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乡统筹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路桥城市建设的现状
1994年11月路桥建区后,根据自身工业化和私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足的起步条件,按照“大投入、大配套、大建设”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城市建设进程。在总体布局上,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突出发展城区,积极培育次中心金清镇;在建设目标上,注重城市形象,强化内涵,形成特色,提升品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在工作重点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进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在特色建设上,弘扬路桥优势,创办大市场,促进大商贸,发展大工业,促进区域经济合理调整;在建设途径上,树立整体经营城市的理念,深化改革,敢于创新,走城市建设市场化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建区九年来,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00多亿元,建成区面积从建区初期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16余平方公里。共投入16余亿元,修建路桥大道、南官大道、腾达路、银座街等30多条街道和交通道路,新增三级以上公路69.6公里,公路密度从建区前的0.27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0.646公里/平方公里。投资近10万元,新改建市场25个,相继建成富仕广场、中国建筑装饰城、台州电子电器市场、浙江方林汽车城等一批较高档次的市场。通过整合,建成全国乡镇企业(台州)高科技园区、路桥节日灯加工园区、新桥模塑工业园区等6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207.67公顷,总投资达82.1亿元。建成鑫都国际大酒店、金佩大酒店等10多幢15层以上的高楼大厦;建成嘉绿苑、方林苑等一批中高档居住区。建成黄椒温路桥段引水工程、五镇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6万吨;建成投资1.5亿元的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4万吨;建成110KV变电所4座,35KV变电所2座,主变容量达31.9万KVA。建成永安广场,黄石、硕雨、避风塘等公园,共绿化城区面积166.27万平方米,城区绿地总面积达280.4万平方米。通过九年建设,路桥远东商贸广场开发建设已具一定规模,旧城保护改造已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城市竞争力逐步提升,一个中等城市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路桥城区从一个集镇变成中等城市的格局,应该说建设成就巨大。当我们在感叹路桥九年大变样之余,用更高的眼光去审视,用更冷静的头脑去思考路桥的城市形象和品位时,我们会深深感到,由于路桥脱胎于建制镇,城市建设底子薄,城建人才缺乏,对民间资金依赖性强,且追求高速度等原因,致使路桥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主要表现在:
(一)中心区不突出,功能区块不明显。由于路桥是“无街不市、无户不商”的市场大区,各骨干市场零散在城区的各个片区,市场和街道都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到处显现着商业氛围,各区块功能布局相差不大,而在夜晚却到处人影稀疏、街落冷清,这在主观上给人以中心城区难找的感觉。同时,路桥“跨越式”的城市增长模式,导致老城和新区并存,老街和新道相接,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不高,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不多,功能区块衔接不强,且在沿街、沿路建有较多低档次的村民安置房,在客观上造成路桥城市中心区总体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地标性建筑不突出,导致了中心区形象难突出。
(二)商业街(区)建设档次不高。路桥目前已形成以生活消费品市场群和生产资料市场群为特色的两大专业市场群体,专业街区和超市、连锁专卖等各种现代商贸业态并存的商业格局。目前,路桥市场林立,到处可见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但却缺少一条档次高、能充分展示现代繁华气息的商业街。银座街、富仕路、卖芝桥路是目前路桥繁华和最具活力的商业街,但它只能是普通的商业街,却难以承担起展示一个区域高档次、高品位、良好形象的使命。且不说银座街南段和卖芝桥路是原老镇的建筑布局,即使新建的银座街中段和北段以及富仕路,其整体街区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形态总体档次不高。特别是富仕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商业街的功能形态,但其整幢单间立地式的建筑结构,即使通过立面改造,也难以体现现代高档商业街的气息。而开发建设中的远东新区,其一大功能定位为商业中心,目前只有一条贯穿城区东西作为交通要道的路桥大道,以及几条南北走向较短的支干道,也难以承担起作为展示路桥良好形象、高档次、高品位的现代商业街(区)的重任。
(三)交通规划和建设滞后。路桥目前给人的感觉是路桥“路难行、桥难走、车难停”。路桥的路方向性差,连贯性不强,初来路桥的人很难弄清方向,搞清方位。路桥的路小,三车道少、双车道多、单车道更多,一些道路经常会造成堵车。当然这具有客观性,路桥城区由于河道纵横,老国道走向弯曲等原因,造就了路桥主骨干街道路网方向性差;由于旧城新区并存,城区发展速度快等原因,造成街道路网连贯性不强。同时,由于人流杂、车流多、交通管理滞后造成严重的堵车现象。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交通规划的滞后。在交通道路规划建设时,没有充分估计到路桥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一些主干道路等级不高、宽度不够,许多道路没有设计非机动车道,功能不全。如泰隆街、腾达路、石浜山洞等,都成了交通的“瓶颈”。104国道复线、路院路高速公路连接线、滨海大道等主骨干道路建设滞后了好几年。同时,一些公共设施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停车位,导致城区停车位严重不足。
(四)城市公共设施薄弱、布局差。由于路桥是从一个镇升格为一个县级区,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休闲场所明显不足,如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文化宫等公共基础设施都还未开建,致使
群众在双休日、在晚上无处可去,这也是造成路桥街落冷清的一大原因。同时,由于地下排污、通信等管网规划设施滞后,造成目前街道经常“开膛剖肚”,给行人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已建成的一些公共设施,也由于布局、规划、档次等原因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如影剧院本来是一个文化宣传和集聚人气的场所,但由于形象不鲜明、缺少停车场以及规模少、档次低等原因,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投资多、规模大、环境美的永安广场,由于建在交通要道边,离居民小区远,致使功能发挥十分有限。又如客运中心由于设计规模少、发展空间不足,带动周边要素发展十分有限,又面临着被置换的命运。
(五)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城区各建筑单体总体档次不高,除了10多幢高楼以外,基本上以5—6层的单间立地排式结构建设,高度不高,体量不大。特别是建区初期的村民安置房,还超脱不了农村建筑“大寨式”连排单间的影子,建筑形态单一,材质较差,色彩零乱,立面难看,和现代城区的形象极不相称。同时,由于民间资金丰厚,居民普遍较富,对单间街面房的需求强烈,而政府过多强调利用民间资金推进城市建设,致使长期以来城区宗地出让较少,城区缺乏功能配套设施完善、档次较高的居住小区的开发,导致人居环境相对较差,也导致街面房基本以单间立地形式建设,缺少那种高耸、豪华且层次感强的现代建筑,严重影响了现代商贸城的亮丽城市形象。
二、路桥城市发展的框架和蓝图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布局总的构想是把整个城镇体系分为五级,杭州、宁波、温州为一级主区,台州和金华是两个一级亚区。根据最新的《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稿件),台州的城市性质定位为浙江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制造业、商贸发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城市主要职能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浙江中部沿海港口城市、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台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总体目标是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与城市的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浙江省一类城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二类城市;充分发挥对市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与高效的交通系统,具备良好的人居环境与优美的城市景观;经济繁荣,社会文明,适于生活居住、适于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近期(2002-2008)发展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完善铁路、港口、高等级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加快环境、供水、供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使台州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沿海地区先进水平,进一步推动市区建设,启动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引导产业集聚。基本改善城市形象,美化城市景观。中期(2008—2010)发展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市区功能日臻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设施的建设达到浙江省先进水平。同时,黄岩、路桥等城区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主要工业园区的开发,工业园区产值占工业总产值得60%以上。城区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绿心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维护和保护性开发,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现代化标准。远期(2010—2020)发展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推动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同时工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产业结构持续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2%,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不断强化,发展为浙江省一类城市。
路桥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区域性的现代商贸中心。根据路桥区现状发展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其空间结构将形成一轴两片多组团的格局。一轴:指贯穿路桥区东西两翼的空间发展主轴,该轴线以滨海大道和104国道等重要东西向主干道为载体。两片:分别指主城区和滨海工业区。多组团:根据总规修编主城区一片可分为三个组团,分别为中心组团、桐屿商贸组团和中部发展组团。滨海工业新城可分为产业发展组团、居住服务组团。组团与组团之间通过以天然水系或山体为核心景观的生态基质进行隔离。这四个组团的功能结构如下:
(一)中心组团。该组团即路桥主体城区,范围包括路桥、路南、路北三个街道的大部分用地。组团着重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文化品位,体现水乡特色,突出现代化城市气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培育中心城区的聚集功能、创新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为趋势,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商贸、文化、旅游等高服务产业。同时,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不适宜中心城区发展的工业企业逐步迁至滨海工业新城,以优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空间。并实行旧城改造策略,采取保护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对文物古迹加以妥善的保护和恢复,着重挖掘其旅游价值。用地以商业、文化居住为主要内容,重点整理老城路网系统。
(二)桐屿商贸组团。该组团由桐屿街道及螺洋街道用地组成。面积约16.8平方公里。组团的发展方向为以区域性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商贸区,强调人居环境的生态居住区。该组团毗领中心城区,由于台州市火车站线的选址一直悬而未定,其用地故得以控制并保留至今。这为中心城区的空间整合和功能置换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台州市铁路线选址方案的逐步明朗化。该组团的发展优势将更加突现,是未来五年内路桥区重点发展的区域。如果客运站及货运站落户于该组团,可结合路桥中心城区专业批发市场面临整合的趋势,在组团中心区位结合客运站的设置,高标准建设功能更新、环境更好,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的现代化市场群,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区。由于火车客运站前空间也是展示台州城市新形象的重要门户,因此,该区域的城市建设必须重点考虑城市景观环境的设计及城市交通的组织。适量开发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高水平建设的现代生态居住区。
(三)中部组团。该组团以迎宾大道、机新路及南山东麓为组团边缘。面积约19.6平方公里,包括峰江、路南街道及新桥镇用地。其中大部分用地已规划为过渡型的中部工业区用地。路桥中部工业园区的规划目标为:建设路桥近期先进特色产业制造基地和大型生产资料市场园区,并为远期城市功能结构调整建立基本构架。近期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生产资料市场及以花木基地为主导的现代生态农业,远期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业及居住功能。选择峰江驻地作为组团的服务核心,以组团规模为单位,高标准配置各项公共设施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新桥镇应弱化其行政功通能,逐步发展以组团内的现
