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经验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现象一:多数教师都认为大学时所学的知识已够用,因此,走上教师岗位后自觉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一落千丈。更有甚者认为教师职业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必要追求不断的进步,因而也往往对自己的成长缺乏认真的规划。新课程环境下要求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观念的更新是困难的,需要下大力气。
[思考一]专业发展的驱动策略。
1.实行目标管理。学校应重视改进和加强“青蓝双馨工程”,努力使之成为整合学校各类教师群体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青蓝双馨工程”活动,促进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群体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让老教师认真总结自己多年形成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对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做到与时俱进而不固步自封;让中年教师勇挑重担,业务上屡屡求进步,科研上累累结硕果,并确保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业务熟练,五年成为骨干”的管理目标。此外,还应定期对老年、中年教师进行定级考核(即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学者型教师),并颁发荣誉证书,这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
2.促进学习内化。学校还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最根本的动力。新分配到校的教师都要经过至少3场课堂组织教学的培训会,3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培训会。指定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学骨干结对子,开展20节以上互听互评观课。组织名师、骨干教师公开示范课,通过观摩、评课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常规材料,两周检查1次听课记录,1个月检查1次教师教学详案。学校领导带头经常深入青年教师的课堂听课检查,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反馈,使青年教师坚持将学习作为自觉行为。事实证明,青年教师教师强则学校强,青年教师兴则学校兴。
3.提倡研训一体。在教学中提倡“研训一体化”,即让教师在研究状态中留心教学问题,发现自身不足,吸纳他人经验,提升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校更应重视引导,帮助教师进一步加深理解教育教学科研的必要性,不断增强科研意识,把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把科研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鼓励教师树立问题意识,明白问题即课题,坚持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论文写作为抓手,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抓实。学校把每周二第7节定为教研活动时间,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严格考勤教研组的活动,使活动运转基本常态化。开展以新教师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理论学习,观看课例光盘、教学案例分析、说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解决教育教学中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也是教师喜闻乐见的问题,增强教师的参与热情。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网专设教研沙龙,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交流教学心得,以实现资源共享,且每年进行优秀教学论文的评选与汇编,让教师有展示才华的空间。
学校还应重视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成立教师外出培训汇报制度,即要求每一位外出学习者必须带回“四个一”,包括一套清晰详实的培训材料,一份发自内心的学习心得,一次准备充分的汇报会(在教研会或教师例会上),一节解决困惑的示范课。这样就让个体学习成就群体学习,让个体进步成为群体进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别教师外出接受培训对于促进全体教师共同进步的作用。
现象二:中学教师往往认为做研究是大学教授、专家的事,自己不愿意或不善于做教学研究。新课程环境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成长的平台,使一线教师人人可以做研究,人人都可能成为专家。
[思考二]教师如何做研究?
