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七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有一个共识:作业批改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批阅作业不仅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效果,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反思,诊断教学中的症结,修改、完善并作出第二次教案,便于教师在后续教学环节中加以注意,随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还能促进学生通过教师给予的评价与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矫正学习过程中的失误,进一步弥补缺陷,巩固基础知识,是促进师生双边有效活动的最佳途径之一。
但是当我们再次关注自己已习以为常的教学常规工作时,我们是否曾反思过:现在我们常用的批阅方式是否真的适合学情与学生的需求,是否能促进学生对做作业这样的数学活动更有兴趣,更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中,是否遵循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理念?
为有效改变学生对待作业的不正确态度与做法,同时保证并促进作业批阅与反馈的实效性,我尝试并在实践中调整下列实施过程中的各步骤:
1、准备工作
⑴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题:倘若我不加选择地“端”给全班学生同样味道的“饭菜”(相同的难度,同一个数量即全部),强求他们按同一个要求“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凭自身努力确实不能完成,有的可能会应付性地马马虎虎完成,基础差的后进生往往会选择走“抄袭作业”这条违规路。因此在作业布置时,我不以同一把尺子衡量全部学生,因人而宜,因材施“业”:A组:1/3的基础题+提高题(选做题);B组:基础题为主,配以部分中等难度的习题;C组:2/3的基础题(少而精),重在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其中B、C组的作业题坡度小,循序渐进,难度与分量相对要轻。学优生完成A组习题,中等生完成B组作业,后进生主要完成C组,有能力与时间的可经学生自己向我申请后可适当完成少部分上一层次的习题(实践中这样做的学生很少)。而对于班内各阶段性测试多处于较差率行列的个别学生(3班2个,4班3个),平时的作业在C组基础上再减少1/2的量(每次都由教师选题)。让学生能体会到我对他们的理解与这种作法的苦心,首先赢取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同,使我对他们接下去要提出的做作业与订正要求(必须独立,不会可问结对小老师,务必不抄袭)有被接纳的可能。
⑵优化组合“顾问小组”:从学生中选出5-8位数学学习态度认真,乐于辅导他人的学优生组成“顾问小组”,主要职责:①监督班内同学做数学作业情况,对个别同学出现的抄袭现象进行制止;②对结对的后进生或其他同学出现学习困难时给予辅导;若练习中遇到自己也有困难的可先向老师提出相应问题,明确相应解答过程后再指导别人;③收集同学们做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收集在作业互批过程中同学发现的共性问题(并向老师汇总),并和老师一起对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张贴“纠错栏”供学生参阅订正;④收集作业中解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并及时记录张贴于“学习园地“中让全班同学欣赏交流。有这些“顾问”的协助,原来那些我必须抽时间到学生中去解答或督促、辅导等工作,现在很多可以由他们出面主持,让我由原先的独角演员演变为幕后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我有更多时间(相对过去的批阅工作)对那些学习态度反复变化或不端正与成绩波动起伏较大的学生给予沟通与辅导,还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后反思,促进后续教学的良性循环。
2、作业批阅实施阶段
⑴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与多数学生的掌握程度,选择合适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批阅方式:一类是学生能操作,适合互批的,如代数部分中“有理数”单元,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与混合运算;方程单元,如一元一(二)次方程的解法、代入或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答步骤学生易批阅并能找出别人解答过程的错误或问题;第二种是内容较抽象,一半左右学生理解或解答有困难的,宜采用分层批阅与分层下发作业的,如函数各部分,特别是二次函数;几何证明过程,如全等三角形(七下)、特殊的三角形(八上)、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八下)、圆的有关知识(九上)等,证明步骤让学生批阅有较大难度,批阅时易造成异议与困难,应由教师自己分层批阅并让顾问组协助教师参与订正辅导的形式更能有效解答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相应问题。
⑵作业上交顺序:学优生中间生后进生,并允许那些作业确实有困难的学困生延缓上交,但前提是作业必须独立完成;同时为有效堵住部分学困生与那些懒于思考总是借口“参考”的中等生较易从身边找到可“借鉴”或抄袭的源头,我与学优生约定:尽可能在每日放学前把数学作业完成(若上午上数学课的,午自修后或第六节课后完成)上交;允许其他部分的学生提前上交当日的作业,“谁先交的谁优先面批”,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后的有效记忆时间内及时独立完成作业,使自己能尽快获得学习的反馈情况,及时获得老师或同学的指导、帮助,把每日的数学问题在当天解决,少留“夹夜饭”。