代居住社区。
(四)滨海工业城。滨海工业新城的建设为路桥的城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路桥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机场的限制,工业呈一定的跨越式发展格局。当工业区人口集聚到一定的规模,则须在滨海沿线发展以居住和公共服务为主的新组团,最终实现从工业新城到滨海新城的跨越。因此,滨海工业城的定位不仅仅是大规模的工业区,而是未来台州市的新城区,其开发建设必须树立高标准的规划原则和建设原则,为未来城市发展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目前,路桥各组团建设的规划已基本明确,未来发展的蓝图已基本绘就,其中部分已开始了实施。现阶段,路桥远东新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心工业区、中部工业区、滨海工业新城以及绿心规划区、灵山居住区、南山生态观光园区等几个更为具体的子组团,已基本完成了规划设计,许多工程已开始实施。远东新区在现有4.32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通过新行政中心、台州医学城、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北扩西延,形成占地10平方公里,以新行政中心、商贸、会展、居住、科教文卫设施为主体的新核心区。规划面积2.28平方公里的路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和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点四个部分,以十里长街为主体,以商贸活动为特色,通过严格、细致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展现路桥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和传统民居建筑群体景观,使“十里长街”成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具有浓厚历史传统、地方特色以及商业活动的特色街区。目前一期保护改造古街轮廓初现。中心工业园区将以火车场站、吉利汽车城、物流园区、工业、商贸业建设为重点,打造路桥未来现代商贸区。中部工业区以工业、商业街区和生产资料市场群为主,将城区向南延伸,形成未来的中部组团。绿心旅游休闲度假区将按照市里的绿心开发总体规划,引进中国民营经济论坛、高尔夫球场等项目,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健身、集会、度假为一体的高档次度假区。灵山生态居住区将通过建设沿山一带的高档住宅区,带动整个山体的旅游休闲开发。南山生态旅游观光区通过南山植物园二期、石滨和南山游步道、花卉苗木园区等项目建设,建成以生态农业、花卉苗木、植物林带、山体观光、沿山居住为主体的高档旅游区。通过这几个子组团的建设,扩大路桥建成区面积,提升城市空间,初步形成“古今商城,生态都市”的新框架。
三、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前一轮的城市建设,我们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许多不足。当前,我区下一轮的城市建设蓝图已基本绘就,进入打造“都市路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健时期。因此,我们在新区开发中,要认真总结上一轮我区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各地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城市建设进程,全力打造“都市路桥”。为此,在新区开发建设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在发展战略上,要实施大集中小分散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路桥作为一个以市场为主导、制造业为带动,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城区,既面临以工业扩张为主的城市快速非理性扩张的压力,也面临着城市化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的现实问题。我区现在的城乡空间发展是一种基于乡村工业化发展模式上的自下而上的无组织的分散发展模式,造成城乡空间无序分散的形态,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在我区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为路桥区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构架和现实的发展空间。我区城市建设发展到目前的状态,进一步的分散发展危害巨大,集中发展建设是路桥区城镇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路桥城市建设在空间上应强调集中,以突出紧凑的空间形象。在城市以外的地域,根据现状和未来发展,适当小分散的控制建设发展。要打破村、镇(街道)两级行政界限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建设空间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我区只有实施大集中小分散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分散发展的低水平状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达到高水平的城市发展阶段。同时,根据我区现状的发展条件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我们可以判断,路桥城区还处在内聚式与外溢式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往西和往东。向北受行政边界的制约,基本上没有发展空间。西侧距离城区中心较近,有一定的建设用地,且用地条件优越,是城区发展优先考虑的方向。主城区往东由于受机场的限制,有一定的制约,但随着滨海大道的修建及未来滨海工业城的发展,城市宏观跨越已是必然的选择。
(二)在规划把关上,要重视规划的超前性,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规划是龙头,有一个高起点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实施蓝图,并保证严格实施,就能营造城市的品牌形象,创造富于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凝聚人气和资本,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我区以前总体规划意识不强,存在着“先繁荣、后市容;先流通、后交通;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一切都被动应付。城市虽有规划,但立意和起点不高,缺乏超前意识和大手笔,修订得也不及时,城市功能不全,系统性和配套性差,特别是环境意识淡薄。有些规划有了,水平也是可以的,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执法、监督队伍素质低等原因,执行中往往走样,结果最终还是不理想。应该说,城市规划本身是难以调控城市规模的,也不可能为城市功能进行终生定位,但是规划可以调控和影响城市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强化规划意识,树立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规划控制,注重建筑、环境容量、配套设施、形体景观等规划元素的互相配比,不要顾此失彼。在不影响自然人文景观和周围建筑的采光通风的情况下,鼓励建设高层建筑,全面实行立改套。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根据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情况,对人口密度、绿化率、空地率做出适当限制;注重对建筑的风格、色彩、轮廓空间组合等方面进行控制;重视中央商务区(CBD)的规划建设,特别强调园林绿地、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和各类停车场等三种具有静态功能的公共场地建设,这对于提高城市品位,发展城市经济和增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意义非比寻常。
(三)在土地开发上,要实施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模式。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也叫房地产综合开发,包括土地开发、房屋开
二、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一)金融投入不断增加,支持城乡统筹力度逐步加大2013年末,我市本外币贷款余额505.53亿元,比年初增加81.08亿元,同比多增16.47亿元,同比增速为19.1%,比去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大了信贷投放,扶持城乡统筹发展:1.加大了“三农”信贷支持。涉农贷款余额292.48亿元,比年初增加49.46亿元,占贷款增额61%。2.增加了工业贷款投放。净投放工业贷款21.56亿元,同比多增5.44亿元,增长33.75%。3.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持续上升,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合计239.03亿元,比年初新增43.86亿元,增长22.47%,其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合计86.27亿元,比年初新增10.32亿元,增长13.59%。小、微型企业贷款分别新增5.25亿元和5.08亿元。4.加大县域发展支持力度。高新区、赫山区、资阳区贷款余额为268.9亿元,比年初新增37.91亿元,仅增长16.41%,低于贷款总体增速2.69个百分点。增额占贷款新增总额的46.76%;南县、桃江、安化、沅江4个县市贷款余额236.63亿元,比年初新增43.17亿元,占新增总额的53.24%。5.扶持个人消费贷款。个人贷款余额188.31亿元,比年初增加35.36亿元,增长23.12%,高于本外币贷款增速4.02个百分点。从消费贷款品种看,主要集中在购房贷款。个人购房贷款余额45.21亿元,比年初增加12.95亿元,增长40.14%。
(二)金融支持城乡统筹所存在的制约因素1.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制约金融投放新型城镇化力度。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加大涉农领域贷款投放力度,有力支持了“三农”发展。由于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多次出现企业恶意逃废债现象。一是涉农企业贷款风险较大。以农发行为例,截止2013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7.95亿元,比年初新增2.82亿元,不良率达18.17%,比年初增长1.32个百分点。受2013年棉花收购贷款和粮食收购贷款未清零影响,2013年初投放和收回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棉、麻类贷款,今年已基本停止了续贷。二是农村地区的信用意识淡薄,贷款到期归还率低。我市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户联保贷款业务,有力支持了农户经营发展,但部分农户诚信意识不强,不良贷款不断发生,仅农行2013年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就新增不良贷款1000多万元。涉农领域贷款成本高,投放难度大,当前不良率又呈现不断攀升态势,大大挫伤了金融机构投放“三农”的积极性。三是民间融资行为趋于活跃,金融风险不断攀升。根据益阳市中支监测和调查,2013年4季度,益阳市累计发生民间借贷交易额264.08亿元,同比增加175.17亿元,增长197.02%。2.金融不均衡现象明显,新型城镇化城乡协调关系受制约。一是机构网点数减少,金融投放渠道缩小。二是支持能力相对有限,难于满足城镇化的金融需求。三是涉农企业长期需求难满足,金融支持乏力。3.农业自身特性影响,制约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一是农业天生具有弱质性,经营风险较高。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有很强的依赖性,就农业总体来说,仍是靠天吃饭的格局,这意味着农业面临着自然条件、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三重影响,农业生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金融机构信贷支农风险较大。二是农业贷款占用周期较长,与金融机构经营理念相冲突。现阶段农业贷款一般最长时间为一年,最短的几个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在一年内能够回收成本并偿还贷款的可能性不大。三是涉农企业发展程度较低,信贷缺乏有效载体。由于我市涉农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客观来看其信贷资金吸纳能力不强。我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原始积累历程短,农业企业规模偏小,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经验,自身信用难以满足融资需求。调查发现,大部分涉农企业所占土地都是租用农业集体土地,无房产证与地产证,无法用于申请银行贷款。4.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信贷条件,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承贷主体不明确。二是缺乏有效抵押物。如益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全部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而按照目前政策,划拨土地不能单独作为抵押标的物。三是公益性强,不适合商业开发。基础设施项目大都具有社会公益性性质,往往没有经营性资产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还款能力难以保障,制约了金融对民生项目投入。四是投融资平台贷款受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匮乏。据调查了解,我市投融资平台贷款九成以上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但当前投融资平台贷款属于严格调控领域,基础设施贷款呈现“断流”态势。5.小村镇缺乏信贷能力,制约新型城镇化城乡均衡发展。一是小城镇、村资源有限,信贷承载能力差。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难于争取金融支持。农村金融支持步履艰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融资渠道少,不少村为筹资建设资金,不得不向个人集资或向民间高息借款,导致负债累累,据随机调查14个村发现,村集体平均负债93.9万元。6.难以满足农民工金融需求,不利于“人的城镇化”推进。据了解,农民工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回乡创业贷款。调查中农民工普遍认为:金融机构的不重视是金融需求无法满足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选择回家创业的农民工只占极少数。
