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旅游公共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5-25 15:53:4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旅游公共管理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旅游公共管理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F59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200-02

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和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旅行社与旅游供应商简单合作的传统采购模式已不能充分适应旅行社经营环境的变化。加强旅游供应链中的伦理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尽管在旅游行业规范的指引下商家、旅行社的服务不断改进,然而旅游消费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所揭示的结果以及对旅行社不良服务的投诉等问题表明,加强对境内游与境外游供应链中旅行社和目的地商家的伦理管理仍是任重道远。

一、旅游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供应链的问题最早在1975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业分销渠道的报告中就已出现,虽然没明确指出,但是分销渠道可以看做是供应链的一部分。Tapper and Font(2004)将旅游供应链定义为:将旅游产品传递给顾客的所有商品和服务供应商组成的一个链条。也有一些学者将旅游供应链定义为“从事不同活动的旅游组织构成的一个网络,这些不同的活动涉及到旅游产品/服务的不同组成要素的供给,包括从交通住宿到特定目的地最终旅游产品的分销和营销,涉及到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广泛参与者”。因此,旅游供应链是围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而构建的一种既包括食、宿、行、游、购、娱各供应商, 又包括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的网链结构, 并与链上各节点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这一网链结构中, 各节点旅游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商家、宾馆、饭店等上游服务供应商之间一些唯利是图的非正当合作,引发了大量损害下游客户利益及体验的问题,如:境内游中常存在的以虚假广告招揽游客、降低宾馆及餐饮的服务标准、强制购物、更改旅游路线、导游擅自增加购物地点、缩短游玩时间以增加在购物点的时间,以及出境旅游中半路加价、擅自增加自费项目等方面的问题让参团游客的旅游体验直线下降。

旅行社新近推出的“纯玩团”引入的原意是消除上述问题,然而,在游客为该种服务支付额外费用的同时,仍有上述问题的变相出现,如强制购物改为推荐自费项目、宾馆饭店不达标等。

二、旅游供应链中伦理管理的理论基础

1.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弗里曼(1984)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人”,因此,对于旅游供应链中的企业来说,旅游者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是旅游产业集群服务的接受者,其对旅游服务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产业的发展前景,是旅游集群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旅游供应链中上游组织为了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目标而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是不明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告诉我们,从长远来看,应该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利润或收益。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各个利益相关者彼此依存、唇齿相依,任何以牺牲长期利益为代价的行为都会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对。

2.体验营销的视角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不再简单地停留在旅游产品上,不仅追求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结果,更强调旅游是一个过程,旅游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因此,旅行社提供旅游服务后,如果此次旅游给游客带来了失望、不满意、不愉快的体验,从体验营销的视角来看,该旅行社的服务是失败的。

3.重复博弈的视角

消费者整体和旅行社行业是一个重复博弈的关系。旅游行业中的企业要面对连续不断的消费者。单个消费者感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后消费者的选择,特别是在信息交流方便的今天。旅游中受到伤害的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在互联网中自己遭受损失的情况,而那些潜在消费者也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这些信息,成为他们决策的重要因素。所以,消费者与旅游集群企业之间的博弈是无限次的多阶段博弈。重复博弈下,好的声誉的建立,会催生消费者信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反之亦然。

三、旅游供应链伦理管理模型及对策

1.模型

从国家管理旅游产业发展层面上看, Keating(2009)的模型对旅游供应链中的伦理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提供一个提升旅游供应链诚信管理的强有力支撑理由,用以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例如,倡导旅游供应链绿色化。供应链绿色化不仅是游客消费需求日益成熟的标志和要求,也是旅游企业和相关组织树立良好市场形象和体现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必然要求。第二,为旅游中介机构供给方和需求方建立适合的、用以参考的伦理标准。这里强调标准的适合性是指如果标准太高,执行成本相应过高,旅游供应方则不会执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标准。第三,开发治理程序,并辅以评估旅游中介机构伦理标准执行绩效的工具。这一点对于伦理管理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只有通过合理评级,才能对被管制旅游机构的伦理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在伦理评级结果的基础上,必须辅以适当的合规激励措施,如奖励或惩罚。第四,为中介机构提供他们伦理绩效的质量反馈,并为不合规者制定适当的惩罚措施。对于评级等级高的机构,予以声誉激励或物质奖励,而对于等级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旅游中介机构,予以适当的惩罚措施,如:逐次加大惩罚力度,即对于初次不合格,施以相对较轻惩罚;而如果在之后的2个考核期,仍不合格,则加大惩罚力度,并备案。同时,初次惩罚的力度也不能过低,如果罚金低于实施伦理管理的成本,那么,旅游中介机构有激励交罚金而不在伦理提升方面改进。此外,惩罚可以与声誉机制结合实施,对于屡次不合规的企业,可以在行业内设立最差伦理管理企业排名榜,类似于好莱坞电影行业中的最差电影奖,使旅游消费者可以在互联网等媒介中通过此排名榜来甄别这类较差企业。第五,设计一些项目以奖励和教育模范旅游中介者。无论是声誉激励还是奖金等物质激励,对于模范者的奖励都会提高企业实施伦理管理的预期收益,都可以促进行业内其他企业提升伦理管理。第六,对实施程序进行必要的定期回顾和总结,并对上述任一点中须修改处进行必要的调整。