3、作业批阅方式
夸美纽斯说:“凡是强迫孩子们去学习功课的人,他们便是给了孩子们很大的损害。假如一个人没有食欲,却又被迫去吃食物,结果只能是疾病与呕吐,至少是不消化、不痛快。反之,假如一个人饿了,他就急于要吃食物,立刻可以把食物加以消化,容易把他变成血肉。”知识的获得在于求知的欲望,这是不能够强迫的。我们要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方法要能够激起求知的欲望,必须来得自然。“因为凡是自然的事情就都无需强迫”。水往山下流是用不着强迫的。
例如,在教学苏科版《数学》八上“勾股定理”时,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八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即具体思维向形式化思维的转变时期,所以可以说,勾股定理的教学也处于学生思维转折阶段。勾股定理的教学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怎样让学生“自然地”发现勾股定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二是怎样让学生比较“自然地”找到证明方法,感受几何论证的严谨性。
探究勾股定理的方法是利用如下方格纸(图1、图2)进行探究。
首先让学生计算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分别是多少,只要能计算出三边的平方,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平方关系就很容易猜想出来的。而直角三角形边长的平方实际上就是每边上的正方形面积。其中正方形A、B的面积容易求出,而斜边上正方形C面积的计算有一定的困难。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割”,如图3、图4所示。
上述在方格纸上运用内割法或外补法求斜边上正方形面积(七下:从面积到乘法公式)的活动蕴含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思路,由图5可得:c=(a-b)+4ab,由图7可得:(a+b)=c+4ab,化简之后就得到a+b=c。因此,利用方格纸探究可以帮助学生较顺利地猜出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从而水到渠成地获得定理的证明,使勾股定理的学习一气呵成。
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利用方格纸不仅能让学生很容易地猜出勾股定理,而且能自然地启发学生证明勾股定理的思路。因此,在证明勾股定理的教学环节,不应该另辟蹊径:如直接向学生介绍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法,或采用前述拼图的方法,等等,而使得勾股定理的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错失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机会。
二、让知识网络自然地建构
自然在它的形成进程中是从普遍到特殊的。比如:一只鸟儿要从一个鸟卵产生出来,先形成的并不是鸟头、一只鸟眼、一根鸟毛或一只鸟爪,而是按照下列程序:整个鸟卵得到了温暖;温暖产生运动,这种运动生出一个血脉系统,这就构成了一只整个的鸟儿的轮廓(划分了将要变成鸟头、鸟翼、鸟足等各部分)。这个轮廓没有完成以前,个别部分是不会先完成的。
一个艺术家把这种情形当做他的模范。他并不开始就画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个鼻子或一张嘴,而是先用木炭勾出一个面孔或全身的轮廓。如果他觉得这个轮廓类似原来的形状,他才用笔轻轻勾画,一切细枝末节仍旧省略不画。最后他才加上光与影,用种种颜色把各部分仔细画完全。
由此可见,老师在教学的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之前,也应该引导学生对整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整个知识领域的一般轮廓放在学生跟前,从整体上概括地思考一下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努力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应当学到研究数学一般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苏科版《数学》八上“平行四边形探究”时,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问题:类比三角形的研究,你能勾画一下“四边形”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先让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在后续研究中能“见木见林”,给学生提供基本思想方法,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
通过归纳得到:
四边形的定义(概念,组成要素,对角线等相关元素)。
进而得到:
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内角和、外角和等);
四边形的全等(暂时不研究);
特殊四边形的研究,也可以按角的特殊、边的特殊分类,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性质、判定、大小度量等;
相似四边形(暂时不研究)。
师生总结:
