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学英语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06-19 23:56:0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学英语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学英语教学

篇(1)

1.缺乏对英语的重要性的认识。大学生对当今世界中英语几乎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不太了解,他们更不知道英语对促进经济科学技术的进步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国进入WTO之后,英语的重要性就理广泛地体现出来了。鉴于此,老师就用一些实例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调动、激发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培养他们的兴趣。

2.“哑巴”英语现象较为严重。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工具。那么学英语就得亲自去实践,去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英语。但是有些学生就是不愿把英语说出来。因为他们怕说错了被别人笑话或挨老师批评,所以大多数学生只会解决一些笔试题,而更为普遍的是开口却说不出几句的“哑巴式英语”的现象。鉴于此,我们应客观地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所犯的错误,绝对不要在学生学习英语中犯了错误就严厉批评,这样会更加让学生讨厌学习英语。如果不管学生在学习中犯了什么错,先用“Good!”或“Very Good!”或“Excellent!”等对其表扬,然后客观地,和蔼地,巧妙地运用某些方式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学生才不会担心自己说错用错了英语会挨批评。大大地减轻了其思想负担。此时我们就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只有不怕说错或用错英语,才能说出或写出不错的英语。”那么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去说,在课内外,老师应多创造语境让学生去尝试。

3.社会知识肤浅,思维范围狭窄,打不开思路。在成长的学生,单纯而可爱。但接触社会的时间少,造成缺乏一些社会常识。加上这些学生平时在家中所做的事相对单纯,导致思维单纯,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不积极主动地动脑去解决问题。这样导致他们许多情况下都没有用英语进行思维,满脑子全是汉语。结果造成“汉语式英语”,养成了学习英语的不良习惯,表现比较普遍的就是用汉语组织英语单词成句,或者是用汉字给英语单词注音。这样就造成了表达错误或发音不准确。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深入学生实际生活与环境,了解并分析他们每位同学在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与精神面貌,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取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让他们知道我们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然后对个别学生做不同的思想动员工作,给予他们学习动力和鼓励,让他们满怀热情地学习英语。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爱好,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开展不同兴趣的课外活动活动。比如有的学生爱好唱歌,就组织这些学生成立英语歌曲兴趣小组,教他们或让他们自己学唱英语歌曲。还有的学生喜欢读故事,有的喜欢画画,就给他们提供简易英语的“画本”或“故事书”去读,之后让他们把故事用英语给全班同学讲出来。有的学生喜欢运动,平时就可以让他们去了解有关运动的词汇以及表达,然后定期让他们讲述一下所观看到的或所进行的运动会。这样既发挥了每位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又可提高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第一堂英语课起,教师就应根据具体条件,有计划、步骤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书写、笔记、作业等习惯,以巩固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开辟兴趣自励途径。英语教师要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如何应考及做各种题型的方法和技巧等,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自觉主动地学习英语,克服学习道路上的困难,达到发展、巩固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目的。

篇(2)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方式改革的深化,中学英语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有益于其英语发展的各种教学方法。其中,中学英语情感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英语情感教学法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英语教师们和广大学生们的喜爱。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非常重要。

一、中学英语教学的情感因素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着教学内容而展开的特殊的人际交往。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三大最基本的教学要素,即教师、学生和英语教学内容。从情感教学心理学角度分析来看: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学中复杂纷纭、色彩斑斓的情感源头,其所蕴涵的情感因素众多并且复杂。情感源头流出的个人感情因素伴随着教学活动中的认知过程而形成错综复杂的感情回路。中学英语教学交流活动中伴随着教学中认知信息的传递,其中师生间情感信息交流与师生间人际关系的情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情感表达途径,是中学英语教学课堂是否有效率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过程对情感因素不是太重视。我国大多数中学采取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学校强调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授知的技巧能力,英语教师强调学生上课认真听、做好笔记甚至一切“跟着教师走”。英语教师就如同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却如同接受知识的感物器。然而大量事实证明,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行之有效,国内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没法将知识高效的交流、沟通和传授。中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常常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由人文主义心理学所知: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因此,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必须考虑情感因素,充分发挥与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使中学英语教学能够在情感因素的积极支配下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情感因素的合理交流是促使教育者把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催化剂,教师善用情感因素,师生关系才能融洽,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才能得以突显。

三、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好情感因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们只有在认真学习和掌握情感理论后才能在备课、走进教室、授课等处积极应用情感理论,使中学英语教学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下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3.1备课的情感处理