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继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努力维护金融运行稳定。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提高全社会金融素质,多渠道、多层次向社会宣传推介银行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加强企业信用培植,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管理办法和信用评价体系,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切实增强企业融资功能。继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密切关注辖内金融运行,加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监测分析,高度关注房地产行业、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止企业资金链条断裂造成信贷资产质量变化,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二)加强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方式。深化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方式,形成城镇化建设的市场化扩张机制。一是加大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二是逐步改进财政支农方式。三是将部分基础设施逐步商品化、市场化运作。对于基础设施,可以考虑鼓励企业、个人建设经营承担。对于绿化、环境卫生、广场等,可通过政府统一招标选择管理单位。对于财力欠缺的小村镇,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政策倾斜,加大镇级财政留存资金比率,增强其支付能力,并可考虑通过特许经营权(BOT)等方式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完善金融体系,增加中小金融机构。国有大型银行由于受国家政策、上级行经营策略影响较多,不能及时根据我市实际状况开发新产品,这就要求大力倡导和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这类经营策略灵活、自主性和创新性较强的金融机构,加快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的完善,拓宽融资渠道。
(二)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不均衡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城乡文化差距不断拉大,发展不均衡特点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城乡文化资金投入失衡,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城乡文化消费失衡,城乡文化人才严重失衡。[3]“统计显示,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4]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存在设施陈旧简陋,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村文化教育设施匮乏,现代化的电视网、宽带网、通信网等网络设施严重不足。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原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悄然退出,而新的能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缺失。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城乡文化,逐步形成了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断改造和解构着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农村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日渐边缘化。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优势地位凸显,不断通过传媒、教育、市场、人口流动等各种途径向农村辐射,形成了对农村文化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却在机械接受、模仿城市文化中走入了迷失的误区,在对城市文化的简单复制和追随中失却了特色,面临着被强势城市文化挤压、挤占而萎缩、退却的困境。在城市文化的辐射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民在农村文化中失却了表达自己的话语权,逐渐失去了对这种文化的认同,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文化重建精神家园。
(三)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出现,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引致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峻。“空心村”的出现客观上形成了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空心村”状态下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失,农村的留守群体“386199部队”对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偏低,已经建立起来的农村活动室,图书馆不少处于闲置状态,成为花架子工程。由于工作、居住环境和现实生活心态的张力,农民工成为游离于城乡文化之外的文化流浪者,受自身文化水平、生活习俗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离土离乡导致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农村文化建设难免流于空泛和形式。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还体现为农村文化发展中忽视主体文化需求,导致文化发展难以激发人的参与热情,或在参与中难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隐形主体缺位。这种隐性主体缺位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更为恶劣,往往虚耗了大量的文化投入,造成文化资源浪费,使农村文化发展流于形式化,文化建设效益低下。农村文化建设要依靠主体的自觉和能动参与才能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文化发展中,文化滞后固化了文化主体素质低下和能力不足问题,使农村陷入文化与人的疏离的恶性循环模式。文化发展主体的缺失和能力的匮乏使文化难以发挥精神支撑和价值引导作用,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和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
二、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
文化发展是人类行为与环境互相适应的动态过程。突破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困境,需要理清思路,抓住关键,选准切入点,实行重点突破,使人类行为在理性指导下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要求,推动农村文化进步与发展。
(一)以先进文化引领,形成冲破农村文化困境的精神支柱以先进文化作为观念指导,结合农村社会的实际发挥文化规范引导、凝心聚力功用,对于冲破转型条件下的农村文化困境具有根本性意义。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因而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特点,当前中国先进文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与体现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先进文化能为新农村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塑造合于时代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冲破社会转型下农村文化困境,切实发挥文化凝聚力作用,必须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发挥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为新农村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主体,树立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内聚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传承农业文明,发展乡土文化,夯实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的根基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农村文化生存之基。多元文化包围中农村文化的发展,不是回归传统文化,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现代元素加以改造,在传承中弘扬、发展农村乡土文化,夯实农村文化根基。传承农业文明要注重结合运用当地农村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和现代需求进行现代价值挖掘,并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和生命力。要重视教育在当代农村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倾斜性的政策吸引和制度供给形成稳定农村教育人才的保障机制,实现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还要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现展,实现传统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创造性地转换传统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使传统文化的合理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如农业文明中的群体和谐观念和道德教化,在现代社会中就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弥补现代文化的个体倾向和疏离状态,在调整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推动农业文明与农民现代生活联系,以市场经济,法制,科学等现代元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丰富现代农村文化内容。
(三)以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提升农村文化发展水平,形成文化发展特色优势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多元文化共存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农村社会的现实影响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整合,以促进农村文化良性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当代中国农村文化资源整合必须坚持文化在农村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其甄别,发展,批判,净化功能,为农村文化顺利整合提供方向保证和可行路径。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农村文化资源整合,要在充分利用、整合传统与现代资源、城乡文化资源、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现代要素拓展文化载体、丰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在整合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整体实力和水平,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另一方面,文化创新是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的重要保证。创新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是农村文化的兴衰关键。只有创新农村文化,才能把农村宝贵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生产力,形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力。农村文化创新要植根于农业文明和乡村传统文化,以城乡统筹下多种文化资源及其整合为基础,以农村广阔的文化市场为依托,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的特色优势,真正实现城乡统筹下城乡文化共生共荣的文化发展目标。农民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要以广大农民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文化发展反映和体现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民在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培育其文化创新能力。
(一)外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偏低,但转移接续需求巨大从2008年至2012年,外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分别为9.8%、7.6%、9.5%、13.9%和14.3%。近五年,外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虽然从9.8%提高到14.3%,但是参保比例仍然较低。根据农民工数量测算出,2012年外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约有2336.05万人。而对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国跨省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约有114.7万人次,转移基金约178.6亿元。②从以上对比可看出,外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工作量巨大。
(二)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农民工以跨省外出为主的格局改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8390万人,比上年增加772万人,增长10.1%,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2.9%;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7473万人,比上年减少244万人,下降3.2%,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7.1%。在省内务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③2011年,去省外务工人数减少,改变了多年来跨省外出农民工比重大于省内务工比重的格局。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部分农民工重复参保,转移接续利益受损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不允许重复参保,但由于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强度不同,在城镇工作时被强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农村又自愿参加了新农保,并且两种制度的缴费规定不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月缴费,而新农保是按年缴费,这些因素会使农民工重复参保难以避免。在农民工流动就业时,如果不知道重复参保只能按照一种制度享受待遇,会导致农民工养老保险利益受到损害。
