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文体意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7-15 15:40:2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体意识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体意识论文

篇(1)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关注中国。作为阐释国家政策方针等重要内容的政论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口吻严肃,语气坚定,行文简洁,旨在解析思想,阐发观点,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具有准确性、政治性、时效性、单义性、客观性、完整性等特点[1],因此政论文翻译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王弄笙指出,政论文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利益甚至国际关系,因此对译文的要求极高[2]。

1970年代功能派目的论在德国兴起,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即译者的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在注重译文功能的同时,目的论强调译文在译语环境中的可读性以及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际连贯,即连贯、忠实原则,但连贯、忠实都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3]功能目的论强调对文本的分析,认为对文本分析有助于发现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翻译的深入研究以及“文化转向”的提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译者主体性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因此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本文将从词汇、句法、篇章、修辞四个层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政论文汉英翻译中的体现,以期改进翻译技巧,做出更好的译文。

1 政论文汉英翻译策略

1.1 词汇

1.1.1 选用正式词汇

作为阐释、解析国家政策、方针、指导思想等重要内容的文件,政论文和法规文件一样也是正式文体,所用词汇语句严肃、正式,尽管某些场合下政论文中有较口语化的表达。在英译时应选用正式的词汇与结构,才能更好表达原文的意义和语气。此时,译者主体性就得以发挥。

例: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译文:Anyone who attempted to change the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dopted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would not be countenanced by the people; he would be toppled.

原句中“老百姓不答应”和“被打倒”有一定口语特点,但翻译时没有用表面对应的词汇来处理。所用的“countenance”和“topple”都是比较正式的词,更好地表现了原文严肃认真的态度。

1.1.2 词义准确

由于汉语词汇语义较宽,也较模糊,而英语词义范围相对较窄,在汉英翻译时需根据语境仔细推敲。若只据字面意思翻译成表面对应的词汇就可能造成误译,甚至影响国家政治事务。因此政论文翻译中,译者必须发挥主体性。

例: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地区的地位。[4]

译文1: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keep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an independent customs territory.

译文2: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retain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a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可以看出两种译文主要区别在于“independent”和“separate”,前者与原文“独立”表面对应,但仔细考虑就能体味出“independent”有某种政治上独立的意思。“separate”虽不是“独立”的直接对应却能准确表达原文意义,即香港特别行政区单独定税,而非独立于中国。

由此可见,政论文翻译要求译者不仅有纯熟的翻译技巧还要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思想,这些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1.1.3 词语搭配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特点及文化内涵差异,它们在词汇搭配上大有不同。汉语词汇语义较宽泛,搭配灵活,而英语词汇语义具体,搭配严格。政论文汉英翻译时译者要根据语境选择符合英语行文特点的搭配,以更准确地表达原文。

例:质量问题虽然经常提,但现在只是一般地提不行,要突出地提,切实地抓。

译文: We’ve alway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but only in general terms. That’s not enough: we have to give it priority and take practical steps to ensure it.

汉语中“突出地提”和“切实地抓”都是可行的搭配,而英语中名词占优势,若使用对应的副词和动词翻译不仅搭配不合理也显得突兀。因此译者需改用名词结构,这样语义清晰也更符合英语行文特点。

1.2 句法

1.2.1 定语的处理

汉语是竹式结构,英语是树式结构,汉语趋向左延伸而英语则是趋向右延伸[5]。汉语政论文语言严密,前置定语较多。而英语中前置定语较少,趋向于使用后置定语及定语从句,符合英语右向延伸的特点。汉英翻译时若使用前置定语要注意用词简洁,使译文简练,也要根据行文需要调整汉语前置定语的位置,符合英语“短-短-长”结构特点。

例: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局面就一定会出现。

译文: A new situation will emerge in which socialist ideology and culture will flourish.

“新局面”的前置定语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由于找不到一个简练的能完整表达原文的前置定语,若硬译译文就会生涩难懂,因此译者使用定语从句使译文结构更清晰、表意更清晰。

1.2.2 并列结构的处理

英语每个句子只有一个谓语动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达意义。而汉语词类划分不明显,动词使用频繁,汉语又追求语言形式美、节奏美,常常使用多字字短语或叠词,因此汉语语篇中多并列结构。这在政论文中尤为常见,译者在处理并列结构时既可根据需要改变其结构使其符合英语特点,也可保留并列结构保持原文平衡。

例:我们还要积累新经验,还会遇到新问题,然后提出新办法。

译文: We shall accumulate new experience and try new solutions as new problems arise.

汉语用“积累”、“遇到”和“提出”三个动词构成一个并列结构,英译时改变了并列结构形成主从句。

1.2.3 汉语无主语句的处理

英语是形合性语言,每个句子都有完整的主谓结构。而汉语是意合性语言,主要靠语义实现连贯和衔接,主语可有可无。汉语政论文中无主句很多,英译时必须合理处理,补充主语或改变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英语行文特点。

例: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译文: The basic line should be adhered to for 100 years, with no vacillation.

汉语原句隐含主语是“我们”,此处译者用被动语态来处理,译文更简洁,更符合英语特点。

1.3 篇章

Halliday(1985年)指出,语篇衔接手段包括指代照应、省略、替代和词汇衔接。汉语是意合性语言,语篇的衔接主要靠语义连贯实现,连接词使用较少。而英语是形合性语言,语篇衔接和连贯主要靠词的形态变化和衔接手段实现。[6]翻译时要尤其注意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根据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灵活处理。

例: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首先是八亿农民不会赞成。

译文: If the current policies were changed,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would suffer. So the people, primarily the 800 million peasants, would never agree to their being changed.

汉语原文缺乏衔接词,主要靠语义连贯实现,而英译时添加“if”、 “so”连接词实现语篇衔接,更清晰地表现语义层次。

1.4 修辞

1.4.1 比喻的处理

刘宓庆(2006年)指出,“汉语重实,重形象,多具体的表现法” [5]。不难发现,虽然政论文是一种严肃的文体,但也借助大量比喻,使语言更形象生动。而英语中的比喻较少,且与汉语又很少完全对应,翻译时要考虑文化差异,灵活处理以免造成误解,如可改换喻体或利用英语文化中相近的又符合语境的形象来替换原文形象。

例:物价改革是个很大的难关,但这个关非过不可。

译文: Price reform will be the hardest nut to crack, but we have to crack it.

本例中原句把改革比喻成“难关”,英语中没有对应的比喻,为保持语言的生动性译文改变喻体用“hardest nut”,达到了与原文相近的效果。

1.4.2 拟人的处理

拟人在汉语中很普遍,而现代英语中除诗歌外已很少使用。“一些非人物的机构、地域等名称常被拟人化,被视为发出动作的主题。”[4]这一现象在政论文中尤其多见,译者应根据汉英拟人手法运用的不同对译文进行灵活处理,避免其僵化。

例: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译文: Great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y.

汉语的主语由非人物性的“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充当,英译时不能机械地将其作为主语。译者使用被动语态将拟人化的主语转为非主语,避免了不合英语语法的结构。

1.4.3 重复的处理

重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倾向于重复词汇或句式以求表述准确或增强说服力。汉语政论文中常出现重复,使表达准确、读者听者深刻领会。而英语词汇形态变化丰富,忌重复。单其昌(1990年)指出“英译文中不要总是用一个词汇或短语,若用得太多,会使读者感到厌烦,因此用词要多样化”[7]。在政论文翻译时译者要灵活处理重复的词汇或句式,使译文符合英文特点,更易于读者理解。

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

译文: The world needs peace. The people want cooperation. Nations aspire for development. Society seeks progress. This is the trend of our times.

