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和合玉器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每年均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研发费用。2002年初,公司派专人赴深圳、香港等地学习钻研金镶玉技艺,即使在“非典”时期亦未停止,终在2004年底获得成功,使失传已久的玉雕工艺中的精粹金镶玉技艺重新焕发出生机。目前,和合玉器的金镶玉产品无论在产品款型、镶嵌工艺、品类系列等方面均为行业之首,引领和阗玉行业出“金镶玉”的热潮。
最新数据显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5%。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的地区有5个,其中北京、上海最高,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分别达到12.3%与9.6%。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东等地文化产业也即将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其中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的增加值占比均已接近5%,山东的占比虽然只有3.12%,但其“十一五”平均增速已达到20%,2010年实现增加值1260亿元,成为全国第4个突破千亿的地区,因此文化产业有快速成长为当地支柱产业的潜力。根据各地公布的文件汇总情况看,有18个地区明确提出要在2015年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或巩固其已有的支柱地位。各地区中,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24亿元,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在此基础上,《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中提出保证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超过45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6.5%,到2020年超过8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8%。
中国(深圳)文博会累计成交额达5千亿元
2004年以来,伴随着从中央到地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各地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也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2006年,文化部出台《关于举办文化产业展会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后文化部将重点扶持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得UFI(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到目前,(深圳)文博会已经举办7届,从首届的356.86亿元成交额跃升至第七届文博会的1245.49亿元,增长了2.5倍,累计成交额达到5025.49亿元。同时,根据中央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分别打造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东北(沈阳)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中部(武汉)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几个博览会。此外,各地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地方性文化产业博览会。包括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到目前为止,上述文化博览会总成交规模已达千亿数量级。
最新数据显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5%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的地区有5个,其中北京、上海最高,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分别达到12.3%与9.6%。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东等地文化产业也即将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其中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的增加值占比均已接近5%,山东的占比虽然只有3.12%,但其“十一五”平均增速已达20%,2010年实现增加值1260亿元,成为全国第4个突破千亿的地区,因此文化产业有快速成长为当地支柱产业的潜力。根据各地公布的文件汇总情况看,有18个地区明确提出要在2015年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或巩固其已有的支柱地位。各地区中,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24亿元,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在此基础上,《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中提出保证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超过45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6.5%,到2020年超过8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8%。
中国(深圳)文博会累计成交额达5千亿元
2004年以来,伴随着从中央到地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各地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也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2006年,文化部出台《关于举办文化产业展会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后文化部将重点扶持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得UFI(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到目前,(深圳)文博会已经举办7届,从首届的356.86亿元成交额跃升至第七届文博会的1245.49亿元,增长了2.5倍,累计成交额达到5025.49亿元。同时,根据中央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分别打造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东北(沈阳)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中部(武汉)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几个博览会。此外,各地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地方性文化产业博览会。包括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到目前为止,上述文化博览会总成交规模已达千亿数量级。
一、构建公共豫剧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提供公共豫剧文化设施、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豫剧文化需求为目的的制度体系。为此:首先,完善覆盖城乡的豫剧文化网络和公共场馆设施。加大豫剧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改扩建了一些重要馆院,基本实现豫剧文化网络覆盖城乡。在地方,以现有的图书馆和文化馆、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为基础,形成覆盖城乡的基层豫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其次,通过艺术演出等文化惠民工程,让豫剧文化入乡、入户、入心。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把义务演出纳入民生过程,让全民共享豫剧文化发展的成果。随着覆盖城乡的豫剧文化网络不断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以满足群众对豫剧文化的需求。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发展豫剧文化产业链,提升豫剧文化服务能力。完整的豫剧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对于实现豫剧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来说至关重要,具体表现为创造研发、生产制造和宣传销售等多重环节。发展豫剧文化产业链,必须要提升豫剧文化的服务能力,使豫剧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营销再到运行成为完整的一个运营链条。豫剧文化必须融入到旅游娱乐、新闻传播、网络等多种行业中去,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豫剧文化产业链,才能创造持续长的经济价值。
