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共实验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引言
2002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强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的建设,引进了很多先进实验设备,然而我国在管理高校的公共实验平台的模式中,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就管理模式而言,相对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为了缩短落后距离,跟上时代步伐,加强我国的科学实验建设,必须对当下的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而该类平台的管理宗旨是实验设备的开放共享和管理,主要针对该平台的维护和运营经费、人才以及实验的管理。通过共享资源培养科技型人才,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该类平台的管理模式必须进一步优化。
2实验仪器的开放共享和该类平台的设备管理
2.1该类平台设备的管理
在该类平台的管理中,实验仪器的管理是主要部分之一,各大高校对此也十分重视。然而,各大高校在对实验仪器的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如管理的模式过于单一、规章制度并不完善、信息更新不及时等等。出现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对于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模式不完善,具体的责任并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必须对管理模式进行改善。比如:设备的保养、设备的赔偿制度、设备报废的处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的完善,并且落实好该制度的责任实施[1]。
2.2开放共享的管理
由于各项相关需求的增加使得各大高校中的实验仪器数量快速的增加,一些实验仪器被放置不用成为了疑难问题。因此,必须要对高校的实验仪器进行开放共享的处理,而在开放共享的过程中,如何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当下重要的问题。过去的高校实验平台的管理制度中,责任人并不明确,要改善这方面的缺陷,我们可以利用现达的网络技术来解决该问题,通过在网络上建立实验仪器管理平台,做好相关的仪器信息记录,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也使得实验仪器得到相应的管理。
2.3运营经费的管理
该类平台需要大量的运营经费,用于仪器的购买、设备的维护、平台的运行等。目前为止,我国各大高校的仪器设备都存在大量闲置、仪器的实用率很低、仪器的维修经费不足等现象。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经费管理体制,以确保高校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各大高校应该设有专门的实验仪器管理部门,以便于对仪器统一管理和购买。并且设立专门的经费管理机构,以确保仪器的维修、维护和购买得以正常进行。
3该类平台的人才管理方式
由于该类平台的管理实质上是对实验设备需要维修、保养和相应的放置场地,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管理。该类平台的专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工作水平和素质,以确保该平台的顺利运行。专业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该平台的质量高低[2]。
3.1充实实验平台的专业人员
在对于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中,人才的储备尤为重要,由于各大高校的学生人数飞速增长,使得实验仪器也相应的增加,但是专业的实验管理人员却严重缺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科技的发展导致我国科研实验室增多,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流向了该类科研平台,造成高校的专业类人才数量不足,很多都还是在校的研究生,而对实验仪器实用技术的掌握需要很长的时间,非专业的人员对于仪器的维护和维修方面的能力都相应的缺乏,导致实验仪器的闲置尤为严重。所以,我国高校应该增强多实验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以充实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确保高校科研的进行顺利。
3.2专业人员队伍待遇的提高
很多实验技术专业人员由于待遇不高的原因,导致该方面的人才选择另谋出路,使得实验室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而重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结果得不偿失。为此,我国高校应该提高实验室专业人员的待遇,以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立为核心,提高整个实验平台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必须要建立合适的待遇制度,根据对实验管理技术人员的考评和综合表现,来提供相应的经济待遇,以留住人才,建立一支专业的实验管理队伍。
3.3实验管理专业人员的再培养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导致很多实验仪器的功能日益变化,这就需要实验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相应的改变。对此,高校可以提供相应的经费和条件以培养实验管理技术人员,提高实验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更有效地管理好高校公共实验平台。比如一些定期的技术培训、仪器的调试培训等专业水平的培训,必须使专业的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和管理原理,在仪器的使用、工作原理以及安装和性能等方面做到全面而熟练地掌握。定期的参加培训班和学术讨论会议,组织人员去先进的地方做参观学习,有计划地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提高高校实验管理的整体水平[3]。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高校资源的整合、高校实验室的整合,来建设和管理高校公共实验平台,使实验的成本得到降低,资源配置得以优化。而该平台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模式,在对该类平台的管理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搭建专业技术过硬的实验管理队伍,科学使用和维护的仪器信息记录系统,才能有效地推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罗媛媛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目前,各级公共卫生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由于认识不一,管理不科学,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实验室对各类档案的形成、归档、整理重视不够。二是实验室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档案分类界限不清,不利于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统一管理和利用。三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形成的档案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难以运用《标准》来鉴定。针对当前存在的现状,结合我站近年来工作实际,就其管理进行探讨,提出如下看法:
1 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要使领导重视档案工作,不仅要积极向领导宣传其重要性,而且要积极主动做好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公共卫生实验室档案作为日常工作的各项事实和经过的记录,既有证明工作历史和某些事实的功用,又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3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实现实验室档案规范管理。这不仅有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而且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就目前现状来看,应重点做好其收集、整理、鉴定几个环节工作,结合本系统、单位档案的特点加以规范,制度出适合本实验室的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对教育的经济投入也逐渐增加,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高速发展,在高校教学中实验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教学也成为日常教学中一种新型模式,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一方面,实验室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能型人才提供场地支持;另一方面,实验室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因此,高校要响应国家号召,适应国家对人才的定义,不断调整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树立现代实验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在实践操作中检验理论知识,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1新公共管理理论
1.1什么是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政府管理相继出现严重危机,传统科层体制的公共行政已经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的发展,无法解决政府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问题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主张在政府公共部门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效率,强调在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民需求方面增强有效性和回应力。
1.2新公共管理理论阐述的基本观点
有别于传统的公共行政,新的公共管理着力于经济规则。基本思想主张有6点:第一,是政府的服务根据市场以顾客为主,所谓以顾客为主就是政府将顾客作为工作的核心,以顾客的诉求进行服务。第二,不再集中行使权力,就是对政府权利进行授权或分权,政府减少行使权利的层级,将权利分散到更多人的手中,对问题作出迅速的反应,目的是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第三,是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旨在强调政府要运用私营部门中比较成功的管理有段,以及管理经验。第四,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使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再被垄断,让私营部分加入服务供给。第五,对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予以重视,在管理和付酬上按照业绩而不是按目标进行管理。第六,放松严格管制,对绩效目标进行控制,改变以往的公共管理行政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并且轻视对绩效的评定与评估。
1.3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实验室的适用性分析
从基于高校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的立场看,这种理论是可行的,因为这种应用的研究主体和高等教育有一致性,不管是服务上,还是目标上,都是雷同的,比如,站在管理对象的角度分析,当代社会“经纪人”这一假设的前提,是可以符合任意一个实验人员的,它不仅符合人的“自利性”,而且没有损伤实验人员。把高校实验室资源作为公共资源进行分配,不仅能对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也可以促进实验人员自身的职业性发展,使其更加系统完善。关键是,此种创新是站在国家的高度开发的,也为目前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指明了新的道路和方向。
2目前验室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合理
在实验费用上的不足、实验设备的欠缺,还有使用效果的检查上的轻视,包括购买率、实验结果验收率、实验设备使用率,还有专项资金是否做到专项使用。各个实验室在制度上也缺少与之匹配的制度,在人员管理、实验室的使用、设备的运作、水电、卫生等方面都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2.2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实验室对外开放和交流少。受自身服务单一课程条件的影响,实验室难以满足更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因此难以进行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因此,学科建设成果,学术领域前沿成就都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实验室,无法带给学生先进的理念,无法培养学生的操作经验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2.3绩效目标不明确
实验室现有考核体制难以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实验室中的技术员的地位低、工资低、职称低,更重要的是工作岗位晋升空间小、缺少奖励制度,致使实验室技术人员难以脚踏实地地工作,造成人员流动率高。
3立足新公共管理谈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创新