(二)新农保与城居保制度并轨中的问题
新农保与城居保能否顺利并轨影响着农民工流动就业的保险关系能否顺利转移接续。其一,关于财政补贴的问题。新农保与城居保缴费档次不同,两种制度的财政补贴并未明确与缴费档次相对应,要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需处理两种制度的财政补贴标准保证公平的问题。其二,关于经办管理的问题。新农保按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的规定暂实行县级统筹,全市建立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城居保也实行的是县(区)级统筹,在全市建立统一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办管理,纳入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两项制度独立运行,并轨时需处理两个系统的融合问题以及市级信息系统与省级信息系统的融合问题。
(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
农民工在流动就业时,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一,两种制度政策规定不统一,缴费方式、待遇水平、管理方式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二,基层社保经办机构人少事多,信息系统的建设还相对滞后,社保各级经办部门的管理体制和信息技术的运用,难以满足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需求。
三、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原因
(一)两项制度的基金筹集方式等方面差异大———政策原因
新农保与城居保已并轨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项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缴费标准、账户管理及待遇标准等方面均不同。在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过程中,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在转移接续过程中,农民工养老保险利益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养老金待遇计算方式,二是缴费年限的折算方式。其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待遇包括每年70元基础养老金及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缴费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财政给予30~50元的补贴。对于连续缴费超过15年的参保者,每超过一年,基础养老金可增发1%。职保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按多缴多得的原则设计。其二,职保个人累计缴费时间要满15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相对宽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年缴费,积累额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月缴费,积累额多。这使得农民工在转移接续过程中会衡量养老保险利益的得失。
(二)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及农民工的道德风险———经济原因
目前职保实行的是部分积累制,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制成本没有及时消化,个人账户出现空账运行的状态,统筹账户部分的基金实际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由现收现付制导致的代际效应表现为,农民工的缴费标准与待遇享受标准并未对应,即养老金待遇与当地统筹账户的贡献大小无关。当农民工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时,个人账户的积累额可以全部转移,但统筹账户的基金只能部分转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剩余的大部分统筹账户基金则为转出地的社会统筹基金做贡献。转入地接收少量基金,却要承担长期的养老金待遇发放及调整责任。此外,农民工在接近退休年龄时,有可能产生去经济条件发达的地区办理退休关系的道德风险。这会增加转入地的养老金支付压力,造成参保者之间的不公平。出于经济人的理性考虑,地方政府会在农民工转入养老保险关系时,出台不同政策来设置障碍或提高门槛,这样一方面可以维护本地社保利益,另外还可以克服农民工的道德风险。
(三)社保部门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技术原因
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需要高效、快捷的信息系统支持。《宿迁市社会保障卡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13年底面向全市发放社会保障卡110万张。宿迁市社保部门信息化管理程度还不高,社会保障卡普及程度较低。目前的金保工程二期对于城乡统筹及城乡居民纳入到社保覆盖范围的信息化支持还需进一步增强。在跨地区用卡方面,社会保障卡在适应流动性方面的灵活性不够,尚未形成统一的跨地区业务办理平台。还存在网络不畅通、应用系统不统一、经办流程不衔接等制约因素,对于农民工跨地区重复参保和重复领取待遇的监控效果也未体现出来。
四、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过精算制定公平的养老金待遇方案
首先,应明确新农保与城居保合并实施的具体操作细则,使农民工从新农保并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标准的财政补贴与养老金待遇。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消除户籍制度对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的影响,让农民工真正融入任意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当中。其次,在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过程中,关于缴费年限的折算是影响养老保险利益的重要因素。参加职保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以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转入职保;职保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请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农民工由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转入职保时,可以尝试通过公式计算折算年限。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将参保人各年的个人账户积累额(An)占相应年度统筹区域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及个人缴费比例乘以12个月(Bn)的比例,折算成职保的缴费年限为N1。由于两项制度缴费差距较大,故采用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折算基础。其中,Cn为当年职保个人缴费与企业缴费总和的50%,Dn为当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额。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比,职保的缴费水平高,缴费周期短,账户积累额多,因此选取职保个人与企业缴费总和的50%作为折算年限基础,一方面保证农民工不因回乡养老而待遇太低,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参保的积极性。
(二)提高统筹层次,发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调剂作用
目前,宿迁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县区级统筹,统筹层次较低,要逐步提高各项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并且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职保为参照基准,逐步将各项制度合二为一,向全国公民发放统一的基础养老金,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在此基础上实行个人弹性缴费,与享受待遇相挂钩,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性。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保险制度统一局面的实现,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难题。另外,要充分发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充、调剂作用,协调不同统筹区域的利益关系。
(三)推广社会保障卡,提高社保部门信息化程度
宿迁市到2013年底推广110万张社会保障卡,预计到2015年全市持卡人数达到340万人,覆盖60%以上的人口。其一,要加快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和应用步伐,加大社保领域的信息化投入,推动实现在全省范围的社会保障一卡通。同时积极推进金保工程二期建设,逐步实现全国系统联网,加强地方财政和银行的合作。农民工在流动就业时,可以只转移社保关系,不转移基金。在达到领取养老金的条件时,采取分段计算的方法,在参保人享受养老金待遇时,由各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按照不同参保地的缴费数额占个人总缴费数额的比例,将基金分别汇入最终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其二,要加强社保部门信息化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在数据整合迁移的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准确、安全,在不同系统间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参保、重复领取待遇,保障城乡统筹制度的有效实施,为农民工自由流动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利益在转移接续过程中公平享受待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普遍认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最佳选择。那么,现阶段农区推进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加快发展畜牧业。
一、农区畜牧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1.农区畜软业承农启工,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可辐射城乡经济
一方面,畜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并将大量粮食、秸秆、饼粕等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另一方面,畜牧业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带动了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尤其是随着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崛起,一批现代化的畜产品加工及饲料、兽药生产企业群也将随之建立,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链条将延伸到小城镇和村庄,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农区畜软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
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对大自然和土地资源的直接依赖很小,更大程度上利用了人力资源,能较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有效缓解人增地减的矛盾。畜牧业发展不仅直接吸纳了大批的富余劳动力,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大空间,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推进了城镇化进程02000年畜牧业在国内曾提供了8000-9000万个劳动就业机会。尤其是奶类,如果人均占有量按全国平均水平算,也就是每人每月喝0.5公斤牛奶的话,一年中单单一个河南省就可安排20多万城乡劳动力参加牛奶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的工作。
3.农区畜软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增加农民收人方面有其独具的优势。一是畜牧业搜盖面广,不同地域的广大农户都可通过发展畜牧业增加收人;二是畜牧业投资少、见效快、商品率高,从而是农民现金收人的主要来源;三是畜牧业对土地依赖度低,单位面积产出较高;四是畜牧业与农业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既可使粮食转化增值,又可增加有机肥以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降本增效,大幅度增加农民收人。
据调查分析,2001年农户饲养1头猪可盈利70元左右,1头奶牛盈利2500元,1头肉牛盈利370元。河南全省农民人均纯收人增加额37.46元中,来自畜牧业的为26.18元,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70’0,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头戏”。
4.农区畜软业的超强发展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发展畜牧业是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化农业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达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在3:1以上;农产品的商品率在50’/o以上。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据测算,畜牧业增加值每增长3个百分点,可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农业省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都在30%左右,发展畜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二、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对策思考
