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9-12 21:12: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

篇(1)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全体班主任老师早起晚归,全天和同学们在一起,尽职尽责;年级组、政教处领导、老师精心组织、跑前跑后;六位体育教师认真训练、严格要求;艺术老师细心指导,认真负责;我们的老师们表现出了二高教师敬业奉献、严谨治学、爱生如子的优秀品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不仅是一次严峻的体力的考验,更是一次严峻的毅力的考验,在这次考验当中,有的同学汗水像小溪一样往下直流,衣服全部湿透,但是他们咬紧牙关,始终站立如松,行走如风,队形一直保持整齐,动作一直非常规范,精神一直斗志昂扬。在此起彼伏嘹亮的歌声中,在左转右转震天的操练声中,在跑步行进整齐的步伐声中,我们的心灵像鲜艳的国旗一样飘逸,我们的青春像国旗上的金星一样闪光;我们的意志如挺拔的青松一样刚劲,我们的体魄如刚劲的青松一样坚强。所有这些,我们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只能说:同学们,今天让你们多吃苦,就是为了将来让你们少吃苦;今天让你们多流汗,就是为了将来让你们少流汗;今天让你们多体验跋涉的艰辛,正是为了将来让你们多经历前途的平坦。让我们无比高兴的是,在入学前的这一次考验中,你们胜利了!事实证明,你们是优秀的新一届二高学子,你们是优秀的新世纪青年!

同学们,入学教育活动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紧张、充满挑战性而富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在以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同学们以这次入学教育活动为起点,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二十个字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二、要严于律己,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学校纪律,同学之间礼让谦和,言谈举止文明礼貌。树立集体观念,做文明学生,创文明寝室,争文明班级,建文明校园。

篇(2)

何为大学生入学教育?有的学者认为,高校大学生的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新生入学后,高校依据培养目标和大学特点,针对学生在政治、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入学教育是指大学对新生进行的适应大学环境系列教育的总称,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学习适应教育、生活适应教育和心理适应教育。而目前国外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则普遍被描述和概括为帮助新生从中学生过渡到大学生以及在大学成功学习的策略、战略、课程和服务等。[1]笔者认为,大学生入学教育是指高校根据大学新生的特点、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培养的要求,在大学第一学年开展的一系列学生教育和管理活动,它既是大学的适应教育,也是大学的开端教育,更是未来一生的基调教育。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只有针对工科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做好工科大学生的入学教育,使工科大学生们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才能帮助他们打牢专业基础,积极投身实践,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起步较晚,在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和成长引导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在内容、形式、实践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规范、完善、优化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增强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工科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大都集中于开学的头两个月,通过军事训练、集中讲授、提问解答、团会班会等方式对大一新生开展校史校情、校纪校规、专业课程、学习纪律、环境适应、安全稳定等内容的教育,对新生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没有很好的与工科大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结合,教育目标不明晰,教育手段较单一,教育者范围较窄等原因,导致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没有对工科大学生大学的开端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以江苏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的《入学教育效果评价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8%的学生对入学教育非常满意,32%认为满意,56%对入学教育不满意,认为入学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认为入学教育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超过80%的学生认为入学教育的内容过于单调,缺乏针对性,仅限于规章制度的学习、专业介绍、学籍管理等,入学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对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学习的具体指导;57%的学生认为,在入学教育期间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是班主任和辅导员。[2]

二、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分析

(一)重过程轻结果,目标不明确

许多高校对入学教育的目标缺乏深入的思考,仅仅将其当做大学的适应教育,缺乏对学生整个大学学习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入学教育只是简单复制现有模式,看似大张旗鼓,实际上只是片面强调入学教育的效果而忽视了入学教育对大学生的长期效应。

(二)形式内容较单调,缺乏启发性

当前高校工科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校史校情、校纪校规、专业与课程介绍、大学生活适应、心理状况排查等,形式主要为军事训练、集中讲授、会后问答等,入学教育的内容除了专业介绍外,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缺乏启发性,不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效果不理想。

(三)未能体现工科学生特质,缺乏针对性和导向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未对教育对象开展充分调研与分析,不同学科的入学教育都大同小异,出现教育对象泛化现象,学科区分不明显,没有针对性,导致入学教育仅仅是传递教育者“一厢情愿”的内容,而不是大学新生喜闻乐见和热切需求的内容。特别是针对工科生学业压力大、家庭情况相对困难、思维相对不够活跃等特点,入学教育中基本没有体现。

(四)实施者较单一,未实现全员育人

在大多数高校,入学教育仅仅被认为是学生工作的一部分,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家庭未发挥相应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对工科专业来说,教师能更好地将专业知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结合起来。工科大学生入校后,家庭教育是缺位的,如果能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配合,入学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五)持续时间较短暂,系统不严谨

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入学教育主要集中于开学后的头两个月,入学教育以点状分散于各个时间段,没有形成严谨的入学教育系统;入学教育与之后的大学教育的衔接不够,导致入学教育对大学生活、职业生涯的影响甚微。

三、提高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把握90后工科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探索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规律

工科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更重,想象力、活跃度和发散性相对较弱,男女比例较不平衡,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相对欠缺,家庭贫困学生的比例较大。这些都是工科大学生的特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90后的工科大学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如思维越来越活跃、综合素质越来越高、家庭条件越来越好等。因此,只有把握好90后工科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大学适应、思维创新、自强自立、安全意识、人际交往、基本礼仪、性别观念、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入学教育,探索并掌握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内在规律,才能保证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明确入学教育目标,做好入学教育规划