3.1创新体制、权利下放
减少权利的分级是当前管理的主要发展规律。各个学院的院长直接对主管校长负责,省略中间科室的交接环节,实验室的主任也直接对主管的院长负责,减少中间环节,这需要校级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提高学院的权利范围,让学院发挥其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学院还可以对部分权利重新分配管理,但要注意保持实验室的活力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3.2投资渠道创新:引进社会资本
引进社会资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改变现有的研究方向,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依靠科技创新争取更多的研究项目和实验经费,依靠自身创造收益,将研究成果转化成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依靠实验室的知识产权,吸引企业、公司、科研机构共同对实验室进行投资建设。吸取外界的资金扶持,建设政府、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多元化的投资投入生态链。要多与政府沟通,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影响社会各界采取委托研究和项目攻克等方式对实验室建设作出支持,加快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政府作为管理服务者,也应该对利用实验室进行项目研究的企业,给予税收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3.3绩效管理创新:多元量化考核
结合实际出勤状况,对任务的完成时间、完成程度和完成质量,科学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制度。例如,对实验室人员的考评可以每个月一次,定为月考,由实验室的领导和实验课师生打分,考评结果如实记入实验员考核档案,为后期的升职加薪提供依据,也能够使实验人员更有奋斗的动力。3.4人力资源创新,组建教师力量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的加入对实验室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吸收接纳在科学研究方面能力较强,并且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具体操作可分级设立实验室教学改革项目,欢迎和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室教学,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实验室教学的规律,从而促进实验室整体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现有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内在潜力,鼓励实验室技术人员参加培训自主学习,给予实验室技术人员政策鼓励和经济帮助,鼓励其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与资历,使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不断与时俱进。在引进新的教师时,要选择学历和专业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教师,进而改善实验室的师资结构,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全面提升实验室内部人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4结语
总之,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因此,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制订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增加投资渠道创新,引进社会资本,创新培养和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力,对充分高效地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在高等院校中,多门专业同时开设的相同实验均称为高校公共实验课程,如计算机基础实验、大学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等。实验课程绩效评价主要指教师对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效果所进行的检查和评价;实验过程绩效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实验设备、原理、程序、现象等内容认知程度的检查和评价;实验结果绩效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程度、实验数据处理过程和准确率,做出全面鉴定而进行的总结性评价。三种实验绩效评价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形成对学生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和客观准确的评价途径。
二 高校公共实验课程绩效评价的现状
当前高校公共实验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多、教师少,如计算机基础实验,很多高校每学期上课的学生人数多达几千名,而任课教师仅十几名。[1]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传统的实验绩效评价方式会给教师增加不可能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大多数现有的实验仪器只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学生实验前预习难、实验课后复习难成为了制约实验教学质量的瓶颈。采用传统的全校公共课实验,实施全方位的实验绩效评价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高校公共实验课程在绩效评价的三个环节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 课前预习评价普遍缺失
高校教师公共实验课程的预习评价主要是查看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或向学生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学生很难主动、个性化的发现问题、确定实验目标、制定实验方案、查阅相关资料;教师也很难预测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于调整当前的实验教学过程和改进今后的实验教学设计。缺少实验预习评价使以实验报告为依据的实验结果绩效评价失去了基础,严重地影响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2 实验过程评价普遍偏低
现在实验过程一般是教师先讲,然后学生练习,评价对象主要是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或实验作品。报告中很多实验内容都是从实验教材中摘抄过来,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不可靠,同时也体现不出学生所做实验的个性,更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实际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效果,对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并进行充分思考实验相关问题会显得苍白无力。最后往往形成学生仅仅是经历了单纯动手的机械实验劳动,却不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达不到实验预期的效果。
3 实验结果评价问题严重
高校公共实验课程的实验结果评价主要是依据教师手工批阅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这种单一的实验结果绩效评价会引起许多负效应。如:(1)评价方法不客观,教师仅凭主观印象和实验报告决定实验成绩;(2)难以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难以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或错误操作;(3)实验效果不理想,造成学生做与不做实验效果相差不大,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良倾向,做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写的,轻视动手操作和理性思维。
三 高校公共实验课程绩效评价的开发应用
大学校园网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很多学校有文科实验中心、计算机公共实验机房、物理公共实验机房、图书馆计算机房等,为实验课程绩效评价开发应用网络化途径创造了有利的硬件条件。[2]打破传统实验教学评价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构建全方位实验绩效评价体系,建立适宜于绩效评价的高校公共实验课程网站,丰富实验教学资源,探寻基于绩效评价体系的高校实验课程网络化的途径,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推进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1 改变实验预习形象化
传统实验预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实验内容,实验预习内容网络化后,学生不用进实验室在网上就能看到实验设备的生动图片、实验过程的录像等,从而使实验预习变得形象化。[3]把实验预习的自我评价网络化后,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课程网络,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系统能自动绩效评价到学生是否预习和预习效果。关键问题是建立实验网站、改革预习方式及编写对应的绩效评价程序。
2 引进实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能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先告诉学生实验任务、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逐步完成一系列“任务”,然后再叙述实现任务的具体操作步骤,对于高水平的同学可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任务,而低水平的同学可参照具体的实验步骤操作。关键问题是编写适合任务驱动法的实验操作指导书和实验操作过程绩效评价题。
3 建立网络虚拟实验室
传统的高校公共实验课程需要专门的实验场地、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学生实验学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虚拟实验室是根据实验教学要求,建立仿真的实验仪器和场景,学生在虚拟的仿真场景中进行实验。建立开放的网络虚拟实验室后,只要有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自定步调地进行实验,虚拟实验室也在一定程度缓解学生人数众多的矛盾。关键问题是虚拟实验室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4 转向电子化评价形式
评价形式由学生集体送交纸质的实验报告,转向个体通过网络系统异时异步上传的电子报告。由教师手工批阅转向计算机自动阅批和评价,教师可以从批改大量实验报告中解脱出来,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了批改实验报告的考查范围,同时还提高了批改实验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及批阅效率。关键问题是编写具有确定实验报告内容和辨别学生之间是否抄袭功能的实验报告评阅程序。
5 实现师生交流网络化
传统的实验讨论是学生在实验报告上回答教师确定的讨论题,不但缺少个性化,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使在实验过程中有交流,也因为时间的限制,很难拓宽和延伸。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就是建立实验探讨论坛,即在实验学习网站上建立一个实验讨论模块,主要包括同步讨论和异步讨论两种形式,难点是实验讨论的绩效评价。
6 实施电子档案袋评价
在实验网站上为每位参与实验的同学建立一个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在整个实验学习过程的作品,其主要存放学生在相应实验课程的实验作品、电子实验报告、实验反思、自我评价等。教师可以根据电子档案袋测评学习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学生可以利用电子档案袋反思、交流等。把实验成绩测评的重心放在面向过程评价的电子档案袋评价上,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关键问题是编写电子档案袋评价量表,具有随机出题、及时反馈、统计分数、记录回答、实验反思等功能的绩效评价程序。
参考文献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任务测评”实验模式,能够较好的提高计算机上机实验的质量与效率,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1设计“任务”
1.1“任务”要明确
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要“任务”要有层次感。在“文字处理”时,我就发现有的学生在中学时就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知识了。这一章共8小节,如果按部就班地从第一节开始这样顺序学习,就会造成一些学生上课时不想听,上机时无事可干。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就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出不同的“子任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具体办法是:对于一些从没有学过的学生,我就要求他们先学会简单基本的文字处理方法,我布置的“任务”相对容易些,让他们先学会做一个课程表,通过制作课程表这个任务,学生就掌握了如何进行汉字输入、如何创建和编辑文档等一系列的简单知识;对于那些学过一些基本知识的学生,我布置的“任务”难度就稍微大一些,要求学生设计出一张自己的报纸,打印出来,然后还进行年级评比。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致和想象力,这一章节的学习任务也就轻松完成。