1.改造或扩展种植业结构,建设畜软农业
畜牧农业是较种植农业更高级、更为完善的农业形态,它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加工业为先导的一种产业体系。建设畜牧农业近期最具现实意义的就是可以有效缓解农区当前人畜争粮的矛盾。农区种植业结构试图由“粮+经”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饲”的三元结构已历经多年,但由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滞后,“饲料作物”要同粮食作物争面积、争产量,在粮食主产区实施阻力较大,效果不甚明显,对此应在粮食生产指标上实行政策性倾斜。同时,重点采取种植业内部改造的办法,即转变生产经营观念,打通粮、经、饲三种产品相互转化的渠道,既注重三者比例,更强调“三位一体”的藕合作用,把目标由亩产多少粮食转变为亩产多少蛋白质。改造普通玉米为高赖氨酸玉米,提高高蛋白玉米产量,提高玉米饲料报酬率。此外注重种植业的外部扩展,加强“营养体农业”建设,即农业生产不以获取作物的籽实部分为目的,而是以收获作物的茎叶等营养体为目的以获得经济产量,充分挖掘非竞争性农业资源潜力,从而为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物资基础。
2.以发展扔业为重.点推进畜软业结构调整
农区畜牧业要大发展,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快发展牛羊等食草型、节粮型畜牧业,把发展奶业放在突出位置。目前我国肉蛋产品人均生产量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奶类人均生产量却仅有6公斤左右,与亚洲国家人均47公斤、世界人均100公斤左右的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要积极稳妥地引进、推广先进饲养和繁殖技术,挖掘出提高奶牛的增产潜力,在不断增加养殖数量的同时,加强品种的改良,建立优质奶源基地,提高整体产奶水平。生猪生产应在稳定数量的基础上,加快品种改良,优化猪群结构,增加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良“三元杂交”和配套系瘦肉型猪的比重。禽蛋生产要控制发展规模,提高生产水平。禽肉生产要在增加数量的基础上,重点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牛羊生产,加快肉牛的品种改良、后期育肥和产品分级等技术推广;加快肉羊品种改良和山羊的肉用化进程。
3.提高畜产品加工深度,增加加工品在畜产品消费中的比重
(一)湖南省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2008年,湖南当地私营企业用人需求环比下降8.57%,同比骤降17.11%,但是在这种对劳务人员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湖南省乡镇企业却急需高技能人才充实本土的各个产业,湖南的土地上堆满了需要上岗就业的人,但同时又缺乏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来为企业注入高效益血液,因此湖南省产生了就业压力与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
(二)各类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紧张情况
不可否认,企业用工紧张、招工不足的现象在湖南省一些地方,尤其是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据长沙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统计,在去年,企业登记的总空岗信息为19.23万个,介绍成功13.2万,岗位空缺数5.8万个。长沙市2582家规模以上企业缺口产业工人3万名。第三季度长沙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与分析表显示,制造业中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位工种分别是,加工中心操作工、缝纫工、车工、机电产品装配工、针织工,这五个工种缺口达到1万余人。
(三)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
随着湖南省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有技术、会操作的新型工人,而市场能够提供的只是“有力气,愿意干活”的普通工人。据长沙市劳务市场反馈,全年企业需要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3万人左右。问卷调查数据更是表明,有75.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最缺的是技工,而只有2.6%的企业认为最缺的是普通工人。
(四)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一方面目前技术工人严重匮乏,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缺口严重,比例严重失调。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达到40%左右。而湖南省高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占整个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6%,技工使用过程中以低代中、以中代高的现象非常普遍。另据长沙劳动社会保障局对1115名技术工人的调查,其中高级技师33人,技师51人,高级工56人,分别占技工总数的2.9%、4.6%、5.0%。熟练技术工人短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总之,据上述调查,尽管目前湖南省局部地区和行业的确出现了“招工难”,但并不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逆转,紧缺的只是技术工人,尤其缺乏高技能人才。技能型人才继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生产力要素之后,现已成为制约湖南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因素。
二、湖南省技能人才用工现状的调查
笔者对湖南省技能人才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抽样对湖南省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县级地区进行了考察和统计。其中张家界的桑植县和岳阳的平江县属于国家贫困县,代表了湖南省贫困地区的用工现状,因当地经济水平各只发出30份问卷,全部收回;邵阳的武冈和岳阳的汨罗市属于发展中的地区,代表了湖南省一般水平的用工现状各发出50份问卷,全部收回;长沙城区和株洲城区代表了湖南发达地区的现状,各发出100份问卷,全部回收;另外为了对比起见,还特意向沿海发达地区的浙江温州和广州东莞发放各30份的问卷,全部收回。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依然不高。即使是在沿海发达地区所占比例也不超过85%,在湖南更是平均水平低于80%,而且对技能人才的应用和薪酬待遇也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度成正比。综上看出,即使以沿海地区85%的技工应用比例作为上限,也可以看出湖南省技能人才的应用空间还很大
三、湖南省乡镇企业技能人才紧缺的原因分析
(一)“轻视工人”的社会倾向
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仕途轻工匠,重专家轻技师的倾向,社会舆论、教育、价值导向出现偏离。
(二)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普遍存在偏重学历教育、文凭教育,忽视了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现象。一边是大专院校合并升格,不断扩招,毕业生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另一边却是职高、技校大都处于不景气状态,有的甚至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
(三)没有形成技能性人才的评价、激励机制
尽管现在技能人员资格实行“五级制”,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但据调查,湖南省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开展评聘工作,青年职工在技术上并没有晋级加薪的机会,于是,企业一线工人普遍没有钻研技术业务的上进心。
(四)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民工中大批技术工人的产生
当前,务工农民已经成为湖南省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长沙、株洲、岳阳等制造业相对发达地区的大部分企业50—70%以上员工是务工农民。由于历史和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等体制原因,进城务工农民一直被排斥在市民之外,与所在城市市民在福利待遇上存在重大差距,这一切使得民工一直无法作为产业工人在城市安家,更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缺乏长远打算,这阻碍了民工中技术工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法制环境不健全又加剧了企业普遍不愿承担工人培训的责任和成本,致使技术工人短缺成为必然。
(五)劳动输出使湖南省技能人才的流失严重
一、项目管理和建设监理两种管理模式的异同
1.不同点。(1)定义不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以工程建设项目为对象,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为了最优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目标,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在规律,对从项目构思到项目完成(指项目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在允许的费用和要求的质量标准下按期完成。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工程建设监理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综合应用法律、经济、组织和技术手段,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行为和他们的责权利进行必要的协调与约束,确保建设行为的合法性、科学性和经济性,使工程建设投资活动好快省地进行,取得最大投资效益的微观监督管理活动。(2)范围不同。现阶段工程监理的范围仅限于项目施工阶段,而项目管理则是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3)内容不同。在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中虽然明确说明了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要是三控两管一协调,但在中国现行阶段,工程监理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对投资、进度、质量进行控制,而且投资控制往往由业主自己或委托别的造价咨询单位来进行;项目管理则涉及业主项目管理的所有方面,如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4)与业主关系的定位不同。监理单位与项目法人是委托关系,监理单位是公正的第三方;而项目管理则完全代表业主的利益,是业主忠实的顾问和助手。
2.相似点。(1)范围。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并控制包含在项目范畴内的工作内容,并对其他项目管理过程进行指导。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内容与范围是对工程建设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和保修阶段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与工程监理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现阶段中国工程监理主要侧重于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2)时间。时间管理也经常被称为进度管理,它是控制项目时间的关键一环。与此同时,时间管理应通过确定、调整合理的工作排序和工作周期,在满足项目时间要求的情况下,使资源配置和成本达到最佳状态。项目管理的进度管理与工程监理在项目进度控制方面所提供的方法从总体上看是基本一致的。(3)成本。项目管理对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通常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制订资源计划、成本估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工程监理对投资控制的主要思路也是将实际支出与计划投资进行比较,再结合项目实际进度进行调控。这一基本思路与项目管理十分类似,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同,特别是项目财会管理水平的差异在实际运作中,要与其接轨尚需时间。(4)质量。在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监理工程师最为重视的一个方面,一般都是从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高度来控制和规范项目团队中各方的行为。项目管理在关于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中指出,其基本方案旨在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与指南中提出的方案中相一致。因此,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指导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二、项目管理和建设监理并行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
由项目管理公司业主行使部分权力,为业主方提供决策支持,增强项目最高决策者对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它一方面与业主签订合同,另一方面与施工总承包商、建设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投资控制单位签订合同。建设监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置于项目管理公司的领导之下,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建设监理通过与系统内部的组织协调和系统外部的组织协调,使影响监理目标实现的各方主体有机配合,使监理工作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
三、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开展并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职能分工
施工阶段是建设监理的主要工作阶段,从程开工到竣工验收,监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项目管理方在合同管理及工程管理协调方面具有优势,但尚无成熟的模式,特别在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方面还达不到监理现有的管理水平。
(二)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中的关键工作