好的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保障。备课可以让教师们掌握教学规律,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备课时,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教师们要了解学生思想,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水平的程度及接受能力。在深入的了解和细致的分析后,英语备课才能有针对性,才能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3.2走进课堂时的情感处理

中学英语教师在走进课堂的仪表与风度是教师心灵的外在表现,健康的仪表与潇洒大方的风度是教师们学识渊博与品德高尚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与自我着装要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使学生们接受与喜爱,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为人师表,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3.3授课过程中的情感处理

学者威廉姆斯和布尔登在《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中写到:“语言学习课堂是个特殊的地方,学习者需要被鼓励运用新语言交流,努力用新方法表达思想感情,要从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那么英语学习更应增加交流的信任度,做好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首先,中学英语教师应利用色彩来渲染课堂气氛。比如在圣诞节、新年、中秋等节日中可以让学生们将教室用各色彩纸将教室装扮起来,以晚会的形式进行一场关于节日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从美学的角度设计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的学习与美感的享受融于一炉。

其次,中学英语教师应格外注意自己的授课语言。英语教学不但应具有启发性、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而且更应富于感情的自然流露。中学英语课堂用语应新鲜活泼,富有情趣。中学英语教师应会运用清新活泼的口语,选取鲜明生动的事例,采纳新颖有趣的比喻,努力把艺术、趣味,感情融于英语教学中。

最后,中学英语教师应运用循循善诱的课堂技巧。中学英语教师可以应用对比、诙谐、幽默、格言、警句等语言沟通技巧来增加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应注意对学生们的激励,使学生们焕发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充满上进的力量,不断取得英语学习的进步。

结论: 中学英语教学要努力探索出情感教学之路,将语言知识的学习由只强调认知能力的培养转向注重情感和认知共同发展,以情感性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为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做出积极贡献。中学英语情感教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它使中学英语教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必将为中学英语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语言是人类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体现该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底座环境。联系到外语教学,既然语言和文化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任何一种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离不开对形成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了解。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对一种文化的了解过程。因此,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进行这种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即文化融入。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外语教学就不能说是完整的。目前,广大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单纯地培养语言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英语新课程标准》就明确规定要加强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融入语言教学过程中。重视挖掘语言的社会含义。这样,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接受英语国家的不同文化,了解文化差异,拓宽视野,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随机应变,有理有度、恰如其分。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交际教学法,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一些模糊认识与不大理解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认为中学阶段外语教学的目的应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语音的准确性、词汇的扩充、语法与句型知识等);另一点是认为目前中学外语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文化教学无从进行。结果有些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很好,语音语调准确,语法运用正确,但一旦用英语进行交际便出现文化错误。他们忽视英汉文化差异,以汉文化为基础套用英语。这种文化负迁移无疑给英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造成理解偏误和语用失误,成为学生运用英语的一大障碍。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有人认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初中阶段没有必要。相反,有目的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够增强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提高交际能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一)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教学相长,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不断读书学习,扩大自身的信息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将新鲜的养料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广泛阅读一些涉及英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知识的英文版作品;或收集一些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通过观赏外国电影、学习外文歌曲和上网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

(二)改进教学方法、手段

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话题。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如何利用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去理解文化背景知识,如何将这些手段有机地与课堂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新标准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于这样的好教材,应打破传统意义上每节课只教单词、发音、语法等应付考试的教学法。打好英语基础,这些自然很重要,但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交际能力是现代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为此,笔者认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适当的语言交际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文化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境”、“结对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交际氛围。

(三)开展专题介绍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除了在课堂中传授文化知识,还有责任在课外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灌输。阶段性专题介绍就是立足于课堂外,通过专题讲解、请外籍教师介绍、搞活动、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较系统地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培养。专题题目有:颜色用法差异、动物寓意的差异、体态语言的差别、圣诞专题晚会、英美谚语专讲、禁忌语言专讲等。每次专题讲座前,可先请学生课前准备,根据主题选择分组回答问题、急智题抢答、小品演出、找错误、看原版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

(四)增加背景知识

如在教授文化单元内容Christmas Day时,将圣诞节与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有宴会大餐,都要互赠礼物等等。同时,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再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特别是对历史渊源的理解。谈及赠送礼物时,就将接受礼物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内敛是一脉相承的。又如,初次见面的礼仪、餐桌礼仪等,还可增加体态语言等文化知识,中国人跺脚表示生气,而美国人则认为这是不耐烦,中国人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我,而美国人却是指着自己的胸膛表示我。背景知识的增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方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五)注意实用性和阶段性