1.加强问题意识。问题应当被看成一切研究工作的直接出发点,关键的教学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开展教师教学研究并非指漫无边际地空想、乱想,恰恰相反,我们应当切实立足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应被看成教师教学研究最为重要的一个源泉。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途径或普遍模式为“问题――分析、学习、思考――结论――新的实践”。这一模式揭示了校本教学研究的本质,即教师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一教学问题,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所做的研究。
2.努力做到“小中见大”。这正是国际教育界关于“教师研究”的一个共识。教学研究不仅应当立足实际的教学活动,而且也应采取更为广泛的视角,即应当从更一般的角度去指明研究工作的普遍意见,从而真正做到“小中见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教学研究较为严重的一个弊病,就是普遍充塞着一些“大而空”的文章。也就是说,这些工作并没有真正立足于实际教学活动并以改进教学作为基本的目标,而是希望依托某些“宏大理论”(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教学理论等)就能“短、平、快”地产生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文章往往就以相关理论的简单表述作为开端,而真正的工作则只是提供了几个简单的例子。然而,仔细分析又可看出,不仅这些例子有牵强附会之嫌,人们甚至不得不因此怀疑作者对于所说的理论是否真的有了很好的理解。
3.重视理论学习。加强学习显然应被看成不断提高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特别是就当前而言,这更有利于教师判断(批判)能力的增强,从而切实防止对于时髦潮流的盲目追随。
加强学习也应看成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需。教师不应被看作一种普通的职业,而是像医生、律师等一样,是一种“知识性的专门职业”。因此,必要的专业学习就成为了合格教师的一个必要条件。
现象三:当前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还仅流于形式,没有好的制度保障,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思考三]良性的机制是关键。
不同的制度会产生不同的风气。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与学习风气,一定是机制上的问题,一定是没有形成充分激发教师奋发向上的良性机制。为什么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不愿意,更不善于自觉“充电”呢?这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更是一个机制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力改善:
1.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推陈出新,共同成长。学校可设立教师论坛,组织不同主题的演讲活动。教学叙事是实施新课程以来学校持续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当众公开演讲,每个人的形象、谈吐、口才、学识、感召力等一览无余。演讲得好,会产生“轰动效应”,有利于树立个人威信,并赢得师生尊重;讲得不好,其负面影响就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哪一位教师会不认真对待呢?他们广闻博学,精心准备,而准备演讲的过程正是教师积极“充电”的过程。
2.建立一个积极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学校考评制度是引导教师发展的最有力的指挥棒,因此,要充分发挥考评制度的导向功能,引领教师不断发展。在激励教师学习上,要尊重差异,不搞一刀切。每学期初,要求教师们结合个人实际,制定各自具体可行的学习成长计划。学期结束,再根据每个人的学习内容,或笔试,或演示,或讲演,或答辩,以多种形式进行考核,考评成绩按一定比例记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成绩。这种方式虽然增大了考核难度,加大了工作强度,却适合教师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学识水平、研究领域、爱好需求等。在尊重个性,激发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了教师的多样性发展,也为学校各方面的发展需求提供了人才储备。
3.建立一个催人奋进、争优创先的激励机制。严格考核,推行教师职级制度,根据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专业水平、授课艺术、教学成绩、科研成果、师生关系等进行综合评定。可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研组评定产生数据等级载入电子档案,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分别设置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学者型教师等不同等级,并发给等级荣誉证书,然后张榜公告。这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不同的等级代表着不同的成就,对应着不同的待遇,以此激励教师不断成长,从而求得积极发展。
谁不想赢得他人的尊重呢?谁不想获取事业上的成就感呢?良性的机制是激励教师如饥似渴,源源不断地“充电”的催化器和发动机,有利于推动教师从学习、做研究中得到乐趣。
二、身体力行,抓好小学部的教学管理工作
到学区工作以后,我负责学区的六年级教学管理工作。由于工作环境的改变,缺乏工作经验,我就努力学习业务理论,遇到问题就虚心向领导和他人请教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积累工作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在工作中我努力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坚持做老师们的表率。一是抓考勤。我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做到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二是抓教学,我先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认真完成备、讲、批、复、考每一个环节,并经常和老师们交流教学心得,了解老师们的心声。为了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组织老师们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并组织与其他学区进行联考,效果明显。
三、配合学区领导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积极配合学区领导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一名合格的学区“校长助理“。在抓好小学部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献计献策,配合学区领导抓好小学的教学工作,并坚持深入到课堂教学第一线;配合学区校长、业务校长、成教校长到各校进行检查指导,认真做好安全排查工作;利用自己的电脑特长,配合学区高质量、快速度地完成了今年1—4年级的学生电子建档工作;配合学区领导积极组织开展学区党员教师参与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另外,我还充分利用自己所任课的特点,多次对六年级学生进行法制思想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在工作中我尽职尽责,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让师生认可,让领导满意。
可以说,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艺术,这是由于校长在担负责任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怎样更加有效地实施管理,以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教师的不断进步,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以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下面,本人结合自身的学校管理经验,探讨一下自己的管理认识,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1.更新思想,不断地思考和学习