1.对施工总包单位的管理。(1)质量方面。先由监理方提出审核意见,再报送项目管理方确认后进行实施,要加强现场参与意识,对主要原材料的监督管理主要由监理方负责,项目管理方还需要有准对性地加强参与各方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的应用、控制以及监督,确保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2)进度方面。除施工总进度外,要求施工总包单位编制周进度计划,突出关键工作,找出重要控制节点。监理方先审核,如有需要协调的进度事宜和修改意见应报送项目管理方,由项目管理方在周例会上统一处理。对工期紧张的项目,项目管理方可事先要求总包单位提出确保进度完成的前提配合要求和其他需求(如设计图纸到位、业主指定设备的采购等)。(3)投资方面。建设项目费用控制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进度、费用三大控制的重点之一,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和工期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采用技术的、经济的和组织管理相结合的措施,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对费用进行控制,将项目费用控制在限额范围内,使建设项目投资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4)工程变更方面。项目管理方既要考虑变更的合理性,又要考虑变更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对合同的影响,并就拟变更的部分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权衡其对项目的工期、投资、质量的影响,及是否会引起索赔等,同时尊重业主的意愿。
2.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原则上分包单位统一由总包单位管理,但对于部分专业分包单位,其施工方案的确认,进场时间以及施工计划和现场管理等,都应由项目管理方出面统一与相关单位协调后进行管理。
3.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采购管理。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与供应是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项目管理方应负责制定主要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计划,以指导具体的采购工作。
4.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方的工作重点是协助业主提前确定部分合同上未明确的工作界面的划分,项目管理方负责妥善处理施工中的索赔事件,建设监理应基于现场的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配合确认工作。
5.关系协调。项目管理方应做好施工总包单位与甲方之间的协调工作,如劳动力的协调、帮助分包单位落实进度款等。同时做好工程参与各方之间的协调工作,以保证项目正常有序地进行。
6.组织工作。项目管理方负责组织好各类工程会议,如设计交底会、专家专家论证会、质量事故专题会、材料确认会等。
7.HSE管理(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工程建设中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实际进度和质量,监理方必须指派专职安全监理工作工程师实施现场安全监理工作,做好现场安全文明环保施工的监督工作,保证施工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影响以及出现严重工程事故。四、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并行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下面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1.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强势部分的结合。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建设监理的强势部分,项目管理在这部分的介入应当慎重,取代监理不是明智的选择,对监理工作过多干涉只能导致职责和权力的交叉与重叠,会使承包商无所适从,影响监理开展现场工作。项目管理不应把自己在质量控制的环节上和建设监理等量齐观,应代表业主对建设监理的质量控制进行宏观控制,以合同和组织手段支持监理的工作,以建设监理的成熟系统保证设计文件和规程规范的落实,实现项目管理和建设监理的有机结合。
2.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弱势部分的结合。在建设监理制度的某些环节,监理介入很少,在部分环节的控制有名无实,形成建设监理的空档和弱势部分,如设计阶段的管理,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等。这些环节的市场需求是项目管理制度发展的契机,项目管理应代表业主,利用参与项目前期工作的优势或独立开展工作,或对监理的工作进行指导,以项目管理理论形成对上述环节进行控制的操作流程。随着项目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化和发展,项目管理在这些环节上的特殊管理能力和操作水平将得以体现,转而成为项目管理的强势部分。
3.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公司是智力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项目管理单位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工程咨询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人力资源将是项目管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影响成效的最主要的因素,项目管理公司应该把人力资源建设当做重点,不能简单地把监理公司的人员全部转入项目管理公司,要根据项目管理服务的特点来组织公司的人力资源。中国目前监理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较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乏法律、经济和管理知识,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有很大的空档。中国项目管理目前亟须充实既能掌握和熟悉国家政策、经济法律和法规,同时又精通一定专业领域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熟悉市场调查和预测分析人才,善于经济评价和风险分析的人才,具有技术创新意识的人才,熟悉运用国际惯例,能够进入国际咨询市场参与竞争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张向东,周宇.工程建设监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以来,对于城乡统筹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大量专家学者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但是针对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差异度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并且在评价指标复权上要么采取主观复权,要么采用AHP法,致使评价结果很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评价方法上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在城乡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城乡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通过差距的计算以求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城乡发展中的差异性。
2、系统性原则。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差异度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各个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城乡发展差异度;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即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社会发展差异、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第三层是在第二层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第四层是具体指标层。(表1)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相关资料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便捷程度,使所有数据具有方便可靠的数据来源,对于难以获取的用相关的指标代替或者尽量舍弃。
(二)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层指标值的确定:首先计算城乡之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系数,然后转化为具体指标层的相对应指标的指标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代表城乡之间i指标的发展差异值,ai代表农村的i指标值,bi代表城市的i指标值,ai/bi(或者bi/ai)代表城乡之间的差异系数,所以Xi值越大代表针对i指标的城乡之间的差异越小,反之,则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
二、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TOPSIS法的基本原理。TOPSIS法是一种距离综合评价法,通过测度各指标评价值向量与评价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排序。它的的优点在于利用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评价对象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且测度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假定这个理想解,即以2020年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作为理想解,通过测度各年份指标值与理想解的距离,从而确定与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距离。
(二)TOPSIS法的基本步骤。假设有N个评价对象,每个评价对象有P个评价指标,P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向量W=(w1,w2,…,wp),X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值。
STEP1:列出对N个评价对象的P个指标的数据矩阵A:
STEP2:指标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本文涉及的指标都属于效益化指标,即指标的数值越大,越靠近理想解,城乡差异越小。对A矩阵中数据进行规范化:
三、改进的TOPSIS法在重庆市城乡差异度评价中的应用
(一)子系统差异度的计算。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理想的状况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本文以重庆市1999~2007年的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城乡发展需要达到的目标为理想目标值,即引入指标评价的最理想解Z+=(0.9,0.995,0.95,…,0.99)。应用TOPSIS分别求取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各年份差异度,(各子系统的指标权重见表1)。
Di+(经济)=(0.681,0.691,0.699,
0.742,0.722,0.557,0.655,0.676,0.619)
Di+(社会)=(0.417,0.428,0.568,
0.531,0.483,0.489,0.574,0.633,0.673)
Di+(居民)=(0.768,0.782,0.789,
0.815,0.842,0.848,0.845,0.859,0.878)
(二)城乡总体差异度计算。在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差异度基础上,差异度的最理想解为:(0,0,0),应用TOPSIS法计算城乡总体差异度:
Di+=(0.591,0.602,0.660,0.666,
0.600,0.648,0.663,0.698,0.705)
(三)数据结果分析
1、重庆城乡总体差异度比较大,并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重庆市确立为城乡改革试验区之后,上升的趋势明显减缓,这与重庆市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背景条件下进行改革是相吻合。在2004年差异度出现了一个低谷,主要原因是由图1所示的经济差异度和社会发展差异度的降低造成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以及收入差距的减小也验证了这一点。(图1)
2、重庆市城乡居民的差异度总体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处于上升趋势。重庆市城镇居民尤其是主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贫富差距、人口素质等发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城乡居民之间的综合差异度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进而促使城乡综合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
3、重庆市城乡经济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合理转化,这种较高的差距水平将会逐渐减小。
4、城乡的社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上升,总体差异度仍然较高。虽然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保险向农村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缓慢。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寿康.TOPSIS价值函数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3.
[2]张颖超,卢艳.基于改进的AHP―TOPSIS法的和谐社会综合评价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
[3]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
[4]李岳云,陈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5]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6]Hwang C L.Yoon K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1981.