边的特殊性,可以从“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两个角度入手。如果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从直观上就可以发现,这样的四边形具有中心对称性,对称中心就是对角线的交点,而且由全等三角形易得两对对角分别相等;再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容易得到它的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平行四边形,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性质和判定。研究“性质”,就是在“平行四边形”的条件下,它的组成元素有什么普遍规律,如边的大小关系、内角的关系、对角线的关系等;研究“判定”,就是考察具备什么条件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
一直以来,我们对复习过程的认识不够,大部分老师都是采用以下3种传统复习方式:知识点梳理;针对知识点的训练;模拟试卷强化。通过长期的复习实践,我觉得这样的复习存在明显弊端:学生对于知识点只是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链;针对性不强,学生脑中只有题目,对于考试中考察重点与必考点很不熟悉,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味道;学生不能形成一套系统的复习方法,在考试前不能真正把课本由厚变薄。针对这些现象,结合新课改理念,我认为复习过程应该还学生一个天空,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打造生本课堂,生命课堂、高效课堂,以生为本,才能更“有效”甚至“高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一、推陈出新,巩固双基
1.教师在复习前,应该以考纲为蓝本。研究(1)教学内容中有哪些不考的知识点;(2)知识点的能力要求;(3)教学内容中近几年出现的新题型;(4)近几年,哪些知识点年年考,哪些还没有考过。
对于第(4),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我今年中考一轮复习前设计了如下表格。
这样的整理,有利于教师掌握考试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工作,也可以让学生发现哪些知识点经常考,考的题型及方式有哪些?达到让学生重视重点知识的目的。
2.让学生体会编题,使知识的应用更加熟练。如:人教版七下期末复习,我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常考知识点题型,而学生的作品让我眼前一亮。
(1)形式的改变:如:填空变选择,或者选择、填空变为解答题等。
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3,6),点Q坐标为(3,4),下列点中不在直线PQ上的是()。
A(0,4)B (-3,4)C (4,4) D (3,0)
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3,6),点Q坐标为(3,4),则线段PQ的中点坐标()。
(2)知识的综合:如:考察点在各象限的符合特征。
原题,点(1,-2)在第象限。
学生延伸为:①与不等式结合:点(m-1,2-m)在第一象限,求m的取值。②与方程组结合,点(x,y)中x、y满足方程组 ,该点在第几象限?等等。
(3)问题的探究,如:训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1,ABC是一个三角形的纸片,点D、E分别是ABC边上的两点,若沿直线DE折叠,则∠BDA′与∠A的关系是____。
探究(1):若折成图2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究(2):若折成图3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图1图2图3
在试卷评讲后,有同学提出,如果把三角形变化为四边形,同样折叠,又会出现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探究(3):如图4,将四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A、B落在四边形的内部时,∠1+∠2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
多好的一种思维递进,我感叹我学生的进步。
(4)回顾课本,灵活应用。如课本
P70第(8)题,如图,ABC中,AB=2cm,BC=4cm,ABC的高AD与CE的比是多少?
本题主要考察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我布置学生作业:你能够用不同方式去体现出这样一种数学方法吗?我挑选了学生设计中的两题。
①如图6,在ABC中,AB=1.5AC,AD平分∠ABC,则CD∶BD的值为_________。
②如图7,AOD的面积为3,AOB的面积为4,COD的面积为6,则BOC的面积为 。
以上的变式训练既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究、概括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二、病例警示,夯实双基
面对不断变化的试题,复习的第一阶段,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夯实基础,千万不能走过场,赶进度,把知识炒成夹生饭。务必让学生达到听懂了,记住了,会用了。我的操作方式是:①课堂导学卷例题的体现,②每日一练(自编),③填空、选择专项训练等。
当然复习过程中更需要重视问题的暴露,因为复习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把原有的一些错误思路、或者易错的得到改变。
如:三角形复习中,导学卷中设置一栏,下题中的解答有“病”吗?如果有“病”,请写出“病因”。或者指出易让别人犯错的“陷阱”在哪儿?