校长要想更好地管理学校,就需要更新思想。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校长的思想直接决定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而校长要想切实做到更新思想,就一定要比教师思考得多和懂得多,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并且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更加深入地进行学习。第一,校长需要了解学校当地的人情风俗、社会政治、世界和国家的时事政治,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第二,校长需要加强思考和学习学校的管理理论,尤其是重视处理和收集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不断地更新思想,以使自身一直处于教学改革的前沿。第三,校长需要加强探究和学习教学和教育理论。学校属于教学、教育场地,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校长的发言权取决于校长所懂得的教学、教育理论,在当前形势下,校长务必要熟悉新课程和新课改的实际情况。作为一名校长来讲,最为关键的是凭借自身的智慧进行管理,并非依靠自身的体力。而不断的思考与学习是校长智慧的来源。校长只有不断地思考和学习,才可以实施更加有效的管理,才可以做到与时俱进,才可以指导所有的教师和学生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转变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教学管理的内容
作为小学校长来讲,应当结合新课程的标准,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将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理念向素质教育理念转变,校长务必具备转变教学管理理念的勇气与毅力。这就需要校长能够承受来自于社会、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校长还应当把自身的教学管理理念向所有师生的实际行动上转化,以转变为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随后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最终转变成教学管理实践。
由传统意义上的仅仅注重分数和知识的教学管理内容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向转变。在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学管理当中,仅仅重视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新课改下,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过程中,也注重考查教师的工作成绩。为此,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校应当走质量内涵发展的道路,不管是校长,还是教师,都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去,全面地促进教学的课程改革,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此之外,校长还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现状,设计出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方案。
3.校长的学校管理工作应当达到一定的力度与高度
一定的高度指的是出发点与立意要高,目标与指导思想应当是清晰的。学校教学的核心是为了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在宏观上需要服务于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够清楚教育的方向与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充满历史使命感与民族忧患观念。一定的力度指的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校长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工作上应当充满魄力,不可以犹犹豫豫。第一,要加强团结和注重实干。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无不证实了加强团结的重要性,倘若是一盘散沙,那么就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来。校长通常是通过中介来影响教学活动和学校教育的,这就需要加强团结和注重实干。第二,要做到廉洁公正。校长要想确保管理工作的力度,因素是比较多的,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提高群众意识和公仆观念,这是在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应用唯物史观的表现,也是客体和历史联系的统一。校长的管理工作需要服务于师生和教育,只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做到廉洁公正。校长做到了廉洁公正,就能够充满威信感,更加有力度地实施管理工作。第三,注重进一步地探讨。教育的新进展和工作的新局面并非等来的,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对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4.推动教师的和谐发展
校长在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当中,引导所有的教师进行问题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意义重大。校长要想更好地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将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就应当推动教师的和谐发展。校长需要注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重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重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对于一名校长而言,就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教师的发展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尽可能地为广大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发展和生活平台,以使教师的自尊度,自信和幸福指数得以提高。校长应当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所有的教师,不断地启发教师做到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使教师们收到鼓舞;充分地挖掘教师的潜力,推动青年教师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尽量地使所有的青年教师做到“一专多能”,为这一部分教师的发展制定目标、方向和策略,且要启发青年教师在教改教研当中具备重升华、重提炼、重思考和重实践的良好工作习惯;学校应当为广大的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广大的教师敢于创新,并且要使中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形成合作又竞争的长期有效机制;应当尽可能地使广大的教师有一个较高质量的学校生活,使教师们的思维活跃、心情舒畅、充满竞争意识,以避免教师厌倦教育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校长是实施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人物,校长只有不断地更新思想,进一步地思考和学习,转变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教学管理的内容,达到一定的管理力度与高度,并且要推动教师的和谐发展,才能够切实管理好学校,才能够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朱斌.浅析贫困山区小学人性化管理[J].现代阅读(教育版)
