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党会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发自内心的感叹,能成为砂小的一名教师,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在这里有很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能够帮助我们成长进步,除了感恩,我想更多的是感动。同事间的团结让我感动、领导对教师成长的倾注让我感动、校园里和谐的氛围让我感动,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激励着我:奋斗!
档案是单位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并对以后的工作起到凭证、参考作用。但是,由于档案是文件材料归档转化而成的,由于文件材料是由人拟制的,而拟制人地特定的环境下,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制成的文件材料有时不准确、真实地将事实记录下来,甚至有人为地伪造档案内容,从而造成档案作用失常的现象。档案食用失常现象的存在无疑将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建设,束缚社会进一步健康发展,导致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梗阻。这种信用失常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档案信用失常表现之一:由于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自成系统,实行分别管理的体制,在归档之前,文件往往处于自然散漫的状态,造成已经形成的文件因缺乏统一管理丢失损坏,致使档案残缺不全,不利于反映历史活动和原始面貌。
档案信用失常表现之二:为了局部利益,往往不如实地反映事实,反映在文件,就是内容不符合事实。为了显现单位或领导的政绩,存在着虚假现象,对成绩夸大其词,对缺点隐瞒不报,特别是对一些数字的“修改”更是十分突出。
档案信用失常表现之三:文件作者起草文件时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造成档案信用失常的一个原因。多年来,报喜不报忧,隐恶扬善的文风甚为严重。这种文风严重损害了档案的信用。
档案信用失常表现之四:现阶段,检查多、考核多,由于平时没有做过实事,一旦临近检查、考核,便突击性虚造许多文件,更有其甚者,在原来的工作总结、计划或会议记录中添加有关工作内容,以满足检查、考核。
档案信用失常表现之五: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对档案进行涂改、伪造,在档案原件上添写对自己有利的内容或将档案原件上对自己不利的内容进行改写成为对自己有利的内容。或伪造档案原件或伪造部分档案原件内容,并对自己不利的原件或将载有对自己不利内容的档案原件部分纸页抽出来毁掉。
档案信用失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思想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和档案工作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想获得一些不应得到的利益。
二、避免档案信用失常的对策
改革开放,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要参与全球竞争并现国际惯例接轨,档案的作用将呈现出强劲的发燕尾服势头。然而信用制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档案的信用、真实与共享。档案信用失常实际上就是档案的失真,使档案的性质因失真而动摇,使档案不能成为历史真实记录。而因档案信用失常而使某些历史事实长期受歪曲,造成以假乱真。我们应如何面对现实,积极地去解决档案信用失常、清除档案信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符的不健康因素。
首先,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深远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对档案信用失常的现象进行辨析。世界上的事物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作为档案,它所反映的内容不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或歪曲事实、还是真实反映历史,作为档案工作者可以从历史状况,时代背景、行为习惯特征、格式、习惯用语,是否符合常理等辨析档案的真实性。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端正工作态度,加强责任心。
创新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阶段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档案工作要适应这个要求,必须要有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要解放思想,破除因循守旧的观念;
要与时俱进,树立大服务理念;
要摆正位置,在发展文化事业的大环境中发展自己。
一、档案工作创新首先要解决好以下四个关系
1、创新与基础的关系。创新不是凭空真象,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建国以来,我国档案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方法和工作经验,这些对今后的档案工作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是创新的根基。因此,创新绝不能抛弃这个基础,要在认真研究、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分析现在和将来的形势,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
2、创新与现实的关系。目前,还存在社会档案意识不强、档案服务工作不到位、档案事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创新就要重视现实,面向未来,从实际出发,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打好基础、快速发展上求突破。
3、创新与学习、借鉴的关系。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阶梯,创新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目的。档案工作创新既要学习行业专业知识,借鉴本待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又要学习和借鉴相关专业、其他待业知识、经验。要坚持“推陈出新”原则,运用批判、继承观念,在学习、借鉴中创新。
4、创新与实践的关系。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但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都林经过实践检验,凡是对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创新,都要大力推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创新服务手段是档案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