[7]郭翔宇,颜华.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机制、对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8]杨建涛.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测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以来,对于城乡统筹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大量专家学者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但是针对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差异度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并且在评价指标复权上要么采取主观复权,要么采用AHP法,致使评价结果很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评价方法上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在城乡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城乡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通过差距的计算以求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城乡发展中的差异性。
2、系统性原则。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差异度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各个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城乡发展差异度;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即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社会发展差异、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第三层是在第二层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第四层是具体指标层。(表1)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相关资料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便捷程度,使所有数据具有方便可靠的数据来源,对于难以获取的用相关的指标代替或者尽量舍弃。
(二)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层指标值的确定:首先计算城乡之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系数,然后转化为具体指标层的相对应指标的指标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代表城乡之间i指标的发展差异值,ai代表农村的i指标值,bi代表城市的i指标值,ai/bi(或者bi/ai)代表城乡之间的差异系数,所以Xi值越大代表针对i指标的城乡之间的差异越小,反之,则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
二、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TOPSIS法的基本原理。TOPSIS法是一种距离综合评价法,通过测度各指标评价值向量与评价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排序。它的的优点在于利用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评价对象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且测度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假定这个理想解,即以2020年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作为理想解,通过测度各年份指标值与理想解的距离,从而确定与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距离。
(二)TOPSIS法的基本步骤。假设有N个评价对象,每个评价对象有P个评价指标,P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向量W=(w1,w2,…,wp),X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值。
STEP1:列出对N个评价对象的P个指标的数据矩阵A:
STEP2:指标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本文涉及的指标都属于效益化指标,即指标的数值越大,越靠近理想解,城乡差异越小。对A矩阵中数据进行规范化:
三、改进的TOPSIS法在重庆市城乡差异度评价中的应用
(一)子系统差异度的计算。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理想的状况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本文以重庆市1999~2007年的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城乡发展需要达到的目标为理想目标值,即引入指标评价的最理想解Z+=(0.9,0.995,0.95,…,0.99)。应用TOPSIS分别求取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各年份差异度,(各子系统的指标权重见表1)。
转贴于
Di+(经济)=(0.681,0.691,0.699,
0.742,0.722,0.557,0.655,0.676,0.619)
Di+(社会)=(0.417,0.428,0.568,
0.531,0.483,0.489,0.574,0.633,0.673)
Di+(居民)=(0.768,0.782,0.789,
0.815,0.842,0.848,0.845,0.859,0.878)
(二)城乡总体差异度计算。在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差异度基础上,差异度的最理想解为:(0,0,0),应用TOPSIS法计算城乡总体差异度:
Di+=(0.591,0.602,0.660,0.666,
0.600,0.648,0.663,0.698,0.705)
(三)数据结果分析
1、重庆城乡总体差异度比较大,并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重庆市确立为城乡改革试验区之后,上升的趋势明显减缓,这与重庆市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背景条件下进行改革是相吻合。在2004年差异度出现了一个低谷,主要原因是由图1所示的经济差异度和社会发展差异度的降低造成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以及收入差距的减小也验证了这一点。(图1)
2、重庆市城乡居民的差异度总体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处于上升趋势。重庆市城镇居民尤其是主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贫富差距、人口素质等发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城乡居民之间的综合差异度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进而促使城乡综合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
3、重庆市城乡经济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合理转化,这种较高的差距水平将会逐渐减小。
4、城乡的社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上升,总体差异度仍然较高。虽然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保险向农村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缓慢。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寿康.TOPSIS价值函数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3.
[2]张颖超,卢艳.基于改进的AHP—TOPSIS法的和谐社会综合评价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
[3]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
[4]李岳云,陈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5]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6]Hwang C L.Yoon K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1981.
[7]郭翔宇,颜华.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机制、对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8]杨建涛.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测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关键词]统筹城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张祖荣(1966-),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程华
(1971-),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重庆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大学生素质教
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27-03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质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了严峻的挑战。新农村建设需要掌握改造、创新农业、农村经济
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现代化社会的一元的才能和实践技能的、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品质的现代高技
结构。而解决好‘三农’问题就是要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重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各地高校要切实承担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点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认真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的智力、人才资源库的任务,急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发展农
政策,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新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长效机制。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需要经济杠杠对工农业产值的干得好”的大学毕业生。
调节,需要政府对工农业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需要政策对农业一、地方本科院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
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倾斜,以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所在地方的最高学由于受传统精英教育模式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
府,集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于一身,理应承养模式上倾向于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只注重学生的基础
担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智力、人才资源库地位和作用。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训练;强调理论型人才培养,忽视实践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现实,向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观提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注重知识传承,忽视创业精神和创新
能力训练;注重专业素质提高,忽视综合素质形成①。忽视生源
知识能力差异,忽视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立体考察即忽视大学
生个体知识结构受社会需求、岗位变化的影响,忽视对大学生个
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错位培养和特色发展,构建与学术型、研究型
大学一样的课程结构体系,统一采用“推荐教材”进
“规划教材”,
而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与外部社会环境系统的严重偏离,造成
大学生个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高度重叠。
地方本科院校的这种传统做法导致其在人才培养规格、人
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存在与老牌本科院校严重同
质化问题,导致其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导致毕业生就业期望
的严重同质化问题。毕业生蜂拥而至大城市寻找学术性、研究
性工作且不说他们将以理想的就业单位、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和
工作舒适度等作为择业标准。他们看不起也根本不能适应基
层一线的岗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往往盯住
大城市的公务员和高薪白领等职位,“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
成为就业首选……而去农村的仅占
4.0%,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大
城市明显过剩②。由此可见高校要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培养“下
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和
智力支持还十分困难。
二、以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目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
标,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重庆文理学院是经历了由升本之初简单模仿传统本科院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到艰难探寻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终
于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学校接受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
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此为契
机,以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质量即生命”为指
导,确定了以推动项目试点进展为抓手,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指导,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升学
校内涵,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思路。
1.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选择了与成熟本科院校
进行错位发展的创新之路,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
任务,以提高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和重庆城乡统筹的能力和水
平。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
练,培养其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
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各种专门职业技术的实践工作者,如
技术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师、教师、律师和管理干部等简称
“师化”人才。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可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装
配、维修保养、质量检验与控制、营销、管理中从事多环节工作。
这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强调的
是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学校传统是一个师范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类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这不利于学校进行应用型
人才培养,不利于学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庆城
乡统筹的能力。针对此学校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按照“需求导
向、新兴交叉、应用优先、结构优化”原则,积极推进新专业申报
工作,鼓励交叉学科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重庆高新技术
产业专业……进行新专业申报;按照“停、拓、限”原则对传统专
业进行改造,严格控制传统的、在全市乃至全国布点较多的专业
进行新专业申报,有效降低了师范类专业比重,逐步增大了应用
型专业比例。近三年,学校成功申报的
13个新专业中工学占了
8个,理学
1个,约占成功申报总数的
70%。专业类型结构发生
明显变化,改变了过去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的局面,这从专
业类型上根本改变了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见图能力训练;注重专业素质提高,忽视综合素质形成①。忽视生源
知识能力差异,忽视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立体考察即忽视大学
生个体知识结构受社会需求、岗位变化的影响,忽视对大学生个
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错位培养和特色发展,构建与学术型、研究型
大学一样的课程结构体系,统一采用“推荐教材”进
“规划教材”,
而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与外部社会环境系统的严重偏离,造成
大学生个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高度重叠。
地方本科院校的这种传统做法导致其在人才培养规格、人
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存在与老牌本科院校严重同
质化问题,导致其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导致毕业生就业期望
的严重同质化问题。毕业生蜂拥而至大城市寻找学术性、研究
性工作且不说他们将以理想的就业单位、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和
工作舒适度等作为择业标准。他们看不起也根本不能适应基
层一线的岗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往往盯住
大城市的公务员和高薪白领等职位,“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
成为就业首选……而去农村的仅占
4.0%,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大
城市明显过剩②。由此可见高校要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培养“下
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和
智力支持还十分困难。
二、以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目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
标,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重庆文理学院是经历了由升本之初简单模仿传统本科院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到艰难探寻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终
于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学校接受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
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此为契
机,以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质量即生命”为指
导,确定了以推动项目试点进展为抓手,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指导,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升学
校内涵,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思路。
1.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选择了与成熟本科院校
进行错位发展的创新之路,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
任务,以提高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和重庆城乡统筹的能力和水
平。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
练,培养其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
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各种专门职业技术的实践工作者,如
技术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师、教师、律师和管理干部等简称
“师化”人才。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可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装
配、维修保养、质量检验与控制、营销、管理中从事多环节工作。
这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强调的
是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学校传统是一个师范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类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这不利于学校进行应用型
人才培养,不利于学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庆城
乡统筹的能力。针对此学校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按照“需求导
向、新兴交叉、应用优先、结构优化”原则,积极推进新专业申报
工作,鼓励交叉学科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重庆高新技术
产业专业……进行新专业申报;按照“停、拓、限”原则对传统专
业进行改造,严格控制传统的、在全市乃至全国布点较多的专业