汉语重复使用“要”,译文却使用“need”,“want”,“aspire for”,和 “seek”四个近义词来处理,避免单调重复,符合英语词形变化的特点。

2 结语

不言而喻,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国家、人民关注中国、关注我们的治国方针、路线和政策。政论文汉英翻译涉及政治,今后这方面的研究必将不断升温。目的论为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政论文翻译工作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准确理解原文、忠实原文基础上,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准确把握目标读者的期望和文化, 才能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交际功能[3],获得更贴切的译文,为中外政治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小萍.政治文献英译的疑难及其解决办法[J].山东外语教学,2006(5):109-112.

[2]王弄笙.十六大报告汉英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4(1):56-59.

[3]李红霞.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0(5):85-88.

[4]王大伟,魏清光.汉英翻译技巧教学与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篇(2)

所谓文档一体化就是将目前档案工作现实中各机关相对分散独立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管理而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产生形成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件保管机构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它们的理论依据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文件从其产生形成到最终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由于各阶段有其不同的价值、作用和特点各阶段文件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保管地点和存放方式。国内外学者对周期理论阶段划分不一各执一词。笔者认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和比较合理的是国内学者陈兆??的四阶段划分法将文件的生命运动过程划分为制作阶段、现实使用阶段、暂时保存阶段和永久保存阶段。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强调文件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连续的生命运动过程。而我国档案工作通过归档口的设置将文件的第一、二阶段作为文件将第三、四阶段作为档案并采取非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管理使文件运动的不同阶段相对独立因此造成文档分离的不正常现象。要解决这一实际工作的难题必须实现文档一体化将文件和档案即将原来分离的二、三阶段揉合起来这种揉合是符合文件运动的特点的这两个阶段的文件都处于现行和半现行阶段都具有不稳定性、中间性和过渡性的特点都主要是为产生文件的机关、为发挥其原始价值服务的。从本质上四个阶段都是文件只是其价值、特点、存放地址不同因此文档一体化在现实中主要是对二、三阶段文件的一体化管理。

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保管场所其中暂时保存阶段文件尤为特殊这一阶段的文件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有的可能没有价值可以销毁有的一段时间内有价值然后再销毁有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将来还需要进馆保存因此需要一个过渡性的中间机构来专门对其进行整理、保管和利用。于是文件中心这一机构便应运而生了。国内外学者对文件中心的实践范围各说不一但其管理的对象、内容是一致的。

文档一体化和建立文件中心具有理论依据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中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确有必要呢?回答是肯定的。

文档分离带来大量的弊端造成大量失控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账外文件档案部门由此馆藏质量降低进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发挥参考服务作用导致档案部门信息服务功能降低也导致了档案部门地位的降低。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克服了以往工作环节、工作程序的重复雷同将文件和档案作为统一的系统工程加强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保证了档案的质量从而充分发挥了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者提前介入文件的生命周期从信息源头做起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一致欢迎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为解决文档分离使电子时代档案工作从根本上动摇而提出的也是解决现实文档分离的根本办法。

最早产生于美国并在国外许多国家广泛流行的文件中心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能否在我国建立和推广至今在学术界仍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我国档案工作在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馆和档案事业管理机构构成一个严密完整的组织体系文件也经历着从现行文件阶段到机关档案室阶段再到档案馆档案阶段的生命运动过程也存在着类似文件中心的管理中间性过渡性半现行文件的机关档案室。然而笔者认为这并不排斥文件中心在我国建立推广只要注意文件中心的适用范围后文将详述它可以成为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有益补充。从目前试点的模式来看文件中心在我国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文件中心能改变中小机关档案工作薄弱的现状。

二、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比较

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是有区别的对其分别进行研究是目前档案工作改革的两条思路同时二者又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并不是将文件中心简单地作为文档一体化实现的一种方法模式。

一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比较

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角度来分析文档一体化是将文件生命运动阶段中相对分离的第二、三阶段统一起来将以前分离的两个工作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有序地结合起来使文件在生命运动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连续的、统一的、标准化的管理。文档一体化要求在一个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在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内有统一的制度、统一的互相衔接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有统一的控制中心。把现行文件和半现行文件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将原本相对独立的、具体环节互相雷同的两种管理体系揉合在一起加强文件的超前控制走信息开发一体化的道路不仅适合于纸质等载体形式的实体档案也适应电子时代信息化的需要。就现在而言机关档案室的职能从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目、编研利用等8个环节来说都有其实际工作内容实行文档一体化以后档案工作独立的职能将渗入到文件的第一、二阶段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了对文件整体宏观的控制它的功能将更侧重于信息的开发利用而非保管。

而文件中心的建立是坚持将文件生命运动的第三个阶段作为独立环节对多个单位处于暂时保存阶段的文件进行集中管理从文件生命运动的整体性来说它使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更加分散独立。近年来我国在永靖等地进行了建立文件中心的具体实践探索取得不少成绩但有些作法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其中有两个很明显的问题一是文件中心人员没有深入各机关工作独立于各机关之外在对各机关文件形成不太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类组卷势必影响案卷质量。本来由于一个机关文书与档案成为两个相对独立分散的环节而致使文档一体化迫在眉睫而今将一个机关内部的两个相对独立分散的环节扩大到更大范围的机关外这势必对文档一体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研究工作者不能把文档一体化和文件中心作为两条平行的思路来研究在研究文件中心管理方式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到应适应文档一体化的要求。其次可能增加更多的账外文件。一个机关内部就已出现很多档案部门收集不到的账外文件当档案集中到文件中心后由于交通、距离、通讯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机关归档时会将使用频繁、价值较高的文件留待自用而拒不归档。由于文档的分散文件中心又对各机关具体工作办理不了解,因而会出现机关不交文件而中心又不知的情况会形成更多的账外文件造成重要价值档案的流失造成国家档案财富的损失。

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一些文章中将建立文件中心作为文档一体化实现的一种方式是不正确的。文档一体化强调的是文件生命运动的第二、三阶段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实现统一有序强调文件在其生命运动各阶段应保持连续统一将相对独立的、环节雷同的两种管理体系交融起来关注档案工作的提前介入。而文件中心只是文件生命运动第三阶段即暂时保存阶段文件的存放与管理方式二者是有区别的。只有当文档一体化的研究涉及到文件保管与存放的时候文件中心才能作为除机关档案室外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出现。文件中心的研究始终是研究文件生命运动的一个阶段与强调研究文件整个生命运动过程整体统一协调的文档一体化相比较文件中心只是文档一体化总棋师手下的一枚棋子。文件中心只能是按照文档一体化思路进行改革时选择半现行文件管理地点和管理方式时的一种选择它不能取代文档一体化也不是其一种模式简单建立文件中心并不能解决文档一体化问题文件中心只是文档一体化模式中的一个环节。而文件中心的建立也应在文档一体化的思路指导下进行不能简单地在第三阶段即暂时保存阶段建立文件中心要注意联系文件的第一、二阶段研究文件中心如何与机关文书工作相结合避免一个机关内的文档分离扩大到更大范围的机关外。