1、建立档案网站,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应在此基础上建立档案网站,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尤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冲床 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容器,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3、开展在线服务。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变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洲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和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
4、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到档案馆(室)查阅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文件的人员逐年增多。公民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投资兴业等需要,希望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有关政策信息。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档案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方方面面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拓展服务领域是档案工作创新的主要方向
1、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档案部门既要面对淀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五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2、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问题在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建立联合目录是用统一的着录格式,联合报道两个或两个以上档案馆、图书馆(室)馆藏的档案目录,可使利用者很方便地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信息、情报;
过经这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的学习,鄙人受益匪浅。
我意识到党风廉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腐败贪污都是从学习怠慢,思想滑坡开始的,所以坚持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思想觉悟,提升自身道德文化修养。
在日常工作中应具备应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谨言慎行。任何时候都要慎思,慎言,慎行,慎小事,拘小节,一个人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不廉洁分子,其走向腐化堕落大多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开始的,常给心灵洗尘,就变得尤为重要。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反不廉洁作风”。要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有了这种精神,就一定能够在工作中作出成绩。把我们放在哪个岗位,就要在哪个岗位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真正干出成绩来。要踏实做事,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远离浮躁,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把事情办好办实。
在生活中学习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在工作中言出必行不为失败找借口,不想做的事总会找到借口,真想做的事总会找到方法。要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要学习能力。学会适应,适应在不同环境中工作,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在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时应注意方式、方法。汇报工作时简洁明了说结果,请示工作整理问题说方案。
在以后的工作中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时刻敲响警钟,加强政治修养,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的清正廉洁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一.不断学习,深入实际,说“内行话”,做“明白人”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在车间学车工。有一次上级组织安全检查,一位检查组的同志责问我:为什么在机床上干活不戴手套?我感到很惊讶,却又不敢争辩。谁想,那位同志没等把话说完,就挨了我们师傅好一顿挖苦。这件事使我感触很深,尤其是走上安全岗位以后,它时刻都在影响着我的一言一行,使我体会到,安全员要作好本职工作,首先必须做到两点:一是不断学习,二是深入实际。
安全员的工作岗位在生产一线,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充分的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及生产技能,才能在工作中说“内行话”,做“明白人”,成功地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正确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安全工作以人为本,首先是做人的工作。人既是导致生产事故的决定因素,又是事故伤害的主要受体。安全员只有深入生产实际,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体察职工的喜怒哀乐,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才能防微杜渐,化解危机,达到消除事故,减少危害的目的。
总之,安全员只有不断学习,刻苦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在工作中牢牢掌握主动权,做到胸中有数,处变不惊,话说到“点子”上,事管在“根子”上,把工作做透做细。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对方并赢得对方的尊重。
二、端正态度,平等待人,牢固树立为职工服务的思想
有这样一些安全员,他们自视高人一等,张嘴扣奖,闭嘴罚款,动不动就训人,颐指气使,态度生硬,一副钦差大臣的气派,把自己放在工人的对立面上。这种人看似认真负责,铁面无私,实际上并不真正理解安全工作,同时也是做不好安全工作的。
这种工作方法是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它容易带来许多不良后果:第一,使被管理者产生逆反心理,把安全当作是管理者的需要,而不是出于对被管理者的关心与爱护,从而出现弄虚作假,“摆样子”、“走过场”等现象。第二,激化矛盾,使被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你说你的,我的”甚至“对着干”的现象。