豫剧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不仅要提升豫剧文化的服务能力,还要注重豫剧文化的普及性和公益性,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发展豫剧文化产业链条中,要建立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各行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优质服务。要完善区域性城市的文化功能,适应区域性城市建设的需要,加大对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艺术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具有科技、时代主题色彩的特色文化街区,进一步加快改善城市整体文化功能的步伐,提升豫剧文化的感召力和服务力。
二、创新豫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
创新豫剧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对于发展豫剧文化产业有以下关键环节:
第一,政府主导是关键。政府主导为发展豫剧文化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撑。首先,我们必须坚持在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必价值观,充分发挥豫剧文化引导教育和熏陶人民的重要功能;其次,提高豫剧文化服务能力,改善豫剧文化管理和服务系统,实现豫剧服务制度化;最后,为人民创建一个共享豫剧文化发展成果的豫剧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依靠公共财政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
第二,坚持需求导向是豫剧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首先,将文化需求和群众需要相结合,坚持雅俗共赏的原则,积极推进豫剧文化精品和服务项目的创造;其次,在服务模式上,及时发动基层力量,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层面上的服务。最后,及时建立豫剧文化服务社会的反馈机制,通过多渠道搜集豫剧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及时调整豫剧文化服务的模式和方法,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确保文化惠民是目标。豫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是实现城乡均衡。为此,我们必须合理分配豫剧文化资源,实现城乡豫剧文化的全面普及。首先,要实现身份平等,无论是什么层次的人都有享受豫剧文化服务的权利;其次,创建惠及全体人民的豫剧文化服务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到豫剧文化活动中去,创造共同的豫剧文化发展成果。
第四,推动社会参与是基础。建设豫剧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加大社会的参与程度。首先,群众是豫剧文化活动的主体,只有激发出全民关注豫剧文化的潜能及参与的热情,才能打造出适合社会发展的豫剧文化服务体系;其次,企业是制定优惠政策的社会力量,加强文化机构和组织的参与力度,在资金支持、文化水平提升、行业评估等各个方面与豫剧文化机构相融合,努力构建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格局。
三、完善豫剧文化产业经营机制
首先,加强豫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我国现有的国家豫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豫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主要侧重于一些革命老区旅游基地以及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设豫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需要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广泛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建设豫剧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基地。在一些革命老区可以融合当地资源,加入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豫剧文化产业基地,形成生产、宣传和运行为一体的豫剧文化产业链模式。豫剧文化产业基地要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必须要充分发挥豫剧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不是简单地将豫剧文化资源进行商业化的组合,而是要将豫剧文化精神贯穿其中。
其次,推动市场化经营,扩大豫剧文化影响力。
豫剧文化的市场化经营,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第一,打造特色品牌。豫剧文化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要将有限的豫剧文化资源发挥无限的影响力,必须要打造具有特色的豫剧文化品牌。第二,深入发掘豫剧文化品牌内涵。豫剧文化品牌是将有关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革命精神等融入到文化资源当中,其品牌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豫剧文化品牌体现着不同革命精神的传递,是不同历史文化的传播,也是豫剧文化产业的整合。第三,创新宣传模式,搭建发展平台。在豫剧文化宣传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宣传模式。多渠道引进资本作为豫剧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放宽市场准入管理机制,为豫剧文化资源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采用迎合时展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创新手段推动豫剧文化资源的开发,将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当代艺术表现形式相融合,建设一批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价值的豫剧文化资源,扩大豫剧文化的影响力。第四,创新发展机制,加强人才支撑。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鼓励和促进各种人才在豫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集中度,为豫剧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尽管海南省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缺乏统一的管理。随着管理机构的明确和管理办法的出台,首批海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评选命名工作也即将启动。这标志着海南省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省文体厅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国家和省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出台了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海南省文化产业园区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推进,按照“一区三带九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并形成了生态旅游产业、科技创意产业和影视动漫产业三大板块。
生态旅游:以文化促发展
在去年国家命名的海南省四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旅游景区就占了一半。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大省,生态旅游业将成为海南省文化产业独特的优势行业。
