这一生活技能,然后通过交流总结出方法,有一个探究、体验和获得经验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通过对“心中有他人”的行为的肯定,对学生进行行为的引导,充分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对不文明购物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认识深化了,学生的行为自然就会文明起来。

2.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激发生命活力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从儿童生活出发,以儿童经验为起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将激情、明理、导行各个环节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应该及时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用“语言”这把激情的钥匙,打开学生的心门,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有生命力的。

如在教学《欢乐的元宵节》一课,我设计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活动来探究元宵节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画一画、唱一唱、诵一诵,演一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学习,从活动中加深对元宵节的喜爱之情。

3.及时发现亮点,引发思维碰撞

篇(8)

1.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设计课前5分钟的新闻演讲,学生踊跃参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精神。

2.让民主成为课堂学习环境,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他们会学得开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在课堂中同时体现出来的。一节好课,应该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要给予不同学生不同权利。如,在回答简单问题时尽量叫平时不爱回答或不学习的学生,给予他们信心。

3.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要承认不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明显差异,考虑学生学习自的发挥程度,还要引导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重心放在参与意识低的学生身上,适当提高他们的学习权利和权利意识。

以合作讨论来组织教学由于讨论具有合作性、交流性、探究性和平等性,实施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给了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在讨论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各小组间的竞争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并提高讨论的有效途径,使学生的学习心态更为放松,责任感更强。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使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中,应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为主。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118-02

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善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使课堂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激发学生探究体悟生活的兴致。我们的品德教材是从儿童经常遇见的生活问题中生成教育话题和范例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教师及家长的行为影响、言传身教,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收获,才能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

一、源于生活就必须以真实为大前提

好莱坞动画片《天才眼镜狗》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美国教师在教学时讲到了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砍树后主动认错,获得长辈原谅的华盛顿的形象。主人公马上就反驳老师了,因为他知道华盛顿根本没有砍樱桃树,历史上华盛顿家里的花园种的并不是樱桃树。课堂上老师的尴尬可想而知。在实际教学中,当教师为教育学生而随意引用或创作故事时,是否考虑过这些虚假的事件会受到学生的质疑呢?

在运用生活事件时,我们可以引用当下发生的真实事件,也可以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将事件改编为让小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故事形式,但“真实”是前提。真实可信的事情最能打动人心,为达到说教的效果而堆砌故事,牵强附会,非但不能感动听众,在信息化社会,更有可能被识破而变得不能自圆其说,适得其反。

例如,说到“诚信”这一话题时,教师可引用最近在网络上热议的真实事件:江苏扬大附中学生徐砺寒在放学时,不小心把别人停在路边的轿车后视镜刮花。他写下道歉信并留下联系电话,表示愿意为车主赔偿修车费用。事情结果是怎样的呢?到此设疑,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纷纷猜想:这位学生肯定会被骂、当然要赔偿了……故事的结果却出乎孩子们的意料,徐砺寒的举动令车主“无比感动”和“极度震惊”,并引来一连串感人的后续:被撞车主感动之余主动不让徐砺寒赔偿;一家修车行表态愿意免费为受损车主修车;网友们纷纷感慨,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诚信的品质……教师适时引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二、生活事件应具有现实普遍性

引用“生活事件”是为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更好地做出道德判断,引导他们的行为。但如果那些“生活事件”全都是别人的故事,或者是他们从未曾经历的事情,那又会怎样呢?

在“北师大版”二年级“诚实的孩子人人夸”这一公开课时,有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景:路人向你问路,而你不知道,你会怎样告诉路人呢?一学生直接回答:我不知道!老师夸她真是诚实的孩子,实事求是就是诚实的体现。笔者感到疑惑:这位孩子是真的不认得路而“诚实”地回答“不知道”,还是因为从来没有路人会向一个二年级的小孩子问路,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情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而回答“不知道”呢?如此脱离孩子的生活经验,只为引出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是否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

孩子生活中的日常事件是每天都可能发生的,并且这样的事件会普遍发生在多数孩子身上的。正因为如此,彼此的生活场景有相似性、普遍性,相似的群体都经历过类似的事件,大家在交流的时候才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不至于无话可说。