引言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各级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细节方面有时候还是脱离了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就需要学校的领导层和相关管理工作者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案。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有着非常丰富的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以下便是本人就小学教学管理的实效性措施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争取人心,重视对教师们的思想教育
俗语有云:“人心齐,泰山移”。这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教学管理中也是非常适用的,本人,作为一校之长,始终将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始终重视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教育,随时随地向教师们传授以校为家的教育思想,鼓励教师们要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尤其要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教师队伍需要有着清晰的管理工作体系,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分工合作,教师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同事关系,学校领导从不摆架子,有事大家商量。教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直接向学校领导提出来,以供大家讨论、研究、思考,从而增加学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达到积思广益的效果。
2严格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学校,建立各种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历年来我校建立并完善的各种管理制度多达几十种。但管理制度再多,如果不严格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如何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呢?本人认为有三点必须引起重视:首先是管理制度本身是否公正、公平、合理,是否符合本校实际情况,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如果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公正、不公平、不合理或只针对教师而制定,对学校领导不具约束力,那么这种管理制度肯定难以执行;同样,如果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不符合本校实际或不合常理,那肯定也是难以执行的。所以,管理制度必须体现其公正性、公平性,合情、合理、合法,并符合本校实际。然后是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必须得到教师的认可方可实施。如果管理制度得不到教师的认可,这本身说明该制度不合理、不公正或不符合学校实际,当然也就无法执行。多年来,我校所制定的管理制度都经过全体教师讨论,得到90%的教师认可,然后才贯彻执行的。最后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要一视同仁,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必须同等对待。关于这一点本人认为我校做的特别好,上至学校校长,下至教师,都能不折不扣的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只有这样制度才能落到实处,也只这样全体教职工才能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这些至理名言充分说明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从教师的“基本功”培训到“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从教师的学历培训到新教材培训,我校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从安排到培训过程都有一套管理制度,严格把关。把师培工作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评职、评优和学期考核、年终考核。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工作中,学校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教师业务水平的普遍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我相信,我校的教学质量将继续稳步上升。
4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保证做到公平、公正,其实,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有难度的工作,一旦处理存在失当之处,会严重打击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且由此产生一连串的负面影响。领导者必须要在此事情的处理上面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要想做好评价教师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首先,建立起公平公正、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保证自己在进行评价时是有科学的依据的,教师的工作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评价体系一定要照顾到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调配好各项工作所占的比重。此外,一定要注重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排除掉一些人为因素,对于教师们的评价可以施行计算机管理,将各项考核的项目和标准提前设定好,编制好各种程序,将一些基本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内,由计算机来计算结果,将人为因素彻底排除掉。然后,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一定要多为教师们着想,拼尽全力为教师们争取好处,举例说明:上级给学校分配的评优指标全部投放给教师;年度考核时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中只分配极小量的“优秀等次”指标,其余指标全部分配给教师。只有做到这样,教师们才会认为有奔头,有前途,工作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有信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是一个集体,要想做好集体的管理工作,就必须时刻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对于工作中的所有细节都要严格把关,考虑全面,照顾到所有教师的利益,保证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才化草-《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
[2]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出现的困境及措施探讨.卢昌贵-《新一代月刊》-2015
[3]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邵化梅-《课程教育研究》-2015
[4]小学教育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周建成-《中华少年》-2015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85-01
现代文明的发展有三大顶梁之柱:科学、技术、管理三个方面组合而成。记得有位名人说过:能让科学发挥出惊人威力的只有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这句话无论从哪个方面理解我们都足以看出科学的管理体系在各个领域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些年来,各个地区的小学办学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张,而新建学校相继产出的教学成果让其逐渐与社会并轨,但是小学内部结构却日益变得错综复杂,管理的难度也相继变大。教学管理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它是将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齐头并进的科学,需要管理者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一门高深学问。在多次全国性的教育总结会上这样的话题一直被会上提及,由此可见,对小学校的科学决策领导和科学的教务管理机制的完善方面日益重要。本文,笔者基于自身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如何完善小学的教务管理机制做了简单的介绍。