二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的适用范围

对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如何衔接文件中心如何成为文档一体化的有益补充的问题笔者认为文档一体化是总趋势是全方位无范围限制的是任何单位都应该推行的,而文件中心适合在档案工作薄弱的基层和特定的范围内实行具体为

篇(3)

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五彩纷呈,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不少流派、不少风格独具的作家作品,往往在令人感动欣喜一时之后,则表现出后劲不足,很快便消歇无闻,然而余秋雨的创作却是个特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他的散文作品广受欢迎,反响巨大。余秋雨散文这种持续地、广泛地获得不同文化层次读者接受的状况我们可称之为“余秋雨现象”。考察余秋雨散文旺盛而持久的艺术魅力根源可以发现,对于当代散文而来说,余秋雨散文的意义不仅止于为当代文学宝库奉献了丰富、精美的篇章,实际上还应引发人们对于散文创作规律、散文文体意识等理论层面问题的思考。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文体的理解一般多侧重于对形式层面元素的关注,因而对散文文体的阐释往往更为注重突出其共性化特征。这种思维显然对散文创作产生强烈的影响,当年杨朔散文对篇章结构的刻意雕凿便是一个典型。然而,如果对于散文文体的界定仅局限于形式层面的思考,必将对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与散文的发展有所局限。

追寻自《文化苦旅》以来的散文创作足迹,应当可以明确余秋雨散文实际代表着当代文学一种新的散文文体意识的萌生。在散文创作实践中,余秋雨格外强调创作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叩问。2004年余秋雨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作了一个关于散文创作的专题讲座,其间曾谈到:“我当时写《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我比较重要的是想用我的脚去踩一踩废墟,在废墟当中感受中华文化还能给我什么感觉……”。所谓“感觉”,即指作者对这些人文山水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而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恰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探入人类文明历史,透过两难困惑的辩证思索步步逼近真理是其散文的重要特征。“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1]这里所谓“文体”指向大众的普泛理解,专指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形式规范,即散文在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体风范等形式元素的综合统一。然而这并不是余秋雨关于散文文体的思维,显而易见,这段表述明确地告知人们他写作散文是重在“倾吐一种文化感受”。由此可见,余秋雨的散文文体意识体现这种精神:散文创作是一个心灵追问的历程,散文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精神内涵,散文的本质应定位于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内涵为“真诚”与“价值叩问”的统一,它积淀着作家个性化的生命意识,是作家对历史人生、社会文明切身体察、探寻追思而超越了世俗平庸的价值性认识与感悟。

事实上,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及文学文体问题时就曾指出:“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2]别林斯基的文体意识明确指向作品的内在精神,突出强调创作主体的个性化体验。说明文体实质上是富于作家艺术个性的把握生活的方式,它首先指向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遗憾的是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对文体的阐释往往囿于单纯的技巧或形式,散文领域亦无例外。由此直接导致散文创作或者是对形式技艺的过度加工,或者是作品内在精神显得浅薄或矫饰。余秋雨散文对精神内涵、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强调为当代散文文体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阐释,并提供了可贵的范式。

这种散文文体意识带来了余秋雨散文文本浓厚的主观感悟色彩。他的散文虽然多以游记形式出现,如《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但与一般游记篇章大有不同。其笔墨所涉虽然表层也在访山问水,却不似一般游记重在“潇洒一游”。亦即说余秋雨的目光并非止落于对一个个无声景点的形象摹写,整体叙写经营也不是首先重在技艺精巧的追求。他散文笔下的客观风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家对社会历史文化省思的介质,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才是创作思维营构的主导。如记写我国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风雨天一阁》实际关注的是这样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3] 它重在表达作者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体悟,因而叙写“天一阁”的历史变迁实际上成为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表层依托,全文精髓在于作者对以“天一阁”主人范钦为代表的一类传统优秀知识分子“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4] 的、“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的人格光辉的揭示与歌颂。

应当说,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动因是生命意义追问中的困惑,困惑中的思索:“我把我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交给我的散文”,写作散文是有“另外一种追求”,同在上述讲座中谈及散文创作体验时余秋雨如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余秋雨是个求真的学者,丰富的生活经历带给他的不仅止于一般生物性的经验积累,更是以诗性情怀感悟人生的价值体验。对他而言,散文既是心灵困惑的诉说,同时也是一种解决困惑、追寻生命意义的方式,散文文本实际上是作者自我价值观念、生命意识的外化。因而他的散文创作完全是“笔”随“心”走,至于对形式层面问题的考虑,正如他说自己在许多时候写作文化游记时不考虑诸如谴辞造句等因素那样,倒是位在其次的。因此,在余秋雨散文世界中,“散文”不可单纯从表现形式上作界定,创作主体对所观照客体的“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由此而进入价值叩问与发现的境界,抒写出超越一般生活经验的诗性情感才是散文的真谛;散文是一种有着深刻反思、舞动着诗性灵魂的文体,创作主体以超越经验与平庸的诗性情怀表达出对社会人生的关怀才是散文核心价值和意义所在。

余秋雨对散文是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认定,与现代散文大家郁达夫所提倡的散文创作第一要写“散文的心”的观念是有共通之处的。我们可以把这“心”理解为蕴含于文的、富有意义的主体精神,这是决定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元素。

回顾建国后散文创作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十七年散文虽然有着明显的关注社会、思考现实的倾向,但思想情感大多淹没于纯粹的社会生活之中,缺乏必要的、独立的创作主体人格精神。如五、六十年代“写中心”、“赶任务”、“歌颂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 这样的散文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不少作品呈现出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神圣化”或背离历史现实的“伪崇高”色彩。此时散文创作虽然努力切近社会主流生活,然而大多却因思想的浅薄、情感的浮泛而显示出一份贫弱与苍白。此外,即使在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由于主体意识淡化,思想个性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被遮掩,艺术创作中极为可贵而重要的主体精神在相当程度上被消解。有时乍看起来表现的是个性,但实际上共性色彩浓厚;看似抒发自我怀情,但矫饰成份居多,创作主体富于个性化的情感理想、艺术思维受到极大抑制。十七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散文创作由于深受建国后散文模式的影响,仍在自觉不自觉地延续着以往的散文传统。进入新文学时期,虽然也有了一些年轻作家的散文创新,但就总体而言,散文创作仍未形成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撞击与交融之中思索着,在多元融合对立的现实中开始冷静定位自己的坐标。在这种背景之下,散文也开始了以新的姿态走向当代人的心理。开始由相对浅显单一的抒情、言志进入深层的思考,由感性的热情转向理性的期冀,由难以企及的“神圣”、“崇高”而切入到关联千古常人生活的文化反思。由此一种优美崇高而切近生活现实的精神品格开始渗入散文实践,散文领域日渐形成艺术创作新格局。在这个新格局当中,余秋雨散文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一种强健的主体精神在散文创作中的确立。余秋雨由《文化苦旅》所开启的系列散文笔涉中外,它们在聚焦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探寻社会文化真善美的历程中,通过文化品位的渗透而确立了独具个性魅力的精神品格。也就是说,郁达夫所说的“散文的心”,在余秋雨散文中得到了真切的落实,也正是这个散文的“心”把他的散文推进了深远的艺术境界。

篇(4)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一)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