安全员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同职工交朋友,做职工的“贴心人”。事实上,安全工作是一件很富有“人情味”的工作,它不仅需要“铁面无私”,更需要“情感投入”。安全员应该明确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为职工工作,自己的责任是为职工负责。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思想,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才能对他们多一分理解,少一分粗暴,多一分关心,少一分冷漠。
10年来的经验告诉我,工人们是最讲感情的,只要你时时处处从企业和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替职工的安危着想,他们也时时处处理解和支持你的工作,把你的要求,你的批评,甚至你的“苛刻”当作善意的关怀。
安全工作,离开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是一刻也行不通的。
三、无私无畏,一身正气,赢得多数人的支持
安全工作的“人情味”是讲原则的,离开了确保安全生产这个大前提,就是拿原则“送人情”,就是不负责任的“老好人”主义。
我们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怀着对群众虔诚的心,当好人民勤务员,甘当群众贴心人,串百家门、拉百家话、解百家愁,真正为民服务好,服好务。
对党忠诚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对党忠诚不是空喊口号,要表现在日常工作上,表现在日常实际行动上,表现在日常点滴上,把对党忠诚实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其实在日常工作中放弃休息时间工作等等这些,看似小事,其实就是对党忠诚的体现。
好干部要有“三维坐标”
努力争当好干部,要确立工作、群众、环境的三维坐标,把握“实”与“虚”、“热”与“冷”、“硬”与“软”的区别。好干部在工作中要实干不搞虚招,对基层群众要热情不要冷漠,在复杂环境中要硬气不能软弱。这样的干部,在坐标图中是一条“上扬线”,能推动我们的事业蓬勃发展。
工作坐标--有出得了手的底气。好干部是支“金刚钻”,不是华而不实的“蜡枪头”。要做工作上的“行家里手”,克服“懒政思维”,不能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作为乡镇、机关部门等主要领导,要做好“旗手”和“舵手”,能理清思路、把握方向,能谋篇布局、驾驭大局,能组织协调、团结班子,能攻坚克难、解决问题。作为领导班子中的副职,要做好主要领导的“帮手”和“助手”,做到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尽责不失责,在事业上同心同德、同向同力,在工作中互帮互助、互谅互爱。作为下属,要成为工作岗位上的“能手”和“人手”,重在执行、重在落实,重在高效,能甩开膀子干、锲而不舍干,从岗位中锻炼能力,在岗位上干出业绩,为工作添砖加瓦,为事业增光添彩。
群众坐标--有贴得了心的热气。好干部是副“热心肠”,对群众没有“冷面孔”。要与群众心贴心,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当成“不可或缺的水和空气”,没有官僚气、老爷气、书生气。吃的是群众的大碗,坐的是群众的板凳,走的是田间的土路,交的是基层的朋友;说的是群众的土话、实话、贴心话,烦的是官话、假话、奉承话;想的是群众生产生活的急事、难事、热点事,忙的是推进发展的大事、改善民生的好事、促进和谐的实事,推的是迎来送往的套事、文山会海的虚事、蝇头微利的小事。要真正把为民服务当成“份内之事”,了解收集群众最需要、最盼望、最热切的现实需要,深入分析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现实问题,坚决落实好、完成好、解决好基层发展的大事小情。
环境坐标--有立得住身的硬气。好干部是块“硬骨头”,不是经不起锤打的“软柿子”。要守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在精神上不缺“钙”,在复杂环境中能律己正身、坚持立场、敢于担当,不推诿、不塞责、不逃避、不放弃,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冲得上去”,面对大是大非问题“站得住脚”,面对请托说情“拉的下脸”,面对诱惑考验“挡得回去”。好干部也绝不是毫无原则的“老好人”,而是敢于与丑恶现象作斗争的“硬汉”、与歪门邪道划界限的“铁面”,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党和群众利益。好干部在八小时外,也经得起“放大镜”检视,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和睦的家庭美德、文明的社会公德,在工作、生活、社会环境中,都有良好的口碑。(编辑:圆圆)
一、改变了认识,提高了觉悟
在人们的印象中,办公室工作就是“一杯茶一张报纸过一天”,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办公室工作纷繁复杂,尤其是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乡镇机关更是这样,小到打扫卫生,大到政府文件的签发印制,都是办公室的工作范筹。就拿复印文件这样的小事来说吧,不仅要熟悉打印机的性能,熟练处理打印机常见的问题,还要熟悉各种不同类型文件的复印方式。打印文件要认真细心,有时往往差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一个数字的丢失,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有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有一次,一个老农模样的人拿着一份手写的文件要求我打印,并且处理成红头文件的样式。我想都没想,接过文件就打印。正巧办公室李主任看到了,立即制止了我。原来老农擅自改动了文件中的数字,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我仔细看了看,果然如此。如果我贸然打印,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
1、沟通交流能力得到加强。在办公室工作,不仅能接触到各级领导,也能接触到基层群众。在与不同人的接触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与人交流。
2、统筹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公室工作繁琐细致,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打造高效政府,是每一个工作人员要学习的课题。在实习的两个月时间中,我有意识地学习了统筹法,并注意在工作中多留心、多学习。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做到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我们党,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使我们党始终具有蓬勃的活力。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始终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正确使用权力,会让你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不正确使用权力会使你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千古罪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大公无私,勤政为民,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这是为人民办事的“权”,脱离了这个标准,“权”就没有意义了,就是说权力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切实做到对岗位负责,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为群众谋取利益,保持廉洁的心才是当好领导干部的根本保证。国家就象一座大厦,我们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就是叠起大厦的一块砖,如果砖块不能承受甚至不可能承受(不能切实履行职责)压力,那么大厦迟早会倒塌。所以,每一个公职人员首先在思想上要建立一个大家庭的观念,没有大家是不会有小家的,没有国泰是没有民安的,要维护这个大家才可安居乐业。那么我们在平常的工作就要认真负责、勤政廉政、无私奉献,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才是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