1.2“任务”适应教学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置特定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便会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网页制作》实验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网页的方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讲课之前,教师就要搜集一些好的网页给学生看。在网页中不仅要有好的文字内容,还要有优美的学生爱听的背景音乐,以及一些好看的动画效果。这样的网页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学生会立即表现出兴趣。学生有兴趣学习后,教师就要安排好每一个“子任务”,用一个个“子任务”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网页设计。具体这一章的“任务”,可以分为让学生完成制作一个简单网页、制作一个框架网页和制作一个动态网页。在学生制作网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自己看教材,多看一些别人设计好的优秀网页,从易到难地学习。特别是在学生自己动手上机实践时,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旁起一个“辅导员”的作用,给学生答疑,而不是手把手地教。
1.3“任务”要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实验效果的测评
2.1测评理念
2.1.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多媒体著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处理多媒体信息,制作自己的作品。
2.1.2能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信息、表达思想。只有清晰表达的信息,才能使信息接受者明晰所接受的信息蕴含的意义,这样才能使信息有效地在网络上传递,更有利于信息的共享。
2.1.3能选择恰切的媒介来表达信息。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它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工具以及信息创作与表达的工具。因而学生必须能从繁杂的工具中挑选出最恰切的媒体工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各种工具的信息表现特性与将要表达的信息的特性的深切理解基础之上,同时,还涉及个体对美的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
这一方面能力的评价可以依据学生的作品(包括电子作品和其他形式的作品)来进行。
2.2测评方法
2.2.1分散测评
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在实验课时内要完成全部学生的实验测评是不可能的,故此,必须提前下达“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指导学生,并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主导性及完成任务情况相结合,给出评测成绩,特别是提前较早完成“任务”的学生,主要面向学习较好的学生。
2.2.1集中测评
教师要在实验课结束前十分钟对完成和基本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集中测评,主要依据“任务”完成的知识点给出成绩。
2.2.3网络测评
任务测评的过程穿插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以突出知识点为主题,以学生的作品为基础进行测评,起到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完善与提高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总之,在“任务测评”实验模式中,任务的是基础,测评是手段,只有“任务”对部分学生就驱而不动,测评特别能够督促那些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测评也起到鼓励鞭策的作用,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知识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西部高校 公共科研实验平台 建设
一、西部高校科研实验平台的现状
近几十年来,国家对高校的实验室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如国家及省、市均在各高校设立了相应的重点实验室;除直接立项的经费外,有些高校甚至加大了与国家级课题相配套的实验室经费投入。各高校高度重视自然科学的科研实验平台建设,对有关实验教学的科学研究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及其共享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在长期的实践管理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验室管理经验[1]。
虽然各高校加大了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但是科研实验平台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各高校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的同时,学校特别是西部高校科研人员对科研实验平台的需求也不断增大[2],而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建设与引进人才力度不相协调是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高校所建立的实验平台以高校的各科室、教研室及个人为主,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均是各科室、教研室及个人各自申请购买,因此,各高校所购买的实验仪器设备存在重购率比较高而使用率则比较低的现象[3]。这些仪器设备基本是分散在各个教研室或教学实验室进行集中管理,有些二级学院的实验室就像军阀割据一样,别的实验室里有的仪器设备,我们实验室也想有,如果你有的仪器设备我没有,就好像比其他实验室的教师差一等。结果,所有的仪器设备主要是分散管理为主,根本没有形成公共使用的科研实验平台。另外,所建立的那些分散的科研实验室,以主持的国家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要依托,没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如刚毕业的博士,虽然主持各级相应的基金项目可支配不少数额的经费,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实验室,这些情况在西部地区高校尤为严重。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高校公共资源管理机制与高校快速发展的步伐不一致。尽管很多高校也成立了如实验设备管理处的管理部门,但这些部门主要的功能以行政管理为主,对科研仪器设备重在管理,不重视其使用功能[4]。第二,由于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使得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不均匀,造成一部分仪器设备重复投入而闲置,而另一部分科研工作者则无实验室可用,或有实验室而无仪器设备,最终造成长期的、大量的科研经费重复投入,造成高校仪器设备投入资金不足和浪费现象[5]。因此有必要建立公共科研验平台。
二、建设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有利于减少实验室建设成本
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对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的引进力度也在加大,为了满足这些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需要,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显得尤为重要[6]。高等学校公共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平台,不仅是高校教师从事自然科学领域教学与科研实验的主要场所,也是广大研究生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实验的重要场所[7]。特别是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后,出现大量的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研究生群体,在不可能每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都能配置自己的研究实验室的情况下,更加需要高校提供公共研究实验平台,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场所。高校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研成果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高校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也是为人才与创新科研成果提供必要的条件[2][8]。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主要就是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而一定的仪器设备的硬件是保障教师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的物质条件之一,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硬件尤为重要。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即使有经费也很难完成一些科学研究项目。因此,各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很多被引进的人员首先考虑的就是实验室的问题。而高校又不可能为每一位教师都配备专门的实验室。所以,建设科研实验平台时,如能整合资源,降低科研仪器设备的重复购买率,将能大大提高各实验室平台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并能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实验室管理和使用上的不足之处[9]。所以建设公共的科研实验平台,是解决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经费不足的有力保障。
三、建设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是优化科研实验条件的重要手段
目前,大多数西部高校都普遍存在实验室比较分散的特点。比较发达地区的高校,建设高校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其目的就是把原来分散在各教研室和学科的科研实验室整合成具有高校优势的科研实验资源[10],使实验室平台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11]。除此之外,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的建立,不管是重新组合的教学与科研资源,还是重新建立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其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优化实验资源条件,尽量做到公共资源的最大限度共享,在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学科更加健康发展,这样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也是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的主要基地[12]。
然而,在建设这样的科研平台时,整合和重组的难度要比重新建立新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大得多。因为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地把已经到手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让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新成立的高校建立公共科研实验平台要比老牌高校容易,一步到位建起来的公共平台要比中途整合容易。整合和重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的难度比重新建立新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难度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主要涉及谁重组谁的问题。原来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是我自己管的,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但是如果原来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被整合或重组了,管理权也会改变。所以,大部分教师不会轻易让出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而被别的教师整合。整合和重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是实验室管理部门所希望的,然而管理者与使用者的思考角度往往是不一致,管理者希望仪器设备能提高效率[13],而使用者考虑的是自己使用的方便性。
因此,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在制定购买仪器设备和建设科研实验室政策时,就应该向公共使用的科研实验平台方向设计,不要中途再整合或重组。
【参考文献】
[1]潘太军,左小伟,吴长军,等.高校实验仪器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机制研究与分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01): 47-49.