1971年,莱思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中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这本《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也被认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形成的起点。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理想的翻译应该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等值关系。但是,莱思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译文所要实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于原文的目的或功能,因此翻译并不要求对等。在这些情况下,翻译的功能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翻译批评家不再依赖对原文特征的分析,而是要根据翻译的环境来判断译文是否具有功能。莱思基于布勒的语言功能三分法,提出了文本类型学,即根据语言的信息、表情、感染三大功能,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文本具有多种功能,但功能有主次之分,文本的主要功能决定翻译方法:信息型文本应译成简朴的白话文;表情型文本的翻译应采用仿效法,以使得译文忠实于原作者;操作型文本则适宜编译,以达到与原文本等效的目的,莱思的理论颇具里程碑意义。

(二)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霍斯—曼特瑞强调译文的语言功能,更准确地说,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霍斯—曼特瑞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涵盖所有的跨文化转换形式,“翻译”一词在霍斯—曼特瑞的理论中也已脱离了传统的内涵。她提出区别“翻译” 和“翻译行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指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而翻译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翻译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她提出的翻译行为理论视翻译为目的明确、重视结果的人类交际行为。此外,她还强调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功能派翻译理论从译入者的全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把翻译从原语的奴役中解放了出来。

(三)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

作为莱思的学生弗米尔进一步摆脱了等值理论的束缚,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弗米尔根据行为理论提出翻译(包括口译、笔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并且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一般共性——这是一种受特定背景影响的有目的的活动。弗米尔进一步认为这个特殊背景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因此其所影响的翻译活动也就不可能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决定译文的关键因素不再是原文,而是不同文化背景对译文的特殊期待和交际需要,原文只是作为一种“信息源”(offer of information)存在。该理论以目的为最高标准,主要准则按轻重可归纳为:译文由其目的所决定;译文为译语文化提供有关源语语言文化的信息;译文不会提供违背原问信息的信息;译文必须篇内一致;译文必须篇际一致。

(四)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德国功能派第一代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一方面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一方面衍生出了一些激进倾向。“目的决定一切”的标准指导下,原文作者的意图被排斥在翻译过程中,没有了原文的限制,翻译似乎可以根据目的随心所欲地进行。针对这些情况,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第二代代表人物诺德在继承目的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功能”就是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按预设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即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有助于在原语与目的语中间取得一定的平衡,限制了译文可能的功能范围。诺德同时区分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忠信”(fidelity faithfulness)概念同她的“忠诚”概念:“忠信”指原文与译文的等值关系;而“忠诚”指的是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此外,诺德指出社会现实对“忠诚”原则的客观需求。如:原作被翻译的时候,作者通常希望作品的意图在译语国得到忠诚的传达。虽然,翻译过程中的改动不可避免,但是只有译者对原文生产者保持“忠诚”时,原作者才愿意将作品交给译者。同样,“忠诚”原则可增强译者的社会可信度,提高自身的地位。

二、关于实用文体翻译

西方传统上把文本分为两大类,实用类与文学类,中国大致上也是如此。之所以要将文本分类,是因为文本的类型与它的内容形式、翻译策略有直接的关系。实用文体翻译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它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根据实际情况,实用文体翻译范围较广,即包括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面,但不包括文学及纯理论文本。因此,实用文体翻译包括政府文件、告示、科技论文、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技术文本、科普读物、旅游指南等文本。

功能翻译理论对实用文体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用文体翻译都有现实的甚至功利的矛盾,要求译文达到预期的功能。目的和功能是实用文体翻译的依据和依归。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原文和译文是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各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作者通过原语文本提供信息,译者则将原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地传递给译语的接受者。至于译者对原语文本信息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及译文的表现形式,则决定于翻译委托人和译本接受者的需要和愿望,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理论核心在于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

三、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在实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及实例

本文以最常见的商品的商标和旅游宣传资料这两种实用文本为例,分析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的实用文本的翻译策略。

(一)商标的翻译

在商标词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在这种再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两种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实现商标翻译的目的,帮助该商品在目的语国家打开市场,译者应多采取交际翻译、工具翻译,以及以读者或目的语语言文化为归宿的归化翻译,尽可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出商品表征与译语文化上共同的特征,尽可能向译语文化贴近。具体实践中可采用音译法、意译法、谐音取义法和灵活创造新法等四种方法。

1.音译法

这是目前我国翻译中文商标时常见的一种方法,即按照原商标词的发音,尽可能找到与其发音相近的译名。音译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保留原商标词的音韵之美,体现商品中的异国情调或正宗特色。英语商标译成汉语也常常采用此法,如Kodak,本身是一个杜撰的英语词汇,无任何实际的意义,译为柯达,体现了原名。注意语音表现的创意,Intel(电脑)音译为英特尔,洋味十足,简短,好记。

2.意译法

此法是根据原商标词的含义,在译入语中找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此法适合以普通词汇命名的商品,其优点是保留了原名,较好地体现原商标确立者的初衷和希冀,传达原名的信息及感情,并与商标图案在意蕴上达到和谐统一。如:Bluebird(汽车)译为蓝鸟,取其本意,两者含有象征车速之快的意思;Pioneer(电器)译为先锋,使人联想到产品质量上乘,技术领先同行之意。

3.谐音取义法

这种译法是在翻译时尽量选用与原商标词谐音,而又有褒义或新意的词,能够充分展示出商品的特色。谐音取义法是一种理想的翻译商标词的方法,其作品异国情调浓郁、表意明确、易于联想和记忆,适应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下是运用谐音取义法的佳译:Coca-cola汉译名可口可乐。

Coca和cola原为两种植物的名称,它们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原名Coca-cola给人提供了产品的原料及功效方面的信息。译名“可口可乐”给人带来美好的联想:“可口”让人感觉味道好,“可乐”则表示可以带来快乐。此外,汉译名与原商标词发音相近,节奏相符,保留了其形式上的美感。

4.灵活创新法

此法摆脱原商标词音韵和意义上的束缚,大胆创新,更加传神地体现原商标词的特色。采用灵活创新法,可发挥目的语的优势,使译名地道、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给消费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商品要打入国际市场,商标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广告策划,从这个意义上讲,商标词的成功翻译将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商品为更多国家的众多消费者所接受。在商标词翻译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在对商标词正确而贴切的理解的基础上,尊重民族心理,注意文化差异,探讨符合逻辑的思路,以生动、明快、和谐、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翻译为表达方式,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译出既能够完美体现商品内涵、传递商品神韵又能兼顾消费者文化风俗习惯的佳作。

(二)旅游资料的翻译

本文指的旅游资料,是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景点及其社会、文化、历史的各种资料。其目的是让那些对中国了解不多的外国游客,通过对旅游宣传资料的阅读,启发其更多地了解中国及到中国来旅游、参观的兴趣。然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资料涉及风土人情、文化传说、天文地理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时,恰当处理这些文化信息成为译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功能翻译理论强调交际目的,这使以原文为中心的等值论受到了挑战,原文地位大大降低,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增删都以实现其交际目的和功能为原则。翻译旅游宣传资料这一翻译行为有两个目的:一是吸引外国游客;二是宣传旅游资源,传播中国文化。为了吸引海外游客观光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就要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使译文能够被外国游客看懂并为他们所接受,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就应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而后者则要求译者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因素,尽可能地宣传中国文化。提及文化的翻译,译者总难回避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前者要求译者遵循功能原则,使用归化策略,尽可能地向英美文化及其思维方式靠拢;而后者则要求译者遵循忠实原则,使用异化策略。根据翻译功能理论,在这种功能原则和忠诚原则相冲突的情况下,译者要同时兼顾翻译发起者、译文接受者和原文作者三方的利益,在之间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因此,译者最好结合异化与归化两种策略,做到、互补互依。采用音译或直译加注释,套用或借用及适当增删的翻译方法。

1.音译或直译加注

中西方文化分属于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的地理、社会、历史方面的差异导致在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方面相去甚远。翻译功能理论,为了实现旅游资料英译的目的和功能,考虑到译文的可接受性,有必要对一些信息采用加注的方法进行解释。例如:

白娘子与一位书生相爱,并生了一个男孩,因此法海重罚了她。

As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The Story of White Snake”fell in love with a young scholar and gave birth to a son, the monk Fahai punished her seriously.

