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1998年国家教育部新增设的本科专业,虽然迎合了当今社会对理财专业人才的需求,改善了我国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但其教学方法存在着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讲授、轻学生动手操作。重统一要求、轻学生个性多样发展等问题。从财务管理的内涵看,财务管理是指企事业单位组织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价值管理工作;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能否有效的组织好资金运动。不单纯依赖管理者是否有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更有赖于财务管理者是否具有妥善处理好单位与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的能力;从教学的角度看,财务管理教学应该按照“理论的介绍言简意赅,实践的应用全面广泛”的原则,并结合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大可能地适应实践上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近四年来。笔者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创新性地开设了《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旨在解决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分散、实践能力差、思维不活跃、创新性思路少、人际交往能力低等问题,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本文仅就该课程开设中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探讨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改革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研究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专业的实践能力,为其成为知识、素质、技能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人才奠定基础。
一、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基本内容
(一)课程性质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专业技能的专业实践课程。它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学校显性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对实现教学目标起支撑作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该课程是在学生修完一定的专业课程后(通常在第六学期),为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快速变化,吻合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更新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结构及方法手段,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掌握最新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具有较强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财务师而采取以研究型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一门开放式课程。它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平台。
(二)课程形式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的授课方式共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教师在校内布置实训任务。在该环节中,以教师讲解实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体系、提出实训要求、布置实训任务为主要内容,它是每一次实训的出发点,更是学生理解实训内容、较好完成实训任务的前提。在这个环节中。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虽然从时间上就是一次课。但内容上却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要有高度的概括和融合,要能结合实际对学生提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训要求,对实训任务的讲解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次。以学生分组合作、校外调研为主要方式。要求学生首先对实训任务进行讨论和适当的知识回顾。研究小组活动方式,进行人员分工;然后集体深入社会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回校后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对于发现的问题要么再次深入实践予以解决。要么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予以解决。这个环节是该课程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能锻炼学生能力、体现实训质量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及时进行师生沟通,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最后,各组同学集中在教室内进行实训汇报,主要汇报人由此次实训的执笔人担任。其他同学做适当补充。畅谈实训体会及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此环节既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又是各组学生以实训报告为最终成果进行PK的赛场。在这个环节中,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操控性。既要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及报告给予及时的点评,又要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控制。要注意多给学生以鼓励。
(三)课程内容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中的有关规定设计的。主要以企业完整的运作过程为线索,以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为理论基础,以企业筹建与筹资、企业投资与决策、企业预算与内部控制、企业纳税筹划为主要对象,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财务管理基础操作技能、创建企业、企业纳税筹划、企业筹资、股票投资与外汇投资、企业财务分析、企业项目投资与可行性分析、企业全面预算等几个主要模块。按照实训的难易程度和课程进度,课程主要包括:1,证券投资(个人完成);2,票据填制与审核(小组完成);3,纳税申报与筹划(小组完成);4,企业筹建(小组完成);5,项目投资决策――新建企业可行性分析(小组完成);6,企业筹资(个人完成);7,企业财务分析(个人完成);8,企业利润分配(个人完成);9,企业预算(小组完成)。其中四项需要个人完成的实训内容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作业,即在开学之初首先进行证券投资实训。要求学生以一定数额的虚拟资金在沪深两市进行模拟股票投资。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股票或基金,详细记录选股的具体时间、数量、金额。并可以在半年内随时进行买卖。期末要对所选股票或基金进行财务分析(实训七),同时研究所选企业的筹资方式和资本结构。并与本地企业进行筹资情况比较分析(实训六)。再对该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利润分配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实训八)。
(四)考核方式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由于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分组实训、集中作业并汇报的形式;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财务管理专业众多的专业课程。因此无法采用传统的一张试卷确定学习效果和成绩的考试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了非集中考核的形式进行。成绩评定包括:上述九项实训内容,每项10分。其中学生的实训报告占50%,实训汇报占40%,实训作业占10%。对各项实训成绩进行汇总以后,再加上期末学生的实训课程总结(10分)汇集而成。在具体评分过程中,全组共同完成实训报告,但执笔人可以比同组其他同学的分数略高3-5分,汇报中积极踊跃有突出表现的成绩也要高于同组其他同学,学期内要保证每位同学均成为一次执笔人。
二、基于实训课程的人才能力培养
开设《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方案设计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资料整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不畏挫折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等应用性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项实训内容的完成得以实现的。
(一)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传统的专业教学,是将专业理论知识分散在各门课程中。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由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
本身固有的特点――知识面广、难度大、计算多、政策强、方法复杂。同时学生又几乎从没有涉足过企业,体会不到资金运动的真谛,因此许多学生在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过程中。感觉到很难抓住其基本线索,难以用固化的学习模式去直接套用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笔者曾经在讲课中对学生描述过:学生们在课堂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实际上是分散在各个相关学科中的一颗颗专业珍珠,如何将其串成华美的专业项链实质就是衡量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进行企业筹建及投资可行性分析实训时。由于要涉及财务管理、工商管理、项目评估、市场营销、法律法规、Excel等知识并要多次去工商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多部门,学生们在开始时感觉难度很大,无从下手,不会开口说话;同时也深切体会到,看似简单的专业知识到了实际中就难以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细节上的问题不敢较真。此时大多数学生就自觉地进行知识复习、教师答疑和多次的社会调查,最终学生都能圆满完成此项实训,并在各组对抗汇报中。通过对比各组的投资项目及相关净现值、报酬率等指标,使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体会到财务管理的魅力,从而实现了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方案设计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多项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及资料整理能力
尽管学生长期以来都是浸泡在书海中,不乏与文字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但真正走向社会,其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述能力都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实训课程中强化了这方面的训练,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布置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校门。直接进入有关部门进行咨询,求得帮助,以完成实训任务。这对于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而言,是既新鲜又有难度。许多学生在初次进入税务局、工商局、银行、企业等单位时。不敢、不会开口讲话,即使遭到了白眼冷言的尴尬待遇。也能互相鼓励、相互提醒坚持完成任务,这无疑锻炼了学生不畏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收获是其他任何课程都不能提供的。二是通过各组上讲台,分别汇报实训的完成情况及实训心得。这种训练使学生从开始上台时的手足无措很快就转变成挥洒自如、侃侃而谈,从开始时语言大白话逐步转变成专业术语。同时,由于每次实训结束都要进行实训报告的展示对比。并据此给出成绩。这使得学生对资料的整理格外用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发现、不断创新,这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其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技巧,也据此形成了一份份精彩的实训报告。
(三)团队合作能力与自学能力