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是以热带雨林资源为基础,以雨林文化、南药养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黎苗文化为核心的大型主题文化旅游景区。2012年,景区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去年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近1.7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上交税收近2000万元,实现利润4000万元。
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经济效益明显,呀诺达还承担了众多的文化科研和活动。该景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文化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善行旅游—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信托基金项目—有效促进遗产保护与人的发展”于2011年12月启动,将于2014年最终形成“善行旅游”标准,以可操作性的指南性文件及配套的宣传材料,作为中国旅游业界与旅行者的行动指南,其经验将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组织等平台向全世界推广。
今年以来,景区以雨林精灵文化、黎族苗族民俗文化为核心,先后举办了多项文化旅游活动,并吸引了国内外多项重大活动和影视剧组前来考察、拍摄。目前,呀诺达已被国家列为雨林生态博物馆,景区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强化雨林科普文化建设。
同样是被列为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天涯海角景区,去年在游客人数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收入的增长,显示了长足的发展后劲。
科技创意:以特色创效益
在从制造走向创造的过程中,创意和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决定一个文化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海南省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文化创意方面却亮点频现。
知名网站“天涯社区”也被列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该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研究,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其研发资金已从2010年的806万元增至2012年的1480万元,健全了公司技术和产品研发组织体系。近几年来,该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了近百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先后承担了数十项省、部、地市级科技项目,自2005年至2012年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数已达到40项。
位于澄迈老城的海南生态软件园经过3年时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惠普、微软等200多家企业落户园区,聚集5000多名中高端创业创新人才,形成以高技术服务、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为核心的产业布局。2010年园区实现产值13.8亿元,2011年实现产值33.9亿元,成为海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
长点。
位于海口的海南国际创意港自2011年4月1日开园以来,共完成专项旅游商品研发项目41项,拟申请专利33项,正式入驻运营的企业达到57家。目前,创意港常驻办公设计师400多名。接包中心阶段性设计师300多名,以工业设计为特色50多家综合性创意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由此带动的超过1000名创新型产业人才集群同步集聚海口。
影视动漫:以规模树品牌
海南绝佳的风景和自然环境,被影视界誉为“天然摄影棚”,每年数以百计的中外剧组来此拍戏,也让影视园区建设成为海南文化产业的独特风景。
海南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堪称业界代表,该园区以冯小刚的《1942》《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等系列经典电影场景打造集电影文化、建筑艺术和文化商业旅游为一体的电影文化主题公园。以影视拍摄基地的硬件为基础,凭借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打造影视文化制作产业园区。该园区的建筑将于年底全面封顶,而冯小刚最新电影《私人定制》也全程在此拍摄并于年底公映,可以期待,这将成为海南又一个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54 -02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玉琴弹出转寥椋直似当时梦中听。
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
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琴曲歌辞三峡流泉歌
唐李季兰
一、引言
李季兰的《三峡流泉歌》写到“…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回顾唐朝,古人宣传古琴文化,是弹尽一首、再续一曲的源源流长,现在,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保存面临转型和变革,本文探讨福建省漳州的“龙人古琴文化村”,它以传承经典古琴文化为目标,发展现代“古琴新弹”的文化产业创新模式。
西方文化学者John Harley等,强调文化产业中的“新意”,包含经济、文化和科技三要素。但只有文化,才能驱动产业和科技进步。从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到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唯有文化价值占核心位置。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近年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职业教育体系等模块,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①本文因此探讨福建省漳州“龙人古琴文化村”,探讨它在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根基上,发展不同传统的文化产业模式。
二、地方中的唯一:漳州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龙人古琴文化村”
“龙人古琴文化村”(以下简称“龙人古琴“),成立于2003年,由龙人古琴文化投资(长泰)有限公司创建,占地约1800亩,2010年落户于福建省长泰村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注册资金2000万元,斥资共12亿元打造。“龙人古琴”不再固守传统古琴中“一对一”的师徒制,而是融入现代化、多面向、跨领域的文化企业化经营手法,将中国传统古琴文化打造成国家级古琴文化村的产业模式。
综观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它虽有经济基础和市场空间,但面临文化大集团少,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窘境,2012年的 《关于进一步推动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指出,文化产业需保存非申遗文化,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对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强生产性保护,投资达一定数额,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配套资助、奖励等方式给予扶持。
“龙人古琴”,以保存非遗文化遗产的古琴为主要目的。福建省的文化品牌,虽存在“三多、三少、三个失衡”现象,即制造业多、服务业少;行业性质失衡;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行业发展失衡;产业多、核心产业少,行业结构失衡。但“龙人古琴”文化品牌的打造,提倡服务业、带动新兴产业,保存中国的古琴文化,更以漳州市长泰村为基地,辐射全国。2011年,它被福建省评为省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文化厅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它被厦、漳二市,作为两地古琴非遗保护单位。2013年,文化部将它列入中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014年,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表1),它成为漳州市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园的示范基地。