2.套用或借用

尽管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风格和思维方式,但由于大范围来讲,整个人类各民族有着相似的生存环境和认知经验,在某些方面会达成一定的共识。套用或借用就是把中国的历史人物、事件、故事传说等与英语文化中相似的东西进行比较,根据译语民族的习惯,借用译语民族文化中内涵相似的说法表达原文的意思,以便于读者理解。例如:济公劫富济贫。

Jigong, 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3.增删法

据翻译功能理论,翻译行为要以其翻译目的和功能为标准,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对一些中外文化相差甚远的词汇,有时可采用其他方法,对原文进行恰当的增删,甚至调整原文的结构、风格;将原文译成符合英语习惯及思维方式的译文也是可以的。例如: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洁白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花园,阵阵桂花花香扑鼻而来。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总之,在翻译旅游宣传资料时,要注意灵活处理各种翻译方法,结合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前提下,注重译文可接受性以吸引海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宣传资料成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

四、结语

在翻译策略上,过去一般以讨论全译为主,而实用文体翻译传递信息往往是有选择性的,或综合地,或概要地,或部分地传递,简而言之,实用文体翻译无论在译法上,还是译品形式上,可变性更大。以德国学者为代表的功能翻译理论对非文学类型的翻译研究确有独到之处,它跳出了语言学自下而上,由字词、句法再到语篇的模式;提出了自上而下,从文本开始的翻译方法,并且基本解决了在翻译中的忠实问题,即忠实于谁,是原文,是作者还是译者的翻译目的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J].中国翻译,2000,(4).

[4]谢文怡,刘云腾.广告英语[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5]Nord Christi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篇(5)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58-0048-02

1专}文艺的界定

由于专题文艺包含的范围广、类型多,若想对其进行准确界定,就需要聚集众多学者,通过交流讨论,方能得出较为合理准确的定义。由中央电视台专门为此举办了3次专题节目,节目中邀请了相关的专家和学者,通过激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探究,顺利的开展了界定专题文艺的研讨会。活动通过3次会议的详尽讨论,归纳并整理了各种复杂纷繁的电视专题节目形态,并用具体的定义表述出了节目的内在含义和外在延伸,最终制定了《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简表》。由于专题文艺包含的范围广、类型多,所以简表中未能将其进行准确的规划预定义,但简表中将专题文艺节目归纳为专题节目的一个分支。其中,专题节目的特点是主题鲜明一致,文艺节目的特点是以文艺为选题对象,综合两者可以看出专题文艺既与专题节目又共同的特性又秉持文艺节目自身的个性,是一种通过文艺素材能够全面、详细、深入的反应主题的一种节目形态。因此,专题文艺节目就被界定为专指中心为文艺人物、作品、现象、活动和问题等题材的节目。

电视专题节目既是一个较大范围的归类,对专题节目的界定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无法用单一的标准对其进行概括,而专题文艺节目是指由文艺编导制作的节目,它既可以说成是属于文艺专题节目的一小部分,也可说成是文艺与专题的综合产物,有着二者共同的属性,将真实性和文艺性合二为一,二者相互融合缺一不可。

2专题文艺的类型

2.1访谈类专题文艺

访谈类专题文艺节目的反映对象不是以文艺为本体,而是以对文艺现象的评价和介绍为主要对象,它必须是以访谈的形式对与文艺有关的活动的开展进行界定。例如,《春节晚会访谈录》就是以春节晚会为主题进行的采访、评论、叙述和伸展,节目是由主持人提问、受访者回答和二者之间的交谈3部分组成的。类似的访谈节目有单人访谈和多人访谈,《春节晚会访谈录》就是一种多人访谈节目,访谈中设计的方面较广,访问的人数较多,受访者的回答也丰富多彩,这种多人访谈所反映的现象或问题基本能涵盖广大电视观众的观点、想法、意见和愿望。单人访谈是深入探讨和详细介绍以艺术创作为话题的访谈。例如,《王洗平谈春节歌舞晚会》这个访谈节目,通过提问和解答的互动形式,对歌舞晚会的构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晚会的艺术处理进行了细致的解释,对晚会幕后的花絮进行了趣味性的报道,此类访谈基本上是从细节的角度对节目的创作历程和表演手法进行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也能使观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使观众的审美得到培养。

2.2报道类专题文艺

报道类专题文艺主要报道的是有关文化艺术和电视文艺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表演和导演等等,因其纪实性与新闻相同,故与新闻同样具有的时效性。例如共有8集的《来自98春节晚会的报道》,从晚会的筹备过程到演出过程再到幕后花絮都系统的向观众详细的报道,让观众对晚会的演出场地、所用道具、舞台布置、节目安排、幕后人员的前期准备及晚会负责人的工作情况一目了然,使观众不再将目光拘泥于晚会的舞台上,而是更多的关注了晚会的各个细节及整体布局,让观众们了解到晚会幕后工作的繁杂与艰辛的同时,也满足了观众们对晚会幕后神秘感的好奇心,从而对晚会的主创团队更加包容、理解和支持。

2.3介绍类专题文艺

介绍类专题文艺的制作是从介绍的角度出发的,通过对人物、知识、作品等的介绍使观众增长知识。节目的主要内容一般都是文艺界的杰出人物,有关文艺的知识常识和具有特色的文艺作品。介绍类专题文艺主要分为介绍人物、介绍知识和介绍作品3种类型,其中介绍人物的节目主要是对画家、音乐家、舞蹈家、表演艺术家、雕塑家等任务的介绍;介绍知识主要是类似于《京都古戏楼》《古乐南音》《川剧变脸》等知识进行介绍;介绍作品就是对诸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样红》《茉莉花》《歌唱祖国》等作品进行介绍。

2.4赏析类专题文艺

赏析类专题文艺是指对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如对歌曲《雾里看花》、歌曲《东方红》等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创作目的、作品灵感来源及作品内容进行赏析。

2.5评述类专题文艺

评论类专题文艺一般指一种在叙述中掺杂议论,将二者合并为一体的节目,既有解说词来叙述作品又有对节目的评述,有的时候还会加入隐身含义,借题发挥,对主题进行更深远的讨论和深化。例如,《1997年中国电影回顾》《舞蹈比赛评述》等。

2.6艺术片类专题文艺

电视艺术片与其他电视节目不同,它是即一个特立独行的形式又是一个对电视艺术特性充分反映的形式品种,但由于它不是对某方面知识的介绍,因此又不同于介绍类专题文艺,而是能起到对欣赏性的集中和对真实生活的反映,对人生奥秘的探究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的作用。