财务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财务管理对我来说算是回归本行了,这门功课早在十几年之前就学过。但是今天再听又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刘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样,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由于项目的多样化、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方法、项目预算、项目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因为如何将财务控制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如何在执行过程中寻求成本、进度和效果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构建一套将项目管理与财务控制有效结合的内控系统?就成为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其实这门课的学问还是很深的,想当初我们学了一年还没怎么明白。通过在高顿教育的学习,我对重新新学习这门课虽然东西没什么变化,可是感觉却完全不同。以前学的时候拼命的想记住各种比率的公式和推导过程。而今天学习就完全放在数值背后的涵义和潜在表现上。11月18日-19日上海财经大学老师会有公开课(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一路369号),针对项目管理中的财务控制进行讲解,你们听了肯定会受益匪浅。这些东西是以前老师虽然讲但是考试不考,不用死记硬背也死记硬背不来的东西。这可能也是此次上课的收获。
再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谈一下我对财务管理的理解和疑惑。首先,我觉得财务管理是一个把企业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的重要工具。就像以前的那个在国际象棋的棋盘上放小麦粒的故事一样。国际象棋一共八八六十四个格子,如果不算过的话谁知道从一粒开始每次加多一倍的话到最后一个格子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财务管理也一样,不算不知道。可能一算真得吓一跳。我碰到过表面上热火朝天实际上年底还亏本的例子。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们学这两天可能不会学到什么,能掌握这种观念就值回学费了。大家相信下边都还有手下,他们可能刚刚毕业,各种比率怎么算记得滚瓜烂熟。让他们干,给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
我也是说得热闹的很,可是实际上在这十几年的工作中反倒没怎么用过财务管理的知识。因为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从财务报表上来?连税务局的人都不相信报表你相信?在大一点的企业基础数据通常由各个部门各自统计,不容易得到真是准确的数据,特别是关键性敏感数据。反倒是在个体工商户或者家庭里边真是的数据准确得多。数据的问题是我的困惑,在课堂上老师讲课的时候举例用的那些简单的数字在实际中才是的难点!甚至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列举数字的时候我溜号在设想怎样得到这些数字。
我觉得上项目管理中的财务控制课程能得到的的收获就是掌握更有效实施项目管理与财务控制的最新工具,改善项目的成本、预算管理,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加强项目的现金流管理、控制项目资金风险。当然企业真是的数据是高级机密,一定要小心竞争对手!
财务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为期一周的财务管理实训结束了,这一周的实训让我深深感到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差异。原本自认为财务管理这门课学得不错,但当模拟到真实工作环境中时,却感到力不从心。大量的数据,业务以及分析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尽管有些可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但是在许多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顺利。整个实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财务分析报告:在财务分析报告中,又包括三方面内容: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财务效率指标分析。水平分析是对连续两年的报表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进行横向数据对比,通过差异额及差异率对企业经营的变化作出分析。垂直分析是对连续两年的报表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纵向的相对指标看出各项目对总资产的影响,再通过差额比较出两年数据间的不同而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异及趋势。财务效率指标,通过对企业两年的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增长能力分析得到企业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尽管这些指标存在一定的误区,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企业的很多实际情况。
2、预算报表:预算报表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内容,根据经验数据(销售量、单价),先计算出销售总额得出了预计的首先计划;再凭借着以销定产的思路,抛出库存量,计算得到生产量及需要采购的量,而得到费用支出计划表;然后再依次算出预计直接人工、预计制造费用、预计销售及管理费用,从而可填列现金预算表。通过上述工作,我们就可以计算得到预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资金筹集管理:根据实验资料的要求,企业预计的借款及还款金额和时间,我们可以填制还款计划表:由资金的总需求量减去利润留用和折旧(非付现成本)剩下的就需要外部融资,正如该公司向银行举债。
4、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该报告是假设企业投资一条新生产线,而在未来五年生产经营而取得收益。同样我们用以销定产的思路,先根据销售量估算出现金收入估算表,然后在估算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再得出现金流量估算表,最后根据上述数据就可以计算得到净现值、获利指数、内含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这些财务指标。再通过这些财务指标的数据来分析得出此投资是否可行。
在我看来,第一部分必须从全局上准确把握整个趋势,并且通过一层层仔细分析,最终找出导致变化的因素。比如说:公司期末负债比期初增加了14.94%,主要是由于流动负债的增加,而它的增加又是因为短期借款大幅上升。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改善。除此之外我发现自己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不熟练。像杜邦分析、改进的杜邦分析都不清楚,因此在做的过程中对数字感觉很模糊,没有十足的把握。第二部分并不难,最重要的是要细心和耐心。虽然做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多相同的重复工作,但是却是容不得一点马虎的,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也会造成重大的财务损失。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理论联系实际,不但熟悉了财务管理中所涉及的知识和问题,还让我们掌握了如何运用现代计算机辅助工具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实训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总结了以下几点:虽然我们只是参加了短短的一周的实训,但在这实训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做财务管理工作,如果仅仅是学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工作的经验是及其重要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是书本就可以解答的,它需要灵活的应用能力,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可以说没有实践的学习是非常狭隘的,也是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其次,作为一名未来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再有,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处理日常遇到的难题人际交往方面。
财务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三
透过我们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效地提高我们的综合分析潜力。同时透过对本次实训的学习,能够对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潜力进行综合考察,为我们即将从事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一开始,拿到实训材料,看着一道道的题目,不知所措,甚至想过要放弃,到之后自己拿出财务管理的书,一个个知识点的查阅,理解,再运用到具体的题目,到最后完成每个案例的问题,以及完成这篇实训报告。实训只是一种形式,但这次实训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潜力,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
在完成实训资料的同时,我也在实训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一名未来从业者就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思维潜力,这是每个工作岗位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作为一名未来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我们都明白,理论和实践是不同的。或许你的学业成绩很不错,但是工作潜力未必很强;也可能你是成绩马马虎虎,但工作潜力很出色。
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对什么事情都想象的比较完善,但现实与理论有较大的差距,在实践中,有许多预料不到的问题,可能在许多时候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但是在许多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顺利。理论需要假设,但是现实中这些假设不存在,因此许多问题,没有实际经验的我们是解决不了的。
现代社会是讲究速度的,生活节奏快,工作节奏更快。企业当然期望自己的员工是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说白了,既要有经验又要有高学历。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较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怎样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实训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次的实训虽然时间短暂,只是在校内自主实训,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来的。透过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使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
实训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务必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训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之外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透过这次的实训,不仅仅从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还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对于我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次实训能够说是对大学四年知识的再次温习,同时也学会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遇到难题时需要互帮互助。我坚信这次实训将会给我以后的道路垫下良好的基石,让我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
财务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四
对于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平时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实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期末考试后,管理系的老师带领我们大三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习。此次实务实习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写会计分录、填制各种凭证到记账、报表等一系列实务实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使得我们能够真正系统地练习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进而加强对我们以前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坚持都动手的原则,系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以及编制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收获颇多。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前提。在实习以前,我们总以为通过三年的学习,自身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已经扎实,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才发现,我们平时所学的远远不够,在细节方面更是错误百出。此外,我们根据相关的实习数据资料,在填写原始凭证、记账、编制各种帐表时屡屡受阻,回想原因,大多都因为平时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经不住实战的考验,这也是我们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个重要教训。