目标是入学教育的方向和动力,只有明确入学教育的目标,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入学教育的模式、内容、形式等,做到过程、结果两手抓,既保证了过程的精彩,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相对于其他各类教育活动而言,入学教育这种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指向学生某一方面素质的养成”,[3]也不仅是帮助大学生们了解大学情况、掌握相关知识、适应大学生活,而应是帮助工科大学生全身心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明确大学四年甚至整个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并为之储备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和素质。换句话说,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唤醒学生的内心,帮助其自觉、自由、自信地发展和成长。正如作家秦文君所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以此为目标,做好入学教育的具体实施规划,进而改革入学教育的内容与体系,让入学教育能够帮助工科大学生自觉、自由、自信地发展。

(三)丰富内容,健全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课程体系

一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首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首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政治敏感性相对较弱的工科大学生来说,理想信念教育显得更为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集中讲授等方式开展,理论性较强、互动性缺乏,效果不甚理想。新时期工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该与民族历史、时事政治、校史校情、大学生的专业、大学生的未来梦想等相结合,增加大学生的体验和互动,发挥大学生自身的能动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实现寓教于乐,让大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教育。二要重视专业认知教育。专业认知教育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前提,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中的专业认知教育应包括专业入门教育、职业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入门教育中,由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进行专业介绍,并通过参观、实践的方式了解学习专业的目的和用途,使新生们对所学专业有总体的认识。职业规划教育则帮助大学生们做好职业定位,一步步明确未来发展路径。职业道德教育则应通过观摩、体验、警示等方式,使大学生严格遵守道德准则,自觉担负社会道德责任与义务。[4]三要重视行为规范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首先便是法治意识教育和规范意识教育。当前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还不够,大多停留在感性层面。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很多大学生在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也说明了党和国家对法治的重视。在工科大学生的入学教育中,应加入法治意识教育,通过集中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方式培养工科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校纪校规教育是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保证校纪校规教育内容的前提下,拓展载体、丰富形式,除讲授、考试等方式外,增加游戏、竞赛、案例分析、情景演绎等形式,帮助学生实现活学活用,保证校纪校规教育的效果。入学教育中还应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大学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在高校中仍然存在随地吐痰、粗话脏话、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等不文明现象。因此,在入学教育中,教育者应对大学生开展礼仪教育,结合国防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生活引导等工作,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大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新形势下,基于工科大学生的实际特点,还要引导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社会态度和爱国方式。四要重视身心健康教育。通过制定制度、军事训练、体育活动、发动倡导等方式督促大学生们勤于锻炼,响应团中央的“三走”活动号召,引导工科大学生们练就强健体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则通过团体辅导员、谈话谈心、举办活动等方式引导工科大学生学会合理释压,保持积极、乐观。对于入学心理普查中发现并需重点关注的学生,要建立档案,长期跟踪,及时干预。五是要开展自强自立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工科大学生更为内向、简单,家庭经济困难的比例较大,因此,在工科大学生的入学教育中应加入自强自立教育的内容,引导工科大学生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励志奋斗,顺利在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实现中学向大学的过渡。在自强自立教育中,可以树立自强自立的典型,形成示范,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营造自强自立、脚踏实地、对自己负责的积极氛围。

(四)改革入学教育模式,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在入学教育中,一方面要依靠辅导员、班级导师、学生干部等骨干力量,另一方面要调动广大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将入学教育与教学工作相结合。[5]身处管理岗位和服务岗位的教职工,同样肩负育人职责,把日常管理与教育引导学生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同时,还要调动学生家庭在入学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建立政工干部、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学生家长“六位一体”的全员育人体系。入学教育不应仅限于开学后的两个月,而应持续整个大学一年级,分阶段按任务进行,并与随后的大学教育相衔接,使工科大学生的入学教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大一整学年全过程育人体系。入学教育还可以引入选课机制,将其设定为必修课程,计入工作量,加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性。在入学教育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党团组织建设、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等内容,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6]

(五)在入学教育中引入考核机制,保障教育收获实效

首先,应设定入学教育的目标和标准;其次,要将入学教育的效果量化,教育对象的评价作为考核指标,可通过问卷、评分、后期追踪等方式,评估入学教育的效果;最后,还要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改进方案,督促实施落实,保证入学教育真正收获实效。

四、结语

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正视目前我国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把握入学教育对象特点,找准突破点,采取措施,重视反馈,使工科大学生入学教育落到实处、凸显成效,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阴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价值[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2]姜宇,曲云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评价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6).