三、依托在古琴教育下的文化产业文化品牌发展模式
“龙人古琴”事业体分九大项(表2),如:斫琴教学坊、古琴衍生品、琴馆运营、文化生活、龙人书院,文化置业、琴学堂,龙人书院、古琴研院、龙人艺术团,①它建造第一座集合古琴制作、古琴艺术品开发、文化艺术教育、中式家具制作、文化旅游会展、影视演艺、酒店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龙人古琴”以斫琴、古琴文化推广为主,推进古琴文化创意、设计与工艺品等服务。“龙人古琴”以现代化音乐节,带动古琴文化产业;它还走进校园,宣传古琴教育,实践“校企合作”模式。
(一)依托古琴教育下的古琴文化音乐节:
“龙人古琴”,以举办音乐节传播中国古琴文化,还遵循“走出去”模式,参加海外中国文化节、米兰世博会等活动。自2011年7月起,“龙人古琴”连续三年举办古琴文化旅游节,第一届古琴文化节规模盛大,来自中、加、英、美等500多名琴家,相聚“龙人古琴”。2011年起,“龙人古琴”积极和厦门市oY书院、厦门市图书馆、长泰县后坊小学合作,一起开展古琴少儿公益课程。隔年,举办第二届龙人古琴艺术节,以及与福建艺术学院开展古琴合作,设立古琴实训室,培养专业人才。2013年,龙人古琴参与韩国庆熙大学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节活动,并举办第三届龙人古琴艺术节。②2015年5至11月代表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入选中国国家馆,赴意大利米兰参与第41届世界博览会,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上述活动,体现“龙人古琴”将音乐和文化产业融合的表现,若再结合(表2)龙人艺术团、文化置业、观光农业的生态旅游,提升古琴文化艺术和旅游、农业等跨界结合,将更能发挥古琴文化节的文化影响力。
“龙人古琴”在古琴教育运用现代化企业精神,善用“校企合作”模式。2013年5月,与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签署合作协议,为高校提供古琴教学资源,开办龙人古琴课堂。2014年与闽南师范大学开展合作,建立龙人古琴课堂,实现文学传统的复归。2015年召开闽粤台高校会议,研讨古琴教材编写及人才培养等议题(表4)。“龙人古琴”灵活运用“校企合作”模式,开启高校和音乐文化产业平台,也为(表1)琴学院,找到培训中专、大专、本科的未来之路。
自2003年11月7日,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使用古琴展示,再成为中华艺术亮点。“龙人古琴”的设立,依托在中国古琴文化,开展出“音乐文创、旅游文创、影视演艺、培训交流、手工制琴及展示”的文创平台,是国内古琴文化发展成文化产业园区的创新模式。若在古琴文化的历史脉络上,以“古琴文化艺术节”和“校企合作”为基础,再建成“中国古琴文化传播示范基地”,成立“中国琴学院”;建成大型文化演艺基地,组建古琴艺术团,常年举办以古琴为主展演活动;利用地理优势,建成海峡两岸古琴文化交流平台,培育日韩等古琴爱好者,将更能将中国古琴文化品牌推至海外。
参考文献:
[1]John Hartley, Wen Wen and Henry Siling Li, Creative Economy and Culture, Los Angles: Sage Publication Ltd., 2015.
[2]孙慧英.福建省文化产业研究十年综述[J]. 东南传播, 2012,(01).
[3]关于进一步推动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闽委办2012]14号.
[4]杨登超.对福建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学术评论, 2015,(05).
[5]中国龙人古琴文化村网站,http://.
[6]黄启才.福建文化“走出去"的优及策略探讨[J], 2014,(07).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提升和新的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就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依据相关政策和规定,宁夏“十二五”期间,以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为重点,力争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打下坚实基础,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目前,宁夏的文化产业由于起步较晚和文化领域条块分割、市场竞争力小等原因,文化企业“软小散滥”问题比较突出,规模普遍偏小,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布局不均衡,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缺少战略投资者和骨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的创意、研发、制作水平较低;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区域特色鲜明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欠缺;尤其是资金短缺,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造成了产业项目建设起点低,规模小,产出少,甚至经营负债,有些文化设施,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项目处于零开发或浅层次开发状态,文化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为了实现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就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有的放矢,从全区6611家各类文化企业中有选择性的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每年安排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并可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年递增。主要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重点支持文化产业园区与基地创建;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整合;支持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支持产业人才培养。以推动文化产业综合发展取得突破。
一、以奖代补,扶持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持续发展
1、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
2004年至今,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五批266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四批1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首批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授予宁夏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有4家,文化产业试验园区1家。为了支持发展,应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扶持,对文化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每年奖励100万元,激励其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示范引领、标杆表率作用。
2、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
宁夏对18家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文化企业,授予了自治区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这些企业对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创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突出产业特色、加快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贡献了力量。为了支持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应持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扶持,每年每个园区和基地扶持20万元。
3、从战略布局上引导和扶持文化产业园区与基地的建设