二、理论联系实践是关键。通过此次的实习过程我们还发现,仅仅有熟练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我们,可以说对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仍然很吃力,这是我们认识到会计理论如果离开实践过程皆为零,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离开实践环节理论只是纸上谈兵。
一是基本采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用不大,而且在《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中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所以在这一门课当中仍然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就没有突出其实践性的目的。
二是教学形式比较陈旧、老套,仍然是为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在上课的时候,首先由老师把财务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然后再组织学生对相关的财务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由于学生都已经学过《财务管理》等相关的课程,所以学生往往对这种教学模式兴趣不大。
三是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学生之间相互抄袭实训报告,没有达到考核的目标。
四是实训的案例大多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相应的资料,导致部分学生直接抄袭网上资料,没有起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五是《财务管理模拟实训》目前的教学大纲虽然也列出实训内容的七大模块,但只是对财务管理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没有突出财务管理实践性的特征,而且主要的试验工具是计算器,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也不能激发学生的份。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毕业生普遍反映在工作中经常使用Excel,并且感到Excel的相关知识不够。比如,问卷中问到毕业生一天工作中使用Excel的时间大致多长?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100%的财务毕业生在工作中都会使用到Excel,28%的毕业生使用Excel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37%的毕业生使用Excel的时间在3-6小时,26%的毕业生使用Excel的时间在1~3小时。由此可见,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问卷还问到毕业生目前Excel的水平级次。3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Excel水平还是入门级,52%的毕业生处在初级水平,只有14%的毕业生处在中高级水平。由此可见,在校期间就加强学生Excel在财务工作中训练非常重要。问卷还问到毕业生觉得Excel对于财务工作的帮助有多大?调查结果显示,全部的毕业生都认为Excel对于财务工作有所帮助,76%的毕业生认为Excel对于财务工作的帮助非常大。很多毕业生都普遍反映在工作中需要从用友、金蝶等ERP系统中取数,而取出来的数据是非常多的,通过需要用到Excel进行汇总整理和财务分析。由此可见,一方面,学生在毕业后从事财务工作需要大量用到Excel,往往由于缺乏Excel的相关操作知识而影响到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学校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又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和工作以后的工作需求脱节了,亟需对《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
二、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体系设计
(一)主要目标
针对目前《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Excel在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按照“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思路,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把Excel等工具引入到财务管理模拟实训环节,去解决财务管理中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等问题。通过《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达到如下目标:一是通过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基于Excel的财务决策管理等方法,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实务操作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二是通过实训,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等主要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课程体系设计时,首先结合《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基于Excel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优化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和财务综合分析等各个教学模块。然后,通过模拟典型企业的财务决策等问题,逐步地给出相应的和现实仿真的环境和条件,使得学生可以运用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不同模块,连贯地、持续地及系统地解决相应问题。从具体内容来讲,首先是让学生熟悉实验企业的所在行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一些基础数据。之后分为七大模块进行学习和操作:(1)基于Excel的企业筹资决策,解决企业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的选择,资本成本的计算等筹资决策问题;(2)基于Excel的企业投资决策,运用Excel等工具计算净现值、内部报酬率的等投资决策指标,学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解决企业综合等决策问题;(3)基于Excel的营运资金优化管理,熟悉和掌握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模型等;(4)基于Excel的利润的分配管理,掌握利润的分配流程和各种股利分配政策等;(5)基于Excel的企业财务预算编制,掌握财务预算的过程,熟悉销售预算、资金预算和资本预算,编制预期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6)基于Excel的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等;(7)基于Excel的企业并购和国际投资决策,掌握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价和国际投资的评价指标等。总之,《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通过借助于Excel的工具,把Excel等工具引入到《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教学中,假设一个模拟的企业,给出相应的模拟数据,去解决这个模拟企业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等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操作为主,指导老师辅导为辅。指导老师需要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监督学生要独立完成各个模块的实验。
二、加强课堂实训教学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课堂实训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训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很重要的。加强课堂实训教学,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强课程单相实训教学,主要要加强这些课程的课堂实训教学:《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收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报表分析》等专业主要课程。要通过加强单相实训课程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单相专业实践技能,。第二,加强课堂综合模拟实训教学。学生仅仅具备单相财务管理技能不能满足人才的现实需要。学校需要加强课堂综合模拟实训教学,通过综合模拟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比如,在《基础会计》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安排一门《会计基础实习》课程,通过两个课程实训教学的融合,使学生进行一套有系统的实训操作,使学生能够对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有所认识,通过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的技能。要通过课堂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对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要加强校内实训教学,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与校外企业加强沟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可以积极发展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争取企业对实习教学的支持。一般而言,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学生想要到到企业实习的难度很大,很多企业都不愿意为学生个人提供这样的实习机会。学校可以尝试与财务公司、税务事务所和一些小企业联系,签好保密协议,让学生到他们那里进行实习,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基层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财务预算和分析能力。另外,对一些并不是经常发生的财务业务,比如,筹资、长期投资等决策问题,学生在实习中很难接触到,学校可以聘请一些财务人员介绍一些企业曾经发生过的决策业务,引导学生翻阅企业历史资料,了解企业财务制度,根据一些素材进行决策锻炼,通过这种方式,完善学生的财务技能。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相继,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着手往应用型本科转型。在这样的形势下,地方普通高校原有的传统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必须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求新的能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实践性强、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财务管理人才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校与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将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相对接,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减少了企业对新入职人员的培养时间和成本,实现学生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无缝对接。因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无疑是一条很好的人才培养路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难点。这既有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碰撞,也有寻找合作企业的困境等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定位不适应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既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许多传统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财务管理专业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的“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来制定本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应用型本科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目标不应该定位在“科研”方向,因为当前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的财务管理学生很少到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而应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宽的知识面,还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