3专题文艺的表现元素

专题文艺节目设定的主要目的是对知识进行详尽的介绍、对信息进行准确的传达、对情感进行恰当的抒发、对专题文艺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使观众对文艺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观众对文艺节目的喜爱程度。因此,在专题文艺节目的制作时,要抓住中心思想,集中表达主题,阐述鲜明的观点,还要通过精巧的构思使用尽可能多的艺术表现手法,最终得以实现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视觉和听觉是电视带给观众最直接的感官感受,鉴于此,有学者将电视专题片的描述形态分为画面、有声和造型3种语言形态,学者们将专题文艺节目设计到的语言元素归纳为主持语言、解说语言、画面语言、字幕语言、音乐语言、造型语言、音响语言、资料语言和采访语言9种元素,以上9种语言基本可以涵盖组成文艺专题节目中的各个小部分。

篇(6)

它虽然已产生有30余年,但是与海运提单数百年历史相比,年轮实在短浅。由于人们对其认识生疏,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十分完备,因此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海运单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在我国,对海运单的使用率极低,我们应该了解它的特点、相关的法规以及在贸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在贸易实践中正确地运用海运单会有很大帮助,进而促进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 一、海运单的产生背景 1.运输技术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科技被广泛地应用于航海领域,使船舶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航海的速度大大地加快。集装箱运输方式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大港口装卸设备的现代化,使得港口的装卸效率提高,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

因而经常会出现代表货物的提单晚于货物到达目的港的情况,尤其是在近洋贸易当中,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由于提单的制作流程冗长而复杂,造成货到而提单未到的情况,使得买方无法及时提货。这不仅给港口造成货物滞留的情况,而且也给买方增加了额外的费用和风险。为了解决这种难题,贸易界出现了银行担保提货、电放等“偏方”,这种方式不仅违反了提单“见单交货”的原则,而且还会造成在发生贸易纠纷时,当事人得不到法律保护的严重后果。海运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出现在缓解了提单晚于货物到港的问题。 2.传统的以船舷为界的交货界限有所改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集装箱运输方式风靡全球,被人们称之为运输史上的一次革命。随着运输技术的不断革新,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方式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海洋运输由以往的“港至港交货”,变为集装箱“货运站至货运站(CFS to CFS)”或“堆场至堆场(CY to CY)”,以至于发展到“卖方库门到买方库门(Door to Door)”的交货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以“船舷”为界的传统交货方式有所改变,而提单的出具仍然要等到货物上船后才能办理,这种传统的提单流转程序难以满足国际海运发展的要求。 3.推广普及电子商务的需要 电子商务是企业通过运用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使得商务活动所涉及的贸易当事人,通过网络传递单证信息,从而实现商务活动的“无纸化交易”。但是由于提单具有物权凭证的这一重要功能,在目前要通过电子数据传输来体现这一功能尚有一定困难。

因为作为电子数据的电子提单既无法进行正本手签,又不能进行背书转让。提单的物权凭证这一功能,成了网络信息时代电子提单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主张在进出口贸易中,特别是在近洋贸易,如果能肯定货物不在路途中销售,而且到货目的港明确,积极鼓励使用海运单。因为海运单不具备物权凭证这一功能,以此来实现运输单据的网上操作。 二、海运单与提单的区别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发展,国际海事委员会(Committee Maritime International CMI)于1983年制定了《关于并入海运单或其他类似单证的统一规则草案》,在1990年召开的国际海事委员会大会上进一步讨论修改并通过了《国际海事委员会海运单统一规则》。

规则共八条,包括适用范围;常用关键术语的定义;;当事人的权利和责任;货物说明;支配权;交付;效力等。该规则为海运单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海运单(Sea Waybill)是证明国际海运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将货物交给指定的收货人的一种不可流通的单据。由于海运单不可流通的特点,因此它不能等同于提单的职能,与提单相比,海运单有如下不同的特点。

1.提单具有货物收据、运输合同证明、物权凭证的三项功能,而海运单只具有提单的货物收据和 运输合同这两种性质,它不是物权凭证。 2.提单是物权凭证,可以作成指示性抬头,通过背书进行转让,具有流通性,而且只有持有人才能提取货物。而海运单不是物权凭证,不能作指示性抬头,不能流通转让。因此,海运单上的收货人栏(Consignee)内必须详细标明具体收货人的名称、住址和其他能够辩明收货人身份的事项。提货时不需要出示海运单,但需出示提货单上标明的收货人身份证明。 3.提单有全式和简式之分,而海运单是简式单证,即它的背面不列详细条款。海运单的正面及各栏目格式与海运提单基本相同,海运单和提单都可以作成“已装船(shipped on board)”形式或“收妥备运(received for shipment)”形式。海运单背面不列详细货运条款,但载有一条可援用海运提单背面内容的条款。 4.在提单的分类中,有“记名提单”,记名提单同样不能背书转让,这与海运单相同。但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记名提单是物权凭证,而海运单不具备这一性质。在提货时,收货人须持记名提单提货,而海运单不是提货的必需单据。

三、海运单的优越性 海运单不能背书转让,属于不可买卖的单证,不具有流通性和有价证券的性质。签发海运单的提货程序通常是:船公司在船舶到达目的港之前,向海运单上注明的具体收货人发出到货通知,收货人签署到货通知后退还给船务,船务根据签署过的到货通知向收货人签发提货单(Delivery Order),凭此提货单在目的港向承运人提货。当然,承运人有责任、有义务对指定收货人进行严格的核实并将货物交到托运人指定的收货人手中,因此海运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海运单仅涉及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三方,程序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货物的运转。

从上述海运单流转程序可以看出,海运单提货具有快捷、简便、安全的特点,与提单相比有如下优点。 1.提货快捷 海运单项下,收货人在目的港提货时,不需要出示正本海运单,只需出示船务根据到货通知签发的提货单以及能够证明本身的证明即可提货。承运人只要小心谨慎地将货物交给海运单上所列明的收货人,就视为完成了交货义务。提货快捷对于收货人来说非常重要,能够节省货物在码头的滞期费、仓储费等开支。 2.程序简便 在单据交接程序方面,使用提单时,由于托运人必须向收货人交付全套正本提单,而提单的签发又是在货物装船之后,因而影响提了收货人的提货速度。而海运单由托运人保存,不需要向收货方提交,因此其他单据,如保险单、商业发票等,可以在装完货之后直接发给有关当事人,加快了单据的传递速度,从而能缓解近洋贸易中货到而提单不到的现象。

3.相对安全 在风险方面,采用提单时通行的做法是见单交货,如果提单丢失或被盗至使货物被冒领,承运人对此并不承担责任,因为承运人的义务是凭单交货,这对收货人来讲风险较大。由于海运单的不可转让性,即使海运单丢失或被盗,拾得者或盗窃者也不能凭海运单提货,海运单的收货人明确,这就杜绝了伪造运单骗取货物的可能,从这种意义上讲,海运单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凭证。 四、海运单在实际贸易运用中的问题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尽管海运单具有快捷、简便和相对安全的优点,为托运人和收货人双方免去了诸多不便,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海运单出现的时间与提单相比十分短暂,在实际业务运作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以下从出口方托运人、进口方收货人以及相关银行等三方面加以论述。