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自觉懂得识别和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关键在于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在教学中,采用语言交际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对别人的事表示关心,如何拜访别人等等,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并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语言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英语水平随着语言教学的深入而逐步提高,所以,文化教学也应相应地分阶段进行,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辅相成。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跨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注意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它直接与思想内容相联系。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涉及的面最为广泛。如关于颜色。美国人在葬礼上一定要穿黑色,如果我们按中国人的习惯穿白色就会得罪他们。又如green-eyed相当于汉语中的“红眼病”。如果不知道它的另一含义“嫉妒”,就会把它理解成“绿色的眼睛”。

(七)注意改变思维方式

篇(4)

Abstract: with the basic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the course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concept continuous specification update ceaselessly, for basic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herefor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ascension is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heck. Emotional teaching is not only one of the goals of the teaching and teaching means one,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ha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Emotion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情感教学的原则

1.1寓教于乐原则

这是情感教学原则体系中的一条核心原则。这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师要在教学中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也就是说,使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这条原则与“乐学”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情感心理学实验证实,当一个人处在快乐(兴趣)的状态中时,最能发挥其智能操作水平,因而快乐(兴趣)是个体进行智能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教师在贯彻寓教于乐原则时,虽然操作点在于引发学生的快乐(兴趣)情绪,但其目标并不停留在低层次的情绪调节上,而只是以情绪调节为切入口,藉以引导学生由低层次的“外在乐”向高层次的“内在乐”转化。这种转化的实质是变“乐中学”为“学中乐”,达到治学的最高境界。

1.2以情施教原则

顾名思义,这是情感教学原则体系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条原则。既然是“情感教学”,当然要“以情施教”。这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老师在贯彻这一条原则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主导情绪状态;应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以陶冶学生的相应情感;教师还要善于处理教学内容,使之知情并茂,以情促知。

1.3情感交融原则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围绕着认知信息传递,师生间会出现种种情感交流现象,同时也实际存在着人际情感交流现象。教师应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奥地利著名教育家布贝尔在《品格教育》中指出:“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也明确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师生间的情感会通过对其交往活动和关系的直接作用而最终影响教学和教育的效果。

2.英语教学中情感缺失的原因

造成英语情感教学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

2.1教师过于关注分数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指挥棒的影响下,中学英语教学重分数、轻素质现象还比较突出,从而导致情感教学无法实现。不可否认分数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成为衡量学生知识、能力和技能的标尺。社会通常也是依据学生的考分来评判老师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成果。为了让学生取得好的分数,交一份让家长、社会都“满意”的答卷,许多教师无奈地放弃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把学生作为文字符号的“接收器”。英语教学的功利性逐渐代替了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烦闷枯燥的语法练习取代了英语课堂师生的精彩互动,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逐渐淹没在试卷堆里。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很难达到自然的师生情感碰撞,学生的德育、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也必遭到忽视,素质教育也就只能留于表面。从而导致多数学生对英语学科无兴趣,甚者“谈英语色变”。

2.2教师教育心理学修养欠缺

从有关资料得知,目前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至少从量上来讲是非常不足的,这跟当前的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正是由于教师心理学修养欠缺,他们没有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所想所思,而是以教材为中心,一味地灌输学科知识。而新课程改革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如果缺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学生的特点,那就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教育和教学,也就无法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这种教学方法结果将导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英语属印欧语系同中文有很大的区别,中学生在接触一门新的语言必定会遇到困难。英语教师如果无法“明察秋毫”并适度地调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情绪。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情感与传输信息的中介,因而英语教学活动必然也是需要丰富的情感的。教师唯有掌握了丰富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融入了情感,才能全面发现学生之难,想学生之苦,担学生之忧。

2.3教师“赏识教育”意识淡薄

“赏识教育”是以欣赏和夸奖为主导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公正合理的表扬、赞许或鼓励,会使学生受到真心的感染,进而找到自信,重拾对英语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许多英语教师没有把欣赏的目光平均地投向每位学生,而是过多关注那些所谓的“优生”,而对“差生”的表现未予积极的反馈。事实上那些有缺点或成绩较差的学生更需要给予关爱和尊重。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生教师都应给予同等的关注和期望,这样才能让学生从精神上获得力量,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3.做好情感教学的措施