[3]魏丹.新生入学教育的价值功能和实践探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

[4]徐国峰,潘俊波.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79-0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大学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新生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大学生入学教育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当前国内各高校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大多重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却往往忽视了评价管理,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基于以上原因,借鉴管理学有关绩效评估的思想,本文以个人绩效评估为研究视角,试图构建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为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科学评估提供依据。

2.研究意义。研究大学生入学教育的评估体系,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大学生入学教育理论。第二、有利于拓展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研究领域。第三、有利于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科学管理。第四、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二、评估体系的总体设计

1.体系内容。本评估的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点内容:第一点,是评估体系的理论建构,包括理论建构的依据、指导原则和基本内容结构。第二点,是评估体系的实践探索和指标验证,关于这一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评估指标的调查问卷进行因素分析,另一方面是最对初定的指标体系开展专家咨询,从而进一步验证并修订评估体系,最终确定指标和权重系统。第三点,是针对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对以后进行的评估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2.体系结构。根据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特性和当前我国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绩效评估现状,结合全方位绩效评估,初步构建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

(1)一级指标:依据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初步设定教育过程、教育成效、教育行为三个一级指标。教育过程指标指依据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展开的基本程序、教育计划、实施具体活动及对教育工作记录和总结等。教育成效指标指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实际结果,这是一种侧重结果评价指标。教育行为指标指对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绩效影响至关重要的有效行为表现,这是一种侧重过程的评价指标。

(2)二级指标:第一,“教育过程”指标下设教育计划、教育活动、教育记录3个二级指标。第二,“教育成效”指标下设教育者自我认同、教育对象满意度、学生认知改善的3个二级指标。第三,“教育行为”指标下设任务导向行为、关系导向行为2个二级指标。

三、评估体系的实证分析和最终确立

1.问卷施测。根据文献分析和访谈结果编制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评估预测问卷。运用预测结果形成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绩效评估正式问卷,按照测量学程序进行问卷的正式施测。施测对象包括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者407人,其中班主任77人,辅导员201人,学生工作处管理者56人,其他63人。本次调查总共发放调查问卷804份,回收问卷715份,有效问卷707份,有效回收率为87.94%。最后,再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具体数据略。

2.指标权重系统的确立。

(1)一级指标权重的确立。为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邀请了专家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然后通过安排专家填写权重咨询表,回收调查表,最后转化成判断矩阵,这是基础工作;接着,再采用正规求和法分析各封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确定了各层次的单排序权向量,再通过计算各封断矩阵一致性指标,便实现了一致性检验。经过以上步骤,由层次结构最的高层往最低层,逐步计算出各层次的总排序权重向量,也就是各指标的权重。

(2)确立二级指标权重。确立二级指标的权重,其基本步骤是与一级指标确立的计算步骤一致的,主要通过构造两两判断矩阵,从而实现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最终分析出各二级指标的权重。

3.评估体系的最终结果。经过几轮专家咨询,听取各专家意见,对初拟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评估体系进行了再修改,最终形成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评估体系如表1所示。

四、关于工作评估体系的说明

第一,关于本评估的对象,主要是高校中的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这是包括多种角色的对象,包括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部的干部等等。因为他们各自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完全一致,他们的工作既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本评估系统综合考虑了他们工作的共同性,从而制定了此指标体系,但是对于他们的差异性如何在评估中区分对待,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二,关于本评估时间和空间适应性,应该说针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入学教育现状开展的,然而,由于当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逐步在发展和成熟,该指标体系的具体评价内容和标准也将有所调整,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参考文献:

篇(4)

对大多数大学新生而言,面对从未体验过的新环境,他们不能适应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这个新角色的转变,以及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管理方式的变化,对周围的一切都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因此大学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适应新的环境、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的必要途径。

大学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而且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础,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直接影响,更对学生未来几年的学业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教育的全球化、技术的网络化、教师的专业化以及学生的个性化等因素都引发了大学生入学教育内容、方式的改变。

在我国,由于大学生入学教育时间跨度相对较短、针对性不强,致使部分学生入学后无法适应大学与高中之间的差异带来的心理变化,甚至产生了严重心理不适、休学、停学等现象。在国外,不少高校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开始重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其时间跨度较长、内容丰富多样并且鼓励学生家长、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主体式管理,在对新生进行普及性入学教育的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增强了入学教育的实施效果。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和教师共同为大学新生或是大二学生制订学习和生活规划的综合性计划,即大学新生头年计划,真正将新生入学教育纳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在实践过程的基础上,美国教育界还总结形成了学生参与理论、学生离境理论、学生发展理论等新生入学教育的相关理论,为大学新生顺利实现过渡提供了有效保障。为此,构建立体化入学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有效应对教育全球化、技术网络化等带来的挑战,改善大学生入学教育管理的突破口。

考虑到当今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本课题将从增强入学教育的系统性、探索入学教育的特色性、强调入学教育的持续性、融入入学教育的网络化、完善入学教育的社区化等五个方面探索建构立体化大学生入学教育体系,以改善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实施效果。

2 对问卷的分析

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现阶段大学生入学教育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我们的这份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关于对此次调查研究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新生对入学教育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觉得欣慰的是有67%超过半数的学生觉得开展入学教育是有必要的。虽在入学教育开展的时间、长度上存在不同的见解,但大部分的学生通过入学教育了解了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入学教育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大对入学教育投入的力度。

从内容上来看,入学教育主要包括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校情校史教育等,而军训、国防教育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一个重要部分,有超过61%的同学认同军事训练的重要性。在入学教育内容方面,大学生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的影响比较大,超过75%的学生希望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全面纳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在学校工作方面,辅导员了高中负责我们的班主任的任务,而有所不同的是,辅导员更注重于我们的生活。虽然有很多学生对辅导员的在入学教育中的作用不是很了解,但他们却几乎一致地认为辅导员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仅有6%左右的学生不认同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在入学教育中更应该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管理的主导作用。