1.从托运人角度看 海运单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签署的一种运输货物契约。根据《国际海事委员会海运单统一规则》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托运人如果不将对货物的支配权转让,他便是惟一的有权就运输合同向承运人发出指示的当事人。他有权在货物运抵目的地后,收货人请求提取货物之前的任何时候,改变收货人的名称”,从这一点来看,海运单项下运输货物,对托运人很有利。 但是,由于海运单的操作方式简便,省去了许多复杂的审单过程,货到目的港之后,根据规则第七条规定“承运人凭收货人出示的适当的身份证明交付货物”,收货人是否付款赎单,并不是提货的必要条件,这一点对托运人十分不利。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收货人的信誉不良,就会给出口方造成货、款两空的危险。 因此,海运单运输方式适合于和信誉良好、有长时间业务关系的老客户做的,也适合于在预付货款或一些无需担心收付货款母子公司之间做的贸易。

2.从收货人角度看 海运单运输方式对收货人的最大好处是提货快捷,可以避免近洋贸易中提货单据晚于货物到港而产生额外费用,以及因提货迟而失去商机。然而,对收货人来讲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首先,由于运输合同是出口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签订的,收货人与承运人无直接的契约关系,虽然《海运单统一规则》第三条规定:“托运人订立运输合同,不仅代表自己,同时也代表收货人,并且向承运人保证他有此权限”,但这也只是一种关系。再因收货人凭身份证明提货,所以收货人不持有海运单,一旦货物发生货损和灭失,收货人向承运人提出索赔,便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与提单相比,收货人在海运单中所受到的法律保护要脆弱许多,如果发生纠纷,往往是收货人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护。

其次,《海运单统一规则》第六条第一款规定:“ 托运人是惟一的有权就运输合同向承运人发出指示的当事人。他有权在货物运抵目的地后,收货人请求提取货物之前的任何时候,改变收货人的名称”,这对收货人来说极为不利。如果托运人收到货款后,向承运人书面提出变更收货人,则原上收货人无诉讼权。 因此,在采用海运单的运输方式时,买方要在签订的贸易合同中附加一些保护自己的条款。 3.从银行角度看 海运单如果用于如托收、汇付等非信用证结汇方式下,对银行来说不存在太大的风险。而目前国际贸易中大部分的货物买卖是通过跟单信用证方式进行的,由于海运单不具备物权凭证这一性质,使用海运单可能会使开证银行的利益受到损害。因为在使用海运单时,收货人无需提交海运单,根据《海运单统一规则》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承运人凭收货人出示适当的身份证明交付货物。”收货人向银行付款赎单并不是提货的必要条件;再加上《海运单统一规则》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托运人有权在货物运抵目的地后,收货人提取货物之前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改变收货人的名称,这会使开证银行的债权落空。尽管《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号)第21条已有接受海运单的规定,但在现实业务当中,银行仍然不愿意接受海运单;即使接受,势必也要给开证申请人附加一些苛刻的条件;或者在收到货款之后再付款给受益人,银行会把风险转嫁给他人。

篇(7)

文档一体化管理,就是由统一的文档管理机构从文件和档案工作的全局出发,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实现文件管理部门由文件形成、收发、登记、编号、存储、检索、利用到档案部门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统计、利用等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此种工作模式有利

于改善和保证文件、档案质量,提高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实现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长期以来,由于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实行分散管理的工作体制、相关法规不健全及文档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直接影响了文档一体化进程的实现,进而造成档案服务于社会工作职能的低下。本文旨在对此一问题作以探讨,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启迪。

一、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1.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有助于保证文档质量,确保文档管理、使用的有效衔接

文件是原始记录材料。档案是原始文件的转化物,是文件的特殊部分。文件与档案是同一事物在不同运动阶段上价值形态变化的体现。档案虽是由文件转化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都能转化为档案,具有保存价值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一个重要条件。国外许多国家的档案法规和档案学论著都认为档案是具有长期或永久价值的文件,我国档案学辞典的解释则认为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国内学术界对档案的定义也强调文件和档案相同的本质属性,认为二者都具有原始记录性。因此文件管理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的质量.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看做一个统一的系统工程,采取统一的工作制度和方法来控制前后各有特点但又互相连续的工作环节和程序。也就是说,要把原来相互独立但又在不少环节上互有影响、联系紧密的两个管理系统,从组织制度到具体工作程序上真正融合在一起。

2.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必须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办公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无纸办公系统已成为现实,文件产生和传递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电子文件从设计、形成、管理、利用到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要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必须从文件材料的设计和形成开始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直至完成文件运转全过程和转变为档案的全流程,使文件处理与档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所产生的一系列烦琐工作,借助信息化技术都将迎刃而解。

目前我国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并不乐观,虽然大多数单位都配置了计算机,但大部分档案馆室仅限于目录的输入,很多档案信息还是靠人工检索,难以跨越不同部门、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历史阶段信息库的壁垒,工作效率很低,社会服务效果较差。再加上因客观原因造成的案卷标引不规范等,所以在查找利用过程中有很多麻烦,利用者得到档案信息的标准率、检全率及查找速度都受到检索工具的严重限制。要改变这一现状,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的综合开发水平的同时,引人信息网络技术势在必行。

二、实现文档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过去甚至目前,我们的宣传工作总是超不出档案界本身这一专业狭小的领域,这使得宣传工作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必须提高认识,树立“一体化管理”的新观念;合理协调两个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之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方可实现文件和档案工作全方位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以满足且前信息化高速发展及社会多层次需求。

(一)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社会档案意识是指社会公众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程度与认识水平的总和,其重要程度几与档案工作成正比。总体上说,社会上各行各业对文件和档案工作的认识水平和敏感程度,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档案意识。要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必须实现观念上的突破,扩大宣传范围,面向社会,在引导社会公众提高档案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在文件形成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内加强“文档一体化”观念的宣传,使档案工作人员了解文档一体化管理是档案工作的延伸和发展,从综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出发,真正把文件和档案两种资源整合为一体,以发挥两者的整体功能。

(二)加强领导,改文档分散管理为文档统一协调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文档工作基本上处于宏观失控状态,即文件的制作部门不负责管理文件,档案管理部门虽负责管理文件,但对文件质量却无法进行有效的干预,这就使文件和档案工作无法实现全方位的统一协调管理,其质量自然就不能保证。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从系统管理角度出发,尽快理顺文档工作的管理体制,完善机构设置,合理设置工作流程;其次,从中央到地方,为了避免增设新机构或者改变目前文档工作分属不同管理机关的体制,应将现有的文件和档案管理机构合并,明确单位分工,强化统一领导、分层负责的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扩大现有的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权限;再次,在前两者目标实现后,可进而对全国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宏观、系统地制定文档一体化管理工作方针、政策,确立科学、合理的贯彻措施,以加强对全国文档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的行政管理职能。最终实现将文档工作归于统一的组织管理体制之下,采用合二为一的工作模式,使二者的工作流程相互衔接融合,通过法定程序和规章制度将其合法化。此一措施有利于二者的有机整合,在保证文件质量的同时,还有助于实现其服务于社会的最高效能。

(四)加强文档学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造就一大批年轻复合型人才

文档管理人员的素质关系到文档工作水平的高低,只有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文件和档案工作人员队伍,才能真正提高文档一体化水平。

信息时代的到来及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产生,使档案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目前的文档教育只有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修订和完善,培养出高素质的文档从业人员,才能使从业者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要求。高等学校文档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为主,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注重学生学术理论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同时,档案学专业知识和档案学理论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创新,应着力培养和增强未来文档管理人员在信息时代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利用技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健全文档法规,把文件的形成、运转、处理、管理与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检索、编目、利用等环节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制定统一的行业规定、管理标准,以实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尽量消除或减少重复工作,方可最大限

度地发挥文档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戎.文档一体化进程中的文档工作关系新探[J].四川 档案,2000,(5).