2.对策

在借鉴上述模型基础上,以下针对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对策也对提升旅游供应链中伦理管理有所助益。首先,切实做到将旅游供应链中下游的消费者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制定决策时,要在自身利益与消费者利益之间进行权衡与均衡。 其次,从体验营销的视角来看,真正将消费者满意视作企业提供服务产品的最高目标,通过合理正当的方式赚取利润,决不欺瞒消费者。最后,在初次为消费者提供了好的旅游体验基础上,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管理,在顾客同意的条件下,定期发送电子邮件或邮寄旅行社等上游商家的最新服务目录及促销项目等。

参考文献:

[1] 肖拥军,李必强.国内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研究回顾[J] .商业研究,2008,(7):36-38.

[2] 周富广.旅游体验营销:含义、竞争优势及实施策略分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75-76,83.

篇(2)

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实施。应链管理的思想最初起源于制造业,高品质、低成本,即时响应顾客的需求是供应链的核心思想。在制造业,自从有了企业那天起,质量、成本和时间就一直是企业的三个核心要素。围绕这三个方面,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旨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生产周期的生产产品的方法(即生产方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

上个世纪80年代,在生产制造业中出现了大量新的制造技术、管理战略(理念)与手段,使得厂商有机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如精益制造(LP)、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生产(JIT)、看板(Kanban)等,在企业界与管理学界非常流行。为实施与完善这些战略,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方面,这些管理理念似乎都走到了尽头。因为单纯考虑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是不能适应基于时间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合作伙伴协同动作,才能真正从整个供应链降低响应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是他们增加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下一步措施。与此同时,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ERP在企业中的广泛采用都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1997年,美国的制造企业投入在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活动中的费用达到8620亿美元(占全美当年GNP的10%)。一些著名的跨国集团,如DELL、P&G、HP、WAL-MART作为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在企业界广为传诵,也引起人们对供应链管理的极大热情。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含义

但对于什么是供应链,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比较常用的提法有,“供应链是由在满足一个顾客需求(直接或间接的)的过程中所有参与的企业所组成的一个网状系统”,“一个供应链不仅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也包括承运商、仓库、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顾客本身。而在每一个企业(如制造商)内部,供应链包括其所有的活动,如,新产品的研发、市场营销、生产、分销、资金与顾客服务”。

LeeandBillington(1992)给出了一个更直观的描述,“一个供应链是由若干设施组成的一个系统,分别完成对物料的采购、零件或产品的加工、直到将产品提供给最终消费者。”

尽管目前为止对于供应链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但供应链管理有一个统一的核心思想即强调各个企业专注自己最擅长的核心业务,将其他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具有优势的合作伙伴,通过供应链的组织和协调,形成更强的竞争力。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使企业在最短时间里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供应链管理模式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它以多品种、变批量生产代替大批量生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外出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旅游者为满足在旅行生活中的食、住、行、娱、购、游方面的需求而引发了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旅游产品的质量取决于旅游者对组合产品的整体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别,由此决定旅游者的满意度,也决定了旅游服务的成功与否。

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旅行社在旅游业内各企业之间担负着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起到了联系各组成部分的纽带作用。通常,旅行社通过采购相关的服务项目形成满足旅游者多方需求的整体性组合服务产品,再把组合产品销售给顾客。提供给旅行者的服务组合产品的整体性、协调性依赖于旅行社的组织协调能力。