2.2 大学新生的现状分析

新的大学环境对于每一个新生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与之前中学时代的生活相比,大学更像是一个考(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验自律与自觉的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的现状就成为我们在开展入学教育时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思考成分。根据我们的调查,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满意以及不太了解,像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要调整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专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60.54%的学生对自己大学都有过憧憬,我们更应该看重入学教育的开展,使学生们保持着这份憧憬,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注入一份鲜活的力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有超过8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与自己的憧憬存在偏差。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入学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在做好学生管理的时候,将学生管理与管理育人融合起来。

2.3 对入学教育效果的分析

从入学教育形式来看,通过对班级学习、专家讲座、网络自学、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素质拓展等几种形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新老生交流”这种经验分享式的学习是最能被接受的,超过88%的学生都认同此种方式。而作为一名生活在现代化社会的大学生,随着微博、微信等网上社区在新生中的普及,入学教育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与新颖。学生对入学教育的网络化开展也有着较高的期待与要求。当然,对于入学的新生,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就是进行大学生心理普查,根据这次的调查,我们发现74.59%的大学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大学生活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课程及生活,这表明,我们的大学生已经能通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适应新的生活,这也是对大学入学教育效果的肯定。

3 完善入学教育的建议

篇(5)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尽快完成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过渡,熟悉学校里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白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而帮助和引导大学新生在其大学生涯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努力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之后的第一堂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环,更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在与大学新生自身特点紧密结合和对当前高校实行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统筹安排,从而提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质量[2]。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针对当前形势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以下探讨:

1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主要分为:校史校情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习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国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集体观念教育和诚信感恩教育10个板块组成。

1.1校史校情教育

开展校史校情教育,使大学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和进步,促使大学新生对学校产生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1.2校规校纪教育

开展校规校纪教育,使大学新生明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格要求自己。

1.3学生安全教育

开展学生安全教育,针对学校及周围复杂的社会环境,提高大学新生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谨防盗窃、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对大学新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失。

1.4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作为大学生健康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主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新生进行讲授和疏导。

1.5专业学习教育

开展专业学习教育,举行师生专业交流会,专家、校友报告会,使大学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研究目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所认识和了解;聘请专业教师担任大学新生班主任,帮助大学新生早日掌握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1.6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大学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可以组织到相关公司参观实习,提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所需素质,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就业前期的准备工作。

1.7国防教育

开展国防教育,通过开展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培养大学新生具备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和生活习惯。

1.8理想信念教育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新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新生找到其大学生涯的目标和动力。

1.9集体观念教育

开展集体观念和诚信感恩教育,培养大学新生确立健康的集体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依赖性强、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新生尽快的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之中,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10诚信感恩教育

开展诚信感恩教育,培养大学新生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的宝贵品德,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诚信待人、乐于助人、富有爱心,从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形式

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整体部署,考虑长远,整合利用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各学院的优势;还应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贯穿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年,而不是只在开学后的一到两个星期集中开展,并且做到及时总结经验,与时俱进;更应与大学新生的自身特点相结合,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不能只流于表面,而应当深入的、细致的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新生遇到的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教育和辅导,做到由点及面,点面结合,不断加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总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做好规划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对大学新生进行引导。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需要全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长期不懈的思考、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篇(6)

大学生的成长是高校教育工作最为关键的环节,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成败。而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其心理的成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关系到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和以后的发展成才,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工作至关重要。纵观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其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大学生入学心理的调整。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其原先的生活环境就被彻底打破,面对的是全新的同学、老师以及生活环境,心理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而这些心理上出现的波动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关于大学生入学心理调整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快大学生融入到大学群体有着巨大的帮助。

一、大学生入学面临的心理问题

根据对目前刚入学大学生心理情况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的大学生入学时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一)新的环境下受到饮食、身体原因的困扰。大学生在新入学时,往往会离家较远,因此导致了大量的大学生在刚刚入学时由于水土不服等原因引起一些肠道疾病,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新入学大学生面对人际交往的挑战。目前的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显得经验不足,往往会出现渴望交往与心理闭塞的冲突,以至于被正常的人际交往所困扰,甚至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和陌生人说话脸红、厌恶交往等现象,这些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三)学习中面临着不适应的困扰。大学的学习生活已经和高中忙碌的学习有所不同,因此就有很多大学生在刚入学时无法确定自己学习的目标,找不到学习的方法,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出现一些由于担心自己的学习失眠的现象。

(四)就业压力大。目前随着大学生的扩招持续进行,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就业压力,而刚入学的大学生正处于迷茫时期,这更加重了他们对于前途的担忧。

二、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对大学生入学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并且结合具体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造成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适应新环境方面面临压力。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他们需要一个过程来熟悉这些环境,了解其文化、习惯、行为方式等,并且最终能够和整个环境融为一体。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与高中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学生也已经摆脱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对这些新的生活元素的适应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也就非常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焦虑、失眠、烦躁等心理问题。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存在较大的压力。进入大学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以前人际关系的断层,他们需要在生活中逐渐的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网络,而在这个过程中就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心理考验。尽管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人际关系对于自己生活、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却往往表现出交际能力不足、性格内向等心理问题,这些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在入学阶段的人际关系建立。