(二)教学内容、实践学时达不到应用型本科的要求。传统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偏重于专业知识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占课时少。有些院校开设的课程门数多,每门的课时少,有些教师为了上完相应的理论内容不得不将实践课时用来上理论知识。还有些学校开设的课程教学内容有交叉,比如财务管理课程和管理会计课程的很多内容是重复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在一些章节上也有交叉重复,所以应该对一些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减少课程的开设。受“通识教育”的影响,教学内容仍然没有体现以理论够用为度,导致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弱化,教学重心没有向实践技能方面转移。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搭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路径的困难
工学结合讲究的是“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有利于人的协调发展,也体现了地方性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从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以实践学习为主,从学科体系教学转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就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应以职业为导向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但是在探求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道路上遇到许多困难。
(一)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将学生的职业教育放到企业当中进行培养,无疑是符合工学结合理念的。有不少院校也在积极地加强与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是,由于财务部门是每个企业的核心部门,掌握着企业的商业秘密,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无法掌握到企业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营运资金管理等经济事项。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并不是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来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而是希望学校和学生能够马上帮助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取得更多的收益。或者只希望学生到一线岗位做非技术性工作,满足企业季节性用工需要。
另外,企业的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一般只能接纳2-3个学生,而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单位有限,所以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企业中得到的实战经验也是有限的。所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没有发挥应有的在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目的。
(二)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设计有待改进。有的高校把财务管理专业偏向于会计岗位,所以在校内实训环节的设计上与会计专业的区别不大,授课教师也一再地强调会计基础操作的重要性,实训环节还是只有会计基础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没有体现财务管理的岗位特征。而有的高校又把财务管理专业实训倾向于金融业的岗位,开设模拟证券操作等实训。没有按照财务管理岗位要求进行校内实训设计,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实训室,没有购买相应的财务管理实训软件。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每一个院校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但是,现在很多地方院校的专任教师,从学校毕业后没有在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工作过,直接到学校任教,缺乏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实践工作经验的匮乏,也使得这部分老师在授课方面还是注重理论的讲授,实践授课学时不足,满足不了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另外,在社会上从事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管理工作,收入上远比在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要高,多数高层次的具有丰富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不会轻易离开财务管理岗位选择教师岗位。因此,学校想要招聘到具有丰富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非常困?y。这就意味着在当前的环境下要培养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契合地方经济发展和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是十分困难的。
三、“工学结合”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设计
根据建立应用型本科的需要,结合目前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开展“工学结合”面临的困难,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更新观念,强调创新能力培养,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增加实训环节和课时,选择符合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特点的“工学结合”的培养路径。
(一)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制订符合“工学结合”的培养方案。召集企业中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加入到学校的专业委员会,参与制订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真正明确应用型本科层次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素养,见表1。在课程的课时分配上,加大实践课时比例,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广西外国语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一直按照构建应用型本科的要求来调整和修改,2013级财务管理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21.2%,2015级实践学时占比提高到了24 %。
(二)以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为主线,开展工作项目与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第一,对核心课进行课程改革。摈弃原有的以知识讲授为主、以教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一条以项目为支撑、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核心课程改革之路。邀请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课程理论知识应与企业岗位技能需要相对接,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运用到实际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比如财务管理课程,可以将筹资、投资、股利分配、营运、预算、财务分析等项目分成不同的任务,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分组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及职业能力。
第二,整合课程教学内容。重新理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计算机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课程内容。这几门课程在教材的编写上都有一些内容相重叠,比如财务管理课程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都有“财务分析”这部分,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就是注重“财务分析”的,所以,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分析”应略讲,把余出的理论学时放到实践学时。加大核心课程的实践学时部分,注重让学生多练习、多分析、多思考、多实践。
(三)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训练。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技能培养体系。
1.开展财务管理专业认知实训。(1)专业介绍。广西外国语学院在每一届新生入学的第三周就以班级为单位,以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为主,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财务管理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岗位要求、需要持有的职业资格证、需要掌握的法律体系以及本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等等。(2)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可以将实践锻炼贯穿到大学的四年当中,甚至作为一门课程来要求学生完成。比如:广西外国语学院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规定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完成3个学分的“创新实践”课程,学生通过提交在企业的实践证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证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撰写实践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等方式来修完该课程。
2.加强培养学生实践分析能力。对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学等课程,实施案例教学,通过一些热点案例来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的财务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
3.参加第二课堂学习。主要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专业比赛,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全国高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区域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用友杯财务会计比赛以及财税知识大赛等赛事,也能充分地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4.多证合一。为适应企业的用人需要,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将相应考证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比如:国际财务管理师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初级等级证书、证券职业资格证书等,开设的课程基本可以满足学生考取上述职业资格证的要求,使得学生一毕业除了持有毕业证书外,还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广西外国语学院鼓励学生在校内参加职业资格证的考试,以学生专业社团为龙头,开展与这些职业资格证有关的知识竞赛、公益考证培训等,在校内营造一种复习考证的氛围。同时,目前正积极筹备将国际财务管理师证的考证活动引入广西,方便学生考取该证。
(四)建立“双师型”的教学队伍。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素质与建设,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精通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优秀教师,还需要有在企业有多年管理经验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因此,亟须建立一支理论水平和实践管理能力都具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需要通过对内培养、外派学习、对外引进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适应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教学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学校可以创造条件,鼓励缺乏企业实践管理经验的年轻教师利用假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或者是“以老带新”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带年轻的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聘请企业高级财务管理者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参与学校财务管理有关的研究课题或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同时,在校开展主题演讲。长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定期到校指导实践教学工作或者上实训课程。