[2]范艳春.高校实验平台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 37-38.
[3]宁井铭,韦朝领.高校实验平台现状及创建管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 40,45.
[4]白丹.高校公共资源使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青春岁月,2013(19): 220,219.
[5]陈慧芬,曾裕林.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公共资源服务云平台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6): 80-83.
[6]闫媛,张璐.高校公共实验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07): 625-626.
[7]邸东华,乔明曦,杨丽.信息化实验平台管理系统初探[J].管理观察,2015(20): 146-147.
[8]赵慧男,王英.深化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管理改革[J].广东化工,2013(21): 181,180.
[9]张超豪,闫青.高校公共实验平台模糊综合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4(20): 40-42.
[10]王钢钢,张琦.关于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2013(02): 249-250.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公共管理实验教学起步晚,也具有文科类实验教学的先天性不足,如何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实验资源利用率、优化教学管理等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一、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实验资源封闭,利用率低
传统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实验室只是传统教室的一个延伸,学生抱着“只需听课,无需动手,上课来,下课走”的学习心态,主动做实验、搞练习的少之又少。加之实验室管理为“上课开门,下课关门”,导致实验室资源未充分使用。
(二)师生实验教学参与度不高
目前,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任务往往由理论教师兼任,由于教学管理机制的制约,没有合理区分文理科实验教学的不同,教务管理部门往往会要求其提交更多的实验教学资料,无形加重其工作任务,也没有单独列入薪酬考核范畴,导致实验教学热情不高。学生被动参与实验项目,实验目的接纳得不明确,导致主观能动性不强。
(三)实验教师队伍薄弱
公共管理实验起步较晚,实验教师大多都是非专业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难以较快胜任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任务。“专业人员少、知识结构单一、接收培训机会少、发展方向不明确、工作热情低”是实验教师队伍的一种普遍状态。实验教师队伍的长期滞后,不利于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开放式管理对策
(一)构建网络信息化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管理实务越来越趋向无纸化、电子化发展。建设基于校园网的虚拟实验室,利用网上平台,引入公务员考试系统、电子政务、公共关系案例分析、社会保障大厅模拟、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演练、结构化面试、人力资源管理等软件,学生通过网上注册,登录后进入使用,有效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实验资源的使用率。
(二)建立实验室预约机制
通过校园网开放实验室预约机制,实现各级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实验室使用情况查询、实验室预定及在线与实验教师实时沟通等。实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充分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此外,系统功能实现实验室的开放情况、利用率、设备资产现状等各项数据的统计,在方便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同时,也为实验室规划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优化实验教学管理
公共管理课程涉及面较广,理论和实操相辅相成。实验教师可进一步细化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可根据教学目标罗列实验项目,学生参与到实验项目的选择,并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实验项目拟定,教师进行综合评定后确定实验项目。实现灵活的教学大纲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参与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另外,学校教学机制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区分文理科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要求,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薪酬核算体系,从而提升教师的实验教学热情。
(四)引进校外管理资源
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真实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邀请相关领域的校外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教学。比如,在学生进行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演练时,可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对危机处理流程、新闻、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关系等模块进行把控。模拟招聘时,可邀请企业管理者对招聘流程、面试技巧、简历制作与筛选等方面进行监控。通过理论教学、经验总结、实际操作的方式,实行“教、学、用”三体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五)培育实验教师队伍
虽然近几年,实验教师队伍得到了有效补充和优化,但与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还相对落后。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师“兼职化”现象特别突出,绝大多数实验教学人员都由理论教学人员兼任。实验教师应多参加教学培训,扩充专业知识,同时抱着“走出去”的学习心态,多吸收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考核办法等,提高公共管理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结语
总之,公共管理实验室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集合校内外优秀资源,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聂良刚,陈军.跨专业文科综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A].2011年全国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1).