1 制定并优化科学的教务常规管理机制
小学教务常规管理机制不同于一般的管理机制,它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多序列的多变过程。教务常规管理虽然其历史年代比较久远,但是小学学分制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它的发展,让其管理工作变得十分的复杂。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小学教务常规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就必须要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充足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建立和谐、完善的管理机制,努力优化小学常规教务管理模式。
(1)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职能、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小学校园内设立教务办公室或者教务活动室,充分调动学校积极性。在能足够保证学校宏观管理方面没有漏洞的前提下适当的进行放权,并适时的进行分权,充分发挥小学教务常规管理体系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并将教务常规管理机制的协调性融入其中,渐变形成统一领导和分散管理的监控管理体系。在具体工作中能很好的处理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协调统一,让小学整体教务管理机制可以更具现代化和高效化。始终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其中。
(2)建立规范有序的常规教务管理工作流程
为了能够在工作中确保常规教务管理的模式规范有序,在工作者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务管理程序中的控制力度,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流程、秩序化的运作机制。所谓规范有序的常规教务管理工作流程就是指围绕教务管理具体的工作指标为中心,健全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并对其中有些实施过程进行合理的分解,力求将小学中的每项教务工作都做到章法有序,即:既能清晰的划分出教务管理机制中各个岗位上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又能将教务管理工作做的更为的透明化和公开化,不仅能让在校师生对校园教务管理机制进行共同的监督管理,还能使得教务管理工作更加的有序,从而更好的提升小学教务管理水平,提高学校知名度。
2 加强法制教育,优化教务常规管理机制
无论是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学生是学校的教育主体这一大方向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做好学生的思想汇报工作,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守法习惯是学校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我们应该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将法制教育作为教务管理机制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坚持将法制教育和课堂文化、校园文化相结合:
(1)法制教育融入课堂文化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将法律知识列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中,将其作为学生学习党的必修内容,坚持让学生做到每周都有法制课,努力让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更加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具体化。
(2)法制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教育。小学生的本性是爱玩,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运用学校的宣传栏和墙纸、墙报等宣传地进行宣传,将法制知识列在各项地点的主要栏目之内。另一方面,组织学生举办课外活动,开展多方面的与法律相关的活动,将法律知识充分贯彻到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中。
3 完善校园网络体系,实现现代化的常规教务管理手段
(1)将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运用到小学教务系统中,逐步完善校园网络文化
网络技术具有很大的信息容纳量,其资源包也非常的全面,且信息传播的速度也非常的快。很多学校都建立了自身的校园网络文化,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仅仅将其作为讨论问题和查阅资料的教学工具等。通过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学校可以开设更多方面的学术工作、活动,建立海外图书馆,学校也可以将学校相关制度公布在网络上,让学校的信息可以与社会充分的衔接在一起,真正实现网络技术化的教务管理服务机制,全面的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艺术探究
班主任在小学中扮演着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班级管理在学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认真而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小学班主任,运用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可以使班主任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班主任会影响班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这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会直接影响教育改革的进程和长远发展。面对这种现状,班级管理艺术的提高,对小学生责任意识和个人素养的增强非常有益。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小学班主任教育职责的要求,主要是利用教育资源举办集体活动,促使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下,形成了比较自我的性格,对班级管理工作会形成极大的阻碍。小学班主任承担着管理班级的重任,班主任的工作会影响班风的形成。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时间长,很了解学生,因此,加强小学班主任的艺术化管理非常重要。
二、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艺术探究
小学班主任管理学生是一项艺术,教师要遵循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使管理效果和管理质量得到提升。
1.增强小学生的荣誉感
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对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集体活动。通过举办集体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可以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非常有益的。班主任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沟通,可以使班级的凝聚力更强。此外,通过集体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也会更强。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实现促进班级管理的目的。
2.通过科学的方式选举班干部