二、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
模范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漂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
(一)档案学基础理论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是理论档案学的核心,也是应用档案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方向研究档案与档案管理(事业)中的基础性、宏观性、前沿性的理论问题,主要包括:档案这一社会事物的内涵、外延及档案的价值、特点,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管理,档案学科体系的内容、结构,档案管理基本理论等。
(二)电子文件管理
本研究方向旨在面对电子文件的出现在文件与档案管理、司法认同、技术支持方面引发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开展全方位的理论探讨和创新研究。主要研究电子文件概念、种类和特点,电子文件管理原则、模式和标准,电子文件管理流程、方法和技术,以及电子文件的利用等。
(三)企业档案管理
本研究方向在研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上,以企业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和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原则、模式、方法与技术,并为企业提供适用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四)历史档案与史学研究
档案学与历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历史档案的种类、分布、价值及其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史学研究。
(五)档案保护技术
档案保护技术是档案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方向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档案载体及记录材料结构、成分、性质及耐久性;环境条件对档案载体耐久性的影响;有害生物对档案载体耐久性的影响及防治;档案修复技术;现代信息安全性研究。
那么,就一般意义讲,什么是衡量档案学热点问题的标准呢我认为基本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近年来相对比较集中探讨的档案学前沿性理论和实践问题.学术研究是有规律可循的.每门科学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内在矛盾规律.这种矛盾规律往往是通过一些前沿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表现出来的.比如,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档案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之一就是电子文件问题.这是因为我国的档案工作对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电子文件大量出现,且因其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传统形态档案的特点,传统档案学管理理论已经无法合理地解释和说明这种新的档案现象,更无法科学地回答它所提出的各种具有挑战性的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正是由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这种矛盾的存在,才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并将大量的外国档案学的相关成果介绍进来,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整理,吸收,改造和发展.
第二,对新世纪档案学术研究具有一定导向性与前瞻性的理论问题.
第三,具有一定公众关注度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二,档案学热点问题举要
(一)与电子文件管理有关的基础理论问题
1.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始性"维护问题.两种重要管理理论的研究——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理论和文件连续体模型理论.可参见《档案学》2003第二期,傅荣校,周林女的"电子文件管理中的热点理论问题研究类举".对这两种理论,我国档案界目前只是停留在介绍阶段,深入的研究尚未开展.
2.前端控制理论.与这种理论相关的研究课题有许多.如:
(1)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思想;
(2)档案鉴定中的前端控制;
(3)档案集中过程中的前端控制;
(4)档案保护的前端控制;
(5)档案编目的前端控制;
(6)档案利用的前端控制;
(7)在文件生命周期中档案工作者的干预时机的选择;
(8)电子政务建设中文档前端控制思想的应用;
(9)电子文件管理与纸质文件管理中前端控制思想的比较等.
3.来源原则问题.来源原则所强调的"来源共同性",在电子文件的管理过程中,受到了质疑.有的学者认为:"源于各种不同结构组织体的数据的产生,改变了单一来源的概念.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组织机构的界限,而来源原则和尊重全宗原则恰恰是由这个界限所决定的."特里·库克认为:"电子时代档案来源的概念需要重新考虑,酝酿和定义,它不仅指文件的形成机关,更包括其形成目的,形成活动,过程,处理程序和职能范围等."档案人员的关注点从"实体来源",转变为"变动,临时,甚至''''虚拟''''的机构中文件形成者的职能和业务活动为重点的概念来源."库克的"概念来源",实际上指的是文件的形成过程及背景,即文件是谁,在什么条件下,运用哪些数据,为了什么目的,采用了何种结构形成的等方面的信息.那么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究竟应当如何对待这种新的观念,难道我们也必须以"概念来源"的新来源观取代"机构或实体"来源观吗
4.电子文件的特点问题.如"信息与载体可分离性"问题.刘东斌,刘伟的"电子文件具有信息与载体可分离性吗"对人们普遍认可的电子文件的"信息与载体可分离性"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一观点与事实大相径庭,完全不符合事实.不仅电子文件的信息与载体不可分离,事实上与载体分离的信息根本就不会存在."