题目:在ABC中,∠A=50°,高BE、CF所在直线交于O,且O不与B、C重合,则∠BOC=
解:如图,∠A=50°
∠ABC+∠ACB=180°-∠A=130°
高BE、CF所在直线交于O
∠AFC=∠AEB=90°
∠ABE=∠ACF=90°-∠A=40°
∠EBC+∠FCB=130°-80°=50°
∠BOC=180°-(∠EBC+∠FCB)=180°-50°=130°
课堂上,师生踊跃地展示了对题目的认识:
(1)由于三角形高的位置与三角形的形状有关,此同学没有考虑钝角三角形。
(2)做题中一定要重视无图题目,画图形时考虑全面性。
(3)我还可以类似取一题: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夹角为45°,求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
(4)此题是根据三角形形状进行分类,实际上在等腰三角形中,对于边、角的分类,同样产生多解。
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去解决,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认识、渗透、迁移,同时也解决老师强调而无实效的状况。对于相关易错点,我们要抓反复,反复抓。对于重点内容、反复失分的知识点要提高过关率。为了便与掌握每个同学的得分率,我设计如下表格:
注:需评讲题目用红笔打勾。
根据统计,“需讲评人次”≥班级人数15%时,教师在全班集体讲解;“需讲评人次”<班级人数15%时,不利用课堂时间集体讲解,而是课后由学习小组组长讲解。这样,评讲课的效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加了。
三、错题训练,注重实效
针对训练中出现的错误,你越是重视错误的分析与积累,今后所犯的错误也就越少。因此复习期间让学生用好错题集,可设计如左下框架: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效,作为教师应该建立督查制度。(1)随机抽查,当场检测。(2)及时批改,分优、良、中三个等第,纳入学生考核。以这些为平台,切实做好复习期间的每一步工作,充分体现教师做的踏实,学生学的实在。
另外,二次练习、错题再练、归类重温,均是复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我们的基本思路:面向部分学生――每日的二次练习、每周的错题再练;面向全体学生――每周的归类重温、每月的单元自测。真正使学生“有错不害怕,会订挺高兴”,从而扫清障碍点、减少低分率、增强自信心!
四、心态调整,积极面对
在考试来临之际,帮助学生做好心态的调整工作,让学生正视自我,树立信心,是每个教师的首要工作和任务。
①召开会议,全面动员,努力营造“紧张、有序、和谐、高效”的考试氛围。
[关键词]前科学概念;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初中生对生物学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和看法。奥苏泊尔认为,要对学生已学知识加以了解,并据此进行教学[1]。因此,教师全面而迅速地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对开展初中生物概念教学很有必要。
一、对前科学概念的界定
国内学者刘高峰和刘恩山指出,前科学概念与其他类似术语在表达上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迷思概念”“相异概念”“错误概念”等的内涵及关系确定上[2]。对前科学概念的论述也有很多争论,有学者偏爱“相异概念”,认为学习者可以拥有一些与科学概念不尽一致的观念和规则;美国学者则用“错误概念”来描述学生获得的与科学概念相悖的观念;也有学者主张用“前科学概念”,认为它最终会将学习者引导到正确的科学概念上来[3]。在此更倾向于第三种看法,认为前科学概念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有些是部分正确或部分错误的,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可以诊断、引导和矫正,从而建构科学概念(见图1)。
学生通过经验的积累和自身实践,对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现象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形成一些观念及规则,但往往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4]。前科学概念一旦形成,通常会具有自发性、广泛性、顽固性、隐蔽性、差异性和反复性等特征,仅靠教师一二节课的教学较难使学生这种已经稳固的观念发生转变。但研究同时表明,如果学生拥有正确的前科学概念,将会对学习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如果拥有片面甚至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将会对科学概念的形成造成阻碍[5]。
二、对生物学前科学概念的调查
笔者运用二段式选择题的方式,设计了针对人教版七下《生物学》的前科学概念问卷,对全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了2011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教材中的一至七章。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80份,有效问卷264份,占问卷总数的94.3%。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问卷中所列举的《生物学》教材相关的前科学概念,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对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能够形成较正确的前科学概念,如青春期、贫血、合理营养、ABO血型等;对于接触较少又比较抽象难懂的事物,容易形成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前科学概念,如视觉中枢在大脑、胚胎靠胎盘获得营养、神经调节以及激素对人体的作用等相关概念的偏差比较明显。
三、初中学生的生物前科学概念的形成分析
1.生活经验的影响
如不少学生认为,细菌、病毒都是有害的,而忽略了人们平常喝的酸奶也是利用细菌发酵而成的,细菌也有可以利用的一面;学生对银杏、松果等裸子植物没有果皮难以理解,对苹果、木瓜等可食用的俗称“果肉”的部分其实是“果皮”也难以理解。以上皆是因为很多生活经验已深入人心。学生进入初中后,视野更加开阔,所涉猎的知识日益广泛,但原有的认知结构可能会限制新知识的扩容。此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调整知识结构,搭建新的认知框架。
2.生活惯用语的影响
人们常说“十月怀胎”,但其实正常胎儿在母亲体内发育的时间只有38周(约266天),是不足十个月的;人们常说的“一朵”,其实是一个头状花序,并不是一朵花;而一粒玉米和一粒葵瓜子都是一颗果实,而不是一粒种子;人体的“呼吸”不是指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仍然比二氧化碳含量多。这些生活习惯用语都会影响学生对生物科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