[2]宋钦.我国文件档案发展阶段厦其模式[J].档案学研究,2003,(2).

篇(8)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指导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执行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的面对课程改革。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2)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4)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了解相关规则与常识。

(5)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形成一个爱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需要,从中得到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健康状况,让其终生受益。

2.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保证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训练与比赛也不能例外。这是因为:(1)凡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利用的权利。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对其所教全体学生负责。(2)课余时间训练辅导学生的提高,也应当是学生自身的提高,而决不是“通过他人经受训练来提高自己”,也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提高了全体学生。所谓普及与提高关系,如果脱离二者之间的纵向作用,而只追求横向影响力,显然这种理解是很不全面很不正确的。(3)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禀赋、爱好、性格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尽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思考并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3.在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出的特点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这一特征并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人文性。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现代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

(3)基础性。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必须教会学生健体。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娱乐性。娱乐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学校体育,是不能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5)竞技性。我们说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性,而体育的娱乐性可以说主要隐藏在体育的竞技性之中,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体育的人文性也大多来自体育的竞技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如果失去了竞技性,体育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并不等同于竞技运动。

(6)主体性。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7)选择性。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8)民族性。在现代学校体育的多样性中,还将鲜明的体现出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些体育传统,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体育中来,学校体育也必须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传统。

篇(9)

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其中,认知状态是体育意识的源泉和基础,没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就谈不上有体育意识;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对体育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有支配和调节作用。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能和效用的基础上,形成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积极体验,产生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从而构成统一的完整的态度状态。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即了解和熟悉程度),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体育素质不同,人们反映体育和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就会不同。体育素质高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强;体育素质低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弱。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在性。尽管体育意识可以导致一系列的体育行为,但它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要想了解人们的体育意识,只有通过人们的言语、表情和外显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和推断。第二,客观性。这是因为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体育意识一经形成,就会作用于人们的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增强。第四,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以及其它体育心理过程;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能在体育活动中对自己和活动提出要求。第五,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在体育意识中,有的部分已融为人格的一部分。但应该指出,在体育意识发展的初期,其态度系统还没固定(即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状态未形成稳固的融合形式)时,它容易因新经验、新知识、新情况而改变。第六,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例如,主体是个人或群体时,就是个体体育意识,或群体体育意识;客体是体育所属学科或体育活动的不同方式时,就可能是科技体育意识、竞技体育意识、群众体育意识等。第七,系统性。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我们可以从其中的一种态度推知另外一种态度。。第八,历史制约性。这是由于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体育和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

既然体育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怎样判别人们有无体育意识呢?由于体育意识的构成主要是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别人们是否具有体育意识。(1)是否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2)是否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认知;(3)是否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依赖感、必要感、赞同感和支持感等;(4)是否具有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在判别时,首先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知识、方法、技能和评论,因为这是基础。如果已经具备,还要看是否具有正向体验和积极的意向,因为如果仅仅是对体育和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包括评价性认识(如体育十分重要),而没有思想和情感上接近它、接受它,在意向上为之付出努力,那么这种认识也是孤立的,还形不成体育意识。因此,只有同时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情感体验和体育需要,才能说有体育意识。

人们有无体意识是群众体育运动成败与否的关键,努力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呢?总的方法途径有二条,一是改变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使之具有正向的体验和积极的态度;二是努力提高人们的体育素质,使人们更能够反映体育和体育活动。具体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篇(10)

学校蕴含着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具有人文关怀的人际关系、具有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和拥有团队协作的师资力量,它为学生的教育创造了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它有着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和独天得厚的教育资源,它整齐划一的校舍、干净舒适的楼道,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意志,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高尚道德情操。所以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它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体。

二、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众所周知,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的场所,而家庭是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启蒙教育,是早期教育、基础教育、长期教育和持久的教育。相比较而言,家庭教育显得的更为重要。

启蒙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辨别是非,分清真善恶、美与丑等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会使人终生受益无穷,将会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不能把家庭教育的作用淡化,认为只是简单协助学校或老师来完成学校没有完成的学习任务,或只是为了做好老师所布置的家庭作业。家庭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渠道。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劳动意识、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为抓手,从而塑造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综合素养过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必须对家庭教育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巩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三、挖掘社区教育的深层强化作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教育,还受到生活所在地的社区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并且这种熏陶和影响还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这一外部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比较深刻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社区具有良好的风气、深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向上的势头、丰富多彩的活动、优雅舒适的环境,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反之,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的,甚至是消极下流的阻碍作用。社区教育要有鲜明的主题、得当的方式方法,这种教育效果和作用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所以,在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活动模式时,就必须充分的依托社区教育,要对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配置,从而集聚三者的优势,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有效的合力,形成全方位的德育育人长效机制。

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目的在于培育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社区精神、社区风气、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使学生的思想与社区文化的要求相一致,并且认同社会主流文化,修正与整合学生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行为修养,规范学生个体的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学生个体积极向上的态度、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素养。

四、切实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会结合的德育教育活动模式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延续、引申、补充和完善,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枢纽。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对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的影响、补充和促进作用。同时学校要加强与社区联系、沟通,使学校与社区相互了解,了解相互的状况和发展的动态,社区要动员各种力量积极协助、配合和支持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建立道德教育网络。

篇(11)

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能力。所以说一切的思考、行为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教育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使他们敢想,解放他们的嘴巴,使他们敢问,解放他们的手、脚,使他们去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进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在教学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比如,我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上的图,然后问道:“看谁能提出什么问题?先小组交流交流,然后说给老师听听!”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后,学生A说:“树上有16只小鸟,飞走了7只,还剩下几只?”我接着又问:“谁能告诉我,还有几只?”学生B说:“16-7=8,还有8只!”“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学生C说:“老师,树上只有5只小鸟!”我故作一脸迷惑状:“这是怎么回事?”“有3只小鸟被树叶遮住了。”有学生答道。我说:“哦,我明白了,原来有的小鸟藏在树叶里面,应该是8只。谁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学生D说“树上有8只小鸟,我只看见了6只,还有几只没看到?”“你真能干,连藏在树中的小鸟也被你找出来了!”

缘于我的一次次鼓励,又有不少学生争着发言:“我有10本练习本,借了同学,还剩下7本,借去了几本?”“我有8支铅笔,用了2支,还剩下几支?”“爸爸给了我12元,我为灾区募捐了5元,还剩下几元呢?……一个个的提问络绎不绝,这样学生大胆地思考,自由地说,使他们在看图、编题、解答的过程中,学会了新知,学会敢问、会问、善问的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得到了同步的发展。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会问

任何创造、发明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让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在提出自己所不理解的问题, 一名学生问:“以前听哥哥说0不是自然数,而现在0又成了自然数了呢?”教师立即表扬该同学问题提得好,并适时分析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思考的空间,要适量让学生去发现一些问题,研究一些问题,讨论一些问题,感悟一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一种“我能行,我很棒,我快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