[2]张学敏.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A].2011年全国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1).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培养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当前政府事务和社会公共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注重实验环节培养教育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迅猛,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距离岗位工作要求尚有提升空间,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的完整构建,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目前高校公共管理试验教学体系初探中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转型,社会管理需要解决的任务日渐繁重,国家也对高校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应当注重从理论型的人才转变为务实性的人才,注重高校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部分学校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教育,更有甚者将实践能力看作专业教学无关紧要的部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高校对公共管理的人才实践方面培养的欠缺,无法跟上时展,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1.2实验教学体系不完善当前有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为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机会,但是没有就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设定具体的培养计划,缺少完整的实验体系,没有按照实验教学的规律来制订教学计划,没有按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实验课程实施中的保障机制与管理机制,这些未解决的问题都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不完善的教学计划、软硬件设施不完备以及缺乏专业性的理论指导都使得公共管理的实验教学缺乏完整性,各个教学模块间也未能统一与协调[1]。
1.3实验教学环节有缺失
一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方法陈旧且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学校长久以来以学习理论作为主要内容,片面追求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探究,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所采用的教学实验方法是比较古老的传统方法,较为宽泛,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另一方面是实验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进行讲授,而学生只会一味地模仿,缺少独立探究的能力,实验学习的开展处于被动状态,很难有实质性进展,学生无法掌握在实验中得出的经验性知识[2]。
1.4实验师资队伍待加强
当前高等教育正朝着大众化与普及化发展,高校师资队伍逐渐向着年轻化发展,虽然年轻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新颖,但是他们的实验教学经验尚未同步丰富,有过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年轻教师更少,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时缺乏贴近实践的特性,开展过程也会底气不足。而一些高校为这些年轻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不多,也缺少专业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专职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这些专业教师还要从事科研工作,缺少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去进行大量实验课程的培训学习,随着高校扩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长此以往,师资队伍质量和规模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和扩充[3]。
2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1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因此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公共问题和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建设为核心,将实验创新教学体系逐渐完善。首先,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人才的实验能力培养。分层次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与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层次地进行公共管理人才的能力培养,在专业认知能力方面,应当对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在专业的应用能力方面,要对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等有一定操作与应用能力,在创新方面,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创新与研究的技能;分类别需要根据课程的不同,设计侧重点不同的实验教学课程。在专业的基础知识方面,通过对学生的基础试验的培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对逻辑、信息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有全面了解,在专业技能实验方面,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社区工作等能力,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在综合实验方面,通过专业的模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对于公共政策分析、城市治理与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在研究创新实验方面,通过一些仿真推演和方法创新的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公共管理的仿真模拟中,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创新能力;分阶段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进程和个性化特征,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实验教学的锻炼。其次,注重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的统一、模拟仿真和实验操作的统一、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的统一。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的统一需要学校联合当地的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中心等,合作建立校外实验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在校内与校外实现实验与实习的轮训,培养他们的实践参与能力;模拟仿真和实验操作的统一,需要将理论的课程和实验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实现统一性,例如,一些公共危机事件的模拟、虚拟政府等将这些仿真课程和社区工作实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等实验现场有机结合起来,让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更为丰富;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的统一,可以借助一些实验教学课题,提升学生对于实验教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比赛,如“互联网+”、挑战杯、市场调查与分析等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最后,需要注重实验教学模块,在基础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让他们在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及能力锻炼方面得到培养;在技能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中年级学生开展,注重对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进行培养,为他们未来就业提供保障与基础;在综合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中年级的学生开展,加强他们对于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为综合模拟奠定基础;在研究创新部分,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展,让他们有意识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4]。
2.2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高校应当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教学平台的功能,完善教学平台的使用效能。首先是应急模拟仿真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形成公共危机预警的习惯,及时发现问题,设计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方案并不断进行优化;其次是案例研发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案例教学的数据库,为学校的实验教学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以为政府与社区提供相关决策与咨询;再次是电子政务模拟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政务,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能,体会电子政务为公共管理带来的巨大便利;最后是社区管理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将高校周边社区联合起来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去,体验社区工作实务及社区管理等实际事务[5]。
2.3实验师资队伍的构建
高校公共管理的实验教学体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打造一支知识技能多样化的教师队伍也是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师的来源应当多样化,学校可以从实践教育合作基地聘任一部分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还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让更多有经验的政府与社区管理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充实教师队伍的人才储备;其次,教师的结构应当多样化,让教师自由组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理论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进行组合,为学生进行实验指导时能设计较为全面;最后,教师的培训机制多样化,为学校教师开展岗前实验培训与定期专题培训,让教师去政府、社区组织中实地锻炼和深入培训,选择优秀教师国外进修,给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平台[6]。
2.4实验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开展中,还需要注意管理模式的合理构建,注重信息化管理的构建,完善学校的实践教育中心与合作单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实现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优化,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具体工作。实现网络化的管理,有效解决实验探究过程中实验资源、实验管理等多方面有效沟通协调,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教师、教学等网络化管理,教学计划、实验内容等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7]。
3结语
当前高校在开展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结合实际,从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开始,构建完善教学平台与优化提升师资队伍,打造合理的管理模式,让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孟川瑾.基于PBL理论的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9,22(1):109-112,115.
[2]朱光喜.基于“互联网+”政务平台的公共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6):78-81,90.
[3]乔成邦.高校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实验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6(12):64-66.
[4]汪独友.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初探———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6(20):203-204.
LIU Song, YAN Qio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laboratory teaching perfor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 combined with the need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e designed a set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public basic laboratory, using B/S structure, and using MySQL as the backend database suppor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ach function module of the system in detail.
Key words: JAVA WEB; B/S;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1 基础实验室管理现状
