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有关幼师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1 00:51: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有关幼师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有关幼师论文

篇(1)

2副施工队长在HSE管理小组中也负有重大责任。副施工队长的工作同施工队长一样,需要对施工队各项工作监督负责,同时还辅助施工队长带领、管理施工队。

3工会主席在施工队中主要负责施工队群众和员工的HSE意识的宣传工作,参与施工队的各种方案的讨论决定,保证各种宣传工作的有效进行。

4团支部书记在施工队中主要负责向共青团员宣传开展HSE工作,负责向青年员工宣传普及HSE知识,保证HSE工作能够在青年员工中有效执行。

5HSE监督员在施工队工作中主要负责对于各项方案的制定实施的监督工作,在施工队工作中起重大作用。

6班组长在施工队工作中主要起领导、监督以及管理作用。

7员工作为施工队工作中的主要劳动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是施工队HSE管理体系的中坚力量。10施工现场医生主要负责给员工提供医疗服务,在救助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HSE的相关要求进行,同时还要对钻施工队的卫生设施进行消毒。

二、财务管理体系

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在石油施工现场工作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只有严格的估计预算好所需要的费用才能保证好施工工作的有条不紊的进行。单位人力成本和机械设备有效利用率是石油施工现场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财务支出。成本的考虑需要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每天所需的单位时间内的施工作业费是时间上讲的成本,而空间是指施工机械设备所消耗的成本。需要考虑好这两点,在石油施工现场的财务管理方面才会没有什么纰漏。

2.1安全管理体系

石油施工现场的人事管理是安全管理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合理的人事安全管理可以使事情做到事半功倍。如果在工作时不能做到各司其事责任分明,对于各个人事把不好关,那么,由于石油施工现场的作业风险系数高这种特性,很有可能会出现危险事故和人员伤亡。其次,施工队长、副施工队长、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及监督员等在石油施工现场及工作前也要做好安全意识的普及以及各种培训,使员工们能够在石油施工现场进行作业时注意安全,随时防范。

2.2风险管理体系

HSE风险管理体系是以科学化和系统化为核心的科学管理,中心思想主要是以预防为首要考虑对象的,所以各类数据的严谨性必须得到保证。做好各类HSE风险的识别管理工作可以未雨绸缪。首先关于石油施工现场的风险环境需要做出合理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然后在得出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前还要将各种风险数据整理出来,这样该HSE体系才能安全实施,并且该系统是具有实用性且操作性强的。

除了该风险数据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外,还需要工作人员的全面配合,只有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整个工作才能有序进行,整个系统才能更具现实性、动态性、系统性。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估计HSE的各种风险级别,实现分级管理,施工队管理小组、施工队长、副施工队长等各个管理人员分级预控、预警,各司其职,同时充分调动各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大家的热情调动起来,工作效率才能更高。为了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各个管理人员深入浅出的对员工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训,深入的在施工队员中进行HSE的宣传教育以及学习,加强他们对风险防范措施的了解,督促员工积极执行HSE工作,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2)

二、目前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目前存在几个弊端,最主要的还是快速核算问题。这涉及到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市场经济的完善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当然也使企业面临诸多挑战。现代石油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是仍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就目前来看,我国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尚未与现代化经济建设所要求的经济水平相匹配,未能与其他行业的财政经济部门进行及时的联络和战略上的分析与交流。尽管已经面向了市场经济环境,但财务管理的观念和模式还是无法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国际化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此外,部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观念落后,所配备的基层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基层财务管理者对当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知识、技术、方法等的了解不足,专业素质和专业修养偏低,不能够熟练操作常用办公软件,不能够跟上现代化社会快速传递、分享、消化信息的节奏,因此在财务预算中缺乏及时、合理的分析、预测、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石油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具体模式

我国的石油企业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也在不断的进步,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石油自身的特点是不可再生,所处行业也极具特殊性,决定了其财务管理也有相当大的的特殊性。石油行业2013全年捷报连连,譬如我国成品油质量升级步伐加快,中国石油等联合中标巴西深海石油区块。在取得进步的同时,始终不能背离恰当运用资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宗旨。目前来看,中下游炼化、销售领域,民资进入的情况是最好的,不仅数量多,并且有了一些活跃的龙头企业。原油仓储方面,民资也已经进入。地炼领域,民营地炼分布在广东、山东等地。近年来,民营油企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如何合理规范民营油液,运用这些资本创造出更多的商机,归根结底也就是在探讨如何建立一个较为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目前我国企业由于快速核算问题使企业财务面临种种困难的现象经常发生,因此需要从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从企业的现状着入,对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困难进行分析。由此可以得出,石油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中的主要内容,将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严格化。其中包括对预算进行科学、准确的编制,完整、合理的制定;预算进行严格的执行;对企业财政的运行进行仔细、缜密的记录;对企业各部门的财务状况进行如实的反馈;并且建立健全财务审查和管理制度,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规范处置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篇(3)

1.2实习环节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够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实习给学生提供了培养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并未针对性设置实习内容,仅让学生从旁协助,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学生难以从实习中找到自身的不足,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导致实习失去其原有意义。实习模式基本沿用固定不变的模式,很多学生并未注重对自身创新理念的培养,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实习任务,很多学生都是照搬原先的任务模式,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即可。学校在考核过程中并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忽视实习对学生的影响,评价手段过于单一。