3.社会媒体的错误引导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媒体给学生带来海量信息的冲击,但学生的甄别能力有限,很多信息会引导学生形成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如白色污染,不仅指塑料袋或快餐盒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包括不易回收、难以降解和视觉污染等特质,因此大多数学生掌握的都是不完全正确的前科学概念。又如,一些保健品打着基因治疗、基因美容等宣传口号,增加了学生对基因概念的困惑和理解难度。
4.学科知识的负迁移
在学习“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后,学生知道了果实和种子中的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因此很容易会认为农作物在结果期间吸收的大量水分是用于光合作用形成果实,而忽略了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绝大部分水分的生理意义。
5.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
初中的生物学既有感性认识,也有理性思维。从参天大树,到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真菌、病毒,生物的结构层次错综复杂,又高度统一,这种学科特点极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加上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实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前科学概念甚至错误概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包括错误概念的研究,将成为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基于初中生物前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形成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指不同认知主体对某一问题存在不同看法,认知主体已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或新情境之间不能包容的现象。认知冲突的产生意味着前科学概念矫正的开始。例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教师出示一个情境,要将某一方位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该往哪个方向移动呢?超过80%的学生第一次都是移错的,按照自己猜想的方向移动玻片,发现原来的细胞不见了!这与之前他们的判断大相径庭。接着教师让学生重新回顾之前“观察字母P,而在视野中看见d”的情境,学生这才意识到显微镜在观察者眼中成倒像的原理,再次回到显微镜下操作时,就能够正确移动玻片了。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显微镜的成像规律,形成“顺时针旋转180度”的科学概念。
2.小组讨论,引出真实想法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关于“光合作用”的内容较易产生前科学概念。在课前,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在纸上记录自己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前科学知识,如光合作用是不是白天才能进行?理由是什么?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在什么部位进行?生成什么产物?过程如何?如果用黑色塑料袋套住植物,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用透明的塑料袋呢?……这些问题都是为了引出学生的真实想法,也就是暴露其前科学概念,这对后续教学策略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趣的是,部分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在小组讨论阶段就产生了碰撞并开始得到矫正,这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很有价值,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3.开展实验,构建科学概念
τ谘生无法触摸又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内容,如视觉的形成过程,单靠小组讨论是解决不了的。学生虽然对眼睛的外形相当熟悉,但对视觉的形成过程却是一知半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有关科学概念,教师采用了凸透镜模拟眼球折光系统的实验。当学生质疑为什么挡板上观察到的是倒像而实际我们眼睛观察到的是正像时,教师及时引出大脑的功能,即可以将倒像调节为正立的像,进一步确立“视觉的形成一方面依靠眼球的感光和折光效果,同时也离不开神经、大脑和肌肉协调作用”的科学概念。
4.交流评价,应用解决问题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学过的科学概念,如果得不到及时巩固,将很快被遗忘或消退。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也指出,学生在不同指导方法下学习24小时后,对内容记忆保持率最高的是“教授给他人或对所学知识立即加以运用”,保持率可高达90%,而其他方法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实践(75%)、讨论(50%)、示范(30%)、视听结合(20%)、阅读(10%),最低的是听讲(5%),这对教师的教学有极大的启发。一般来说,初中生物的概念教学可以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价来加深记忆,或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巩固,在完成单元任务后进行复习和检测,以达到转变前科学概念、构建科学概念的目的。
总之,开展初中生物前科学概念的研究,是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生物概念教学效能与品质的需要。如何发现、揭示和准确把握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前科学概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转变成科学概念,是值得教师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奥苏泊尔著.佘星南,宋钧译.教育心理学:认识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