(三)学习经验的不足给大学生带来压力。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刚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其学习的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需要做的就是简单的被动学习,而且学习的内容也相对简单,然而大学的教学方式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式学习,这些巨大的变化使得一些刚入学的大学生显得无所适从,以至于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较大的影响。

(四)生活和学习目标不明确。在大学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生活和学习目标缺失的问题,这些现象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更为严重。大学生一旦丧失了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就会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游戏和娱乐中,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很好的把握。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读大学为了什么、读大学要读什么以及将来的目标没有明确的把握,这些目标的缺失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空虚、乏味等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三、大学生入学心理调整对策

针对目前大学生入学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结合具体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大学生心理的对策:

(一)高校需要对大学生入学心理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大学生入学心理问题是一个普遍化的现象,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学校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并且学校领导要带头对具体的措施进行实施。要切实的将大学生的入学心理教育作为一项任务来抓,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入学心理教育。

(二)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入学教育的模式。大学生入学教育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并且需要在此过程中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将大学生入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解决。因此,大学生的入学教育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化解在这个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同时还需要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新的入学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内容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可以结合个性化的针对性辅导,以期获得更好的大学生入学教育效果。

(三)充分发挥社会的影响作用。在大学生入学适应阶段,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态度也是决定大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的支持对于减轻大学生入学心理的紧张情绪有着较大的帮助。

四、结语

大学生入学心理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此过程中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予以支持,并且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以期更好的增强大学生的入学心理适应能力,促使大学生更快的融入到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篇(7)

优良的学风是大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对大一新生的思想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索,探索大学新生乐于接受、丰富有效的入学教育途径。目的在于对新生给予及时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通过多种途径,有步骤、分阶段的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切实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脉络

新生入学教育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持续发展的永恒课题,也是高校新生亟待解决的首要难题。经历高考后三个月“真空期”的大一新生正处于情感断乳、心理转型、思想重塑的关键时期,亟待外界的积极干预和正确引导。

为了增强新生入学教育的时效性,长效性以及实效性,机械工程学院紧密结合学校的学风建设专项活动和晚自习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引导新生又好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为着力点,积极组织有关专家、教授深入开展各种活动,在新生入学教育别注重人文关怀,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以确立独具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二、新生入学教育探索

1、《新生入学手册》――唱好新生入学教育片头曲

为保证迎新工作、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序开展,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节奏,首先为每一位新生制定并发放《新生入学手册》,《新生入学手册》主要涵盖四个方面:迎新、入学教育工作安排日程表;《致新生的一封信》;新生校园安全须知;《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让新生清楚的了解各项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入学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其次,向新生家长发放家校联系卡,公布了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各班级学生辅导员的联系方式以及新生家长QQ群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大学期间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求家长经常与学生联系,多与学生的专业老师,特别是辅导员联系,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再次,为了因材施教,积极组织大一新生认真填写2013级新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包括家庭成员及其基本情况,让辅导员和班主任掌握第一手资料,熟悉每一位新生的点滴,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

2、进课堂,上操场,入寝室――打通管理服务学生的“最后一公里”

完善班主任制度、辅导员助理制度和晚自习值班制度,充分发掘名师导航、学长引领、榜样示范、家长激励的合力,持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服务、育人不只“挂在嘴上”,“走在路上”,而是“落在身上”。

紧密结合学风建设专项活动,从细节入手,结合大一新生实际情况,严格晚自习制度,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首先,积极动员组成了包括党政管理干部、教授在内的新生班主任队伍。其次,本着发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示范引领作用,学院从大二的优秀学生中择优选聘辅导员助理,助理结合班级情况,全力配合辅导员工作。再次,为完善新生入学教育,培养优良学风,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本科生晚自习管理细则》,并确立了教师值班制度。

此外,要求各辅导员、班主任做到“五个一”:每周进一次课堂;去一次寝室;查一次晚自习;找一名学生谈心;帮学生解决一个问题。认真填写“三个本”:谈心记录本,寝室检查记录本与听课记录本。各班班主任经常深入教室、寝室,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为学生答疑解惑。第二,邀请专业人员为学生作心理健康、安全知识等讲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保健。组织优秀学长学姐向新生介绍学习经验和创新感悟,鼓励大一学生丰富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第三,榜样引领。通过新生篮球赛、“我与班主任是队友”等活动调动新生的锻炼热情;充分发挥新生骨干的示范作用,以最大程度和最广覆盖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院长见面会、新生家长恳谈会、班主任见面会、新老生经验交流会、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新生篮球赛、安全知识竞赛等教育形式,一个充满开放性、互动性的新生入学教育新格局正在形成。

3、定期考核,召开主题班会,搭建互动平台

充分运用QQ群、飞信、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掌握并引领新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充分利用晚自习时间,定期考核,引导学生总结得失,唱响新生入学教育小夜曲,实现新生入学教育从早至晚的成效始终如一。结合新生实际情况,召开主题班会明确前进方向,努力实现个人自查与同学监督相结合,个体内省与集体总结相结合,阶段性总结与持续性改进相结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在班会上,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成长进步。与此同时,通过一定的考核方式,不断检验晚自习的实际效果。对于特殊学生和特殊情况,辅导员与班主任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集体疏导和个体引导,与学生谈心,发现问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将绊脚石转变为垫脚石,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避免让垫脚石成为绊脚石。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就学生的日常情况与任课老师、家长及时沟通,搭建学院领导,各职能部门,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助理,大一新生,学生家长之间有效互动交流的共振平台,努力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浓厚氛围,以便形成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的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成效