2提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实习效果的策略

2.1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念正确的实习观念是学生取得良好实习效果的前提。实习作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重要一环对其整个职业生涯都有重要影响。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并未养成正确的职业观,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仍旧很模糊。通过实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己日后即将从事的职业,形成初步职业体验,并在实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日后的学习中针对性改善。缺乏正确的实习观念将会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虚度光阴,无法通过实习获得经验,甚至会对日后的教学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2.2创造多变的实习环境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学校教育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实习就是培养这些能力的良好平台。一成不变的实习环境难以带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尤其是学生在实习中仅以旁观者角度时,其实习热情将快速被冷却。教师可以适当在实习中加入一些突发事件,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让学生在实习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提升。未知的实习环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让学生敬之畏之,端正实习态度,并将全身心投入到实习过程中,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

2.3制定科学的实习内容在一年级的暑假,让学生分组自行制定旅游线路,经过班级答辩最终评选出最合理的线路作为旅游认识实习的线路图。在出发前,各组需根据抽签分到的任务了解沿路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信息,然后在到达目的地后开展调查,做好日志登记。在二年级时,开设的理论课程有《市场营销学》和《应用统计学》,与之对应的实践课程有《旅游营销调研》、《旅游营销策划》、《Spss软件实训》,使得学生可以将理论学习快速的融入到实习中,通过对某个景点的市场调研、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制定一份策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课堂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对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对实习实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三年级时,专业课程开设更加集中,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就业,我们在酒店和旅行社方面都安排相应的实习实训,如《酒店实习》、《饭店管理软件实训》、《旅行社实习》、《旅行社管理软件实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开展实习,指导老师会不定期到实习地检查实习情况,并听取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作为实习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四年级的实习是就业前实习,主要指学生在有签约意向的单位进行实践实习,如此确保学生不会陷入到毕业即失业的状况。

篇(4)

2.建立健全的物资信息网。建设健全的物资信息网是非常关键的,把网络建设与物资供应系统联合在一起,首先要把网站的内容和结构策划出来,物资信息网是电子商务开放的场所,也是不同部门相互交流的良好平台。

3.加强物资管理中的物资采购。对于石油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来说,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物资采购。要建设全面优良的物资采购体系,科学的针对石油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物资采购管理的分工,能够大大减少物资采购的环节,进而降低采购成本。

二、现代物流技术在石油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需要严格遵循“从复杂到简单”、“再从简单转变复杂”的内部运行规律。简单是将物资发配到需求现场,复杂是将物资进行合理、精准、科学、实惠、高效的管理,现代化物流技术在不断的优化改进,对物资管理的流程有很多促进作用。

1.当前物流的技术概况。目前的物流技术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的结果,它是在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下产生的,现代物流则是保证电子商务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现代物流技术,包括储存、配送、装卸、搬运、包装以及库存,是综合性运作的一种新型管理服务模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管理信息每个环节有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物流管理需要先进优化的理念技术才能形成完善的供应链,才能实现服务一体化、完善化。这样不仅可以成功地降低物流管理运作中的总成本,还可以有效的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将现代物流技术适当地应用于物资管理中,可以有效的防止物资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供应中断而造成的工期世界问题,做到及时准确的物资管理和供应。

2.现代物流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商业零售领域应用相比,石油企业的物资流动有较强的确定性,对物资的项目要求更加容易确定,使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方便,能够和供应商形成长期而又稳定的高效良好的企业合作关系。由于石油企业是大型的工业企业,其在维持日常运行和发展方面所需的物资数量大且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较高,另一方面,一般来说,石油企业的物资的体积较大,其运输和储存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说,运用合理的物流管理的技术,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物资物流管理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所需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整个物资的所需成本,加速石油企业自身的资金的周转。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石油企业物资物流运转的选择也逐渐增多,但是考虑到其物资一般数量巨大,所以大多数石油企业都选择专业化的铁路建设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充分运用现代物流技术的优势,为企业谋求更加稳定和良好的发展。

3.建立高效的物流管理的对策。现代物流技术应用于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需要建立高效的物流管理系统。物资管理人员必须时刻掌握着石油企业生产动态最新准确资料,对物资使用单位的采购周期进行严格的督促,要第一时间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报备,增加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度。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深化并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建立优胜劣汰的供应订货机制。创新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石油企业物资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全国物流网络优势,创新技术,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使供需双方的物流信息得以即时沟通,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以精确衔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

三、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在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建议

1.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建立高效的物资备料系统。现阶段,石油企业在自身的实际运营和发展中,常常会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建立高效的物资备料系统,将原有的、基础的物资供应站加以改造和革新,变成新型的物资配送中心,这样在实际的物资配送的过程中,就能够在物流配送的环节中实现质量的检验和调查,既满足了关于库存的调查和储备信息的完善,还能够实现集中备料和配送的专业化,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整个物资配送环节的高效和低成本运营,使各个环节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能快速衔接。还要调动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将物资管理建设成高效运转的整体。

2.对物资进行全流程管理。在物资管理过程中,要将整个物资管理的流程进行细化分解,并重点对单井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通过微观控制提升石油企业的整体物资管理水平,在对整个环节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专业管理、集约运营、内涵发展的原则。