3.1培养学生兴趣,营造宽松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学习动机如何,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要培养兴趣、激发动机,教师必须善教。首先应使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激活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在备课时,首先考虑怎样使教材变活,力求形式多样,讲解生动,操练灵活;力争每天上课给学生不同的“口味”,同时也考虑怎样展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因教学的需要,我常常买些教具,制作图片、卡片或采用与之相关的教学实物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这些教具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在讲“Food and Drink”这一话题时,我购买了许多食品和饮料,上课时一一展示给学生,然后做个游戏,发给每一名学生一张写有食品或饮料的标签,让他们贴在相应的实物上,接着利用这些实物模拟购物场景(shopping)来进行“任务型教学”或拓展教学。等到下课时,这些物品已所剩无几,很多都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奖品发给了学生。整节课学生个个兴高采烈,异常活跃,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3.2关注学生情感,树立自信意志

自信心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造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要捕捉有利时机,及时地用目光、语言、表情和动作表扬鼓励他们,使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进而产生努力学好英语的信心和欲望。

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分层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优势和智能强项,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亲自感受参与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更关注那些情感态度有缺陷的学生,课堂上多关注他们,通过话语、目光等给予他们关心和期待,多给他们提问发言的机会,经常用“Good,Very good,Wonderful,Great,Well done,You are clever”等语言表扬、鼓励他们;注重作业批语的情感魅力,表扬有针对性:对成绩历来很好、作业卷面干净整洁且正确的学生,只需用Good、Very good、Wonderful或Excellent等简单的褒词来表达赞扬;而对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或后进学生,就要抓住优点,用略为夸张的感叹句、祈使句、虚拟句等进行肯定、赞扬和批评,顺带提出希望,这样效果更好。这些简单明了的句子,富有情感,很能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受到鼓舞。

3.3构建多样化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对情感因素的忽视,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基本上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因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大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英语教师应从情感角度着手,优化教学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育作用和未来社会需要的认识深化,情感英语教学应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篇(5)

一、情感效应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首先,积极的情感效应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从而创造出良好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动机是一个学生发自内心想要学习的力量,而动机主要来源于学习者对自身外语能力的信心与兴趣,英语教师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都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积极的情感态度与学习动机,能让学生有更强烈的英语学习愿望。

其次,积极的情感效应可以让中学英语的课堂变得更加和谐。这主要取决于英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信心。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但是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该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不能采取嘲笑与惩罚的措施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来提高学生对英语交流的障碍。

最后,对于英语这种交际性较强的语言,情感态度能够将语言所不具有的情感更加贴切地传递给交流对象。人的表达除了语言表达之外,还有情感态度、面部表情、声调等载体,这些载体可以将文字之外的信息更加贴切、更加准确的传递给交流对象。如果英语教师能够使用贴切、准确的情感态度进行课堂教学,则能够大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可以说情感态度与情感效应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二、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情感问题分析

虽然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将情感态度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运用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情感态度的不真实与虚假性。为了适应和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英语教师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师生的情感态度却缺乏真实性,师生似乎并不是非常情愿、主动积极地进入到课堂的交流互动当中,并非完全从情感态度上热爱课堂的教学与学习,而是在这种教学理念与教学制度的安排下被动机械的投入情感态度。长此以往,师生都缺乏情感态度的归属感,从而产生失落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二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情感态度的投入方面具有差异性。虽然师生二者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往往会出现老师的情感投入过剩,而学生的情感投入不足的问题,学生的情感态度与积极性未能够被调动起来。三是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师生之间负性情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惩罚与变相体罚方面,虽然少了体罚,但是最常见的抄单词背课文等变相体罚,也让很多学生与家长感到压抑,从而让学生产生了负性情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往,从而造成学生厌学。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效应的策略

第一,教师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中学英语教学。中学英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读到中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师可以给其英语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结合所教学的内容,有效地利用中学生好动爱玩的性格特征,通过游戏活动、表演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观和身体机能,或者采用一些实物道具、生活景观等方式,为中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让中学生更加有学习的代入感和亲切感,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语境和语感把握。

第二,教师要重视将情感注入到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学要转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情感表达,培养和照顾学生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改变传统中学英语教学中古板单调,以及严肃的教学氛围,让中学教师积极的情绪对学生产生感染,从而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对中学英语的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传达自身的情感,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当中的困难,树立对中学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加深对中学英语相关内容的理解,并且善于利用身边的素材,将中心与相关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效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掌握中学英语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英语语言能力和情感的有效提升。