我国教育的重要启蒙阶段就是小学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全新的观念和事物。因此,小学班级管理力度的加大非常必要,可以让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在班级中,班主任和班干部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班干部的委任问题和选举问题应该加强重视,采用民主选举制,可以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独立意识,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另外,竞争机制在班主任委任过程中的融入,可以通过评分系统、投票选举和竞争上岗等步骤完成。通过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也能得到提升,班级的正能量也会更浓厚。
3.促使班主任增工作责任心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承担的工作职责是: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对班级的日常管理,需要班主任引导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对于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明确。现阶段,部分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采用不当的管理方法和强硬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只顾自己的利益,不关心学生,导致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成绩受到影响。因此,班主任班级管理责任心的增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
4.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浓厚的班级氛围,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班级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贪玩的特点,很多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情况下,会产生厌倦心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如果学生犯错,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要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过程。通过小学班主任的艺术化管理可实现高效的管理目标。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小学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行为,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文化知识,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文章主要从“增强学生的荣誉感,通过科学的方式选举班干部、促使班主任增强工作责任心、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等方面探析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艺术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艺术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农村乡(镇) 学区,大多存在着人员少、经费紧、事务杂等一系列困难,但教学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每一个农村乡(镇)学区教管中心的工作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对所辖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是新时期农村乡(镇) 学区面临的一项现实课题。
一、当前农村乡镇学区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广泛深入调研,我们发现,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强有力的推动下,农村乡镇学区的教学管理工作得到了程度不同地加强。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教学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为了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乡镇学区也制订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比如教案书写、授课环节、教案详略、数量多少;作业次数、检测评讲、听课节次,政治、业务学习,教研活动,考勤等都写进了教学管理制度中,且装订成册藏在抽屉里,打印成文挂在墙壁上。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便于操作,就形同虚设;二是教学督查流于形式。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教案和教学反思抄袭现象屡禁不止。乡镇学区年年进行教学督查,但是多年来,不少的教师抄《教案集》;有少数教师盲目下载、照搬现成教案;有个别教师课后补教案以应付检查的现象却从未根除;三是奖惩机制落实不到位,导致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热情不高。集中体现在有的教师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教师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有的教师不愿意参加讨论学习。
二、加强和改进乡镇学区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针对农村乡镇学区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教学工作既看过程又重绩效的原则,经过多年在乡镇学区工作的实践经验,我摸索到一套比较有效的常规管理规程。概括起来可归纳为确定目标、检查督促、分类指导、考核考评、定期总结等五个层面。 (1)确定目标
现代管理思想认为:目标是管理的核心,没有目标便没有管理。乡(镇) 学区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以下几点:(1)要对全乡(镇)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学生基础,过去的工作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优势和不足,正确估价目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既不可过高,也不能太低。只有把目标控制在“跳起来摸得着”的限度内,才可以达到鼓励的作用;(3)要有观念性目标和指控性目标。观念性目标是教学的总体目标,指控性目标是与观念性目标相适应的具体指标,如每年的中考升学目标,初中毕业会考“及格率”目标,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目标等;(4)全乡(镇)总体目标之下应有分类目标,如不同类别的学校的目标,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目标,不同职称的教师的目标等;(5)要规定一套易操作、易考评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考核制度和细则。
(2)检查督促
检查督促是对实现教学目标的监督与推进,是教学管理的中继环节。(1)做好目标的宣传工作。把确定目标的依据、实现目标任务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等明确地向校长、教师讲清楚,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使大家齐心协力地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2)根据检查的具体目的和条件开展检查。要坚持对每位教学人员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检查记载,如查教案、听课,召开学生课代表座谈会,查作业批改,查相互听课笔记,查学校教研活动情况,查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资料等;(3)及时反馈。把通过实事求是检查得来的真实可靠的材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向被检查的学校和个人及时反馈,指明优缺点及努力的方向。同时,领导者要善于在检查中发现自己决策中的错误,并作出调整。