3.加强物资管理使用的计划性。在物资管理中,要不断完善计划的编制效率和质量,其最基本和根本的目的是要满足石油企业日常生产的基本需求,同时,还应当不断的提升物资的周转的周期和速度,降低企业资金和成本的占用量。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等部门首先要积极的根据以往企业实际运营的情况,对于石油生产和物资运转的周期和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其次则就要建立健全而完善的物资管理和运营的秩序;三是频繁的对积压闲置的库存物资进行清理,分析积压的原因,并及时向采购部门通报,调整采购的方式或者节奏。

4.构建完善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物资管理过程所使用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要请专业的人员对物资管理的全流程进行分解,基于供应链设计合适的软件系统,借鉴现代物流技术,通过将物资管理进行信息化和电算化,全面提升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

篇(5)

1.概念内涵

“城市自由民”是指:无固定单位、无固定住所,或虽有单位、住所,但已失去职业,难于受到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约束的小商小贩、劳工和社会闲散人员。

2.主要特征

(1)流动性大。“城市自由民”由于职业的非固定性及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在改变生计和变更经营场所中谋求所得,流动性很大。他们一段时间在这个市场做买卖,一段时间又去那个市场经营某种商品;今天在这里打工,明天又会在另一个地方出现。更有一小部分人在无可奈何下到处游荡,也有一些人步入歧途,小偷小摸,流窜于城市的小区、公交车和商场等处。

(2)无固定住所。“城市自由民”中大部分没有固定住所,居住地一般随临时性工作场所而动,或以家庭租房,或与同伴租房;有些虽在近郊有住房,但在市内无住房,白天或夜晚在市内打工,休息时回到家中。也有极少数人有活干时住工地,无活干时流落街头,睡在车站、码头或收费较低的洗浴中心。

(3)无具体管理单位。“城市自由民”一般处于三不管的状态下。一是工作不固定而没有管理单位;二是住所不固定而没有管理社区;三是自由职业造成没有固定劳动力市场管理。

二、“自由民”的产生

“城市自由民”虽然自从有城市以来就存在,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各层次的城市中并不多见,没有形成大气候,因而对本来就不十分注意形象的城市来说影响并不大,况且那一时期诸如户籍、暂住登记等管理较为严格,所以极少的“自由民”对城市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加快,“城市自由民”的队伍不断壮大,时至今日,在各个城市中都已形成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城市文明进步的一股势力。

“城市自由民”队伍发展壮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可从它的主要构成成分中看出。

1.成分之一:失去土地的城郊农民

失去土地的城郊农民可分为两种情况:

(1)城市扩建占用土地。城市发展扩建,必然占用大量的近郊土地,虽然这种计划内占用土地是有偿的,但造成的结果是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一部分人利用地价款做小生意,一部分人则在流动中打工。无论他们现在从事什么职业,基本上都脱离了当地乡(镇)、村的有效管理,融入了城市管理的薄弱部位,成为“城市自由民”。

(2)联产承包失去土地。联产承包经营土地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城郊内未被占用的土地,随着各种种植、养殖业基地的形成不断集中在少数生产能手手中,这样就出现了将自家土地租给他人耕种和使用,而自身处于无农活可干且日子过得并不宽裕的农民群体。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利用离市区较近的条件,为了更好地生活,以“游击”形式进市区打工,所从事的职业多半是个体或小集体式的服务业。这一群体的人们,由于来去自由(只受雇佣者对劳动质量的管理),城市管理难以进行,因而也成为“城市自由民”。

2.成分之二:下岗、失业工人

经济体制改革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其成果的显著性国人有目共睹,且令人欣慰。但是,由于企业改制、破产、重组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下岗和失业工人增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下岗、失业工人成为“城市自由民”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下岗后无劳保待遇的工人。国家虽然制定了各种劳动保护条例,并尽财力允许范围而为之,但部分企业因种种原因无法按规定交纳下岗工人的劳保金,致使待岗工人生活无着落,他们不得不自谋职业。这一部分人与原单位的关系因单位无暇顾及而基本脱离,而能够找到的新工作单位一般除付劳务报酬外,根本不去过问其他事宜,因而他们几乎全部融入“城市自由民”的行列。

(2)下岗后另谋职业的工人。下岗工人中绝大多数都享有一定的劳保待遇或能拿到城市最低保障金,但生活一般都很拮据,他们大多又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关键时期,不能待在家中休闲,必须重新寻求工作。从理论上讲,这些人虽有单位和社区管理,但一般除领取应得款项外,对单位和社区的依靠程度并不大,处于自主地位,成为城市自由民的组成分子。

(3)买断工龄的工人。让部分工人买断工龄是企业改制中的一种做法,不论工龄年价值高低,其明显结果是部分职工在拿到了一定数目款项后,失去了原有的工作,成为失业者。由于买断工龄时没有年龄限制,因而除少数年龄较大者外,大都要重新进入工作人员行列,而所到之处,从管理的角度讲,几乎全部处于干活拿钱,不愿干就走人的境地;少数人选择经商,但不论生意大小,除纳税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无拘无束,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自由民”。

3.成分之三:外部流入人员

城市发展的开放性,使原有城市居民拥有市区的基本格局被打破,各种自认为在城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人纷纷拥入城市区域,他们中90%以上的人都处于城市自由民的行列。