旅游业内这种相关企业以旅行社为核心,联结成一个服务于旅行者的服务系统。这种对旅行者的、以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顺序为依据的旅游服务系统,实际上就是一条服务于旅行者的服务供应链。虽然旅游服务供应链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的学术界并没有对其运作机理和管理模式进行过深入研究。

旅游服务业如何提供优质的、特色化的、全程的旅游服务,跟上国内其他成熟的服务产业的发展步伐,接轨世界现代化旅游服务业的进程,是值得日后旅游服务供应链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建立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后,外资旅行社可以在我国成立独资公司,并可直接与交通和饭店经营者交易。我国旅游经营企业无论在规模、经验和管理理念方面同国际旅游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体系,形成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的垂直分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能更好的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顾客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其获取信息也越来越便捷,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所以顾客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时代,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何去应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及时掌握旅游者的需求,对旅游服务系统的管理进行创新,提供让游客满意的服务,成为旅游经营企业的主要职责。我国旅游企业目前总体来说,数量多但规模偏小、且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单靠企业自身的实力很难满足顾客的多样需求,旅游企业只有通过相互合作运用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模式才可能满足当今顾客易变、多样性的需求。

能使旅游企业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促进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及社会联系的广泛性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具有广泛的带动功能,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二十多年来,我国旅游服务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如今旅游服务业已经成为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刺激公民消费、加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承诺逐步放开旅游服务业,使我国旅游经营企业既面临机遇,同时又面临巨大挑战。我国旅游业运行几十年的经验表明,强化跨部门、跨地区协调管理的力度,是实现旅游业顺利运营和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然而,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协调能力十分有限,相关协调政策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关系不顺,政策不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磨擦碰撞现象仍很多,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协调旅游经营企业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见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机理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它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适应于旅游业各企业,特别是对一些革命老区和西部地区旅游企业显得尤其重要。像2006年国家旅游总局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目的就是要帮助革命老区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如果没有一种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作指导,则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旅游资源并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

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水平较高,旅游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市场发展体系。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旅游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旅游服务基础研究,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部门来研究旅游服务的特点和作用;旅游服务感知研究,主要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他们对旅游服务的期望、满意程度等,并研究影响旅游服务的感知因素;旅游服务质量研究,主要是研究如何去衡量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电子旅游服务研究和旅游电子商务,主要的研究是如何运用电子商务促进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上述这些研究的视角多集中于在游客的感知和满意度方面,研究方法也多从心理学和社会学及地理学的角度而进行的。这些内容大多是从服务的角度谈服务的存在问题,其宏观性不足,较少地从服务的角度系统诊断旅游服务系统或旅游业的缺陷问题。而国外关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理论研究也是比较罕见的。

但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服务的一些实际做法却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相符合。欧美国家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行社业内部进行了批发经营商和零售商的垂直分工,而批发经营商和零售商又根据市场状况和企业实力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了水平分工,实现了专业化的经营。在澳大利亚,各种旅游产品先通过众多的零售商销售给客户,再集中起来批发给旅行社,这种先分散经营后集中的方式可充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西方发达国家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方便游客对各种旅游产品的选择。这些做法都是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一致的。

国内研究现状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可以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业。所以在对于如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方面,认识还不够深入。国内关于旅游服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企业服务人员对游客的心理、态度和技巧等方面。

在我国关于旅游服务系统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其中邹慧萍等(1996)探讨了建立灵活快速反应的旅游服务系统ATSS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构想;赵洁(2002)构建了基于Browser/Server的旅游服务系统TSS,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网络结构、软件结构和关键技术;张文建(2001)则分别从旅游和服务两个角度提出了旅游服务系统模式以及旅游服务传递系统等;杜文才(2003)分析了旅游业的信息特征、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引起的旅游业经营环境变化,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并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对旅游企业过程重组;张英姿(2005)提出构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意义,但并未对其运作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供应链管理起源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是用于制造业,而旅游业是属于服务业。那么能否把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用于旅游业呢?下面本文就对其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

首先,旅游(或称旅游活动)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主体(旅游者)、中介体(以旅行社为核心的旅游经营企业)和客体(景区或景点)之间,表现为客流(旅游者出行路线及安排)、信息流(旅游开发规划、市场营销)与物流(物质的供应与流通)的统一。而客流和信息流可以作为特殊的物流,因此可将现代物流管理及供应链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旅游的开发管理中。