5.电子文件的元数据问题.戴维·比尔曼最早将元数据的概念引入档案学,并将文件和元数据形象地比作信函的内容与信封,文件是元数据封装起来的对象,元数据加上文件内容就构成了有证据作用的文件.元数据具有维护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和凭证性的作用.但是,目前人们对元数据的理解不同,主要观点包括:
(1)元数据是关于文件的背景信息和结构的数据,是有关电子文件的技术性信息.[ICA]
(2)元数据是关于电子文件背景的描述信息.[澳大利亚]
(3)元数据是关于文件和文件集合的背景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构化描述和编目数据.[英国]
(4)元数据是指构成电子文件数据的数据,例如格式信息,字型,字体,数据词典,数据库描述,逻辑和物理模型,系统平台和软件资料等一切与生成和恢复电子文件有关的数据,具有隐含性.[中国]
(5)元数据是"由电子文件系统自动记录的关于文件形成时间,地点,人员,活动,文件系统,结构及内容等方面的具体数据."[中国]
6.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7.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文档一体化管理问题.
8.电子文件的运动周期的划分问题.
(二)档案学传统热点——持续性和发展性的理性思考
1.文件与档案的关系问题."转化"关系的探讨."半现行文件"概念的争论.
2.档案本质和本质属性的纷争."历史的原始记录"说,"保存备查性"等.
3.档案概念的拓展问题.档案概念的外延的扩大与缩小争论.何嘉荪是"扩大外延"说的代表,主张把"收发文登记"宣布为"归档","把全部现行文件都宣布为档案".黄存勋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档案界的意见,延伸文件的前档案阶段,以''''进馆''''作为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标志.换言之,应该缩小档案概念外延,仅将保存在档案馆的或已进入永久保存阶段的文件视为档案."
4."实物档案","口述档案"概念之争.
5.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理论之争.有人认为:"该理论对我国并不适用."因为"我国没有半现行文件这一概念",也没有"文件中心".有的则认为,该理论是现代档案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构建文件与档案学的重要理论基石,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路标与指南之一.
6.文件中心在我国建设与发展之争论.有的认为它的建立会增加机构和资源浪费,而且同我国的文件与档案管理理论不适应.有的则将它视为我国档案机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有的认为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档案室体系,根本没有必要改掉后从新建立一套文件中心体系.有的则认为两者都是中间过渡性文档管理机构,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并存.
7.文件中心的建设与模式选择,运作方式问题.
8.电子网络条件下,文件中心的发展命运问题.
9.文件运动的"回流"问题之争.吴品才提出之后受到一些同志的挑战.焦点在于"文件运动是否应与文件的实体形态联系在一起讨论".
10.档案价值理论的争论.主要涉及档案价值的实质及档案价值概念的表述问题,特别是"劳动价值问题".
11.档案管理体制的变革问题.
12.档案工作原则与规则的关系问题.
13.档案种类划分问题.
14.虚拟利用方式与传统利用方式的关系.
15.馆藏建设中的"官方文化"现象的变革.
16.确保电子文档信息长期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的战略问题.
17.信息时代,使档案成为可供大众利用的,最为广泛的信息资源的问题.
18.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是高于实践还是实践高于理论的问题始终在我们的档案学研究中困扰着我们.一些同志往往以某种做法不符合"档案学理论"为由,排斥实践中出现的新观点,新做法;而不是自觉地检讨相关档案学理论是不是还能够具有指导实践,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品格.还有的同志以违背"马列主义"为由,片面地抵制或消极对待外国的文化思想和先进的文档管理理念.有的同志以制造辞藻的形式,打造出所谓的理论,让人们不知所云.例如,有的同志提出信息管理的"多源性,多媒体性,多语义性,多价值性,多时空性,多尺度性,多维性,多类别,多变量和多应用主题……",一口气列举了十个"多",不知这种所谓的新理念对实际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三)档案学自身的基础理论问题
1.档案学研究对象的表述问题.
2.档案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3.档案学与文书学的关系问题.
4.档案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如"二律背反","形而上"等提法问题.