1、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大一新生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无论思想层面还是行动层面,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由“假期模式”向“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转变。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工作年度考核获得优秀,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2、增进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家校之间的理解与交流,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凝聚力。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提高了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养成了健康的作息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通过各种特色而有针对性的活动,尽量满足“难调之众口”,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骨干,有力地促进同学们的学习进步和心理健康,实现了全体同学的共同进步和健康发展。

四、新生入学教育的改进计划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第一,确保新生入学教育在时间上的前移和后置,在空间上的扩展与连续。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增强课上课下、网上网下、理论实践三个结合的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更多更有效的特色教育活动。对学生“授之以渔”,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完善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

第二,既要关注个别又要惠及全体。完善对学业困难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帮扶”制度,以先进带后进,努力发掘并实施让优生更加优秀、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的有效举措;进一步完善“大学恋爱”、“职涯规划”等入学教育内容,对全体学生形成正确引导。

第三,加强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沟通与联系,组织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老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调研,形成学工和业务教师协同教育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家校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的高效沟通平台,形成多方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第四,完善“实施、监控、考核、反馈、改进、再实施”的良性循环的入学教育评估体系。新生入学教育需要在有效监控下实施,将考核结果予以反馈,改进后再实施。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时间和机制的创新,亟待构建并完善相应的入学教育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篇(8)

(一)环境适应性教育

大学环境是指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客观经济条件,按功能具体分为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娱乐环境。大学新生面临从高中向大学过渡的特殊转变,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气候环境等要逐一适应,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气候变化和饮食习惯的突然改变也是大学新生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习环境主要指大学新生有新的任课教师、新的同学、新的教学设施等的差异对大学新生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生活环境变化是指大学生所处的高校环境的变化,具体包括远离父母、独立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变化。娱乐环境是指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涵盖各种学生社团、体育设施、共同爱好的朋友或同学等。

(二)心理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教育主要是做好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大学新生遇到的心理不适应问题主要是由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变化间接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变化。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和优势弱化的落差会加剧大学新生心理的不适应感。在心理适应性教育中,学校举办的大型心理健康课程、团体辅导等偏重理论知识,教育时间集中在一小段时间内,大学新生难以消化和学习,不免加重心里负担。因为国内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认为最需要的自我心理调适技巧缺乏专门的辅导,因此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教育则没有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三)学习适应性教育

学习作为学生的第一要务,历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高中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形式单一,书山题海、责无旁贷,高考作为唯一的目标,大家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大学的学习则更多的体现在学习的自觉性、知识的广博性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对于新生来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进入大学之初,大部分学生处于同一水平线。然而由于目标定位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改变,便出现明显的差异化现象。少部分同学追求的“60分万岁”,导致平时逃课、沉迷网络游戏现象明显,最终导致学业吃紧,毕业一再延期。学霸一直奉行的“我有绩点4.0”,在专业化发展上目标明确,学习成绩优异,但各方面依然均衡发展,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上述现象无不与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学习适应性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人际关系适应性教育

大学新生从远离长期生活的地方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不适应感油然而生,但是期交际范围较之前变得更加广泛,主要包含宿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朋关系、以及异性关系等几个方面。如何处理好各种人家关系是大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和全面发展的条件。因此,对大学新生加强人际关系适应教育不可忽视。大学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兴趣各异的同学走到同一个集体中,开始共同的学习和生活,难免产生矛盾。如何恰当地解决这些矛盾,不仅是学校管理者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大学生良好生活的重要方面。

二、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数院校入学教育时间短,强度大

根据调查表明,国内高校安排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多为一个星期左右,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集中而短暂,缺乏连续性,而在短暂的入学教育环节中,要安排学校开学典礼、学院开学典礼、新生体检、新生适应性教育讲座、安全教育、专业教育、心里健康教育等多种教育讲座,教育形式缺少创新,教育内容枯板干燥。90后的大学生多喜欢接受新事物,对教育形式的要求较高,单一的讲座教育容易使其产生厌烦、回避的心理,教育效果欠佳。

(二)入学教育组织部门间缺少沟通,缺乏系统性

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缺少统筹规划和思考,缺少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计划和谋划,以辅导员为主的新生入学教育思想严重,入学教育讲一讲,校园看一看等走过场局面依然持续。入学教育应涵盖学生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科技处、组织部、保卫处以及学院等多个部门,但相关部门以任务的方式下到各个学院,以辅导员统筹安排新生入学教育的情况严重,在一周的时间里,安排涉及近十个单位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多以集体教育为主,较为深入、细致的个别沟通比较少,缺乏双向沟通,缺少个性化指导,新生与教育者互动的机会极少,影响入学教育的效果。

(三)入学教育内容模式化,创新性不足

目前,国内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新生开学典礼、适应性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专业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在方式上采用传统集体讲座的形式,以至于台上天花乱缀,台下昏昏欲睡,重在教育的形式,走过程,教育内容仅仅停留在表面内容,缺少创新。90后新生是一个喜欢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他们大规模进入高校后,传统的入学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期望与要求,但国内入学教育内容却还停留在原来状态,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因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四)入学教育考试走形式,缺少实际意义