其次,在客体——中介体——主体这条旅游服务供应链中,质量、成本和时间同样是三个关键要素。质量要素决定旅游者的满意度,进一步决定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从而影响到旅游企业的客源市场;成本要素则决定旅游业的获利能力,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时间要素是决定响应旅游者需求的速度,与旅游者对产品质量的感知有关,也与旅游企业的效率有关,从而又影响到质量和成本。所以,为质量、成本、时间三要素提供基本保证的旅游服务运作模式及其管理在旅游业的地位不容忽视。

供应链管理不仅是一种适应目前环境的最为先进的运作模式,而且作为一种协调参与者的相关活动的全面整合系统观,着重强调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和整体运作,对客观上已经存在的旅游服务分工协作的系统以及旅游服务供应链的运作管理可以提供理念的启发、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参照。

借鉴供应链管理模式,旅游业就可以根据实际,围绕实现顾客需求的有效合作方法的研究,探索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具体运作模式。

旅游服务供应链进一步研究方向

根据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其对旅游业的重要作用,要真正发挥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作用,就必须对其运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今后的研究应主要探讨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景区、景点三者之间应如何进行协调,才能实现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目标。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各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主体:旅游者

旅游者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主体部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目的就是要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又使供应链各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因此在这部分,应着重研究如何建立一个可信息共享的旅游信息系统。

旅游服务业是一种基于需求的行业,尤其是对信息的需求强度高,它们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而非有形产品,特别强调顾客服务与信息传递的关系。对服务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将大量的专业与经验以信息流的方式对顾客进行传达或服务,从本质上与电子商务的精神是相通的。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效率、协同、敏捷、快速,不仅有助于服务业有效地提高效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服务业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可以进行及时、丰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物流的瓶颈对服务业电子商务影响甚微,地域分散的资源非常适合通过互联网进行集聚和共享。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可信息共享的旅游信息系统是旅游服务供应成败的关键。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核心:旅游经营者

旅行社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协调相关旅游服务企业的作用。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稳定与否,关键在于协调和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完善。这部分应着重研究如何解决旅游社、交通、餐饮、住宿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集成问题。如旅行社与航空公司之间关于定票的协调机制研究,作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利益主体,航空公司希望旅行社在旅游淡季时多购票,而在旅游旺季时少购票,而作为旅行社的实际情况则正好是相反的,那应该如何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形成一个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则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研究重点。

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能协调一致、抱成一团迎接外来供应链的威胁与攻击,必须要有对供应链中的每个节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将有利地巩固旅游服务供应链上下游结点之间的忠诚度、保证了风险及利益的共享,业务集成,有力地减少了企业的无效率的重复运作。

关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集成问题主要是应该研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的集成,以达到快速、高质量、低成本去响应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这其中也应该包括如何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以及如何对其绩效进行管理的问题。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基础:旅游资源与环境

景区或景点是吸引游客旅游的主要吸引物。要发挥景区或景点吸引力,必须要做好景区或景点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里的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旅游资源分为两种:有物质的、有形的,如山川、园林等;也有非物质的、无形的,如民俗文化、旅游服务等。

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使之不受破坏、特色不受削弱,而且还涉及到其周边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保护问题。注重资源环境保护,防止破坏性开发,尤其要重视对自然保护区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如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和经济学分析的方法,研究如何开发景区或景点的旅游资源,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而关于景区、景点与旅行社的协调问题,主要是研究多委托人和多人的情况下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关问题。因为一家旅行社会同时开辟若干条旅游线路,而一个景区、景点也会同时与若干家旅行社进行合作,对于应该如何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既不能破坏当地的旅游生态资源,同时又不能使旅行社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是旅游服务供应链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马士华等著.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张英姿.初探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篇(3)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转变。截至2012年底,全国旅游院校(包括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2236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上升。高等教育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对旅游业人才的供给。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彰显了行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力。然而,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旅游产业发展严重错位的现象依旧存在。一方面,高校对旅游管理教育的热情日益高涨,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旅游行业专门人才越来越缺乏,人才流动率高、毕业生眼高手低等问题给旅游企业造成了不少困扰。