(1)各种形式的生意人。商品流通加快,物品齐全是城市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而生意人的增多是这一标志的有力支撑。生意人中物资贩运者流动性大,难于进行有效管理;即便是一些确定了生意方向、设有固定摊位的个体户,在缴纳了应缴的各种款项后,也基本上处于各自为阵、我行我素的状态。更有一些小商贩在流动中谋生,工商、城管部门对他们的管理除发现后罚款或没收经营工具和商品外,别无他法。可见,绝大多数生意人在城市内处于自由状态。

(2)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社会的发展,使农村变革加快,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资料促使农村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中的主成分已超越了他们的先辈,思想开放并大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很少有人待在家中过不富裕的生活,惟一可选取的出路是进城打工。农民工中除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务工队外,多数是自由打工族,而其工作一般无固定区域,哪里有活就到哪里“上班”,三天两头更换务工和居住的地方,因而,现有城市管理部门根本无法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管理。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城市自由民”的阵营也日见扩充。

(3)无业游民。无论什么样的城市,无业游民处处可见,成分虽五花八门,但绝大多数来自外地。这些人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游荡,给城市形象以污点,也给城市管理造成混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人是地地道道的“城市自由民”。

三、管理办法探讨

“城市自由民”的大量存在和增加势头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必然。事实证明,如果没有这一部分人的参与,城市的建设、物流、家政服务等都要受到严重制约,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这一群体在有效管理上的缺陷,将从各个方面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必须探讨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1.近郊失地农民的管理

(1)原乡镇管理。近郊失去土地的农民中的一部分因欠缺某种重新寻找就业的能力,以土地赔偿款在银行的利息或亲戚朋友有偿使用部分款项所得维持生计;也有一部分人早出晚归打工,但其居住条件不变,有事依靠的支柱仍然是原属乡、镇和村。对于上述人群的生活状况、问题解决以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等,都应由原乡、镇、村各个相关部门进行义不容辞的实质性的服务管理,使他们成为文明的“市民”。

(2)社区管理。失去土地农民中的一部分人,利用得到的土地补偿款或租住或购买市区内某一社区的住房,很少返回原居住地,因而无法得到原属管理部门的有效管理。对于这一部分人,由于现从业单位的管理只是上班期间的劳动合同管理,对其他问题很少过问或根本不去过问,因而广泛意义上的管理应由居住社区负责。而每一个社区都有责任把他们作为新“居民”纳入到实质性的管理渠道中,绝不能认为他们不是社区原居民而不管不问。

2.农民工的统一管理

正如前述,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大量“解放”,进城务工的农民快速增加,要对这一部分人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登记工作。登记工作是对农民工进行有效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做好了登记工作,才能心中有数地实施管理。因此要出台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相关规定,对所有的农民工(有组织的、个体的和群体的)要求进城后必须到指定地点、部门免费登记,并发放从业许可证,待找到工作后电话通知登记部门,填充登记内容;工作、住址变动后要及时进行变更登记,以便及时通知相关管理事宜。农民工离开打工城市时应将手中持有的从业许可证退回登记管理部门,以便注销相关信息。

(2)录用单位凭证用人。农民工录用单位是否凭登记证用人,是农民工有效管理的第二关键点。若不规定按证录用,首先会使登记失去意义和价值;其次会使管理落空;三是使用工处于混乱状态,如童工使用等。规定了按证录用后,对非凭证用工的单位和个体要有相应的处罚条例,其力度应以用工者不敢再擅自用工为准绳。

(3)必要的检查落实。制度建立后要进行经常的检查落实,发现使用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的农民工时,要在对使用单位和经营者按章处罚的同时,教育农民工遵守登记规定。对那些经教育不改的人要按情节进行诸如罚款(轻度)、不准在本市务工等处理,以便使管理落到实处。

(4)管理责任落实到从业单位。经过登记和凭证从业手续后,绝大多数农民工的从业情况都可以掌握在登记管理部门,因此对他们的管理可通过从业单位进行。这样,一方面可减轻登记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使具体管理责任落实到企事业以及个体经营单位的负责人身上,农民工的生计、权利主张、社会公德教育以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就会落到实处。

(5)无从业单位人员管理责任分解。无从业单位人员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进城后各自为阵的自由务工者,二是失去原工作后未重新找到工作单位者。对于前一部分人可规定每月(或更长一段时间)到登记处报到,说明有关情况,也可由登记管理部门推荐(登记管理部门可掌握一些劳务市场人员需求信息)从业单位供这一部分人就业务工。事实上,从发展的观点看,农民工登记管理部门应逐步向综合管理部门过渡,这样会更有利于农民工的生计。对于第二部分人员可责成原用人单位管理过渡期(一般不超过30天),其后由新用人单位管理或交由登记管理部门按前述办法管理。

3.下岗、失业工人的管理

(1)原单位管理下岗工人。一般下岗工人的原属单位仍然存在,它们理应成为这一部分人的服务管理单位。各单位应该充分发挥内部从业培训和再上岗指导部门的积极作用,妥善安置已下岗工人的生计,并加强相关管理工作。如果有意、无意地把单位内的下岗工人推向社会,使他们处于无人过问的境地,应视其行为为不作为、不道德的,上级管理部门应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如果单位确无精力管理,应拿出一定的资金,委托相关单位和社区进行实质性管理服务,并专款专用,单位定期过问管理成效,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单位认为委托部门管理不善时,可另行选择代管部门。下岗工人若自行解决了工作时,必须在原单位进行登记,或办理必要的调动手续。