5.现代管理理论对档案学研究的影响.
(四)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
1.档案网络建设中的信息管理问题.
2.文档信息化服务中的技术因素与非技术性因素问题.
3.文档信息化与文档有效管理问题.
4.文档核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5.网上档案信息的法律地位问题.
6.档案信息网络安全问题.
7.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资源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和部分开放文档的全文数据库建设问题;电子文档信息资源的组织问题.
8.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维护问题.效益与成本问题.
9.档案管理信息化时代,档案工作者的角色转变问题.
(五)档案实体管理应用理论研究中的热点及难点
1.关于保管期限粗分与细分之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分法"(进馆,不进馆)和"三分法"(永,长,短)之争.有的主张与文件生命周期联系,在分阶段多次鉴定的基础上,考虑保管期限的划分问题,每次以两分为主,在同一档次内部再细分.例如,归档前鉴定主要区分归档与不归档,进馆前鉴定主要区分进馆与不进馆,档案馆定期鉴定主要区分销毁与继续保存.在归档,进馆和继续保存等档次内部,再根据有关档案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考虑是否再细分具体的保管年限.同一保管年限的档案,还可按重要程度进一步细分.档案馆档案开放前的鉴定,在区分开放与控制使用的同时,还可结合复查原定保管期限.
2.关于保管期限的标时与否的争论.
3.关于档案鉴定方法的争论.直接鉴定法受到一定的挑战.另外,职能鉴定法与内容鉴定法的研究,以及对"宏观鉴定战略","文献鉴定战略"的质疑等.对"宏观职能鉴定理论"的质疑,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宏观职能鉴定理论的立论基础尚不严密,且未提供切实有效的职能分析方法";"宏观职能鉴定理论的理论实质有悖于现有的基础理论","宏观职能鉴定论实质上正是以''''实体价值论''''(即档案价值是独立于主体之外而存在的,它随档案的产生而产生,不论人们利用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其档案价值观的.以这种片面的档案价值观为理论实质的宏观职能鉴定论显然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宏观职能鉴定论仅从第一价值的角度出发来判定文件价值的大小,并未虑及文件的第二价值,这样就明显违背了双重价值论."对鉴定过程的实质问题:鉴定的过程是赋予文件价值的过程吗如何处理好职能鉴定与内容鉴定的关系档案鉴定是否存在"国家模式"和"社会模式"呢即使不是完善的鉴定决定或鉴定程序,也要优于文件的自生自灭吗
4.电子文件的集中与捕获问题.
5.电子文件的集中管理问题与分布式管理控制问题.
6.归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问题.
7.档案实体分类方案的编制与应用问题.
8.档案分类的客观性与一级类目分类标准的确定问题.
9.成套性与客体全宗问题.
10.实体分类与信息分类问题.
11.传统著录与电子文件著录的区别问题.
12.信息社会中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问题.
(六)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理论研究热点
1.公民权利与现行文件公开,保密问题.
2.开展现行文件利用服务过程中,档案部门的角色定位问题.
3.知识管理与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工作的关系问题.
4.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实践对传统档案管理理论的挑战
(七)档案史学研究方面热点问题
1.档案的起源问题.
2."档案"的辞源问题.
3."信息","文件","公文"的辞源问题.
4.甲骨档案中的"贞人"问题.
5.甲骨档案的内容结构问题.
6.文书档案连锁法的重新评价问题.
7.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历史成就问题.
8.简牍档案的发现及其史料价值问题.
9.建国前我国档案教育的成就与历史教训.
(八)专门档案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
1.专门档案的定义问题.姚军认为:"专门档案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和自然活动中某些专门领域形成的,用较为系统的,成熟的专门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的,或某些特殊形式,载体的档案的总称."
2.专门档案的种类划分问题."依据专门档案的派生和分离情况为原则,将目前各种专门档案归入文书档案范畴专门档案,科技档案范畴专门档案和特殊载体专门档案三大类."
3.人事档案管理问题.
(1)现行人事档案管理弊端:分散多头管理.
(2)建立国家人事档案中心问题.
(3)擅自建档,造档问题.
(4)擅自扣档问题.
(5)擅自弃档问题.
(九)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标准建设方面的热点问题.
1.《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讨论.内容涉及取消立卷"是否有助于保持文件之间有机联系"规则推荐的联合分类法中的分类标准问题
2.《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