依据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从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特色、产业布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的统筹规划,着力构建“一城、两区”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一城”即银川,“两区”即“回族风情文化产业园区”和“西夏文化产业园区”。通过调查研究,还应该构建“黄河金岸文化产业示范区”和“六盘山民俗文化产业示范区”。这样,“四大示范园区”的结构布局,能够更加科学地体现文化产业分布的区域性,彰显特色,合理地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
二、直接补助,扶持“星级”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截止目前,自治区共评出星级文化企业55家,其中:“五星级文化企业”有5家;“四星级文化企业”有11家;“三星级文化企业”有28家;“二星级文化企业”11家。为了使星级企业的市场主体实力不断壮大,形成龙头企业、民营骨干企业,给予资金扶持。五星级的文化企业每年应扶持资金10万元,四星级以下的文化企业每年应扶持资金5万元。
三、直接补助,扶持研发和培育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
按照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区培育发展10个地方特色系列文化产品、10个民族特色文化品牌、10大演艺动漫游戏精品。
目前,全区颇具特色的产业品牌需要持续扶持培育,鼓励与引导,“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文化为内涵,特色为根本。”进一步支持品牌产品的研发、商标的设计、商标的注册、专利的申请、媒体的宣传等,从而形成响当当的文化产品品牌。从现在开始,逐步打造10个具有唯一性和民族性,符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文化的品牌,使其成为全国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及拳头产品,这就需要持续扶持推动。
四、扶持举办和参加大型展会,借助平台进行展示、销售、预定文化产品
每年有计划的举办展会,并扶持文化企业“走出去”参加国内大型文化产业展会,为文化企业搭建平台,促使文化产品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五、积极扶持融合性文化产业地发展
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成立于2004年,是科技部“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打造“首都休闲娱乐中心(CRD)”规划中确定的核心产业布局,担负着发展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的重任。园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毗邻中关村和西山风景带,区内交通四通八达,风景秀丽宜人,光纤遍布全区,基础设施十分完善。基地先后获得“200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数字娱乐产业基地” “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等多个荣誉称号。
发展成效明显
几年来,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坚持走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道路,品牌影响力和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已由先导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和战略转型重点产业。2011年上半年,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新引进企业近330余家,主要从事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动漫画制作、电子竞技、数字媒体、数字金融等方面,注册资金过千万企业11家,带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102亿元、税收4.8亿元,同比增长27%和35%。网游动漫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尤其是绿色休闲网络游戏发展迅速,漫游谷、百游科技、奇客创想等一批企业发展迅速,占据国内超过30%网页游戏市场。基地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区域产业的转型。
园区内重点企业发展迅猛,搜狐畅游增速在 25%以上易华录同比增长 80%以上;蓝港在线、暴风网际、千橡网景等为代表的科技文化规模企业收入成倍增长;完美时空公司预计收入超过 2亿元。华谊嘉信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搜狐畅游和汉铭无线等龙头企业入选示范区首批“十百千工程”。强劲发展势头推动集聚区企业和产品形成品牌并不断发展壮大。相当一部分企业通过资本营运,聚合社会资源实现不断扩大,形成规模并初步产生规模效益。同时,重点企业的快速扩张吸引了大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系和集聚,对周边产业发展和人才汇聚提供了有利条件,重点企业聚合效应初步显现。
代表作品丰富
目前,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制作影视、动画片33部,制作生产合计近28,267分钟。其中原创影视、动画作品23,611分钟,出口作品8165分钟。国内影视院线发行影视、动画片11部;电视连续剧发行频道包括央视动画、央视国际以及全国三十余家省会城市卫视频道完成授权的品牌近10款,《劳拉圣诞》《小马奇遇记》《媳妇的美好时代》《红楼梦》《黎明之前》《岁月》《麋鹿王》等数十部影视动画成功在海内外发行;此外,《数字金字塔》《西游新传》等影视、动画大片陆续上市。生产游戏85款,原创82款,上线74款,出口游戏10款。《古剑奇谭》《八仙过海》《小好奇科学探秘》《寻找梦幻岛》、《十二封印》《梦幻诛仙》等一系列以动漫动画原型为题材的舞台剧网络游戏获得市场高度认同。《飞天西游》《猎刃》《武林外传》《赤壁》等优秀作品已经出口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泰国、越南、韩国、欧美、日本等国家,为中国游戏赢得了国际市场。
生产新媒体产品十余项,其中暴风网际公司推出的暴风影音软件支持多达429种格式,占国内多媒体格式的90%以上,日均用户超过1000万人;暴风盒子基于客户端和暴风影音播放器实现在线视频服务。新一代专网公司推出的宽带多媒体集群无线接入业务被纳入国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千橡集团推出的团购网站“糯米网”正式上线,该网站一方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精品生活指南”,另一方面为商家创造“精准营销平台”,实现用户、商家和网站的三赢局面。“人人网”和“SNS生态圈”注册用户突破亿人,催生现代社会“宅经济”迅速发展。冠坤公司推出的跨媒体信息定制与分享平台以差异化信息定制与分众互动广告投放为策略打造专业信息定制平台,日分享媒体流量80%以上。
发展优势显著
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核心,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产业集聚和企业发展的办法》及实施细则,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由 1亿元提高到 5亿元,政策全面覆盖 CRD五大主导产业。围绕提高企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实施“金种子计划”“明星计划”和“小巨人计划”,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深层次服务。将“园区讲堂”和“金桥工程”两大精品服务常态化,适时举行企业家沙龙,与银行、创业投资和中介服务等机构共同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编辑企业融资项目汇编,召开银企对接会。成立创业板企业培育中心,形成“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送审一批、上市一批”的企业上市培育工作体系。成功举办“ 2010中国(北京)数字娱乐产业高层论坛”,精彩亮相第十三届科博会,启动“中国首届 3G应用人才创意创新大赛”,参加国际通信展并承担“新媒体论坛”和“3G应用与开发商大会”;主办并承担文博会第三届新媒体节,创造了 2010年度中国新媒体产业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年度盛会。
此次参观学习为期6天,主要参观学习内容是是深圳第十一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 交易会、文化产业发展管理体制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文化产业等 几个方面。我们按照事先的参观学习安排,先后参观了深圳文博会、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和图 书馆,广州向所图书馆、长沙文化产业园区和古玩市场。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觉到三地在 抓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各具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氛围浓厚、文化事业比较繁荣、文化品牌项目 上档次,尤其是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实干精神对我触动较大,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几 年的探索发展,他们已经走出一条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创意、文化与旅游、文化与服务等文 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文化经济"之路。