(2)政府管理失业工人。失业工人是社会管理的一大难题,应在享受社会低保的大前提下,各级政府全权负责他们的生计和管理,鼓励他们重新树立从业的信心,靠劳动改变生活现状。应在统一管理下,采取如下主要方法:①政府“输血救助”,疏通发展渠道,引导他们向利于自我生计的方向迈进;②成立免费再就业培训中心,从劳动技术、技能上完善他们的从业能力;③成立自救委员会,在发挥部分个体特长的同时,带动群体再创业;④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领取适度补贴,提高生活质量。各级政府在关心失业人员生计的大前提下,将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贯穿其中,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特殊社区创建

对于绝大多数“城市自由民”的管理,最有效的管理办法是建立起特殊社区。这种社区的主要功能是服务前提下的针对性管理。

(1)划地修建简易住宅区。由于“城市自由民”存在的永久性,各个城市都应规划建设一些简易住宅区,供经济收入低的“自由民”低价位租住,且这些简易住宅区的每一处都应成为一个完整的社区。这样不仅可解决一部分“自由民”的居住问题,而且可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很强的教育管理,从而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的有序生活范围内,减轻管理部门的过重负担。

(2)提供必要的服务。特殊社区除为城市文明建设管理好入住域内的群体外,还应针对群体的特征提供必要的服务。其中最主要的是:①必要的生活需求服务,这可由区内人员有组织地完成。②就近解决子女入学,这可责成附近学校完成,或创建社区新学校(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③进行简单就业技能培训,这可由社区组织并低价位收取培训费来完成,也可发动区内具有特长人员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培训。④提供必要的身体锻炼场地和简易器材,这可在社区建设时列入计划,部分器材可由企事业或个体经营者捐赠。其余如休闲娱乐设施等应视城市经济发展和入住社区人员总体收入水平而定,逐步完善。

5.互助资金的设立与筹措

“城市自由民”在生活上的最大困难是,遇到重大疾病住院和子女上学费用的支付,若仅靠政府救济和个人捐款是不现实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设立互动资金,创造以自救为主的绿色通道。这在特殊社区内尤为可行。互助资金筹措渠道主要有:

(1)自愿交纳,离开时结算。这是互助金筹措的主渠道。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规定,在低起点(例如10元/户)的基础上自愿交纳,由社区(未入住或没有特殊社区的人可由登记管理部分统管)管理并专项使用。若交纳人长期离开时,按一定比例结算使用情况后退还剩余部分,超支部分由其他方面筹措资金补充。

(2)政府救济拨款。解决这一部分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除政府的责任外,实际上也是解决城市特困户和农民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政府应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钱进行救助。拨款数量应按城市级别和市内人均生活水平确定,一般控制在每人5元~15元(按登记人数计)。

(3)企业捐赠。城市内效益较好的企业,应积极关注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帮助有生活困难的农民工和其他“自由民”渡过难关。其实,有绩效的企业只要把“有意”节约的款项拿出来捐赠于上述人群,就能起到大作用。

(4)个人捐献。现今社会的变革发展,无论怎样调控,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状况很难缩小,而收入高者中一些人本身就有捐献心愿,而一些人可在宣传动员后有捐赠行动。这样,就会筹集到一定数额的资金为特殊社区和特殊人群使用。

6.有力的监管机制

要想把“城市自由民”的管理工作做到较为理想的程度,各级城市政府管理部门的有力监管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要根据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自管委员会。

篇(6)

学生要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角色由学生到旅游企业准员工的转变,无法适应诸如企业严格的管理、紧张的人际关系、繁重的劳动强度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迫切需要一支专门的实习管理队伍,对学生的工作安排、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地调整,并适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然而,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派出的驻外带队教师很少,尤其是民办院校,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有的甚至没有外派实习指导教师,造成学生在实习期间无人监管、无人指导;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企业而言,所有员工定岗定编,无法安排专人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及指导工作,势必造成管理缺位。

1.2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相当一部分旅游高职院校缺乏科学完善的实习考核评价体系,顶岗实习的效果无法监控。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普遍采用的做法是针对集中实习的学生,由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评定;对于分散实习的学生,则由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评定。这种考评方式主观随意性较大,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此外,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实习报酬、损害赔偿等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部分旅游企业、高职院校或中介机构甚至利用实习生牟取利益;有的旅游企业强制学生加班,有的学生在旅游旺季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且没有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学生在实习期间受伤,不能享受正式员工同等待遇,最终不了了之。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笔者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积极探索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建设策略,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向合格的职业人转变。

2.1深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该院旅游管理专业自创办之初,就与知名旅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共同培养后备管理人才。近年来,学院在原有的“2.25+0.75”、“2+1”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与知名旅游企业共建工学订单班,校企共同构建“1.5+1.5”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如图1所示),即通过“校+企”循环式学习,教师与职业经理人共同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步与岗位任职要求接轨,拓展职业生涯发展后劲。校企双方通过开展教学管理、人才培训、技术研发等多层次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2建设“校企师生”四位一体管理队伍