第三,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积极有效的师生关系。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转变以往自上而下的单一授课模式,以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严肃对立的关系,将教学的过程变成,而是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的过程。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真实情况有相对比较清晰的了解,既要做到公平Υ又要做到差异化,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和健康的发展。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以及心理状况不佳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帮扶活动,有效地利用英语语言的方式对其进行正面的激励,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变成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中学英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其过程变成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使得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再感觉到枯燥和乏味,加深学生对中学英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充分认识到中学英语的魅力,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篇(6)

为了顺利解决大学英语和中学英语教学的过渡与衔接,提高中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学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改革的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学生在参与、实践、讨论、与合作中学会用英语来表达、交流,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鼓励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关注学生自身的需求和发展,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所需求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2.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04年教育部及项目组专家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对教学模式有明确的阐述: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从以上国家教育部对中学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来看,无论是中学英语改革还是大学英语改革,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而且首先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

二、中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的教学

现状

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几年前就已经在部分学校实行,伴随着新课标的产生也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性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模式。但实际上,在现阶段高考、升学的压力下,绝大多数高中的英语教学仍然属于应试性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高考,为升学做准备,因此忽视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模式方面,大多数学校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方法来看,教师担任了讲解员的角色,学生配合课堂教学进行练习。中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是灌输新知识,因此学生养成了依赖、被动的学习习惯。

而在大学阶段,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少讲精讲,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由于大学英语的课内学时(每周4学时)比中学英语的课内学时(每周6学时,另加早晚辅导)要少,教师必须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必须做好课文的预习、单词的复习、听说练习及写作练习等学习任务。课堂上教师基本上使用英语授课,淡化语法的讲解,注重词汇的扩展、语篇的分析及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加强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模式的实施者,又是参与者。英语教师的角色也由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讲解者逐步转变成大学课堂教学中的管理者(administrator)、组织者(organizer)和指导者(guide)。

三、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

衔接策略

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学与大学的衔接,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经过高考之后,大一新生普遍经历了一个学习目的的真空期,对学习,特别是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会有所下降。而大学所面对的学生是经过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教育之后经过统一考试之后选拔上来的学生,学生个体之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差异。对此,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入学测试、问卷调查、个别交流、无记名提意见等多种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与需求,从而做到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刚入学的大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够扎实的学生,在短期内对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词汇阅读、语法与听说等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英语的学习,从而顺利保证大学和中学两个阶段教学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2.激发热情,培养兴趣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是激励积极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激励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的推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错综复杂的,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英语学习动机,在大学入学之初对学生最有影响的是综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综合型动机是指为了融入目的语的社会群体而学习目的语的愿望。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感兴趣或需要,希望与之交往。而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为达到某种实际目的而学习英语,如为了升学或找一个好工作等,这反映出英语学习的实际价值和功利的一面。如果以融入为目标,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自觉性就高,能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且能长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成绩提高快。如果以工具为目标,则英语学习呈被动状态,根据不同的目标可能偏重读写也可能偏重听说,不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动力是非常短暂的,一旦学习者的某一目标达到(如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习劲头就很快消失。因此,在入学之初,大学英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树立长期的学习目标,强调大学英语的学习四年不断性,明确英语学习的长期性,而不能以考试的通过与否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判。

3.讲究策略,因势利导

在进行策略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策略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询。教师可以以合作伙伴或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和示范学习策略。布朗・道格拉斯在语言教学方面提出了若干法则,如降低压抑、鼓励冒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错误为自己服务等等,都对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教师应该采取理智、开放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不但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策略培训将会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种事半功倍的策略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而绝不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盲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而且教师也能从中获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强调自主,突出主体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也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学习者具备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意味着学习者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能够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并对学习进行评估。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我国现有的英语教学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在了解教师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并能自己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的过程。我国学者高鹏、张学忠(2005)在实验调查的基础上,指出自主式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转变观念与态度,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学会管理自己学习的方法,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很快,考试成绩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也有学者具体谈到了自主学习模式下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即通过形成性分析来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来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