高校公共基础实验室是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基础课程教学和实验建设水平的高低。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校在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培养上加大力度的同时也对基础实验室加大改革的力度,将以往小而分散的基础实验室,组合到一起,建成统一的公共基础实验平台。统一平台的建立,改变了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此时,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
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入到各行各业,传统的人工实验室管理方式已与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基础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变,使得不同学科的基础实验室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致使规模大、结构综合、系统复杂的基础实验室日常管理不断产生大量的数据,由此带来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
大量信息数据的处理、教学科研任务的合理安排和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了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为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途径。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开发一套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使得实验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合理,促进实验资源的共享,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实验人员的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 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特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于2014年初,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公共基础实验中心。将原属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属于自动化学院的基础物理电子电工实验室,属于化学化工学院的应用化学基础实验室合并在一起隶属于公共基础实验中心。打破原有的功能单一、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新模式,从管理体制上对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改革。因此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实验室管理标准统一,避免管理软件重复开发。公共基础实验管理系统,改变了原来基础实验室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强调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将原有的只面向单个实验室的管理软件综合起来,一次开发,节约资金。
2)基础管理完善灵活。提供了实时准确的实验室资源使用情况,从而全面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3)功能齐全,实用性强。除了实验室的基础管理功能外,对日常产生的数据进行保存,并进一步的分析,为学校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
4)模块化开发,扩展性强。采用模块化、组件化的编程思想,可灵活地进行各功能模块的加(卸)载,使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伸缩性。
3 公共基础实验管理系统介绍
公共基础实验管理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网路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实现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与实验耗材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共享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领导和决策者提供评估、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数据信息。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开放管理、设备资产管理、实验耗材管理、数据与报表、信息等主要功能模块。从功能上,它既能够保证自身实验室数据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又能够满实验人员的日常管理需求。
4 系统的技术基础
系统采用B/S (Browser/Server)模式和JAVA WEB技术。B/S模式下,用户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就能打开工作界面,客户端不需要做额的外软件开发,程序员只需专注于Web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开发即可,可有效减轻维护工作量,降低成本。Java Web是用Java技术来解决相关Web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总和,在整个Web开发应用领域占据重要位置。当前大部分的网站设计将Java Web开发作为首选。
Java技术具有跨平台、成熟、健壮、易扩充的优势,并且在Java Web的应用上有较为成熟的框架如Struts、Spring、Hibernate等,这些框架的应用能使软件开发更加简单快捷,提高开发效率。本系统是基于MVC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采用了SSH(Struts+Spring+Hibernate)的集成框架,从职责上分为四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域模块层。采用SSH框架能使开发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搭建出结构清晰、重用性好、维护方便的 Web 应用程序。在SSH的集成框架中Struts主要负责流程控制,也就是页面转向,同时对数据进行处理操作。Hibernate主要负责数据的持久化操作,包括数据的增删查改。它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Spring主要有IoC控制反转、AOP面向切面编程等构成,它让程序员针对接口编程,这样在修改功能模块实现代码的时候比较方便。SSH的架构如图2所示。
5 系统总体设计
本实验室管理系统是高校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与实践的一部分,是实验室管理的优化与创新。它结合我校实验室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采用计算机JAVA WEB技术来实现的一套软件管理系统。该系统下设用户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开放管理、设备资产管理、实验耗材管理、数据与报表、信息等主要功能模块。该实验管理系统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信息化的运作,减少实验室管理员的工作量,避免一些人为的失误,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
实验室管理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即实验的教学管理和实验室的工作管理。这两大部分是根据多年公共基础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它们相辅相成,但又互相约束。同样,通过对公共基础实验室的管理业务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将实验室的管理系统的用户分为两大类,即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用户还可以细分为几种不同的权限,如:系统管理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课教师等等。因此,根据高校公共基础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模式,将本论文所实现的系统按照用户角色划分如下:
1)系统管理员:它是系统管理的最高权限拥有者,具有所有操作的权限。主要负责系统的:数据初始化、安全性的设置、其他角色权限的分配、基本功能维护、数据库的维护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测等等。
2)实验室管理人员:它是系统管理的次高级权限拥有者。主要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以下操作:实验项目的开设、实验课程安排和调整、实验工作量化统计以及实验室的监管、实验设备和耗材的使用计划、采购、领用等,查询实验室、教学人员、学生和设备的信息以及实时状况,还可以根据查询结果自动生成相应报表。
3)实验课教师:它是系统管理的真正使用者。主要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以下操作:仪器设备使用预定、申请实验环境准备、维修登记、耗材领用、报损等等,还可以完成课表查询、网上实验安排、日志填写、开放实验项目设置、信息交流等。
4)学生:它也是系统管理的广大使用者。主要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以下操作:实验设计、实验报告提交、网上实验项目预约、实验课表查看、实验课程预定、在线交流、信息浏览等。
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后台数据库采用了源代码开放且免费的MySQL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安全性、操作的方便性以及故障的恢复等,因此必须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根据实验管理的实际情况,本系统设计的数据库中主要数据表如下:实验室信息表(LabInfo)、实验人员信息表(Teacher)、实验室课程表(LabCourse)、用户信息表(UserInfo)、实验项目表(LabProject)、仪器设备表(Equipment)、低值易耗品表(Receive)、信息表(Information)、留言信息(Message)表等。
6 系统的七大功能模块
本论文中的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由用户管理模块、实验室管理模块、设备资产管理模块、实验开放管理模块、实验耗材管理模块、数据与报表模块、信息模块等七大功能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不具有该权限的用户将不能使用部分功能选项。该系统针对设计的四种等级的用户,根据该角色权限的不同设置,将会呈现不一样的操作界面。
6.1 用户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用户信息的管理。用户信息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信息也不同,教师一般包括工号、姓名、用户名、用户密码、职务、电话、邮箱等;学生一般包括学号、姓名、用户名、用户密码、班级、电话、邮箱等。用户管理模块用来建立用户,并赋予其相应的角色,以及用户信息的增、删、改、查操作。系统将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实验教师、学生这四种主要的不同角色,他们各有各的权限,登录进入系统后的操作界面也各不相同。系统的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具有所有的操作权限,学生的权限最低,只有预约、查看和浏览的权限。
6.2 实验室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实验室信息的管理、实验室使用的管理、实验室日志的管理等,让复杂繁琐、并发又不可冲突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变得并发中有序,有条不紊。
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包括实验室人员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否是专兼职、个人基本信息、具体负责事宜等。
实验室信息的管理包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房间数、房间面积等信息,可以通过查看实验室的信息,也可以统计所有实验室的部分信息,同时也可以逐级打开查看个别实验室的详细信息。
实验室使用的管理包括实验室的使用状态信息,提供学生预约开放实验室,设置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与房间号等。
实验室日志的管理包括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设备维护记录以及统计信息等。
6.3 设备资产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账目,对使用过程进行管理,达到优化数据的真实、有效性,降低仪器设备管理难度的目的。其中又包括了以下三个子模块:
仪器管理模块: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存放地点、价格、现有状态、所属管理人等信息。
仪器变动管理模块:包括仪器设备变更的申请、审批和管理功能,以及仪器的批量验收、变更、报修、维修、报失及报废等信息的管理。
数据信息服务模块:包括仪器设备相关信息的多种查询方式,仪器设备数据的统计,数据报表的自动生成及其打印服务。
6.4 实验开放管理模块
该模块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的开放,一是实验项目的开放,二是实验室的开放。
1)实验项目的开放
实验项目开放是指为高校专业教师上实验课提供功能完备的实验项目开放管理功能和提供预约实验项目的功能。
开放实验项目申请管理可以从开放的实验项目中进行选择和修改操作。选择设置中,可对实验项目的开放时间、实验地点、实验人数进行设置;修改则是对原有项目进行修改然后再进行开放。
实验项目预约管理是系统提供给实验老师开放实验预约申请和学生登录系统后预约自己的实验项目两种方式,实验项目可以规定实验的时间、地点、人数等。
2)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在满足正常的实验教学后,可将实验室设置在某一时间段内进行开放,学生可以进行上网申请,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进展以及个人爱好自主选择相关的实验申请,让实验室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使实验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在实验室的预约操作中,实验教师和学生都可进行预约和取消预约操作,从而选择实验项目或自定义项目预约开放实验室。
6.5 实验耗材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耗材申请预算、接收、验货、存储、领用、统计等业务流程及实验室耗材采购登记与报账管理,对库存及经费进行统计查询,还可以实现账目查询与打印功能。
6.6 数据与报表模块
数据是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是系统操作的对象,它包括学校信息数据、各院系信息数据、各专业信息数据、各个课程信息数据、全体教师、班级和学生等的信息数据等。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以上所有数据的批量导入以及增删、修改和查询功能,并且与教务系统获取的数据保持同步。系统对运行数据可进行统计与分析,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如实验室情况统计表、实验管理人员结构分析表、实验室资产统计表、实验耗材使用情况统计表等,相关统计报表可作为学校和部门科学决策的依据。
6.7 信息模块