如在深圳的文博会上我们了解到:文化博览交易会于2004年创办,随着我国文 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其逐渐发展成为了目前国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文化产业展会,是我国唯 -的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从首届成交额356.86亿元跃升 至第卜届的2324.99亿元,累计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文化出易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 本届文膊会又创下了 2263个组团、企业、机构参展,1.7万名海外采购商参会的纪录,还新 设了丝绸Z路馆和大学生创客展区。特别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 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和推荐青年设计师,专门设置了“青年设优秀创意 作品展
二、三地共同经验
在这次学习参观中看到三地文化产业方面的累累硕果,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三地 文化产业能发展这么快、这么好,是什么原因呢。回来后,经过查找资料和学习,认为他们 有这样几点因素在推动着文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角意识明确。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在发展 文化产业方面,最主要的力量是地方政府,没有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强烈需求,就不可 能把文化产业发展成有规模、有品牌的文化产业大市场。深圳经过多年的粗放型发展之后, 面对土地、能源、环境、人口这四个“难以为继二 于1999年在国内率先提出“文化立市”的 口号;2004年提出打造“设计之都"的日标,旨在通过发展设计壮大城市经济;2005年确立了将 文化产业作为继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之后的第四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长沙 提出了“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由市委 宣传部牵头,宣传文化战线及财政、国土、规划等职能部门共同推进的组织体系,并在市及 各区县(市)宣传部设立文化产业办,具体抓工作落实。把文化产业工作纳入全市屮心工作, 统一部署、统一目标管理和考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象重视工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发展。 并明确用三到五年时间把长沙打造成为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在全国领先、文化综合实力和国际 竞争力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名城、休闲之都、创意屮心,力争文化总产值每年增长20%o
二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规划准确超前。良好的规划是文化产业科学有序向前发展的 基本前提。深圳市为科学统筹各类产业的布局,形成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推动、齐头并 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组成了由市领导挂帅的跨部门课题组,根据深圳社会经济基础和 产业环境,在认真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国内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结合深圳的特点和实际,编制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将之纳入全市“十 一五”发展的总体规划。2001年长沙投资近百万元,面向全国招标制定出全国第一个文化产 业发展的规划——《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科学规划了“一带”(湘江风光带)、“七 片"(重点建设和发展的7个文化产业集中区域)、“多点气分布在全市范围圈内的文化产业基 地和文化旅游景观)的总体结构布局。为防止规划成为一纸空文,该市还把100个文化项目 规划与湖南省“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长株潭“两型社会"规划、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规划对接, 使文化项目专项规划能够纳入到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笼子。
三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到位。两市支持文化产业政策都较完善,并具有较 强的实用性。长沙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 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以及全国第一个有关发展动画产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动画产业发 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文件,制定了涉及财政、税收、工商、投融资、土地、人才、社会保 障等多方面的优惠和鼓励政策。明确从2007年起,市区每年设立不少于5000万元的文化产 业发展引导资金(市级2000万元、区县3000万元),并与长沙银行签订授信协议,解决融资 难题;为破解文化产业基本用地的瓶颈,该市还制定了在每年全市用地指标中,安排5%以上 的文化发展用地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文 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 见》等7个文件(也简称“1+7”文件)。这些文件从不同角度对《决定》中提出的各项举措加 以细化和落实,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以充分调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参与 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文化产业基地作用发挥较好。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对文化企业的聚集、孵化以 及产业链的建构都相当重要。深圳通过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基 地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企业示范基地",是依托现有大型文化企业设立的文化产业 基地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专业性基地;第二类是具有孵化器功能和文化企业集聚物理空 间的“孵化基地",包括“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品展示交易屮心''等;第三 类是具有一定规模,从事文化产业行业培训、人才培养、产业研究的“教学和培训基地”。形 成了华侨城、大芬村等己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长沙市注重把园区建成为 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目前长沙拥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4个、示范基地10家, 省级文化重点园区3个、示范基地8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4个、示范基地7家,其中长 沙天心文化产业园为中部五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屮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为继 上海、重庆和杭州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长沙天心广告创意产业园为首批“国 家广告产业园区”,己初步建成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广告创意产 业园“两园一基地”格局。