5.前后衔接,兼顾彼此

就英语学习本身而言,实际上并无中学与大学的区分,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语言学习的连贯性,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师应对中学英语的教育现状,特点及不足有所了解,更应该对中学生的外语学习心理,认识结构,认知方式有所了解;更应该熟悉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在哪些方面还比较薄弱。以学生普遍重视的词汇学习为例,大学英语教师应在不断引入新词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养成运用整体学习方法的习惯,并逐渐熟悉英语构词法知识,帮助学生辨析并总结同义词、反义词、同形异义词等的规律和用法。如果说中学英语教学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则是要在基础之上搭建形式各异的建筑的过程。

四、结束语

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更应积极钻研教学教法,领会“任务型”“交际型”“互动型”等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协调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促进英语教学这两个阶段的平稳过渡,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由中学阶段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者,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曰国.《外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唐静.自主式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5).

篇(7)

一、教学性质和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并为国际交往创造条件,提高民族素养,增强综合国力。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中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阐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要求及教学思路

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以义务教育一至五级的目标为基础,共有四个级别(六至九级)的目标要求。其中七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知识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七级的词汇要达到2500左右,八级达到3300左右,九级达到4500左右,各个级别的要求均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大学生经过中学英语学习阶段,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只能跟在老师后面跑,自主性较差,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比较简单的重复。

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教材采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和综合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和综合教程。这两套教材编写的体系以话题为中心(每单元一个话题),教学材料内容广泛,多为热点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中学英语过渡到大学英语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平时的授课中才能挑选学生在中学阶段所熟悉的、能接受的词、短语及句型来组织教学,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缩小学生与英语课之间的距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贯通知识经络,引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策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程设计思路及教学模式

高中用英语课程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必修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必修课程共10个学分,按模块1~5顺序开设,每个模块2个学分,36学时(每周4学时)。修满10个必修学分,达到七级目标要求即达到英语学科的毕业要求。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选修课程分为两个系列。系列i是在必修课程模块1~5的基础上顺序开设的课程,共有六个即英语6~11模块,每个模块2个学分。完成6~8模块的英语学习,可以达到八级目标要求,完成英语9~11模块的英语学习可以达到九级目标要求。系列ii的课程为任意选修课程,分为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力度和效果。全面、多元、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中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都采取了形成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的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务部门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等。

终结性的评价是指期末考试或水平考试,以评价学

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能使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从教学性质和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教学思路,课程设计思路及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对比研究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从中得出中学英语教育和大学英语教育在教学性质和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思路,在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模式中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和差异,但在最后的教学评价过程中达成高度的一致,为大学英语教学更好地衔接中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大学英语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调整,帮助学生从中学英语学习过渡到大学英语学习,确保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旨在培养出合格的,社会需求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07.

[2]金莺,宋桂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9.

篇(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材新、容量大、课时紧、要求高,需要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特点也日益突出,课堂教学作为新课改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学生发展的最关键的中心环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即提高教学质量,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英语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我认为,中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将新理念、新认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强化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相应对策。必须培养、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积极学英语、主动学英语,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英语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中学作为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也必须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从学习英语之初,就应强调使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在课堂上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

英语教学是学生掌握某种语言项目的过程,这一过程由许多具体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步骤构成。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在教学交际过程中存在传递、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多向传递教学信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英语教学中采用交际教学法是提高学生交际水平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一)积极转换师生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扭转学生长期以来在课堂学习中的“听客”的角色,换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为主动感受知识的快乐。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不外乎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想问题办事情有自己的主见,不随声附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激励学生的主动精神,就是学生自己能说的话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教师不一切包办。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的关系,彻底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和题海战术等旧的教学方式,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既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精神。

(二)充实社会文化知识,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语言交流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语法规则及词条,而且还涉及到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及风俗习惯。一些完全符合语法规则的话,用在不恰当的场合,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中国人听到对方对自己表示感谢时,常用英语“It’s?my?duty”来表示“这是我应该做的”。可英语本族人听了会想:原来他并不想做这件事,但这是他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所要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因此,在交际教学中应注意社会文化知识的导入,采用“原文阅读”法和收视英文原版影视片,让学生确实感受和了解:英语和汉语不仅只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字,而且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学生增强了文化差异意识,了解了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就能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

(三)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具体帮助。课堂上,表扬学习进步的学生,同时更要关心和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进步。

(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第一步。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模型、图表、实物,以及电脑、视听、信息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即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无穷魅力。