[作者简介]李俊义(1969- ),男,内蒙古赤峰人,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高校财务管理。(吉林 吉林 13202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37-0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方式不断变化与革新,也要求“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与之相适应。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仍沿袭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内容,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授为主,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1.“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课堂灌输、课后巩固是目前高职“财务管理”教学的常态,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不参与知识的创新与重组,能力亦无从生成,导致学生成长中知识与能力的割裂。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是管理,财务是管理的内容与范畴,是管理的定语。管理在表现上是一种行动,体现的是能力与素质。要让学生具备财务管理的能力与素质,仅仅靠课堂讲解财务管理知识是办不到的。可见,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解决的是知识的解释、公式的推导以及数字的计算,把能力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因此不能满足现在高职培养目标要求。
2.实验设施缺乏。“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验设施不足,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客观原因是经费紧张,导致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和实验平台建设滞后,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观因素是导致大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实验设施缺乏的主要原因。传统的“财务管理”的学习,主要是知识的记忆,学习工具就是书、纸和笔,学习内容和方式就是记住知识、理解理论、计算数字。这样的学习是不需要实验室与实验平台的。因此,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验设施不足的真正原因。更确切地说,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认识偏差是主因。
3.实践教学缺乏。如果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定位在财务管理知识与方法,实践教学就会成为鸡肋,成为摆设。目前,由于“财务管理”课程的定位偏差,大多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都不尽如人意。实践教学环节的忽略与缺失,导致学生知识、理论与具体岗位能力相脱节,学生迫切需要的财务管理能力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
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高职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具备“双师”素质。“财务管理”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不仅能够站在“场外”指导财务工作,而且还能亲自下到“场内”完成事务性财务工作。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建校史较短,许多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很大一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没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因此大多数“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师还不具备“双师”素质。
二、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改革教学方法。“财务管理”课程,在学生掌握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升能力与素质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这样一个总的原则下,应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财务技能的掌握。(1)问题驱动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并且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设计财务管理问题,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仅掌握了财务管理知识,同时更锻炼了财务管理能力。(2)案例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财务管理课程可以通过阅读、分析、讨论财务管理案例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选案例。对案例分析思路、重点关注问题以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识偏差,教师要有预案。(3)项目教学方法。项目教学就是让学生相对独立地完成一个任务项目。从信息的收集到方案的设计选择、计划、实施以及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只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可以将“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用一个个项目贯穿起来,学生通过完成这一系列项目,掌握“财务管理”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4)模拟教学方法。针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模拟教学方法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大“财务管理”课程实训基地建设,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改学生身份为职业人,创设真实的财务管理情境,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课程体系。财务管理是重在“管理”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保障“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包括四大类内容:(1)基础实验类。顾名思义,基础实验类课程是为专业课程实验服务的。目的是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
能进行训练,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可针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设计一系列任务项目,例如财务管理基本表格表的创建,各类财务图表的绘制、财务管理各类公式的使用等,基础实验类课程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操作技能。(2)专业实验类。专业实验类课程是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服务的。目的是使学生由门外走进财务管理的殿堂,由表及里完整、清晰地认识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实验类课程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目标要求,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化设计一系列实验项目,现在已经实现了财务管理电算化,因此上述项目都通过财务管理软件完成。通过这些实验来训练提高学生财务管理基本原理与知识掌握程度和熟练应用能力。(3)综合实验类。综合实验类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综合的财务管理能力服务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在计算机环境中建立财务管理模型的方法、技术和实现手段。目的之二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类财务知识为企业经营决策进行财务分析的能力。(4)模拟实验类。模拟实验类课程是为了锻炼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服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体验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沙盘” 模拟演示教学就是用直观的“沙盘”来演示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状态,采用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在模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从事资金筹措、投资分析与决策、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在演示实验中,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来尝试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大决断,并且能够直接看到结果,让学生全面检验自己的决策能力。
3.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职业实践。校内实训基地解决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虽然有综合类的实训项目,有模拟类实训项目,但无论怎样综合,怎样逼真模拟,都和生产实际有差距,学生心理承载的责任与压力与真实的职场不同。因此,在走上真正的职业岗位之前,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真正财务管理实践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因此需要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签订职业实践协议,加强学生职业实践教学环节,弥补校内实验教学的不足。(1)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就是学生以学生的身份参与、体验真实岗位上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顶岗实习为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接受锻炼创造了机会,也为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提供了机会。要求学生了解实习单位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掌握实习单位财管政策的选择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核算方法,具备独立从事财管工作的岗位技能,撰写财务管理毕业实习报告,使学生能及时适应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实际工作。(2)岗位工作。岗位工作就是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体验真实岗位上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承担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学生在此期间的心理体验是强烈的,对其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检验有效而实在。
4.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执教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质量。基于高职院校的现状,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而言,没有企业财务实践,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是不能胜任“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的。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将任教教师送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践,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可从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中招聘教师或聘请兼职教师,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执教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大发展的时间仅有十余年,但在教育观念上却经历了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知识导向到工作、就业导向的袭扰变革,这种变革是深刻的、颠覆性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凸显的问题是这场变化中一个小小的缩影。但不管如何变化,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都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财务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或应用型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厚基础、宽口径”的基本知识,更需要有“强能力、重应用”的专门技能。西安培华学院作为首批向应用技术型转变的民办院校,其财务管理专业更以“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为原则,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特色突出。