如“诚实的孩子人人夸”一课中有几幅插图,其中3幅连环图讲的是主人公随手扔了香蕉皮,经过巡视的叔叔提醒后,他便捡起扔到垃圾箱里。编者的意图是说明知错能改也是诚信的表现之一。但如此的行为在惠东已是不太常见的现象,与其死板地照本宣科,倒不如选择学生身边更普遍的“生活事件”,来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更常见的现象是当老师提醒学生座位下有纸屑要捡起时,不少孩子为了逃避责任会向老师推说垃圾不是自己的。借用这样的生活现象,更能唤起学生似曾相识的记忆,让学生自我审视、自我反思,从而达到教育效果。

当然,教师要有敏感的触觉,抓住这些看似“鸡毛蒜皮” 的日常生活事件加以善用。正是这些生活琐事能真正让孩子重新认识自我、感受生活,从而塑造健康的品性和人格。

三、回归生活是运用生活事件的最终目的

品德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引学生的日常行为,让课堂走向社会。如果脱离了生活,一切的教育都变得毫无意义。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让老人生活快乐”这一课时,教师力图将社会生活与课堂打通,将生活事情引到课堂中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普遍的情景:老人家在校门外接孙子放学,要帮孙子背沉重的书包。平常,孩子受到老人的关爱与呵护,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卸下书包甩手就走。但此时,通过在课堂上对熟知生活事件的反思,他们知道了在接受老人关爱的同时,也应该关爱老人。尊敬老人就是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让学生在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同时,去帮助社会上的其他老人。

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事件,让学生反思,再巧妙地引导、提升和整合,教育意义被凸现出来,变得更加清晰。学生带着这样的收获走向校外,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课后得以扩展和深化,使学生的知、情、意更好地得以统一。

篇(10)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主问题”,以此作为整堂课的引领。

在认知环节,可用“主问题”牵动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品读文本的质量,凝聚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在课堂教学的进行阶段,可用“主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形成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在课堂教学的深化阶段,可用“主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继而引发讨论,再次深化理解……达到课堂教学的。

那么,如何以“主问题”来引领实施各环节的课堂教学过程呢?我们以两种常见的教学类型为例:

1. 情境创设式

“情境创设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创设一个完整的、故事式的教学情境,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展示,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纵向问题的设置与回答,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刺激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当冲突发生后》一课时,便做了这方面的尝试:

2. 体验感悟式

在体验中探究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三维目标不能仅靠老师讲授就能达成,而需要借助学生自身的体验来获得,教师应精心设计“主问题”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发现,完成内化领悟的过程。在品德课程中以体现自我发展与认同,探讨个人、团体与制度等方面教学内容的课中,比较适合设置“体验感悟式”主问题。

有教师在执教《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和珍贵,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时间。设计了如下一组问题,并贯穿整堂课的始终。

二、 科学安排提问序列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会不敢举手或不愿举手,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回答可能不符合教师的要求而害怕回答问题。因此,在设计提问时,教师应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敢于回答或能够回答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提问序列呢?笔者以学校中一位品德教师执教的五下《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为例:

教师在播放视频《海尔在全球》后出示了一组问题:

1. 你对这部影片有何感受?

2. 海尔的国际化运作管理体制正确吗?

3. 海尔冰箱工厂里的那位员工正在做什么?

4. 海尔冰箱工厂里的工人和一般工厂里的工作人员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和哪些不同之处?

我们可以预见,在这组问题中,学生会感到有的问题比另一些问题更难以回答。那是因为在这组问题中,涵盖了三种类型的问题。第一类问题——回忆式问题。要求对具体事情进行阐述的问题(如问题3)。这类问题只要求学生回忆具体的知识,并不要求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做出判断。因此对学生来说是不会感到为难的。第二类问题——分析式问题。要求学生对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后作出回答(如问题4)。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他们所学过的材料进行比较、对比和分析。因此,所做的回答常常要超越具体呈现的事实,而且常常包含着个人判断的因素。