1.2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产业发展

我国旅游管理高校人才培养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三个中心”模式,以及以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或景点管理、酒店餐饮管理为主要构成的“三大板块”。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进一步细分,新的旅游形式逐步显现,如商务旅游、会展节事旅游、户外休闲等;新技术也进一步在旅游业中得到运用,如全球定位系统、在线分销系统、旅游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等。而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就业目标依旧停留在传统的“三大行业”层面上,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受到了各方重视,并且旅游管理专业已经由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调整到服务业管理的一级学科,双重因素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重新参考国际优秀旅游院校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来构建适合我国实情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新模式。

1.3人才流失率高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是真正从事旅游行业的毕业生只占到很少一部分。如中山大学2012年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中只有22%的人进入了旅游行业,且以酒店集团为主。因此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思考,以使得供需均衡,促进行业发展。

2旅游管理专业“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

2.1“工学交替”的研究现状

在国内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中国知网中,以“工学交替”为主题词搜索到的文献达到了1346篇。陈乃宽于1994年在介绍本溪冶专的产学合作教育试点时,首次提到了“工学交替”。此后,虽然“工学交替”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进入了学者们的视线,但在随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相关文献均不足10篇。2006年,教育部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政策的引导下,众多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对一些应用型专业以工学交替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另一方面围绕着“工学交替”的讨论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工学交替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高专院校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论从这些文献的研究对象,还是从作者所属的机构来看,采用“工学交替”模式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却是凤毛麟角。

2.2“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基本理念

“工学交替”教育模式可作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学交替”是指无论学生的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二者交替进行就视为“工学交替”,即超过一个“工—学”交替循环周期;狭义的“工学交替”是指学校存在全日制学习学期与全日制工作学期,在学校和企业二者之间轮流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模式。所谓“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是指学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实施“学校(理论)—企业(实践)—学校(理论)—企业(实践)”“双循环工学交替”和“学校教育教学+企业顶岗实践”的培养模式。学生进入学校以后的第一阶段先进行通识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的学习,以形成对行业的大致了解;在第二阶段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强化其对理论的认知以及实践能力;实习结束后,学生对行业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对岗位要求、从业技巧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再次回到学校强化专业理论学习,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最后,通过顶岗实习对专业理论进行实践,从而形成高应用性的工作能力,完成从学校到企业再从企业到学校的“双循环”。

2.3“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在本科旅游专业的应用

2.3.1本科旅游专业引入“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的必要性

近几年,国内高校开始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国外的成功模式,逐步建立了以理论知识为主、现场观摩和岗位实习为辅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同样是与用人单位合作,“三明治”教育模式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式教育方式。纵观“工学交替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采用这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均是各类应用型专业,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则几乎清一色的是高职高专院校,而主要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大学和学院则寥寥无几。

2.3.2“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在本科旅游专业应用的可行性

2.3.2.1国内外成功范例提供了借鉴

“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在国际旅游人才培养中已得到广泛的运用。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因其卓越的人才培养方式享誉世界,成为世界高级旅游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开创的教学模式被称为“洛桑模式”。“洛桑模式”的核心就是“工学交替”,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国休斯敦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在校期间必须完成140多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的同时,更要掌握实践经验;研究生则必须在入学前参加为期两周的行业辅导,以避免在学习中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

2.3.2.2现有培养模式具备转型的基础

现有旅游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都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只是由于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只要从观念和技术上作必要的调整和设计,“双循环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就能够得以实施。苏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自2011年起试行的应用型教学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即经过6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后,最后两个学期在实习基地(旅游企业)以带薪实习的形式进行集中实习。如果把最后两学期的集中实习分散为前后两个阶段,并穿插一定时间的理论学习,做好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双循环工学交替”即可真正启动实施。因此,相关院校已有的经历为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在旅游专业中的推广提供了基础。

2.3.2.3业界欢迎培养模式的转型

旅游企业最欢迎那些既具有丰富旅游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相关旅游服务与操作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通过学校与相关企业的密切合作,实施“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的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使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而是不断强化操作技能,丰富理论知识。该模式使学生知识丰富而完备,实践和应用能力增强,对工作和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而很容易在行业内大放异彩,受到用人单位青睐,高位就业得以实现,人才流失的比例将会大大减小。如苏州大学旅游系与苏州中茵皇冠假日酒店已在这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的主体是学生,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核心来确定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将“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移植到以应用型为特点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中,既有发展的必要性,又有实施的可行性。