一、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类型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本科,要求在设置上以应用能力为主线。西安培华学院作为在西安扎根生长不断壮大的民办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上立足陕西、面向西北,以中小企业(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能在中小工商企业、服务行业、事业单位、基层政府部门等基层社会组织胜任财务管理实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同时学校为了使专业的教学计划更科学、更切合实际,学校在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及兄弟院校紧密联系的基础上,设置了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由企业管理层及兄弟院校领导层组成,于每年末定期召开会议,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计划进行专门讨论,根据委员会专家的意见认真修订和改进教学计划。
二、实践教学特色突出
1.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依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实践体验”为路径,“通用知识+能力教育”为导向,将大学四年构建成了不同层次阶段的实践工程,即通识教育实践平台、学科专业教育实践平台以集中实践平台三大工程平台,其中通识教育实践平台主要为专业认识实习、简单社会实践;学科专业教育实践平台主要为课内实践教学,表现为独立设置的专业实践课程,会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案例、财务管理实务综合模拟、证券投资等;集中实践平台则包括专业实习如企业管理(沙盘部分)、VBSE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2.实践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1)实行校内实验、实训、实习递接式教学方式
学校在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中,根据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特点,实行实验、实训、实习递接式的教学方式。实验指的是在虚拟环境下,模拟或仿真企业财务决策过程,如企业沙盘模拟中的对抗训练。实训则是在仿真商业环境下,利用仿真模拟数据进行的相关业务操作,如VBSE综合实训中利用新道软件系统,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固定资产等功能模块,运用所学对其公司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实习是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厂矿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调研实习,实习结束,学生将自己的收获以调查报告形式在同学之间交流,以此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2)积极试点“请进来”的教学方式
为了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尽快的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一种能力,学校已基本实现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不仅积极举办学术报告会、聘请外部实务专家做讲座、开展专业专题讨论、尤其对于校内实践课更是积极创造条件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一线财务管理人员参讲或担任兼职教师,即某门关键课程或课程中的关键环节交由负有实践经验的外聘企业人员讲授,学生反映较好。同时,通过实施“百名财务处长进课堂”,采取“请进来”方式,创造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与财务处长、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会计界精英“零距离面对面”接触,丰富了课堂教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3)开展“以赛代练”训练计划
将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活动、从业技能训练等纳入第二课堂计划,实行学分制,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ERP沙盘等各类比赛,通过“以赛代练”让学生能更好站在管理的角度理解和认识财务工作,关注企业内部实际经营业绩和成本控制,增强财务管理和运作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模拟实验室投资力度大
学校斥巨资构建了西北地区最大的“VBSE”综合实训中心。VBSE是“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简称,设计理念是把企业搬进校园,培养高潜质、有全局观的实务型岗位人员,形成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的良性循环,做到校中有厂,厂中有校,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进行顶岗实习,有一个全面接触社会供应链的核心链条环节和功能的机会。
4.具有稳定、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多数院校建立了实习基地,虽然给学生提供了接触实践工作的机会,但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企业财务决策、盈利状况、税收等涉及商业秘密,出于安全和保密原因,却只让学生简单了解财务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实习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现状,学校重点建设了一批可与学校深层合作的企业群,通过与学生签订保密合同或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等寻求合作,使企业成为学生长期性的培训基地。同时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参考“请进来”的教学方式,实行“双导师”制,即为学生安排校内和校外导师,同样聘请来自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担任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校外实习,即弥补了师资的不足,又实现了学生真正能够“走出去”的目标。
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取得的成效
专业竞赛获奖数量明显增加。通过以赛代练的创新训练计划,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好评。大批毕业生被职业技术院校、国企、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单位招募。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业务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有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一、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瓶颈及设计思路
目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瓶颈主要有两点:一是校内专业课程实验项目缺乏创新。目前,国内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二是现行实验教学不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的实验内容涉及到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内容少,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略显不足,尤其缺乏对学生核心能力和外延能力的培养。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设计思路:一是确立“由单项到综合,突出核心能力培养”的整体实验教学设计思路,让学生立足本专业的同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学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所学知识。二是深入探索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分析财务管理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流程,确定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执业能力要求,整合具有课程开发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1.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为主线的实践课程体系。前序课程《基础会计》采用的是筹资、采购、生产、销售、经营成果计算的架构来讲解复式记账法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中间课程《财务会计》作为企业业务链的重要环节,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也是按照“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内容,即:筹资业务、长期资产构建业务、存货采购与付款业务、生产活动业务、销售与收款业务、投资业务、利润及利润分配业务等;后续课程《审计》在实务中也是采用“业务循环”审计。因此,三门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应保持一致。《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课程实验教学侧重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训。对企业进行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收入核算、成本费用核算、利润核算等。在此过程中具体项目包括:建立财务账、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试算表、编制调整分录、调整后试算表、结账、报表编制、会计报告。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工作严格遵守会计工作规范化要求。对已完成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进行装订、整理存档。
《审计》课程实验教学侧重于会计核算事后监督。设计八个实验项目:审计承接业务、安排审计工作、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审计报告的编写等。实践课程体系设计如下页表1所示。
2.以《税法》、《财务管理》为延伸的实践课程体系。(1)《税法》是为适应财务管理实践的需要而从企业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分支。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各税种的计算、账务处理及纳税申报,能进行纳税调整的相关会计处理。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只有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实验机会,才能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2)《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着重采用“案例教学法”,运用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分析筹资、投资、资本分配等一系列理财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提交完成分析报告。
(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验教学方法。在“职业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下,以任务驱动引导教学的全过程。根据财务管理工作任务过程设立了实验情景后,每一个技能目标的实现,都以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驱动完成。具体教学步骤如下:任务描述与导入;任务分析;小组讨论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实例练习实现技能目标;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2.“角色扮演”实验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仿真的学习情景,在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时,我们根据分工的要求,设计了对应的工作角色。通过让学生担任具体角色进行实训学习,从而更好地体会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下促进学生执业行为的养成。
3.“多元化实践教学法”实验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建立多元化的实验教学体系,针对教学任务同时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之后利用校内的仿真实训环境进行综合实训;再利用校外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使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此外引入网上实验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网络课程利用率,实验过程以下达任务、总结评价为主,课外辅导、作业练习、答疑解难、问题讨论等通过网络课程完成,打破传统教学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增强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使实践体系更加完善。
(注: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516)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
2.袁春生.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及质量控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3).