(3)分类指导
农村乡(镇) 学区所辖学校类别多,有附设初中、完小、教学点。在授课形式上,有平行班、单班、复式班。在师资力量及教师负担量上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对教学工作的指导必须分类进行,指导时要重视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指导教师开展教研教改,指导教师苦练内功,指导中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如近三年来,我们每学期组织中小学毕业班任课教师开展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的教研活动,组织复式班代课教师开展复式教学的教研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开展目标教学教研活动,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开展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专题教研活动,均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指导教师苦练内功方面,我们组织开展“三字一话一画”的练习和比赛,开展优质课、优秀教案、论文的评选活动,使大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大幅度提高。
(4)考核考评
教学工作的考核要在充分体现教学过程和绩效并重的基础上进行。我们从德、勤、量、质、绩五方面对每位教学人员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考评。德,主要是师德修养、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勤,主要是出勤。量,主要是周任课时、作业量。质,主要是平时教学过程的质量,即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教研活动、个人的教学计划、总结等。绩,主要是参加统一考试时每位教师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考核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有所区别。工作量方面对毕业班教师,多课头任课教师,大班额的教师,非毕业班教师,只任一门课的教师,小班额的教师有所区别。考核结果要作为奖惩、评优选先、职务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有了极大的改变,在其逐步完善此项工作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理念,一切围绕人,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也就是说在基础教育管理中实行人化管理,更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的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基础、重点组成部分,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教育管理者,我深深的知道此项工作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教育管理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因此,文章提出了小学教育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做了以下几点论述:
一、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首先就要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位教师,这也是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并实行人性化创新教育管理观念的一个关键
1、对每一位教师都要做到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也不例外。作为教育管理者,要高度的重视并尊重每一位教师的自尊心,在日常的工作部署安排中,教育管理者要对教师讲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讲述之后,教师会更加了解并认同。在对教师讲述的过程中,不要采用生硬的口吻,甚至更不要拿领导的架势去命令教师,用柔和的语气并带有信任的目光与教师讲述,这样教师会有一种亲切感,更愿意主动的完成。反之,采用的语气很生硬、命令的口吻,教师会有一种抵触情绪,心里会感到很压抑。只有尊重教师,才会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2、对每一位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工作中,对每一位教师的评价,都要以公平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对其评价,千万不要采取极端的方式要么肯定评价要么否定评价,更不能牺牲别人的积极性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这样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才公平、公等。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有的教师为了得到领导好评,思想上会有一些歪曲想法,要采取合理、完善的方式转变它的思想。让他逐渐的知道,只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创新的工作意识,脚踏实地的工作才会真正的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3、情感交流,给教师心理一抹舒适感。管理者要善于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让教师知道管理层想做什么,做了什么。例如:有时管理层为群众做了许多事情,像改善工作条件、增加生活福利等。但依然有人不满,视领导的一切工作努力为理所当然,只见不足,不见成绩,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情感的交流。所以,管理者要努力营造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教师支持领导的融洽环境。
二、构建柔性的评价机制
尽管当前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些学校却毫不迟疑地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教学档案,与教师的实际利益挂钩。这样不但损害了评价的公正原则,也严重挫伤了教师认真教学的积极性。要使教学评价相对公正,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在教师的绩效评价上,既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但又不能仅仅以此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评判依据,还应听取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其他教师的意见,将几个方面的意见结合起来考虑。第二,在评价的标准上,不能仅仅强调教学形式是否具有多样化的手段,还应考虑教师教学是否具有前瞻意识,是否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教师的教学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发散性思维,是否尊重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第三,评价体系应避免主观因素的误导。不要出现是否平易近人、是否关心学生之类的评价项目,尽可能使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第四,要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客观全面地体现教师的水平,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关心教师,让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