(五)培养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

多途径开发中学生英语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英语学习主要靠模仿,模仿的前提是观察。在英语学习课堂上,教师是第一模仿对象,即第一观察对象。因此教师就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随之不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控制力、理解力、记忆力、语言表达与肢体表达能力等。

在众多能力中最应注意的就是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形成独立思考,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因此,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诱导学生发现令自己惊喜、惊奇或惊讶的问题,去探索、辨别、判断,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英语学习中所获得的快乐会使学生增添自信,增强自尊,增长自豪感,学习自然会进入佳境。

参考文献:

[1] 李柏桢.试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8 (8)

[2] 孙嶙.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09 (15)

篇(9)

㈠教学理念滞后

在我国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长期影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普遍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讲解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他们只是课堂上的听众,没有真正的语言交流、训练和实践的机会,英语课堂气氛机械、单调、沉闷。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语法结构的分析、中英对译的练习等,忽视了学生能力特别是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从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学习上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模式所秉持的理念已然滞后,难以满足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目标。

㈡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教师的教学依据仅限于教材,视教材为权威。尽管随着中学课改,一大批新教材不断涌现,但教师的教学缺乏主观能动性,教学手段仅仅是照搬教材设计。由此,教师成为课堂中心,教学主体,学生只是机械化的听、记、问、答,教学成果也只重视结果即考试成绩,完全忽略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提升。而且,在犹豫英语老师自身理念以及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对英语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在日常教学中只能就英语句型、语法进行机械的教学,把英语与文化割裂开来。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自然难以培养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难以形成。

㈢教学氛围缺失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学生不爱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回答问题不积极,学习兴趣不浓。仔细分析才知,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严重缺乏学习一门工具语言的环境氛围。作为实用性语言,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环境缺失,学习氛围严肃呆板,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索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升学率目标催动之下,通过"死记硬背""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手段,采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用等发发,强化学生对基础英语的掌握。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教师生搬硬套,学生们囫囵吞枣,师生均疲于奔命,尽管费心尽力但却枉费心机,教学效果适得其反。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所学到的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全然没有学习一门外语的实际效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未来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改革,对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刻不容缓。

三、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㈠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首先,使学生形成主体参与意识。很多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以自己的教授作为教学中心的错误观点,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也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白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组和配合者,学习的主体永远是学生。要利用英语教学的机会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和交流机会,强化学生的竞争和创造意识。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方面,要依靠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启发和组织的作用。教师为学生寻找到与其水平相符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精度,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再去思考,进而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中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够不断地汲取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够适应时展的要求。

㈡丰富教学手段,创造有效教学方法

剖析学生学习过程制定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依据应该是使学生从开始接触英语一直到最后熟练的应用英语。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阶段:①对语言材料的感知和理解;②对语言材料进行认识并巩固;③对语言材料进行应用;④对语言材料进行掌握并灵活运用;⑤把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进行交流使用。这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完整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制定时应该严格的按照这个过程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突出教为导、学为主的特征为目的,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获取最佳的英语教学效果。

㈢营造学习氛围,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篇(10)

所谓情感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基础,运用各种教学措施来激发和树立学生健康正确的社会性情感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会涉及对教学心理的研究,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思想上的分析研究,来做出更好的教学方法规划。情感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利用这种教学心理内容,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因素,通过情感和思想上的引导,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观念。情感教学的开展,能够从思想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智力以外的学习能力,通过情感教学,还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情感效应与中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情感效应,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语言教学的特点来看,学生要想更好地学好一门语言,应该在学习中从心理上对语言进行全面的了解,从心理上对语言进行全面的吸收,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语言学习的陌生感,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接受能力。

现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进行情感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有所变化,在教学中不断分析学生学习心理和英语教学之间的联系。中学英语教学和情感教学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利用和辅助的关系,通过情感教学,实现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引导,消除学生学习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除此之外,利用情感效应辅助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升华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掘语言学习潜力。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效应的应用分析

情感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学习心理上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中,充分利用情感效应,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潜在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语言学习是一个心里接受过程和知识积累过程的结合,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情感效应实现对语言教学的辅助,就成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