财务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专业课核心课程之一,其前期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法、成本会计等。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又开设了财务管理课程,财务管理课程相对比较难,综合性比较强。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也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如何保证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储备下,掌握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并能对各种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是专业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是主要是采用章节来安排教学活动,基本上包括财务管理概述、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企业筹资管理、项目投资与证券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分析等内容。这些内容偏重理论,同时因课时的限制不能把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或任务纳入教学,最后使得学生学完财务管理课程只是掌握了零星的知识点,不知道怎么把所学的知识与将来所从事的财务管理工作相联系。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的教学步骤是先是清楚地讲述概念和理论,然后讲例子和问题来论证,使学生加深印象。教师基本上还是采取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手段上基本是教师借助于一块黑板、一根粉笔或多媒体上课,另外辅助练习题来传授理论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高职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包括财务管理概述、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企业筹资管理、项目投资与证券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分析等内容。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实际问题的模拟与分析,这显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现有的案例教材也缺乏针对性和连贯性,难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
(四)考核形式单一
现在的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方式基本还是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以及论述题,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很少重视过程性考核及实践技能考核。这一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趋势。
(五)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有相当一大部分的教师,只是拥有较高的学历,但是没有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因此,他们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讲述给学生,不能把授课内容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相联系。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培养职业教育所需的人才。
(六)学生实践机会少
高职院校的注重点虽然是职业教育,但是很多高职院校不是每个专业都有实训基地,或者虽然有实训基地,但是形同虚设。所以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不能及时去实践、去巩固,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其能力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针对当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的对策分析
(一)改进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技术教育,其核心特点是实践性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就业来看,主要就职于中小企业,并且担任的工作以实务性的操作为主。所以,为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都要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相联系,以便使学生清楚地知道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并附有训练内容和训练指南,以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所取舍,比如对筹资管理和投资管理中一些模型的推导过程可以简化;而与企业的财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核算和管理应该作为重点内容讲解,如流动资产(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的管理,如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等等。总之,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宗旨,来培养技能型会计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社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
(二)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公司访问、专题报告等应成为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案例分析。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职院校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自制力差,所以我们更应借助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很好地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案例分析教学离不开理论教学,教师对财务管理课程相关理论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案例分析教学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理论知识作铺垫,案例分析教学也就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应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尽量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
如今我们授课不应还是固守于以前的一块黑板与一支粉笔,应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是多种媒体的结合,一般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其具有直观、具体、生动及信息量大和使用快捷、方便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公式、公式推导过程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也可以通过超链接随时将前面的知识点调出,让学生巩固以前所学知识。
(三)改革考核方式,发展综合素质
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决定了什么样的学习态度,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改革考试的方式,使考试成绩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应形成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模式。例如:实训环节单独考核,成绩占到期末总成绩的40%;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重点观察学生的操作能力、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据此给予相应的成绩;同时教师在实训环节应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相应的指导。期末考试理论命题,成绩占到期末总成绩的40%;在命题时,教师应采用多种考核题型相结合,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平时测试部分,成绩占到期末总成绩的20%;平时测试指标,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
(四)采用多种方式培养技能型教师
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存在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为了提高学生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技能,必须提高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中青年教师送到企业中去学习,去从事财务管理的工作,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所谓“双师”是指专任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4]。同时,聘请有经验的企业财务管理专家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开展系列讲座或专题报告,校内任课教师和学生一块听课,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和教学效果。
(五)建立并完善校内的专业模拟实训室,大力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实践性比较强,针对这一特点,学校需要建立校内的专业模拟实训室。重点围绕筹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证券投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项目进行网上模拟。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后,通过网上模拟,真正了解企业资金运作流程,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同时,在实践中教师要加大考核力度,在采取分组实践的模式下,要避免组内人员“搭便车”的现象,争取让每位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
校内模拟实训室毕竟不是真正的社会环境,因此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大力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基地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过程,就企业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上述校外实训基地,很多高职院校也都有建立,但是利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一方面,财务管理的资料关乎企业的机密;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并不能为他们解决遇到的财务管理难题。基于上面的原因,学校可以采取优势互补的办法,通过为企业的项目设计出优质的方案,并针对企业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提出对策以及为企业员工提供后续教育等服务,使企业从中得到学校带来的好处,从而企业自愿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真正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三、结束语
改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各方面的大力配合,如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并大力配合,教师要全力以赴、不怕麻烦,学生要积极参与,合作企业能努力协助等。同时,教师是改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的主力军,在这一过程中,应不断的探索,相互交流,以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吕华兴.浅谈高职类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技能的提高途径[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7-49.
[2]封晔.浅谈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现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6-137.
一、实训平台实现的现实意义
通过实训平台的建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满足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为目标。所以,一个实用性较强的实践系统是要求对相应的课程科目进行重新整合与建立的。提高专业技能是关键。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不仅要求学生熟悉掌握政治、经济、管理等学科知识,而且从事财务管理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通过建立实训平台,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平台有效地结合并传授给学生,以改变培养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
二、系统总体设计
(一)系统设计目标
门户同一性:一个具有高管理型、高运行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门户网站可以统一提高多样性的应用服务以及提供信息与共享;数据具有统一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依赖于一个可共享的数据库;应用中心:一个高性能和高集成的应用中心,不仅能共享多元化的信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应用服务,还能从降低运行成本的角度,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全方面的服务能力,以达到全方位监管的目的;系统的安全体系:一个有效保护网络资源的安全体系应与相应的安全产品相结合,同时依靠于具有独立性的模块和内嵌性的安全模块,并具有全方位性和多层次性;可移植性:中间层软件代码无须任何更改就可支持不同平台,便于移植;方便扩展:在系统平台中使用标准化的数据接口,不但易管理与维护,也可便于连接上层通用组件。