国内多数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周结束后,都会安排相应的入学教育考试或总结,内容多以校规校纪、安全教育为主,但是很多学校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以降低难度,学生的通过率近乎100%。据调查,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违反学校校规、校纪的情况,甚至有学生对考试作弊的处理结果尚不清楚。多数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以一周为时长,要先后参加近乎10场的讲座,同时预习200多页的学生手册,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对策

(一)入学教育时间长期化

国内大多数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时间一般只有一周左右,教育内容多、活动集中,时间紧,如此短的时间安排10多场讲座,学生参加每个讲座都是在赶场,会出现20分钟前在一个地点上心理健康讲座,20分钟后赶往另一地点参加安全教育讲座,造成学生身体疲惫,心里排斥的现象,因此入学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会出现学生缺勤的现象。建议将入学教育周改为入学教育月,以适应性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应作为辅助手段伴随学生的大学生活,不应局限于任何一段时间。适应性教育应结合学校历史、学校环境、校规校纪进行宣传教育,使其真正适应大学生活,顺利渡过高中到大学的转折期。专业教育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名师、名家、优秀校友大讲坛,提升新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专业愿景。

(二)入学教育组织专业化

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阶段。因此,新生入学教育要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方案中,明确入学教育的目标、教育时间和教育责任人,而不能将入学教育作为一项基础的事务性工作,单纯辅导员、班主任等单独完成,组织若干场几百人的讲座就匆匆结束新生入学教育。因此,建议成立相关入学教育组织,专门负责高校新生的入学教育。由学生处、教务处为主、后勤管理处、科技处、组织部、保卫处以及各学院组成专门团队,负责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培训,提高入学教育的层次,增加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篇(9)

2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方法

(1)进行学科入门教育,可以合理自我定位入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结合社会、家庭等情况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明确奋斗目标。而且在社会化方面也有利于院风、系风的提高,促进班级、系部和学院的稳定发展,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这也是入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入学指导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专业,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出新的学习动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独立学院的学生更容易经过入学指导教育从一开始就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改变对自己和学习的想法,再次找回自己的信心,实现合理的自我定位。有的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聘请各专业的资深专家对学生进行学科入门指导座谈会,专家们不仅讲解了学术方面的内容,而且还指导学生发挥潜能和提高综合素养的方法。辅导员在入学指导教育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大学社团活动、学习生活、人际沟通、成功就业等问题展开探讨并进行了总结,引导学生制订学习和大学生涯规划。有学生入学指导讲座后深有感触:知道了肩上的重任,明白了奋斗的方向,掌握了在这四年中自己应该怎么做,也了解了大学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不能放松和懈怠,要学会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在人生舞台上激情热舞。

(2)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指导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健全心理问题预警制度,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对心理健康进行普查。学校需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正确的心理健康测试体系,对新生进行大范围的心理调查并进行分析,迅速向辅导员反应心理异常的学生名单,使辅导员在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对学生要做到全面的心理咨询,疏导学生负面的情绪。但仅仅依赖预警制度和心理问题的普查是不行的,身为辅导员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要学会提高完善沟通技巧,使辅导员与新生之间相互信赖;学生干部和家长的作用也很重要,要一起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另外,还应该保持警惕,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座谈会和相关的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板等方式向新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为新生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氛围。

篇(10)

关键词:

独立学院;体验式;新生入学教育

大一新生初入大学,总会面临一段适应期。对于没有做好准备的大学新生来说,在这个角色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诸多不同程度的困难,比如心理适应困难、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等“新生综合症”,并且随着“90”后学生步入大学校园,这些问题愈加凸显。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生适应大学环境、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1]。独立学院也开展一系列关于生活、学习、交往等内容丰富的入学教育,引导新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设定人生奋斗目标。结合独立学院的自身条件及学生特点,本文对独立学院开展体验式新生入学教育进行初步探讨。

1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是经教育部审批的由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共同创办的介于公办与民办之间进行本科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起步虽晚,但发展十分迅速,短时间内拥有了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语音室、计算机房及其他教学设施。独立学院的学生除了具有当代大学生所拥有的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有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等共性,也有入学分数低、家庭背景复杂、经济情况困难、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当下,“90”后大学生占多数,独立学院独生子女的比例已经达到50%,有的专业甚至达到80%[2],他们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社会实践丰富、创造力及可塑性强,但学习自觉性较差、易冲动、易逃避困难、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他们的思想言行都将对独立学院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独立学院的新生入学教育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开展特色教育,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同时尽早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人才。

2独立学院入学教育现状

新生入学教育是各项教育的主要环节,处于重要地位,由于独立学院比较“年轻”,对新生入学教育的探索程度不够,当前独立学院入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内容繁多、目标不明确,忽略了新生的思想状况而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时间短、内容比较单一、形式老套、入学教育后没有反馈信息[3]。很多独立学院在新生入学后的一周内向学生灌输校史校规、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学生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如此多的内容,甚至大部分学生对入学教育知识记不住,在往后的大学生活中频频出现失误,这就失去了入学教育的意义及其针对性和实效性。“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他们的时代特点和思想特点鲜明而且独特,因此新生入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方式,完善教育机制和模式,使新时代新生入学教育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4]。余朝阳认为创新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入学后的几天或几周,而应进行长远、整体的教育,入学教育要突破表面化,重视学生的内在体验,让学生从“听者”变为“体验者”,通过自主参与获得成长体验[5]。