(一)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是教师教学的主导,对于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教学,这一切都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而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对于情感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确定如何使用情感教学,特别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从情感上对学生加以引导,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接受能力。例如,在中学英语中,在讲到I want to be a teacher 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发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理想。职业理想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引导作用,同时,在语言教学中,这种对于职业理想教学的引导,也是唤起学生心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情感教学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情感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实现手段,语言教学效果的实现,对学生心理接受能力的培养具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设定一些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来。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认识,教师在讲到“My Favorite Food ”这一主题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编故事,通过自编自演的故事来向同学们表达出你最喜欢的食物是哪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些例子,可以是三两同学出门聚餐,大家在餐厅讨论自己喜欢吃什么,作为服务员,要向顾客介绍一些食物等等。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情景,在这个情境中,可以三名同学扮演顾客,另一名同学扮演服务员,大家向彼此介绍了自己喜欢的食物。情景对话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对词汇量的积累,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学生口语表达和语句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教师以积极的情感和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

篇(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推进,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若中学英语教师秉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实行“满堂灌”,则无益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中学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更重要的是实现教学艺术化,从而培养出具有一定自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综合型人才。

教学艺术是教师按照教学规则和美学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而实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特性,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只有结合教学艺术的特性,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与成长。

一、运用生动、可感、具体的形象感染学生

1.利用比喻,使教学生动化。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看似枯燥的英语知识,攻克英语学习难点,教师授课时可运用生动的比喻,使知识趣味化。

2.利用表演,使教学可感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带入感情,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再现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塑造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听课。同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学生切身体会,形象可感,能够加深记忆,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应的单词、语法知识。

3.利用实物,使教学具体化。教学实践表明,实物实景因形象具体而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加深印象,如果学生把所学的词汇、语法与相关实物有机结合,那么记忆会尤其牢固。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充分利用相关设备和器材,有时可以举某个同学的服饰穿戴,发生在其位学生身上的某件事,教室里的桌椅板凳,墙上挂着的名人名言的例子,直观的实物介绍,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和客观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情感促进学习

师生双方的教与学活动是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学生都具有向师性,“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打从心底喜爱、尊敬、爱戴老师,才会认真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由此可知,要使学生学好英语这门科目,中学英语老师就要多与学生交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的耐心、爱心、恒心感动学生,赢得学生的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此生发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端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方法,自然学好英语。

三、讲究教学艺术美,以美打动学生

爱因斯坦曾说:“教学中无论是运用课文中美的东西去感染学生,还是教师用组织教学的艺术美作用于学生,都要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让学生将学校规定的功课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英语课堂的艺术美包括美的语言、美的教态、美的教法和美的教学环境。

1.美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美包括形式美和内容美。形式美指的是教师的声音要洪亮,发音要清晰准确,声调要自然,讲究抑扬顿挫,保证学生接收到的是正确的教学信息。内在美包括内容、用词和情感三个部分。内容是语言内在美的基础,有了内容,才是有效信息,没有内容,是华而不实的,是无效信息。英语教师用词要准确、直接、通俗易懂,切忌唆、没有重点。情感有助于语言美的升华,语言中蕴含情感,自然有了力量,有了生命,才有了美。

2.美的教态。教态要大方、端庄、和谐。课上,教师以亲切自信的目光、专注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学生,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至于开小差;当学生出错时,教师以友善慈祥的表情、热情满溢的微笑予以提示,使学生改正错误,不至于紧张、怯懦;讲到激昂时,身姿手势潇洒得体,极富美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总之,教师以美的教态这一无声的语言,对有声语言起到补充、配合、修饰作用,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3.美的教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听说做演唱相结合,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标。

4.美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硬性环境主要包括教室、学校、家庭。教室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活动场所,要发动学生一齐布置、美化教室,使教室自然、平静、整洁、向上,具有和谐美。学校和家庭一样,可在校园内布置有关英语谚语、格言的牌子,而家庭购置英语类书籍和影视作品,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无形中接受英语文化熏陶。软性环境包括教学情境和氛围。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布置场景,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师生互动配合,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兴趣盎然。

四、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学英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并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造具有创新性的活力课堂。

1.创新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改变传统课堂中的师生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为重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应用适合的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进程。

2.鼓励学生发扬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师依赖越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越强。独立很重要,但是合作更重要,因为合作是提高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渠道,鼓励学生与教师合作、与同伴合作、与家长合作,这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只有会合作、善合作,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在合作过程中与他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生才会知道怎样高效学习,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如此方能实现高效地自主学习。只有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兴趣、有能力创新学法,强化创新能力,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化是教学的内核和至高境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的教学艺术,在充满艺术美的氛围中教书育人,使学生在艺术化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获取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技能。以艺术教书,艺术求真,以艺术激情,以艺术育人,可行且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