(二)研发重点
网络架构层:要想使学校的网络资源得以有效的使用,调整网络布局与架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数据库管理层:数据资源的利用性高主要表现为巧妙地应用了数据挖掘技术、整合与更新了现有的跨平台数据库,使其数据库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应用支撑层:提供标准通用接口,兼容第三方组件,支持多组件应用。
通用业务组件层:重构现有财务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一卡通管理、决策支持等类型组件,开发新的互联互通数据交互组件。
经济信息门户:提升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简便性以及提高数据与更新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系统功能构架
平台高度集成了高校经济信息管理工作中需要应用功能模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用户的信息资料使用率和工作效率。进而,国资管理、科研管理和人事管理等这些与财务管理紧密相关的部门为全面提高学校的经济管理能力,降低学校运行成本,通过建立数字化校园应用支撑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不可缺少的程序。为了使其教育资源得以有效共享,必然要通过开放安全性与可靠性较高的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和信息门户与经济平台无缝集成已势在必行。
三、系统实现
(一)系统管理
1、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的功能主要是为了统一管理用户的基本信息,它包括用户注册与登录,倘若没有权限进行登录的用户理应先进行注册才能获得登录的权限。另外,正确实现用户登录是需要用户名和用户密码的有效验证,通过准确比对登录信息与数据库已有的信息,即可实现纠错功能。
2、用户管理
系统管理是专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的后台管理专用程序,包括用户权限的设置、数据库的备份、数据管理、日志查询等。如图1所示:
图1用户管理流程
(二)基本信息资料
图2财务环境查看流程
1、学生信息
学生的基本信息资料主要是对学生用户进行有效的管理。它包括添加用户、查询用户、修改用户的基本资料。学生可以通过系统中的查询功能了解自己的实训进度与成绩,同时学生也可以增加、修改、删除与更新自己的基本信息。
2、教师信息
教师的信息资料界面主要目的在于方便教师对自己信息和学生信息进行查询,教师用户可通过实训平台对自身的授课进度以及所教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查询与了解,同时教师用户也可对自己的基本信息、考题信息、成绩等进行管理。
3、财务管理业务信息
财务管理业务信息界面主要是由系统管理员来进行维护,教师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财务管理业务的各种类别进行查询,同时对实训内容可进行修改、增加和删除。
4、练考平台信息
练考平台主要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练习、考试进行把控的基础信息维护与管理,练考平台信息界面主要是由系统管理员维护,系统管理员可给教师下设权限,使其教师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对练考平台的信息进行修改与增加。
(三)财务管理业务实训
图3项目决策流程管理
1、财务环境
财务环境模块具体介绍整个学校的简介、人员结构、组织结构、财务制度、财务人员的角色、三年各类报表的详细数据以及年度预决算报表,让学生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有所全面的了解。如图2所示。
2、财务分析
在整个财务管理实训平台中,财务分析模块是其最为核心的部分。主要作用在于根据某高校财务管理的各项报表数据作出对财务管理情况的有效分析。该模块提供一个高校3年以上的财务数据,并结合相关性的财务指标,使其学生能在同一个平台上通过综合学习各个指标,从而对各个独立的指标作出分析。
3、资金筹集管理
整个财务管理实训平台的资金链供需关系是否平衡跟资金筹集管理是有很大关系的,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从某高校的资金使用状况为突破口,对其学校的资金分配方案以及短期、长期的资金使用量进行有效分析,并且综合考虑筹集资金渠道的利与弊,最终决策出最为合理的融资方案。
4、项目决策管理
项目支出管理模块在整个财务管理实训平台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对其他几个模块分析结果的应用。学生通过对财务环境和资金筹集管理的学习,根据现有的财务管理运行状况编制出相应的理财目标,以及资金运作的成本效益分析,提出多个可供选择的可行性方案,并通过对方案合理作出评价,最终选择最优途径。如图3所示。
(四)练考平台
1、教师管理
教师管理模块是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与管理考务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信息内容是整个实训平台正常运行的基础。它包括班级管理、题库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等。教师管理在实训平台中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对题库进行导入、修改、课程设置、考试安排、考试评分及评价。因而,教师可通过使用财务管理实训平台从繁琐的事务当中解脱出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进行修改与更新考试内容、学习进度与考勤都会自动跟踪,同时生成实验报告。
2、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学生在实训平台中参加练习与考试的信息查询平台,主要包括查询考试时间、考试大纲以及考试成绩。学生也可通过在自己的系统中查询考试内容、时间与成绩,通过参与练考任务或考试,系统将自动计算出成绩可供学生查询。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构建高校财务管理实训平台的具体操作,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繁琐工作,同时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来说,可通过实训平台对财务管理知识的基本框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实现财务管理实训平台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在这十几年中,各高校都在积极研究探索该专业的建设问题,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等已基本形成较成熟的模式,但是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各高校普遍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各高校的教育模式都是重理论轻实践,虽然近些年来大多数高校将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上日程,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增加了学生实训和实习的机会,但是因为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有限,经费投入也有限,所以这些措施的力度不够,只能使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更具体、更实际的业务根本没有涉及,实践教学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依然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2.校内外实践环节薄弱。
学生对实践环节表现出的热情要高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理论和实践很好地融合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中,实验室模拟实训是学生在校内实践的一个基础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际操作技能环境。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会计实验室的建设比较成熟,对财务管理实验室的投入却很少,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实验室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必备的软件和硬件,很多学生对财务软件一无所知,导致以后的工作无法进行。而且在校内实训的内容安排上不够系统合理,很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内容重点是会计基础实训,没有涉及财务管理的专业实训,例如项目投资决策实验和证券模拟投资实验等。
3.教师实践能力有限。
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教师是学生重要的知识来源,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指导更加直接。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没有在企业中工作的经验,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很多高校对教师的岗位培训和专业进修投入很少,使得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没有机会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对企业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识不足,在理论教学中只能凭借想象讲解,在实践教学中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1.明确培养目标,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成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务能力,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从理论、实践、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经费投入和人才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满足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独立性。
在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财务管理实践环节与会计专业实践、审计专业实践互相依存,但是应该从实践教学计划和内容、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面强化财务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独立性。通过财务管理实践环节的逐渐建设和不断完善,实践环节依赖于理论环节能使理论环节附属的现状得以改善。首先根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制定出既科学合理又符合社会职业需要的实践教学大纲,要通过社会调研掌握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各方面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践要求,据此确定操作性强的实习指导书,不断丰富各项实践教学内容,以便于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其次,在财务管理的实践环节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强化案例教学和两者结合的教学方法都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企业运营流程,提升企业管理技能,训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既然要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那就必须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地位,将实践环节学时和学分比例提高,为学生构建一个考核内容层次化、考核方式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包括进行设计性实验、提出方案设计、撰写企业调查报告、专项实训总结等,制定好的考核标准,可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客观上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
3.加强校内实践环节。
建立校内模拟训练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衔接理论和实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在校内的模拟实训,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校内模拟实训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内容设置两方面。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高校要加强认识充分创造条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经费投入,保证场地、设备、教学软件需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的企业财务管理实验环境。学生在校内的实践内容应比较全面系统,首先是基础实训,旨在训练学生财务管理软件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次是单项实训,旨在训练学生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最后是综合实训,旨在训练提高学生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及实践水平。高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交流和探讨,为教师进修专业课程、参加专业培训、下企业考察交流创造条件,积极调动实训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其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另外,高校还应和本地区的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定期聘请企业中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到学校给学生做实训指导,这样可以充实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