第三类问题——评价式问题。需要进行概括或进行归纳的问题(如问题2)。这一类问题层次最高、难度也最大。要求学生很好地驾驭所获得的知识,进而做出一些相当深刻的个人判断。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回答这类问题。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提出此类型问题之前,使用一系列对具体事情进行阐述、对各种关系进行分析的问题,建立起一种适宜的知识基础和问题情境,就会有比较多的学生愿意并且能够回答这类问题。

所以,笔者建议可以以“回忆式分析式评价式”这一序列设置品德课堂中认知环节的提问序列。首先使用第一种类型的问题进行提问,然后再用第二种类型的问题,最后使用第三种类型的问题。据此,前一组问题的序列可调整如下:

三、 留给学生“等待时间”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时间。“等待时间”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提出来的。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上会有以下变化:

学生回答问题的平均长度增加了;

不需要教师诱导的、适当的学生回答增加了;

回答失败的情况减少了;

深思熟虑的回答增加了;

学生之间在回答问题时的相互比较和借鉴增加了;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增加了;

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

学生回答时更有信心;

……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如果等待时间过短,学生的思维活动还没有充分调动,教师就找人回答,学生就会答不出来或者答得很差。此时,如果教师立即给出答案,提问就变成了教师的自问自答,目的自然就达不到;等待时间过长,如果问题相对简单,学生已经完成了对该问题的思考,教师仍然不找人回答,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如果问题过难,学生进行思维尝试失败,教师又不能及时引导,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陷入混乱、盲目的状态,从而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可见,提出问题后,等待时间的长短对于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篇(11)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设置,每一项活动的安排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其他学科不同,学生学习的结果不单单是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总之,设置目标要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三者融合统一。也正因为如此,不少老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常常追求“高大全”,设置多个目标,然而,过多的目标集中于一节课根本不可能有效达成。

品德课堂要“低碳化”,必须先从精簡教学目标开始。精簡目标绝不是簡单机械地减少教学目标,也不是任意降低教学要求,而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设定。目标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泛,去芜存精,在其中重点目标上花大力气,做深做透,力争一课一得。

要使目标精准,教师首先要用全局的眼光整体地解读教材,弄清课文与整个学段、整册教材、一个单元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有正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读整组教材,分清每篇课文的重难点,使课文教学目标与单元主题相照应,从而合情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其次,目标的定位要贴近学生实际,不应照搬照抄教参,而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特征、情感需要、社会现实需要来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

如笔者在执教一年级下册《进厨房》(浙教版,下同)时,在对教材作整体解读的基础上,对学生一日三餐情况作深入调查,发现学生早餐吃得马马虎虎,晚饭则吃得又饱又好,中饭都在学校食堂就餐,于是对他们中午就餐情况作细致观察,发现不少学生存在偏食现象,不爱吃蔬菜爱吃肉,而且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笔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知道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初步懂得一日三餐营养合理搭配才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道理。

2. 调查、了解家庭一日三餐的情况,乐意为家人合理配制一日三餐。

3. 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做到吃饭不挑食、不浪费。

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一个目标上,因为只有学生知道了六大营养素的作用以及一日三餐营养合理搭配的重要性,才能达成后面的两个目标,所以它是目标中的重点,是整堂课的重心所在。由于这节课目标的制定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又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而量身定制的,加上教学中紧扣目标展开,因此,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 去伪存真,内容精选

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个范例,一个话题,一个提示,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教师讲授,乃是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还是习惯性地把教材当做致胜法宝,过分依赖教材,不但对教材提供的材料面面俱到,而且对内容不断拓展、延伸,使得教学内容芜杂,教学时间仓促,学生也因过多的信息输入而显得无所适从。