首先,学校应该关心教师的健康状况。由于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缺乏应有的锻炼和娱乐,因此,长期下来健康状况就会受到威胁。其次,学校应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状况,要尽力帮助教师达到工作和家庭相互平衡。这样,学校教师就可以在工作之前、当中或者之后高效率地干完自己的“私事”,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更集中的精力从事工作。我们应该从校本出发,开发好教师资源,真正做到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结束语小学教育管理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师生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有利于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育管理中树立以人文本的管理观念,一切围绕人、尊重人和关心人等实行人性化管理。本文只是对小学教育管理的人性化管理策略做了几点论述与分析,分别从第一,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首先就要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位教师,这也是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并实行人性化创新教育管理观念的一个关键。第二,构建柔性的评价机制。第三,关心教师,让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这几点的描述让对人性化管理的意识认识得更加深刻。只有尊重和理解、关心每一位教师,公平对待每一位教师才符合人性化的管理原则。
作者:董艳玲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同兴小学
参考文献:
[1]辛卞.苏维埃政府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苏区教育资料》学习札记[J].江西教育.1981年08期
[2]学校管理问题讨论[J].宁夏教育.1981年03期
[3]熊弋.小学管理亟待加强[J].江西教育.1982年07期
[4]程金贵,杜来春.认真抓好教育这个战略重点[J].安徽教育.1985年02期
先作自我介绍,我叫xx,xx年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小学语文高级教师。xx年参加教育工作,在土华小学主要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级组长,团书记,92年调入xx中学任教,主要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96年
任语文科组长,99年9月开始担任教导主任。我曾分管教学、德育、课程设置及编排、教材、教师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小一招生及转学、随班就读等工作,今年成为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教导主任,20多年实际工作的经历,我具备了以下有利条件:
1、有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
从教20多年来,我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虚心好问,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从大局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少工作时效性、原则性都很强,都能想方设法、准确、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着“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工作”的原则,我不浮夸、不抢功、不爱出风头,脚踏实地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四个学期,主动代上语文课一两个月,没拿一张代课票,去年,我主动分管了教学管理工作,从没向学校提出要什么额外报酬。
但是,校长和老师没有忘记我,给予了我不少荣誉:先后评为优秀团员、优秀青年教师,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xx年xx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获区政府嘉奖.
在此,我衷心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的厚爱。
2、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26―01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与深入,当前小学管理工作已经建立在教育民主化、人本化、个性化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也日益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本文根据笔者校务工作经验分析在个性化基础上的小学管理工作。
一、个性化小学管理方式对小学校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 有助于创办个性化特色学校。与传统普通小学的管理方式相比,个性化特色小学具有更大的优势,如摒弃了普通小学传统的管理方法,加快发展速度,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特色,创办更适合发展的个性化学校。另外,在学校制度、教学方法以及办学思想等方面,全新的个性化理念将渗入其中,形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作为学校的领头者,小学校长更是要发挥组织者与决策者的角色功能,制定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2. 有助于促进教师个性化提升。个性化管理方法首先就在于对教师发展的个性化管理,包括教学能力、教学模式以及专业水平,这与学生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此,在小学管理方法的制定中,更要以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与工作积极性为核心,强化管理制度,发展个性化教学风格,比如提倡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形成高效且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其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3.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教育是以学生的成长为主要目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潜力的挖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校长将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应用在学校管理工作上,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各个有利因素,并且以兴趣与效率为出发点,更容易被学生接纳,比如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与创造性,变革原有陈旧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为学生寻求高效的教育方法。
二、基于个性化的小学管理工作策略
一、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专属好职工,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市、国家级科研实验,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及“以红岩精神为主导的小学生责任感启蒙教育”等。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获得了丰硕成果。
三、结语
结合综上所述。在德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从沟通交流的角度来使教育体系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等共同实现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在原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断更新观念,努力使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我们要进一步结合我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宋艳霞.小学德育教学管理的对策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2] 邓恒伟.对当前小学德育教学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教育革新,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