秉承盐城师范学院“面向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发展、面向盐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面向”办学宗旨,落实“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实践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大力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着力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深化完善“中心+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培养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人才。为此,中心将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师队伍、实验管理模式四大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着力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的发展。
一、构建“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
面对公共管理日益增长的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中心以公共问题为立足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实践创新为最终目的,依据公共管理实践流程,在原有“三层次三模块”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是指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验教学体系及其内容,并将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基础实验模块、技能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研究创新模块四大实验模块,以提高学生公共管理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三分”: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分阶段的实验课程设计、分类别的实验教学过程。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分层次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各种能力,具体培养以下公共管理能力:①专业认知能力,即对公共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熟悉和了解;②专业应用能力,即行政管理事务、社区管理事务、应急管理事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公共关系等专业技能的操作与应用能力;③专业创新能力,即在公共管理的专业认知能力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研究创新能力。分类别的实验课程设计。根据能力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分类别设计实验课程体系:①专业基础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基础认知实验和专业基础验证实验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使学生了解普通逻辑、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政府结构、政府过程、人事行政等基本理论与知识;②专业技能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技能实验和综合实践实验培养和训练学生公文写作与处理、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事务、公共危机预警与预测等专业技能;③综合实践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综合模拟和专业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公共政策分析、社区服务、电子政务、应急媒体管理、应急决策模拟等综合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实验,主要是通过推演仿真与实践创新实验培养学生,进行政府流程再造、结构设计和治理治理创新以及运用知识参与公共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创新的能力。分阶段的实验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及其个性化特征,分阶段实施实验教学:①低年级学生的初级实验教学;②中阶段学生的中级实验教学;③高年级学生的高级实验教学。“三统”: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统一、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统一。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统一。实现实验场所的统一,把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的教育实验教学与合作单位盐城市政府部门、盐都区公共服务中心、城南新区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校外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校内中心和校外基地实现轮训,有效地训练实践技能。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现课程设置上的统一,推动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统一。例如危机事件推演、应急资源调度仿真演练、沙盘推演、虚拟政府、虚拟社区等模拟仿真课程与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实务、管理职能实践、危机预警与预测、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等现场实践的课程有机地搭配起来进行课程设置,实现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的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的统一。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统一,推动科研反哺教学。一方面,通过实验教师主持和参与实践教学课题,提升教师对实验教学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理解,用理论指导教学,提升实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主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学科竞赛等激发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和提升科研创新的能力。“四模块”:①基础实验模块,主要面向一、二年级学生,注意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的均衡发展;②技能实验模块,主要面向二、三年学生,强调具体分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向社会、岗前培训创造条件;③综合实验模块,面向二、三年学生,强化对知识点和理解,为后续的综合模拟实践打下基础,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模块。主要面向全校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建设五大实验教学平台
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的实验教学平台,有效地整合中心资源,充分发挥平台的实验载体功能。具体完善如下五大平台:
(一)应急管理推演仿真模拟平台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践危机预警与预测、危机问题发现与应急、危机事件推演,危机方案优化设计等。
(二)实践案例研发平台
这平台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一个智能型的公共管理案例实验教学数据库,为中心实验教学提供决策咨询和文献支持,为政府、社区管理决策提供决策依据与咨询服务。
(三)电子政务实践平台
基于此平台,学生可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和掌握电子政务,让实验者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掌握大量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巧,领悟实现电子政务的真正意义。
(四)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平台
以盐都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依托,联合盐都区多个社区,建立社区实践实习基地,构建一个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实验社区工作实务、社区管理等内容。
(五)创新实践项目孵化平台
组建专门的实验教学队伍、培训与指导等学生教学科研创新,主要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团队学习、集体讨论、模拟竞赛、中心选拔赛等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打造一支多元化实验教师队伍
通过实验教师的培养、引进、激励等制度设计与机制创新,打造一支多样化的实验教师队伍。
(一)教师来源多元化
采用“双导师制”“非全职聘任”“双聘制”“月薪制”等制度措施,从实践教育中心的合作基地、基层政策、社区委员会、科研院所等聘用实验教师队伍;从盐城市政府部门、盐都区公共服务中心、城南新区区行政服务中心聘请高水平的实践管理者与中心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形成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采用“非全职聘任”引进政府、社区管理人员充实实验教师队伍。非全职聘任人员是指根据中心任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吸纳政府、社区人员参与到实验教学之中,将公共管理实践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采用“双聘制”引进科研院所人员充实实验教师队伍。
(二)教师结构多元化
在实验教师年龄结构上实现老中青的优化组合,在实验教师的智能结构上,实现多种气质类型的实验教师合理搭配,在实践教师的能力结构实现专家与实务家合理组合;在实验教师的知识结构上实现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完美呈现。总之,在建设期间,要打造一支多元化的年龄、智能、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实验教学教师队伍。
(三)教师培训多元化
主要包括:①校内实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②选派教师到政府、社区组织中进行实地考察和关注锻炼,深入实践部门培训;③国际化培训。这是中心的一大特点。选派中心的实验教师,到国外进修。(四)保障机制多元化通过多元化机制创新,保障多元化教师队伍建设:①建立定期聘任机制,定期在国内外聘请一定数量兼职实验教师,逐步在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②建立教学评估机制,中心要结合兼职教师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简便的评估办法,用制度和机制来保障院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③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中心培训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专家教学信息库,为兼职教师收集整理教学信息资料,并与他们开辟有效的沟通联系渠道;④建立咨询合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征求兼职教师对中心事业发展、培训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的咨询和智囊作用。
四、完善“三化”集成管理模式
中心将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以网络化和一体化管理为基本运行特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三化”教育实践集成管理模式。
(一)信息化管理
在实践教育中心与校外合作单位之间建成一个实验教学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共同利用开发,实现实验资源、实践教学体系、协同育人模式、国际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师队伍、实验管理体系等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和共建共享。在具体建设中,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依托盐城师范学院校园网络构建的一个多功能的开放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模,基于B/S和C/S的混合模式和三层逻辑体系结构,采用ASP.NET2.0和AJAX作为主要技术,SQLServer2007作为后台数据库进行开发和实现。
(二)网络化管理
主要是要研究和开发一个网络化实验教学信息服务平台,解决目前中心和实践基地公管的共管的实验室在空间场地、仪器设备、人力资源配置及其管理方式存在“分割”的问题。具体建设步骤是:在功能、用例、性能等方面的需求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tmts、Spring、Hibemate三种框架相结合的网络化实验教学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整合实践教育中心与基地所有的实验资源,在资源网络共享模块、实验预约排课等模块、虚拟网络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实现实验资源、实验教学、实验教师网络化管理。以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为例,通过这个平台,就可以实现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内容、实验指南、多媒体课件、典型教案、实验习题、实验成绩评定办法、实验环境、参考资料和网络资源、实验预约、典型学生设计实验报告等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利用。
(三)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的高度整合,是信息化集成管理的最突出表现。中心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校内两级管理、校外合作协同管理模式。在组织体制上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主任统筹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管理的一体化。同时通过“三分三统”的实践教育体系,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践教育内容,并将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高度地统一起来,实现教育实践体系的一体化。在具体的实验教学环节中,采用先进的“三种能力、四个层次”教学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的高度一体化。在一体化管理中,集成实验教学资源、管理体制、教学体系、实验教师、实验管理人员等基本要素,实现智能性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高燕妮.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电子政务,2008(09):54-58.