校企共同构建“岗位实践-课程学习-岗位管理”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打造一支由“校、企、师、生”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管理队伍(如图2所示),即校、企选派专人组成管理队伍,并从各实习岗位遴选学生骨干参与到实习管理中,共同参与实习过程全程管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难题时,既可以通过小组团队研讨寻求解决方法,也可以向校内指导教师及企业实习导师寻求帮助;通过这种“四重”(重安全、重诚信、重能力、重团队)规范化管理,学生既了解了企业生产管理流程,掌握具体工作技能和方法,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管理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从而培养“三高”人才(高层次服务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

2.3搭建“人、机、网”多维管理平台

根据调研发现,该院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达100%,手机已变成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见,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将智能手机引入顶岗实习管理中,构建“人、机、网”多维管理平台,成为一种趋势。首先,基于“四位一体”管理队伍,成立通讯网络小组队伍,以方便动态管理。其次,组建顶岗实习管理QQ群,要求学生在外出顶岗实习前,手机下载QQ软件并加入群),条件允许的院校可以开发或购买“实习管理”的手机APP。学生在实习期间,通过手机可以接收重要通知,也可以提交实习月记、总结等。再次,校企依托共建顶岗实习管理网站或QQ群,实时重要通知、掌握学生实习动态,以及批阅实习小结。

2.4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是确保实习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笔者根据《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教学工作规范》的要求,参与校、企、生三方协议的拟定,并起草了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手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师工作手册》,明确了校、企、师、生的责、权、利,从而确保顶岗实习工作有效开展。

篇(7)

一、中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

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目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主要是在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中开展。参与管理创新的人员主要是专职的管理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很少,这反映了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狭窄,不利于管理创新的广泛开展。当前石油企业鼓励创新主要集中在管理方式方法及管理模式或在一些局部领域内开展创新活动,而管理制度创新较少。这就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从创新方法上看,主要是借鉴其他相邻领域知识和技能,独创较少。同西方大石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主要局限于少数专职管理人员,缺乏群众性;同时创新领域狭窄,创新手段有限,整体创新能力水平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石油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企业经营观念陈旧,企业的管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一些问题:1、国家对企业的有效监督和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没有有效结合;2、已经进行公司化改造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不规范;3、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人事制度没有建立健全;4、没有完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5、企业管理组织机构没有完善;6、成立股份公司后企业管理如何转变;7、重组改制后各个公司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企业管理创新来逐步解决。

企业管理创新活动虽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但笔者认为企业内部环境是制约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1)石油企业的自身特点石油企业属于矿藏采掘业,同其他工业企业相比,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高风险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油气资源深埋地下,勘探开发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率低;二是原油生产受自然规律的严重制约,企业生产的成本费用高;三是油气企业工作场地大都在野外,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1]。石油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约束条件要较普通工业企业要多,而且正是这些特点加大了管理创新的成本,从而使得石油企业很难在管理创新方面有所突破。2)企业创新激励政策导向企业管理创新极易受到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政策导向影响。由于国内原油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为提高原油产量,石油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很强的认知,其投入也很大,而对管理创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积极性不高、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3)企业创新氛围良好的创新意识,与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密切相关。在一个好的氛围下,人就思想活跃,新点子产生得多而快;不好的氛围则可能导致人思想僵化,思路堵塞。由于石油企业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中,对市场反映迟钝,缺乏市场压力,难以形成企业创新的氛围。

三、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给企业经营环境带来了根本性变化。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进行管理创新,以期超越一流,保持不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企业管理创新是一浪高过一浪,在管理的诸多领域中进行了大胆而又成功的创新。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营关系越来越重要,管理创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据我国石油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我认为在石油企业管理中需要开展创新活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

1.组织机构的创新

组织机构是企业运行赖以支撑的架构,科学的机构设置是管理理论与规律的产物,也与企业实际管理的要求相关。目前石化集团正在进行的重组改制过程,实际上是企业制度创新的过程。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组织机构必须有相应的变革与创新,才能适应全新的委托关系、集权与分权要求、管理效率的提高等等。因此,开展组织机构创新活动特别重要,否则企业制度创新就不可能真正成功。

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它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管理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因为技术创新从研究开发、形成产业化到市场推广应用,在整个过程中蕴涵着一种新的管理机理和方法。石油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和追求整体效益的特点,经济效益的提高依赖于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方法和高效益产出为归宿,推动石油企业发展,从而促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创新。

3.经营理念的创新

由于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其价值观及行为存在一种惯性,这种惯性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在其行为中表现出来。石油企业的这种模式及价值取向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应该在经营理念上进行创新,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特性的经营理念,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与行为取向。

4.管理制度创新

一些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后,石油企业主业进入股份公司,成为股份分公司,其它部分为存续公司,保留原有的名称。这是把原来的一个企业分为二个,各自有自己的法人,在经济上、行政上相互独立,但在党群组织上还是一个系统,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5.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首的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方式已经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革,企业物资、资金流动在不断加速,企业原有游戏规则也随之在不断改变。石油企业只有适应这些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寻求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取胜。

6.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资金、技术、专利等企业生产经营要素都可以相互转让,唯独只有人力资源不能自由转让,因为人力资本将取代金融资本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2]。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使得过去以财务管理为重心的管理体系必须进行改革,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如何让职工在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是企业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加强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活动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7.企业流程和信息技术运用创新

流程的改革与创新,源于西方企业对传统分工条件下造成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流程片断化、无人负责整个流程,只追求局部效率优化而使整个流程效率低下的再认识。流程之所以需要不断创新,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电脑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原有流程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很大甚至是根本性