“低碳化”的品德课堂应簡约、实在,教学内容也应簡明、扼要。为此,教师必须不囿于教材,摆脱教材的束缚与禁锢,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挑选,大胆合理地取舍,去繁就簡,去伪存真,摒弃学生早已熟知的或是难以理解的,留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资源,真正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如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精彩的社区生活》时,教材中有一内容是让学生去采访了解社区学院的知识。课前笔者就此询问了相关人员,可他们却不甚了解。于是笔者改用图文资料向学生介绍,使他们对社区学院有初步的认识。为了让学生体验采访活动,笔者把采访的主题由“社区学院”改为“我们的社区”,由于采访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以小主人的身份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参与调查、采访,从而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指导了学生生活,使德育有了针对性与实效性。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补充和调整,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适时适量地补充符合学生需要的鲜活资源。如在执教五年级下册《日新月异的交通》时,笔者及时补充杭州湾跨海大桥相关信息,感受大桥建成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学生都深有体会,纷纷畅所欲言。接着向他们介绍正在我们家乡建设中的杭甬高铁情况,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交通发展的巨变以及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三、 避虚就实,资源精挑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翻开教材,我们会发现有几课仅仅以几幅图、寥寥几行字来呈现教学内容,这为教师留下了自主发挥的空间,当然,也为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教师呈现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得课堂教学出现热闹纷呈的景象,可仔细分析,发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停留在表层,缺乏有效的挖掘和探究,使得教学资源耗费大、收效小。

品德课要实现“低耗高能”就要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时避虚就实,精挑细选。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要秉着这一理念甄别与筛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针对学生情感上的障碍,认识上的盲点、行为上的误区有的放矢地撷取符合儿童需要的教学资源,同时给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动情、明理,进而促进道德品质的内化。

如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漫话邮政》(第二课时)时,以一张邮票串起整堂课。课伊始,笔者向学生出示一张精美的邮票,生动地讲述第一枚邮票诞生的故事。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邮票,说说发现。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介绍邮票知识,如齿孔、面值、种类等。接着,出示一本集邮册,告诉学生这枚邮票是集邮册中的一个成员,通过欣赏集邮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中间穿插讲述集邮中发生的私拆信件及私揭邮票的故事,使学生明辨是非,知道一些集邮常识及要文明集邮的道理。最后让学生动手将邮票贴在信封(信及信封书写已在第一课时完成)上。整堂课笔者没有使用过多的教学资源,但由于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选取教学资源要重在“质量”而不是“数量”,要做到以少胜多,以质取胜。

四、 化繁为簡,方法精巧

一说起教学方法,我们的头脑里就会跳出情境创设法、实验演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毋庸置疑,合理使用教学方法确实能为课堂增色不少,但归根结底,它都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方法过于繁杂、花哨,只会干扰目标的实施,抑制学生情感发展,剥夺他们思维的空间。

品德教学要“低碳化”,需要教师对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取舍,化繁为簡,教学方法不求多,只求精而巧。

首先,方法设计要精。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服务的,因此,选取怎样的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及已有的道德情感,站在他们的角度设计活动,开展教学。心理学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一致性越高,学生接受的程度也越高,兴趣也越浓。同样,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学生实际越相符,就越能激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主动参与性也越高。

如我校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年级下册《我会学习》时,精心设计了一个簡单又有趣的“手指操”活动,激活了课堂,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课刚开始,通过师生谈话了解学生已学会的本领,随后,教师展示最近新学的本领——手指操,老师灵活运动的手指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学习热情被激发,接着老师教他们做“手指操”,几遍下来学生们已做得像模像样,老师趁机采访做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有的说刚才做之前听得很认真,有的说老师做时看得很仔细,还有的说多练几遍就快了。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它归纳为学会学习的“法宝”: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动手试试。课至一半,老师让学生轻松一下,再做一遍“手指操”,做完后夸学生们越练越好,并及时点拨:要学好本领还要坚持练习。看似随意的安排,却隐藏着老师的“别有用心”,一方面照顾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另一方面通过游戏深入理解道理,可谓一举两得。课至尾声,老师又一次与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做起了“手指操”,此时,他们的脸上带着收获的喜悦并意犹未尽。这节课可谓朴实无华,没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没有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但老师精选了符合学生特点的方法,从而使课堂簡洁又高效。

其次,使用方法要巧。常言道: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样,教学方法运用要找准时机,用在当用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一节课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学生目不暇接,而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为什么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问题在于教师没有把教学方法当做达成目标的手段,只是为方法而方法。只有用对方法,巧用方法,才能为整个课堂教学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