[2]王帆.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体系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4):96-98.
[3]潘娜,陆辉.可视化:公共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3):257-260.
关键词:操作系统;安装实验;还原卡;虚拟机
0 引言
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安装实验,一直是实验室管理及维护的难点。这类实验对微机软件系统有破坏性,原先只对特定班级的同学开设,提供专门的微机,专门的实验室,微机利用率较低。近年来,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计算机动手能力,我校已将这类实验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的一部分,对全校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我校大学一年级学生有3500余人,承担这项任务的公共机房,几乎动用了全部微机,同时还要保证其他原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类实验的正常开设。因此要管理好操作系统安装实验,必须建立有效的实验管理方法,才能方便有序地进行实验,同时学生又能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1 操作系统安装实验的基本内容
以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安装实验为例,除操作系统外,为了使微机系统成为一个“强壮”的系统,还要包括以下这些最基本的安装及相关设置:
(1)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的安装。为了防止病毒侵入,这时先不要设置连网。
(2)防杀毒软件的安装,并对已经安装的系统进行杀毒操作。
(3)操作系统补丁程序的安装。可先将大部分补丁程序下载,提供给学生安装,并留下少量相对不重要的漏洞,让学生经过网络配置可上网以后,通过网络进行修补。
(4)进行网络配置。这时系统已经比较强壮,不易中病毒也不易传播病毒,不会对公共机房中其他微机构成威胁。
(5)常用工具软件安装。可以由教师提供或让学生在指定的可靠网站上下载。
(6)还原点的设置(Windows XP操作系统),用Ghost软件进行系统备份及还原操作。
在系统安装的前三步,网络先不要联上。
这样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今后安装及维护一台微机的基本功。
2 通过硬盘还原卡。进行大规模操作系统安装的方法
2.1 还原卡介绍
大学公共机房的微机一般都配有硬盘还原卡,来保护微机系统不被学生破坏。硬盘还原卡一般具有三个最基本的功能:独立分区功能、还原功能及网络复制功能。
独立分区功能支持多引导分区,可以设置多个相互隔离的可引导分区,每个分区可以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设置成不同的教学环境。
还原功能可支持DOS,Windows32/9X/2000/NT/XP、LINUX、UNIX等多种操作系统,一般能对DOS及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实现硬盘瞬间还原。
网络复制功能支持硬盘对拷及局域网内一对多同步拷贝,只要安装好一台,则根据所安装好的硬盘数据量大小,就可以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通过网络安装好其他数十台微机系统。
利用还原卡的这些特点,可预先快速地在每台实验用微机上预置好安装平台。这个安装平台一般要借助别的操作系统或软件,同时又能突出要安装的操作系统的特点。
2.2 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平台的建立
以Windows XP为例,具体如下:
(1)用还原卡的功能,建立一个新的引导分区,我们称它为XP分区。
(2)对XP分区设定为不保护模式,用Windows98的系统盘对它进行带系统的DOS格式化,这样就在XP分区里建立起一个可启动的DOS系统。
(3)将Windows XP源程序、XP补丁程序、各设备驱动程序、杀毒程序及实验用到的常用工具软件等拷贝在新建的DOS系统中。为了拷贝文件方便,先设XP分区为共享数据区,然后进入另一个可启动分区,如Windows2000,这样速度快而且还可利用网络功能。
(4)为加速在DOS下安装Windows XP的过程,在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两个文件中作如下配置:
(5)所有配置文件和需让学生安装的软件拷贝完毕后,对XP分区进行碎片整理,以节省磁盘空间并加速网络传送过程。
(6)通过还原卡设置XP为可引导分区,并通过还原卡一对多拷贝功能,将XP分区的拷贝到整个机房的微机中,这样学生就可以使用这个分区用于安装Windows XP的实验。以后每一批实验,只要化十分钟左右时间重新传一下XP分区就可,而且也不影响微机中其他引导分区中内容,其他上机实验可选择别的分区继续进行。
(7)学生在安装操作系统过程中,其中有一步系统提示是否要对硬盘进行分区,一些还原卡对此没有保护措施,这样就要求老师在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不要作分区操作。
2.3 Linux操作系统安装平台的建立
Linux操作系统当前已渐渐热门起来,这类安装实验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对广大学生进行开设。
Linux和Unix这类操作系统,要求从O磁道开始,因此在还原卡分区时,要注意将硬盘第4"和第二个分区留给它们安装。
同样的也要建立一个安装平台,我们可使用Grub for Dos作引导程序来实现。
3 其他常见的操作系统安装方法
3.1 通过安装光盘在光驱上进行安装的方法
这是一般的标准安装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实验,要确保有足够的安装光盘。因为除了安装操作系统以外,还要安装设备驱动程序及常用软件及操作系统补丁等。这就要求提供驱动程序光盘,应用软件光盘等多个光盘,一旦相关软件升级了,光盘就要跟着换,所以,实验开设的工作量及费用之大可想而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采用以下方式来改进:
为了扩大实验人数,可采用分组多人合用一台微机进行实验,但实验效果有些下降;安装常用软件、操作系统补丁或驱动程序时,可通过局域网从服务器下载后安装,但会出现并发下载的情况,服务器承受力要受到考验,同时下载时间一般会很长,而且系统尚未加载补丁程序和防毒软件,增加了无谓的实验时间并对整个局域网产生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果网卡也要驱动的话,还是要借助光盘、软盘或u盘等存贮介质。
这种实验方法比较适合规模较小的教学任务,无法满足大规模教学实验任务。但这种方法适应各类操作系统的安装,而且实验效果也相对较好。
3.2 用虚拟机软件进行虚拟安装的方法
虚拟机软件可以在一台电脑上模拟出若干台PC,每台PC可以运行单独的操作系统而互不干扰,可以实现一台电脑“同时”运行几个操作系统,还可以将这几个操作系统连成一个网络。当前,主要有VMWare及Virtual PC这两种虚拟机软件,这两个软件结合使用,可以虚拟安装Windows、系列、Linux、Unix、Netware、0S/2 Warp等多种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