三、对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如果说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那么文化就是这个社会的灵魂所在,是一个社会 内涵的积淀,是这个社会焕发生机的根本力量。一个区域想要高速发展,文化一定要跟得上。 与南方很多发达的城市相比,新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作为未来大连新市区的屮心区 和大连发展的核心区,新区必须要将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发展作为促进新区经济发展的 首要任务。结合两地的经验,针对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整体布局不合理、文化 产业发展力量聚集不足等客观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观。三市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真 正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最关键的还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新区发展文化产业意识、规划 意识滞后,解放思想的程度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耍。整个新区的文化产业述没有与经济发展 完全接轨,没有发挥出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主要支柱作用。新区虽然制定了关于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纲要,但在实际操作屮表现的不太明显。同时新区的政府管员、企业家和普通人民群 众,在对文化产业将成为以后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认识不足,从而从根本上影响了整个文化 产业的发展。如图书业,同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相比,国有图书发行销售网没有建立起来, 经营业态和经营手段还不先进。文化产业单位普遍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自主创新的主体。为此,要以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动力,大力宣传加快发展 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要积极引导干部群众改变在文化发展上存在的“重事业轻产业”、“重 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只讲投入,不计产出"等各种片面思想,努力树立起“文化就是经济, 抓文化产业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营靠市场、发展靠竞争”等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216-02
广西“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千亿元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中新的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5%左右。”广西如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这已经成为广西经济发展规划中一项至关重要的议题。广西应“立足本土,放眼东盟”,即将广西的区位优势与文化资源优势整合,促使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抓住与东盟国家友好合作的机遇,使文化产业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交往的重要纽带之一,这对于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广西地区整体经济的腾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广西发展文化产业自身具有的优势
广西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如文化资源丰富、品牌文化项目影响深远、区位优势明显等。而其中文化资源多种多样,有自然风光资源、节庆习俗资源、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等等。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营销和推广,使广西文化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并且带动广西整体经济发展。
(一)文化资源优势
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前提条件,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文化资源的特点是地域性强,特色明显,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和不可模仿制造性,因而具有极明显的资源竞争优势。广西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自然风光资源、节庆习俗资源和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等,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为广西发展资源型文化产业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
1.自然风光资源。广西的自然风光资源主要有山水风景资源、海滨旅游资源、文物古迹资源等。山水资源十分丰富而奇特,如桂林山水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德天瀑布横跨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是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是国家特级景点;白色乐业县的乐业天坑群已成为世界级品牌的旅游资源;龙胜县的龙脊梯田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此外,桂平西山、桂平大藤峡、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北海市合浦县的山口红树林等山水风景也十分迷人;海滨旅游资源享誉天下,如北海银滩被誉为“天下第一滩”;涠洲岛是中国最美的海岛之一。此外,龙门七十二泾、钦州市三娘湾等也是著名的海滨旅游景点。广西文物古迹众多,如兴安县境内的灵渠、宁明县花山岩画、柳州市的柳侯祠、明代靖江王府和靖江王陵、忻城县的莫氏土司衙门、三江侗族的风雨桥、鼓楼等木质建筑。这些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为广西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和基础。
2.节庆习俗资源。广西有绚丽的少数民族节庆习俗资源。如壮族歌圩节、贺州市瑶族的“盘王节”、仫佬族的“依饭节”、毛南族的肥套(“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等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壮族“蚂拐节”、京族“哈节”、苗族跳坡节、侗族花炮节、回族古尔邦节、彝族跳弓(公)节、水族端节、仡佬族吃新节等民族特色文化节庆。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是广西发展旅游不可或缺的资源。
3.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广西民族民间工艺品种类众多。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广西成为各种类型铜鼓的荟萃之地;壮锦是广西壮族地区一项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艺品,也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绣球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百色市靖西县旧州街被文化部命名为“绣球之乡”,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桂林市临桂县的五通镇形成了风格独到的“三皮画”产业,被命名为“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广西贺州是中国瑶族聚集区,当地的“瑶族服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钦州的坭兴陶是钦州最著名的特产之一,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此外,桂林阳朔的画扇、广西合浦的珍珠、广西梧州的人工宝石、玉林市博白的芒编等民间工艺品都享誉海内外。这些民间工艺品既是广西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广西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特有的文化资源。