进行新专业申报,有效降低了师范类专业比重,逐步增大了应用
型专业比例。近三年,学校成功申报的
13个新专业中工学占了
8个,理学
1个,约占成功申报总数的
70%。专业类型结构发生
明显变化,改变了过去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的局面,这从专
业类型上根本改变了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见图1、图2)。
3.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重新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新人才培养方案的
目标是重点强化“实践教育”分类,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体系。
制订新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两个“往回找”思路,一是坚持从
毕业生的出口往回找,从用人单位对需求人才的要求返回来制
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坚持从行业岗位、城乡统筹发展所需人才
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返回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每个专
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前要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
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关注区域经
济社会和本专业领域科技的发展趋势;要根据各行各业的职业
标准和实际需求确定能力标准,再根据能力标准确定课程模
块,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
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实践教育的地位,以“应用为导向”加
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育,形成技能过硬、实践能力
强、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新的人才培养方
案充分体现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的办学定位。该方案中课程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实践教育得到
明显强化,实践教学比例上升至
38.11%;选修课比例达到
18%。这大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学生
综合素质的发展。
4.推行“五大”教学改革。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
才,就必须实施应用性本科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
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推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本科教学向应用
型教学的转变,学校围绕本科教学的几大要素——课程教学内
容、教学方式、公共课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毕业论文(设计)等,
展开了全校范围内的“五大教学改革”。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全校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和
职业能力要求重组课程单元、重新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根据应
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各专业中大力增加实践(实训)课程和课时
量;广泛采用探究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目的,努力提高学生在城乡统筹发展
中所需的素质和能力。
改革公共课教学。公共课程教学是一条培养学生人文与科
学素养、批判与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情操的
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课教学改革。思政课改革采取讲座、
红色文化体验、周末思想政治教育课等教学形式,提高思政课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服务城乡统筹、服务家乡的素质提
升。大学英语采取分类分层教学,努力提高各类各层次学生的
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体育采取大学体育俱乐部制,在提高
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某方面的体育
特长和“终身体育”意识。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引导课程考核方式向多元化转变,考
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通
过考核方式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专业
特点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考核,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
用能力。通过增强考核的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体
现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
知识与技能考核并重的考核模式。采取操作、项目训练、口试等
重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
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学校鼓励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特
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创新。鼓励学生以问
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把毕业论文(设计)做到社会组织和企
事业中去,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毕业论文
(设计)不仅能真正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能真正
接触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问题。
5.搭建特色人才培养平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充分认识到
只有通过办学特色建设,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和发展
方式,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顺应不同社会需要,通过局部率先突
破,才能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增强办学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实
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设置特色学院。学校设置了服务外包学院、文化遗产
学院等特色学院,搭建特色人才培养平台,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培养特色人才。服务外包学院瞄准了重庆三大服务外包园区以
及学校毗邻的永川服务外包园区对软件工程(英语、日语)、英语
(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外包)、计算机动画(服务外包)等服务外
包人才的需求,本着“开放性、国际化”的办学思想和“来源于产
业、根植于产业、服务于产业”的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行业标准,不断引进企业教育资源和工程实
践资源,实行嵌入式教学。文化遗产学院以植根地方为发展战
略,致力于对本土文化遗产的发掘、传承、转化的研究、实践与人
才培养。在研究对象上,立足重庆,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
研究重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以教育传承为自身特色;
在自然遗产范畴,以四面山生物多样性为研究支点,突出自身
地域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致力于构建核心课程、专业方向、
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四个层级的合作教育模式。几年来,文化遗
产学院已完成了对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状况的田野调
查,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并在调查、整理的基础上初步
完成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简明图集的编撰,提出了重
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的划分及其与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
梳理;通过对重庆的分析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经济理论。
第二,设立特色人才辅修项目。学校设立特色人才辅修项
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养现
有专业不能满足需要而社会又急需的、在相关行业中具有驾驭
能力的领军人才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特色
人才辅修项目坚持培养社会紧缺人才、学生个性发展、理论与实
践一体化、特色办学、交叉复合、鼓励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原
则。目前已开设了礼仪(礼宾)、服饰形象设计与表演、非物质文
化遗产管理教育传承、数字摄影师、导游技术与艺术等八个项
目,其教学实践促成了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为学生跨学
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拓展就业空间搭建了新的平台。
三、结语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城乡统筹
为指导,通过发展应用型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五大”
教学改革、进行特色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扎实、系统的举措,开展
应用型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提高学生服务统筹城乡协调发
展所需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和基础,
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城乡统筹需
求,增设了一批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如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
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
程与工艺、金属材料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方向、酒店
管理方向、财务管理、生物技术(检验检疫方向)、社会体育(保健
康复方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探索了以
辅修项目教学为支撑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交叉专业为方
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与工业园区互动的服务外包人
才培养模式等。
[注释]
1. 加快小城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当前,随着城市化问题的出现,以及大中城市承载力日趋饱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民工转化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同时,结合当地情况,走一条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道路,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选择。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解决城市化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小城镇走中国式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2)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小镇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解决小城镇建设的不足,结合各地情况,打造出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特色小城镇,从而将我国的城镇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优势和潜力
小城镇作为覆盖农村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启动农村市场方面发挥着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要利用小城镇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形成城乡互补的新机制。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1)加快小城镇建设能够吸聚大量农村人口,有助于把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的重要作用。小城镇与农村相比,小城镇虽然处于城市体系的末端,但仍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障制度等方面具有大的比较优势,是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有力保障。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又具有面向农村、量大面广、转移成本低等特点,能较好地解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小城镇是开辟农村城市化的新路,它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主要途径。
(2)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经济交流发展,有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小城镇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郊型经济的平台。首先,小城镇是城乡商品市场交流的平台。当前,随着城乡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而农村对工业品需求量亦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平台。其次,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再次,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
(3)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助于是促进农民观念转变,推进农村现代化。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工农的纽带,将大中城市的先进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等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小城镇,再由小城镇发散传递到周边农村,为农民现代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也对农民向市民转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实现人的现代化。
3. 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小城镇规模偏小,辐射能力较差,集聚功能难以发挥。小城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定人口的聚集体,其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因此,小城镇规模不够大,人口的数量少,就会造成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导致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过高,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不能满足小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制约了小城镇的建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2)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特色不够鲜明。小城镇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并且受资金、人才及观念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普遍存在起点不高、定位不准观念不新等问题。同时,在城镇规划中,往往忽视对自身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个性特质的把握,使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3)小城镇发展建设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使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功能较为单一。对投资缺乏吸引力资金不足是全国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小城镇建设和阻碍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目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者,特别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收益小、问题多,市场化运作难度大,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机制尚未形成。加之,地方财政配套财力不足,小城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的现象。
(4)小城镇建设权责不明,管理混乱,改革滞后。由于小城镇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政策资源和资金项目比较分散,不能集中投向重点小城镇,未能形成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合力,城镇建设管理中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同时,由于主管部门间职权交叉,责任不明,加之改革滞后,对小城镇的建设管理有时放任自流,在管理上执法力度不够,违规建设、未批先建、乱搭乱建等现象突出。
4. 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把小城镇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融资,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配套,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以制度创新推进小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切实做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作为基本前提,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小城镇规划要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要求,体现高起点、可持续,从而使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其区位优势、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真正走一条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的发展道路。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问题,坚持把“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增强城镇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融资,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小城镇建设要通过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摆脱对财政的依赖思想,使小城镇建设从过去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转变为向社会向市场要投入的机制,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逐步朝着国家投入为辅,社会投入为主,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形式过渡。完善小城镇地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城镇土地转化和升值、房地产增值中筹集建设资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大力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培育资本市场。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倾斜与扶持,努力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配套,集聚农村人口,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关键之一,要充分考虑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载体功能,增强人口凝聚性,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积极探索农民安居、就业、失地补偿、社会保障的有效办法和途径。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实现城镇化。同时,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重点解决水、电、路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切实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4)以制度创新推进小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因此,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进行体制创新,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首先,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决策管理水平。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搞好城乡社区服务上来,要不断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方面的执法力度,实现建设管理规范化,创造有序、文明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贾玉洁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改革与开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