3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的构建要点

3.1学习时间的重新分配和调整

国内旅游专业本科4年分为8个学期,每半年1个学期。学生进入大二上学期,学习地点为旅游企业,是学生第一阶段的实习。在这一阶段,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认识逐步由抽象的理论过渡到具体的操作,对于自身将来的学习和就业方向也开始出现雏形。进入大二下学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能起到“趁热打铁”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也减轻了授课难度。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期,也是形成专业素质的最佳时期。最后一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往往在企业中担任更高职务。现在酒店行业中的“管理培训生”,其培养对象即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旨在培养毕业后就能立即进入管理层的学生,对于酒店来说省下了大量的培养时间和经费。

3.2做好与现有教学模式的对接和融合

为确保本科旅游专业“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做好与现有教学模式的对接、融合。一是利用每年各校教学计划调整之机对旅游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同步调整,逐步朝应用型方向发展,不断增加实践环节的学时。当实践环节达到足够的学时时,即可争取学校的支持,正式启动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二是具体实施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过程中,要遵守学校教学管理相关的各项政策,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宗旨,自觉接受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教学检查和质量评价,从而保持相应的活力。

篇(4)

2.国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创新研究

3.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及演进路径研究

4.论“公共价值管理”:一种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与限度

5.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评析

6.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趋势和未来方向

7.扎根理论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与实践

8.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

9.迈向公共管理范式的全球治理——基于“问题—主体—机制”框架的分析

10.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

11.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

12.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思想、模型和实践 

13.基于衍生职能界定的政府会计角色定位研究

14.公共管理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

15.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

16.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

17.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跨部门协同——评希克斯的整体政府理论

18.从新公共管理到后新公共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

19.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作用机理和条件初探

20.案例研究概推性的理论逻辑与评价体系——基于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样本论文的实证分析

21.公共管理理论范式的嬗变:从官僚制到网络治理

22.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与重心——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14年收录文章的预测

23.区域公共管理视域下的整体性治理:跨界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24.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兼评新公共服务理论

25.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定量推崇的批判

26.协作性公共管理:西方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新模式

27.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28.新公共管理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及学术工作的影响 

29.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30.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

31.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32.新公共管理影响下的国外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研究——以美英日为例

33.也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34.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35.新公共管理批判及公共管理的价值根源

36.回购公共服务:后民营化时代公共管理的新议题

37.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的影响及对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启示

38.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39.协作性公共管理:现状与前景

40.美国公共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跨组织整合趋势

41.“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困境与转型——新西兰公共部门改革的反思及参鉴

42.公共价值的研究路径与前沿问题

43.公共管理视域中的第三部门:功能、优势及困境

44.公共管理定性研究的基本路径

45.协作性公共管理:创新、局限与启示

46.合作收益与公共管理: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47.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48.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49.公共管理理念的跨越: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

50.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何以可能:一项方法学回顾  

51.公共管理:公共性本质与功能目标的内在统一

52.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53.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

54.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

55.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

56.网络治理理论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及其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57.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

58.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制度安排与研究方法——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四维辨析

59.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

60.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兼谈新公共管理

61.论公共管理之本质特征、时代性及其它

62.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源起、架构与研究问题

63.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64.新公共管理思想下的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建设

65.公共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

66.“脱域”公共危机治理与区域公共管理体制创新

67.权威式整合——以杭州市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实践为例 

68.公共管理视域下风险及治理研究图谱与主题脉系——基于国际SSCI的计量分析(1965—2013)

69.公共危机管理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现状、问题与研究方向

70.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价值”与“价值中立”——公共管理价值回归的历史叙事与继往开来 

71.“模糊性治理”的理论系谱及其诠释:一种崭新的公共管理叙事

72.公共管理理论创新三题

73.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74.中国公共管理:概念及基本框架

75.社会网络分析与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

76.论公共服务的“第三种范式”——超越“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

77.公共管理与公众舆论

78.比较利益人:公共管理研究的一种人性假设——兼评“经济人”假设的适用性

79.基于复杂性科学管理熵理论的公共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80.公共选择还是利益分析——两种公共管理研究途径的比较

81.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同异性

82.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趋势透视

83.近年来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84.应把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85.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

86.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

87.论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

88.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发展路径

89.“公共价值管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

90.公共危机管理问责制中的归责原则

91.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共管理研究

92.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

93.转型期公共政策的价值定位:政府公共管理中功能转换的方向与悖论

94.可交易许可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和移植——以公共住房政策为例

95.论当代公共管理三大范式及其转换

96.协作性公共管理: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

97.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学理因由、典型模式与推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