3独立学院体验式入学教育的探讨

体验式入学教育,即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结合新生的思想特点和情感动态,以生为本,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学校与学生双方互动,通过交流、游戏及情景表演等方式,在充分发挥教育者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在每个环节充分发挥自己、表现自己,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教育模式。通过交流、游戏让学生迅速适应新环境、新群体,增强学生面对挑战的能力,有效达到新生入学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体验式入学教育具有符合入学教育目标和教育需求的特点,而且体验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更具创新性和趣味性,这就利于学生在参与中观察、体验、分享,也利于教育者从中融入诚信、友善、宽容等道德教育,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又会产生新体验、新感受,如此螺旋上升沉淀更进一步体现教育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个体和班级健康和谐的发展[6]。体验式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归属感,提高班级凝聚力,有效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班集体和谐,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班级进取精神,形成积极的班风、学风[7]。为了使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目前独立学院入学教育现状,独立学院应当尝试对新生入学教育进行创新思考,探讨开展体验式入学教育比传统入学教育方式更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体验式入学教育可以设计一系列新颖的、符合当下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活动环节来开展,比如:热身游戏、活动体验、总结分享、自我反思及自我期望等步骤。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和充满挑战的活动项目让学生打破陌生、活跃气氛、主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互相信任精神,并且通过反思和总结来帮助学生在体验之后对自己进行内省,进而对自己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期望,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此外,体验式教育过程中,引导者的角色同样重要,需要其在各个环节中讲解、示范,指导新生在参与中的关键点,深化入学教育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体验式入学教育中,新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当体验过程中他们会遇到思想和情感的碰撞,从而得到收获,达到新生入学教育的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的重要目标,不能直接照搬普通的传统模式,应该持续分析新生新情况、新动态,遵循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充分开发新颖的入学教育资源,建立长期有效、全面系统、科学创新的入学教育模式,为独立学院学生的成才成长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9)7:63-64.

[2]肖胜霞.独立学院独生子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魏晓燕.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新校园(学习),2012,(10):27.

[4]王海东,唐奎,李小俊.“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新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4):196-197.

[5]余朝阳.论创新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J].考试周刊,2011,(29):200-201.

篇(11)

进入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在生活上有老师的关注和家长的照顾,所处环境较为单纯。然而,进入大学校门后,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需要自我调整和适应。面对环境的巨大差异,教育者能否通过入学教育使新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进而对未来生活有所规划,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学校的教育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生入学教育,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总结工作经验,我们认为新生入学教育可以理解为:新生入学后,学校依据教学目标和大学教育管理的特点,针对新生在思想、生活、心理、学习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是对大学新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一)教育观念落后,目标认识偏差

1.对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很多教育工作者而言,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基本局限于“领导讲话、参观校舍”等。很多教育工作者尚未意识到90后大学生鲜明的群体特点和迫切需求。2.对入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存在偏差。入学教育目标是指实施入学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入学教育的方向、内容、途径。然而,不能准确把握入学教育目标,却是当前入学教育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现象[2]。3.没有落实“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教育理念。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实事求是”,但在具体实践中还是喜欢凭习惯和经验办事,习惯于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而没有充分考虑新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发展要求。4.入学教育主体单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本人的共同参与,学校要整体部署,利用各种资源做好该项工作。但实际上,入学教育工作基本落在了院系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的身上。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个别教育主体远远不够。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入学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对入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偏差,导致了教育内容与新生实际需要之间的巨大落差。入学教育企图面面俱到,但时间所限,只能浅尝辄止;内容只限于校情校史、规章制度的宣传介绍,对新生缺乏具体、感性的指导,不能满足新生的需求。2.入学教育时间集中,周期过短。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是新生入学教育周模式,这种集中教育虽然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结果并不理想。实际上,新生刚入学,尚未接触专业课程,真正的大学生活尚未开始,很多问题没有暴露,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如此大量的信息。等到问题真正出现了,入学教育阶段却也结束了。3.入学教育结果缺乏考核评价。不少高校将入学教育纳入培养计划,甚至规定学分[3],这有一定积极作用。不少高校会对教育结果进行考试,但因为内容仅限于校规校纪或军事理论知识,而且是开卷作答,新生基本都能通过考试,这显然无法反映出入学教育的真实效果。除此之外,学校对入学教育这项工作,也缺乏考核评价机制。4.入学教育过程忽视校风、学风的影响。入学教育是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校风、学风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入校教育。我们常说“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不能忽视学校教职员工和高年级学生中的不良现象对新生的巨大影响。

二、解决入学教育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明确入学教育目标

第一个层面是基本生存层面的目标。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消除新生的不适应感,保证新生顺利开始大学的学习生活。具体实现是:基本适应大学的饮食起居、熟悉大学的办事流程、保证正常的人际交往;基本适应与中学完全不同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法。第二个层面是基本发展层面的目标。教育工作者通过入学教育,帮助新生理解大学、融人大学,开始对日后自我发展进行一定的规划。具体实现是:了解大学的特点、理解大学的精神、修正自己对大学不现实的期望;了解所学专业、重新定位自己、基本明确学业目标和就业目标。

(二)创新入学教育方式