四、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1.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关系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搞好各项其他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前提条件,是企业进行各项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条件。石油企业若想进一步创新、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必须处理好管理基础工作与管理创新的关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证基础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充分搞好管理创新,探寻新的发展方法和手段,推动石油企业向前进步。

2.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关系

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对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缩小与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加强和改善我国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石油企业自身的特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石油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

创新决不仅仅是知识的发现,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其科技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更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可以说管理创新也能创造市场,也能弥补技术创新的不足。因此,石油企业在管理创新过程中,除了尽可能地运用技术创新的成果推动管理创新向前发展,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管理创新来充分挖掘技术创新的潜力和效率。

3.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与自身特色的关系

石油企业独有的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所有的管理创新活动都应当围绕如何减少和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展开。例如,地下油藏呈上下分布,不同的油藏分布在不同的地段,其平面上相互重叠;反映到地面生产上,不同的油藏其地面生产设施可能在同一区域。油藏分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油藏地面生产设施不可能以油藏为单元组织,而只能以地面集输系统为单元组织。因此现行油藏原油成本核算以地面集输系统为单元进行成本要素归集,这样的成本归集反映的是同一集输系统内所有油藏的平均开采成本,从而使采油在优化油藏开采方案时缺乏科学的依据。因此,无论是在经营理念创新上,还是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创新上,都必须建立在石油企业的自身特点之上;否则,所有的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

4.管理创新过程与利用信息技术的关系

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管理游戏规则,信息技术不仅使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特别是掌握当代前沿技术的大企业控制市场的能力不断加强,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资本周转的速度,使他们更容易获得远远高于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这从根本上破坏了利润平均化的机制。由于我国石油企业在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方面与西方大石油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加上管理创新活动缺乏或滞后,使其竞争力差距不断加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已成为当今石油企业竞争的焦点。因此,石油企业在管理创新过程中,运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现行管理创新的重大影响,是决定企业管理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5.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创新和管理创新存在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保证的,不能把二者的关系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篇(8)

增强项目涉及单位及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是做好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前提。管理人员首先应明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安全角度结合行业的特性加大对员工风险管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和技能。在项目进行前的人员选择和安排上,根据工程大小、技术要求、工艺难度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人员,从而降低因管理人员自身知识、技术以及经验等的不足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同时,要对项目具体实施的可行性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科学合理地安排资源,对项目风险开展讨论分析,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全面识别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点

要进行项目风险管理,首要步骤是对项目所面临的风险点进行全面的识别,明确项目风险所在。其目的是为石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和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对策提供操作性依据。因此,在整个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必须认真识别,分析风险的严重程度,以及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从而有效控制、转移和管理风险。风险识别的越早越全面,防范措施越及时越合理,风险管理成本就会越低,相应的项目收益成效就越显著。风险通常是比较隐蔽的,在进行风险点识别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石油工程项目具体操作中,可以将风险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识别。先说内部风险,顾名思义,“内部风险”主要是指发生在项目内部的风险,与参与项目的人员挂钩,常见的风险类型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人员风险以及经济风险等。尤其是技术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最大,因为石油工程项目的技术性非常强,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如果一旦因为技术不合格,而导致了风险事故发生,就可能造成人员方面的伤亡,后果非常严重。外部风险所包括的因素较多,例如来自行业的竞争、自然环境条件、石油市场变化,都可能对项目造成影响。相比于外部风险而言,内部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更为快速、直接,但同时内部风险也是最好管理与控制的,外部风险一般都具有不可控性,往往只能尽可能的规避外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但不论是外部风险还是内部风险,都必须要在风险管理中对它们做好全面的识别工作,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具体识别进行可以将项目配套、物资采办、作业施工、工程安全、环境环保、后勤支持、对外协调以及法律事务等各个方面的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织起来,形成专家组,共同分析讨论项目开始实施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合理识别,提出风险防范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估。同时,制定出风险预案随时对项目实施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但需要注意,在风险点识别过程当中,必须要体现出客观性,不能主观臆断,要对项目相关的资料、档案进行大量的收集,并根据项目建设各个工作岗位的特征、经验,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确保识别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3.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

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是确保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措施,如何制定这套方案,也是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前期的项目风险点识别,是制定风险管理方案的基础条件,因为它能够为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确保方案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在方案制定中需要注意,应当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风险评估经验,加强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来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制定风险预警、风险防范以及风险应急等方案,保证在石油工程项目进行中准确及时把握和快速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当前,我国石油系统全面推行HSE(Health、Safety、Environment)体系与内部控制管理体系。HSE体系强调的是项目与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在现代石油系统的管理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指导地位。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套系统的规范、流程、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的内部管理监控体系。这两大体系在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制定和实施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案时,要将这两大管理体系的作用发挥出来,为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辅助与保障。

篇(9)

成本是项目管理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因素,实现成本的控制对于促成项目投资效益的快速收回具有重要意义。石油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是控制成本的关键人员,其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的成败。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手段一般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要牢牢遵守,项目经理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大多数的项目成本控制不力,都是因为项目周期过长导致的,长期的项目周期既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又要影响下一阶段的项目管理,因此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生产工具对于提高项目管理作业效率,缩短项目周期具有明显效果。