(二)品牌文化项目优势
要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地方区域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份额。为此,广西不断整合资源,自主创新,打造了一批文化品牌项目。
广西的歌舞品牌最具有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被打造成了世界级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同时,南宁的《妈勒访天边》、柳州的民族大型音画《八桂大歌》、桂林的《大儒还乡》都入选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节庆品牌主要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漓江刘三姐歌圩”等,这些项目也显示了文化产业品牌效应。“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桂林的“刘三姐歌圩”已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休闲娱乐品牌主要有桂林雁山区大埠乡的愚自乐园,它成为世界顶级的创作基地与度假胜地。2003年,愚自乐园被评为国家级AAAA景区;2004年,被中央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在一年多时间的充分调研和论证之后,济宁市《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日前出台,对济宁市的文化建设进行了明确规划。在《意见》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孔孟文化是济宁文化的精髓,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具潜力和重要性。
曲阜是孔子故里,拥有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三孔”在内的文物古迹300多处,历史文物10万多件,文物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曲阜仅仅依靠孔府、孔庙、孔林“三孔”遗迹来吸引游客,经济收益微薄。文化产业化的思路让曲阜的孔子文化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曲阜市以孔子文化品牌为依托,以旅游、会展、演艺等文化产业为内容,建设文化产业核心区,成立了国家级的曲阜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园,把论语碑苑、杏坛剧场、明故城墙等曲阜主要文化资产统统纳入产业园的管理之下,有效调动文化资源的集聚效应,加快了文化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开发。
1989年,由“孔子诞辰故里游”更名的“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始举办,逐渐发展成为文经科贸相结合的大型综合性国际节庆活动。孔子文化节在突出纪念孔子、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注重纪念活动与文化交流、观光旅游、经济合作密切结合,在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深入挖掘孔子文化,打造儒家文化演艺品牌。2002年曲阜市推出大型广场乐舞《杏坛圣梦》,开北方大型露天演艺活动之先河,成为山东文化产业的重要品牌。如今在曲阜文化产业园,又一部大型舞剧《孔子》正在紧张排练,筹备这台演出的曲阜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将投资1600万元成立演艺公司,为《孔子》走向市场保驾护航。
曲阜的强势文化不断吸引着外来力量的加盟。2008年,曲阜成功举办了山东省文博会济宁会场,促成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27个,合同投资总额达119.8亿元;今年,曲阜搭台第书博会曲阜分会场,现场交易额达5400多万元,社会综合效益达1.6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按照济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儒家文化产业带将以曲阜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为龙头,辐射邹城市与嘉祥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品业,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如今,孔子文化会展中心、新大成桥、游客服务集散中心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建设工程相继落成,曲阜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正成为济宁文化产业核心区、山东鲁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
济宁市文化产业的另一个主阵地,是运河文化产业带。
在济宁,大运河穿城而过,带来了历史上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立足运河之都的文化基因,济宁市不断开发古运河文化资源,运用运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影视业、演艺业、休闲娱乐业和艺术品业。近年来,济宁市对城区内运河沿岸的太白楼、运河总督衙门等历史文物加以修缮和重建,再现运河文化景观;打造“运河风情一条街”、“竹竿巷民俗特色一条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形成文化旅游消费新热点。
以九龙山为背景的始祖文化产业区、以水泊梁山为背景的水浒文化产业区、以微山、金乡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产业区、以汶上、兖州为重点的佛教文化产业区等文化产业区的规划与建设,让济宁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旅游消费热点。
尽管济宁的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济宁市对所有的文化资源都采取了保护与扶植,各类文化产业获得了均等的发展机会。
嘉祥石雕技艺精湛,风格奇异,是历代官府向朝廷进贡之精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1996年,嘉祥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
但是,名声在外的嘉祥石刻近年来的发展却较为缓慢。小作坊式的分散加工生产让产品的技术、艺术含量低,难有大的发展创新。
为了让嘉祥石雕有一个大发展,嘉祥县从发展石雕文化产业的高度,促进石雕产业由资源型产业向文化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规范管理、产业提升转变。建成了占地20公顷的石雕文化产业园,打造起集艺术交流、工艺研讨、产品展示、市场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型石雕园区。目前,入园企业88家,产业园里的创意工作室与国内多家艺术院校联手,每年新增创意产值3亿元。
文化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石雕成为嘉祥的一个重点文化产业。目前,嘉祥县有石雕从业人员5万余人,石雕企业200多家,产品畅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梁山县小路口、赵堆一带自发形成了书业市场。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市场经营较乱。但就是对这样一个市场,政府部门没有简单地予以取缔,而是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促使其规范发展。
正因为如此,梁山县民营书业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成长为一个效益出众的文化产业集群。梁山县专门建起占地33公顷的民营书业园,形成集出版、印刷、发行、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书业产业基地。目前,梁山书业有60余个品牌系列、100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1.2万人,年销售图书达 2.7亿册。
目前,济宁市已拥有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17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遍地开花。孔孟之乡正在市场舞台上演绎一场文化大戏。
(本专题图片除署名外由济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提供)
In the Era of Creating Wealth
The culture created by Confucius and Mencius, the essence of Jining’s culture, has the most powerful potential and impor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