1.1.2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要重视人员的素质培养,石油项目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人才,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对于石油项目的技术水平提升和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项目经理对突出技术人员的鼓励并组织人员开展前沿技术培训,调动起石油项目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1.1.3项目经理要重视项目的账目状况,随时了解盈亏现状,专业素质水平高的财务人员是项目经理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详细的分科记账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石油项目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项目,财务针对每个阶段进行模块化区分,并进行独立财务记账管理,这样可以清晰的掌握项目资金在各个模块的利用情况,有利于整个项目资金的合理配置。

1.2.石油项目的时间进度管理分析

项目的进度管理主要是项目计划的制定及项目计划实施过程的控制,根据合同要求的项目周期,科学配置现有资源进行管理,最终实现项目的顺利完成。项目计划书是由项目经理负责主导制定的,计划书明确了整个项目实施的目标方向。项目计划书是根据承包合同来明确石油项目的范围,最终完成项目计划书的制定。WBS图完整的绘制出整个计划书的内容,即明确了项目的大类别,也对大类别进行了详细的细分。项目的划分实现了每个项目单元的人员落实,最终明确了每个人的任务及责任,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项目的进度情况需要项目经理实时掌握,进度的控制可以在计划书中进行一些明确设置,通过这些设置来实现进度控制,但是在设置过程中不可以将时间段设置的过长或太短,两个月的期限是一个合理的设置时间段。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其它手段进行项目进度控制,例如召开会议的形式,与会者多为主要负责人和各个分段的负责人,项目经理主持整个进度管理会议,将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进度管理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并规划出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计划。在项目的进度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提出一些“赶工”要求,这个时候就需要项目管理者及时进行反应和处理,在必要时还要将项目计划书进行修改,以适应进度管理的变化。

1.3石油项目质量管理分析

项目的质量是关系到项目成败的最关键因素,石油项目管理的质量管理就是在计划期限内,合理配置资源,完成高质量的项目管理,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石油工程项目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其质量控制必须靠制度和管理,不像小的项目那样依靠一个强力的领导者就可以实现控制,石油项目质量管理依靠的更多的是制度和企业文化来实现目标实现。一旦确认石油工程项目,项目负责人就要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开着质量体系标准的制定,完成质量体系标准说明书的制定工作,这其中明确说明项目产品的质量标准参数,而且必须是具体详细的,不能存在模糊情况,语义必须明确,完成质量体系标准书的制定。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中,严格的遵守质量规章制度。石油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需要多个部门的监督来开展质量管理,在项目设立初期就要设置质量监管部门,其责任就要将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汇总,上报至管理层,对于严重危害产品质量问题的环节要坚决制止,对于危害产品质量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切实保证质量管理监督工作的实现。整个项目的实施离不开人员参与,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所在,企业内的人员都会受到这一精神的影响,在项目管理上企业文化常常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开展企业文化的培训对于员工树立质量观和集体团队观具有重要作用,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有力的企业项目团队,对于实现企业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篇(10)

教学媒体都是以物质形式出现的,教学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传统教学媒体,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枫桥夜泊》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我便打开计算机,播放早巳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乐曲。整个教室回荡着音乐,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诗的强烈愿望。

铃声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扫视了一下教室,只见同学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我。此刻,我饱含激情地开始讲解:“说起唐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诗发展的最高峰。许多作品虽然距离现在已有千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唐诗并结识他们的作者。”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我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进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篇(11)

二、“定标准、重创新、抓纠错”打造公司管理优势

管理优势的重要性,在大家都赚钱的时候不容易体现出来,但是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它就显得至关重要。从何处入手打造公司管理优势呢?结合企业当前实际,笔者认为重点在于“定标准、重创新、抓纠错”。

1.定标准

绩效管理上讲,“你考核什么,才能得到什么”,“无法量化就无法考核”。打造公司管理优势的第一个着力点就是“定标准”,而且标准要是量化和动态的,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关于如何定标准,江苏永钢的生产一线“挤水法”成本管理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启示。几位同行老总考察永钢,“同是做螺纹钢的,为什么我们亏得要命,永钢却还能赚钱?原因之一就是其成本低,低成本的法宝之一就是生产一线“挤水法”成本管理。永钢每年对生产分厂、各班组的原辅材料及电、油等耗用实行定额,费用层层承包,耗用低于定额的,节约部分的60%归责任人,40%归公司;而耗用高于定额的,则要自己掏钱到仓库购买。而且定额指标是年年压缩的,生产成本跟着年年降低。曾经有位自称手艺不错的气割工,进厂干了一个月,工资没拿着一分,倒欠了公司8元钱的乙炔费,逼着他偷偷溜走了。“挤水法”不仅挤掉了高成本,还把在技术上不思进取的职工也挤掉了,这比实施“末位淘汰”还要方便管用。因此,定标准很重要

2.重创新

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公司要提升企业效益,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行业标杆,就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双手能够创造价值,大脑更能创造价值。谈到创新,我们应该避免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创新很大很难,其实不然,创新可大可小,创新无处不在。山西焦化为了提高粗苯回收率,成立了由配煤、炼焦、煤气回收等系统组成的项目组,进行工艺指标优化研究,将粗苯回收率提高了0.06%,年增加粗苯产量2000多吨,创效1000万余元,这是创新。旭阳焦化创新优化上煤时间,将白天上煤时间缩短一小时,夜间上煤时间增加一小时,一天节约电费800多元,这也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